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支教

2024-10-12

网络支教(通用11篇)

网络支教 篇1

1 问题提出

对2012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所出版的论文进行全面分析发现, 教育公平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当前, 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现在城乡差异、教育资源差异、偏远地区受教育机会平等性等几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1]。”

为了缩小基础教育城乡差异, 帮助农村地区克服学生多、教师少的问题, 政府曾提出顶岗支教计划。该支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西部贫困偏远地区学校师资匮乏的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支教活动的深入开展, 依靠派遣志愿者进行义务支教的方式出现了很多问题, 直接影响着支教效果。顶岗支教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支教的可持续性低, 教学质量不高。顶岗支教期间, 支教者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信息技术的辅助, 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营造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有效建构。但是在支教者离开后, 任课教师沿用原来的教学模式, 支教者形成的教学模式又慢慢被遗忘, 对教学起不到根本的改变作用;二是支教费用高。支教两地来往的交通费、生活费等大多由支教者承担, 给支教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义务支教的性质, 导致支教学校、被支教学校缺乏对支教者的经济支持, 使支教者在支教过程中无条件奉献, 严重影响了支教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针对顶岗支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张静茹、卢宁、史婷等[2,3,4]提出利用网络平台或者网站进行网络支教, 经过调查研究,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使得城乡差异有所缩小。本文在此基础上, 提出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支教模式, 该模式是指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视音频设备与通信网络对学习者进行教学实时授课, 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与教师建立实时的反馈联系。其教学过程是:教师本地讲授———网络实时转播———学生集中实时学习———学生通过通信网络设备提问咨询。支教教师在不离开本地教室的情况下, 同时对本地学生和异地学生进行上课, 使得两个教室的学生犹如在一个教室上课, 达到如同面授的效果。

2 网络支教模式优势分析

2.1 视频会议云存储

视频会议系统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 通过现有的各种电信通讯传输媒体, 构造虚拟交流空间, 通过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完成的实时、可视的信息交流。教学信息总量的海量增长, 使传统的存储方式再无力承担这种负荷, 相比之下, 云存储将以更高容量、更稳定的存储方式满足教学需求。

视频会议云存储的出现, 突破了传统存储方式的性能瓶颈, 使云存储提供者能够联结网络中大量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形成异常强大的存储能力, 成功解决存储难题。教学中有大量的资源需要存储, 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试题、教学视频等, 视频会议云存储不仅使得大量存储成为可能, 更为教学提供了灵活的教学形式, 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5]。在教学中, 最重要的是完成两端的信息传送, 需要传送的信息有很多形式, 包括视频、音频、文本、图像等, 如何将这些信息有效地组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亟待解决。由于当前网络带宽的限制, 流媒体技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6]。对于支教教师来说, 只需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正常授课, 对学生进行正常提问,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等, 无需担心由于网络延迟等问题而影响上课效果。对于学生来说, 只需跟着教师的步骤正常听课, 无需担心因为带宽问题出现听课不流畅、交流不顺利等状况。

2.2 双向实时交互

该模式是一个双向交互系统, 实现了本地与异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该系统中, 学生不仅能看到教师的图像, 听到教师的声音, 而且教师也能了解异地学生的情况, 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策略, 控制教学进程, 还能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得到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等。整个教学过程是基于双向传输网络系统和电子双板开展的。每个异地或本地的教室既负责教学信号的发送, 又负责教学信号的接收, 实现无延迟信息传输。该模式能够实现师生的实时交互, 相当于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空间上的延伸, 因而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网络支教过程中, 教师到达现场授课并不意味着异地学生也必须到教师所在的地点上课。整个授课过程是教师借助于通信网络、电子白板和接收设备完成的。这种教学的优点是创设出了一种虚拟的课堂环境, 临场感强, 教学效果好。

2.3 教学方式多样

该模式采用的是双向互动、实时授课、交互式课堂面授相结合的方式。虚拟的课堂环境能使异地学生听学校教师讲课, 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看到学生的反映, 接受并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双方还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进行课堂讨论, 提问答疑, 通过虚拟环境完成远距离操作和演示训练等。这种模式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上的延伸。其优势是能实现信息传播与反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易于控制教学效果。但是在形式上, 它与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教学方式中, 教师是教学的中心, 是知识的传授者, 在教学中处于权威的地位, 而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给什么“装”什么, 给多少“装”多少, 学习的“自由度”很小[7]。视频会议网络支教模式摆脱了教师主观讲授、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教学局面, 一方面,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 而是变成了教学的组织者、督促者、参与者, 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另一方面, 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充当提问者和回答者的角色。这种角色转换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改变了以往学生的被动地位,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同时, 教师授课的实时性和可重复性, 使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摆脱了传统教学的限制, 学生可重复观看教学录像, 直到掌握知识为止。

2.4 激励机制健全

海南师范大学赵京波等[8]认为, 顶岗支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 对缓解贫困地区教师素质差和数量不足问题、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孟世才教授等[9]提出构建城市优秀教师支教系统, 城市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 为农村小学教师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视频会议网络支教模式与顶岗支教和实地支教相比较而言, 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开展支教活动, 支教教师不需要奔赴被支教学校现场进行教学, 只需要在本地给异地学生开展同步教学即可, 节省了交通费、生活费等开支, 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支付一定的网络等费用, 降低了支教成本, 从根本上解决了顶岗支教费用高的问题, 为支教者减少了经济负担。采用视频会议网络支教模式, 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 提高支教者的实践教学能力, 激发其支教热情, 促进支教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提高支教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为农村教师接受继续学习提供了机会, 有利于他们接受先进的理论知识,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教学水平, 改进教学观和课程观, 提升自身业务素质。

3 结语

针对顶岗支教过程中出现的可持续性低、支教费用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本文提出了基于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支教模式。视频会议网络支教具有云存储、两地师生双向实时交互、教学方式多样、激励机制健全等优点, 弥补了顶岗支教的不足, 同时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该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视频会议系统价格昂贵, 偏远地区的学校也许无法支付, 因而难以大面积普及;网络支教对网络带宽的要求极高, 一旦出现通信堵塞, 就会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支教教师与被支教学生在空间上的距离, 导致教学反馈不及时, 不能及时强化教学效果。

摘要:顶岗支教一直是提高乡村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但在实施过程中, 出现了支教可持续性低、支教费用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视频会议网络支教模式, 该模式具有视频会议系统云存储、两地师生双向实时交互、教学方式多样、激励机制健全等优点, 目的是提高乡村教学水平, 缩小城乡教学差异。

关键词:视频会议系统,网络支教,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宣小红.教育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对2012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转载论文的分析与展望[J].教育研究, 2013 (2) :21-32.

[2]张静茹, 苑淑娇.保定市唐县义务教育城乡师资均衡现状调查[J].保定学院学报, 2011 (24) :124-128.

[3]史婷.西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发展透视[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2 (4) :66-67.

[4]卢宁.网络教育背景下的新型义务支教模式探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 :123-125.

[5]视频会议系统[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u1L83RIJINzL1BYx7MsVpr0EuLULdHmrnTKkJL7fJo_Z1uBOco Cm0qzYiaQ4JDzv, 2014.

[6]崔学敬.基于流媒体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D].合肥:安徽大学, 2004.

[7]王继新, 张屹.远程教育原理与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8]赵京波, 陈建花, 苏建伟.少数民族与贫困地区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3) :6-7.

[9]孟世才, 张辅, 杨开勇.西南农村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5 (4) :39-42.

网络支教 篇2

支教前:于各(昌大)网络论坛、贴吧、各个微博上同时进行支教活动的宣传,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同时阐述支教的意义。扩大影响力和同学间的知晓力度。

支教时:及时对支教中的各种亮点、成果在网络上进行宣传,做出报道;各个支教者的支教心得可每天同步更新在微博,分享经验。被支教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可用文字、照片等形式报导。同时在此期间,定期回复学生的回帖、留言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支教。

支教后:对支教成果进行宣传(可做一个网络专题);总结归纳出支教人员的心得体会;被支教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学习成绩等)。以及下一次支教计划的网络宣传计划。

媒体&内容

新浪:微博发图文结合博,部内关注该条微博,尽量转发;亦可在论坛发表相关主题。

腾讯:微博的同sina,空间里可以发心情及日志,同时可以在他人空间进行支教活动的宣传留言(忌多、杂,勿扰人);同样的,部内人员多多转发分享。

贴吧:可在昌大的各个分吧发表相关主题帖,图文结合进行支教宣传。人人:在青协的人人主页将支教作该期的主题登于主页,皮肤,心情等均换成与支教相关内容,并在自己的人人圈内进行宣传。

新浪微博:729122053@qq.com密码:2011jgqzx

我的支教经历 篇3

栖身之所

到学校以后,校长把我领到了专为我准备的住室,用薄薄的三合板与教室隔开的半间临时小屋。我找来笤帚、抹布和水盆,清理了一上午,小屋总算有了点模样,可以“入住”了。

中午,吃过学校举行的“欢迎宴”,我来到了那间门破了个洞、窗户无几块完好玻璃的教室,向孩子们作了自我介绍,就算正式上任了。我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带着这些孩子去拔校园里疯长了一个暑假的野草。当天晚上,浑身酸痛的我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久久难以入眠,想着即将到来的两年漫长的支教生活,我感到茫然,甚至有些恐惧。

一年后,我又换了一个住室。原因是学校后面的教师宿舍被上级认定为危房,不能再住人,先前住在里面的一位年轻女教师必须搬出来。出于安全考虑,校长跟我商量,让我把住室让给那位女教师,我则搬到学校大门旁闲置的门房里栖身。这样,我自然而然地又兼做了学校的门卫,名字和职责都挂上了墙。每天早上,我打开大门迎接学生的到来,夜晚锁紧大门,守卫着学校的安全。

