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学院

2024-07-25

社区学院(精选12篇)

社区学院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现代社区教育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 经过30余年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和确立等三个阶段。由于这种教育活动既能满足地区居民对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同时又能实现地区社会安定, 以提高国民精神文化教养和整体素质为宗旨、并最终实现“学习型社会”的最终目标, 因而其一经产生即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党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社区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以此推进全国社区教育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07年10月.自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10年, 教育部出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作为社区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 社区学院也被期望肩负起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构建终身教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历史使命。社区学院是在社区中与该社区有着密切关系, 集教育、社会、文化、休闲活动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 它通常具备普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等功能, 同时担负着为各自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造就和选拔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1994年我国第一所社区学院———金山社区学院在上海正式成立, 标志着社区学院在我国发展的起步。我国的社区学院发展到今天, 为社区培养了许多人才。对于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社区建设以及社区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从现有情况来看, 与美国完备的社区学院体制相比。我国社区学院处于起步阶段, 在发展的过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管理体制不规范、职能位不清楚、经费投入不足以及课程落后等问题, 阻碍着我国社区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试图对已有相关研究做初步的梳理。并结合研究现状提出几点启示与思考。

二、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研究现状

社区学院作为一种面向社区, 为社区建设提供多种类型教育的机构。在国外已有了较长的发展历史, 尽管社区学院在各个国家发展的起因不同, 但都基于以下两个共同点:一是经济迅猛发展:二是高等教育需求旺盛。社区学院在我国的发展与国外有着相似的背景。目前, 我国社区学院主要是终身教育的载体和依托。由地方政府主办, 社区各方参与, 以推进社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和提高社区成员整体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多功能教育机构。社区学院的创建培养了社区所需的人才, 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1、国外社区学院的介绍与评价

通过文献搜索, 一方面, 学者们以专著的方式介绍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社区学院发展相对完善的经验, 其中介绍美国的居多, 例如徐琦编写的《美国社区学院研究》, 该书介绍了美国社区学院的概况, 以及二十一世纪美国社区学院的挑战与机遇, 详实地介绍了美国圣莫尼卡学院、南内华达州、奥斯丁社区学院个案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另一方面, 一些学者以论文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对美国社区学院进行研究。

一是对美国社区学院的综合性介绍。主要围绕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历史、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教学特点、课程设置、功能定位、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筹措渠道、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介绍。

二是探究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例如刘晶等通过介绍美国社区学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对我国高职院校评价的启示包括进行学院发展性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 关注学生质量培养, 重视过程考核和学生满意度, 重视劳动力开发与培训, 满足不同群体多样化学习需求, 重视教育资源的配置, 关注与资源及技术的有效利用率。人们比较关注的是美国社区学院对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专科教育、成人电大、自学考试以及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启示意义。

2、对国内社区学院的介绍与评价, 国内学者对我国社区学院的研究起步较晚

相关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逐渐开始。到目前为止, 代表性的专著仅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4月出版的由杨应裕、孙祥羽主编的《构建学习型城市:上海社区学院巡礼》一书。该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上海八所社区学院和四所业余大学的创办历程、发展经验、办学特色以及对未来发展战略与发展方向的思考, 对我国其他地区城市社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二是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研究。刘尧指出我国社区学院发展存在着思想观念管理体制、职能定位、课程、与社区的联系和经费等六大问题。

三是我国社区学院发展的功能和模式研究。有些学者认为社区学院功能定位在“聚焦和辐射”作用, 其功能体现在社区教育的研发、培训、展示信息技术支撑功能, 指出社区学院主要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四种功能。有的学者指出在当前环境下我国社区学院应定位于区域终身教育的办学和指导机构, 发挥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社区休闲教育和区域终身教育服务指导等功能。并从性质定位、功能定位、发展条件和建设途径四个方面对我国社区学院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即社区学院的建设, 在职业生涯教育与转学教育方面, 教育部应考虑把社区学院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同时成立专门的社区学院建设机构, 负责将社区学院的教育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四是我国农村社区学院的研究。农村教育的理想出路在于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真正融合, 其最有效的途径是创办农村社区学院, 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三、启示与思考

通过对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 我国社区学院的描述多于分析, 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深层次的思考。总体而言, 对我国社区学院的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描述性阶段, 普遍集中于对社区学院的产生、发展及特点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描述, 而较少集中力量去探究社区学院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没有去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 也未曾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缺乏问题意识及对之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与思考, 缺乏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建设和发展我国社区学院的对策。与美国完备的社区学院体系相比, 我国社区学院处于起步阶段, 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阻碍因素, 如果不克服, 社区学院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我国有关社区、社区教育等研究也是在社会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后出现的。此外, 我国社区学院较国外来讲起步较晚, 实践探索较少, 虽然在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的理论较丰富, 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 并不能将这些理论照搬过来指导我国社区学院的发展。这样一来就使得社区学院发展缺乏相关的理论指导, 而理论指导的缺乏又反过来使社区学院的实践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 使发展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在观念方面, 由于社区学院属于新生事物, 人们对它了解不够充分。有些人认为社区学院的主要服务内容是开展学历教育, 可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我们已经建立起了从研究型、综合型大学到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院校再到广播电视大学、函授教育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 再在社区学院中进行学历教育是不是有必要, 会不会是教育的重复进行从而浪费了本来就很宝贵的教育资源, 也使高等教育体系出现混乱;而把社区学院理解为单纯地对社区居民进行职业和休闲教育的人认为, 在目前我国社区建设还不是很完善。人们对于社区的认识更多的还是局限于地域观念的情况下, 社区学院是不是真的具有对社区居民进行上述教育的能力, 社区学院会不会由于缺乏居民的参与而变得流于形式。这两种想法在某种意义上制约了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社区学院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模式及具体管理思路上出现混乱。

摘要:社区学院作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形式.是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文章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社区学院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外社区学院对我国社区学院建设的启示等, 并就此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社区学院,建设

参考文献

[1]徐魁鸿.美国社区学院功能辨析[J].职教论坛, 2010 (22) .

[2]张怀斌.美国社区学院师资管理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09 (6) .

[3]张瑞.美国社区学院办学模武研究[J].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冯宏义.美国社区学院社区服务的职能极其时我国电大的启示[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

社区学院 篇2

——湖岭社区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各级政府对社区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各地的社区教育活动蓬勃开展,各有特色。我们湖岭社区学校去年年底顺利通过了温州市一级社区学校评估验收,创建工作得到了评估组成员的一致好评。有关专家认为,湖岭社区学校作为当前瑞安市已评上一级的三所社区学校之一,完全可以成为我市西部农村广大社区学校的一面旗臶。当然我们觉得离这个目标还有较大距离,我们所做的社区教育工作十分平凡,还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值得汇报。现简单地向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湖岭社区学校的办学体会,讲得不妥当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与同仁批评指正。

一、2010年工作回顾和体会:

(一)积极争取各方重视和支持是发展社区教育的前提基础

1、领导重视很关键。湖岭社区学校创办于2008年10月份,历经两年多的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至关重要。

1)当地党政领导的重视

由于社区学校刚创办不久,对社区教育宣传力度不够,需要我们经常去向湖岭镇领导汇报工作思路,在工作实践中遇到很多困难,要求领导给予出面协调解决,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诚心感动了他们,我们的行动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社区学校工作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2009年、2010年连续2年湖岭镇人民政府都能足额拨付社区教育经费(每年3万元),同时党政领导还亲自到社区学校上课,市教育局和社区学院领导多次到我校视察调研、指导工作及创建温州市一、二级社区学校评估时,党政领导也都到场参加,得到温州市社区教育评估组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此外,镇政府所在地大同村也很支持社区教育,2010年大同村也给社区学校补助培训经费2000元。2)上级教育部门的重视

