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方案

2024-08-09

联用方案(通用10篇)

联用方案 篇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为常见妇科疾病, 患者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表现, 因流血多, 时间长, 容易出现乏力和贫血, 对患者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月经周期调整、止血和抑制排卵等, 有研究显示, 外源性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短期内有效修复创面而发挥良好止血效果。本研究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 对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断标准, 除外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和内膜癌变等器质性疾病者,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无本研究药物禁忌, 均知情签字。联合方案组患者19~45岁, 平均 (28.34±2.46) 岁。出血时间9~42 d, 平均 (21.51±2.29) d。所有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 经期延长31例, 月经量增多30例。妈富隆组患者19~44岁, 平均 (28.17±2.26) 岁。出血时间9~43 d, 平均 (21.27±2.21) d。所有患者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 经期延长32例, 月经量增多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维生素、铁剂补充, 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在此基础上, 妈富隆组采用妈富隆治疗, 在月经第5天开始用药, 初始剂量2片/次, 3次/d, 在出血停止后改为2片/d, 止血3 d后改为1片/d, 连续治疗21 d, 共服用3个月经周期。

联合方案组在妈富隆组基础上采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其中, 达英-35 3片/d, 止血3 d后改为1片/d, 月经周期前7 d停药, 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并给予左炔诺酮片治疗, 1~2片/d, 止血后1片/d, 经周期前7 d停药, 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副作用发生情况, 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经周期后患者月经量、血红蛋白值、子宫内膜厚度的差异。显效:月经恢复规律大于等于6次, 月经量和经期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均恢复正常;有效:月经恢复规律3~6次, 月经量、经期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均好转;无效:月经未恢复规律, 达不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1]。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联合方案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妈富隆组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量、血红蛋白值、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用药前两组月经量、血红蛋白值、子宫内膜厚度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用药3个月经周期后联合方案组月经量、血红蛋白值、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较妈富隆组更显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与用药前比较, P<0.05;△与妈富隆组用药3个月经周期比较, 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副作用发生情况相比较

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例 (%)

3 讨论

女性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可出现周期性子宫内膜脱落, 也即出现月经周期。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失衡的情况下, 可导致子宫内膜异常改变, 引发异常子宫出血现象[2]。

近年来,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率逐年升高, 以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表现, 这是因为在雌激素影响下, 子宫内膜无法发挥支撑作用而部分脱落, 从而出现异常出血和月经周期时间延长等症状[3,4]。临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采用雌孕激素治疗。达英-35属于第三代甾体口服类避孕药, 以炔雌醇和醋酸环丙孕酮为主要成分, 有良好的特异性孕激素作用, 可促进增生期子宫内膜向分泌期转化而发挥止血作用。达英-35还具备中枢抑制作用, 可对促性腺激素和卵巢雌激素分泌进行抑制, 止血作用明显。而雌孕激素左炔诺酮片可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短期内修复创面, 有效发挥止血作用[5,6]。有研究显示, 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体内有一定雌激素, 但无孕激素, 无法促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内膜脱落, 将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疗中, 跟单纯应用妈富隆对比, 可获得更好的止血效果, 缩短止血时间。另外, 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副作用少, 安全系数高, 有助于子宫内膜生长, 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 达英-35与雌孕激素治疗中用量均需逐渐减少, 避免从高剂量突然停药[7,8]。

本研究中, 妈富隆组采用妈富隆治疗, 联合方案组在妈富隆组基础上采用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结果显示, 联合方案组相较于妈富隆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 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 用药3个月经周期后联合方案组月经量、血红蛋白值、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情况较妈富隆组更显著, 说明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 促进血红蛋白水平的提高, 且无明显副作用, 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冬娜, 夏蓓, 辛小妹, 等.达英-35与雌孕激素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2, 13 (3) :212-213.

[2]冯泽旻.达英-35与雌孕激素联用方案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10) :93-94.

[3]吴彬, 郑黎.达英-35和雌孕激素联合应用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9) :45-46.

[4]James L M, Carneiro K.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in a Postmenopausal Woman After an Intra-articular Knee Injection With Triamcinolone:A Case Report[J].Pm&R, 2014, 6 (7) :656-658.

[5]易爱英.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11) :32-33.

[6]谢春玲.去氧孕烯炔雌醇与戊酸雌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27) :57-58.

[7]王圆圆.中药加乙烯雌酚治疗青春期无排卵功能性子宫出血5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31) :40-41.

[8]Naoulou B, Tsai M C.Efficacy of tranexam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and non-functional heavy menstrual bleeding:A systematic review[J].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avica, 2012, 91 (5) :529-537.

这些药联用合理吗? 篇2

组合1: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维C银翘片口服+感冒通片口服

解析:这三种药物均含有解热镇痛成分。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本身为强效解热镇痛药,维C银翘片含有扑热息痛,感冒通片含有双氯灭痛。三药合用作用过强,退热过快,会导致患者出汗过快过多,血容量急剧下降而致“虚脱”。

组合2:感冒灵片+泰诺糖浆口服、头孢霉素+阿莫西林(静脉点滴、肌肉注射或口服)、红霉素类抗菌素+四环素类(静脉点滴或口服),清开灵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多种维生素糖丸+金施尔康……

解析:这些组合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都属于重复用药。

组合3:感冒药泰诺、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宁、白加黑等药物同服。

解析:这些药物成分相似,服用一种就足够了。

联用不当危害多

前面所说的都是重复用药的例子。除此之外,联合用药不当还会产生配伍禁忌。如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合用,因药理作用于同一部位,会发生竞争而相互降效。联合用药还可致不良反应增加或药源性疾病,如头孢唑啉钠与胃炎胶囊合用后,肾损害毒性更强。

一般说来,如两药同作用于一受体或组织,其毒性反应相同者应避免同用,必须同用时应减少剂量;两药合用,使一种药物毒性反应增高者应避免同用,必须同用时应减少剂量;两药合用产生比原药毒性更大的物质,应禁止同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禁忌同时服用的一些药物:

1、可削弱药效而不宜合用的有: 维生素C与红霉素、氨茶碱;利福平与对氨基水杨酸;酵母与复方氢氧化铝片(胃舒平)、磺胺药;乳酶生与土霉素、氯霉素等多种口服抗生素;四环素与钙片、硫酸亚铁、氢氧化铝、氧化镁、三矽酸镁、复合维生素B等都会减弱药效,不宜合用。又如,维生素B1不能与大黄、五倍子、石榴皮等中药合用,因为这些中药含鞣质较多,与维生素B1结合后可形成一种生物碱,使维生素B1失去效用。

