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特点

2024-11-06

保障特点(精选10篇)

保障特点 篇1

1 引言

近年来, 各类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增多, 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在制定各类应急应对预案中, 应急通信保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抢险救灾、重要活动或重大事件的现场, 通过现场的应急通信设备和系统, 实现现场指挥调度、信息传送及各类应急后勤保障、应急服务等。在过去的应急通信保障中, 单一系统设备应急通信装备就可以满足现场的保障。但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与数据通信的快速发展, 即时通信、视频传送也成为对应急通信的现场保障需求, 应急通信手段也已呈现多元化、即时化模式。

2 应急通信业务需求与保障要求

2.1 应急通信业务需求

2.1.1 应急通信的定义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ITU-TE.10 7建议书 (02/2007) 表述为:应急通信业务 (ETS, Eme rge ncy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 是一项国家级服务, 它在灾难和应急情况下为ETS授权用户提供优先电信服务。

中国通信标准ST3的定义为:应急通信是指在出现自然的或人为的突发性紧急情况时, 综合利用各种通信资源, 保障救援、紧急救助和必要通信所需的通信手段和方法, 是一种具有暂时性的特殊通信机制。

由此可见, 应急通信是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紧急情况下, 所提供的应急通信手段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如国际电信联盟ITU在《应急电信手册》 (2005年版) 所说:“电信在灾害事故发生之前、之中和之后都有其重要性, 因为电信使得政府和各机构能够对即将到来的灾害发出警报、协调救灾工作及在灾害发生之后向灾民发出信息。”

2.1.2 应急通信应用领域

在最新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应急产业的重点方向是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和应急服务。其中描述了各类应急事件场景, 自然灾害方面, 地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病虫草鼠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在事故灾难方面, 矿山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交通安全、海洋环境污染、重污染天气、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在公共卫生方面, 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流行病等;在社会安全方面, 城市安全、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以及各类突发事件等。

应急通信是公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性质来分, 可以分为应急服务和应急保障。应急服务包括商业社会活动、各类政企业务支撑等;应急保障主要体现社会性的责任, 包括各类自然灾害、大型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各类应急演练等应急通信保障需求。因此, 应急通信主要涉及的应用领域有:

⊙自然灾害:地震、洪水灾害、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冰雪/台风等气象灾害等。

⊙各类突发事件或事故:如事故灾害 (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等) ;公共卫生事件 (重大疫情、食品安全等) ;各类社会安全事件等。

⊙各类大型活动:如世博会、国际性或国内大型会议或重要国事活动等、大型国际性或全国性运动会、大型体育赛事等。

⊙各类应急演练:如单项应急演练、区域性的综合事件应急处置演练等。

2.1.3 对电信运营商的应急通信保障业务需求

从应急通信的应用领域可以看到其临时性、应急性的特征, 故它的主要需求对象为:政府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大型活动或灾害事故当地的公众。从现有电信运营商提供的应急通信保障服务中可以看到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

⊙抢险救灾等公共事件应急通信需求。应急通信系统在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 有效地满足指挥调度、协调联络、现场通信等应急通信保障需求。

⊙各类临时、应急的通信需求。国家及政府部门临时或应急通信、信息传送需求;政企客户、社会团体的各类临时或紧急的通信需求。

⊙网络能力不足的支持需求, 补充及增强局部网络能力, 有效解决网络突发需求。为重要会议、大型展会、大型体育文娱活动等提供临时或应急通信保障。

⊙电信大网支撑要求。为电信大网临时、紧急需求提供应急支撑, 维持网络安全稳定运营;为大网补盲、疏忙或临时解决最后一千米问题, 等等。

2.2 提供应急通信的服务保障的必要性

(1) 频发的破坏性自然灾害事发现场需要有通畅的指挥调度与通信联络保障。近年来, 异常的气候与地质活动已频繁地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与工作。地震、暴雨、台风、冰雪等自然灾害已对发生区域产生灾难性的影响, 严重自然灾害也对通信大网产生灾难性的破坏——光缆中断、建筑毁坏网络中断, 以及由于电力中断造成的各类通信网络及移动基站无法正常运行等。而现场指挥调度、联络协调的通信保障是受灾区域抢险救灾不可或缺的需求, 因此应急通信对抢险救灾不可或缺。

(2) 应急通信手段是各类应急预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各类自然灾害频发、公共安全形势严峻、突发事件易发的现状, 各级政府部门和各大型企业都建立了各类应急预案, 以防控和快速处置各类事件。各应急事件的处置, 都需要在通信的支持下建立指挥调度体系、抢险救灾信息沟通、协调沟通保障。因此, 应急通信手段是各类应急预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 在各重大事件现场的民众通信需要通信联系保障。无论是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或各类自然灾害发生时, 民众都有在现场与内外亲朋之间的频繁通信需求。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和即时通信的高速发展, 通信联络已成为信息传递、现场稳定、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急事件或自然灾害现场, 民众需要通信支持紧急呼叫、信息传递、获得生命拯救等, 因此, 现场应急通信的保障是灾区有序抢险救灾的重要保障及生命线。

2.3 对应急通信提供能力上的要求

随着现代社会全面的发展, 对各类信息的需求、传递、获取都逐步向高速、及时、多元化发展, 通信手段和方式也逐步进入了社会化、个人化、全球化的时代。因此, 作为临时、应急和公众基础通信的补充及延伸手段的日常应急通信模式、业务能力, 必须与基础通信网络的技术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相适应。鉴于应急通信在时间、地域、空间有特殊的服务要求, 作为一种特殊的通信服务手段, 其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紧急性、灵活性的应用特征。一般来说, 只有针对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等, 可以对所需要的应急通信做预先准备, 而对于突发事件 (海啸、地震、水灾、火灾、飓风等) , 无法在确切时间与地点上进行事先准备, 只能以应急预案的方式进行灾备, 因此, 应急通信能力提供上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的要求:

⊙短时间提供区域性通信能力。

⊙应急通信的实现方式和手段多样化。

⊙具有跨区域性的通信能力。

⊙具有快速响应的流程机制和综合保障的能力。

⊙具备熟练专业技能的专业队伍。

⊙有精准高效的信息沟通和报送制度。

⊙能作为常备通信手段而保持并随时响应。

3 不同场景下的应急通信保障设备应用特点

在应急通信中所涉及的使用通信业务有:电话, 移动电话, 有、无线上网, 各类数据应用, 电视实时传送, 会议电视, 数字集群指挥调度, 现场指挥视频实况、电源支持等;在现有的应急通信系统与设备配置中主要有:卫星系统与设备 (固定站与卫星车, 便携站结合;动中通、静中通等) , 海事卫星设备, 移动通信应急基站车, 数字集群应急基站车, 应急指挥车及各类指挥调度终端, 现场视频采集单兵, 应急油机 (车载、便携) , 应急交换车, 应急微波, 短波, 无线接入, 现场视频传送等。在各次应急通信现场保障中, 应急通信系统与设备应用特点各有所不同。

前文所述的应急通信保障需求的领域可以看到, 所涉及的自然灾害、大型活动、事故灾害及各种应急灾备演练等, 对应急通信保障设备的需求是各有所侧重。下面通过两类情景案例对应急通信的设备应用特点来进行类推分析。

3.1 重大自然灾害中的应急通信保障设备需求与应用特点

3.1.1 应急通信参与抢险救灾的现场保障

近年来, 全国各地的自然灾害多发, 应急通信已成为现场通信保障的重要手段, 中国电信所辖的各地应急通信队伍在各类灾害发生时能及时赶到现场。为先实现现场的对外的通信能力, 中国电信采用CDMA移动应急基站车加卫星传输远程异地入网迂回接入的方式, 来实现受灾现场应急通信应用。一般来说, 范围及影响度较小的自然灾害, 移动应急基站车加卫星传输远程异地入网迂回接入的方式, 可以解决抢险救灾第一时间的通信保障需求, 对于较大的自然灾害, 则需要更多的应急通信设备投入。

以2013年的雅安地震为例。2013年4月20日, 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 灾情发生后, 中国电信应急队伍立即全力组织, 第一时间出动应急抢险队伍抗灾保通信。集团公司在第一时间由集团领导牵头各职能部门领导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抗震救灾指挥部, 在集团领导总指挥下, 集团领导及应急办赶赴灾区现场、协调全国应急通信能力为抗震救灾提供物资和人员援助保障。除四川机动局外, 其他省市机动局协同支援, 率先到达芦山实施应急通信保障。救灾中使用了CDMA应急基站车、应急通信指挥车、卫星应急通信车、卫星电话、各类卫星地球站、应急油机等。以应急基站车驰援和空投应急卫星设备方式, 通过上海卫星站枢纽远程长途传输迂回, 第一个恢复宝兴县城移动通信, 在宝兴开通的C网通信为灾民提供了免费平安电话服务, 为抢险救灾提供的现场通信保障;通过卫星车, 第一时间为中央电视台提供中央领导人在地震现场的新闻传送保障, 等等。

又如2013年8月28日云南迪庆发生5.1级地震, 造成光缆与电力中断。中国电信云南分公司了解到在巴拉格宗景区有当地民众及大量游客被困, 随即派出了CDMA应急基站车和应急通信队员前往灾区, 进行灾备。8月31日, 再次发生5.9级地震, 山体塌方造成道路阻断、通信中断, 景区与外界隔绝, 地震造成落石不断, 近400人被困在危险境地。现场的CDMA应急基站车通过卫星建立与上海卫星枢纽站远程转接通信链路, 成为当地与外界的惟一通信联系纽带、成为生命线。在CDMA移动应急基站车的通信支持下, 保持通信联系, 内外协同, 共同抢险、开路, 终于在9月2日晚, 打通道路, 全部游客和当地人员走出困境。应急通信的保障成为抢险救灾的生命线。

而2014年8月的云南鲁甸地震, 调集最多的除移动应急车、便携卫星设备外, 就是大量的应急油机和卫星电话, 解决由于断电引起的通信大面积中断。

目前, 卫星通信加移动应急基站车、各类应急油机、卫星电话及指挥调度设备, 是在抢险救灾应急通信保障中应用最频繁的装备。

3.1.2 应急通信在抢险救灾中的应用特点

在自然灾害中, 应急通信系统与设备可涉及的各个子系统, 分别有应急指挥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应急动力设施、公网应急通信支持及其他各类应急通信设备与装备。各系统与特点与作用分别为:

⊙应急指挥系统可以由应急指挥平台、现场应急指挥车、单兵监控、数字集群通信及各类对讲系统组成。提供应急指挥所需的语音、数据通信、视频会议、各类信息汇集、指令发布、指挥调度、现场监控等功能, 实施各类抢险救灾协调指挥。

⊙卫星通信系统与设备由各类固定、车载、便携卫星站以及移动卫星系统终端 (卫星电话) 、卫星定位设备组成。提供卫星数据中继传输;各类移动、集群、交换车载站、指挥车等的远程卫星迂回传输接入;提供现场媒体视频卫星传输服务;卫星电话提供直接的现场电话通信;卫星定位提供现场定位等;卫星通信还是各类地质灾害现场监控数据的重要传输手段。

⊙无线通信涉及到各种制式的移动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无线接入等。目前最常用的移动基站车 (如中国电信的CDMA基站车) 可支持现场移动用户接入, 提供话音、短信及3G数据网络服务;支持灵活的卫星中继传输远程入网, 为现场的抢险救灾提供应急通信支撑, 为灾民提供报平安通信服务;微波通信在应急通信现场为无线传输手段, 可提供数据传输或双向视音频信号及中继传输;短波通信则在应急通信现场, 能非常灵活、机动地提供无线话音及数据通信服务。

⊙应急动力设施涉及各类应急电源车和应急油机发电设备。自然灾害中, 无论是地震还是冰雪灾害或是各类暴雨水灾等, 供电中断已成为通信受影响的重要成因。应急发电设备已成为应急通信现场支撑的重要装备。

