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

2024-12-03

普通教师(共12篇)

普通教师 篇1

阅读是教师生命中的重要内容,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源头。特级教师是优秀教师的代表, 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 他们的成长与阅读有关系吗?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的阅读又会有哪些特点和差异呢?对此, 我们分别从“藏书、阅读内容、影响最大的书”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研究方法

利用发函、会议、他人帮助等途径, 用自编问卷对111位特级教师和160位普通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本问卷进行信度检验, α系数为0.914, 说明本问卷的信度很高。将问卷题目编码数量化, 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 藏书

本维度一道题目, 为“你家里有多少藏书 (本) ”。采用选择题设计, 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的藏书量。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1.两类型教师的藏书量

由表1可见, 特级教师的藏书量要明显多于普通教师, 在具体选项上, 呈现较大差异, 特级教师的藏书“≥1001”的比例为30.6%, 普通教师则为8.2%, 前者要高出后者22个百分点;藏书量在“501~1000”的特级教师 (29.7%) 也高于普通教师 (10.1%) 近20个百分点;相反在“≤100”“101~500”的选项上, 普通教师又均高出特级教师, 特别是“≤100”, 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30个多百分点, 有三分之一 (34%) 的普通教师和3.6%的特级教师的藏书量在100本以下。从藏书量的平均数统计来看, 特级教师的藏书平均数为641本, 普通教师的藏书平均数为333本, 可见特级教师的藏书量大约是普通教师的两倍。

2.不同学段、性别、教龄的两类型教师的藏书量

三学段特级教师的藏书量明显高于普通教师。而普通教师中, 高中教师的藏书量明显高于初中与小学;特级教师中则是初中最高, 小学次之, 高中居后。不管是特级教师还是普通教师, 男教师的藏书量均要高于女教师, 在特级教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6~20年教龄段的特级教师要略高于21年以上教龄的特级教师;普通教师的藏书量则相反。

(二) 读书

本维度一道题目, 为“你比较喜欢看哪类书”。采用选择题设计, 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的阅读内容取向。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1.两类型教师的读书取向

由表2可见, 特级教师喜欢的书要比普通教师更集中一些, 基本集中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文史哲类”“教育理论”三类。在具体选项上, 呈现较大差异, 特级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比例为80.2%, 普通教师则为58.8%, 前者要高出后者约21个百分点;教育理论的比例特级教师 (55.9%) 也要大大高于普通教师 (21.9%) ;在“教学辅导”“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没有什么喜欢的书”三个选项中, 普通教师均高出特级教师, 特别是“教学辅导类”, 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约15个多百分点, 有5.6%的普通教师选择了“没有什么喜欢看的书”, 而特级教师则为零。

2.不同学段、性别、教龄教师的读书取向

(1) 不同学段教师的读书取向。三学段特级教师所喜欢的书籍种类基本一致, 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教育理论”“文史哲类”。而普通教师则有些区别, 小学排在前三位的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教学辅导类”“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初中则是“教学辅导类”“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文史哲类”;高中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文史哲类”“教学辅导类”, 且“教育理论”也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对“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的阅读取向, 在三个学段的普通教师中, 高中教师最高 (70.4%) , 小学次之 (56.4%) , 初中最低 (48.0%) ;在三个学段的特级教师中, 基本一致, 高中79.1%, 初中81.8%, 小学80.0%。三个学段中都有一定比例的普通教师没有自己喜欢看的书, 分别为小学7.3%, 初中8.0%, 高中1.9%。

(2) 不同性别教师的读书取向。在“教学辅导类”“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其他”三个选项中, 女教师都要高于男教师;而在“文史哲类”“财经类”“教育理论”这三个选项中, 男教师的比例比女教师要高。在“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这一选项上, 女特级教师高出男特级教师约9个百分点, 男普通教师高出男特级教师8个百分点, 女普通教师高出女特级教师约4个百分点。在“教育理论”选项上, 呈现男教师高出女教师的特点, 男特级教师比女特级教师高出约19个百分点, 男普通教师高出女普通教师约18个百分点。在“教学辅导类”这一选项上, 均呈现女教师高出男教师、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的特点, 男普通教师高出男特级教师、女普通教师高出女特级教师均为9个百分点, 女普通教师高出男普通教师约12个百分点。

(3) 不同教龄教师的读书取向。不同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的阅读取向在具体选项上存在一定差异。如在“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这一选项上, 16~20年教龄的特级教师高出21年以上教龄的特级教师约15个百分点;16~20年教龄的普通教师高出21年以上教龄的普通教师约18个百分点;在“教育理论”选项上, 16~20年教龄的特级教师比同段普通教师高出约46个百分点, 21年以上教龄的特级教师高出同段普通教师约25个百分点。在“教学辅导类”这一选项上, 均呈现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的特点。16~20年教龄的普通教师高出同段特级教师约32个百分点, 21年以上教龄的普通教师高出同段的特级教师约10个百分点。

(三) 最有影响的书

本维度一道题目, 为“请你列出两本对你发展或影响最有帮助的书 (若没有请答‘其他’) ”。采用开放题设计, 试图探究对两类型教师的最有影响的书。共有67位特级教师和45位普通教师作了回答, 他们的回答五彩缤纷, 从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到各自学科应有尽有, 非常分散。总体而言, 出现频率较高的前三本书是《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心理学》和《魏书生文选》, 另外诸如《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班主任工作漫谈》《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乡村女教师》《窗边的小豆豆》《素质教育在美国》《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菜根谭》《细节决定成败》以及各学科的专门书籍和杂志, 有一位特级教师填的是《毛泽东选集》和《唯物主义》, 从中也反映了时代的痕迹。

(四) 报刊和网络的阅读

本维度一道题目, 为“报刊和网络对我的教师专业发展很有帮助, 我也始终订阅相应的报刊”。采用五点量表题设计, 试图探究报刊和网络对两类型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两类型教师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62和4.14, 处于近优水平, 说明两类型教师都高度认同报刊和网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差异十分显著 (p<.01) , 说明报刊和网络的阅读和使用对特级教师的专业发展比普通教师有更多帮助, 特级教师从中得到了高度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

四、结论与分析

(一) 特级教师的藏书量明显多于普通教师, 约为普通教师的两倍, 男教师的藏书量明显高于女教师。近三分之一 (30.6%) 的特级教师和约十二分之一 (8.2%) 的普通教师的藏书量在1000本以上;近三分之一 (29.7%) 的特级教师和十分之一 (10.1%) 的普通教师的藏书量在501~1000本之间;有三分之一 (34%) 的普通教师和二十八分之一 (3.6%) 的特级教师的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特级教师的藏书平均数为641本, 普通教师的藏书平均数为333本, 特级教师的藏书量大约是普通教师的两倍。三学段的普通教师的藏书量, 呈现高中明显高于初中与小学的特点;特级教师中则是初中最高, 小学次之, 高中居后。不管是特级教师还是普通教师, 男教师的藏书量均要高于女教师, 在特级教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16~20年教龄段特级教师的藏书量要略高于21年以上的特级教师, 普通教师的藏书量则相反。

(二) 特级教师的读书取向比普通教师更集中, 基本集中在“专业领域”“文史哲”“教育理论”三类;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喜欢“教学辅导”“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的阅读, 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喜欢“文史哲类”“财经类”“教育理论”的阅读;有5.6%的普通教师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喜欢看的书”。特级教师比普通教师更关注专业、更关注教育理论的阅读, 普通教师比特级教师更关注教辅和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的阅读;特级教师在“自己专业领域的书籍”比例为80.2%, 普通教师则为58.8%;教育理论的比例特级教师 (55.9%) 也大大高于普通教师 (21.9%) ;在“教学辅导”“武侠、言情类、网络文章”“没有什么喜欢看的书”三个选项中, 普通教师均高出特级教师, 特别是“教学辅导类”, 普通教师高出特级教师约15个百分点, 有5.6%的普通教师选择了“没有什么喜欢看的书”, 而特级教师则为零。

(三) 对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影响较大的前三本书是《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教育心理学》和《魏书生文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宽博而专业的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总体而言, 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的阅读宽泛有余专精不足, 相对而言, 特级教师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要好于普通教师。

(四) 报刊和网络的阅读和使用两类型教师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 对报刊和网络的阅读和使用特级教师明显比普通教师优秀。

参考文献

[1]张寿松.高考生现状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3.

