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分析的可靠性

2024-11-05

化工安全分析的可靠性(共5篇)

化工安全分析的可靠性 篇1

一、化工企业关键设备设施概况和特点

1. 概况

石油化工企业可以简称为石油化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基础性产业类型,化工企业主要为农业发展、能源、交通、纺织行业、机械行业、电子行业、轻工、建筑行业、建材等工农业或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提供相关的配套服务,可见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较大,地位十分重要。作为化学工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化工企业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地位十分显著,属于国内重要的经济支撑部分,促进了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

2. 特点

就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来看,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产业支撑,同时也是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支柱型产业类型,就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来看,其属于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就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作用来看,其主要将石油原料作为生产产品,产品的足迹遍布了整个世界,其中涵盖了运输业中需要的很多原料,还包含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使用的不同类型的化纤原料,包含机械制造行业中使用的很多有机材料等,以上材料的使用和应用都是基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作为连续化生产的一种企业类型,石油化工企业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属于一种技术密集型的生产企业,其需要很多不同学科的人们相互合作,并集中了很多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且石油化工企业的整体生产过程十分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第二,石油化工企业整体机械装置的介质十分复杂,且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十分强等特点。第三,石油化工企业的设备种类繁多,且整体的规格较多,由于生产工艺和生产条件相对苛刻,因此需要不同类型的设备来支撑完成设备的适应阶段。由于很多化工生产过程处在高温条件和高压条件下,甚至密封环境下进行,一旦出现设备失修、操作不当、原材料质量低下、检查不周或安全措施不到位等,都能引发严重的火灾或者爆炸事故,由此造成很严重的损失。

二、化工企业关键设备设施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关注的问题

1. 生产环境

化工企业关键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离不开生产环境的保障,需要明确的是化工企业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和生产环境考虑在一起,保障二者的紧密结合。如果部分生产装置有十分特殊要求的环境,基于特殊环境的需求需要作出对应调整,整个生产需要保证并重视周围的环境,同时还需要注意做好生产设施的使用维护,定期对生产设施进行维护,并精准借鉴整个化工设备的使用标准,避免出现相关的操作问题。

2. 运行周期

石油化工企业需要根据装置的整体生产情况来分析整个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周期,可见生产设备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和设备的整体运行周期关系十分紧密,通常情况下看来,设备是否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周期的计算和确定需要按照有关规范来确定,保障周期计算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根据有关学者的调查研究可知,石油化工企业关键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和运行时间之间是反比的关系,因此需要强化整个企业对于设备运行时间的关注度,规范整个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设备的平稳运行,规范运行周期的科学性。

3. 技术性能

石油化工企业最后需要注重生产设备的整体技术性能,需要按照不同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来划分整个企业不同的生产设备类型,利用归纳总结分析的方式来对技术性能进行分析,根据功能分类管理的方式,不断挖掘整个设备技术的潜力,分析其设计余量,由此提升设备在生产过程的出力程度。最后会按照石化设备的规范和国家的标准对设备进行管理和使用,由此来提升整个生产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三、提升化工企业关键设备设施安全可靠性的措施

1. 日常维护

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属于石油化工企业监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就当前时间来看,石油化工企业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做好关键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需要在人员管理上和生产设备的工作状况上着手,通过准确的记录和评估来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但是由于当前很多化工企业在管理层面上缺少基础标准,当前很多化工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标准的管理形式出现差异,因此相关人员在研究石油化工设备日常维护形式的时候,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维护:第一,将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作为前提工作,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人员进行有效利用,同时根据装置或者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基本的生产标准来确定本季度化工企业关键设备的运行负荷上下限,同时需要在生产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的前提下做好设备的养护,在一个生产周期结束之后,需要对整个化工设备实施全面检查和维修。第二,根据车间对于设备设施的需求来合理降低常规的检查次数,根据生产设备实际发生故障的问题所在,注重问题的解决和记录,如果在固定时间内没有找到设备发生故障的地方,需要对整个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将设备运行的综合效率和有效生产作为具体的生产目标,将对于设备的问题预防和维修等作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完成化工企业的设备检查和设计工作,将员工的行为规范作为具体的过程,对整体员工实施标准化的管理,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争取调动整体员工加入到化工企业设备的维修工作和保养工作中。通过规范的制定,标准的执行,实施效果的评估等过程来完善化工企业的设备管理,不断提升化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 技术的改革和创新

