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成人教育

2024-11-06

英国成人教育(共12篇)

英国成人教育 篇1

2016年10月5日至7日,“中英教育技术与教育装备比较研究”课题组先后参观考察了英国几家教育软件、资源开发公司及出版社,深入了解了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情况。

英国早在1998年就建成了全国的教育门户网站——国家学习信息系统,目前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与各学科配套的软件资源丰富,英国的目标是在国家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网络资源。网站学术性强,覆盖面广,而且具备强大的搜索功能,查阅方便,服务一流。

英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学校电子邮件计划。Excite公司宣布向每一个英国小学生免费提供电子邮件账户的计划,利用4年时间使英国所有中小学与国际互联网联网。同时,英国还构建了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由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学校购买企业产品,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产品,产品的使用最终由市场(包括学校和教师)决定。由于政府调控的双向性,学校在购置产品中既受政府的引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使得学校的ICT设备(软硬件)有序而规范地发展。

根据英国教育供应商协会(British Educational Suppliers Association,简称BESA)介绍,英国中小学近一半的中小学没有无线网,存在网络带宽不足的问题,给基于网络环境的移动学习带来诸多不便。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网络建设对教育信息化推动的关键作用。2016年1月,英国教育大臣Nicky Morgan在英国教育培训与技术展览会(British Educational Training and Technology Show,简称BETT)上宣布,英国将投入13亿英镑改造、升级当前的网络,以支持学习者在学校、家庭、城市、乡村等随时随地的学习。

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英国的教育资源大多由专业公司或教育机构开发,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源是免费的。此外,英国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电子化学习专项基金”(e-Learning Credits),由中央财政通过地方教育部门分配到所有学校,鼓励学校购买教育资源。

2simple公司专门从事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制作的公司,他们制作了大量的游戏化学习的资源,可以应用在英语、数学、科学、计算机、绘画、历史、艺术与音乐等学科,满足5~11岁学生学习的资源(http://www.2simple.com/purple-mash)。

与2simple公司交流

据了解70%左右的小学和95%以上中学已经拥有了学习平台,主要体现在教师备课、给学生发送课程和资源,并且学校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积累教学资源。

10月7日,课题组一行同英国教育出版社—Hodder Education交流了英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及英语教学测评方面的问题。

英国计算机课程的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以下4项内容。

(1)理解并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抽象、逻辑、算法、数据呈现等。

(2)用计算语言来分析问题,具有编写计算机程序来解决相关问题的重复实践经验。

(3)能评价并运用信息技术,包括新的或不熟悉的技术,分析式的解决问题。

(4)成为有责任感、能力、自信、创造性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使用者。

英国的计算机教材每年更新一次,而且学生用书、教师用书、课程资源(包含网站提供的资源)非常完备,紧跟信息技术趋势的发展。

例如,曲面可弯折的手机问世不到半年,教材中就有相关的介绍。HodderEducation出版社做的英语学习与测评类产品对我们这些学习英语语言的国家非常值得借鉴。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的网站提供教与学、电子教材等方面的服务。

2simple公司网站

2simple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课程

与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交流

课题组一行在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楼顶合影

英国的计算机教材:教师手册及资源

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网站截图

在教师培训与发展方面英国政府非常重视,通过资金支持、项目立项、标准制定、资源平台、教师培训等多种途径与方式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于“新手”教师,英国政府颁布了相关标准,确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并提供相关培训。

英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主要由各个培训机构和大学承担,培训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上,培训在必要的地方将与整体信息通信技术技能相整合,培训侧重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实践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培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学习和书本资料相结合、面对面的培训等。

Teacher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就是专门从事国家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服务机构,拥有大量的教师培训课程,他们为英国、南非、埃及等国家制作国家教师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

与Teacher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交流

Teacher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网站

英国基础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提供商是Groupcall公司。英国75%的学校在用Groupcall公司做的系统平台,该平台包括:groupcallemerge,groupcall messenger,groupcallalert,groupcallxporter,groupcall IDaa S五大套件,实现MIS管理、E-mail功能、家校互动、学生定位、线上学习等功能,且可以免费使用微软的Office 365和Google。

与Groupcall公司交流

Groupcall公司的产品

Groupcall公司的业绩展示板

2014年10月,英国出台了《云(教育应用)软件服务和数据保护法案》(Cloud educational apps software services and the Data Protection Act)。使得教育数据的安全保护以及数据共享在英国有了法律保护。

自2000年开始,我国大规模地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几年的硬件建设发现: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改革、教育技术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学校自建资源不能够共享,企业的资源不能够满足多个版本教材的需求,缺乏资源建设有效激励机制。同时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些地方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费保障,“重硬轻软”的观念依然存在,使得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尤其在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有效机制的构建为引领,引导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应用模式创新、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发挥好师生的主体地位,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摘要:<正>2016年10月5日至7日,“中英教育技术与教育装备比较研究”课题组先后参观考察了英国几家教育软件、资源开发公司及出版社,深入了解了英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情况。英国早在1998年就建成了全国的教育门户网站——国家学习信息系统,目前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与各学科配套的软件资源丰富,英国的目标是在国家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网络资源。网站学术性强,覆盖面广,而且具备强大的搜索功能,查阅方便,服务一流。英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学校电子邮件计划。

英国成人教育 篇2

一、教学内容

(一)促进个体生命、社会品质完善发展的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内容

英国的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即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教育。它分为5—7岁、7—11岁、11—14岁、14—16岁四个阶段内容,兼顾了广度与深度有机结合、水平与垂直思考的启发。四个阶段都包括了学习制定计划,学会与人交往,掌握一些急救基本措施及缓解压力的一些方法,了解与身体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常识(比如从健康饮食,避孕,毒品等等内容)。但每个阶段内容的深浅程度不同,比如,与人相处这一项内容则是由低年级的倾听他人说话,与他人游戏合作等最基本的交往技能逐步加深,到14岁学生就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人际关系处理技能。11—14岁、14—16岁这两个阶段则开始让学生了解婚姻关系,家庭生活及父母的责任义务,并期望学生能挑战犯罪行为,积极提供和接受帮助等。

(二)实现生命价值的公民教育内容

英国2000年9月确立的中小学国家课程指出,公民教育要教给学生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知识、技能、理解,让他们在社会上——本地、本国、国际,担当起有效的角色。培养有理想、有知识、有责任的公民,使其能富有责任感,并自信地在学校、社区和更广泛的世界发挥积极作用。尊重不同的民族、宗教,了解经济和民主体制及其价值。2007年1月25日,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发表《课程检视:多样性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白皮书,要求在公民教育中增加尊重多样性的教育内容,使具有不同背景的人能和睦相处,促进社会和谐。

英国高校的生命教育主要侧重生命课程教育的形成,培养学生对生命观的认同感,并启发他们尊重生命的理念和进行一些争论性问题的探讨等。

从英国生命教育的内容来看,是以学生的需求和关心的事物为基础,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相关联,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背景为依归,很好把社会需求的民族价值观等内容和个人发展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反映个体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政治观点和思想观念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生命教育的立体的完整的内容。因此英国生命教育课程的主题和内容是尽可能地包含学生人生整体和其全部生活的历程,着重探讨与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从知识、能力与理解三方面入手,使学生具备一个有学识公民应有的知识,发展和提高探究问题与沟通的技能,发展参与和责任行为的技能。

二、教学形式

总的来说,英国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渗透式。渗透式教育将生命教育的基本内容融

入到其它课程中,使生命教育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和不知不觉中领会生命教育的精髓,将其化为自己的思想,也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获得有关生命的多方面理解和启发,英国最常见的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在历史、地理、英语、艺术等与生命教育课程内容、背景、教学和学习方式相近的科目中,另外也认为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能对生命教育做出独特的贡献。

在英国的高校学习阶段,课堂的教学也是灌输式的、正面、直接的教授,但是其是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导的,鼓励学生自主独立思考就是英国学校生命教育的特色所在。总之,英国的生命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外,还把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渗透在各种相关的学校课程中,相互协作,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来提升对生命的体认。

另外《柯瑞克报告书》虽然强调公民教育应该设科教学,并不希望限定教学内容,规定单一的教学方式,而是鼓励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英国生命教育教材在设计的时候基本上抛弃了传统说教、而是以引导与诘问的模式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而且英国的生命教育课程都强调在课堂教学时搭配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意见,而且也结合运用各种媒体、网络资源,来营造符合真实生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真正从知识、技能与理解三方面有所收获。

三、教学途径

英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读物相结合、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开设生命教育实践活动、社会对实施生命教育的协助等。

第一,课堂教学与课外读物相结合。英国中小学开设了以促进学生灵性、道德、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主题的公民教育课和以增进个人身心健康、人际关系与民主社会之角色扮演为中心的个人、社会和健康教育课。系统的课堂教学保证了生命教育基本内容得以系统、完整地呈现。除了生命教育课程之外,英国还开设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专题教学。此外,英国中小学还将生命教育的精神整合到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公民教育和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等课程之中。

第二,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涉及内容很广泛,远非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和个人、社会与健康教育等几门课程所能涵盖。因此,英国中小学除了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还将生命教育渗透于学校的整体课程之中,特别是在科学(涉及生活和死亡问题)、地理(环境问题)、历史(发展与忍耐)、体育、美术、音乐等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相关知识。这是一种隐性生命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来向学生间接传授生命教育思想。

