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碳排放

2024-09-07

农业碳排放(共12篇)

农业碳排放 篇1

一、引言

农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也是最易受气候影响的一类产业。2014年底中美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极值[1],中国减排压力很重,农业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必须为减排贡献力量,这不但利于中国低碳发展目标的完成,还利于石油农业模式的转型和调整,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碳排放问题引起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平台,以“农业碳排放”为关键词采用主题精确搜索方式(搜索时间为2016年5月3日),共搜索到文献172篇,其中2012—2015年总篇数为141篇,占比89.2%,值得一提的是以张俊飚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贡献了25篇高水平研究文献。中国农业碳排放问题的代表性研究,如李波等(2011)重点研究了农业活动中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2];刘华军等(2013)测算了农业分省排放量,并对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进行了实证研究[3];吴贤荣等(2014)利用DEA法重点测算了31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并研究了其影响因素[4];张广胜(2014)通过构建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对农业碳排放的结构、效率及决定机制进行了探讨[5];庞丽(2014)评价了农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6]等。纵观当前研究,专家学者对农业碳排放的测算范围、测算方式、研究指标、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等均存在差别,在研究重点上针对狭义农业(种植业)区域分组下碳排放时空差异研究成果较为少见。基于此,本文拟以狭义农业(种植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及时空差异为研究重点,尤其突出三区域、八区域分组下农业碳排放时空差异研究,以期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碳排放研究,为中国农业低碳化发展,乃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概念及标准界定

1. 概念界定。

一般而言,农业碳排放是指农业种养过程中,资源(能源)投入使用、种养生长过程及各类废弃物处理所产生的排放活动。其中,资源(能源)排放主要包括农业化学制品生产使用及农业机械动力消耗能源带来的直接间接排放;自然源排放主要包括水稻种植、动物反刍排放及农业播耕直接释放有机碳等;废弃物处理排放主要包括秸秆焚烧及动物粪便处理等带来的排放[5,7]。从广义角度理解,农业纵向产业链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直接间接带来的排放;横向产业范围包括农林牧副渔业带来的排放。本文以狭义农业(种植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农业活动过程中引起的6类排放,包括化肥、农药、农膜3类化学制品生产使用排放,农业灌溉、农业机械使用能源引起的排放,农业播耕有机碳流失排放。

效率是一个相对指标,一般指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本文以碳排放强度和密度两类单位排放量指标表征农业碳排放效率,前者基于经济视角,以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的排放量进行表征;后者基于物理视角,以每公顷播种面积排放量进行表征。

2. 区域分类标准。

本文将综合考察省际及三区域、八区域分组下农业碳排放时空差异问题,而区域分类有不同的标准,本文选择结合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类标准,具体而言,东中西三区域分类选取国家统计中常用的11:8:12分类标准,八区域分类选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分类标准,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选取统计描述和统计指标测度两类方法。产业发展区域相对差异测度的常用指标,包括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等,3类指标分别对中、高、低3类对象变化相对敏感,因此,采用3类指标进行对比研究成为专家学者的惯用方法[8,9,10]。同时,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的基础上,3类指标分别可以实现组内外差异的分解,其中基尼系数能够实现组内、组间及剩余项差异3项分解,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能够实现组内、组间差异两项分解。本文选取3类指标进行综合测度,但限于篇幅选择基尼系数进行重点分析,选取基尼系数分解法进行差异结构分解。

1. 基尼系数(GINI)。

基尼系数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命名的国际上公认的用于衡量收入差距的经典指标,现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差异研究,其测算方法有多种,本文选取被广泛应用的英国经济学家Mookherjee和Shorrocks所提出的方法[10],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yi、yj分别表示不同地区农业碳排放水平,μ为农业碳排放平均水平,n表示地区总数目。

若对n个地区集合N分组,如三区域分为3个组,八区域分为8个组,用m表示分组数,组用Nk(k=1,2,…,m)表示,第k组成员数用nk表示,则第k组成员占总体的比例可表示为,第k组农业碳排放平均水平用μk表示,则第k组相对应总体的水平可表示为,Gk表示第k组区域的基尼系数,则基尼系数可分解为:

右式中,3个分解项分别对应组内、组间和剩余项差异,其中剩余项主要反映交互影响。一般而言,基尼系数值越大表示差异程度越强,各分解项值越大表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越大。

2. 泰尔指数(GE1)和对数离差均值(GE2)。

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第二泰尔指数)是以荷兰经济学家泰尔(H.Theil)命名的两类反映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表示地区数目,yi表示第i个地区农业碳排放水平,μ表示农业碳排放平均水平。两类指标值越大均表示差异程度越大。

(三)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化肥、农药、农膜、柴油(农机使用)、农业灌溉(消耗电能,主要是火力发电)、农业播耕(有机碳的流失) 6类直接间接碳排放源对碳排放进行估算,分别用化肥、农药、农膜、柴油使用量、农业灌溉面积、农业播种面积进行表征。参照以往学者的估算与研究,6类排放源相对应的排放系数分别为:0.8956(kg/kg)、[11]4.9341(kg/kg)、5.18 (kg/kg)、0.5927 (kg/kg)、20.476(kg/hm2)、312.6 (kg/km2)。①[2]农业碳排放总量的核算方法是各类排放源数据乘以相应排放系数,然后加总。本文利用1993—2013年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所有原始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相应省份统计年鉴,个别缺失数据根据近期数据推测补充,同时,因重庆于1997年设立直辖市,1996年以前数据根据与四川省的比值进行估算。农业总产值数据根据种植业价格指数以2002年为基期进行调整。

三、农业碳排放结构特征及排放效率分析

(一)农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

1. 农业碳排放时间演变趋势。

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碳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不同阶段的增长情况有所差别,总体上碳排放增长率呈现波动下降逐渐平衡趋势,全样本期碳排放增长率平均值为3.73%。根据增长情况可以将全样本期分为1993—2003年和2004—2013年两个增长“下坡”阶段,其增长率的平均值分别为4.26%和3.21%;若进一步细分,两个阶段又分别可以分为“急下坡”、“缓下坡”两个阶段,具体为1993—2000年、2001—2003年、2004—2008年、2009—2013年,对应的增长率平均值分别为4.95%、2.65%、3.78%、2.64%,8个端点年份对应的农业碳排放量分别为4308.2万吨、6028.4万吨、6229.5万吨、6520.9万吨、6944.6万吨、7844.3万吨、8093.3万吨和8933.6万吨。

2. 农业碳排放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

根据1993—2013年农业碳排放的4个阶段,考察农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及演变趋势,如表2所示。从总体上看,1993—2013年中国农业6类排放源排放碳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别,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灌溉、播耕排放平均水平分别为4108.2万吨、693.9万吨、832.6万吨、953.9万吨、112.9万吨、48.6万吨,分别占比60.86%、10.28%、12.34%、14.13%、1.67%、0.72%。由此可见,化肥源碳排放贡献超过其他5类源排放总和贡献,同时化肥、农药、农膜三大化学制品排放贡献达到84.48%,而灌溉和农业播耕源排放比例相对较低。由此也可以说明,控制农业化学制品的生产使用,对农业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碳排放效率分析

以单位农业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表征排放强度,以单位农业播种面积的碳排放量表征排放密度,中国农业碳排放效率情况,如表3所示。从排放强度来看,1993—2013年样本期排放强度最高值为1995年0.541 (万吨/亿元),最低值为2013年0.386 (万吨/亿元),平均值为0.455 (万吨/亿元),总体上呈现排放强度下降趋势。根据排放强度水平及演变趋势可以划分为1993—1998年、1999—2002年、2003—2008年、2009—2013年4个阶段,呈现“高—较低—较高—低”特征,对应的排放强度平均值分别为0.508、0.423、0.461、0.411 (万吨/亿元)。从排放密度来看,1993—2013年样本期排放密度最高值为2013年0.543 (吨/公顷),最低值为1993年0.292 (吨/公顷),平均值为0.433 (吨/公顷),总体呈现排放密度上升趋势。根据排放密度水平及演变趋势可以划分为1993—2000年、2001—2006年、2007—2013年3个阶段,其阶梯状明显,每一阶段相应年份分别对应0.4内、0.4-0.5、0.5以上(吨/公顷)三类水平,具体排放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35、0.449、0.523 (吨/公顷)。由此可见,排放效率的物理指标与经济指标演变趋势是不同的,从经济角度衡量农业碳排放效率总体趋于提高,而从生态效益角度衡量农业碳排放效率却趋于下降。也就是说,农业单位碳排放带来经济产出效率提升的同时,对生态影响强度也日益增强。因此,在衡量农业碳排放效率问题上不能单看某一类指标,而要综合衡量经济和生态效益指标。

