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约束理论

2024-09-21

资源约束理论(共9篇)

资源约束理论 篇1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和经营管理要求等, 引起了成本控制观念和方法的又一次革命, , 将成本控制的理论和实践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 如何有效地进行成本事前控制, 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以作业成本计算 (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和资源约束理论 (Theory ofConstraints, TOC) 的分析为基础, 重点探讨二者在成本事前控制中的整合, 以寻求成本事前控制的有效途径。

1 作业成本计算 (ABC) 及其先进性

ABC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 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卡普兰与阿特金森, 1999) 。作为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ABC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区别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 (1) 利用多重成本动因将成本追溯至成本标的, 这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制造及支持活动中所需消耗的各种资源及其数量; (2) 间接成本的追溯以不同层级的作业和成本为基础。可以说, ABC从解决传统成本核算系统的缺陷入手, 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基本前提, 以所有成本都可追溯且都同特定成本动因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为基本假设 (即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 , 通过追踪所有成本到作业, 然后再到产品、服务或客户, 提供了各种作业和业务流程以及产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 更准确地揭示了成本性态, 为成本的决策和规划提供了更加相关和可靠的信息。同时, ABC将企业在资源上的耗费与资源执行的作业和业务流程联系起来, 着力分析和识别成本动因与作业的因果关系, 突出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作业及其对资源的消耗, 强调了作业是分析企业成本行为的关键因素。另外, ABC还强调资源 (生产能力) 、作业和成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能更真实地反映资源 (生产能力) 、作业和成本之间的联动关系。所有这些, 都有助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及其与成本的关系取得更清晰准确的认识, 为更有效的成本控制指明了方向,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 ABC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它在本质上更是一个有效地成本控制系统。它以谋求顾客价值创造中的成本优势为根本目标, 具有时代感和先进性;它强调成本控制的战略理念、决策理念、顾客价值提升理念、作业链整体优化理念、多成本动因理念以及成本避免和成本可持续降低理念等, 具有新颖性和先进性;它关注作业和成本动因的识别与分析, 强调作业链 (价值链) 的整体优化, , 以及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 使成本控制具有源流性、、整体性和协调性;它关注产品、服务、顾客、质量、供应渠道、分销渠道、生产流程、作业等每一成本对象和人、财、物等每一约束性资源和弹性资源要素, 以及研究与开发、设计、采购、制造、产品发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管理等作业链 (价值链) 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层面, 在成本控制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它强调资源消耗、作业消耗、作业时间、作业质量、作业效率等成本的非货币性表现形式, 使成本控制更具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它不仅与传统的成本控制方法兼容, 使传统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更有效, 而且还包括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特有方法的应用, 充实并完善了成本控制方法体系。

由上可见, ABC的提出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从不同层面强化了企业的成本控制: (1) 强调顾客价值的创造和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得, 有利于实现企业竞争战略与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的有机统一; (2) 注重成本动因的分析和控制, 从而能够实现成本源流控制与成本控制战略的有机统一; (3) 既重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战略层面, 又重视战略层面下的战术层面, 从而能够实现微观层面成本控制与宏观层面成本控制的有机统一; (4) 关注企业整个作业链 (价值链) 的分析, 从而有助于实现作业链 (价值链) 各环节的成本控制的有机统一; (5) 保证了成本信息的相关性和反映真实性, 不仅有助于提高成本预测、决策的科学性和成本规划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成本分析、考核与奖惩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有助于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的有机统一; (6) 不仅关注既定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 更注重成本的持续降低 (如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尤其是成本的避免 (如消除不增值作业) , , 从而能够实现成本的维持控制、改善控制 (成本抑减) 和革新控制 (成本避免) 的有机统一。这种成本控制系统的作用和效果, 已被国内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大量的企业、政府和其他非营利组织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2 资源约束理论 (TOC) 及其成本控制原理

TOC是由以色列物理学家Eliyahu M.Goldratt于20世纪80年代在优化生产技术 (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PT) 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 该理论试图通过限制性资源 (constrained resources) 的管理, 改进生产经营,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TOC认为, 任何组织的业绩都受制于其限制性资源 (也称“瓶颈”) 。也就是说, 每一个企业至少存在一种制约其产出的限制性资源。企业要改善其业绩, 就必须找出关键的限制性资源, 提高限制性资源的利用效率。限制性资源是企业管理的重点。为此, TOC提出了一种专门方法, 对限制性资源实施管理, 以实现持续改进业绩的目标。

TOC关注企业层面持续改进措施的影响, 它将企业比作一个链条, 每个链条都存在制约整个链条业绩的最薄弱的一环, 该环节就是企业的限制性资源, 忽视该环节而对其他任何环节的改进, 都不可能增加企业的产出, 因而是改善企业整体业绩的关键。增强最薄弱环节能够改善企业的业绩, 但与此同时, 链条中的其他某一环节又会转化为最薄弱的环节, 成为企业关键的限制性资源, 这种限制性资源的改进又会进一步促使企业业绩的改善。因此, TOC可以看作是一个企业的持续改进方法或途径。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首先需要设定有利于该目标实现的操作指标。TOC提出并定义了三个业绩指标: (1) 产出效率 (throughput) , 又称为有效产出, 是指企业通过销售取得盈利 (money) 的能力。为便于操作, 产出效率又被定义为企业赚取边际贡献的能力, 并可用下列公式表示:产出效率= (销售收入-单位水平的变动成本) /时间。该理论认为, 单位水平的变动成本是指原材料和能源。直接人工被视为固定性的单位水平成本, 而不包括在其中。这就是说, 有效产出是与边际贡献相对应的, 是单位时间赚得的边际贡献。 (2) 库存总值 (inventory) , 是指企业将原材料转换成有效产出所付出的代价。为便于操作, 库存总值又被定义为企业投资于有效产出上的所有资金, 包括企业在基于出售目的而持有的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库存商品等资产上的投资, 以及为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在各种工具、器材、设备、装置、厂房及土地等资产上的投资, 是企业在勿须立即费用化处理的项目上的投资, 代表了企业内部的资金占用。 (3) 经营费用 (operating expenses) , 是指企业为将存货转化为有效产出的所有耗费, 代表企业其他所有方面的资源耗费, 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所有的经营与维护费用。这里, 有效产出计量流入企业的财富, 库存总值计量企业内部的财富, 经营费用计量流出企业的财富。基于上述三个指标, 其管理目标就可表述为:增加有效产出, 最小化库存总值 (1) , 以及减少经营费用。这些目标的实现, 能够促使净收益 (net income) 和投资报酬率 (return on investment) 的增加以及现金流量的改善。对于财务业绩改进而言, TOC的上述三个业绩指标中, 有效产出被视为是最重要的, 然后依次是库存总值和经营费用。

TOC对企业业绩的持续改进, 主要是通过改进限制性资源的使用进行的。其应用包括六个步骤: (1) 选择适当的价值创造计量指标。从短期来看, 有效产出就是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业绩计量指标。 (2) 确定企业的瓶颈约束。瓶颈就是限制企业生产或销售的约束或约束因素, 而约束就是企业内制约其生产能力或有效产出的一种方法、步骤或资源。 (3) 通过生产最具增值性或盈利性的产品或服务, 充分利用瓶颈约束。 (4) 调整生产过程其他所有环节的节奏, 使之与瓶颈约束的节奏保持同步。这主要要求瓶颈约束的上游环节提供适当的中间产出, 以保证瓶颈约束环节的合理需要。 (5) 增加瓶颈约束的生产能力, 或将瓶颈约束的产出物部分外包。企业欲增加有效产出, 解除瓶颈约束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从长期来看, 企业可通过相关约束性资源的供应增加瓶颈约束的生产能力。但从短期来看, 企业可通过制定有效的计划、增加该资源的存货缓冲或改进连续作业流程以减少其停工时间, 或者通过工程再造、改变产品结构等以减少对该资源的消耗, 实现该限制性资源的相对增加。另外, 企业还可以将与瓶颈约束相关的部分产出通过外包获得, 借以增加瓶颈约束的生产能力。 (6) 对于新发现的瓶颈约束, 重复以上步骤, 以持续改善企业业绩。解除一个瓶颈约束很可能会导致另一个新的瓶颈约束的出现。TOC要求, 企业应持续地寻求增加有效产出的途径和方法。因此, 一旦发现新的瓶颈约束, 就应及时重复上述步骤, 以解除新的瓶颈约束对进一步增加有效产出的限制。这一过程应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以寻求业绩的持续改善。这一过程主要用于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 但并不局限于这一方面。

由上可见, TOC以现有生产能力和直接材料以外的其他成本都固定不变为基本假定, 通过发现某一特定时点上产出的瓶颈约束, 以及制定和实施最优的瓶颈资源利用方案, 谋求对限制性资源的充分利用, 实现当前资源约束条件下的有效产出的持续改善和最大化。这与成本控制的目标实际上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 TOC也是一种成本控制理论, 它从生产经营规划的角度, 谋求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 提高企业占用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它要求, 企业的成本控制应从企业全局出发, 谋求成本相对于收入的持续降低。这里的成本, 包括单位水平变动成本、库存总值和经营费用。因此, TOC又是一种基于系统观的整体优化的全面成本控制理论。

3 成本事前控制中作业成本计算 (ABC) 与资源约束理论 (TOC) 整合的必要性

如前所述, TOC是作为一种持续改进的方法发展起来的, 其目标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最大化企业的有效产出。它要求管理者应在既定的时间内识别影响企业有效产出增加的瓶颈约束,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减少这种瓶颈约束;它要求通过评估并尽力减少瓶颈约束的影响, 进行关于生产过程和产品结构改变的资源管理决策;它对瓶颈约束及其影响的消除, 是逐一识别并顺次进行的, 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1]但是, 资源约束理论也有许多不足: (1) 它把企业目前的生产能力视为既定的, 关注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产出的瓶颈约束, 强调采用短期改进措施, 努力减少这种瓶颈约束的影响, 没有考虑企业能否增加生产能力, 从何处获得生产能力, 该生产能力何时发生变化, 以及怎样发生变化等问题。 (2) 它将单位水平的变动成本作为产品成本, 将直接材料以外的其他成本都视为固定的, 且不把它们包括在产品成本之中, 这被卡普兰称为用于决策的直接成本计算和边际贡献计算方法的极端形式。无论是传统的还是TOC下的边际贡献, 都只关注短期利益, 引导决策的短期化行为, 导致管理者不断地作出无法实现长期盈利能力最大化目标的一系列的短期最优化决策。正如Shank所指出的, 边际贡献指标是有害无益的, 是“陷阱、圈套和错觉”。[2] (3) 它只涉及一次面临一种瓶颈约束情况下的生产经营决策或改进方案, 只注重短期最优, 这既可能与实际情况不符, 又极易引起决策或改进方案的多变性并缺乏长远考虑, 可能导致为追求短期的最优而作出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决策。 (4) 它的简洁概括特性掩盖了许多重要的假设, 如生产作业之间相互影响, 瓶颈生产作业怎样决定企业的业绩, 解除瓶颈约束如何影响企业的目标, 不断地解除瓶颈约束会接连不断地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并促使管理理念的转变等。 (5) 它采用综合计量指标模拟短期内生产经营所使用的资源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但即使在短期内, 也存在许多需要在增加有效产出、库存总值和经营费用之间的进行权衡的决策。因此, 利用有效产出最大化作为决策标准, 可能会导致某些情况下决策的次优化。对于中、长期的决策来讲, 管理人员对于直接人工或间接成本项目实际上具有决定权, 而TOC的综合计量指标忽视了这些相关因素。

