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024-07-19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精选7篇)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篇1

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inal neuralgia,TN),不仅可以获得良好持久的临床疗效,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诊疗技术的改进,老年患者手术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及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自2003年12月至2010年5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三人民医院采用MVD治疗老年TN患者24例,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24例中,男性11例,女性13例,年龄在65~79岁,平均年龄68.4岁,病程2.5~23年,平均病程8.6年。疼痛部位为右侧者15例,左侧者9例。疼痛分布区:Ⅱ支3例,Ⅲ支2例,Ⅰ支Ⅱ支6例,Ⅱ支Ⅲ支9例,Ⅰ支Ⅱ支Ⅲ支4例。患者术前均长期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治疗,疼痛不能控制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具有典型三叉神经痛临床特点病例22例,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11例,Ⅱ型糖尿病史5例。术前全部病例行头颅CT或MRI检查,排除桥小脑角区占位等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使用三维时间飞跃效应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time of fly MRA,3D-TOF-MRA)技术,进行磁共振体层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MRTA)扫描显示责任血管累及三叉神经根21例(87.5%)。

1.2 手术方法

患者健侧卧位,患侧横窦乙状窦交界处斜行内下做4~5cm切口,局部钻孔,骨窗直径3cm,上近横窦,外近乙状窦,切开硬脑膜,打开小脑延髓外侧池,放脑脊液至小脑轻度下陷,将小脑外上方牵开,深入到桥小脑角,在显微镜下锐性解剖桥脑池相关蛛网膜,逐步暴露三叉神经,岩静脉和小脑上动脉,充分暴露三叉神经入脑干段,寻找责任血管,锐性分离法松解其周围的蛛网膜小梁后,选择适当大小Teflon棉垫于责任血管和脑干与三叉神经出脑干段之间。

1.3 术中所见

发现22例(91.7%)责任血管压迫或接触三又神经,2例(8.3%)未发现责任血管。责任血管为动脉单支12例,动脉多支7例,静脉1例,动静脉混合2例。动脉责任血管主要是小脑上和小脑前下动脉及其分支。24例患者均可见局部蛛网膜增厚粘连。

2 结果

2.1 疗效

本组24例老年TN患者,19例术后疼痛即完全消失,4例明显缓解,卡马西平治疗症状得到控制,1例无效。术前行MRTA扫描显示责任血管累及三叉神经根21例患者,手术均有效。

2.2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为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对症处理后消失。面瘫4例,手术后1~6个月恢复;局灶性小脑梗死l例;暴露性角膜溃疡例,2个月后恢复;无脑脊液外漏和听力障碍病例,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逐渐增多,如何为老年TN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医学面临的一项课题。本组回顾分析了24例老年TN患者发病特点,MVD的疗效及其并发症。认为MVD可治愈或缓解老年TN,手术安全有效。而围手术期准备,手术前和手术中责任血管的确定,以及规范的手术操作十分重要。

TN病因尚无一致意见。20世纪60年代,Jannetta即观察到神经根入脑干区域(REN)存在血管压迫,提出微血管压迫学说,将显微外科技术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从此,MVD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周围性病因学说认为在半月节到桥脑之间的后根部有下列病变可以引起TN,血管压迫、动脉硬化引起三叉神经的供血不足、多发硬化或脱髓鞘病变等。多数临床资料表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TN的主要病因[1]。另外有学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内动脉血管硬化延长,压迫三叉神经,使神经纤维脱髓鞘,神经电传导发生短路,感觉冲动在向中枢传导时发生错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将这些责任血管与神经纤维分离即MVD[2]。

不可否认,老年人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减退,常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血压和脑供血不足等基础疾病,给手术带来诸多不利因素。老年人脑组织可塑性差,手术过度牵拉,容易损伤正常脑组织。另外,老年人的血管弹性降低,术中如果过快吸除脑脊液,小脑组织过度退缩容易撕裂桥静脉或岩静脉,引起出血或脑干快速移位导致血供障碍。还有,后颅窝探索通常伴随一定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三又神经痛又是一组良性病变,因此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不宜首选开颅术[1]。然而,中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失去弹性产生血管扭曲,压迫三叉神经根致脱髓鞘改变引发三叉神经痛,此类患者是微血管减压的最佳适应证[3]。Jho[4]也认为,老年人因有小脑萎缩,脑池较大,手术野暴露较好。赵卫国等[5]认为,微血管减压手术的长期疗效较其他治疗方法可能更好。笔者认为,老年TN患者并非MVD的绝对禁忌指征。虽然老年人常患多脏器疾病,并伴有脑组织结构退变,只要患者有明确的手术意愿,患者的基础疾病得到足够重视和控制,全身状况稳定;外科医师采取更完善的术前评价,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和更细微的显微操作,MVD不会增加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发生;MVD后严重的并发症也可以避免,老年患者的MVD安全有效。本组24例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恢复较迅速,未发生死亡病例。

