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出好作文

2024-11-14

怎样写出好作文(精选12篇)

怎样写出好作文 篇1

对于六年级学生, 小学阶段的路, 即将走到终点。作文学习, 用一个同学的话说, “一般的题目我都能应付。”什么写一件事、一个人, 难不住他们了。那么, 作文学习将朝何处努力呢?对即将升入中学的毕业生来说, “要写出新水平”, 这要求就高了。

“新水平”, 怎么讲呢?这里先讲四条供学生作为学路的路标吧。

一、要把中心思想表达得深一些

中心的表达, 首先靠内容。内容有旧有新, 中心也有浅有深。例如:要表达“刻苦学习”, 两个人选了不同的材料:

一个写:“上课认真听讲”。

另一个写:“在街上看到错别字, 还用心地记在本子上。”

你一看就会感到, 后者选材新, 容易把中心表达得深刻有力。

二、要在谋篇上讲究一些

一篇文章, 如何布局谋篇, 怎样开头与结尾, 都大有学问。中年级阶段, 先要求学生把内容写具体, 谋篇方法讲得不多。像开头吧, 提倡大家先掌握开门见山的正叙写法。如今, 到了六年级, 该多少讲点这些了。倒叙的开头很常用, 应该掌握它。例如:这两个月, 学校“学雷锋”活动搞了不少。我积极参与了这些活动, 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这是三年级同学用正叙写法的开头段。

会上, 李老师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奖状授予我。望着它, 一些往事涌上我的心头……

这是六年级同学用倒叙写法的开头段。

不是说倒叙比正叙高明, 我的意思是要求同学们注意谋篇方法的学习。“文无定法”, 总用初学乍练那“老三段”, 很难写出精彩篇章。

三、要把语言写得生动一些

小学阶段, 同学们能把话写通顺, 这就达到标准了。因此, 前几年我们一直强调这一点。语言的表达, 在通顺的基础上, 还该有进一步的要求, 那就是流畅些, 生动些。不是老师用高标准难为学生, 你不前进, 别人写得语句生动, 就走到你们的前头去了。例如:

两片树叶从树上落了下来。

这个句子通顺明白。

两片树叶像一双彩蝶, 随风飞舞。

两片树叶飘在空中, 说着“秋天来了”悄悄话。

这两个句子, 一是比喻写法, 一是拟人写法, 多有情趣啊!

四、要把内容写得具体一些

把内容写得具体要平时的努力与积累, 这就是细致的观察与认真的思考。

只有细致的观察, 才能详细入微地了解周围人与事的各种细节;只有认真的思考, 才能发现人和事的特征、特性。

有的同学说, 我也想把人、把物写得具体, 可就是一到下笔的时候, 就不知道写些什么好了。这是为什么呢?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缺乏对人和事的细致观察与认真思考, 结果, 既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 也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写。

细致的观察与认真的思考一定要结合起来。这也就是说, 观察不仅要用眼睛去看, 还要动脑筋, 这包括:

1. 明确观察的目的。

2. 制订的计划。如对秋景的观察, 可从按照早晨、中午、晚上的时间顺序去观察, 也可以从天气、树木、花草、小动物、人们的穿着与情绪等几方面去观察, 从而抓住秋天景色的特点。

3. 思考观察的结果, 从大量材料中, 找出最能表现被观察对象的特点的东西。

细致的观察与认真的思考可以和平时的日记、周记结合起来, 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写起。这样, 只要坚持不断, 不用很长时间, 同学们就会为自己积累起一个具体材料的小仓库。作文时, 就知道写什么了。

写出新水平, 以上四点只是提醒大家先要做到的, 学无止境, 更高的山头在等待同学们攀登呢!

怎样写出好作文 篇2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现在的这种教育教学现状中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时代的要求我们不可以说不的。那怎样才能有效持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点滴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汲取大量的文学养分,做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这类书本有《西游记》、《封神演义》、《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一些原始素材。

二、兴趣是阅读的动力,关键是要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1、教师本身要的丰富的文学常识,平时注意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靠自身的影响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开展多种相关的班级或学校大型的文学活动,通过活动满足学生在优越性上的表现欲,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

3、多表扬,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成果,肯定他们的付出。如果条件允许,进行一些必要的物质奖励。

三、明确目标,持之以恒,带动作文。

根据各年级各班的不同情况,制定一些相应的阅读计划,并保证坚持做到。及时总结交流,让学生发作文形式汇总成简单的学习材料,贮存加工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一时的兴趣激起来比较容易,然而要使兴趣常有,却是件难事。只有让学生钻进阅读中,让其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学生自己就会主动阅读。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并长期进行下去,到那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旦有长足的进步,就会作文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无形之中也带动了作文的进步。

怎样让学生写出好文章 篇3

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好文章呢?下面我结合日常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文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时刻都存在着作文教学的契机。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资源。每一篇课文都是极好的范文,如:《济南的冬天》《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等。要让学生认真学习这些经典作品,欣赏这些美文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感悟作者的写作心路。让学生思考如果自己写会怎样来写,理解作品的精彩内容,诵读积累,并找一些相关、相似的美文供学生欣赏、积累。