实际上, TOC所关注的问题也是ABC所关注的。ABC在成本计算上对传统成本制度的改进, 使得它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用于生产作业的资源与所生产的产品之间的关系, 从而有助于更好地预测产品及其所需作业的成本。但是, ABC也曾因无助于识别和解除导致生产过程延误、过剩和变化的约束而招致非议。[3]批评者指出, 解除约束是企业应注重开发的减少成本从而增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生产约束在最佳产品结构、定价、自制/购置、特殊定单等许多作业基础的生产经营决策中, 也是必须考虑的一种重要因素。类似地, 生产约束在确定企业资源的机会成本和选择最有利的流程改进方案中, 也起着关键作用。库珀和卡普兰 (1992) 提出了利用ABC计算已用生产能力成本和未用生产能力成本的方法。未用生产能力成本主要用于资源配置决策, 以便作业资源的供应能更好地满足其需求。生产作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取决于生产经营中的约束或瓶颈作业。约束或瓶颈是制约产品生产的关键因素, 它通过非约束作业限制了资源的使用, 形成了过剩或未用的生产能力。因此, 约束或瓶颈对于理解未用生产能力的存在原因及其处置决策至关重要。相应地, 正确识别约束或瓶颈并理解其对企业生产机会的影响, 对于以最大化企业生产和盈利能力为目标的作业基础资源配置决策是非常关键的。

可见, ABC和TOC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致力于帮助管理者正确认识生产过程并为资源配置决策提供信息。[4]ABC着重从经济方面反映了单位、批别和产品水平的资源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揭示了较长时期内成本与产出量之间的变动规律。与ABC相反, TOC澄清了生产性作业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及其生产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它所使用的综合计量指标凸现了用于决策制定的直接成本法, 揭示了短期内成本变动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不能清晰地反映生产作业消耗资源的物理用途及生产作业的生产能力是ABC的不足。因为如果不将所耗用资源的物理计量与作业活动的生产能力相结合, 就无法识别约束或瓶颈, 从而无法预测它们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相反, , TOC侧重于约束或瓶颈资源的管理, 利用综合计量指标指导决策是它的一个重要缺陷, 只有存在严重资源限制时, , 才能作出最佳的决策。作为一种选择, ABC提供了反映生产过程经济属性的综合框架, 为管理人员提供了预测资源配置决策备选方案经济后果的方法, 从而有助于保证资源配置决策的正确性。不仅如此, ABC通过其提供的详细、、准确的作业基础成本信息, 澄清了短缺不仅会发生在机器设备上, 也可能发生在执行支持性作业的人力资源上, 如设计、规划、定购、购买、维修和处理产品及客户;而TOC可以根据ABC提供的信息帮助识别具体的约束或瓶颈作业,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这即是说, ABC可以克服TOC的缺陷, TOC可以弥补ABC的不足, 二者具有优势互补性。总之, TOC和ABC都是各具自身价值的管理方法, , 二者的整合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5]

4 成本事前控制中作业成本计算 (ABC) 与资源约束理论 (TOC) 整合的基本思路

本文认为, ABC与TOC的整合, 至少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 (1) 将作业成本信息用于长期生产经营决策、长期利润规划和不同作业的成本控制, 将TOC用于既定生产能力约束条件下的短期产品结构决策。这既可以避免长期生产经营决策与规划中的次优化, 又可以在保证对企业瓶颈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简化短期决策的工作量。但须注意短期决策和长期生产经营决策与规划的协调。 (2) 以ABC提供的详细、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为基础, 采用TOC, 识别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限制性资源或瓶颈、潜在限制性资源和非限制性资源, 为生产经营决策和流程持续改进提供必要的依据。ABC可提供比较详细的资源、生产能力、作业及作业成本的信息, 这些信息为采用TOC全面识别限制性资源提供了依据。利用TOC对资源生产能力物理属性的重视, 企业管理者可取得对企业资源状况的全面清晰的认识, 了解企业的瓶颈资源、潜在资源约束和不可能构成限制的资源, 为正确进行资源配置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将ABC信息用于根据TOC进行的管理决策过程。TOC的有效产出指标可能会导致短期决策的次优化甚至失误, 以ABC环境下的变动成本取代资源约束理论中的变动成本作为有效产出的衡量指标, 将使TOC下的短期决策效果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另外, 也可以利用ABC理论及其提供的成本信息, 对利用TOC进行的流程持续改进提供指导和评价。在短期无法从外部取得约束性资源以增加瓶颈作业能力时, 企业可通过瓶颈作业的分析和改进, 减少瓶颈作业的资源耗费, 提高作业效率;或者通过进行产品改进或流程再造, 减少产品对瓶颈作业的消耗量, 以缓解瓶颈约束。这些方案的提出、评价和选择, 都离不开ABC提供的详细准确的信息。 (4) 通过将ABC系统环境下的产品成本与生产作业耗用的物质资源及其生产能力相结合, 构建一个更具综合性的企业生产组织关系整合模型, 以更好地理解生产经营决策的经济后果, 并为实施TOC提供一个更大的框架。企业可采用混合整数规划 (Mixed-integer programming) , 将企业作业成本数据与生产作业耗用的物质资源及其生产能力相联系, 建立综合的整合模型 (2)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可以为制定一系列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信息:首先, 有利于对成本及可供企业利用的物质资源与市场机会同时进行评价, 以确定最理想的产品结构;其次, 有助于识别生产瓶颈, 评价瓶颈资源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第三, 有助于识别过剩资源, 以便将其配置到更具效率的方面;第四, 有助于识别对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和盈利能力最具影响力且需要持续改进的关键作业。需要指出, 这种整合模型需要企业收入、成本、物质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大量数量指标, 而产品结构及其他资源配置决策也常常涉及大量的定性因素, 所以该模型只能提供生产经营决策所需要的部分信息;该整合模型还需要大量长期的有关企业经营机会和资源的假设与估计, 它所提供信息的用途可能与这些假设和估计的准确性有关。此外, 无论是收集该模型所需要的数据, 还是解释与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都可能需要足够的时间, 因而实施成本较高, 但这种成本相对于二者整合所能带来的收益而言, 可能并不重要。

总之, ABC与TOC的整合会产生多种积极的效应, 如保证短期和长期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性, 加强对限制性资源的管理, 促进产品改进和流程再造, 提高资源利用率, 增大有效产出等。从成本控制的角度看, 二者的整合可以改善企业的决策制定和生产经营规划, 从而强化决策和规划中的成本控制。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通过提高生产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以及产品改进、流程再造措施的科学性, 实现瓶颈资源的充分利用, 提高瓶颈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成本效益;第二, 通过瓶颈资源的识别与管理, 可使管理人员了解企业的资源状况, 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 预防潜在的资源限制转化为现实的瓶颈约束, 也有助于管理人员尽早考虑剩余资源和生产能力的利用或处置。这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和生产能力, 在不断提高企业业绩的同时, 实现资源占用与耗费的持续降低。

参考文献

[1]罗伯特·S.卡普兰, 安东尼·A.阿特金森.高级管理会计 (第三版) [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40-41.

[2]Robinson, M., Contribution margin analysis:No longer relevant/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The new paradigm[J].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Vol.2, Fall 1990:1-32.

[3]Johnson, H., It's time to stop overselling activity-based concepts[J].Management Accounting, Vol.74, No.3, September1992:26-35.

[4]Robert Kee, Integrating Activity-Based Costing With the Theory of Constraints To Enhance Production-Related DecisionMaking[J].Accounting Horizons, Vol.9 No.4, December 1995, 48-61.

[5]Baxendale, S.J.and Gupta, M., Aligning TOC&ABC for Silkscreen Printing[J].Management Accounting, 1998, 79 (10) :39-44.

[6]M.Gupta, S.J.Baxendale, and K.McNamara.Integrating TOC and ABCM in a Healthcare Company[J].Journal of Cost Management, 1997, 11 (04) :23-33.

资源约束理论 篇2

作者:罗大敏张奇

财经问题研究 05期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2-0060-06

一、引言

次贷危机以来,西方各国开始反思现有金融监管制度,推出《巴塞尔协议Ⅲ》,更加重视资本在减少损失和防范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监管资本约束机制进一步强化。银行股东开始放弃“用脚投票”准则,主动发起议案,积极参与董事任免,“股东积极主义”盛行。国际大型银行也重新审视过于复杂的风险计量模型,更加审慎地使用经济资本管理工具。这些变化必将对银行的信贷行为和风险偏好产生重大影响,也引发一系列问题:资本对银行具有约束力的理论基础与内在机制是什么?从监管者角度出发,如何发挥监管资本约束作用,以保护存款者利益,保持金融安全与稳定?从银行管理者角度出发,如何通过经济资本配置、传导与运用,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约束银行过度扩张规模和承担风险,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从股东角度出发,如何建立一种资本约束机制,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汇金公司作为国有出资人代表,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股东资本约束机制,推动银行业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维护银行体系安全与稳定?

二、资本约束机制:一般性理论分析

1.“道德风险”与资本约束

资本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它不仅是运营资金的重要来源,撬动业务发展的杠杆支点,获取利润的重要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对于高风险的银行业来说,资本还是缓冲风险和吸收损失的重要工具,是防范“道德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最为重要的制度安排。

现代企业制度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缓冲来自股东或企业所有者的潜在道德风险:一是社会资本机制,通过债务工具在资本市场的流通来缓冲风险,因为市场流动性是天然的风险池;二是自有资本要求机制,通过对企业所有者提出明确的自有资本要求约束高风险偏好。相对于社会资本机制对市场流动性的依赖,自有资本机制主要从源头上校正企业所有者的风险激励,从而抑制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一种更加持久和良性的制度安排。

与其他企业相比,银行业的资本结构更为特殊,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类存款和负债,自有资金比例远低于其他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复杂,信息不对称更为严重。彼此间高度关联,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和外部性,这些都有可能进一步助长银行业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抑制道德风险最好的制度安排,是对银行业施加明确而严格的资本要求,促使它最先和最大程度地承担风险损失。当自有资本增加时,所有者或股东的在险收益增加,一旦发生损失,首先消耗的是股东资本,这将促使所有者更加谨慎地承担风险,有助于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

2.利益相关者“资本诉求”与资本约束银行具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银行股东、管理者、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各种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有着差异化的“资本诉求”(如图1所示),并通过各自的约束机制,促使银行采取稳健的经营行为和发展模式,保持适度的规模、结构、速度和质量,在资本、风险与收益之间取得动态平衡。

图1 不同“资本诉求”与资本约束

3.三种资本与三种资本约束机制

按照不同性质和形态,银行资本可以划分为股东资本、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股东资本(即所有者权益)是指银行的实物资本,是各种形式的、具有资本本质的项目,依据一定的会计方法和规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出来的资本。监管资本是监管当局为满足监管要求,促进银行审慎经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监管部门的最低资本充足性要求是刚性的,如果达不到,很多业务将受到限制,严重者甚至被接管。经济资本是指银行决定持有用来支持其业务发展和抵御风险并为债权人提供“目标清偿能力”的资本,是银行用来承担非预期损失和保持正常经营所需的资本。

从三种资本定义出发,分别形成了股东资本约束机制、监管资本约束机制和经济资本约束机制三种资本约束机制。经济资本约束机制,主要指银行通过推行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和以RAROC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方式,强化资本对资产过度扩张的制约作用,使资本增长与风险资产扩张相匹配,确保银行非预期损失在资本覆盖范围之内,提高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银行自我约束。监管资本约束机制,是指银行监管机构以巴塞尔协议为基础,采取监管资本标准,为商业银行制订最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并在资本充足率不能达标时对商业银行采取监管措施,促进银行有序扩张资产规模,实现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是一种强制性约束。股东资本约束机制,是指股东以股权为纽带,通过公司治理程序履行股东权利,以资本约束银行过度扩张规模和承担风险,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4.进一步划分:内生与外生资本约束机制