孤寂的冬夜

一位曾在五纪小学支教过的老师告诉我,夜晚的五纪学校不是人呆的地方。在学校里,白天还好过,因为有学生,学校显得热热闹闹,可一到夜晚,尤其是冬天的夜晚,寂寞得简直要使人发疯。他说,在一个下雪的冬夜,由于停电,他早早地就睡了,辗转反侧地数着数字,终于睡着了。一觉醒来,看着因窗外积雪映照而有些微亮的房间,以为天快亮了,可是一看表,才夜里9点多钟。

我笑了笑,以为他言过其实,心里很有些不屑。当时想,如此寂静的夜晚,对于我这个爱读书、喜欢写点东西的人来说,正是梦寐以求的好环境!可是随着冬季的到来,我很快就尝到了这种孤寂的滋味。也是一个雪夜,也是停电,我无事可做,便点了蜡烛,打开一本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四周太寂静了,静的让人感到恐怖和窒息。在城市里,我常常哀叹没有能让人静下心来读书的环境,可现在环境有了,心却静不下来,孤独和寂寞紧紧地包围了我。

我钻进被窝,吹灭蜡烛,想让自己静静地入睡,可黑暗一下子吞噬了我,我仿佛正一点一点地向无底的深渊沉下去,无助和恐惧向我猛烈地袭来,我把头紧紧地捂在被子里,浑身蜷缩成一团。此刻,我是如此强烈地渴望听到一点声音,哪怕是一两声狗叫,也会让人感到自己还活在人的世界里。但我又害怕听见声音,因为任何东西哪怕发出一丁点响动,都会如石破天惊般撞向我的耳膜,冲击我的神经,让我心惊胆战、惊恐不安……

那以后的日子里,我尽量让夜晚忙碌起来。家访成了我支教时许多个夜晚要做的工作,批改作业、备课、读书、写教学日志等把我夜晚的时间填充得满满的。我常常把自己累得没有了思想,倒头便睡。尽管如此,两年的支教过程中,孤寂难耐的黑夜还是时不时地让我备受折磨和煎熬。

难忘的野菊花

支教两年,我连续接手了两个每次全乡期末考试排名都是倒数第一的毕业班。到毕业统考时,第一个毕业班升至第二,第二个毕业班以及格率100%的绝对优势跃居第一,打破了该乡高年级期末统考成绩无100%及格率的记录。两届学生里,有多名孩子的作文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两名孩子在市级征文比赛中获奖。

汗水和心血的付出,不仅仅取得了成绩,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孩子们的亲近和爱戴,他们以乡村娃娃特有的方式回报我。两年的时间里,孩子们让我尝遍了山村里所有能吃的野果子:晶莹圆润的樱桃、黑珍珠般的葡萄、鸡蛋大的梨、嘎嘣脆的甜枣;让我见识了每一种野花:带刺的蔷薇、蝴蝶似的藤萝、嫣红的指甲花、馨香的金银花。而收到最多、最难忘的还是野菊花。

每年秋季,当黄灿灿的野菊花开满沟沟坎坎时,我的办公桌就成了野菊花的地盘。每天早上,孩子们都会为我送来一捧捧带露的野菊花。为了采摘野菊花,孩子们不多的几身衣服常常被露水打湿,鞋常常被湿泥弄脏。为此,我曾多次心疼地提醒他们不要采摘了,但孩子们不听,甚至还展开了竞赛,看谁采摘的野菊花漂亮!我假装生气不收,孩子们仍旧趁我不在办公室时偷偷地送,有时还请其他老师转送。

没能吃上的炖母鸡

一天早晨,我正在班里指导孩子们早读。突然,一个名叫刘娟的小女孩径直走上讲台,拉拉我的衣角,大声说:“老师,您怎么不生病呀!”我一愣,不明白她的意思。正在读书的孩子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搞糊涂了,不解地盯着她。刘娟急了:“老师,您要是生病了,我就让我妈把我家的老母鸡杀了给您炖汤喝!”我松了一口气,孩子们也大笑起来。刘娟转身冲着同学们说:“你们笑什么笑?难道你们不爱乐老师?乐老师生病了不该这样做吗?”看着刘娟气鼓鼓的样子,听着她天真的话语,一股暖流涌遍全身。我拍拍刘娟的头说:“谢谢你,老师的身体很好,没有病,也不会生病的。”

原来,前一天放学时,刘娟看到别班的一名学生提着鸡蛋去看望生病的老师,心里一动。回家后,她对妈妈说老师病了,晕倒在讲台上。她妈妈吃了一惊,忙说:“还不赶紧去看看!”“拿什么去看乐老师呢?”她问。“把咱家的那只老母鸡杀了给老师炖汤吃吧!”她妈妈说着便要去抓鸡。她听了拍手大叫:“妈妈,您真好,跟我的想法一样。不过,乐老师今天没病,等老师病了咱再杀鸡炖汤吧。”孩子心里藏不住事,第二天一到校,就上演了那一幕。

这以后,我再“没敢”生过病。感冒发烧,嗓子疼痛,我就悄悄吃点药片挺过去;胃痛病发作,也不敢声张,偷偷跑到村里的小诊所打针、吃药,努力瞒过孩子们的眼睛。自然,我最终也没能吃上刘娟家的炖母鸡,但鸡蛋却没少吃,孩子们时常往我衣兜里塞,往我抽屉里装,也弄不清究竟是谁放的,只能“被迫”收下。

不得不吃的家访饭

支教两年,家访成了家常便饭。我把学生分为东西南北四片,每次走访一片,这样一来,每个孩子我差不多每周都能去家访一次。家访的时间通常是在下班后,起初,由于没有摸准乡亲们的生活习惯,常常赶上他们吃晚饭,免不了一番热情邀请,弄得我很不安。慢慢地,我掌握了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亲们吃晚饭的规律,一般来说,农忙时他们回来得晚,7点钟后才能吃完晚饭;冬天农闲时,晚饭就吃得特别早。从此,再也没赶上乡亲们吃饭的尴尬事,但有一次家访,我还是不得不在学生家里吃了一顿家访饭。

那是2002年春耕时候,我8点多到一个学生家家访。在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孩子家长开始到厨房里做饭,我以为他们还没吃晚饭,也没在意。到9点钟,我结束了辅导,准备到下一个孩子家去,结果被孩子的父亲拉住,硬按到饭桌旁。孩子的母亲麻利地从厨房里端出一盘鸡蛋炒韭菜、一盘腊肉炒笋子和其他菜饭,说他们还没吃饭,非要留我跟他们一块吃。任我如何推脱,就是不让走。没办法,我只好坐下来吃第二顿晚饭,他们吃的很少,总是把鸡蛋、腊肉往我碗里夹。这些平时不怎么讲究的乡亲,那天不仅手、脸洗得干干净净,而且还准备了一双专为我夹菜的筷子。

质朴的乡亲

这里的乡亲就像这里的土地一样质朴,你播下一粒子,他就要回报你千万颗粮食。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为他们的孩子做了一点份内之事,他们却总是记在心上,想着找机会报答。

每次遇到学生家长,他们总是那么几句质朴的话:“你可救了俺的娃啊!到俺家吃顿饭吧。要不,俺心里过意不去啊!”

每次我到村里的小街上买菜,碰到学生家长卖菜,他们就会把自家种的菜向我篮子里塞。当我给钱时,他们说什么也不肯收,推推让让半天,还常常惹他们生气。如果碰到几个家长同时卖菜,那小街就热闹了,你拉我扯,忙不迭地把自己最时鲜的蔬菜往我篮子里塞。到后来,我宁肯跑到十多里外的乡里买菜,或者请同事们捎带,也不愿到村街上去买菜。

让我难为情的还有洗衣服。在我们学校附近有一个不大的池塘,塘埂上架着一条红褐色的长石条。附近的乡亲们都在那儿洗衣服,我也是。因为石条上只能容得下一个人,所以,我每次去,乡亲们都会主动把石条让出来,让我先洗。如果遇到学生家长,还会抢着帮我洗衣服,弄得我很难为情。为了避免遇到学生家长,后来每次去洗衣服之前,我都要站在学校门前“侦察”一番,确定没有人再去。再后来,我摸准了乡亲们洗衣服的时间,洗衣服的时候很少再碰到家长。后来有一名学生突然问我:“乐老师,我妈说您很长时间没去洗衣服了,脏衣服该积了不少吧?我妈让我把您的脏衣服带回去,她帮您洗。”

2001年,信阳大旱,庄稼几乎绝收,人畜饮水都出现了困难。沟渠干了,池塘干了,就连大水库都见底了。

五纪学校的井水枯了,乡亲们自家的压水井枯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眼深井还能打上水来。这几眼深井水成了几个村民组乡亲的救命水,各个村民组都派专人看护,防止外来人偷水,但对我、对学校的老师却是例外,我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到每一口深井里去挑水。我每次去挑水,还常常得到乡亲们的帮助,有时甚至替我把水挑到学校。为了节约水,我每次只打大半桶水,尽量少喝水,脸从来没洗干净过,脏衣物我都攒在一起,带回市里洗。

村支书的表扬

我在五纪的第一个教师节,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座谈会。座谈会在一间教室里举行,教室布置得很简单,破旧的课桌被我们几个年轻教师摆成“口”字形,讲台上摆了两张稍新一点的课桌,当作主席台。麻麻点点、凸凹不平的黑板上,一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老师用白粉笔写了“庆祝第十六个教师节”几个大字,每个字都用红色粉笔勾勒边框。黑板的空白处画了几枝似菊非菊的花朵作修饰。那是我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参加的最简陋的一次教师节座谈会,但却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教师节座谈会。