[2]丁雪梅.关于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7 (7) .

[3]徐亚燕.化蝶———一个教师的阅读成长的心路历程[J].中小学管理, 2007 (9) .

[4]谢福胜, 卓蔚.关于教师阅读与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 (91) .

普通教师 篇2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认认真真教书,勤勤恳恳为人的蒙兴熬老师。

蒙老师生于1963年,1987年7月毕业于凯里民族师范,同年8月被分配到瓮袍小学任教。

1991年调入笔架小学。

这样一名对工作兢兢业业、深受人们尊重的的好教师,一位学生心目中和蔼可亲的长辈,却不幸因病于9月25日晚上11点45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49岁。

蒙兴熬老师在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无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呕心沥血培育祖国的花朵。

蒙兴熬老师曾经担任过数学教师、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体育组组长、班主任、篮球裁判等职。

曾设计、主持过在笔架学校组织的“六校联谊”体育组活动,参加过全县小学生运动会并担任裁判,无论在哪个岗位上,蒙老师工作一直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得到同行的好评。

他心地善良,爱校如家,为学校工作加班加点,以至于深夜回家不幸被毒蛇咬伤,

可伤刚一好转他立即回到他心爱的讲台上,他说他离不开他的讲台,离不开他的学生,他以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启迪了无数个幼小的心灵,培育了许许多多优秀的学生;他团结同志,学校教师中谁家有了困难,他第一个站出来帮忙,表现了一位教师的良好职业道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蒙老师年6月不幸诊断为糖尿病,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让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截肢手术。

即便如此,他始终关心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尽最大可能不给学校增添负担,以他顽强的毅力和病魔作斗争,他的坚强令每一个接触过他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蒙老师病稍好一点后,多次恳求回校工作,他想念他的三尺讲台。

然而,病魔无情。

蒙老师的心愿不能得以实现,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学生失去了一位好老师。

蒙老师走了,走在他正值中年的征途上,蒙老师倒下了,倒在了他心爱的三尺讲台上,

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她那种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关心学生,真情呵护的优良师德;那种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追忆。

回眸一个普通教师的2011 篇3

推荐理由

再回首,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

2011年已和我挥手告别。趁着她还没有离我远去,趁着那些刻骨铭心感触还没有被时间风化,让我抓住她的衣襟,一起再唱一曲怀旧的老歌。

1月似乎总是要在各种忙碌中度过,似乎学校里面的一月不是一年的开始而是一年的冲刺阶段。通常高中都是在农历小年后放假的,但就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足以让你恨自己没有三头六臂。期末考试、阅卷、准备家长通知书、家长会、放假会等琐碎繁重的工作会让你窒息。不过,当送走家长会最后一个与你交流的家长时,你会觉得自己是这么能干,竟然顺顺利利地活到了放寒假。

2月是一个喜庆的月份,从2月3日春节假期开始,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小小的屋子里到处是你的亲人,挤挤的却让你心里暖暖的。

3月一直往返于各个部门之间,办理去芬兰教授汉语言文化课程的手续。出国前准备最多的还是关于赴芬兰课程,内容包括语言、地理、文化、饮食、宗教等8个方面。为了课程的顺利开展,我着实恶补了一段时间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并精心准备了相应课程的演示课件。

4月可谓终身难忘的一个月,从4月9日独自背上行囊只身一人前往北京乘飞机开始,就注定了这将是一次非同一般的旅程。在芬兰整整呆了21天,听课30余节,授课17节,真正感受到了中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眼看着芬兰的学生享受着免费的午餐,免费的教育,享受着校园生活,而我的学生却要学海无涯苦作舟,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5月回到济南,时差还没倒过来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芬兰友好学校访问,来访的学生都是在芬兰跟我学习中国文化的,这大大缓解了我对芬兰朋友的思念。同时,有机会让我芬兰的学生在中国实践学过的中国文化知识,令我非常欣慰。一周的访问很快就结束了,分别时我们相拥而泣,这一别不知何时再相见啊!

6月我才算真正重新适应了工作,我曾跟芬兰的朋友开玩笑说我是从未来回到了过去,反差之大促使我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与更多的人分享。随笔《芬兰教育揭秘》在朋友的帮助修改之下成稿,得到教育局外事处的赞赏,推荐我到教育电视台做专访。最终我选择了放弃这个被专访的机会,因为心中压抑着太多对应试教育的不满,如果让我去赞颂目前素质教育取得的成就我是说不出来的。

7月轰轰烈烈的竞岗应聘开始了,有感于芬兰之行,有感于对教育的全新认识,我不知深浅地参加了竞岗活动。可惜,由于自身不够优秀,终名落孙山。至此之后,心态却是愈加平和,深深地反思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心态,让我受益匪浅。生活也回到了正常的轨迹上,读书、品茶使生活目标也愈加清晰。

8月济南的夏天闷热得像一个大蒸锅,所有的气体都是潮湿的蒸汽。在我的一位良师益友的邀请下,一家人逃离火炉直奔日照。这是我心仪已久的一次旅行,在挚友的照顾下,一切都那么顺利,令我这个身在异乡的过客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9月开学后正式升入高三继续担任英语备课组长工作。依然如机器般地运转着,但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却越来越强烈。文章《芬兰教育揭秘》被正式发表在《教师博览》原创版第九期,拿着三百多块的稿费令我激动不已。因为从小不善文字的我居然会有文字发表在杂志上,这是做梦也没想到的事情。

10月继续在高考的指挥棒下鼓励着我的学生在千军万马中冲往独木桥,同时开始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能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学习,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以“苦”作舟?自己似乎越来越“愤青”了,越来越想去为学生们做点什么。我曾经苦恼过,也曾经想放弃过,但最后还是决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教我的学生学会思考。一次英语阅读理解里面讲美国校园生活,我不失时机地问他们“什么样的学校才称得上一所好学校”。又如前几日,一篇阅读理解里在讲十年如一日地活着,我却建议大家每一天都要活得有价值有创新有意义,万不可“十年如一日”地活着。渐渐地找到了自己作良师的感觉,也更喜欢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

11月的关键词应该是“读书”吧!在拜读了很多博友的文章后,我终于重新找到了阅读的乐趣,也找到了阅读的兴趣。本月读的第一本书是来自哈尔滨贾书建校长的赠书《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读他的文字深受启发,仿佛在与一位哲人对话,仿佛在与思考者探讨。吴非的《致青年教师》、陶继新的《做一个幸福教师》、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雷玲的《教师的幸福资本》,以及《陶行知文集》都令我大开眼界。在阅读中我不但学习了前辈的经验智慧,而且找到了心灵的港湾。