对银行来说,股东资本是从股东角度来看待的资本,监管资本是监管者按一定的口径计算的资本,两者对银行约束具有“外生性”。经济资本是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者的角度,强调资本吸收非预期损失、对风险资产进行自主拨备,对银行来说具有“内生性”。由此可以将资本约束机制进一步划分为内生资本约束机制和外生资本约束机制。

三、内生资本约束机制:基于银行内部管理的经济资本约束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手段,银行的财务计划、业务计划与战略规划都要受制于经济资本约束。经济资本也是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衡量尺度,目前国际先进银行通过将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AROC)和经济增加值(EVA)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约束银行规模扩张和过度承担风险,推动银行实现资本、风险和收益的动态平衡。近些年来,经济资本越来越受到监管机构的重视,出现了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的趋同化趋势。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欧盟Solvency II和英国资本评估规则,这些新的监管规则都倾向于使用内部模型以确定监管资本,越来越多地体现出经济资本管理理念。

1.经济资本的传导机制与约束效应

经济资本约束机制贯穿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宏观层面,RAROC可以应用于银行的`战略规划、风险偏好制定和绩效考核等领域;中观层面,RAROC可以应用于组合管理和信贷政策等领域;微观层面,RAROC可以应用于贷款定价、授信审批等领域。通过RAROC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可以将资本约束传导到各业务条线、各部门、各机构乃至各个员工,约束银行过度扩张规模和承担风险。

经济资本约束机制还贯穿银行信贷管理的贷前、贷中、贷后各个环节。就贷前而言,RAROC可以用于筛选客户及债项、确定授信方案等;就贷中而言,RAROC可以用于授信审批决策、调整授信方案、贷款定价、授信发放控制等;就贷后而言,RAROC与EVA可以用于组合监控、组合回报率评价等。通过RAROC在银行贷前审批、贷款定价及组合管理等方面的运用,决定银行是否推出一项产品,开展或取消一项业务,对银行业务形成现实约束。

对于贷前审批,银行通过对不同行业贷款设定不同的RAROC阈值或优秀值,对低于阈值和高于优秀值的贷款采取不同的审批政策,配置不同的审批资源。

对于贷款定价,银行在充分考虑风险偏好以及资本的底线回报率的基础上设定RAROC阈值,银行贷款交易风险定价的基点应为EVA大于零或RAROC大于最低回报率,对于不符合RAROC阈值的贷款组合不予审批。

对于组合管理,银行可以通过RAROC与EVA两个维度使用,还可用于分析行业、地区、条线等不同维度的信贷组合风险收益表现,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实现资产组合优化配置(如图2所示)。

图2 RAROC与EVA组合分析方法与调整策略

2.经济资本约束机制:国内外的一些实践

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资本管理开始被欧美大型商业银行广泛应用。在欧洲,德意志银行较早引入了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和方法,计算各交易部门的风险量,据以配置相应资本,并收取资本占用费。英国劳埃德银行运用经济资本管理推进战略转型,在给定资本水平下,将资本投入高回报业务并尽量避免风险。汇丰银行将经济资本用于贷前审批和贷款定价。如果一项业务RAROC低于15%,该项业务将被取消。如果一项产品RAROC低于15%,这个产品也不能推出。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计量、经济资本预算及配置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经济资本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实现价值创造的重要工具。在资本计量和风险管理方面,国有大型银行开始采用内评法及高级计量法计量风险,初步建立起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核心业务领域应用方面,工商银行等国有大型银行已经将RAROC用于贷款审批刚性控制。在绩效考核方面,国有大型银行开始将EVA和RAROC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将经济资本限额指标作为各机构和各条线考核指标,初步建立覆盖各机构、各条线、各产品的经济资本预算、配置和考核体系,资本预算约束及考核力度显著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资本管理注重风险的模型化和量化分析,鼓励银行开发适合自己的风险模型,对各类风险进行精确计量,促进了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但是,次贷危机也暴露出风险计量模型的局限性,以风险管理见长的花旗、法兴和瑞银等国际大型银行,在此次危机中也蒙受了巨大损失。为此,我国银行业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广泛运用经济资本管理工具,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改进风险模型,加强数据、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力求避免模型风险和数据风险。

四、外生资本约束机制Ⅰ:基于银行业稳定的监管资本约束

1.监管资本约束机制的经济功能与制度缺陷

与经济资本自我约束不同,监管资本约束具有强制性,是一种刚性约束机制。监管机构通过制定统一监管标准和审慎监管原则,通过勒令停业、停止分红、业务限制和更换管理人员,进行重组破产,迫使商业银行进行增资扩股或调整资产规模,约束银行过度扩张业务和风险,提高银行业竞争的公平性,减少单个银行倒闭的概率和风险,降低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但是,监管资本约束机制也存在制度缺陷,可能加剧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和宏观经济波动。

长期以来,监管资本能否有效降低单个银行甚至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水平,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并没有达成一致。第一种观点,即特许权价值效应理论认为,持有高成本资本会降低银行特许权价值,为弥补持有资本的价值损失,银行会变本加厉地从事高风险活动。第二种观点,即“在险资本假说”理论认为,存款保险的边际费用会随着银行杠杠比率的降低而递减,迫使银行在危机发生时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会减少银行风险承担。第三种观点认为,银行的资本约束和风险偏好之间呈现出“U”型而且是非线性关系。随着资本的增加,银行开始时降低风险承担;但随着资本的继续增加(超过理论上的最优资本比例),银行开始涉足更大风险领域。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监管资本与银行实际风险水平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1]。本次次贷危机提供了较为直观的证据,为减少资本占用,一些商业银行过度从事表外业务和投资高杠杆债券,资本约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

资本约束机制还有可能产生信贷紧缩和“信贷亲周期放大效应”,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为满足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一些商业银行不断降低信贷扩张速度,甚至压缩信贷规模,从而导致银行体系信贷供给能力的下降。“Bernanke和Lawn较早发现美国银行业信贷紧缩行为的存在,他们认为,资本约束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在宽松货币政策下出现信贷紧缩的原因。随后,Furlong、Chiuria、Ferrin和Majnoin以及Barajasetal分别运用美国、15个发展中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银行业数据,证明了资本充足率约束下银行体系信贷紧缩行为的存在性”[2]。在资本协议实施的最初5年里,美国商业银行体系的贷款增幅居然从1988年的9.6%骤然降到1990年的-0.2%,随后缓慢回升到1992年的0.4%。一些学者认为,在极端情况下,资本约束可能通过“资本加速机制”,产生银行信贷的“亲周期放大效应”,进一步加剧宏观经济波动。

2.国际监管资本改革路径与我国的制度安排

从国际监管资本改革路径看,监管资本约束机制在不断校正自身制度缺陷的同时,出现了进一步强化的趋势。1988年7月颁布的《巴塞尔协议Ⅰ》,初步建立起统一的国际监管标准资本。但是,《巴塞尔协议Ⅰ》人为设定风险权重,不可能充分模拟“真实的”风险,更不可能有细分的权重档次以提高资本对风险的敏感度,对如何防止监管资本套利也没有更为详细的规定。这些制度缺陷所导致的后果在次贷危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Ⅱ》试图完善风险资产计量,但也仅限于非系统性风险,而不是系统性风险。出台的《巴塞尔协议Ⅲ》,吸收了次贷危机教训,重视资本在吸收损失和防范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并将系统性风险因素考虑进来,建立起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监管资本约束机制。但也有一些批评者认为,国际监管改革通过提高资本和流动性监管标准这种事后成本机制改革,未能充分解决西方商业银行日益复杂的组织体系、业务结构以及过度依赖资本市场等根本性缺陷,没有触及危机的根源,难以阻止金融危机的再次爆发。

从我国实践看,我国监管机构充分借鉴了国际监管标准,持续推动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不断完善监管资本约束制度。,我国发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引入《巴塞尔协议III》对资本监管的最新要求,包括新的资本定义、更广泛的风险覆盖面和更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管理标准,并将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在对《巴塞尔协议Ⅱ》的借鉴上,《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提出三大支柱体系:第一支柱,明确提出通过风险权重体系、内部评级法的实施建立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第二支柱,要求结合银行自身风险管理水平,确立银行内部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程序及监管部门外部监督检查程序;第三支柱是信息披露,对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机制持续强化。

五、外生资本约束机制Ⅱ:基于公司治理的股东资本约束

由于银行业存在着严格的管制、审批程序和特许权价值,使得市场对银行的约束力较弱,内部治理机制对于银行的影响比外部治理机制更为重要。股东通过股权结构、董事会等公司治理机制,通过“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控制银行行为。

研究表明,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对银行行为具有重要而复杂的影响,不同的股权结构对银行行为影响有所不同。

“施莱费尔和维申(Shleifer和Vishny,1986)提出‘公司控制论’假说认为,企业的所有权集中度越高、大股东的控制力越强,管理者机会主义就越小,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摩擦越小,搭便车问题越少,银行风险越低”[3]。“道德风险论则认为,集中型股权结构下的银行大股东为实现自身超额收益,可能损害存款保险提供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由此引发道德风险。李维安和曹廷求(2005)以2001-山东、河南两省27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发现前10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成正相关关系”[3]。这些实证研究支持道德风险论。“布鲁尔和塞登伯格(Brewer和Saidenberg,1996)通过对美国100家存贷机构的研究,发现银行风险承担与内部人持有股权比例呈U型关系”[3]。高国华和潘英丽[4]选取2003-14家上市银行进行分析,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银行风险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对银行风险的约束作用随持股比例增加而减弱。他们的实证分析与Brewer和Saidenberg的研究结论相吻合。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股权结构对银行风险承担没有显著影响。曹艳华和牛筱颖[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上市银行国有股占比和第一大股东性质,没有对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性影响。曹廷求等[6]利用山东、河南两省29家中小商业银行的调查数据也证实了同样的结论。

资本约束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稳健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同银行因所有权结构和制衡机制不同,即使面临同样的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约束,在信贷行为和风险选择上也有所不同。为此,应进一步健全银行内部治理机制,不断完善股东资本约束,充分发挥股东资本约束机制独有而不可替代的约束力,并与其它约束机制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共同促进银行业持续稳健发展。

六、政策建议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资本监管改革的不断推进、经济资本在国际先进银行的广泛使用以及基于公司治理的股东约束机制的逐步完善,银行资本约束日益强化,我国银行业已经进入“强资本约束”时代。为推动银行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从监管者、股东和银行等多个维度,不断完善各种资本约束机制。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机制,改变银行业粗放式的资产扩张模式,不仅要依靠强有力的外部监管约束和精细化的内部经济资本约束,更为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公司治理机制重要而独特的作用,进一步完善股东资本约束机制。

1.进一步完善监管资本约束机制,促进银行可持续发展,维护金融业安全与稳定

(1)继续坚持“资本数量和资本质量并重”的原则,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增强银行吸收损失能力。

(2)实行差别化资本管理,提升资本监管的有效性。为了有效控制银行风险水平,监管机构应当根据银行的不同公司治理结构、业务模式差异及历史风险等实行差别化资本管理,建立明确的监管措施触发机制,提升资本监管的有效性。