那天,参加座谈会的最高级别的领导是五纪村的党支部书记钟玉明。他个头不高,体态偏瘦,别看他其貌不扬,但在当地却很有威望。他坐在主席台的正中,左手夹着一支烟。当校长请他“作指示”时,他弹了弹烟灰开始讲话。讲着讲着话题一转,说到我身上来:“今年来咱们村支教的乐兵老师是位好老师,他不但课讲得好,还喜欢咱们农村的娃。昨儿下午,我在楼下偷听了乐老师的两节课,他一点也没嫌弃咱们娃,甚至比咱们自己的老师对娃还要好……”

回想起来,昨天下午是我来五纪支教的第一次作文课,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我,我就模仿名师于永正老师的一节写人的作文课,让孩子们来写一写我。我让孩子们首先观察我的外貌特征并描述出来。起初,孩子们有些拘谨,总是捡好听的说:有的说我“英俊”,有的说我“戴副眼镜,知识渊博”,有的说我“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全都是夸赞的话。后来也许是实在想不出好词来夸我了,便有孩子绞尽脑汁地说我“眼虽小,但有神”,有个孩子竟说我“亭亭玉立”,引起了一阵哄笑,也使沉闷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突然,一个小男孩说:“老师的嘴有点向右歪!”声音虽不大,但在安静的教室里却似惊雷般掠过了每个孩子的头顶。顿时,孩子们都屏住了呼吸,目光直直地投向我,等待着我的反应。我向孩子们微微一笑说:“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连我的嘴向右歪都注意到了,了不起!”我边说边指着我的嘴,“其实,我的嘴跟同学们的不一样,你们的嘴都能自如地左右咧,而我的只会向右咧,也许是我的哪一根神经‘短路’了!”一番话好似石头投进了平静的水面,孩子们哈哈大笑,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随后,孩子们又发现了我的左脸比右脸大、肩膀不平衡等,对孩子的每一个发现,我都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一番答复,逗得孩子们大笑不止,有时孩子们滑稽的语言也把我逗得忍不住大笑,这两节作文课因此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或许就是村支书说我不嫌弃他们的娃娃,对娃娃好的原因吧。

从那以后,村支书经常叫我到他家吃饭,渐渐地熟悉起来。当他知道我老家不在信阳市内以后,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他对我说:“乐兵,别走了,就在五纪安家吧。你看上哪家姑娘了,我去给你保媒。然后给你划出一块地,让村砖厂给你盖一栋小楼!”其实,我那时已经有了女朋友,当时,面对他突兀的问话,毫无思想准备的我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好“嗯啊”地搪塞过去。后来,他知道我有女朋友以后,就再没提这事儿。支教结束以后,我要回城了,他特地来送我,并且说起了我的女朋友:“乐兵,好好对待人家闺女,她是个好姑娘……”

走了一天的爱情路

支教的两年,也是我和妻子恋爱的关键时期。我们俩是师范学校的校友,她比我低一届,我们是毕业后才相识并确立恋爱关系的。本来她的家人就反对她和我这个家不在本市的“农民的儿子”处对象。我去支教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更少,她的家人和朋友都劝她与我分手,她一直犹豫不决。而真正让她下决心不和我分手的原因,却是她那次不同寻常的看望。

那是2001年6月底,因为快要期末统考,我忙得几个星期都没回市内。一天周六放学后,我正在辅导孩子们复习。一位老师来告诉我。说有人找我,我当时以为是学生家长,跑过去一看,竟然是她!当时,她满身尘土,脚上穿着一双拖鞋,狼狈不堪。原来她坐公共汽车来的时候告诉司机到五纪路口下车,结果司机搞错了,让她在顾洼路口下了车。她也不知道,就沿着一条小路走下去,好不容易找到一所学校,人家却告诉她这是顾洼小学,离五纪小学还有六七里路程,她只好再次踏上别人指给她的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路上,她的运动鞋竟然张嘴开了胶,只好换上来时带的拖鞋继续往前走。一直到6点多才找到五纪小学,人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脚上打了好几个血泡,腿也肿了。

她在五纪住了一宿,看了一天,亲眼见到了孩子们对我的爱戴,目睹了当地乡亲对我的亲近和感激,听到了老师们对我的赞誉,理解了我的支教工作。从此后,每逢周末,她都会早早地来到我在市内租住的不到10平米的民房,为我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等我回去。在我圆满结束了支教工作以后,2004年正月初八,我们举行了简朴而热闹的婚礼。当我问她为什么会嫁给我时,她狡黠地一笑:“就因为那天去看你所走过的路!”接着,她又严肃地解释道:“你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毫无怨言地教学,说明你热爱生活,有责任心,将来你就不会为外界诱惑而背叛家、离开我;你能对那些乡村的孩子们投入那么多爱心,将来无论我变得怎样,你都不会嫌弃我!”

为我擦粉尘的董站长

双井乡教管站站长董家和,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他是从普通教师一步一步走到站长这个位置的。这位在双井乡教育战线上奋斗了近30年的中年汉子,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智慧,所以在当地教育界享有很高的威望,在人们心目中有着传奇般的经历。据说,他在当乡中学总务主任时,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曾亲自挑着货挑子走村串户地贩卖筹钱。

虽然支教两年与董站长见面的机会不多,但他却一直关注着我:曾多次在全乡教育大会上号召老师们向我学习,邀请我为全乡语文老师做示范课,把我的教案、批改的作文复印后发给全乡每一位语文老师,积极培养我入党等等。

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一次,因为有急事,刚下课我就急急忙忙往乡里赶。到了教管站,一进门董站长就站起来相迎,让我想不到的是他竟拿过办公室洗脸架上的毛巾来擦我身上的粉笔灰。我忙抓住毛巾说:“站长,我自己来吧!”他不肯,说:“你为我们双井的孩子、为全乡的教育付出了那么多,我为你擦擦衣服还不应该吗?”这位乡教育主管、年过半百的站长边说边俯下身子为我这个毛头小伙擦裤腿上的灰尘。那一刻,我喉头有些哽咽,眼睛湿润了。

网络支教 篇4

关键词:支教,家教,一体化发展

1 支教及其现状

1.1 支教的含义

支教主要是大学生到教育资源稀缺、师资力量紧缺的贫困地区义务参加以教育教学为主的系列公益活动。支教,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边远地区的“教师荒”, 改善山区教育模式陈旧、教学理念落后的现状, 实现教育资源向边远山区转移。同时, 支教志愿者通过高校募捐、寻找爱心机构、求助基金会等方式, 不仅可以筹得物资或善款, 给那些落后地区的孩子带去物资上的帮助, 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山区。支教活动分长期支教、接力支教、假期支教三种, 长期支教时间一般是半年及半年以上, 接力支教时间一般为1~3个月, 而假期支教即通常所说的短期支教, 一般是寒暑假期间或利用周末。[1]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如何能长期运营的问题。

1.2 支教的现状分析

支教作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帮扶落后地区教育的一项活动, 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面临着一些问题, 尤其是短期支教活动颇受质疑。有学者提出, 短期支教会扰乱支教孩子原有的学习生活, 并且剥夺了他们的假期;也有报道指出, 短期支教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教育活动, 志愿者仅仅是为了体验所谓的支教生活, 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要, 实质上相当短的时间是很难给那些孩子带去学习上的帮助的;等等。2012年网上流传的一篇名为《叔叔, 阿姨我们不希望你们来支教》的文章也使一直以来戴着“崇高”“奉献”这些美丽光环的支教活动遭到质疑, “旅游式”支教成为新名词。[2]

支教———短期支教确实存在着不足, 但是, 其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否认的。自团中央、教育部2003年提出“大学生自愿服务西部”计划, 以及2006年“三支一扶”计划开展以来, 全国各高校兴起的类似的志愿服务类型———大学生短期支教不断发展壮大, 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改善某些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现状的作用。[3]

深刻分析短期支教的“蜻蜓式”和“旅游式”, 我们发现资金短缺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因为没有资金, 第一, 导致短期支教时间短, 使预定为一个月的支教缩水为半个月;第二, 使短期支教不具有连续性, 去年暑假去了某个支教点今年没法继续去。[4]如果支教队伍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那所谓的短期支教就有可能变为长期连续性活动, 即使不能保证每年都是同一批人去支教, 但可以实现每年都有人去做短期支教活动。同时, 如果支教团体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能够给孩子们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 购买一些体育用品、学习用品等, 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又怎么是剥夺他们的假期呢?还有, 若拥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 可以邀请专业老师对支教志愿者进行相关授课方法辅导和进行相关的支教前培训, 就可以实现支教队伍的专业化管理, 那么, 支教目的也就能相对较好的实现了。

2 家教的含义及现状

2.1 家教的含义

家教活动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 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的以培养自立能力并获得相应报酬为主要目的的授课服务。[5]从家教学生的角度来说, 家教是指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虽然不错却希望有所突破的学生, 为提高学习成绩, 在学校正常上课外额外报辅导班学习或聘请专门人员到家里授课的一种学习形式。家教工作的从业人员主要有学校正规任课的老师, 在校大学生, 或其他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行的家教活动。

2.2 家教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教育的投入比重也相对增多;竞争的日益激烈, 升学压力大, 家长盼子成龙心切;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渴望有所提高,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希望有所突破等系列原因使得在大中城市中小学生竞相参加家教辅导蔚然成风。从全国范围来看, 大学生家教市场处于一种不平衡但仍然不断壮大发展的状态。[6]但是, 大学生实际的家教工作从业情况并不是很乐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2.2.1 对家教家庭的不信任导致从业人员减少

