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获取

2024-07-17

教学资源获取(共12篇)

教学资源获取 篇1

课堂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渠道,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圆满完成一节课, 首先教师要精心准备, 巧妙地设计每一步骤;其次, 必须改变以往单调教学方法.现在的中职生年龄都在十六七岁, 一方面, 他们聪明活泼、思想敏捷, 但情绪多变, 控制力差, 另一方面, 他们大部分基础起点低, 良莠不齐.因此, 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 更新思想,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各个市县,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基础相对薄弱, 加上部分同学严重存在重专业课、轻文化课, 重操作、轻理论课的观点, 他们认为文化基础课对他们来说作用不大, 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 所以, 当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便畏难而自我放弃, 特别是遇到思考难、理解抽象、运算比较繁琐的问题时, 他们往往缺乏勇气和毅力而产生厌倦、懒惰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对本校一年级多个专业的班级进行一次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调查, 调查情况见下表:

从问卷反馈的信息中可以看出, 有大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普遍较差、懒惰, 又不爱动脑筋, 缺乏信心、毅力;更有一部分同学重专业和操作、轻理论和文化课.因此, 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师在课堂上应多与学生交流, 明确学习目标, 帮助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课下与他们聊天、谈心、多参加学生活动, 加强情感交流, 以平易近人的态度, 敞开心扉, 多关心他们的学习, 耐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特别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 多鼓励少批评, 这样学生也会敞开心扉, 有话向你倾诉, 从而加深师生情感,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 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喜欢你, 也会喜欢上你的课.因而, 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热爱学生, 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 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 以爱心去感化他们, 缩短师生的距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信其师, 亲其道”,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他们很在意也很关注别人对自己的关心, 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 或是歧视, 他们就会对老师抱有极大的成见, 久而久之, 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成绩陡然下降.

(2) 在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现在的中职生, 文化基础知识差, 但他们看到职业中专能培养一技之长, 又有了想掌握一技之能的积极性, 可是一年级新生刚接触到的是基础文化课, 感到很吃力, 产生了厌学心理, 失去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 我校开设的专业有电子电器、电气、数控专业等, 要学好这些专业技能课, 基础很重要, 数学首当其冲, 因为只有学会数学, 才能理解电子电器、电气、数控技术的各种原理, 才能精通安装、维修、操作技术等业务.因此, 教师要从教学方法上培养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还要从生活实际入手, 因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 数学的发展应归结为现实所需.例如, 初学《立体几何》时, 大多数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及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转化能力, 在讲解“平面的性质与确定”一节时, 用竹针穿过纸板演示直线与平面相交;用直尺紧贴着玻璃黑板演示直线在平面内;自行车后轮旁为什么只安装一只撑脚, 照相机为什么要用三角架来支撑等等;在讲“二面角的定义”时, 可将一张纸折上再慢慢打开这一动作来形象理解———即改变二面角的大小, 图形的直观地变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这样, 把问题设置于真实情景之中,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立体几何知识, 还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从生活情境中探索数学问题, 有利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课堂上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有问题才会去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 提出一些他们想解决而又不能解决的问题, 激起他们去思考, 使他们在迫切要求下来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能激思.”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 才会有所发展, 有所创造.创设问题情景,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推动学生的情感波澜, 撞击学生的求知心灵, 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 凡是没有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克服困难而达到真正理解的东西是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可见, 把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是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 中职生质疑求新的心理较强, 在讲课之前教师巧妙地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新授知识问题, 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让学生带着新的疑问进入学习状态.当然了, 问题的提出必须恰到好处, 心理学研究表明, 过易会使人无所用心, 过难会使人失去信心.当问题提出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后, 教师还要做到精心设计, 适合学生水平层次, 使讨论的问题, 有意识地、巧妙地、不知不觉地寓于符合学生的认识结构中, 并形成认识的意向, 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 最大限度的提高其认识内驱力, 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寻找获得新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例如:在讲“反正弦函数概念”这节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先复习反函数的定义, 然后展开问题.首先提出问题, 问题1:y=x2, x∈R, 是否具有反函数?为什么?学生回答很顺利, 随后教师作了归纳:一个原来不存在反函数的函数有可能改造一个具有反函数的新函数, 但它是做出了牺牲———以缩小定义域作为代价, 而其本质在于建立起一个一一映射关系.继而, 又提出了新问题, 问题2:在什么样情况下它存在反函数?利用图像分析, 找出:改变自变量允许值的范围.此时教师要把握火候, 趁热打铁, 提出问题3:正弦函数y=sin x, x∈R, 具有反函数吗?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时候, 教师利用画图像点拨法,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继而老师又把问题推向高潮提出本次课的核心问题, 问题4:在什么情况下函数y=sinx, x∈R, 才存在反函数呢?由于有前面两个问题作为铺垫, 方法———取子区间, 条件———子区间必须是单调区间且可取遍函数值域的所有值.这一提问犹如一石击水激起层层涟漪, 顿时, 课堂上众说纷纭, 教师适时给出结论, 并指出之所以取是由于这一区间包含一切锐角, 且在应用上十分方便.这样, 教师首先通过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求知欲, 然后由老师点拨归纳, 解决了这节课的核心问题

又如, 在讲解“平面性质”时, 我不是直接给出公理内容, 而是通过巧妙的提问引出此公理.问题1:经过空间一个已知点A可能有几个平面?问题2:经过空间两个已知点可能有几个平面?问题3:经过空间三个已知点可能有几个平面?问题4:自行车后轮旁为什么只安装一只撑脚?这样设计问题, 层层递进, 学生易于接受, 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有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四、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或学生发现问题, 使学生思维得到启发后, 教师应精讲, 学生尝试在教师的指导下探讨、猜想, 这样, 学生才会将知识融会贯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句话:“真心的教师不是把千百年辛勤劳动建成的大厦指给学生们看, 而是要引导他们对‘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和他们共同建筑楼房, 并教给他们建筑技术.”这段哲理深刻阐明了学生获取知识, 主要应学会自己动手、动脑, 自己去大胆的尝试, 去获取知识, 要实现这一目的, 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学能力, 克服学生“依、靠、等”的思想,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点拨, 让学生从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中获取知识, 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方法, 促使学生在艰苦劳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如, 在讲“诱导公式”中, 我先给出30°角和390°角的正弦值、余弦值、正切值.根据这一特殊例子去推导角sin (α+2kπ) , k∈Z与sinα, cos (α+2kπ) 与cosα, tan (α+2kπ) 与tanα的关系.同学们都进入了思考状态, 有的学生说:“390°与30°的终边重合, 为此30°的正弦值等于390°的正弦值;同样角2kπ+α与角α的终边也相同呀.”学生已找到问题的实质, 找到了突破口, 问题解决了, 这样的学习, 目的明确, 积极性高, 知识掌握的扎实, 效果好.

五、组织变式训练, 提高训练效率

前面两个环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发现问题, 大胆尝试, 初步获取知识, 还没有真正达到理性认识, 知识往往处于表面的或是不牢固的, 这需要教师继续讲授新知识进行形式多样的集中练习, 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运用概念的变式, 使背景复杂化, 强化知识的掌握.教学经验证明, 要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需要通过变式与比较, 抓住其中的本质属性.在变式训练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 变式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 达到哪一层次的教学目标, 就应配置哪一类型题.比如, 完成第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就应多选配一些标准题, 因为这一层次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又如有关名称、定义、符号、性质、公理、定理、公式、法则等.其二, 选配变式题要注意针对性.如在立体几何定理的教学中, 学生在使用时, 会出现遗漏部分条件或错用条件的现象, 对这些问题我常用反例变式来纠正.