2、可增加药物的副作用而禁忌合用的有:利福平与异烟肼;阿司匹林与吲哚美辛(消炎痛);洋地黄类与钙片、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可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与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磺胺药与氯丙嗪、维生素C;呋喃唑酮(痢特灵)与地西泮(安定)、氯氮(利眠宁)、苯巴比妥、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甲磺丁脲、格列本脲(优降糖)等。磺胺类药物不能与山楂、乌梅、五味子及含有这些成分的中成药合用。因为这些中药呈酸性,能使尿液变酸,而磺胺类药物易在酸性环境中形成结晶,结晶可对尿道产生刺激作用,甚至引起血尿、尿痛、尿闭等现象。阿司匹林不能与中药甘草、鹿茸等合用,因为合用后可加重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使胃酸分泌增加,从而能加重溃疡病人的病情,甚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联用方案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7月期间本院耳科门诊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共149例为实验观察对象, 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5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43例 (共46耳) , 女31例 (共34耳) , 年龄18~53岁, 平均年龄 (34.67±5.33) 岁, 病程1.2~16年, 平均病程 (8.72±4.06)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43例 (共45耳) , 女32例 (共33耳) , 年龄19~54岁, 平均年龄 (34.35±5.54) 岁, 病程1.5~17.5年, 平均病程 (8.51±4.21) 年。本实验患者入选标准:1依据《中耳炎临床分类及手术分型指南》[3], 确诊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临床表现主要为耳痛、流脓、鼓膜充血以及穿孔;3 1周内临床症状加重;4排除鼓室占位性病变、胆脂瘤等其他耳部疾病;5患者同意治疗方案且自愿参与实验, 已签署知情同意书;6患者能够完成随访。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应用青霉素联合氯霉素:注射用青霉素钠 (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5021515) 静脉滴注后, 3%双氧水清洗干净患耳后, 保持患耳向上, 滴入氯霉素滴耳液 (广东太安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44020651) , 轻加压耳屏使药物顺利进入耳腔, 保持10 min左右, 成人5滴/次, 儿童2滴/次, 3次/d, 1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在双氧水洗净外耳道脓液后, 向健侧偏倾头部, 患耳向上, 向患耳内滴入0.3%氟哌酸液 (大同星宇星火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14022690) 5滴, 加压耳屏促进药液入中耳后, 固定头位保持10 min, 1 h后, 使用同样方法向患耳内滴入0.5 g甲硝唑液 (陕西宏府怡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61022440) 5滴, 联合点耳3次/d, 5 d为1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

1.3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文献报道[4]进行疗效分析, 1痊愈:鼓膜无充血, 外耳道未见脓性分泌物, 中耳炎症状完全消失;2好转:鼓膜仅轻微充血, 外耳道脓性分泌物显著减少;3无效:鼓膜充血, 分泌物以及症状未见或见加重。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2结果

观察组痊愈46例, 好转24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4.59%, 对照组患者痊愈16例, 好转37例, 无效22例, 总有效率为70.67%,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期间, 观察组共有10例患者出现烧灼感等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13.51%, 对照组共有6例患者出现耳痛, 发生率为8.00%,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全年均可发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听力水平, 极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5]。尤其是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机体免疫能力较差, 其发病率显著高于成年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已经成为儿童听力异常的主要病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以耳内流脓、鼓膜穿孔、听力障碍为表现, 严重时可引起颅脑并发症, 重症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的黏膜增生、肥厚, 病变甚至侵害骨质, 听小骨、鼓窦以及岩尖骨质, 导致骨疡, 形成慢性骨炎, 因此及时治疗、尽早控制病情对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极为重要。由此可见本病必须尽早给予科学合理的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原则主要为控制感染、引流脓性分泌物以及恢复听力。目前临床治疗中多采用抗需氧菌与抗厌氧菌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为了进一步拓宽临床治疗方法, 本文进行了抗厌氧菌与抗需氧菌治疗效果的对比, 结果发现应用抗厌氧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应用抗需氧菌治疗的对照组 (P<0.05) , 并且其药物安全性与对照组相仿 (P>0.05) , 提示与青霉素结合氯霉素的治疗方案相比, 甲硝唑与氟哌酸联用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具优势。氟哌酸作为第三代喹诺酮类抗生素, 是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生素, 能够对细菌DNA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显著抑制病菌繁殖, 具有强效抗厌氧菌的作用。甲硝唑作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 具有广谱抗菌以及抗原虫的功效, 能够强效降解厌氧菌DNA, 显著抑制厌氧菌繁殖, 研究发现[4]两者联用, 不仅能够增强抑制厌氧菌, 且药毒副作用小, 使用安全, 能够联合用药控制细菌的生长。相关研究证实甲硝唑与氟哌酸联用能够改善慢性中耳炎疗效, 对中耳炎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 甲硝唑与氟哌酸联用能够有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较为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案, 建议临床推广普及。

摘要:目的 分析甲硝唑与氟哌酸联用方案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 探讨甲硝唑联合氟哌酸方案治疗中耳炎的价值。方法 149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5例, 观察组采用甲硝唑联合氟哌酸方案治疗, 对照组采用青霉素联合氯霉素治疗, 跟踪随访,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9%高于对照组70.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甲硝唑与氟哌酸联用方案能够显著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促进听力改善,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甲硝唑,氟哌酸,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参考文献

[1]李亮.3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中外健康文摘, 2012, 17 (9) :263-264.

[2]刘谦虚, 刘均辉, 赵晓明, 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骨链病变与听力变化的关系.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1, 17 (1) :37-40.

[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耳科组.中耳炎临床分类及手术分型指南 (2012) .中华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杂志, 2013, 48 (1) :5.

联用中西药不可“和稀泥”   篇4

纪国安郑继维

日常生活中,有些病人治病心切。往往自作主张地同时服用几种中西药。其实,这种“和稀泥,的做法会带来很多弊病。一是产生厌食厌药现象。服药时间稍久则感胃中不舒,纳呆厌药,明显影响肠胃的消化与吸收功能。二是产生药物间的拮抗现象。随便服药,药物的拮抗现象在所难免,致使药效相互抵消。三是重复过量服药产生副作用。如重复用安眠药而使睡眠过深,醒来头昏、神乏;重复用通便药而便泻不止;重复用发汗退热药而大汗淋漓,热度退而复升……

所有这些,在临床中屡见不鲜。大家应懂得。中西两种药联用是有原则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方可联用:第一是协同使用以提高疗效。当用一类药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则考虑同时再服另一类药;或用一类药作常规治疗,用另一类药对其中某一症状作针对性治疗。第二是阶段性结合治疗。当疾病在某个阶段用中西两药治疗极为有利时,采用短暂性两药配合治疗。第三是用一类药消除另一类药的副作用。如在化疗过程中,多有白细胞降低和厌食现象;在激素治疗中多有汗出烦热、苔厚腻、面部及胸背痤疮等现象出现。此时可用中药消除这些副反应,保证原治疗方案继续进行。