大学生虽然想做家教工作, 但是作为社会经验不足, 阅历较浅的群体, 对聘请家庭总会有一些顾虑。对诸如聘请信息是否属实、是否存在诈骗行为、家教工资能否到位系列问题都会有所顾忌。也就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本有意愿家教却不愿轻易从事的情况出现。尤其是在各种因家教上当受骗的新闻不断披露的情况下, 大学生存在戒备之心不敢轻易选择家庭进行家教活动的情况更是普遍了。

2.2.2 对家教教师的不信任使聘请的家庭减少

家长和学生都渴望请到拥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作为家教教师来辅导孩子, 但他们总考虑聘请的家教教师是否有真才实学, 所请的家庭教师人品如何, 在家教过程中是否诚实守信, 等等。而这些想法的存在, 自然也就使很多原本打算请家教教师的家庭最后都放弃了聘请的念头。

2.2.3 缺乏沟通使家教活动减少

由于家教家庭没有广泛的渠道可以了解教职人员的情况, 家教教师又没有办法获取家教家庭的详细信息, 所以双方之间难以通过沟通来了解彼此, 也就无法消除双方的疑虑, 所以, 即使家教市场很有潜力, 家长聘请不到满意的家教老师, 家教老师找不到合适的家教工作的现象仍大量存在。

3 如何实现支教与家教一体化发展

为了解决支教活动的资金短缺问题, 实现支教活动的长期运营, 同时, 考虑到目前社会上对家教教师的需求及家教中存在的问题。“一乡人支教团”提出并进行了支教与家教一体化发展项目探索。“一乡人支教团”是一个致力于帮扶西部教育的公益团体, 成立于2011年3月, 它以支教为主, 适时开展普法、调研、环保宣传、服务敬老院等公益活动。现已发展成为在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布鲁克大学等国内外近百所高校内拥有固定成员或分站的NGO公益组织。

3.1 支教与家教一体化的含义

一体化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不相同、互不协调的事项, 采取适当方式、方法或措施, 将其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 形成协同效力, 以实现组织策划目标的一项措施。[7]而所谓的支教与家教一体化是指在支教团的统一管理下组建家教队伍, 同时支教团负责联系需要聘请家教教师的家庭, 家教队伍从事家教活动, 把家教工作所获报酬的部分或全部交给支教团, 用于支持支教团活动, 使支教和家教就有机结合起来。这种支教团为有意家教的人员搭建找到市场的平台, 家教活动为支教提供资金支持, 双方相互弥补,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3.2 支教与家教一体化的具体运作

3.2.1 树立支教团的公益形象

作为支教团, 想要长期运作, 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通过支教活动的开展以及参与其他形式的公益活动, 在社会群体间广泛宣传团队的优良作风, 赢得公众认可十分必要。“一乡人支教团”作了很多的努力。“一乡人支教团”在支教学校通过特色教程、创新教程的开展;爱心物资和爱心器材等的捐赠获得了支教学校师生的认可。此外, 支教团还通过在进行支教活动的县、市的城区开展普法宣传、拜访敬老院、与初高中学校交流等活动, 得到了县、市领导广泛支持的同时, 获得民众的一致好评。而在支教学校的所在地的乡村, 支教团通过家访, 慰问农村孤寡老人, 给贫困村发放爱心人士捐赠的衣物等活动, 得到了当地人们的肯定。相关媒体对支教团的事迹也做了相应报道。这样在支教活动开展的地区, 支教团用行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度正是开展支教与家教一体化发展项目的基础。

3.2.2 在支教团管理下组建家教队伍

支教团的主要任务是支教, 所以大部分工作都围绕支教活动展开。在支教团, 各成员有明确分工, 要实行支教与家教的一体化发展探索工作, 必须要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到位, 因此在支教团管理下组建一支专门队伍, 负责支教与家教项目的相关事宜很有必要。明确这一点后, “一乡人支教团”决定由外联部全权负责支教与家教一体化发展的项目探索。外联部在本部成员间指定固定人员成立了专门的支教与家教一体化发展项目小组, 并邀请宣传部、策划部部分人员参与负责家教队伍的事宜。

3.2.3 家教市场的调研与抉择

确立了支教与家教一体化项目组的负责人以后, 为了能成功开办家教班和实现家教活动, 需要对家教市场的情况有准确的了解。针对哪些地方的家教市场具有潜力、在何地开展家教活动可行, 将支教与家教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发展是否可行等问题, 支教与家教项目组利用2012年寒假, 在2013年暑期支教活动即将开展的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城区, 对家教市场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 我们了解到, 在参与我们问卷调查的人群中, 学生方面, 关于是否愿意有支教经验的大学生做家教老师, 持非常愿意态度的占12%;持愿意态度的占56%;持无所谓态度的占30%;持不愿意态度的占2%。家长方面, 关于家长对于家教教师的要求, 47.83%的人表明需要有经验的老师, 17.39%的人选择了师范专业的大学生, 30.43%的人倾向于有专业知识且有支教经验的大学生, 4.35%的人表示其他人员也可以。所以, 在六盘水市城区, 愿意聘请支教队中拥有相关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做家教教师的家庭还是挺多的, 支教团在六盘水市城区进行支教与家教一体化发展项目尝试是可行的。而关于家教活动实际开展的地点范围, 支教团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若以方便支教团统一管理为主, 则应在支教活动开展的相应县、市的城区开展家教活动。 (虽然一般来说, 支教活动都是在乡村开展, 但是同一县、市, 支教团是可以很方便进行管理的。) 另一方面, 若以筹集尽量多的资金为主, 则应严格根据调研结果, 在家教需求量大的地方开展家教活动。而这种方式就要求支教团派专人到家教活动开展的相应地点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由于“一乡人支教团”是第一次尝试实行支教与家教一体化项目, 受人力物力限制, 选择了方便团队管理的方式来开展家教活动。

3.2.4 家教班的具体模式

“一乡人支教团”家教队伍的家教活动模式有两种:一种是“一对一”家教模式, 即根据家教家庭的要求及家教教师的同意, 双方达成协议, 兼职教师到家里单独辅导家教学员, 实行“一个家庭, 一个教师”的教学辅导;另一种是“家教班”模式, 即家教队伍由支教团统一安排, 集中在一起生活, 并租用场地作为家教班教室。根据家教学员所要求辅导的具体科目、具体年级、学员学习成绩等不同标准, 统一编排管理, 集中上课。“一乡人支教团”在家教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 相对来说, “家教班”模式成本较高, 要求支教团拥有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但收益也会较高;而“一对一”模式成本虽低, 但对于支教团整体而言获益也相对较少。

3.2.5 家教班的具体运作

在支教学校确定好以后, 支教团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招募志愿者参与支教活动。在最终招募的志愿者中, 由支教与家教一体化项目组主要成员负责选拔人员, 完成暑期家教队伍的组建。家教成员以自愿为前提, 以具有相关专业知识为原则, 结合志愿者大学所属地 (一般是支教活动即将开展的县、市的大学生) 来确定人员组建家教队伍。通常来说, 通过此种方式招募到的参与家教的人员在家教活动中获得的报酬会全部捐赠给支教团, 用于支教活动。另一种招募方式是利用网络信息渠道, 招募一批有意兼职家教, 却找不到家教对象的大学生, 通过双方协商, 签订相关协议, 即支教团为家教教师联系家教对象, 教师在拿到报酬后拿出一部分捐赠给支教团用于支教活动。家教队伍组建过程中, 对每个家教教师的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备案。若条件允许, 支教团还可以组织对家教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便于家教活动更顺利地开展, 取得更好的效果。

接下来是家教队伍中的部分成员借助支教团的公益形象, 在暑期将要开展支教活动的县、市印发传单, 宣传家教班, 招收家教学员。对有意聘请家教的家庭进行详细登记, 提供家教教师的真实信息给咨询的家长或学生, 供他们参考。同时, 把有意家教的家庭的具体情况提供给家教教师, 供家教教师了解。若双方满意, 则由支教团统一签订聘请合约。值得一提的是, 支教团不必局限于在支教活动开展期间才同时开展家教活动, 不是此期间也可以进行此类家教中介服务;也不必局限于在支教地的城区开展家教活动, 只要支教团有相关人员监督管理, 可以根据市场需求, 到家教需求量比较大的大中城市开展活动。

4 支教与家教一体化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坚持公益至上的目的

支教是公益事业, 在支教团的统一管理下设立家教市场, 并不是为了赚钱, 而是为了给支教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更长远地促进支教事业的发展。支教与家教一体化项目组在家教市场的调研分析中得出, 很多家庭愿意聘请那些有支教经验且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做家教教师, 是因为在提高自己学习的同时, 也能参与公益。这就要求支教团成员不忘初衷, 通过家教活动所获得的资金, 必须公开透明, 让所有参与者了解资金的用途, 且确实是用于支持支教活动。

4.2 构建诚信沟通的平台

支教团以公益的口号, 在支教团的统一管理下, 招募组建家教队伍, 开办家教班和实行一对一家教辅导。整个活动要求支教团首先要对参与家教的家教教师诚信, 毕竟他们是利用暑期义务支持支教活动的志愿者, 或者是兼职的大学生, 支教团帮他们找到家教对象, 他们拿出全部报酬或部分报酬给支教团。所以支教团要履行承诺, 帮他们找的家教对象要靠谱, 而且, 他们捐出的钱每一分都要用于支教事业。其次, 对聘请家教的家庭诚信, 提供的家教教师信息真实可靠, 让他们自主选择聘请到满意的家教教师。同时, 在他们了解的情况下, 确实把他们给付的家教报酬的一部分用来做公益。最后, 是家长和家教教师对支教团诚信, 支教团负责搭建家长和家教教师沟通的桥梁, 以公益形象者的身份为双方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 让彼此受益。在此过程中, 他们应当履行承诺, 聘请者按合约给付相应工资, 工作者通过劳动得到报酬后需按承诺捐赠部分做公益。这样构建起的三者之间彼此诚信的平台, 会使得协议的三方均收益。

