成人教育教材

2024-08-17

成人教育教材(精选12篇)

成人教育教材 篇1

摘要:随着全国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成人教育教材管理也应该转变观念,坚持创新,不断改革,与市场结合走出一条新路子。

关键词:成教教材,走向市场,管理创新

教材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毋庸置疑,但教材的商品作用也十分突出,它好像一根杠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激活了教材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当前教材管理工作面临改革趋势下,开创新的思维,对如何搞好教材采购、提高经费使用、采购质量、推进教材建设、加强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教材管理工作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的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为例, 2008年3月4日,河南省教育厅教办[2008]24号文件公布,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在“河南省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检查评估中喜获优秀”,涉及教材在评估办学投入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教材使用方面都获A级标准。分析原因可以归纳为:

(一)领导重视

历届院领导都把教材管理放到议事日程上,并根据不同时期提出不同要求。例如从2006年开始,学院领导班子针对教材工作提出“四实”原则,即“谈实价、开实票、付实款、照实发”。又对教材专项工作反对商业贿赂进行自查小结,起到积极地督导作用。

(二)制度建全

学院先后制订了《教材管理制度》、《教材管理制度指行计划》、《河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材采购补充规定》等规章制度,做到办事有规可循,遇到问题有章制约。

(三)人员配置到位

成立专门机构,由一名副院长挂帅,由两名同志分工合作,一名抓采购,一名管库存,尽管两名人员不在一个科室,但工作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十分默契,十分和谐,并且还有一个200平方米的书库,软硬件到位,为教材的严格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教材选用

按照“三优原则”选材,即优先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优先选用国家级、省部级获奖教材,优先选用规划教材,并选用学校有特色自编教材,如:机械、粮油、磨料磨具等方面的教材。

(五)效果显著

首先,减轻了学生经济负担。就拿2006年征订教材22 016册来说,按“四实”原则执行,学生受益8万多元。其次,根据学校教材采购的规定,杜绝了在教材采购方面商业贿赂现象的发生。其结果受到学生的好评,有个别学生节省下的钱还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二、教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管理的根本问题是教材采购放与不放的问题

换句话说,是统收与不统收,利与弊的问题。笔者先从统收的“利”谈起,在河南工业大学成教学院有脱产、夜大、函授学生近5 000人,每学期开学统收预交书费每人500元,毕业后,多退少补。这样做的“利”,在于保证每位新学员入校都能按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老师教的课本同步进行学习。即使同学有事请假,也可遵照课本自学,充分体现教材在教学工作的主要载体作用。“弊”呢,战线拉的过长,程序繁琐。每逢开学以后,新生报到隔三差五来,又有个别新生报考时欠考虑,入学后转专业,补教材,一个月不能稳定。由于教材征订是提前进行,再加上一是市场经济‘可汤泡馍’,二是有些教材更新再版快,不敢多买,个别书籍库存趋于零,造成补书补单多次重复工作,浪费人力物力。其次,谈谈放开的“利”,目前在我校统招生中只有第一年新生入校,教材统收,次年就根据专业不同自行购书。如果按学校的作法,大一统收,大二,大三放开,会减轻不少工作压力,也给同学很大的自由空间。他们可以向高年级同学借阅,也可自行购买,这样减轻不少经济负担。再者,学校工作人员也会减少工作负担。再谈谈放开的‘弊’,第一,在经济上,会给不自觉同学造成空隙可钻,借此不购书,把家长给的钱挪用。第二,在学习上,本来底子就差,加上不购书,不做作业,势必给学习成绩造成影响。第三,教师讲得课本与同学购的不一样,也给学习造成麻烦,会给教学质量带来问题。

(二)教材采购放与不放的核心问题是回扣“吃”与“不吃”的问题

在教材采购工作中,经济利益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给学校,个人,学生造成损害。一些学校把回扣上交财务部门入账,纳入学校资金管理。另一些学校则按实价与学生结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目前我校采取“四实”的做法,实际上是回扣“不吃”,返给学生。这样即使广大学生普遍受益,又避免了商业贿赂的产生。但它也存在其弊端,就是保不住成本,教师用书,自然损耗,全部成为学校的负担。而“吃掉”回扣,同样也问题颇多。一是把回扣上交学校,同学得按码洋购书,受益较少。二是回扣上交,也并非万无一失。因为在教材采购中,尽管采取招投标的办法,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个出版社、书商打出的折扣不一样,有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都存在潜在的漏洞。

三、教材管理工作改革的思考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教材费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

笔者认为,目前大多数高校是按上级要求,对教材进行统收统管,取得显著的成绩。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成教学院教材管理也应打破传统模式,坚持创新,让教材管理走向市场。即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走向管理与经营相结合,经营职能逐渐走向强化。换句话说,自己可以干,委托别人干也是可行的。

(二)教材采购后勤社会化

由后勤集团出面成立一个“某某书店”代为学校采购相应书籍,书店按码洋卖给学生,学生以班为单位凭交费单到书店领书,即使是报到晚的同学,也可随时取书。学校代收学生书费,最后由校方与书店结算。建立由学校——书店——学生这种模式,发生供求关系,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关于利益分成,学校收书费,后勤去购书,图书经销商明示的折扣返回后,可以让书店按比例分成让利给学生,学校获得利益后,不直接经营但可支配,可设一个“奖励基金”,用来奖励优秀学员,资助生活困难学生,这样可达到学校与学生双赢。

(三)由学生科牵头,建立一个学生超市

学生超市的一大特点是取之于学生用之于学生。例如,每逢临近毕业,学校宿舍两旁几乎成了自由市场,毕业生纷纷抛出自己多余的物品,其中最多的是书籍,这样就可以由学生科出资购买相关书籍,建立学生书籍超市。学生书籍超市可具有图书室的功能,同学可以根据需要借阅,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到超市自行阅览,专业书籍可以打折购买旧书。学生超市获利可参照上面所述用于学生。

鲁迅先生说过,奇文共欣赏,异义相与析。笔者认为,只要坚持教材管理模式创新,注入活力,变管理与经营相结合,成人教育教材管理就会走出一条新路子。即放又不放,不放就是教材统购,保证同学用书人手一册,避免了教学上质量问题的存在,又充分体现教材在教学上的载体作用。放就是教材统购变通一下,把教材的回扣用到学生身上,充分体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人为本的和谐成教,这样才会不断适应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汤勇.浅谈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教材管理创新[J].成人教育,2006,(6).

[2]丁中林.武汉体院教材管理工作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成人教育教材 篇2

“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将会成为最贫穷的人”。而一张百元大钞在市场上游荡着,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谁能救救这张百元大钞呢?

1.一张百元大钞的自述

几年来,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通过叙述一张百元大钞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要真正拥有它,并不是嘴上说说就成的,而是要付诸实际行动。这篇作文是这样的:

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泛着发霉的味道,伴着“咯吱呀,咯吱呀„„”的噪声,我诞生了。朦胧中,我听到了一个刺耳的声音:“去,拿到市场上,以大换小,以假换真。”接着,一道刺目的阳光射得我两眼发黑„„

我终于看清我自己了!一身漂亮的粉红色衣裙使我在众兄弟面前格外出众,我快乐地眨着眼睛。不错,我是一张百元大钞,在这个世上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呵,我好高兴,只是„„

我的主人用我换来了一斤青菜以及大把零碎的纸币,然后,他拍拍屁股走了。不多时,我就听到菜农的一声惊呼:“天哪,是假钱!”浓重的罪恶感随着这声惊呼涌上了我的心田,漂亮的衣裳也似涂上了一层污渍。“把我上交给银行吧,那儿才是我这个违法物应该去的地方。”我在心中呐喊,可是没人能听见。

菜农的生意很好,没多久就“清仓”了。他从一堆钞票中找到我,拿在手里反复揉搓着,然后,他走向在家忙碌的肉店,用我换来了一斤好肉„„

肮脏的污垢遮住了粉红的亮色,我惊恐地睁大眼睛。我的主人在不断地更换,从肉店老板到小职工,到大局长,又到大局长的儿子,最后又到了局长儿子的班主任手里,在此,我有幸听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他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七个背囊,当他所乘的小船超载时,他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故事讲完后,老师教育学生道:“记住,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将会成为最贫穷的人„„”

听到老师这样说,我想,我的罪恶旅途该有一个终结了。但,我却惊讶地看到,老师在验钞机的闪闪警示灯下竟一脸漠然,放我过关。就这样,我又一次流向市场,过关斩将,所向披靡。

天啊,这是怎么回事?每一个人都知道我是假钞,但是每一个人都拿着我去骗另外的人。诚实没有了,信用没有了,人们在相互欺骗着„„

当你看到我的自述时,我仍在市场上游荡着,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我一直在想老师的那句话,“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将会成为最贫穷的人”。可是,谁能救我呢?