3.2 大型活动中的应急通信保障设备需求与应用特点

重大活动是指由国家或某省市承办的国际性大型组织活动 (如世博会) 、各类重大国事会议 (如A PEC) 、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大型展览、大型安全演习等。重大活动一般为非突发性, 可做充分的专项预案准备。

在重大活动中, 除正常的公网通信需要给予相应的区域性扩容、重点保障外, 应急通信系统与设备也要做好预案, 既充分利用应急通信设备做现有公网的区域性容量或覆盖不足的补充, 同时预备各类突发状况的需求。

3.2.1 应急通信参与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案例

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 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应急通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世博组委会及政府与企业在上海2010年世博会期间应对安保突发事件处置要求, 为各类紧急突发事件处置提供应急通信指挥车现场临时指挥中心, 提供快速、临时的VSAT、海事卫星等手段的应急通信保障, 确保通信畅通;根据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在世博会提供的主要服务、参与的重要大型活动通信保障要求, 为上海800M数字集群政务网集群调度指挥系统, 上海本地CDMA移动通信网、卫星视频转播业务提供支撑保障;为确保现场通信设备的用电安全, 小型应急油机、配电设备等为配套应急通信保障设施;应急微波则建立起一些重要应急传输的备份路由。保障范围为:上海世博园区3.28平方千米围栏区内“一轴四馆”中国馆、演艺中心等核心区域;上海世博园区3.28平方千米至5.28平方千米区域内8个重要出入口, 并辐射园区内重要活动场所;上海地区机场、火车站、涉博宾馆、场所等重点区域, 以及政府、企业在世博期间的指定保障地点。其中, 数字集群应急基站车保障了世博组委会及各世博展馆的指挥调度协调使用;中国电信从各地调集了多辆CDMA移动基站车, 与上海机动局移动基站车一起, 分别分布在世博各个大人流量的重要场点, 保障的超常规负荷的容量需求分担;卫星固定主站的应用主要解决在临时有需求时能快速形成传输接入能力, 世博会中解决了几个重要节点 (如开幕式、闭幕式等) 应急指挥车、数字集群基站车等临时需求现场应急指挥调度支撑保障需求;应急指挥车在现场的驻守, 会议系统和视频监控与组委会通信指挥中心及指挥平台互通, 则为组委会现场通信保障提供了现场指挥中心;各C, Ku频段卫星车则为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随时现场电视传送提供卫星视频转播支撑保障。

在历年来各次重大活动或重要赛事中, 相关的应急通信设备都本着既分担现场爆发性通信容量需求的支撑, 同时预案应急突发事件处置应急通信支撑的要求落实保障。

3.2.2 应急通信在重大活动中的应用特点

在重大活动中, 应急通信系统与设备的应用可归纳为下列这些子系统:应急指挥系统, 卫星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 应急动力设施, 公网应急通信支持等。各系统与特点与作用分别为:

(1) 应急指挥系统由应急指挥平台、现场应急指挥车、数字集群通信、单兵监控等组成。提供应急指挥所需的语音、数据通信、视频会议、指挥调度、现场监控等功能, 实施重大活动的协调指挥。

(2) 卫星通信系统与设备由各类固定、车载、便携卫星站及移动卫星系统终端 (卫星电话) , 卫星定位设备组成。为各类移动、集群、交换车载站、指挥车等的远程卫星迂回传输接入;提供现场媒体视频卫星传输服务;卫星电话为现场备勤, 当发生应急需求时, 提供直接的现场电话通信;卫星定位提供现场各类应急通信车定位跟踪等。

(3) 无线通信涉及到各种制式的移动通信、微波通信、无线接入等。应急移动通信基站车直接为现场的大话务量及数据流量起疏忙作用;应急微波通信在现场为重要传输路由建立无线备份传输手段;应急无线接入也为现场的大数据流量进行疏忙等。

(4) 应急动力设施主要为各类应急电源车和应急油机发电设备。在现场为一些重要的通信热点提供备份供电保障等。

4 综合分析

现代应急通信设施的应用特点有:

(1) 准备时间短, 需要实施联合通信保障。除一些大型活动外,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一些突发事件, 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危害程度, 事前难以确定。在遇到一些诸如较大地震等灾害情况下, 政府、军队、企业、民间、地方及各类媒体等都会参与, 涉及的单位多、需求多、动用的通信装备多。从需求提出、任务下达, 到人员装备出动, 准备时间极短, 且在现场需要能够落实统一协调的组合联动应急通信保障。

(2) 需求多元化, 保障内容复杂多样性。现场所面临的各类应急通信需求对象, 决定了应急通信保障需求内容的多样性, 侧重点的不同, 在现场人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指挥及管理者一定能做统筹协调、多方兼顾的安排。

(3) 通信特殊性, 现场保障要求专业综合性。在重大活动或自然灾害等事件中, 单一的、小容量设备已不能满足综合性事件的保障需求。越来越多的应急保障是在各部门的协同、多通信专业联动中实现对事件的综合保障。在独立使用专业应急通信设施的同时, 能统筹兼顾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大网或联合使用大网通信能力, 以提供最大限度的通信保障, 是对在现场保障的设施与人员的综合要求。

(4) 资源支撑急, 需要强有力的后备保障。在应急通信现场能力落实中, 确保的后备装备和人员支撑很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充分处理好平时与急时的人员、资源调配和储备配置, 以及充分的预案与应急指挥调度流程和机制的确定与准备。

(5) 涉及部门多, 需要高效能的指挥协调体系。在需要大型应急通信保障提供的事件或活动中, 需求方和使用方是远远超越企业内部的, 涉及政府部门、自在各方的抢险或应急事件处置或大型活动的主办/参与者等, 这需要有强有力的权威指挥协调中心, 建立应急机制来处置各类现场需求, 做出协调及指令下达。

5 结束语

随着移动互联网化、智能化及综合化的不断发展, 应急通信的系统与设备、平台、信息化、指挥调度体系、各类装备等一体化的建设将与应急通信保障有更多的有机协调与融合, 同时更好地将“信息化”组合“多元化”形成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号.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2014-12-24 10:07:09

[2]孙玉编著.应急通信技术总体框架讨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年

[3]ITU-emergency国际电联应急通信工作大全.ITU国际电信联盟, 2007年

[4]应急通信手册.国际电信联盟, 2005

保障特点 篇2

由澳大利亚政府设立的养老金制度创立于1909年。其主要目的是为低收入的老年人(男性65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提供生活帮助。能否领取政府养老金与个人过去的工作记录无关,条件是澳大利亚公民,并要接受严格的收入和财产状况调查。政府养老金的支付标准较低,相当于在职男性公民平均工资水平的20—25%,略高于该国的贫困线。但随着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养老金以外的各种社会福利措施逐渐增多。政府养老金及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均来源于当年的财政收入,没有其他的资金渠道。对多数澳大利亚人来说,这样的保障标准显然是偏低的。但是澳大利亚一直没有实行西方多数国家采取的、标准较高的公共养老金计划。当然,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在1913~1938年间,曾经有过三次推行“社会保险”的努力;1938年甚至通过了这方面的立法,但因二次大战的到来而搁浅。不过早在澳大利亚联邦成立(1901年1月1日)以前,各自治州政府雇员和银行职员中就实行一种职业年金计划。1915年,政府开始对职业年金计划实行税务减让,1936年进一步放宽了税务减让的条件。但直到80年代中期,职业年金计划依然局限于政府及公营部门,私营部门只有30%左右实现了类似的安排。

1983年新一届工党政府上台后,运用自己特殊的政治智慧,主持工会联合会和顾主联盟的谈判,终于在1986年达成了“第二阶段协议”(Accord MarkⅡ)。其主要内容是:将今后几年顾主因通货膨胀因素付给雇员补偿的一半(1992年以前是工资的3%),以职业年金的形式存入雇员的个人帐户,即所谓“职业年金生产率贡献计划”,逐步建立起政府养老金以外的“第二层次”养老保险——职业年金制度。在此之后,职业年金计划迅速扩大到所有私营部门,1999年的社会覆盖面达到92%.

这一改革在实施中并非一帆风顺。职业年金制度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工党从1983年到1996年的连续执政。1991年,澳大利亚工业法庭根据澳大利亚工业关系委员会的要求,拒绝了工会联合会实行下一阶段生产率贡献计划的要求。工党政府不得不通过立法(Superannuation Guarantee)程序,保证了该计划的继续实施。1996年,雇主以雇员名义存入职业年金个人帐户的资金比例增加到个人工资的6%,2002年将达到“职业年金生产率贡献计划”的目标值9%。改革后的澳大利亚养老保障体制由三个“层次”组成,很接近世界银行推荐的“三支柱”模式。第一层次即由财政出钱,“低水平、广覆盖”的政府养老金;第二层次是1986年以后逐渐完善起来的、以个人帐户为基础的强制储蓄型职业年金;第三层次是自愿性质的企业补充职业年金和其他私人储蓄及财产(投资)。

第一层次(政府养老金)的替代率大约是20—25%.第二层次(职业年金)在贡献率达到目标值9%的时候,替代率大约是40%.这样,即使没有任何私人储蓄或其他收入(第三层次),澳大利亚人退休后也能得到相当于社会平均工资60—65%的养老金,加上老年人享有的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可以维持一种有尊严的生活。

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澳大利亚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1986年,澳大利亚是7个在职人员养活一个退休人员,目前这个比例已经下降到6∶1,2020年将下降到3∶1.如果不建立其他的资金渠道,政府将面临困难的选择:或者大幅度提高税率,或者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职业年金制度的确立,大大缓和了这方面的矛盾。

当然,随着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降低,澳大利亚目前这种由政府、雇主和个人分担责任的养老保障体制还需进一步改进。考虑到女性预期寿命高于男性,澳大利亚政府已采取措施,将女性退休年龄逐步延长到65岁(2014年)。目前这种三层次的养老保障体制,还处于改进、完善的过程之中。

(一)澳大利亚养老保障体制的第一个特点是第一层次的“济贫”性质

首先,虽然任何年满65岁的澳大利亚男性公民(女性60岁)都有领取政府养老金的权利,但是任何养老金领取者都需要接受收入和财产状况调查(收入和财产之间可以按照政府规定的标准进行换算)。只有收入和财产低于一定标准的老人(这些标准根据工资和物价指数每年进行调整。2000年2月份的收入标准是:单身每周51澳元,夫妇每周90澳元。财产标准是:单身有住宅者127,750澳元,单身无住宅者219,250澳元;夫妇有住宅者181,500澳元,夫妇无住宅者273,000澳元),才能享受全额养老金。(养老金支付标准同样根据工资和物价指数每年调整。2000年2月的支付标准是:单身每年9529澳元;夫妇每年各7953.40澳元)高于规定收入和财产标准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减少养老金的支付金额。具体说来:高于上述收入标准的每一澳元收入,相应减少50澳分的养老金;高于财产标准的每1000

澳元财产,每周相应减少1.5澳元的养老金。显然,退休人员超过上述标准的收入和财产达到某种程度后,政府就不再提供养老金了。

其次,根据政府已经通过的法律,政府有责任维持单身养老金的支付标准不低于男性平均工资的25%,夫妇养老金每个人的支付标准不低于男性平均工资的20%.这样的养老金标准确实不高。不过根据澳大利亚的有关规定,自有住宅(1处)不计入接受调查的个人财产,单靠养老金生活的退休者不交纳个人所得税,政府还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交通、地租、水电费等方面的优惠。因此,政府养老金的标准虽低,还可以勉强维持一种过得去的退休生活。可是如果退休后还想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或者出国旅游,这样的养老金水平就远远不够了。然而,和其他西方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的养老保障最低支付标准比较起来(Whiteford 1995),澳大利亚的政府养老金标准还是比较高的,仅低于加拿大。