语言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写好作文,单靠语文课堂上的知识积累是不够的,所以,常规作业应要求学生每周达到一定的阅读量,并且好词好句、美文的摘抄也要达到一定的量。不仅摘抄,还要求背诵,并且能用摘抄来的字句写成优美短文。另外,还建议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以及周围的环境,把看到的、听到的有意义的内容记下来,写出自己的感受。所见、所闻、所感积累多了,既充实了写作素材,又丰富了孩子的感情,可以帮助孩子逐渐接触社会,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表现自己是每个学生的内心需求,教师可以在班级里给学生多种多样的展示机会。每天可设上课后的前三分钟为自我展示时间,内容自定,全班同学轮流上台,要求学生展示最好的一面。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就会有进步。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轮流值日,把班级的日常工作记录在案,并在每周的班会上总结,不仅要有口头表述,还要形成文字,看谁能用最贴切的语言来描述生活,给每个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班级舞台上展现自我。在班级中,还可以时常进行习作评比,把好的习作张贴出来。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别人欣赏,于是都会努力写好作文。

多给学生练笔的机会。每周的作文课,要给学生详细讲解写作章法、文章结构。课堂上不定时的片断练习,要求学生做到短而精。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日记内容不能空洞无物,提倡有感而发,自由作文。教师适时辅导,指点修改,并向报刊推荐优秀作品,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觉性。有了兴趣又有自觉性,何愁学生写不出好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我鼓励学生让生活走进作文,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描述生活。

当然,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并非易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勤积累、多练笔,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四步写出好作文 篇4

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 求“新”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前提, 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作文是创造性的劳动, 特别需要学生善于观察, 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观察方法外, 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求“新”。

怎样做到观察求新呢?首先, 观察事物要做到细致性, 只有细致地观察, 才能发现事物新的特点。学生观察时往往见大不见小, 粗略笼统, 不注意细微差别, 抓不住此事物所独有的而别的事物却没有的特征。为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 观其形、辨其色、闻其声、触其质、嗅其气、尝其味, 捕捉细节, 洞察幽微, 锐意搜寻, 去粗取精, 由表及里, 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的东西, 才能立好意, 写好文章。

其次, 观察事物还要做到持久性。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限制, 观察事物总是“走马观花”, 因此, 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观察事物只要能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总归会有新的发现。如果学生能把长期观察的结果、感受写成日记, 积累起来, 便是日后作文的创新素材。

二、指导学生参与实践, 求“真”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但现在的小学生活动范围小, 接触面窄, 视野狭, 看不远, 也写不全, 他们坐在教室里, 面对四壁, 搜肠刮肚, 冥想苦思, 东拼西凑, 甚至凭空捏造, 怎能写出“真”作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多接触大自然, 多接触社会, 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 在广阔的天地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去感知外面精彩的世界, 他们才会写出内容充实、立意好、感情真挚的作文来。比如:指导学生写《热闹的集市场》, 带领学生深入市场观察、采写。回来后, 许多学生都能点面结合, 不仅描写集市上品种繁多的农副产品, 而且着意刻画卖主、买主交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 甚至把市场内悬挂的标语“繁荣市场经济, 富裕四方百姓”作为结束语, 既总结了全文, 又点明了中心。这样的好作文不能不说是“实践出真知”的结果。

一次, 正值农忙, 我布置学生休息日回家帮家长收玉米并写成作文。星期一, 我批阅了部分学生的习作, 他们都写得非常详细、具体, 并且还发表了感慨。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断:“我学着妈妈的样子, 把竹篮放在地上, 左手扶着玉米秆, 右手的五个指头紧紧地握住玉米棒的顶部, 用劲一掰, 玉米棒乖乖地掉了下来。一会儿工夫, 就掰了满满的一篮子。我不停地在玉米地里走动, 玉米叶像锋利的小锯子, 在我的脸上划出一道道小口子, 虽然感到隐隐作痛, 但听到妈妈的连声夸奖, 我乐得就像捡了个金娃娃, 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不就是孩子们通过实践写出的真实语言吗?倘若把孩子们关在教室里, 不去实践, 凭空杜撰, 能写得这么真实具体吗?由此可见, 只有指导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 学生才会有真话可说, 有真情可表,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三、指导学生发散思维, 求“异”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事物本身也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立意, 可以产生不一般的效果。对“求异寻新”的思维培养, 既要求学生作文要敢于求异, 写别人意想不到, 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内容, 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独出心裁的作文。

开动脑筋, 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 道人之所不道, 就会让它放出异彩。以写“野游”写例, 如果角度仅着眼于写怎样游野的, 就显得选材单一, 立意平淡。其实在这个活动中, 有很丰富的人和事, 因选取的角度不同, 表现的中心也不同:可以写在野游中, 同学们互相帮助, 表现团结友爱的精神;可以写同学们在野游中碰到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可以写途中的见闻, 反映家乡的变化;可以写途中的美景, 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可是有一个学生选材立意的角度都与众不同, 他选取在秋游中走错路, 在迷路后, 历经艰苦走到目的地为材料, 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生活的道路走迷失了, 不要紧, 最重要的是如何正视它, 调整航向, 走到人生价值的终点。”这样写作文, 角度一变, 异彩纷呈。

四、指导学生揭示内涵, 求“深”

浅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公文 篇5

总结写作公文的经验,其中最重要一条就是目的先行,首先明确自己劳神费劲写的这篇稿子是干什么用的,然后时时刻刻在脑子里留意这个目的,观照这个目的,不让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思想脱离这个目的,多余的话一句不说,该说的话一句不少。长此以往,一篇篇好文章就写出来了。那么,我们起草发布公文,都有哪些目的呢?

1、让人对本职工作有所了解,且留下深刻印象,这主要是针对上级领导说的。作为科员,做了工作,需要向科长汇报;作为科长,需要向主管、向单位“一把手”汇报;作为一个单位,需要向分管领导、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这主要是指工作总结、汇报之类。假如工作做得挺好,就是总结不出来,说不出来,这也是一种缺陷。其实,总结正是提高工作水平的一种方式。不善于总结,怎么发现缺点和不足,怎么找到规律性的认识,怎么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怎么把单项的阶段性工作上升到理论的层次,怎么求得工作的新发展和新突破?