六、归纳总结, 使知识系统化

组织学生将知识进行归纳, 理顺概念, 纳入整个知识体系中, 形成知识链系、知识网络, 经过归纳将每章每节的精华提炼出来, 这种由厚到薄的归纳便于记忆, 便于应用.

七、回授调节

信息反馈, 回授调节, 查缺补漏, 对整体教学, 完成教学目的尤为重要, 面向全体学生对基础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又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根据课堂知识的内容, 完成上述五个环节后, 当堂进行测验, 有两种测试法.其一, 口述测试:填空选择, 较简单的运算和证明;其二, 笔答测试:每组出3~4名同学到黑板上来做题, 适当给予奖励, 作为平时成绩、期末, 根据平时的表现, 量化考核成绩.它极大调动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上七个环节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有进行创造性劳动, 深钻教材, 研究教法, 提高认识, 优化组合, 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泠沅等.学会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12) .

[2]胡汉文.技工学校的数学教学简论[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1) .

[3]刘显才等.科教实践观[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8 (8) .

教学资源获取 篇2

本月主要完成第二章 信息的获取

引入开心辞典,帮助自己的朋友解决问题并夺取大奖,信息的获取教学反思。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觉信息时代的高效率及时间的紧迫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实际问题,学生明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最快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这一环节,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公布正确的答案。提出问题,没有真正的解决问题。

搜索引擎对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说到百度,却是人所共知。其实百度就是搜索引擎。针对这一现象,我具体讲解了什么是搜索引擎,它是在IE上向用户提供信息搜索服务的工具,教学反思《信息的获取教学反思》。对于分类情况,采用学生自主,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展示两个搜索引擎,学生进行对比,得出一个较为简单的判别方法。学生分小组进行判别Google、新浪、搜狐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培养学生自主去探究知识的能力。但对于学习积极性差的同学,产生了偷懒的行为,自己不做,等着其他学生说出答案。这样的现象我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法。讲解搜索技巧的时候,我主要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这样可能短时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学生能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但还有很多不足,有些小的细节还应多加修改。

获取课堂教学反馈的一般方法 篇3

一、随堂练习检测反馈

借助一定的平台反馈,让学生在自我对照和自我排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为他们及时修正学习过程与方法提供必要的帮助。随堂练习检测模式运用,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自我对照学习目标与具体要求的机会。如,在苏教版9年上册的《沁园春·雪》的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了如下的随堂练习:当堂背诵该词的上阙(本堂课授课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作者在上阙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的随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理解情况,一方面,使得学生能针对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探学,给他们提供具体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能使得学生在自我对照检测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主动融入教学过程,深化识记。通过这样的检测,学生也及时修正了自己的问题。

随堂练习的设计,在体现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多凸显差异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能力主动选择,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可采用同桌互问互答、小组互评、集体互动等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检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针对学生在检测中的表现,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参考答案,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感知,增强语文学习的内驱动力。

二、课下网络互动沟通

让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外得到延伸,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得他们在有效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相互沟通,更利于活化教学过程。利用互联网的形式进行互动,发挥了现代媒体资源的功效,能有效弥补课堂上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影响,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如,在《藤野先生》教学中,根据阅读主题“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我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如下资料:有关藤野先生的生平资料;引导学生就藤野先生与《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进行比较,找出其中异同。学生利用QQ群、微信号等方式,互相展示自己搜集的成果,有的同学从弃医从文的角度,搜集了一些研究鲁迅先生的专家学者的相关意见,富有深度和指导性;有的同学从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出发,搜集了当时提及的一些历史事件;有的同学则根据设置内容,搜集了有关藤野先生的相关资料,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予以概述。这些网络互动运用,使得学生有了更多的探学运用机会,也使得学生在博采众长中获得更多感性认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根据相应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利于他们在不断拓宽认知思维和视野的过程中获得深刻感知。围绕学生的学习认知需要,多给他们设计具有导向性的话题,让他们在触类旁通和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强化感知体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让他们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相互碰撞思维的灵感,产生耀眼的火花。

三、片段练笔自我反省

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自我反馈,让他们通过片段描写的形式来总结阅读感知和探寻协作技能方法,使他们的自我反省更有意义。借助片段描写来引导学生语言表达,让他们在反复训练和认真总结中反思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盲区和不足,帮助他们在主动有的放矢训练中强化认知,更利于他们主动、接受。片段练笔,能使得学生有了不同的展现机会,让他们的智慧结晶更加闪亮。

如,在学习了《孔乙己》后,学生对孔先生所遭受的待遇都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想法,特别是作者在描述孔乙己的外貌、动作、神情中更是值得借鉴学习。于是,我要求学生围绕孔乙己的生活事例进行想象,建议他们运用时空穿越的形式与孔乙己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并通过一定的形式予以描写。有的同学根据孔乙己所穿的长袍,做了这样的描述:长袍更脏了,甚至有一些血迹,上面的灰已经很厚了,仿佛一张硬纸板;有的同学认为,当孔乙己听别人说他不识字时,更是露出不悦,眼睛斜视对方,好像在说“不识字么?要不咱俩来比一比”;有的同学以口语描述为起点,“不值得一提,不可理论,读书之高,非你辈知也。”等等。

运用片段描写来深化阅读与表达,让学生的认知思维有更多的着力点,更能使得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多样化的训练题目,引导学生在主动发挥想象思维的基础上主动联想,帮助他们在自我练笔的过程中找到不一样,更使得反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意义。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堂上多点反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找自身问题和不足,便于他们在主动修正完善的过程中深化理解感知。

美术教学如何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4

艺术来源于现实又艺术化地表现现实。对于初中美术教育来说,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要让学生经常走入大自然,去感受现实生活中的美,从而激发学习热情,陶冶生活情操。户外的绿树远山、大海白帆、木桥溪流等场景无不蕴含着鲜活的美和盎然的生命力。这一处处真实而优美的自然场景无疑就是很好的教材。为了用好这本鲜活的教材,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凡是需要到户外进行教学的内容,我决不在室内进行,可在室内也可在户外进行的教学内容,我也尽量在户外进行。当学生步入大自然,面对鲜活的景物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气氛热烈,互帮互学的气氛浓厚,教学目标达成度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得到增强。如,在教授风景画内容时,我发现不少学生对空间的理解不透彻,表现不准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学生带到海边观察、描绘海景(我所任教的学校东距大海500米左右)。在海边,学生心情非常愉悦,领略着大海的无限风采,那份惬意真是难以言表。看到海面上近处的渔船大且清晰,远处小且模糊的场景时,学生对“空间物体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此之后,学生的作品再没有出现空间方面的错误。由此可见,在学习某些内容时,实景教学优于口头说教,弥补了室内教学的不足。所以,我认为要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大自然,以此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面向全体学生,分类组合,分层施教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人们的共识,也是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我的施教策略是面向全体学生,分类组合,分层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具体做法:首先,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奋斗目标,使他们有一个明确的人生指向。其次,分类组合,形成学习小组。依据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基础、认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最后,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做法、成绩,使他们都有收获和成就感。我的教学策略改变以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有了明显的变化: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高了,绘画、制作的水平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快乐度高了。这样,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全体学生都愿意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的学业都得到了发展。

