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经济

2024-09-21

碳排放权经济(共11篇)

碳排放权经济 篇1

一、低碳经济下的碳排放权交易

(一)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随着2009年12月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碳减排、碳交易”等逐渐被更多人所关注。在此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重要演讲,承诺到2020年,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要将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左右。国家发改委最近表示,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年中国将积极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二)碳排放权交易

1997年12月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则没有限制。《京都议定书》引入了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简称CDM),CDM的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具有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的项目,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被列入发达国家履行《京都议定书》的承诺。联合国给每个发达国家确定一个排放额度,允许那些额度不够用的国家向额度富余或者没有限制的国家购买排放指标。发达国家高能耗企业,为了使公司正常运转,必须向发展中国家购买二氧化碳减排指标,以获得排放权。

中国的碳排放权已成为了西方国家企业追逐的目标。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开展了279个CDM项目,如果全部实施,则相当于全球CDM减排量的50%,其中获得《京都议定书》CDM执行理事会认可的项目有37个。这让受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再次掀起被关注的高潮。中国正在形成碳排放交易的亚洲中心,未来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是能够将低碳交易作为其重要盈利来源的企业。2012年以前,我国通过碳排放交易可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益,中国可以提供全球三分之一碳排量交易。与此同时,国内碳排放权交易也开始兴起。如2009年11月,上海济丰纸业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向厦门赫仕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购买了6 266吨的碳排放量。

二、碳排放权交易面临的会计问题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商品交易形式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可供买卖的商品,需要对这种商品进行妥当的会计确认、计量、记账,并将其价值通过一种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统一方法在报表上加以披露。但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缺乏对碳排放权及其交易的规范,碳排放权交易面临诸多会计问题。

(一)碳排放权的确认问题

碳排放权既然可以交易,那么其是否属于企业的资产?如果属于企业的资产,是分类为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具体应确认为哪种资产?应该在何时进行确认?碳排放义务是企业的负债吗?如果是,那么应确认为什么类型的负债?

(二)碳排放权的计量问题

如果碳排放权应该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加以确认,那么它应该用何种计量属性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外购的碳排放权和从政府手中无偿取得的碳排放权,分别应该如何确定初始入账价值?企业在持有期间,又应该如何对碳排放权进行后续计量?

(三)碳排放权的记录问题

企业获得或出售碳排放权时,应该如何进行记录?出售碳排放权取得的收入如何入账?

(四)碳排放权的报告问题

会计期末,在企业财务报表上应否披露企业持有的碳排放权?如果要披露,应该披露哪些信息?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对财务报表有什么影响?

目前在《京都议定书》框架内中国尚无强制性减排目标,但极有可能在2012年后要承担一定量的碳减排任务,这必将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企业财务状况造成重要影响。因此,诸如上述关于碳排放权的很多会计问题,需要会计界人士和政府相关部门积极面对,对碳会计规范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三、关于碳排放权的确认

会计确认是指将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一定的会计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认定的过程。《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确认除了满足上述定义之外,还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碳排放权是企业所拥有的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它能够自由交易,企业可以通过出售该排放权获利。与此同时,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碳排放权在核准的过程中发生的相应成本也能可靠计量。所以说,碳排放权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可以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那么碳排放权是分类为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具体应确认为哪种资产?有学者认为碳排放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既稀缺又有价值,也有增值收益的可能,属于金融衍生产品,且符合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应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现行“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增加“排放权”明细项目,以反映企业取得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价值。

笔者认为,碳排放权与其他排污权类似,也可以说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即“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碳排放权的总量是有限的,自身无法完成减排任务的企业只能从市场上购买其他企业的排放权,这也类似于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权。碳排放权与一些国家把垂钓权、进口配额等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基本原理是相类似的。因此,碳排放权也可以考虑确认为无形资产,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在一级科目“无形资产”下设置二级科目“碳排放权”。

四、关于碳排放权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对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金额加以认定的过程。《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应当按照一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一)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

CDM项目只有履行一定的审批程序,经过核准后才能获得碳排放交易权。在整个CDM项目开发过程中主要发生以下费用:项目开发中介的服务费用(包括制定项目开发方案、估计项目减排量、起草项目文件等)、经营实体项目审定费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费用、经营实体核实核证费、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征收的行政开支和适应性费用等。因此,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应以实际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计量。当然,这些成本相对于将来出售碳排放权获得的收益来说,是相对较少的。

(二)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

企业在持有碳排放权期间,资产负债表日应对碳排放权的价值进行再确认。有学者认为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碳排放权,在资产负债表日应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等到出售该项碳排放权时,再将其转入当期损益。笔者认为无论将碳排放权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确认为无形资产,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都是可行且合理的,因为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碳排放权交易所,我们可以从碳交易所持续可靠地取得其公允价值。

五、关于碳排放权的报告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日益显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关于碳排放方面的报告,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碳排放的相关信息。在国外,目前对编制碳排放的报表没有统一规定,只有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曾经作了适用于英国企业的示范性的规定。笔者认为,在我国碳排放披露的形式可采用把碳排放信息直接添加到原有的会计报表中,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说明。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至少应披露以下信息:CDM项目基本情况、碳排放权计价采用的方法、碳排放权的二氧化碳当量、碳排放权获得时间以及现行价值等信息。

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ACCA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和GRI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联合发表了题为《重要行业:面对气候变化报告挑战》的研究报告。ACCA政策执行总监RogerAdams说到,对于ACCA而言,希望业界能够采用全球碳排放会计准则。与碳排放相关的一系列会计问题,也亟需国内会计界人士进一步探讨。期待我国财政部能尽快组织专家进行相关研究,及早规划,早日出台我国碳排放会计准则,以支持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碳排放权经济 篇2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进一步硬化节能减排降碳指标、量化任务、强化措施,对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工作作出具体要求。

《行动方案》提出了今明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2014-2015年,单位G

D 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 D 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八个方面明确了推进节能减排降碳的三十项具体措施。一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排放产业。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严格实施能评和环评制度。二是加快建设节能减排降碳工程。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节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工程。加快更新改造燃煤锅炉,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进脱硫脱硝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机动车减排力度,强化水污染防治。三是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工作,确保完成各领域节能目标任务。四是强化技术支撑。加强技术创新,实施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加快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完善节能低碳技术遴选、评定及推广机制。五是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完善价格政策,清理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政策,落实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强化财税支持,整合各领域节能减排资金,加大节能减排投入。落实税收减免政策。推进绿色融资。六是积极推行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定期发布领跑者目录。建立碳排放权、节能量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开展项目节能量交易。推行能效标识和节能低碳产品认证。强化电力需求管理。七是加强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推进能耗和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运行监测,强化统计预警。完善节能环保法规标准,强化执法监察。八是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地方政府特别是节能减排降碳目标完成进度滞后地区和能耗排放大省的责任,严格控制地区能源消费增长,加强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动员公众参与,共同做好节能减排降碳工作。

《行动方案》将今明两年能耗增量控制目标、燃煤锅炉淘汰任务、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工程任务、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任务分解落实到了各地区。同时,提出了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将重点工作落实到国务院有关部门,并明确了时间要求。

来源:经济参考报

碳排放权会计研究述评 篇3

关键词:碳排放权会计;确认计量;核算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碳排放权会计的定义

气候变化信息中心(2003)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清洁发展机制,认为应将碳排放会计定义为:“碳排放会计是采用排放源头清除的方式,通过碳会计来实现碳排放量的记录、总结及报告的过程”。Stewart Jones(2008)认为把碳排放会计和碳固会计(CES Accounting)两个方面合计才能形成碳排放会计,才能形成碳排放管理体系。

(2)碳排放权会计的确认与计量

Jan Bebbington等(2008)认为在碳排放权会计中,要想确认碳资产和碳负债,可以通过“总额法”和“净额法”两种方法来对碳排放权进行会计处理,“净额法”中,只有购买的碳排放权才能按照购买成本确认为资产,而“总额法”中,所有的碳排放权均应进行确认。Marcel Braun等学者(2009)详尽的阐述了碳排放权的取得应按市场价格确认为无形资产;后续计量应进行摊销;出售应将取得的实际收入与摊销后的剩余额的差额记做负债,年末依据公允价值调整负债的账面价值。

(3)碳排放成本的核算

Janek Ratnatunga(2007)认为,企业应该对碳排放成本进行必要的核算和管理,分析了碳排放对企业成本和收益的影响,对于碳排放成本的管理一定要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高度;Ratnatunga(2007)提出碳排放成本核算的两种工具。其一是建立一个核算体系,把与碳排放权相关的成本从企业的传统成本中剥离出来,然后再进行汇总、归类最后进行合计;其二是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把碳排放成本从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进行提取,然后准确的进行计量和核算。

