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约束(精选12篇)
教学资源约束 篇1
自主有效课堂是一种灵动的课堂, 它极大限度地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有所得, 活跃起每个学生的思维, 多角度, 全方位的调动学生, 使得每个学生都是老师, 每个老师都是学生, 在灵动中学习, 在学习中发展。它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 学生主动学习的较少, 以教师提问或讲解为中心, 学生回答或接受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我有幸观摩了兄弟学校的几节自主学习课, 感受很不一般, 感叹于其他学校的创新与先行,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的精神及积极思考的行为, 但是在任何事物的成长, 总是伴随着不成熟存在, 新兴的自主课堂也存在着些暂不足之处。
1. 整节课的学生表演, 教师参与度过小。
我所观摩的自主学习课堂, 有一些课几乎45分钟都是学生的表演, 更不管表演得是好是坏, 学生是否讲清楚知识的重点和合乎情理的理解, 是否重难点突出, 教师只是一位旁观者, 既不正确引导讲解的学生, 也不规范听课的学生, 总之, 过分削弱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 任由学生自主表演。
2. 重难点不突出, 课堂节奏难以控制。
习题讲评课往往是教师的最爱, 更是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的最爱, 因为这样的课堂只要讲出自己对题目正确答案的理解, 且越详细越好, 越能体现出自己在预习时的充分, 越能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 殊不知, 一份试卷的讲评是有重难点的, 而学生在表现自我的时候并乐意将自己降为浅易点, 或者不会辨析一份试卷的重难点, 以至于面面俱到, 越详细越好成了他们的不懈追求。而教师不懂得适时掌控或引导, 势必会导致整个课堂的重难点不分, 难以控制课堂节奏。
3.学生的拓展性不够, 就题讲题。
学生的积累并不如教师, 这是毋庸置疑的, 很多学生在评讲练习的时候, 拓展性不够, 就题讲题, 旨在将一个题目的思考和答案讲出, 并不会就此总结, 更不会拓展延伸, 这对于规律的总结和题型的巩固毫无益处。而教师的积累相对丰富, 对同样题型考点的题目敏感度较强, 能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如果教师在自主课堂中不作为, 那么高效又在何处呢?
4.学生不会合作, 整体参与度很难保证。
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 而是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样可以存在这学生参与度的参差不齐的问题, 观摩中不难发现, 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学习积极分子, 讨论激烈的也就几个小组的几个成员, 而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南郭先生混杂其中, 他们不懂装懂, 甚至不懂也不问, 不思, 处于集体研讨的弱势, 不能也不敢发表意见, 坐等其成。如果在这一环节不把握好, 学生自主学习, 共同进步的目的还是不能达成的。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自主课堂不懈的追求, 但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师不是局外人, 他也应该是参与者, 是引导者, 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同行人, 不是袖手旁观, 不是放任自流, 自主不等于自流, 放权不等于无权, 因此, 教师在自主学校的课堂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充分备课, 预设课堂的基本流程和出现问题。
自主学习形势下, 教师不是可以草草备课, 任由学生自由发挥, 它要求教师事先预设好课堂的基本流程, 把握好课堂的基本节奏, 设置好课堂的基本问题, 设想好学生可能出现的状况, 自主学习的状态下, 学生的思维拓宽了, 视野更广了, 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思想, 而教师则更要博览群书, 用更丰富更渊博的知识去应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思想。
2.适时沟通, 掌握节奏, 把握重难点, 驾驭课堂。
教师在课堂重难点的把握上比学生更为准确, 教师应与每一组的学生进行沟通, 掌握好每一小组发言的时间, 规设好每一小组解决的问题和思考的方向, 预设好每节课的重难点并提前告知学生, 让其在预习中就能掌握, 当学生发表观点或展示成果时有一点的偏离重难点, 教师应适时拉回, 适当点评。这样, 课堂才不至于偏离轨道, 无法无边。若一个学生提出一个大家很感兴趣的问题后, 课堂气氛会迅速提升, 甚至到了沸腾的地步, 学生们竞相讨论着, 预定的时间过了, 但争论却远未结束。
3. 适度补充, 发表见解, 适时归纳, 总结结论。
虽说自主课堂“问题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 规律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应用, 概念由学生自己去概括提炼, 文本由学生自己去解体悟, 实验由学生自己去设计操作, 作业由学生自己去布置选择”。这样, 既能学生从自主探究中有更深的学习体验, 又能激发其学习探究的热情。
4. 通观全局, 调动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总有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差别, 帮助学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 转换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重要, 甚至有更高的社会价值。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时时注意, 观察小组中的附庸者。教师可指定后进生发言, 可由易而难, 或预计学生能回答的小问题, 一旦回答争取就给予真诚的表扬, 克服后进生在学习中紧张、焦虑、恐惧、缺乏自信、懒惰、颓废等等一系列问题。也可以是小组内互动的“学生问学生, 学生教学生, 学生帮学生, 学生查学生, 学生影响学生, 学生引领学生”, 让小组内的优秀学生引导、督促、影响后进生。
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 可以使得思考结果不正确时学生及时得到纠正, 不愿意思考的学生集体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 学生通过讨论得到问题的答案,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达到兵教兵, 兵强兵;生生相长, 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境界。
教学资源约束 篇2
关键词:双语教学 系统工程 约束与对策
摘要:双语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相关专业学科的核心与前沿信息,还是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对广大普通高等学校而言,双语教学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以“系统工程”双语课程为例,就专业课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约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在语言课以外的所有课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双语教学对于学生与教师双方在语言上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迎接新世纪挑战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教育部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我国本科教育应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教育部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又提出“要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教育部近年来组织引进了大量国外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优秀原版教材,鼓励在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英语授课或双语教学。各高校在此背景下对双语教学都提出了要求,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
双语教学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其中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对象,而且是教学媒介部分或全部地运用到非语言学科的一种教学形式。近十年来,虽然在教育部颁布的系列政策的鼓励和推动下,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快速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还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现状与约束
1.教材的约束
教材选取的恰当与否是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目前国内普通高等学校双语课程的教材普遍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原版教材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触到纯正的英语。甚至在某些高校中,是否采用国外原版教材已成为该课程能否被认定为双语课程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原版教材在版权、引进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使有些课程无法找到原版教材,或者已有的原版教材不适合学生进行双语学习。不同于国内教材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且逻辑性较强的编写思路,国外教材在编写中通常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内容具有较强的发散性。这对于习惯国内教材的中国学生而言,存在不小的思维障碍。同时,与国内教材相比,国外教材与国内高校的教学大纲不配套,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主讲教师如果忠于原版教材进行讲解就会与教学大纲产生背离,甚至无法完成教学内容。反之,如果忠于教学大纲,则会破坏国外教材的理论体系。再加上引进教材的配套辅导资料的开发滞后等原因,使双语教材成为限制双语教学开展的一大约束。
2.教师自身能力的约束
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通常有三种模式:第一种为全英文型,即课程采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运用英文讲义,在授课时全部使用英语;第二种为混合型,即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师在上课时交错运用英语与汉语进行讲授;第三种为半英文型,即虽然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但教师在授课时采用汉语讲授。严格来说,只有第一种教学模式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但在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后两种模式,尤其是第三种模式反而成了使用最广泛的双语教学模式。
师资是决定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娴熟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能熟练使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此外双语教师还应结合双语教学的规律和特点,采用合适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这都对双语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和挑战。目前大多数专业教师专业知识和英语基础都不错,但因为我国学生的英语大多数是重语法轻应用的“哑巴英语”,如果口语中汉语比例过重,就会减弱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等灵活方式就会无法使用,甚至连“简单的`提问”都会变得十分困难。能熟练地在课堂上运用英语上专业课的教师还是很少,其口语表达能力往往无法达到教育部对双语教学的要求。双语师资匮乏成为制约高校双语教学顺利开展的一大瓶颈。
3.学生素质的约束
双语教学开展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最新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提高语言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双语教学不仅对师资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双语课程学习能力。也就是说,学生不仅应具备较强的外语语言使用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即具有使用外语学习较高层次专业知识的综合能力。然而,对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而言,其英语能力一般都十分有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一般都不高。在这种情形下,双语教学中就经常会出现虽然前期部分教师还是尽量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传授专业知识,但是慢慢地就变成了去教学生英语,先教词汇、语法,然后再学习专业知识。虽然最后也学到了专业知识,但是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教英语,对专业知识无法深入讲解。总之,采用双语教学会使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面临很大的困难,甚至影响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就违背了教育部开设双语教学的良好初衷。
二、思路与对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从开始将“系统工程”作为双语课程,选择英文原版教材,对工业工程、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授课。笔者作为该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了4年的双语教学工作。系统工程是20世纪中叶才开始兴起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某些思想、理论和方法等,根据系统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到一起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管理工程技术。“系统工程”作为我院工业工程专业一门采用双语教学的核心专业课程,对提高学生素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触摸到系统工程学科的核心与前沿信息,而且还是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精通外语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了目前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后,笔者结合自身的授课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1.对引进的教材进行本土化修订
国内教材的系统性和强逻辑性与国外教材的全面性都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在选取双语教材时应当在两者之间进行平衡,即对引进的国外教材进行修订。最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改编或选编国外原版教材和辅导材料。同时以国内著名学者和权威的教材作为参考,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有益补充。在进行“系统工程”双语教学时,我们采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影印版《系统与工业工程概论》英文原版教材。同时,考虑到国内外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差别与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同,还专门配备了由我院教师编写的《系统工程概论》中文教材做参考。
学生在掌握英语术语的同时也应该知道相应的中文术语。而且,国内外课程设置不同,某些内容需从中文教材中得到补充。例如国外“系统工程”的课程注重系统思想的培养,因此教材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方法论,如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讲解不深,为此我们用中文教材予以补充。
2.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和
为了使双语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授课的方式方法上多想办法,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我们在进行“系统工程”双语教学时,采用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课程的前1/3阶段,中文讲授占较大的比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进行双语学习的难度,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以及用英语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兴趣。此阶段英语大约只占30%左右,教师授课时要将重点、难点等学生难懂和困惑的东西用英语讲解后再用汉语重复一遍。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在课堂上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课程的中间1/3阶段,英语授课的比例提高到50%~60%,同时,在课堂上增加了学生用英语讲解的环节,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程的最后1/3阶段,学生对于相关的专业英文术语已十分熟悉。同时,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大部分学生都已经适应双语教学的形式同时能较好地自主运用英语,此时以英语讲授为主,占80%左右。如果学生程度较好,不妨采用全英语授课。
3.采用综合方法提高学生英语素质
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学院在教学计划的编排上就保证学生每一学期都有相关的英语课程或双语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此外,根据这几年双语教学的经验和问题,尝试按四、六级英语成绩将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区分开,对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将通过英语六级的学生分到双语1班,将未通过英语四级的学生分到双语2班,通过四级但未通过六级的学生自愿选择加入1班或2班。对双语1班,采用英文原版教材,上课英语比例不少于70%,在课下辅导时以中文教材进行辅导。对双语2班则以中文教材为主,辅以英文原版教材,教师上课英语使用比例为50%左右。采取了这一分班措施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已不明显,期末考试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可见,该方法在保证学生提高外语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本学科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结束语
双语教学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起步较晚,由于我国特殊的教育环境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还存在误区。尤其对普通高校而言,要想成功实施双语教学还要走很长的路。总之,双语教学是一个漫长的系统工程。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应立足于普通高等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构建多层次、有差别、渐进的双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蔺丰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
[2]华正宏,钟锐锋.地方性普通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4).