四、农业碳排放时空差异分析

(一)碳排放时空差异统计描述分析

1. 省际差异描述分析。

图1、图2分别展示了1993—2013年全样本期、2008—2013年近样本期农业碳排放平均水平省际差异情况。从1993—2013年情况来看,全国农业碳排放平均水平最高的省份是山东省,最低的省份是西藏自治区,其中,山东、河南、河北、江苏位列前四位,平均碳排放量高于400万吨,分别为704.2万吨、603.6万吨、502.6万吨、431.7万吨;而宁夏、上海、天津、北京、青海、西藏位列后6位,平均碳排放量低于40万吨,分别为38.57万吨、36.6万吨、33.8万吨、27.1万吨、11.9万吨、5.3万吨,全国平均为218.4万吨。2008—2013年近期省际排名除部分省份位置互换外,其余均与1993—2013年样本期相同,同时除北京和上海外其余省份的碳排放平均水平都高于全样本期。2008—2013年农业碳排放平均水平位列前六位的省份分别为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湖北、安徽,均超过400万吨,分别为806万吨、792.7万吨、584.5万吨、466万吨、453万吨、449.9万吨,位列后5位的省份分别为天津、上海、北京、青海、西藏,均低于42万吨,分别为41.1万吨、33.1万吨、23.9万吨、15.1万吨、8.1万吨,全国平均为271.9万吨。由此可见,一些传统农业大省碳排放平均水平相对较高,而在地理分布上与山东临界的省份及长江中游、黄河中游等地区省份排放水平相对较高。

2. 区域差异描述分析。

表4分1993—2013年样本期,以及1993—2005、2006—2013年两个分样本期,给出了三区域和八区域分组下农业碳排放水平的平均指标。(1)三区域情况。东中西三地区无论是平均排放量还是平均排放密度均呈现依次递减趋势,就平均排放量而言,东部和中部地区差别不大;但就平均排放密度而言,中部和西部地区差别不大。2006—2013年样本期无论是平均排放量还是平均排放密度均高于1993—2005年样本期情况。(2)八区域情况。八区域成员平均碳排放量和平均排放密度存在较大差异。从排放量来看,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三个综合经济区平均排放量高,而大西北、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平均排放量低。从排放密度来看,北部、东部、南部三类沿海综合经济区平均排放密度高,而大西南、东北综合经济区平均排放密度低。总体而言,北部沿海区属于高排放量高排放密度地区,大西北、东北属于低排放量低排放密度地区,大西南、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属于高排放量低排放密度地区,南部、东部沿海属于低排放量高排放密度地区。2006—2013年样本期无论是平均排放量还是平均排放密度均高于1993—2005年样本期情况,同时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大西北、北部沿海区域增幅较大。

(二)碳排放时空差异统计测度分析

1. 省际差异测度分析。

通过公式(1)、(3)、(4)分别计算全国省际分组下1993—2013年的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如表5所示,三类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0.4202、0.3033、0.4461。从计算结果来看,三类指标的演变趋势总体上趋于一致,但相比较而言,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一致程度均好于对数离差均值,因此采用前两类指标计算结果,同时以分析基尼系数为主。

基尼系数用于衡量收入差距时,一般而言按照国际惯例,0.3以内表示最佳状态,0.3~0.4表示正常,超过0.4表示差距过大。若以此为标准衡量农业碳排放的省际差异,1993—2000年均超过0.4表示差异过大,2011—2013年回落至0.4以内,表示差异缩减到正常水平。从基尼系数的变动情况来看,总体上农业碳排放省际差异在波动中呈现缩减趋势,具体可分为1993—1996年、1997—2000年、2001—2003年、2004—2007年、2008—2010年、2011—2013年6个阶段,呈现“高—降—升—降—降—降”特征,基尼系数平均水平分别为0.4331、0.4282、0.4304、0.4262、0.4041、0.3903。

2. 区域差异测度分析。

根据公式(1)可以测算三区域、八区域分组下每个区域的基尼系数,根据公式(2)则可以实现对三区域及八区域分组下组内外及剩余项的分解。

(1)三区域差异测度分析。对东中西三区域分组下的基尼系数测算及分解结果,如表6所示。1993—2013年东中西农业碳排放基尼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4667、0.2562、0.3626,按照收入差距衡量标准表示差异过大、差异最佳、差异正常三类水平。从东中西各地区的差异演变趋势来看,东部地区以2007年为界总体上呈现出差异拉大、差异缩小两个阶段,基尼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4694、0.4599;中部地区以2003年为界总体上呈现差异拉大、差异稳定两个阶段,基尼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549、0.2577;西部地区以2001、2007年为界总体上呈现差异稳定、差异稳定、差异缩小三个阶段,基尼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3722、0.3647、0.3462。①从组内外贡献情况来看,1993—2013年组内、组间及剩余项三项平均值分别为0.1246、0.1651、0.1306,三者贡献平均值分别为29.66%、39.24%、31.09%。总体来看,组间差异贡献了最大份额,但三者的差距并不太大。从贡献趋势演变情况来看,组内和剩余项贡献呈现上升继而稳定趋势,组间贡献则呈现下降趋势。

(2)八区域差异测度分析。对八区域分组下的基尼系数测算及分解结果,如表7所示。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大西南、大西北综合经济区1993—2013年农业碳排放基尼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0693、0.4943、0.3747、0.3018、0.3439、0.1403、0.2298、0.5253,由此可见,大西北和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差异过大,东部沿海、黄河中游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差异正常,东北、长江中游和大西南综合经济区差异最佳。从组内外贡献情况来看,1993—2013年组内、组间及剩余项三项平均值分别为0.0390、0.2132、0.1681,三者贡献平均值分别为9.28%、50.66%、40.06%。总体来看,在八区域分组下区域内差异较小贡献率不足10%,而组间差异贡献了最大份额,同时交互项也具有相当影响。从贡献趋势演变情况来看,组内和剩余项贡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组间贡献则呈现下降趋势。

注:组内、组间及剩余项贡献单位为%。

注:组内、组间及剩余项贡献单位为%。

五、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农业碳排放量持续增加,但增长率总体趋缓,意味着虽然农业碳排放状况相对逐年趋好,但总体上仍面临严峻的挑战;(2)农业化学制品排放贡献巨大,尤其是化肥源排放贡献达到60%左右,因此控制农业化学制品尤其是化肥的生产使用对农业减排意义重大;(3)农业碳排放效率的经济指标和物理指标存在差别,在衡量农业发展问题上要综合衡量经济和生态效益指标;(4)传统农业大省碳排放平均水平相对较高,而在地理分布上与山东临界的省份及长江中游、黄河中游等地区省份排放水平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业碳排放可能存在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说明这些省份也是农业减排的重点省份,而空间溢出可能也有助于发挥农业减排协同效应;(5)三区域分组下,东部地区无论是农业碳排放量还是排放密度较之其他两类地区均较高,八区域分组下,北部、东部、南部三类沿海综合经济区排放密度均较高,且前者的平均排放量在八区域中也最高,因此这些地区农业减排责任重大;(6)农业碳排放省际差异相对较大,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近年来基尼系数缩减至0.4以内的正常水平;三区域分组下,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差异小,且各地区内部差异随时间演变总体较为稳定;八区域分组下,大西北和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差异大,其他地区内部则相对平衡,三区域和八区域分组下均是组间差异贡献了最大份额。

当前,中国正经历经济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改革推进期,本质上中国经济正逐渐经历由重视“量”到“质”的转变。当前,中国农业的低碳化、生态化发展不但契合国际社会低碳发展、生态发展的呼声,还完全迎合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国经济新常态确立的需要。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农业低碳化发展,尤其是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区域平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总体而言,中国农业要减少对农业化学制品尤其是化肥的依赖,但不同的地区又有不同的情况,必须结合地区实际采取不同的措施,如长江中游、黄河中游以及部分沿海区域应该成为农业减排的重点区域,而一些农业资源发达、石油农业发展程度很低的地区在总量控制下则应该进一步发挥石油农业的高产出作用。总之,中国农业的低碳化、生态化发展,实质就是平衡农业投入、农业产出、生态影响三者的关系,在其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农业碳排放效率的经济指标还要关注其物理指标,不但要重视排放的绝对量还要重视其相对量。

摘要:本文综合利用1993—2013年样本数据,在农业碳排放测算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结构特征和时空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碳排放量持续增加,农业化学制品尤其是化肥占据了排放量的重要份额;农业碳排放效率的经济指标和物理指标存在较大差别,在衡量农业发展问题上要综合衡量经济和生态效益指标。中国农业减排责任重大,不同地区必须结合现实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综合平衡农业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结构特征,时空差异

农业碳排放 篇2

第17号

为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要求,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我委组织起草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施行。

附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2014年12月10日

附件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温室气体排放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和管理,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碳排放权交易活动的监督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碳排放权交易,是指交易主体按照本办法开展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交易活动。第四条 碳排放权交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原则。

第五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以下称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并对其运行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碳排放权交易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以下称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本办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活动进行管理、监督和指导。

其它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适时公布碳排放权交易纳入的温室气体种类、行业范围和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

第二章 配额管理

第七条 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所有符合标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认后向社会公布。

经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批准,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可适当扩大碳排放权交易的行业覆盖范围,增加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重点排放单位。

第八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要求,综合考虑国家和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温室气体排放、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情况等因素,确定国家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排放配额总量。

第九条 排放配额分配在初期以免费分配为主,适时引入有偿分配,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

第十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制定国家配额分配方案,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免费分配的排放配额数量、国家预留的排放配额数量等。

第十一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在排放配额总量中预留一定数量,用于有偿分配、市场调节、重大建设项目等。有偿分配所取得的收益,用于促进国家减碳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