三、以生为本,开展“生讲生听,生议生论,生画生评,互动探究”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固然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教学效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教师的优质教,更取决于学生的肯不肯学,如何学。一般情况下,学生不感兴趣的东西,教师讲得再多,学生也听不进去多少,他们的学往往是表面的,其目的是完成任务。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低下的。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从提高学生的兴趣着眼,必须从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入手,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主题五:探讨资源获取途径 篇5

资源获取是需要我们时时刻刻关注的。特别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杂糅百家,需要多方位不同角度的资源。

1、网络是快速获取资源的途径。中国知网、百度文库等信息平台,可以让我们获取更深层的文学资源;无忧无虑教育网、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是参考他人教学方法的重要平台;论坛是我比较喜欢的地方,比如三槐居、人民教育论坛,经常会在其中发现一些被忽视的教学问题。而豆瓣网中推荐的书目,电影包括他人的评论,促使自己去接触更多与语文有关的资源和信息。

2、其实有一项资源是我们容易接触但也容易忽视的:电视。电视的新闻报道、广告、纪录片,其实都是生活的一个片段。而语文恰恰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所以我经常会把电视中看到的片段搬入课堂中,比如《观潮》一课中的钱塘江大潮就是1818黄金眼新闻的片段。而这些“过时不候”的资源,又要充分联系网络。

3、作为语文老师,其实我更喜欢纸质资源,这是可以捧在手里的世界。学科有关的报刊比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与学》《语文天地》《中国语言文字报》《教育学文摘》,打开了自己与外面语文教育世界的窗户。同时,作为一名教龄很短的教师,教材、《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最重要也最本质的基础,多参考,多探讨,是站稳讲台、走向语文的重要路程。而教育名家比如钱梦龙、李镇西、于漪他们的书籍,让自己对语文和教育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和反思。

教学资源获取 篇6

摘要:本文从《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性质和特点着手,针对工程硕士和学历硕士的区别,结合作者多年从教经验,给出了工程硕士《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并提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建议,为工程硕士《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空间电子;工程硕士;学历硕士

一、引言

空间电子学是电子学与空间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为各种航天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在电子学领域提供支持和服务的理论和技术交叉学科。参考电子学的学科分类方法,从空间电子学为航天工程服务的宗旨出发,空间电子学属于航天工程系统与大系统技术类的分支学科有:空间通信、天基遥感、导航定位、天基预警、天基侦察、空间电子对抗和空间探测等,体现了空间电子学在实现航天系统中的应用。此外,还有属于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类、元器件与材料工艺类的主要分支学科。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在载人航天、北斗导航、嫦娥探月等重大航天工程取得成功,我国的空间电子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高校和研究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应的学科和科研方向也取得了长足地进步。以我校为例,在空间电子领域的深空探测、卫星应用、空天图像测量与视觉导航、精确制导与控制、卫星导航技术、空间仪器与信息侦测、天基雷达、空间目标监视、摄影测量与遥感、空间通信、网络空间安全、星载计算机等专业方向都有较强的研究基础和科研优势,因此空间电子技术在我校已成为重要学科和科研方向。《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导论》课程从2010年开设以来,选修人数逐年增加,也可见一斑。

近二十年来,国家对工程硕士的需求则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我校与时俱进,在1997年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了全国首批招收工程硕士的院校之一,且对工程硕士的招生比例逐年增加。为此在2014年,《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导论》课程也针对学历硕士和工程硕士进行了分设,以更好地针对两类研究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二、课程教学要求

从空间电子学的含义及其发展来看,本课程具有专业面宽且相关技术更新快的特点,由此带来的教学难点是在有限的课时内既要照顾到“深入”,又要考虑到“浅出”。经过几年的教学总结,考虑到学历硕士专业知识扎实的特点,针对学历硕士的教学按照空间对地面观测(即空对地)和地面对空间目标监视(即地对空)两个方面,重点选取天基成像雷达和空间目标监视两个具体的方向来讲解,主要往“深入”的方向授课,以使学生能掌握两个典型应用中的目标特性分析和信号处理方法,进而为拓展到其它空间电子系统的学习奠定基础。

对于工程硕士,这一教学思路就不能照搬了。工程硕士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学生的专业面杂而广,对于课程的需求主要侧重于应用和拓展知识面,因此课程设置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学习,促使学生掌握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研究中的基础知识,理解空间电子对地观测系统,典型空间电子系统(天基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空间通信、空间目标监视系统等)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发展现状和趋势,空间电子系统的应用等,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电子学素养,为学生将来从事信息化条件下空间电子系统应用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为进一步增强针对工程硕士的《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打牢基础

工程硕士的生源绝大部分是在职人员,本科专业包括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各个学科,但也有着参差不齐的理论功底。考虑到大部分工程硕士生没有学习过与空间电子技术相关的基础课程,因此在课程前几讲对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讲授。首先是介绍空间电子学的内涵,使学生从宏观方面了解空间电子学的定义、分类、内涵,有利于对课程涉及的领域和相关学科有基本的了解。其次讲述空间目标轨道和姿态基础、电磁波与信号基础、信息技术与系统基础等内容,使学生打牢空间几何、电磁波、信号与信息等专业基础,为进一步学些典型空间电子系统和处理知识做好铺垫。

2.案例式教学

本课程采用讲座式教学方法,每个典型空间电子系统用一次课(3个课时)上完,除介绍空间电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应用等一般性知识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概念和原理,每一讲都选取具体案例来讲解。比如,天基雷达成像系统与技术选取加拿大的Radarsat卫星系统作为案例,介绍合成孔径成像雷达(SAR)的工作过程、成像处理流程和结果、雷达图像的特点、雷达图像的应用。天基雷达干涉测量系统与技术选取德国的TanDEM-X卫星编队系统作为案例,介绍雷达干涉相干、处理流程、World DEM产品等。卫星导航技术选取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作为案例,介绍一代、二代北斗导航系统的组成、导航电文的含义、定位误差的来源、北斗导航的具体应用等。

3.研讨式教学

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锻炼,不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达到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结合工程硕士具有思维活跃,参与意识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强的优点,且大都有工作实践经验,能够有意识地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比较适合进行研讨式教学。在上课前统计各个学生的以往专业和目前课题方向,有了这些先验信息后,在研讨课前针对学生的专业特长布置研讨课题,由学生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后,撰写学术报告并进行课堂讲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研讨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并加深了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教学内容创新

空间电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技术、新系统层出不穷。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紧跟雷达技术国际前沿,在课程中设立了太赫兹技术、量子雷达、认知雷达等教学内容。以太赫兹技术为例,从太赫兹概述、太赫兹雷达系统、太赫兹目标特性、太赫兹雷达成像四个方面进行讲授。教学中首先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太赫兹雷达与传统雷达的异同,展示国外太赫兹雷达的最新成果,展示出的自行车、坦克模型等厘米级极高分辨率图像能够从中看出车轮辐条、履带焊接点等细节,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学生对太赫兹技术、太赫兹雷达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快速接受和学习新的技术热点,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为硕士选题和科研提供新的思路。

5.实践教学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我们把实践课堂设到太赫兹雷达实验现场,结合正在搭建的学校首套220GHz目标成像和RCS测量雷达系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了太赫兹雷达从倍频、放大、混频直至频谱仪接收处理的全过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学生今后从事课题选题和学术研究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应确立“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工程硕士《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提出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从打牢基础、案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等方面,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以紧贴工程硕士培养的需要,以期对于高等院校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 ·电子学与计算机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学与计算机卷 [M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硕士生培养工作细则[S] .