第三,退休人员享受政府养老金(第一层次)要接受调查的收入或财产,包括职业年金(第二层次)、其他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或投资(第三层次)。因此,澳大利亚养老保障制度的第一层次和二、三层次之间有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随着职业年金制度的逐步成熟,领取政府养老金的人员比重和金额呈下降趋势。目前约有2/3的老人领取全额养老金。估计到2050年,领取全额养老金的老人比重将因职业年金的因素下降到1/3左右。这样不仅能够大大减轻人口老龄化对政府财政的压力,而且可以把政府养老金发给最需要的穷人,对居民收入起到再分配作用,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二)澳大利亚养老保障体制的第二个特点是第二层次交费完全由雇主承担

在我们考察过的其他西方国家中,养老保险不管是统收统支还是个人帐户,一般采取的都是雇主雇员双方交费的办法。世界银行在东欧转轨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推介的三支柱模式中,第二支柱(个人帐户)也是采取雇主雇员双方交费的办法。澳大利亚的职业年金之所以完全由雇主交费,是由澳大利亚特殊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因素决定的。究竟什么是“生产率贡献”?在理论上很难说清楚。“职业年金生产率贡献计划”之所以能够付诸实施,首先是因为澳大利亚有强大的工会组织,否则雇主不会承诺按一定比例增加工资;其次是因为有一个务实而有远见的政党——澳大利亚工党,才能够制订出这样一个目光远大、阶段目标明确的详细计划,并说服工人将已经争得,但还未到手的利益进行强制性储蓄,而不是将其分光吃尽。

一般认为,双方按相同比例交费的好处是借助于雇主雇员之间的相互监督,提高养老保险费的征缴率。从澳大利亚的经验看来,在法制和工会组织比较完善的条件下,职业年金采取个人帐户、雇主单方交费(事实上,由于雇员降低了提高工资的要求,个人仍是潜在的交费者)的办法也可以同样起到加强监督、提高征缴率的作用。个人帐户终究是属于雇员自己的利益,最关心雇主交费不交费的是雇员。但雇员和雇主的谈判地位不平等,如果没有比较完善的法制环境和强大的工会组织做后盾,雇员的监督作用就不可能发挥出来。在讨论中我们得悉,今后如果要进一步扩大第二层次的作用,就势必要提高职业年金的贡献率,雇员个人可能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那样可能就要向雇主雇员双方交费的模式过渡了。改革前的职业年金制度主要在白领工人和政府雇员中实行,而且年金帐户中所存的钱往往在退休前辞职时一次性支付给个人。由于澳大利亚人没有储蓄的习惯,不少人的钱在退休前就已经花光,退休时还得申请领取政府养老金。白领工人和政府雇员尚且如此,一般工人就更难说了。因此,在将职业年金制度推广到所有工薪阶层(外来移民没有取得正式身份,处于打零工状态时,职业年金制度还难以覆盖他们)的时候,就必须根据国际经验进行周密、合理的设计。例如新的职业年金制度中明确规定不许提前支取,同时在税务安排上(原来的税务安排有利于一次性支取)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

(三)澳大利亚养老保障体制的第三个特点是职业年金管理的信托人制度

在实行养老保险的多数国家中,个人帐户的拥有者往往直接委托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为自己管理帐户。在选择哪一个保险公司或金融机构,以及哪一种投资组合方面,个人有充分的自主权。澳大利亚人的职业年金帐户却是由大约10,000家信托基金(此外还有200,000家小生意业主的职业年金基金会)来管理并负责投资的。所有被批准成立的信托基金都有一个在法律上对基金负责的信托人董事会。这个信托人董事会一般由相同数目的雇主和雇员代表组成,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投资、以及定期向基金成员和监管部门提供报告。他们通常将基金运作签约给专业的服务提供者,其费用公平分摊在成员的帐户上。这些外签的服务包括行政管理、投资、保险、精算、审计、法律等。信托人本身不从基金领取任何报酬,但对基金的恰当和谨慎运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信托人制度起源于英国,随着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目前在欧洲已经不那么时兴了。澳大利亚的现代信用制度,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等,应当说都很发达;不通过信托人,将个人帐户直接委托给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来管理和运作,从理论上应当说没有太大困难。因此,信托人制度的存在只能归结于习惯或传统。现在大多数信托人开始为基金成员提供投资方案选择,让成员自己做最后的投资决定,但多数澳大利亚人还是没有什么兴趣,宁可依赖信托人。古老的信托人制度为什么在这块新大陆上经久不衰,以至在职业年金制度中扮演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信托人不仅管理法定交费率的职业年金,也管理那些雇主雇员自愿交费的补充年金;通常还为基金成员的死亡和伤残投保,保费由成员自己承担。这样在遇到意外事故时,基金成员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补偿。在讨论中,澳大利亚养老信托基金专家凯文。凯西,对我们批评养老信托基金数量过多、规模过小的回答是:近年来这些基金确实有合并的趋势。针对我们对信托人制度的诚信和效率的怀疑,他说:澳大利亚在法律上规定,当信托基金因信托人犯罪遭受损失时,政府将通过对所有信托基金征收一种特别税来加以弥补。幸运的是,这种情况10多年来还未出现过一次。信托基金运行的所有费用在基金回报中一般小于2个百分点,而基金回报至少高于储蓄利率2个百分点,收益是比较有保证的。

(四)澳大利亚养老保障体制的第四个特点是严格的审计和监管

虽然澳大利亚的人口只有1800万,但是由于国土面积很大,要对所有的政府养老金申请人进行收入和财产调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澳大利亚政府不是自己来承担这件麻烦事,而是将这个工作委托给一个非营利机构(NPO)“中联”(Centrelink)。这个机构的成员通过政府指派和公众推举相结合的方式产生,营运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它的任务不仅仅是调查政府养老金申请人的情况,而是收集所有(政府出钱的)社会福利保障待遇申请人的资料,来决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以及应当享受社会福利保障待遇的种类和级别。在西方,收入和财产属于个人隐私,税务机构也无权公布纳税人的收入和财产状况。但是,如果要申请政府提供的社会福利保障待遇,就必须公开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和财产状况,并接受公众的监督。中联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成员的责任心,而且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来保证。

尽管信托人制度在澳大利亚运转得很好,80年代末英国马克斯韦尔侵吞雇员养老基金一案还是给澳大利亚人敲响了警钟。1993年澳大利亚议会通过了《职业年金行业监督法》(Superannuation Industry Supervision law),并于1994年7月1日开始执行。这个法对信托人和养老(职业年金)信托基金的注册、信托人的责任和义务、养老信托基金的运作标准、投资标准、文件公开和报告标准、消费者保护和投诉处理标准等一系列问题,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它和信托法(Trust law)、职业年金保证法(Superannuation Guarantee law)、税法(Taxation law)及社会保障法(Social Security law)一起,组成对整个职业年金制度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严密法规体系。

对职业年金制度的监管起重要作用的政府机构有三个:澳大利亚谨慎管理当局(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澳大利亚税务局

台湾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特点分析 篇3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依据法律,对因各种原因生活出现困难而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台湾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缘自民国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极具自身特点;台湾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将对大陆社会制度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一、社会保障产生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解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而给与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它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国家是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是具体执行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唯有政府才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实行生活保障;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是社会的基本目标,国家或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具有寻求稳定和参与发展的内在动因,因此更利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2、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实施的保证和依据是相应的社会立法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为支点的,必须以法律形式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以及各社会保障主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各种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与投资运营的原则和方法;社会保障管理费的提取比例、适用范围与开支办法等,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3、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社会保障的目标群体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处于生活苦难和面临生存危机的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使基于生存权这一人的基本权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应能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达到维持生存所需的生活标准。

(二)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

1912年,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出版了《财富和福利》一书,1920年又扩展为《福利经济学》,这本书系统地论述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其基本论点之一就是个人收入均等化,即认为以个人收入越多,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越小;反之,收入越少,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就越大。庇古认为,实现收入转移的途径就是要以多种形式向富人征税,补贴给穷人。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爆发了席卷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一些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将“福利国家”理论作为摆脱危机的良方加以推广。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通过国家干预、扩大公共福利支出和公共基础社会建设等措施刺激需求增长,实现充分就业,还提出了建立累进税制和最低工资制等观点。这些观点被称作凯恩斯主义,成为二战后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1942年,英国的贝弗里奇勋爵着眼于重建战后和平,使国家永获安全感的长远安排,提出了一套对英国全体公民实行福利制度的指导原则,设计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措施。“贝弗里奇报告”被公认为世界社会保障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自此以后,法国、德国、美国等都先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模式

1、“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是最早出现的社会保障觅食,因此也被称为“传统型”社会保障模式,包括美国、德国在内的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不同的社会成员选用不同的保险标准,并以劳动者为核心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劳动者个人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责任,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雇主和老总这三方负担,以劳动者和雇主的社会保险费用为主,国家财政给与适当支持,几个人和雇主投保,国家资助;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与社会保险缴费的多少和个人收入情况相联系;社会保险交费中只记个人缴费情况,不建立以给付为目标的个人账户,社会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间调剂使用;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以现受现付为主;社会保险制度中的产期项目亦代际转移方式运行。

2、“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

“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以英国最为典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依据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建立起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所谓“福利国家”,使按照英国工党1945年在竞选宣言中所表示的,就是使公民普遍地享受福利,使国家担负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职责。英国的“福利国家”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全民医疗、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

3、“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自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包括我国在内的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仿效苏联的社会保障,建立“国家保险”型的社会保障制度。这种社会保险制度的特点是:收报人不缴纳任何保险费;社会保险待遇偏高;保险待遇不与交费多少相联系,而与工龄挂钩;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

二、台湾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

二十世纪初,中国民族工业取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受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加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了一些保障劳工利益的法令法规,标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

1931年,国民党政府公布了《工厂法》。其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于1946年和1948年就职工医疗、工伤、死亡等项福利保险分配做出了一些规定。1948年1月,颁布了关于图退休养老待遇的规定。但是,民族资本主义由于经济上的软弱,亦很难真正实施政府的法令,这些规定大多形同虚设。

三、台湾地区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台湾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继承了民国中央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1950年,以台湾省政府颁布并实施《劳工保险条例》,从法律上规范产业工人的社会保险问题为标志,台湾当局开始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台湾地区的社会保险种类主要有劳工保险、公务员保险、学校教职员工的退休与保险、军人社会保险等,社会福利则包括儿童福利、老人福利、残障人员福利、劳动福利等,此外还有包括生活扶助、医疗补助、急难救助、灾害救助等内容的社会救助。

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台湾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有如下特点:

(一)种类齐全、门目繁多

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福利为辅。台湾地区的合会保障制度体系基本包括了从儿童到老人,从劳工到军人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大方面,其中又以社会保险为主要。台湾地区社会保障主要依靠社会保险保障。对未能获得社会保险保障的特殊群体,台湾地区采取相应的社会福利性质的津贴与补助救济办法,以保障这部分人的基本生活。这两种保障性质也有不同,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受益者承担一定的投保费用。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是救济性的,受益者不需负担任何费用,对政府财政负担压力较大。

(二)重视劳工的社会保障

在台湾地区,除了有关于劳工的保险之外,还拥有专门的职工福利,矿工福利和盐工福利。台湾地区的劳工保险分为两大类。其中,普通事故保险包括生育、伤病、医疗、残废、失业、老年和死亡七种;职业灾害保险包括伤病、医疗、残废和死亡四种。劳工保险的主管机关为内政部劳工保险局和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的劳工保险局。为了监督劳工保险业务和审议保险争议事项,由有关政府代表、劳资双方代表及专家各占四分之一组成劳工保险监理委员会。劳工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有四条渠道:基金创立时政府一次拨付的金额;当年保险费及其利息收入与保险给付支出的结余;保险费滞纳金;基金运用的收益。劳工保险基金的运作,须经过劳工保险监理委员会通过。基金的收入、运用情况及其积存数额,由保险人报请中央主管机关按年公告之。