讨论:假如有一天这张百元假钞落到了你手中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如果你用一颗真诚的心,用一种执着的精神去播下信任的种子,你将会获得累累硕果。

2.播下信任的种子

日本大企业家小池说过:“做生意成功的第一要诀就是诚实。诚实就像树木的根,没有根,树木就不会有生命。”这段话也可以说概括了小池成功的经验。

小池出身贫寒,20岁时干起了推销员的工作,为一家公司推销机器设备。

有一个时期,他的推销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半个月内就谈成了33笔生意。可是后来,小池发现,他所推销的机器和别的公司出品的机器相比,性能一模一样,但是价格要贵好多。

这下小池急坏了,他想:同他订约的客户要是知道了这情况,一定会对他的信用产生怀疑。于是大感不安的小池立即带着合同和定金,花了整整3天时间,逐家逐户去找客户,老老实实地向他们说明,自己所卖的机器比别家的机器昂贵,为此请他们收回定金。

这种诚实的做法使每个客户都深受感动。结果,33人中没有一人跟小池废约,反而都加深了对小池的依赖和敬佩。小池也被顾客的信任感动了,他向大家保证,一定说服公司经理,把价格降下来。后来他据理力争,公司经理终于同意了他的做法,使顾客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小池在顾客心中播下了信任的种子,这些种子很快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以后,人们就像小铁片被磁石吸引了似的,纷纷来向他订购机器。没多久,小池就成为推销行业的佼佼者。这样的故事全世界每天都在发生。

美国管理学家汤姆•彼得就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的一位朋友的大众牌汽车总是发出奇怪的响声,这位朋友便把汽车拉到当地的壳牌公司加油站去修理。几个小时后,修理工打来电话,:“你知道吗?这个零件还在保修期之内呢。我给本地的大众汽车经销商打了电话,现在他正等着给你免费修车呢。”从那以后,这位修理工赢得了车主所有朋友的修理活。只要方便,这些人还尽量到他那儿去加油,有时候宁愿绕圈子。

如果说诚实是传播信任的风,那么守信就是培育信任的水。守信是人与人交往时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古代是这样,在现代社会中也是这样。

这里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多年以前,有位美国医学专家来北京,他想研究丹参的茎、叶中的药用成分,于是找到一位中国朋友。这个中国人是一家药厂的经理,可是他对传统中药并不熟悉。不过,出于朋友情谊,他答应美国朋友第二天给他10公斤丹参的茎和叶。

分手之后,经理马上通告员工去药店买,可是员工跑遍了北京所有的药店都没买到。原来,传统中医用丹参的根入药,它的茎和叶没有价值,所以药店是不卖这两样东西的。

经理着急了,因为他觉得守信比什么都重要,答应人家的事怎么能不做好呢? 这时他的司机想了起来,说他在西山上见过丹参。于是经理立即叫上司机,开车去了西山。

当时是冬天,两个人顶着寒风,在山上到处寻找丹参的茎和叶,花了大半天时间,才弄了两麻袋。回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第二天,经理笑着把10公斤丹参的茎和叶交到了美国专家的手里。美国专家高兴极了,因为他在美国买不到这些东西,才跑到中国来的;到了北京之后,他也跑了很多家药店,都说没有这些东西。

“你从哪儿弄来的?”美国专家问。

经理给他讲了前前后后的经过。美国专家深受感动,当时只是表示感谢。可是回国以后,他不断地向这家药厂发来订单。开始只是内部购买中药原料,后来是购买中药提取物。

多年来,一直有很多中国商人低价向这位美国专家推销天然药物和提取物,但是他没有被打动,一直和原来的中国朋友的药厂保持业务联系。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这位中国朋友是值得信任的。练习:交流一下你听说过的或你亲身经历过的建立信任的事情。

为人讲信用,是我国人民十分宝贵的美德。一个人讲信用,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

3.三日撤兵

晋国国君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以“信”立国,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在他的治理下,晋国一天比一天强盛起来。

有一年,周朝天子周襄王把原伯贯的土地改封给晋文公。晋文公预料原伯贯不会轻易交出土地,便传令下去,准备三天的军粮,打算强攻。

原伯贯果然不愿意归顺晋国,他欺骗城里的百姓说:“晋国的军队不久前攻占了阳樊,把那里的大人小孩统统杀了。现在阳樊城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啊!”原国的百姓信以为真,决心死守城池,不让晋军攻进来。

晋文公见原国的百姓不肯归服,便当众宣布:“我军只准备了三天的军粮,要是三天攻城不下,我们立即撤兵,决不会伤害百姓。”

晋军攻城两天未果。第三天晚上,一个原国人从城里偷跑出来,面见晋文公说:“城里的老百姓已经知道阳樊的百姓并没有遭到杀戮,都看透了原伯贯的阴谋,没有人再相信他了。大家商量好明天早上就打开城门,迎接晋军入城。”

晋文公说:“我已经说过,攻城以三天为限。如果三天攻不下,我将信守诺言,立即撤军。你们还是把城门守好,不要再想别的事情了。”

晋军将士对晋文公的做法很不理解。有个将军对晋文公:“既然百姓愿意明早把城门打开,我们不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拿下这个城池了吗?主公何必多此一举呢?”

晋文公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们决不能只看到一城一池的得失。信用,是治国的法宝,也是安民的法宝。国君讲信用,老百姓才有安全感。这次我们来收复原国,许诺是攻城三天,这是众所周知的。哪怕我们多呆半天,也是不守信用啊。”

第四天,天边刚露出晨曦,晋军将士便打点好行装,悄无声息的撤离了原国。

原国的老百姓发现围成的晋军一兵一卒都没有留下,奔走相告:“晋文公真实讲信用啊!他宁可失去原国,也不愿意失去信用,这才是我们老百姓可以信赖的君主。”百姓们拥到城楼上,将原国的旗子降下,然后去追赶晋文公的军队。原伯贯见大势已去,只得打开城门,做好投降的准备。

百姓们一直追了几十里,才赶上了晋军。

“回去吧,原国的百姓欢迎你们!”

“是啊,城门已经打开了,你们快进城吧!”

正当百姓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晋军时,原伯贯派人送来的降书也到了。晋文公这才下令部队调转方向,朝原国进发。大军进程时,城中百姓夹道欢迎,场面十分热烈。

打仗凭借信用,可以不战而胜;治国凭借信用,可以赢得民心。可见信用的威力之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有时还是一种武器。练习是你会如何?

1、宁宁答应星期天帮伟伟补课,到了星期天,宁宁因身体不舒服就没去。

2、小芳发现小英在抄别人的作业,小英央求小芳别告诉老师,小芳答应了。后来老师问起这件事,小芳想,我已答应小英代其保密,所以没报告老师。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过错、失误。善于发现并改正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人对社会、对公众高度的责任感。

4.邓小平严于律己总结经验

邓小平传奇经历中的第二次被打倒,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错误批判,被撤销了一切领导职务。以后又被下放到江西,在一个工厂里参加劳动。

后来,在回答外宾问他“最高兴的是什么,最痛苦的是什么”时,邓小平说:“在我一生中,最高兴的是解放战争的3年。„„建国以后,成功的地方我都高兴。有些失误,我也有责任,因为我不是下级干部,而是领导干部,从1956年起我就当总书记。那时候我们中国挂7个人的像,我算是一个。所以,在‘文化大革命’前,工作搞对的有我的份,搞错的也有我的份,不能把那时候的失误都归于毛主席。至于‘文化大革命’,那是另外一回事。我一生最痛苦的当然是‘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其实即使在那个处境,也总相信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使邓小平感到最痛苦的,当然不仅是他个人的遭遇,也不仅是当时大多数干部被打倒所遭到的不幸。显然,使他深感痛苦的是中国人民的灾难。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损失。痛苦使人思索。邓小平这时不能不痛苦地思考这一切错在哪里,错误从何而来,错误怎样才能得到纠正。对“文化大革命”他不能分担责任,因为他已经不在负责的领导岗位上。但是,他也不能不痛苦地思考“文化大革命”前他应该分担责任的党的工作,哪些是搞得好的,哪些是搞得不对的,那时候的那些错误成为导致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的前因。“总相信问题能够解决”,当然不仅是相信他个人会重新工作,更重要的是相信这一切会得到改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会重新走上正确的轨道。练习

王华的手受伤了,不能抄老师布置的作业题。课后,李丽帮王华抄作业题。班长见了说:“李丽,你怎么能抄别人的作业呢?学习要靠自己动脑筋。”

如果你是李丽,班长错怪了你,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是班长,了解真实情况后,你会怎么做?

人经过努力改变世界,这种努力可以使人类达到新的、更美好的境界。——美国总统罗斯福

5.挤出一切时间来学习

雷锋知道学习的重要,就挤出一切时间来学习。

“不学无术在任何时间,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他抄录马克思的这句话,当座右铭,激励自己的行动。

他学习文化,学习时事政治,学习业务技术,什么都学。他像海绵吸水一样,吮吸着各种文化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他的工作流动性大,驾着汽车今日到这里,明日又到那里,没个固定时间。他把要看的书,装在书包里,随身带着,只要一有空闲,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也拿出书来读它几行。

在连队里,晚上的时间最宝贵,可是熄灯以后还点着灯学习,就会影响同志们休息。因此,连部办公室、司务长宿舍都是他学习的地方,他还常跑到指导员宿舍去学习。在那里,一坐就是大半夜,简直就像着了迷,一动也不动。日子长了,指导员倒担心起他的身体健康来了。

一天晚上,夜己很深了。指导员开会回来,见他还坐在那里看书,就催他说:“雷锋,学习好,也要休息好,快睡觉吧!”雷锋见指导员忙了一天,已经很困了,便合上书走了出来。

指导员睡了一觉,猛然醒来,发现屋子里灯亮着,欠身一看,原来雷锋还坐在原来的位置上,一动不动地专心看书。在他旁边,堆放着好些书。他的苦学精神,使指导员深受感动,既不忍心打搅他,又怕他熬坏了身体,便轻轻下了床,走到他身后一瞧,只见他看的一本书上画了许多红道道,还写着密密麻麻的读书心得。

就这样,雷锋在刻苦的学习中,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和智慧。他感到眼睛越来越亮,心底越来越开阔。练习自我调查

1、你最不喜欢学哪门功课?为什么不喜欢学?对不喜欢学的学科你以前是怎么做的?这样偏科有什么危害?