在实际工作中,有人善于埋头苦干,他们两眼向下,从不仰望星空,一辈子工作踏踏实实,却没有什么创新和开拓,属于守成者之列;有的人也善于埋头苦干,也善于总结提高,既有实践、也有理论,属于创业者之列。二者同等重要,但毫无疑问,当前,我国更需要后者创业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实干,又要善于总结提高,那样才能在实干的基础上做到会干、干好、干出特色、超出一般,于是乎才能有为、有位,前途无量。

2、让人对政策规定认识清楚,自觉遵守,积极响应。这主要针对一般社会公众而言。作为一个单位,不可避免地要出台一些广发性的文件,要求社会公众大力支持,自觉执行。比如说规定、决议、倡议书等等。如果我们做不到言之有理、合乎规定、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保证有效,那么,就可能流于形式,难以见效。这就要求事先必须做好调查研究,不能闭门造车、随意捏造。

3、让人对安排部署的工作或需要周知的事项清晰明白,能够无差错地落实,这主要针对下属单位、服务对象而言。比如说,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的指示;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意见;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者周知的事项的通知,等等。这些都是在具体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尤其是通知,更是推进工作的重要途径。就拿转发文件的通知来说,上级下发文件,需要基层周知或执行,往往这样处理“现将***文件转发给你们,请尊照执行”,最多加一句“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如果多级转发文件,光标题就三四行,比正文还长,诸如“关于转发***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弄得书名号都不够用了。现在,一些单位转发通知倒简单了,标题直接写“关于转发**号文件的通知”,至于**号文件只有到正文里去找了。至于正文,多数还是那样简单,真是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典范。其实,转发上级文件,同样需要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落实措施,绝不能只是转发了事。此外,有一种通知叫事务性通知,即安排布置工作、发布有关要求下级机关办理的事项的通知,这类通知要求简洁明确、可行性强,基层单位接到通知一看就明白,就知道需要立即做哪几件事。不过,写起来,也需要动动脑筋。前面说过,有的在机关工作十年、二十年的老同志,起草个会议通知,还是架手架脚。比如需要起草个召开座谈会的通知,老先生这样写道,经***研究同意,决定召开**工作座谈会,主要内容:1、2、3,分别另起一行单写,写完之后发现还没说会议时间呢,于是在小3下面另起一行写上会议时间,又发现还没有会议地点、参加会议人员呢,于是又分别另起一段写上会议地点和参加会议人员。一个通知,弄得七零八落,缺乏统一性、完整性。

4、让人觉得请求的事项合情合理,非办不可;报告的事项客观实在,令人信服,颇为满意;答复的事项认真细致,有礼有节。这主要是指请示、报告、批复之类。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指示和批准的公文文种,主要用于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缺乏明确政策规定的情况需要处理;工作中遇到需要上级批准才能办理的事情;超出本部门职权之外,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事情,请示上级予以指示。请示和报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相同之处是两个都是写给上级的上行文,公文里都有陈述意见,反映情况的内容。区别是:第一,时间有别。请示跟报告相比,时间要求更紧迫。请示写的情况是未解决的,属于将来时,报告写的情况是已做过的,属于过去时;第二,内容的侧重点有别。请示着重于请示批准,报告着重于汇报工作;第三,要求有别,请示要求上级必须回复,报告则不必,只供上级参考。在写请示时,应当注意以下一些事项:要坚持一文一事;请示事项必须明确、具体、可行;不要搞多头请示(请示应主送直接主管机关或主管领导,其他确需了解请示事项的领导机关或领导人,采取抄报形式处理。如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也应根据请示内容,择要送一处领导机关,由主送机关答复请示的问题,对另一领导机关采取抄报形式);一般不得越级请示,个别需要越级请示的,常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转呈式,可以既避免越级,又明确主送机关;另一种是在越级请求的同时,把请示抄报被越过的主管部门;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要直接送领导者个人,或既写主送机关,又同时主送、抄送给主送机关领导人。注意,平级机关之间不使用请示,但现在许多单位向财政局申请经费都用请示,错了也改不了。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属上行文,一般产生于事后和事情过程中。报告分综合性报告、专题性报告、回复报告三种。综合性报告正文把握三点:(1)开头,概括说明全文主旨,开门见山,起名立意。将一定时间内各方面工作的总情况,如依据、目的,对整个工作的估计、评价等作概述,以点明主旨。(2)主体,内容要丰富充实。作为正文的核心,将工作的主要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经验、效果等,分段加以表述,要以数据和材料说话,内容力求既翔实又概括。(3)结尾,要具体切实。写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具体意见。最后可写“请审阅”或“特此报告”等语作结。专题报告正文可采用“三段式”结构法。以反映情况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和意见;以总结经验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经验,有的还可略写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因工作失误向上级写的检查报告主要写错误的事实、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造成错误的责任、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等。结尾通常以“请审核”、“请审示”等语作结。回复报告正文根据上级机关或领导的查询、提问,有针对性作出报告,要突出专一性、时效性。

5、让人觉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解决了自己的疑问,点出了自己没想到的观点、意见,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为推进某项工作、开展某项活动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和安排部署,这是针对与会者说的。比如,讲话稿(包含讲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以及祝酒词、贺词,甚至主持词之类)。撰写讲话稿的作用是为了节省时间,集中、有效地围绕主题把话讲好,不至于走题或讲错话。讲话稿一般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代写,现在一般是由别人代写,所以撰稿者还需要从领导角度出发,想领导之所想、言领导之所言,符合当时当地的场合氛围,符合领导的身份、语气和讲话习惯。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需拿到会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