4.3 恪守育人为本的理念

支教事业之所以存在, 之所以发展, 是一批有志于回报社会的热血大学生渴望用知识用行动帮扶贫困地区教育。而在支教团管理下开展家教活动, 是希望可以长久帮扶贫困地区教育, 以实现教育公平。既是教育, 最终目的是育人。支教团开展的家教活动下的育人, 主要有两方面内容, 一是对支教学校的学生, 无论做多少的工作, 争取多少的基金, 为孩子们购买多少的教育资源, 或者争取多少的人给他们传授新知识, 核心只有一个, 让他们真正学到更多的知识, 接触新事物, 开阔眼界, 学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二是对聘请家教教师的学生, 就算他们是请得起家教教师的条件优越的城区孩子, 有教无类, 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传授知识, 所以应该用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让他们通过家教能有所提升或有所突破。总而言之, 教育者的终极目标就是讲授知识, 传播文化, 育人为本。只有有了这样明确的认识和这样的觉悟, 家教活动和支教活动一体化发展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4.4 完善支教团自身管理体制

支教团的管理者需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 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方法,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不断改进和完善团内制度, 形成系统的规范管理体系, 以保证支教团有条不紊地运作。而在财务流向、用途、监督程序等问题上, 必须做到公开、透明, 以向社会证明支教团的公益性质, 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 作为公益组织, 注重吸收有志之士参与其中, 壮大支教队伍, 不断提高社会公信度, 也是支教团的制度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只有支教团始终立足于公益, 并不断成长, 支教与家教一体化发展项目才会不悖初衷, 发挥家教为支教提供资金, 支教为家教提供师资的功效, 支教团统一管理下的家教队伍才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信赖而长期运作下去, 从而真正实现支教与家教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艺, 主编.支教微公益期刊[J/OL].2012 (10) :http://www.zhijiao.net.cn/zhijiao/20121031/online.html, 2013-09-13.

[2]王莹.关于建立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思考[J].商, 2013 (12) .

[3]沈朦, 邓云岫, 沈金荣.大学生在城市和农村开展短期支教的研究对比[J].文史博览:理论, 2011 (3) .

[4]胡洋, 王晟昊.大学生短期支教长效机制的探索:以苏州大学“欣长征, 彩虹行”贵州支教团为例[J].科教导刊, 2012 (11) (上) .

[5][6]杨海, 魏甲亮.大学生家教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初探[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2) .

网络支教 篇5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在河南省方城县关于“当地留守儿童问题”的调研活动已经全部结束。支教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调查采访等方式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

支教团在支教期间,通过对河南省方城县柳河乡小包庄小学张本现校长的采访,学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小包庄村的实地调研考察,对柳河乡教办室刘旭主任的采访,方城县教育局基教股领导陈国宝的采访等多个方面进行调研考察,并了解掌握了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支教团成员了解到,方城县城面积约2542平方公里,全县辖16个乡镇,557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是一个农业大县和河南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方城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催生了大批留守儿童。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134374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15346人,占11.4%。柳河乡全乡公立小学有4000多名学生,私立小学有1500多名学生,其中父母有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所占比例近70%。因为在家种田收入较低,所以大部分的家庭都选择了外出打工,由此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由于家庭教育主要由爷爷奶奶辈的家庭成员来完成,由此产生的隔代教育问题较为严重,有些孩子长期处于教育缺失的状态,功课没有受教育程度相对高的父母来辅导,导致孩子成绩下降,也有些孩子心里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有些甚至还存在自私自利、内心脆弱、敏感等心理问题。

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方城县政府采取一些措施与政策来促进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如:加快农村薄弱学校及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农村学校跨越发展;加强师资调配,加大农村学校教师补进力度;以学校为单位对留守儿童进行排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时时了解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情况等。柳河乡教办室与小包庄小学也希望借助“羽翼网络支教”实践团这种形式,通过舆论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留守儿童。

“支教”之我见 篇6

一、教育行政部门要有具体的全面的指导性文件,以指导支教全程工作

这点看似是最容易做到的,但综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指导性文件,对选派支教人员的有关规定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还不够具体。仅仅是些概念化的文字,没有更加具体的量化的标准,也缺乏“反馈性的跟踪性的内容”,致使下面学校操作空间较大,难免有不实之处。二是不够全面。对被选派教师往往只有奖励性的条文规定,但往往缺乏约束性的惩戒性的条文规定,给下面学校对被选派教师的考评考核工作留下了“真空”,不利于支教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没有长期性的规划。支教时间多为一两年,措施也是些应付性的。毫无疑问,我们应鼓励教育工作者长期扎根边远农村教育。

二、派出学校要求真务实

派出学校是否能真正选派出一线的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对整个支教工作的成效关系重大,是支教全程工作中的关键。显然,对于派出学校而言,一定要根据接收学校的需要,派出真正的优秀教师,即要“求真”。但在现实的支教工作中,情况往往有些相反:接收学校需要的往往是“英语、数学、体、美、音”等专业的优秀教师,而派出的却是本校“相对富余学科”的教师;接收学校需要的是一线的骨干教师,而派出的却是本校闲置的甚至是难聘、落聘的教师;接收学校需要的是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改教师,而派出的却是本校难于管理或不便于管理的教师,其支教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对教育教学派出学校来说,就是要“务实”。对被选派的支教教师不能一派了之、不管不问;对教育教学接收单位不能一送了之,不相往来。要“由点到面,由一两人或几人的选派支教”到“两所学校教育教学的对口帮扶”,可从多方面开展务实的支教工作。例如,对选派人员建立定期召回反馈定期指导培训,以确保支教工作者始终保持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对接收学校从教学资源、信息乃至物质上的大力资助,以确保接收学校能跟上时代教育的步伐和民众的需求,甚至两校可以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

三、接收学校对支教教师的管理要“张弛有度”

接收学校基本上都是边远山区里的学校,“地处偏僻、交通落后、待遇低下、生活条件艰苦”是其留不住优质师资的原因,也是支教教师不愿前往、难以安心的原因。作为接收单位,要以十分的热情尽其所能为支教教师提供便利,为其准备一个温暖的家,不可漠然视之,甚至冷嘲热讽。在关心支教教师的生活的同时,教育教学接收学校的重要职责便是“人尽其才”,发挥支教教师全部工作效能,为本校服务。故接收学校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待支教教师“公平公正”。支教人员来到本校,就是本校教师的一员,要以“国民待遇”平等对待。切不可因为支教教师是“匆匆过客”,就“优秀不给评,先进没有份,开个市县级的教学教研会也只让自己本校的教师前往”。或是纵容支教教师的“高高在上”的心态,或是寒了支教教师的心,对支教工作都是极为不利的。二是要严格考评考核制度。有压力才有动力,对支教教师要视同本校人员,从“德能勤绩”方面严加考评考核,切不可形成“两校都不管,两校都管不着”的“真空”。真正优秀的支教教师是不怕考评考核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三是要“量才而用”。接收学校定要根据支教教师的专业特长量才而用,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才干,同时又能发挥支教的最大辐射效应。切不可因本校师资缺乏,把支教教师当作“万金油”使用,结果是误人误校,也大大降低了支教工作的声誉和意义。

四、被选派的支教教师要有正确的“支教观”

作为被选派的支教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支教观”:其一,对支教工作的全部职责和重要意义要有足够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冲着“支教”可能给个人带来的某些利益好处;其二,对所从事的支教工作要有十二分热情,应是“我愿支教我要支教”,而不是“被迫支教被动支教”;其三,对支教工作要有全面的认识,尤其是要充分估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作好充分准备。

作为教育严重失衡下的产物,“支教”工作在今天仍然任重道远,值得我们倍加关注。但愿这只是一时之现象,但愿我们明天的教育不再有“支教”的存在。◆(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第二中学)

成县支教纪行 篇7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少时学过的诗句固定在我的印象中,对西部有一种莫名的期待。得益于北京西部阳光的帮助,梦想得以成真——我要随青州市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协会到甘肃陇南成县志愿服务三天!

蛇年伊始,我们三十多人汇集于青州市火车站整装待发,统一的红上装给初春带来勃勃生机,一行人犹如一条红色的彩带列队行进,引来路人关注的目光。我心中升腾起一股热流,此时此刻,我真正体验到了一个志愿者的光荣感。20个小时后,火车到达天水,志愿者们站成三排,发自内心的铿锵口号响彻在天水广场:“东部西部,共同进步!甘肃,我们来啦!”我们蓬勃的朝气引来了路人热烈掌声。

小城春意浓

次日醒来,窗外一片黑暗,轻轻地推开门,迎面一股清新的空气,我深吸一口,一股透心的清凉沁人心脾,好一个陇上天堂!