2、选择一条自己最喜欢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五十六个民族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礼仪。而民族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这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如果你懂得尊重他人的民族礼仪,你也将得到他人的尊重。刘伯承和彝民小叶丹歃血为盟就是尊重他人民族礼仪的一段佳话。

6.红军与彝胞礼结深情

在四川冕宁县北面一个美丽的“海子”池塘边,矗立着一座刘伯承和小叶丹歃血为盟的雕像。这座雕像记载着一个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了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1935年春天,红军长征途中,刘伯承将军带领先头部队胜利渡过乌江和金沙江,接着就要抢渡大渡河。可是到大渡河的重要渡口安顺场,要经过一片彝族地区。这个地方悬崖绝壁,路险沟深,当年太平天国石达开军队就在这里全军覆没,国民党反动派也想让红军在这里重蹈覆辙。彝族人民长期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欺压,又受国民党的欺骗宣传的影响,对红军存有疑虑。听说红军要来,有的躲藏,有的拦阻。后来,其中一派的首领小叶丹发现红军纪律严明,和善礼貌,愿意让红军通过,并同意和刘伯承将军按照彝族礼俗和他歃血为盟,结为兄弟。

刘伯承和小叶丹终于在“海子”边会面了。小叶丹一见刘伯承将军,就按照彝家隆重的礼节,摘下头上的帕子,跪下来致敬,刘伯承赶忙上前把小叶丹扶起来。两人通过“通司”(翻译)亲切地交谈起来。小叶丹了解到红军是天下受苦人组织起来的军队,要和彝族同胞联合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汉人的地主,十分高兴。他叫一位彝民回去捉一只鸡来。

不一会儿,鸡捉来了。一位彝民用木制的红漆碗在池塘里舀了一碗清水,然后抓过鸡来,口中念了几句,“嚓”的一刀,把鸡喉管割开,让鸡血流在碗里,再把鸡血水分成两碗。

刘伯承先接过碗来,大声说:“我刘伯承和小叶丹,今天在海子塘边结义为兄弟,同生死,共患难,永不反悔。”说完,将鸡血水一饮而尽。小叶丹抬头望天,大声说:“我小叶丹今天同刘参谋长结拜为兄弟,愿同生共死,患难相扶,如不守此誓言,天诛地灭!”然后,也一饮而尽。结盟仪式结束,周围的红军战士和彝族同胞发出一阵欢呼。

这时,天色渐渐暗下来,刘伯承邀请小叶丹及其他彝族首领到大桥镇红军先遣队指挥部聚餐。当晚,汉彝兄弟互相敬酒,庆贺结义的友情。

这次红军进入彝族区以后,情况完全不同了。一路上许多彝族同胞提着热茶、甜酒,捧着鸡蛋,请红军喝一杯,吃一口,表示欢送红军的赤诚心意。红军也把各种纪念品赠给彝族兄弟。

分别的时候,刘伯承嘱咐小叶丹,一定要把红军所有的部队都安全地送过彝族地区。他又把一批武器和一面写着“中国彝民红军沽基支队”的队旗赠予小叶丹,鼓励他迅速组织起反抗国民党军阀的游击队。小叶丹把一匹高大的黑骡子赠给刘伯承,表示绝不辜负刘伯承的期望。

红军先头部队过境之后,小叶丹忠实地履行了他对刘参谋长的承诺,在他和彝族同胞的护送下,红军大部队一路畅行无阻,经过七天七夜,全部安全地通过了彝族聚居区。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回到这里,小叶丹的儿子拿出珍藏的红旗,来看望“刘伯承伯伯”。人们不免又回想起当年歃血为盟的那一段佳话。

练习:进行一次调查了解我国各地民族礼仪的综合实践活动。

动物界中有“乌鸦反哺,羊儿跪乳”,作为人我们就更应该用一片赤诚的孝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7.王原千里寻父归

明朝时期,有一位孤苦的少年,名叫王原。他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大。在他的记忆里,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呢?

王原很小的时候,父亲已离家而去。那时小王原还不懂事。后来,王原一天天长大起来,看到小伙伴们爹爹长爹爹短地叫着,心里很羡慕。

有一天,王原忍不住问母亲:“娘!你快告诉我,别人都有爹爹,我怎么没有啊?”

娘听着儿子呼喊着要爹,禁不住眼泪流了下来,伤心地对王原说:“孩子,你也有父亲,只因为家里太穷,忍受不了沉重的租役,才不得已逃避在外,至今已经十年多了,也不知道如今流落在什么地方。”

王原听后,禁不住悲伤地痛哭起来,立志一定要找到父亲。可是,母亲年纪大了,家里没有其他人照顾。他又怎能为了出去寻找父亲而丢下母亲不管呢?

王原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大路口设了一个饮食摊,卖些食品给过往的行人。每当有远方的客人从这儿经过,王原便把父亲的姓名年龄、相貌讲给行人听,打听父亲的下落。可是,许多日子过去了,连一点线索都没有打听到,王原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

过了一、二年,王原娶了妻子。他想,这就好了,有妻子在家陪伴母亲,我就可以放心地外出寻父了。结婚一个多月后,王原跪在母亲前,对母亲恳求道:“儿要辞别母亲,去寻找父亲,望您答应了儿子罢!”

母亲见王原决意远行寻父,流着泪说:“你父亲一去就是二十年,没有音信,不知是死是活,即使是还活着,又有谁能知道他流落在什么地方呢!你到哪儿才能找到他呀!万一你再有个三长两短,叫我今后依靠谁啊!”

王原听着母亲的辛酸话,忍不住痛哭失声,他对母亲发誓道:“我走了,有媳妇在家照顾您,你就放心吧!请您千万不要老想着儿子,我不寻到父亲绝不回来见您,请母亲多加保重。”说完,大哭着告别了母亲和新婚的妻子。

王原先是在家乡山东境内寻找。可是,几年过去了,找遍了山东的南北各地仍是一无所获。

一天,王原渡过大海,来到田横岛,借宿在一座祭神的祠堂中。睡梦里,他来到一所寺庙,正是中午时分,他觉得肚子饿了,便烧了莎和肉羹充饥,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一位老人走进祠堂,把王原从梦中惊醒。

王原揉了揉眼睛,看见老人,便向老人打听,老人想了想说:“南方许多寺院,你到那里去找找看,说不定你们父子就可相会了。”

王原寻遍了山东,怀疑父亲早已流落远方,听罢老人的话,觉得有理,便谢别老人,往南方寻父亲去了。

王原一路向南方寻去。冬天的一个傍晚,走到了辉县的一座叫带山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小寺庙正建造在一片绿树丛中。王原走近一看,只见庙门上方写着“梦觉寺”三个大字,马上想起自己在田横岛上的梦境,不觉心里一动,连忙上前叩门,但寺门早已关闭了。

这时,风雨交加,寒风凛冽,周围也没有人家,王原只好在寺门外裹着被子躺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一个年轻的和尚出来开门,猛然看见门外躺着一个人,忙上前盘问:“你是什么人?怎么会睡在这里?”

王原说:“我是文安人,为寻父而来。” 和尚问:“你认识父亲吗?” 王原说:“不认识。”

和尚看王原冻得发抖,挺可怜的,忙把他让进了禅堂,给他吃了一碗热粥,王原冻僵的身子才渐渐有了知觉。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老天爷也喜欢帮助有情有义的人,并悄悄为他做好了安排。这时,王原的父亲王旬正在灶间干活,年轻和尚知道他是文安人,便走过去对这位老和尚说:“你的家乡有一位少年出来寻找父亲,你出去看一下,说不定你还认识他的父亲泥!”

于是,王旬出来与王原相见,相互都不认识。

王旬亲切地握着五原的手问道:“你父亲叫什么名字啊!” 王原回答说:“叫王旬。”

王旬一听,惊呆了,莫非这是原儿吗?于是便试探地叫了一声:“原儿。”

王原吃惊地睁大眼睛,看着王旬,答应了一声。王旬立刻热泪盈眶,说道:“原儿,我就是你要找的亲生父亲啊!”说完,抱着儿子大哭起来。王原吃尽千辛万苦,意外地找到了父亲,一时间悲喜交加,也紧紧地抱着父亲,嚎啕不止。

寺里的和尚目睹此情此景,都深深地被感动了。

哭了好长时间,王旬对儿子说:“你回去告诉母亲,就说我没有脸面回去见她了。”

王原死也不答应:“父亲如不回去,儿子只有死在这儿了。”说着,拉着父亲的衣服又大哭起来。

僧人们都来劝说王旬,看在儿子一片孝心上,还是一同回去罢!王旬这才回心转意,跟着儿子回到故乡,全家终于团聚。

王原不辞辛苦,千里寻父,一时间被传为佳话,并被史家记载在史册上。

与王原比一比,你有哪些不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8.“绝不干朝秦暮楚的事”

中国历史上,有位著名的诗人——屈原。他是具有中华民族爱国美德的杰出人物。

忠心报国的屈原遭到楚国一些奸臣贼子的陷害,被楚襄王放逐了。他被迫离开楚国的都城,一步三回头,伤心的眼泪湿透了衣衫„„

到夏口的时候,屈原和一个幼年时代的朋友相遇。那个朋友看到屈原心情沉重,便关切地对他说:“你是有才能的人。现在楚王不能重用你,你为什么不到别国去?以你的才能,不论到哪国,还怕他们不拜你为相吗?”屈原很不以为然地说:“一个人难道可以为升官发财而丢掉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吗?”那个朋友“哼”了一声,振振有词地说:“大丈夫志在四方,只要有荣华富贵,在哪国还不是一样„„”他还要说下去,可是看见屈原已经气得脸色发白,便不敢吭声了。屈原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大喝一声:“住口!荣华富贵,你自己去追求。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绝不干朝秦暮楚的事。”说着,一甩袖子,迅速登上破旧的马车,头回地向前走去。

屈原为了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作《离骚》、《九歌》。晚年,屈原看到国都被秦国攻破,非常伤心,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绝望地投江自尽了。练习:读一读