[3]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4]韦红桦.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5]王伟.浅谈双语教学[J].教育与职业,,(30):83-84.
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问题 篇3
关键词:教学设计;约束力;人文精神;合理性
当前的课堂教学设计(尤为人文社会类)强调教育者(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借助鲜活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和调动教育对象(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中肯地说,这种教学样板就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氛围的个性、教学秩序的特色、教学效果的评估等方面事实上会带来诸多的“正价值”。然而,这种“纯粹”的教学样板事实上并不是无限完美的,原由在于它忽略了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即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教育对象约束自己的规制力,从而弱化了学习行为自觉的品质。
一、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之提出
在课堂教学设计的外形背后存在着一个确定的实质:即教与学的过程涵摄一种活生生的精神。它使具体的教学实践在规定性的操作中不至沦为刻板的实例,在讲授知识的一切活动中,“教”不但专心一致地抓住了教育对象,且成为绵延性的课程行动之指南;而“学”不但使教育对象明明白白地获得了深刻感受,且成为意义性的学习效果之判断。即是说,教学设计通过教与学在呈现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现象时,并不是盲目性地打动教育对象的,它的自然呈现是把知识交付给人的理性意志所遵循的东西,即教学设计的具体环节中隐匿着的人文筹划。不难理解,教学设计要获得师生双方的某种信赖需要相应的根据,连成一片的知识序列摆在人的面前不仅是自然逻辑关系的反映,更是切合人意之本性的,因为知识本身需由主观认识来加以展现、诠释。这样,教学设计事实上包容着一种意志品质,这种品质使教与学的整个过程保持正确、真实、有序,并构成教学设计的内在价值。以常态的眼光审视,教学设计中的这种人文价值使教学设计本身获得了真正的解放,可以说,人文价值的存在有力地促进了教与学之间的和谐,教学设计拥有了一种内在的教育控制。
“约束力”应当是课堂教学设计中人文精神的重要构成。其基本含义是: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教育对象约束自己的价值估量。当前,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倾向是,主张教学设计中的“顺向”关系,也就是教师营造“津津有味”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教学关系中,教学对象以自我的满足性心理接受这种教育价值关系所传达的知识信息。“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①等传统教育思想事实上亦反映了这一主张。不容否认,这种公认的“顺向”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人的顽固心理,在“陶醉”中使人接纳教育事实。应该说,“顺向”的教育设计是一种在人的身上起思想作用的灵明的教育技艺,显露了在教育上所追求的一种价值取向:教育可以是快乐的。然而,问题在于,单一的纯粹的“顺向”教学设计可能导致两个重要困局:(1)教学设计不是精密的数学模型,它的表达过程在客观上具有某种模糊性,难以期待所有的知识严格地通过一种方式不无遗漏地准确、生动地传递出来;(2)“顺向”的教学设计或多或少地掩蔽了学习行为上的某些精神弱点,比如缺少反思,这无疑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知识扩大的基础。此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教育对象简单的知识诉求等负面效应。鉴于此,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这种“约束力”构成了“逆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对象在教育者的积极指导下“压迫”自己领悟教学内涵,继而在“枯燥乏味”的教学场域中摒弃浮躁、傲慢的心理喜好,铸炼和熏化明确的学习认识。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在于建构“冷静”的教育境界,知识不再直观地吸引教育对象的注意,而是通过教学设计内部准备好的人文力量在规制教育对象自我挖掘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衔接。
“课程应提供一些机会或创造一种可以进行选择的环境,并且学生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而承担责任。”在这个意义上,课堂教学方式不是常驻不变的。倘若我们承认“约束力”的客观现实,一定层面上即是对课堂教学生命力的反思,进而发展其存在的意义。这种反思的核心在于:现代教学设计方案的保存原则是否只能遵循课堂自然秩序之效果所订制的标准呢?面对教育对象各异的心理状态,教学设计的内在构成是否需要有特别的指示呢?并且,对教学设计中的自明性原理是否应当赋予新的含义呢?在此基础上,教学设计的未来是否可以在另起的背景下突破固有的教育禁区呢?答案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教学设计里找不到支撑教学灵魂的东西,难以想象教学设计自身的命运。“约束力”作为教学设计本身的构成,自然可以助力教育设计本身的圆满。这其中透露着一种教育智慧,深入地看,影射着人们对教育的深度觉悟。涵摄“约束力”的课堂可以使人觉察到不相合的意志在教育中的力量,使人学会在“厌倦”中保全知识,对个体而言,或许是一种“痛苦”,但伴随这种“阵痛”的是思想洗涤和知识收获。所以,人们也会感恩于如此的教育过程。这让人们理解了亚里士多德那语重心长的话语:“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因而,可以说,“约束力”表征一种纯正而清醒的力量,能够在教育对象的内心深处唤起人对教育真诚的尊重、崇信的敬畏、炽热的渴望,这是其灵魂之所在。
很显然,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不是感觉的妄图归结,而是蕴涵着教学设计的真观念。不无夸张地说,这预示了一个更为开明的教学设计。一般而言,“教育过程即学习过程,这种学习过程可能因教学而得到促进,理想的心智状态(包括知识和理解力)由于学习而得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纳持“约束力”的教学设计显然并非原始的要求(如要求听讲、要求作业),其指向在于完善自我的个体精神、获得思辩的学习品质、营建持久延宕的教学过程。这必然助益于教育的过程形成精巧和牢固的连贯,防止符合现实教育需要的内在尺度与传统教育权威的相分离;助益于教育的过程,形成一种不是以千篇一律的方式建立起的课堂,防止既成的教学手段与克服自我的情感要求相隔裂。此种教学过程的确立,使人在学习、领悟上的心智所存在的最初的心悸、恐慌逐渐转变为学习情绪上的安全感和强大的创造愿望。所以,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不是压迫,它和教学设计中的其他人文精神之构成(如“顺向”教学设计的内在价值)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致力于教与学的协同。
二、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之构成
从人才的观念上看,课堂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与教育对象自我的约束力具有一致性。自我的约束力是从一个人自己的坚定意志里发出来的。一定条件下,自我的约束力通过教学设计中“约束力”的“训练”可以内化为自身的意志品质。换言之,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归根到底需要在教育对象自我的意志力的作用下实现其有效性。然而,两者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体现着教育原理的时代精神,体现着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所以,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有其容括的构成因子。基本包括:
1.在教与学上,突破教育习惯的人文精神
合辄于教育本然的教育习惯当然地体现着教育的自由,教育对象在这种自由中可以感到自己是有力的,能够欣悦地享受教育所萌生的利益。但是,习惯会抹杀教育者在新的场域中应该具有的教育判断,造成教学方法的僵化,教育的观念止于当下的教育状况所认同的自由程度。这表明,绝对地盲从教育习惯会毫不费力地使教学设计陷入“死亡”,在现成的教学模块中枯竭教学过程中蕴涵的新倾向。所以,教学设计中每每预定的教育习惯同样会窒息教学的活力。突破旧的教育习惯,表明教学设计的存在方式可以改变,可以预定新的价值取向。这种转变致使人在重新设计的课堂中发生了不同以往的课堂观念,于是,教育对象的心灵秩序伴随新的教育习惯完全可能会在“相违”的教学设计中“安放”理智的精神判断,以适应新的课堂观念。
2.在教与学上,超越狭隘教育经验的人文精神
教育经验或许是一条可靠的道路,也就是说,教育经验可以成为自身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思想相应的教学设计可以切合着这样的教学思想呈现在教育经验中。但是,狭隘的教育经验构建的是片面的教学轮廓,在长期的教学中可能产生牵强附会的教学困局,最最重要的是教学设计本身难以获得可靠的指导线索,教学过程不知不觉地形成了隐蔽的空档。其影响是,狭隘的教育经验充当教学基础,致使教学设计笼统地成为相似的陈述,面对教育对象,极有可能造成教育对象对其不适当的轻视。教学设计在这一背景下沦为“需要保护的东西”,教育者的课程运筹在教育对象那里缺乏能激起令人信服的力量。超越狭隘的教育经验,教学设计远离了“短见”,形成富有价值信赖的教学关系,这种关系未必符合教育对象内心的期盼,从拓展角度看,教育对象的心理偏见却在这种充满精神魄力的教学关系中可以获得内省。
3.在教与学上,变革教育思维的人文精神
教育思维是相对于专业思维(如法律教育思维、经济教育思维)而言的。专业思维禀持着某种教育个性,无不反映出各自需要的教学目的、教学范式、文化环境等具体特征,概括地说,专业思维是基于教学上的便捷而形成的不同类别的教学策略。毋庸讳言,教育学上的教育思维是为建设完美生活、进行教育准备在普遍性的教育目标之基础上所形成的系统认识,含隐着教育所能产生的各种效果。其内在规定是,教育思维是一种概念、意义,而生活或远或近地影响人的教育思维。毫无疑问,背离现实生活的教育思维注定不利于客观的教学设计,任意合成的教学设计也注定教育对象的学习感受是动荡不安的。今天的生活现状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化,相对于生活时代特征的教育思维所夯筑的教学设计自然饱含变革的价值旨趣,而教育对象的心灵力量在变革的教学设计中会逐步坚强起来,毕竟这个过程会带给人成长的力量。
4.在教与学上,建立对等教育关系的人文精神
通常,人们主张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平等关系,而很少积极地在双方建立起对等关系。平等的教育关系尽管利于知识从教育者向教育对象的传播,而这种教育关系可能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教育对象形成“放肆”的求知心理,反而不利于知识的真正辨析。必须承认,大多的教育对象总会惦记自己的知识储备,而这需要一种接受知识的果敢能力。鉴于这个缘故,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恰当关系需要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各自明确的自主性,相对于对方而言,这无疑是一种制约,但这保障了教与学的平衡,不至于出现虚妄的教学过程。显然,双方的特定要求构成了教学设计中的对等结构。可以说,教学设计中主动地建立对等关系的价值勇气推动了教学过程之完善。当然,这种对等关系并不是对立关系,更多地彰显了教与学所要求的环境系统。
显然,“约束力”的具体构成是实在的。它不是人们对教学设计内在环境的“微感觉”,而是作为“内在事实”确保教学设计内在环境的既有空间。由此可知,“约束力”的具体构成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教学设计之真实性,表明了它是教学设计现实存在的资料。但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有序性、建构性之要求,“约束力”的具体构成似乎带有某种“标准化”嫌疑,然而,从教学设计形态的推动意识和创造意识来看,这种构成事实上有利于破解教学设计本身客观存在的规定与被规定的矛盾,具有“盘活”教学设计的功效,而不是僵死的“标准”。其蕴涵着两层意思:(1)教学设计意识符合基本的教学意义;(2)教学设计意识在思想教学设计过程中体现着融贯性的思想构建。这中间容纳的关系是,在承认方式上,教学设计当然地具有普遍内省和追求革新的力量并让人体验其结构样式和安全的需要。因而,在教学设计意识的作用下,诸人文精神相向于这一教学方向。就此而言,“约束力”之具体构成事实上考验着人秉承的教学设计理念的自我保存和自我发展。
这就是说,“约束力”的构成因子之间并不是离散的。即各个构成因子为尊重统一的教学利益起见,彼此间可以构成联合的力量以尽力避免教学设计中的纰漏。其逻辑关系表明,“约束力”的构成因子不是完全孤立的,一般作为整体的力量而存在。
三、教学设计中的“约束力”之展现
众所周知,有效的教学工作需要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所以,“约束力”的展现相对于教学设计而言需要有秩序地展开。从教学系统的观点来看,这种秩序就是合乎具体学科本身内在的逻辑序列。这就要求必须确定“约束力”体系在教学设计结构中的位置。确定的基本原则是:(1)“约束力”可以提升教学对象在教学关系中能获得实在的知识领悟;(2)“约束力”可以让教育对象真切地接近教学关系所预设的知识价值之感觉;(3)“约束力”可以健全教学设计中为下一步学习所搭建的精神平台,从而使教学过程可能获得“创造性直觉”(借用柏格森语)。这样,“约束力”成了教学设计的一种渴求,其在教学设计中不是处于特定的场合,而是能够充满于教学设计的全部。由此可知,“约束力”的展现亦是教学设计自身展现的过程。
“约束力”促进了教与学的和谐,也可以说促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教学设计,自然在教学设计结构中能够得到展现。这种展现让人们相信:“约束力”作为提高教育对象于学习行为中精神实体方面之能力的人文精神是明晰的和坚韧的。其使教学设计有了更为深层的理解:涵摄“约束力”的教学设计无论是作为怎样的教学体验(如服务性)都承认精神自由是其基础,这种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以已经形成的新的意义而获得理解,因而,这种教学设计不是空洞的深邃——准确地说明了它所担负的启发工具之效能。审思这一逻辑,“约束力”的展现阻止了教学设计之体系的自我封闭。换句话说,“约束力”的展现需要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的自然环境和普遍认可的目的。
从课堂教学来看,教学设计结构是作为“硬核”而存在的,因而“约束力”的展现落实于现实的教学设计之中。具体而言:
1.教学结构的专题设计在切入点上有鲜明的参照
专题式讲授是惯用的教学方式,知识的深层关系和状态分析在这种方式中得到了展示。常见的问题在于,专题讲授往往沦为知识的重组,在“孤独”的思想框架中停留于没有“症候”的知识配比和陈述中,教育对象则在“虚妄的改进”中滋生出不必要的压抑。其重要原因在于专题中知识层次的切入点缺乏鲜明的参照,这种参照是专题筹划中的思想根据。如,讲授爱国主义,从“爱人民”平铺直叙纵然可以,但是略显苍白无力,而把“爱人民”以“民族自私性”作为参照无疑扩大了教学内容所具有的思想空间,人的头脑有了更宽实的思想追问。这样,鲜明的参照有力地避免了教育对象与单薄的知识内容的自我疏远,进而形成思想的凝聚力。
2.教学讲解的释义进路体现理义上的亲证