12月是我30年来思考最多、动笔最多的一个月。除了继续在校内更新儿子的童言趣事之外,还在1+1教育论坛发表博文10篇。记录生活的點滴,记录自己教学上的思考,我相信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虽心若止水,却思绪澎湃。我曾经和办公室的同事开玩笑说我现在的状态是要把父亲当作天底下最大的事业来做。无论学习乒乓球、剪纸,还是开始读书写作都是为了给小家伙作一个榜样。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儿子的乐感,狠下心来给他买了一架钢琴,自此家里空气中总是飘浮着快乐的音符。正如《窗边的小豆豆》中小林校长所言:”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我也曾调侃,一个人一定要会点体育运动,懂得一点艺术,生活才会有滋味。同事笑我理想主义,但我觉得这只是教育的最低要求而已。

2011年就这样离我而去了,她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点亮了我心中的灯塔;她唤醒了我那沉睡的心灵。我感谢过去的2011,她拉开了我教育生涯的序幕,她让我走过千山万水,经历世态万千,她让我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更精彩的人生。正如我在一条微博写得那样:“30岁,收拾行囊,教育路上再出发!”■

一位普通教师的心声 篇4

校长,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

校长, 想必您也知道, 学习型社会已经来临, 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去汲取新的知识,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特别是作为教师——当然包括您, 校长, 您是教师之师——天然的读书人, 更应该不断地读书。可是, 在学校, 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自从学校不再补助订阅杂志, 现在订杂志的教师几乎没有了。虽然现在上网很方便, 可是, 网络并不能代替读书。您知道吗?一些前沿的、专业的学术文章并非都能在网上找到, 何况学校还没有财力、没有权限登陆CNKI, 这在某种程度上等于与外界隔绝了联系。

在学校的外墙上, 赫然写着“学习创造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校长, 只有您带头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才能带动学校教师学习, 才能将教师从麻将场上引导至自我发展的轨道上, 才能使教师不再忙于“种菜”“偷菜”, 而去播种心中的希望;只有您自己不断学习, 才能提高您的管理水平, 才能营造一个学习型的校园, 才能构建一种和谐、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才会杜绝“以昨天的知识教今天的学生去面对明天的生活”现象的发生。学习不仅仅是创造学生的未来, 也同样能创造教师的未来;知识不仅仅能改变学生的命运, 同样也能改变教师的命运, 最起码能改变教师的生活状态。

校长, 您制定了详细的制度来约束老师、评价老师的工作。可是, 校长, 您是否想过, 您的工作也需要师生的评价与监督。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从没有行使过权力, 老师们好像已经感觉不到还有这样一个组织。虽然每年教师都要对学校的领导进行评议, 但评议的结果从不公开。是的, 现在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 可是, 您负责吗?相比于前几年, 学校的教学成绩每况愈下。我们也知道,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 为什么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在不断地下降, 为什么老师的不满与日俱增, 为什么有学生敢于和您顶撞。对于这些问题, 您反思过吗?

校长, 我们需要一个精神花园

校长, 您是否做到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多年前, 学校微机室第一批电脑沉睡了多年, 最后以低廉的价格出售了、淘汰了。新进的一批电脑依然在沉睡, 教师没有权利用, 学生没有权利用。信息时代的到来, 掌握信息、搜索信息、辨别信息是学生应有的本领, 也是新课改的精神。试想, 如果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如果学校能正确引导学生上网, 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在老师检查完就寝之后偷偷地到黑网吧上网吗?还有, 上级给学校配备的图书也同样在静静地沉睡, 上面已经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土, 只有在上级领导到校检查的时候, 您才会安排专门的人员认真打扫。师生渴望学校有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室、阅览室, 渴望图书室、阅览室能成为师生精神家园的栖息地, 这样就会少一些学生到校外租一些不健康的书籍, 少一些闲聊的教师。

校长, 您也知道, 学校有好几个教室堆满了废弃不用的试验台、学生课桌等乱七八糟的杂物, 但学校老师却没有一个工作、学习之余的娱乐场所。您可以把这些堆杂物的房间腾出一处, 教师可以在此下棋、唱歌、看电视, 远比躲在一个不易被发现的场所赌博要好的多, 您想过教师所想吗?

校长, 请您不要远远地站在教学楼前仅检查学生的迟到情况, 请您深入到教学楼看一看, 刚换好的教室门又有了几个大窟窿, 一个班的前后门都不见了踪影。校长, 您是否考虑过这其中的深层原因。

随着免费政策新机制的实施, 学校不再为办公费用而发愁, 发愁的是如何把到账的钱合法地花完。于是, 大把的钞票铺成了水泥地, 奇花异草也被引进到乡下学校, 学校的门窗、护栏刷了一遍又一遍, 您再也不用担心招待费不够用了。在上级领导检查之后, 您兴奋地说, 某某领导对学校评价不错, 特别是对学校的卫生很满意。是的, 学校校园变得越来越漂亮了, 校园硬化面积越来越大了, 花草、树木也在逐渐增加, 都已经是花园式单位了。可是, 校长, 您是否知道, 教师办公室墙壁上的涂料已经脱落, 学生教室地面坑坑洼洼。您是否考虑过,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是否越来越高了, 师生的精神面貌是否越来越好了, 师生对校园文化是否越来越满意了。校长, 什么时候, 师生的精神家园能如花园式校园这般美好、漂亮!

校长, 每个师生都需要发展

校长, 请您把学生的幸福指数、师生的长远发展放在第一位, 而不要一味地去追求升学率、去追求本校在同类学校中的名次。您也知道, 平均而言, 学校每年考上县重点高中的不到20人, 不到毕业人数的3%。如果您认为只有升上重点高中, 才是好学生, 才能为学校争光, 那么, 学校就有97%的学生是学困生, 他们就成了老师的“弃儿”, 试问, 这样的学校, 是在育人, 还是在毁人?是在培养英才, 还是在培养庸才?还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吗?

校长, 您把学生分成了重点、非重点班, 您在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同时, 也相应地把教师分成了三六九等, 教育均衡、教育公平在您那里, 成了一句空话。相比于重点班的学生, 非重点班的学生更需要优秀的老师, 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学校有成千上百个学生, 对于学校来说, 有学生辍学没什么了不起的, 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 您巴不得他 (或她) 赶快离开学校。可是, 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 您是否认识到, 您的一个举措, 有可能影响到无数个孩子及其家庭未来的幸福。

校长, 您本该是我们中的一员

校长, 您是否注意到, 学生的寝室、厕所成了学生临时的“吸烟室”;在零下十度、滴水成冰的天气, 学生啃着馒头, 喝着冰凉的自来水;学校的某一个角落, 已经成了老师们打麻将的聚集地;在班主任办公室门前常常有学生被罚站, 即便是寒冷的冬天, 也不例外。您是否考虑过, 学校刚维修过的钢窗, 为何又变得“肢体不全”;为何学校的水龙头“常修常坏”, 有时甚至不见了踪影;刚粉刷过的洁白的墙壁, 为何没过几天上面就布满了“污言秽语”, 且久久不褪去。

校长, 您屡次禁止小卖部卖零食、禁止学生外出买零食。您自然有您的道理, 可您是否考虑过学生为何不愿意到学校的餐厅就餐?同学们也知道“三无”产品的危害极大, 他们也很想每顿能吃上营养均衡、价格合理、香甜可口的饭菜。可是, 校长, 学校的餐厅能做到这一点吗?

校长, 感谢您为老师解决了上网之忧, 让每个老师都能免费上网, 但您是否知道, 老师们每天上网都在忙着“种菜”“偷菜”;您有时间到学校附近的网吧看看, 在一个烟雾弥漫、灯光暗淡、安全隐患无处不在的狭小的房子内, 有多少学生在“网游”, 在不该走的路上越走越远。

校长, 请您走出装修一新、别具一格、漂亮的办公室, 经常到老师的办公室看一看、坐一坐, 到学生的寝室转一转、问一问, 到学校的每个角落走一走、瞧一瞧, 我们并非一定要到其他学校才能寻到成功的秘方。众人拾柴火焰高, 每人一个“金点子”, 如果您能广纳师生建议, 何愁学校不欣欣向荣?