(4)碳排放权会计的报告与披露

Martin Freedman(2005)认为,企业应该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出发,对企业碳排放的数量、达到减排目标所需的成本、公司应对减排采取的对策等这些角度进行信息的披露。Eun-Hee Kim(2007)采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对于股东和投资者行动的影响。Stephen G.Kerr(2008)观点认为,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披露所有关于环境资产和负债的相关信息,其中包括碳资产与碳负债。

二、国内研究综述

(1)碳排放权会计的确认

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一项存货。张鹏(2000)认为无论是何种方式取得的碳排放权,都存在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其最终的持有目的必然是为了销售,碳排放权是一项具有存货性质的资产。

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时军、王艳龙(2010)认为,碳排放权是一个国家排放二氧化碳的权利,但它的持有目的不是为了短期出售获利,具有金融资产的性质却不是短期流动资产,因此应将其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徐峰林,李晨晨(2011)详细的阐述了企业的碳排放权是种类似于债券的金融市场凭证,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自由的进行交易,企业可以选择出售获利,也可以选择套期保值,利用远期的合约进行碳排放权的投资交易。

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张倩,张国康(2011)认为碳排放权是一项能单独从企业分离进行出售或者转让的资产,它不具有实物形态且完全可以辨认,预期会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碳排放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2)碳排放权会计的计量

从资产归属类别上来看,张鹏(2000)认为作为一种存货,在进行初始计量时,可以根据其可变现净值确定初始成本;在进行期末计量时,期末成本也可按可变现净值确定;在出售时,企业确认的收入和成本相等,并不确认利润。王艳、李亚培(2008)等学者认为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碳排放权,应当在取得时按照交易价格确定入账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于出售时将其转入资本公积。何洪峰、刘桂春(2010)的观点是,碳排放权被确认为无形资产,初始计量应选择成本法,后续计量应对碳排放权进行摊销并将其计入当期损益,在持有期间的价格波动不应计入损益。

(3)碳排放权会计的信息披露和报告

虽然学术界对于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存在着争议,但是对碳排放权的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两种普遍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碳排放信息不仅要从报表项目里反映,还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朱敏、李晓红(2010)认为企业向外界披露碳排放权的会计信息,应通过在财务报表内部相关项目的披露;同时在财务报表外,披露企业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概况、碳排放权期初和期末的账面价值、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开发的减排措施、所引进的先进技术等。

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的碳排放权信息应该单独报告,即从碳会计角度提供单独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信息。方施(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企业应该编制出统一的碳会计财务报表,企业填列并进行披露,从而使信息的使用者清晰直观的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情况。

三、结论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环境的不断恶化,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得到了全球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诸多学者对碳排放权的问题做出了深入详细的研究。与国际研究水平相比较,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着清洁发展机制展开,亟待建立一个完善且健全的碳排放权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指导我国企业进行碳排放权的核算,以便更好地从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获益。(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David Glodstein,Kenneth A.Winkelman,James M.Fornaro.Accounting for Emissions:Emerging issues and the need for global accounting standards[J].Journal of Accountancy,2009,(5):453-512.

[2]Marcel Braun.The evolution of emissions trading in the European Union-The role of policy networks,knowledge and policy entrepreneur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9,(34):469-487.

[3]邹武平.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会计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10,(04):7-8.

[4]马晓军.论环境会计与清洁排放激励机制的建立[J].商业文化,2009,(07):54.

[5]周志方,肖序.国际碳会计最新发展及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9,(11):23-30.

碳排放权经济 篇4

在低碳经济下,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商品交易形式, 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可供买卖的商品, 需要对这种商品进行妥当的会计确认、计量、记账, 并将其价值通过一种适用于各行各业的统一方法在报表上加以披露。但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缺乏对碳排放权及其交易的规范, 碳排放权交易面临诸多会计问题。一是资产的确认。既然可以交易, 是否应该确认为资产值得思考;二是应该归属于何种资产或负债。如果属于企业的资产, 是分类为流动资产还是非流动资产;同样道理, 碳排放义务是否归属于企业的负债。三是核算时应该用何种计量属性进行初始计量;企业外购的碳排放权和从政府手中无偿取得的碳排放权, 分别应该如何确定初始入账价值;企业在持有期间, 又应该如何对碳排放权进行后续计量等都值得思考。

二、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

在低碳经济模式下,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稀缺资源, 碳排放权交易将成为一种崭新的商品交易形式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如何对碳排放量进行会计核算, 科学、合理的会计确认与计量是目前会计学术界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 碳排放权的确认

碳排放权是一个国家排放C02的权利, 应该作为资产核算。而作为何种资产, 关于碳排放权的确认问题, 学术界的主要观点有确认为金融资产、确认为存货、确认为无形资产和作为环境成本核算四种。笔者认为, 上述观点关于碳排放权的确认与计量并不十分准确。碳排放权类似于土地使用权, 碳排放权的总量是有限的, 如果自身碳排放权不够使用的企业只能从市场上购买其他企业的排放权, 土地使用权可以作为“无形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来进行会计核算, 所以笔者认为, 可以将碳排放权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或者“投资性碳排放权”来进行会计核算。而“投资性碳排放权”会计科目是在“投资性房地产”科目的基础上创新提出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 无形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 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 (2) 无形资产具有可辨认性; (3) 无形资产属于非货币性资产”。考虑到碳排放量不具实物形态、具有可辨认性、应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企业可以将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在无形资产下设立二级科目“碳排放权”。如果企业购买的碳排放权不是为了自身的使用, 而是持有以备增值后转让的, 应该作为“投资性碳排放权”进行核算。

(二) 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

1. 作为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根据无形资产具体准则的相关规定,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 即以取得该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主要包括购买碳排放权成本和一些服务费。借记“无形资产———碳排放权”科目, 贷记有关资产科目。

例1:A公司2010年1月5日从B公司购买一项碳排放权, 支付价款100万元, 货款已支付, 该项碳排放权用于产品生产。

A公司账务处理如下:

2010年1月5日, 购买碳排放权:

2. 作为投资性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

如果企业购买的碳排放权不是为了自身的使用, 而是持有以备增值后转让的, 应该作为“投资性碳排放权”进行核算, 购入时以公允价值入账。

例2:A公司2010年1月8日从C公司购买一项碳排放权, 支付价款200万元, 货款已支付, 该项碳排放权确认为投资性碳排放权,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2010年1月8日, 购买碳排放权:

3. 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

若企业以无形资产进行会计确认, 像其他无形资产一样, 在持有期间按其寿命进行摊销。若企业购买的碳排放权不是为了自身的使用, 而是持有以备增值后转让的, 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在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 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

例3:沿用上例2, 2010年12月31日, 该项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为210万元。

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2010年12月31日, 公允价值变动:

或2010年12月31日, 该项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为190万元。

4. 碳排放权的处置。

当对碳排放权进行处置时, 也分为“无形资产”和“投资性碳排放权”两种方式处理。若企业以无形资产进行会计确认, 其会计处置方法与其他无形资产一样。若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碳排放权时, 应当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科目, 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该项投资性碳排放权的账面余额, 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按其成本贷记“投资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按其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贷记或借记“投资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同时结转投资性碳排放权累计公允价值变动。

例4:A公司2010年3月10日从D公司购买一项碳排放权, 支付价款300万元, 货款已支付, 该项碳排放权确认为投资性碳排放权,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010年6月30日, 该项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为320万元。2010年8月10日, A公司以350万元出售该碳排放权, 出售款项已收讫。

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10年3月10日, 购买碳排放权:

2.2010年6月30日, 公允价值变动:

3.2010年出售投资性碳排放权:

三、碳排放权的会计披露

低碳经济条件下传统信息披露体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信息披露仅侧重于反映企业资本状况及运营结果, 对生产活动的“外部性”避而不谈。财务报告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实施低碳经济的实际情况, 影响信息披露质量。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日益显著,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关于碳排放方面的报告, 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碳排放的相关信息。在国外, 目前对编制碳排放的报表没有统一规定, 只有英国环境、食品和乡村事务部曾经对英国的企业进行了示范性规定。笔者认为, 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形式应当包括两方面:一是在现有的会计报表中增加碳排放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下增加碳排放权项目, 增加投资性碳排放权项目。二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说明。如CDM项目基本情况、碳排放权计价采用的方法、碳排放权的二氧化碳当量、碳排放权获得时间以及现行价值等。

碳排放权经济 篇5

摘 要:本文以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试行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碳排放交易的本质入手,运用假设数据的方法描述碳排放权交易的具体过程。结合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立法现状与实践情况,通过分析研究欧盟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总结其先进经验,为构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提供参考。最后将重点落到重庆市试点上,通过事实与数据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在立法位阶、市场活跃度、初始分配模式、監管制度及责任追究机制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碳排放权;市场交易;重庆市;法律制度;法律责任