所以,医生联用中西药时,其态度也是十分严谨的。中医认为治病服药要“中病即止”,若过多过乱服药,则必伤正气。愿病者三思。

硝酸甘油备忘录

袁巩

硝酸甘油是治疗心绞痛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但使用不当或不了解其注意事项,则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 △服用硝酸甘油时应从小剂量(0.15~0.3毫克)开始,以减轻不良反应。可根据病情逐渐增加剂量。

△病人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但不得贴身保存,以免药物败坏失效。应保存于避光密封的金属匣内,每半年更换一次新药。

△一有不适的症状和感觉即应服药,不要推迟到发作后再用,以免延误病情。

△用药时,病人应取坐位。因卧位时膈肌上提,心脏受压,不利于充分发挥药物效应。

△硝酸甘油应含舌下,使其溶解约需20~30秒。

△硝酸甘油口内咀嚼也有良好的疗效,但不得吞服。吞服延长了药效发挥的时间,使病情难以得到快速缓解。

△硝酸甘油含化时口腔内有蜇刺感,这表示药片未失效,否则应更换新药。 △硝酸甘油的治疗作用迅速,通常1~2分钟即可使胸闷不适等症状得到缓解。 △服用硝酸甘油后,病人常感到颅内有胀感、热感及跳动感。病人应事先有所了解,并消除顾虑。

△服用硝酸甘油不会成瘾,若胸痛发作频繁,每次均可应用。但常用会产生耐药性。

△若用1片硝酸甘油(0.3毫克)已3~5分钟,但胸痛或不适症状未能缓解,可服用第2片;若胸痛仍存在或不久即复发,可再用第3片。如此仍不能完全控制症状或很快复发,常提示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先兆,需立即送医院治疗。

联用方案 篇5

1 西药注射剂

凡注射剂须按《中西药注射剂配伍禁忌表》[6]进行配伍: (1) 水、油相、混悬等不同溶媒 (如两性霉素B胶体注射液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液忌混配; (2) 含蛋白质、酶类、过饱和注射液 (20%甘露醇注射液等) 与含重金属盐注射液; (3) 酸性盐 (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 注射剂与碱性钠钙镁铝盐 (碳酸钙、氧化镁、碳酸氢钠、乳酸钠、谷氨酸钠、苯巴比妥钠、构橼酸钠、水杨酸钠、磺胺嘧啶钠等) 注射剂; (4) 含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 (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复方电解质葡萄糖注射液R2A等) 与钙盐、磷酸盐、碳酸盐、枸橼酸盐注射液; (5) 含氯离子注射液 (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等) 与红霉素、喹诺酮类 (左氧氟沙星、氟罗沙星、诺氟沙星等) ; (6) 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与氨苄西林、氨茶碱、葡萄糖酸钙、硫酸镁、红霉素注射液; (7) 血浆、血液及含葡萄糖、葡聚糖、藻酸钠等血浆代用品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异帕米星等; (8) 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70与双嘧达莫、维生素B12、C、K、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巴龙霉素等, 均忌联用[6、7、16~18]。

2 中药注射剂

凡中药注射剂忌与大输液、小针剂、抗生素、血液、血浆代用品及中西药联用[6、7、16~18]。

3 抗菌药物

凡抗菌药须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0]进行配伍:使用杀菌药忌再用抑菌药; (1) 青霉素类 (青霉素G、他唑西林等) ; (2) 头孢菌素类 (头孢噻肟、头孢地嗪、舒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等) [与利尿剂呋塞米、乳酸林格液、盐酸利多卡因、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环孢菌素、顺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抗凝血药 (肝素、香豆素、阿司匹林、二氟尼柳等) 有禁忌], 忌与 (3)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司米星等) 、头孢菌素类、右旋糖酐、速尿、利尿酸、肌肉松弛药、多粘菌素、酸性或碱性药有禁忌) 联用; (4) 四环素类忌与碱性注射液; (5)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无味红霉素、罗红霉素) 与含莨菪碱药、颠茄类、阿托品、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四环素类、含氯离子注射液有禁忌、 (6) 林可霉素 (与新生霉素、卡那霉素、磺胺嘧啶、全麻药、抗肌无力药、阿片类、抗蠕动、含白陶土止泻药有禁忌) 联用; (7) 喹诺酮类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等) (与碱性药、甲基黄嘌呤类、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阿霉素、呋喃妥因、茶碱、含氯离子药有禁忌) 、硝基呋喃类药 (呋喃妥因、甲硝唑等) 、保泰松等, 忌与华法林联用[7、16~18]; (8) 抗病毒药阿糖腺苷、巯嘌呤忌与别嘌呤醇联用;抗艾滋病毒药齐多夫定忌与丙磺舒、对醋氨酚、乙酰水杨酸、苯二氮草类、西咪替丁、保泰松、吗啡、磺胺、阿昔洛韦、奈非那韦 (与特非那定、阿司咪唑、三唑仑有禁忌) 、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拉米夫定、食物、酸性果汁有禁忌) 联用[7、16~18]; (9) 抗结核药1异烟肼 (与单胺氧化酶、哌替啶、抗胆碱药、三环抗抑郁药、麻黄碱、阿托品、氢氧化铝等抗酸药、肼屈嗪、烟酰胺有禁忌) , 2利福平RFP (与利福霉素SV、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口服降糖药、雌激素类避孕药、巴比妥类、利眠宁类药有禁忌) , 3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 (与异烟肼加重肝损害) , 4链霉素、EMB、PZA等, 忌与双香豆素抗凝血药、阿司匹林、苯妥英钠等联用[7、16~18]。