怎样让学生作文写出生活味 篇6

首先得打消学生的种种顾虑,纠正胡编乱造之风。大家知道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抒写真情实感的名家名篇,如朱自清的《背影》当中朱自清因祖母去世回家奔丧,看到满院狼藉而簌簌落泪的情景,还有看见父亲买橘子归来以及看了父亲的来信时,眼泪又来了的感人情景,可能我们每个教师在上这篇课文时都要分析讲解。也许大家在指导学生写作真情实感方面没有对这些场景做什么具体要求,或者拓展不够深入。魏巍的《我的老师》中有作者用小石头去迎老师的教鞭,而且发现老师并不是真的要打他的生活真实;《最受读者喜爱的文章》大全集中有大量描写生活趣味的段落出现。

其次,怎样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写出生活味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作文真起来,还得先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情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整理抒写出来。可分这样几步走:

(一)提倡或要求学生写日记,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录下来。特别是生活细节,要做到把喜怒哀乐详细体验写出来,晚上做梦的细节或者想怎样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中一下子想出来,一道难题的解决过程,以及思考难题由苦到乐的心理变化。家里父母的争执,邻里吵闹,大街小巷的种种趣闻轶事都可写成日记。如果征得学生同意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情况下展示学生的日记,进行一些精当的分析。

我从开始教初中语文起就要求学生写周记,要求学生将一周的主要感受进行整理,写成周记,写出心得。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能为写作提供素材,对身为班主任又是语文教师的我来说,真是一举两得。当然有些学生一开始只是三言两语,比较简短,不会写,有些学生不愿意写自己真实的感受,教师还得严格要求,适时疏导,给学生做知心朋友。让学生大胆地详细地写出真实的生活感受。

(二)教师在教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应该指导引领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和调查,为写出生活真实作铺路石。我们初中的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写作综合实践都有与该单元课文有关的活动话题。我们教师往往在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上重视不够,当然也有因涉及学生安全责任教师不肯带学生外出活动等原因。我在教综合实践课时,做得较差,有时是蜻蜓点水似的用一节课,或最多两节课时间,也没有布置学生自己去完成;而且学校没有要求一定要备这类型的课,所以草草了事。在这种背景下,学生除了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外,生活体验就只有在家里了,相当有限。我们在讲课文时回想到我们的童年总会有许多灿烂的生活回忆,我们当时吃的,喝的,穿的,玩的,我们能够吃苦耐劳……而现在学生局限于学校,怎么要求他们能写出好多生活味来呢?因此我们要认真备好、上好综合实践课,多带学生出去参观、活动,体验生活,以获取第一手材料。为学生能写出生活味作铺垫。

(三)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对生活细节的段落作精当的赏析,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增加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量。

教师可以就一些名著中涉及生活真实描写的段落作些赏析,我们的语文教材的附录部分都有名著导读,推荐的都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做好名著导读工作,让学生从中感悟,获得各类相同的情感体验,能用恰当的语言将自己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四)提倡学生关心时事,多听看新闻,如多看中央电视台10套的“百家讲坛”等科教节目,12套法制栏目。学校图书馆有图书报刊,指导学生多阅读,写写读书笔记、心得,广泛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文打下基础。

此外,我在作文评讲中,发现有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亮点予以特别关注,对写出生活味的文章进行鼓励,经指导修改后向学校校刊选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对写作文很有帮助。

怎样写出好作文 篇7

一、为现实写作———立意创新

一定要让学生牢固树立为现实写作的写作理念, 使学生明白, 堆砌几个古人的事例, 不切实际空洞地发表一些议论, 是没有新意可言的。这就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平时注意多观察生活、多关注时事、多方面积累, 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要做到为现实写作, 就要善于在作文中找到与现实的结合点。任何一篇作文题目, 在写作时总是可以和现实发生密切联系的。比如笔者布置学生写《关注天空》这个题目时, 题目很“空”, 似乎无从与现实中的人与事联系起来, 但笔者充分调动学生平时的积累和对时事的关注力度, 从管仲启发齐桓公“贵天”的典故、司马迁创作《史记》“究天人之际”的目的、“人命关天”“民以食为天”“百姓大如天”这些民谚结合点出发关注天空, 就很容易和民生问题产生联系;从泰戈尔的诗句“天空中没有鸟的踪迹, 但我已经飞过”联想到“天空中没有隐形战机的踪迹, 但我已经飞过”, 再结合当今世界一次次的各种军事演习这一现实, 关注天空, 就很容易和人类和平问题产生联系。而这三个问题实际上都关系到人类的未来, 所以关注天空, 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文章若能从这三个结合点出发, 将文章的立意巧妙地归结到关注人类的未来这个层面上来, 就显得既有新意又较为深刻。

二、找准最佳角度———思维创新

具体来说, 思维创新可以采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围绕题材进行多角度思考, 特别是逆向思维, 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敢于突破常规, 独辟蹊径。根据自己的实际, 以独特的构思和材料表现出来。如学生抓住“滥竽充数”这个典故发表议论, 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思考的角度只停留在批评南郭先生没有真实本领只知招摇撞骗这一层面。其实, 只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新颖的立意还是很多的。如:可批评齐宣王的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不严和搞“大锅饭”的危害;可批评给南郭提供安身立命之所的开后门之风;或指出南郭知难而退是识时务, 比厚颜无耻的人要好;或赞赏齐缗王的改革之举、措施有力等等。思维求异、角度求变、立意出新, 自然能写出不同凡响的好文章来。