由于老年人有不同程度脑萎缩,术中不必过度牵拉小脑就可获得足够手术空间。因手术视野扩大,操作空间增加,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但是,术中应尽量减少使用脑压板牵拉,脑脊液释放要缓慢,仔细解剖、探查三叉神经根的入脑干区,辨认责任血管,常规剪开三叉神经根部至Meckels孔被覆的所有蛛网膜,充分松解游离三叉神经。术中岩静脉的处理应慎重。牵拉未完全松弛的岩静脉易致撕裂出血而危及生命[6];岩静脉能否切断应根据其粗细、位置、分支情况决定,术中尽可能保留岩静脉,除非责任血管为岩静脉并且与三叉神经粘连紧密时才予凝断,原则保留岩静脉回流至岩上窦的主干,以减少脑血流动力学改变,降低小脑梗死的风险。Teflon棉大小的选择应适当。在缝合硬脑膜前,手术区缓慢注入无菌温生理盐水并轻推小脑向外上方促其复位,术后当日补足液体量,可以避免或减轻颅内积气继发颅内感染和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眩晕症状。

保障老年TN患者MV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术前确定病因,明确责任血管十分重要。常规MRI可除外神经占位性病变,但不能显示小血管;MRTA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同时可显示血管,尤其是动脉血管,可达到增强三维高分辨MRI显示神经血管的效果[7]。责任血管来源及血管压迫方式被认为与手术效果密切相关[8]。术前使用MRTA扫描技术,既可以排除继发性病因,又能通过多方位薄层成像判断脑神经与血管的关系。MRTA扫描技术对了解责任血管的来源与行径具有重要价值,MRTA显示的血管对神经的压迫也是行MVD的重要依据。术前MRTA检查,无论对手术方案的选择还是对手术后判断均有重要的指导价值[9]。本组病例术前进行MRTA扫描明确显示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21例,手术均有效。此外,TN的主要病因是血管压迫,而动脉硬化引起三叉神经的供血不足、脱髓鞘病变等也是老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病因之一,本组2例手术无效病例,术前进行MRTA扫描未显示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这可能是MVD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评估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24例老年TN患者的发病特点,观察MVD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结果 本组24例患者,术后19例疼痛完全消失,4例疼痛明显减轻,卡马西平治疗症状得到控制,1例无效。结论 MVD可治愈或缓解老年TN,手术安全有效。MRTA扫描有助于判断MVD手术的预后,为术前筛选手术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准备和手术中责任血管的确定对预后十分重要。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25-1031.

[2]Ogungbo BI,Kelly P,Kane PJ.et a1.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Report of outcome in patients over65years of age[J].Br J Neurosurg,2000,14(1):23-27.

[3]陈春阳,刘子彪,周朝阳等.不同年龄三叉神经痛手术治疗的对比分析[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志,2007,20(4):239.

[4]Jho HD.Clinical controversy:trigeminal neuralgia[J].Surg Neurol,1996,45(5):406-408.

[5]赵卫国,薛跃华,沈建康等.老年人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6):443.

[6]陈国强,李锐,郭京.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导致患者死亡的手术并发症[J].立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志,2004,17(1):44-46.

[7]陈自谦,倪萍,陈代文等.磁共振断层血管成像对血管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影像技术,2009,24(6):121.

[8]Chung SS,Chang JW,Kim SH,et a1.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of the facial nerv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ifacial spasm:pre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lated to clinical outcomes[J].Acta Neurochir(wien),2000,142(8):901-906.

[9]种衍军,齐先龙,段德义等.MRTA在三叉神经痛病因学诊断中的应用研究中华[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5,5(9):769.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篇2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8例, 女18例;年龄均在40岁以上;病程最长3年, 最短1周, 其中以单纯牙痛症状为主有6例, 余多以单侧面部及颞侧部疼痛为主。门诊均曾服用卡马西平治疗, 部分患者症状有所缓解, 但多因出现头晕、乏力、嗜睡及白细胞减少而停服, 停药后症状均再次发作, 因畏服西药自行要求口服中药医治。