两年来,市教育局、社区学院领导多次来我校调研和指导,经过他们的指导,使我们提高了对社区教育的认识,工作有了思路,各项活动能积极地开展。湖岭教育学区也很重视,凡是有市教育局和社区学院领导来社区学校指导工作和各项评估活动,学区主任和社区教育干部都到场陪同调研评估;2010年湖岭教育学区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能资助社区教育经费3000元;学区社区教育干部温教立同志亲自到社区学校上课,受到学员们

的普遍欢迎。

3)依托学校的大力支持

1、社区学校当时创办时,是白手起家,一无所有。依托学校湖岭镇中提供场所,出资购买办公桌、椅、档案柜等办公用具和制作各种铜牌及校牌,才使社区学校在创建过程中能一帆风顺。学校还大力支持各类活动的开展。如2009年的端午节,大同村(社区)分校的老年朋友来社区学校作健康知识培训,湖岭镇中免费为学员安排午餐,博得了老年朋友的一致好评。又如2010年社区学校举办全镇教师进行师德培训和湖岭社保所在社区学校举办社保协管员培训等活动都得到依托学校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经费支出方面,由于社区学校没有独立设立帐户,合并在依托学校内。例如每次培训的经费支出和为各分校购臵档案柜及各分校授牌等活动支出,校长二话没说,都非常支持。

2、依托学校教师的大力支持,乐意接受任务,很高兴地到社区学校上课。像湖岭镇中副书记陈德权老师,每个学期能为社区学校上好十几节功课,陈老师每堂精彩的讲座,都博得学员们的高度评价。

(二)整合资源加强网络建设是推进社区教育的有力保障

湖岭社区学校现有9所分校,它们的前身是各村老年学校,后加以整合建设为社区分校,各所分校活动开展正常。如大同村分校和湖东分校每月安排二次培训活动,其他分校每月培训活动一次雷打不动。这些分校开展活动离不开湖岭退教协会会长兼湖岭镇老龄委副主任金宝多老师的密切配合。同时镇党政领导也亲自到社区分校上课,2010年10月29日中共湖岭镇委陈彪书记到大同村分校作精彩的讲座,11月17日湖岭镇常务副镇长王焕瑞到大岭洋社区分校作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社区志愿者教师到各所分校上课积极性较高,因此各所分校的培训活动都很正常。

社区学校还为各所分校举行授牌仪式,参加的领导有湖岭镇委陈彪书记及分管教育领导、社区学院领导张国华、湖岭学区主任张德光和市教育局中等教育科、社区学院有关同志到场授牌,场面十分热烈。

(三)主动开展工作重视材料积累是提升办学层次的重要推手

社区教育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还是新生事物,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从了解到接受、从接受到支持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不能等待,只能自己用心去考虑工作思路,默默无闻地组织各类培训活动,逐步扩大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社区学校的知名度。只要有作为,我们就会有地位。所以我们必须靠自己的主动工作去赢得各级领导个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同时,社区学校要不断上等级,就要善于积累资料。2

我们每次活动结束后都会及时撰写活动报道,挂在校园网上。同时将邮件发送给社区学院办公室池万村主任,上传到瑞安社区教育网上,并着手整理资料归档,不让资料遗失,及时建立台帐。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由于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识还不够,社会影响力不足,社会认同程度不高,因此目前开展大规模的社区教育培训活动还是困难重重。我们满腔热情的组织,参与响应者却寥寥无几。

2、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与人员编制不到位的问题也是困扰社区教育发展的大问题。由于经费不足,我们的办公设备采购、讲座开支、培训补贴等往往捉襟见肘。由于人员编制不到位,目前我可以说是孤军作战、忙于应付,许多工作设想难以付诸实践。

六、今后打算:

根据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我们今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有以下几点:

一是尽快建好湖岭社区学校专用网站,积极开发制作社区教育网络学习课程,重点推进老年人社区教育;

二是切实巩固温州市一级社区学校创建成果,与有关部门积极联合开展职工技能培训活动,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推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

三是在行政区划调整后进一步发挥湖岭镇社区教育中心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创建温州市示范性社区学校打下坚实基础。

以上这是我工作中的一些肤浅的认识,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管理会计在社区学院应用研究 篇3

【关键词】管理会计;社区学院;改善

隨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单位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与此同时,管理会计从传统会计领域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体系两大分支。在职能履行上,财务会计主要是记账、核算、报告基础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主要是利用有关信息包括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在理论体系上,财务会计职能的履行有完善理论体系指导,而管理会计还没有完善理论体系的指导,发展水平比英美等发达国家滞后。管理会计能促进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内部管理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积极贡献,符合当前时代发展要求。本文打算从社区学院管理会计应用的必要性方面对其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其目的是为了更清楚的了解社区学院应用管理会计改善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并成为今后指导管理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

一、社区学院的特点及管理会计应用的必要性

社区学院是由原职工大学在2002年合并重组后形成,合并前其办学形式单一,组织结构简单。随着十多年教育体质改革,社区学院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综合性、社区性、开放性特点的成人教育机构,为事业部组织结构,所属办学种类有普通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培训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等。学院存在办学收入项目多元化、办学支出项目多元化、教育教学管理多元化等特点。由于各事业部发展目标不同,学院在预算管理、绩效考评、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制度设置方面就存在差异。为了事业部之间的协调发展并实现学院发展战略,需要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体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表明经济增长结构逐步转向驱动创新,内生增长的道路。为学院发展指明方向,要从优化专业设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完善内部管理等内部资源的提升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增值。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是通过信息有机的将财务与业务活动相结合,从完善内部管理方面提高效益,有助于单位转型升级。

近几年,财政部出台的各项会计税收法律制度,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营改增暂行条例等法律制度和从国家层面逐步推进的部门预算改革、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采购改革等,说明我国在不断完善依法治国的管理政策。作为社区学院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制度和管理部门的规定,就要在内部环境方面健全内部控制等管理制度和配备合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有助于推动学院完善管理制度。

二、管理会计在社区学院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2年社区学院重组后,在管理会计的实践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例如:学院在资金管理方面实行集中管理、运用价值链管理理论做指导设置内部部门和协调上下游关系、采用二上二下编制的部门预算、绩效评价及建立内部财务和业务部门畅通联系的信息平台等,但这些运用均处在起步阶段,成效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管理会计职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与其他同类性质的办学单位相比,内部管理实施情况大致类似,存在比较突出和普遍性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制度设置没有针对性,决策缺乏依据

投资、融资及收益分配制度直接采取学院决策层即领导班子、工会投票决策,没有对口管理部门从专业角度为决策提供依据,以提高资金效率。对于投资、融资方案,管理会计能够根据单位长期发展战略,并关注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深刻领会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财务活动的影响,做好财务投资、融资战略的选择和战略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以此作为领导班子、工会投票决策和取得财政有关方面支持的依据。

2.绩效考评内容不全面,不能充分发挥绩效导向原则

一般认为绩效考评是人事部门的事,他与平时的工作态度、出勤状况和情商有关。而责任中心的业绩评价是财务部门的事,很少能结合起来做评价。如果把责任中心业绩评价指标作为个人绩效考评依据,使单位的经营效率与个人绩效考评有机的结合,能够使绩效考评内容更全面,充分发挥绩效导向原则,促进实现单位发展战略。发挥管理会计的评价职能,根据每个责任中心的责任,利用考核中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计算出其责任中心业绩评价结果,并按责任中心每个人权限大小分配后可以作为个人绩效考评依据。

3.重预算而轻预算管理,导致预算实效性低

预算是对单位年度收支规模和结构的预计和测算,预算管理是加强预算结果的执行。财务会计注重记录、反映、报告预算的正确性,使实际工作中各部门人员只知道会计人员在做预算,同他们没关系。究其原因是缺乏履行管理会计职能,没有建立预算控制与考核办法或预算控制及考核落实不到位。管理会计能够从落实责任出发,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及履行责任。