(3)加强部门协调配合,积极推动资本工具审慎创新。起,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新规正式实施,对银行资本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银行将面临更大的资本补充压力和更高的资本质量要求。在此情况下,监管机构要与有关部门配合,积极推进资本工具创新。要逐步推行信贷资产转让、尝试运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增强银行信贷资产流动性,缓解信贷资产对银行的资本占用压力。同时,要研究、推动发行优先股、创新资本工具或开拓境外发行市场等方式,为银行多渠道筹集和补充资本。如发行带有减记条款或转股条款的次级债,作为合格二级资本工具。通过发行优先股、创新资本工具或开拓境外发行市场等方式,为银行多渠道筹集和补充资本。

2.建立更为精细化的经济资本约束机制,推动银行业务转型和业务创新

(1)以推动新资本协议达标为契机,推动银行持续加强资本管理各项基础性工作,提升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银行应以内评法实施及高级计量法引入为契机,推动银行进一步加强资本管理基础性工作,强化数据、模型、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银行量化风险管理能力和资本管理精细化水平。

(2)综合考虑外部监管规定和银行发展战略等因素,建立中长期资本规划和资本补充计划。资本规划应该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并考虑业务发展战略、风险偏好以及可能面临的重大不利情形,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经受住严重危机的考验。使资本规划真正成为各项业务发展规划和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资产增长形成自我约束力。

(3)将经济资本先进理念用于实践,推动业务转型和业务创新,走“轻资本”发展模式。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建立经济资本预算和考核机制,内部评级法及高级计量法也正在推行之中,银行应将把经济资本真正运用于风险管理和经营实践,推进业务创新和业务转型,逐步从规模扩张为主的“资本消耗”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盈利模式和“轻资本”发展模式,节约使用资本并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3.充分发挥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化股东资本约束机制

(1)加强董事会和派出董事制度研究,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积极参与重大资本事项审议与管理工作。要进一步研究董事会结构与独立性对银行行为的影响,坚持股权董事和独立董事占多数席位的董事会结构,在制度设计上要改变独立董事由管理层提名,推动监管机构逐步建立中小股东提名独立董事的制度,进一步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要进一步完善派出董事制度,加强派出董事队伍建设和履职能力建设,强化股权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关键性主体作用,综合运用议案审议、评估报告、发送风险提示函和管理建议函、主动提交议案等方式,积极参与重大资本事项审议与管理工作。

(2)建立银行资本效率考核机制。建立有效资本约束机制,不能单纯依靠监管部门外生力量,必须依靠股东建立资本效率考核机制。可以考虑建立大型国有银行资本考核机制,统筹考核控参股银行资本使用效率,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资本补充的重要依据。

(3)建立银行资本补充机制。国有大型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包括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考虑到信贷持续增长产生的资本需求,以及资本约束机制进一步增强,资本补充必然对汇金公司造成现实的财务压力。为此,可以考虑通过设置合适的分红比例,增加银行内部积累能力,建立起内源性资本补充机制;通过参与银行配股、定向增发、发行汇金债券等方式,建立市场化的外源性资本补充机制。从长远看,还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控股比例,建立起战略性的资本补充储备机制。

资源约束理论 篇3

正确看待精益生产推行的失效

精益生产方式对于大多数印刷管理者来说并不陌生。2003年开始,国内一些印刷企业陆续尝试将精益生产方式引入企业管理当中,但是,最终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大多数企业都只停留在5S管理等一些比较容易实施、比较直观和容易出效果的精益生产管理工具的应用上。因此,有很多人对印刷企业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精益生产方式不适用于中国的印刷企业。比如,精益生产方式追求的“零缺陷”要在印刷企业实现简直是“天方夜谭”,精益生产方式强调的“零库存”完全赤裸裸地将印刷企业曝露在市场风险之下。

其实不然,印刷企业这种订单式生产方式的管理需要与精益生产管理的思想理念不谋而合。不仅是由顾客驱动,而且目前印刷订单小批量、短交期的特点要求企业必须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这两点上来说,在印刷企业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是很有必要而且是可行的。问题不在于精益生产方式本身的优劣,而在于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土壤”,也就是印刷企业的自身条件。因为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基于企业无限能力的生产管理方式,对于自身存在严重资源条件约束的印刷企业来说,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一些方法存在许多障碍。此外,印刷行业的市场环境一直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比如目前的产品工艺、产品结构与十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单就从设备配置方面来看,没有哪一个印刷企业能够与市场的变化保持100%的同步。因此,我们的印刷企业生产系统内的各个环节的能力不可能绝对地平衡,总是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约束或资源瓶颈,这种约束和瓶颈必然会导致整个生产流程的不顺畅。

将约束理论引入精益生产改善

那么,如何排除这些障碍,有效推行精益生产管理方式呢?约束理论正好可以弥补精益生产方式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

约束理论( T h e o r y o f Constraints,简称TOC)是一种有关于企业的现实资源瓶颈或约束条件的管理理论。它通过识别企业系统中存在或潜伏的瓶颈资源或约束条件,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消除这些瓶颈或约束,然后使非瓶颈的资源配置服从于瓶颈资源,从而使企业更加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由于它是基于有限能力的管理方法,可以很好地避免精益生产方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准时生产制(JIT)的排产计划与实际相分离的情况,拉动式生产方式和零库存下的生产过程波动问题。因此,将TOC理论融入到印刷企业的精益生产管理,有助于推动印刷精益生产管理的顺利实施。

实施基于约束理论的精益改善要点

精益生产方式的推行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地实施精益改善的过程,在利用约束理论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推动精益改善的实施过程中,有五个方面的内容是我们必须重点关注的,具体如下:

1. 建立以瓶颈为中心的管理原则

精益生产方式以最后的成品出货为关注焦点,以最终出货的节奏来控制价值流各环节的节奏。这种控制方式在各个环节正常、能力均衡的时候没有问题,而一旦整个流程中某一个环节出现异常,该环节之前的所有环节都会随之发生松弛和混乱,生产节拍发生改变。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印刷企业为了尽量保持生产过程的稳定和生产能力的平衡,各个环节都会尽力实施改善,势必会造成对有限资源的哄抢,从而削弱整个系统的能力提升效果。因此,整个系统的计划安排应该以瓶颈为中心,而其他非瓶颈环节则完全服从与配合于瓶颈环节。

在生产计划的制定上,瓶颈环节按照市场订单要求的交货数量和交货期安排生产,瓶颈之前的非瓶颈环节按照精益生产拉动式倒推排产,瓶颈之后的非瓶颈环节按照传统的推动式顺序排产。另外,在企业资源的分配上也要优先满足瓶颈环节的需求,确保瓶颈环节的能力最大化。集中优势资源解决瓶颈问题,企业势必有更高的效率。

2. 将消除瓶颈与消除浪费相结合

精益生产中消除浪费是要消除企业中的一切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家印刷企业要面临很多环节,如采购、市场、技术,仅生产制造流程就有十多个环节,更不用说一些产品结构复杂的企业了。这么多环节要一一击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正确的方法是,集中一点,重点击破,首先解决瓶颈环节的问题,消除瓶颈环节的浪费,其他非瓶颈环节只要能够保证瓶颈环节的正常生产就可以了。

3. 实现系统的物流平衡

前面我们曾说到过,一个印刷企业要想保持各个环节能力的平衡非常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达到物流的平衡。物流的平衡就是通过合理地规划各个环节的生产计划,减少原材料、在制品及成品库存。

TOC理论用“鼓(Drum)—缓冲器(Buffer)—绳子(Rope)”(简称DBR)生产计划控制系统来实现这一物流的平衡。其中,“鼓(Drum)”是指系统中的瓶颈资源,它决定了整个系统的生产节拍;“缓冲(Buffer)”是指采用设置时间或库存缓冲器的方式来保障“鼓”的充分利用,以实现最大的有效产出;“绳(Rope)”是指整个生产系统用“一根绳子”串连起来,使所有工序的产出动作与“鼓”的生产节拍相一致,控制生产系统中在制品的流量,使整个系统形成一个快速流动的物流链。

4. 设置合理的库存

精益生产方式提倡的是“零库存”理念,但是对于印刷企业来说,实施“零库存”确实存在许多障碍,比如材料的采购周期、市场订单的不确定性、日益缩短的订单交付周期,还有生产环节的不确定性。没有库存往往会使一个印刷企业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市场。因此,如果生产系统对于市场来说是瓶颈,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让生产系统因为缺乏材料而中断生产;如果装订环节相对整个生产系统是瓶颈,那么在装订之前就应设置适当的缓冲,确保装订工序不会因为待料而停止生产。与丢失订单、丢失市场的成本相比,必要库存的成本显然微不足道。

当然,设置库存缓冲不代表无限量的库存。库存的设置只是要求保证瓶颈环节的正常生产,还要根据不同的产品、订单动态地调整缓冲库存量。同时,企业也要通过持续地改进逐渐降低库存量。

5. 以有效产出概念代替单纯的成本观念

企业的目标应该是获取利润,并能够持续地获取利润。而有效产出(Throughput,简称T)、运营费用(Operating Expenses,简称OE)和库存(Inventory,简称I)是三个直接作用于净利润和投资收益率这两个经营指标的作业层面的业绩衡量指标。有效产出(T)是销售收入减去变动费用后的利润额,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其相应的价值,对企业的目标才有贡献。库存(I)是所有暂时不能变为销售收入的原材料、在制品及成品等资源。运营费用(OE)则是将库存转化为有效产出的费用。

要知道,一个非瓶颈环节即使产能发挥达到100%,也不能为企业贡献更多的销售收入,只会增加库存。印刷企业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满车间都堆满了半成品和成品,这就是以局部最大化为标准的成本考核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所以,印刷企业必须建立系统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各部门、各环节的产能完成率等考核指标。

总之,不论是正在推行精益生产或者准备推行精益生产的印刷企业,都应该深刻认识到自身企业的瓶颈约束,并以持续地消除瓶颈约束来提升整个系统的能力。只有这样,企业的精益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简述管辖与约束理论 篇4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在语言学届刮起了一场“乔姆斯基革命”, 是最有影响力的语言学理论之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不仅冲垮了结构语言学的支配地位, 强调了研究内部语言的重要性, 并且对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其他学科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经历两大发展时期, 管辖与约束理论是其从标准理论时期向原则与参数理论时期跨越的重要标志。

乔姆斯基于1979四月年在意大利比萨的学术会议上作了一系列的演讲。回到麻省理工学院后, 他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演讲做了一调整补充和深入研究。于1981年将讲稿结集出版, 书名为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The Pisa Lectures, 由Foris Publications出版, 这本书是管辖与约束理论最重要的代表作。

2.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 (Universal Grammar) 是乔姆斯基理论的基本假设。“普遍语法可视为某种原则系统, 这种系统为人类所共有, 且先于每个人的后天经验” (Chomsky, 1981) 。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 人类具有一种先天赋予的语言习得机制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 为人脑所固有。在他看来, 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标志性特征就是语言习得机制, 并且这种机制是人类不断进化的结果, 通过遗传获得。按照乔姆斯基提出的“固有性假设” (Innateness Hypothesis) , 语言是人脑的产物, 我们对语言的习得和使用与大脑本身的机能有着根本联系。这表明了乔姆斯基理论对语言生物性的关注, 即语言室人类大脑的机能。

在管约论时期, 普遍语法中引入了“原则” (principle) 和“参数” (parameter) 两个概念。“原则”与人类语言的共有现象有关, 存在于所有人类语言之中, 具有普遍性;而“参数”则与语言的特有现象有关, 指的是某种语言特有的性质。Haegeman (1994) 把普遍语法的特征阐述如下:

a.普遍语法含有一套所有语言所共有的绝对普遍现象、概念和原则。

b.有些语言特性为某种语言所特有, 不能完全由普遍语法决定。

儿童习得语言的过程由原则和参数共同起作用。原则是先天的, 存在于人类大脑之中的, 无需学习。习得某种具体的语言则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 来确定参数值。所以儿童的大脑里天赋存在一套包含原则和参数的普遍语法, 在后天的学习中, 确定参数, 普遍语法发展成个别语法, 这就是儿童习得的母语。

3.管约论的子系统

(1) 题元理论

生成语法中关于题元角色分配的理论叫做题元理论。每个动词都有一个主目结构, 规定了动词要求的最少主目语数量。动词和其主目语的关系则可以用题元角色来描述。题元网格可以用来表示动词的主目结构及其主目语的题元角色。例如:

从上面这个题元网格我们可以看出:hit (打) 这个动词要求最少的主目语为两个名词, 而这两个主目语分派到的题元角色为AGENT (施事) 和PATIENT (受事) 。这样, 动词的主目结构和主目语的题元角色一目了然。

题元理论对用题元准则对主目语和其题元角色的分配做了规定。题元准则规定每个主目语只能分派一个题元角色;每个题元角色必须分派给一个主目语。题元准则可以用来解释一些不合法的句子, 例如:

*The girl hits.