4 麻醉药

凡麻醉药须按《麻醉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进行配伍:一般性解热镇痛忌用成瘾性麻醉药; (1) 成瘾性麻醉药哌替啶 (与吩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阿托品等抗胆碱药有禁忌) 、芬太尼 (与中枢抑制药巴比妥类、抗精神病药氟哌啶醇、其他麻醉镇痛药、全麻药有禁忌) , 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呋喃唑酮、盐酸甲基丙炔苄胺、苯乙肼、甲基苄肼、尼拉米、苯丙胺、异烟肼等) 联用; (2) 戒瘾药左醋美沙朵忌与酶促药利福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酶抑制剂西咪替丁、红霉素、酮康唑、激动剂、拮抗剂纳洛酮、喷他佐辛、哌替啶、右丙氧芬等联用[11、16~18]; (3) 解热镇痛药 (双水杨酯、保泰松、萘普生 (与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交叉过敏) 、咪唑酯 (与甲氨蝶呤、苯妥英钠、巴比妥类、甲状腺激素有禁忌) 、美洛昔康 (与锂剂、甲氨蝶呤、考来烯胺、利尿药、环孢素、抗高血压药、溶血栓药有禁忌) 、二氟尼柳 (与氢氯噻嗪、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有禁忌) ; (4) 抗痛风药丙磺舒、磺吡酮 (与水杨酸钠、依他尼酸、氢氯噻嗪、醋唑酰胺、保泰松、吲哚美辛增大毒性) , 忌与双香豆素类抗凝剂、磺胺类、甲磺丁脲等口服降糖药联用; (5) 全麻药 (乙醚、氟烷、恩氟烷、甲氧氟烷等) 忌与肌松药箭毒、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抗利尿药、儿茶酚胺类、利血平、肼屈嗪、双屈嗪、六甲溴胺、激素、氯丙嗪、抗帕金森病药联用[7、16~18]。

5 精神类药品

凡精神药须按《精神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2]进行配伍:一般性催眠忌用致幻性精神药, (1) 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苯巴比妥等, 忌与水合氯醛、格鲁米特、戒酒硫等其他催眠镇静药 (与安眠酮、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抗凝血药双香豆素、华法林、副醛有禁忌) ; (2) 抗精神失常药吩噻嗪类氯丙嗪 (与肾上腺素、苯巴比妥、抗胆碱药、全麻药、巴比妥类、三环类抗抑郁药、苯丙胺类药、胍乙啶类药、左旋多巴、苯海索、米帕明、氢氧化铝制酸药、止泻药有禁忌) 、 (3)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 (与卡马西平、中枢抑制药氯丙嗪、巴比妥类、皮质激素、促皮质激素、环孢素、强心苷类、奎尼丁、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氯霉素、异烟肼、保泰松、西咪替丁、磺胺类、扑热息痛等镇痛药、中枢性降压药、左旋多巴、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利多卡因、普萘洛尔、含铝镁钙制剂、叶酸等有禁忌) 、卡马西平 (与红霉素、甲氰咪胍、对乙酰氨基酚、扑米酮等有禁忌) 、乙琥胺、四环类抗抑郁药马普替林、乙酰氨基酚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环孢素、洋地黄强心苷类、奎宁、奎尼丁、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性激素、氯霉素、多西环素、灰黄霉素、苯丙胺、布洛芬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碳酸酐酶抑制剂、环磷酰胺、全麻药、钙离子拮抗剂、抗凝剂双香豆素、氟哌啶醇、乙醇等联用; (4) 抗精神失常药珠氯噻醇忌与驱虫药哌嗪、左旋多巴、催眠药、镇痛药、镇静药、乙醇等联用;碳酸锂与退热药、利尿药、泻药、降血压药甲基多巴等联用; (5) 抗癫痫药丙戊酸钠忌与全麻药、中枢抑制药 (巴比妥类) 、抗凝血药华法林、肝素、阿司匹林、双嘧啶胺醇、对肝脏有毒性药、盐酸多塞平、丙咪嗪、阿密替林、硝基安定、5-羟色胺、新霉素等联用; (6) 抗焦虑药氯硝西泮、苯二氮艹卓类 (与抗惊厥药普萘洛尔、抗酸药、左旋多巴、全麻药、西咪替丁、利尿降压药、钙离子通道拮抗药、扑米酮等有禁忌) , 忌与三环抗抑郁药 (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苯乙肼、美他帕明、异卡波肼等) (与氟西汀等其他三环类、中枢抑制药巴比妥类、胍乙啶、苯海索等抗帕金森药、抗精神病药、甲状腺素等有禁忌) 、卡马西平、中枢抑制药氯丙嗪、巴比妥类、乙醇、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中枢性降压药、易成瘾麻醉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乐定等联用; (7) 抗帕金森病药 (左旋多巴、卡比多巴、苄丝肼等) 、异卡波肼 (与咖啡因产生心律紊乱至高血压危象) 等, 忌与全麻药、吩噻嗪类药、利血平、维生素B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安坦类抗胆碱药、其他抗胆碱药、毒扁豆碱、乙酰甲胆碱、苯海索、卡比多巴、苄丝肼、普萘洛尔等联用[7、12、16~18]。

6 酸性药物和碱性药物

(1) 凡酸性药物中的1中药 (乌梅、五味子、山楂、木瓜、女贞子等) ;2中成药 (地黄类、安神补心类、安胃、保和、肾气类等) ;3西药 (胃蛋白酶合剂、维生素C、苯巴比妥、苯妥英、阿司匹林、柠檬酸、水杨酸、硼酸、对氨基水杨酸钠、抗菌增效剂、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吲哚美辛、保泰松、普萘洛尔、噻嗪类氯丙嗪、氯氮艹卓、口服铁剂 (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蛋白琥珀酸铁、富马酸铁、葡萄糖酸亚铁、铁胆盐、右旋糖酐铁等) 、磺胺、异烟肼、乙胺丁醇、萘定酸、乌络托品、呋喃坦啶、奎宁、氯奎、奎尼丁、新斯的明、洋地黄毒苷、地高辛、重酒石酸、间羟胺、庆大霉素、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苯妥英钠、巴比妥类、四环素族、维生素、西咪替丁、左旋多巴、华法林、双香豆素、普萘洛尔、吲哚美辛及酸性盐注射剂等, 忌与 (2) 碱性药物中的1中药 (硼砂、海螵蛸、瓦楞子、川乌、草乌、附子等) ;2中成药 (小活络丹、元胡止痛片等) ;3西药 (黄连素、氨茶碱、利血平、咖啡因、罂粟碱、东莨菪碱、喜树碱、小檗碱、冰硼散、行军散、婴儿素、通窍散、健胃片散、复方氢氧化铝、胃疡宁、钙铋镁散、氢氧化铝凝胶、碳酸氢钠及碱性钠钙镁铝盐注射剂等联用; (3) 酸性药还忌与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巴龙霉素、妥布霉素、青雷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类抗生素、氯喹、磺胺、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消炎痛、聚乙烯醇、鞣酸、碘苷等联用。 (4) 碱性药还忌与四环素族 (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地美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甲烯土霉素) 、先锋霉素类Ⅰ、Ⅱ, 新生霉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类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西林、萘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青霉素等)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奎尼丁、左旋多巴、维生素B1、钙盐 (乳酸钙、碳酸钙、糖钙片、丁维钙片、葡萄糖酸钙 (锌) 、氯化钙等) 、生物碱盐、氯化汞、硫酸锌、其他金属盐联用[2、7~9、16~18]。