[3]戴超凡,聂海波,邓苏. 关于军队工程硕士《决策支持系统》课程教学的思考[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3).

[4]王泽锋,侯静,吴武明,程湘爱. 军队工程硕士《光电成像技术》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探讨[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3).

浅析农村信息资源获取与利用问题 篇7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资源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信息化”概念, 1996年在第一次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上才明确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方向。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 农村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开发, 中国农村信息化工作得到了较大的进展。

在“软”设施方面,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我国依托现有的信息资源优势, 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 研制和开发了一批涉农数据库, 包括农业信息库, 农业技术资料库, 农业招商库, 农业资料数据库等, 农业信息资源总量不断丰富, 农业信息网站发展迅速。同时, 各县级建立了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 信息收集、加工、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这对农村信息资源的传播, 农产品市场效率的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硬”设施方面, 我国先后实施了“村村通”“金农工程”“信息入乡工程”等信息化建设项目, 电视、手机的普及率显著提升, 调查显示, 62.47%的农村居民备有手机, 0.79%的农村居民家中拥有固定电话, 通讯问题基本解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射频识别系统等技术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农业自然灾害和重大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预警水平稳步提升。此外, 结合网络的远程视频教育在部分地区加以应用, 农业信息资源的传播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资源获取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使信息资源的利用超过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物质基础。但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相对缓慢, 信息资源的开发, 利用, 管理等方面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 农民信息素养不高, 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农民信息素养一词是由信息素养的概念引申而来, 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把信息素养定义为“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而信息素养本身又与农民自身的素质和教育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今社会, 大量的信息资源都基于互联网存在, 并大多以文本内容和英语形式表现出来,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较难接受Web界面上的信息, 这严重影响着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阻碍中国农村信息化的进程。

在调查的农民群众中, 初中以下文化占49.2%, 初中文化占32.4%, 而高中及以上文化仅占18.4%。较低的农民素质直接影响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农民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准确的市场行情信息和价格信息, 仅仅依据媒体宣传, 甚至亲朋邻里的“小道消息”进行农业生产的决策, 不确定的信息来源导致风险的增加。近期国内的“羊毛大战”“水果大战”“油料大战”等一系列事件使得农民遭受了一定的损失, 农民自身也逐渐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 “信息饥渴”的状况越来越突出。

2. 农民信息技能培训力度不大

在我国, 对农民培训方面, 主要局限农业相关的新技术和新品种的传播上, 对农产品供求价格信息传播不够, 且直接、结果性信息多, 预测、指导性信息少, 涉及本地特征的农业信息也十分匮乏, 调查过程中还发现, 地方政府对农民培训零散, 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采取的方式大多是干部下乡或村里大会加小会的宣传, 由于干部自身对农业相关信息不太精通, 宣传也是“蜻蜒点水”, 效果不佳。调查显示, 84.1%的农民表示当地政府没有组织过有关农业方面知识的培训, 2.8%的农民表示不知道, 只有13.1%的农民表示组织过。这对于农民获取农业信息资源, 调整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障碍。

3. 基层行政组织农村信息化的供给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的职能由过去单纯的管制型向公共服务型过渡。但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仍带有较强的计划经济的特征, 未把乡村公共物品供给纳入国家财政资金的预算轨道之中, 易受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和行政主管执政的影响, 出现信息资源以行政、地域、行业等条块分割的现状, 大量涉农信息资源重复建设, 利用率低, 且成本较高, 这些都导致了农村信息资源供给总量不足。此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 农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 渴望通过信息降低生产成本, 这也造成信息供给相对不足。

4. 农村信息资源分散, 缺乏有效整合和共享

虽然最近我国涉农信息资源数据库较多, 发展较快, 但大都自定标准, 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 互联性较差, 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问题, 不适应当代网络时代资源共享的需要, 且大多网站有的专业性不高, 有的信息发布不及时, 提供的信息资源可用性较低, 大部分市县互联网的信息平台还未真正建立起来, 绝大多数的乡镇、村庄与互联网无缘, 信息传输在县一级到最终农民用户之间形成了“梗塞”的不利现象。

5. 农村信息资源传播设施不健全

我国农村主要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农业生产也呈现地域性强, 组织松散, 信息闭塞特征, 信息传输主要途径仍是广播、电视。传统媒体都是单向传播, 只能把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 却无法把农民的需求反馈回来, 这导致信息供需对接失衡, 此外, 目前国内网络使用成本较高, 相对于生产规模较小, 生产效益不高的农业生产者来说, 难以支付较高的费用, 也难以快速有效的获得农业方面的信息。报告显示, 我国城市网民约有9168.6万人, 普及率为16.9%;而同期乡村网民约有1931.4万人, 普及率仅为2.6%, 普及率差异较大, 并且还成上升的趋势。农村基层普遍缺少系统的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机制, 导致农村信息化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

三、充分合理利用农村信息资源的措施

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前行离不开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合理开发利用农村信息资源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提高的关键所在。

1. 发挥政府作用, 提高农民信息素养

首先,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系统培训, 由于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 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短期, 无定期”的培训得不到较好的效果, “长期, 频繁”的培训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 这需要当地政府将农民素质的培育纳入长期发展的政策中进行考虑。

其次, 要做好信息培训前的调研, 培训中的指导和培训后的反馈收集工作。由于农民自身素质的差异和需求不同, 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民的信息需求, 与农民充分交互, “对症下药”, 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使农民思想更开阔, 使其有欲望, 有能力去了解外面世界, 从而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形成“良性循环”。

2. 将信息服务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中, 提高信息供给能力

目前我国的农村信息化还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 农民“搭便车”的思想还未完全转换过来, 依赖政府免费提供相关农业方面的信息的状况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将信息服务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 可以防止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地区、行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政府的参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的失灵, 优化信息资源的配置, 减少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和消耗, 提高信息供给能力。

3. 形成统一标准体系, 整合信息资源, 形成有效共享

目前我国农业有关部门拥有各自的农业信息资源, 但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统筹协调的管理体制, 致使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政府部门必须发挥好调控农业信息资源的主导作用, 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 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纳入到统一的规范之中, 防止“各管一摊, 各搞一套, 重复投资”局面的产生, 将各地区的信息资源有效融合一起, 形成共享。

4. 整合多元信息媒体, 开创新型服务模式

我国现阶段农民的收入水平和自身文化素质较低, 农村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实现电子计算机网络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随着农村电话、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深入进展, 电视、手机的普及率显著提升, 将现代信息网络和传统的媒体相结合, 推行农业短信服务业务, 开辟农业知识电视专栏, 建立语音服务系统等多元信息服务模式, 可以更加便利有效的提供信息咨询, 帮助农民获取丰富的农业实用信息和市场信息, 从而达到信息富农, 农民增收的目标。

5. 加大政府投资, 培育农村信息人才

要实现我国农业信息化, 人才是关键因素。一方面要在农业信息人才培育上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农业信息人才自身的管理, 技术能力, 使其适应农村信息化发展需要, 进而带动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另一方面, 提高农村待遇, 吸引大量优秀信息人才, 使整个农村信息服务水平上一个台阶, 这对保证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信息资源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阐述新农村建设中信息资源的发展状况和分析存在的问题, 提出提高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资源,新农村,农村信息化

参考文献

[1]马成文.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探讨[J].农业网络信息, 2006 (11) :4-9.