一、碳排放权交易的本质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以达到保护环境、促进发展共赢的目的,本质上是一种排污权交易(即环境容量使用权交易)概念[1]。环境有多大的容量,就是在不造成环境永久性损害的前提下,环境可以容纳多少污染物[2]。它就像是一个气球,每个国家都将CO2及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其中,如果不加以限制,“气球”就会爆炸。于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各国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研究,力求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的解决之道。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了初步构想,其后,《京都议定书》基本构建完成碳排放权交易制度[3]。根据《京都议定书》的内容,可作如下假设:

由上表不难看出:①不管甲乙丙丁四国的结果怎样,总体上,确确实实为地球减排了5X;②完成承诺减排目标的国家有利可图,未完成的国家需多花成本。

由此可见,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对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碳排放权交易的有利可图会吸引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主动减排、清洁生产,省去治污费用以降低企业成本。

二、国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

纵观全球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国家,欧盟走在了前列。自2002年签署《京都议定书》以来,欧盟积极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为全球碳减排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与欧盟不同,美国目前没有承担《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强制减排义务,仅在部分区域或州形成了各自碳排放体系。而且各个体系的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运行各不相同,均有其优势与不足之处。鉴于我国即将在2017年试行全国范围内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没有统一体系的美国不太符合我国国情,所以在此我们重点探讨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1.碳排放权交易的立法状况

2003年10月欧盟颁布了统一的对所有成员国具有约束力的《在共同体内建立温室气体排放量交易框架指令》,该指令对实现《京都议定书》中的减排目标,欧盟碳交易市场所涵盖的强制减排行业均做了具体的规定,同时也宣告了欧盟ETS的建立,并且规定了欧盟碳交易市场所涵盖的强制减排行业 [4]。同时,为了使各项指标更好的指导实践,欧盟还颁布了各项具体的法律法规,如,对欧盟碳排放总量进行统一化规定的决定、用来规制排放配额分配方式之拍卖的《拍卖法规》等。

2.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

目前碳排放初始分配主要有四种模式,即“免费分配”“固定价格出售”“拍卖”和“免费与有偿相结合的混合分配”[5]。欧盟在碳排放权交易的配额管理上主要采取由政府免费分配逐步过渡到拍卖的方式。在2012年之前,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由政府免费分配;然后在2013年至2027年,政府免费分配方式与拍卖并存,但是以拍卖为主;2027年之后,取消由政府免费分配配额的方式,全部采用拍卖的方式获得碳排放权配额。

3.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管制度

在监管方面,2012年欧盟颁布了《加强欧盟碳交易计划市场监管的框架》,确立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的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负责监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违法行为。其次,建立了欧盟独立交易登记系统,负责对所有碳排放权交易进行详细记录和核查;然后还规定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各国的监管机构对各成员国内的交易制度进行具体的监管。

4.碳排放权交易责任追究机制

根据欧盟《碳排放权交易框架指令》的相关规定,碳排放权交易违约的处罚实行阶段性惩罚。在交易实行的第一个阶段,如果超额排放一公吨二氧化碳,需要罚款四十欧元;如果在交易的第二阶段再次违约,每超额排放一公吨二氧化碳,就要被罚款一百欧元。除此之外,在当年接受罚款后,还会在下一年的本应得的排放额中减去上一年超过的排放额。

三、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现状与实践

1.我国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关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有201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以及包括重庆市在内的试点省市出台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政策性文件和各交易所的规章制度(多达107部)。这些基本构成了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行法律制度框架。

这种法律制度体系,一方面,适应了我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有利于短期的、快速的实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为构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实践经验。以重庆市为例,有关碳排放权交易共有5部部门规章及地方政府规章,涉及配额管理、核算核查、监督管理等方面,各有侧重,功能较为齐全,在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体系。另一方面,放眼全国,各试点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的指导自行管理,有可能会导致各地方监管差异较大,最后难以形成宏观层面的统一监管体系[6]。例如湖北省试点的地方政策法规多达31部,而深圳仅4部。

2.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实践现状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8月底,中国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累计交易地方配额约4024万吨,成交额约12亿元;累计拍卖配额约1664万吨,成交额约8亿元。而被纳入排控企业的履约率也在上升,2014年和2015年履约率分别达到96%和98%以上。根据平台公布的数据,最近一个星期,上海平均日成交量约3万吨。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重庆市的交易市场始终低迷,除偶有成交量大的个案外,整体市场交易量低,甚至多日陷于零交易量的尴尬境地。

四、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试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法律位阶低

从我国七个省市试点工作的立法现状来看,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立法主要为地方政府或发改委制定的《暂行办法》,其法律位阶较低、法律规范效力等级明显不足。反映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就是《暂行办法》只能作为审判的参照依据,而不能作为执行依据,这导致碳排放权交易在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法律适用上的空白。而与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的单行法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对气候变化法》四部。这些法律只能调整碳排放权交易中的部分问题而不能涵盖全部,因此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引导性,且在实践过程中的可行性也不高,只是起到一个补充解释的作用。

2.交易主体积极性不高,市场活跃度低

从上文相关数据来看,重庆市碳交易权排放市场活跃度低,交易主体(即纳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积极性不高。主要两个方面的原因:①碳排放权交易经济价值小。交易主题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带来的经济利益,而目前的碳市场中用于交易的碳排放权经济价值较小,无法为企业带来当前可见的实质利益,其潜在价值又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企业无利可图,更多时候是出于环保责任与政府的强制要求被动进行交易,主动性不强。②投资主体少,市场范围局限。投资,使得市场拥有了良好的流动性,同时也可以提高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效率及对碳排放权的合理定价[7]。由于重庆市乃至全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范围具有区域局限性,确少甚至没有投资主体。这就导致了整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流动性不强,进而影响市场活跃度。

3.初始分配方式不合理

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指,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体系内,在政府或其主管部门等分配主体的主导下,依靠既定的分配原则、规制和方式,在碳排放主体间分配碳排放总量的行为、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总和。初始分配通常采用有偿分配与无偿分配等两种方式。据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重庆市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采取的是无偿分配方式,具体步骤是“配额管理企业自主申报排放量—主管部门确定配额量—主管部门调整配额量”。从理论上来看,单纯地使用无偿分配方式不能提供碳排放权交易的定价基础[9]。企业从主管部门处无偿获得配额,但考虑到无法预知政府政策走向所存在的风险,往往不愿出售手中剩余的配额,这就造成了市场交易量不足和活跃度不高。从实践中看,这种分配方式还存在两种弊端:首先,由企业自主申报排放量易导致企业通过超额申报排放量来排斥其责任;其次,在现实交易中,完全由主管部门调整并最终确定配额量,难以保证初始分配的公平和效率。

4.监管機构设置和权限分配不明确

《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的监督管理和交易工作的组织实施及综合协调。从而确定了重庆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主管部门地位。同时还规定,市发改委应当对配额管理单位,交易所的各项活动加强监管,还赋予了主管部门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权。而加强管理的力度,加强管理的具体措施并没有相关立法予以规定,同时对于其他方面也没有规定有效的监控措施。另外《暂行办法》还规定了其他机构如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经济委等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管理工作。但发改委至今也没有出台相关法律规范,明确各自的法律职权,导致各监管与法律部门无法可依、权限不明。

5.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

在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管过程中,涉及配额管理单位、核查机构、交易所和监管人员这几方主体,《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分别对这四方主体的违法行为的制裁作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定,存在以下问题:其一,通报违规行为、取消评优评先、不予财政补助的处罚措施与罚款、处分相比力度较弱,对相关违法主体不具有威慑力;其二,规定有违法违规行为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对实施哪些行为违法违规规定不具体,实践过程中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主体自由裁量权较大,容易造成监管人员滥用职权,损害交易主体的权益。

五、重庆市碳排放权交易试行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1.提高碳排放权交易规范的法律位阶

中央政府可以就碳排放权交易制定统一的行政法规。首先,这属于为规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为的需要而制定法规的事项;其次,因碳排放权交易将于2017年在全国建立统一市场,故属于全国性的工作;最后,碳排放权交易涉及的范围较广,不专属于某一区域或者委员会的行政工作[8]。因此,我国将来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规范制定主体可以是中央政府,这样既能提高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在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的等级位阶,同时也便于实现其与其他法律制度的对接。

2.鼓励投资及开发碳金融业务

碳排放权交易毕竟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发展很不稳定,风险较大,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法规来保证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稳定,在有充分法律保障的前提下使投资者放心地参加到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投资中来,促进整个市场的繁荣。此外,还可以对投资者进行碳排放投资知识的教育,加强其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以及投资收益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增强投资者信心。此外,还应当,鼓励开发碳金融业务。例如尝试推动配额托管交易制度等。