(借用泰戈尔语)这里的亲证不是符号意义上的旁白、证明、引申,而是表达和理解模式突破被限定的教育需要,从人与文化的关联出发,通向人的文化教育生活所需要的绵延性的理性之分辨。如,怎样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绝对平均主义,其实,从晏子的“均贫富”到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从王安石的“使贫富均有所受”到唐甄的“天地之道故平”,无不体现着“均”的思想意义,而绝对平均主义显然是对正义之“均”的否定。以这种思想的绵延性展开教学“应然地”澄明了教学内容的主题,不致使教育对象陷入远离生活的纯粹的概念判断。这种逻辑亲证并不强调“此”与“彼”的关联,在于透视核心内容于历时性或共时性的过程中所承载的多样性的整体意义,避免用自然主义经验方式来理解知识的本真,教育对象的运思在这一逻辑中有了指向和驱动。
3.教学资源的择取和摊开保持一定程度的间接性
熟悉的知识很难展开教学,如,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教学主题中怎样理解实事求是。从中国革命史的实例出发通常达到的目标是对教学主题形成思想认识上的整齐,倘若辅以“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墨守成规”等文化资源,它们深远的意境不仅能使教育对象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而且会产生思想革新的意愿性。与其他教学资源相比,这些教学资源都收敛并服务于教学主题,但有其特殊方面:(1)是在象征中聚集了丰富的意义,渗透着与其他教学资源同一的“表达性”,但又充满着反思意识;(2)是在轻松与凝重、古奥与浅显、洗练与繁杂之间以文字意义的跳跃性来显示教育主题的内容。这种角度超出了直观的理解原则,解释行为和理解行为克服了常规范式,亦可以说是教育思维超越自身限制的结果。于是,教育对象的“智力参与”在这种教学关系中有了预期和意图。
4.教学的问题域在思想的可能性上具有可以大胆猜测的价值
教学中,对教材文本原初意义的阅读不是现有含义的掏空,在这一层面上,教学在于把有限的文字解释为无限的文字。从教学方式上看,这需要教学对象的回应,即在思想的最自然的机制中深化自己的知识。悉知,教与学之间既有约定俗成的封闭性,又有试探意义的开放性。因而,当问题域存在于教与学之间时,问题域的价值在于其能够标志教与学的完善,进一步说,是标志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成熟和进步。这个基础是:问题域需要在对知识的原初意义获得熟知和真知的条件上进行设计,具有选择、评价、批判的意义,可以体现出专业训练的需要。如,对人生观的讲解,就生与死的关系而论,人生观与人死观是何关系?这类问题蕴意了思考的方向,无疑是富有价值的,教育对象在思想的机制中会经受教育。
当然,“约束力”于具体教学设计中的展现存在一个合理性考量。“教学不是只和一个其他行业有类似之处,而是和多个行业都有类似之处,它结合了工商管理、人际关系以及舞台艺术等技能。”这种教学的复杂性表明对教学的共同理解难以达成统一的路径,所以,教学设计的公共保障只是操作的普通标准,日常课堂的规则和规程也只是一般的达到了教学不良行为的最小化。这不是教学观的错误,各种教学中的“参数”在教学理论上具有同等的价值,而教学观的现实化必然打破这种同等性。基于这种认识,“约束力”需要在一个完整教学设计中遵循基本的原则:“约束力”在教学设计中的存在在于揭示教学设计的意义整体和意义表现的统一关系,在于确认教学设计的选择需要和解教学理性的自我膨胀之后果,从而实现教学设计的内在安全。在这个意义上,“约束力”不是教学设计的一种暂行手段,作为教学事实,它要保持自身不被生硬、扭捏的教学设计技术所纠缠。
不容忽视的是,“约束力”的展现有赖于对“约束力”的深刻理解,在全球化与多元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类时代与后人类时代等诸多理论背景下,“约束力”伴随现代教育的发展会愈加深刻,并在教学设计中得以展现。
注:本文系重庆师范大学基金项目(BXWB010)。
参考文献:
[1]Leigh Chiarelott.情景中的课程:课程与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2]赫斯特,彼斯特.教学.//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学(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Charlotte Danielson.教学框架: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06.
The Teaching Design of “Binding” Problem
Su Junjie
Abstract:The desig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binding”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calm”realm of education,to achieve convergence the basi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teaching design internal prepared the humanities self mining in the regulation of education object. This“binding”embodies the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times,reflecting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science education,relates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education and habit.“Binding”need to show teaching design is an open environment and common purpose,its presence in the teaching design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aning of teaching design and overall significance,lies in the confirmation of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theory to the self expansion of the consequences,so as to realize intrinsic safety teaching design,this is the rationality.
Key words:teaching design;binding;humanistic spirit;rationality
资源税约束垄断性收入 篇4
资源税是通过重新配置来平衡与制约稀缺性资源利用和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政府可以通过征收资源税来矫正经济活动当事人的私人成本,寻求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平衡。随着资源日益稀缺和环境恶化,资源税目的逐渐转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实现公平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稀缺程度及环境影响征收的资源税,可以促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税对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两方面讨论。一是制度性的调节机制,比如累进税制的资源税。二是相机抉择,如在经济高涨时期,资源需求加快时,政府可以实行增税的紧缩性税收政策,通过提高资源税率,或设置新税,扩大征收范围,降低起征点和免征额等等,以缩小总需求。此外,资源税还可以通过再分配来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资源税可以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使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级差收入归国家所有,排除因资源优劣造成企业利润分配上的不合理。
资源税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生产成本进而影响产量来实现。在短期,当市场价格不变即税负不能转嫁的情况下,提高资源税可以刺激企业为减少生产成本而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如果价格可以提高,即税负可以转嫁时,企业就可能选择增加产量来获利。因此,如果是为了抑制短期资源的过度需求,政府就需要在制定资源税时考虑如果税负可以转嫁时的情况,即资源税是否增加了产量,从而增加了资源需求。
资源税对消费者的影响大致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即政府对资源的税收增加后,由于资源价格上升,购买者的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对资源性商品的消费降低。替代效应是指资源税使资源性商品的价格相对上涨,消费者降低对该商品的偏好,寻找其它无税的或轻税的相关商品来代替。例如,国外为了抑制燃油消费而征收的燃油税。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不同商品的税率差,税率差异越大,替代效应越强。因此,要达到抑制消费需求的目的,资源税率必需足够大,才能有期望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资源税对产业投资的影响是,它一般会降低相关产业的投资收益率,因而会减少投资。如征收资源税可以用来抑制增长过快的高耗能产业投资。在设计资源税时,对资源企业生产成本扣除范围和标准(如折旧)、减免税或税收优惠的规定,直接关系到投资收益的大小,对投资有实质影响。若资源税没有降低投资收益率,对投资的影响可能是中性的;若税后实际上减轻了所得税负担,名义上投资收益率降低了,而实际投资收益率却上升了,反而会刺激投资增加。因此,资源税的合理设计很重要。
教学资源约束 篇5
论文关键词:环境;资源;化工
论文摘要:分析了煤化工“潮涌现象”出现的必然性,政府虽然进行了干预,但是“潮声依旧”。预计2010年全国甲醇产能达到5000万吨,则需要煤炭资源1亿吨;而根据现在规划的煤制油项目规模将超过3000吨以上,按4-5吨煤制1吨油、3000万吨产能计算,需要1.2-1.5亿吨煤炭。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节能减排的要求也需要煤化工项目尽快“退潮”。环境与资源的约束说明煤化工的“潮涌
现象”必须予以制止。
近年来中国能源、化工产品的需求出现了高速增长,又由于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煤化工在中国能源、化工领域中已占有重要地位。煤化工行业的发展对于缓解中国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供求矛盾,促进钢铁、化工、轻工和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煤化
工产业发展的“潮涌现象”给环境与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一、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目前世界化学工业重心东移、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对我国化学工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国内化学工业发展迅速,但资源短缺将成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推动化工产业内在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国内化工产品市场持续增长,市场将进一步向专业化、精细化和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化学工业集聚发
展成为必然选择。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煤炭能源化工产业将在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今后20年的重要发展方向,这对于中国减轻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均有着重大意义。可以说,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
场需求和发展机遇。
中国煤化工项目经过多年研究,取得了技术突破,在国际高油价的刺激下,已经全面走出试验室,进入了工业化示范生产阶段。2007年初,陕西衡榆煤化工基地采用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完成的DMTO反应一再生循环流化床工艺,拟投资人民币193亿元
进行建设。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涌现象”
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在产业升级时,企业所要投资的是技术成熟、产品市场已经存在、处于世界产业链内部的产业。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很容易对哪一个产业是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产生共识,投资上容易出现“潮涌现象”,许多企业的投资像波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涌向相同的某个产业。在每一波开始出现时,每个企业对其投资都有很高的回报预期,金融机构在“羊群行为”的影响下也乐意给予这些投资项目金融支持。然而,等到每个企业的投资完成后,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企业大量亏损破产、银行做坏帐急剧上升的严重后果。而且,即使在现有的产业已经产能大量过剩、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对于一
个新产业投资的“潮涌现象”也可能继续发生,这时政府必须进行干预。
发达国家的一个特征是所有产业都已经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对于国民经济中下一个新的、有前景的产业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企业的看法不同,不会有社会共识,所以
发达国家不会经常出现“潮涌现象”。
综上所述,需要重新构建一套适合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探索投资的“潮涌现象”,避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损失,使国民经济取得稳定、快速、持续和健
康的发展。
三、我国煤化工产业的“潮涌现象”
随着石油、天然气等价格节节攀升,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升温,全国各地拟上和新上的煤化工项目不断增多,项目规模大小不一。2006年2月,神华集团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直接液化油一期100万吨工程已完成30%。
山东兖矿集团已投资100亿元,在贵州建设百万吨级煤炭液化基地,还将投入95.26亿元在陕西搞煤制油。2006年5月,民营企业内蒙古伊泰集团一期16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在准噶尔旗奠基;宁夏宁煤集团早前也宣称投资288亿元用于煤制油;陕西则预计投资193亿元在榆林运作煤制油项目。