[2]樊琼蔚.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7) :14-16.

[3]王嵘.浅析信息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图书馆论坛, 2007 (3) :163-165.

农业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 篇8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50年办学历史的普通高等农业职业院校。学院下设园艺、食品与生物工程, 畜牧兽医、水利与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财会金融、文秘法律、现代服务管理、信息技术、基础部等10个系部以及国际教育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所分院。学院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北京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农村与农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主任单位。学院坚持以农为主, 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做优种植、养殖类专业, 做强食品加工、农业工程类专业, 发展服务、文秘、财贸类及机电、电子信息类专业。现开设有60余个普通高职、成人高等教育及普通中职专业, 形成了农业种植类、畜牧兽医类等特色专业群。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1]建于2002年, 目前拥有馆藏纸质文献44万册, 电子文献34万册。馆藏文献主要以经济、农业、管理科学文献为主体, 兼有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 形成综合性的馆藏文献资源体系。学院数字图书馆目前可提供10多个数据库, 资源类型包括数字图书、期刊、报纸、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工具书、各种多媒体资源等。图书馆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实现了图书馆各项业务的计算机自动化规范管理和网络化信息服务, 实现了4个校区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存在的问题之一, 是由于纸质文献购买成本高, 采购资金相对紧缺, 使得年购进新书数量不足, 显然, 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距离满足教育教学和读者需求差距较大。因此, 图书馆应依据专业建设和读者需求及时调整馆藏结构, 加强利用互联网开放获取文献资源建设的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纸质文献资源不足的缺陷, 更好地实现为学院教育教学服务的目标。

2 农业特色开放获取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

开放获取是目前国内外正在日益兴起的一项旨在推动学术文献信息资源和科研成果利用互联网免费自由传播和共享的学术共产主义运动。2010年10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国际会议”, 这是首次在欧洲以外的地区举办[2]。它的召开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 同时也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供良好的契机。目前, 我国农业正在向产业化、规模化、生态化、合作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目标是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职业教育及大量农业文献资源的支持, 因此, 农业高职院校图书馆可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开放获取文献资源, 建设各类具有农业特色的文献资源及其数据库。如可建设包括《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研究》、《精准农业概论》、《中美农业发展比较研究》、《农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农业生态经济学》在内的《农业特色电子图书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中国农业年鉴》、《农业昆虫学》、《美国大观·农业概览》、《中国园林绿化树种区域规划》在内的《农业特色随书光盘数据库》;建设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玉米科学》、《河北林果研究》、《饲料博览》、《渔业经济研究》在内的《农业特色现期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中国农业投资指南》、《土壤学进展》、《山地农机化》、《河北农作物研究》、《江苏食用菌》在内的《农业特色建国后过期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浙江农业推广》、《福建农业》、《国立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杂志》、《华北农业》、《教育与农业》在内的《农业特色建国前过期期刊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院报》、《农村信息报》、《中国渔业报》、《农民日报》在内的《农业特色电子报纸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农业产业化研究》、《农业自然资源:土地和水资源》、《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问题》、《农业经济史研究》、《农业时代》在内的《农业特色文档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论坛》、《2008中国国际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讨会》、《APEC地区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国际研讨会》、《应对森林自然灾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内的《农业特色学术会议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包括《食用菌栽培》、《果蔬贮运与加工》、《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大田作物制种技术》、《蔬菜生产技术》等288门高职高专农林牧渔类精品课程资源在内的《农业特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资源数据库》。

3 农业特色开放获取旅游资源数据库建设

农业旅游[3]也称农业观光旅游, 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观光旅游类型, 也称旅游农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农业旅游是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即以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 并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业的统称。农业旅游目前主要有几种类型:一种是观赏整体农村的自然人文风光, 让游客亲身体验大自然、亲自接触大自然、身心回归大自然;一种是观赏农业生产、生活场景和田园风光;一种是参与性农业旅游, 是近几年在市场需求下产生出来的重要农业旅游形式, 如各类的果实采摘、动物家禽饲养、秋季收割、捕鱼生产等活动;还有根据季节变化开展的农业旅游项目, 如春季的农村踏青春游、夏季的农庄赏荷旅游、秋季的田园采摘旅游、冬季的鱼湖冬捕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4]。农业生态旅游是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 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生态经营模式, 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开发类型。对于大多数常年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 农村的概念越来越模糊, 根据人们要求返璞归真的理想, 开创了生态农业旅游的想法, 并得到很好的实施和推广, 现在很多地区都有生态旅游景区, 大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热爱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全国已建立了200余个农业旅游示范点, 仅北京市就有7个。以北京农业旅游资源为例, 北京农业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据此建设包括北京韩村河、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北京南宫旅游区、北京锦绣大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朝来农业园、北京留民营生态农场、北京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内的, 含有景点资料介绍、历史文献记载、旅游视频电视片的《北京农业旅游资源数据库》。

参考文献

[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图书馆.http://lib.bvca.edu.cn.[EB/OL].[2010-12-02]

[2]http://www.sciencenet.cn/m/Print.aspx?id=376837.[EB/OL].[2010-12-02]

[3]农业旅游.http://baike.baidu.com/view/1383214.htm.[EB/OL].[2010-12-02]

远程获取数字资源的方式探讨 篇9

近年来, 随着云计算的出现, 衍生出云图书馆、云校园这些概念。要想自由地在“云中漫步”, 就需要有在云的任何一个角落里获取云信息的方式, 数字资源远程访问系统应运而生。这种系统或方式将局限于校园网范围内使用的基于Web的资源访问对象和办公应用服务, 借助宽带Internet网络拓展到校外, 延伸现有资源访问对象和内部办公服务与应用空间, 提高访问对象利用率和内部办公的移动性。

2、原理和架构

远程数字资源获取服务实际上是实现架构在互联网络基础上的公共数据共享服务。目前系统架构分为C/S架构 (软件) 模式、B/S架构 (软件) 模式和V P N (硬件) 模式, 其系统原理都采用到S S L (Secure Socket Layer) 协议。SSL协议是高层安全机制, 广泛应用于Web浏览程序和Web服务器程序。[1]其协议过程是通过握手协议、记录协议和警告协议三个元素完成。首先SSl客户端连接至SSL服务器, 并要求服务器验证它自身的身份, 服务器通过发送一个请求, 对客户端的数字证书进行验证。即通过选择会话密钥、对称算法及用于完整性检查的哈希函数等, 对C/S两端的通讯数据进行加密。[2]

2.1 C/S架构 (软件) 模式

以创信达R A S远程访问系统为例, 它的系统结构如下:

如图一所示, 信达远程访问软件系统安装于以linux为操作系统平台的服务器上, 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通讯全部采用md5方式加密, 即使被截获也无法破译。服务器和资源服务器位于同一个局域网内, 远程用户安装客户端软件后, 即可通过该远程访问服务器透明地访问所有数字资源。

2.2 B/S架构 (软件) 模式

以英富森公司的易瑞授权访问系统为例。使用该系统用户只要通过IE浏览器就能实现资源利用, 用户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等功能。系统采用JAVA2.0技术, 以Eclipse作为开发平台, JAVA作为内核部分的主要开发语言。系统主要特点是基于Linux-box架构:以Red Hat9.0为基础, 以OpenLDAP (用户认证) 、OpenSSL (安全信息传输) 、Iptables (防火墙) 等开放源码项目为基础组件, 架构起了一个稳健的Linux-box软件服务平台。