4.成本管理缺乏战略成本管理理念,成本支出使用效率低

目前成本管理方法是根据单位以前预算支出情况采用定期预算法预测本期支出情况,缺乏战略成本管理理念。战略成本管理要做到从学院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建立成本支出项目,运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使投入与产出的配比符合经济效益最优化,实现降本增效。学院的生存和发展不仅取决于各项收入增加,更重要的是成本降低。管理效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挥管理会计职能,运用价值链分析、对标管理、作业成本法、定额成本管理法等加强成本管理。

三、影响管理会计在社区学院应用的因素分析

1.制度环境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完善的会计管理体制和机制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为监管机构、投资者、审计等部门提供历史信息。行政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财务会计,在利用有关信息参与内部经营决策、发挥管理作用方面十分缺乏。管理会计没有管理体制和机制作指导,发展十分缓慢。

2. 岗位设置

国家没有相关管理会计制度规定,使得学院管理者对管理會计也不够重视,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始终在财务会计方面,局限于记账、报账,不能较好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财务决策等方面管理信息。学院的各项重大财务预测、决策、分析、评价都来自管理层,没有设置管理会计岗位,因此没有管理会计发挥职能的位置。

3. 人员素质

虽然现在会计专业在不同学历层次都设置了财务管理课程,但是指导性差。会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侧重发挥财务会计的记录、反映、报告职能,而要发挥管理会计规划、控制、决策、评价职能,则需要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由于财务人员工作业务量相对于其他岗位业务量要大,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经历做好管理会计的事。

4.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水平的高低制约管理会计发挥作用。内部控制是为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而建立,需要单位全体成员共同实施与监督。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形成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优良机制。当控制水平高时,单位的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环境、信息沟通、内部监督机制完善,是管理会计工作在学院发展中起到最大的促进作用之时。

四、 改善管理会计在社区学院应用效果的对策

1.做好管理会计的宣传,积极参与到管理会计建设中

财政部已大力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宣传工作,为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即财政部会计司在2014年工作要点中提到“大力开展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研究,积极发挥会计在增强价值创造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企事业单位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积极参与、总结、宣传管理会计方面的先进经验,期待着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尽快出台,指导管理会计运用将有据可依。

2. 改善内部管理,发挥好三个方面的作用

现在,管理会计缺乏理论体系指导,学院要改善内部管理,就要发挥好三个方面的作用:一要发挥领导班子高层管理作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并加强对管理会计职能的认识,积极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鼓励发挥管理会计作用;二要充分发挥具有管理会计职能的高级会计师的作用,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将现有专长向纵深发展,为学院决策、改进管理和提高效益服务;三要加强财务会计的财务管理理论方面的学习,化管理理论为管理实践,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适应学院发展需求。

3.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

会计信息化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和信息技术的深度结合。加快建立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平台,整合人、财、物、等信息,以管理会计的理念和技术为基础,为管理者进行预测、分析、决策、评价经济活动提供理财信息,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会计信息化使得单位人员在支出、收入等方面都按法定程序操作,减少或消除人为操作的因素,既提高效率又降低财务风险。但要注意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性,防范信息的环境风险。

五、结论

本文阐述了社区学院由于自身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需要而应该加强内部管理,运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分析了学院在制度设置、绩效考评、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中管理会计职能缺失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对策。虽然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指导管理会计政策体系,但是为了早日实现学院的发展战略、为了早日到来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形成的中国特色管理会计政策体系做准备,我们要积极参与到管理会计的建设中来,不断总结经验,宣传成绩,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管理水平,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将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的内部管理职能将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财务与会计,2014(10):4-10.

[2]杜俊萍.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会计之友,2014(26):113-117.

[3]吕政.解析管理会计在高校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财会天地,2013(9):101-102.

[4]黄宁.战略管理会计在高校应用简析.教育财会研究,2011(4):25-27.

社区学院 篇4

关键词:学分制,社区学院,育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从20纪90年代起, 各大高校逐步开始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 教育管理体系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因此, 适应学分制特点发展趋势的管理组织模式以及管理平台得以迅速发展。在大学生社区从传统的学生公寓管理到社区学院这一全面系统的育人体系的发展中, 上海大学做出了一个创新和良好的尝试。本文将在学分制实行这一大背景下, 从新的学生工作理念角度, 对比传统学生公寓的社区管理, 和上海大学创造性推行的社区学院这一全面的育人体系和平台。

1 学分制下的育人和学生工作理念

要谈到社区育人这个平台, 就必须首先讲到所处的学分制的大环境及其新的育人理念。

学分制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哈佛,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学分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美国实行的弹性学分制, 欧洲实行的学分转换制, 我国内陆通行的是基于通才和专长培养目标相结合, 重视政治思想教育的混合学分制。而上海大学所实行的完全学分制, 配以短学期制, 选课制已实行近20年,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走在国内各高校的前列。

在学分制下, 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灵活计划修学时间, 公平参与课程考核, 获得良好的教学教育服务的权利。我们认为, 大学生已是一个“成人”, 他们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 有多样化的需求。学生工作的作用是为学生“联络, 协调, 服务”, 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 应将学生工作的宗旨定位于, 为学生提供周详的服务及设施, 帮助学生成长, 发挥其潜能及提高其学习能力;照顾学生的需要, 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提供专业服务, 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服务。

而学分制下学生工作的任务就应是创造各种条件和保障指导学生学习, 这里的学习不仅仅是课堂学习还包含课外学习, 其中, 社区学习是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传统以实现学生公寓管理的社区育人

在我国, 从高等教育的一开始, 大学生的住宿一直由高校统一负责提供, 因此学生公寓有着集中的特点。既然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和生活比较集中和固定的场所, 占领学生社区公寓这块阵地, 使其成为日常管理、服务育人和稳定工作的重要场所, 是我国高校一直以来包括在学分制实行初期, 比较传统的实现学生公寓管理的社区育人的模式一般有特色的采取以下方式。

(1) 加强学生住宿管理, 执行学生工作干部夜间值班制度, 通常被称为“三同” (在社区中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 。同时, 在学生公寓楼或学生公寓区设置“学院学生工作特色工作室”, 如“党建工作室”、“励志成长工作室”、“精神文明工作室”等, 以及时掌握和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 以楼为单位的教育管理模式, 即每幢学生公寓除配备学生公寓辅导员和社区管理员外, 还按“楼长—层长—室长”三级管理模式, 组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 鼓励学生当家作主, 学生公寓服务中心在年度考核过程中, 学生参与考核, 并作为重要考核依据。而社区每年对每幢学生公寓按其完成的社区育人功能的情况与特色, 进行考核、评比和表彰。这就是一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 物业管理为基础, 学生参与为主要环节, 公寓楼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公寓工作模式。

(3) 针对学生特点从行为训练入手, 在学生公寓建立大学生行为档案卡制度。行为档案卡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则记载学生在公寓的品行表现及奖惩记录, 配有各学期学习绩点。制定《学生行为奖惩积分评分标准》, 档案卡实行累计积分制, 奖惩并置。

(4) 利用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学生社区公寓开展大学生行为指导课程训练, 对于新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 对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涯, 甚至对其今后进入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社区进行必要的行为指导也是尤为重要的。而且将此做法以学生必修学分的方式固定下来, 既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 又是德育课程在实践行为中十分重要的延伸。

3 探索学分制下全面系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社区学院的建立

学分制条件下, 特别是推行如上海大学的完全学分制, 学生每学期选修课程的不同, 以及同一门必修课程选择自己要求的课程时间和授课教师, 实际上每个学生每个学期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课程表。这样使传统学年制下赖以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载体和平台失去了原有的功能。随着班级概念淡化, 学分制下一种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必将出现, 就像无论再不相同的树叶也应按照“分叉—分枝—枝干”编入同一全面完整的体系之中。

正是这样的大环境下, 学生公寓社区重要性在育人平台中明显地突出重要起来。学分制下, 学生工作将以学生社区为基地, 建立和推行社区管理模式, 实行学生教育、管理、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工作体系, 成为了发展的必然。于是一种学分制下全面系统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社区学院应运而生。