3.转换初始分配方式:进行阶段性灵活调整

通过对国外碳排放交易法律制度的研究。我们发现,各种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方式在立法或实践中都有所运用。但每种分配规则各有优劣,没有一种分配规则在所有条件下,考虑到制度的各个层面都优于其他分配规则。初始分配规则的选择,必须满足多项价值目标,最终取决于在某个特定时间的地点起支配作用的制度,经济和技术条件[8]。因此,我们可以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分配方式进行灵活调整。具体的做法是:在碳排放权交易的第一阶段采用无偿分配为主,拍卖和奖励为辅的混合模式。我国碳排放交易制度尚处起步阶段,没有正式形成整体交易市场,因此第一阶段分配模式的确立还需与既往模式相衔接。相对其他模式而言,此种模式更具可行性。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到成熟阶段,再尝试进行公开拍卖,招标。

4.明确监管机构权限分配

首先应当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职权,理顺各有关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协调有序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网络。其次,应扩大主管机构的监管职权,将可能出现的新情况纳入主管机构的监督范围之中。最后,碳排放权交易主管机构的一个重要职权是监督各有关碳排放权排放主体的行为,除了明确主管机构的监督职责外,可以引进社会监督这一种方式,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监督。

5.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需要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规定,涉及到立法的问题,上面已经谈到立法的问题,在此做一些补充。首先要明确责任追究的原則,对监管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以原则来统一规范,同时为监管主体对在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监管上的法律指导;然后要明确责任追究的种类,选择与该项违法行为相一致的处罚措施,做到既能够实现法律的错与罚相适应,又能对各主体起到威慑作业,防止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还要明确责任追究的适用范围,改变以往笼统规定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某种处罚的做法,作出具体的有可操作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孙瑞.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6(3).

[2]张龙.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13-3-20(10652).

[3]肖志明、林乔金.企业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成本负担分析——以欧盟为例[J].东方论坛,2014(2).

[4]温言,刘长松,罗勇.美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评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3.9(2):144-149

[5]傅强.李涛,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国际及路径选择[M].中国科技论坛.2010(9)

[6]王建文.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商法适用:困境与出路[J].现代法学,2012(5).

[7]王燕,张磊.碳排放交易市场化法律保障机制的探索[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234-235.

[8]王清军.排污权初始分配的法律调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2):260-265.

碳排放权经济 篇6

一、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

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型经济资源, 在自由市场进行交易, 拥有自己的定价机制, 其计量模式始终采用公允价值。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碳减排量作为一项资产, 但它不是为了短期出售而持有, 不能将其列入交易性金融资产范围, 应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确认更合适, 并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二、碳排放权的会计计量

(一) 初始计量

会计计量模式是会计人员以货币为手段将会计信息处理的过程, 实质是确定确定经济主体所发生经济事项的入账价值。参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碳排放权会计也应按公允价值 (应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基础确定) 计量, 具体做法可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碳排放权”二级科目, 以反映其价值, 将购入时相关交易费用纳入成本进行核算, 其初始确认金额为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

(二) 持有期间损益确认

企业持有碳排放权期间, 碳排放权会发生相应的收益, 对此将其在“投资收益”科目中进行会计核算。

(三) 后续计量

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时, 应按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 但不扣除对该资产将来处置时可能发生的各项交易费用。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准确把握市场变动情况, 及时反映真实价值。对碳排放权的价值在资产负债表日应进行再确认, 鉴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碳排放权在期末的价值应以公允价值反映, 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由碳交易所可靠取得其市场价格确定其入账价值, 以实时准确反映其价值。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其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处理如下:

当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

当公允价值下降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现举例说明:

三、碳排放权的处置处理

对于碳排放权的处置问题, 可以参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的规定, 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 按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 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将其之间的差额借或贷记“投资收益”。同时转出原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的累积额所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简略总结如下:

借:银行存款等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 (也可能在贷方)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

投资收益 (也可能在贷方)

四、碳排放权的减值处理

碳排放权作为权益性工具其减值处理参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即在减值时即使碳排放权没有终止确认, 原来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所形成的累计损失, 也应当予以转出, 作当期损益处理。转出的这部分累计损失等于碳排放权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经摊余的金额、当期的公允价值和原来已经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的余额。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碳排放权, 在以后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如果上升并且客观上与确认原来的减值损失确认后所发生的事项有关系的, 应在以前范围恢复减值并予以转回。如下举例详细说明:

【例1】2007年9月1日, 华北碳投资公司与西北风电项目签订碳排放权转让合同, 合同约定六年内西北风电项目向华北碳投资公司转让CO2排放总量约为500000吨, , 转让价格每吨不低于20元人民币。

1、2007年12月31日, 碳交易所CO2排放价格为22元/吨。

确认增加的资本公积=500000× (22-20) =1000000 (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10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1000000

2、2008年12月31日, 碳交易所CO2排放价格为18元/吨。

确认减少资本公积=500000× (22-18) =2000000 (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2000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2000000

3、2009年12月31日, 碳交易所CO2价格指数严重下降为10元/吨, 发生减值。

总共发生减值损失=500000× (20-10) =5000000 (元)

借:资产价值损失—可供出售资产减值损失—碳排放权50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1000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4000000

4、2010年12月31日, 碳交易所CO2价格指数严重回升为15元/吨。

应转回减值损失=500000× (15-10) =2500000 (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2500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碳排放权2500000

参考文献

[1]张勇, 毕铭悦.我国碳排放权的确认、计量与应用策略[J].商业会计, 2011, (12) :6-7

[2]张姗, 刘静.低碳经济时代我国碳排放权会计处理的两阶段性[J].会计之友, 2011, (3) :59-60

[3]邬展霞, 王周伟, 陈云.碳关税壁垒下的碳排放权交易会计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 2011, (1) :24-25

碳排放权经济 篇7

1997年签订、2005年开始生效的《京都议定书》, 向发达国家提出温室气体减排指标 (对发展中国家无此要求) , 并提供三种减排温室气体机制以期望减缓全球变暖进程。其中发展最成熟、运用最广泛的是清洁发展机制 (CDM) 。清洁发展机制是指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下, 允许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 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 将项目所实现的“经核证的减排量” (CER) 用于完成其承诺的减排指标。基于CDM项目的相对成熟性和广泛性, 本文将着重围绕此机制下买卖双方的碳排放权交易进行论述。所谓碳排放权, 是指在经过联合国或联合国认可的减排组织认证条件下, 国家或企业以增加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或减少开发等方式减少碳排放 (温室气体排放) , 因此得到可以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计量单位, 又可称为“碳权”或“碳信用”。交易买卖碳排放权即碳排放权交易, 简称碳交易。

自碳排放权产生以来, 碳交易便迅猛增长。世界银行预测, 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到1 500亿美元, 超过原来居世界第一的石油市场的规模;按照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的估计, 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3.5万亿美元。碳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 然而企业对这项新兴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却并不一致, 尚存在如下问题:1.碳排放权是否应该确认为资产?若是, 又应确认为何种资产?2.若确认为某种资产, 应当按照何种方法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碳排放权资产的价值波动, 是否应当确认为损益?本文拟从以上角度对碳排放权的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问题进行探讨。

二、碳排放权的确认

按现行规定, 发展中国家不能直接将减排配额出售, 企业的碳排放权要经由碳基金等公司或机构的运作才能进入国际市场, 而中间商可在碳权转让中获取利润。可见碳排放权是一种虚拟商品, 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和交易价格, 符合资产的定义, 毫无疑问是一种资产。但对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何种资产, 业内存在不同的看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IFRIC 3中认为碳排放权是一种无形资产;而我国一些会计工作者认为碳排放权是一种金融资产。本文认为, 碳排放权对于不同的交易主体具有不同的经济性质, 不能一概而论, 我们可以根据交易主体的交易过程、持有碳排放权的目的不同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 CDM项目下碳排放权的确认