天上飘着蒙蒙细雨,马路上静悄悄的,小城被一片宁静笼罩着。突然对面传来了几声轻轻的咳嗽,伴随着欢快的手机乐曲,脚步声渐近,原来是一位晨练的老者,他精神矍铄,步伐矫健,我们相对一笑,擦肩而过。如果不是亲身来到这里,我很难想象在遥远的西北,还有这样一个生机盎然的小城,很难相信经历过大地震之后的人们,生活会是这样的安逸。马路上的人渐渐多起来,三三两两的人开始加入到晨练的队伍当中。勤劳的清洁工一边打扫着路面一边唠着家常,笑声让人品味到了欢乐和满足。

西部教师好样的

主题活动“班主任培训”开始了,我的开场白简单明了:“老师们,我们今天的培训不记笔记,不写体会,培训内容只有一个一痛痛快快地玩!”很多老师带着诧异的表情看着我,他们似乎不太相信我们能调动一群成年人放开玩。

“破冰游戏”让有些老师额头现出晶莹的汗珠,他们大都放开了。接下来的“个性名片制作”让一群成年人似乎回到了童年。“解读环节”让大家的童心完全被释放出来,老师们有的语气凝重,有的幽默诙谐,有的天真烂漫,有的把自己都笑弯了腰,欢快的气氛让大家完全进入状态。设计队徽、队旗、口号的活动开始了,大家纷纷出谋划策,各种个性十足的队名出来了,各种响亮的口号拟好了,各种寓意十足的队徽画好了,各队的发言人拿出浑身的解数,略带招摇又信心满满地夸赞起自己的设计方案。“阳光天使队”用两只有力的大手组成一个生机盎然的嫩苗,嫩苗之上托举的是一轮正在冉冉升起的太阳,他们的口号是:“托起明天的太阳,我们责无旁贷。”“托阳队”的创意更加新颖,他们在一轮红日下加上一个杠杆,杠杆把太阳高高撬起,他们的口号是:“为了太阳的升起,我们愿做支点。”

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可敬的老师都心有灵犀地把学生看作心中的太阳,把自己看作辅助太阳升起的力量,谁说我们成县的老师缺乏创新?谁说我们成县的老师职业倦怠?他们内心都充满了能量,他们甘愿把自己的满腔能量传递给自己的学生。

成县的老师们,你们是好样的!我甚至可以这样说,成县的老师水平是最高的,成县的老师工作热情是最高的,今天的活动,帮他们找回了自我,认识了自我,坚定了自我,悦纳了自我。一个对自我充满信心的老师,对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学生必会全力以赴。

意外插曲

按照预案,第二天的活动主题是“沟通合作”,就在我们准备进行主题活动的时候,西部阳光的赵老师通知我:“3点钟请所有的学员到楼下操场集合,拍一张合影。”我的脑中突然灵光一现:这些老师都是班主任,他们一再问我班级管理的诀窍,我何不用这个机会演示一下?我把学员们聚拢在一起,形成统一意见:我们班排成整齐的队列,喊着震天的号子下楼整队,大家带着一股激情排成两列纵队走出教室,口号声震耳欲聋。成县教育局的杨副局长听了后乐得合不拢嘴,他被自己部下的青春气息征服了,向我们竖起大拇指。

操场上,歌声吼起来了,西北的汉子、婆姨用吼秦腔的气势吼出心中的激情。操场沸腾了,口号震天响:“西部阳光,思行学堂,我参与,我快乐!”犹如一锅沸腾的开水,给人以气势,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振奋。不难想象这些受到感染的老师们以后教学中心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不难想象他们学生眼中的惊喜。

相亲相爱一家人

三天的相处,我们与成县的老师们已经建立了很深的感情,相聚时难别亦难,为了让我们的分离减少一点离愁和泪眼,我呼吁老师们要带着微笑,用拥抱对待这次分离,我们的离别可以有眼泪,但不应该有悲伤,只要心中牢记这二天美好的回忆,只要互相牢记对方的脸庞,分离也会成为一种美,今日的分离预示着下次的相聚,我们应该面对美好的未来,而不应该箍囿于现在的别离

分离时刻到来了!大家在拥抱中品味着幸福,高潮时刻到来了!60位老师围成的圆圈中,大家互相蹲坐在后一位老师的膝盖上,在震天的号子声中移动了10多分钟,那一刻,我们的心紧紧贴在了一起;那一刻,我们的热情互相传递给对方;那一刻,东部、西部的教师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原来培训可以是在玩中、快.乐中感悟和学习的,两位山东老师组织的活动不但精彩而且很有意义。昨天,内向的我也积极参加了交流和朗读。今天我早早地到了教室,在“风中劲草”活动中,刚开始的紧张,随着第一双手把我托起就随之不怕了,而且觉得很舒服、很惬意,原来相信别人也可以.是一种享受。“盲行”活动中,我和同伴的相互扶持让我明白,在教学中我可以帮助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帮助我,或让学生相互帮助,这是一种快乐。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位老师的坚持和智慧,一句鼓励的话让一个班级互不认识的60位老师团结在一起,感谢“西部阳光”,感谢山东的培训老师。

(一位学员在《快乐的一天,收获的一天》培训结束后的心得)

培训刚刚开始的第一天,说实话有点儿不愿来,但经过一天的活动下来,我感到身心愉悦。带着一份美好_的期待晨起,走向培训班的脚步是轻快、跳动的,踏进教室看见的便是两位培训老师和几十位同仁的笑脸,-一天的欢快旅程开启了。

“盲行”让我们体味到信任的力量,体验了身为盲人的感受,也深深体验到带给我幸福与安宁感的拐棍的导引,信任就是彼此的双手紧握的一刹那!“拼图”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学会了沟通、坚信——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期待——明天。

(一位学员在《享受快乐》培训结束后的心得)

刚接到培训通知的时候有点抱怨,真不想参加这个培训,虽然我刚上班一年多,但这几个寒暑假没有一个无培训的!培训给我的感觉就是枯燥、无味,带着极不情愿的情绪,我参加了这次的培训。

但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这次的培训没有往常培训的枯燥无味,更多的是有着笑声和欢快声,这可谓是欢声笑语。每个学员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仿佛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笑容纯真的孩童时代。

在无尽的乐趣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会了赞美自己、赞美别人,相信自己、相信别人…

昨天下午我接到了我们一起来参加培训的老同学的电话,他在电话中激动地说:“这样的培训要是有一年的时间,我也乐意培训一年。”哈哈,看来这次的培训不仅使我感受到了快乐,所有的学员都是如此。

(一位学员在《出人意料》培训结束后的心得)

今天的培训主要以“信任”为主题,在这个活动中,我切实地感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尤为重要,她可以给予他人自信。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简单的拥抱,它可以让人觉得有一股暖流注入自己的心田,让人信心倍增,让人心潮澎湃,我想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当中,那么我们的学生定会把学习当成乐趣,把老师当成朋友,从而真正达到乐教乐学。总之,今天的感悟我觉得三言两语还真道不出我的真情实感,信任可以给人力量,信任可以筑起爱的桥梁,信任可以让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支教的那段日子 篇8

在小操场上跑了七八圈,看见几个学生偷懒不认真,想说他们两句又把话咽了下去,张朕玺自己今天也是第一次早起,有什么资格说他们呢?

上课了,初二病了两个,初一倒下19个,空了一半的教室里,张朕玺没了讲课的动力。

在山西临汾浮山县的寨圪塔学校的支教生活中,这不过是张朕玺平淡的一天的开始。他和8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友,一起组成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浮山服务队,他们不过是1998年以来,响应团中央“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在中西部贫困地区20个省(区)78个县的300多所中小学的3529名支教志愿者中极为普通的一支队伍。

11年支教的责任接力,改变的是中西部山村学校的面貌,还是贫苦地区的教育质量,抑或只是支教者自己?

支教的日子

2008年9月初来浮山的哈工大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寨圪塔分队队员宋伟涛,曾经站在一排几近坍塌的破屋前不甘心地慨叹:“这才是我们应该来的地方啊。”其实这样的“遗憾”,第六届队员胡君3年前就有。被分在条件最艰苦的北王乡中学的于航和姜雯雯是两个女生,令男队员颇有些忿忿不平。

“一定还有更需要我们的地方”,队长陈苏在休息时间骑着自行车走了30公里的山路找到了寨圪塔初中:大部分学生寄宿在学校,每间宿舍就是一间教室,因两面墙上都有窗户,四处漏风,阴冷潮湿,一张接一张铺在地上的木板就是学生的床,睡觉时学生们就像冬储白菜一样一个挨一个码在上面,木板无法严丝合缝,所以许多学生就要睡在两张床板之间的夹缝上,潮湿的地气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孩子们幼弱的身体。平日里学生几乎不洗漱,更没有洗澡的习惯,也常几个月不换洗衣服,所以在几十个人一间的宿舍里,充斥着令人晕眩的异味。孩子们狼吞虎咽吃饭的样子让陈苏以为这儿的伙食还不错,但当看到碗里的米汤和馒头时,忍不住心都颤了。经过与当地有关部门协调,陈苏和李开聪终于如愿进驻比北王乡中学更艰苦的寨圪塔中学。

在寨圪塔的日子,学校背后的那条小河一直让陈苏念念不忘。“把衣服打上肥皂揉一揉,然后用棍子挑着放进河里,待会儿拿上来拧干晾上就算洗完了。整个儿一个‘半自动洗衣机’。”如果进不了城,这条河还临时客串一把陈苏和李开聪的私人天然浴池。

从浮山县城出发,跨过一道沟就到北王乡了,通往县城唯一的一条路常会遇到诸如雨雪天气、桥被冲毁、修补路面等情况,进城的客车就要停运。姜雯雯和于航曾经连续5周没能进城,这也意味着她们创下了连续5周不洗澡的历史纪录。来之前把所有的困难都想到了极致,但现实仍让两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女生颇为意外。

二人的宿舍左侧不远处的学校厕所,一到夏天就散发刺鼻的气味,而且常会从厕所里爬出大量的‘白色小东东’(蛆),有时会一直爬到寝室的门口,每天开门前的头一道工序就是用水把这些小生物冲走。调整了好一段时间,两人才正常进食。冬天山里的夜,风特别大,学校老师特意为两人的宿舍挂了棉门帘挡风,可每次清晨起来门帘总被吹到房上,要学生帮忙上房顶才取回来。更有一次,半夜听到门上的搭链锁呼啦呼啦的响,两个人拥坐在被窝里谁也不敢下床看究竟是怎么回事,直到住在附近的老师赶来才解了围,原来是隔壁猪圈的猪睡不着半夜“串门”闹的。