分析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特征可知,化工企业进行技术革新的本质在于完善生产设备的检测过程和维护过程,就当前生产设备的检测过程和维护过程来看,化工企业在设备故障的检测方式上较多采取无损探伤和远程监控的模式,通过微机对生产设备的内部情况进行反映,将有关故障的真实材料提供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就石油化工企业的性质看来,利用无损探伤和远程监控的技术来监控无需将设备机箱取下来,还能在设备生产的过程中完成检测工作,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设备运行的效率。无损探伤和远程监控相结合的形式可以用于多个设备的检测,可见其符合石油化工企业类型多种多样的特点,避免出现过度检修或者检修不足的情况,减少企业在维修上面的经济开销,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在技术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展无损探伤和远程监控的使用范围。

3. 维修工作

(1)针对生产设备的维修

首先,需要正确选取预防性的维修形式,该种方式要求有关人员针对生产设备完成检查,找准故障之后实施实际维修,避免出现很严重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应用十分普遍的预防性质的维修方式主要包含生产设备内部灰尘清理、内部润滑等方式;其次来分析生产设备的修复性维修模式,该种维修方式主要应用于生产设备出现问题之后,为了保障生产设备的运行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实施的维修过程,常见的修复性维修方式主要包含更新生产设备的相关部件,改革并创新生产设备的经济性。

(2)正确选择维修方式

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在发生问题之前,都会有一定的预兆,因此一旦关键设备发生问题之后,需要正确选择对应的维修方式,做好预先测定、观测和记录等工作,对生产设备的维修工作实施实时的监督和测试。通常来看,如果化工企业生产设备存在规律性问题但是问题不明显的时候,技术人员需要根据设备的工作年限完成设备的定期维修工作;如果生产设备的问题不够显著,可以对设备实施常规化的维修;针对生产设备发生的偶然性或者处在发展期的问题,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不容易确定,但是仍然存在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此时通过常规的检测形式可以准确找出问题的话,可以采取状态维修的方式;针对化工企业设备方便维修的构件修理,可以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维修的关键问题需要放置于其他设备的检查和修复;针对于设备出现的偶然性问题但不处在发展期的问题,由于对后期问题的不确定,可采取事后维修的形式。

4. 调动维修人员工作积极性

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维修队伍,其中包含专业性较强的理化检测队伍、机组检查维修队伍、管道焊接队伍、设备清理和检修队伍等,同时化工企业还成立了设备失效和预防中心、设备检查中心、密封堵漏中心等,保障化工企业的后期设备维护。不同的检修机构也实施了改革,和企业抽离之后形成独立的公司组织。化工企业之间需要保持紧密联系和沟通,不同地区的维修机构和员工互相协作和支援,调动维修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保障维修工作的高效完成。

结语

化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我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提升作用显著,因此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来完善石油化工企业的关键设备检查和维修工作,提升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新型技术的开发和改进,提升设备运行的稳定性,提升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和中国的世界地位。

参考文献

[1]张恒瑞,许智红,宋明韬,秦玉旺.石油化工企业变配电站及电缆敷设场所消防设施选择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v.33;No.30220:229-230.

[2]同力军.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3,No.31820:42-43.

[3]翟玮.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化工管理,2015,No.39536:30-31.

[4]季康宁.探讨新形势下石油化工企业危险作业的安全监护[J].山东工业技术,2016,No.21004:62.

化工安全分析的可靠性 篇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分析

摘 要 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概念。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讨论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相关因素和整体研究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方法和途径, 包括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系统维护、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制定应急预案、预案演练等。定义了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论述了技术设备、网络运输能力、运营组织方案、突发事件等主要因素对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可靠性

安全和可靠性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安全第一”是乘客的基本需求和首要标准,也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永恒的主题。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水平综合反映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输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顺畅、高效运营的前提。高运营可靠性不仅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追求的目标,也是满足乘客需求、获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虽然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要远高于其他交通方式,但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工作牵涉到城市千百万乘客安全正点出行,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影响重大,所以必须不断地研究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水平。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人、机、环境三方面相互作用的包含多种专业设备的结构非常复杂的客运系统,它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不仅要在规划、设计、建造时给予充分考虑,并且在运营管理中也要不断研究、改进和提高;不仅要考虑单个设施(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还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整体研究其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发现各种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和故障模式,为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营管理工作和设施(设备)改造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管理中,涉及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事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恐怖袭击、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发生的火灾、爆炸等灾难性重大事件,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一般情况下,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很低。二是由于客流波动、技术设备故障、运营组织等原因,引起列车运行延误、列车运行中断等列车运行“大间隔”故障,造成乘客的出行延误。相比较而言,故障的发生率是很高的,但是一般不会引起地铁的安全问题,只是降低了地铁运营的可靠性。因此,理清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一些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对确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对策很重要。