由上面的题元网格我们知道, hit这个动词有两个题元角色, 但是这个句子中PATIENT (受事) 这个题元角色没有被分派给一个主目语, 所以这个句子是不合语法的。

(2) 管辖理论

管辖理论中最重要的是“管辖”这个概念,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管辖会有不同的定义。例如:

a.如果 (i) 节点A是管辖语;且 (ii) A和B是姐妹节, 则节点A管辖节点B。管辖语为中心语。

b.如果 (i) A是管辖语;且 (ii) A统治B;且A、B之间无障碍, 则节点A管辖节点B。最大投射为管辖障碍。管辖语为中心语。

空语类原则 (Empty Category Principle)

语迹必须受到严格管辖。

如果A题元管辖或先行语管辖B, 则A严格管辖B。

空语类原则可以用于解释一些不合语法的句子, 例如:

*Whoi does John think[CP that[IP ti saw Mary]]?

does John think[CP Whoi that[IP ti saw Mary]]?

语迹ti受that阻碍, 不受Whoi的严格管辖, 所以这句话是不合乎语法的。

(3) 格理论

格理论提出名词短语在句中必须具备格, 作为其形式标记。

格检验式 (Case Filter) :句中的每一个名词短语都必须得到抽象格。

格理论出来讨论格检验式, 还有另外一个中心内容就是名词短语如何得到格。格可以分为形态格和抽象格。英语有一个较为发达的抽象格系统, 显性形态格则只表现在所有格上面。

时态分句的屈折词I (+Tense, +AGR) 授主格给在时态分句主语位置上的名词短语。宾格的授格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及物动词和介词可以给其所管辖的名词短语赋格;不定式分句的主要则可以通过例外授格 (Exceptional Case-marking) 从动词那里获得宾格, 这是由于不定式分句的屈折词I (-Tense, -AGR) 不能构成管辖障碍。名词和形容词可以授予内在格—所有格。

*Him found the evidence.

根据格理论, 时态分句主语位置上的名词短语由屈折词赋予主格。而这句话里主语却是宾格, 这违反了格理论, 因而是不合语法的。

(4) 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是关于指称语 (referring expression) , 照应语 (anaphor) 和代词 (pronoun) 的关系的理论。其中照应语包括反身代词 (reflexives) 和相互代词 (reciprocals) 。约束的定义是:如果 (i) A居前于B, 且 (ii) A与B同标, 则A约束B。其中同标要求A和B在性、数和人称上保持一致。

约束理论由三个原则构成:

第一原则:照应语在管辖范围内必须受到约束。

第二原则:代词在管辖范围内不得受到约束。

第三原则:指称语在任何范围内都不得受到约束

管辖范围:若X包含Y、Y的管辖语和Y的可及“主语”的最小范围, 则X为Y的管辖范围。

*Mary hurt himself.

*I expect each other to have fun.

Peteri believes himj/*i to be innocent.

*Hei arrested the criminali.

用第一原则可以解释第一、二两句不合语法的地方, Mary和himself在性上不一致, I和each other在数上不一致, 都违反了第一原则;而第二句中Peter不得约束him, 所以如果二者同标就违反了第二原则;第三句中He和criminal不得同标, 因为指称语在任何范围内都不得受到约束。

(5) 界限理论

关于移位限制的理论叫做界限理论, 它规定了移位的界限和句子中某个元素可以移动的距离。移位包括NP移位 (NP-Movement) 、WH移位 (WH-Movement) 和中心语移位 (Head Movement) 。

领属条件 (Subjacency Condition) :移位不得超过一个以上的界限节点 (bounding node) ;界限节点为IP和NP。

上面这个句子第一步移位 (STEP 1) 只超过了IP2一个界限节点, 因而是合法的;然而第二步移位 (STEP 2) 超过了NP和IP1两个界限节点, 因而不合法。第二步移位违反了领属条件, 则决定了这个句子是不合语法的。

(6) 控制理论

控制理论是规定空语类PRO的分布和解释。空语类PRO具有[+照应性]和[+代词性]这两个特征, 具有语义内容, 在句法上获得题元角色, 但是隐性成分, 没有实际的语音形式。控制指的是PRO和句中某个名词短语指称意义的依赖关系。

PRO定理:PRO不得受到管辖。

授格成分只能给受其管辖的名词短语授格。PRO不能有格, 因为它所处的位置是不受管辖的位置:非时态分句的主语位置;PRO不能出现在诸如时态分句的主语、宾语等位置。

(7) X-阶标理论

生成语法中关于短语结构的理论被称为X-阶标理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都可以用阶层结构来表示:

以上的这些结构可以概括为:

由上面我们可以看出, X-阶标理论可以揭示短语的内部结构和结构上的共同点。根据该理论, 所有的短语由一个中心语, 投射从零投射 (zero projection) 可以一层一层到最大投射 (maximal projection) , 形成向心结构。

结语

管辖与约束理论在乔姆斯基的整个转换生成语法系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虽然最简方案是该理论最新的发展, 但是毕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所以也需要参考到发展相对完善的管辖与约束理论。由本文可以看出, 管辖与约束理论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参考文献

[1]、Chomsky, N. (1981) ,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The Pisa Lectures.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2]、Haegeman, L. (1994) , 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and Binding Theory (2nd edition) .Oxford:Blackwell.

[3]、温宾利, 2002, 《当代句法学导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约束理论 篇5

一、约束理论的主要内容

按照约束管理研究小组的说法, TOC就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 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 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以消除这些约束, 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也有学者认为, TOC理论即一套解决约束的流程, 用来逻辑地、系统地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改进什么?改成什么样子?怎样使改进得以实现?应主要着眼于对阻碍发展的瓶颈因素的理性思考, 这三个问题是任何企业改进流程时都必须思考的。

戈德拉特博士认为, 任何系统都是有约束的。可以用反证法来证明这一点:如果没有约束, 系统的产出将是无限的。现实当中任何系统都不能无限地产出, 所以, 任何系统都存在着一个或者多个约束。以赢利为目标的企业和其它非赢利组织均可视为系统。任何系统都可以想象成由一连串的环构成, 环环相扣, 整个系统的强度就取决于其中最弱的一环。相同的道理, 我们也可以将企业视为一条链条, 其中的每一个部门都是链条的一环。如果企业想要达成预期的目标, 必须从最弱的环节——瓶颈或约束的环节——大力改进, 才可能得到显著的成效。换句话说, 哪个环节约束着企业达成目标, 就应该从克服这个约束环节着手来进行改革。

约束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约束”因素受内部和外部的约束;二是“约束”因素具有权重关系。在管理实践中, 应做到:

1. 分析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约束, 认清问题所在。

一般来说, 约束可以是三种类型:资源、市场和法规。由于法律法规是一个国家政府所制订的具有强制性的社会约束, 因此企业只能在法律的约束下, 对来自资源和市场的约束环境进行改造。我们在考虑约束资源时, 主要考虑资源约束和市场约束, 应该意识到它既受企业外部的约束, 也受企业内部的约束。一般地说, 在企业整个的业务流程中, 任何一个环节只要它阻碍了企业更大程度地增加有效产出或减少库存和运营费用, 那么它就是一个“约束”。通常认为, 所谓“约束资源”, 指的是实际生产能力小于或等于生产负荷的资源, 而其余的资源则为非约束资源。举例来说, 某产品的市场需求为每周30个单位, 甲车间负责生产产品的底座, 其生产能力为每周生产35个单位;乙车间负责生产产品的动力装备, 其生产能力为每周生产40个单位;丙车间负责组装产品, 其生产能力为每周生产25个单位。显然, 丙车间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对约束资源改进的办法也很明确:增加丙车间的生产能力。

2. 认识约束因素的权重关系, 抓主要矛盾。

TOC的管理思想是首先抓“重中之重”, 使最严重的制约因素凸现出来, 从而从技术上消除“避重就轻”、“一刀切”等平均主义方式发生的可能性。短期来看, 是“抓大放小”;长期来看, 由于有主次地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 大问题、小问题都没忽略, 因此, 企业整体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会日益提高。可以用ABC分类法来筛选待解决的问题, 把最紧迫的极少数的约束资源挑选出来, 从而避免了管理者陷入大量的事务处理当中而不能自拔, 企业有限的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TOC理论的主要工具

1. 思维流程分析法。

TOC理论最终就是要寻求顾客需求与企业能力的最佳配合, 对约束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 其余的环节相继地与这一环节同步。思维流程分析法是TOC主要的工作方法之一, 思维流程有以下主要的技术工具:

(1) 现实树。现实树工具用来帮助人们认清企业现实存在的状况。现实树是因果图, 分为当前现实树和未来现实树。现实树的建立要严格遵循若干条逻辑规则, 从“树根”开始, 向“树干”和“树枝”发展, 一直到“树叶”。“树根”是根本性的原因, “树干”和“树枝”是中间结果, “树叶”是最终结果。对于当前现实树来讲, “树叶”是一些人们不满意的现象, “树根”是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或核心问题所在。而在未来现实树当中, 它的“树根”是解决核心问题的方案, “树叶”是最终人们想看到的结果。描绘当前现实树时, 即要回答“改进什么”时, 我们往往是从可以得到的例证开始着手, 即系统中明显地存在着的那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如发货拖延、库存超标等, 总称为“不良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不良效果”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它们只是一些表面现象。通过绘出将这些不良效果联系在一起的逻辑关系图, 可以有助于找到真正的问题症结所在, 它们就显示在这个逻辑图的最底部。

(2) 消雾法。消雾法用来以双赢的方式解决企业中的冲突。此法的得名是由于企业中的冲突像一团团的云雾一样, 人们往往不能很清楚地说出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了这些冲突。消雾法就是要驱散那些弥漫在冲突周围的混淆和含糊, 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也就是去伪存真, 去粗存精, 由外及内, 由表及里, 称之为“注入”。未来现实树用“消雾法”看清问题和冲突, 找到“注入”点。但这还不是一个充分完整的方案。要回答“改成什么样子”, 需要利用未来现实树。在当前现实树图上, 把一个个“注入”插入到它要进行突破的环节。然后, 重绘逻辑连接, 在当前现实树的基础上生成未来现实树。这时, 我们就要看“不良效果”是否能转为“满意效果”。