2007年3月21日,华夏银行与云南煤化工集团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前者将向后者提供40亿元资金支持。同日,福建大拇指实业集团在吉木萨尔县注册大成科技公司,准备斥资30亿元在新疆投资煤化工。而在2006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就紧急叫停煤炭液化项目,并提高准入门槛。尽管如此,各地投资煤化工的热情不仅没有降温,反而随着国际油价的强劲运行出现了“潮涌现象”。
四、环境与资源因素制约煤化工的“潮涌现象”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的势头。笔者预料煤化工的“潮涌”将受到环境与资源因素的制约,必将发生严重的产
能过剩,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一)资源因素制约
2006年以来,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成效逐渐显现,高耗能产业超常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煤炭消费需求增速趋缓,而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在建项目生产能力很大。2006年下半年国内煤炭需求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可能进一步放慢,而煤炭产能增长速度超过
煤炭需求的增速,两者的矛盾日益突出。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中占70%。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是煤炭总资源量较多,但达到一定勘查深度的储量较少,与其他煤资源大国相比,有效供给不足。按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和年产20亿吨煤计,我国煤炭使用年限约为90-100年,尚需要加大地质勘探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炭的经济可利用资源量。2005年,我国煤炭产量为21.1亿吨,同比增长8.2%。2004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2.6%、35.3%和34.4%。因此,可以说我国既是煤炭资源大国,又是生产和消费大国。这也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一化工发
展将主要立足于煤炭。
近几年我国能源生产中主要矛盾表现为,工业领域是消费大户。2003年,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占全国总量的14.1%、10.0%和7.4%。据了解,我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不足、过分依赖煤炭而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0%,欧洲的16.8%。发展煤化工必须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作保障,否则就无法撑起煤化工业的发展。预计2010年全国甲醇产能将达到5000万吨,需要煤炭资源1亿吨;而根据现在规划的煤制油项目规模将超过3000吨以上,按4-5吨煤制1吨油、3000万吨产
能计算,需要1.2-1.5亿吨煤炭。
水资源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平方千米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一些地区大规模超前规划煤化工项目,一方面有可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会打破本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仓促上马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的煤
制油品和烯烃项目,不仅投资风险较大,也给产业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由于地理、气候等客观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的跨区域调蓄和配置有许多困难。各地大批煤化工项目投产后,所用水的机井将会越打越深,随着用水由行政调控向市场配置的转变,超定额用水将被层层加价,用水费用将会越来越高,而且还可能会面
临“水荒”。
(二)环境因素制约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瓶颈。煤化工是一个高污染、高安全要求的行业,其运行周期长、工艺流程多且复杂,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各种污染物,虽然可以回收,但无法回收的部分大多有毒有害,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重大的环境安全事故。
虽然固体废弃物在项目审批中,都考虑了综合利用和填埋场,但这里必须指出,填埋场必须考虑防渗措施,一旦污染地下水,将产生严重后果。危险废弃物的处理,也要认真对待。在项目论证过程中,可以出示证明,委托处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定办。这些项目大都处在煤炭主产区,环境容量十分有限,一般来讲排污总量已经用完。有没有总量,又是新上项目的进门条件。
笔者考察过许多项目,每个项目都可以拿出证明材料说明“省上可以调剂”,在项目考察过程中,又没有时间进行查实,难免有不实之词,这一点要引起极大的注意。以山西为例,据环保部门监测,山西主要炼焦区大气中颗粒物高达800毫克/立方米,苯丙芘含量超标,附近地表水中化学耗氧量、氨氮等污染物严重超标。煤化工项目涉及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外,在建设煤化工项目时,不能忽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不能忽视生态保护问题。《京都议定书》中虽未曾对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提出CO2减排的任务,但要求中、印等发展中国家自觉减少CO2的排放量。按人均计,我国的CO2排放量很低,但按总量计,我国已是除美国外,全球COz排放量第二的国家。最近30年来地球的气温上升了华氏1.08度(0.6摄氏度),而过去100年,温度上升是华氏1.44度(0.8摄氏度),这说明由于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地球气温变暖的速度是加快了。一个年产油品300万吨的间接煤液化工程,原料生产部分排出的CO2量是880万吨;如果最终建设规模是油品1000万吨,则CO2年排放量为2930万吨,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数字。随着全球变暖,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正在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通过以上分析要充分认识到煤化工的“潮涌现象”需要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制止,煤化工是一个起点要求很高的行业,必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否则将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五、政府干预煤化工的“潮涌现象”
如前所述,进入煤化工领域门槛相当高。首先是资源保证问题,煤化工产业项目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很高,且消耗大。以水为例,煤化工项目需要大量的水,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此外,还将面临环境容量的限制。
最近去陕北考察煤化工项目,被那里“大干快上”的精神所感动,市与企业领导的环境意识也很高,也考虑了环境制约因素。但是,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提醒,煤化工项目进行的全过程都须考虑环境与资源的制约因素,否则后患无穷。
在全国发展煤化工产业高涨之时,国家发改委已经制定完成《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精神是: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以缓解石油供应的紧张局面;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促进煤炭区域产销平衡,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统筹煤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煤化工业要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走大型化、基地化的路子,发展开放式的产业链条;安全发展,认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加强自主创新,坚持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设备国产化。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例如水资源的关系。我国产煤地区水资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大型煤化工年耗水量大,可能会打破局部地区水平衡,成为煤化工高产高效的瓶颈。企业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情况,还要考虑污染物排放总量、生态恢复以及危险废弃物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中,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最大限度减轻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建设项目严格把关;紧密配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以新带老”、“上大关小”、区域削减等手段,严格控制新、改、扩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为管理部门审批项目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2006年全国受理工程环评项目448个,评估421个项目,其中石油化工类项目87个(占项目评估总数的20.7%);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共计107个(占项目评估总数的25.4%),其中化工石化类项目27个,占25.2%,例如《兖矿贵州能化有限公司开阳磷煤化工基地年产50万吨合成氨工程》、《浙江上虞市银邦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吨高效氯氟氰菊酯项目》、《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鄂尔多斯鲁能煤电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煤制180万吨/年甲醇及转化烯烃项目》以及《河北旭阳焦化有限公司60万吨/年煤焦油精加工项目》等。
教学资源约束 篇6
我们都知道,食品价格上涨的实质是粮食价格上涨,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与世界经济融和度较高的国家,其国内市场的粮价必然决定于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波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全球性的粮食价格上涨呢?我认为大体有以下几个原因:(1)全球变暖趋势下的气候异常令许多国家出现旱涝灾害,如去年主要产粮国澳大利亚遭受严重旱灾就对国际市场的粮食供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2)在石油价格不断大幅上涨的条件下,美国以玉米为原料造乙醇汽油使其国内玉米价格上涨了70%,拉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涨了34%;(3)最近若干年许多农作物出口大国都对农业资本投入有所忽略,因此在遭遇异常气候状况时不能有效进行农产品生产能力的调整;(4)国际粮食储备已跌至35年来的最低点,这种库存过低的现象容易产生粮食市场价格继续走高;(5)由于世界粮食市场的危机刚刚显现,因而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农作物供应大国显然还没有做好充分的的思想准备,当然也没有明确的供应行动调整意向,这使得2008年以后的世界粮食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众所周知,上面提到的四个国家中,只要美国停止用玉米生产乙醇汽油或结束轮替休耕制度,只要巴西将可利用的耕地面积提高一个相当的百分比,即使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供给曲线不变,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紧张状况也能立即改观。
从上述五个原因可以看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本轮的世界性通货膨胀并不是由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失误造成的,它完全可以被命名为“全球资源约束型通货膨胀”(请注意,这是我发明的概念)。这一类型的通货膨胀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它具有强烈的传染特性,同时又不是不可战胜的。
那么,中国2007年出现的通货膨胀在同本轮“全球资源约束型通货膨胀”属性趋同中有没有个体差异成分呢?当然有。
在世界粮食市场中,有13亿人口且人均可耕地面积只有1.4亩的中国是以粮食进口大于出口的经济体身份参与国际市场活动的。根据专家测算,中国只要年粮食净进口量占其国民消费量的20%,就有可能导致国际粮食市场崩溃。幸运的是,中国每年粮食进口量远低于年度消费量的10%,特别是中国的决策层多年来一直把“三农”支持问题摆到工作日程表的显要位置,因此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国的粮食进口需求也不会成为世界粮食市场危机的引发因素。如果分析中国2007年通货膨胀同全球通货膨胀的个体差异,那就只有一个短期因素,即猪肉价格问题。
在2007年中国的CPI指数屡创新高过程中,猪肉价格大幅上扬起到了十分明显的带动作用。为什么猪肉价格会上涨?除了玉米价格和饲料价格因素外,还有两个十分重要却被很多谈论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家忽略了的问题,即今年的蓝耳病疫情和防止猪肉价格大幅波动的长效机制缺位问题。中国生猪的主产区不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而主要在长江流域,今年恰恰在长江流域爆发了罕见的蓝耳病疫情。蓝耳病病毒自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传入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该病毒发生了变异,蓝耳病病毒直接影响母猪的生殖系统同时对仔猪呼吸系统造成严重损害,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引致大量生猪死亡。据国内媒体报道,长江流域因蓝耳病造成的生猪死亡量也就在百万头左右。但据那些已到疫情流域生猪屠宰厂实地调研的专家们估计:从今年疫情发生以来造成的屠宰厂停工状况及猪肉供应缺口等指标可大致推断蓝耳病疫情造成的生猪死亡头数应当不低于1000万才能和实际状况大体吻合。也就是说,对蓝耳病疫情的影响强度,地方政府可能存在着“瞒报”或有意低报的嫌疑。当然,如果是地方政府官员在统计数字上做一点假,问题也不难解决,问题在于:如果疫情的影响果真如此之大,那么,其背后的原因倒是值得重视,即:疫情为什么会发展到如此之大的程度以及牲畜疫情防治失效的制度原因有哪些?