对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目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层面,均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本文采用系统工程的观点,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概念,探索整体研究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方法,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工程框架以及管理组织结构和信息流程框架。

1.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是反映地铁系统正常运营情况的总体概念。然而从后果及造成的影响看,运营安全与可靠性则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运营中发生的安全问题除了造成列车运行延误、运营生产中断外,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设施设备破坏等重大问题;而运营中的可靠性问题则主要涉及运营生产的稳定、运输质量的好坏。因此,加强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可靠性,首先要从引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可靠性事件的原因出发,科学地对运营安全和可靠性进行定义。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因素统称为事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可分为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三类。当某个系统的可靠性出现下降,则容易出现故障;当故障出现后,不仅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而且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即系统安全性下降。反之,当有事故发生时,系统性能会下降或无法运转,此时的事故从可靠性角度讲就是故障。

1)故障

故障是因设备质量原因或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须人工干预或维修的事件,根据表现和影响程度可分为轻微故障、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轻微故障可以迅速排除,一般不会影响运营可靠性;一般故障将造成短时间的列车运行秩序混乱,部分列车运行延误;严重故障则会导致较长时间的运营中断,严重影响系统运营可靠性。

2)事故

事故是因故障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可靠性

或危及运营安全的事件。事故根据其表现、影响程度与范围,可分为一般事故、险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等;按其专业性质可分为行车事故、客运组织事故、电力传输事故等。

3)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由故障、事故或其他原因(人为、环境、社会事件等)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严重影响或可能影响运营安全与秩序的事件。突发事件根据其影响程度与范围可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险性突发事件、大突发事件和严重突发事件等;根据其引发原因又可分为运营引发突发事件、外来人员引发突发事件、环境引发突发事件等。

事故中,有部分是由于故障引起的,突发事件中又有部分是由故障和事故所引起。一般地,故障、事故、突发事件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发生概率有很大差别。故障可以认为是多发事件,大部分故障不会对运营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会影响运营的可靠性,降低运营质量。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概率较小,严重的事故和突发事件可以认为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事故和突发事件对运营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处置和预防不同的事件种类时,应有相应的侧重点。对于一般性的故障,应侧重于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运营管理的优化等;而对于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事故或突发事件,则应侧重预防和应急处置。

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指标

系统安全性指标可以用整个系统或某条线路的人员伤亡率和设备(设施)损失率来反映保障“乘客和员工不受伤害以及设备(设施)不遭破坏”的能力。

系统可靠性指标可以用整个系统或某条线路的运营可靠度、运营恢复度及运营利用率等来表示保障“乘客准时到达目的地”的能力

3.影响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技术设备

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靠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含了以下主要设备:线路及车站、车辆及车辆段、通信信号、供电、环控设施、售检票以及防灾监控报警设备等。只有各项技术设备协同可靠工作,才能保证列车安全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站间距离相

对较短,列车种类单一,因此为了保持列车运行秩序稳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动调整列车的运行状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一般不设置配线,列车在车站正线上办理客运作业,如果一列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列车的正常运营。因此,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是十分关键的。

2)网络的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运输能力体现了运输效率。提高网络的运输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客出行要求,安全高效地完成输送任务。网络的运输能力主要影响轨道交通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列车一旦发生延误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线路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影响到网络中其他列车的正常运行。因此,提高网络的运输能力,减少列车的运行延误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

3)运营组织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应为乘客提供满意的出行服务,良好的运营组织是这种供给的前提和保证。在一定的网络结构和设备条件下,采用的运营方案应针对客流变化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网络系统的整体运输能力,适应客流需求,增加运营效益和运营可靠性,满足乘客在出行安全、舒适、准时等方面的要求。

4)突发事件

除了系统本身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因素外,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也是影响运营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以及运营中断,产生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人为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提高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途径

1)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安全生产有章可循

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抓好运营安全工作的保障。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全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使安全生产有章可循,是非常重要的。在地铁开通运营前狠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设,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各项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奖惩办法》、《行车组织规章》等制度和各类操作规程,涵盖公司的各个专业、运营生产环节,使各专业的安全