第十二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不同行业的具体情况,参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确定统一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本地实际,可制定并执行比全国统一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更加严格的分配方法和标准。

第十三条 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据第十二条确定的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提出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的免费分配配额数量,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后,向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免费分配排放配额。

第十四条 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排放配额总量中,扣除向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免费分配的配额量后剩余的配额,由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用于有偿分配。有偿分配所取得的收益,用于促进地方减碳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

第十五条 重点排放单位关闭、停产、合并、分立或者产能发生重大变化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已获得的免费配额进行调整。

第十六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和管理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以下称注册登记系统),用于记录排放配额的持有、转移、清缴、注销等相关信息。注册登记系统中的信息是判断排放配额归属的最终依据。

第十七条 注册登记系统为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方等设立具有不同功能的账户。参与方根据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的相应要求开立账户后,可在注册登记系统中进行配额管理的相关业务操作。

第三章 排放交易

第十八条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初期的交易产品为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

第十九条 重点排放单位及符合交易规则规定的机构和个人(以下称交易主体),均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第二十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确定碳排放权交易机构并对其业务实施监督。具体交易规则由交易机构负责制定,并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一条 第十八条规定的交易产品的交易原则上应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的交易机构内进行。

第二十二条 出于公益等目的,交易主体可自愿注销其所持有的排放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调节机制,维护市场稳定。

第二十四条 国家确定的交易机构的交易系统应与注册登记系统连接,实现数据交换,确保交易信息能及时反映到注册登记系统中。

第四章 核查与配额清缴

第二十五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或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的要求,制定排放监测计划并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备案。

重点排放单位应严格按照经备案的监测计划实施监测活动。监测计划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及时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变更申请。

第二十六条 重点排放单位应根据国家标准或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以及经备案的排放监测计划,每年编制其上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由核查机构进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报告后,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核查机构进行管理。

第二十八条 核查机构应按照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公布的核查指南开展碳排放核查工作。重点排放单位对核查结果有异议的,可向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出申诉。

第二十九条 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当对以下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报告与核查报告进行复查,复查的相关费用由同级财政予以安排:

(一)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要求复查的重点排放单位;

(二)核查报告显示排放情况存在问题的重点排放单位;

(三)除

(一)、(二)规定以外一定比例的重点排放单位。第三十条 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每年对其行政区域内所有重点排放单位上的排放量予以确认,并将确认结果通知重点排放单位。经确认的排放量是重点排放单位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依据。

第三十一条 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应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不少于其上经确认排放量的排放配额,履行上的配额清缴义务。

第三十二条 重点排放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其部分经确认的碳排放量。

第三十三条 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每年应对其行政区域内重点排放单位上的配额清缴情况进行分析,并将配额清缴情况上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向社会公布所有重点排放单位上的配额清缴情况。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及时向社会公布如下信息:纳入温室气体种类,纳入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排放配额分配方法,排放配额使用、存储和注销规则,各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清缴情况,推荐的核查机构名单,经确定的交易机构名单等。

第三十五条 交易机构应建立交易信息披露制度,公布交易行情、成交量、成交金额等交易信息,并及时披露可能影响市场重大变动的相关信息。

第三十六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对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并对下列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一)核查机构的相关业务情况;

(二)交易机构的相关业务情况;

第三十七条 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范围包括:

(一)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的排放报告、核查报告报送情况;

(二)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清缴情况;

(三)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和其它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情况。第三十八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核查机构、交易机构和其它从业单位和人员参加碳排放交易的相关行为信用记录,并纳入相关的信用管理体系。

第三十九条 对于严重违法失信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参与机构和人员,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建立“黑名单”并依法予以曝光。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 重点排放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一)虚报、瞒报或者拒绝履行排放报告义务;

(二)不按规定提交核查报告。

逾期仍未改正的,由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指派核查机构测算其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依据。

第四十一条 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其履行配额清缴义务;逾期仍不履行配额清缴义务的,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四十二条 核查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注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上报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情节严重的,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其暂停核查业务;给重点排放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出具虚假、不实核查报告;

(二)核查报告存在重大错误;

(三)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或者公布被核查单位的商业秘密;

(四)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三条 交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给交易主体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规定公布交易信息;

(二)未建立并执行风险管理制度;

(三)未按照规定向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报送有关信息;

(四)开展违规的交易业务;

(五)泄露交易主体的商业秘密;

(六)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第四十四条 对违反本办法第四十条至第四十一条规定而被处罚的重点排放单位,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向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予以公告。

第四十五条 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或者泄露所知悉的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商业秘密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四十六条 碳排放权交易各参与方在参与本办法规定的事务过程中,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并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

碳排放:是指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因使用外购的电力和热力等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碳排放权:是指依法取得的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权利。排放配额:是政府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指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是碳排放权的凭证和载体。1单位配额相当于1吨二氧化碳当量。

重点排放单位:是指满足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的纳入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温室气体排放单位。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是指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施行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经其备案并在国家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简称CCER。

碳排放管理 篇3

全球贸易量在过去十年中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同期全球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六倍。相对廉价的能源助长了这一现象,而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则被放到了次要地位。据估计,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带来的经济破坏约为85美元,所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实行“有价”排放政策变得很有必要。

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公司将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付费。可以肯定的是,这将促使公司改变其供应链运作方式。减少供应链的碳足迹将成为公司一项不能回避的义务。

公司的选择要么是采取拖延策略,要么是迎接气候变化的挑战,将其作为重组供应链以实现经济和环境收益的一个契机。现在就采取行动的公司会获得那些等待法律规范的公司无法获得的好处。这些好处包括不断增长的“良知消费者”、市场的“认知份额”、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以及更加可持续的总体增长。

一.减少碳排放的“权衡”因素

为了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管理碳排放,企业可以从不同方面着手。然而,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各种采购、生产和配送流程,通常都密切联系并相互依赖。

在组件供应、制造/组装和配送中,有许多选项可以同时减少碳排放和成本(“同时性”当然是最佳解决方案的标志)。有鉴于此,一个“权衡”模型将一体化地考虑所有的因素,包括设计、包装、流程、组件、能源、库存和运输(参见图1)。

这些选项代表着能够影响成本、质量和服务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杠杆”。碳排放与这些杠杆结合得越多,一个企业就会以更加“无缝绿色”的面貌出现。这可以使产品对今天市场上日渐增多的“良知消费者”更具吸引力,使公司对那些想对周围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下一代员工更有吸引力。针对每个杠杆,都有可供利用的多重选项:

.设计:物料选择、能源效率、耐用性、可升级、易于拆解、可再循环、可处理、虚拟产品开发;

.包装:尺寸、可重复使用/再循环、材料(瓦楞纸箱、泡沫聚苯乙烯、塑料及类似物)、文档/手册;

.流程:订单履行、制造、运输、质量控制、组织管理、需求/供应计划;

.组件:替代品、寻源、选址、供应商合理化;

.能源:基于化石燃料的(石油、天然气)、基于可再生能源的(乙醇、太阳能、风)、其他(核能、地热能);

.库存策略:安全库存、批量、计划频率、补库计划(准时制、供应商管理库存、店铺直送);

.运输:方式、运输频率、集中运输、线路。

二.实际的“权衡”:物流和配送

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典型挑战是对运输、流程和库存策略进行恰当的平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这一要求增加了一个因素(参见图2)。

1.集中运输

集中运输是减少碳排放的最好方式之一。量化运输频率对成本和碳排放的影响有助于确定补库策略,以满足业务需求和减少环境影响。

2.采购地

供应商的位置远近会影响组件成本、碳排放量和库存,所有这一切都能够加以量化,以便评估一个组织的采购策略和确定针对环境问题的改进需要。

3.运输方式

除了缩短运输距离,公司还可以在平衡考虑中关注低碳排放运输选项——火车、飞机、轮船和卡车在成本、服务水平和碳排放影响之间都有不同的碳权衡点。

4.网络优化

公司可以修改网络优化策略,以应对额外的碳变量及其对设施场所、生产、配送和运输操作的影响,还可以优化配送设施的作用和规模、运输选项、寻源和采购策略以及库存部署等。

三.供应链碳管理的五步骤

碳“权衡”将会使供应链复杂化,这一事实要求企业采取更多途径迅速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可以采取明确具体的步骤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从易于实施的局部改进到涉及延伸供应链的复杂优化。这些行动沿供应链延伸和整合得越远,对碳排放就有更大的控制力 (参见图3)。

考虑到碳管理的复杂性,推荐一个逐步式的解决方案:

1.诊断和评估

如今的全球经济和公司与其业务伙伴(供应商、合约制造商、物流服务提供商、财务和税务实体、客户)间的相互依存性要求企业对于其整个供应链——从供应策略到配送和库房管理,再到生产运营和客户服务的碳影响有一个整体认识。通过碳诊断——按照一组简单的碳报告书和关键绩效指标评估每个高阶供应链组件,一个公司能够定义自己的成熟度,识别差距和设定目标水平。

2.碳资产管理

直接减少碳排放的大部分机会存在于供应链的设施和资产当中。例如仓储设施、机械设备、车队和数据中心等会消耗大量能源。

投资于低碳排放设施和节能设备是有效的第一步,具有明确的投资回报,Catalyst Paper Corporation公司的例子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减少纸张生产中的能耗