就像我们近年来很多人在批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在经济一片繁荣时其境况甚至不如毛泽东时期的赤脚医生制度一样,在目前最容易被人忽视的还有一个人民公社时期就普遍建立又随着农村改革后普遍的小户自耕农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而解体了的农村兽医站制度和立足于基层的农村牲畜疾病和疫情防治系统。蓝耳病最早发生时,人们只是发现大量地死猪,但没有一个有效的疫情上报和高效能的疫情甄别系统,也就是,开始大量死猪时,缺少一个自上而下的信息收集机制;事态已经很严重了,相关的疫情检测单位又在很长时间内无法给出准确的病毒判断。这是造成长江流域生猪供给出现大量缺口的一个关键原因。显然,整个原因的背后又是一个与制度有关的大问题,即疫情防治失效的背后其实是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的缺失。
除了农村基础层面的疫情防治和兽医组织体系的缺失外,中国还缺少一个防止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政策机制。通常来说,生猪及其他畜产品的生产和一般种植业产品的生产一样,在价格及产品的相互作用方面符合“蛛网理论”所揭示的周期性规律,既然有规律,事实上就给市场调节者提供了一种创造避险机制的可能性。但中国目前在这方面还缺少必要的应对策略准备。以2007年的生猪肉价格大涨推动CPI上升为例,实际上早在2006年春夏季,宏观经济管理者和经济学家们就应该提高警惕了。当时的情况是:2006年3~4月间,生猪价格走入谷底,农民养猪不赚钱甚至赔钱,于是在全国普遍出现了宰杀现用母猪和后备母猪的情况。这意味着一年以后生猪供给肯定会出现大幅下降,据说就这一情况及可能引起的后果有些地方政府已向上级有关部门做了汇报,但没有引起重视,结果2007年春季蓝耳病疫情一爆发,就使得生猪供给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在传统计划体制下,生猪供给如发生波动其调整周期至少得两年时间。现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个周期已缩短了许多,但生猪供给由短缺波谷到正常充分的恢复时间至少也得12个月以上。从这一点说,目前已严重影响许多大中城市的居民支出水平的猪肉价格过高问题似乎并不难解决。需要决策部门和经济学研究者注意的倒是“全球资源约束型通货膨胀”对中国输入型影响的长期抵消机制的构建问题。
任何政策的选择都可以套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目前针对通货膨胀威胁,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思考方法进行政策选择。
按照目前决策层的思路,我们基本上是在采取两个老实办法。一是用央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或利率解决信贷扩张速度偏快问题,二是用价格管制的办法抑制消费品价格的提高速度。这两个办法能否奏效?当然能,只是成本太高。现在全国的经济学家都在大谈流动性过剩,但在存款准备金率提升至13.5%的条件下,全国绝大多数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实际上已被中央银行抽光了,头寸紧已成了大多数银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而且,在商业银行放款能力急剧下降后,如果紧缩政策态势不变,半年之后就会出现供给萎缩,这在本轮以非需求拉上为特征的通货膨胀出现更需要供给改善的条件下,似乎是一种不太明智的政策选择。而管制价格这个老办法虽然短期内能收到让城市居民高兴的效果,但从长期看,农民却不能从食品类价格的上涨中间接得到好处,因而无助于农产品供给的改善。有鉴于此,我认为中国对付全球化的国际输入型的通货膨胀的最好办法是一次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例如一次对美元升值15%或20%,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到充分价位是抵消本轮通货膨胀的最佳办法。坦率地说,人民币已错过了大幅升值的最好時机,但“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数值分析中约束优化的教学探讨 篇7
一、约束优化基础知识
此模块主要介绍约束优化问题的描述、解的概念、最优性条件等基础知识, 为后续介绍具体方法奠定基础。基于教学方便考虑, 可先讨论如下非线性不等式约束优化问题, 推广到带等式约束的问题, 可作为补充知识简要介绍或作为拓展知识自学。
其中x∈Rn为决策变量, f:Rn→R为需要极小化的目标函数, Ci:Rn→R (i∈I) 为约束函数 (或称为限制条件) , 且设f, Ci (i∈I) 均为一阶连续可微函数。记问题 (1) 的可行集为
定义2设x*∈X, 若f (x*) ≤f (x) , ∀x∈X成立, 则称x*是问题 (1) 的全局最优解;若对某一常数ε>0, 存在邻域N (x*, ε) , 使得f (x*) ≤f (x) , 坌x∈XIN (x*, ε) 成立, 则称x*是问题 (1) 的局部最优解。
定理1 (FJ条件) 设x*是 (1) 的局部最优解, 则存在常数u0*, 及向量u= (ui*, i∈I) 使得
成立。称满足条件 (2) 和 (3) 的点x*为问题 (1) 的一个Fritz John (FJ) 点。
定义3 (KKT条件) 设x*∈X, 若存在向量u*= (ui*, i∈I) , 使得
成立, 则称x*是问题 (1) 的一个Kuhn-Tucker-Karush (KKT) 点, 并称u*为相应的KKT乘子。
对于一般的约束优化问题, 优化算法通常不能直接找到问题 (1) 的全局或局部最优解, 而是得到FJ点或KKT点。当然, 在适当假设条件下, FJ点或KKT点即为问题 (1) 的最优解。
二、罚函数法
约束优化方法繁多, 但最经典、最常用的当属罚函数方法。罚函数法通过引入一个罚参数将约束违背惩罚到目标函数, 从而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或一系列无约束优化问题, 进而用无约束优化方法求解。我们希望无约束优化问题的最优解亦为问题 (1) 的最优解, 或至少逼近问题 (1) 的最优解。因此, 要求在无约束问题的最优解处约束条件满足, 或违背量逼近于0。通常可简单考虑如下l1罚函数, 其中r>0为一个较大的数 (称为罚参数) 。对应的无约束优化问题为:Minixm∈iRzne P (x, r) 。
一般罚参数r的选取不能一步到位, 而是需要在算法迭代中不断增加, 下面给出罚函数法的迭代框架。
算法1初始步:取终止参数ε>0, 初始点x1, 初始罚参数r1>0, 常数β>1。令k=1, 转主步。
主步:1.由xk开始, 求解如下无约束优化问题
设xk+1为最优解, 转步骤2。
2.若, 算法终止;否则令rk+1=βrk, k=k+1, 转步骤1。
定理2设问题 (1) 的全局最优解存在, rk→+∞, 且对每个k, 问题 (4) 的全局最优解xk+1存在, 则由算法1产生的序列{xk}的任何聚点x*均为问题 (1) 的全局最优解。
在算法描述之后, 可以举一个简单实例如下, 展示算法的迭代过程。
例1考虑问题Minimizex12+x22subjectto1-x1≤0显然, 该问题的精确最优解为x*= (1, 0) T, f (x*) =1。取ε=10-6, x1= (0.5, 0.5) T, r1=0.1, β=10。利用Matlab编程, 详细迭代过程见表1。
三、可行方向法
前述的罚函数法的特点是算法结构简单, 初始点及迭代点均在可行域外。由此可见罚函数法满足不了一些实际问题, 如工程设计、实时控制等, 对可行性的严格要求。以下介绍的可行方向法能产生可行的迭代点和最优解, 能满足可行性的要求。由于可行方向法种类较多, 还有各种改进和变异形式, 考虑到算法理论的完善性和教学特点, 可以选取经典的Topkis-Veinott可行方向法[3]作为教学内容。
定义4一个非零向量d∈Rn称为问题 (1) 在x∈X处的一个可行方向, 如果存在δ>0使得x+λd∈X对所有λ∈ (0, δ) 成立。进一步, 称d称为问题 (1) 在x∈X处的一个可行下降方向, 如果存在δ>0使得f (x+λd) <f (x) 及x+λd∈X对所有λ∈ (0, δ) 成立。
给定当前可行迭代点xk∈X, Topkis-Veinott可行方向法通过求解如下线性规划子问题得到问题 (1) 的可行下降方向dk:
定理3设 (zk, dk) 是问题 (5) 的最优解, 则 (i) zk≤0; (ii) zk=0当且仅当xk是问题 (1) 的一个FJ点; (iii) 若zk<0, 则dk是问题 (1) 在xk处的一个可行下降方向。
下面给出求解问题 (1) 的Topkis-Veinott可行下降方向算法框架:
算法2初始步:选取初始点x1∈X, 令k=1, 转主步。
主步:1.求解子问题 (5) 得到最优解 (zk, dk) 。如果zk=0, 算法终止, xk是问题 (1) 的一个FJ点;否则zk<0, 转步骤2。
2.设λk是如下问题的最优解
其中λmax=sup{λ:ci (xk+λdk) ≤0, i∈I}。令xk+1=xk+λdk, k=k+1, 转步骤1。
定理4算法2或者有限步终止于问题 (1) 的一个FJ点, 或者产生一个无限迭代序列{xk}, 使得{xk}的任意一个聚点x*均为问题 (1) 的FJ点。
四、结束语
本文探讨了数值分析课程中的约束优化教学, 并详细设计了三个教学模块, 其中包括两个经典方法:罚函数法和可行方向法。文中除对基本算法进行描述外, 还通过Matlab编程, 具体计算了两个例子, 并展示迭代结果。本文工作将为今后约束优化的教学提供有效参考。
参考文献
[1]黄云清, 舒适, 陈艳萍, 等.数值计算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2]席少霖.非线性最优化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教学资源约束 篇8
1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
1. 1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被认为是循环经济理念的最早倡导者。1966年鲍尔丁发表的 《未来宇宙飞船地球经济学》一文被认为是 “循环经济” 发展的起源。 1998年,循环经济理念被我国研究生态经济学和产业生态学的学者首先引入,增加了中国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和阐述。2002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 “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 2循环经济的 “3R”原则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也称3R原则。
第一,减量化原则( Reduce) : 减量化原则是3R原则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
第二,再利用原则( Reuse) : 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尽可能地使用能再次使用的原材料来生产既定的产品,延长产品的服务期限或使用寿命,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第三,再循环原则( Recycle) : 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用于生产新产品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从而使整个生产过程实现闭合。
1. 3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独立于生态系统,物质规模可以无限扩张,科技可以解决自然资本的替代问题; 而生态经济学则主张宏观经济系统是处于自然生态系统之内的,经济系统的物质增长具有生态极限,自然资本是不可完全替代的。循环经济学重点是研究工业和生活消费领域如何实现生态化或仿生态系统中的经济问题,它要求经济活动符合生态规律,无废物、无污染,资源循环利用,实际上就是探讨具体生态经济模式的经济学,它理所当然属于生态经济学科体系的范畴。
自然生态系统是以 “生产—消费—分解—再生产” 为特征的物质循环。从最原始的生态系统来看,物质循环、再生产利用就是自然系统中的生命法则,而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生产方式违背了这一生命法则,必然会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发展,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真正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依照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法则,循环利用物质资源,也只有这种符合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闭环式循环经济才有可能得到持续发展。因此说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2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原因
2. 1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是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
传统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和资本决定了经济增长,这一点可以由产出公式Y = f ( L,K) 得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传统经济学有了一些改进,认为诸如科技、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在经济增长模型中这些因素被逐步考虑并纳入其中。但是直到现在,主流经济学仍然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巨大作用,仍将其视为外生变量; 即使有些经济增长模型将自然资源因素纳入其中,但是其结论往往都是科技、人力资本等对自然资源因素有很强的替代性,由于科技会不断进步,主流经济学认为我们仍然可以视自然资源为无限供给的外生变量。
然而若我们对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追根溯源的话就会发现,只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才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人造资源等资本品也是由人类通过劳动对自然资源的改造得到的,也就是说人造资源是可以被替代的。例如,农业生产,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制造出了犁、锄头以及现代化的机器等工具,但是无论是犁、锄头还是机器设备,它们都是人类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制造出来的,没有木材、钢铁,这些工具不可能出现。此外,如果没有这些工具,人类也可以只凭借自身的劳力和自然资源从事最原始的农业生产,工具的出现只是减少了人类的劳动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已。其他生产要素也是如此,因此只有劳动和自然资源是无法替代的,是经济活动的基本投入要素。
2. 2自然资源成为稀缺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原因
如下图所示,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所提供的原材料和人类的劳动力作为共同的初始资源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经济活动为人类提供了消费品和资本品, 同时产生废弃物,若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这样的生产方式便是线性生产方式。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以及生产排放的废弃物之和小于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时,这种生产方式是可以持续的。这种情况出现在人类早期发展阶段,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以及人口数量持续低迷,人类最迫切的任务是提高生产力。那时生产工具等人造资本十分短缺,想要提高生产力,就要增加人造资本。人造资本成为这个时期人类生产活动的稀缺性资源,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规模。
然而人类进入19世纪,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经济规模快速膨胀,人口数量呈几何状猛增,人类对生态系统的需求大幅攀升。另外,由于人类经济规模扩大,生产产出的废弃物也快速增多,且出现了诸如塑料等一系列不可降解的物质,生产产生的废弃物不能完全被生态系统降解转化,这些废弃物堆积在生态系统中,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承载力。Mathis Wackernagel等人2002年7月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 PNAS) 上的研究报告认为,人类对大自然的总体需求,在1980年前后第一次超过了地球的可再生能力。该报告还估计,在1999年时,上述需求已超出了地球这一能力的20%。① 所以,此时制约人类生产发展,决定经济规模大小的稀缺性资源不再是人造资源而是自然资源了。