生产管理都有章可循,促进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

2)加强人员培训和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包含土建、车辆、供电设备、通讯信号、运营管理等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的复杂大系统。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贯穿了从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的全过程。对每个有不同岗位要求的工作人员而言,高质量地完成本岗位的工作要求,是保证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培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所依赖的交通设施,虽然采用了较高的可靠性标准,列车运行控制软硬件系统也采用了冗余设计来增强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但在长期复杂多变的外界因素干扰下,仍然难以保证运营设施与设备不产生功能失效,因而系统实际运营过程中发生随机故障在所难免。为了降低故障发生率,就需要对系统的各种设施设备做好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早解决最大程度地消除发生故障的隐患,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3)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应尽可能地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科技手段。如采用高技术支持的信息管理、应急处置系统等来确保各种事件发生时的信息传输通畅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实施;采用列车运行智能化调度系统,减少因人工疏忽所引发的各种故障或事故;采用线网综合运营协调系统,保证网络中各车辆的高效、安全、可靠运行。

4)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健全事故处理机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安全奖惩办法”,定因、定性、定责,严格惩处,通过教育和处罚使员工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增强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将“降低故障率事件率”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专题研究,开展地铁事故案例研究,学习先进一流的运营安全管理,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用“投石头原理”防员工思想麻痹,不断在“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水花”,让每个员工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生产形势估计得过好,要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和忧患感;同时,转变观念,对发生的事故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领导层、管理层上剖析深层次原因,从加强管理上,研究制定有针

对性的措施,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变事后惩处为事前预防,不断提高事故分析处理能力。

5.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牵涉到多种技术领域,由多种设备、多种硬软件、多种设施组成的复杂系统。根据国外经验,大型系统全面和完善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与应用,需要有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并且有专门的工作部门专项负责安全性或可靠性的研究与措施的落实。我国在大力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同时,必须不断地研究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构建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性与可靠性工程框架,旨在给出一种系统思想,为今后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研究、解决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化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和要点分析 篇3

摘要:通过化工产业安全管理工作重点要点分析,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安全意识、制度管理、现场隐患排查、规范操作行为、夯实班组建设、加强施工管理、总结管理经验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对相关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具有促进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安全管理重点分析经验措施

0引言

安全生产事关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事关职工群众生命健康和切身利益,是企业第一位的职责和任务。化工生产一般都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等特点。较大型化工企业化工生产大都具有工艺复杂,连续性强,危险源分布集中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则会具有波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的特点。安全生产如何管理、事故隐患如何排查、操作人员如何培训,成为制约企业安全发展的关键,必须深入研究安全管理的重点和要点,抓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预防和消除事故。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加强安全管理的重点和要点,不断探索稳定企业安全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

1安全意识是安全管理的灵魂

安全是企业的核心利益,安全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其本质就是通过行为人的行为体现对人的尊重,让文化主导行为,行为主导态度,态度决定结果,结果反映文明。就是要让员工在科学文明的安全文化主导下,创造安全的环境,通过安全理念的渗透,来改变员工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的规范的行动。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进一步强化“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意识,去认识安全、去搞好安全工作。过去,我们在安全文化和行为上还存在一些误区,忽略了“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核心理念,只注重对“物”的管理,以“事”为中心,“关注事不关注入”,随着人们对生命权尊的重愈来愈强烈,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要逐渐改变我们的传统思维方式,改变尊重“物”权为尊重人的生命权,在确保我们大家人身安全、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和挽救公私财物不受损失。牢固树立安全是我自身需要,时时处处我要安全的全新安全理念。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抓好安全管理的前提

建章立制,完善规则制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国家对危险化学品行业实行准入制,制订了严格的审批制度,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全面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十九条分别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建立健全以法人为首,落实到班组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形成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立体式、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确保企业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要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职能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使每一项作业有章可依。有据可查,以制度规范约束员工的操作行为。

3严谨事故隐患,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抓好安全管理的重点

化工企业生产设备种类繁多,各类塔、罐、釜、管道涉及高温、高压、深冷等各种工况,各种浆料泵、离心泵、屏蔽泵、压缩机、搅拌机等动设备转速高、材质特殊,各种事故隐患隐蔽、事故苗头众多,必须狠抓隐患整改,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把树立本质安全理念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3.1要确保安全设施不欠账。《安全生产法》的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必须严格按照“三同时”原则确保安全设施配套完成不欠账,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就必须从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按照安全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杜绝安全欠账。

3.2加大安全投入不减量。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延长,设备老化、仪表腐蚀、管道泄漏等等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加,必须加强安全技改投入,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要保证安全技改投入纳入安全专项资金,统一安排,集中使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利用。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系统和设备,加大隐患治理投入。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防止设备带病运行,优化工艺操作,不断提升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水平,为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物质保证。