加拿大纸浆和造纸公司Catalyst Paper Corporation利用其自有的副产品(生物量)来提供运行动力。它还从排放物中回收的热能来保温处理水,并因此进一步减少其碳排放。通过提高效率和改用天然气,该公司自1990年以来使其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70%,能源使用减少了21%。单是在2005和2006年,公司就通过减少燃料消耗2%实现节约440万美元。

3.职能优化

每个供应链职能都能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具体的贡献。一般而言,基于碳诊断结果及“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在流程中越早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能力通常会越大(参见图4)。在考虑产品设计、客户订单履行甚至逆向物流过程中,都存在一系列进行职能优化的机会。

4.内部横向整合

鉴于供应链全球分布以及产品的客户化现状,减少碳排放的复杂性与日俱增,具体的职能改进空间变得非常有限。相比之下,跨职能的水平整合方案能有更大的影响。

与“面向制造的设计”或“面向服务的设计”概念相似,“面向环境的设计”将排放物考虑在内。这包括碳排放对采购、制造和配送的影响。另一个通行做法是修改包装,以方便运输。Friesland Coberco Dairy Foods公司是一个跨越所有职能 (从产品设计到运输)的例子。本例表明,较晚的定制可以减小分散运营的影响,但是它要求企业进行跨供应链职能的综合性碳管理。同时,整合的碳管理能够提升一个企业的品牌形象。

一个乳制品供应链的综合视角

婴幼儿食物最近成为高度多样化的产品,而过去只有三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针对一个年龄组。现在,公司有大量的婴幼儿食物种类,包括那些用于增加抵抗力或消除过敏性反应的产品。位于荷兰的Friesland Coberco Dairy Foods公司生产、包装、运输和库存来自不同地点的婴幼儿食品。为了减少运输工作,该公司正在调整其产品配方及其生产流程,在基本产品的基础上形成多种产品。特殊成分是在供应链的晚期阶段才添加的,这能够减少所需的库存并因此减少运输里程,估计每年达127,000英里,同时也能够减少碳排放。

5.协同的端到端优化

虽然内部横向整合可以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但只有当供应链的所有参与者齐心合力并进行端到端优化合作时才能获得减少碳排放的最大潜力(参见有关Tesco公司补充报道)。

在明确的环境战略的基础上,应当与合作伙伴培养共同点,特别是在产品设计、包装和物流方面。一旦改进碳管理的机会明晰起来,协同和端到端的供应链优化-基于对成本、服务、质量和环境因素的平衡就能给各方创造共赢的局面。

Tesco公司的一体化包装设计

在英国零售商Tesco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包装重量中,玻璃占的比重最大。通过促使行业提供轻重量的酒瓶,Tesco将来自一个供应商的每年玻璃使用量减少了2,600吨,节约了15%。

据估计,通过进口散装“new world”酒和在英国用轻重量酒瓶进行灌装,公司能够避免4,100吨碳排放。改进产品设计不仅使玻璃生产商实现了节约,还减少了玻璃瓶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

四.理想的解决方案

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在成本、服务、质量和碳排放结果之间取得最佳平衡,这是一个典型的结合数学分析、深度计算和专业知识才能解决的优化挑战。对于尚未准备好一次性跨越所有障碍的公司,我们推荐前面讨论的中间步骤来帮助实现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而当您开始解决供应链碳管理的问题时,有几个重要问题需要考虑:

•您当前的碳足迹的模型或“热图(参见图5)”是什么?企业内部以及延伸企业中的什么流程是碳密集型的?

•您应该测量的绿色指标有哪些?改进或满足法规要求的当前目标和起点是什么?

•有关减少供应链碳排放有哪些重要的“权衡”、限制和考虑事项-同时维持服务和质量水平,并减轻成本影响?

•如果正在实施碳管理协同方案,您如何使合作伙伴加紧行动,以及如何分担风险、责任和分享价值?随着公司在碳管理方面逐渐变被动为主动,它们有可能将成本问题转化为增长机会。

在一个公司监管和社会责任要求更加严格的时代,在碳管理挑战面前扭转被动局势的公司将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的领导者。■

[编辑 陈 艾]

农业碳排放 篇4

关键词:STIRPAT模型,广东,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农业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推手已得到全社会共识。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近年来我国农业碳排放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指出,我国农业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7%[1]。可见,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农业领域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农业经济也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广东农业的高增长却是以高投入、高碳排为代价的,和国内许多农业大省相比,其化肥、农药等高碳型生产资料的投入一直稳居全国前列,也居世界前端( 中国投资咨询研究) 。统计资料显示,近10 年来广东农田的化肥施用量达到641kg /hm2, 远远超过国际认定的225kg / hm2的安全上限,农药使用量为31kg /hm2,超过农药安全使用量8. 7kg /hm2,是发达国家使用量的4 倍多[2]。因此,广东农业碳减排的空间很大。而要挖掘广东农业碳减排的潜力,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广东农业碳排放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这对于制定合理有效的农业碳减排政策措施,推进广东农业可持续发展都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农业碳排放 篇5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确立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的原则,健全碳排放初始分配标准和方式,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内容,建立违法交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体系等观点,从而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的规范性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交易 法律规制

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现状

英国于2003年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是指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对自然系统产生较小负面影响。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技术革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低碳经济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减少碳的排放,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式之一。具体而言,是指由环保部门根据各种指标制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然后依据一定标准将碳排放总量目标分配给各区域和企业,允许碳排放许可额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市场主体自发的力量,通过有效的市场交易将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和成本有效对应,从而调动企业的内在积极性,使它们自发主动减少碳排放,从而建立低碳排放的经济模式。

2008年7月以来,我国相继成立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山西吕梁节能减排交易中心,迈出了构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第一步。这四个市场的建立表明,我国正在积极探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化机制。虽然我国已经在以上地方进行了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但由于缺乏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支持,这些交易所都算不上真正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造成这个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在碳排放权交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导致对市场的培育力度不够,交易主体范围狭窄,交易价格不稳定、不透明等问题。同时,碳排放权交易的过程也受到多方面的局限,在交易过程当中由于我国对碳排污权交易中定价没有话语权,议价能力低下,使得交易价格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另外,在实践中还存在着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标准和方式不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内容凌乱、对违法交易的法律制裁力度不强等问题。因此,如何从法律制度上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势在必行。

确立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的原则

碳排放总量限制原则。碳排放总量限制是以一定区域内环境能承受的碳排放总量为依据,计算出各种特定物允许碳排放的总量,并据此对该区域内的企业作出碳排放的限量规定,以达到该区域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碳排放权交易的前提是不能对该区域内碳排放的总量进行增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该区域内的环境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碳排放物备案原则。需要进行碳排放交易的单位,必须向所在地的环境保护部门进行碳排放物的备案,将单位所拥有的碳排放物的排放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碳排放物的数量进行登记,并需要提供防治污染环境的相关材料。如果该单位的碳排放物种类、数量发生重大改变,必须及时到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变更登记备案。碳排放物备案可以使环境保护部门及时全面地了解掌握本区域内碳排放情况,为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地区碳排放许可证配额提供客观依据。

政府监督原则。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采用市场经济运行的交易方式,通过市场竞争使碳排放权得到合理的配置。但是,市场经济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因此,碳排放权的交易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问题,这时就需要政府来进行引导和监督,靠政府的公信力和强制力来解决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碳排放权交易的初级阶段,政府的引导和监督至关重要。

意思自治原则。首先,碳排放权是一种财产性权利,是一种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权,从法律属性上应该属于《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其次,进行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是民事主体;最后,碳排放权交易的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遵循意思自治原则,也就是说碳排放权交易必须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允许市场主体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因此在碳排放权交易的过程中,拥有碳排放许可交易资格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合法交易。

健全碳排放初始分配的标准和方式

笔者认为,应当根据经济发展和减排目标来确定碳排放初始分配的标准,将排放总量进行分配,分配配额应当综合考量地区经济社会情况、历史排放记录、预测排放数值等各种因素。根据排放目标的实施情况和低碳技术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审核每年的配额数量。在碳排放初始分配方式上,笔者建议采用出售和拍卖等有偿的方式。具体操作中,应由环保部门根据上年度本区域各单位碳排放情况,确定本年度可以出售和拍卖的碳排放权比例,并可预留适量的碳排放权用于奖励和吸引更多新的投资。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以一年为一个周期,这样有利于加快交易频率,激活交易市场。环保部门应以上年度的12月31日为截止日,碳排放权分配系统和审核系统将自动计算出碳排放源的实际排放量和富余量,同时把信息反馈给总量目标系统,以便准确确定来年的碳排放总量标准,富余量从第二年的1月1日起允许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完善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的内容

(一)交易主体

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是指有资格进行碳排放权买卖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碳排放权的交易可以分阶段逐步展开,每一个阶段都应当按事先设定的标准确定具体的交易主体,交易主体应该到环保部门进行登记,接受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环保部门事先设定的标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交易主体应是每年定期进行碳排放物备案登记的企业;第二,交易主体范围限于排放同类碳排放物的企业之间,这样既可以使碳排放权交易有效进行,又可以避免因交易所带来的污染监管不力、环境污染失控等结果;第三,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功能区总体规划的企业,不得受让碳排放指标;第四,政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充当交易主体,如在环境质量恶化时,买进大量碳排放指标,进行宏观调控。