发展中国家企业作为CDM项目的卖方, 一般应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发达国家企业作为CDM项目的买方, 若购买碳排放权出于生产经营需要, 则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下面结合我国企业国际碳交易活动基本流程, 分析卖方碳排放权的无形资产性质。国际碳交易活动的基本流程为:企业申请CDM项目, 支付相关费用→企业通过碳基金公司找到买家, 获得资金或技术, 开展减排活动→企业确认收益, 并上交一部分收益给国家政府, 这是因为《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规定, “我国碳减排量资产属于国有资产, 企业通过CDM项目产生的碳减排量归开发企业所有, CDM项目因转让温室气体减排量所获得的收益归中国政府和实施项目的企业所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成功申请CDM项目并核证减排方法以及减排量后, 就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碳交易, 这说明此时相应的碳排放权已由该企业拥有或控制;在CDM项目下, 碳排放权是经核证的减排量, 或者说是排放一定量温室气体的权利, 因而没有实物形态可言;我国企业经由碳基金公司将碳排放权单独用于出售或转让, 并完全能够区别于其他资产, 符合可辨认性;碳排放权并不像货币性资产一样直接表现为固定的货币数额, 未来现金流量也不固定, 符合非货币性资产定义。企业碳排放权交易合约签订后, 即表明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而申请CDM项目时发生的费用与减排过程中的成本费用之和, 即为其成本。综上所述, 从CDM项目卖方角度看, 碳排放权完全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 (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和确认条件 (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从买方的交易目的出发考虑, 其碳排放权也具有无形资产性质。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因为碳排放量配额不足, 无法满足生产经营需要, 而引用减排技术成本过大或目前根本不可能达到, 便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碳排放权。同以上分析, 这种情况下购入的碳排放权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二) CDM项目外碳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确认

在国际、国内碳交易市场上, 有些企业为近期出售或回购碳排放权而进行碳交易, 则应确认此情况下的碳排放权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 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是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或回购;二是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 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三是属于衍生工具, 但是, 被指定且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企业购买碳排放权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外, 还可以在碳交易市场进行短期销售或回购以获取差额利润。所以, 此时买方应将其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三、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一) 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碳排放权的计量

1. 初始计量。

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的, 即以取得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 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从卖方角度出发, 目前我国企业的碳排放权是无偿取得的, 其初始计量价值为零, 在资产负债表内无须确认为无形资产, 但无偿取得的数量及其使用情况应当作为表外信息进行披露。此外, 在碳减排量的一个核证周期以内, 应将发生的与碳减排量核证相关的成本、费用计入碳减排量的开发支出, 之后再进行结转。对于买方来讲, 购进碳排放权属于外购的无形资产,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在CDM项目下, 买方无形资产的成本即为双方签订的合同价格。

2. 后续计量。

碳排放权的取得源自合同性权利, 属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 在其预计的使用寿命内, 应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对其进行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 持有待售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 按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在CDM项目背景下, 卖方碳排放权属于待售无形资产, 因此在持有期间不进行摊销。卖方在取得碳排放权时没有确认账面价值, 因此公允价值的变动对其没有影响。买方在取得碳排放权后, 应在其使用寿命内, 按照成本扣除残值后的金额进行摊销。

(二) 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碳排放权的计量

1.初始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 应按公允价值计量, 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其中, 交易费用是指可直接归属于购买、发行或处置金融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因此, 企业在取得碳排放权时, 应按照碳交易市场价格对其进行初始确认计量, 而其发生的交易费用记入“投资收益”账户的贷方。

2.后续计量。

企业将碳排放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其持有期间应按照碳交易市场的价格变动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在处置出售时, 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碳排放权经济 篇8

一、设计碳排放权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

碳排放权属于环境政策工具。政府通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 来达到既定的环境保护要求。在碳排放权交易中, 政府的角色是碳排放权的供给者、分配者和监管者。碳排放权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企业的边际碳减排成本, 决定了企业对碳排放权的需求, 碳排放权供给则取决于政府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而在实践中, 碳排放权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碳排放权的供给总量, 因此在设计碳排放权管理与交易制度时, 政府应保持碳排放权的适度稀缺性[1]。

欧盟为履行《京都议定书》, 从2005年开始运行欧盟碳排放权交易计划 (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 EU-ETS) , 然而由于乐观估计了欧盟未来的经济发展前景, 以及为避免“碳泄漏”, 欧盟向企业分配了大量免费的碳配额, 结果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等非预期的宏观经济冲击, 使欧盟在《京都议定书》到期时共盈余约21亿份碳排放权。碳排放权过剩严重, 干扰了欧盟碳配额的价格发现功能, 具体表现在: (1) 经济危机发生后EU-ETS与能源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不显著[2,3]; (2) 碳排放权价格波动率呈现显著杠杆效应, 市场投机氛围浓重[4,5]。

2013年欧盟对碳排放权管理制度做出重大调整, 具体包括: (1) 不再由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决定碳排放上限, 改由欧盟委员会统一设定并加大碳减排力度; (2) 逐年增加可拍卖碳配额的比重; (3) 新增航空、制氨和铝业等行业为排控对象; (4) 提高核证减排量和核证减排单位的使用要求。

为了检验欧盟碳排放权管理制度改革应对宏观经济冲击的效果, 本文将应用GARCH-M模型检验经济危机发生后, 欧盟碳排放权管理制度改革前后EU-ETS的碳期货价格波动率特征, 评估新的碳排放权管理制度是否有助于缓解杠杆效应, 提高碳排放权市场的有效性。

二、实证分析

(一) 数据处理与统计描述

为了避免宏观经济冲击发生当时对碳排放权价格波动率的影响干扰检验结果, 本文将研究区间设定为2011年至2014年。本文选择2014年12月到期的欧盟碳配额期货EUA-Dec14为研究对象, 采用的样本从2011年1月4日到2014年12月15日, 共1027个观测值。为了对比2013年碳排放权管理制度改革前后EUA-Dec14的价格波动行为, 将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子样本1从2011年1月4日到2012年12月31日, 子样本2从2013年1月2日到2014年12月15日。数据来源于美国洲际交易所网站。

表1显示了欧盟碳配额期货EUA-Dec14日收益率的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在5%的显著水平上, EUA-Dec14日收益率均值并未显著异于零;从分布来看, 全样本和子样本都呈现出尖峰态;就自相关而言, 除子样本2外, 全样本和子样本1的LM检验统计量均不能拒绝残差不存在序列自相关的假设。

(二) Chow稳定性检验

从欧盟碳配额期货EUA-Dec14价格趋势图 (图1上图) 看, 欧盟碳配额期货价格从2011年6月到2012年底一直保持着下降趋势, 2013年1月以后开始缓慢的上升。相应地, 在欧盟碳配额期货EUA-Dec14日收益率图 (图1下图) 中, 2013年初的波动幅度较大, 其他时间则相对比较平稳。因此2013年可能是EUA-Dec14价格波动的结构转折点。

为了验证2013年新的碳排放权管理制度实施是否对EU-ETS应对经济冲击的能力产生影响, 对EU-A-Dec14日收益率纯自回归模型进行Chow稳定性检, 结果显示 (表2) 迹统计量为15.9055, P值为0.0004, P值小于0.01, 说明紧缩性碳配额供给政策使碳配额期货Dec14的价格波动方程的结构, 在京都履约期和单方面承诺期发生了变化, 因此接下来将分别针对子样本1和子样本2建立ARCH类模型。

(三) 实证结果与分析

三个样本的ADF平稳性检验表明, REUA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表3列出了实证检验结果。对全样本的检验结果显示相对风险厌恶系数δ不显著, 但是γ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 说明在EUA-Dec14的合约期内, 碳期货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始终存在。

样本1的检验结果显示, 模型存在高阶ARCH效应, 说明经济危机造成的碳排放权总量过剩, 对碳配额期货价格有持续性影响, γ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 “坏消息”对碳期货市场的冲击大于“好消息”。δ不显著, 说明这一阶段碳期货的风险与收益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样本2的检验结果显示, 碳排放权管理制度改革后γ不再显著, 即不存在杠杆效应。相对风险厌恶系数δ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说明进入第二阶段后风险和收益之间成正相关关系。子样本1和子样本2的估计结果中β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 样本1的α5和样本2的α1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 说明波动性随时间变化, 且非预期收益会增大波动性。

三、结论与启示

(一) 结论

1. 新的碳排放权管理制度缓解了杠杆效应。

2013年以前欧盟仍然执行各成员国自行决定碳排放权总量的国家分配计划, 这使得EU-ETS在经济危机发生后, 没有及时对2011~2012年的碳排放权总量进行调整, 再加上90%以上的碳配额被免费分配给了排控企业, 以及允许未用完的碳配额储备至下一阶段的规定, 排控企业大量囤积碳配额, 增加了市场对于经济复苏后企业碳排放报复性反弹的预期, 以及对市场化碳减排效率的质疑, 因此造成负面消息对欧盟碳配额期货价格波动率的影响比较大。从2013年开始, 欧盟碳配额的总量分配方案由欧盟委员会统一制定, 提高了EU-ETS应对宏观经济冲击的反应速度。

2. 投资者风险偏好从风险中性转为风险厌恶。

从2013年开始, 欧盟大幅削减了碳配额计划分配总量, 碳减排目标也从原来的相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20%, 提高到了减少30%, 同时还大幅削减了电力热力等排放量大的行业获得的免费配额的额度, 减少了碳市场的投机成分, 使得风险-收益权衡变得更加显著。