第三,开设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英国学校历来重视课外活动,为了配合生命教育常规课程的顺利开展,英国中小学在课外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提供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场所,组织他们积极地参加这种课外实践,以增强其生命体验,引导他们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英国小学经常采用的实践形式是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野外去活动。他们不仅把课外活动看成是一种观察自然、了解社会的文化活动课,更把它作为培养个体能力、完善个体生命的重要工具。活动课程精心计划,周密安排,效果十分明显。

第四,社会对实施生命教育的协助。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除了依靠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来自家庭、社区、媒体、民间组织和政府等的协助,它们是生命教育顺利实施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英国许多家庭积极与学校配合,形成一个相互影响、不断协调、目标一致的综合教育网络,使学校的生命教育达到最佳效果。英国社区配合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最有效形式是成立“教育行动区”。如果被判定为薄弱学校,它们将得到社区和优质学校的持续帮助,使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心理、身体、智力、情感、精神、道德和文化等各方面得到发展。英国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民间机构和组织遍布各地,它们开展的活动增强了青少年对生命的体验,使其认识到生命的意义,激励他们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努力,同时也向他人宣传珍爱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意义。英国政府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的推行运作,不断加强对生命教育的管理,并利用法律、行政手段等推动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

四、特殊案例

以英国COLLINS出版公司的《YOUR LIFE教师手册》为例,该手册把生命教育中垂直式思考深度和水平式思考广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广度方面,三个年级都包含了“了解自己”、“保持健康”、“人际关系的发展”、“发展成为一个公民”等四个单元,从个人社会和健康教 育发展到合格公民的最终确立,逐步推进。在深度方面,每一阶段(从Your Life 1到Your Life 3)都包含了“你和你的感受”、“你和你的时间”、“你和你的金钱”、“你和你的成绩”四个主题,主题相同但每一主题所探讨的问题却深浅不同,逐步深化。可以看出英国生命教育所涵盖的并非只是纯粹的政治知识,而是结合学生个人与社会的经验,注重与学生日常及未来社会政治生活有关的内容,课程内容符合日常生活的情境,包含丰富的实际生活,广泛涉及到与学生个人和生活实际的关系,把主题纵向的深入化探讨和横向的普遍化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创造属于个人的新经验与价值观,培养面对未来生活的个人能力,得到均衡的发展。

另一种课堂

活力四溢的“生命教育”

———生物博物馆的“运动场”

生物博物馆对参观者介绍海洋生物、陆地生物一直介绍到人类世界。在这样一个藏品丰富的博物馆里, 居然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儿童室内“运动场”。这个儿童室内“运动场”, 像

英国教育博览 篇3

教材电子化 书包不再厚重

比起中国学生,英国学生的书包算是轻的了。不过,有些志在创新的学校还是准备“减负”,丢掉厚重的纸质教材,用电子书籍代替,而此举也将方便学生灵活学习。据2008年11月20日英国广播公司的消息,伦敦哈克尼城市学校(The City Academy, Hackney)就准备引领这一潮流,鼓励学生通过手机或家庭电脑来下载课本和家庭作业,这样就用不着背负沉重的书包了。对校方来说,这么做也能节省花费在书本的费用,可谓一举两得。

根据这一计划,教材内容将被放在校园网上,学生通过电脑或手机连接即可下载,以便在合适的时间使用。伦敦哈克尼城市学院院长马克·艾默森(Mark Emmerson)说:“下载这些内容就如同下载手机铃声一样方便,现在很多年轻学生都知道怎样做。” 他说,在上下班的火车上你就会看到有人在阅读下载好的电子小说,我们只不过将同样的技术运用到课堂。

伦敦哈克尼城市学校是伦敦金融城和四大会计律师事务所之一的KPMG一起兴办的学校,旨在给年龄在11岁至16岁之间的学生提供财会方面的教育。

艾默森说:“今天的学生很多都有手机,也能在家里上网。家庭作业通常只需要一两页课本的内容,所以并不会需要太多的信息。”他说,这样一来,学生们就不用带着纸质书籍,只需从网站下载即可。

不过,那些没有手机或电脑的学生又该怎么办?艾默森表示,学校还是会提供传统的书籍课本的。对教师来说,他们在课堂上还是会使用传统教材,而学生则使用手机或电脑下载的PDF文档。

那么,大量使用手机是不是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呢?艾默森说,校方只允许学生用手机来下载作业,不允许他们在校园内使用手机聊天。

生活节奏加快导致英国青少年智力下降

近年来,英国中学生的平均考分逐年上升,人们也常听到政府大臣出来为自己的政策请功,或者对学校教师的辛勤工作表示赞扬。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买账。抱怨当今的试题变得太容易了,考试成绩贬值了的声音也时能听到。可是,真的认为学生智力下降了的说法还是很少听到的。

但据2008年10月28日英国广播公司的消息,刚刚公布的一项调查却说,2008年的14岁孩子,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只达到1976年12岁孩子们的水平。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London)心理学教授迈克尔·沙耶(Prof. Michael Shayer)领导的研究班子对800名13~14岁的学生做了测试之后,把结果与1976年同样的测试进行了对比。据悉,这次的研究取样,并非来自青少年学生整体,而是从成绩最好的20%的学生中进行抽样,同1976年的情形相仿。

描述性思维和诠释性思维

沙耶教授说,思维有两种,一种是作出即时反应的快速思维,他称之为“描述性思维”(descriptive thinking),还有一种是较高级的思维,他称之为“诠释性思维”(interpretive thinking)。前者主要用来处理直截了当的因果之类的问题。在这方面,当今的年轻人比1976年的同龄人有所进步。

不过,在后一种思维方面,即用于分析数据、处理数学概念之类问题所需要的思维能力,现在能够达到研究人员预设水准的人数只有1976年时候的一半。研究人员测量的能力包括学生对容量、密度、数量和重量等概念的理解。

能力下降的原因

有些英国报纸评论人士指出,政府增设全国统一考试造成的应试教育压力,减少了学校能够用于培养学生更高级能力的时间,是导致这种发展的一个因素。沙耶认为,水平的下降主要发生在过去15年当中,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生活节奏加快。“现在信息来得越来越快,不管你是在家里看电视还是玩电子游戏,如果周围环境要求你动用这类思维,你就会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周边环境不需要高层次思维的话,孩子们就很可能没有动力要在这方面继续发展。”

沙耶教授说,这种高级思维能力无法直接教给学生,不过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自己发展进行这种思维的能力。

英国科学学科考试及格标准降低

据2008年10月28日英国广播公司消息,英格兰最大的考试局资格评估与认证联合会(Assessment and Qualifications Alliance,AQA)在监管机构的压力下,降低了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科学考试的及格成绩。他们表示,“在提出抗议的情况下”同意降低GCSE科学科目达到C级成绩所需的分数。AQA表示,降低及格标准分数之后,AQA的C级成绩和其他考试局的C级成绩相同。

这起事件的起因是英格兰三大考试局在GCSE新的科学科目考试上,无法达成可对比的分级标准。其中一家考试局“Edexcel”在GCSE新的科学科目考试上,给只得到20分的学生C级成绩。三大考试局要求英格兰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Office of the Qualifications and Examinations Regulator, Ofqual)从中协调。对此,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要求AQA降低最低标准,当时距离公布成绩的日子只剩下两个星期。

AQA在回复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的信中表示,AQA勉强同意采用GCSE科学考试比以前更低的标准。“AQA对今年参加GCSE科学科目考试的年轻人有责任,要确保这些年轻人和参加其他考试局考试的年轻人相比的时候不吃亏。”AQA表示,今年GCSE科学科目考试的C级成绩,和过去GCSE科学科目考试的C级成绩相比有差距。

但是资格及考试监督办公室表示,要求AQA降低C级成绩标准,是确保监管机构成绩标准一致的最好办法。

流行文化危及学科选择

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决定上大学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经常让他们大伤脑筋。现在,一些专家表示,时下流行的电视剧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徒有其表”的学科,理科工程专业越来越受冷落。比如,正在英国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犯罪现场调查》(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导致选择法医专业的学生激增;他们都梦想着今后能经历像电视剧里那样惊心动魄的故事。而另一方面,英国有4万多的工程师职位空缺,这直接影响到英国的经济和今后的发展。教育智囊机构新工程基金会(New Engineering Foundation)说,很多教育机构都在压缩对理科的投资,转而开设设备一流的美容厅。该机构说,近几年美容美发、媒体、体育课程相当火爆,不少年轻学生受时尚文化的影响,大量报考这些专业课程。

新工程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萨阿德·梅达特说,现在的学生都在逃避传统的理科工程学科,导致技术人员匮乏,这将影响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建设项目。梅达特说:“在大学的门口有不少漂亮新潮的美容美发厅,而在大学的门背后,却有很多破旧的理科实验室。”他说,由于缺乏有技能的人才,不少公司开始撤离英国。英国需要这些技术人员来建造铁路、飞机、互联网和煤气管道,英国在这方面不如法国和德国做得好。梅达特说:“没有这些基本技能,英国就会陷入停顿,奥运会需要的基础设施就不可能建成。”