2 治疗方法

(1) 芎芷石膏汤加减:菊花12 g、天麻12 g、川芎12 g、白芷9 g、生石膏30 g (先煎) , 蔓荆子12 g、钩藤12 g (后下) , 全蝎1 g (研末冲服) , 地龙2 g (研末冲服) , 黄芩10 g、龙胆草9 g、柴胡6 g。如久痛入络, 可酌加化瘀通络之品, 如桃仁、红花、赤芍等。 (2) 若是阳明经络受风毒, 传入经络, 血凝滞而不行, 不通则痛。患者面痛明显, 不能开口言语, 手触之即痛。方药:水牛角30 g (先煎3 h) , 升麻15 g、防风12 g、羌活12 g、黄芩12 g、白附子9 g (先煎1 h) , 白芷12 g, 甘草9 g。

3 结果

26例患者除1例无明显疗效转外院手术治疗, 余均在服药3 d~5 d后症状缓解, 后继续服药10~20副后症状基本消失。

4 讨论

三叉神经痛多为中老年发病, 女性多于男性, 表现为发作性三叉性神经支配区剧痛, 以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为多, 眼神经较少。多为无先兆突然发作剧烈疼痛, 如电击、刀割或钻样痛, 每次由几秒钟至1 min~2 min, 反复发作, 剧痛难忍, 可伴有结膜充血、流泪、流涎、面部潮红等症状。间歇期可由吃饭、漱口、刷牙、抚摸口角或面颊部诱发疼痛发作, 称为激发点或扳机点, 神经系统均无阳性体征。目前病因未明, 可能的发病机制有神经受到轻微机械性、炎症性或血管等刺激压迫造成髓鞘和轴索改变, 使神经兴奋阈异常, 出现发作性疼痛。近年来, 手术活检可见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和轴索大小不均等轻型结构改变, 支持上述发病机制的论点。因患者均为头面部疼痛, 故中医诊断为头痛。头痛病因多端, 但不外乎外感和内伤, 虚实寒热。但三叉神经痛导致的头痛以六经辨证简单, 施治有效, 临床多见肝经风热及阳明风毒。外感头痛多因风邪侵袭为主, 巅高之上, 惟风可到, 少阳经循行于头之两侧, 其清阳之气受阻, 气血不畅, 阻遏络道, 而致头痛。其临床特点:痛势暴发、痛势甚剧, 或左或右, 或连及眼、齿, 痛止则如常人;舌质红、苔薄黄或苔黄厚腻。均系肝经风火所致, 治宜平肝熄风清热。

4.1 方中菊花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 功能疏散肺经风热, 且本品性寒, 入肝经, 能清肝热、平肝阳, 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肝火上攻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蔓荆子辛能散风, 微寒轻热, 轻浮上行, 偏于清利头目, 疏散头面之邪。柴胡辛散苦泻, 微寒退热, 善于祛邪解表和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且性善条达肝气, 本方用之更取其引诸方药归于肝胆二经之功用。天麻主入肝经, 且味甘质润、药性平和, 既能祛风止痛, 又能息肝风、平肝阳, 不论虚实寒热, 均可配伍应用。生石膏大寒, 取其清热泻火、凉而能散, 有透表解肌之力, 故能直折其热、疏散风火。白芷性温, 但长于止痛。钩藤性凉, 主入肝经, 既能清肝热、又能平肝阳, 故可用于治疗肝火上攻之头痛, 且因具有轻清疏泄之性, 能清透邪热。全蝎主入肝经, 性善走窜, 既能平息肝风、又能搜风通络, 善于通络止痛, 用于治疗偏正头痛。地龙功能与全蝎相近, 但性寒, 故能解诸热疾。黄芩苦寒, 清热泻火解毒。龙胆草苦寒沉降, 善泻肝胆实火。川芎辛温升散, 能上行头目, 祛风止痛, 为治头痛要药, 头痛无论虚实寒热均可用治。本品既能活血化瘀, 又能行气止痛, 为血中之气药, 具有通达气血的功效, 故对久痛入络者更宜用之。但临床若见患者舌质淡胖、苔白, 证属虚寒体质的则不宜用之。