社区学院对于传统的社区育人并非简单的批判和否定, 而是在以往工作优秀和完善上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诸如上文提及的四种传统模式的特色工作是继承、坚持、推进、完善。但是要有继承和发展, 更要有创新和突破。简单地说, 社区学院应是以学生生活社区为阵地, 以学生生活小区或者学院为基层组织, 以各社区服务中心和学生社团组织为载体的学生教育管理运行体制。成立的社区学院 (社区学生工作委员会) 是指导全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而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作为该社区学院 (社区学工委) 的职能机构, 对入住公寓的学生按楼群组建学生小区或社区学院分部 (跨院系的楼群组建或学生小区, 或建制的楼群组建社区学院分部) , 院系的学生工作机构建在学生小区或社区学院分部;在其中建立党团组织, 学生辅导员入驻工作, 从而使学生小区或社区学院分部成为人员相对稳定, 组织相对健全, 具备履行行政管理思想教育智能的学生工作基层组织, 使生活园区成为学生思想教育的载体, 日常管理的切入, 社团活动的基地, 以此根本性提高大学生生活园区的育人功能;在学生公寓区或社区学院分部建立若干学生社区服务中心, 作为日常的学生基础服务平台, 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 上海大学学分制下社区学院建立的各学生管理平台

在学分制下, 学生工作应该由传统的行政管理转变为积极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成才的导向型的咨询服务体系, 这也正是社区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学生小区或社区学院的分部建立若干学生社区服务中心, 作为日常的学生基础服务的平台, 在咨询和服务中体现引导、教育、管理的内容。

4.1 新生服务中心

此中心主要服务于一年级学生, 隶属于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 从学院或社区专聘辅导员中甄选, 对新生进行专业指导和咨询服务, 帮助广大新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 明确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建立良好的学风和行为习惯, 确立个人奋斗目标。

4.2 选课指导中心

此中心对于不同年级工作内容重点有所不同, 隶属于教务处, 聘请教务专职工作人员对于一年级学生进行选课介绍和指导, 帮助学生完成初次选课。对于其他年级学生则由聘请的专业教师, 班导师或经过培训的专职辅导员,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辅导学生利用于自己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与学校教学的选课制体系进行科学、合理地选课, 使学生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与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才。

4.3 成才 (助学) 服务中心

此中心面向各年级学生, 隶属于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 由专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奖、助、贷、免等帮扶政策积极开拓帮困渠道和勤工助学岗位, 尽可能解决他们后顾之忧, 帮助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以及感恩回报国家的社会责任感。

4.4 职业生涯指导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和招生就业处 (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办公室) , 中心工作人员要由两部门和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以及分管就业或从事过就业的专职辅导员, 部分“两课”教师组成。该中心针对一年级新生结合心理测试, 职业个性测试, 并可配合学生职业规划类课堂, 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 兴趣爱好, 职业性格倾向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成长、成才的定位。

4.5 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

该中心隶属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 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聘请心理学专业教师与心理咨询工作者, 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测, 建立自己学校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有心理困惑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提供咨询, 及时疏导或干预, 必要的转送专门医院整治, 帮助咨询者提高适应能力和促进人格健康发展;定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等。

4.6 学生社团与艺术文化活动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校团委和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下属艺术中心, 落实专人加强对学生团体的管理和指导, 引导和促进学生业余文化娱乐活动的健康发展, 对艺术有特长或有兴趣进行专业指导和传授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7 法律服务与权利保障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办公室) , 校团委, 中心工作人员有两部门和法学院的专业教师, 高年级学生以及校学生会相关人员组成。中心要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 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校, 确保高校的和谐发展与学生法制观念的深入。

4.8 就业指导中心

该中心隶属于招生就业处, 不同于生涯指导中心, 主要面向三、四年级学生, 聘请专业人士和专职辅导员, 在学生中进行思想教育、政策法规、择业技巧、权益保护等方面的辅导和培训, 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

总之, 学分制下新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社区学院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理顺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下育人模式的关系又要理顺学生管理工作与其他辅助部门的关系, 还要理顺社区学院这一新的学生工作体系内部职能关系。上海大学推进社区学院的建立才刚刚起步, 就像所有发展摧生出来的新事物一样, 会面临各种困难与考验, 但它必将展现出其勃勃生机。社区学院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也才刚刚开始。

参考文献

[1]方俊.关于社区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2 (2) :73~76.

[2]陈原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社区[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477~479.

美国社区学院转学制度分析 篇5

摘要: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最传统的教育功能就是转学教育。转学教育填补了传统教育的空白,它使得更多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比如有些学生原来没能进到自己理想的学校,但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转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就挣脱了原来大学制度的禁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美国的转学制度。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转学教育。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历史背景

美国社区学院最初称为初级学院, 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综合前人的思想, 将大学分为一、二年级和三、四年级两部分, 前者称“ 基础学院”, 后者称“ 大学学院”, 1896年又将两部分改称为“ 初级学院”(Junior College)和“ 高级学院”(Senior College)。1899年, 芝加哥大学决定设置副学士学位, 以 授予完成初级学院学习的学生。[2]

初级学院建立初期(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19世纪末, 在初级学院建立之初, 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 以便将来转学, 转学教育几乎成为初级学院的唯一职能。[3]如芝加哥大学的改革, 使继续升学的学生和中途停学的学生可在二年级末分流。[2] 因为当时四年制学院多为文理学院, 所以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多为人文学科。[4] 1921~1922年间, 在58所公、私立初级学院中, 文理科转学课程占课程总数的75%。

主导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 使四年制学院毕业生成为卖方市场。在当时的政治压力下, 文理科的、普通性的教育课程被提倡为促进国家团结, 并战胜前苏联的最好手段。[2] 这一时期的研究多次表明, 来自初级学院的转学生在四年制学院的许多学科领域的学业成就与“ 土产的”本校学生一样好, 甚至更好。[6] 这些研究成果肯定了两年制学院的成就, 强化了初级学院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倾向于转学教育, 转学教育继续在社区学院占主导地位。

(二)社区转学教育的发展

社区学院的转学功能存在于美国特定的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之中, 存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格局之中, 其发展变化的走向取决于这种历史文化的评判标准和经济格局的时代需求, 它的盛行、衰落、甚至停滞不是任何单方面的客观因素和主观愿望所能改变的。

1.转学制度的兴盛时期

美国在二战后经济的繁荣,使四年制学院毕业生成为卖方市场。这一时期的研究多次表明,来自初级学院的转学生在四年制学院的许多学科领域的学业成就与四年制学院“土产的”学生一样好,甚至更好。这些研究成果肯定了两年制学院的成就,强化了初级学院学生在课程选择上对转学教育的倾向,转学教育继续在社区学院占主导地位。

2.转学制度面临的挑战

在实用主义影响下,美国政府颁布了诸多政策法令,大力资助各州社区学院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到20 世纪60 年代末,职业教育成为社区学院的主要职能,转学教育的职能开始受到冷落。据美国的有关调查显示,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社区学院60%~70%的学生就读转学课程,到43%。此时,转学教育处于低谷时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转学制度的回升。世纪80 年代,社区学院转学教育功能的衰退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领导都把加强转学功能作为他们关心的主要事务之一为美国高教改革先锋的加州,1 986 年通过立法正式承认转学教育是社区学院的两大使命之一(另一主要使命是职业教育)。各州的社区学院纷纷通过改革加强社区学院的转学教育职能,提高学生转学的成功率。与本社区的高中建立伙伴关系;大力吸引和招收外国生,1 993 年~1 998 年,美国社区学院招收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增长超过了32%。在种种努力之下,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终身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社区学院学生转学教育的比例又开始回升。