(三)退休基金投资风险大

退休基金管理直接关系到退休者的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涉及老年保障的基金主要有劳工退休基金与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其中公务人员退休抚恤基金包括公务人员、政务官、教育人员及军职人员退休退职退伍抚恤基金。这些退抚基金主要有三种盈利用途:一是购买公债、“国库券”、短期票券、受益凭证、公司债与上市公司股票;二是经严格审批后进行投资;三是用于贷款等。台湾地区常将这些基金运用支撑与稳定股市,这样存在较

大风险。如果投资失败,可能会影响到退休金的支付与正常的老年生活保障。

四、给我们的启示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确立公平的社会价值取向

现阶段大陆已经进入了一个社会风险持续扩张的时期。失业率持续攀升的局面难以避免,收入分配差距随着按要素分配政策的推行还将扩大,而国民的生活权益保障意识也日益强烈,经济全球化及由此带来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可能放大国内风险。与此同时,改革已经由普惠时代走向利益分割或损益并存的时代,不同社会阶层在未来时期所获收益将在大势向好的同时呈现出二律背反的规律,这样的背景表明我国不仅需要追求财富增长,而且需要争取整个社会和谐、健康地发展。

只有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确保制度的效率,欠公平的社会保障只会适得其反。为此,必须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价值取向和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明确国家立法规范、政府主导的发展思路,在划清社会保障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政府责任与民间责任、中央责任与地方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并尽快建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和社会化管理机制。

(二)认真吸取台湾地区的经验教训

对国家强制举办的社会保障项目要坚持广覆盖、低标准、低起点。除了要覆盖城镇所有人口以外,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符合条件的乡镇企业职工和现代农业企业(如产业化的高科技农业企业等)职工纳入职工社会保险范畴。加强对老年和儿童的的保障力度,协调城乡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必须坚持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低标准、低起点的原则,一方面由政府出面举办一套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全体国民的基本生活和医疗需求,同时还要低标准起步,为今后的增长留下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举办各种补充保险和商业人寿保险事业,调动国民自我保障的积极性,减轻政府的压力。

(三)建立起收、支、管、投四个环节相对分离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奠定体制基础

从长远目标来看,在我国应建立起由税务部门征缴社会保障税(费)、由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社会保障待遇计发、由财政部门负责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由具备经营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内部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严格监督体系,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和结余以及投资状况,保证基金的安全和完整,维护人们对政府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信任感。

参考文献:

[1]孙光德,董克明.主编.社会保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余功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剖析[M].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0.

[3]邹根宝.社会保障制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姚雪萍. 对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4-04.

(作者简介:张灵知(1985—)女, 湖南长沙人,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特点及启示 篇4

1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上相继爆发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几场具有信息化战争特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在这几场局部战争中, 美军的装备保障对其联合作战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以超前预置为要求, 保障准备快速周密

一是快速动员保障力量, 增强保障的及时性。在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启动了国家战争动员机制, 并实施了全方位的快速动员。战争准备阶段, 美军除紧急动员了大量的海军预备役船只外, 也征用了不少本国民间商船。二是提前装备物资储备, 增强保障的预见性。美军在阿富汗反恐作战基本得手后, 就开始向海湾地区运送和囤积作战物资。到伊拉克战争开战前, 美陆军在伊拉克周边地区预置了5个旅的装备, 空军储备了多达6700枚“联合直接攻击弹药”。三是快速实施物资投送, 增强保障的时效性。由于美军远离本土作战, 战区资源匮乏, 为解决装备物资供不应求的状况, 美军除了依托其在海外的大型基地实施就近保障外, 充分协调海空运输力量, 加快装备物资和保障力量的输送。

1.2 以平战结合为重点, 注重装备保障建设

一是注重装备研制的保障性研究。美军装备在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同时, 其模块化、通用化和一体化的设计, 也为装备的维护保养、修理等工作奠定了非常便利的基础。二是注重对现有装备的现代化的改进。海湾战争后, 美陆军为适应数字化部队建设要求, 对其装备的M1Al系列主战坦克进行了多次改进, 先后发展了M1A2和Ml A2 SEP型, 这些措施增强了装备的整体作战效能, 提高了装备的可靠性。三是注重保障力量实战化训练。在伊拉克战争前, 美军针对伊拉克的地理环境, 在科威特和卡塔尔美军基地建立了实地战场仿真环境 (阿拉伯堡垒) , 并结合作战部队的训练和演习, 演练装备保障力量实施战场装备维护保养、抢救抢修以及物资器材补给等行动。经过这种严格训练, 装备保障力量基本具有了适应沙漠地区保障的技术和应变能力。

1.3 以作战行动为牵引, 采取灵活保障方式

一是立足“动”, 突出机动伴随保障。在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根据战前所定的作战方针, 提出了“弹弓”式后勤补给, 即在实施前送保障的同时, 强调实行机动伴随保障, 要求建制保障部队随作战部队一同开进, 随时对作战部队提供弹、油、修等方面的保障。二是着眼“快”, 实施预置保障。在战争准备期间, 美军通过向战区海域派出大量预置船, 结合空中输送等方式在前方基地预置了大量武器装备。三是注重“活”, 运用立体超越保障。在海湾战争中, 美军曾首次采用越过战区、集团军, 直接将物资从美国本土保障到前线军、师, 大大提高了保障速度。

1.4 以经济高效为目的, 综合运用保障力量

一是建立现役、预备役、合同商三位一体的装备保障力量体系。为发挥三种保障力量的整体保障效能, 美军建立了统一指挥与控制的联勤体制和战区联合保障指挥体系, 并由陆军装备司令部统一管理现役、预备役部队维修保障设施和承包商维修力量, 统一安排维修任务。二是广泛动员民用运输力量保障战争对物资的需求。在海湾战争中, 美军消耗的物资总量高达700万吨。而美国本土距海湾海上航线1.2万海里, 空中航线1.9万公里。美军有偿动员了106艘商船、700架大型运输机及大量车皮、汽车等海、空、陆运输工具。二是广泛动员社会技术力量实施装备技术保障。美军将许多后勤与装备保障工作直接交给地方企业承担, 目前美军在维修和补给等重大保障领域中都广泛利用合同商的力量, 提高了保障能力和效益。

1.5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实施装备精确保障

一是实施“可视化后勤”。对伊拉克作战中, 美后勤依托无缝的“全球保障信息系统”, 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和运用各种保障力量, 对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实施全程跟踪, 并实时指挥和控制其接收、分发和调换, 从而实现了实时、实地、适量的精确保障。二是广泛运用装备状态监控技术。美军对大部分主战装备增加了内置式或外接式传感器和其它状态监控装置, 充分运用车载监控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装备损伤评估系统对装备的使用和故障状况进行监控。三是积极采用远程维修技术。美军的远程维修系统在战争中进行了广泛应用。在战场上, 它可使武器装备修理和维护人员能迅速获得急需的维修技术建议与相关信息, 从而大大提高作战部队的野战修理能力。

2 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发展变化

2.1 从“前沿存在型保障”转变为“投送型保障”

在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实现了前沿基地、预置力量、战略运输力量、本土战略基地和快速动员机制有机结合的投送型装备保障力量结构的调整。伊拉克战争中, 在美国本土, 美军各大基地和仓库紧急筹措各类装备补给品, 增加库存量, 随时准备向战区转运。在欧洲, 美军起用了德国的保障基地、英国的费尔福德空军基地、西班牙的保障基地。在海湾战区, 美军起用了迪戈加西亚岛、多哈等15个大型军事基地, 建造营地、仓库等设施及新的装备保障系统。美军在迪戈加西亚岛附近和海湾国家的基地内, 预置了大量重型武器装备和备品备件。战争准备过程中, 美军后勤装备保障部门将这些装备陆续转运到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国的基地内。在伊拉克战争准备期间, 美军通过20多条跨大西洋的“空中走廊”和海上航线, 使用了120余艘各类战略海运船;除了美英联军建制的战略空运力量外, 美国防部在战争前期向国内22家航空公司征用了47架民用飞机和31架宽体运输机, 还征用了33家航空公司的923架飞机进行战略空运。美国征召了10000名预备役人员, 英国征召了7000人, 这些力量主要用于装备维修、武器技术检测、装备物资器材供应等保障。

2.2 从“机械化装备保障”转变为“信息化装备保障”

近年来, 美军在新的保障理论的指导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迅速实现了从机械化装备保障向信息化装备保障的转变。一是依托战场信息控制系统, 实施实时装备指挥。在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国防后勤局、运输司令部及各军种后勤部门利用先进的“全球作战保障系统”, 为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次的军事行动和各类人员提供战场保障信息, 从而确保了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按正确的数量和质量提供正确的装备保障, 实现了快速高效的战场信息化装备保障。二是运用网络技术, 实施远程技术支援。在伊拉克战争中, 一般情况下, 美军士兵可以按照电子技术手册使用智能工具箱, 对手中武器自行检测、诊断和必要的维护修理。当遇到难以诊断或修复的故障装备, 可借助数字化通信网络向远在万里之外的专家请教, 通过专家指导实现远程维修。三是利用“全资产可见性”系统, 加强对装备保障物资的控制。在伊拉克战争中, 由于应用了“全资产可见性”系统, 美军对装备保障物资的存储、运输和使用情况实现了可视化, 大大提高了装备保障的时效性, 一改海湾战争中的杂乱无序的情况。

2.3 从“军队自我保障”转变为“军民一体化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建设思想的转变, 军队装备保障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是依托装备原始制造厂商完成装备保障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原始制造商的保障作用, 近年来, 美军采取签订全寿命合同的办法, 使承包商承担装备保障的义务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以便更好地满足新装备保障的要求。对于某些技术复杂、保障设施要求高、数量少的装备, 一般由原始制造商提供全寿命保障。二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民用技术和物资装备。美国近年来对它的采办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办法和程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包括改革军用规范和标准, 要求用民用规范和标准取代大部分军用标准和规范, 促进高技术产业民转军, 并允许更多地采用两用产品、技术和工业操作规程。英国军队也主张优先选择购买民用商品, 并利用民间最先进的制造和管理技术推动国防工业技术的发展。三是依托民间力量, 完成专业勤务保障。美、英、法等国军队平时大量的维修工作由承包商负责, 战时承包商则随部队到前线保障。日本和德国维修领域利用民力的范围更广。在保障物资器材供应方面, 外军把具有充足的运输能力和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作为满足现代战争高消耗特点的重要保证。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 还是原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都把民间的各种运输工具看作是实施军事运输保障的重要力量。

3 对我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启示

3.1 着眼作战需要, 提高装备保障快速反应能力

一是建立应急机动装备保障力量。只有建立和率先启用应急机动装备保障力量, 才能够在突然和紧急任务面前掌握主动, 快速反应, 迅速行动。伊拉克战争准备阶段, 美军后勤的快速保障部队对保障作战部队快速向海湾机动集结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 加速建立应急机动保障力量, 使之真正发挥“保障当前、衔接后续”的作用, 是保障作战部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

二是提升装备和保障力量的快速投送能力。要加快装备保障准备速度, 应付战争初期保障急需, 就必须以立体化的方式, 对装备物资和保障力量实施快速投送。要把战略投送特别是战略空运能力的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 要在装备保障力量的总体结构中编有固定的、抽组的和预备役海、空战略运输部队, 重点解决应急机动部队的战略机动、远程保障及战略支援问题。

三是建立装备物资的预置储备。预置储备是美军应急能力的基础, 也是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首先动用了海上和陆上的预置物资和装备储备, 对早期部署部队实施了应急后勤支援。我军除了在主要作战方向预定战场附近建立装备保障基地预先储备部分战备物资外, 也应在离开预设战场的安全海域, 建立海上预置储备, 缩短战时向战区输送急需物资的时间。