3.3加强隐患排查不放松。发生事故是由于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或未得到有效治理而酿成的,狠抓隐患整改,消除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深入开展各种安全检查就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堵塞安全漏洞。要全面排查在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排查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级,建立事故隐患台账,按照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立即进行整改。

4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创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是抓好安全管理的基础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基础环节,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加强班组建设选好班缀长是关键。班组长是“兵头将尾”,处在企业生产的最前沿,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是各项生产任务的贯彻者、执行者。必须选配技术精、懂业务、会管理、作风正、干劲足、有威信的人推选到班组长的岗位上。真正赋予班组长生产管理、考核分配的权利,并在人员培训、评先提干、经济待遇等方面进行倾斜,调动班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强班组建设人员培训是重点。操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安全技术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差、“三违”现象久禁不绝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班组培训中可以把现场当课堂、用设备当教具、让经验作教案,使人员培训在实践操作中得到提高和锻炼。充分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学习,以案释法,既可以消除员工学习安全的厌倦情绪,又把对安全知识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从细节入手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转变员工的安全观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加强班组建设现场管理是核心。班组活动的主要场所是生产现场,现场管理的好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和开展。班组要严格执行现场巡回检查制度,重点检查工艺设备、安全设施、消防通道、人员防护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处理。按照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的“6S”管理,做到物品整齐,器具定置,物流有序,标志齐全。现场环境清洁整齐,安全设施配套完善。生产现场无脏乱死角,为员工穿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

5结束语

化工安全分析的可靠性 篇4

PLC控制设备是专门针对工业生产环境而设计的,与其他普通控制设备不同,其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超高的可靠系数,并且性价比高,编程操作非常简单,因此在整个工业控制领域,特别是在化工安全联锁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当化工安全联锁系统的外部环境非常恶劣时,如电路的输入和输出受到强烈的电磁干扰或湿度过高时,PLC系统硬件的可靠性就会降低。当处理某些精细的控制或者繁琐复杂的逻辑时,PLC各项软件设计的可靠性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1 我国化工安全联锁系统应用PLC的基本现状

PLC是科学技术和工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最新的控制器,其全称是可编程序控制器,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多、编程方法简单且易操作、网络通用和扩展能力强等特点,因而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PLC控制设备是专门为工业生产环境设计的一套控制装置,因此可以直接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而不需要采用任何特殊的保护措施。不过,过于恶劣的工业生产环境,对保护程序的考虑不周全,强烈的电磁干扰以及安装使用不正确等因素,都会影响PLC的可靠、安全、正常运行。目前,工业生产的控制现场条件大多十分恶劣,这些不利的外部环境因素以及PLC控制系统自身的各种故障,都会影响PLC控制系统的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可靠性是产品和系统的主要属性之一,它能够真正提高系统的有效性,从而有效防止产品出现问题,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花销的费用。因此,细致分析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成了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 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干扰因素

结合PLC在我国化工安全联锁系统中的基本应用现状,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分析:(1)输入和输出。影响输入和输出电路可靠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元器件的质量,如果元器件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就不可能保证输入和输出电路的可靠性。使用高质量的元器件,可以有效防止因各种其他原因而引起的断路问题、接触不良问题以及信号线传送短路问题。(2)电源。不同的PLC产品对电源的要求也不同,主要包括电源的电压等级、频率、纹波系数和输入、输出的供电方式等。对于电磁干扰较强、且对PLC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PLC的供电系统应与动力供电和控制电路供电分开,同时在必要时,可采用带屏蔽的隔离变压器供电、串联LC滤波电路等。在设计PLC系统时,外接的直流电源应采用稳压电源,供电功率应留有20%~30%的余量。对由控制器本身提供的直流电源,应了解其能提供的最大电流,防止因过电流而造成设备损坏。(3)电磁干扰。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是电磁干扰最主要的2种形式,其中,差模干扰主要是由于信号之间的空间电磁场形成耦合感应而造成的,而共模干扰主要是由于电网的串入而造成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尽量减少或避免上述原因所造成的干扰:1)及时切断电磁干扰的传播路径或衰减电磁干扰,有效抑制干扰源;2)利用屏蔽和隔离的方法,有效提高PLC系统及相关装置的抗干扰能力。(4)接地。在一般设计中,动力设备与PLC系统的接地区是分开的,PLC应有自己专用的接地区。如果在操纵过程中不将动力设备和PLC系统的接地区分开,就会造成接地的干扰。一般采用共用接地的方法将二者分开,而绝对不可以采用共通接地的方法,同时在环境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还要注意防止电流的冲击太大以及静电干扰等。