7 含金属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药品

(1) 凡含钙、锌、镁、钴、铝、铋、铁金属元素药:1中药:石膏、龙骨、珍珠、牡蛎、自然铜、磁石、钟乳石等;2中成药:牛黄珍珠类、止嗽化痰类、千金止带类、锁阳固精类、内消瘰疬类、舒筋活血类、祛痰、舒胃、健脑类等;3西药:钙制剂 (乳酸钙、碳酸钙、糖钙片、丁维钙片、葡萄糖酸钙 (锌) 、氯化钙、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镁制剂 (硫酸镁、氧化镁) 、钴制剂 (维生素B氯化钴) 、铝制剂 (氢氧化铝、硫糖铝、复方氢氧化铝) 、铋制剂 (次碳酸铋、次硝酸铋、丽珠胃三联 (枸橼酸铋钾白片+替硝唑绿片+克拉霉素黄片) 、亚铁制剂 (硫酸亚铁、硫酸亚铁维生素复合物、人造补血糖浆、富马酸亚铁、枸橼酸铁胶) 等, 忌与磷酸盐、硫酸盐、枸橼酸盐、草酸盐、RDTA-CaNa、维生素C、头孢曲松钠、氯霉素、四环素类、异烟肼、左旋多巴、奎尼丁、强的松、利福平、麻黄、颠茄、蟾蜍、洋地黄类、青霉胺、纤维素、植物酸盐、胆汁类、糖苷类 (含槲皮素中药柴胡、槐花、槐角、山楂、首乌等及其制剂) 、含酰胺基、酚羟基、4-酮基、巯基、肽键的甘草酸、绿原酸、黄芩苷等大环类药联用[2、7~9、16~18]。

(2) 凡含汞、砷、银重金属元素药:1中药:朱砂、轻粉、雄黄、雌黄、信石等;2中成药:朱砂安神类 (安神镇惊丸、健脑丸、七厘散、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 、小儿惊风类、安宫清心类、活络护心类、利胆排石类、木香顺气类、止嗽定喘类、清眩健脑类、活血止痛通络类、跌打损伤类、牛黄解毒镇惊类、小儿惊风类、安宫清心类、活血通络类等;3西药:汞溴红、硫柳汞、氯化氨基汞、黄氧化汞、三氧化二砷、硝酸银、磺胺嘧啶银、矽炭银等, 忌与薄荷、冰片、丁香、砂仁、桂皮、木香、氯、溴、碘化物, 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苯甲酸盐、亚铁盐、四环素族、巴比妥、蛋白质、酶制剂、硼酸、依地酸等酸、生物碱、硫代硫酸钠、血液、有机物、微量铜离子等联用[2、4、7~9、16~18]。

8 炭制剂

凡药品用炭、中药炭及其制剂, 忌与酶制剂、蛋白质、生物碱、林可霉素、四环素、利福平、维生素、激素、磺胺类药联用[9、16~18]。

9 与饮食禁忌

凡茶、酒、牛奶和碳酸饮料能与多种中西药物起化学反应。故服药期间, 忌饮茶酒、吃荤腥;更不得用牛奶、碳酸饮料送服[9、16~18]。

中西兽药联用禁忌 篇6

随着兽医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中草药提取剂越来越多, 在基层应用实践中也越来越广泛。目前, 中西药联用在临床中存在着许多不规范应用情况, 如参脉+黄芪、参脉+丹参、川芎嗪+丹参、黄芪+川芎嗪、黄芪+香丹注射液等的配伍应用, 从中药角度看是可行的, 但从西医角度分析则是不科学的, 甚至存在问题。

中西药联合应用必须严格把握用药原则, 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应用。笔者通过查阅资料, 认为中西药联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现集录于下, 供参考:

(1) 含重金属离子和Ca2+、Mg2+、Al3+的药如朱砂、砒霜、龙骨、牡蛎、寒水石、明矾等中药不宜和四环素等药配伍应用, 会影响疗效。也有学者发现, 不同的中草药含微量元素不同, 发挥作用不同, 西药和这些微量元素结合, 破坏了正常作用的发挥。

(2) 中药和西药的协同作用, 如石决明、龙骨、牡蛎、石膏、蛤壳等含钙高的中药和洋地黄配伍有中毒的可能, 不宜一起服用。

(3) 与鞣酸易结合的西药不能与含有鞣酸的中药一起应用, 如大黄和利福平、硫酸亚铁、红霉素、维生素B1不能一起应用, 否则降低药物浓度, 影响疗效。

(4) 酸性成分的中药可引起体内内环境的ph值下降, 影响部分西药在肾脏的排泄, 出现毒性蓄积, 对机体不利。如含有机酸的五味子、山楂、乌梅、女贞子与氨基甙类, 与磺胺类药不宜同时应用。

中西药联用利弊琐谈 篇7

近年来,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中西药联合运用的情况已日趋广泛。中西药联用, 在我国广大农村、城市均十分普遍, 在许多基层医院已成为临床用药的常规。

2 中西药合用的几种模式及给药途径

联用模式有:中西药的同时使用、联合运用中西药、中药西化、西药中化等等。分述如下:

中西药同时使用:是指把中药和西药放于同一处方或成药中施用于患者。这种中西药合用的方式是起源最早, 也是临床运用较普遍的一种方式, 如张锡纯石膏阿司匹林汤。

中西药的联合运用:所谓联合运用中西药, 就是患者在发病过程的不同阶段, 分别使用中药和西药, 从而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药物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是目前人类对付肿瘤的主要手段, 临床上如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及许多中药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如人参、田七、白花蛇舌草等) 。

将中药为西医所用——中药西化:用西药的研究程序和模式对中药进行研究与运用其结果是使中药西化, 也就是发现新的西药。这类药物往往来自中药而作为西药使用。例如:延胡索乙素, 虽从中药延胡索中提取而来, 且为其镇痛有效成分之一, 其已具备中西药双重的身份。其具有镇静、镇痛、催眠作用, 对慢性持续性钝痛尤以内脏钝痛效佳, 主要用于内脏钝痛、痛经、脑震荡后的头痛等。这样从延胡索→延胡索乙素就是一个中药西化的过程, 临床上如麻黄素、黄连素等亦属此类。

用中医理论指导用西药———西药中化:所谓西药中药化就是给西药赋以中药化的基本内容, 即归纳总结出它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功效、禁忌等, 在中医药辨证施治等理论指导下供中医临床使用。

中西药联用的给药途径:目前临床上中西药联合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给药途径:

(1) 中西药物的同时服用:多为中、西药物协同作用或为减少西药胃肠反应时同时服用。大多制成成药, 如:咳特灵片 (组成:榕树叶干浸膏360 mg、扑尔敏1.4 mg) , 均是制成联合制剂用于临床。 (2) 中西药餐前、后、中服法:根据所用中西药物对胃肠道刺激作用和所用药物之间有无配伍禁忌, 主要药物在餐前 (饭前半小时) 服;次要治疗药物餐后服;而对胃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则可餐中服, 即药饭同服。 (3) 西药注射、中药口服给药法:临床上西药注射给药如抗生素、静脉补液已被广泛使用, 从静脉的途径补液,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或者抗感染。以中药改善症状, 如许多感染性疾病、发热、腹泻等。 (4) 中药注射、西药口服给药法:中药注射液的研制正日益运用于临床, 已达数十种之多。如治疗病毒性感染用柴胡注射液、口服西药阿司匹林 (APC) 或息斯敏等以急救。 (5) 中西药内外联用法:如对疮疡肿毒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拔毒祛腐生肌敛疮中药外用治疗, 西药用抗生素内服或注射;对皮肤疾患用中药汤剂泡洗, 同时给予西药内服, 或内服中药, 外用西药的皮肤用药。 (6) 中西药上、下联用法:即西药口服、中药灌肠。如临床对慢性肠炎、妇女急慢性盆腔炎, 常用口服抗生素、中药锡类散、白及合剂、桃红四物汤等保留灌肠, 配合运用, 取得良效。

3 中西药合用的优势

3.1 辨证辨病, 相辅相成

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是祖国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 临床上中医辨证结合西医辨病, 常能达到标本兼顾、相辅相成的作用。如胆管感染多属中医肝郁化火, 运用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常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抑其肝火, 而对于肝气郁滞这种功能的失调, 则运用中药疏肝理气如枳实、白芍、柴胡等。药理研究表明:枳实、柴胡能松弛胆管括约肌, 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作用于病变部位。

3.2 协同作用, 增强疗效

许多中西药联用后, 均能使疗效提高, 有时可很显著地呈现协同作用。如:黄连、黄柏与四环素、痢特灵治痢疾、细菌性腹泻有协同作用, 常使疗效成倍提高。青蒿素治疗疟疾有速效低毒的特点, 但近期复发率较高。而与磷酸铂喹联用有互相增效作用, 连续用药6 d, 在原虫转阴速度和降低近期复发率方面均优于二者单用。

3.3 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

某些化学药品或提纯品, 成分单一, 治疗作用明显但毒副作用较大, 与中药配伍既提高疗效又减轻毒副作用。5-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是抗肿瘤药, 由于常产生呕吐、恶心等胃肠道反应, 故以往没有口服剂型, 只能注射。海螵蛸粉和白及粉既能止血消肿, 又能保护胃黏液, 防止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反应, 现以5-氟尿嘧啶、鲨肝醇、环磷酰胺、奋乃静、白及及海螵蛸粉配合组成片剂, 用于临床治疗消化道肿瘤有较好疗效。

3.4 减少药物剂量, 缩短疗程

安定有嗜睡等副作用, 若与苓桂术甘汤合用, 安定用量只需常规用量的1/3, 嗜睡等副作用也因为并用中药而消除。

3.5 减少禁忌, 扩大适用范围

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因对肝脏有损害, 故肝功能不全者忌用。珍氯片 (氯丙嗪、珍珠层粉、三硅酸镁) 用于肝功能轻度不全、精神异常者, 不仅对肝功能无损, 且有一定的协同作用[1]。

4 中西药联用的弊端

4.1 降低药物的疗效

含多种金属元素, 如钙、镁、铁等矿物质成分的中药 (石膏、石决明、瓦楞子、龙骨、牡蛎等) 及中成药 (止咳定喘丸、龙牡壮骨冲剂等) 不宜与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异烟肼、利福平等配伍[2]。因为多价金属离子能与上述药物分子内的酰胺基和酚羟基结合, 生成难溶性的化合物或络合物而影响吸收, 降低药效。含有鞣质的中药 (如五倍子、石榴皮、山茱萸、虎杖、大黄等) 以及中成药 (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七厘散等) 不宜与四环素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同服, 因这些中药中所含的鞣质可与这些抗生素在胃肠道结合产生沉淀, 降低生物利用度[3]。复方氢氧化铝与丹参片不宜同服, 因丹参片主要成分是丹参酮、丹参酚, 与氢氧化铝形成络合物, 不易被胃肠道吸收, 降低疗效[4]。

4.2 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含莨菪烷类生物碱的中药及制剂 (如曼陀罗、华山参、洋金花、颠茄合剂等) 也不宜与强心甙类药物配伍。因其具有松弛平滑肌, 减慢胃肠蠕动的作用, 使机体对强心甙类药物的吸收和蓄积增加, 易引起中毒反应[5]。含汞的中药 (如朱砂) 以及中成药 (如朱砂安神丸、梅花点舌丹、磁朱丸、七厘散等) 不宜与溴化物、碘化物、硫酸亚铁、亚硝酸盐同服, 以免生成有毒的溴化汞、碘化汞, 导致药源性肠炎[4]。

4.3 影响体内酶代谢或破坏酶的作用

以大黄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如牛黄解毒片、麻仁丸、解暑片等) 不能与胰酶、胃蛋白酶等合用, 因为大黄的主要成分大黄酚可抑制酶类的消化作用[6]。含黄连成分的中成药 (如黄连上清丸) 不宜与乳酶生合用, 因为前者能使乳酶菌活力丧失, 导致乳酶生失去助消化的功能。

4.4 加重或诱发并发症

鹿茸、甘草具有糖皮质激素样成分, 与刺激胃黏膜的阿司匹林等水杨酸衍生物合用, 可加剧和诱发消化道溃疡。中药桃仁、白果、杏仁等不能与催眠镇静药 (如甲喹酮、氯氮平、地西泮等) 合用, 因为它们会抑制呼吸中枢, 损害肝功能。六神丸、麝香保心丸、益心丹等中成药与心律平、奎尼丁同服, 可导致心搏骤停而出现危险。富含钾的中药 (如夏枯草、白茅根) 不宜与保钾利尿药合用, 否则可产生高血钾, 引起血压升高。银杏叶制剂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增加血小板功能的抑制, 造成出血现象;与对乙酰氨基酚、麦角胺或咖啡因等成分的药物同服会引起硬膜下血肿。与噻嗪类利尿剂同服会引起血压升高[7]。

4.5 引起沉淀或过敏反应

青霉素G与板蓝根、当归、穿心莲同用会增加过敏反应的危险性, 应慎用[8]。丹参注射液和环丙沙星、洛美沙星、川芎嗪、异丙嗪等注射液混合, 可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 不可混合静滴。

4.6 药物作用相互拮抗

含麻黄碱的中成药 (如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复方枇杷糖浆等) 有拟肾上腺素作用, 与复方降压片、优降宁等降压药同服会产生明显的拮抗作用, 严重者可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9]。

综上所述, 只有中西药联用配合得当, 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因此, 临床广大医务人员应当熟悉掌握中西药配伍禁忌, 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合理用药, 避免配伍禁忌的发生, 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摘要:目前, 随着中西医事业的兴起, 中西药联用的几率越来越高。中西药联合应用应遵循中西药物各方面的科学理论, 合理选用中西药配伍应用, 以发挥中西药物结合在防病治病中的互补作用, 真正达到药物应用的取长补短, 增强疗效, 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关键词:中西药物,给药途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

参考文献

[1]李大魁.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27-30.