(二)交易标的

碳排放权交易的标的是指企业在达到国家规定的碳排放总量后超额减少的“节余”指标。碳排放权使用人依法在一级市场取得一定的碳排放许可额后,可能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碳排放许可额的富余,二级市场就是对这些碳排放许可额进行的交易。企业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提高碳排放的污染治理能力,从而具有了碳排放的减少量,对于企业是选择将这种减少量出售获利还是选择留存,以备以后企业自身业务发展时使用,法律应给予相应的保护,保障企业对超额减少的“节余”碳排放指标拥有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三)交易合同

碳排放权交易合同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应当充分考虑碳排放权交易合同的公法化属性。因为在碳排放权交易合同中,当事人的意思不能完全自治,要受环境公共利益等条件的限制,这与传统的民事合同存在很大的差别。意思自治是传统民事合同的本质,如果将碳排放权交易合同纳入传统民事合同范畴按照意思自治原则,碳排放权交易合同应该是当事人意思自由协商的结果,政府无权对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进行干预,并且除当事人之外,任何人不得请求享有合同上的权利。但碳排放权交易合同中,涉及到对环境容量的使用。企业通过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对环境容量取得合法的使用权,但环境容量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这就决定了同一环境资源物品上的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冲突。在碳排放权的市场配置中,必须加入公共意志的干预因素。在碳排放权交易合同中,当事人的意志和公共意志是互相协调的关系。一方面,公共意志在碳排放权交易合同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当事人意志的限制需要通过确定公共意志的优先地位来实现,公共意志的作用范围决定着当事人意思自治领域的大小;另一方面,公共意志又不能完全排斥当事人意志在碳排放权交易合同中发挥作用。碳排放权交易合同同时满足当事人经济利益和公众的环境利益,合同成为平衡二者利益的支撑点。因此,碳排放权交易合同是通过私法手段实现公法目的的途径,其合同的实质就是“利益平衡”问题,即当事人利益与公众利益的平衡,强调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四)交易中介机构

交易成本在碳排放权交易中始终存在,如发布信息的成本、交易谈判的成本等,这些交易成本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否则就会抵减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实际获得的利益,交易将变得无利可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就不能顺利发展。另外,我国的企业具有规模大小不等、数量繁多、分布不固定等特点,这也会增加碳排放权交易的成本。因此,碳排放权交易中介机构的建立至关重要。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的中介机构,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增加企业交易的实际收益。笔者建议,碳排放权交易中介机构的业务应当包括提供交易信息、进行交易代理、办理碳排放权的储存、借贷等方面。

(五)交易程序

笔者认为碳排放权的交易程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碳排放权交易主体应该向环保部门提出交易申请,并提交交易双方的详细资料、交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等。其次,碳排放权交易必须取得环保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才可以进行交易。环保部门对碳排放权交易主体的审核应包括对双方的审核和对交易本身的审核,由此确定其可以交易的碳排放额,并对交易前后的环境质量进行检测。再次,碳排放交易各方就碳排放权交易的数量、价格、时间等具体内容应进行充分地协商,达成协议并签订书面合同。最后,碳排放权交易双方就交易达成的初步协议须上报环保部门审批。若审查符合要求,环保部门则批准该协议并交付执行,变更双方的碳排放许可额,颁发特殊的许可证,并监督交易的正常进行。

建立查处违法交易的法律责任体系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特点及国内、外的立法实践,在一级市场里主要涉及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者主要承担行政责任;二级市场是碳排放权主体之间的交易,同时存在环保部门的管理,违法者将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严重者将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的分析 篇6

摘 要 对气候变暖的重大挑战,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达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共识。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素。本文论述了目前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途径及研究背景,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开展二氧化碳减排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减排 对策

一、前言[1]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已经渗透到能源、粮食安全、贸易、金融和国际安全等诸多领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由此,二氧化碳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目前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途径和研究进展[2]

目前,二氧化碳减排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分离和回收使用化石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加以封存;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使用能源替代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的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新能源;三是节约用能,提高能源转换率和利用率。从所需时间、实施难易程度、减排效果和经济性等角度来考虑,这三种方案各有利弊。

(1)利用油气田对二氧化碳进行地质封存,兼有经济和环境效益,已经成为最有吸引力的碳减排手段。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的技术近年来已经受到国际重视。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中产生二氧化碳,目前的捕集技术主要有三条技术路线,即燃烧前脱碳、燃烧后脱碳及富氧燃烧。燃烧前脱碳的关键技术是转化制氢,涉及高温下氢的膜分离技术,包括模式转化装置、膜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燃烧后脱碳的技术核心是氨吸收脱除二氧化碳,难点在平吸附剂的开发。富氧燃烧技术的关键是氧气供应及高技术涡轮机的开发。二氧化碳封存是指将从电厂中回收的二氧化碳,运输至埋存地,并注人地质结构中封存起来。回收到的二氧化碳需要压缩至超临界状态,以减小体积,提高运输效率。管道运输是最有效的运输手段。

此外,二氧化碳封存还可以与强化油气开采相结合,提高油气采收率,收获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油气田封存二氧化碳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减排CO2的手段,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2)优化能源结构,使用能源替代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燃料和无碳燃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日本重点发展燃料电池、生物燃料和核电,以此来降低对石油的需求。计划到2030年,使石油在能源消费总量所占的比例从50%降到40%。

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燃料是减排二氧化碳的最终途径,但目前由于受到技术和成本等诸多方面的限制,短期内无法达到较好的减排效果。

(3)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是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美国于2005年公布的新能源法案中大力强调节能,宣布将对使用节能电器和节能建材的居民减免税收。

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CO2减排的一些建议[3]

面对我国目前严峻的碳排放问题,由此引起的气候变暖及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CO2减排刻不容缓。依据我国现有能源消费状况,及能源生产技术和成本的限制,较为可行的CO2减排的途径有如下四个方面:

(1)调整能源结构,使用其他形式的能源。

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合理渊整能源结构可有效地降低CO2排放。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仍然限于在煤炭和天然气之间进行调整,主要目标是用洁净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煤炭资源和其他能源,缓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2)开发新的煤炭利用技术。

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是由中国能源的可采储量结构决定的。也就是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变的。

(3)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由于我国大部分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贮运和中段利用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导致了能源利用率偏低[6]。与炼焦、炼油的较高加工转换率相比,不到40%的发电及电站供热的加工转换率极大影响了我国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

(4)大力发展植树造林。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吸收CO2。可以把碳固定在生物体内。林业对CO2的减排还有很大的空间。有数据估计[7],至2020年全国新增林地碳吸收可達108t,比目前的水平提高4倍。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可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所面临的碳减排压力。

四、结语

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给全球带来的影响,国际组织也逐渐形成共识:控制CO2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我国目前碳排放形势严峻,但笔者相信,只要采取正确的战略措施,我国完全可以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走低碳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慧明,杨娜.地然经济及碳排放评价方法探究.学术交流.2010(193).

[2]陈晓进.国外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9(3).

[3]杨蕾,李光明,沈雁文,黄菊文.中国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问题与碳减排措施.科技资讯.2008(3).

[4]魏一鸣,范英,王毅等.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15~20.

[5]齐超.制度含义及其本质之我见.税务与经济.2009(3).

[6]刘刚,沈镭.能源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6.25(6):33~40.

[7]蒋金荷.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0):16~23.

农业碳排放 篇7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碳排放量测算方法

目前测算碳排放的常用方法是以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为切入点,并选取各自所对应碳排放系数(主要源自IPCC),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二、三产业碳排放量或者能源碳排放量进行测算。而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将基于农业物质投入角度,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进行测算。结合相关专家建议综合考虑,认为湖北省农资投入所引发的碳排放主要源自化肥、农药、农膜以及柴油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碳排放。据此,构建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公式如下:

式中E为农业碳排放总量,Ei为各类碳源碳排放量,Ti为各碳排放源的量,δi为各碳排放源的碳排放系数。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的碳排放系数依次为0.8956、4.9641、5.1800和0.5927。其中,化肥、农药碳排放系数出自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农膜系数出自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IREEA),柴油系数出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PPC)。

1.2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方法

本文将采用对数平均D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湖北省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LMDI方法满足因素可逆,能消除残差项,克服了用其他方法分解后存在残差项或对残差项分解不当的缺点,使模型更具说服力[6]。同时,在LMDI方法中,分部门效应加总与总效应保持一致,即不同的分部门效应总和与各个部门作用于总体水平上获得的总效应相一致,这一点在多层次分析中十分有用[7]。

遵循LMDI分析框架,根据已有文献成果,并结合农业碳排放实际情况,碳排放总量可采用以下基本公式表示:

(2)式中,C、PGDP、AGDP、AL分别表示湖北省农业碳排放量、种植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农业从业劳动力总量。EI、CI、SI分别为农业生产资料效率因素、农业结构因素和农业经济水平因素。由于是基于农资投入视角探究农业碳排放,且4类农资投入均与种植业紧密相关,为了便于分析,本研究近似地以种植业碳排放替代农业碳排放,同时,鉴于农业各部门间产量、规模量化方式均存在极大不一致,为了方便比较,统一采用产值作为比较量[8]。LMDI方法采用“乘积分解”和“加和分解”两种方法进行分解,两种方法最终分解结果是一致的。对于公式(2)所示模型,设基期碳排放总量为C0,T期总量为Ct,用下标tot表示总的变化。采用加和分解,将差分分解为:

各分解因素贡献值的表达式分别为:

总效应为:△Ctot=Ct-Co=△EI+△CI+△SI+△AL

1.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南部,行政区划上包括武汉、黄冈、鄂州、黄石、咸宁、孝感、随州、荆州、荆门、襄樊、宜昌、十堰12个地级市,仙桃、天门、潜江3个省直管县级市,以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神龙架林区,东西长约740km,南北宽约470km,面积18.59万km2。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并存,总体上西高东低,依地形可分为鄂西山区、江汉平原、鄂东北低山丘陵、鄂东南低山丘陵四区。湖北省化肥、农药、农膜、柴油、耕地面积数据均出自湖北统计年鉴,以当年实际使用量为准,种植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也出自湖北统计年鉴,考虑到以实价计算的产值不能进行纵向对比,故采用GDP可比价,以1993年作为价格基准年。至于各地、市、州,其数据均源于各自统计年鉴,并统一采用2008年数据;鉴于数据难以获取,神龙架林区不在本次研究之列。

2 结果与分析

2.1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时序变化特征

根据1.1中的公式,测算1993-2010年湖北省农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993年以来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总体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93年的229.53万t增至2010年的450.83万t,增长了96.41%,年均递增4.05%(表1)。其中,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所引发的碳排放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年均递增率分别为3.90%、5.11%、3.35%和4.13%。

(1)农业碳排放总量。1993-2010年湖北农业碳排放总量总体呈“上升-平稳-上升”的三阶段变化特征:1993-1998年为第一阶段,碳排量快速增加,由229.53万t增至341.60万t,年均递增8.28%;1999-2002年为第二阶段,为平稳调整期,碳排放量维持在330万t左右;2003年为异常年份,不作评述;2004-2010年为第三阶段,碳排放量再度处于上升态势,由360.92万t增至450.83万t,年均递增3.23%,相比第一阶段增速较缓。

(2)农业碳排放强度。由于历年耕地总面积基本维持不变,故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与其碳排放总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除个别年份(2003年)外,总体也处于“上升-平稳-上升”的三阶段变化趋势。其中,1993年碳排放强度最低,仅为676.53 kg/hm2,随后几年一直呈现上升趋势,1997年突破1000 kg,达到1010.55 kg/hm2;2003年则首次突破1200 kg,为1246.34 kg/hm2;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值,为1356.30 kg/hm2。

2.2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分析

接下来,测算湖北省16个地、市、州2008年农业碳排放量如表2所示:

注:1代表农业碳排放总量;2代表农业碳排放强度。

由表2可知,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空间差异明显,各地、市、州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就农业碳排放总量来看,处于榜首的襄樊市2008年高达59.89万t,黄冈、荆门则分别以53.75万t和52.17万t,位居于二、三位;碳排放量最少的是黄石市,仅为8.18万t,潜江、天门分列倒数二、三位,排放量分别为9.51万t和10.02万t。相比农业碳排放总量与一个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密切相关,农业碳排放强度更能客观反映一个地区碳排放水平,便于不同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具体而言,2008年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地区为鄂州,高达2805.63kg/hm2,远高于其他地区,随州、黄冈分列二、三位,碳排放强度分别为1618.78 kg/hm2和1531.86kg/hm2;咸宁碳排放强度最低,为688.71 kg/hm2,不及鄂州市1/4,恩施州、十堰市分别以756.19 kg/hm2和862.40 kg/hm2居于倒数二、三位。其中,鄂州、随州、黄冈、仙桃、潜江、襄樊等6地区碳排放强度要高于湖北省同期(2008年)水平。

进一步,结合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差异,将各地区碳排放情况划分为四种类型:“高-高”型,即农业碳排放总量高、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低-高”型,碳排放总量低、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高-低”型,碳排放总量高、碳排放强度低的地区;“低-低”型,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均较低的地区。运用SPSS17.0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如表2、图1所示:

就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区域特征来看(图1),襄樊、黄冈属于典型的“高-高”型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大,碳排放强度也大;随州、鄂州、潜江、仙桃则属于“低-高”型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少,但碳排放强度较大;由于碳排放强度较高,故上述二类地区农业碳排放压力相对要大一些,就区域分布而言,主要集中于鄂东北和江汉平原部分地区。宜昌、荆门、荆州、武汉属于“高-低”型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较大,但碳排放强度较低;十堰、恩施、孝感、天门、咸宁和黄石则属于“低-低”型地区,农业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均较低;相比“高-高”型地区和“低-高”型地区,该二类地区农业碳排放压力相对较小一些,但也不容忽视。

2.3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因素分解结果

基于LMDI模型以及所获取的数据,并结合前文测算的湖北省历年农业碳排放量,借助相关分析工具,得出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因素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

结合表3易得出如下结论:

(1)效率因素、结构因素以及劳动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促进了湖北省农业碳减排。相比1993年,1994-2010年三大因素累积实现了172.88%(396.80万t)的碳减排。其中,效率因素累积实现了87.30%(200.37万t)的碳减排,表明若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使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年均递减11.79万t;劳动力因素累积实现了71.89%(165.00万t)的碳减排,表明若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农业从业劳动力的变化促使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年均递减9.71万t;结构因素累积实现了13.69%(31.43万t)的碳减排,表明若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促使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年均递减1.85万t。

(2)农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极大导致了湖北省碳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与1993年相比,1994-2010年间经济因素累积引发了269.28%(618.09万t)的碳增量,表明若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由于农业经济水平提升会导致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年均递增36.36万t。但很显然,基于农业之于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作用,稳步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仍将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所要坚持的基本方略,因此,为了推进农业碳减排而放弃农业增长的减排模式必定不会施行。由此不难预测,短期内农业经济因素仍将是导致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增加的主导因素,而要想实现农业碳减排,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关键。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基本结论

结合前文研究结果与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纵向来看。湖北省农业碳排量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上升-下降-上升”的三阶段特征;其农业碳排放强度变化轨迹与此基本一致。(2)横向比较。16个地、市、州差异明显:襄樊、黄冈为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双高”型地区;随州、鄂州、潜江、仙桃为低碳排放量、高排放强度地区;宜昌、荆门、荆州、武汉为高排放量、低排放强度地区;十堰、恩施、孝感、天门、咸宁、黄石为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双低”型地区。(3)效率因素、劳动力因素、产业结构因素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与1993年相比,分别累计实现了87.30%、71.89%、13.69%的碳减排;而经济因素则对农业碳排放具有较强推动作用,产生了269.28%的碳增量。

3.2 政策建议

(1)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提高农资利用效率。农资利用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实现农业碳减排,而鉴于化肥所引发的碳排放占据农用物质投入所导致碳排放总量的70%左右,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施肥管理,一方面,由过度依靠无机化肥逐步朝有机、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鉴于当前化肥利用效率普遍低下,应积极探寻新型化肥施用模式,提高作物化肥吸收率,以达到化肥施用“低量高效”的终极目标。除此之外,还应坚持节水、节药、节膜、节油(农用柴油)并重,全面提高农业生产资料利用效率,实现最终农业碳减排。

(2)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两型农业”之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助于推进农业碳减排。基于此,各地区应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方面,在统筹考虑自身农业资源禀赋特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渔业等低碳排放产业;另一方面,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减少资源高消耗、化学品投入大的农作物种植规模,加大高产、抗逆农作物品种的种植力度。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碳减排,应逐步摒弃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农业”之路[9]。

(3)全面制定农业碳减排中长期规划,循序渐进。为了切实推进湖北农业整体碳减排,在有想法有决心的基础上,还应坚持规划先行。基于此,政府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农业碳减排中长期规划,将减排任务分解至各阶段,循序渐进。具体而言,从两方面着手:其一,制定湖北省总体农业碳减排规划,需涵盖碳排放总量、强度两个方面;其二,各地、市、州制定与本地相适应的区域碳减排规划,对于那些减排压力大的高碳排放强度地区,规划更需合理。规划制定之后,政府主管部门应敦促相关责任主体予以落实,切实推进农业碳减排。

(4)加大宣传与教育,树立农业低碳发展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因此须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让涉农主体充分认识到农业对于气候变化的双刃剑作用,牢固树立农业低碳发展意识。现实中,涉农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农业龙头企业、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他们的准确定位关系到农业碳减排的长远发展,为此,今后应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户主导、技术推广部门助力”的角色定位格局,极力构建农业碳减排“四位一体”长效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锋,吴丽华,杨超.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10(2):123-136.

[2]张丽峰.我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碳排放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5):1-7.

[3]游和远,吴次芳.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效率极其低碳优化——基于能源消耗的视角[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875-1884.

[4]李鑫,欧阳勋志,刘琪璟.江西省2001—2005年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区域分布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4):656-665.

[5]张秀梅,李升峰,黄贤金,等.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32(4):768-775.

[6]朱勤,彭希哲,陆志明,等.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12):2072-2079.