(三)社区学院转学教育产生的原因

1.历史背景

19世纪末,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为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四年制学院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高等教育一方面对原有的高等学校进行改革,增设实用性的系科和课程;另一方面创办新型的高等学校,以满足社会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由于受到欧洲中学教育的启发,当时,美国的中学到十二年级为止,而德国的完全中学(Gymnasium)毕业生却要读完十三年级才能毕业,相当于要读完美国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这时学生再进入大学各方面都比较成熟,能直接学习高深的课程,包括从事一些研究工作。从德国的完全中学身上可以看到美国社区学院及其转学教育的雏形。

2.为满足美国与日俱争的高等教育

初级学院产生最直接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急剧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时初级学院可以为当时结构单

一、追求“纯粹大学” 理想的高教系统缓解数量、质量和财政诸方面的压力。在建立之初,初级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没有 机会进入四年制学院和大学的中学毕业生提供高等学校前两年的教育,以便他们将来转学。这样既能增加大学的招生人数,又不会对四年制大学产生过度的影响,既能保证四年制大学的质量,又给进入初级学院的学生继续接受更高层次高等教育的机会。

3.对“真正的学院”的愿望与建设民主社会的需要

在当时的美国,市民和学院的教职工,都希望本地的初级学院“真正的学院”有学者指出,一所“真正的学院”,如果不能提供“正统的”或“正宗的”学士学位,至少应该提供通向这种学位的前两年的课程。而转学教育就是提供这样的课程,满足了大众对“真正的学院”的愿望。同时,转学教育比终结性职业训练

更能培养独立的思考者,为建设民主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对“下层社会年轻人”尤其重要,而只强调职业训练的初级学院则可能会成为极权主义的工具。

4.开展转学教育的成本较低

有研究者指出,许多职业课程需要昂贵的、专门的设施,如医疗和机械设备、汽车修理场、焊接设备等,还需要专门的教师。而转学性学术课程则可以共用教室、桌椅、黑板,英语、历史或数学等课程甚至可以共用教师。建立之初的社区学院由于规模有限,经费不多,无力负担较多职业课程的费用;而当时有的初级学院就设在高中,实施转学教育可以利用高中的资源,无需增添新的设施和设备,甚至可能不需要雇佣新的教师。

5.美国职业教育的传统与政府导向

在20 世纪20 年代和30 年代,中等学校提供商业贸易、农业、秘书技能、会计、销售等方面的教育。这些领域当时尚没要求毕业生要有中等后学校的学历。另外,联邦政府把初级学院排除在职业训练机构之外,使它们没有资格得到职业教育基金。这就使得初级学院很大程度上只能向转学教育方向发展。

6.学生就近读书经济负担较轻

麦克道尔(F.M.McDowell)调查发现:社区距离正规的学院或大学比较遥远,家长和学生希望就近接受高等教育,不必住读是创办初级学院的原因之一。美国四年制学院和大学多集中于大中城市,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感到去离家遥远的大学上学不方便;而且这些大学学费昂贵,学生经济负担过重。社区学院由州政府和当地政府投资,教育成本低,学杂费用低,对于学生来说,90%左右的美国公民在离家25英里(即半小时的汽车行程)之内即可找到一所社区学院。在学院就读可节省不少的食宿、生活费用和交通费用,且学杂费也低,这对那些经济拮据的学生往往能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四)转学教育对学生成长的贡献和对我国院校教育的启发

转学教育使学生享受学院学位带来的益处,带来更多职业选择余地、经济水平的上升社会地位升迁的机会。其次,与年制大学(学院)相比,社区学院 既减轻了贫困学生求学的经济压力,又可以使其更专注于大学的学习中,为升入三四年级做准备。最后,转学教育这一功能的存在和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贫困家庭提供高等教育机会,使其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大学深造。

对我国而言,只有国家、地方、教育机构加强合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

社区学院 篇6

[关键词]社区学院;高职高专;职业教育

美国社区学院创建于1896年,由芝加哥大学校长W.R.哈珀首先创办,距今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目前,社区学院不但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而且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美国教育部的国家美国教育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CES)和美国社区学院联盟(AACC)的统计,2008年美国高等学校总量为4197所,其中大学2487所,社区学院1710所,占41.7%。美国社区学院采取两年制,相当于我国大学专科和高职层次,毕业授予副学士学位,毕业生或就业工作,或转入四年制本科院校续读后两年课程,大约46%的适龄学生是从社区学院开始其大学学习生涯的。

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我国的高职高专有一定的相似性。

表1:美国社区学院与中国高职高专比较

从表1中来看,社区学院的数量和在校学生数都已经成为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高校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6%,国家规划到2020年达到40%,平均每年需增加1.67个百分点。要达到这个目标,只有增加高校的数量和高校的招生人数。

一、美国社区学院教学的特点——以圣克拉拉社区学院为例

圣克拉拉社区学院(santa clara community college)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南部圣克拉拉县,附近就是硅谷所在地,与谷歌、思科、惠普、ebay等大公司相邻。学院成立于1951年,最初是为了培训二战退役的老兵,后逐渐发展成为一所著名的社区学院,2008年有学生5100人,共有哲学、文学、护理学、电子、商学、神学、工学等七个主要学科。

圣克拉拉社区学院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特点,主要体现在:

1.教学方法的开放性。由于社区学院的学生的素质相对大学的学生素质较低,理论理解能力较差,因此社区学院的教师比较重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对基础理论进行讲授,理论和实践结合比较密切;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课堂教学比较热烈,学生随时通过提出疑问、举出案例来和教师进行交流,而教师给予及时回答和评价;重视通过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基本上每门课每个星期都有一次小测验,作为平时成绩来考核学生,非常重视量化标准; 教学方法多样,教师通过建立博客等方式将课程学习安排、课程准备、参考文献、对学生期望及学生对教师的期望等内容在网上公布,使学生能够及时跟上学习进度并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2.课程设置的开放性。一是社区学院的课程采取弹性学分制,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按选课数交费。必须课程是专业的主干课程,约占学分总数的40%;选修课程分为两种,一种是其它专业或其它大学的课程,二是由兼职老师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生只要完成学院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由于社区学院附近就是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和圣荷西州立大学,学院规定,学生如果选修了这两个大学的相关课程并通过考试的,学院给予承认。二是社区学院的学制比较弹性,为二到五年,学生可以中途中断学业外出就业,只要在规定时间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

3.任课教师的开放性。在圣克拉拉社区学院,任课教师共370人,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两大块组成,专职教师137人,占教师总数的37%,兼职教师233人,占63%。专职教师一般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骨干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终身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专职教师的学历比较高,来源于高等院校,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收入也比较高,平均年收入在8万美元以上,是加州年平均收入的1.6倍。而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各个企业的公司职员,他们一般来说学历不高,但是却有着重要的实践经验,他们在学院的工作属于兼职,课程教学一般在晚上,课程安排比较灵活。兼职教师占任课教师的主体,其好处:一是降低了学校的成本,兼职教师的兼职收入只相当于专职教师的三分之一;二是兼职教师都有公司的专职经历,有较高的实践经验,容易教给学生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有助于学生熟悉公司的动作;三是兼职教师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有助于及时更新和优胜劣汰。其不足是兼职教师的教学工作属于副业,容易受主业的影响而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时间的保障。

4.学生实习的开放性。大学生实习主要是利用假期时间,而圣克拉拉社区学院位于硅谷地区,周围的高科技企业非常多。一方面,高科技企业为了企业声誉和建立社区联系,容易向社区学生开放实习机会;二是,本地的高科技企业中的员工来源于本地社区学院的也多,无形也增加了与学院的联系,出于社会资本而向社区学院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三是高科技企业为了能够及时得到适用性员工,也可以通过提供实习机会来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四是社区学院的大量兼职教师来源高科技企业,为了提高教学水平,也容易提供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