尽管过去10年,英国16岁以上的年轻人选择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增长了80%,但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多是选择一些“时髦”的专业。

(资料来源:BBC中文网2008年10月27日)

英国学校应否恢复体罚惹争议

体罚制度曾经广泛存在于英国中小学。校长或者教师用教鞭打人的形象深深印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在众多反对声中,1986年,英国公立学校禁止体罚学生;1998年,这一制度也在私立学校范围内被废除。

然而,《泰晤士报教育增刊》(Times Education Supplement)对六千多名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20%的教师赞同在特殊的情况下体罚学生:22%的中学教师尤其希望能有权动用教鞭,小学教师有这种想法的占16%。同样支持适度体罚的还有家长。据2000年进行的调查显示,51%的家长对课堂体罚表示赞同,反对者占47%。25%的家长认为,调皮捣蛋、行为恶劣的孩子是英国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半数的英国中小学教师认为学生们的表现越来越差。刊登该调查的媒体编辑迈克尔·肖(Michael Shaw)解释了这其中的原因。他说,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挫败感,就是教师手中的权力更多地转移到了学生手中,而且,教师觉得学生对找家长或者监禁等其他威胁无动于衷。

有记者试图跟支持恢复体罚的教师了解情况,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出来说话。迈克尔·肖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现在的教师地位不稳。如果一名教师公开说自己支持恢复体罚,以后可能就会有学生控告他体罚。

支持的声音

尽管教师们对公开支持体罚有所顾虑,一些社会团体和组织并不介意。“推动真正教育运动”(Campaign for Real Education)组织副主席,也是学生家长的埃文斯(Katie Ivens)对恢复体罚的呼声表示欢迎。埃文斯说:“我认为不应该在大范围内恢复体罚,中小学需要的是体罚这个选项。这不是说要教师挥舞教鞭狠狠地打孩子,这种控制学生的方式非常不好。只有当一名学生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携带刀具、攻击教师的时候才应该实施体罚。我认为,如果体罚这个选项仍然存在的话,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 埃文斯说,体罚对孩子来说是苛刻的,但来得快去得也快,而另一种形式的惩罚就是把他们赶出学校,这就等于结束了他们人生的种种机会。这种惩罚比体罚还要糟糕。

西蒙是一位有20年教龄的法语和拉丁语教师。他觉得,“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我们不想对儿童实行体罚,但是,自从20年前废除体罚制度以来,没有任何有效的替代措施来管教学生。越来越多的做法是勒令停学,这怎么能对孩子有所帮助呢?警察都可以来到学校维持秩序!最不好的是,用开药的方法来控制越来越多的孩子!这对学生有心理上的作用吗?”

那么,他体罚过的学生难道不憎恨他?

西蒙说:“我自己上学的时候曾经被校长鞭打过。当时,我的行为有点失去控制,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和老校长仍然是朋友,我非常尊重他。他在打我之前对我解释说,自己不想这么做,但是试过其他方法都没有效果,因此只能体罚。我当时虽然年轻,但是,我并不愚蠢到要恨他。”

反对的声音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难道就没有替代体罚的办法可以用来管教学生么?支持体罚的呼声不少,但也不乏反对者。

英国学校和学院领导人协会(Association of School and College Leaders)总干事约翰·邓福特(John Dunford)说:“体罚学生是一种不文明的做法,这种野蛮的处罚应该永远地消失。”

英国萨里郡(Surrey)绿洲学校的校长约翰·莫菲(John Murphy)虽然每天都会面对不守纪律的学生,但他却坚决反对恢复体罚。莫菲说:“我认为用教鞭体罚是针对儿童的合法暴力,这是完全不应该的。我们发现,在学校里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跟家庭暴力有明确的关联,所以,我们想要让他们学习一种不同的行为方式。教师是成年人,我们必须是孩子们的好榜样,我们对他们表现出接受、表现出爱、表现出重视。我们觉得严加管教很重要,但是我们确信有其他的方式管教学生。”莫菲解释说,绿洲院校对奖励的强调远远多过对惩罚的重视。比如,每位教师都拿着一种小奖励牌,发给那些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讲礼貌、表现好的学生。孩子们每周可以用这些小牌换取小奖励,或者可以把它们积攒起来拿一个大奖,甚至没准可以买一辆自行车。

英国著名喜剧演员弗兰奇(Dawn French)当过教师,自己也是孩子的母亲。她说,绝对不能体罚。她认为,只有允许学生鞭打老师,老师才可以鞭打学生。

学生的看法

针对是否应该恢复体罚制度,成年人的看法是针锋相对的。那么,孩子们自己有何看法呢?绿洲院校的课堂上,有小姑娘反问,学校一直试图阻止家长打孩子,怎么可以让父母以外的人打孩子呢?有一名男生却认为,体罚是件好事,因为这可以让学生尊重课堂,也恢复对教师的尊重。看来孩子们对体罚的看法也不见得都是反对的。

虽然很多人也许仍然保留着对体罚的痛苦记忆,但是,只要维持学校和课堂秩序是个问题,那么,是否应该恢复体罚的讨论看来就不会停止。

(资料来源:综合BBC中文网2008年10月6日和11月4日消息)

情绪智力高有助考试成绩

不少家长可能以为,要子女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焚膏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挑灯夜读,在所难免,而且,学生本人的天分也会决定其考场表现。不过,据2008年11月5日英国广播公司的消息,刚刚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考试成绩可能也受到学生本人的“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也称情商)的影响。研究人员测试的“情商”,内容包括学生认识并管理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如何激励自己,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都是“情商”测试的内容。

英国兰开夏中部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的研究人员对628名英国中学7年级时的“情商”进行了分析,而后两年对照了他们9年级时的统一考试(SATS)和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GCSE)成绩,对照的科目包括英语、文学、数学和科学等。之后把“情商”分数与学业考试的成绩做了对比。

结果发现,在智商相仿的情况下,“情商”分数高的学生比“情商”分数低的学生考分能够高出整整一个等级。也就是说,其他学生得到B等的话,他们则能得到A等。组织这次调查的兰开夏中部大学的帕梅拉·夸尔特博士(Dr. Pamela Qualter)说,调查发现,在女孩当中,“情商”分数高的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把表现抬高整整一级;男孩在多数情况下的情形差不多,不过差距不那么明显。这也许和那个岁数男孩的成熟程度不同有关。

她说,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那些“情商”较高的学生一般比较能够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致使以后的学习成绩出现好转。相比之下,“情商”低的学生则很难应对这种情况,结果他们追求学业上进的动力就会受到打击。

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英国政府最近在学校里推出的感情教育课程可能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人际关系,而且也会对他们的学业成绩有利。

魔术课也要进入教学大纲?

在一般情况下,魔术是用来消遣的。但是,英国赫特福德郡大学(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的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怀斯曼(Richard Wiseman)说,魔术课应该进入教学大纲。他的理论是:魔术对学生的好处超过正式的学科。魔术课可以明显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英格兰的很多学生每周都要学习健康和社会教育课程,培养正确对待性、毒品等社会敏感问题,提高自信心和与他人打交道的能力。怀斯曼教授经过研究后发现,魔术课在这方面能取得正规课程意想不到的效果。

怀斯曼对60名10~12岁的学生进行了试验,让他们学习两种戏法,比如,如何将剪断的绳子连接上或是玩扑克牌的魔术。为了玩好戏法,这些孩子反复操练,并学习如何表演。怀斯曼说,孩子们要学会如何面对观众,如何集中注意力以及研究观众的心理才不至于被戳穿,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能力。他说:“与玩电脑游戏不同,魔术可以鼓励孩子与家人和朋友接触,理解他人的想法,这是培养心理技巧的有效途径。”怀斯曼说,通过研究发现,学习魔术对内向害羞的孩子的帮助最为明显。学习魔术课程后,其效应可持续两周,如果反复学习,这种良好效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

不过,怀斯曼也承认,魔术课不能替代传统的阅读、写作、数学等课程。他建议在健康和社会教育课程中加入魔术元素,这样就能两全其美。

(资料来源:BBC中文网2008年10月14日)

谷歌一代:老师不再是知识的源泉?

“死记硬背各种数字和信息对当今大多数学童来说完全是浪费时间,根本没有必要,因为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就可掌握这一切。”这是学者唐·塔普斯科特(Don Tapscott)的观点。他在1998年著写的畅销书《数字化成长》(Growing Up Digital)里首创了“网络一代”(Net Generation)这个概念。现在他在新书《数字化成年》(Grown Up Digital)里记述了对1978年到1994年间在12个不同国家里出生的8 000人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一代人的学习和生活。

老师不再是知识源泉?