自然资源成为决定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使得线性生产方式此时已变得不可持续,循环经济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若废弃物并不直接排放到生态环境中去,而是通过回收再利用改造成再生资源重新投放到经济活动中去,那么其作为替代要素不仅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投入, 而且还会减少经济系统排放到生态系统中的废弃物,从而增加自然资源的相对供给水平并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如果我们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从环境污染的两端来治理环境问题,这样的治理难度非常之大,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支持且效果不会很大,更重要的是,经济增长可能会因此遭受打击。我们虽然可以减少经济增长中的资源环境投入量,转而增加更多的人力资本、科学技术的投入,但是这种替代效用是非常有限的,且在科技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减少资源环境的投入,在一定时期内就一定会减少经济的产出,阻碍经济的增长。另外,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政策力度以及科技的进步来减少单位产出的环境污染, 并对已经产生的污染进行治理使之以较少的环境代价排放到生态中去,但是这种末端治理方法都是属于 “先污染、 后治理”的道路,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正好可以克服上述两种治理方法所产生的问题。循环经济将一类企业( 或行业、或地区) 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另一类企业( 或行业、或地区) 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以此类推使全社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由于对自然资源攫取量的减少而导致生产增长的停滞,因为此时虽然从循环系统外来看,自然资源的消耗量是在减少的,但是从循环系统内部来看,由于将原来的废弃物转化为其他企业的原材料,整个社会所利用的资源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也就不用担心经济的增长锐减的问题。 另外,由于循环经济可以将一部分企业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向自然界的污染排放,因此人们对于污染后的治理也就不需投入原来那样多的财力与物力,循环系统可以自然地减少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几点建议
3. 1国家应加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应着重于税收法律制度的改进
税收法律制度作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 已成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保护环境资源的重要保障。政府一方面通过税收积累资金抵补由于环境污染带来的支付,另一方面通过税收优惠激励引导企业的资源流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对具有正的外部效应的循环利用资源而造成的内部效益下降进行补偿,而对负的外部效应征收相关税收进行补偿。要想使企业自觉 “循环起来”,必须通过以制定政策为主的制度创新,构建再生资源利用的生产赢利模式,使市场条件下循环型生产方式有利可图, 这样就可以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自发机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企业来说,征税会直接增加企业的成本, 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约束和限制; 相反地,对国家鼓励和支持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行为给予税收优惠,会减少企业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从而激励企业选择节能、 环保产品。对于个人而言,产品的价格是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如果节能环保类产品价格高昂,则不利于消费者选择购买,所以,提高非循环产品或行为的税率,有利于加强节能环保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有利于建立循环经济下的消费结构。
3. 2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园区
通过国家立法与政策引导促使企业选择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只能是抛砖引玉,不是长久之计。国家应想办法让企业自主选择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这就需要创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内的企业通过事先的规划设计,使得可以相互利用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的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循环网络,资源在产业园区内循环利用,大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同时也降低了企业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建立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园区是为了让循环经济脱离政府的扶持,融入到市场经济中。毕竟当今世界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如果发展循环经济只能依靠政府的补贴过日子,而不能使企业真正获得利润,那么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会被企业放弃,被市场经济所淘汰。只有让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真正可以为企业和国家带来利润与环保的双赢局面,企业才会自主选择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才可称为是真正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产方式。
3. 3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实现循环经济 “减量化”原则的必然选择。在传统经济学的效率分析中,投入要素中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也就是说,过去的主流经济学暗含了生态环境是一种非短缺要素的假设,认为生态环境是经济系统的外部条件,是没有限制和约束的。这是导致人们在追求其他要素使用效率的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根源。由于我们认为自然环境因素在现阶段也制约经济的增长,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再认为环境是一个外生变量,可以被人们无限制地利用,因此,我们不但要追求其他要素使用的效率,更要追求环境因素的使用效率; 而循环经济就是一种提高环境因素使用效率的发展模式。其实,发展科学技术在很久以前就被主流经济学家所接受并加入到经济增长模型中予以发展。但是现在我们要强调的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科学技术,而不是传统的以提高人造资本利用效率为主的科学技术。这是因为现代社会资源与环境压力日益严峻,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无法继续维持现有的生产方式了。
3. 4建立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逐渐取代现有以GDP为基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用国内生产总值( GDP) 衡量经济总量或社会福利。但是GDP把为创造社会福利而付出的代价也计算在内,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福利或财富的客观价值,也不能正确评价人们的幸福和真实财富。例如,生产活动造成了污染和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的毁坏,但GDP只核算了创造产品而产生的附加价值或福利增加量,而没有核算污染带来的福利损失价值,更没有计算生态损失的价值。相反,人们为了修复创造财富而带来的环境破坏,或为了挽回不当行为以及人为活动造成的损失而进行的劳动投入的劳动价值也被核算入GDP成为福利增加。当政府为了追求表面的GDP而忽视环境问题和人民真正的健康福利时,GDP也就无法真正衡量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了。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要把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所需要的财富消耗或生态环境破坏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从经济财富中扣除,剩下的经济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这就是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内涵。绿色核算体系剔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与破坏等无法给人类带来真正福利的投入因素,使人们着眼于事前治理,再也无法继续走 “先污染,后治理” 的老路。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是真正综合考虑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福利水平的核算体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选。
摘要:由于工业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同时存在,生态环境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无条件地支持经济的发展。生态资源的约束使得传统经济中的线性生产方式无法持续,相反,生态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会逐渐成为企业的选择。本文首先介绍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接着详细阐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资源约束下的农业发展趋势研究 篇9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地球资源已经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前美国副总统格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这本书里如是形容地球的处境, 人类如同地球上的癌细胞, 每天都在大量增加的癌细胞腐蚀着地球。当前世界上除了古巴、泰国等少数国家外都是以石油农业为主。
所谓石油农业也称作无机农业 (industrial agriculture) 。是高度工业化农业的总称, 顾名思义, 工业化农业往往是以大量的廉价石油为后盾, 以先进科学技术为依托, 以高投资为手段, 是以高能耗为代价的一种大型农业。石油农业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 原因是战后的重建各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和重视农业的生产与发展, 在大兴土木的同时人们开始注重农业的企业化和集中化, 这样就有效的组织了农业生产。石油农业的暂时衰退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高居不下且紧缺的石油能源让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有机农业作为无污染、环保、耗费少的新兴产业由此而来。
以美国为例, 在1900年到1990年的百年间, 美国的拖拉机的数量增加了18倍, 农用卡车增加了24倍, 谷物联合收割机增加了165倍, 玉米收获机增加了67倍。1990年化肥的使用量为1946年的6.1倍。与此同时, 美国农业的投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20年农业投入中劳动、不动产、资本三者之间的比例为50∶18∶32, 这一比例到1990年变为19∶24∶57。
然而, 石油产量本身是有限的, 据一些专家的保守估计, 近期内石油的产量有可能达到峰值并下降, 但是全国粮食供应体系所依仗的廉价的能源与物流能否持久的维持下去呢?同时, 由于过去几十年间国家大量的推广杂交品种, 许多传统的耐旱品种已经消失, 如今中国南涝北旱, 近几年常有大的旱情出现, 我们没有这些耐旱品种作为基本的基因材料进行科研, 也更难以培育出新的耐旱品种。
“石油农业”与环境危机正促使粮食告别廉价时代。居安思危, 中国农业将如何自处?我们需要通过比较分析各国农业的发展状况来重新审视未来的农业发展方向。
2 德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德国的有机农业兴起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截至2001年底, 德国共有注册的有机农场12740家, 占全国农场数的2.9%, 面积546023hm2, 占农用土地的3.2%。德国有机农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上的倾斜度。
德国有机农业采取严格的生产环节审查检验制度:凡是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的农户, 全部详细的记录其过程, 并由政府指定的检查员审查批准。当然, 这一点在德国能够比较好的实现也是因为德国人严谨的精神和民众的监督, 因为监察员如果不能合理有效的对农户进行监督和指导的话, 那么反而是阻碍有机农业的桎梏。
3 以色列的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以色列有机农业仅占其农产品份额的1.5%, 但对创汇农产品的贡献份额则高达10%, 成为农业中增长最快的领域。
以色列有机农业兴起于1974年, 以色列有机农业兴起的原因在于可以有效的建立生态带, 隔离大量的污染区。而以色列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良好的灌溉为有机农业做了最好的保障。以色列近年的有机农产品出口额已经达到1.3亿美元, 与我国现在的有机农产品出口额相近。以色列有机农业的特点主要有:
(1) 有机农产品的出口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 为此以色列制定了《有机农业法》使之合法化与正规化,
(2) 有机农产品的生产灵活多变, 根据出口国家的不同而选择不同标准的农产品进行生产。这也体现了以色列对于农产品市场的把握与调查非常之及时且充分, 只有相对比较对称的信息传达系统, 才能有如此灵活的生产与销售策略。
(3) 建立以色列有机农业协会, 组织农民进行课程培训、实地考察等, 在财政支出上倾斜和扶持有机农业的发展。
4 各国农业发展经验总结和对我国有机农业未来发展的启示
(1) 政府的扶持是有机农业发展的保障。
由于中国农业尚未形成农场式的经营, 所以农民作为农产品市场最单薄的力量需要政府的保护和引导, 通过信息的发布和利益的驱导推动他们去发展有机农业。这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能够有效的直接的面对农产品市场及主体, 而非只是宏观上的指导, 更需要详尽的规划与执行力。
(2) 发展和拓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
以德国为例, 通过直销、折扣、专卖、网上订购等多种方式进行营销, 而政府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发布正确的消息, 及时将国外这些好的经验告诉有机农业从业者们, 更要搭好交易的平台和维护好市场的秩序。
(3) 建立服务性的有机农场。
建立环境良好的能提供度假旅游服务的有机农场 (生态农场) 也不失为是一个创新之举。有机农场不但可以提供从一顿简单的有机餐饮到一周或更久的假期活动安排, 而且也可以让顾客参加有机农场劳动和本地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制作。
参考文献
[1]陆建飞, 陈波, 葛敏, 万年峰.德国和日本有机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比较及其启示[J].生态经济, 2006, (05) .