◎ 国兴靠贤士,家兴望子孙。◎ 国强民富,国富民乐。◎ 国以民为本,民以国为家。

◎ 国乱国亡,国亡家亡。国强民富,国富民乐。◎ 国强靠自己,外援不得已。

“胯下之辱”讲述的是古代大将军韩信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

9胯下之辱

淮阴城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韩信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慢步走着,一柄长剑在腰间随着步子而摆动。

淮阴城里有个无赖,生的五大三粗,一脸横肉。此人无事也要生非,没有人敢招惹他。此时,他正闲得无聊,忽然看到又高又瘦的韩信竟然佩带着长剑,便满脸不屑地拦住韩信说:“你这小子,带着长剑装得像个勇士,其实是个胆小鬼。”

周围人见无赖找上了韩信,知道有好戏看了,呼的一声围上来。韩信看这架势,想从旁边绕过去。可无赖见许多人来看热闹,更加得意了。他硬挡着韩信说:“你要是有胆量,就刺我一剑;若是个胆小鬼,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说完,他就面对韩信叉开双腿。

韩信怒火中烧,几次握住剑柄,想杀了这家伙。但他又想到自己寒窗苦读,是为了实现更大的抱负,现在为杀一个无赖而去抵命,很不值得。于是,他强忍怒火,趴下身子,从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

许多年之后,韩信帮助刘邦打败了项羽,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衣锦还乡后,派人找来了那位当年让他钻裤裆的无赖。

看着这个可怜的小人物哆哆嗦嗦地趴在自己面前,韩信笑了。他大度地一挥手,说:“多谢你的‘胯下之辱’激励我成就了事业,你就在我手下当个灭贼中尉吧。”

忍辱负重的故事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任何的成功都来之不易,它需要我们付出辛劳,甚至忍受屈辱。只要锲而不舍,就一定能迎来灿烂的彩虹.10.发愤著《史记》

司马迁出身于一个史官家庭,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担任太史令。那时正是汉朝强盛的时候,司马谈决心要编写一部反映从黄帝到汉武帝这段历史的史书。只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做完这一工作,就因病去世了。临终前,他一再叮嘱儿子司马迁一定要完成这部巨著。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任太史令。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决心用全部精力来完成父亲的遗愿。

司马迁一上任,就开始搜集、整理资料,准备写作《史记》。可是,就在这关键时刻,巨大的不幸降临到他身上。

原来,汉将李陵在与匈奴作战时兵败被俘,投降了匈奴。汉武帝非常震怒,原先称赞李陵的大臣们,也立刻转向,把李陵说得一无是处。司马迁觉得不公平,就说:“李陵也为国家立过功劳,现在投降,也许是等待机会,报效朝廷。”

汉武帝很生气,把司马迁关进大牢,接着又判了死罪。当时刑法规定,判死罪的人,如果出钱或者接受“腐刑”就可免死。

司马迁绝望了。他没有钱,也不怕死,但是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完成,他不能死。于是,他忍受了比死还可怕的奇耻大辱,毅然接受了腐刑。

此后,司马迁发愤著述,经过十年的奋斗,终于用生命和血汗写出不朽的历史著作《史记》。当时,人们称它为《太史公书》。

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发奋图强的故事?

“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作舟。”你知道着句话的道理吗?看了下面的故事,你会有所启发。

王闿运“笨鸟先飞”

在中国历史上,湖南向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说,真是能人辈出,其中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有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教育家,还有著名的大学问家。王闿运就是湖南近代著名的大学问家。

王闿运(1833-1916),晚号湘绮老人,湖南湘潭人。他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鼎鼎有名的大文人,精通多种学问,一生著作很多。

但是,王闿运小时候并没有很高的天分,相反,显得笨头笨脑,智力比不上其他小孩,他曾跟叔父读书,叔父反反复复跟他讲解,可是他就是记不住,一天连几十个字都背不出来,大人急得直摇头,都以为这孩子智力太差,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王闿运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自己的不足。惟其如此,他就越是不甘心落在人家后面,更不愿别人瞧不起他,于是他狠下决心,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赶上和超过别人。

王闿运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从不宽恕自己。他给自己定了条铁的纪律,强迫自己执行:白天背不出书,就不吃饭;晚上背不出书,就不睡觉。有一次,因一篇文章较长,王闿运一时背不出来,从晚饭开始一直背到深夜还是背不出来,父母几次催他上床睡觉,他就是不肯。困了,就洗把冷水脸,清醒清醒头脑再继续背,脚趾冻得发痛了,就道屋外跑两圈暖暖身子,继续背,凳他背完这篇文章时,东方已经发白了。就这样,王闿运一直坚持到15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闯过了文字关,认得的字越来越多了,并且懂得字的意义,甚至还能具体运用了。

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和自学能力,王闿运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广泛地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提高写作能力。他开始博览群书,大量接触各类书籍,先读、背,然后抄、写。再对照注释加以理解。有的书因为有几个不同的版本,王闿运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书的内容,便找来不同的版本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就及时记录下来,然后向有关专家请教,每读完一本书,便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以便以后更进一步研究。这样坚持了5年,终于过了章句关,对一本书、一篇文章的立意、布局、用词、造句,都能说出一个道理来,甚至还能说出前人和时人所未说出的见解。

身体是教育 足球是教材 篇3

2015年4月29日,清华附小以“迎百年,第56届马约翰杯田径运动会”为契机,拉开了第四届马约翰杯校园足球联赛的序幕。运动会入场式上全体学生人人一个足球,迈着矫健的步伐,喊着响亮的“百年附小,有你有我”口号,展现出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42个班级的“小运动员”分别代表42个国家,展示了不同地域的足球文化和清华附小学生的“国际视野”。1800名学生,1800个足球,整个马约翰大操场都是孩子们踩球、拨球、传球、带球的运动场面。

清华附小的体育教育不仅在运动会上,也在每天的晨练微课堂上。早晨7:10开始的晨练微课堂是学生最喜欢的锻炼时间,足球、篮球、呼啦圈以及跑步,还有班级组建的晨鸟健走队以及“我练我秀”的挑战赛。清华附小的校园里有标准的大操场、轮滑场,还有九处攀岩墙。地面上还有跳房子、立定跳远等各种各样的跳跃练习图案供学生进行挑战。各种攀爬树等体育器材随时随地可以供学生锻炼。学校提出每天体育“三个一”,健康工作五十年。第一个“一”:每班每天一节体育课。第二个“一”:每天一个健身大课间,一次晨练微课堂。第三个“一”:每个学生一个体育自主选修项目。

成人教育教材 篇4

通知强调, 中小学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因此, 加强中小学教材的管理, 确保中小学生使用质量有保障的教科书, 是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责任。

为保证中小学的教学质量, 通知要求:中小学教材使用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关于“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不得出版、选用”的规定, 各地在编制省级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时要严格把关, 不得将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编入目录。各地区和学校在选用教材时不得选用未经审定的国家课程教科书, 以保证中小学教学质量。

小学安全教育校本教材 篇5

目录

„„„„„„„„„„„„„„„„„„„„„„3

第一部分: 交通安全常识 „„„„„„„„„„„„„„„

第二部分: 消防安全常识„„„„„„„„„„„„„„„„ 6

第三部分: 用电安全常识

„„„„„„„„„„„„„„ 8

第四部分: 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

第五部分: 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常识„„„„„„„„„„„ 12

第六部分: 饮食卫生常识

„„„„„„„„„„„

第七部分: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 17 小学生安全知歌„„„„„„„„„„„„„„„„„„„„„18

前 言

抓好小学的安全保护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学校、家庭、学生都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和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教育,这样才能使学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才能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对小学生来说,一定要多学习一些有关安全教育方面的常识,加强安全意识,多掌握一些安全方面的知识和逃生的技能。才能远离危险,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为此我们特意编排了《冯庄小学生安全教育》这一校本教材,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减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一部分:交通安全常识

一、道路交通安全常识

1、指挥灯信号的含义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2)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2、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3)不准穿越、倚坐道口护拦。

(4)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列队通过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2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

3、横穿马路注意事项: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二、铁路交通安全常识

行人和车辆通过铁路道口时应注意:

1、行人和车辆在铁路道口、人行过道及平过道处,发现或听到有火车开来时,应立即躲避到距铁路钢轨2米以外处,严禁停留在铁路上,严禁抢行超过铁路。

2、车辆和行人通过铁路道口,必须听从道口看守人员和道口安全管理人员的指挥。

3、凡遇到道口栏杆(栏门)关闭、音响器发出报警、道口信号显示红色灯光,或道口看守人员示意火车即将通过时,车辆、行人严禁抢行,必须依次停在停止线以外,没有停止线的,停在距最外股钢轨5米(栏门或报警器等应设在这里)以外,不得影响道口栏杆(栏门)的关闭,不得撞、钻、爬越道口栏杆(栏门)。

4、设有信号机的铁路道口,两个红灯交替闪烁或红灯稳定亮时,表示火车接近道口,禁止车辆、行人通行。

5、红灯熄白灯亮时,表示道口开通,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第二部分:消防安全常识

一、基本知识:

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等,二、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

1、禁止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三、山林防火

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2、学校组织学生到山林地区旅游时,严禁组织野炊、篝火等活动。

四、家庭防火

1、安全使用炉火

(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五、报警

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打电话“119”向消防队报警,报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说明失火单位或住户所在的区(县)、街道或乡、村。有重名时,要区别开来,以免找错。地名或单位名称有相似或易混的字,要加以强调,说得清楚明白。