(二) 启示

本文认为经济危机只是造成欧盟碳排放权过剩的诱因, 根本原因是欧盟原有的碳排放权管理制度缺乏应急机制和价格稳定机制, 具体表现在: (1) 经济危机发生后, 欧盟直到2013年才开始大幅缩减碳配额总量。这可能与京都阶段各成员国自行决定本国的碳配额总量有关, 各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博弈延迟了欧盟对非预期因素的反应速度; (2) 引入EU-ETS, 但尚未用于清缴的核证减排量没有纳入碳配额总量; (3) 交易方向单一, 缺少做市商。欧盟只考虑了碳配额短缺时利用拍卖的方式缓解碳配额的稀缺性, 忽略了市场在解决碳配额过剩中的作用。结合EU-ETS和中国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的经验, 本文认为中国在制定碳排放权管理制度时, 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应该由国家统一确定排放配额总量、重点排放单位确定标准、配额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试点省市的以上三个方面执行标准差异较大, 当地方经济发展的冲动与国家整体环境保护目标冲突时, 就可能出现类似欧盟在京都阶段, 无法对经济危机对碳配额总量的影响做出及时反应的问题。国家统筹能保证碳排放权的适度稀缺性, 提高碳排放管理制度对非预期因素的反应速度, 避免省际竞争对碳配额分配方案公平性的影响。

第二, 建立包含碳配额专项储备和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的弹性调节机制。欧盟碳排放权管理制度缺乏微调机制, 也是造成欧盟碳配额过剩的主要原因。7个试点省市在碳配额供给调节机制上各不相同, 上海和重庆将配额全部发放给企业, 但是限制免费配额的可交易上限;广东、湖北和深圳则采用预留一定比例碳配额的方式, 用于在碳配额短缺时, 通过拍卖的方式进行调剂;北京则同时采取了拍卖和回购的方式, 允许政府在市场配额盈余的时候, 通过回购平衡配额供求关系, 这种类似货币政策中公开市场操作的调节方式, 相比其他试点省市的行政调节指令更加灵活, 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第三, 理顺“使用的核证减排量”和“持有的核证减排量”之间的关系。从欧盟的经验看, 核证减排量的持有量, 比实际用于履约的核证减排量规模大, 因此剩余的核证减排量将减少企业对有偿碳配额的需求。7个试点省市也分别规定了“使用的核证减排量”占碳配额总量的比例, 但是对于企业“持有的核证减排量”却未做规定。为避免核证减排量对碳配额总量供求关系的影响, 政府应在企业购买核证减排量的同时, 核销其拥有的等量碳配额。

摘要:提高碳配额的稀缺性有利于缓解EU-ETS的杠杆效应, 但是欧盟缺乏弹性的碳配额管理制度, 很难在短期内消除碳排放权过剩。中国应尽早建立碳配额弹性供给调节机制, 发挥碳排放权价格的资源配置功能。

关键词:碳排放权,碳配额,GARCH模型

参考文献

[1]Hintermann B.Allowance Price Drivers i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EU-ET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2010, 59 (1) :43-56.

[2]Kumar S, Managi S, Matsuda A.Stock Prices of Clean Energy Firms, Oil and Carbon Markets:A Vector Autoregressive Analysis[J].Energy Economics, 2012, 34 (1) :215-226

[3]刘纪显, 张宗益, 张印.碳期货与能源股价的关系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以欧盟为例[J].经济学家, 2013 (4) .

[4]Chevallier J, Ielpo F, Mercier L.Risk Aversion and Institution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the European Carbon Market:a Case-study of the 2006 Compliance Event[J].Energy Policy, 2009, 37 (1) :15-28.

碳排放权经济 篇9

天津市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10 920.72亿元,是1995年的9.2倍,年均增长率达到12.3%,位居全国首位,但2012年二氧化碳(CO2)的排放量近达1.8亿吨, 而1995年年平均增长率达6.0%,其中天津市工业排放量占比70.3%,天津市工业内部重工业占比高达80%,如金属压延制造、机械制造等产业。

为应对碳排放量的增加,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成立,该市场将钢铁、化工、电力热力、石化、油气开采等五大行业排放量达到一定标准的114家(现参与的111家)企业纳入试点范围,并且天津市允许个人和机构参与碳排放权。

天津市碳排放权配额发放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当年8月,主管部门通过注册系统向纳入企业免费发放本年度应发放配额的80%,第二次是在本年度纳入企业碳排放权核查结束后,分配剩余配额的20%。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按照历史法和基准法核发配额, 现阶段天津市的碳排放权配额都是以免费分配配额的分配方法在试点企业间分配。

每年4月30日前,企业首先根据企业的能源台账将消耗的能源(电力或煤等)换算出碳排放量,并提交上年度碳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然后,每年6月30日前履行上年度遵约任务,待上一年度交付义务履行后,政府会发放当年的配额。对于履约交付后多余的配额,可以结转到下一年继续使用。

天津市企业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销履约的排放量,但是不得超过该年度碳排放量的10%。天津市对于超额排放的企业不罚款,但是对于超排企业可获得的政府融资支持和财政支持做出了限制。对于倒闭、关停的企业应按照当年度实际排放量注销相应配额,剩余配额由政府回收。合并、分立、解散的企业要向主管部门提交相关变更材料,主管部门进行配额转移或回收。

2014年的履约期因为企业参与核查的热情度不高, 推迟到当年7月份才完成。目前试点企业交易情况不乐观,交易不活跃。据了解,交易所9月份只有6天有交易记录,其中一半仅有20吨交易总量,10月份仅仅只有两天有交易。市场分配的配额可能是超额的,现在暂无回购机制。2014年11月4日出现了首单6万吨的控排企业(CCER) 买单。截至2014年10月10日,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成交量达106万吨,其中协议转让高达82万吨。

由于碳排放权交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国内外对于其会计处理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目前主要有参与试点的企业在实务中的会计处理没有统一的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因此,研究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为天津市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的单位提供会计处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碳排放权交易特征

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与以前没有参与试点的主要区别是企业免费取得政府发放的碳排放配额,同时承担到期按实际碳排放量交付配额的义务。取得的配额与履约时交付配额之间的差额,即是减排量与超排量。企业减排的,配额结余可以出售,取得一项减排收益;企业超排的,必须在交易市场购买配额以完整履行交付义务, 从而发生一项超排支出。即相当于原来生产经营中碳排放量是没有硬性约束的,现在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政府给企业规定了一定时期内的排放限额:企业减排的,可以取得减排收益;企业超排的,需负担一项超排支出。政府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根本目的还是希望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减排者受“奖励”,超排者被“罚款”,并且减排者的“奖励”由超排者买单。

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大部分学者认为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一项资产,但对于确认为哪一种资产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主要包括无形资产、 金融资产和存货三种观点。

本文认为,碳排放权应当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首先,在总量管理和控制模式下建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可自由交易的稀缺资源,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其应该是流动资产。其次,企业在收到排放配额时即可将其售出,进行融资或投资,投资者也可利用市场供求关系引起的价格变化从中获利,碳排放权具有一系列金融资产的特征。再次,参与CDM项目企业通过减排取得的碳排放权是为了在近期内出售以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这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条件。因此为了适应天津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更准确地反映其价值属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把碳排放权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 “交易性金融资产”一级科目下增设“碳排放权”二级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三、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

探讨碳排放配额交易的会计核算方法,基本思路是遵循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解决问题。本文将参与碳市场交易的主体划分为免费发放、到期履约注销配额的试点企业和为了博取差价、以交易为目的的投资机构。根据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两类市场主体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一)自用目的、到期履约的试点企业

对于从政府免费取得、自用为目的、为履行义务而持有碳排放配额的试点企业,按照会计处理的时点不同,本文提出三种处理方法,以供参考。其中,前两种在初始计量时不对分配配额进行确认,而是在碳排放权变动时对其变动净额进行确认。

1.方法一:免费取得配额不记账,在出售结余配额或购买配额补齐差额时进行会计处理。

实际出售结余配额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

实际购买配额补齐超排数量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在这个时点进行会计处理的理由有两点:

(1)企业免费取得配额又同时承担到期交付义务,相当于试点企业与政府签订一项碳排放合约,约定试点企业严格按照政府分配的排放配额开展生产经营,以控制对环境的损害。此时,仅仅是“一纸合约”,没有实际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流出,故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待实际履约时再进行会计处理符合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原则。

(2)不会虚增企业资产与负债,符合会计核算的可比性原则,不会对现行会计报告框架造成影响,便于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人对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比较。

2.方法二:取得配额时不记账,在履约期计算出配额结余或配额不足时进行会计处理。

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中,试点企业的履约时间是在排放年度第二年的6月份,试点企业将经过核查确认的排放年度实际碳排放量与免费取得的排放配额进行比较,其差额即配额结余或配额缺口。