[2]崔欣.中国农业发展模式的转变[D].山东大学, 2006.
[3]王法宏, 徐会连, 王旭清.现代农业的负面效应及解决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03, (05) .
教学资源约束 篇10
一、改革开放以来FDI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不同的文献期刊在对FDI具体释义的存在不同, 有的把FDI定义为“居民 (含自然人和法人) 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互获取管理权的一种跨国投资活动。”而在本文中的FDI所指的是外资企业和经济组织或个人 (包括华侨、港澳台胞以及我国在境外注册的企业) 按我国有关政策、法规, 用现汇、实物、技术等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与我国境内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或合作开发资源的投资 (包括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 , 以及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入的资金。
从总体来说,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吸引FDI, 到90年代后期吸引总量一直名列前茅, 近些年在全球FDI发生较大波动的背景下, 中国利用FDI基本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从FDI项目数量看, 2003年-2006年保持在4万个以上, 2008年-2011年约2.7万个, 2012年为2.5万个, 同比下降10.1%。2002年-2012年, 中国利用FDI项目数总计37万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2002年的550.1亿美元增至2012年的1117.2亿美元, 相比2011年下降3.7%, 总体呈现10年稳定增长的态势。2002年-2012年,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总计8859.5亿美元;截至2012年12月底, 中国累计使用外资金额为8859亿美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 东部地区一直是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主要地区, 外商投资中西部地区较少。根据数据2013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截至2012年底, 东部地区外商投资项目、实际使用金额占全国累计外商投资项目和实际使用金额的比重分别为83.5%、85.9%, 中部地区为10.6%、8.0%, 西部地区为5.9%、6.1%。从产业分布来看, 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FDI进入中国, 主要是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FDI合同金额投向第一产业的比重只占全部外资金额的1.9%,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则分别达到64.52%和33.57%。
二、FDI进入中国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上述情况可以发现中国FDI的分布不仅产业存在差异, 也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现象, 本文从成本、市场和政策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1. FDI进入中国的成本因素
企业经营根本是为获得高额利润, 而低廉成本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绝对优势, 追逐低成本成为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动力。首先,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 对跨国投资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东部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密集因而拥有许多较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和产业工人, 这才使得许多外资企业在东部聚集。其次, 由于改革之初中国东部沿海地带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开发较早, 土地价格较今日比较便宜, 也使外企在东部拥有低廉的土地成本。再次, 相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等东部地区平原较多且临海, 地理位置优越配上便利的海陆空交通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也让东部地区在吸引外资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 FDI进入中国的政策因素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中国正式步入改革开放新阶段, 中国对外商投资政策也有一个变化历程。从开放之初,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 对待外商也存在较多疑虑, 因而对外开放采取渐进模式。但为了进一步融入全球化进程, 中国积极加入世贸组织。在2001年前, 中国重新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并同时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将鼓励类、限制类和禁止类项目具体化, 除此之外, 皆为允许对外开放的领域。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 严格按照世贸法律、遵守入世承诺,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在商业、外贸、医疗、教育、金融、电信等各类中介服务贸易领域进一步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 这使外商能在更宽领域进行投资。在2007年新版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颁布后中国服务业进入对外资企业全面开放阶段, 这些政策都提高了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3. FDI进入中国的市场因素
企业接近于市场能够进一步降低自己的运输和交易成本, 可以更快地根据市场需求生产更新商品, 因而市场也是FDI进入中国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市场的规模和接近度来看, 规模越大对企业销售越有利, 接近市场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反馈较快调整经营战略和产品;从市场的开放水平来看, 开放程度越高与国际市场接轨联系越紧密, 吸引外商的能力也就越强。
三、资源约束、政策变化对进一步吸引外资的不利影响
1. 资源能源的约束
(1) 煤电油运紧张。从2003年始特别是在沿海地区煤电油运供应紧张, 对外资企业的生产和交运货产生直接影响, 对外企扩大规模和引进新的投资商也产生负面影响, 这样一些外企就开始考虑在国内重新布局其他产业以及扩大在其他国家投资与生产。
(2) 土地政策的调整。近年来, 许多地区出现开发热区和滥占耕地的情况, 国务院对此现象多次下发文件加强土地管理。这种暂停土地使用权审批及各省市分配指标的具体做法, 可能会对一些新的外资项目产生制约。而且分配指标会存在各地指标不均的情况, 有的外资项目通过政府部门审批但是土地的供给却难以保障, 对于外资会有实质性的影响。
2. 政策及其他因素变化
(1) 热门行业的调控。水泥、钢铁以及房地产等行业出现过热现象, 国家的有关部门在审批项目、土地供给、贷款等方面采取了一些调控措施以便控制这些行业的加剧扩张, 维持相对平衡。但这些举措会提高外资进入这些行业的准入门槛, 从而不利于外资增长。
(2) 出口环境方面。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出口政策环境和商务环境的变化是外商们会着重考虑的因素, 影响我国出口环境的短期因素今年也出现增加, 比如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和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加。
四、总结分析
1. 针对制约FDI流入因素分析
(1) 能源资源角度。在煤电油运方面, 随着科技日益进步一些新能源被不断的开发利用会降低传统能源的使用率, 缓解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在土地使用方面, 由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发程度和水平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仍较低, 有广阔地带适合外资的投资建设, 这样不仅能缓解东部地区的压力而且有利于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 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2) 政策及其他方面。首先, 近三年我国与其他贸易伙伴国签署《双边贸易保护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这为双向投资提供了法律保护而且也会促进中国与他国的贸易往来。其次, 十八大报告中要求全面提高开放性经济水平, 为适应全球化新趋势, 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地开放战略, 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5]再次, 政府加大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 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进程中, 国务院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成为了约束规范区域发展、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纲领性文件。最后, 我国经济总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购买力增强, 我国拥有的市场成为在全球经济波动下FDI流入的最大吸引因素。此外, 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 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人才的流动也为这些地区吸引外资增加筹码。总之, 外商直接投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依然会保持一定的增长尤其是市场导向型的外资。
2. 对中国在吸引外资上的建议
(1) 创新引进外资环境和政策, 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第一, 树立新的吸引外资理念,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 在新形势下, 中国引资理念和战略应从以政策为主导向以市场为主导转变, 从注重数量粗放型向注重质量效益型转变。第二, 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 提高对外资吸引力, 营造公平、公正、高效的行政环境;开放、透明、公平的政策环境;统一、信用、一流的市场环境。第三, 加强对外资的产业投向引导, 提高利用水平。
(2) 发挥FDI的技术外溢效应。从国家角度讲, 构建一个竞争性的市场结构、加速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从国内企业角度讲,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结合本企业的配套设施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选择的引进外资、创造条件吸引外资人才向本企业流进。
(3) 提高FDI的就业效应。提高利用外资总量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适度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更加有效吸纳适龄劳动力, 重视第三产业的引资发掘就业潜力。
(4) 利用FDI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引导外资加大对第一、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 在具体引进外资时要体现国内的产业政策如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资金投向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对环境友好的产业。在区域投资上, 中西部地区除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外, 利用外资改善基础设施, 要突出自身优势, 抓住机遇新的历史机遇, 实现经济保质保量的提升。
摘要:改革开放之初, 由于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储蓄缺口, 政府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外资, 使得外商在我国的投资规模迅速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浪潮推动下, 政府对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引导方向发生改变加之本国资源的约束都日益影响着FDI的流入, 但中国强大的消费市场和中西部的崛起建设却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资源约束,政策变化,市场,中西部,FDI流入
参考文献
[1]褚敏, 路世昌.FDI对辽宁省房地产业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2]李春辉.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经济稳定性的考量[J].中国市场, 2014.
[3]数据来源:2013中国统计年鉴, 2013中国外商投资报告.
[4]胡景岩.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情况及有关政策[J].中国饲料, 2000.
[5]张建刚.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趋势减缓成因分析[J].经济问题, 2006.