2、要报清、报全单位和街、巷名称,不要用简称。

七、自救与逃生

1、楼房火场逃生

(1)要镇静分析,不要盲目行动。要明确自己所在的楼层,要回忆楼梯和楼门的位置、走向;分析周围的火情,不要盲目开窗开门,不然会助长火势,也不要盲目乱跑,跳楼,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2)要选好逃生办法,不要惊慌失措。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窒息。如下楼虽已有火,但火势不大,就从楼梯冲出去。如楼梯坏了冲不出去,可利用房屋的老虎窗、阳台、水漏管、或用绳子(可用衣服或床上用品撕成系成绳索)系在牢固的门窗、重物上从窗口滑下。如果在二三层又无上述办法被迫跳楼的,也要向地位抛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朝下滑,以缩小下落高度并保证双脚落地。如果各种逃生路均被大火切断,应退室内、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可向门窗上浇水,以延缓火势蔓延,也可向窗外扔小东西、打手电以求救。

第三部分 用电安全常识

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为保证安全用电,必须严格按有关标准使用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我国安全色标采用的标准,基本上与国际标准草案(ISD)相同。一般采用的安全色有以下几种:

1、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和消防,如信号灯、信号旗、机器上的紧急停机按钮等都是用红色来表示“禁止”的信息。

2、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点”、“注意安全”等。3、绿色:用来标志安全无事。如“在此工作”、“已接地”等。4、蓝色:用来标志强制执行,如“必须带安全帽”等。5、黑色:用来标志图像、文字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按照规定,为便于识别,防止误操作,确保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安全,采用不同颜色来区别设备特征。如电气母线,A相为黄色,B相为绿 色,C相为红色,明敷的接地线涂为黑色。在二次系统中,交流电压回路用黄色,交流电流回路用绿色,信号和警告回路用白色。

二、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第四部分: 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中小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已经不同程度地接触了社会。目前社会治安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社会上还存在违法犯罪现象,中小学生遭到不法分子侵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中小学生很有必要学会正确认识遇到的人和事,明辨是非,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提高预防各种侵害的警惕性,消除对危险的麻痹和侥幸心理。同时也要树立自我防范意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增强自身的防范能力,使自己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冷静、机智、勇敢地去应付。

一、受到不法分子侵害如何报警

中小学生受到违法犯罪分子的直接威胁和侵害,仅凭同学们自身的力量很难防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公安部门报告。

1、匪警电话的号码是110。这个号码应当牢记,以便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拨打。

2、拨打110电话,要简明、准确地向公安部门报告案件发生的地点、时间、当事人、案情等内容,以便公安部门及时派员处理。

3、打报警电话是事关社会治安管理的大事,千万不要随意拨打或以此开玩笑。

二、怎样避免陌生人闯入家中

当同学们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1、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2.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3、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者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4、遇到陌生人不肯离去,坚持要进人室内的情况,可以声称要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以震慑迫使其离去。

5、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三、外出或在公共场所自我防范

外出或在公共场所,同学们遇到的社会情况会比较复杂,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在自我防范方面应当注意:

1、应当熟记自己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家长姓名、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在急需联系时取得联系。

2、外出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自己的行程和大致返回的时间明确告诉家长。

3、外出游玩、购物等最好结伴而行,不独来独往,单独行动。

4、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礼物、玩具、食品,与陌生人交谈要提高警惕。

5、不把家中房门钥匙挂在胸前或放在书包里,应放在衣袋里,以防丢失或被坏人抢走。

6、不独自往返偏僻的街巷、黑暗的地下通道,不独自一人去偏远的地方游玩。

7、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

四、被歹徒盯上怎么办

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某种目的,常会以中小学生作为侵害对象,遇到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l、发现被歹徒盯上,不能惊慌,要保持头脑清醒、镇定。同时,根据自己的体力和心理状态、周围情况、歹徒的动机来决定对策、2、如果只是被歹徒盯上,应迅速向附近的商店、繁华热闹的街道转移,那里人来人往,歹徒不敢胡作非为;还可以就近进入居民区、求得帮助。

3、如果被歹徒纠缠,应高声喝令其走开,并以随身携带的雨伞和就地拣到的木棍、砖块等作防御,同时迅速跑向人多的地方。

4、遇到拦路抢劫的歹徒,可以将身上少量的财物交给歹徒,应付周旋,同时仔细记下歹徒的相貌、身高、口音、衣着、逃离方向等情况,待事后立即向民警或公安部门报告。

第五部分 校内外集体活动安全常识

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活动和劳动社会实践,事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特别要强调遵守纪律,服从管理,听从指挥。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宜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高温、繁重体力劳动等特种作业。

一、校内参加各项活动应注意:

1、在操场上运动的自护措施:

(1)准备:换胶底鞋,防滑并且增加弹性。女生摘掉发卡等饰物,衣兜不装东西。全身准备活动,以防肌肉拉伤、扭伤。

(2)服从:在教师指导下再做器械运动,投掷运动要听口令,闪开跑道以免冲撞。(3)严肃:垫上运动若嘻嘻哈哈,容易扭伤颈部,会伤害脊柱或大脑。

(4)处理:一旦受伤,不要着急,乱搬乱揉会加重伤势,要请校医来处理伤口,伤情彻底养好再运动。

2、课间活动的注意事项:

在每天紧张的学习过程中,课间活动能够起到放松、调节和适当休息的作用。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室外空气新鲜,课间活动应当尽量在室外,但不要远离教室,以免耽误下面的课程。

(2)活动的强度要适当,不要做剧烈的活动,以保证继续上课时不疲劳、精力集中、精神饱满。(3)活动的方式要简便易行,如做做操等。

(4)活动要注意安全,要避免发生扭伤、碰伤等危险。

3、上体育课时衣着上的注意事项:

上体育课大多是全身性运动,活动量大,还要运用很多体育器械,如跳箱、单双杠、铅球„„所以为了安全,上课时衣着有一定的讲究。

(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患有近视眼的同学,如果不戴眼镜可以上体育课,就尽量不要戴眼镜。如果必须戴眼镜,做动作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做垫上运动时,必须摘下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4、上体育课应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体育课在中小学阶段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起跳前前脚要踏中木制的起跳板,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二、校外集体活动应注意事项:

1、组织学生参加集体校外活动,一定要事先经学校负责人研究,做出周密计划,严格组织,并有学校负责人或教师带队。要事先派人勘查活动场地、环境。要建立大型集体外出活动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的制度。

2、活动中如需使用交通工具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不得超员运载,不得乘坐没有驾驶执照的人员驾驶的车、船。

3、参加校外集体活动的场所、建筑物和各项设施必须坚固安全,出入道口畅通,场内消防设备齐全有效,放置得当。

4、到浏览区和游乐场所活动,一定要注意其合理容量。不要组织学生到超容量的地方或场所活动。

5、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社会公益劳动,必须坚持安全、无毒、无害和力所能及的原则。要加强劳动组织,重视劳动保护,教育学生遵守劳动规则。

6、组织学生参加有关单位举办的集体活动,必须有安全保障措施。在没有严密的组织工作和切实的安全措施情况下,无论是何单位组织的活动,学校都可以拒绝参加。

三、外出时如何辨别方向

同学们独自外出到陌生的地方,可能会忘记或辨认不清来时的方向和路线而无法返回;和家人、同学等一起出行,也可能发生走失而迷路的情况。

外出时迷失了方向怎么办:

l、平时应当注意准确地记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区、街道、门牌号码、电话号码及父母的工作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等,以便需要联系时能够及时联系。

2、在城市迷了路,可以根据路标、路牌和公共汽(电)车的站牌辨认方向和路线,还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逻民警求助。

3、在农村迷了路,应当尽量向公路、村庄靠近,争取当地村民的帮助。如果是在夜间,则可以循着灯光、狗叫声、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寻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镇静,开动脑筋想办法,不要瞎闯乱跑,以免造成体力的过度消耗和意外。

第六部分 饮食卫生常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第七部分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一、非典型肺炎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培养良好个人健康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和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定期运动、充足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经常打开所有窗户,使空气流通;保持空调设备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清洗隔尘网;在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前往空气疏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3、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4、不要去探访已明确诊断为非典型肺炎的病人。

5、家长要教育儿童注意防护。

6、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7、对病人污染的教室、宿舍、厕所等地方要进行消毒。

8、加强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学生安全知识歌

受教育与受教材 篇6

专科以上的学校为欲使学生直接应世,倾向常偏重于专门知识技术的传授。专科以下的学校所传授的,不是可以直接应世的知识技术,其任务宁偏重于身心诸能力的养成,愈是低级的学校愈如此。所谓课程,无非施行教育作用的一种材料而已。专科以上的课程学习后也许就可应世,就可换饭吃,至于专科以下的学校课程,习得后是不能应世,换不来饭吃的。不信,让我举例来说:诸君花了不少学费,费了不少的光阴,好不容易了解了几何中西摩松线的定理或代数中的二项式,记得了蒲公英、鲸鱼的属类与性状,假如初中毕业时成绩第一。但试问这西摩松线的定理和二项式的解答和关于蒲公英、鲸鱼的知识,写出来卖给谁去?怕连一个大钱也不值吧。

由此可知,中等学校教育的课程,只是一种施行教育的材料,从诸君方面说,是借了这些材料去习得发展身心能力的。诸君在中学校里,目的应是受教育,不应是受教材。重视书册,求教师多发讲义,囫囵吞枣似地但知受教材,不知受教育,究是“买椟还珠”的愚笨办法。