当企业因减排而产生配额结余,试点企业应当确认一项可供出售以获取收益的资产,即按照排放配额的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贷记“管理费用(减排收益)”科目。随后的持有期间, 在资产负债表日的计价以及出售时的会计处理与交易目的持有的碳排放配额的核算完全相同,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处理规则核算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当企业因超排而出现配额短缺,试点企业应当确认一项为履约必须承担的现实义务即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超排损失)”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碳排放配额款”科目。

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碳排放配额,补齐履约所需配额时,相当于偿付碳排放债务。按照账面余额,借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碳排放配额”科目,按照实际支付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差额借记或贷记“管理费用(超排损失)”科目。

在履约期计算出配额结余或配额缺口时进行会计处理,其理由是第三方机构核查结果确认了企业的交付义务,此试点确认减排收益或超排损失,与第一种处理方法比较,更符合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

3.方法三:取得配额时就进行会计处理,直至履约完成为止。

(1)取得碳排放配额时。试点企业免费取得碳排放配额时,在确认一项资产的同时确认一项负债。即按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碳排放配额”科目。

(2)资产负债表日的计价。在持有碳排放配额的会计期末,即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也就是说,在会计期末获取碳排放配额的市场价值 (收盘价),并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期末碳排放配额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而余额, 应按二者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如果期末碳排放配额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 应按二者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3)出售配额取得货币资金。企业临时需要货币资金,将持有的排放配额出售时,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碳排放权(成本)”科目,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 “投资收益”科目。

(4)购买配额时。在履约期之前,企业根据预期的交付数量减去实际持有数量,按其差额在交易市场购买碳排放配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 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5)履约交付配额时。履行交付义务时,按账面价值, 借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碳排放配额”科目,按账面价值,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同时, 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 科目。

按照第三种方法进行会计核算,试点企业在免费取得排放配额时,就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记账规则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增加企业资产与负债,兼顾了排放配额的交易性与自用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包括试点企业与非试点企业之间、试点企业前后各会计期间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受到一定影响,对会计信息使用人使用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经济决策有可能产生误导。

(二)以交易为目的的投资机构

对于以短期获利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和出售碳排放配额,笔者认为其比较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碳排放权”进行会计核算。具体来说,包括取得碳排放配额的初始计量、持有期间会计期末(资产负债表日)计价、出售等三个环节的会计处理。

1. 取得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投资机构在碳排放权二级市场上购买碳排放配额时,按其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具体来说,按其公允价值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 成本”科目,按交易费用借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 资产负债表日的计价。投资机构在持有碳排放配额的会计期末,即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价。也就是说,在会计期末应取得碳排放权的市场公允价值,并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期末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应按二者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如果期末碳排放权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应按二者差额,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3. 出售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的账面余额,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成本)”科目,借记或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碳排放权(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出,借记或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或借记 “投资收益”科目。

四、碳排放权交易的信息披露

在会计期末财务报表列报中,碳排放配额交易引起的资产、负债、损益的变化结果在“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应付款”、“管理费用”、“投资收益”等相关项目中列示, 不需要改变财务报表的列报项目。

另外,在报表附注“其他重要事项”中需要披露报告年度政府分配的碳排放配额、实际排放量(含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报告年度减排量或超排量以及原因分析、报告年度减排或超排对当年利润的影响金额等。

本文建议试点企业的碳排放核查时间调整为次年的1 ~ 3月份进行,履约时间调整为4月份,以便与财务报告的会计期间相一致,便于碳排放配额交易的核算与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王艳龙,孙启明.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会计问题探析[J].经济纵横,2010(12).

朱敏,李晓红.论清洁发展机制下碳排放权的会计核算[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1).

Bebbington J.,Larrinaga-Gonzalez C.Carbon Trading: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Issues[J].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2008(4).

申金荣,赵亦江.我国CDM项目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核算[J].财会月刊,2011(8).

碳排放权经济 篇10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手段进行资源配置、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抓手。上海是我国七个碳排放权交易之一,2013年11月,上海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覆盖17个行业、191家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的温室气体总量占到全市总量的50%以上。2014年6月30日,上海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以100%的履约率圆满收官。由于某纺织企业于2013年关停,2014年度纳入碳交易体系的企业数量减至190家。截至2015年6月30日,190家控排企业全部完成履约,上海由此成为国内唯一连续两年圆满完成履约任务的试点地区。

一、上海碳市场运行情况

(一)工作进展

一是继续发展和完善碳交易政策体系。2014年9月,上海碳市场正式向非履约企业开放,允许投资机构参与上海碳市进行配额买卖;2015年4月和6月,上海进一步完善碳市场交易规则,修改了交易手续费和涨跌幅限制。上述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市场对投资机构的吸引力,截止2015年6月底,上海已引入50多家机构投资者入市,交易主体的多元化提高了市场的活跃度和流动性,同时涨跌幅的限制即降低了市场风险,又为碳金融相关业务打下了基础。

二是加快碳金融市场建设。上海试点高度重视碳金融市场的建设工作,上海市政府、市发改委先后出台《关于本市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上海市2015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等文件,统筹指导上海碳金融市场建设。上海试点不断探索和丰富碳市场的交易品种和服务,陆续开展了CCER质押、碳基金、借碳等多项碳金融业务,开展碳金融创新。

三是开展CCER市场建设。CCER作为我国碳交易的新生事物,不仅是碳配额交易的重要补充和活跃市场的重要标的,而且对未来构建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完善碳资产定价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是推进区域碳市场建设。上海积极发挥试点辐射作用,重视区域碳市场建设工作,并结合自身经验,加强与周边省市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二)交易情况

自2013年11月26日开市至2015年6月30日第二个履约期结束,上海碳交易市场共运行19个月、388个交易日。三个品种配额(SHEA13、SHEA14和SHEA15)的二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414.3万吨,累计成交额超过1.2亿元。其中,挂牌交易成交量为294.9万吨,成交额为9036.1万元;协议转让交易成交量为119.4万吨,成交额为3649.8万元。

2014年度交易量为 258.95万吨,相比2013年增加66.7%。第一个履约年度特点是前期平淡,履约期活跃。自开市至2014年初,上海碳市场整体交易平淡,2014年2月起,市场成交量小幅攀升,2014年6月履约期交易最为活跃,期间三个品种配额的成交量达111.48万吨,占到第一履约年度总成交量的72%。第二个履约年度特点是交易量逐步放大、活跃度稳步提升。与2013年度集中在履约期交易不同,2014年度除前两个月没有交易外,从2014年9月开始成交量逐月稳步放大,一方面说明了投机机构入市后有效的提升了市场流动性,另一方面说明试点企业与上一年度相比,开始积极开展配额管理,有更多的试点企业提前根据自身余缺情况和市场行情变动情况进行配额买卖。对比发现,两个履约年度的共同特点是履约末期成交量最大,这说明控排企业履约的刚性需求一直是配额交易的主要驱动力。

二、上海碳交易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政策法规体系完善,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上海碳排放交易政策法规体系主要由地方政府规章和相关配套文件构成,为碳市场提供了稳定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基础。2014年度,上海从扩大交易参与方、修改交易规则个别条款等方面对体系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二)配额总量较为宽松,不同行业需求各异

考虑到试点阶段从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的角度出发,配额总量控制相对比较宽松。针对不同行业特点,上海试点在配额分配上采用历史法与基准线法。电力、航空、机场、港口采用基准线法分配配额,其它行业则采用历史法分配配额。除电力行业外,其它16个行业均考虑先期减排配额;除电力外的其它9个工业行业均考虑新增项目配额,先期减排配额的设计是上海试点的一大创新。

(三)交易主体逐步放开,投资机构积极参与

2014年9月机构投资者入市使得交易主体多元化,向上海碳市场注入了更多流动性,也为节能减碳事业输入更多的社会资本。机构投资者对碳交易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能够向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碳资产管理服务,为减排企业锁定价格,帮助企业完成碳资产合规,从而把减排過程中的价格风险降到最低,同时还可以发现、聚集并组织对企业手中碳指标感兴趣的投资人,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四)企业碳资产管理意识普遍提升,参与度显著提高

以往企业参与碳市场的目标和动力主要集中在合规、完成履约这一层面,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意识普遍大幅提升,可以更加主动的管理碳资产、制定碳交易策略,进行碳资产的财物分析。

(五)抵消机制运行顺畅,CCER交易活跃

今年国内各试点地区首次实行CCER抵消机制,七个试点地区均出台了CCER限制条件。上海的抵消规则限制条件较少,相对较为开放,且规则出台较早,预期明确,因此吸引了不少CCER进入上海市场。2015年6月30日前,全国已签发的四批次共计74个项目中,符合上海抵消条件的减排量约为140万吨,其中约36%的CCER已被上海的试点企业购买,并用于履约清缴。