[2]徐德生.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264.

[3]牟秀珍.中药与抗生素在胃肠道中的相互作用[J].中国药师, 1999, 2 (3) :159.

[4]潘传福.几种常见中西药混合服用应注意配伍禁忌[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0, 20 (3) :192.

[5]徐学君, 刘平.浅析中西药配伍禁忌[J].中国药事, 2000, 14 (2) :98.

[6]贾公孚, 谢惠民.药物联用禁忌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641-645.

[7]潘君汉.浅谈合理使用中成药[J].中国药业, 2001, 10 (4) :35.

[8]康健功.中西药配伍禁忌分析[J].中国药师, 2003, 6 (1) :54.

中西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篇8

1 降低或丧失药物的疗效

含酸性成分的乌梅、山楂、五味子等中药与氢氧化铝、氨茶碱等碱性药物联用会起中和反应, 降低或丧失药物的疗效;含有鞣质的的中药 (如五倍子、大黄、地榆、萹蓄等) 以及中成药 (如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七厘散、利胆片等) 不宜与四环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等同服, 因为这些中药所含的鞣质可与这些抗生素在胃肠道内结合产生沉淀, 降低生物利用度[1];维生素C、胃酶合剂、烟酸谷氨酸等药物会分解人参、大黄、苦参、大黄中所含的苷类成分, 使其疗效降低, 故不宜合用。

2 生成络合物, 影响药物的吸收

含钙、镁、铁等金属离子的中药及中成药, 不能与异烟肼联用, 因异烟肼分子中含有肼类官能团, 与上述中药同服后, 既会产生螯合效应, 生成异烟肼与钙、铝、镁、铁、铋的螯合物, 妨碍机体吸收;利胆药或含胆汁制剂的中药 (如茵陈) 及中成药 (如霍胆丸、脑立清、牛胆汁浸膏等) 不宜与奎尼丁合用, 因为会生成络合物, 影响药物的吸收。

3 产生拮抗作用

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等作用, 则含此类成分的中药 (如麻黄) 及中成药 (如防风通圣丸、麻杏止咳片、止咳定喘丸等) 不宜与镇静催眠药氯丙嗪、苯巴比妥等及降压药同用, 否则会产生药效的拮抗, 使药效降低或丧失;含生物碱成分的中药 (如川乌、马钱子、黄柏等) 及中成药 (如黄连上清丸、小活络丸等) 不宜与咖啡因及苯丙胺合用, 否则也会产生拮抗作用。

4 增加或产生毒副作用

中药酊剂、药酒及酒炙的中药饮片中均含有乙醇, 如与水合氯醛合用则能产生有毒的醇和三氯乙醛,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雄黄的化学成分为AS2S2, 成药有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丸等, 与硫酸盐、硝酸盐如阿托品、硝酸异山梨酯等西药同服时, 能产生微量的硫酸、硝酸, 可将二硫化二砷氧化为硫化砷, 使胃肠道吸收增多而增加毒性。

5 诱发药源性疾病

黄药子对肝脏有一定毒性, 不可与利福平、四环素、红霉素、氯丙嗪等本身也具有肝毒性的西药联用, 以免引发药源性肝病;含汞类中药及其制剂, 如朱砂、轻粉、朱砂安神丸、仁丹、紫血散、补心丹、磁朱丸等, 不能与溴化钾、三溴合剂、碘化钾、碘喉片等同服, 因汞离子与溴离子或碘离子在肠中相遇后, 会生成有剧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 从而导致药源性肠炎或赤痢样大便。

中西药联用不当所产生的后果还不只这些, 这里就不再一一介绍了。这里只是为了唤醒大家的意识。中西药联用不当问题亟待解决, 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及科研人员共同去发现、深入研究。真正的提高用药的广大空间。

参考文献

联用方案 篇9

【关键词】多种西药联用;不良反应;临床治疗;合理

随着近年来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型药品的研发与应用,联合应用多种西药已成为临床治疗上一种重要、普遍的方式[1]。若多种西药的联合应用能做到用之得当,则不仅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还能降低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但是,由于药师的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的限制,在对多种西药的联合应用时常会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从而对患者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导致患者在西药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有:对各西药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不了解、配伍不当等。不良的配伍不仅会降低药物疗效,甚至会引发毒副作用,加重患者病情。可见,对西药合理联用的熟练掌握在临床治疗上至关重要。现就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收集到的所有门诊处方中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开具的西药处方3270份,约占全年处方总量的3.63%,所有处方均完整、真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2方法

依据卫生部及国家西药管理局印发的相关规定及办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内容包括处方药品总数、剂型药品总数、进口药总数及抗生素处方总数等。采用回顾调查法对处方进行分析,计算使用联用处方的患者占所有患者人数的比例,并查阅相关资料及药品说明,对多种西药联用的合理及不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经调查分析显示,在3270份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引发不良反应的处方共计185例(5.66%),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恶心、失眠、发热、水肿、过敏等,其中有少数患者出现心脏功能损害、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为多种西药联用的方法、剂量、用药重复及药理拮抗等。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因对多种西药进行联合应用而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医患纠纷等问题逐年增加,这也是造成患者治疗延误,甚至加重病情的重要原因[2]。本次调查中共抽取的3270份处方中,用药5~7种的共634张,8种以上的共169张,在用药5种以上的这803张处方中,有重復用药现象存在的处方共322张。临床治疗上多种西药联用的目的是利用多种西药相互作用的机制,以达到提高疗效、预防和控制不良反应发生的目的。但是由于部分药师受到专业知识与业务水平的限制,多认为联用药物的疗效高于一种药物或几种药物,然而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在现代临床治疗中并非所有疾病都适用于多种西药联用的方式进行治疗,目前只有抗结核、抗高血压药及患者感染症状严重时才主张进行联合用药,且用药剂量不宜过多。