教学资源约束 篇11
关键词: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遗传算法
中图分类号:O2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0-0017-01
经济的全球化加剧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软件开发、建筑工程、制造业等大型产业,还是进行批量生产的小型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而项目调度问题作为项目管理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合理的调度计划能够有效地缩短项目周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但是由于项目调度问题较为复杂,不仅存在前驱后继关系,还常伴有资源的约束,求解极为困难。
因此,文章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求解多模式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1存在问题
在更多的实际项目中,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项目负责人往往会依据项目中各活动的轻重缓急程度来决定对各个活动的资源投入量,而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各工作所获得的实际资源投入量会直接影响到该活动的工期。所以,当活动比较紧急时,可以通过加大资源投入量的方法,来缩短完成这项活动所需要的工期。当活动不是很紧张,可以略有拖延时,我们也可以考虑通过减少该活动的资源投入量,从而降低成本,这样就可以在工程进度中获得更大的收益。这种可以使用不同资源分配模式的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就是多模式资源约束项目问题(multi-mode RCPSP,MRCPSP)。如果能够更好的为每项调度中的活动合理安排投入的资源,那么最终可以使得项目的完成情况更接近或超过预期目标。
2求解方法遗传算法是基于自然选择,在计算机上模拟生物进化机制的优化算法。它把欲求解问题的解空间映射作为遗传算法的搜索空间,把每一个可能的解编码作为一个解向量,也称为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基因(Gene)。所有的染色体就可以组成一个种群。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求解情况设定一个目标函数值,即评价指标,比如工程项目中的工期等。通过这个目标函数值,也称为个体适应度,来评价所有染色体,从而决定染色体的好坏优劣。这样,按照遗传算法的流程和对应的操作,不断进化种群中的染色体,来调整其基因值,使之愈来愈趋近于目标函数值所倾向的个体,也就是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期望的较优解。
遗传算法通常包括六个基本步骤。步骤1,初始化种群:按照预先设定的优先规则(LFT,LST,MTS,MSLK,RND)和对应的个体数(比例,如LFT:LST:MTS:MSLK:RND=1:1:1:1:1)产生初始种群链表initGroupList,大小为GS。步骤2,选择操作:按照选定的选择操作的策略(轮盘赌、二人竞赛)和交叉率进行选择操作,将选中的个体加入到双亲链表parentsGroupList。步骤3,交叉操作:按照选定的交叉操作的策略(单点、两点、均匀、最大资源利用)进行交叉操作。从parentsGroupList中选择双亲进行交叉,交叉后的新个体保存到子代链表childrenGroupList。步骤4,变异操作:按照选定的变异操作的策略(基插、染插、交换、基邻插、染邻插、邻交换)进行变异操作。对childrenGroupList中的新个体按照变异率进行变异,变异后的个体加入到初始种群链表initGroupList。步骤5,维持种群:保证数量不变。步骤6,终止条件: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如未达到则重复步骤2。否则,输出迭代中最好的个体。遗传算法编码和解码解析。根据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紧前关系相容链表是目前较好的一种染色体编码方式。该方法简单易用并且求解效率高。
所选择的适应度函数。通常情况下,遗传算法的通用适应度函数公式定义如下:
f(x) = T (1)式中,f(x)是个体x的适应度值;T是个体x的项目工期。
选择、交叉和变异算子。遗传算法的核心操作是三个操作算子——选择、交叉和变异。这三个算子主导了遗传算法如何进行,也决定了所研究问题的求解质量。
①选择应运二人竞赛策略。在生物的遗传和进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物种对生存环境适应度较高的个体都会有更多的机会将优良基因遗传到下一代中,反之被保留的机会就会减少,甚至被淘汰。根据预先设定的选择概率,在种群中对每个个体进行选择。在被选中的个体中依次进行选择,每次选择都从两个个体中选择最优的一个个体进入待交叉列表。因而选择操作在遗传算法中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会从父代中选出最好的基因遗传于子代之中。
②两点交叉策略。记参与交叉的两个父代个体为A和B,随机生成两整数p,q,1
③基于基因和邻域搜索的插入变异策略。基于基因插入变异策略是在基于基因的插入变异策略的基础上,根据变异概率和变异因子记录本次变异中出现过的最好染色体作为变异的结果,这个过程也称为邻域搜索。其中变异因子为在区间中尝试的位置次
3实验结果
为了研究遗传算法应用于MRCPSP求解的问题,文章选择了PSPLIB实例库中多模式J10作为测试依据,来验证遗传算法各个策略的优劣,结果如下:①选择策略。赌轮机制(比例复制)在运行J10项目中平均偏差率、最优解比例均不如二人竞赛策略。因此,文章融合算法中遗传算法部分采用二人竞赛的选择策略。②交叉策略。两点交叉相对于其它交叉策略具有更好的效果,平均偏差率、最优解比例都有很好成绩,因此文章融合算法中遗传算法部分采用两点交叉。③变异策略。文提出的基于基因和邻域搜索的插入变异策略相对于其他变异策略具有更好的效果,平均偏差率、最优解比例都有很好成绩,因此文章融合算法中遗传算法部分采用基于基因和邻域搜索的插入变异策略。
4结语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应运遗传算法解决资源约束项目调度问题具有很高的求解效率和质量。对遗传算法的变异策略进行改进,应运与求解具体的实例中更具有一定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立东,蔡淮.融入遗传算法的混合蚁群算法[J].计算机工 程与设计,2008,(5).
[2] 陈国良,王煦法,庄镇权,等.遗传算法及其应用[M].北京:人 民邮电出版社,1996.
[3] (日)玄光男,程润传.遗传算法与工程设计[M].北京:科学出 版社,2000.
[4] 金菊良.遗传算法及其在水问题中的应用[D].南京:河海大 学,1998.
[5] 韩万林,张幼蒂.遗传算法的改进[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7).
[6] 杨启文,蒋静坪,张国宏.遗传算法优化速度地改进[J].软件 学报,2000,(4).
[7] 翟梅梅.基于蚁群算法的改进遗传算法[J].安徽理工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8] 张晓玲,黄力.融入遗传算子的蚁群算法求解TSP问题[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9,(3).
[9] 黄立军,许永花.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融合求解TSP[J].东 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39(4):109-113.
[10] 徐金荣,李允,刘海涛,等.一种求解TSP的混合遗传蚁群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8,(8).
教学资源约束 篇12
如今, 农村医疗救助在中国已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它在缓解农村贫困患者的医疗负担、减少因病致贫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但由于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 (如大病为主的救助模式、事后救助的方式等) 使得它出现了一系列困境, 缺乏有效性的供给, 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造成了损失。
一、农村医疗救助有效供给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1. 医疗救助的特性
公共产品是由政府 (公共部门) 所生产和提供的, 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劳务。医疗救助从其特性上看是纯公共产品, 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2. 资源的有限约束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增长和扩张的需求, 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在医疗救助方面, 资源的有限约束主要是指资金水平的约束以及资金有限制约下的医疗资源 (医疗工作人员、医院设施水平等) 的有限性。但资源的有限约束不能成为我们对农村医疗救助投入比例低的借口。面对着我国农村医疗救助投入水平过低的状况, 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大对农村医疗救助的投入。
二、农村医疗救助面临的困境
1. 救助对象的界定缺乏科学性
我国民政部2003年158号文件5《关于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意见6》中规定:农村医疗救助对象为农村五保户、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以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农民。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是以个人或家庭收入为基础来确定救助对象, 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但容易导致申请者设法隐瞒自己的实际收入, 容易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不利于实现医疗救助的公平与效率, 同时没有考虑到比例问题、动态发展问题、性别公平性的问题。
2. 大病为主救助模式、事后救助方式的缺陷
目前我国在农村医疗救助内容重点的选择上, 仍以大病救助为主。根据医疗救助的特性以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弹性, 医疗救助应不设起付线。根据人们患大小病的概率, 大病风险高其发病率较低, 这应是医疗保险应着重保障的范围, 小病风险低但发病率高, 因此医疗救助的设计不应把一些常见病、常发病、慢性病排除在外, 要以小病为主, 同时由于农村贫困人群无力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或负担自付的费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为主的保险方式无法涵盖他们, 而大病极大可能成为他们致贫的原因。因此, 医疗救助必然要兼顾大病, 并且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相整合衔接, 努力发挥自身最大的效用。
现行医疗救助方式是事后救助, 要求患者事前垫付医疗费用, 但重大疾病治疗费用支出较大, 贫困家庭可能依然因无力事先垫付大病的全额医疗费用而放弃求医。很多地方颁布的医疗救助办法除了规定申请者的基本条件以外, 还特别强调个人必须自付一定的医疗费用也就是达到起付线以后才能享受医疗救助, 而且各个地方还规定了最高救助限额。
3. 医疗救助水平比较低, 缺乏纵向和横向公平
面对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 农村医疗救助则陷入基金总量不足的困境, 救助水平很低。据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公布的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按病例数计算) 为20.0% (其中:城市28.3%、农村17.1%) , 与2003年调查相比, 患病率增加4.9个百分点, 农村增加比例略高于城市。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4.5% (其中:城市12.7%、农村15.2%) , 与2003年13.4%的结果相比, 略有增加。由此推算, 2008年全国门急诊人次数达50.1亿, 比2003年增加2.6亿人次。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及利用量增加。尽管财政对农村医疗救助的投入不断增加, 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救助水平还十分有限。在救助起付线, 共付比例、封顶线等制度设计下, 救助制度的补偿率还很低。
4. 医疗救助制度设计时的“准保险化”:起付线、封顶线、报销比例、限制病种的设计
医疗救助制度设立了起付线和封顶线, 有趋于“保险化”或“准保险化”的缺陷。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设立起付线和封顶线的目的在于防范道德风险, 保护基金的安全运用, 提高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但医疗救助制度设立的初衷是为了帮助贫困人群摆脱疾病的困扰, 若设立起付线, 大部分贫困救助对象将被阻挡在医疗救助的大门之外, 对医疗救助望而却步;至于封顶线, 贫困人口得了大病的花费可能是成千上万元甚至高达几十万元, 但由于封顶线的限制, 他们得到的几百或几千元的补助对于缓解他们的重担几乎是杯水车薪;而将某些大病、重病作为主要救助病种的做法又将一些患有病种规定之外, 亟须救助的重病贫困农民和患有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贫困农民也在救助范围之外;医疗救助的补偿比主要指的是住院服务费用的报销比例, 目前农村医疗救助的报销比例维持在40%左右, 这一比例有待提高。
三、提高医疗救助的公平性, 减少效率损失
1. 科学界定救助对象, 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
农村医疗救助的对象应当是以贫困人群为主。一方面由于贫困人口患病的风险往往要比非贫困人口高, 他们承担着更大的疾病负担;另一方面患大病、重病而致贫的人群主要依靠医疗保险而不是医疗救助来解决自身的困难。同时结合贫困人群分布比例非均衡的现状, 确定医疗救助对象必须考虑动态性与比例, 定期更新救助对象, 确保制度的相对公平性。
2. 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 实行多渠道筹资, 逐步缩小医疗救助水平的地区、城乡差异
农村医疗救助应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 从多渠道进行筹资。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是财政性资金, 财政性资金应当根据各地方财政实力的不同, 实现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不同比例的结合, 其中财政负担能力强的东部地区, 应该以地方政府负担为主;对于财政负担能力较弱的中、西部农村地区, 中央财政要加强转移支付的力度, 应加强对农村医疗救助资金与服务的供给, 努力提高农村医疗救助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其他的筹资方式, 如社会捐助资金、民政部门发行福利彩票、鼓励社会捐赠等。
3. 逐步取消起付线的设置, 提高封顶线和报销比例, 采取分层救助的方式
医疗救助制度在设计时的“准保险化”的缺陷使得其发挥的作用大打折扣, 但由于资源的有限约束不能立即实现取消起付线、封顶线, 因此各地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取消起付线的设置, 同时要提高封顶线和报销比例。根据救助对象的多样性和针对不同人群的发病率和发病情况, 采取分层救助的方式, 切忌一刀切的救助方式。
4. 实行小病为主, 兼顾大病的综合救助模式与预防为主, 基本防治服务与事前救助的方式
从对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发展的现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收入群体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利用及费用负担的分析可知, 在我国医疗救助制度发展过程中, 应积极探索“小病为主、大病兼顾”的综合救助模式, 将“救难救急”的观念转变为“没病防病、有病治病”, 重点开展医疗卫生的基本防治服务, 以预防为主, 提高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利用率, 努力促进其健康公平, 增强其参与劳动力市场并摆脱贫困的能力。
5. 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救助制度,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降低管理成本
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商业保险和农村医疗救助进行有效的衔接和整合。其中,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基本医疗保险, 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商业保险是补充医疗保险, 起着更高层次的保障作用;农村医疗救助则是最后一道保障线, 有着托底的功能。大病风险应该主要由新农合或者商业医疗保险制度来保障, 而社会医疗救助只能提供补充水平较低的救助, 更适合于小病的保障, 在小病基础上兼顾大病。同时, 医疗救助通过合作医疗管理网络的实施, 制度运行成本因而下降, 管理操作易行和高效, 双方的衔接有利于管理成本的控制及制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2版[M].北京: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2]樊勇明, 杜莉.公共经济学:第2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3]杨红燕.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若干难点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 2005 (05) .
[4]杨红燕.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 (12) .
[5]李华, 张志元, 郭威.完善我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J].人口学刊, 2009 (01) .
[6]黎民, 贾宁生.中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