4.2 方中应用水牛角性苦寒入血分,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用于治疗各种热病热入血分, 尤其因风毒内侵、郁而化热、致血凝滞、壅塞不通。而白附子性辛甘大热、气雄性悍、走而不守, 能温通经络, 逐经络中风寒阴邪, 为通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 里则达脏腑而温痼冷, 彻内彻外, 凡三焦经络, 诸脏诸腑, 果有真寒, 无不可治, 故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方中二药相配, 一热一寒, 阴阳兼顾, 表里通治, 通而不涩, 寒而不凝。方中黄芩苦寒, 泻火解毒, 尤其善于清中上焦火热, 本方用其增强水牛角泻火解毒凉血之力。升麻性辛甘寒, 尤善清解阳明热毒, 且性能升散, 助邪外出。羌活辛温发散, 气味雄烈, 善于升散发表, 且善入足太阳膀胱经, 以除头面及上半身痛证见长。白芷辛散温通, 长于止痛, 且善入足阳明胃经。防风既能辛散外风, 又能熄内风止痉, 善治风毒内侵, 贯于经络, 引动内风而致肌肉抽挚疼痛。甘草性甘平, 本方用之既可降低附子毒性, 又可调和诸药, 缓急止痛。纵观全方, 诸药寒热相济, 效专力强, 各有侧重, 相得益彰, 引邪外出, 阳明热毒得解, 病无论新久, 均可获效。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1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 男27例, 女45例, 年龄35~71岁, 平均年龄49岁。第一、二支痛41例, 第三支痛31例。病程最短1个月, 最长10年, 平均病程4年, 均为原发。发作时无预兆、无诱因, 突然剧痛, 难以忍受, 每日1次或多次, 痛后恢复正常。疼痛多从口角附近开始, 放射到同侧面颊、耳、眼和头部。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1.2.1 诊断

位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内, 突发烧灼样、电击样、针刺样剧痛, 持续数秒, 不超过2 min。多在上颌支, 其次下颌支, 或两支同时发作。通常在额、上下唇、鼻翼、舌等处有扳机点或敏感点, 轻触即引起剧痛。轻者发作次数较少或偶发, 重者频发, 可在1 d内连续发作十几次或几十次。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无神经病学体征、无任何相关器质性损害, 根据疼痛部位、疼痛突发性、疼痛诱发性、缓解期无痛等特点, 即可诊断。

1.2.2 鉴别诊断

1.2.2. 1 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鉴别

二者疼痛区域与疼痛特点相似。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为持续性疼痛, 并有感觉减退, 或伴有其他脑神经功能障碍。

1.2.2. 2 与舌咽神经痛鉴别

二者疼痛性质相似, 但舌咽神经痛表现在舌后部、咽及扁桃体, 在舌根、咽喉和扁桃体窝可有触发点, 如喷涂4%可仁因、1%地卡因等痛止, 则可确诊。

1.2.2. 3 与蝶腭神经痛鉴别

蝶腭神经痛较少见, 二者疼痛性质相似, 均为剧痛。但蝶腭神经痛累及头面和颈部, 每日发作数次至数十次, 每次持续时间较长, 无扳机点, 且常伴有鼻塞、流泪、病侧鼻黏膜充血。对封闭蝶腭神经节有效。

1.3 针刺方法

1.3.1 选穴

上颌支痛取风池、翳风、听宫、听会、迎香、四白、颧髎;下颌支痛取风池、翳风、颧髎、下关、地仓、颊车、承浆;眼支痛取风池、翳风、阳白、丝竹空、鱼腰、眉冲;配选各支痛相应的阿是穴, 远端循经取合谷、内庭、后溪、内关。

1.3.2 针法

风池向舌根方向进针4~4.5 cm, 翳风、听宫、听会均张口取穴, 向面颊方向进针2~3 cm;直刺下关、上关、颧髂、合谷、内庭、后溪、内关, 3~4 cm;平刺阳白、鱼腰、眉冲、承浆、丝竹空、地仓透颊车。均用泻法, 得气后留针30 min, 其间约15 min行针1次。7次为1疗程。每个疗程后, 歇针2 d。

1.3.3 刺络治疗

选颧髎、阿是穴、颊车、地仓、下关, 每次选取1~2个痛点, 常规消毒后, 用三棱针点刺2~3下, 然后拔罐, 出血量约2~4 ml, 留罐3~5 min, 至瘀血流尽之后起罐, 隔日1次。疼痛缓解后, 减为每周1~2次。

2 结果

72例患者中, 治愈66例, 显效4例, 有效2例, 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随访半年, 64例未复发, 2例分别在3~4个月内复发, 但症状较轻, 继续针灸治疗5~10次后症状消失。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发作时颜面剧痛, 疼痛可长期固定在某一支, 亦可两支同时受累, 多为单侧, 偶见双侧。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因不十分明确, 目前认为三叉神经受邻近血管等压迫, 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 伪突触形成而短路, 进而引发剧烈疼痛。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则与直接刺激三叉神经有关, 如颅底肿瘤、炎症、血管病变及脱髓鞘等。

现代医学对于三叉神经痛采用止痛、镇静药物和手术等方法, 进行对症治疗, 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疗效不稳定, 甚至造成更大的副损伤。而针刺治疗则具有疗效突出、副作用小、无副损伤且疗效稳定等优点。