[7]李国志,李宗植.中国农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基于LMDI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0(10):66-71.

[8]田云,李波,张俊飚.我国农地利用碳排放的阶段特征及因素分解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59-63.

碳排放与低碳建筑 篇8

所谓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 明确针对六种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削减, 包括: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氧化亚氮 (N2O) 、氢氟碳化物 (HFCs) 、全氟碳化物 (PFCs) 及六氟化硫 (SF6) 。其中, 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 但对全球升温的影响百分比来说, 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较多, 所占的比例也最大, 约为55%。因此用碳 (Carbon) 一词作为代表。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大, 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地球环境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 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 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1997年的12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3年, 在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到“低碳经济”一词, 2007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明确提出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 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让低碳、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 低碳建筑

2.1 什么是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提高能效, 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2.2 为什么发展低碳建筑

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 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 几乎占到了50%, 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实际上, 城市里碳排放, 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上, 而交通汽车只占到30%。

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更是能耗大户。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 约释放出0.8吨碳。另外, 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能源都参与其中, 碳排放量很大。因此, 尽快建设绿色低碳住宅项目, 实现节能技术创新, 建立建筑低碳排放体系, 注重建设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以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的碳排放, 并形成可循环持续发展的模式, 最终, 使建筑物有效的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标准, 是中国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开发商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并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关键是市场的认可, 随着人们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和了解, 市场的认可是指日可待, 不会太久, 没有绿色低碳内容的项目恐怕就要被市场淘汰, 而积极筹划运营开发的低碳项目或将大行其道。

2.3 怎样实现低碳建筑

以下技术的应用是实现低碳建筑的基础。约增加的建筑投入在总成本的5%左右, 却能取得30%~40%的减排效果。

(1) 外墙节能技术:墙体的复合技术有内附保温层、外附保温层和夹心保温层三种。我国采用夹心保温作法的较多, 在欧洲各国, 大多采用外附发泡聚苯板的做法, 在德国, 外保温建筑占建筑总量的80%, 而其中70%均采用泡沫聚苯板。

(2) 门窗节能技术:中空玻璃, 镀膜玻璃 (包括反射玻璃、吸热玻璃) 高强度LOW-E防火玻璃 (高强度低辐射镀膜防火玻璃) 、采用磁控真空溅射方法镀制含金属银层的玻璃以及最特别的智能玻璃。

(3) 屋顶节能技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 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

(4) 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 如使用地 (水) 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

(5)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热、光电玻璃幕墙等。

(6) 屋顶节能技术:利用智能技术、生态技术来实现建筑节能的愿望, 如太阳能集热屋顶和可控制的通风屋顶等。

(7) 采暖、制冷和照明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 如使用地 (水) 源热泵系统、置换式新风系统、地面辐射采暖。

(8)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光电屋面板、光电外墙板、光电遮阳板、光电窗间墙、光电天窗以及光热、光电玻璃幕墙等。

2.4 低碳建筑代表

2008年落成、2009年投入使用的北京电视台高楼, 是北京新兴建筑物中并不起眼的一座, 没有明星建筑师光环、没有耀眼的外形设计。不过, 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 它可能有着别样的样板意义。

由于采用了低碳建筑技术, 北京电视台集成了目前建筑界对环保建筑要求的最佳状态。这其中, 不仅大到包括了所有建筑材料的就地取材、无铅化设计、太阳能和日光利用、噪音、振动对策, 而且小到电梯的节能、低辐射玻璃、既能蓄热也能散热的天窗, 甚至是能根据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新风量等技术。

农业碳排放 篇9

天津市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0 920.72亿元,是1995年的9.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2.3%,位居全国首位,但2012年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近达1.8亿吨, 而1995年年平均增长率达6.0%,其中天津市工业排放量占比70.3%,天津市工业内部重工业占比高达80%,如金属压延制造、机械制造等产业。

为应对碳排放量的增加,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成立,该市场将钢铁、化工、电力热力、石化、油气开采等五大行业排放量达到一定标准的114家(现参与的111家)企业纳入试点范围,并且天津市允许个人和机构参与碳排放权。

天津市碳排放权配额发放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当年8月,主管部门通过注册系统向纳入企业免费发放本年度应发放配额的80%,第二次是在本年度纳入企业碳排放权核查结束后,分配剩余配额的20%。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按照历史法和基准法核发配额, 现阶段天津市的碳排放权配额都是以免费分配配额的分配方法在试点企业间分配。

每年4月30日前,企业首先根据企业的能源台账将消耗的能源(电力或煤等)换算出碳排放量,并提交上年度碳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然后,每年6月30日前履行上年度遵约任务,待上一年度交付义务履行后,政府会发放当年的配额。对于履约交付后多余的配额,可以结转到下一年继续使用。

天津市企业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履约的排放量,但是不得超过该年度碳排放量的10%。天津市对于超额排放的企业不罚款,但是对于超排企业可获得的政府融资支持和财政支持做出了限制。对于倒闭、关停的企业应按照当年度实际排放量注销相应配额,剩余配额由政府回收。合并、分立、解散的企业要向主管部门提交相关变更材料,主管部门进行配额转移或回收。

2014年的履约期因为企业参与核查的热情度不高, 推迟到当年7月份才完成。目前试点企业交易情况不乐观,交易不活跃。据了解,交易所9月份只有6天有交易记录,其中一半仅有20吨交易总量,10月份仅仅只有两天有交易。市场分配的配额可能是超额的,现在暂无回购机制。2014年11月4日出现了首单6万吨的控排企业(CCER) 买单。截至2014年10月10日,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交量达106万吨,其中协议转让高达82万吨。

由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国内外对于其会计处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主要有参与试点的企业在实务中的会计处理没有统一的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因此,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为天津市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的单位提供会计处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碳排放权交易特征

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与以前没有参与试点的主要区别是企业免费取得政府发放的碳排放配额,同时承担到期按实际碳排放量交付配额的义务。取得的配额与履约时交付配额之间的差额,即是减排量与超排量。企业减排的,配额结余可以出售,取得一项减排收益;企业超排的,必须在交易市场购买配额以完整履行交付义务, 从而发生一项超排支出。即相当于原来生产经营中碳排放量是没有硬性约束的,现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政府给企业规定了一定时期内的排放限额:企业减排的,可以取得减排收益;企业超排的,需负担一项超排支出。政府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根本目的还是希望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减排者受“奖励”,超排者被“罚款”,并且减排者的“奖励”由超排者买单。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大部分学者认为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一项资产,但对于确认为哪一种资产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主要包括无形资产、 金融资产和存货三种观点。

本文认为,碳排放权应当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首先,在总量管理和控制模式下建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可自由交易的稀缺资源,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其应该是流动资产。其次,企业在收到排放配额时即可将其售出,进行融资或投资,投资者也可利用市场供求关系引起的价格变化从中获利,碳排放权具有一系列金融资产的特征。再次,参与CDM项目企业通过减排取得的碳排放权是为了在近期内出售以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这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条件。因此为了适应天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更准确地反映其价值属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把碳排放权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 “交易性金融资产”一级科目下增设“碳排放权”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三、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

探讨碳排放配额交易的会计核算方法,基本思路是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解决问题。本文将参与碳市场交易的主体划分为免费发放、到期履约注销配额的试点企业和为了博取差价、以交易为目的的投资机构。根据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两类市场主体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一)自用目的、到期履约的试点企业

对于从政府免费取得、自用为目的、为履行义务而持有碳排放配额的试点企业,按照会计处理的时点不同,本文提出三种处理方法,以供参考。其中,前两种在初始计量时不对分配配额进行确认,而是在碳排放权变动时对其变动净额进行确认。

1.方法一:免费取得配额不记账,在出售结余配额或购买配额补齐差额时进行会计处理。

实际出售结余配额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

实际购买配额补齐超排数量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在这个时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由有两点:

(1)企业免费取得配额又同时承担到期交付义务,相当于试点企业与政府签订一项碳排放合约,约定试点企业严格按照政府分配的排放配额开展生产经营,以控制对环境的损害。此时,仅仅是“一纸合约”,没有实际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故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待实际履约时再进行会计处理符合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

(2)不会虚增企业资产与负债,符合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不会对现行会计报告框架造成影响,便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人对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比较。

2.方法二:取得配额时不记账,在履约期计算出配额结余或配额不足时进行会计处理。

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中,试点企业的履约时间是在排放年度第二年的6月份,试点企业将经过核查确认的排放年度实际碳排放量与免费取得的排放配额进行比较,其差额即配额结余或配额缺口。

当企业因减排而产生配额结余,试点企业应当确认一项可供出售以获取收益的资产,即按照排放配额的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减排收益)”科目。随后的持有期间, 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价以及出售时的会计处理与交易目的持有的碳排放配额的核算完全相同,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处理规则核算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当企业因超排而出现配额短缺,试点企业应当确认一项为履约必须承担的现实义务即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超排损失)”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碳排放配额款”科目。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碳排放配额,补齐履约所需配额时,相当于偿付碳排放债务。按照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碳排放配额”科目,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差额借记或贷记“管理费用(超排损失)”科目。

在履约期计算出配额结余或配额缺口时进行会计处理,其理由是第三方机构核查结果确认了企业的交付义务,此试点确认减排收益或超排损失,与第一种处理方法比较,更符合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3.方法三:取得配额时就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履约完成为止。