2.3 V PN (硬件) 模式

以SINFOR的SSL VPN安全网关系统为例, 它采用IPSec VPN技术和SSL VPN技术结合的方式, 特点如下:

SINFOR SSL VPN安全网关系统通过HTML智能重构技术、应用转换技术和IP tunnel技术, 实现对所有网络层以上各种静态或者动态端口应用的完全支持, 包括:网上邻居、文件共享、TELNE T、FTP、OUTLOOK、SQL、Lotus NOTES、S YBASE、ORACLE等所有IPSEC能够支持的应用。[3]客户端在打开浏览器的SSL VPN登录界面时, 只需安装一个Active X控件 (可选) , 在客户端的机器上会生成一块专门用于SSL VPN通讯的虚拟网卡, 从而SSL远程登录用户可以使用所有基于IP网络层以上的应用, 见图二所示:

3、系统使用情况

通过以上三个系统的日志统计功能, 我们得到了2010年04月, 我馆校外读者分别在线使用三个系统的比较数据, 其中:

登录易瑞系统的人数为665人次, 总流量为5416.5MB, 在线时长为689:23:15小时。

登录创信达系统的人数为684人次, 总流量为4926.8MB, 在线时长为723:27:17小时。

登录深信服系统的人数为536人次, 总流量为853.2MB, 在线时长为603:46:08小时。

4、结语

通过以上三种系统的日志统计分析, 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读者易操作性方面, 纯web访问方式的系统结构读者最容易接受。技术可靠性及系统安全性方面, 有独特的S S L安全网关技术的硬件VPN系统最安全。系统扩展性方面:考虑到云图书馆以后更广泛的应用, 比如子主校区之间管理系统的共享应用, 现场采购纸质资源和采访查重等应用问题, 应选用具有网对网连接优势, 即有IPsec技术的硬件VPN产品。[4]网络兼容性方面:由于校园网网络接口瓶颈的问题, 如果要想达到比较流畅的访问资源效果, 需外加一个电信/网通的网络接入口。创信达系统新增加了一个加密隧道协议, 使得在同样的网络环境中, 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访问速度有所加快。

目前, 我馆购买的易瑞系统已运行了两年多, 系统仍在不断地完善改进功能, 已升级至6.0版本。读者反映使用情况良好, 可以使他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够获取到数字资源, 这种远程获取数字资源方式为真正实现数字校园化和云中漫步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摘要:远程访问系统将局限于校园网范围内使用的, 基于Web的资源访问对象及办公应用服务, 借助宽带Internet网络拓展到校外。本文通过比较几种数字资源远程访问系统的技术特点、使用安全性、用户易用性等, 找出适合数字资源获取的最优远程访问模式, 为其它用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ssl协议,网络层,应用层,远程访问

参考文献

[1]冯登国.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学杰.SSL技术在构建VPN中的应用.计算机应用, 2006 (8) :1827-1830.

[3]海滨.vpn技术及其安全优势的分析.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 (6) :46-49.

教学资源获取 篇10

以往的实践表明, 通过跨国并购难以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一方面是因为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取得竞争优势进而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 不会轻易让出;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企业本身在技术和管理方面差距较大, 对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认知、整合和利用能力不足。但是, 随着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竞争能力提升, 我国企业正面临着良好机遇, 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可能性大大增强。

跨国并购投入大、风险高, 稍有不慎, 会对企业整体经营产生不利影响。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面临着旧有经济格局的挑战, 客观上使跨国并购还存在较多的困难。

一是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本身难度较大, 需要进行周密策划和付出艰苦努力;二是我国企业并购后整合能力不高, 难以充分把握通过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并为我所用的机会。由于文化差异、法律法规差异以及管理问题, 导致企业并购后难以整合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很多;三是国际投资环境有待改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国家安全审查等多种手段, 阻挠我国企业在资源性及其他“敏感”技术领域的并购;四是我国政府的支持和相关服务存在不足。跨国并购作为我国实现技术进步重要途径的作用日益显著, 但是, 由于体制机制约束, 对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径缺乏有效引导。

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和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给我国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我国外汇储备丰富的优势, 选择重点领域, 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 把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跨国并购项目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引导企业有重点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开展并购, 结合国内创新战略部署, 实现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

加强部门协同, 使跨国并购成为我国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加强并购获取创新资源与现有研发体系和科技计划的衔接, 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充分考虑国际形势变化给我国带来的并购机遇, 立足于自主研发的同时, 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探索技术跨越发展的途径。

加强对企业跨国并购获取国际创新资源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国外研发机构的合作, 开展国际研发项目合作。引导企业建设海外研发机构, 形成全球研发体系。完善对跨国并购的技术、知识产权等相关信息服务, 加强对跨国并购中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评估工作, 尽早掌握和了解被并购对象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价值。

教学资源获取 篇11

记者:此次项目的成功打破了跨国公司对PDO的垄断,这将会对国内化纤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盛虹自身发展来说,又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张赟:该技术使用生物质原料,从日常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中提取,符合当前世界低碳环保、资源可再生技术发展趋势,生物法制备PDO、PIT聚酯也因此作为未来重要的生物质纤维新材料,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计划重点支持领域。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以生物技术为特征的“绿色工程”,向传统的石油化工提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挑战。

本项目投产后将迅速形成PTT产业链的国产化技术,并形成具备生物质纤维特点,集PDO生产、PTT合成、PTT纺丝、PTT面料印染技术和产业化一条龙,盛虹将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生产此产品的公司。

记者:此次项目是盛虹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完成,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此次产学研合作的具体过程?院校在此次项目研发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张赟:清华大学在国内最早开展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粗甘油发酵生产PDO的研究,申请了一系列专利,其中核心专利申请已获得包括美国在内的十多个国家的授权。盛虹集团与清华大学紧密合作,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及科研研究所,结合国内外从事相关产业的知名企业(如德国GFT公司、上海的过滤器总公司等),与清华大学一起实施万吨级工业装置设计开发。清华大学在此次项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从菌种的筛选、培养、基因改造,完善生产工艺流程,工业装置的设备选型,生产技术骨干的学习培养。清华大学与盛虹集团的科研团队全程参与,是这次项目能够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

记者: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对于企业来说有着怎样的作用?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张赟:盛虹一直非常注重产学研合作,经常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东华大学、苏州大学等科研院所进行产学院合作。与东华大学进行技术合作开发,提高纤维的物性指标,改善纤维品质。

产学研合作是我公司获取外部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对企业扩展技术领域、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分散研发风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司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人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将研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企业技术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在产学研合作中对某一项技术研发也遇到过问题,通过高校、科研院所的理论指导,与公司研发人员的实验验证,共同探讨解决。

记者:对于企业来说,应如何合理进行产学研合作?今后在产学研方面还有怎样的规划?