三叉神经痛属中医“面痛”范畴, 主要为阳明经受侵, 面部气血运行受阻, “瘀则生痛, 痛则不通”, 导致本病。根据疼痛部位采用循经取穴、远近配穴法。运用毫针刺结合三棱针刺络放血, 刺激量强, 作用面积大, 止痛作用持久。有关研究显示[1], 针刺可改善三叉神经区域微循环, 尤其风池穴, 还可使受损的三叉神经感觉纤维修复, 髓鞘重生, 神经伪突触解除。刺络放血可以祛腐生新、活血化瘀, “宛陈则除之”, 加强通络作用。

毫针刺结合刺络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共奏疏通患部经气, 祛瘀通络止痛之功。通过使用祛瘀通络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特别在发作期疗效显著, 延长缓解期, 远期疗效稳定, 值得临床使用。

另外, 由于本病易受情绪[2]、劳累、寒冷等刺激有关, 所以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摄, 尽量避免复发, 影响日常生活。

摘要:目的 探讨运用祛瘀通络的针刺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毫针刺结合刺络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结果 祛瘀通络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结论 祛瘀通络针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特别在发作期疗效显著, 延长缓解期, 远期疗效稳定。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祛瘀通络,针法治疗

参考文献

[1]卢红庆, 易奇燕, 张翘惠.针刺风池穴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镇痛疗效的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 2009, 25 (3) :26-27.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来自我院2006年9月至2009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29例;年龄最小28岁, 最大75岁;病程最短2天, 最长达12年;疼痛部位:左侧24例, 右侧26例;单纯波及三叉神经第1支者4例, 第2支者12例, 第3支者16例, 同时波及三叉神经第1、2支者5例, 第2、3支者8例, 第1、2、3支同时波及者5例;分期辨证: (1) 急性发作期, 辨证为肝胆火盛, 壅滞阳明, 经气不畅, 腑气不通, 本组7例; (2) 疼痛持续期, 辨证为火热邪气损伤经脉, 气滞血瘀, 经脉阻塞, 本组28例; (3) 缓解期, 辨证为气阴两虚, 经脉失养, 久病入络, 本组15例。50例患者中均为神经系统检查无运动、感觉障碍, 头部经CT或MR扫描无器质性病变者。将其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确诊后均口服卡马西平 (北京曙光药业生产) 治疗, 每次200mg, 每日3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 辅助针灸治疗。治疗方法如下: (1) 针刺取穴:第一支痛取鱼腰、下关为主, 可配阳白、上星、合谷、内庭等穴。第二、三支痛取四白、下关、地仓、夹承浆、合谷、内庭等。其中头面部穴位取患侧;合谷、内庭取双侧。 (2) 针刺手法:针刺时均取28号毫针, 用泻法。针鱼腰穴, 取1.0寸毫针, 针尖斜向内眼角刺入0.3~0.5寸, 有触电感传至眼、前额时提插3~5次;针四白穴取1.5寸毫针, 针尖向同侧太阳穴方向刺入1.0寸左右, 有触电感传至上颌、上唇、上牙等处时, 提插3~5次;针下关穴取3.0寸毫针, 针尖向对侧外耳道方向刺入2.0~2.5寸, 当出现触电感传至下颌与舌时, 提插3~5次;针夹承浆穴取1.5寸毫针, 针尖向下颌颏隆凸方向斜刺1.0寸左右, 有触电感传至下唇、下颌时, 提插3~5次;针阳白、上星、地仓、合谷、内庭等穴, 常规刺法。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休息3~5d, 可继续下1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 并随访3个月。

1.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面部疼痛完全消失, 日常生活活动无诱发, 1年内未复发;好转:疼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不影响日常工作, 或疼痛消失, 但1年内复发;无效:疼痛发作次数及疼痛程度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治疗组25例, 临床治愈13例, 好转10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92.0%;对照组25例, 临床治愈6例, 好转1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88.0%, 经检验,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临床治愈率, 治疗组 (52.0%) 优于对照组 (24.0%) , 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针灸辅助传统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治愈率。