(1)取得碳排放配额时。试点企业免费取得碳排放配额时,在确认一项资产的同时确认一项负债。即按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碳排放配额”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的计价。在持有碳排放配额的会计期末,即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也就是说,在会计期末获取碳排放配额的市场价值 (收盘价),并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期末碳排放配额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而余额, 应按二者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如果期末碳排放配额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应按二者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3)出售配额取得货币资金。企业临时需要货币资金,将持有的排放配额出售时,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碳排放权(成本)”科目,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 “投资收益”科目。

(4)购买配额时。在履约期之前,企业根据预期的交付数量减去实际持有数量,按其差额在交易市场购买碳排放配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 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5)履约交付配额时。履行交付义务时,按账面价值, 借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碳排放配额”科目,按账面价值,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 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按照第三种方法进行会计核算,试点企业在免费取得排放配额时,就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记账规则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增加企业资产与负债,兼顾了排放配额的交易性与自用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包括试点企业与非试点企业之间、试点企业前后各会计期间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一定影响,对会计信息使用人使用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经济决策有可能产生误导。

(二)以交易为目的的投资机构

对于以短期获利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和出售碳排放配额,笔者认为其比较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碳排放权”进行会计核算。具体来说,包括取得碳排放配额的初始计量、持有期间会计期末(资产负债表日)计价、出售等三个环节的会计处理。

1. 取得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投资机构在碳排放权二级市场上购买碳排放配额时,按其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具体来说,按其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科目,按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 资产负债表日的计价。投资机构在持有碳排放配额的会计期末,即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也就是说,在会计期末应取得碳排放权的市场公允价值,并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期末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应按二者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如果期末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应按二者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3. 出售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 “投资收益”科目。

四、碳排放权交易的信息披露

在会计期末财务报表列报中,碳排放配额交易引起的资产、负债、损益的变化结果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应付款”、“管理费用”、“投资收益”等相关项目中列示, 不需要改变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

另外,在报表附注“其他重要事项”中需要披露报告年度政府分配的碳排放配额、实际排放量(含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报告年度减排量或超排量以及原因分析、报告年度减排或超排对当年利润的影响金额等。

本文建议试点企业的碳排放核查时间调整为次年的1 ~ 3月份进行,履约时间调整为4月份,以便与财务报告的会计期间相一致,便于碳排放配额交易的核算与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王艳龙,孙启明.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会计问题探析[J].经济纵横,2010(12).

朱敏,李晓红.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1).

Bebbington J.,Larrinaga-Gonzalez C.Carbon Trading: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4).

申金荣,赵亦江.我国CDM项目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11(8).

当碳排放不再免费 篇10

科技馆里, 有许多十分有趣的实验器材, 如“仙人摆渡”、“漩涡”、“神奇的喇叭”等, 而很多人最喜欢的是“低碳计算机”这个器材。它能把开车、乘飞机、用水用电等形式换算成该种几棵树来抵消碳排放。它告诉我们应该少排放二氧化碳, 多种一些绿色的植物, 来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亲——地球。

“碳”值多少钱?2012年1月起欧盟将对所有飞经欧洲的飞机收取高昂的碳排放税,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测算, 全球航空公司2012年将为这一规定缴纳24亿欧元碳排放税, 由此看来, 看不见摸不到的“碳”价格不菲。

国际关于“碳排放税”征与反对征的激烈“对撞”, 令国内民众对于“碳排放”一词不感陌生, 而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国家将开展对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安排, 也让它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的核心是将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通过。《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 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 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简称碳交易。

对碳交易最简单的认识就是空气也有了自己的价格, 不过我国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 追求的并不是给空气定价。提及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 就不能不提到人类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高。去年“两会”期间, PM2.5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之一, 据业内专家分析, PM2.5这一极小微粒, 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2011年11月至12月北京连续出现雾霾天气, “PM2.5”这一专业名词才首次进入公众视野。而PM2.5从首次进入人们视野到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仅仅用了4个月时间, 因此有人戏称其是“跑步入会”。“跑步入会”不仅凸显重视, 更表明国家处理环境问题的急迫。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工业化发展速度、民众生活水平都在大幅提升, 提升也带来了附加品:急剧上升的“碳排放”。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2012年“两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 2011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有三个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没有完成。其中, 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指标都没有完成。简单来说碳强度是能源消费的标尺, 强度下降指标未完成就意味着能源消费未减少。

稻田探宝“碳排放额度” 篇11

埃里克·雷(Kric Rey)走在中国宁夏的稻田里,向当地农民推销着转基因稻种。但是让他赖以盈利的不是稻谷,而是碳排放额度。这种改良后的稻谷能减少氮肥施用量,而氮肥是温室气体的一大来源,专业组织已经对于这种稻种每亩所减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确定。因此每种一亩稻种,埃里克就能获得相应的碳排放额度认证,再通过转手以每吨15~20欧元的价格卖给发达国家相应组织或企业,获得收益。

2005年2月正式生效的《京都议定书》造就了一批像埃里克一样来到发展中国家淘金的人。协议规定,除美国之外的大部分发达国家必须在2012年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少5%。具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可向没有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并购买因此产生的减排额度。这推动二氧化碳排放权成为炙手可热的商品在国际资本市场流通。据测算,发达国家其中需要在境外购买的排放量为25亿吨,因此形成了一个500亿欧元的巨大市场,其中中国出售的年减排额将达到全球的70%。

社区碳排放评价初探 篇12

本文对低碳社区的评价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为低碳社区的建设和评价提供指导。社区作为承载城市人口的重要区域, 居民能源消耗占整个社会能源消耗的11%左右, 社区低碳建设对低碳发展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碳排放的减少, 更体现在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观念的形成。通过研究找到减少社区碳排放的相关要素, 对不同的要素根据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分值, 对要素进行细分打分, 最后通过计算社区总分对照评价标准得到不同等级的低碳社区。

1 社区碳排放源

电力消耗:电力, 是社会生产、人们生活一刻都离不开的能源。社区电力的消耗主要来自社区采暖和供冷。其它, 如照明、厨房电器、洗衣机等电器消耗的电力。

热力的消耗:社区热力的消耗主要是采暖, 尤其是北方。

燃料的消耗:社区拥有的备用发电机、维修设备以及其它用油设施, 厨房用气、社区烧锅炉所用的煤炭。

化粪池产生的排放:社区居民产生的粪便产生的排放。

空调冷媒产生的排放:社区空调制冷剂产生的逸散性排放。

污水处理产生的排放:由于社区产生生活污水, 污水在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排放。

垃圾产生的排放:由于社区产生的垃圾, 在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排放。

社区碳排放源见图1。

2 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低碳社区的评价分为基准层和子基准层及分值。基准层规划布局与土地利用率、能源利用、温室气体管理、垃圾管理、园区管理机制和社区生活6个大的方面来评价。土地利用分成容积率和绿化率2个子基准层, 容积率是考虑少占用土地, 绿化率旨在社区留有更多的绿地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吸收CO2。能源利用是评价基准中最重要的基准, 单位面积电耗、人均能耗、节能节水器具的使用等都是对社区碳排放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温室气体管理基准主要从社区人均温室气体和单位面积减排方面做出要求。基准里和子基准具体见图2。

3 低碳社区建设指导

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 目前都没有低碳社区的统一标准和指标。尽管对于什么是低碳社区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 但是归纳起来大概就是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等方面。

根据低碳社区的评价准则, 建议低碳社区的营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a) 能源节约:家庭节能器具的推广使用, 如节能灯、变频空调、节水龙头和马桶;能源系统效率提升改造, 如高效热泵、水泵、电梯变频改造等;社区公共设施低碳化改造, 如小区活动中心, 社区能源中心;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社区商户能源系统的节能改造;社区居民用能习惯的改变, 譬如空调温度、人走关灯等意识的养成;窗户遮阳隔热与建筑外墙改造;

b) 节水节能:在社区推广使用节水龙头和马桶;雨水收集作为景观和绿化用水;中水回用和综合用水计划;

c) 绿化节能:增加社区绿化面积, 使用吸收CO2高的林分;使用屋顶、阳台等实现社区垂直绿化;

d) 绿色交通:使用公共交通, 使用汽车同乘计划, 社区自行车计划;

e) 垃圾分类和收集:建立社区垃圾分类和回收制度;

f) 社区管理:建立低碳工作专门组织和专门基金, 在社区普及低碳知识。引进和培育组织、机构参与社区低碳建设;引导和组织社区居民自觉实行低碳行动;定期公布社区低碳成果和发展动向;指出社区低碳发展的方向;宣传国内外低碳、生态社区等。

4 结语

介绍了低碳社区的评价体系, 通过该体系可以对低碳社区的评价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居民对低碳社区的建设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但是, 有了这些评价的指标, 如何综合评价社区低碳、低碳指标重要程度的确定以及低碳的不同级别是低碳社区下一个研究的重要方向。

摘要: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潮下, 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共同要求。社区作为承载人们生活和居住的主要场所, 是低碳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减少碳排放的基本单元。介绍了低碳社区碳排放源及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社区低碳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建设方向。

上一篇:重污染日下一篇:物流管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