5.学生继续教育的开放性。在美国,申请进入四年制普通高校的高中生一般都要先通过SAT和ACT考试,才能拿成绩进行申请。国际学生则要拿到优秀的托福考试成绩。而进入社区学院则要容易得多,当然著名的社区学院如在全TOP50以上的,申请的要求也很高。大多数进不了四年制普通高校的学生,则以社区学院作为进入四年制大学的跳板。在美国,社区学院的毕业生中大约有36%的学生能够申请进入四年制大学就读两年以完成大学学业,其社区学院的成绩可以被四年制大学所承认。如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在加州西方社区学院就读两年,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学业的。圣克拉拉社区学院的学生进入四年制大学的比例均在40%以上。如果不能申请进入四年制大学,只能是进入社会就业。

二、美国社区学院教学体系对我国高职高专教学的借鉴

1.教学方法要进行创新。高职高专的学生也是通过高考上来的,但其素质相对较低,对理论的掌握不深。一是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教学来使学生得到领会;注重理论的应用,而不是理论的分析和研究。二是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还是一言堂,教师讲得辛苦,学生由于参与度不高而不感兴趣。

2.课程设置要进行创新。现在的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比较死,虽然分为公选课、必修课、选修课,但前两项占了大部分学分,而选修课一般也以本专业课程为主,学生等于没选。如果放开选修,允许非本专业的课程作为专业学生的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学,这样才可能变要学生学到学生的我要学。

3.教师来源要有开放性。现在的高职高专教师以专任教师为主,这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更改的。但专任教师则由于长期的职业限制,与社会实践容易脱节,虽然有些教师属于双师型,但实际上只是考了个证,并没有真正的实践,因此必须鼓励教师到企业或社会上去进行短期培训或挂职学习,提高专职教师的社会知识。现在的高职高专也有不少兼职教师,但大部分兼职教师都是一些在校的教师或学生,这些人的社会经历也比较弱甚至没有社会经验,是不可能教给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因此聘请兼职教师应该多请一些在公司企业中任职的人员,而不是那些社会实践能力不强的人员。

4.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是严格分离的。高职高专毕业生中除少数能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继续高等教育外,绝大部分只能以专科生的身份进入社会就业。因此,一是我们必须建立高职高专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上升通道的联系,增加学生专升本的机会;二是鼓励学生通过函授、自考等方式获得更高文凭;三是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多考一些专业证书,有利于就业;四是鼓励学生在毕业后通过报考硕士研究生来提高自己的学历。

[作者简介]何有良(1975—),广西扶绥人,经济学博士,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贸易经济系教师。

社区学院 篇7

美国社区学院已经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市场这三大主体形成了多元联动的小企业发展促进模式 (见图1.1) 。政府这一主体主要包括小企业管理局 (SBA) ①及其下属的小企业发展中心 (SB-DC) ②、退休工商领袖服务团 (SCORE) ③等。NGO主要包括科技园、协会组织、基金会等。市场主要是相关企业参与社区学院的企业人才培训。这些组织机构与社区学院共同作用于小企业的发展, 同时这些组织相互间又相互合作与联系, 形成了促进小企业发展的多元联动的理想模式。 (见图1.2) 但事实上, 社区学院基于不同的需要与不同主体形成了基于此理想模式的。

二、约翰逊城市社区学院 (JCCC) 的多元联动模式

(一) 模式简介

1.JCCC自身的小企业人才培养

约翰逊城市社区学院自身通过常规的专业教学为小企业发展培养人才。共设有会计学、企业管理、企业办公技术、经济学、创业学、领导学、供应和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与管理、销售与顾客服务九个专业。[1]这些专业涵盖了小企业创建、管理与运营等一系列企业发展相关专业与课程, 为有志于创业和进入小企业发展的在校学生提供了专门的教育。

2.小企业管理局的小企业人才培养

小企业管理局为小企业发展提供免费的网络学习课程。共涉及企业创建、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政府合约五大类课程。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线培训、视频和在线交流这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

3.约翰逊社区学院SBDC的小企业人才培养

JCCC小企业发展中中心是堪萨斯州小企业发展中心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期为小企业开设讲习班课程。这些课程部分免费, 部分则需要学习者支付一定的学费。讲习班的开展时间、地点、费用、授课时长、内容、上课人数、授课教师等基本信息会发布到网站上,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前预约课程。SBDC开设的讲习班课程贴近小企业发展的具体需要。

4.退休工商领袖服务团协助JCCC的小企业人才培养

退休工商领袖服务团 (SCORE) 是由11, 000多位志愿者为小企业提供免费的咨询和指导, 这些志愿者多为企业退休后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或者是在职的工商界主管, 他们自愿为小企业发展传授经验, 提供咨询和指导。

5.考夫曼基金会协助JCCC的小企业人才培养

为了缩小社区学院学分式创业教育和非学分创业教育不平衡的问题, 考夫曼基金会于2003年推出了混合学习计划。JCCC成为试点, 考夫曼基金会资助其开展创业教育改革, 允许全日制的学分制学生和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等非全日制学生同时编入教学班。[3]此外, JCCC在2010年8月参与了考夫曼基金会的冰殿创业教育项目。2012年JCCC开始增设“创业心态”课程并采用冰殿项目材料。[5]

(二) 多元联动的模式分析

1.模式的特点

JCCC突破了以往社区学院传统单一的企业人才培养方式, 开始联动各种外部主体, 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功能开展合作。这种新型模式不仅丰富了JCCC小企业人才培养的途径和人才培养的内容, 更形成了学习途径多样, 涵盖内容广泛的小企业人才培养网状学习模式。小企业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和适合的途径进行学习, 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模式形成的原因

多元的外部主体。这些主体的功能越强大, 运行机制越完善就越可能与社区学院发生联动。JCCC所在的外部环境有政府、NGO、学习机构等丰富的外在主体共同促进小企业的人才培养。政府对主体的支持。SBA支持SBDC和SCORE的发展, 同时鼓励将SBDC设在社区学院内。社区学院自身的积极联合。

参考文献

[2]沈陆娟.美国社区学院创业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130.

浅析美国社区学院的使命 篇8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概况社区学院 (Community College)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和办学形式, 是其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目前止, 美国大概有1130余所社区学院, 技术学院, 两年制的学院分部, 宗族学院以及独立的初级学院及其分校, 总数达到1600余所, 其中有970所是公立院校。公立学院每年为大约一千万学生提供教育, 其中一半学生就读学分课程, 其余学生就读学分课程、学习班等。

二、美国社区学院概况

美国的社区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集合体, 是颁发副学士学位作为最高学位的被认可的地区性高等教育院校, 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高等教育改革实验, 其中乔利埃特初级学院 (Joliet Junio College) 是美国的首家, 同时也是最成功的初级学院。

美国社区学院是仿效了公立高中、私立初级学院以及四年制学院与大学, 结合了所有这些院校的特性, 但却独具特色。受到了诸如1890年以后公立高中发展迅速, 20世纪初期大学领袖与学者们要求改革美国的教育, GI法案, 生育高峰期, 工商界对受过培训的员工的需求, 联邦学生补助计划以及各州立法者的倡议与法律等等因素的影响。今天的美国社区学院秉承了托玛斯杰弗逊的信念, 即教育应该是实际和自由的, 并且应该兼顾到服务大众以及个人需要。

三、社区学院使命 (办学宗旨)

1、以大众公平就学为前提, 给人人平等学习机会

美国社区学院所有活动都来源于自其本身的使命, 即为大众提供大专教育课程和服务, 使社会区变得更健全和更富生命力。

首先, 入学公平。凡年满18周岁, 达到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 只要愿意, 都可以报读任何社区学院的任何专业, 而且由于所有的区域范围内都有社区学院, 大部分美国居民可以在自己通勤范围内的学院上学。笔者在伊利诺斯州埃尔金社区学院考察时, 该院院长戴维·山姆博士在谈到学生公平入学时, 引用孔子“有教无类”这句话, 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其次, 就学平等。一旦学生注册入学, 学院提供包括辅导、学业指导、经济援助在内的支持服务, 从而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在学业上取得成功。同时, 社区学院给每位学生提供综合性大学课程, 除了能提供学士学位的首两年课程, 满足了传统的大学平行功能外, 社区学院还可提供其他课程。