3.2 注重平战结合, 加强装备保障战备和动员建设

一是加强装备保障战备教育。通过装备保障战备教育, 增强装备保障人员立足现有装备、立足现有体制、立足现有队伍完成保障任务的信念。

二是适时组织装备保障战备演练。根据不同作战地区、不同的任务需求, 对未来作战装备保障做出可行性预测, 制定适应未来作战需要的装备物资筹接、储备、运行等多种保障预案。适时组织装备效能检验, 加强战备等级转换、机动展开、自身防卫等时机的装备保障程序、方法演练, 提高快速反应、快速机动、快速抢修、快速供应和战场防卫能力。

三是加强装备保障动员建设。制定完善装备保障动员法规, 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装备保障动员演练。按照“模块式编组, 区域化储备”的要求, 预编预设装备保障预备力量, 在平时经常进行严格训练, 保证战时能够及时应召。

3.3 强化力量建设, 建立军地一体的装备保障体系

一是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的结构和布局, 加强军种间的合作。借鉴外军经验, 我军应逐步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的结构和布局, 加强军兵种间的合作, 提高装备保障的经济性和对联合作战的适应能力。例如, 可在各战区建立少数几个通用装备维修中心, 这些维修中心可在现有维修力量基础上抽调组成, 直接对本区域内各军兵种的通用装备实行统一保障。对一些专用装备, 可实行“联合军种”或“牵头军种”的维修管理试点, 加大军兵种间装备维修保障合作的力度, 提高装备维修保障资源的利用率。

二是建设装备保障预备役部队, 为战时动员奠定基础。应借鉴外军的成功经验, 在建设装备保障预备役队伍的过程中, 应注重装备保障预备役专业技术分队的配套建设, 同时组建适当数量的综合保障队伍。为了满足战时诸军兵种对装备保障力量的需求, 在装备保障预备役队伍的建设中, 应按照各军兵种现役装备的组点和数量, 以及联合作战中可能动用和出现损坏的装备特点, 来安排相应保障人员的比例配置, 组建一批结构合理、技术配套的预备役专业技术分队, 战时可将这些专业技术分队配给相应的作战部队, 以满足装备保障的需求。

三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源的优势, 使其作为建制保障力量的有益补充。为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 我军应该充分利用民间的先进技术, 使民间的保障能力与我军的装备保障体系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甚至成为我军装备保障系统的固有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民间高度发达的运输力量和物资流通系统, 力求实现备件补给的高效和节约, 提高装备保障效率。

3.4 加强装备研制, 提高联合作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

一是实现保障装备与作战装备同步协调发展。应在“两成两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提高装备维修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这一总目标, 以新技术为支撑点, 积极研究发展新型保障装备。针对保障“打赢”的要求, 将保障装备列入军队装备发展总体规划和编制序列, 保持保障装备与作战装备同步配套发展, 努力使我军的保障装备从单一化向通用化、标准化、系统化方向发展;从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大、笨、重、低可靠性向小、好、轻、光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 以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装备保障的需要。

二是强化保障装备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设计。为了保证将保障特性“设计”到装备系统中, 必须在论证阶段就提出可以量度的和可以检验的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指标。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分析用户的使用需求, 根据用户的使用方案以及用户对装备系统的作战使用性能要求, 确定基于作战使用性能的保障性要求及指标。

三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发展高新技术保障装备。高新技术, 如全资可视技术、检测诊断技术等, 为提高保障效率奠定了基础。另外, 创新的技术能够大大降低装备保障的费用。随着武器装备的日益老化, 装备保障费用越来越高, 已经影响到新装备的采购规模和质量。为此, 在装备保障中广泛应用新技术, 特别是应用成熟、低成本的民用技术, 已经成为各国军方关注的焦点。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上相继爆发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几场具有信息化战争特征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本文分析了外军在近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的装备保障特点, 以及外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发展变化, 并探讨了其对我军联合作战装备保障的启示。

保障特点 篇5

一组成员:丁晓晓、赵梦、于婷婷、孟文蕾、姚静雯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及其和城市社保体系的对比

纵观改革开放30 年来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程,成就令人鼓舞,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领域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农村社保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其特点更多体现在不足方面:

1、现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实质上依然是一种以家庭保障为主的模式,保障功能脆弱,农村家庭陷于贫困境地的可能性加大。家庭保障作为一种古老的保障模式,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应对生存风险的基本方式,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中只占极小的比重。传统上作为家庭保障物质基础的土地,仍然是现阶段农村家庭保障的重要物质和资金来源。如前所述,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各方面不断的侵蚀,人多地少,收入还会受到自然灾害和国内外市场波动的影响而难以保持稳定,加上家庭小型化、老龄化以及空巢化等因素的影响,农民陷于贫困境地的可能性在加大,农村家庭的保障功能变得十分脆弱。而且,农村社会救济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的保障标准都非常低,例如,孤寡老人的养老保障实际上根本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新农合也难以帮助农民抵御遭遇大病或慢性病风险,因病返贫、因孩子上学返贫的现象仍比较突出。

2、管理分散,效率低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大都以单项推进,缺乏一个牵头抓总的部门来整合资源,实现统一部署,科学规划,有效推行。与城镇社保相比,它存在保障政策难以衔接,保障项目缺乏 联系,保障工作不够协调,整体效果难以发挥等弱点,影响了广大农民的参保热情。同时,重复救助、漏救助、没救助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村社保的公平性,加之申请救助的手续比较繁琐,影响了农村社保的效率。

3、农村社会保障缺乏法律依据。由于立法滞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还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地方立法分散,缺乏严格的法律依据,许多工作只能靠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推行。大部分地方没有将农村社保工作列入政府规划之中,地方财政资金安排农村社保预算时缺乏依据,其权威性、制度刚性和惩处力度差,有令不行、违规犯禁的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地方政府以财政困难为由拒不落实应由财政承担的农村社保资金的不作为现象十分突出。由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缺乏规范统一的操作规程,所以临时性和随意性大,保障程度低,一旦发生争议,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往往无法根据有效的法律规定进行仲裁和判决。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维系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村和城市在社保方面差异较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

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之初走的就是一条城乡分割的道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巨大差异,并处于严重失衡状态。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建立之初就以城市为主,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拨付给城市。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建设已相当完备,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助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市居民不但享有稳定的制度保障,而且其社会保障水平也远远高于农民。相比之下,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远远落后,养老保险还没有全面开展,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也仅在个别地区进行试点。从社会保障支出的量来看,我国社会保障城乡差异更大。统计表明,1991-2005年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占人均GDP的比重平均为15%,而农村只有0.18%,城市人均享受的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90倍之多。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扭曲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原则,人们仅仅因为出身的城乡差异,其享受的“福利待遇”便有天壤之别。这种制度安排不但没有维护社会公平,反而加剧了城乡差距,与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要求十分不符。

2.尚未建立面向农民工等边缘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现行的二元经济结构下,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农民工并没有被城市所接受,他们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也不是纯粹的工人,在社会保障体系中亦被边缘化。我国颁布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中就明确规定: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这种保障便把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排除在外。事实上,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从事着许多高风险、低收益的工作,辛勤的工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这对他们是极大的不公。而且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往往面临更大的失业风险、工伤风险、医疗风险等,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

也更弱,更需要社会保障的扶助。这是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3.收入调节力度较弱,再分配功能扭曲。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贫富差距,“熨平”社会不公,以实现保证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但在实践中,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调节力度弱化,收入再分配功能扭曲,没有发挥应有的调节作用。以2001年为例,该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90,而含社会保障收入之后,上升为3.44,社会保障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了18%。这说明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但没有发挥再分配的“调节器”作用,反而还拉大了这一趋势。即使对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来看,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主要局限于政府机关、国有单位等,而一些个体户、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则被边缘化,甚至游离于其外。社会保障在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待遇存在较大差异,形成的结果通常是,效益越好的企业或单位,职工收入越高,社会保障反而越全面,与社会保障的初衷背道而驰。如现在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些垄断部门的职工,其工资本身就明显偏高,再加上社会保障的二次分配,与其他部门的职工的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名民工保险的接续问题案例

现行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是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与接续难的技术障碍农民工流动性强,频繁辗转全国各地打工,大部分都有复杂的工作经历,也分别在不同城市上过养老保险,那么在现实中,各地方社保部门对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转移与接续是如何操作的呢?

以深圳市为例,假设农民工甲在江苏打工后来到深圳,在深圳工作一段时间后要变换工作至上海或其他广东省外的城市,而他在工作过的城市都有缴费经历,此时甲若想继续维持养老保险关系,他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以后接着在深圳累计缴费满15年;二是其他城市比如上海的社保局同意接收;三是转回甲的户籍所在地。表面上看解决办法好象很多,但这几条路真的可行吗?

保障特点 篇6

关键词:住房保障 资格审核档案 整理方法

目前住房保障工作已成为社会各方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这项工作保障了中低收入阶层基本住房需求,极大地改善了其住房条件,是一项深得人心的惠民工作。理论上讲政策性住房包括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性商品住房两类。其中,保障性住房指政府在对低收入家庭实行分类保障过程中所提供的限定供应对象、建设标准、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两限房”则是一种政策性的商品住房(限制房屋面积、限制房价),主要针对有一定购买力的中等收入人群。市委、市政府将在全市逐步建立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为主,政策性租赁房为辅的分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本文主要探讨住房保障工作中资格审核过程所形成档案的特点以及整理方法。

一、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

住房保障工作起步时间不长,在实际工作中所形成的材料主要是住房保障工作中的资格申请核定材料,主要包括:居民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申请核定表(或家庭购买限价商品住房申请核定表或廉租房申请核定表);申请人及家庭人员身份证明、户口本;已婚家庭成员婚姻状况证明(包括结婚证明或离婚证明);居住地住房情况证明(包括申请家庭现地址、户口所在地地址、户口迁入本地原地址及有他处住房的所有这些地址的房屋租赁合同、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产权单位的证明以及申请家庭成员、共居人现居住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的居住证明);学生在校证明;申请家庭成员收入证明(包括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或街道居委会出具的收入证明或离退休的需提供离退休证及领取退休金存折复印件或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人员提供由管理部门出具的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标准证明);原有住房已拆迁的,需提供《拆迁补偿协议书》;其他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如残疾证、军官证等需特殊证明的材料);需要优先轮候配售家庭在提供上述材料的同时要提供拆迁证明或重残证明或大病证明或危房证明或优抚证明或军转干证明等等。

二、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形成档案的特点

每一个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或是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或个人都必须按要求提供上述材料,以致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单一。不论申请什么性质的住房,都须提供相应的材料,这些材料所涉及的范围、内容大体与上述所列审核材料雷同,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材料数量上有多有少。因此,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内容比较单一。

2.数量大。由于保障性住房工作涉及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仅通州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就有1.2万余户(中等收入家庭不计算在内),申请保证性住房的家庭还是比较多的。从启动保障性住房工作至今,我区就有近4千户家庭或个人申请了“三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因此在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材料虽说比较单一,但其档案数量还是比较大的。

3.形成時间的不定性。对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两限房”或是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或个人实行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三级审核:即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对申请家庭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初审;区建委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申请家庭进行复审;市建委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申请家庭情况进行复核、备案。两级公示:即初审后由街道办事处或乡镇政府在申请人户籍登记地、工作单位及居住地进行第一次公示;复审后由区建委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在区政府网站和规定的范围内对申请家庭人口、收入、住房等情况进行第二次公示。虽说审核程序、审核工作的时限是有具体规定的,但每一批次上报备案的户数是不确定的。有时一批会达到上百户,有时一批只有几十户,也有可能年底上报,第二年年初完成备案的。总之,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是一项具有连续性的工作,不能以自然年度确定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形成的时间,所以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形成的时间具有不定性。

三、住房保障资格审核过程中形成档案材料的整理方法

由于审核档案材料内容单一,数量大,以备案时间作为审核工作的结束,因此在现实工作中,住房保障部门通常采用的整理方法有两种:

(一) “年度——问题——保管期限”