教学资源获取 篇12

关键词:英语阅读,主旨,方法

1 引 论

文章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英语学习本身需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主旨的获取是英语阅读的第一结果, 直接影响着对细节信息与未知信息的获取。因此, 准确、快速地获取所读文字的主题思想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 对主题思想的特征, 获取的途径、方式等研究很多, 但学生学习的效果却参差不齐, 原因是对主旨阅读的方法不精确、不固定、变化多、要求高。以段落中心的判定方法教授为例, 一般教学中都认为, 段落主旨获取的核心要素是寻找段落中心句的位置, 有三种主要途径: ①在段落相对固定位置寻找, 如段落的第一句、第二句或最后一句; ②特殊标点符号处, 如破折号, 冒号等; ③引出主旨的常用句型, 如强调句, 因果句等。方法途径覆盖了词、句、结构、技巧等多方面特征, 却无法保证特征的普遍程度。例如, 即使知道英语段落的中心句常见位置是第一、第二或最后一句, 但不能保证每篇文章的每个段落都遵循此原则; 即使三选一, 也没有选取的标准。在判断整篇文章的中心时, 也面临同样问题。传统教学认为, 获取文章中心即寻找全文的中心句, 首先可以快速“扫描”文章的第一段, 找出主题句; 如果文章的第一段没有非常清晰的主题句, 那么就阅读文章的第一段, 最后一段以及各段落的第一句话, 以期通过各段落中心的加总来获取全文中心。问题在于刚才所指文章结构是总体上的情况, 并不是所有文章都严格遵循。有时一篇文章没有明确主题句, 首末段也没有总结作用, 同时各段落也缺乏主题句, 实际都需要读者个人的理解, 准确性无法保证。如何能提升判断的准确性, 探求能精确且固定表达主旨的标志用语与结构特征, 而不是靠语感来主观推断就成为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2 段落中心特征及其获取方法

段落只要不是仅由一个句子构成的段落, 都可以用句子来概括段落中心 ( 仅有一个句子构成的段落中心为句子主干) , 也就是用中心句来概括段落中心。从前文所知, 段落中心句并不能由句子所在段落位置或标点符号与用词特征完全精确地呈现, 但并不因此就放弃找寻主题句的思路。段落中心句的最本质特征是该段落最重要的句子。表现为, 若将段落进行删减, 能保留到最后的一个句子一定是中心句, 一旦中心句删除, 整个段落就没有意义了。由此可知, 找寻段落中心句的过程, 实际是区分段落中重要与非重要信息的过程。英语文章的段落中, 重要与非重要信息是有严格区别的, 特征鲜明且可以精确固定, 共分两大类型, 一是转折大类, 二是论点与论据大类。

2. 1 转折大类

( 1) 转折标识语义的转变, 其在文章中有两个基本特征: 表示前后语义相反、观点的改变; 转折后的观点是中心信息, 重要信息, 转折在英语文章中有几种可找寻的特征。

①标准的转折词。指词语的本意表示“但是”, 包括常见的: but, yet, however, nevertheless, nonetheless等。

②标识让步关系的逻辑词。让步关系的词语本意是“虽然”或“尽管”, 包括常见的though, although, eventhough, In spite of, despite等, 其与转折词构成内容上的关联关系。由于英语在写作时, 语法要求关联词只能出现一个, 因此, 让步关系逻辑词出现的地方, 其引导的前半句属于转折前的内容, 非重要信息, 而后半句实际隐含着转折的意思, 属于转折后的内容, 是段落的中心和重点。

③起到转折作用的词。表达转折关系还存在字面意思不是“但是”, 但在实际使用中隐含转折含义的用词, 包括表示前后相反的by contrast, on the contrary等, 表示前后替代关系的instead, 以及表示真实含义的in fact等, 都提示词语后方含义的重要性。

④起到让步作用的词。同样存在字面意思不是“虽然”或“尽管”, 却在实际使用中隐含让步关系的用词, 如It sounds like或It looks like等。其语义潜含一种不确定性, 是树立起一个未来要打掉的靶子; 引导的内容之后, 一般采用in fact一类词表达真实情况绝非如此, 从而产生转折关系。以此类推, 凡是作者在文中否认的信息, 都可以起到让步作用, 属于转折前的非重要信息, 而后被作者确认的才是中心信息, 如转折常用的句型: not—but—即是如此。

( 2) 转折结构的特征判断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①固定的搭配的用词会有替换。如转折的常用句型:not—but—在使用中用词并不固定, 否定词not, 转折词but都可以被同义语或同结构信息替代。例句Unlike mostof the world's volcanoes, they are not always found at theboundaries of the great drifting plates that make up the earth'ssurface; on the contrary, many of them lie deep in the interiorof a plate. 中否定词除are not外也使用了unlike, 转折词不是but, 而是用on the contrary替代。因此, 只要满足转折结构的基本构成要求, 用词的灵活性不影响语义特征的表达。

②有使用一整句话表示的转折关系。例句—makes itsound like a precise science. 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 The link between interest rates and inflation is uncertain.中, 第一句使用了it sound like的特征词, 并且前后句中的precise science与uncertain意义相反, 可以推知语义有转折关系, 后一句“利率与通胀关系不确定”应是本段重点, 则Nothing could be further from the truth. 一定在段落中表明转折关系。而此句本意为“事实绝非如此”, 也确实符合转折的意义特征, 因此, 使用一个完整句子来表达转折关系的情况也时有出现。

③转折词后为重要信息也有条件限制。前文所指, 转折词之后一般为重要信息、中心信息, 转折词之前为非重点信息已是可以普遍使用的判断特征, 但也有明确的条件要求。例句Death is normal; —yet as medical consumers wetreat death as a problem to be solved. 中, 前后文在对死亡是不可避免还是可解决上存在语义相反, 并有转折词yet, 符合转折的基本特征。但该内容的重点意思并不是“死亡可以被作为问题解决”而是转折词前文的“Death is normal; ”。原因是, yet之后并不是作者本人的观点, 而是明确的as medical consumers的观点。因此, 转折词后, 只有作者的明确观点才起到标识后置为重要信息的作用;所有非作者本人的观点及被作者否认的观点, 都不是段落的中心与重要信息。

2. 2 论点与论据大类

第二大类是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段落中的论点是作者的抽象观点, 是重要的信息和段落中心。而论据在段落中起着对论点的支撑作用, 通过更直观的方式, 更丰富的内容一方面充实、完善、合理展开论点的信息, 另一方面也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点信息, 因此属于非重点、非中心的信息。利用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找寻段落中心, 从逻辑上应是寻找论点的过程, 但论点的抽象性、概括性特征决定了其是“短小精悍”, 同时又没有更直接的稳定特征, 因此直接搜寻是困难的。虽然论点很难一眼看出, 但充当论据的内容, 在段落中是有明确特征的。根据论据的特征, 有目的地删除论据, 最后得到的一定就是论点信息, 这也是获取段落中心的可靠方法。论据的固定特征有以下几类。

( 1) 举例类。英语文章的段落中会出现举例的内容。完整的举例结构可分为两个部分: 例子的总结与具体的实例。其中, 例子的总结是抽象概括的信息, 属于论点; 而具体的实例则是明显的论据。从逻辑上看, 两者在段落中所要表达的语义完全相同, 具体实例语句的出现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例子的总结 ( 论点的信息与要求) 。举例结构有特征明确的用词或句型如as, for example, there are—to name a few等; 或有明确的标点符号, 如破折号、冒号等, 因此特征明显, 寻找方便。

( 2) 数据类。文中的明确数据或量的表示, 作用与举例的语句类似, 为了对观点的证明更有说服力, 更真实, 以便读者以更直观地理解来对应数据所证明的论点。因此, 数据阐述的语句, 在段落中不构成中心信息, 但特征明显, 便于挑选后删除并找出其证明的观点, 即为论点。