(六)试点实施效果显著,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

碳交易作为碳减排工具的作用初步显现,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上海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2013年,上海市工业行业企业碳排放较2011年减少531.7万吨,降幅3.5%,191家控排企业实际排放量较2011年减少433万吨,降幅2.7%。2014年,上海市工业行业碳排放同比下降超过2.7%,其中高能耗行业的碳排放下降超过3%。

上海试点连续两年100%履约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提高了社会对碳交易的认知度,培育和促进了碳服务关联产业发展,聚集了一批专业服务机构,碳金融业务蓬勃发展。

三、思考和建议

一是建立市场价格监控和调控机制。政府应根据碳市场的实际情况,在配额分配时预留用于市场调控的专项配额,建立以政府预算、相关低碳基金、社会捐赠等多种资金渠道融合的政府市场调节资金池、制定以价格为导向的市场监控和调控方案,明确以市场手段为主的调控措施,明确调控的价格阈值、价格调控方法、调控目标等。

二是政府在加强市场监管和控制市场风险的前提下,尽可能放松对各类碳金融创新产品的政策限制和管控,增强市场流动性:激活碳金融市场,打通排放企业碳资产融资通道。

三是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在即,国企、央企类大型控排企业应积极构建和完善企业碳资产管理机制和碳交易机制。遵守“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实现精细化和地区差异化管理”的原则,通过建立专门机构,培养专业化队伍,把认识提高到公司发展战略高度上来。

四是尽快出台碳交易领域会计处理准则,规范碳交易会计处理,促进碳交易有序健康发展。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三类:负有定期交付碳排放权完成履约义务的试点企业、投资机构和公益购买者。这三类参与者的权利、义务和目的完全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会计政策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核算。

五是上海作为我国金融机构、金融资产、金融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应在碳金融上发挥其应有作为。建议上海利用自贸区优势,借助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平台,开发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衍生品,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促使金融资源配置更好地向低碳经济领域倾斜,促进我国提升碳经济效益。

六是国家应尽快出台碳交易试点过渡方案,明确全国碳市场的启动时间、首个试点阶段结束后试点走向等,尤其是试点向全国市场过渡时间、过渡方式、试点配额延续性、地方标准(纳入门槛、配额分配、MRV标准等)如何统一等问题,明确政策预期。

碳排放权会计的计量 篇11

一、碳排放权计量属性的选择

会计计量是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企业用以计量某一要素的特性而采用的衡量方式, 它是企业如实、客观地反映某项交易的基础, 是形成会计分录和编制财务报表的价值尺度。根据我国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程度来看,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主要集中于历史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两方面。

1. 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历史成本, 又称为实际成本, 是企业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者其他等价物, 它是一种传统的计量属性, 代表的是企业取得资产时的实际交易价格。在历史成本计量下, 资产按照其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 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是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的结果, 有原始交易凭证作为证明, 可靠性较强。

由于我国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历史成本主要适用于会计主体初始确认碳排放的情况。尽管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核算可以避免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会计处理的复杂性和不可靠性, 但是由于历史成本的可靠性并不是绝对的, 在碳排放权交易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也存在缺陷。取得碳排放权时, 其历史成本是可靠的, 但是如果碳交易市场中的价格经常波动, 不同时点的碳排放权取得成本差异很大, 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就会使得会计信息失去可靠性。

就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绝大部分的碳排放权是政府无偿分配的, 因此仅仅采用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远远做不到较为真实地体现碳排放权价值的。

2.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地取得是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前提条件, 公允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碳排放权交易的经济实质。企业无偿从政府获得碳排放权时, 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则初始入账成本为零, 在财务报表中就会无法反映这项资产, 此时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就可以获得交易价格进行确认, 反映到财务报表中。目前, 我国碳交易市场试点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如建立了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辽宁碳排放权交易所等。此外在北京、上海和天津建立了环境交易所, 在广东、湖北、浙江等地成立了环境权益交易机构, 这就为碳交易公允价值发挥作用提供了基本可靠的平台。

通过以上有关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分析可以看出, 它们各有利弊, 仅采用单一的计量属性都不能够可靠地反映碳排放权交易。历史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取得碳排放权时的经济活动, 而对于政府无偿分配的碳排放权, 企业支付的成本为零时就无从计量, 公允价值却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此外, 在后续计量中若始终采用历史成本模式, 就不能更准确的反映出碳排放权的实时价值, 但是公允价值却可以体现出它的后续价值变化。然而, 公允价值的使用的重要前提是必须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 若不存在活跃市场, 企业只能参考最近类似交易的价格, 带有主观判断性, 而且公允价值经常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波动性比较大, 这些都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信息不具备可靠性。因此, 碳排放权会计应当将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者结合使用, 不应当单独采用一种计量属性。

二、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

政府是根据每年的减排任务, 对各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和自净能力评估之后, 将总碳排放权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给企业, 以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使用。我国企业获取碳排放权的方式主要有政府无偿分配、自行购买两种方式, 笔者将根据碳排放权的不同取得方式进行初始计量。

1. 企业通过政府无偿分配取得的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

政府机构将碳排放权无偿分配给企业, 对于企业来说, 相当于获得了政府给予的一项政府补助, 因此, 企业在实际获得碳排放权时, 应当按照市场价格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和递延收益, 递延收益在以后期间平均分摊, 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如果碳排放权不存在市场价格, 那么应当按照评估价值计入当期损益, 待以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时再进行调整。

企业在现实经营活动中, 对于政府无偿分配的部分可以参照有偿部分的价值来计量。如果存在活跃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市场价格能够可靠获得, 企业初始确认的金额就是接受无偿授予时点的市场价格。由于我国目前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够健全, 价格机制不完善, 其公允价值很难可靠获得, 政府对碳排放权交易价格进行指导, 因此, 在进行初始确认金额时应以政府指导价为基础。如果不存在活跃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那么市场价格难以获得, 应当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非金融资产的处理的规定, 主要采用历史成本法计量。由于碳排放权的特殊性, 我国目前在这种情况下允许交易双方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碳排放权的价格, 并经过当地主管部门核准后生效。企业有偿购买的部分按照历史成本计量, 无偿授予部分参照执行。

2. 企业通过购买取得的碳排放权的初始计量

企业通过购买方式获得的碳排放权初始确认为“无形资产”, 确认金额为企业购买时实际支付的价款和相关税费, 借记“无形资产”, 贷记“银行存款”, 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予以反映。

3. 企业结转上期剩余的碳排放权继续使用的处理

企业在对前一会计期间的碳排放权采用无形资产计量时, 对于当期碳排放权扣除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掉的剩余部分结转下一会计期间继续使用的, 应当继续确认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4. 企业的实际碳排放量超过其拥有碳排放总量的处理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由于过度消耗使得碳排放量超出了所分配的配额, 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这时企业应当将其作为一项负债。负债按照主体持有的用以抵补实际排放量的配额的账面价值计量, 计算时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对于排放量超过配额的部分, 按照该部分差额的市场价值计量。

三、碳排放权的后续计量

1. 碳排放权的摊销

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寿命内, 采用合理的摊销方式进行摊销。对于无法可靠确定其经济利益实现方式的, 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碳排放权的使用是有期限的, 企业应当在有效期内选择合适的方式对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由于碳排放权是在企业对大气造成污染时发生耗损, 因此, 对于该无形资产应当依据某一会计期间碳排放权实际使用的数量占碳排放权总的存有量的比例进行摊销。

2. 碳排放权的减值处理

由于碳排放权价值容易受到市场价格变动、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其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降低, 因此应当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对碳排放权进行减值测试, 确定可回收金额, 判断该项无形资产是否发生减值。我国会计准则规定, “资产的可回收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二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同时还规定“资产减值损失已经确认, 在以后期间不得转回”, 然而碳排放权这种无形资产具有其特殊性, 这样处理会导致企业的碳排放权价值被低估, 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 如果其价值得以恢复, 应当在减值额度内予以转回。

3. 对公允价值计量的碳排放权后续计量予以重估价值

碳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资产, 如果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并且存在持续增值情况, 应当在后续期间对其进行价值重估增值, 对于重估增值扣除减值损失后的金额确认为权益。尽管我国关于无形资产的计量不存在重估增值的规定, 但随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 碳排放权将在市场上获得增值。因此, 我国应当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对采用公允价值核算的碳排放权进行后续计量。

4. 碳排放权的处置

当企业的碳排放权超过使用期限或者实际排放量超过了排放限额又或者将剩余的碳排放权出售时, 企业应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会计网校.新企业会计准则精读精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4注册会计师会计辅导教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4.

[3] .种振.企业碳排放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 2013.

上一篇:化解压力的七种武器下一篇:湛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