三、选用新鲜事例———材料创新

选取材料, 要遵循“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 人新我精”的原则, 尽量捕捉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人物、新事物、新思想, 给人以新鲜感、真实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如2010年上海高考高分作文《带不走的云彩》, 在论证取与舍的智慧时选用中国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樊锦诗的事例, 文章这样写道:“她放弃了在故乡上海繁华舒适的都市生活, 放弃了环境优越的工作, 就这么满腔热情地奔向大漠了。纵然敦煌石窟内何等辉煌, 美轮美奂, 窟外却是狂沙漫舞, 无尽沧桑。西北的粗犷磨平了她江南女子的柔弱。她竟就这样默默坚守了40年。40年间她不遗余力地研究、再研究敦煌文化, 最终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如今, 当荣誉扑面而来时, 谁又会想起当年暮光日下, 是怎样一颗坚毅的取舍之心在凡尘俗世的纷纷挠挠中坚守啊。”樊锦诗事例的运用, 新鲜、恰当、充实, 概括性强, 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新近的人和事, 富有鲜明的时代感, 令人信服。

四、打破常规行文———结构创新

写议论文时常用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对照式和层进式四种, 有时我们可以根据主旨的需要, 采用一些新的结构形式。

1. 镜头剪接式。选择几个典型的人物、事件或场景片段组合成文。如2010年上海高考高分作文《卡梅隆的智慧》的开头部分。

2. 对话辩论式。采用辩论会的方式, 确定辩题之后, 让正反双方各自交错发言。如2003年高考作文“感情深疏与对事物认知”的话题, 浙江一位考生就用辩论稿的形式写了一篇作文, 得了满分, 其题目是《“公正杯”中学生电视辩论赛总决赛》。

3. 采访式。以提问和交谈的方式, 从采访对象那里了解有关情况表现文章的主旨。如同样是“感情深疏与对事物认知”的话题, 同样是浙江考生的作文《从泪走到血———孙膑访谈手记》, 采用采访式构建全文结构, 同样获得了满分。

4. 座谈式。采用“实话实说”的方式, 由主持人和各位来宾组成, 通过谈话方式构建全文框架, 组织行文。如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答案是什么?》, 以拿破仑、葛朗台、佛陀、房龙、上帝和“我”围绕“什么是幸福?”举行座谈的形式结构行文, 分别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对幸福作出了诠释。

需要指出的是, 结构创新要符合主旨表达的需要, 选用自己善于驾驭的创新之法, 主旨和结构浑然一体, 在结构的创新上又处理得游刃有余, 才能收到非同凡响的效果。

五、表达追求多变———语言创新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语言多姿多彩、富于变化, 一改单调的平铺直叙或单纯的议论说理, 能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恰当地运用一些口语, 可以彰显生动活泼之美。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用“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 则对不住, 忘记了”这样的口语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 使文章显得活泼、风趣。恰当使用一些文言词语, 可以形成一种庄重典雅之美。灵活运用各种句式, 可彰显语言灵动变化之美。整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结合, 使得语言摇曳多姿, 挥洒自如, 节奏鲜明, 气势贯通。

六、尝试不同文体———文体创新

近年来, 高考作文的文体往往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这就给考生在文体上进行创新提供了可能。因此在绝大多数考生都写议论文的情况下, 偶尔出现的一篇内容和主旨都很新颖的记叙文或叙事抒情类散文, 往往会给人以好感而获得好分。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一提, 那就是基本上每年高考作文中都会出现以文言文作为创新写作的文章, 且其中不乏佳作迭出。如2001年江苏考生的《赤兔之死》就成为历届高考作文中众人关注的焦点。

写出好作文的“妙方”——读 篇8

一、作前之“读”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在课堂上讲, 有些学生就在座位上拼命地翻, 翻什么?——作文书!仿佛有了作文书便万事大吉。他的脑子里并不是在想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是他人的东西。这些学生平时往往就不怎么读作文书的。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最大目的就是“交差”, 至于由写作的投入而成就其文的个中奇妙的感受, 他恐怕就难以体会了。而写作的魅力就在于这种经压抑和诱发而成的胜利感, 这种表达欲的满足感。写作的魅力难以体会, 谁又去乐于写作呢?所以, 作前之“读”是一种基本功的训练。此处的读, 可以有三种训练的方式:

(1) 抓好语文课堂的研读。记得我执教《燕子》一课, 学生在谈到“沾”“掠”等动词用得好时, 有理有据地谈出了这些词的妙用。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理解遣词造句的准确, 此刻, 我要引导学生去学习表达运用, 留住学生表达的热情。譬如可以这样进行:“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像作者这样观察我们的生活, 你也会将一些表示动作的词生动地写在你的日记或者习作中。今天的作业就是观察某个人或物的动作, 写几句话, 至少用上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还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例如看妈妈煎鸡蛋, 爸爸抽烟, 爷爷看球, 奶奶打太极拳, 同学课间活动, ……这样的练习就是得法于课内, 观察练笔于课外, 长此以往, 学生的写作基本功自然而然就会有所提高。

(2) 抓好写前的作文书阅读。它的快乐是一种人类的纯粹求知的快乐。因为这种读, 它的目的还不在于写, 而在求知, 求趣。但在客观上, 这种读——我认为是“大读”, 乃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 应积极引导, 给其支撑, 让学生自己养成好读书, 读好书的习惯。我给自己的学生这样一种作业——“每日一得”——意思是说今天, 你读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先问问自己, 然后再写下来—上至天文, 下至地理, 古今中外, 你有所得便写下来——几句话, 几个成语, 甚至几个有趣的字。这样, 学生日有所获, 月有渐进, 长此以往, 其读之功力益厚, 何患作文无门呢?