普通教师实习个人总结 篇5

又是一年春季,转眼间我们就走到了大三的尾巴,而我们的专业实习也提上了日程。怀着些许兴奋的心情,我们等待着工作的安排。而今年出现了一点意外,实习工作单位的分配晚了一天才出来。似乎已预料到我们会留在学校实习,我们班的同学有点沮丧。虽然看着别人去市区实习有点不甘,但我们还是庆幸在学校比较方便。我和班里两个同学分配到我们学校行政楼的教务处实习,起初以为教务处是一个里面有着板着眼的老师的一个地方,不过去到之后发现老师们都很和善,对我也很好。

第一次来学校实习,我特别留意这里的一切。教务处有好几个办公室,每一个办公室都有相应的细分名字和对应的工作。我所在的办公室呢叫高教研究室,听上去好像很厉害的样子,里面确实是对老师的工作进行管理的。从我所分配到的工作里面看,我们这里是对老师申报的研究项目进行审批和录入管理的。从老师的电话中得知,旁边的老师是负责对学校的老师的课程进行管理的。我们办公室也经常会有很多老师过来问一下申报的项目与资金之类的事情或是一些学分制课程的问题。而这里也经常有处长下来跟我们办公室的科长谈话,有时候解决一些工作上的难点,她们经常会被邀请去开会。科长经常会提到处长和校长,他们对于我们办公室的工作也有所对接和管理。隔壁办公室的老师有时候也会过来串串门,聊一下工作上的事情或一些其他的,对于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也很是和谐,办事起来相互也好打照面。平时下班了,我们同学之间经常会交流到彼此的组织之间的事情,随着同学提到的老师在办公室坐的位置上,我观察到在我们办公室的老师们坐的位置从里到外分别是从职位高到职位低的,这和同学们的所在部门的办公室的老师分布位置相似。

有时候我们办公室也会处理一些杂物,比如接收校历表并派发到行政楼的各个部门,让各个学院的老师派代表过来领取校历表,可见我们办公室与学校的老师是密切关联的。在跟着老师去派发校历表的路上,我了解到行政楼的每个部门都会有处长室和其他办公室,之所以区别起来,是因为处长办公室往往会处理一些比较大的事情,具有决定权,而其他办公室是作为落实上面派下来的任务而设置的。老师还跟我说,像我们派发校历表这种小事是不能惊动到处长级的,最好是每个部门负责处理文书工作的办公室,一般是由他们来签收。在派发每个办公室中,老师一般会先找在那个部门里面认识的老师进行签收,如果没有认识的就找办公室的位置比较靠后的老师,一般靠后的老师是办公室的负责人,职位较高,比较了解部门的情况。以往都是老师一个人去的,而且是现点现给,现在我们是先数下几沓样本,再加上我的帮助,办事效率快了很多。

一位普通教师的心里话 篇6

做一名教师,首先要知道教育的真谛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是: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让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仍然快乐,仍然快乐地追求着幸福,这样,教育就成功了。教育的终极就是要让幸福伴随孩子一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教育不是让人走向上流社会,而是获取智慧和心灵自立的力量。

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给别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因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教师一样,面对的永远都是活泼的生命,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份神秘,你所有的付出,都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和汇聚;没有一种职业,像教师一样,总有一种力量使自己前行,不是感叹蜡炬成灰的悲壮,而是和学生一起成长;没有一种职业,耕耘的是荒芜的心灵,收获的是心灵的希望!

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目标。什么是幸福呢?幸福是一种态度,幸福感不是来自生活经历本身,而是来自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境遇都给了我们一个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的机会,正是我们选择的应对方式决定了在事情结束后,我们所感受到的幸福和不幸福的程度。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教师除了较为洁净的心境,也是俗人,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我们也要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曾有历经心力交瘁的迷茫和失意,但有一个声音总是提醒着自己:你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勇敢地选择了艰辛。

教师要给学生以幸福,自己首先应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教师呢?

善待自己——别跟自己过不去。教师首先是个人,放下我们心中的“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以平等平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交流。如果准备以教师为终身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不必要的攀比之心和功利之心,善于从自己的职业优势中寻找人生的乐趣。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石。有医学专家称心理平衡的保健作用超过了其他一切保健作用的总和。只要注意并做到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

善待学生——努力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是获取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可以这样说:教师工作的成功程度取决于教师调度学生与自己合作的兴趣与能力的程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

善待同仁——做一个与人为善的人。教师间公共的人际关系无外乎合作与竞争两种。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使之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情商高的反映。合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与同事有效的合作中,才能体现出我们的职业价值。

带着幸福感做教师,正如揣着理想上路,不仅在做的过程中使幸福变成目的,而且必然会带来一个副产品,使教育教学变得精彩。先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一个人“知”教育、“好”教育,当然不会厌烦、不会疲倦,不仅效率高、效果好,而且心情愉悦!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们的青春无数次开方。其实这些都是说对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读完吴维库博士的《阳光心态》,我从书中学到“平常、积极、知足、感恩、达观的心智模式就是阳光心态”。可以说带着好心情去创造成功、体验过程的心态就是阳光心态。因此,阳光心态揭示了一种正面的人生观。

有缘结识阳光心态,操之在我,自我和谐,面对祖国的花朵,春暖花开——打开心灵之窗,迎接灿烂的阳光。我想,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要有健康的平常心,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幸福!幸福应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有人说过,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在新的一年里,谨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送给自己,也送给我的同仁们。

作者单位湖北省枣阳市第三实验小学

大学教师也要说好普通话 篇7

一.大学教师普通话培训与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项教学基本功, 说好普通话是大学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 然而实际教学中普通话的应用仍存在许多问题, 对此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普通话培训与测试中, 我们发现一些大学教师在对待如何说好普通话这个问题上, 存在下列几方面问题:

1.培训前不重视, 培训时产生畏难情绪。

在培训前有不少教师认为普通话天天说, 测试过关没大问题。有的青年教师觉得自己年纪轻、记忆好、学得快, 能过等级就万事大吉了, 没必要下大气力去学。结果培训时知晓了读和说的要求, 又觉得说好普通话不容易。有的老教师想学, 学的过程中又发现诸多方面存在不足, 与规范的普通话相差甚远, 因而产生畏难情绪, 觉得还是讲方言省力。也有一些教师把学习普通话看得很难, 自认为已经养成的语音习惯不容易改变, 难以学好, 所以知难而退, 主动放弃。还有一些教师下了很大功夫学习, 却不见明显效果, 于是怀疑自己, 失去了信心。以上诸种原因导致这些教师产生畏难情绪, 对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望而却步。

2.平时不以为然, 测试过于紧张。

有一些教师对于普通话的学习、测试、成绩等, 表现为不以为然。有的教师多年教课, 从容镇定。但在普通话测试中, 由原来的“主考官”, 变成了“被考者”, 角色的转变导致心态发生了变化, 表现为紧张慌乱。原来认识的字变得生疏;有的字读得存在缺陷或为误读;朗读不通顺;说话不流畅。状况迭出, 分数和等级自然上不去。

3.把测试当成目的, 认识不到位。

国家对教师及师范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提出了具体的等级要求,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以测促学, 旨在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但在执行中, 许多地方往往走过场。考试前正音正字, 紧张备考, 测试一过就又用方言讲课了。这种只重视测试过关, 而忽视测试意义的做法, 不仅缺乏法律意识, 更缺乏教师的责任意识, 究其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深远意义, 把“推普”当作一种形式, 思想上没有认识到位。另外, 一些大学教师认为说普通话是汉语言专业教师的事情, 与其他专业教师无大关系;还有的存在着乡土情结, 如果改了口音, 大家都会感觉不自在, 听说者皆感到别扭, 结果学校很多教师不能自觉地讲普通话。使语言学教师唱独角戏, 校园语言环境不佳, 教师口语、现代汉语教师的教学难以得到其他专业教师有力地配合。

4.精力不足, 难以保证时间。

大学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重, 还要兼顾外语和计算机的学习, 很多事情牵扯着他们的精力。普通话学习用的多为业余时间, 学习时间难以保证, 影响了培训效果。

二.提高大学教师普通话素质的对策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对大学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其中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大学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那么, 大学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呢?