3 讨论

三叉神经是一支混合神经, 分为三支, 即眼支、上颌支、下颌支, 多数患者以2、3支混合痛为主, 疼痛剧烈, 患者难以忍受, 由于“扳机点”的存在, 患者不敢洗漱, 恐惧吃饭, 不敢说话, 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痛苦, 且发作周期越来越短, 发作越来越频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由三阳经络受邪所致, 其病因病机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方面, 病因以风、火二邪多见。外因多与外邪侵袭有关, 头为诸阳之会, 若卫气不固感受风寒或风热, 侵袭手足三阳经络, 经络闭阻, 不通则痛。内因多与情绪变化有关, 风火上扰阳明经, 筋脉掣挛, 导致面痛[2]。因此, 三叉神经痛可认为是由于外邪侵入手足三阳经脉, 或阳明火盛, 或感受风毒, 使经络气血凝滞所致。因此, 在临床治疗中, 根据“以微针通其经脉, 调其气血”, 使“气至病所”, 从而取得良好疗效。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针刺角度及深度, 以得气为主。针灸治疗使得针刺直接作用于产生疼痛的三叉神经干, 达到阻断三叉神经的异常放电及疼痛的传导, 同时针刺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 改善局部的供血状况, 使三叉神经系统的缺血得以改善, 发挥镇痛作用。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 辅助针灸治疗, 虽然两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但临床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从而说明单纯用西医治疗较难达到持久的或远期效果, 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采用针灸辅助治疗疗效较持久, 远期效果较好,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倪家骧, 樊碧发, 薛富善.临床疼痛治疗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408.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例,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5例, 年龄41~76岁, 平均58.3岁;病程3~45年;左侧17例, 右侧19例, Ⅰ支部位疼痛1例, Ⅱ支部位疼痛10例, Ⅲ支部位疼痛7例, Ⅰ、Ⅱ支部位疼痛5例, Ⅱ、Ⅲ支部位疼痛7例, Ⅰ、Ⅱ、Ⅲ支部位疼痛6例。所有病例面部疼痛每日几次至数十次不等频繁发作, 均经其他方法长期治疗效果不佳。

1.2 手术方法

本组病例均在局麻下施术。患者取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于患侧乳突后作“C”型或横行切口, 深达骨膜, 骨膜剥离器沿骨壁分离骨膜, 彻底止血, 同时静脉快速滴入20%甘露醇50mL加地塞米松10mg, 用颅钻于乙状窦后缘开一面积约2cm2骨窗, 彻底止血, 此时抬高头位约30°, 与皮瓣同向切开硬脑膜, 上翻固定于切口缘, 在脑棉保护下, 向后上方轻压小脑, 沿小脑幕向前, 在岩静脉与第Ⅶ、Ⅷ颅神经间剪开桥池蛛网膜, 暴露三叉神经, 从三叉神经根出桥脑处向远端探查, 明确压迫部位及压迫情况, 用微型剥离子仔细轻柔地将血管与三叉神经分开, 并在已分开的血管与神经之间放置一片大小合适的自体肌片或筋膜片。探查无明确血管压迫者, 于三叉神经根部前内方行神经根2/3切断;胆脂瘤压迫者, 彻底清除胆脂瘤组织并冲洗干净;蛛网膜粘连者, 行粘连分离。嘱患者做平时易诱发疼痛的动作并触压板机点, 若无疼痛即达到手术目的。仔细检查术野, 确定无出血后, 间断缝合硬脑膜, 用1~2片明胶海绵覆盖骨窗, 逐层缝合切口, 加压包扎。

2 结果

36例患者术后面部疼痛均消失。随访3个月~7年, 无1例复发。28例行血管神经分离者, 有1例发生迟发性面瘫, 经对症治疗后治愈;行三叉神经根部分切断术者, 术后患侧面部有麻木感, 同侧痛觉消失, 治疗后未愈。其余病例未发生并发症及后遗症。

3 讨论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指无明确原因引起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分布区阵发性疼痛, 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众多国内外学者对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各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在适应证选择上尚无统一标准, 各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复发率也有差异[1]。

有作者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机械性压迫或牵拉三叉神经根、多发性硬化症或自发性脱髓鞘疾病、家族性等原因所致[2]。孙树岩等[3]认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和三叉神经硬斑的存在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魏成忠等[2]认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引起疼痛的机制为三叉神经根长期受压, 发生变性, 从而导致神经纤维发生短路而致病。基于血管压迫三叉神经致痛的理论基础, 我们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根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目的在于从解剖上改变血管与神经的交叉压迫, 重塑血管神经解剖关系, 从而消除疼痛。

本组36例, 探查有明确血管压迫者28例, 占78%, 术后有1例发生迟发性面瘫, 可能与术中触及面神经有关;1例行神经根部前内侧切断术后患者出现患侧麻木感, 痛觉消失, 为不可逆改变。经3个月~7年随访观察, 本组无复发病例, 充分反映了该手术的良好效果, 与其他方法比较具有手术路径短、出血少、损伤小、视野好、并发症少等显著优点。

由于缺乏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标准, 且对血管压迫情况的判断及手术方法不统一, 仍需对该手术方法进一步研究, 以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1]。

参考文献

[1]冯保会, 李世亭.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9, 8 (3) :280-281.