2、以服务社区为办学根本, 为各阶层提供各类教育

以社区为本, 社区学院承诺满足某一指定地区的需要, 指定地区通常称为此社区学院的服务地区或学区。也就是说社区学院把向当地社区提供教育作为自己的基本任务。

社区学院所服务的社区及民众, 其需要是多样化的而且会随着时间改变, 而且他们期望社区学院能满足这些需要。很多社区都希望社区学院能提供职业与技术培训课程, 来满足当地行业的需要;提供通往取得证书、学位以及文凭的学分与非学分课程;提供补救课程或启发性课程, 以帮助学生的学业达至大学水平;能提供满足康乐、社会以及文化方面需要的课程和活动。社区学院也尽其所能去满足社区的需要并保持优异的水平。

虽然文化活动与社会活动不一定是社区学院正式教育课程的一部分, 这类活动却使教育内容和社区生活变得更多姿多彩。赞助艺术展览、体育活动、音乐会、话剧制作、健康展览会、社区论坛以及其他活动, 使得社区学院所服务的人群的生活变得更丰盛, 这样才能增强社区学院的教育使命。

3、以献身教育教学为首任, 关注每一学生学习需求

一所教育机构的核心是教职员, 社区学院的教职员都以献身于教育教学为首任。教学是他们尽公民责任的一个途径, 讲台是他们与别人分享知识的论坛, 从而体现了人生的一个目标追求。在美国社区学院, 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是一个忠诚的学者, 掌握其范畴内的资讯, 并与同事和学生们分享最新的发展动态。对社区学院的老师来说, 最大的挑战就是发展自我, 因根据学生的不同形式以调整本身的教育形式, 从而使社区学院的教职员与管理人员对他们在教学与学习方面的献身感到自豪。

4、以鼓励终身学习为指引, 对全社会倡导终身教育

社区学院对终身学习的承诺包括了提供几乎是无限的学分和非学分课程、活动、以及计划等, 通过这一切来丰富社区学院所服务地区人民的生活和学习需求。很多学生都是成年人, 他们重回课堂学习新的工作技能和改善现有技术。新近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学生, 在完成了硕士课程或其他高等学位课程后返回社区学院继续进修。

社区学院的一个优点是, 就学生所注册选修的课程与学科而言, 终身学习者与一般全时间学生没有多大分别, 他们的课程设置是相同的。年龄大的成年人返回社区学院进修, 无论是为了提高技能还是学新技术, 他们与全日制学生的差别就会缩小。

四、美国社区学院的新世纪思考

社区学院是美国的独创发明, 其要旨是将公立高校设在靠近居民的地方。从其成立至今100多年以来, 社区学院就一直是不分高下贫富、财产状况及学历程度, 敞开大门, 欢迎一切有志向学者的唯一教育机构。此行引发我们对美国社区学院新世纪的思考主要如下:

1、定位准确

社区学院的定位非常恰当, 就是教育全国的大部分劳动力, 尤其在一些不需要学士学位但需要高中文凭以上学历的工作上。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具有更高工作技能的劳工, 才能在全球的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社区学院必须在劳动力的发展上继续发挥其卓越表现。

2、途径极佳

踏进21世纪, 很多人都在关注美国社区学院, 而且对社区学院的期望也很高。每一家社区学院仍保持其独有的承诺, 不断寻求革新的途径以增强其教育服务, 并与社区保持紧密关系。进入社区学院就读, 将继续成为一些市民获取大学教育的最佳途径。

3、高度灵活

社区学院强调为社会上各阶层提供服务, 让几乎每一个追求高等教育的人都能求而得之。社区学院的成功将继续取决于其是否有能力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除了灵活应对之外, 社区学院必须维持公开入学招生政策以及提供综合性课程来服务不同人群, 例如提供学士学位课程, 增加网络课程等。

参考文献

[1]徐琦.美国社区学院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2]Elgin Community College 2010-2011 Catalog, Chicago:Elgin Community College, 2010.

[3]万秀兰.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美国社区学院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3.

纽约社区学院的新实验 篇9

专业设置。该学院设置了12个专业, 主要分为4个方向, 它们分别是健康科学、商业与信息、教育和人类服务、文科和理科。目前, 12个专业中的8个是根据该大学的4年制学院设立的, 目的是方便那些希望拿到学士学位的学生顺利地转入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学科。该学院还将效仿其他学院的成功模式, 如皇后社区学院 (Queensborough Community College) 和亨特学院 (Hunter College) 从下一年开始将让护士专业的学生在两个学校同时注册, 以保障以后学分的顺利转移。该学院的环境科学副学士学位是它的独特之处。

教师招聘与学生招生。该学院将公开对社会招聘教师, 并尽可能招聘全职教师。他们对教师的招聘并不担心, 因为很多其他社区学院的教师都有意向来这里任教。学生方面, 他们虽然不能为学生提供奖学金, 但学校官员仍然坚信把学院推入学生市场并不困难。所有对该学院感兴趣的学生在被录取之前必须接受学术顾问的面试。该学院要求学生的第一学年学习必须是全日制的, 要接受提前制定好的基础教育课程, 并从提供的12个专业中选取1个。第二学年, 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实习或者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内进行在职培训。总之, 这些学生将会比传统的社区学院的学生接受更多的直接咨询和指导服务, 包括从职业规划到经济资助的所有方面。该学院计划招生3, 000~4, 000人。

计划和目标。该学院表示仍将进行“夏桥项目” (summer bridge program) , 为新入学的学生提供准备工作。新学院将不实行传统的辅导课程而是一开始就对所有学生实行学分课程。新学院将于2011年或2012年正式开学, 学院校址位于纽约市立大学附近的约翰·杰伊刑事司法学院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

谈美国社区学院建设的经验 篇10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理念,运行机制

美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普及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多样化高等教育体系。其中,众多的社区学院在完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增加高等教育机会、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如美国学者克拉克·科尔(Clark.Kerr)所言:“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的发明是20世纪美国高等教育的伟大创新”。在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中,社区学院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既减轻了美国各大高校招生的压力,也创造出收费低廉、学制较短的大众化新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使高等教育开始逐步走向普通百姓。研究社区学院独特的教育理念和运行机制,弄清其内在发展动力,对我国高职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美国社区学院独特的理念和运行机制

1、美国社区学院的教育理念

(1)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lifelongeducation)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方式,既有学校教育,又有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也有非正规教育。终身教育主张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候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该理念顺应了美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潮流,很快得到了积极响应和实践————美国社区学院。美国社区学院的转学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补偿教育等职能决定了社区学院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地位,且从办学特色来看,社区学院以为社区居民服务为中心,学费相对低廉,学生构成上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国际性等特点,这使社区学院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作用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

(2)实用主义教育

在美国,“学校服务”的观念非常明确,这一根本性的价值观支持着教育对于实用性服务与教育的职责及情感,是美国社区学院创建和发展的思想根源。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的最显著的特点是实用主义,可表述为面向社区、崇尚实用。其课程目标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和多样性;课程内容有浓郁的多元文化色彩;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为依据,满足社会需求;课程实施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知识、技能的融合,并得到政府多方面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推动。

2、美国社区学院的运行机制

(1)内部权力运行机制

美国社区学院由各州及地方政府负责领导,各州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不一。州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社区学院的领导责任主要有:批准经费预算、制定教师聘任条款等法规、审批新筹建的社区学院等。各社区学院都有自己的董事会,由社区选举产生,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可以连任。董事会指导运作社区学院,院长全权负责,通常由五至九名成员组成,委员由当地公民在各界人士中推选。院长的一切工作必须对董事会负责,其职责范围主要是:负责全院主要行政事务;负责招聘教师,负责对教师的考核;负责与当地公众、机构、团体的联系;负责与州有关机构的联系,出席全国或州一级召开的有关会议;与邻近其他社区学院协调系科设置等问题;向管委会报告并商讨工作;为学院发展筹集经费。美国社区学院与一般大学基本相同,享有很大的自治权利,较少受到官方的行政干预。