1.端正普通话学习态度, 明确目的。

对大学教师自身的普通话培训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很多教师不是不能长期坚持使用普通话教学, 而是因为业务部门对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没有经常性的具体要求, 监管乏力。为了能在短期内通过普通话测试以及教师资格认定, 他们抱着“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学”的态度。这种为应试而考出来的普通话水平是很难保持的, 用不了多久就又回到原点。因此, 如何在政策上支持、业务上监管, 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在平常心态下坚持不懈。

作为成年人修正口音确实存在很多困难, 因为语音学习的最佳时期是在少年儿童阶段。与之相比, 成年人需要经过辨音、正音的过程, 辨音任务很艰巨。因此, 学好普通话需要一个过程, 方音越重, 这一过程时间越长, 不能一蹴而就。所以, 学习普通话要有一个良好心态和心理准备。学习语音是艰难与曲折的, 对来自语音环境不好地区的教师来说, 说好普通话的确是一件极为艰苦的工作。所以, 要树立信心, 坚持不懈, 才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3.克服心理障碍, 参加培训测试。

高等院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素质教育呼唤我们的大学教师必须讲普通话。有的教师会讲普通话, 也很想在讲台上或学校的集体活动中说普通话, 但总是不好意思开口说。有的教师认为与其说不标准的普通话, 还不如干脆说家乡话流畅、痛快。如何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呢?一要树立语言规范意识, 明确讲普通话是职业对自身的要求;二要意识到语言是教师形象的一部分, 讲普通话是人民教师文化素养的重要标志。课上课下长期坚持使用普通话, 就一定会大见成效。对大部分已经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的教师来说, 可通过普通话培训的强化训练, 掌握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迅速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4.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下不断进步。

普通话是语音、词汇、语法三位一体的, 其中语音是核心, 是学习的难点, 也是能否学好普通话的关键。教师要想练就一口语音圆润悦耳的音色和抑扬顿挫的音调,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对症下药”。大学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教学用语中的语音错误, 但是通常情况下, 有些教师感觉到了自己的普通话不标准, 但到底是哪方面的问题却模糊不清。所以训练时必须补充普通话语音知识, 依据正确的发音要领, 有针对性的加以强化训练和反复实践, 并注重语音整体的表达效果。

“掌握规律”。在把握好普通话声、韵、调的基础上, 还要掌握好音变规律, 使自己的普通话说的自然、流利、准确、传情。轻声要表达出又轻又短的调子, 读儿化韵时做好卷舌动作, 变调时特别处理好上声变调, 语气词“啊”的音变能熟练的按规律进行。教师在进行语音方面训练时, 决不能忽视音变知识的把握与训练, 因为只掌握了单个音节的读音, 而不掌握音变, 那远不算学好了普通话。

“科学发声”。教师在进行普通话训练时, 还应学会科学的发声方法。教学活动都是以声音为载体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 对于一名大学教师只满足于能够发出声音是远远不够的。出色的教师语言准确、清晰、响亮、圆润, 具有一定的魅力。因此,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养成“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呼吸”的好习惯;强化“共鸣”, 加强各个共鸣器官的合理运用;还要注重“吐字归音”, 发音时要咬准字头, 归全字尾。

三.今后在大学教师中推普工作的建议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大学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 既有对学生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教育的责任, 又有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 提高大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十分必要。

1.提高认识。大多数教师认为说的话能让别人听明白则可, 不一定要求很标准、很规范。这种观点表明教师们对语言规范化的时代意义尚不明确。教师肩负着推广普通话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模范地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 成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者和实践者, 积极为广大学生起示范表率作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理应进一步提高认识, 增强素质, 使讲好普通话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2.纳入计划。作为教师通用基本功, 把普通话的训练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常抓不懈。根据教师提高后的水平, 划分不同的层次, 进行再提高学习培训。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提高培训计划, 提高运用能力。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再测试, 将成绩作为一项内容计入继续教育总分。

3.抓主渠道。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 推广使用普通话, 杜绝普通话“回生”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 普通话水平达标的教师才能上岗;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普通话能力训练, 特别要注重普通话口语能力的提高, 使普通话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和城镇学校的校园语言。”这要求我们始终将普通话的培训与推广使用、汉字的规范和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入手:一是教师的教学语言, 应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普通话标准或比较标准。通过教师口语课堂教学改革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通过其它学科教学与现代汉语教学的融合, 让教师说好普通话, 提高教师语言应用能力, 进而带动学生、家长和社会。二是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融合在学校的各项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如演讲大赛等活动;校外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把普通话渗透其中, 使教师、学生都能够自觉践行。

4.加强管理。建立和提供评价保障机制。在学校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其目标不仅是教师、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更重要的是带动整个社会。应将提高教师、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学校工作日程管理之中, 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可以把说普通话纳入教育督导、教学质量检查、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检查、学校年终目标责任书评估中。作为专项评估内容, 在各类教学研讨、观摩、公开课、教学评比等活动中, 把能不能说标准的普通话作为评价标准中的一项。在教师专业技能大赛中, 也将其作为教师基本功渗透在各项评估考核之中。

一位普通体育教师的退休感言 篇8

三十八年前笔者也和现代的年轻人一样单枪匹马调到本校工作,二十多年住在校园里,在这里结婚、生儿、育女,送别了母亲、继父和岳父。在这里默默耕耘,见证了陈琪、项昌读、郭爱芳、王洪日、何小芳、蒋换童、吴金香、童泽金、吴立安、王植胡等校级领导的变动及到现任校领导的成绩。在这里目睹了四合院的拆除,大礼堂的建成与推倒,一幢幢房子从平房改建成楼房……当然在这里的七十年代,笔者曾经带领本校二个初二年级的学生(过去学校不但有初中,还有高复班)到一小向王桂臣校长要来了二十余棵梧桐树苗栽在操场上,看到它们慢慢的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威武雄壮,绿树成荫,后来又目睹它一棵一棵被砍伐,如今只剩下2棵的悲壮。

人生路是那样的漫长,又是那样的短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笔者生在困难时期(1955年1月),长在动乱年代,六岁时父亲被饿死,从此和母亲相依为命,在农村靠放牛过日,吃的是人民公社食堂的“大锅饭”(在最困难时树皮、草根、野菜全都吃过)。十岁开始上小学读书,十一岁随母亲从步路响岩村移居到黄湖村,又遇到了“文化大革命”。一般的人是无法体验孤儿的心理和成长的历程的。

参加工作前十年,每月工资25元,扣除住在学校里的房租和电费,实际可领24.6元。家里有年迈的母亲和继父,还有老婆和孩子。为了生存,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只好在城区边上承包了二亩多的土地,种植蔬菜和水稻。在这里,完成了《论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入手,提高小学立定跳远教学效果的实验报告》、《小学体育课中的养成教育》、《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齐步走教学中的口令运用》、《一主多选体育课教学活动设计的实践研究》等论文及课题,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发表,还分别在省、市级评比中获奖及(课题)结题。