首先,要按备案完成时间划分立卷归档年度。由于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文件材料要经过“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后,才算完成此项工作。一方面审核时间较长;另一方面每一批次形成的文件材料数量不等(实际工作中每一批次形成的文件材料还是比较多的)。因此,笔者认为不宜采用档案常规方法确定立卷归档时间,即等到下一年度的上半年再进行立卷归档。如按照此常规方法确定立卷归档时间,势必会造成大量资格审核文件材料的积压,不利于文件的管理和利用、易丢失,而且整理工作量也会很大。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整理工作应随着资格审核材料备案的结束及时进行,以避免材料过多造成存放混乱。

其次,由于档案内容同属于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而且申请保障性住房或政策性住房的主体是以家庭为主(也有少数超过30岁的大龄青年),每一份申报材料相对独立、稳定,变化不大,只是在数量上小有变化,笔者认为住房保障资格申请核定档案应采取“一户一卷”的形式立卷归档。采用“一户一卷”的形式整理,既便于拟写题名(由于档案材料内容单一,只需将房屋坐落、申请人姓名、申请房源类型录入即可),又便于录入检索,简便、实用。

第三,根据国家档案局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精神,笔者认为住房保障审核材料属于“本机关业务文件材料中行政管理、执法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范畴中的“20年以下有效的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的审批、管理文件材料,保管期限30年”。因为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只是对申请人申请购买“三房”资格的一种认定,其目的主要是审核申请人的条件是否符合国家住房保障相关政策,如条件符合则表示已具备申请购买“三房”资格,但并不表示已取得所购房屋的产权,只有取得房屋产权产籍管理部门颁发的产权证,才确认获得已购房屋的所有权(有关房屋产权等文件材料应由房屋产权产籍管理部门立卷归档,期限为永久)。因此,将住房保障资格审核材料的期限定为30年是比较恰当的。

第四,案卷的排列。住房保障工作中资格审核档案应在一个目录号下按照备案时间的先后顺序大流水排列。后续工作产生的档案材料按形成的时间排在资格审核档案的后面。

这种整理方法的优势在于:整理方法简便,容易掌握,便于拟写案卷题名。能最大限度的节约库房空间。不足之处在于:后续摇号、配售工作中产生的档案材料较少(主要是摇号结果、安置意向书等),形成的时间较晚,按年度——问题——期限立卷后和前面的资格审核档案,不会在一卷或一盒内,不通过微机检索,很难查找、利用。

(二) “一人一档、一档一盒”

首先,根据住房保障工作中每个申请人从资格申请到选房结束,整个过程所产生材料的多少决定装档案盒的厚度。笔者认为现实工作中使用3公分的档案盒较为合适。

其次,每盒中的档案材料按照形成时间的先后(一般的顺序是资格审核形成的材料在前、配售形成的材料在后,同一类的材料用不锈钢钉装订后加盖件号章)装入盒中。可在档案盒的脊背上用统一的格式标上申请人的房屋坐落和姓名,便于查找、利用。

这种整理方法的优势在于:在住房保障工作中每个申请家庭或个人的材料不论何时形成的将全部放在一个档案盒内便于查找、利用。不足之处在于:占用库房空间较大。

四、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法

住房保障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两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第一种:将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资格审核材料、申请购买两限房资格审核材料、申请廉租住房资格审核材料,给三个目录各自大流水编号。这种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工作人员认为各自大流水排列能够清楚的反映出“三房”资格审核各自的具体数量。但这种做法会对后期档案管理及库房空间预留等问题产生不利影响。第二种:将一年内每种房的资格审核材料按照申报地区排列,同一申报地区的档案材料排在一起。工作人员认为这种排列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申报地区每种房的资格审核档案材料数量,但这种做法需要等到下一个年度再对其立卷归档,势必造成档案整理工作量急剧加大,且对“三房”资格审核材料的日常管理、利用造成不利的影响。

为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充分理解所涉及业务的基本内容、程序、目的。只有充分理解其内容、程序、目的后,才能根据档案整理规范制定出合理的整理方案,将所产生的文件材料进行科学、规范、合理的整理。其次,要摆脱传统的档案整理模式的束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一项工作中同一保管期限内按文件材料产生的批次立卷归档即可,没有必要将同一类业务产生的材料人为复杂化,即便是有关联的纸质档案材料实体没有放在一起,但只要从方便管理、利用的角度将必要的信息录入电脑,不论档案实体怎样存放,通过电脑查找是非常方便、快捷的。第三,要充分利用好档案管理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便利性。作为档案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应用档案管理软件及办公软件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熟练应用这些软件,才能将档案信息正确地录入,便于查找、利用。

保障特点 篇7

一、香港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香港政府于1954年开始实施公屋计划。1972年, 前港督麦理浩公布“十年建屋计划”, 香港公屋建设致力于为香港低收入居民提供设备齐全、有合理居住环境的住所。1973年, 香港重组各类政府公屋组织, 根据房屋条例, 成立独立的法定机构——香港房委会, 全面统筹有关政府公屋的供应、编配及管理工作。同时成立了新的房屋署, 作为房委会执行机构。香港房屋委员会根据政府整体房屋政策大纲, 确定并推行公屋计划。

1. 资金来源多元化

房委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资助和经常性收入。

(1) 政府资助

1973年, 新的房委会成立后, 政府虽然继续维持对公共租住房屋的巨额财政承诺, 但并不是直接对房委会提供资助, 而是通过提供免费土地, 以及由政府发展贷款基金提供贷款进行支持, 发展贷款基金需在40年内分期偿还。此时, 政府与房委会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借贷关系。

1987年, 政府宣布长远房屋策略, 规划了香港的房屋发展远景, 主要目的是扩大重建计划、确保所有家庭都获得合适的居所, 以及协助市民自置居所, 作为长远解决房屋问题的方法。为了推行长远房屋策略, 1988年, 房委会进行改组, 成为自负盈亏的财政独立机构。

(2) 经常性收入

根据房屋条例, 房委会从公共房屋累计获得的收入, 应足以应付公共房屋的经常开支。房委会经常开支主要为:工资、地租及差饷、维修及改善工程以及其他经常开支。房委会的经常性收入主要来自出售资助自置居所收入、公屋租金收入, 以及公共房屋附商业楼宇的租金收入。

2. 保障形式多样化

香港从1953年就开始实施“公营房屋制度”, 大规模兴建公屋, 以优惠的价格出租给市民居住。公屋租金标准相当于同期同地段市场租金的40%, 承租人只需定期向物业公司缴交租金, 无需另缴物业管理费。

此外, 香港从1978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 作为公屋政策的补充, 使有一定经济实力, 但又无力负担私人楼宇的人也能拥有自己的房子。目前居屋售价大约是私人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六、七成。

3. 严格的准入与退出审查条件

香港作为法制社会, 在公共房屋的申请、编配程序上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以确保享受优惠的都是需要帮助的居民。

公屋申请人须在香港住满七年并没有私人住宅物业, 而且必须接受包括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的全面经济状况审查。申请人必须提交由雇主开具的《薪金证明书》, 并签署收入证明, 任何人在申请公屋时蓄意虚报资料, 即为违法, 一经定罪, 可判处最高5万港元的罚款及监禁6个月。

公屋租满十年后, 租户每两年应申报家庭收入及资产, 一旦超出限额, 就必须腾退房屋。2004年香港还专门成立打击滥用公屋资源的特遣队, 严惩弄虚作假者。另外, 居民购买居屋只拥有非完全产权, 在转让限制期内, 不得进入市场, 若愿意退出, 政府将以原价购回。转让限制期满后入市的增值所得须与政府分成, 从而限制购买居屋的投机行为。

4. 面积小配套全——解决最基本住房需求

香港的公共房屋在户型、环境、租金、售价上充分体现了“扶危济困”的特点, 重点在于解决普通居民最基本的住房需求。房屋一般在九龙、新界等地, 香港本岛的公共房屋极少, 主要是供应给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士等居住。房屋建设遵循高密度、高容积率、小户型的原则, 使用面积一般控制在17~59㎡。房屋虽小, 设施齐全, 居所水、电、厕、厨配套齐全, 周围的公共交通网络、社会服务设施也都比较齐全。

5. 管理与运作——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公屋事务

香港公共房屋政策得以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是自开始兴建公屋以来, 就设立专门机构来统一负责公屋事务, 从制定政策到分配管理, 由一个专业部门全权负责。

香港房屋委员会 (房委会) 是一个法定的机构, 根据政府整体房屋政策大纲, 拟定及推行香港的公营房屋计划。房委会是半官方、半民间的组织, 成员包括主席、副主席、两名官方以及二十九名非官方委员。房屋署是房委会的执行部门, 负责进行房屋政策的具体操作, 属于政府机构, 确保了政策实施的权威和效率。

二、借鉴与思考

从政策属性上看, 房地产政策是一种经济政策, 它归根到底主要着眼于市场效率。住房政策则属于社会政策范畴, 更注重社会公平和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用什么手段, 使不同收入状况的市民居者有其屋。

通过分析香港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发展过程与特点, 结合我国内地现状, 认为香港模式有如下的借鉴作用:

1. 国家应当提供更多廉租房, 不管是货币贴租形式还是实物贴租, 国家将首先保证社会上最贫困那部分人群都有房子住;

2. 完善政策来满足工作时间不长、已处在婚育阶段的年轻人的住房需求;

3. 已有房产但日常收入过低无法进一步改善居住质量的人群也应被优先纳入保障体系;

4. 未来住房保障体系应更多给予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购房支持;

保障特点 篇8

一、外军财务联勤改革中的主要特点

第一,注重效率和效益兼顾。外军财务联勤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效果,一切都以提高保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基本目标。凡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就予以保留和深化,凡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就加以改革和调整。兼顾效率和效益体现的是一种“正好”的后勤观念,实现了军事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后勤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使用军事资源,对财务联勤保障的改革是最能反映这一目的的措施。外军的财务联勤改革,在保证效率的同时,能够马上从节约的经费数字、精简的财务组织、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等方面上反映出改革的效益,从而促进改革不断深入。

第二,不断强化财务管理体制。外军的财务联勤保障改革都比较注重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设,一般都有以下特点:首先,一般都在国防部(防卫厅)设有高度集中统一的财务管理机构。其次,都有一整套严密的规章制度。外军一般都在财务联勤保障改革之初,就通过前期调研和论证,而制定了覆盖改革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再次,部队财务管理机构、人员精简。

第三,借助信息化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外军后勤保障经过多年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使用率很高,从总部到部队整个后勤系统已形成以电子计算机和后勤通信系统组成的后勤自动化网络,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并且这些信息系统覆盖各个兵种。外军在财务联勤改革中,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使财务联勤保障进入了一个新领域。目前,外军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已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网络化办公。不仅能够编制预算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经费的使用效益,而且也能进行账务处理、会计报表的编制和进行经费决算的处理、工资表的编制和工资的发放,还能与地方银行和企业进行业务往来等。

第四,坚持依法理财,突出财务监督。外军十分重视财务法制化建设。注重增强财务人员的依法理财观念和执法力度,对于违反财经纪律的人,轻则处分、罚款,重则依法惩治。如美军就制定了有关军事预算的法令《国防拨款受权法》和《国防拨款法》,这两项法律直接对军事预算起着制约作用。这样不仅使军队的财务工作实现了系列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而且也根除了产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在财务监督方面,不仅机构健全,而且制度完善。外军的财务监督机构设置规格较高,独立性较强,通常直接隶属于国防部长领导,且自成一个系统。外军各军种的监察机构设置、组织、职能和管理工作范围,都与国防系统的机构设置相适应,上下垂直领导,不受行政干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对我军财务联勤保障改革的启示