“现在,老师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源泉,如今这是互联网的角色。”塔普斯科特说,孩子们应该学习历史,了解世界,知道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但是没有必要记住所有那些日期,譬如知道英国有过黑斯廷斯战役(Battle of Hastings)就够了,没有必要记住1066年这个年份,因为上谷歌(Google)一查就能知道了。

思维方式变了

他认为,目前在教室里看到的学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工业时代的要求而设计出来的,可能符合进行规模生产社会的需要,但是不能迎战数字经济的需要,或是“网络一代”的头脑的要求。但是,塔普斯科特强调,他绝非是鼓吹学习无用,而是认为现在掌握新知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在我们的世界里,必须以闪电的速度掌握新的信息,孩子们将需要无数次地更新他们的知识。因为这个原因,背信息,背数字都是浪费时间。”

概念思维的需求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同意他的论点。英国教育监管机构Ofsted的报告说,学生单单了解重大历史事件还不够,因为这“不足以帮助他们形成总体观念或者展示足够强的概念思维能力”。英国著名私立学校布莱顿学院(Brighton College)校长理查德·凯恩斯(Richard Cairns)也认为,学生们必须具备某些必需的知识。布莱顿学院在英国学校成绩排名榜上表现出色。英国反对党保守党的教育发言人迈克·戈夫(Michael Gove)最近也曾攻击“背离求证于事实的教育”。他说:“有了知识资本,才有教育进步的基础。”

(资料来源:BBC中文网2008年12月4日)

贵族学校有望平民化

提到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大家可能会想到该校头戴黑礼帽,身穿礼服的学生。诚然,这所学校由于收费昂贵,而且很多学生都来自世界各地的首富家庭,因此,逐渐得到了一个“贵族”学校的形象。不过,这种情况可能将要改变。有报道说,在10年内,该校将收录来自任何家庭背景的学生,不管他们的家长是否付得起学费。这个10年规划是由即将在2009年1月退休的伊顿公学的学监(provost)埃里克·安德森爵士(Sir Eric Anderson)制定的。他说,希望筹集足够的资金,以“确保任何男孩……不会因资金不足而被拒于门外”。

此前,英国著名的圣保罗男校(St. Pauls School for Boys)已经批准了一项类似的计划,在收生时不会考虑学生家庭是否能支付学费。

不过,学校方面仍然希望有钱的家庭还是支付学费,但拮据的家庭可以支付部分学费,而那些收入在最低水平的甚至可以完全不付费。伊顿公学要达到这个目标将需要筹集数亿英镑。该校的学费高达每年2.8万英镑。校方曾说,将用筹募的钱增加奖学金名额,使至少30%~40%的学生得到资助。伊顿公学的10年规划甚至比圣保罗男校还要雄心勃勃。要在30年内筹集至少两亿英镑,以达到不论出身,只按成绩录取学生的目标。伊顿现任校长托尼·利特尔(Tony Little)强调,这份10年规划,不是学校的策略,而是该校的“雄心壮志”。

符合“公众利益”

英国的私立学校目前都受到慈善委员会(Charity Commission)的压力,要它们提供更多的奖学金。由于执政工党政府通过了有关法律,他们必须以行动证明自己符合“公众利益”,才能够享受慈善机构所得到的例如免税等特惠。

伊顿公学的学监安德森爵士当年曾是前首相布莱尔(Tony Blair)在苏格兰爱丁堡就读的中学的校长。曾经由他教导的学生也包括王储查尔斯王子(Prince Charles),以及现任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

安德森爵士最近在杂志上写文章给自己以前的学生说:“我希望你们全来帮助伊顿,在今后10年筹到足够的钱,以确保学校想要的男孩,以及那些想来伊顿的男孩都能进来接受教育,而不会因缺钱被拒于门外。”

(资料来源:BBC中文网2008年12月3日)

英国的成人教育法律法规 篇4

一、1944年以前的有关政府文件

在英国的教育历史上,1944年颁布的教育法案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与成人教育有关的正式法律也主要是在1944年之后制定的,但是在这之前也有几份文件是值得关注的。

(一)《史密斯报告》

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复兴委员会制订的《史密斯报告》又称为1919报告,使英国的成人教育作为制度被确立起来。在这份报告中,不仅论证了成人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且还提出对每个人的教育应该予以重视,对英国成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在此后半个多世纪中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促进了政府对成人教育的关心。从1919报告发布后的20世纪20年代起,英国政府对成人教育的资助也逐渐增加。

(二)《成人教育章程》

1924年由英国教育部颁发《成人教育章程》,虽然该章程是有关申请政府成人教育课程经费补助的文件,但它对英国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和今后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章程》所包含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对成人教育的认识和发展意向。其主要内容包括:(1)申请政府经费补助的成人教育课程的主办单位必须是经过政府批准认可的“负责单位”;(2)参加成人教育课程的学习者必须是年满18岁的成人,而课程的学习内容应以人文教育为主,强调非职业性的特征。

二、二战以来有关成人教育的法律文件

(一)《1944年教育法案》(1944 Education Act)

《1944年教育法案》(1944 Education Act)即《巴特勒法案》(Butler Act),是英国最重要的教育法案之一,英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就是依据这部法案而展开的。它把英国公共教育体系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在英国将成人教育的大部分归于继续教育范畴)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其目的是重新组织全国的教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制,归教育部统一领导。该法案将成人教育确认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政策与手段”,并纳入有关的条款之中,明确规定地方教育当局有责任为本地区的公民提供适当的继续教育机会。英国地方教育当局成了“官办”成人教育的主要组织部门,负责设置大部分初等、中等、高等学校及大学外继续教育机构,并负责组织大部分成人教育活动,另外还资助设立了全国成人教育研究所,法案规定教育当局不能干涉大学办的成人教育。此外,还要调查地区教育事业的需要,制订发展规划和提高教育质量等,在许多方面涉及成人教育管理内容。

(二)1957年的《继续教育条例》

该条例规定,政府有向工人教育协会开设的成人教育课程提供资助的责任,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刚离开学校,需要在地方学院学习初级职业技术或商业知识的人。1959年苏格兰也颁布了《继续教育条例》,规定政府有责任资助一些获得认可而进行继续教育的协会,并向它们提供购买土地、建筑校舍和购买设备的非经常性资助,以及用于职工工资和管理的经常性资助。

(三)1964年的《工业培训法案》

该法案规定,工业培训受政府的指导与监督,并授权就业部长在各行业建立产业培训委员会,主持各行业的培训事宜,包括确定培训时间、课程设置及对培训进行研究等。委员会由雇主、雇员和教育组织的代表组成,可向雇主征收一定的税金以支持自己的活动,亦可对雇主开展的培训活动给予资助以达到鼓励的目的。该法案的颁布使英国有了一个国家培训法案,在此后的5年间,英国参加培训的人数大幅上升。

(四)1973年的《就业与培训法案》

该法案提出要成立人力服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制订培训政策,由当时的就业部长提供经费。法案规定要对移民工人进行工业语言培训,由人力服务委员会资助。

(五)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 Re-form Act,1988)

该法案重新界定了地方教育当局在义务教育阶段后的教育中扮演的角色与主要责任,以继续教育涵括所有非高等教育领域的成人教育活动(首次法定区分了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的不同),要求地方教育当局确保足够的继续教育设施,解除地方教育当局必须在其辖区确实提供高等教育设施的责任,同时要求尊重其他组织提供的成人教育设施。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成人教育法律文件

(一)1992年的《扩充与高等教育法案》

该法案解除了地方教育当局必须确实提供16岁到19岁以充分的全市教育的法定责任,将补助扩充与高等教育的公共部门划分为扩充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以及地方教育当局三类管理机关。根据该法案,英国成人教育(不含高等教育)的主要提供者是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或中心以及志愿团体如劳工教育协会等。自1993年起,负责成人教育经费维持责任由各地方教育当局改为由新成立的扩充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与各地方教育当局共同承担。

(二)三份报告

1997年5月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对全民终身学习给予了高度重视,任命委员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涉及终身学习的咨询报告。包括:肯尼迪报告:《学习工程:扩大对继续教育的参与》;迪尔令报告:《学习社会的高等教育》;弗莱耶报告:《为21世纪而学习》(Fryer Report:Learning for the 21thcentury)。这三个报告都在新工党政府早期发布,在理解终身学习和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的策略上有相通之处,都很少涉及16岁之前的教育,认为终身学习是完成义务教育后的学习;强调尽可能地使社会上更多的人参与到终身学习中来,通过学习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公民;强调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来共同建造学习型社会。

(三)《学习的时代:新英国的复兴》绿皮书(TheLearning Age:a Renaissance for a new Britain)

于1998年由英国政府发布,作为咨询性文件和对早先几个报告所提出的建议的反馈,该绿皮书从教育政策和管理等重大问题出发,提出了建立个人学习账户、成立产业大学、提高基本技能、进行资格改革、开展工作场所学习以及地区合作等新措施。同时强调了建立一个面向所有人的终身学习体系的迫切需要,强调终身学习要为公民积极参与各个领域做好准备,政府的角色是使公民能够为自己负责。

(四)《学习成功》白皮书(Learning to Succeed:Anew framework for post 16 learning)

于1999年6月由英国政府发布,副标题为“16岁之后的学习框架”。同年7月28日完成立法程序,成为正式的法令。该白皮书提出六个主要目标:(1)投资学习让人人获益;(2)排除学习障碍;(3)以人为先;(4)与雇主、员工及社区分担责任;(5)达成世界一流水准及经济效益;(6)协同合作是成功的关键。该文件提出建立一个全国、地区和地方的计划、组织和投资体制,设立一个投资16岁后教育与培训的全国学习和技能委员会,由47个地方学习和技能委员会组成。教育标准局(PFSTED)和成人监督机构(adult inspection service)分别监督16-19岁以及19岁以上机构的质量。