诸君读了我上面的话,如果以为是对的,那么希望诸君注意二事。

第一,要自觉地从各科目摄取身心上的诸能力。我上面所说的话,原只是普通教育上的老生常谈,并非什么新说,照理,教师们都该知道了的。他们应该注意到此,应该利用教材替诸君养成实力,不应留声机器似的,徒把教本上的事项来一页一页地切卖给诸君。但现在的学校实在太乱杂了,一年之中可换三四个校长,前学期姓张的先生来教诸君的地理,后来归姓胡的教,这学期又换了姓王的。在这样杂乱无序的情形之下,说不定诸君的教师之中没有不胜任的分子。又,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事,教师虽施着正当的教育,学生如果无接受的热心,也不会有好结果,故诸君须有养成身心诸能力的自觉才好。一个代数方程式,同级的人都能解,你如果解不出,这事本身关系原不大。但在一方面说,就是你的记忆力或思考力不及人,不到水平线,这却是大事。

第二,对各科目要普遍地学习。近来中学生之间,常有因浅薄的实用观念或个人癖好,把学习的科目偏重或鄙弃的事:有的想初中毕业后去考邮局、电报局,就专用功英语,有的想成文人,就终日读小说。无论哪一校,数学都被认为是最干燥无味、大家都要皱眉的科目。体育科,则除了几个选手人员外,差不多无人过问,认为可有可无。图画、音乐等科,也被认为是无足重轻的东西。这种倾向由能力养成上看来,真是太大的错误。因了学科的性质,有的需多用些功,有的可少用些功,原是合理的。现制中学的高中已行分科制,学生为了将来所认定的方向,学习要偏重些某方面,也是对的。我所指摘的只是普通中学生的对于学科的偏向,尤其是对于初中部的学生。你想毕业后去考邮局或电报局并不是坏事,但除了英语的知识以外,多带些知识趣味去,就是说,在记忆力、忍耐力等以外,多养成些别的能力去,不更好吗?

中学原只是普通教育,其中的学科都是些人类文化的大略的纲目,换言之,只是一个常识,在综合地养成身心的能力上看来,不消说是好材料。次之,在有升学希望的人,当作预备知识也自有其意义。至于要想单独地拿了一种去换职业,究竟是毫无把握的。将来情形变更也许不能这样断言,至少在现制度是如此。任你怎样地去偏重,结果所偏重的依然无用,而在别的方面却失去了能力养成的机会,只是自己的损失而已。

一家商店,常有一种东西是值得买,而其余是不值得买的。学校犹如商店,在中学校里所可吸收的是普通的身心能力,不是可以直接应世的教材。如果买应世实用的教材,那么将来进专门大学去,或是现在就进甲种实业去,急于考邮局电报局的,还是进英文夜校去。

编辑 八 里

诸君读到这里也许又要感到幻灭了,西摩松线、二项式和蒲公英、鲸鱼的知识虽不能卖钱,但因此而表现的推理力、记忆力等等是终身有用的。又,幸而能升学进而求更高深的科学,这些知识当作基础也是有用的。

我国基础教育中,所有学科教育,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只要纳入中高考的科目,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和家长也重视,但随之而来“应试化”很严重;另一个是,没有纳入中高考的科目,就被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边缘化,包括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极为重要的体育、心理教育、生命教育等等,都不被重视。

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等高考核心科目,其存在的问题是,大家都将其作为升学的工具,每分必争,结果是考题走上偏难怪之路,学生则陷入题海之中。为赢得考试竞争的胜利,学生们被老师和家长要求早学一点、学深一点,学科的难度也就这样逐渐增加。在国外,奥数只是有数学兴趣、特长学生的选择,而在我国,却成“全民奥数”。用同样的高难度要求所有学生学数学,这不会导致大多数人的抱怨才怪。

要治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分值或者干脆将其逐出高考来实现吗?我看很难。如果只降低分值,但最终按学生的高考总分从高到低、结合学生志愿依次录取的规则不变,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应试化思路不会根本改变,而逐出高考,必然会出现“不考、学校就不重视、学生也就不学的现象”。

——熊丙奇谈我国学科教育的“两个极端”

可以说,我们使用的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学好它。不过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語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惟一的学习资料,在认识上,我们要打破教材作为惟一课程资源的神话。正如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面描述的那样: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理念对教学的束缚。有了这种新课程意识,就能把教材看做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做到准确地加工教材。

超越教材就是基于教材、但不囿于教材,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过程就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涵养的过程。

——窦桂梅谈“超越教材”

这样传统的实利实用思想,如果不除去若干,中国是没有什么进步可说的!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要绝对地不管实用原是不可能的事,但不应只作实用实利的奴隶。世界的文明有许多或是由需要而成的,例如因为要避风雨就发明了房屋,因为要充饥就发明了饭食等。但我们不应说房屋只要能避风雨就够,饭食只要能充饥就够的。中国人的实用实利主义,实足扑杀一切文明的进化。

又,文明之中,有大部分是发明者先无所为,到了后来却有大用大利的。瓦特用心研究蒸汽力时,何尝想造火车头?居里研究镭,何尝想造夜光表?化学学者在试验室里把试管用心观察,发明了种种事情,何尝是为了开工厂作富翁?发明电气的何尝料到可以驶电车?

人类有创造的冲动,种种文明都可以说是创造冲动的产物。中国人的创造冲动都被浅薄的实利实用主义压灭了!你看,孜孜于实用实利的中国人,有像瓦特、居里那样的文明创造者、发明者吗?旧有的文明有进步吗?火药是中国发明的,在中国不是只做鞭炮吗?罗盘是中国发明的,不是到现在只用来看风水吗?

惟其以实用实利为标准,结果愈无利可得,无用可言。因为对于一切的要求太低,当然不会发生较高的欲望来。例如中国人娶妻的目的在生子,那么就只要有生殖器官的女子就不妨作妻了!社会上实际情形确是如此。你看这要求何等和平客气,真是所谓“所欲不奢”了!

中国人因为几千年抱实利实用主义的缘故,一切都不进化。无纯粹的历史,无纯粹的宗教,无纯粹的艺术,无纯粹的文学,并且竟至于弄到可用的物品都没有了!国民日常所用的物品,有许多都要仰给外人,金钱也流到外人的手里去!

几千年来抱着实利实用主义的中国人啊!你们的“用”在哪里?你们的“利”在哪里?

——夏丏尊名篇《中国的实用主义》

CDIO工程教育系列教材 篇7

以培养目标为主线, 一体化设计教材内容与组织形式J

从专业和课程培养目标出发,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进行一体化设计, 指导教师用项目设计、案例分析、任务导向、问题引出等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法组织和开展教学, 使教师看到教材知道教什么、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

以学生为中心, 便于学生自主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不仅对教师“如何教”给出了参考性“教学方法”, 更对学生“如何学”提出了详细“学习方法”指导, 使学生看到教材知道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

立体化教学资源, 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教材附赠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项目教学大纲及课程教案等文档, 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CDIO工程教育系列 (共计42种)

縦青潘

东软电子出版社

策划编辑:刘晶

电话:0411-84832381

邮箱:Nulei@neusoft.edu.cn

发行部:张闻闻

电话 (传真) ?? 0411-84835089

乡土教材:有根的教育 篇8

一、为什么要编写乡土教材

我们编写乡土教材,有一个简单、明确的目标,就是要将乡土文化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推进课堂,我们希望学生的课程表里有乡土文化这门课程,乡土教材就是这门课程的依据。

当下,乡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已经到了危机时刻,强大主流文化的冲击、“撤点并校”带来的学生脱离家庭的状况,使得传承乡土文化的两大渠道—传统的社会教化和家庭仪式—都已断裂,课堂成为乡土文化传承的唯一平台。乡土教材进课堂,一方面是为了传承和发展中国的多元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自信、健康地成长,因为乡土文化教育是“根”的教育,乡土文化是最基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的土壤。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的内容基本与生活相脱节,学生在学习中基本接触不到自己的生活,这大概也是许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者感到学习困难的原因吧。课本里通常把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作为祖国大好河山的象征,可是对那些从未走出过自己家乡的孩子来说,长江、黄河与北极一样陌生,他们能够看到的只是自己家乡的山与河,而这些山与河却是课本上没有的。

学习是一个认识和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过程。我们编写乡土教材,推动乡土文化进课堂,就是为了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学习资源,让他们多一些选择。学生在向家乡学习、向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现家乡,更可以发现自己,进而以家乡文化为自己的成长资源,努力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希望通过推动乡土文化学习,让乡土文化内化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并进一步成为每一方乡土之上有粘着力的资源,吸引更多的人,重建一个又一个丰富和美丽的家园。

二、我们的乡土教材是什么样的

我们希望乡土教材能成为孩子们心灵的朋友,所以我们的教材都是好看的、好玩的、亲切的。亲切易懂的故事、精心的版式设计、适当的插图,使每本教材都赏心悦目。学生们会在教材里看到自己家的房子、邻居的小孩、隔壁的老奶奶,甚至是自己。

乡土教材的框架就是当地乡土文化的基本构成—地域和历史,生计与生活方式,文化遗产:手艺、服饰、民俗、艺术、节庆、自然以及发展与变化等。我们选取日常生活即可体现的、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相关的、有特色的、充满智慧的、有生命力的内容作为课文的内容。

每一课都包括课文、活动和阅读材料三部分内容,每一课都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课文是以学生视角呈现的,是他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模拟;活动包括专门设计的活动课,也包括课上设计的活动,活动是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推进,也是对学生参与能力的强化;阅读材料是文化营养的补充。

1.故事—讲述生活智慧,强调关系的叙事

课文的设计是我们的创造,也是我们教材的特色。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包含本地文化精神的日常生活故事,故事的背景都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我们就在这个场景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里蕴藏的丰富和美好,从而认识家乡,了解自己的生活,并逐步掌握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这些故事讲述的是生活,提炼的是智慧。