本次调查的3270张处方中,药品总数共计278种,剂型药品总数共计132种,进口药76种,抗生素处方596张,抗菌西药处方839张。统计分析发现,虽然这些西药处方用药种类较多,理论上可能会提高疗效,然而造成的副作用也会成倍地增加,使患者蒙受经济损失和身心伤害。因此,药师要慎重进行多种西药联用,并在联用时尽量减少用药种类,以控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西药用法包括口服、注射及局部用药等,口服是最常用最安全的用药方法。在患者昏迷不醒、有胃肠疾病等情形下不宜采用口服西药。

总之,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是利弊共存的,但只要坚持合理用药要则仍能做到利大于弊。通过本次调查分析结果可见,药师采用多种西药联用法时应遵守“少用、精用”的原则,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也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抗菌类药物较易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在使用时要首先进行患者机体的抗敏试验,并采用小剂量应用方法。当前国内外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常见的西药品种达上千种之多,这就要求医师要全面熟悉掌握各种西药的药理作用、成分及副作用等,从而结合患者常见病症及机体承受力等因素,合理科学地选择适用于患者病症的西药品种。临床治疗上还应尽量少用多种西药联用的方法,以降低患者在多种西药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应尽量使用口服西药。总之,在日常工作中应对多种西药联用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不断提高药物配伍的安全性及合理性,从而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戴劲.多种西药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10-111.

[2]李志坚,冀满丰.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107

临床药物不合理联用分析 篇10

1 药物拮抗, 治疗无效

以往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 由于医务人员对药物药理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 此类现象比较多见, 但近年有减少的趋势, 主要是由于医务人员的素质逐步提高, 减少了有拮抗作用药物联用的发生率。但是, 在西药与中成药合用方面, 由于中成药的组成药味较多, 每个药味的单体成分不同, 此种情况下, 如果没有足够的药理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 就有可能将其和具有拮抗作用的西药合用而失去疗效。例如, 甘草作为常用中药, 在许多中成药中都有其身影, 甘草中含有的甘草次酸在人体内发挥去氧皮质酮样效用, 结果是保钠排钾, 循环血容量增加, 产生升压作用, 如果和利血平等降压药一起用, 则可使利血平的降压作用减弱或消失[1]。此外, 常见的还有抗菌药物的不合理联用导致抗菌效果的降低, 例如, 青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联用, 由于前者属于细菌的繁殖期杀菌剂, 后者是抑菌剂, 使细菌处于生长停滞状态, 二者联用, 使前者杀菌效能减弱, 抗生素种类较多, 合理的应用可以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并提高疗效, 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 药物产生反应, 降低药效

有些药物的有效成分在体内有一定的溶解度, 一般是溶解度较大的药物容易吸收而且排泄也快, 因此, 溶解度的大小也可以影响药物的药效, 含有鞣质的药物, 例如中药儿茶, 车前子, 五倍子, 大黄等, 溶解度较小, 在体内停留时间长, 如果和某些抗生素联用, 例如红霉素, 利福平, 羟氨苄青霉素和林可霉素等, 就可能发生反应而生成鞣酸盐沉淀物, 这种沉淀物难以被人体吸收, 降低药物的药效[2]。此外, 有些含有鞣质的中药对肝脏有肝毒性, 如果误和氯丙嗪, 异烟肼, 利福平等本来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联用, 就会加强肝损害甚至会造成药源性肝疾病。鞣质容易和一些金属离子 (例如钙, 铝。铁等金属离子) 发生络合, 在胃肠道形成难溶性络合物而降低药效, 故在联用葡萄糖酸钙, 糖钙片, 氢氧化铝, 、富马酸亚铁, 胃舒平等药物时, 必须要考虑药物成分之间的络合反应, 避免出现难溶性络合物而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药效。奎宁霜, 利血平, 阿托品类药物含有生物碱, 鞣质却是一种生物碱沉淀剂, 此类药物联用, 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溶解度很小的鞣酸盐沉淀排出体外降低疗效。

3 药物联用, 产生不良反应

有时药物联用, 不但没起到治疗作用, 相反, 造成对人体的损害, 酿成药源性事故, 例如, 麻黄片含有麻黄碱, 由于麻黄碱是通过β1受体加强心肌收缩力, 如果和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洋地黄类药物联用, 就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如果和氨茶碱同用, 尽管止咳平喘的作用加强, 但同时不良反应也增强, 极易产生头痛、头晕, 视觉模糊、心律失常等。又如, 具有肾毒性的抗生素如果联用, 则会增强对肾脏的损害;单独应用异烟肼引起肝损害的概率小, 但如果和利福平和某些中成药 (如龙胆泻肝丸等) 联用, 引起肝损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 一些抗肿瘤药 (如环磷酰胺、环己亚硝酸脲、5-氟脲嘧啶、阿糖胞苷、喜树碱钠、博莱霉素等) 作用于肿瘤细胞的不同时期, 抗肿瘤药理不同, 如果和复方丹参片 (针) 合用, 有可能促使肿瘤细胞的转移, 加重病情;硼砂、碳酸氢钠等药物, 如果和奎尼丁联用, 由于硼砂、碳酸氢钠等药物的电离, 使尿液碱化, 大大增强了肾小管对奎尼丁的重吸收作用, 使其排泄量减低, 造成在体内蓄积, 引起浓度的增高, 导致奎尼丁中毒[3,4]。含颠茄类生物碱的中成药和洋地黄类药物合用时, 前者可使胃排空减慢, 肠蠕动减慢, 增加洋地黄类药物的吸收, 易导致洋地黄中毒。

4 药物联用, 增强偏性

有些药物联用, 能使某一作用增强, 但与治疗目的无关, 称之为药物连用的偏性, 例如, 维生素B6对左旋多巴的外周不良反应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有些抗焦虑药物以及利血平等均能引起帕金森综合征;一些非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对外周多巴胺效应也有协同增效的效果, 导致血压的上升, 当采用左旋多巴作为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用药时, 上述药物就不宜联用;又如, 双香豆素有强烈的抗凝作用, 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如果合用水杨酸类药物, 则其抗凝作用增强数倍, 导致严重的出血;甲磺丁脲有较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但如果和水杨酸类药物联用, 甲磺丁脲则表现为过强、过快地降低血糖而导致低血糖反应。

临床药物不合理联用的表现多种多样, 保证用药安全是医师和药剂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 药物联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也增多, 认真总结药物联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 谨慎对待药物联用问题, 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聪, 杨淮英, 申健, 等.联合用药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20) :161.

[2]吴月瑛, 张立.常见不合理联合用药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 2009, 18 (9) :849-850.

[3]汤晓.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 25 (9) :627-628.

上一篇:教师表率论文下一篇:唐诗中的女性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