(五)《学习与技能法》(The Learning and SkillAct)

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负责技能政策的执行机构学习和技能委员会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英国当前存在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2000年2月英国政府拟定《学习与技能法》草案提交国会审议,于同年7月28日完成立法程序并正式实施。该法的目的是在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终身学习、提升国家竞争力。《学习与技能法》包含156个部分、11个附件,包括成立“学习及技能顾问委员会”司职政策、经费、评鉴等相关事宜;成立“成人学习视察团”负责访问、视察、评鉴的工作;建立“个人学习账户”等内容。《学习与技能法》的出台为英国终身学习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终身学习的许多活动在这些法律的框架下逐步展开。

(六)2002年发布的《高技术移民方案》

为缓解英国企业的技能短缺状况,并表明英国政府对获取技术及更宽泛意义上的全球竞争的态度,英国政府在2002年1月发布了《高技术移民方案》,并在2003年10月做了进一步简化,以便于引进国外有特殊技能和经验的人士到英国就业或开办企业。

(七)技能策略白皮书

2003年7月,英国教育部发布成人教育白皮书《21世纪技能实现我们的潜能》(也称为技能策略白皮书)(21th Century Skills:Realising our Potential),重申技能在提高生产力、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从政府角度提出了如何帮助业主提高雇员技能水平、如何提高国民教育素质的具体目标,设定了包括改革政府资助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改革资质构架等一系列改革方案。

(八)《技能—在商务中增强,在工作中提高》白皮书(Skills:Getting on in business,getting on at work)

由英国教育与技能部于2005年3月22日正式公布,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6月所公布的首个国家技能战略的基础上形成的,旨在用技能来武装英国劳动力,第一次将从14—19岁到成人的技能与终身学习战略联合起来。它提出了三大内容:(1)将雇主的需求置于技能培训的设计和推进的中心地位。雇主的需求将会通过一个全新的全国雇主培训计划(National Employer Training Program-me NETP)得到有效地满足;(2)支持个体获取他们提高生活质量所需的技能和条件;(3)技能培训提供方式的革新。

(九)《继续教育——提高技能并改善生活机会》白皮书(Further Education:Raising Skills,ImprovingLife Chance)

该白皮书由英国政府教育与技能部(DFES)于2006年3月27日公布,旨在改变年轻人的生活且面向未来提升技能。主要内容为:(1)对获得其首个“水平3资格证书”的19-25岁年轻人引入免费教育;(2)设立新的成人学习补助金(Adult Learning Grants);(3)为鼓励未来的继续教育劳动力(the FE workforce)的招募与发展新投入1 100万英镑;(4)为解决质量问题采取新的更加严格的措施;(5)新的“学习者报告计划”(learner accounts programme)投入试运行。这一新的继续教育白皮书将为确保英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提供高素质劳动力提供重要的保障。

四、英国创新、大学和技能部颁布的成人教育法律文件

2007年6月底,英国布朗政府执政后对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组建了新的创新、大学和技能部(Department for Innovation,Universities and Skills),并针对国内的劳动力技能水平做了深入的调查,发现劳动力技能低下,极大地阻碍了英国经济的发展。因此英国就如何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发布了一系列的法案及白皮书。

2007年发布了《继续教育和培训法案》(Furt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ill);白皮书(World Class Skills:Implementing the Leitch Review of Skills in England),从世界一流水平技能的目标、支持个人改善技能和在工作中进步、雇主引导技能的发展方向、工作场所中的一种新的技术支持伙伴关系和给予年轻人工作和生活所需的技能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英国关于提高全社会劳动力技能的计划及措施。2008年发布了《教育与技能法》;白皮书(Informal Adult Learning—Shaping the Way Ahead);同年3月,又发布了白皮书(Raising Expectations:Enabling the system to deliver)。并在策划发布《教育与能力法案》(Education and Skills Bill)。从这些文件可以看出,英国的继续教育正朝着重视成人的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的方向发展。

摘要:英国成人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完善的成人教育立法。梳理其从1944年至今的有关成人教育的法律、文件,可窥探出英国成人教育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对完善我国的成人教育立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国,成人教育,立法

参考文献

[1]胡乐乐,教育技能经济:近期英国教育改革重点[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6.(26).

[2]韦立君,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提高公民技能水平[J].教育发展研究,2007.1A.

英国伦敦的中学教育 篇5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鼓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伦敦的悠久历史,宝贵的文化财富,杰出的商界领导人和优良的运动传统对于每一个刚刚开始职业生涯的人都充满吸引力。但是许多伦敦的青少年并没有体验到伦敦的活力,必须让中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体会到这一点,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 如:让每个中学生的特长,如运动、音乐、绘画、演讲等方面的才能,在其中学时代都得以认可;鼓励他们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运动比赛、音乐会、画展等;鼓励他们通过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有机会理解各个国家的多样文化,拓展国际知识;参加实践劳动,如管理学校的商店、组装机器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对于伦敦的各类事务发表自己的观点等等。

规范中学生的行为和提高他们的出席率是提高伦敦地区中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青少年要有效地学习必须按时上学;教师要有效地教学,学校则必须是一个规范的环境,在这里师生互相尊重。伦敦地区中学生中的问题青少年比其他城市要多,比如伦敦平均有1.5%的中学生逃学半天,而其他的城市只有1.1%。

当有的学生行为不轨或逃学时,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一种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支持教师处理各类不轨行为,包括开除行为恶劣的学生。

伦敦地区的18个教育局目前已经推出了一项“规范学生行为计划”。学校可以依据这个计划来处理学生各类不轨行为,同时保证被开除的学生继续得到全日制的教育。下半年,参加这项计划的每个地区教育局还将建设一所学校,专门收容被开除的学生。

父母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消费者,而且他们对于学校教育的支持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关键。我们必须联合学校和地区教育局的力量充分鼓励父母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加强家校合作。

选择一所合适的中学是小学生及其父母的一个重大选择,为了帮助他们做出合适的选择。我们将开发一个关于伦敦地区所有中学的网站,使小学生及其父母可以从网上浏览和了解伦敦地区任何一所中学的详情。

为天才儿童提供发展的空间。我们已经设立了“天才教育行动计划”来开发天才儿童的潜质和提高他们的抱负,不久我们将再投资成立一个由高等教育人士和地区教育局组成的协会来负责“天才教育行动计划”。而且将投资1,000万英镑,再设立一个“伦敦天赋青少年及特殊才能学生中心”(London Gifted and Talented Center),为天资出众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提供教育服务。

英国终身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篇6

课程上,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学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联手进行顶层设计。同时,企业雇主参加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机构,参与制定国家专业证书标准,参与对职业技术学院的质量评估和开设专业课程的研究,接受学生到企业学习,并安排专门的教员,提供部分教学经费,推荐雇员和其他中小雇主参加职业教育学习。政府主管办学方针,以及宏观的政策协调、监督、评估办学质量及拨款情况。其他诸如开设专业、课程设置、招生数量、教学方式都由学校根据企业雇主的要求和市场需要自主决定。学校实行的基本都是模块教学,十分灵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完成一定的模块学习,经评估合格者就可获得相应证书。

下面我谈一下英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证书体系。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融合,贯穿个体发展始终,并以资格证书体系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资格证书体系以能力为本,兼顾个体知识更新和就业需求,不同级别的资格之间相互衔接,与普通教育之间沟通顺畅。2011年10月,英国推出了最新的资格与学分框架,取代了原有的国家学分框架,成为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教育资格的国家学分转换体系,新的资格与学分框架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对接关系进行了进一步调整,以达到方便二者接轨和转化,鼓励终身学习的目的。新的框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双维度。过去的框架基本上都是单维度的,即只有难度的区别,而没有更多的学习量的体现。新的框架纳入了对学习量的考核,并且引入了学分的概念,以学生为最小的学习单位,每个学习单元都包含相应的学分和级别,学习者可以根据行业技能委员会的组合规则,积累学分,并获得资格。

第二,全纳。通过学习单元、学分、学习内容和等级,将英国所有的资格体系都纳入这个框架,包括学徒制。过去,学徒制一直都是被放在大体系之外的,这是第一次把学徒制也纳入其中。同时,新框架还延续了原国家资格证书框架内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和对应。

第三,资格类别更加丰富,每级资格都分为三种规格,即证明、证书和文凭,用于不同学分值的评估。

第四,首次引入了学员成果记录。每个学员都会得到唯一的学员编号,相当于一个学分银行的户口,学生所取得的学分均记录其中。

英国的第一个职业证书体系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NVQ),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共分为五个等级,涵盖了11个职业领域,每一个职业领域中都包含不同的数量和专业方向。1992年,英国又推出了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GNVQ),这是一种兼顾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预科课程,分为三个等级。1997年,英国政府推出了五级国家资格证书框架,试图实现英国职业证书与普通教育资格证书一体化。在之后的十多年里,英国政府又对其进行了若干次改革,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学分框架。

英国资格与学分框架的不断变化,表现出其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资格框架的建立与完善,是英国教育培训事业的重要成就。中英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是双方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我们两国也面临着不少共同的挑战,如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等。英国在证书体系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借鉴。