( 3) 引用类。文中使用某人说的话是最标准的引用结构, 其他引用来源包括某文章、某杂志、某学派、某理论等。目的是从多方观点来支撑段落中作者的论点, 常用结构是: “—”, says—, “—”。其中双引号中内容为引用的内容, 因此, 文中搜寻较为方便, 可以快速删除, 有利于中心句的暴露。

以上三类论据, 因在文中有明确的用词或标点符号, 特征明显, 便于寻找。将其有效删除, 可以规避不重要信息的干扰, 将论点凸显, 中心凸显。虽然特征明显, 但主要问题在于, 英语文章不是每个段落都配有举例、数据或引用的句子。而段落里出现量最大的论据, 自身缺乏明显特征用词与标点, 这就是解释。

( 4) 解释类。解释的本质特征是指语句表达的意思是对前文某一词或句的内容意思更为准确、详尽的复现, 下定义, 作诠释应是最直接代表。如: Exceptional childrenare different in some significant way from others of the sameage. 采用“—是—”的结构, 为下定义的常规样式, 不难体会是对Exceptional children做出的概念规定。下定义只是解释的一种类型, 只要句意表达是针对前文内容, 或文中的句子与前一句意思一致, 也就是同义语复述, 详述, 再述时, 就是解释。解释的句子没有固定的用词或标点符号特征, 只能通过对句子意思的获取后, 剔除掉所有语义一致的句子, 就是去掉了解释的句子, 使中心暴露。如Some pessimistic experts feel that the automobile is bound tofall into disuse. They see a day in the not - too - distant futurewhen all autos will be abandoned and allowed to rust. Others, however, think the auto is here to stay. They hold that the carwill remain a leading means of urban travel in the foreseeablefuture. 文中第一句说“汽车未来必将不再使用了”与第二句“所有的车要被抛弃”意思一致, 第二句是对第一句做了同义语详述; 第三句说“车要保留”与第四句“车会成为城市交通领导性的意义”之间意思也完全相同, 第四句是对第三句的解释, 在判断段落中心时, 第二句与第四句应该去掉。解释类型中也存在一种特殊类型—反义论证, 虽然量有限, 但样式明显, 采用“如果不—就不能—”的样式, 如, —you must know how to identifyshared experiences and problems. Your humor must be relevantto the audience and—Depending on whom you are addressing, the problems will be different. 其中, “你必须识别共有”是观点, 下一句“你的幽默与观众一致—”就是同义语解释; 最后一句“根据对象不同, 问题不同”是典型的“如果不—就不能—”的反义论证。解释的类型, 虽然必须通过对每个句子读取意思后的对比才可以判断, 但其优点是, 解释是每个常规段落都有的信息, 并且使用量非常大, 熟练其特征, 有助于更有效率地把握英语文章。

3 文章中心特征及其获取方法

段落中心是全文中心的基础, 当文章的段落数量较少且段落间结构清晰时, 获取文章中心最直接的方式即加总各段落中心; 局限是不能应对所有类型文章, 特别是段落数量多, 结构关系特殊、复杂的文章中心。必须研究文章整体的段落布局及分类, 根据段落间关系的特征, 才能更有效地获取文章中心。

( 1) 文章的段落架构主要有二类情况。

第一类是标准的文章, 包括以总—分—总架构的文章, 以提出话题, 分别介绍话题的几个方面架构的文章, 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架构的文章。这三类文章的段落间关系清晰、简单、明确, 称为标准的文章。总—分—总的架构中, 文章中心一定落在总论上。如第一段表述The American economic system is organized around a basicallyprivate - enterprise, market - oriented economy—第二段表述An important factor in a market - oriented economy, 第三段表述The important factor in a private - enterprise economy, 很明显第一段对第二、第三段是意思包含关系, 文章中心在第一段。一个问题几个方面的架构类似于总—分—总架构, 文章中心一定落在该问题上。如第一段表述—theylove and respect few things more than a uniform. 后面段落分别表述其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的内容, 则中心话题一定落在uniform上。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架构, 中心一定落在解决问题上, 因为问题的解决自然内含了问题的提出。上述类型的文章里, 段落间联系紧密, 逻辑结构清晰, 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作用, 这是标准文章与非标准文章的最大差别。

第二类是非标准文章。非标准文章的核心特征是文中有段落无法概括进全文中心, 也就是段落要被删除的情况。例如, 文章第一段说—however, think the auto is here tostay; 第二段说The motorcar will undoubtedly change—; 第三段说the auto in the future will still be the main problem inurban traffic congestion. One proposed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the—; 后两段是对解决问题的系统做出解释。此时可见, 第一段的核心意思stay, 与第二段的核心意思change, 及第三段的中心“拥堵与解决”没办法糅合在一起概括, 于是, 第一段和第二段就被默认为是一个话题的引出, 真正的全文中心是后三段, 表述了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traffic jams. 由此可见, 非标准文章的段落间关系比较复杂, 把握文章中心时需要取舍, 以占比较多的段落中心总和为全文中心。段落可删除的情况及文章结构如下:

①转折前的段落删除。与前述的句与句关系类似, 当文中的段落间出现转折关系后, 同样重视转折后的信息, 则转折前的信息可以删除, 便于文章中心材料的集中。

②充当并列, 数据、引用、解释的段落可以直接删除。经前文分析可知, 并列、数据、引用、解释的句子因语义与前后文一致, 概括中心时没有必要重复。当形成段落后, 其特征相同, 通过更丰富的材料, 以同义语更好地复现文章核心观点, 因此, 在概括文章中心时, 文中对相同内容的重复段落, 直接删除。

③充当举例的段落在删除中要特别注意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举例的句子很简单, 用来单纯形象化例子所对应的观点, 看到举例删除即可, 例子的两端是总结的所在。但当举例成段后, 因其对文章结构的隐晦, 比单纯举例的句子在阅读时更复杂。当举例成段时, 文章的整体结构就是总结与举例, 但是, A. 不同例子之间差别较大, 表现为文章中各段落意思完全不同, 如第一段说蓝鲸, 后面就说深海火山爆发、洋流等; B. 总结不明显, 能够明确表明是对例子总结的内容非常少, 如Tracking whales is butone example—表明是例子的总结, 但全文就这一句。而更多的时候, example并不出现, 文章利用承上启下的句子等充当观点, 更加隐晦。因此, 阅读中, 需要对举例的特征有深刻把握。判断的标准除有特征的用词与标点外, 凡是文中采用记叙文方式写作的文字、段落一概属于叙事, 而不是论点论据关系, 需要全部删除。

( 2) 通过对全文段落的取舍, 在文章范围内, 就可以尽快、高效地找到中心, 为阅读的各项学习、工作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 上述方法都想表明: 英语阅读中需要遵循一些原则才能更有效率地获取段落中心与全文中心。

①获取的方法和参考的文字特征必须明确、固定;保证在任何文章中都可以依此处理。

②在阅读的场景中, 无论阅读的内容多少, 其中的强弱对比, 重要性与非重要性信息的对比, 是中心内容与非中心内容对比辨析的重要基础。

③英语阅读的能力培养过程, 就是逐渐明晰阅读场景中词与词, 句与句, 段与段之间关系的过程。

参考文献

[1]Michael Milton.深入浅出数据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上一篇:主客观视角下一篇:重叠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