人生只有真正经历过磨难,吃过苦才能够理解什么是甜。感谢苍天给了我第二次生命。2008年寒假,因交通事故,半个月失去知觉又从死亡线上回来。

五味人生,蹉跎岁月,沧海桑田,回首往事,记忆的屏障中,曾经心动的声音已渐渐远去。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难忘的事、难忘的人。这一切都犹如投影机,一幕幕珍贵的瞬间都在脑海里映出。在人类历史的长长河中,人的一生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好似流流星划落长空,犹如一张单程车票,喜过乐乐过,走过错过,一切皆为有去无回。很多美美好的东西只能绽放瞬间,不得不感叹生命命的短暂!愿年轻的老师们更应该珍惜这转转瞬的美好。

退休之际,不知道有多少个舍不得,有多多少个忘不了,有多少个感谢。回忆与同事们们多年一起工作的日子是那么的快乐,一起起奋斗的日子是那样的难忘,茫茫人海中和和大家相聚成为同事是缘分,我心中十分珍珍惜这份缘分。

普通教师 篇9

特级教师是优秀教师的代表, 是育人的模范, 教学的专家, 是优秀教师中的佼佼者, 他们对自我教学能力的评价又如何呢?他们的教学能力提升又有什么困惑呢?在提升教学能力的过程中又有哪些惰性呢?与普通教师之间又会有哪些差异呢?对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浙江省从1979年开始至2006年, 进行了九次共评出991名特级教师。我们选取的对象是:小学、初中、高中特级教师各60、55、70人, 共发出问卷185份, 回收有效问卷111份。与此同时, 在浙江省的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分别发出小学、初中、高中普通教师问卷各80份 (普通教师是指除了特级教师以外的其他中小学教师) , 收回有效问卷160份。为简约起见, 不同类型教师样本分别用T1 (PT1, TT1) (T1为小学教师, PT1:普通小学教师, TT1:小学特级教师, T2为初中教师, T3为高中教师, 以此类推) 、T2 (PT2, TT2) 、T3 (PT3, TT3) 表示, 具体见表1。

(二) 调查方法

问卷涉及“身心状况、职业生存、职业素养”等12个视角, 经二轮预测后, 确定120道试题。试题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类, 封闭式试题按李克特 (R.A.Likert) 五点量表题和选择题设计。对本问卷进行信度检验, α系数为0.914, 说明本问卷的信度很高。2007年5月~2008年5月, 我们利用发函、会议、他人帮助等途径, 让调查对象填写问卷;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 教育教学能力的自我认识

1. 自我评价

本维度1道题目, 为“我认为学生在我的教育下会越来越好”。采用五点量表题设计, 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的认识或评价,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p<.01

两类型教师在“教师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项目上的平均得分为4.53和4.28, 处于高水平 (最高得分为5) , 说明两类型教师均有很好的自我评价和较高的能力认同。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两类型教师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差异十分显著 (p<.01) , 特级教师的自我评价明显比普通教师高。

在明了总体情况后, 我们又分别从学段、性别、教龄段 (2) 视角进行研究。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小学和初中段两类型教师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p<.05) , 特级教师对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比普通教师要高;高中段两类型教师对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差异不显著。在男女性别上, 男性两类型教师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差异显著 (p<.05) , 男特级教师对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比普通男教师要高;女性两类型教师对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差异不显著。不同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对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差异均不显著。

2. 后进生转化

本维度1道题目, 为“我对后进生的转化很有办法”。采用五点量表题设计, 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对后进生转化的认识和实践,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p<.01

两类型教师在“后进生转化”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3.98和3.63, 处于中上水平 (最高得分为5) , 说明两类型教师在对后进生的转化上均有较好办法。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差异十分显著 (p<.01) , 说明特级教师在转化后进生上比普通教师更有办法。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 初中段两类型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维度上差异十分显著 (p<.01) , 说明初中特级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比普通教师更有办法;小学和高中段的两类型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在男女性别上, 男性两类型教师这一维度上的差异十分显著 (p<.01) , 男特级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比普通男教师更有办法;女性和不同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二) 教学能力提升困扰

本维度1道题目, 为“我想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面临的最大困扰是 (可多选) ”。采用选择题设计, 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困惑,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上表可见, 不管是特级教师还是普通教师, 他们提升教学水平的首要困扰是“忙于家庭、学校的琐事, 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 分别有46.4%和47.5%的比例, 这说明有近半的教师想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面临的最大的困扰是太忙而没有时间 (关于“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 本课题的另一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 有60.4%的特级教师和51.6%的普通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 有79.3%的特级教师和71.6%的普通教师在九小时及以上;只有3.6%的特级教师和7.1%的普通教师的每天工作时间在7个小时及以下) ;其次是“应付考试为中心, 对教学理念失去信心”, 特级教师占了16.4%, 普通教师占了36.1%, 这说明普通教师受考试的影响比特级教师大;再次是“缺乏专家的引领”, 特级教师占了15.5%, 普通教师占了22.8%, 看来不管是特级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渴望得到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另外还有20.9%的普通教师和9.1%的特级教师认为是自身的原因, 是因为自己丧失了教学激情和缺乏毅力;也有18.4%的普通教师和11.8%的特级教师认为是学校环境的原因, 是因为学校没有研究、进取的心态和氛围;只有3.2%的普通老师受“上网、游戏、电视、股票”之类因素的影响, 这也说明绝大部分老师潜心教学, 没有受到上网、游戏、电视、股票之类外在因素的干扰。

(三) 教学惰性分析

本维度1道题目, 为“在教学中有惰性, 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可多选) ”。采用选择题设计, 试图探究两类型教师的教学惰性, 具体统计结果如下。

上表可见, 两类型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惰性, 其主要原因是“忙于教学常规工作, 没有时间研究教学”、“付出与获得不平等”、“生活很安定, 已能适应教学需要”、“目标太遥远畏难心理”等几方面。有61.3%的特级教师和62.3%的普通教师认为教学惰性的原因是教学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有43.2%的特级教师和20.8%的普通教师认为教学惰性的原因是生活安定, 已能适应教学需要, 看来生活安定已能适应教学的现实, 让4成多的特级教师和2成多的普通教师满于现状停止不前;有29.7%的特级教师和29.6%的普通教师认为教学惰性的原因是畏难心理和目标太遥远;有27%的特级教师和50.9%的普通教师认为教学惰性的原因是付出与获得不相符, 这说明有近3成的特级教师和5成多的普通教师对自己的劳动付出持肯定态度, 而对自己的获得持不满意观点。

四、结论与分析

(一) 两类型教师均高度认同自己的“教育能力”, 但差异十分显著, 特级教师的自我评价比普通教师更肯定。小学和初中段两类型教师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p<.05) , 特级教师对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比普通教师要高;高中段两类型教师对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差异不显著。男特级教师对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比普通教师要高, 差异显著 (p<.05) ;女性和不同教龄段两类型教师对教育能力的自我评价差异均不显著。

(二) 两类型教师均较高程度认同自己的“后进生转化”能力, 但差异十分显著, 特级教师比普通教师更有办法。初中特级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比普通教师更有办法, 差异十分显著 (p<.01) ;小学和高中段的两类型教师在后进生的转化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男特级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比普通男教师更有办法, 差异十分显著 (p<.01) ;女性和不同教龄段的两类型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三) 有近半的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困扰是“忙于家庭、学校的琐事, 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不管是特级教师还是普通教师都不同程度地渴望得到专家的引领和指导;绝大部分老师潜心教学, 没有受到上网、游戏、电视、股票之类外在因素的干扰;只有3.2%的普通老师受“上网、游戏、电视、股票”之类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日常工作繁重, 日工作时间长。有六成多的特级教师和五成多的普通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 有近八成的特级教师和七成多的普通教师在九小时及以上。