感受英国教育 篇7

一教育理念

英国教育以其先进的教育理念闻名于世界, 它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1.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类型可分为“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两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通常采用集体的、满堂灌的讲授式教学。相应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特征是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常采用协作式、个别化、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合起来进行教学。

“谁是学生学习外部活动的控制者和管理者”是判断是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重要特征。如果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负责控制和管理学习活动, 那么这种教学便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相反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

在英国学习时, 外教多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会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安排。教学方式更灵活的外教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带学生去户外上课, 通过实地接触和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来了解当地的文化, 这是相当受学生欢迎的, 而且对学生而言确实是受益匪浅。

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同时也要注意到,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受到很多限制, 并不是任何时候拿来即可用, 在使用过程中要受到学生素质的限制。“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是一个连续体上的两个极端。任何教学在实际实施时都处于这个连续体上的某一点。比如, 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强并且也有相当的自律、自学能力, 那么教学将处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一个极端。这种情况下,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弱的, 甚至即使有, 学生也可能不理睬。如在硕士生或博士生的培养上, 很多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的主体作用较弱, 只起引导作用。如果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并且自律、自学能力很弱, 这时他将很难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要相对增强, 最极端的情况是教师完全控制了学生的学习活动。这时教学处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个极端。如小学和中学的课堂教学。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要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 使教学向另一个极端靠拢。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能力的变化, 该放手时则放手。

2.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 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教学, 发挥学生的长处, 弥补学生的不足,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英国教师在课堂上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的程度, 再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 争取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水平和需要的教育。

在刚开始进行语言培训时, 外教会给每个学生做一份测试, 测试大家的语言水平, 找出常犯的错误, 以后会根据每个人水平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辅导和教学。

对学生的教学, 因材施教很重要。因为不同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与水平不同, 如果能够辅以科学的测试手段, 对每个学生的水平有大致的了解, 在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 会对学生的成才、成长有很好的作用。

3. 学以致用

英国的教育非常注重学以致用, 注重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在英国参加语言培训期间学习的课程基本上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第一, 上课之初, 外教布置任务, 要回答关于这个学院的20个问题。包括:学院名称、学院主体建筑建成时间、学院旧址、学生数、学院6个基本系部、校长的名字、校长办公室的位置、在哪里能够找到职业咨询师、找到学院的餐厅并说出至少6个你可买到的东西的名字、学生助学金发放地、保安的位置、在哪里能抽烟、校外什么地方可以抽烟、在什么地方你能进行日光浴、哪个房间可以给小孩子玩、如果你头疼你可以躺在哪个房间、离教室最近的火灾紧急出口在哪里、在学院什么地方你能找到洗衣机来洗衣服等。这20个问题, 学生要独立去找答案。通过寻找答案, 回答问题, 学生基本上就掌握了学院的历史、结构, 懂得了遇到事情到哪里去解决, 同时还学习了与其日常生活相关的语言。

第二, 用英文指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样东西。 (1) 常在厨房中见到的两样东西; (2) 用金子做的; (3) 能发出悦耳音响的; (4) 脆的; (5) 能用来减肥的; (6) 大多数青少年感兴趣的; (7) 让人兴奋的; (8) 在荒岛上有用的; (9) 有好闻的味道的; (10) 通常只用一次的; (11) 确实很贵的; (12) 时髦的、流行的。这个练习是两个人为一组, 每个人写出自己的答案, 然后再看同伴的答案。通过这个练习, 学生就会用英文说出和描述生活中常用的事物, 对他们将英语应用于生活实际很有帮助。

第三, 风俗习惯。请学生举例说出自己国家的风俗习惯, 以及在英国看到的和自己国家风俗习惯不同的习惯。并且会有材料和标示, 据此讨论哪些行为在自己国家是礼貌的, 哪些行为是不礼貌的, 哪些行为是常常做的、无所谓的。通过讨论就可以认识到不同国家的不同风俗习惯。如在中国, 互相谈论工资一般是无所谓的、常常做的。但是在英国问及别人的薪水就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通过这个课, 学生不仅了解了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的差异, 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 不触犯他国的禁忌,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在英国的生活。

第四, 法律和犯罪。在这个课程中, 外教带领学生讨论了各国法律的不同, 各国对犯罪的认知的不同, 以及对犯罪不同的惩罚方式。课程设置了很多灵活的开放性题目, 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做过哪些犯罪的事, 并且让学生为不同罪行设出不同的处罚方式。这些都能帮助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 理解法律。

第五, 金钱。金钱在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中国的教育似乎总是讳谈金钱的。英国教育中就赋予了它在生活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培训中有一课就叫:MONEY, MONEY, MONEY。在这一课里专门讲述了一些和金融相关的概念和理念, 讨论了诸如如何理财、储蓄、借钱等金钱观。这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

第六, 自己查找资料解决问题。教师会根据生活的需要布置任务。然后学生自主到互联网上分头查找, 查完后再概括陈述自己查到的内容。这些内容都和生活密切相关。如请找出格拉斯哥主要的公园及其特点、请介绍格拉斯哥博物馆等。

4. 形式灵活

授课形式灵活是英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讲课的过程中, 教师会灵活地运用多种授课手段和授课方式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 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第一, 小组合作教学是课堂中常采用的一种方式。教师通常会把学生四人分为一组, 或两人分为一组。合作完成任务, 再互相讨论, 或者两人之间相互讨论。通过分组合作教学, 增强了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 并且通过大量的沟通, 强化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第二, 工具辅助教学。教师会用卡片、图片的形式来辅助教学。当时有张卡片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就是一面是图, 另一面是答案, 学生可以根据图来猜测这个图表现了哪个英文单词或者英文短语。这种使学生主动开动脑筋猜词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单词、短语, 效果很好。

第三, 情境教学。教师会设置一个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相关的英文知识点。如在学语法“时态”时, 因为英文的时态比较复杂, 有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过去进行时、现在进行时、将来进行时、过去完成时、完成时、将来完成时等。学起来较枯燥, 且难以掌握。教师就使用情境教学法, 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教师会假设一个人在8月1日晚上9点被杀, 然后有个人是个嫌疑犯。他必须讲清自己在8月1日晚上9点做了什么。他会声称自己与某人在一起以表清白。其他人会有两个是警察、两个是群众。然后警察会询问, 几点做什么?和谁一起做?几点开始做?几点完成?又准备做什么?将来会做什么?同样会询问群众相同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和回答, 学生就会在兴趣中学会使用各种时态。

第四, 游戏互动。游戏互动也是教师常用的、很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如为了使学生能使用英文熟练地表达和描述各种职业, 教师给我们做的一个游戏就是:猜职业。请一个同学坐到前面的板凳上, 事先写好自己的职业给老师。然后其他同学可以通过提问15个问题来了解这个职业, 然后猜这个职业是什么。猜中了, 提问问题的同学就赢了。猜不中, 那个事先写好职业回答问题的同学就赢了。问题必须回答, 而且必须是真实的答案。一般同学就会问:是高薪吗?全职吗?有寒暑假吗?需要在办公室吗?需要电脑吗?等等, 通过这些练习, 既能用英文了解和懂得了一般工作的日常工作状态, 又能熟悉熟知各种职业的英文表述方法。

第五, 室外实地考察。教师还支持和带领学生到室外实地考察, 深入生活实际, 来了解英国文化风俗习惯的方方面面。在学习期间, 我们去了法院, 实地听了当庭审判。去了爱丁堡、圣安德鲁斯小镇、尼斯湖、天空岛, 较全面和近距离地深入了解了英国不同城市和小城镇的风光。

5. 重视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学评估是指对影响教学活动的所有因素的评估。狭义的教学评估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标准, 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系统检测, 并评定其价值及优缺点, 以求改进的过程。它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所有有效教学与成功教学的基础。英国很重视教学评估。每个教学阶段结束时, 学校会让每个学生对教学的教师以及教学的内容进行评分, 以此了解和掌握教学上的优缺点和不足之处, 以及学生的需求, 以求进一步的改进。而学生对教师评教的结果将会在决定教师的升迁以及去留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6. 适度运用多媒体

英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应用是适度的, 更多注重学生的感受、课堂的氛围,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多媒体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工具, 教师和学生才是核心, 不能让辅助教学工具成为课堂的核心, 这会喧宾夺主。由于片面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在现实教学中, 有些教师成了课件的解说员, 用计算机完全取代板书,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适当板书, 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便于归纳总结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适当提问、讨论对于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的思维和教师的思维同步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 多媒体教学应与教师的肢体语言、板书等传统教学手段密切结合, 取长补短, 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

英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起步早, 目前已比较完善。South Lanarkshire College就是一所职业院校。该校有以下特点:

1. 专业设置较完善

在专业设置上比较完善和广泛, 而且是以市场、岗位为导向设置专业。其专业如:美容美发、厨师、财会、健康与社会护理、建筑、商务管理、媒体等都是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息息相关的专业。这些专业适应市场需求, 保障了学生以后的就业。