一年的支教时光,队员们经历了从未经历的,收获很多。

校方安排,胡君被调离原班级。漆黑的夜包裹着胡君,地上铺满了白雪,熄灯已久的女生寝室传来低低的、轻轻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旋律,瞬间,胡君被这幸福和感动的暖流轰然击中,怔在风里。这首歌只有胡君教过的学生才会唱,如今听来,歌声中满是对老师即将离去的不舍和深深的思念,寒冷冬夜里的胡君站在窗外静静的听着,泪流满面……

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队员们觉得自己很幸福,甚至上课看着他们的时候都会偷偷笑出来。

冬天屋里气温低,陈苏生病卧床,来送药的孩子们怕老师不要,把东西放下转身就跑,一位一个月生活费只有5元的学生用其中3元买了一包白沙糖送来;突然下雨没有伞,有的孩子跑来把伞塞进老师手里,顶着雨又跑开;他们会往老师兜里塞满酸枣或瓜子或从老远的家里带一棵白菜悄悄放在老师的宿舍门前;会跑到屋里问要不要打水;会从三楼冲下来“抢”下老师手里的书和实验器材拿到楼上;会在联欢会上因为“抢”不到老师而争吵;会在回家过年前一遍遍叮嘱老师一定要回来……

宋伟涛来寨圪塔已经半年了,除了在吃饭的时候喝点汤,几乎从不喝水,水碱重到连当地人都很少喝白水,他们习惯泡点大叶茶。

中午两点的时候,张朕玺床边的桌上矗着一个硕大的温度计显示6℃。一天屋子里也烧不了几个小时的暖气,张朕玺和宋伟涛两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直喊冷,睡觉前衣服决不离身。张朕玺为我翻起他那千层饼一样的被褥:毯子、被子、太空棉被、电褥子……即使这样,每晚睡觉前,张朕玺还要洗了脚后套上一双干净袜子穿着睡衣睡裤冲进被窝里。早上起来,露在外面的头发还是冰凉的。来自天津的沈毅知道自己不扛冻,自带了可抵御零下15度的户外睡袋。

践行理想

来之前,几乎所有的队员心里都有一个梦想,就是一定要践行素质教育,不能再让孩子们像自己当年一样每天在书山题海里倍受折磨了。但真的拿起教鞭后发现,成绩才是家长和学校唯一在乎的,为了争取学校和家长的信任,队员们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将提高成绩作为当务之急,以便为自己今后实施素质教育争取话语权。

在吸取前两届支教队员教学经验和向其他老师请教的基础上,队员们结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积极尝试创新教学办法,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李开聪在教授历史时,让学生进行历史人物角色扮演,不拘泥于课本,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为导线引发学生讨论,反响热烈,浮山其他中小学的校长纷纷邀请李开聪到他们学校去教授全校的历史公开课。同时队员们还常常要为老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有的队员一周要上40节课。胡君说,自己就像一辆热得发烫的火车头,拉着140多节车厢,生拉硬拽,疲累不堪,但也总有动力源源不断地涌来。

队员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家纷纷在自己所在的学校都取得了好成绩。浮山二中初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全校10个普通班,胡君所教班级位列第一、第五,王璟琦所教班级位列第三、第四;期中考试,浮山高中的支教队员顾海栋位列全县第二,史晓叶、任俊霞和肖媛在同学科内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北王乡中学队员姜雯雯在全县教师排名也进入前十;陈苏所带的班级在全县40个班中的英语统考中,历史性的名列13,远远高于同一班级其他科目成绩……

校方和家长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对于队员们的新式教育方法,他们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为了陶冶情操,开设了扬琴和声乐为主的音乐选修;为了扩大知识范围,开设了电脑讲座、知识竞赛;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举办了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游戏等活动,并组织了“我的成才路”专场报告会在浮山各中小学巡回演讲,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甚至在看电影的时候,都有孩子在偷偷做卷子。

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寨圪塔中学。如今的寨圪塔中学没有了煤堆,也没有了菜园子,代替它们的是崭新的篮球架和乒乓球桌,新起的教学楼贴着白皙的瓷砖,墙上间隔着挂有名言警句,挺立的旗杆上飘舞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宋伟涛说:“比我上的初中都好。”

这也是拜陈苏所赐。经团中央志愿者工作部确认,陈苏是全国唯一一个支教的在读博士,他曾就寨圪塔支教的经历在中南海做过报告,影响很大,所以中央对这所学校较为关注。乘着近期山西大中小院校考核评估的东风,县里给学校拨了笔钱。

结束支教生活回到哈尔滨的陈苏,收到了寨圪塔学校校长发来的短信:“初一两个班全县排名第一!寨圪塔历史第一次!盼着下一批志愿者早来!”至今,这条短信在陈苏手机里还没舍得删掉。

命运的叹息

在支教之外,队员们为自己安排了更重要的工作,那就是认识一个书本上没有学过、老师父母不曾告诉过的另一面真实的中国,并努力做些什么。

胡君在日记中写到:“那些在贫苦中挣扎的孩子常常让我禁不住为他们的命运深深叹息。我的支教生活是沉重的。”

浮山高中学生郭万凤1岁零6个月时丧父,第二个月母亲改嫁后杳无音讯。剩下爷爷奶奶与她相依为命,住在一孔20多年留下的土窑里。2005年11月5日,胡君与队友为了到郭万凤家家访,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了一个多小时。年迈的爷爷体弱多病,中风还未痊愈,行动不便。因地偏远鲜有人来,所以胡君的到来让爷爷奶奶非常高兴,爷爷从日本鬼子进村屠杀讲到土改再到年轻时挑着扁担走村串户叫卖货物,谈兴甚浓,但一说到孙女,老人的眼神马上就黯淡下来,奶奶也在一旁忍不住落下泪来。

对于这个又懂事又坚强的孩子,胡君当即决定亲自捐助这个孩子,并为他联系捐款,一直供她读完高中。

飘着大雪的元旦,陡滑的山路,阻断了所有通往米家垣乡的交通,为了不失约,胡君找了车打上防滑链冒险进山。爷爷很兴奋,甚至第一次让郭万凤看她早已去世的父亲的照片。这是万凤记事后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父亲,捧着父亲的照片,她温柔的眼神犹如那双被艰苦的生活磨砺的手,仔细地摩挲着照片上的那个她应该叫做爸爸的男子,那从未体会过的父爱,和那从不曾具体过的父亲,她是那么渴望。

倚在窑洞门口的万凤专著地捧着照片,夕阳划过她凝固似的半边脸。胡君想起了安徒生笔下那个忧伤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学生李博向胡君哭诉父亲在山上干活失手将工友的双手砸得粉碎,要赔偿医药费7万多元,但他的生活费父亲一分没少,还不断叮嘱他要好好学习。但他从未好好学习过,说着又哭了起来。这是个学习成绩在全班倒数的孩子,内心深处能有这样的上进心让胡君动容,但凭经验和现实判断,这个孩子的愧疚和悔恨只是暂时的。

网络支教 篇9

据迎接我们的老师介绍,上世纪50年代的老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就是在金平县境内拍摄的,可想而知当时的交通状况。直到今天,进入金平县依然只有唯一的一条极不平整、勉强能称为公路的盘山小路。从县城到最近的高速公路入口需要三个半小时,据说这条路上有超过2000个弯道。当地人都说,他们走出大山看看发达地区教育现状的机会是少得可怜的。

地域的闭塞,并不影响金平县的宜人景色,尽管它不像云南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或者西双版纳那样为人所熟知,但当真正踏入金平县的青山绿水之中,你会发现它是那么的美:巍峨的分水岭、遥望越南的金水河口岸、永平的瀑布、勐拉的温泉,还有位于马鞍底亚洲最大的蝴蝶谷。对于我们这群看惯了高楼大厦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彻底亲近大自然的享受。

我们所支教的八一民族中学每年都受到外交部和上海市长宁区的援助,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活条件虽无法与上海相比,也算不上太艰苦。至少比想象的要好得多。当地菜的口味我们比较难适应,因此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做饭,采购、配菜、做菜全部我们自己完成,做出的菜口味与上海完全一致。只是金平县的食品原料种类有些少,比如没有海产品,不过基本的营养口味都可以保证。一年四季的衣物都是从上海带来的,金平县的天气四季如春,不用担心衣服穿少了。八一民族中学为我们支教教师准备了两人一间的宿舍,虽然里面除了两张小床和两张桌子之外没有什么其他东西了,但还是比较整洁和宽敞的,经过我们精心的布置和整理,成为了我们温馨的“家”。我们曾经开玩笑说,金平县整个县城的大小可能还及不上上海的一条街道,所以在金平县城内的出行没有任何问题,因为从城的东面步行到城的西面最多不超过半个小时。这就是我们在金平县的衣食住行。

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受到了金平县领导和学校领导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这一切使远离家乡的我们感受到了无比的温暖和关怀,并且使我们很快地适应并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从好几年前起,支教教师就不再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因为教授一两个班级的课涉及的面太窄,根本无法起到预计的效果。所以我们的主要工作变为了培训教师,把上海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传递给学校的教师们。首先我们是到各个班级广泛听课,了解教师平时上课的情况以及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课后就我们感觉的一些教学上欠妥当的问题与授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及时的沟通与探讨。学校的教师对我们的工作也是相当的配合,总是希望我们多提意见,对提出的一些问题非常虚心的接受,这是我们都非常感动的。一段时间过后,我们与许多教师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每隔一阶段,我们会结合平时听课的情况,对于集中出现的问题,加入一些理论知识,利用教研活动为本学科的老师开一次讲座。我们的这些工作应该会对八一民族中学的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以后我们还会扩大支教的范围,到金平县所属的各个乡镇的中学去展开工作,把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播撒的更广。

支教园长的“三把火” 篇10

第一把火:观察分析现状, 寻找提升突破口

举例一支教园长的心声“:我常常想:如果有一所幼儿园任我随心所欲驾驭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哦, 那一定是孩子的天堂。来到这里任职也才仅仅70 天, 8 月26 日正式报到的!五港幼儿园的前身是一个相当于街道的乡镇园, 因城市的扩大和搬迁才坐落于现在的开发商建造房地产而赠送的五港新村内。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的孩子大多是城乡结合部外地来做小生意或打工的孩子, 可以说上学是没有汽车接送的, 多的是送货的三轮车。 (家长文化素养、经济条件的落差曾让我的心拔凉拔凉的) 但想到来这里的使命和梦想, 暗暗立志:一定要给这里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是共和国花朵的孩子们一份更优质快乐的学前教育、给这里的老师带来更有魅力的学前专业能力, 一份更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然而观察了三天家长、孩子、老师的现状, 发现这里很“冷淡”, 缺少阳光、生机和热情, 老师觉得是外地人犯不着竭尽全力 (教得好差不懂也不值) 家长觉得我是没有办法才来这里, 也没抱多少希望, 长期的封闭造成了老师们教育理念观念的滞后, 孩子们在园生活的并不幸福!