(四) 两类型教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惰性, 其主要原因是“忙于教学常规工作, 没有时间研究教学”、“付出与获得不平等”、“生活很安定, 已能适应教学需要”、“目标太遥远, 畏难心理”等几方面。有六成多的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认为教学惰性的原因是教学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生活安定已能适应教学的现实, 让4成多的特级教师和2成多的普通教师满足于现状停止不前;有三成的特级教师和普通教师认为教学惰性的原因是畏难心理和目标太遥远;有近三成的特级教师和五成多的普通教师认为教学惰性的原因是付出与获得不相符, 这也说明有近3成的特级教师和5成多的普通教师对自己的劳动付出持肯定态度, 而对自己的获得持不满意观点。

参考文献

[1]胡定荣.优秀教师的自我形象——对特级教师人生经历的内容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 2008, (3) .

[2]王娜.一个中学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07.

[3]祝文钢.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0, (1) .

[4]柳薇.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升教学能力[J].时代教育, 2007, (23) .

普通教师 篇10

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有这样几位老师:

一位是九江同文中学的谌海清老师,是一位1988年出生的年轻教师。她给我们带来的是《小狗包弟》。在谌老师讲课之前有4位老师、在她之后还有3位老师选择了《小狗包弟》这篇经典文章。她的课之所以给我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她对课本解读得特别透彻。她通过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之情,通过“我思念那个和我一起散步的人”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剖析了作者对无力保护亲人(妻子萧珊)而产生的负疚感,并深层思考如何避免悲剧的发生。谌老师说课时条理清晰,语言生动,给评委和听课老师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第二位是九江一中的王小书老师,他给我们带来的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他独辟蹊径,抓住“记演讲其实是为了记人”这条线索,从文中引用的三段古诗文(《桃花扇》《闻官兵收河南河北》《箜篌引》)出发,深入浅出、举重若轻地分析了梁任公先生的性格特征。

第三位是九江一中的冷国辉老师,他给我们说的是宋词《望海潮》。他采用对联的方式,将课文内容、思想、表达手法贯穿其中,才华洋溢,情感恣肆。

这几位老师都是九江市重点中学的老师。那么,为什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都是重点中学的老师?难道普通中学的老师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吗?答案是,是的。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普通中学的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在很大的程度上还仅仅是停留在文本层面。难道普通中学的老师们个个对语文教学如此懈怠吗?当然不是!

就我个人的理解,其根本原因是生源素质决定的。以冷国辉老师的《望海潮》为例来分析,相信教过这堂课的普通中学老师都有感受,我们的学生能通过注释自主理解这首词的已经是少数了,更不要提可以和老师直接进行对联对话了。我甚至还大胆揣测,即使在九江一中(九江市最好生源汇集的重点中学),能够进行这种对联对话的应该也不是大多数学生。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们似乎显得很无奈,更多的是很无力。自己的聪明才智犹如是重拳打入棉花包,石沉大海。久而久之,惰性、倦怠真的就会如影随形了。我想,这可能就是普通中学的教研活动开展逐渐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吧。

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们这些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们应该怎么做?在普通中学中,我经常会听到老师们把一切都归结于生源太差。不认真备课,“学生这么差,认真备课有什么用”;不认真讲课,“学生这么差,认真不认真他们都不听”;不认真改作业,“学生这么差,反正他们的作业也是抄的,认真不认真改有什么关系呢”。试问,这种态度,很难给学生以信心,学生怎么可能听你的呢?须知“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所以,我认为,普通中学的教师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普通中学的老师们得有个良好的心态。我们的生源确实比不上重点中学,我们也无需去比。我们应该自己和自己比。今天的学生和昨天的学生比有没有进步,这个学期的学生和上个学期的学生比有没有进步,今年的学生和去年的学生比有没有进步?三年下来,你会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是真的想在学校里虚度时光,他们其实也是想学的。

其次,我们应该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和怎么教。从我当老师以来,我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当了十年的老师,这期间,做过班主任,做了母亲,心境改变,心态慢慢平和,这才发现其实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的理解是每个学生其实都是想学好的,也是可以教得会的,只是看你教的是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来教。什么意思呢?就好比学生连加法和乘法都没有掌握好,你就教他微积分合适吗?语文也是如此。学生连理解文章大意都有没有理解,你又怎么能奢谈让他根据主旨去写一阕诗词?

既然如此,是不是在普通中学中,语文老师就很好做了呢?我认为不是的。事实上,在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更难做,要下的功夫更多。因为重点中学的老师是从文本出发,超越文本;而我们这些普通中学的老师们则要从文本出发,超越文本,还得再回到文本,努力带领学生超越文本。因此在普通中学教好书更不容易。我们不但要关注学生们的智商,还得关注学生们的情商。我们要从语文出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力争让学生们从语文中获取尽可能多的生存智慧。比如说,学生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课时,我认为不但要让学生对文言字词有所掌握,更重要的是对说话的技巧得有所掌握。我认为后者远比前者更具有指导意义。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我们要尽量让我们的学生不要在日后的竞争中远远地落在重点中学的学生后面。如果在学习成绩方面,我们的学生和重点中学的学生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最起码要让我们的学生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此外,通过此次说课比赛,我还有一个发现,普通中学的老师们大多数是单兵作战,这可能也是普通中学老师的通病,比如上文所提的几个重点中学的老师,他们的说课稿和说课课件都经过教研组的反复讨论,反复打磨。反之,普通中学的老师们却往往只能依靠自己。在教学中和思想的交流中,1+1>2的道理谁都懂,可是行动起来却真的艰难。一个学校要做大做强,一个老师,尤其是一个语文老师要快速成长,仅仅依靠教参,依靠自己,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没有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单丝”如何都拧不成“绳”。我始终认为,只要你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地去请教前辈和同仁,大多数老师都会乐于帮助你的。和同仁们的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必将会对你的教学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

普通教师成长为名师的路径探索 篇11

一、仿名师的课,少走弯路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曾说过,他刚开始上公开课,也失败过,他很迷茫。 “当我想不出题材来画时,就仿米勒的作品,这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困顿中,凡高的话让他眼前一亮。他决定“依葫芦画瓢”,向名师求教。他找来李吉林、于永正等名师的录像带,一遍遍揣摩。尤其是“素描作文教学代言人”贾志敏老师的课堂录像,每一盘录像带,他要看五六遍。 名师的课,就这样一堂堂被薛老师搬到了课堂上。他从观看录像中细心揣摩他们点拨、评价、激励等语言艺术的精妙之处,提炼语文教学的技巧和要领。渐渐地,课堂上,他觉得自己有了底气,学生有了灵气。渐渐地,在实践中,他不仅得了大家的真传,而且有了自己的东西。

很多优秀教师也经常说,他们是看着前辈名师的教学录像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模仿中慢慢地领悟到名师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其实仿的多了,思考也就多了,再听听同行的课,心里就会自觉地把它们和名师的课作比较,找出差距,自己在上课时,就能避免了很多错误,少走了很多弯路。这样,成长起来就快多了。所以,“从听课起步”、“听名师讲课”、模仿名师、博采众家之长是教师成长起来的必经之路。

二、积极参与教科研,用思想行走

教育科学研究对普通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因为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只要善于思考,就能深入教科研。

教师的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要想让孩子发展得更好,就必须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研究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教师只要参与了研究工作,就会去思考,去阅读教育教学专业方面的书籍,就能够吸取前人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

可以说,任何一位名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科研。所以只有深入教科研,才能获得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只有用思想行走的教师,才会走上正确的教育轨道,才会越走越高、越走越远。

三、博览群书,“居高临下”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这一段话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如何培训教师素养一文中所说的。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

今年春天,孙双金老师来我市讲座,其中有一互动环节,笔者有幸就教师如何锻造解读文本能力这一问题与孙老师有了下列一段对话:

笔者:孙老师,在“走近李白”一课中,您的教学深深地震憾了我。在您的课上,您带给学生不光是了解李白,还给学生播下了一粒种子:追寻诗人的足迹,探寻古诗的奥秘。其实学生课后追寻的不仅仅是李白,还会有杜甫、陆游等著名诗人。孙老师,您对《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的教学,令所有的老师自叹不如。在您的引导下,学生对“紫烟”的理解是“梦幻的彩霞,是吉祥的烟雾,是高贵的烟雾。”由此可见,名师解读文本有其独特的本领。请问:作为普通老师,如何锻造自己解读文本的能力?