(3) 负效应枝条。当做完上述的一系列工作以后, 就要找一些与改进后果相关程度最大的人来参与, 以保证改进的成功实施。思维流程法是一项需要高度开放、广泛参与的活动。如果不和这些利益相关者进行全面和充分的沟通的话, 就很难消除这部分员工抵制改革的情绪。思维流程法认为, 正是这些受改进影响最大的人, 才对那些意料之外的负面效应 (即“负效应枝条”) 了解得最清楚。所以, 思维流程法要求主动寻求这些人的参与, 并与他们一道找出避免“负效应枝条”长出的办法, 以避免实施的失败。此过程可以形象地描述为“剪去负效应枝条”。

(4) 必备树。要注意, 问题“怎样使改进真正得以实现?”不同于问题“怎样对事物进行改变?”。前者是在改进前后的状态都已知晓的情况下, 也就是当前现实树和未来现实树都已经描绘出来的情况下, 重点强调如何导致这一改进的实际发生。鉴于人们对自己参与设计的改进方案一般抵触较少, 所以回答问题“怎样使改进真正得以实现?”的关键就是, 让那些将与这些转变直接相关的人来制定实施转变所需的行动方案。这个工作是思维流程法中最有力的一环, 也是TOC与其他那些追求持续改进的思维流程方法相比最显著的一个特色。而用来显示克服障碍路径的逻辑图就称为“必备树”。

(5) 转变树。TOC思想的应用成功需要集思广益, 找到配合实施最初“注入”的其他“注入”。把所有这些实现成功实施所需的活动集中在一起, 并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弄清楚活动的先后顺序应该怎样, 也就是“转变树”。通过上述步骤, 改革者可以找出约束因素, 并对这些约束因素进行改进。

2. 三步诊断法。

目前, 全球的许多企业陷入了地区性或者行业性的生产过剩的困境。由于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下, 众多企业出于利润驱动, 迅速扩张生产规模, 而导致了市场上的过剩状态的出现。如何处理企业包括生产、存储、人员等各方面的过剩能力?可以利用TOC理论, 着眼于企业整体功能和长远战略, 通过三步诊断过程来消除。

一是分析市场约束因素, 明确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当我们在仓库里面对堆积如山的商品, 需要解决产品产销矛盾时, 仅仅想到用减少生产的方式去减少库存, 是不够的。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 去扩大市场的需求。企业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如果我们的企业存在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 那么市场就是约束因素。顾客是我们利益实现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事实上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因为它最终决定产品是否能够转化为利润。所以, 企业的生产应该坚决以市场为导向。

二是改善内部环节。市场是影响企业效益的重要约束因素, 要想充分地利用它, 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带进市场,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就必须改善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 包括企业的文化氛围。要使员工意识到企业是一个由许多相互制约的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 必须追求企业的整体优化, 而不是单个环节或者单个部门的局部优化。因此, 需要企业内部各个方面的相互合作、相互协调, 才能有效地利用约束因素。

三是改善外部环境。市场是约束因素, 我们有多种途径改善它。最明显的办法莫过于广告宣传, 或者简单地进行更多的广告宣传。更好的方法是细分市场, 寻找合适的顾客群体, 使企业的产品恰好能满足该消费群体的需要。事实上, 这才是有效利用市场的核心部分。这三步诊断法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不断改进, 才能实现企业的利润和运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物流分析法。

企业内部存在着人员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物流是企业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历经采购原材料、制作毛坯、加工半成品、组装部件、总装产品及该过程中的物料传输、存储等活动环节。企业的生产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个活动链中各环节的高度相关的内在关系, 制定出一个详尽而周密的生产作业计划, 规定出每一种毛坯、零件、部件和产品的投入出产时间和数量。但在实际中, 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 如机器损坏、原料不足、半成品和产成品因质量问题而返工等等, 这些大量存在的随机事件常常会打乱原本计划好的活动程序。我们如何在这些纷乱的头绪中找出干扰企业的约束瓶颈呢?解决的手段之一就是从“物流”着手。通过对企业中“物流”的分类,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物流”的特点, 认识他们各自的薄弱点, 或“瓶颈”所在, 从而有针对地进行计划与控制。一般将从原材料到成品这一“产品物流”分为:“V”、“A”和“T”三种类型。其中, “V型物流”是由一种原材料加工或转变成许多种不同的最终产品;“A型物流”是由许多种原材料加工或转变成一种最终产品;而“T型物流”则是“A型物流”的一个变形, 其最终产品有多种。实际上, 一个企业的“产品物流”往往不只一种类型。我们可以根据占主要地位的“产品物流”来相应地划分企业。如果一个企业其物流形态主要是“V型物流”, 那么我们就称这个企业为“V”型企业, 其余的以此类推。典型的“V型物流”企业是炼油厂、钢铁厂等。“A”型企业, 是造船厂、大型机械装配厂。“T”型企业是汽车制造厂等。“A型物流”企业及“T型物流”企业与“V型物流”企业的最大不同点在于, 前两者的物流管理难度大。它们存在着物料清单、工艺流程较复杂, 企业的在制品库存较高, 生产提前期较长, 约束环节不易识别, 计划以及工序间的协调工作也非常困难。要消除“A型物流”企业和“T型物流”企业的约束环节, 主要工作要集中在外部供应链的优化上面。要协调好企业与外部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 保证企业在满足市场多变需求的同时, 均衡地安排内部的采购、生产、储存等活动。

资源约束理论 篇6

所有者、经理人与企业的关系

自国有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 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后, 企业内部建立了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 随之产生了两个利益主体———所有者和经理人。这是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 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 拥有不同的权益。所以应建立一种机制, 对所有者和经理人进行激励和约束, 这关系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 所有者与经理人作为不同利益主体导致目标不统一且双方矛盾突出。如何协调双方矛盾、调整双方利益, 使两者更好地合作, 即所有者与经理人如何相互激励、相互约束, 防止背叛, 实现共赢, 提高企业效率, 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两权分离, 所有者虽然是企业的出资者, 但他们不直接参与经营管理;经理人接受所有者的委托, 在委托权限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所有者与经理人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代理人是自利的经济人, 具有与所有者不同的目标函数, 具有潜在的机会主义倾向, 因此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

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认为, 委托人与代理人关系的核心是委托人的利益依赖代理人行为, 正是这种关系引发出一系列的激励、动力和机制设计问题。

委托-代理理论的实质是一种契约理论, 其基本内容就是规定某一当事人 (委托人) 聘用另一当事人 (代理人) 完成某项工作时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成立, 以及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利益应采取何种行动、委托人应相应地向代理人支付何种报酬, 即通过委托人和代理人共同认可的契约 (聘用合同) 来确定他们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委托-代理理论的要点就是, 委托人为实现自己的设计目标, 如何通过激励机制即报酬与劳动相关的原则, 使代理人与委托人的利益尽可能地趋于一致, 从而利用代理人的优势来弥补委托人的不足, 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利益。

对经理人的激励约束问题是站在所有者的立场, 把全部的讨价还价能力交给所有者一方, 由所有者设计合同方案、决定契约的终止, 经理人只有选择的权利。同时, 所有者也有可能只根据自己的主观喜好而不是按合同规定的要求来决定对经理人的取舍。因此这种激励约束是片面的, 经理人作为被激励约束一方始终处于劣势, 不能准确地衡量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但是在现实中, 在所有者与经理人合作过程中, 经理人也有选择所有者的权利, 因为契约的形成应是在当事人双方相互谈判并逐步达成统一意见的过程中形成的, 若任何一方持有不同意见, 那么契约就是无效的。由于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应是合作竞争的关系, 因此在对经理人进行激励、提高企业业绩, 防止经理人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同时, 还应该对所有者进行有效约束, 防止所有者对经理人的背叛行为, 建立双方的信用合作关系, 对所有者与经理人进行双向的激励和约束, 共同提高企业绩效。

建立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的

双向激励约束机制

1.双向激励约束机制的原理分析

激励机制是指委托人用以调动代理人积极性的方法和手段, 是设法把代理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变为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制度安排。约束机制是指委托人通过契约, 使代理人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 以此控制、约束和规范其行为, 确保代理人按照委托人的意图开展经营活动。概括来说, 激励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是指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和报酬设计, 外部激励约束机制主要是指股票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

在所有者与经理人共同组建的企业中, 所有者出让了使用权, 经理人出让了自己的人力资本使用权, 获得了所有者的资产使用权。因此, 所有者与经理人具有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 双方互为委托人, 又互为代理人。因此双向激励约束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委托-代理双方互相转让了部分权利, 又互相获得了部分权利, 目的是为了合作。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也存在一种合作关系, 两个具有独立决策能力的主体, 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为合作目的进行合作, 通过交换部分资源, 以期获得比自己单独经营更大的收益。在合作的过程中, 双方都希望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最大的利益回报, 并为这一目标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 采取相应措施激励约束双方的行为。所有者希望经理人忠诚, 通过经理人的工作提高企业效益;经理人希望所有者给予经营条件上的支持, 认可自己的观点、经营方式并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人力资本价值。经理人与所有者既是激励约束的主体, 又是激励约束的客体, 在接受对方管理的同时又管理对方, 双方都具有调整对方行为的愿望, 又具有主动实施调整行为的能力, 因此双方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 与单向激励约束有重要区别。

2.建立双向激励约束机制的意义

(1) 建立双向的所有者与经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体现了权责明确。对经理人进行激励与约束, 可明确所有者作为企业资本的投入者应该承担的经营风险及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分享权。对所有者进行激励与约束, 可明确经理人应当承担的风险及受到的保护。经理人将自己的人力资本转化为有形资本, 在增加了所有者的利益的同时, 也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获得了应有的收益。

(2) 建立所有者与经理人的双向激励约束机制, 能使激励约束方法更加科学、公平和合理。对所有者与经理人进行激励约束, 可使双方互为激励约束的主体与客体, 防止产生背叛现象。经理人以人力资本获得经营权和期望股权, 参与企业的经营和分红, 年终按期望股权比例索取企业的剩余进行, 盈利越多, 经理人的分红也越多。所有者为经理人提供经营权利使其获得企业剩余价值, 并通过对经理人的约束, 防止其机会主义倾向。用辩证的方法, 从激励约束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更加科学合理。

(3) 建立所有者与经理人的双向激励约束机制, 有利于双方评价合作质量、沟通信息。由于双方是合作的关系, 所有者与经理人会主动地评价对方的能力和信用, 若评价结果都满意, 则双方会继续合作, 扩大企业规模, 寻求更大增长;若不满意则会终止合作;若有一方不满意, 双方会进一步谈判, 修改合同, 达成一致则合作继续, 否则终止合作。

3.双向激励约束机制的工作流程

建立双向激励约束机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明确激励约束问题。所有者要实现企业财富最大化, 就要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 同时还要约束经理人的不利行为, 解决经理人的逆向选择、隐藏行为和隐藏信息等代理风险问题。经理人要想实现其价值最大化, 需要所有者扩大决策视野, 为其提供更大的经营空间, 需要增加报酬, 增加休闲时间和规避风险等;同时还要约束所有者恶意侵占其劳动成果的行为, 约束所有者履行合约约定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阶段, 分析机制设计环境。机制设计的环境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影响因素和外部的制约环境。在企业内部, 要分析对双方的激励约束手段, 哪些是对经理人有效的, 哪些是所有者能够使用的激励约束资源;在企业外部, 要分析有哪些影响双方合作的因素。