怎么办?我想只有爱、大“爱”。“大爱文化”重在“爱”字“, 爱”无处不在。大爱, 就是欣赏优秀、尊重平凡、关注个体、悦纳特殊。领导要大爱员工, 在于尊重员工的劳动、思想和生命, 由此可以抱团一起心甘情愿为五港奉献青春。老师大爱班级的每一个孩子, 不因他的外表、个性、家庭、疾病等而产生好恶情感, 也不因自身的喜好、情绪等影响教养态度。共享同一间教室, 孩子和老师就结成了生命共同体, 成为了彼此的一部分。作为一位有大爱的教师, 字典里永远是这样的字眼:鼓励、引导、追寻、激发、包容……由此会萌发无限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中乐此不疲, 品尝教育为师者的幸福与甘甜。

由此可以看出, 支教园长首先要融入当地文化, 用爱去观察、了解儿童、家长、教职工的生存状态, 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获得发展新空间。

第二把火:架构学校新文化, 大爱托起新希望

继续一支教园长的心声:于是我大胆架构学校文化即“:大爱托起希望、游戏幸福童年”。只有教师对孩子有深沉博大的爱才能重新点燃家长养育孩子和对幼儿园的希望和热情, 责无旁贷、义无反顾。于是我连续多次开家长会、做讲座, 给家长、教师讲述新的办学理念、介绍园务计划并承诺畅响孩子的发展、给家长、教师一个可预见的办学方向和美好的憧憬。园长们对幼儿园的真挚热爱和倾情付出感动了家长和老师, 大家看到了未来和希望、于是欣欣然整个校园开始暗潮涌动了。老师又把爱继续传递, 主动出击。我们的约定:每天必须与每个孩子私密交流一次, 亲亲、拥抱、点头、眼神等, 每个老师每周必须与每一个家长主动交流一次。于是老师、家长、孩子三方开始情意绵绵。

有了情感和信任就会激发无限的潜能, 我暗暗松了一口气。我想我的未来不是梦! (现在我们的家园关系可以做到发一条短信, 会一下有三十双沙池玩沙雨鞋的收集量, 经济并不宽裕的家长们为了幼儿园的发展也在倾情捐献!) 我们的课程资料库也在家长的支持下初设而成。

支教园长带领岗位内所有女教职工们集体宣誓:大爱无恒、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不仅要有大爱还要有一颗慈悲的情怀。于是重组机构:学科组、教研组、后勤组;重造环境:游戏天地、绘本专室、艺术长廊、科探专区;重启新教育思想:建班名、唱班歌、诵童谣。“只要行动, 就有收获!”使幼儿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孩子雀跃、家长欢心、老师欣慰。

第三把火:融进新教育, 创新新课程

继续一支教园长的心声:以新教育的文化来创造卓越的新课程唤醒每一个蓝天下的孩子是我的责任。今天来的多是新教育同仁, 我简介一下我园的新教育文化。我园传达室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园艺工人, 在校园内种了一年四季的花草植物。利用身边的资源我让老师、孩子和爷爷一起研究花卉, 并找自己最喜欢的花作为自己班的名字: (向日葵班、太阳花班、蔷薇花班、牵牛花班、一串红班、鸡冠花班、迎春花班) 老师们根据花的特性创设自己花班的愿景, 创意了童谣和班歌。明年春天每个班的植物园地每人都种一朵自己的班花, 感悟花儿的绽放、生命成长的力量。

大爱文化必须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园长、老师、保育员、后勤、门卫、孩子团队里的每一个都以爱为纽带, 心心相连。每一个五港的孩子、教职工在成员遇到困难、烦恼时都必须伸出援助之手以此实践着新教育博大的情怀。即“:教育从爱开始!”“、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只要行动, 就有收获!”“、过一种幸福而诗意的教育生活!”我的管理是爱, 是“仁”治而非“法”治。

接下来要做的是:

1.寻找周边1- 1.5 公里的课程资源———画出课程游戏化标示图———找到孩子的兴趣点———预设孩子可能会形成的核心经验———生成一个个活动设计———庆典———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2.收集各种课程游戏化的低结构材料———投放到各个区域游戏点———观察记录———形成学习性故事———促进经验的螺旋上升———达到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

当然对于我园的未来我们还有太多太多的畅想:我们还要学习观察记录的方法、提升研发卓越课程的能力, 还要打响家长半日活动的开放, 亲子活动, 还要有自己的课题, 还要培养出各个层面的名师……总之漫漫长路任重而道远, 然吾将上下而求索!不虚此行, 不枉为师!痛并快乐着!

“三区”音乐支教体会 篇11

关键词:“三区”:音乐支教:体会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学校关于“三区”支教政策、精神,前往“三区”支教。支教期间,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开展“以学生为本”的音乐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任务。现本文将自身支教工作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就音乐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能够帮助所在支教学校音乐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谐教育、实现“三区”教育“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一、“三区”音乐教学现状

新课程标准中虽明确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一个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音乐课虽作为必修课,但它的教学价值及意义并未引起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的重视。经调查發现,“三区”学校存在以下状态:

学校对于音乐教育不够重视,因音乐不用参加统考,认为副科应为语数外等主科“让路”,全力以赴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保证每年的升学率;音乐课经费不足或音乐教学器材匮乏,满足不了教师的教学,或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但是因教学班级多,使用频繁,会加快设备的损耗,增加后期的投入,于是作为摆设,闲置不用。

音乐教师队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受交通、工资待遇、职称晋升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学校存在一位音乐教师上一个年级、全校就一位音乐教师的情况,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工作。加之参加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教师专业的发展,影响学校音乐教学质量。此外,音乐课时常被主科教师“借用”,让少数音乐教师有种心理挫败感,也会影响其教学心情。

学生主要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等渠道来接触音乐,但由于缺乏音乐教师的正确引导,欠缺相应的音乐审美能力,加上学生音乐鉴赏、音乐理论等基础知识薄弱,使得正处于青春懵懂期的他们容易被一些不健康流行歌曲、网络神曲的迷惑,加重学生的逆反心理,易产生盲目追星、厌学、弃学、早恋等现象,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三区”音乐支教工作的体会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这一语道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紧扣“新课标”,对学生的品德、情操、审美、身心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培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音乐教学“以学生为本”,净化其心灵,陶冶其情操,启迪其生活,提高个人修养,使他们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审美观,将音乐工作做实、做好,进而提升支教工作的实效性。

1、重视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作为支教老师,来到支教学校,仍和在原单位一样,尊重并服从学校工作安排,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严守各项纪律要求。同时,还要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继续保持共产党员思想上的先进性,做到“三区”支教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此外,在开展音乐支教工作时,除通过自身学习外,还应多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学生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使自己以最短的时间、最佳的状态融入到支教工作当中,争取做一名受学校与老师认可、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2、将当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学中。音乐课,不仅是向学生讲述音乐知识,还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接地气”的音乐教学。因所支教的学校所在地为布依族、苗族、毛南族、水族等多民族聚居地,学生多为少数民族。因学生从小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支教老师把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课堂,从学生兴趣、情感价值来开展音乐教学,让原本“单一”的音乐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是进行爱家乡、爱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益补充。例如,在学习《踏浪》时,结合苗族的芦笙舞,边教歌曲的同时,可邀请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进行舞蹈表演。既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能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再次体验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学生通过自身情感体验,加之教师的引导,接触和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音乐、舞蹈文化,增强学生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多彩民族“中国梦”的责任感,从而增进了音乐支教的实效性。

3、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区”支教老师吃住几乎都在所支教的学校,除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外,自由安排时间相对充裕。因此,充分利用音乐支教老师这一优势,除把德育寓于美育教学外,还可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班主任分担一定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这也是每一科任教师应承担的责任。

通过音乐课堂教育,支教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情、留意学生的情绪。正值青春发育期,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处于形成阶段,这需要老师加强正面引导、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如发现“不对劲”的学生,课后进行“跟踪”,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向。除外,还要关注单亲、离异家庭、残疾学生的心理活动。多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分析原由,找出“症结”,从音乐角度出发,做好其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良好的审美观、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

三、结语

通过“三区”音乐支教这一平台,支教老师把自己较为先进的教学经验带到所支教的学校,为增强支教学校的教学质量、增进支教学校老师的交流合作,发挥了“桥梁”的作用。作为一名音乐支教老师,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支教学校一起不断努力,实现教学和支教工作“共赢”,为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实现民族地区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法国大革命论文下一篇:温室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