第一,财务联勤改革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外军通过财务联勤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保障效率。因此,我军进行财务改革势在必行。但我军的财务联勤保障改革,不能完全照搬外军的改革措施和改革思路。通过研究外军的改革经验,我们发现部分发达国家军队如英军、德军所进行的一步到位的、大刀阔斧的财务联勤改革,是建立在军队信息化程度高、配套措施完善的基础上,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投入大量的财力支持。我军目前仍然处在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中,军队信息化程度不高,要实行对财务联勤保障的改革,首先必须要有巨大的前期投入,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健全配套措施,创造改革的环境,这个过程就目前来看,是漫长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财务联勤改革要注意承前与启后的统一。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求变革是外军财务联勤改革的鲜明特征。外军在联勤改革的初期就提出了很多关于财务联勤改革的构想,这些构想都体现在外军目前的后勤转型过程中。因此可以认为目前的改革是以往的延续,延续中又存在着变化,把未来可能的任务拿到现在来做,现在其他勤务的经验也可以应用在未来财务改革上,将来还要在所取得成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我军目前的财务联勤改革研究和财务联勤改革试点,也要符合这个规律,既是以往数次改革延续,也是为了将来更高层次的改革打基础。财务联勤保障的改革不会在一夜之间完成,应该是“一个已经开始的既有渐变又有突变的朝着某个终极目标努力的过程”。改革不会在某个时间停止,而是会根据新军事变革的深入而不断调整,会伴随着充满活力的新思想、新观念的产生而蓬勃发展。

第三,财务联勤改革是复杂性与长期性共存的过程。我军的财务联勤改革,由于受我国国情和军事发展战略的影响,其改革过程必将是复杂性和长期性共存的。这是因为:首先有观念上的阻碍,新军事变革下的财务联勤改革可能将要用一个新的财务体系取代旧的财务体系,因而是一场破旧立新的根本性变革。军事史上,凡是此类变革必然会遇到来自传统观念的巨大阻力。且要适应新军事变革带来的新形态,完成由传统后勤向“聚焦式后勤”、由机械化保障向信息化保障、由粗放型向精确型的转变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都要打破那些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其次是面临资源竞争,我军长期以来分勤制的财务保障模式和我军目前保障对象的多元性和易变性,使财务联勤保障必须向数量质量各异的部队提供恰当的保障,必须在各军种之间把握平衡。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部队必须协调来自一体化保障产生的矛盾。

摘要:文章着重对外军财务联勤保障改革实践进行归纳总结, 并结合我军实际, 提出了其启示。

保障特点 篇9

顾名思义, 保障性住房就是保障民众能够在住房方面有保障, 与商品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保障性住房主要是国家为城市中一些收入偏低的住房比较困难的家庭定做的, 在住房的标准、价格方面或是租金上都有着很大的优惠。保障性住房主要是由廉租房、经适房、公共租赁房等组成的。保障性住房在我国的城市住房建设当中, 是有很特殊意义的一种类型的住房。它一般是依据国家政策以及国家法律的规定, 再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建设, 建设完毕之后再统一由政府发放给一些特定的人群, 与此同时政府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租赁价格、出售价格根据规定进行限定, 达到社会保障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间, 针对全国范围内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解决了很多因为住房问题而出现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 国家保障性住房表现出了规模大、服务人群明确、高品质等相对良好的局面。根据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情况,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对整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既是挑战, 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房地产行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个挑战呢?同时在这机遇面前如何改变自身在民众面前的形象, 成功转型呢?这是国家对房地产, 也是全国对房地产行业的考验。还有一点, 从大的方面来讲, 房地产行业对一些一线二线城市的影响比三、四线城市严重, 在三、四线城市中, 人口少, 消费水平比一线二线城市低, 因此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应该更注重于一线二线城市。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2011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记者招待会上指出, 国家将把保障与改善民生放在“十二五”规划中相当重要的位置上。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 这是我国针对住房困难而建设的。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当中1000万套是今年与明年的重点建设数量, 以后分三年建设完成, 保障性住房在住房当中即将占到百分之二十以上。这就说明, 我国即将进入保障民生的重点时代。

二、保障性住房套型主要特点

保障性住房的户型组合设计当中, 除了常规的方式以及版式之外, 还有箭头式、合围式等形式。

(一) 套型特点之箭头形式的户型组合

箭头式主要是利用高层住宅良好景观以及住房的品质, 利用上45度的斜角进行采光,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梯多户的高层户型朝向较差的问题, 在公平上体现了均好性。而平面开槽的设计, 使户型能在最大程度上进行通风与采光。

(二) 套型特点之合围形式的户型组合

对于合围式, 我国主要借鉴了香港一些公共房屋的布局, 参考了附件土楼的层叠模数化,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地多人少的现状和土地浪费的现象。合围形式的套型设计, 传承了中国传统合院的文化, 为邻里之间的和谐创造出了很好的氛围。

三、保障性住房中套型特点以及套型与户型的区别

保障性住房当中套型是指, 为了满足民众对于住房不同户型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设计而形成的成套的住房, 而户型则是依据每家住户的人口不同的构成而进行划分的住户类型。对于保障性住房套型与户型之间的关系, 在很多的媒体、比较正式的建筑设计稿件以及很多非正规的建筑书本当中, 很容易将这两者的概念混淆, 对此分不清它俩之间的异同。而实际当中这两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住房的户型是社会范围之内的, 是依据家庭单位进行的。而套型则是属于建筑学范围之内的。

四、户型与套型的主要概念

户型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根据家庭的人口进行仔细地划分, 主要分为一户、两户、三户等户型。户型主要按照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划分。主要的几种是:住房内只有一人居住的为单户, 住房内有一对夫妻的为夫妻户, 别名核心户;夫妻与一个未成年孩子组成的住户为单小孩子主干户;依此类推。户型是多样性的, 甚至有的是加上佣人以及多代的老人组成的家庭户。而根据每个家庭不同之间的生活方式又可以进行划分, 主要划分为家务型、交际型、休闲型等, 只要是人, 对于居住的地方就需要空间, 住房为人提供的服务主要有睡眠、卫生、洗浴、储藏、娱乐、学习等一系列,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相应的活动空间以及配套的设备。而户型的设计就是依据以上人为的特点, 在建设住房当中进行有效地的设计。

五、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划以及设计特点

(一)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以及设计特点之建筑的规划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总体规划上是按照地块的特点与当地实际情况比较科学、灵活地进行布局建设的。设施配套比较齐全, 大部分保障性住房的规划设计等都是符合节约土地的原则进行建设的;交通方面也是比较合理的, 道路分级明确;整体的造型比较简洁, 与周围的大环境互相协调。

(二)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以及设计特点之房型上的设计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人均土地面积也相当的小, 根据这个国情,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的平面设计相对来说比较紧凑, 住房的面积分配也是相当的恰当, 但是基本的住房功能也是齐全的;很大一部分的户型平面的设计是符合我国土地节约法则的;住房建设的各种技术也是达标的。

(三) 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以及设计特点之住房周围的环境绿化

因为我国的森林覆盖面积所占的百分比相对比较小, 因此对于环境绿化方面不仅仅是普通的植树种草, 在住房小区的建设当中, 也是必须的。而在保障性住房方面, 我国在绿化方面的布局也是相当合理的, 对于绿化带的设计也达到了要求, 一些景观的设计, 甚至对老人、孩子的活动都比较有影响。一些好的保障性住房的环境甚至不逊色一些商品住房。

六、保障性住房优化设计的主要表现

(一) 物业方面的管理与维护

无论是保障性住房还是商品住房, 对于物业方面的管理与维护, 是相当重要的。小区物业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整个小区的品质、居住环境以及生活上的便利性。物业的管理水平上升了,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而这些就是对住房开发商住房优化水平的考验。

(二) 住房内部机构的优化设计

1. 空间上的借用

住房尤其是保障性住房 (保障性住房也属于小户型住房) , 在空间的使用上要充分利用时间上的差别, 对空间进行借用, 对不同时间上的单独的空间提升其舒适感。比如将客厅与餐厅进行重叠或者合体, 将餐厅延伸到客厅内, 增加餐厅的舒适度。对于其他的时间餐厅与客厅可以相互穿插使用, 既可以当餐厅也可以当客厅, 扩大餐厅的面积,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书房与卧室的重叠与结合, 这也一样增强了其舒适度, 同时也减少了空间的浪费。

2. 对空间层次感进行增强

对于一般的保障性住房 (小户型的住房) 户主, 对于空间的利用上都是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因此在住房的设计上, 应多采用优化设计方案。而在具体的设计时应对如何顺畅、自然地设计多加考虑, 对于空间的分切, 要做到自然, 对户主的生活不要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分切空间来讲, 最好的优势就是可以加强空间的流通性, 让空间可分可和;分切空间的时候, 如有相似性, 这就需要运用透明的材料进行分切、隔挡, 以此来增强空间的层次感。

3. 设计优化之对于空间上的延伸

保障性住房的空间相当有限, 不比商品房, 但是在设计方面如若能运用巧妙的手法, 将户外的空间充分地与室内的空间结合起来,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住房的整体空间, 主要的方法有:住房阳台与室内充分结合。阳台与室内结合是保障性住房 (小户型住房) 将空间增大的主要方式之一。这种窗台的延伸方式很明显地扩大了住房的整体空间。窗户是住房的主要采光地方, 也是整个住房最为明亮的地方。把窗台向户外整体延伸, 用这种外推法加大了室内的空间。

七、结语

保障特点 篇10

一、现代学徒制的国家宏观调控

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与干预是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重要外部保障。西方国家将现代学徒制作为发展国家人力资源的重要战略, 将其作为本国重振制造业的重要举措, 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 制订、更新促进现代学徒制改革与发展的法律法规, 以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有法可依。

德国双元制是现代学徒制的典型代表, 也是德国职业教育训练体系的核心。德国双元制几经波动与革新, 1969年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法》, 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双元制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在《职业教育法》的规范下, 统一了现代学徒制的教育质量、要求和考试标准, 资格认定, 培训企业资格认定等。德国联邦及州政府为促进双元制的改革与发展, 不仅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培训的要求、考试考核的标准、统一的资格认定, 培训企业的认定, 还实行税收优惠或发放投资补贴, 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等措施, 激发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 保证双元制学徒培训的质量。

英国学徒制现已成为以工作过程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典型形式。1995年, 英国政府正式推行现代学徒制计划 (Modern apprenticeships) , 从2008年的《世界一流的学徒制:政府对英格兰学徒制未来战略》, 再到《产业训练法》、《就业与训练法》等,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推动全国青少年参与学徒制培训, 让学徒制成为英格兰青年的主流选择, 明确和强化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在职业培训领域共同承担的职责, 推动了英国现代产业训练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1894年澳大利亚颁布了第一部支持保障学徒制发展的法案《新南威尔士学徒制法案》, 该法案确立了州学徒监管的主体地位, 规定了学徒制系统各个方面的监管办法。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澳大利亚成立国家培训总局, 建立由行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联邦合作体系, 建立起全国统一资格框架, 开发培训包, 提出学徒制培养的关键能力, 对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给予资助、津贴或获得所得税折扣等。

盛行学徒制的其他国家如芬兰、瑞士、奥地利等都采取各种措施保障现代学徒制的培训质量, 如建立统一的资格框架、建立培训中相对平衡的经费制度、对企业开展学徒培训给予奖励、对教育机构与企业的教学分工给予规定等。国家政策上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措施是确保现代学徒制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

二、现代学徒制内部运行质量保障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 (2) 现代学徒制以企业为人才培养的主体, 以工作过程为本位, 具有统一规范的培训标准, 是一种突破传统的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方式, 其教学主体由一元主体转变为教师、企业人员的二元主体, 教学地点由课堂转变为课堂与工厂轮流更替, 学生由单一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员工的双重身份。现代学徒制教学形态的变化必然引起教学因素的变化, 进而引起质量监控因子的相应变化。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保障应以校企共同培养为基础, 校企合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共同制订教学标准, 相当于传统的课程标准;教学条件, 如参与培训的教师资格的认定、企业资质的核准;共同负责培训过程的监管与培训结果的评估。正如有学者指出, “综合不同国家对现代学徒制的质量保障措施,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教学标准的制度、教学过程的监管、教学结果的评估和教学条件的保障。” (3) 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国家中, 虽然其体系、框架不同, 然而保证其培训质量均离不开这四个因素。