(3) 读自然之书。“读”自然之书:花鸟鱼虫、流泉飞瀑、无名之杂草、变幻之轻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家事、国事、天下事”……与自然之亲切, 成自然之秉性。作文练习“无时而不有, 无地而不有”。将作文课上成生活实践观察所得课, 随时随地观察、记录、交流、共享、激励、积累, 孩子的思路会更灵活更开阔, 下笔会更自如更习惯化。当习作成为生活的习惯, 如睡觉吃饭一般自然, 习作教学也就走进了一种无教之教的境界。

二、作中之“读”

作文中的“读”, 我姑且称之为“小读”, 即有明确目的的读, 类似于搜寻式的读, 类似于写文章中的“参考”。如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先让学生阅读作文题材:怎样的老师和第一次做什么, 然后我告诉学生:“老师想学广播操, 有哪位同学愿意教教我?”学生积极性很高, 学生教得认真, 我也学得认真。过后, 我让他们以此为题材, 自由命题, 写一篇作文。学生的写作热情很高, 自然写出精彩的文章。有《我第一次做老师》《老师当学生》《虚心求教的老师》……

三、作后之“读”

作后之“读”, 可称之为“返读”。它的性质是检验性的、反省性的、批判性的。它的作用在于反复修改, 以成作者心目中的至文。此时的“读”, 便是以自己长久训练的语感去修正文章中出现的瑕疵, 去剔除它, 打磨它, 丰润它, 这就是作后之“读”。总之,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要改, 就必须反复用心地去读, 以他人挑剔的眼光去读, 去对待自己的东西。这样而成的文章, 才是真正的收获;这样写文章, 自己才会进步。我在平时就要求学生们自己去朗读自己的文章或他人的文章, 然后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大家交流, 以期写出更好的文章。

浅谈如何让学生写出好作文 篇9

一、留心生活认真观察

生活对于写作来说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相反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脱离生活的写作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无法唤起读者的共鸣。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 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留心生活认真观察, 将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笔记录下来, 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即使有些学生不会写日记, 哪怕只是记流水账, 也要让学生用笔来记录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心理与情感。写日记来记录生活,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写出优秀作品来;另一方面也是一种表达情感、渲泄不满的重要形式, 让学生随时随地记录自己的成长轨迹,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同时也是一份美好而珍贵的回忆。对表达方式等不要做过多的限制, 但要求学生每天记录, 可以洋洋洒洒几百字, 也可以一两句;可以记人, 也可以叙事, 只要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就可以。长期坚持, 学生写日记就会由教师的强制变为自身的自觉行为、良好的习惯, 这样在长期写日记的过程中写作素材更为丰富, 而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水平以及写作水平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二、勤于阅读精于思考

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促进, 可以说阅读是写作的根, 而写作又能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要想写出好的作品来, 就要勤于阅读, 在阅读中来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学习作者巧妙的布置、精心的构思、深刻的立意。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 让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结合起来, 在阅读中来积累素材, 丰富语言、形成技巧。

(一) 立足课内阅读

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语言生动, 是最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材料, 同时也是最佳的写作范文。因此, 我们要重视课内阅读, 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阅读, 在阅读中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学习作者的布局谋篇、写作特色等。

(二) 开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 这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学生文化积累的重要手段。我们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 接触更多不同的阅读材料,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阅读水平、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 都不要盲目追求数量, 要重视质量, 要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 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这样长期积累, 可以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与语言素材, 这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三、让学生体验真情实感

好的文章并不是词语的简单堆砌, 而是要融入作者的真挚情感, 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人。而真情实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是人们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是在具体的活动与场景中形成的。因此, 要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来我们除了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还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让学生体验真情实感, 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能有血有肉, 人物更形象、情感更真挚, 这样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 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为此我们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校园, 走进生活, 走进大自然。如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 并让学生认真观察比赛全过程, 然后再将这场比赛讲给家长听, 并写成文章。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并带着明确的任务来进行观察。这样学生亲身参与, 就会产生许多深刻而直接的体会与感受, 这样所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更加得生动形象, 富有真情实感。这样比起以往将学生限定在教室内的闭门造车要有效得多。为此我们要多带领学生参加各项活动,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亲身感受与体会, 这样才能产生更多真情实感, 强化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 这样学生所写出来的文章才能贴近生活, 富有真情实感。

四、开展丰富的写作训练

每周固定的写作课是无法满足写作要求的, 还需要我们设计更为丰富的写作训练活动, 让学生多练多写, 在写作中来提高写作水平。

(一) 仿写

写作始于模仿, 模仿是学生开始系统写作的第一步, 这大大降低了写作难度。在教学中遇到精彩的句子、优美的词语, 让学生进行仿写, 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词语、文本的理解,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 从而更加灵活地运用于写作之中。

(二) 续写

对文中的留白处、意犹未尽处让学生进行续写、补写、扩写等, 这样的写作更为灵活, 可以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训练的机会;同时也是对文本理解的一次提升, 这样更加利于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全面提高。

怎样写出人间真情 篇10

月壳姐姐:洋葱头,有什么事这么着急呀?

洋葱头:救救急,月亮姐姐。今天放学时,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写一篇关于人间真情、相互关爱的作文,我不知如何下笔,你给支支招吧!