孙双金:这个问题很有实用价值。谢谢这位老师的提问。解读文本的能力,是一个老师必须具备的。对于课堂,也是最重要的。要想提高,关键一点是多读书。文学方面的,专业方面的;经典的,流行的;中国的,外国的;还有《论语》、《诗经》等等。总之,什么书都要读。因为:专家+杂家=大家。

其实,孙老师的话和上个世纪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看法完全一致。那就是:作为老师,必须博览群书。因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教师自己丰厚了,课堂也就丰厚了。

四、争上公开课,经受磨炼

在现实中,在我们的周围,很多名师都是通过公开课成长起来的。任何一位名师都经历过无数次磨课的痛与快。痛苦的是磨课的辛苦与煎熬,快乐的教学理念的一次次更新,是教学水平的一次次提升。

薛法根老师也曾谈到自己从教之初时上公开课的感受:根治自身教学顽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专家面前真实地暴露你存在的问题,请他们毫不留情地给你做思想内源的“外科手术”,让你在“痛苦”中脱胎换骨!

我想,薛老师的话让我们每一个上过公开课的老师都感同身受:教案被一次次地推翻,教学环节被一遍遍地揣摩更改,对教学内容、各种教学资料、教学方法进行一次次地精挑细选,然而真正到了课堂还要“忘却”这些,心里眼里装的还必须是学生。经历过所有的这些,最后得出一点:所有的一切,只有顺应了孩子,发展了孩子,就是最好的。这就是教育理念的提升,它将指导你以后一切的教学行为。这就是收获,就是成长。所以公开课上得越多,成长得就越快。

民办普通高校教师流失现象简论 篇12

一、民办普通高校教师流失状况

目前我国民办普通高校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大批优秀教师流失, 这已经成为民办普通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优秀教师的流失对民办高校有着极大的威胁, 对于民办高校的学校声誉、学科建设和长远发展都造成负面影响。教师流失对教师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下降, 教师缺乏安全感。教师流失还会间接引起学生的流失。教师流失现导致民办高校出现人才断层, 造成师资结构更加不合理。总之民办高校教师流失严重威胁了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民办普通高校教师流失原因

(一) 民办高校教师保障体系不完善

民办高校自筹资金发展, 没有政府投资, 没有事业单位的编制, 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由民办高校自行解决, 所以缺少稳定的保障, 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生活质量难以保障。这是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的本质原因。

(二) 社会偏见和社会压力

社会对民办高校教师存爱偏见, 认为他们较公办高校教师低一等, 民办普通高校教师的身份受到歧视。虽然在立法上我国已经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 法律明确规定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但现实中缺乏法律监管, 民办教师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 民办高校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体系不健全

许多民办高校高校“重使用, 轻发展”, 为了减低成本减少支出, 限制教师的社会活动, 不支持专业继续发展和学科研究, 不支持必要的学术研究、学术研讨和实践教学活动, 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深造, 影响教师的自我提高和专业发展。

(四) 教师薪酬待遇低, 劳动强度大

相对于同等公办普通高校来讲, 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低, 但工作任务重, 劳动强度大。

(五) 民办高校招生规模不稳定

虽然每年民办高校都有固定的招生规模, 但实际不一定达到计划招生人数, 学校发展不稳定, 民办高校学生规模小人数少的时候, 学校就要解聘相关专业教师, 教师缺乏安全感。教师的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无法结合在一起, 教师为了个人发展必须另寻出路, 所以对学校缺乏信心, 学校无法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和保障。

(六) 民办高校人事制度随意, 不规范

教师的聘任与晋升, 是关系到每个教师切身利益的大事, 应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才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当前众多民办高校教师聘任往往以民办高校负责人个人决断的方式为制度依据, 这将不可避免使教师产生对自己工作的不稳定感和打工心态。教师的这种感觉导致工作态度和工作的的努力程度, 长久的无序和非正规操作, 使教师对学校管理失去信心, 不能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求, 所以教师另谋工作, 导致教师流失。

三、民办普通高校教师流失对策分析

(一) 加大投入力度, 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民办高校要树立正确的认识, 必须给教师足够的待遇保障, 才能保证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保证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角度来讲, 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 即人的基本衣食住行。生理需要的满足在于薪酬制度的合理设置。民办普通高校和公办高校应该实现社会保障实现单轨制, 公办高校有政府拨款, 民办高校实力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和协调解决的作用。

(二) 健全监管机制, 保证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

民办高校教师的职业是教师, 取得了教师资格证并满足相关学历和科研的要求。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 应该享有该专业技术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不应该因为其所就职学校的办学形式不同而发生改变。虽然在立法上我国已经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 但由于缺乏监管机制, 我国民办高校教师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和水平远低于公办教师享有的水平。所以, 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详细的监督细则, 在监管机制上保证民办高校教师的待遇, 从而保证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就稳定了教师队伍, 避免人才流失。另外, 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制度规范民办高校的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 填补空白或使之正规化。工会是教师组织化和归属感的最基层组织, 维护教师利益。

(三) 规范教师的持续性专业发展制度

建立与教师职业生涯相呼应的教师培训与进修制度, 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实现教师与高校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教师的持续性专业发展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 从而提高学生报考数量和录取数量, 使民办高校从根本上获得长远发展的机会。

(四) 加大政府投入, 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待遇, 降低民办高校教师劳动强度

虽然民办教育的创办者和出资人是个人而非国家, 但是鉴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国家应该在教师待遇方面适当进行投入, 必须保证民办普通高校教师的基本待遇和基本社会保障与公办高校教师持平, 这样才能稳定教师队伍, 对有困难支付相应保障的民办高校给与相应的扶持, 这样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失现象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五) 保证招生规模和招生的稳定性

先关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名额分配环节应保证民办高校招生规模和相对稳定性, 保证民办高校有适度的发展空间, 确保民办高校有较稳定的生源, 这样民办高校才能稳步发展, 也就能保持稳定的教师队伍, 减少人才流失。

(六) 民办高校教师聘任制度规范化

教师的聘任制度包括录取、评定、职称评定等一系列的工作。民办高校若要留住人才, 必须保证录取与职称评定公平、公正和透明。在岗位设置上要科学合理, 不能随心所欲, 要遵循人力资源运作的基本规律。职务和职称的晋升也必须制定严格合理的制度,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进行, 杜绝随意性和不规范性。

参考文献

[1]李艳.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 (4) :122-123.

[2]陈国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应对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 2004, (9) :19-21.

上一篇:双馈感应电机下一篇:艺术的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