故事里蕴藏着一条由近及远的认知路径—由“我”开始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识:我是谁、我在哪儿、我从哪儿来、我和谁在一起、我怎样生活、我为什么这样生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这些故事并不强调情节发展,强调的是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关系”:我们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环境及历史的关系、我与他人(家人、亲友、社会、世界)的关系、今天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这些“关系”中蕴含着智慧、伦理和文化精神。这些都是价值观的基础,在理解和认同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即可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民居为例,湘西教材里讲的是吊脚楼,因为湘西地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们要躲避地面的潮湿,所以在河岸边或山脚下搭建吊脚楼形式的民居。吊脚楼是利用当地盛产的木材和桐油作建筑材料建成的,与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吊脚楼是当之无愧的智慧之作。羌族教材里的民居是碉楼,羌族人世世代代居住在高山的半山腰上,为了抵御大风严寒、野兽的侵袭和敌人的侵犯,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块和黄泥做建筑材料,建成挡风御寒、兼具防守功能的碉楼。

食物和服饰等内容的介绍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编排的。这些课文都很有趣,一点也不枯燥,不仅学生爱看,许多成年人也读得津津有味。

2.活动—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课文之外,我们还设计了许多活动课,这也是我们教材的重要特色。

活动方式包括调查、游戏、表演、团体绘画、手工、戏剧等。这些活动都是以了解家乡为目标而设计的,但是,在这个目标之外,是对学生生活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实际上,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活动的趣味性、探险性、新奇性会激发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选择与判断的能力、行动的能力等,而最重要的是培养生活的能力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比较经典的活动是村寨图和家族树。这两个活动都是学生多元能力培养的范例,也是情感教育的巧妙方法。

村寨图是让学生画出自己居住村子的文化地图。这就需要学生先去观察自己的村寨,看看那些自己走过无数次却从没注意过的大大小小的路、各种建筑的位置和模样,并选出村寨中自己最喜欢的场所。比如,自己经常玩耍的地方、自己最喜欢的亲朋好友的家、村子里最重要或最吸引人的地方,然后将这些内容画在村寨的地图里。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判断力和表达能力。这些图是孩子们对家乡情感的最真挚表达,在画村寨图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村寨竟然有这么多值得自己记忆的东西,就会增加对村寨的感情。

家族树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家族进行调查并呈现出来。学生要画出自家三代以上的树形图,并写出每个人的姓名、年龄、特点以及与自己的关系。许多孩子觉得我奶奶就是一个平常的老太太,连门都不常出,她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就提示孩子,做饭特别好吃、绣花手艺好、与邻居关系好,甚至扫地扫得非常干净,都算是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认识他人的方法,而且增进了与家人的感情。

3.母语—情感和价值观的载体

母语是乡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阿坝州三个文化区域的乡土教材都有母语教学内容。羌族和嘉绒藏族的乡土教材都有专门的羌语和藏语教学课程,这些教学内容都是聘请当地的语言教学专家编写的。安多藏族的教材除了课文是藏语和汉语对照之外,其余内容全都是藏文的。特别要说的是羌语和嘉绒藏语的教学。大多数人认为,羌族和嘉绒藏族没有文字,事实是古羌文早就遗失了,羌族的绝大多数文化是口头传承下来的,“释比唱经”、原生态民歌多声部合唱“迪莎”等都是羌族历史文化代代相传的媒介。但是,为了羌族古老文化的复兴,1992年,国家组织专家创制了新羌文,并培养出一批师资推进羌语学习。我们在编写羌族乡土教材的时候,同时编写了16课羌语学习内容,当地所有关注羌族文化传承的人都欢欣鼓舞,他们说这部教材是历史上第一部羌文出版物,意义重大。而嘉绒藏族的文字事实上就是藏语,嘉绒藏族的教材《夏嘉莫察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里也编写了16课藏语教学内容。

同时,在所有的小学教材里,我们都设计了童谣课,并且提倡教师在课堂用方言说歌谣。童谣是民间典型的语言文化载体,是思维方式、情感寄托和价值判断的表达,也是母语传承、建立家乡感情、增进童年记忆的载体。童谣课很受欢迎。在湘西花垣二小,教师发动学生采风,学生搜集到课文歌谣《张打铁,李打铁》的17个版本。在课堂,学生们一会儿用方言说歌谣,一会儿用普通话说歌谣。歌谣里那些朴素的价值观和风趣的民间故事,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里,温暖而亲切的歌谣成为培养学生家乡情感的溶剂。

三、乡土教材的功能和学习原则

乡土教材的基本功能当然是让乡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走进课堂,但是,它更重要的功能是文化向导。乡土教材不是乡土知识的载体,它只是一个向导,启发和引领学生看见自己的家乡、学会认识自己的家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家乡学习和向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自学、自知、自信、自强、自立。我们的每一篇课文,都只是为孩子们认识乡土文化打开的一扇窗,希望教师指导孩子通过这扇窗看到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村寨。自己家乡、自己村寨的乡土文化,不是在课文里,而应该在孩子们的眼里和心里。

立足语文教材,渗透美学教育 篇9

一、赏析词句, 品味语言美

语文学科的审美内容首推语言美, 引导学生学习、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的语言材料, 借鉴前人创造美的经验、美的语言、美的表现手法, 是美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汉语言在发音、构词、造句、修辞、语调、节奏、韵律等方面都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价值。尤其是诗词与散文的语言, 更是经过仔细推敲, 反复锤炼的精品。

《春》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 也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赞歌。它曲调优美, 节奏欢快,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人们珍惜春光, 奋发有为。在教学中我们应将朗读贯穿全过程, 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通过审美想象, 用声音塑造春天的形象, 传达内心的感受。又如《与朱元思书》虽为骈文, 却绝无堆砌之嫌, 文笔精美, 自然流畅, 是骈体文中的上乘之作。它基本上使用偶体双行的四六句式, 善于铺陈排比, 不仅工巧整齐, 而且声律和谐, 具有一种婉转纡徐的音乐美。这些直觉的语言材料, 以它们特有的极强的感染力, 吸引着学生去阅读、去探索、去感受这些美言美语的无穷魅力, 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情境创设, 感受自然美

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美。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 如:《竹林深处人家》是作者追述他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江南竹乡作客的情形。作者在文中描绘了江南竹乡的秀丽风光、竹林深处人家的生活特色和生活情趣, 对村民的纯朴好客及其对国家所作的贡献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与《春》、《济南的冬天》写某地的某一季节景色不同, 本文主要描写了春季江南竹乡的景物, 突出了竹林深邃、茂密、旺盛的特点, 并借此展现了竹乡人民丰收的喜悦。因此, 本文不是纯景物描写, 而是有情有景, 充满生机。可见这些课文中描写的事物、景观, 不仅再现了客观存在的自然美, 而且融进了作者的感情, 表现了作者的审美情趣。但这些事物和现象往往是学生所陌生的、不常亲历的, 如果没有丰富形象的视听资料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 他们便无法领略到这些美, 或者说不能充分领略到这些美, 也就无法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所以在教学这一类课文时, 我们可充分利用幻灯、影视、录音等辅助手段, 让课文中的画面、景象、情感跃然眼前, 把枯燥的视觉文字转为生动的图象声音, 为学生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 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进而沉浸其中, 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体会、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教学中, 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去感受和体验。从语文学习的本质来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近, 语文教学必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人生, 语文教学将变得更加开放、创新, 充满活力。因此我们要有大语文教育观, 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使其更富有活力, 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 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这样的教育才是符合现代人多元的、个性化的文化需求的人性化教育。

三、言行揣摩, 体会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形象并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而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 调动人们的生活经验, 并依赖人们的艺术修养, 在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它的美。学生打开教材, 先看到的不是直接形象, 而是一行行渗透着满含人文之美的文字。

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 从而产生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语文教材中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 他们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对人类之美孜孜不倦追求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无不体现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鲁智深本是渭州经略府的一个提辖官, 社会身分是下级军官, 实际上却是一无所有, 既没家庭, 又没产业, 无牵无挂。他对社会上的压迫和不平怀有强烈的愤懑, 对各种罪恶势力采取了主动挑战的态度。“禅杖打开危险路, 戒刀杀尽不平人”概括了他性格中的这一特色。他和金氏父女素不相识, 只是因为同情他们的遭遇, 三拳打死了恶霸郑屠, 结果无地容身, 只好出家当和尚。在大相国寺与林冲不过是萍水相逢, 但由于痛恨高太尉对林冲的陷害, 他挺身而出, 要让高太尉吃他“三百禅杖”, 进而大闹野猪林, 粉碎了高太尉的阴谋。为援救被欺凌者, 他不惜与统治者反抗到底, 从不考虑个人得失。“杀人须见血, 救人须救彻”是他行动的信条。鲁智深性格中也有单纯、朴实的一面, 有时甚至表现很卤莽。但下级军官的生活经历又使他具有一定的斗争经验, 在打死郑屠后, 虚晃一枪以为脱身之计, 正是这种斗争经验的表现。我们应引导学生好好揣摩他们的言行, 并透过表面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运用判断、比较等方法剖析他们的性格特征, 寻找他们的思想根源, 从而感知人物的心灵。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 自觉审视自己的内心与行为, 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从而达到“文道结合”的教育目的。

四、启发想象, 捕捉意境美

朱自清的散文简洁典雅, 具有诗的情韵和诗的意境。中学课文选入的《春》、《荷塘夜色》、《绿》、《背影》等, 堪称“美文”的典范。《荷塘月色》, 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全篇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 而这种朦胧而又隽永的情绪却是透过对月色下的荷塘中和荷塘上的月色的景物描写传达出来的。文中有一段韵味隽永的文字:“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了,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象画在荷叶上……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我们读到这段文字, 凭借语言的中介就会把间接形象具体地显现于自己的脑海:一幅光影相间, 淡雅朦胧, 明暗相宜的月下美景, 并感觉出景物中寓寄着一种至情至深的意境。正是这个特定的景情, 触发了我们的情感, 激起活跃的想象:隐约听到小提琴演奏的美妙旋律, 琴声飘忽不定;也仿佛感觉到月光与荷叶也颤动起来, 但颤动又不十分分明。此时此刻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喜悦和满足, 感到一股心灵的震颤。这是对《荷塘月色》进行欣赏阅读所获得的审美享受的粗线描述, 这正是作家的创作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一例。