月亮姐姐:写这类作文,首先要选择新颖、真实的材料。不知你注意到了没有,有很多同学写过扶素不相识的老奶奶过马路、送迷路的小孩回家、跳进冰冷的水里救人、奋不顾身勇斗歹徒……看似惊天动地,却始终无法打动读者。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洋葱头:扶老奶奶过马路、送迷路的小孩回家、让座……这类材料都是不少同学常常写到的,读者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有新意,怎么喜欢读呢?舍身救人、勇斗歹徒、甚至牺牲……这些事在生活中发生得比较少,但有的同学为了完成作文任务,或者想“一鸣惊人”,总是瞎编滥造“了不起”的事,当然不能打动人啦!

月亮姐姐:对,陈旧的材料,别人一看就知,怎么有兴趣去读呢!编造的材料不真实,不可信,没有真情实感,更不能打动读者。

洋葱头:那么,怎样才能选择新颖、真实的材料呢?

月亮姐姐:其实,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平凡小事往往寄寓着真情。比如从孙子给爷爷倒茶中,我们可以读到孝顺、和睦;从为忘事的小朋友出公交车钱中,我们可以读到爱幼、关怀;从运动员放弃赛跑,扶起摔伤的对手中,我们可以读到团结、友谊……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的瞬间,然而却实实在在地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人间真情。

洋葱头:(插嘴)哦,我知道了,作文就是要选生活中的真实材料、实实在在打动过我们的材料,对吧?

月亮姐姐:悟性挺高的嘛,我们只有选择了新颖、真实的材料,才能打动读者。

洋葱头:那么在写作中还要注意什么呢?

月亮姐姐:其次是注重细节描写。你要抓住事件中的“动情点”(也就是真正打动你的地方)细致刻画。比如一个小伙子骑着自行车,提着一个饭“盒,去医院送饭。没想到转弯时车轮一打滑,车子翻了,还撞倒了一个中年男子。饭全洒了,汤汁溅到了男子的皮夹克上。我想,接下来肯定有一场‘恶战’,怎么收场呢?没想到,骑车的小伙子赶忙把中年男子扶起来,不住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急着送饭,撞倒了你,实在对不起!’男子却说:‘没事,没事。我的皮夹克还尝了个鲜呢!你快去照顾病人吧!””这里面就有个细节很感动人。

洋葱头:对。作者以为有“恶战”,可能难以收场,没想到被撞的男子原谅了骑车人,事情平和解决,这个细节的确很感动人。可是,我平时就是不知道怎样写好细节呀!

月亮姐姐:这不难。你看看上段话里哪两方面写得最详细?

洋葱头:嗯……写得最详细的……是人物的对话和行动啊!

月亮姐姐:对!要写好细节,你不妨把人物、事情放在显微镜下透视,抓住其肖像、语言、心理和行动,进行细致地刻画,以小见大,于细微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这样就可以让细节传神,以情动人了。

洋葱头:哦,原来就是这样写人间真情、相互关爱的事儿啊!我会了。

月壳姐姐:不。还有一点要注意,习作中一定要融入真情实感。

洋葱头:怎样才能融入真情实感呢?

月亮姐姐: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了观察、思考、体验,有了观察所得,思考所获,体验所感,你自然而然地就会在文中流露真情。比如:“直到有一天,我再次来到爷爷家,看着那空空的房间、陈旧的家具,还有那台老式的收音机,我才突然想起自己已经好久没有来爷爷家了,爱我的爷爷就在这样清冷寂寞的环境中过着每一天的生活。”你觉得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洋葱头:这段话是通过对爷爷房间摆设的观察,表达了对爷爷的愧疚之情。

月亮姐姐:说得好!所以,在习作中,对于某件事,有什么感受、想法,就怎样写,你的真情实感就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了。

洋葱头:哦,谢谢!我知道了,写关于人间真情、相互关爱的作文,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选择新颖、真实的材料;二要注重细节描写;三要融入真情实感。对吗?

月亮姐姐:嗯,总结得不错!

洋葱头:好的,我现在就回去写!谢谢月亮姐姐,再见!

好作文是写出来的!多写!! 篇11

现在,今天,就开始写!当年萧乾初涉文坛,向巴金先生求教,怎样才能写出一手好文章。巴金先生说:“写吧。只有写,你才会写!”这话特实在。

如果给自己定一个目标,高中三年写三十万字,并且真正坚持完成了,到高考时你就不会再纠结自己会不会写这个问题了。我女儿刘高考作文是满分,不是我教出来的,而是她自己写出来的。她一直坚持写日记,有好几十万字的写作经历,高考作文也就小菜一碟了。写作是一种能力,别人教不会,只能是自己练,不停地练。

还要多读书,笔下才会生花。博览群书当然好,但更要专,要有学习的意识,研究的意识,要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提起司马迁,很多人都知道,聊一聊,却仅限于知道司马迁是西汉的,写过《史记》,受过宫刑,没啦。满足于这些可不行。司马迁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他为什么受宫刑?受宫刑对他有什么影响?这样读下去,研究下去,那就会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写作文的时候,材料就有了,思想也有了,都会从笔下流出来。因为这些已经成为你自己的了,甚至这些所读所思会给你提供生活的养料,促使你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2003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目是《转折》,让写一个令人难忘的转折,或是来源于个人经历,或是来源于社会生活。有篇作文,惊艳全场,阅卷老师一看就惊呼:这篇写得真好!得给满分!大家都凑过去瞧,用的日记体,写的诗人海子。北大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邓虹老师也在,立马自豪地说:这是我的学生写的!