3 提高化工安全联锁系统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策略

在开发和使用PLC控制系统时,提高其可靠性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它始终贯穿在软、硬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因此,基于PLC在化工安全联锁系统中的应用现状,针对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我们探究了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策略,并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观点和建议:

3.1 加强对输入和输出端子的保护

在断开电感性输出和输入电路时,容易产生很高的漏电流和感应电势,会对PLC输出和输入端子以及内部电源造成很大的冲击。为了有效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在交流电路中,可以在电路两端并联阻容吸收电路;而在直流电路中,则可以在电路两端并联续流二极管,从而有效保护输入和输出端子。

3.2 及时防止输入和输出信号出现错误

由于外部的负载非常小,且输出元件是双向晶闸管或晶体管,这类输出元件在进行判断时会产生较大的漏电流,导致外部的负荷电路和输入电路不能及时关闭,最终产生输入和输出信号错误。另外,当输入元件是晶体管时,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在这类输出和输入的电路上并联旁路电阻,以减少输入电流和外部负荷电流。

3.3 设计有效的故障检测程序

在以往的设备检修中发现,PLC外部输出和输入元件的故障率远远超过其自身的故障率,而且当这些外部元件出现故障时,PLC不能自动停止运行。为了有效提高整个设备系统的可靠性,不仅要在硬件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还需要对软件进行有效的设计以保障故障检测程序的顺利运行。因此,具体提出以下2点措施:(1)采用判断逻辑错误的检测方法。在控制系统中,提前编好大量的常见故障的逻辑程序,并将其添加到用户程序中。一般情况下,PLC控制系统的中间记忆装置和各个输入、输出信号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当这些逻辑关系出现异常时,也就说明控制系统出现了问题,因此通过判断逻辑错误的方法可以有效快捷地对设备进行故障检测。(2)采用以时间为参数的检测方法。在控制系统中,工作循环的各个运行步骤都有相当严格的时间规定,因此可将这些时间作为检测参数。在检验的工步动作开始时,启动一个定时器,并确保定时器的时间比正常情况下设定的时间长,这样当工步的工作时间达到相应定时器预置的时间,且超出规定时间还未进入另一个工作循环的程序时,就可以启动报警系统以及有关的显示程序,这就称为“超节保护”。

3.4 有效保护数据和程序

几乎所有PLC控制设备的存储器都是RAM,其采用锂电池支持,这种电池一般不能充电,可以使用5年左右,而且在用完之后所有存储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都将丢失,不能找回。因此,比较好的保护措施是利用ROM写入器的形式将已经调试成功的程序全都固化到EPROM中,并启动备份应用程序,小心地进行保护。

3.5 进行有效的降级操作设计和冗余设计

在设计时,将包括手动操作在内的所有设计称作降级操作设计,如在紧急停车时,紧急设备的再启动和开关的设计等。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立即利用降级操作设计,对能够手动的全部或部分设计实施人工降级操作。

采用热后备或冷后备的方式可以进行有效的冗余设计。在利用冷后备进行操作时,只有当自诊断检测出运行故障时,冷设备才切入后备系统。在运行时,热后备和冗余的后备系统同时运行时,若二者结果一致,则表明没有出现问题,否则,则说明系统出现了问题,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4 结语

提高PLC控制设备可靠性的策略多种多样,当我们在化工安全联锁系统中应用PLC时,只要尽量消除对PLC控制设备不利的各种干扰因素,恰当及时地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就可以轻松地确保PLC控制系统在化工安全联锁系统中可靠安全地运行。

摘要:分析了PLC在我国化工安全联锁系统中的基本应用现状,并针对影响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干扰因素,探究了提高其可靠性的软硬件策略。

关键词:化工安全联锁系统,PLC,现状,可靠性,策略

参考文献

[1]康毅,李正文,吴锦强.对提高PLC系统可靠性的探讨[J].测控技术,2004(10)

[2]丁伟.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工作分析论文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类传统企业也都在积极寻求发展出路,化工企业也不例外,只有不断注重生产的安全性与环保性,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文章主要研究的是化工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环保;影响因素;现状;工作策略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实现自身的进步,就应该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注重安全环保工作的落实,并且不断制定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这样才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提升企业的发展潜力。

上一篇:网络Linux实验室下一篇:无肝素透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