2. 职业院校拥有完备的专业训练体系和实训室

职业院校重视实训, South Lanarkshire College的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实训室, 学生可以在实训室里完成教育, 有的实训室甚至对外营业。比如South Lanarkshire College的厨师专业的实训室就是一个餐厅, 这里的学生所做的美食可以对外出售, 提供给教职员工作为午饭或者晚饭。这样既可以使自己学到的内容得到很好的及时反馈, 做好美食, 同时又能创收, 还能为以后出去工作积累经验, 一举多得。美容美发、健康与社会护理等专业亦是如此。

3. 职业化色彩浓厚

South Lanarkshire College作为一个职业院校, 其理念亦是有着职业化色彩。其校长明确地将整个学院的教育当做BUSSINIESS去做, 将学生与客户的需求置于最高位置。

三在英国的其他感想

1. 留学生

在英国遇到了很多的中国留学生, 几乎各个城市各所大学都有。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 能够感觉到英国的确是把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做。这些留学生在英国每年的学费加上生活费需要花掉近30万人民币, 而且他们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很少。这些年, 英国移民政策多次改变, 留学生毕业后移民英国, 或成为和英国公民一样的永久居留者, 获得相应的待遇变得几乎不可能。也就是说英国吸引大量中国人来英国做留学生, 交高昂的学费, 消费高昂的生活费, 但英国没有为他们提供与英国公民一样的保障和福利待遇。因为他们留在英国的可能性很小, 英国也不必承担教育的种种有利或不利后果。所以, 可以说, 英国招收中国留学生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通过深入交流,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留学生过去的学习背景复杂, 来自不同城市的不同院校, 多是个人申请来英国留学。在异国他乡独立生活一定能培养留学生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 但也能看到与国内硕士相比, 留学生还有很多不足。

英国硕士只有一年就毕业。一年里, 留学生还面临着语言障碍。由于中国留学生很多, 且多住在一起以解除寂寞。不少留学生在语言上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所以不少留学生坦言在英国读硕士获得的信息量并不比在国内多。

留学生还面临着文化与国内相脱节的问题。

留学生有优秀的, 也有混日子的, 不能用一种标准来对一个群体进行鉴定。在工作和用人中应该分开, 区别对待。

2. 政府政策

英国政府的福利非常好。如英国单身女子只要有孩子, 就可以每周领到政府的补助, 而且可以免费得到政府分的房子。如全民免费医疗。但是可以看出这些政策都是针对英国国民的, 对中国或他国留学生没有任何福利, 而且这些政策是建立在英国过去控制大量殖民地掠取财富, 然后积累财富基础之上的。在中国目前的阶段不可盲目攀比。

3. 城市建设

在城市建设上, 英国非常注重绿化。英国很少有污染产业, 农业也很少, 大多靠进口。英国大片土地上都长满草和树木, 所以英国的环境和空气较好。我们看到这个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些都是需要前期资本积累的。

4. 注重以人为本

英国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英国人之间不问财产, 不问收入, 是不希望金钱影响人的判断。对人的一切都要以其品质出发来评价和判断。

英国不用担心假货、食品安全, 这也是和他们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健康和感受分不开的。

英国人生活很有安全感, 平等和民主, 而这需要法制的健全和严格执行。

四结束语

综上, 英国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都较成熟的国家, 无论在课堂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英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 注重学以致用,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 对教学评估的重视, 对多媒体的适度应用, 这些都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有启发。英国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我们目前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可借鉴之处。

[责任编辑:庞远燕]

摘要:英国作为一个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都较成熟的国家, 无论在课堂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英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 注重学以致用, 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 对教学评估的重视, 对多媒体的适度应用, 这些对我们提高教学质量都有启发。英国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发展也有着可借鉴之处。

英国护理教育浅析 篇8

一、英国护理教育体系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包括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北爱尔兰。英国的护理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中, 尤以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建立 的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对世界各国的护理教育影响最为显著。她撰写的《医院笔记》、《护理笔记》等主要著作成为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由于她的努力, 护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她的办学思想也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目前, 英国有180多所院校, 500多所延续教育学院可提供护理本科、研究生等学位课程及学术类职业教育课程。

英国的护理学生入学, 年龄要求必须是年满十七周岁 (在苏格兰则年满十七周岁半) , 都必须完成英国11~12年的普通教育, GCSE课程, 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学历。如果要报读本科, 必须参加2年制的A-Level考试课程, 类似我国高考, 某些特殊的科目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级别, 才能申请护理学习。学制分三年制专科、三到四年制本科两种。本科学习内容更全面、课程评估要求更高, 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专科, 本科学生只占入学学生的十分之一。两种毕业生毕业后均可成为国家正规注册护士, 而且待遇相同。英格兰有文凭制和学位制两种学制, 而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则只有学位制。英国决大多数的院校 (university, college) 都提供护理专业的课程。其专业主要分为:成人护理专业adult nursing, 精神健康护理专业mental health nursing, 儿童护理专业children nursing, 部分学校还设有残疾护理专业learning disabilities nursing。决大多数的院校在学习过程中, 都提供医院实习。

三年制护士毕业后, 如果想继续深造, 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一是向学校申请奖学金, 如获准则留校继续学习一年, 拿到规定的学分后即 可被授予学士学位;另一种是先到医院应聘作护士, 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申请由医院资助的与你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培训, 时间一般是7~12个月。拿到规定学分后亦可拿到学士学位。在英国, 大部分护士都拥有学士学位, 还有很多护士攻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学位。

英国的护理教师都必须有双学历。护校毕业, 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 然后申请与所从事工作密切相关的科目, 本人申请奖学金后攻读第二学历, 毕业后方可成为护校教师。

二、英国护理教育课程设置

英国护理教育的课程涉及广泛, 涵盖了影响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精神、文化、行为因素等各方面知识, 包括专业知识, 社会科学 (如社会学和心理学) , 生物科学 (如生理学和微生物学) , 健康促进学, 通信与信息技术及科研方法, 强调护理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有机结合。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的时间各占一半, 并且平均安排在三年内。学生一入校, 就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成人护理, 儿科护理或是精神护理。护理学生在入学第一个月起, 就开始到医院实习, 老师鼓励护理学生用临床所见去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可以学以致用, 不会理论和实践脱节。

第1年是公共基础课程 (Common Foundation Programme) , 介绍护理学的基本原理, 内容涉及护理研究入门、护理理论、医疗卫生系统、护理技能训练、 交流和沟通技巧、卫生和护理中的文化、法律以及伦理, 论文写作, 还要学习人体解剖和生理学, 公共健康等医学课程。第2, 3年学生则进入各自选择的专业进行专科学习和培训。大多数学生都选择成人护理。成人护理以疾病为中心, 学习病理、诊断、治疗和护理知识, 使学生能胜任从医院到社区、从急诊到重症等护理工作, 承担照顾16岁以上的患者。课程包括成人护理的职业交流, 成人持久健康的护理与管理, 成人护理的安全与舒适, 成人护理职业训练, 成人护理角色的多样性等。儿童和精神护理也各有其侧重点。儿童护理主要承担有特殊需求的健康或体弱多病的患儿, 其目的是促进儿童健康, 减少疾病的发生并保护易感儿童。学生将在未来2年内学习儿童的发育和健康, 急症儿童护理, 儿童护理学的艺术与科学, 儿童护理的挑战与选择, 新生儿的复杂性, 儿童护理角色的多样性等课程。精神科护士需要为来自社区和医院的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患者服务, 他们作为一个多类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中一分子, 在这个团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将学习精神健康护理的艺术与科学导论, 精神健康和痛苦的起源和表现, 精神健康护理的职业培训与知识, 精神健康的当代热点问题, 精神健康的扩展知识和技能等。

英国护理课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师生互动,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见有课堂讲课、实验室模拟护理、分组讨论、案例讨论, 不同角色扮演、远程网上教学, 以及临床导师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每门课程, 都要经过不同种类的评估。评估方法有多种, 主要有短文、报告、考试以及论文等。这些教学方法及评估方法的应用, 在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终生学习技能。

综上所述, 英国的护理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我们应该借鉴其护理教育的先进经验, 并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具体情况改变我国护理教育, 使护理教育适应本专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Nursing education:a statement of principles.2003.

[2]Robinson S and Griffiths P.Nursing education and regulation:interna-tional profiles and perspectives.2007.

[3]Howto become a nurse or midwife.2009.

[4]Careers, Nursing and midwifery4life.2010.

[5]英国护理职业教育概况.中国护理教育网.2010.

[6]我在英国做护士——一位旅英护士的成功之路.现代护理报, 2004, 4 (21) :3.

[7]高书杰, 张燕, 梁春光.国外护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启示.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5, 3 (3) :13-15.