(一) 制定统一规范的教学培训标准

教学培训标准是学校与企业培训学徒的主要依据, 它明确了学校与企业在培训开展过程中的任务和职责, 学徒参与培训的时间、内容、应达到的标准要求。

目前, 推行现代学徒制的国家联合各方利益主体制订教学培训标准。英国制定《英格兰学徒制培训规格标准》, 这是英国政府对英格兰各行业领域确立的学徒培训框架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对学徒所受指导时数、在岗和离岗培训时间比例划分所做出的硬性规定, 为学徒制培训的质量保障奠定了基础。在德国, 联邦政府针对学徒的培训标准制定职业培训条例, 这是企业开展培训遵循的主要依据, 职业学校也在框架教学计划内进行教学。企业和学校都有一定的培训标准, 以此规范学徒培训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澳大利亚发布的“核心技能框架”和培训包是学徒制培训的国家质量标准。培训包是全国通用的学徒培训依据、职业技能认证标准、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材料, 它是开展学徒培训的重要官方文件和教学法规。瑞士的“职业培训条例”同样规定了培训的时间、内容、完成培训后达到的职业标准等。

国家层面制定的培训标准形成教学纲领性文件, 是学校与企业开展培训的重要依据, 可依据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各自的职责, 避免学徒在企业沦为廉价劳动力, 保证培训的质量, 是确保现代学徒制培训质量的基础性措施。

(二) 现代学徒制教学条件的要求

现代学徒制不同于传统的学校教学, 它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形式, 突破了学校与企业的界限, 培训的主体、场所、学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对承担学徒培训的机构、人员资质进行认定, 是保证现代学徒制培训质量的重要基础。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培训主体之一, 对其机构与教师的资质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在德国, 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具有实施双元制学徒培训的资质。要承担学徒培训, 企业必须由其主管机构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及其分支机构予以认定。在英国, 承担学徒培训的第三方机构必须经过申请注册批准才能参加开展培训。在丹麦、瑞士、法国、荷兰等国家, 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需通过相关部门的资格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企业的硬件设备、培训师的资质、开展学徒培训的计划等。

开展学徒制的教师, 不管是属于学校一方还是企业一方均应达到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如瑞士对参与学徒制的教师做出了严格规定, 企业教师应具有州或联邦政府颁发的职业教育培训人员资格证书, 学校教师也应达到规定的任职资格要求。除相应的学历背景要求以外, 培训人员必须达到由联邦职业教育与技术署规定的相关教育学培训要求。针对企业教师的资质要求, 德国修订了《企业教师资质条例》, 对企业教师的知识能力、行动领域能力等做了详细而严格的要求, 以此确保学徒培训的质量。

(三) 多方位的教学过程监管

培训过程的监管是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管的关键环节。培训过程质量的监管涉及质量监管的主体、部门和手段。国家、行业、企业、社会组织与职业学校是现代学徒制培训过程质量监管的主体。在国家与地方政府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 干预与支持学徒制。如澳大利亚的国家质量委员会 (National Quality Council) 是由政府、行业团体、工会、雇员组织和培训机构的代表组成, 负责学徒培训的具体事务, 对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执行监管。州/领地培训局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对培训机构的注册管理、培训质量进行监管。英国政府成立了分层级、分职责立体式质量监督保障体系, 设立了国家资格、课程及评审局和国家资格证书及考试条例办公室, 对培训机构运行职业资格证书框架体系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德国、法国、瑞士等实行现代学徒制的国家也都有相应的监管机构对学徒培训的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以规范学徒培训, 确保培训的质量。

各国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对学徒培训/教学过程进行监管。“‘联络/管理手册’和‘跟踪单’是法国现代学徒制教学过程监管的主要工具。‘联络/管理手册’是法国学徒培训中心与相关行业委员会合作建立的, 它包括了受训者身份、培训时间表、访问企业的计划以及学徒培训中心和企业的具体培训项目单元与内容等信息。通过它, 法国的行业委员会可以跟踪检查学徒的学习情况, 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4)

(四) 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估考核

对现代学徒制的考核主要是对学徒培训后能力、操作技能、工作环境中表现的考核, 考核主要是以培训标准为依据, 以获得资格认证为成果。现代学徒制的评估考核以能力为本位, 考核学徒在完成培训后的技能操作能力, 考核评估多在工作场所实施。瑞士对学徒的考核以能力是否达到要求为标准, 资格认证的标准也是按照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来确定。英国是典型的以输出结果评估为标准的国家, 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控制, 在考核时, 重点考察学徒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表现, 在工作情境下对学徒的能力、熟练度、技能、指定作业进行考核认证。学徒制的完成以学徒制框架中规定的各类证书的取得为依据, 学徒满足框架里的所有要求后才能结束培训。澳大利亚的培训框架和培训包是学徒考试与资格认证的依据, 学徒需要完成所有能力单元的证明才能获得某一资格的认证。

可见, 以能力为本位, 以雇主/培训机构为主导, 以培训标准为依据, 以获得职业资格认证为主要成果是学徒评估考核的重要特征。

三、国外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特点分析

(一) 国家宏观控制的质量观

不管是现代学徒制外部的政策支持, 还是内部运行的教学条件标准、师资标准、过程监管等质量保障措施, 都离不开国家的顶层设计、宏观管理与制度支持。在职业教育系统中实行现代学徒制, 既是国家主导教育发展的结果, 也是企业、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选择。国家在统筹、协调现代学徒制学校、企业、学徒等各主体利益的过程中起着主导、调控作用, 表现为政策制定、经费资助、对产品输入与输出标准的要求, 如在英国, 企业要完成规定的学徒培训任务才能获得政府的经费资助, 都反映了国家对现代学徒制的宏观调控。国家对现代学徒制从上至下的系统设计, 就是在外部环境中保障了学徒制的培训质量。

(二) 标准化的质量观

从英国的学徒制培训规格标准, 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 到德国的职业培训条例, 以职业能力为标准是现代学徒制培训的重要依据, 将职业能力标准贯穿到学徒制培训的每一环节。现代学徒制培训的质量标准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围绕职业能力岗位的技能、技术要求严格选用企业、教师, 开发培训标准, 评价考核学徒。当然标准化的质量观并不是一刀切, 而是在职业核心能力要求的范畴内企业、学校根据具体岗位、企业的工作流程具体情况开展培训。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质量标准观保证了现代学徒制的培训质量。

(三) 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观

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共同育人, 最终以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为直接目的的育人模式。因此, 以市场为导向, 满足市场需求是衡量现代学徒制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瑞士等国家成功推行学徒制的经验看, 以市场为导向是现代学徒制的法宝。英国是典行的“市场准则”国家, 政府对学徒培训奉行的是自由放任的原则, 培训主要靠企业自愿, 企业根据自身需求组织参与学徒培训。另外, 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观还表现为政府根据培训数量、质量、开设课程等因素, 采用商业化拨款方式给予培训机构一定的经费支持, 这一市场竞争机制使得培训机构不得不开设与市场相适应的专业课程, 以高质量的培训获得更多的政府商业性拨款。

(四) 以行业为主导的质量观

英国的学习技能委员会、行业技能开发署等机构都有行业界代表, 澳大利亚的国家培训局中行业代表是不可缺少的成员。行业代表直接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 使现代学徒制能够与行业紧密对接, 使学徒培训能够紧跟市场需求。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是行业为主导的, 在澳大利亚, 培训标准、培训包及质量框架的制定过程中, 行业代表提供了重要的决策。行业界不仅提供信息、咨询、决策意见, 也对培训机构、教师参与学徒培训的注册审批有直接的决定权, 如澳大利亚、德国等。行业对市场人才需求、行业发展具有相对权威的预测与前瞻的组织, 要保证现代学徒制的培训质量需要行业的全程参与、支持。

四、国外现代学徒制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一) 制定学徒制相关的保障政策, 加强国家层面上的宏观管理

目前, 我国正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职业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已具有了国家政策上的导向和学校领域的认可, 然而对现代学徒制的组织管理、学校与企业的职责、保障机制与经费等现代学徒制培训过程的方方面面仍缺少具体的法律规定予以支持, 导致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学校与企业合作缺乏长效机制, 缺乏统一规范的专业培训标准等。国家、地方以及学校对开展现代学徒制应尽快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与管理制度, 特别是我国现代学徒制是国家推动的由上而下的发展模式, 需要国家的宏观指导与干预。其次是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系, 国家提供宏观上的干预与指导, 地方政府负责具体质量监管事务, 学校与企业是现代学徒制培训质量的第一责任者。学徒制是多方协作的育人模式, 要建立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多方参与的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与企业为主体、行业协作的管理体系。专门的管理机构将起到规范培训市场、监督培训进程, 保证培训与教育质量的作用。

(二) 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制定培训标准

目前我国只有中高职专业设置规范, 没有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标准, 开展学徒培训的方案与标准仍是以学校为主导制订的, 行业企业主体地位不突出, 参与度不够。因此需要以行业企业为主体制定职业能力标准, 培训机构、学校再根据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规定的关键职业能力转换成培训课程。培训学徒直接为企业所用, 只有行业、企业最清楚培训后学徒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能力和技能, 而不是学校、政府制定培训标准。不管是英国的学徒制框架还是澳大利亚的培训包、框架教学计划都是由行业为主体研制而成的。在现代学徒制开展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主导作用, 根据职业核心能力、岗位能力标准开展培训, 既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又能确保学徒获得非特殊性的、可迁移的基本技能, 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岗位的变迁与技术的升级。

(三) 对参与学徒制的企业、教师资质进行认证

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仍处于试点阶段, 还没有全面铺开, 对企业、教师的资质没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职业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 选择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开展学徒培训。长期以来校企合作的机制不畅、经费没有保障, 利益相关者获取利益不均, 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只要愿意参与学徒制培训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学校都可以与之合作, 能与学校联合培养已是求之不得, 对其资质既没有国家法规的约束, 学校也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从国外的经验看, 企业要参与学徒制, 必须经过一定的注册或认定程序, 教师也有相应的资格要求。企业作为培训的主体, 其规模、品质、信誉度和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徒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因此, 应制定企业、教师的资质要求, 对参与学徒培训的企业在“软”、“硬”条件进行审核或注册, 把关企业的资质, 对企业教师也要在技术技能、人品、学历等方面有所规定, 并不是所有的企业与企业人员都具有参与学徒培训的资格。当然, 对具有学徒培训资格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奖励。

(四) 加强学徒制培训的过程管理, 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过程监控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学徒培训以学校与企业为共同育人主体, 因此, 质量过程管理应改变以往学校一元的管理制度, 建立学校与企业共管共担的质量管理机制, 采取多种方式、手段监控学徒培训质量。如学校与企业教师定员跟踪培训、定期公布培训进程、建立学校—学徒—企业循环反馈系统, 根据问题及时修订培训方案与路线, 确保学徒培训能够依照培训标准开展并最终达到预期效果。

从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实行学徒制国家的经验来看, 对学徒具有明确的输出成果要求, 学徒完成培训的标志性成果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这样既可保证培训达到既定的效果与质量, 又可以提高其在社会的认可度和可信度, 确保他们在行业内部的职业流动, 增加就业机会, 提高他们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建立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转换、沟通机制, 实行培训课程与学校教育课程相互认可与衔接, 满足学徒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注释

1 关晶、石伟平:《现代学徒制为何国际上受青睐》, 载于《职业技术》, 2014年第10期, 第20-21页。

2 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 载于《职教论坛》, 2009年第12期, 第1页。

上一篇:工会文化下一篇:风力发电控制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