试卷都是密封的,邓老师怎么知道?

原来这个孩子特别喜欢诗歌,尤其喜欢海子的。高中三年,他读遍了海子的诗歌和传记材料,只要写作文,必定是海子。而且他跟爸妈商量:高三这一年,咱家就是“海子年”,客厅里、饭桌上不聊别的,只谈海子,行不行?他爸妈当即拍板同意,为了跟上孩子的步调,两口子天天手里捧着《海子诗集》恶补。

这个孩子叫王亦然,成了研究海子的专家。《转折——十个海子的复活》,这篇高考作文,得了满分。现在网上还能搜到,不妨一读。

我们应该寻找自己的“海子”,深入研究,成为专家。你不喜欢海子,你喜欢汪曾祺,那就去读汪曾祺。

我喜欢勾践灭吴这个故事,那我也可以成为关于勾践的专家。当然,勾践的资料不多,那我可以先研究他,做一个专题。以后再遇到感兴趣的,再做一个专题。这样,我们的语文学习会越学越深,越学越宽。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还可以几个同学建立一个朋友圈,一起读,一起学,一起交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好的朋友圈可以提升—个人的层次。

当然,这个朋友圈不一定局限于自己的班级,互联网这么发达,要善用这个条件。比如我喜欢汪曾祺,那我可以建一个关于汪曾祺的博客,或者贴吧,跟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去交流、探讨。

甚至,如果喜欢哪个当代的名家,还可以直接去找本人聊。这在以前是很难的,但现在通过博客、微博就能联系上。但凡有学问的人都有个特点,就怕你谦虚好学。如果你去跟他说:老师,我读您的书了,我这儿有个问题…一保准他会认真给你回复。这样,研究起来就更方便,更深入了。

怎样写出一个高尚的人 篇12

学生:我查了一下,“高尚”的意思有两项:①道德水平高,如“高尚的情操”;②有意义的,不是低级趣味的,如“高尚的娱乐”。

陶老师:那好,知道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说说咱们身边都有哪些高尚的人?

学生甲:我家对门的赵局长赵爷爷是个高尚的人,他给人办事从来不收礼,还经常给有困难的人家送米送面,整个楼道里的居民对他都赞不绝口。

学生乙:爸爸工厂的钱经理算一个。去年我爸骑摩托上班摔伤,本来不是工伤,但他仍然提请董事会研究,用工会的资金报销了全部医疗费用,还派车接送爸爸到医院复查。他对我的学习也很关心,还买了好多学习资料送给我呢!

陶老师:是啊,局长、经理,他们为社会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深受大家的爱戴,他们无愧于高尚的人。其实,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他们名不见经传,工作辛苦,甚至琐碎、危险,但是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也是高尚的。

学生甲:对!我看到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位清洁工,抱着硕大的扫帚在认真地清扫着。她穿得很少,又没打雨伞,还一直打着哈欠。我想:她肯定很早就起来了,而且走得很急,才没来得及多穿几件衣服。她以工作为重,高尚!

学生乙:我的叔叔是煤矿工人。有一次我在矿井口看到一位矿工叔叔上来,满脸的煤灰,黑黑的,只能看见白白的牙齿,头上一连串的汗珠。听说他们的工作还要冒着塌方、瓦斯爆炸的危险!他们很高尚。

学生丙:一天,正下着倾盆大雨,邮递员送报来了。只见他脱下雨衣,一边擦了擦头上那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一边亲切地喊道:“大爷,您的报纸来了。”“快进来避避雨,喝口茶休息一会儿!”邮递员一边递报,一边急忙说:“谢谢,不了,我还要送报呢!”他们不辞劳苦地工作,很高尚。

陶老师:是的,正是有可敬的煤矿工人、可亲的清洁工、可爱的邮递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我们才有温暖美好的生活,他们都是高尚的人!

学生:老师,我们明白了,一个心灵高尚的人与他的出身、财富、经历、地位等无关。普通的人、平凡的人、不如意境遇中的人同样可以保持精神的高洁、人格的高尚。我们的作文照样可以写他们。

陶老师:对!人物确定了,我们再来看看习作的中心事件吧。

学生甲:这样的事很多。白求恩是位医生,一句“手术台就是阵地”,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看成自己的事业,这是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董存瑞是位战士,一句“为了新中国”,奋不顾身舍身炸碉堡,这是高尚的英雄主义精神。

陶老师:对!大背景,大事件方显英雄本色。

学生乙:我随手把买饭时的塑料袋扔在地上,没想到让清洁工看见了,她捡起来,友好地对我说:“小朋友,不要乱扔,这样不好,知道吗?”“哦。”我不在意地答应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我又把另一个食品袋扔在了地上。清洁工走来,我想:完了,我“死”定了。出人意料的是,她不但没有罚我,还微笑着说:“小朋友,你又忘了?没关系,慢慢改。”她又把垃圾袋捡了起来,不声不响地走了。

陶老师:大背景,小事件也同样表明精神上的纯洁。大中见大顺理成章,小中见大更是锦上添花!

学生甲:陶老师,请您看看我写的一段话怎么样吧!

老师乌黑发亮的长发整齐地披在肩上,面目清秀,白里透红的脸,明亮的大眼睛闪着智慧的光芒,真漂亮啊。忽然,她在花园旁停下了脚步,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雪白的纸巾,弯下腰,一边用力地擦着,一边小声嘀咕:“咳!这是哪个小朋友吐的,不讲卫生的习惯要改啊!”

上一篇:考核算法下一篇:软弱地基松木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