[2]魏成忠, 许鸾森.乙状窦后进路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报告[J].云南医药, 1998, 19 (1) :16.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篇6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8年9月至2010年4月于我院针灸科门诊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1例, 诊断标准符合[1]:①症状: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分部区内出现的阵发性剧烈疼痛, 并反复发作。漱口、说话、吞咽、刷牙、洗脸等动作均可诱发疼痛。疼痛性质为闪电样剧痛, 如刀割、锥刺、烧灼, 可持续数秒至2 min, 轻者1 d发作数次, 重者1 min发作多次。间隙期正常;②体征:眶上切迹、眶下孔、颏孔有压痛, 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痛觉过敏, 如长期反复发作, 局部皮肤粗糙且痛觉减退。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纳入患者就诊前采用西医口服卡马西平、维生素B、安定等治疗效果不佳。其中男19例, 女42例;年龄最大33~71岁, 平均51.8岁;病程6个月最短~5年, 平均34.1个月;Ⅰ支痛6例, Ⅱ支痛5例, Ⅲ支痛5例, Ⅱ、Ⅲ支痛22例, Ⅰ、Ⅱ支痛17例, Ⅰ、Ⅱ、Ⅲ支痛6例。

1.2 方法

主穴取患侧下关、风池、合谷、太冲、颊车、颧髎、翳风。配穴:第I支痛配鱼腰、太阳、攒竹、头维;第II支痛配四白、迎香、上关;第III支痛配夹承浆、地仓。随证配穴:风寒袭络加风池、合谷;风热夹痰加曲池、合谷;胃火上攻加足三里、内庭;气滞血瘀加太冲、内关[2]。采用G-6805-1型电针仪, 选用低频连续波型, 强度以患者感到酸麻抽动且能耐受为度, 留针30 min。1次/d, 7 d为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3 d, 共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治愈:疼痛完全消失, 面部感觉等功能正常, 不需服用镇痛药物, 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疼痛明显缓解、不需药物治疗, 或疼痛停止后, 3个月内复发, 但发作频次较前减少50%以上;有效:疼痛较治疗前部分缓解, 但仍需服用药物治疗, 或疼痛发作频次较前减少25%~50%。无效:疼痛无任何改变。

2 结果

61例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 随访3个月。治愈12例, 占19.7% (12/61) ;显效28例, 占45.9% (28/61) ;有效15例, 占24.6% (15/61) ;无效6例, 占9.8% (6/61) , 总有效率90.2%。全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是西医学病名, 属中医学“面痛”“偏头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风、火、痰、瘀诸邪上犯, 阻遏面部经络, 经脉气血阻滞, 导致“不通则痛”, 少数为气血亏虚, 面部经络失于濡养, 不荣而痛。辨证分型主要为风寒外袭、风热伤络、风痰阻络肝火上炎、胃火上攻、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等。临床选穴主要根据疼痛部位局部选穴、远端配穴, 结合辩证分型而选穴。局部选穴多取单侧, 远端配穴和辨证分型选穴多取双侧。

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引针深刺之, 可获强烈针感, 并循经感传, 故能“气至病所”;风池是足少阳胆经穴, 又为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 是治疗风病之要穴, 具有疏风驱邪, 清泻肝胆, 熄风止痛的作用;合谷为大肠经之原穴, 可调一身经气, 太冲为肝经之输原穴, 肝藏血, 主疏泄, 二穴相配, 调一身之气血, 理阴阳之失调, 具有疏肝解郁, 行气活血, 通经活络止痛之效。鱼腰、太阳、攒竹、头维、四白、迎香、上关、承浆、地仓等穴均为局部取穴, 以疏通局部经络之气。电针低频连续波型刺激治疗, 可直接作用于产生疼痛的三叉神经干, 通过神经传导抑制痛觉中枢, 提高机体的痛阀, 发挥止痛作用;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 缓解肌肉痉挛, 阻断疼痛的传导[3]。本观察采用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61例, 结果:治愈12例, 显效28例, 有效15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90.2%, 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证实电针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电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1例, 1次/d, 7d为1个疗程, 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 治愈12例, 显效28例, 有效15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90.2%, 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针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电针,三叉神经痛,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晶, 谭维溢, 励建安, 等.临床诊疗指南 (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29.

[2]罗春晖.深刺下关穴配合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中国医疗前沿, 2010, 5 (5) :29-30.