经济因素影响英国教育 篇9

综上所述, 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应是主体的、生活的、体验的道德教育, 它以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为目的。有鉴于此, 从实践操作层面来看, 学校道德教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回归:

1. 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师生互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占据大部分时间, 因而教师对生命的认识、理解和尊重, 关系着生命教育的成败, 毋庸置疑, 教师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 重视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 提高教师的生命素养, 是克服目前生命教育困境的突破口。[8]加强教师生命素养培训, 应从两个角度加以把握:第一, 培训应针对所有教育工作者。因为“教书”和“育人”同等重要, 不能截然分开, 任何一位教师对生命的关注和认同都至关重要。第二, 对生命的关注, 不仅是针对学生, 亦针对教师自身。不仅要注重培养教师对学生生命的关注, 同时还应积极引导教师关注自我生命的存在状态。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生命观念, 是做好学生生命教育的基础, 因此, 关注学生和关注自我生命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2. 充分挖掘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偏于一隅的道德教育, 将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 因而整合利用校内外道德教育资源, 有助于学生道德生命的完整、健康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 在其中习得知识、接受教育, 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地方。然而, 人应是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人, 离开了现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实生活世界, 便成了一个抽象而不能适应社会的人。生活犹如“空气”和“水”为学生成长提供养料, 就犹如鱼儿离不开水一般。道德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专设的德育课程或渗透于其他各科教学之中, 道德教育还应跨越学校的藩篱, 从现实生活中寻找道德教育契机。挖掘蕴含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开放的道德学习环境, 把教育融于校内外生活的方方面面, 丰富和充实我们的德育内容和途径。

3. 开设道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体验是学生个体品德形成的重要形式, 离开了参与实践, 道德或道德教育将是不切实际的、没有生命力的。因此, 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学生亲身参与。但应该注意的是, 道德实践活动不应局限于校内, 校外实践活动更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 它是校内实践活动的重要补充。在校内, 教师可根据德育目标开展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 为学生道德成长营造适宜的德育环境。如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等载体开展教育。在校外, 教师要做好选择工作, 充分利用和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蕴含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如可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纪念活动等载体, 在教师的指引下习得其中的道德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近生活去感悟生命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2]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3]刘坤.关注生命:道德教育的原点[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6 (10) :51-52.

[4][7]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8, 233.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

[6]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253.

[8]张素玲, 巴兆成, 秦敬民.生命教育[M].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一项调查显示, 在英格兰和威尔士, 超过1/5公立中学的学生聘请过家教, 以帮助其完成学校作业。在伦敦, 聘请过家教的学生比例更高, 接近50%。英格兰东南部的学生请家教的比例仅次于伦敦, 调查结果为28%。Yorkshire郡和Humber郡学生聘请家教的比例最低, 仅为11%。

一项基于2199名11至16岁学生的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家长求助于家教, 旨在迅速提高孩子的成绩。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基金会的主席Pet er Lampl先生称之为“令人震惊”。很明显, 聘请家教的事实正在加大贫富孩子学业成绩的差距。

“伦敦近一半学生接受私人教育的事实表明, 作为首都的伦敦市相对富足, 其学校排名竞争更加激烈, 或者某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质量表示担忧。而这样做的结果是, 付费聘请家教比例的激增会加大学生之间的差距。我们已经知道, 家境好的家长更倾向于私立学校, 并垄断了教学质量最好的公立学校。但好多家庭不会花每小时30多英镑的费用去聘请家教。”

英国教育咨询机构Fleet Tut ors的常务董事Mylene Curt is称, 近五年来, 家长聘请家教的比例每年同比增长30%。不过, 这个比例开始下降, “很明显是由于经济原因, 但伦敦地区的数据并未受影响。”

英国的道德教育 篇10

诚实不是孤立的品德。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 选取一些学校里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 让孩子们发表看法, 共同讨论, 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与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 让孩子懂得顾及与体谅别人, 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在英国教育工作者看来, 诚实不是一种孤立的品德, 而是与自重和尊重别人, 与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不淡泊输赢, 但更要享受过程。老师并不是教学生去学老庄的超脱, 淡泊输赢结果;相反, 英国学校里, “输赢”二字总被挂在嘴上, 因为各种比赛名目繁多, 充满学生的学校生活, 但正因为比赛多,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领略到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你会赢, 但不会每次都是你赢, 每个人都有赢的时候, 也有输的时候, 要紧的是享受参与的过程, 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英国人对人生的选择往往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即使这事儿不合潮流, 也不时髦。

不要妨碍别人。英国的社会道德教育, 还有一点令人印象至深, 那就是从小教育小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 同时注意不要妨碍他人。这其实就是公德与私德的分水岭, 也有人称为“对陌生人的道德要求”。英国小学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个人清洁卫生、学习用具收拾整齐等都在道德教育范围之内。

允许父母体罚孩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观念与行为, 对孩子道德意识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英国的家庭中, 绝对看不到对儿童的没有理由的娇宠, 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受到纠正甚至惩罚。父母们往往在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前提下, 对孩子进行严格的管束, 让他们明白, 他们的行为不是没有边际的, 不可以为所欲为。英国的法律明确规定允许父母体罚孩子, 至今许多学校仍保留着体罚学生的规矩。

最重要的品质是勇气。一直以来, 我们都认为, 英国的教育一定也是循规蹈矩的。其实, 现代的英国人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勇敢和坚韧的性格, 他们深知勇气是一个人主动进取的动力。英国父母常常带着自己的孩子去探险, 深入到大自然中, 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 目的是十分明确的, 就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勇敢精神, 为今后的人生做好人格方面的准备。

英国独特的“餐桌教育” 篇11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非常重视。英国人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或足够教育的父母是无法承担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的。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对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孔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成为了一种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

在英国,孩子从开始与大人一起上餐桌进餐时起,家长就开始向孩子传授进餐的礼仪,像如何喝粥、如何吃西餐、与客人同桌进餐,先吃哪样菜,后吃哪道菜以及进餐时的穿着,如何与同桌客人交谈等等。英国人一向以“绅士”著称,所以他们对“进餐礼仪”非常看重。在他们看来,一个“无礼”的孩子,不仅是个人学养不够、家教缺乏的表现,还难以在社会上立足,长大后更不会有所成就。有些家庭对孩子进行餐桌教育时,还特地请来当地有名的教师,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所以,英国的孩子从小就懂得如何在餐桌上像“绅士”“淑女”一样进餐,如何帮助家长摆放餐具,如何得体地与客人同桌进餐。餐桌礼仪教育,不仅提高了孩子的个人修养,还给家长减轻了家务负担,同时也为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进餐习惯。为此,英国的家长们把进餐习惯纳入了餐桌教育的内容。他们从孩子坐上餐桌的那天起,便鼓励孩子自己夹菜、进食。家长们认为,孩子“自食其力”,有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这对于孩子将来走上社会“独挡一面”很有帮助。很多孩子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英国的家长决不惯着,父母不仅给孩子讲解每道菜的营养、味道,让孩子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而且还“亲口”给孩子作进餐的示范,从而改变孩子任性、自私的习惯。

英国的家长非常重视对孩子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把餐桌当成环保教育的生活課堂。在餐桌上,家长们会教孩子区别哪些餐具是“环保餐具”,比如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英国的家长和孩子一般都拒绝使用一次性的餐具,而且也拒绝购买那些带塑料包装的食品。厨房里产生的垃圾,孩子们也都按照家长的要求进行分类。另外,在餐桌上,家长也会对孩子进行节水、节能方面的教育,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

寻常的餐桌,成了英国人见缝插针的家教课堂。

英国独特的餐桌教育 篇12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孩子出生后, 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对家教抓得很紧, 可谓“无孔不入”, 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 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 二是进餐习惯, 三是环保意识。

在英国, 孩子从与大人一起上餐桌进餐时起, 家长就开始向孩子传授进餐的礼仪, 如何喝粥、如何吃西餐、如何与客人同桌进餐, 先吃哪道菜、后吃哪道菜以及进餐时的穿着, 如何与同桌客人交谈等。英国人一向以“绅士”著称, 所以他们对“进餐礼仪”非常看重。在他们看来, 一个“无礼”的孩子, 便是个人学养不够、家教缺乏的表现, 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长大后更不会有所成就。有些家庭对孩子进行“餐桌教育”时, 还特地请来当地有名的教师, 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的教育。所以, 英国的孩子从一周岁左右开始, 就懂得了如何在餐桌上像“绅士”一样进餐, 如何帮助家长摆放餐具, 如何得体地与客人同桌进餐。餐桌礼仪教育不仅锻炼了孩子本人, 提高了孩子的个人修养, 也给家长减轻了家务负担, 同时也为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及未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进餐习惯。为此, 英国的家长们把“进餐习惯”纳入了“餐桌教育”的内容。他们从孩子坐上餐桌的那天起, 便鼓励孩子自己进餐。家长们认为, 孩子“自食其力”, 有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 这对于孩子将来走上社会能“独挡一面”、自食其力是一个不小的启蒙和帮助。很多孩子有偏食、挑食的坏习惯, 英国的家长决不让孩子有这个坏习惯, 他们不仅给孩子讲解每道菜的营养、味道, 让他们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和摄入更多的营养, 而且还“亲口”给孩子作进餐的示范, 从而改变孩子任性、自私的习惯。

英国的家长非常重视对孩子“环保意识”的教育, 他们把餐桌当成了环保教育的生活课堂。在餐桌上, 家长们会教孩子区别哪些餐具是环保餐具, 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英国的家长和孩子一般都拒绝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而且也拒绝购买那些带塑料包装的食品。厨房里产生的垃圾, 孩子们也都按照家长的要求进行分类。另外, 在餐桌上, 家长也会对孩子进行节水、节能方面的教育, 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爱节约的良好习惯。

上一篇: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下一篇:复合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