所谓“一草一木皆入景, 一事一物总关情”, 作者在艺术性地反映生活的时候, 总会将它与自己的感情熔铸在一起, 这就形成了需要读者自己去意会的“意境”。这些文章寓抽象于形象中, 寓理性于感性中, 浅浅而读是没法读出什么来的, 只有唤起想象, 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视野, 调动起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容和强烈感情, 才能捕捉到文章所蕴涵的美好的意境, 达到“言有尽而意不尽, 意有尽而情不尽”的更高境界。

任职教育院校教材的建设 篇10

一构建新的教材体系

在转型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教育训练需要, 依据基础教材增加新知识、新理论, 专业教材增加新技术、新装备, 岗位教材增加新战法、新训法和新管法的要求, 建设涵盖任职培训、现职轮训、研究生教育、学历教育等不同对象, 包括文本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等不同介质的主干教材、辅助教材、参考教材、案例教材等体系配套、覆盖全面、种类齐全、规范统一的教材新体系。

第一, 加快任职教育教材新体系的构建。任职教育具有层次高、周期短、学研性强的特点, 因此教材建设应按照“立足实战、求新求精、优化结构、形成系列”的思路, 进一步在突出特色、强化质量上下功夫。

第二, 加强研究生教材体系的完善。研究生教育是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也是院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柱。研究生的教材建设, 按照“瞄准前沿、突出特色、整体建设、专业配套”的思路, 根据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不同课程的性质、内容等特点, 调整和完善教材体系。

第三, 加强电教教材的建设和使用。电教教材是发展电化教育之本, 它与文本教材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教教材建设按照“按需选题、技术高新、注重质量、重点建设”的思路,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 重点在与课程教学的配套建设上下功夫。

第四, 加强案例教材的建设和研究。案例教材是适应现代化教育的特点, 直接从事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 满足案例教学需要有效而独特的教学工具, 是进行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类教材。案例教材建设按照“真实化、个性化、中立化、前瞻性”原则,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 重点在与主干课程的配套建设上下功夫。

二努力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

当前, 教材建设发展面临众多矛盾和问题。如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有些内容比较陈旧;有的教材与学科专业配套不够合理;教材建设管理、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教材建设队伍的能力素质还不能适应院校教育转型的需要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 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大力实施精品教材战略, 努力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

第一, 坚持科学规划。在教材的建设规划和实施过程中, 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确保教材建设整体推进、协调发展。既要对人才培养的种类、层次进行科学分析, 又要对培养目标、方向进行科学界定;既要全面考虑, 又要突出重点, 做到规划全面、选题合理、发挥优势、保障重点、形成特色、提高质量。

第二, 坚持质量第一。质量是教材的生命, 是实现教材使用价值的决定因素, 也是教材改革的重点。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是做好教材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努力做到多出教材、出好教材、出精品教材。

第三, 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保证教材建设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教材建设存在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部分教材质量不高, 特别是原创性教材较少。要建设高质量的教材, 必须在原创上下功夫, 不断开阔视野, 掌握国内外、军内外信息技术、信息化建设和军事变革的新动向和新趋势, 保证教材创新取得实在、管用的显著效益。

三加强教材编审工作的管理

教材编审是教材建设的核心环节, 组织好教材编审工作是教材建设的主要内容, 也是保证教材质量的基本措施。

第一, 加强教材编审制度的落实。在教材建设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章办事, 严格执行章程规定。要认真拟定教材建设规划和年度编写计划, 对每年教材的编写、修订再版、重印、外购计划, 要按照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新的课程体系进行认真论证, 按编审章程规定的程序和时间进行集中申报, 加强编写、打印、校对和出版各个环节的管理控制, 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第二, 促进教材建设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健全教学和科研结合的机制, 注重发挥“教研一体”的优势, 通过科学制订计划、优选教材 (专著) 、合理调配力量、抓好成果转化等措施, 把科研学术工作与教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第三, 增强教材编审队伍力量。按照“经验丰富、特色鲜明、中青结合、相对稳定”的思路, 建设一支适应转型、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教材编审队伍。教学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是教材编审的骨干力量, 广大中青年教员是教材编审的中坚力量。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员等教材编审的积极性, 配合教材编审单位的各项工作, 努力开创教材建设新局面。

摘要:由于院校教育转型, 教育训练任务对教材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应抓紧构建新的教材体系, 努力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 加强教材编审工作的管理。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材,建设

参考文献

成人教育教材 篇11

关键词:成人教育;教材;编写;作用

成人教育担负着知识传播,为经济建设直接培养人才,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过去我们对成人教育的功能的认识和分析,多从扫盲、补课、普及知识等方面去认识,而现在则要扩大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担负这一重要培训任务的农村成人学校,首先要考虑的是教材问题。教材体现了教育目标,决定了成人教育的功能。如何认识根据当地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创造出的新的成果以及当地农民的需求自己编印乡土教材在成人教育中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在村成人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浅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编写乡土教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成人教育教材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出现了多渠道、多样化的格局。有全国统编的,有地方自编的,还有乡镇编印的乡土教材,众多教材中有以识字为主,兼以读、写、算的扫盲教材,有融文化、政治、生产技术和生活常识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材,有主要介绍实用生产技能和基本生活常识的实用性教材。近年来,又出现了专项性的人口教育教材、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材、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职业培训教材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教材,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的编写原则,较好地兼容了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应看到,由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教材的科学研究不足,成人教育教材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加之全国各地农村成人教育教学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方面千差万别的特点,农村成人教育不能也不可能像基础教育那样具有全省乃至全国的统编教材,致使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基础理论、引证考究的内容冗长繁杂,不适合农民学员的口味;有的技术教材过于简单,关键环节叙述不详细,可操作性差,以及书本类教材多、声像类教材甚少等等。严重制约了农民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成人教育乡土教材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和可行。

二、乡土教材编写的原则

1.现在性原则

成人的学习是以“现在”为中心的,以满足现时的需要为目的。为了现在的即时的需要而围绕目的的各种问题来学习,因此要紧扣农村,体现“现在”,解决“问题”。成人带着他先前的经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他们的学习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性又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换言之,成人学习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他们对问题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在解决问题中可以借鉴的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特别是获得可以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由此可见,成人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材编写必须遵循现在性原则。

2.需求性原则

乡土教材的编写,旨在弥补省市教材的不足,更好地解决农民教育的需求,因此乡土教材的编写,从根本上讲,需求分析是基点,是确保教材内容具有较强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的保障。需求分析包括三个不同的层面,首先是社会需求,指的是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素质的期望;其次是集体需求,指的是某一社会组织为实现其特定组织目标及其长远发展对其成员的文化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再者是个人需求,指的是个人在实现自身发展中产生的更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根据以上几种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加以汇总,做出准确判断,以此为据进行乡土教材的编写,方可体现需求性。

3.实效性原则

乡土教材的落脚点就是实效性:(1)要结合本乡镇的实际,充

分利用成人已经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成人正确地选择和利用以前的经验,为成人提供最新的学习资料;(2)要突出可操作性,教材内容要言简意赅,理论联系实际,关键环节叙述翔实,理论要点浅显易懂,设计案例分析、列举当地的经验范例举一反三,使教材产生亲和力、导向力、吸引力,增强教材的实效性原则。

三、乡土教材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的作用

1.充实完善了成人教育教材体系

全国及省编写使用的成人教育教材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基础性,理论性强,但由于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千差万别,使教材的针对性不强,现在性差,而能结合本乡镇具体情况编写的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实用性教材则恰好弥补了全国及省市编写的教材在本地针对性不足现在性不强的弱点,满足了农民学习是以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的现实需求。把省市以上部门编写的教材与自己根据本地实际编写的乡土教材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就能构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成人教育教材体系。

2.增强了成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为解决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的需求,我们对农民需求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详细的需求分析,适时编写了《养殖与种

植》《海洋捕捞》《海产品加工与保鲜》等特色鲜明的乡土教材,由于教材紧扣当地特点,操作性、针对性、科学性较强,使农民需求的新技术以较快的速度传递给农民,不仅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农民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农民提供了最新的学习资料,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知致富,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为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教材保障,有效地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實效性,促进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鸿.现代培训与实践.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7.

[2]李水山.入世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赣榆县青口镇第二成人教育中心)

成人教育教材 篇12

一、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

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 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而一个善于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的学生, 通过阅读, 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逐步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后, 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 学习成绩也比较好。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前预习、阅读教材, 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 抓住新教材的这一特征, 每节课都拿出10分钟~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 让其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

(1) 设置出适合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 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

(2) 在阅读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

(3) 对于有争议的问题, 要鼓励学生积极讨论, 尝试在小组中得出答案, 即使错了, 也要给予积极的肯定。

在课堂阅读的同时, 要积极鼓励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超前预习、阅读教材。通过鼓励学生阅读教材、提前预习, 实现了数学学习的良性循环,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使学生产生“疑而未解, 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 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创设问题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章前图的解说;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当然, 如果你把这些素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加工, 效果就会更好。

三、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抛弃“高分低能”, 讲求知识与能力并重, 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因此,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是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

从教学的角度讲, 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走捷径”的教学, 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背诵条文, 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它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发展, 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 而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强调过程, 就是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它不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各种能力, 而且也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牢固。

上一篇:大型渠道工程下一篇: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