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在2011年8月到2013年8月收治的1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56例, 女性患者有54例。年龄范围为33岁-78岁, 平均年龄为44岁。纳入标准:面部刺激可诱发疼痛;发作性疼痛, 位于单侧且疼痛仅存在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患者同意进行本次研究。排除标准: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过敏体质, 孕妇, 白细胞过低, 肝肾功能障碍, 牙痛, 舌咽神经痛者;患者不同意进行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分配原则, 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各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 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口服, 初始剂量100mg, 每日3次, 之后逐渐增加剂量, 疼痛有所缓解后减少剂量, 剂量维持在每日600mg-900mg。连续治疗12周。实验组口服奥卡西平, 每日2次, 初始剂量为300mg, 之后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日1200mg, 疼痛有所缓解后减少剂量, 剂量维持在每日1000mg。连续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 每一级的评分分值为1分, 患者根据疼痛感受进行分值评定。显效:VAS评分下降5或以上, 症状基本消失。有效:VAS评分下降小于5, 大于或者等于1, 症状有所改善。无效:VAS评分下降小于1, 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4周、12周后进行评分,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VAS评分比较

治疗4周、12周两组VAS评分均下降 (P<0.05) , 且实验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4% (P<0.05) ,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三叉神经痛发病机制尚未确切, 相关的学说包括了骨性压迫学说、神经变性学说、癫痫发作学说以及微血管压迫学说等。在临床上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主要包括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特殊疗法以及中医疗法等。传统的药物的治疗包括了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加巴喷丁等。近年新型抗癫痫药物奥卡西平得到了应用, 其在临床效果上比卡马西平更具优越性[4]。

3.1 奥卡西平治疗机理

奥卡西平是一种新型第二代抗癫痫药物, 在结构上与卡马西平10-酮基结构相似, 主要是通过活性代谢产物MHD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机制是通过对依赖性钠通道进行阻断, 并抑制兴奋过度的神经细胞膜以及神经的反复性放电, 从而降低突触的兴奋冲动的传递。另外, 奥卡西平还能够对因高电压而激活的N型以及P型Ca2+通道进行抑制。

3.2 奥卡西平镇痛效果

在1987年, 一项研究显示, 对三叉神经痛或者其余面部神经痛患者给予奥卡西平治疗, 每天850mg, 能够有效对疼痛进行控制, 有73%的患者显效, 而其余27%患者也有所改善。有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经卡马西平治疗显示无效, 后改用奥卡西平进行治疗, 效果显著, 且不良反应不明显[1]。Cheuk等[2]将卡马西平与奥卡西平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上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奥卡西平在有效率上明显高于卡马西平。Yen等[3]认为药物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方面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是首选治疗方法, 抗癫痫药物是其中的首选药物, 一线药物包括了卡马西平以及奥卡西平。卡马西平虽然是三叉神经痛的一线药物, 如果其治疗效果不显著, 且副作用强烈时, 应该选择奥卡西平代替卡马西平。

3.3 奥卡西平与卡马西平的比较

多个文献提出, 在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上, 奥卡西平的效果显著, 但是依旧存在一些不良反应[4,5,6], 包括嗜睡、恶心纳差、乏力、头昏、疲倦、腹痛等, 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Fickinger J等[7]研究显示, 使用奥卡西平对治疗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 在不良反应上, 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表现, 有19%的患者出现呕吐, 有17%的患者出现眩晕, 有17%出现恶心, 有15%出现嗜睡。患者中有2例因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被迫停药。

相比卡马西平, 在神经痛的治疗上, 奥卡西平的耐受性更好, 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卡马西平, 在药物使用过程中, 无需进行血液学参数的监测, 与其余药物的作用较小, 酶诱导作用对其影响不大, 镇痛效果更为明显。在此次临床研究中, 实验组采用奥卡西平, 在临床疗效、VAS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上均比卡马西平更为优越, 符合相关研究的结论。可见, 奥卡西平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小, 镇痛效果好, 值得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Ma L, Chin L, Sarfaraz M, 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eye lens complication for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of trigeminal neuralgia[J].Annual Inter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Proceedings, 2000, (4) :3214-3216.

[2]Cheuk A V, Chin L S, Petit J H, et al.Gamma knife surgery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Outcome, imaging, and brainstem correlat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2004, 60 (2) :537-541.

[3]Yen C P, Schiesinger D, Sheehan J P.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J].Expert Review of Medical Sevices, 2011, 8 (6) :709-721.

[4]Carvalhoda S D, Mac L T, Cristina O, et al.Carbamazepine oxidation catalyzed by manganese porphyrins:Effects of theβ-bromination of the macrocycle and the choice of oxidant[J].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 2011, 408 (1-2) :25-30.

[5]杨春伍, 刘爱举, 张卫兵.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 (18) :203-204.

[6]谢慧蓉.奥卡西平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护理[J].海峡药学, 2012, 3 (09) :123-124.

上一篇:新课标形式下一篇:食品安全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