第三阶段, 系统设计激励约束方案。系统设计激励约束方案, 即系统地安排各种激励约束手段, 使其以合理的结构和秩序有效率地运行, 更好地实现所有者与经理人的期望效用, 达到对所有者与经理人的双向激励约束的目标。在设计激励约束方案时, 要平衡各种关系, 例如, 激励约束目标与激励约束过程的矛盾, 激励约束成本与各种激励约束效果的矛盾, 一方的激励约束力度与接受激励约束一方需求强度的矛盾, 合同中的激励约束与信用激励约束的协调, 长期激励约束与短期激励约束目标的矛盾等。

第四阶段, 激励约束方案的执行与调整。这一阶段是一个反馈调节的过程, 要在执行方案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改。任何管理方案, 无论设计得多么完美, 考虑得多么周到, 都不可能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还要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和修正。激励约束机制调整和修改的依据是, 激励约束效果能否实现设计者预期的管理目标。

基于约束理论的企业信息系统研究 篇7

某企业是我国生产大功率军用柴油机的专业企业,随着国外形势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其产品由过去的单一、大批量逐渐转化为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模式,产品种类比较多,所属零部件也非常多,因此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借用件统计不准确、计调部门调用现场数据不及时、库存积压等问题。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准确及时掌握生产情况,决定开发一套生产线管理控制系统,要求系统能进行生产线监控、基础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库存管理、综合信息查询等,特别要求能够自动实时了解产品生产情况。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约束理论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方案。

1 TOC约束理论的含义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TOC)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戈德拉特博士(Dr.Eliyahu M.Goldratt)在他开创的优化生产技术(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OP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该理论提出了在制造业经营生产活动中定义和消除制约因素的一些规范化方法,以支持连续改进。同时TOC也是对MRPII和JIT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发展。

TOC强调必须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从整体效益出发来考虑和处理问题,TOC的基本要点如下。

1.1 TOC的衡量指标

为了衡量实现目标的业绩和效果,TOC打破传统的会计成本概念,提出了3项主要衡量指标,即有效产出、库存和运行费用,如表1所示。TOC认为只能从企业的整体来评价改进的效果,而不能只看局部。

1.2 鼓-缓冲-绳法(Drum-Buffer-Rope Approach,DBR法)和缓冲管理法(Buffer Management)

TOC把主生产计划(MPS)比喻成“鼓”,根据瓶颈资源和能力约束资源(Capability Constraint Resources,CCR)的可用能力来确定企业的最大物流量,作为约束全局的“鼓点”,鼓点相当于指挥生产的节拍;在所有瓶颈和总装工序前要保留物料储备缓冲,以保证充分利用瓶颈资源,实现最大的有效产出。必须按照瓶颈工序的物流量来控制瓶颈工序前道工序的物料投放量。

1.3 TOC与MRPII和JIT的比较研究

MRPII是根据生产线的能力制定计划的,但能力平衡时必然有一定误差,为了应付企业能力中的不确定因素,必须在提前期等指标上留一定的宽裕度,这就造成了浪费。

JIT在生产中追求消灭一切浪费,这一理想化的管理在我们国家难以实现,因为市场对企业的原料供应难以准时,企业的客户对象也难以确定。

2 生产线管理控制系统

2.1 系统运行信息流程

根据企业需求,设计出产品生产线管理控制系统的信息模型,见图1。

2.2 系统组成与功能

(1)生产线监控:

包括大屏幕显示和生产线协调控制,在车间内设置的大屏幕显示系统显示每天的生产计划和当前各工序点的生产进度、质量情况等。

(2)基础数据管理:

包括零件基础信息、产品配套信息、零件加工路线、设备基础信息、人员基础信息等,是实现其他管理功能所必需的基础数据准备。

(3)生产计划管理:

根据公司年初项目、产品库存情况制订年生产计划,并分解为月生产计划、日生产计划,并分解到每日各工段的派工管理;为了保证日作业计划的完成,需要制定日物料需求计划,它包括预加工毛坯、配件及相关工装和刀、量具等。

(4)库存管理:

为了在入口处得到零件的投料信息,在装配处得到所需配件信息以及进行在制品管理,需对坯料和成品进行出库、入库、盘点等库存管理。

(5)综合信息查询:

包括条件输入查询和生成报表。

(6)底层控制器:

为了实时地获得关键工序的一些信息,及时了解各个生产点零件加工及装配信息,需在各个加工及装配点进行信息采集,进行在制品管理,以得到零件类型、完成数量、加工人员、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等生产作业现场信息和质量信息,并可按人、班、日、月、年统计加工零件数量及品种,按人、班、日、月、年统计产品合格率。

3 生产线管理控制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3.1 产品配套维护

产品配套信息是生产线管理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信息,在纸制文件和文本文件管理数据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企业中,零件的缺项是制约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以该企业为例,一个发动机包含6 000多种零部件,上万个零件,缺项是常有的事,并且不好判定问题出在那个部门。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1)采用编码制:该方法按照产品装配关系,给每一种零件都编写一个号,就象我们的身份证一样,如ST208-00-001-0011-22-34-345。

其中,ST208是产品型号,345包含于34中以此类推。这种方法的最大好处在于能保证零件的唯一性,但是同样一个零件被其他产品或部件借用后就被人为地分成不同的两个零件,一方面造成数据冗余,另一方面在指导生产过程中常常产生歧义。

(2)采用“子代、父代”制:也就是由零件代号和其所属父代号共同确定零件的唯一性。该方法虽然不如第一种方法一目了然,但是,这种方法每一个零部件只是和自己的父代和子代发生关系,这也是我们在产品装配中最希望看到的。它很好地解决了第一种方法的缺陷,并且还能及时了解每种零件的库存情况。

3.2 生产计划的制定

生产计划分为年度生产计划、月生产计划、周生产计划及短计划。计划的制定是企业生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计划的制定有许多制约因素,也有许多被制约因素。下面以年度计划为例进行分析,如图2所示。

图2中,“年计划数=(一套装配数×装配套数-库存数)/系数”。根据生产能力与要求合理地把计划分配到各个月,再根据每个月的实际情况和其他相关因素编制月计划。如果出现零件借用情况则做出相应的借用记录。记录零件借用情况表见表2。

系统会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处理:把每一次的计划作为对数据库的申请,记录下来,和库存比较,下一次的申请自动和上一次的申请相加,得到的和再与库存比较,为计划数的确定提供依据,这样就能准确解决缺项问题。在图2界面有“缺项查询”,它主要为计划员确定是否为某一零件制定计划提供依据。其他计划的制定与此相类似。

3.3 库存管理系统维护

库存管理是企业解决“瓶颈”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其特点如下:①支持多库房、多库位管理;②支持对每一库位的权限分配,实现严格的权限管理,保证责权分明;③提供库存预警功能和三期管理功能;④提供缺项报告功能。库存报警窗口见图3。

3.4 生产线底层控制器的设计

生产线底层控制器是生产线管理控制系统的子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①下载加工计划;②选择确认生产计划批次;③提供生产线原材料领用界面;④实时提供本工段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并提供每批工件完工和每日完工信息上报功能;⑤查询生产线相关信息;⑥对于工段长,除了拥有以上功能外,还提供整个工段全日报完工录入界面以及建立员工信息等权限。其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根据底层控制器的功能说明、流程图和DFD(Date Flow Diagram)图(见图5)就可以方便地设计、开发和集成底层控制器。底层控制器的软件部分主要完成计划下载、批次确认、批次完工和日报完工等功能。

4 结束语

在引入TOC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借鉴了MRPII和JIT,对TOC与MRPII和JIT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约束理论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企业年度计划的制定用MRPII来完成,短期计划应用TOC来完成,这样既考虑了生产的连续性又大大地减少了库存。由于我国的企业市场化还不完善,每个企业都具有自身特点,所以为企业量身订做适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针对军工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信息化需求,对TOC与MRPII和JIT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约束理论的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方案。将约束理论应用于主计划管理的维护中,实现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智能生产管理平台。重点介绍了产品配套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库存管理以及生产线底层控制器等功能的设计实现。

关键词:约束理论,信息系统,单件小批生产

参考文献

[1]于海斌,朱云龙.可集成的制造执行系统[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0(6):1-6.

基于约束理论的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篇8

一、研究现状

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国内学者刘立国和杜莹从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王洁的研究是公司治理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郭剑眉的研究是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会计信息治理研究;谢德仁的研究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会计规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王绍凤从系统论角度研究会计信息质量;杨雄胜基于博弈论理论研究, 认为中国已陷入了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导致会计诚信原则的缺失;杜兴强从会计信息产权进行了深入研究;王竹泉从会计信息披露的外部性与会计信息质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进行的研究;刘骏的研究是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安排研究;程培先的研究是会计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国外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通常是针对会计信息质量来进行研究和探讨。虽然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未见到会计信息失真的提法, 但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的情况一直存在并日趋严重, 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国外文献中的提法多为财务报表舞弊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和盈余管理 (earnings management) 。Bunge和Bayou和Reinstein和Zabihollah Rezaee研究集中在舞弊的行为和动机方面, 强调财务舞弊是一个动态的、有机的系统, 不可能被完全消除, 其治理对策是强化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监管。相对于财务舞弊国外学者研究的兴趣主要在盈余管理方面。Schipper认为, 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 而其产生的两个主要条件则是契约摩擦和沟通摩擦。Dechow和Sloan的研究结果表明, 产生盈余管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薄弱。

二、约束理论的基本原理及管理思想

约束理论 (TOC) 又称瓶颈管理, 最先应用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生产管理。是以色列物理学家、企业管理顾问高德拉特博士 (Dr1 Eliyahu M1 Goldratt) 在他开创的最优化生产技术 (Optimiz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PT)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哲理, 把企业实现目标过程中存在或潜伏的制约因素称为“瓶颈”或“约束”, 通过逐个识别和消除这些“瓶颈”或“约束”, 并使改进方法和改进策略明确化, 从而达到帮助企业内部更有效实现其目标的目的。该理论的思想是:企业是一个系统, 一切妨碍企业实现整体目标的因素都是约束。对系统有重大影响的往往只是少数几个约束, 数量不多, 但至少有一个。约束有各种类型, 不仅有物质型的, 如市场、物料、能力、资金等, 而且还有非物质型的, 如规章制度、后勤及质量保证体系、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技术和方法、员工行为规范和工作态度等。

TOC的前身是最优化生产技术, 是一套可提高产出、减少存货的分析性技术理论。TOC的发展来源于制造业最优生产技术解决方案上, 后逐步以产销率为主要指标, 形成进一步量化理论。而今, 又加入了DBR (Drum-Buffer-Rope) , 丰富并确立了TOC管理思想。高德拉特博士在约束理论成型前提出了DBR (Drum-Buffer-Rope) 生产系统理论。OPT的另一重要概念就是瓶颈 (或称为瓶颈资源) , 瓶颈资源 (Drum) 指的是需求大于或等于实际产能的资源, 是制造系统中产出速率最慢的资源, 因此瓶颈资源的产出就是现场作业的产出, 即瓶颈资源就相当于整个生产系统的命脉。产量和库存量是由瓶颈资源决定的, 在瓶颈工序前应有供缓冲用的储备用料, 以保证瓶颈资源满负荷运转从而保证企业的产出。非瓶颈资源的利用率不是由其本身能力决定的, 而是由系统的其他约束条件决定的, 即它的利用率受瓶颈资源的制约。物料的库存量和投放速度由准绳 (Rope) 控制, 非瓶颈资源依据瓶颈资源的生产节奏同步化地运作, 以降低在制品数量。头道工序和其他需要控制的工作中心如同是用一根传递信息的绳子牵住的队伍, 按同一节拍, 控制在制品流量, 以保持在均衡的物料流动条件下进行生产。因此, “绳子”就成了瓶颈资源对其上游工序发出指令的枢纽, 没有它的指导, 生产就会发生混乱, 抑或库存过大, 使瓶颈资源产生“饥饿”的现象。

三、会计信息质量约束层的构建

从约束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出发, 会计信息质量属于非物质型的约束, 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准则和制度、会计方法和程序、人力资源 (技能、职业道德) 、管理监管系统等, 结合生产会计信息的过程将其概括为目标层、生产层、保障层和监督层, 这四个层次哪一层次哪一环节出现松动, 即出现了瓶颈 (约束) , 出现了“准绳”现象, 影响整个会计信息质量, 笔者对此构建了彼此关联的四层次约束层, 包括目标层、生产层、保障层和监督层, 如图1所示。

(一) 目标层是第一约束层

会计目标偏离了方向, 就会出现瓶颈资源里的“绳子“现象, 出现目标层的约束 (瓶颈) , 影响整个会计信息质量。目标层是理念核心层, 它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导航。

目标层包括为谁提供会计信息, 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 怎么提供会计信息, 提供到什么程度等,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实施应用具有指导意义。因此, 要把握好会计目标, 消除目标层的约束。

(二) 生产层 (实务层) 是第二约束层

生产层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都要保证信息正确, 如原始凭证的真实准确、记账凭证的正确、账簿登记的正确、成本计算的正确、财产清查的准确、财务报告编制真实准确等。这里人力资源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生产会计信息的质量, 如财务人员的素质、业务熟练程度、职业道德和财务管理人员的主导思想, 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很大, 利用会计主体的情况, 生产出真实的会计信息。在生产过程中, 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双赢地解决冲突、如何团队协作、如何持续改进, 也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生产会计信息的具体业务哪一环节出现问题最终都会影响整体会计信息的质量, 即出现了实务层的约束。

(三) 保障层是第三约束层

保障层就是外部制度的提供, 能降低约束, 减少“瓶颈”的出现, 提高整体效率, 规范信息提供者的行为, 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制度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的健全和监管机制的健全, 完善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会计信息是根据会计准则生产与提供的, 不同的准则规定会使会计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 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格局。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保障体系出现问题影响整体会计信息质量, 即出现保障层的约束。

(四) 监督层是第四约束层

制定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固然重要, 但确保会计准则的有效贯彻与执行同样十分重要, 许多企业由于自身或外部因素的促动, 没有按照符合商业惯例的规则来运作。这样, 适用于一般商业行为环境下的会计规则、方法, 自然就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若注册会计师服务质量保证机制能够顺利形成, 则会计准则执行效果就能保证, 否则就难以保证, 即出现监督层的约束。因此, 应当强化会计监督、强化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的会计监督制度, 保证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时的服务质量, 加强监管, 消除监督层的约束,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解决约束会计信息质量的建议

从约束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出发, 由非物质型约束和OPT启示, 会计信息质量是由“瓶颈资源”决定的, 这里的“瓶颈资源”就是各约束层所指内容, 只有消除约束, 才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 解除目标层约束要构建适合我国的会计目标

必须系统分析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对会计的要求和影响;通过实际调查形成并划分使用者的种类, 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 如国家、投资者、银行、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就存在差异, 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形成符合我国具体环境要求的会计目标。

(二) 解除生产层约束要加强人力资源的培育

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即使会计人员有着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严格按照准则要求生成会计信息, 但由于专业技术水平有限, 对准则制度存在理解上的约束, 也会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因此,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使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法规,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从业人员自省、自律、自重意识是培育和提高道德素质的重要环节。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 使得会计人员从思想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在行为上熟悉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和相关税收制度等, 满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按照会计职业道德要求, 逐步完成从自发到自觉, 从外表到内心, 从被动到主动, 从他律到自律的行为转变, 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三) 解除保障层约束要加强制度建设

1. 健全法律制度。

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 在相关法律法规里面增加民事赔偿制度的规定, 要明确和加大单位负责人的赔偿比例。加大惩罚力度, 使造假成本高于收益。

2.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是根据会计准则生产与提供的, 不同的准则规定会使会计信息的内容有所不同, 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者分配格局。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物品”, 一旦公开提供, 所有的人都能享用, 既包括法定使用者如股东、债权人等, 也包括那些“搭便车”的人, 如公司的竞争对手, 有可能使公司在竞争中受到损害, 导致公司不愿意提供信息, 或尽可能最低限度地提供信息, 政府作为社会秩序的组织者, 就有必要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其经营情况, 包括对会计准则做出具体的规定。如信息披露的规章制度等。加强表外信息的披露, 完善和规范关联交易的披露等, 尽可能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空间。

(四) 解除监督层约束政府要加强管理监管系统, 提高审计质量

政府加强管理监管系统, 财政监督、税务监督、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等监督标准要统一, 各部门在管理上要有效沟通协调, 使各种监督有机结合, 从而在整体上发挥有效地监督作用。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 提高审计质量。

完善外部审计制度, 提高外审质量。改善外部职业环境。首先改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工作环境和人际环境, 其次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 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制度, 强化协会监管制度。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一要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审计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职业, 同时也是一项不断面对新法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行业, 这就要求内审人员不断学习。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开发和获得需具备的学识、技能和专业胜任能力的同时单位内部也要定期组织业务学习, 集体学习国家、单位相关文件和专业规范;对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行讨论, 对单位的经济管理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要熟悉。二要创新审计技术和方法。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辅助审计的同时, 进行技术和方法的创新, 通过审核发现管理的薄弱环节, 提高管理效益。

五、结论

只有目标层、生产层、保障层和监督层都消除约束, 即只有构建适合我国的会计目标;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监督, 加强外部审计监督;对会计从业人员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等, 会计信息质量的渠道才能有效畅通, 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从而提高国家经济的整体效益。

摘要:文章从会计信息研究现状入手, 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理论角度即:公司治理理论、盈余管理理论、博弈论理论、系统论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理论, 介绍了约束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 将约束理论运用到会计信息质量上, 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约束层, 提出解决会计信息质量约束的建议。

关键词:约束理论,会计信息,目标层,生产层,保障层

参考文献

[1]刘晖.约束理论 (J) .中国市场, 2010 (3-4) .

[2]张愈强.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分析 (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2005.

[3]盖地, 罗斌元.会计确认的再认识及应用 (J) .会计研究, 2011 (8) .

[4]吴彭水.会计理论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5]刘星, 刘斌, 张金若.不断发展进步的中国会计研究 (J) .会计研究, 2011 (8) .

[6]王绍凤.会计信息质量系统要素配置分析 (J) .财会通讯 (综合) , 2011 (8) .

浅析约束理论在课堂上的运用 篇9

约束理论解释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些语义不同的名词词组即回指词, 所指名词和代词只能放在特定的句法位置, 而它是基于结构关系而定义的。乔姆斯基提出了约束理论三原则:约束原则A:照应语必须在管辖语域内受到约束;约束原则B:代词在管辖域内是自由的;约束原则C::指称语总是自由的。

二、约束理论的运用

在课堂上, 老师也可以应用约束理论向学生讲解反身代词、人称代词、专有名词等的使用, 帮助学生纠正对这些词的错误理解, 下面我们先举一些正面例子来说明:

(1) a.[s Johni likes himselfi] (约翰喜欢自己)

b.[s Johni likes himj] (约翰喜欢他)

c.[s Johni likes Johni] (约翰喜欢约翰)

(2) a.[s Johni says[s Billj likes himselfj]] (约翰说毕尔喜欢自己)

b.[s Johni says[s Billj likes himi, k]] (约翰说毕尔喜欢他)

c.[s Johni says[s Billj likes Johnk]] (约翰说毕尔喜欢约翰)

由上可知: (1a) 中John和himself指同一个人; (1b) 中John和him不会指同一个人; (1c) 中两个John不能指同一个人, 只能指两个同名的人; (2a) 中himself和Bill指同一个人, 不会和John指同一个人; (2b) 中him不可以指Bill, 可以指John也可以指除John以外的任何人; (2c) 中的两个John也不能指同一个人, 只能指两个同名的人。但是我们应该怎么去解释类似这样的语言现象呢?本文就试图从约束理论的角度来解释说明这样的语言现象。

(1) 的管辖语域是S, John处于统领地位。根据约束原则A, (1a) 中的照应词himself必须受约束, 因此与统领它的John同标。根据约束原则B, (1b) 中的代名词him必须自由, 即不能与John同标。根据约束原则C, (1c) 中的第二个指称词John也必须自由, 不能与第一个John同标。 (2) 中的管辖语域是低层S, 即从句。根据约束原则A, (2a) 中的照应词himself必须受约束, 因此与统领它的John同标。根根约束原则B, (2b) 中的代名词him必须在管辖语域内自由, 所以不能与统领它的Bill同标。但是 (2b) 并不限制代名词与管辖语域以外的名词短语同标, 所以him可以与主句中的John同标。根据约束原则C, 指称词John在任何情况都自由, 即既不可与从句中的Bill同标, 也不可与主句中的John同标。

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些反面的例子来进行对比, 例如:

3.a.*Maryi thinks[that John has criticized herselfi].

b.*John believes[that Tomi hurt himi].

c.*Hei said[that Johni is leaving].

(3a) 违反了约束原则A, (3a) 中的管辖语域是方括号内的宾语从句。从句的主语John和这个反身代词herself不同指, 所以这个反身代词在管辖语域内就没有受到约束, 主句的主语Mary在管辖语域之外, 也无法约束这个反身代词。因此这个句子不合法。如果在此的反身代词是himself, 那么这句话就合法了, 因为John可以约束它。其正确的形式是:

3’.a.Maryi thinks[that Johnj has criticized himselfj]

(3b) 违反了约束原则B, (3b) 中的管辖语域是方括号内的宾语从句。从句中的代词him是不受其主语Tom的约束, 也就是说代词him和Tom不同指, 但是句中的代词him在管辖语域内受到Tom的约束, 但是主句的主语John在管辖语域之外, 它可以约束这个代词。因此这个句子不合法。它的正确形式是:

3’.b. (1) Johni believes[that Tomj hurt himi, k].

或者可以将“him”改变成“himself”, 如下:

3’.b. (2) John believes[that Tomi hurt himselfi].

(3c) 违反了约束原则C。根据这一原则, 指称语John必须是自由的, 从句中的指称语John是不受其主句中的主语He的约束, 也就是说指称语John和He不同指, 但是句中的指称语John受到He的约束, 所以这个句子是不合法的, 它的正确形式是将第二个下标i换成j, 如下:

3’.c.Hei said[that Johnj is leaving]

以上句子的问题是句中的反身代词没有得到约束, 或者说这些反身代词在管辖语域内也得不到约束, 即这些反身代词在管辖语域内没有先行词, 所以不合法。

三、结束语

从以上列举分析, 通过运用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有助于讲解反身代词、相互代词, 人称代词、专有名词等的理解和使用, 帮助学生纠正对这些词的错误理解和使用。

参考文献

[1]CHOMSKY N.On Binding[J].Linguistic Inquiry, 1980 (11) .

【资源约束理论】推荐阅读:

约束资源07-08

教学资源约束09-15

约束理论07-07

法律约束07-14

安全约束07-21

目标约束05-12

仿真约束05-26

运行约束06-10

有效约束06-25

条件约束06-28

上一篇:粤剧教学下一篇:手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