(2)教学运作机制

社区学院课程设置具有高度灵活性、多样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社区学院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均以社区的近期、长期需要及当地工商业的需求和就业趋势为依据,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各种条件,使教学内容与当地社区情况尽可能结合起来,为社区发展服务。学生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需要选择专业方向,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修公布的专业理论课、技能训练课,修读课程内容。社区学院的发展,依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社区学院针对职业教育中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特点,聘请社区内外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形成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美国社区学院职业教育的教师为专职和兼职两种,并且兼职教师在数量上多于专职教师,一般占教师总数的60%左右。社区学院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为需求者提供职业教育、转学教育、继续教育等,他们一般都不从事科学研究或进行高深的学术性探讨。在教师的聘用和使用上,特别是在教师的在职培训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有效的做法。以洛杉矶社区学院为例,洛杉矶社区学院对教师的聘任有着较严格的规定,招聘教师时更注重的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洛杉矶社区学院学区制定了教师聘任的最低标准:应聘者需要主修领域或相关领域的硕士学位,如果不需要所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则需要有学士学位,加上两年的工作经验和教师资格证书,如果没有学士学位,则需要有六年的专业经验和教师资格证书。

二、推动社区学院成长的力量要素

1、美国政府对社区学院的支持

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有赖于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是一个分权制国家,国家对社区学院的支持主要通过两大手段:一是立法手段,二是财政手段。政府通过立法支持社区学院的发展,并以立法为中介进行宏观调控,预算财政拨款等。早在186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莫里尔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通过土地奖励的办法,资助各州发展高等教育,各州可以把这些土地出售,然后把出售土地得来的钱用来创建州立学院。1917年,政府颁布《史密斯-休斯法案》,该法案提出向更多的民众提供知识技术的教育,同时还提倡为市民和在职者提供夜间上课方式的学习机会,大大推动了社区学院的发展。1958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该法案保证一切有能力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去高等教育机会。1963年颁布的《高等教育设施法》,授权联邦政府资助各州高校更新设施,其中拨给各州社区学院的款项占所有高校拨款总额的23%,后来又增加到24%,其中许多资金用于更新各州的实验室、实验农场、工厂等。1965年,联邦政府又颁布了《高等教育法》,该法案对资助社区学院有着专门的规定,美国政府要实行全面资助,使其能够在资金保证的情况下得到良好的发展,以培养更多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198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由联邦政府拨款,使各州能对社区学院给予支持。美国政府通过颁布政策,用立法和拨款等手段,对社区学院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以保证社区学院的办学目的和发展方向。同时,为社区学院提供了大量的办学资金,有效地促进了美国各州社区学院的快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社区学院的经费中75%~80%来源于州政府的拨款和地方的税收。90年代是美国社区学院飞速发展的时期,多数州根据本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加大对两年制社区学院或技术学院的投入,社区学院或技术学院经费投入比例甚至要比大学本科院校还高。

2、社会力量对社区学院的影响

美国联邦制的政治体制,使得各州教育都由各州政府所管辖,联邦政府对教育的进行宏观管理,实质性的权利掌握在各州手中,如办学权、教育管理者任命权、教师聘用及学校内部的学籍管理等。对于社区学院的管理,一般各州都设有社区学院管理委员会负责宏观管理本州社区学院,具体到社区学院内部,一般由各个社区学院设置的董事会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成员是由社区居民选出的各行各业代表组成,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体现了各行各业对社区学院的参与和支持。此外,一些民间机构和人员对社区学院的发展也具有较大影响,他们通过调查、研究、信息提供等形式对社区学院的发展施加影响。美国两年制学院共有4个全国性组织,如美国社区和初级学院协会、社区学院董事协会,他们为各州的社区学院提供指导和信息服务交流和咨询,为社区学院的发展指明方向。

3、美国大学对社区学院的促进

德国大学的办学理念深深地影响着美国的高等教育,教育界希望把美国的高等教育办成高水准的学术和科研教育,但实际上当时美国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基础水平较差,只相当于德国的文科中学。因此,许多大学校长都想把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分离出学校,以便使大学成为研究中心和知识精英培养中心,发起了纯粹大学运动。1892年,哈珀把芝加哥大学分成“学术学院”和“大学学院”两部分,前者为大学一、二年级,后者为大学三、四年级。1896年又分别改称为“初级学院”和“高级学院”。至此,初级学院之名称正式被采用,后演变成为社区学院。

三、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对我国发展高职院校的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是在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美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知识化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具有相似的使命,亦有借鉴之处。

1、加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宏观引导和扶植

国家和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增加经费投入,来加强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引导和扶持,以立法和制定政策法规来保证高职教育发展和确立高职教育的地位。我国现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相关法规,专门涉及高职的地方不多,且多是目标性、原则性的,可操作性不强。对高职性质、任务、管理职责、以及经费来源等都没有很具体的规定。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财政性教育经费、个人投入、校办企业及培训事业收入。职业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为20%。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经费以学生缴费为主,财政补贴为辅。当前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一制约我国高职发展的瓶颈问题,必须要改革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在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建立多元投资格局,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筹集教育经费,不断拓宽高职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增加高职教育投入,缓解经费紧张局面。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发展职业教育的重任,明确高职地位,增加对高职教育的经费投入。

2、推进高教体制改革,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思想是要使每一个人都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因此无论哪一类教育都要给毕业生以继续学习的出路和机会。为了使整个教育系统都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必须改革现在的教育制度,建立和完善教育协调机制,整合及共享教育资源。当前我国的学校制度还缺乏连贯性,职教和普教之间的衔接问题还有待解决。应建立起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贯通,相互转换的机制。在我国,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只有微乎其微的人能够继续升学,青年为了能够接受普通高等教育,只能通过上普通高中这一条路。为促进这种衔接和沟通,一方面在于国家应广开升学渠道,重视与普通高等教育互相融合、互相转化,在制度、政策上允许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或是参加大学或独立学院相近系科三年的转学考试;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理论基础的培养。

3、改革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机制及教学运作机制

试论美国社区学院的特征及其影响 篇11

关键词:社区学院;特征;影响

社区学院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如今已经作为美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并显示着勃勃生机。社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对美国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美国的高等教育正因为有了社区学院,才显得如此的和谐与合理,社区学院与美国的四年制高校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共同推动美国社会的发展,使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世界高教中处于领先位置。

一、社区学院的出现

19世纪的最后30年,美国经济突飞猛进,教育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体现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性事件就是社区学院的出现和发展。社区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形式,有力地推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迅速实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社区学院的前身是大学的初级学院,这是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一种沟通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联系的新型学术机构。1892年,芝加哥大学校长哈珀从改革大学教育体制的角度,提出把大学四年分为两个阶段的设想,第一阶段的两年即为初级学院;第二阶段的两年为高级学院。同年,加州大学也对学校体制进行改革,建立了初级证书制度。190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成立第一所公立的初级学院,这种学院形式很快在其他州也发展起来。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还有20余所原先的四年制学院改成两年制的初级学院。与此同时,一些原属于中等教育范畴的师范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也升格成为初级学院。1947年,美国“总统高等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提出了“社区学院”这一概念作为公立初级学院的代称。

二、社区学院的特征

1.普及化

普及化是指社区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区学院主要位于美国的各个社区,可以说是遍布美国的所有大小城镇,开车顶多半小时以内便能轻易找到一所社区学院。同时,由于美国的社区学院实行的是开放式的招生政策,并且学费低廉,每学年的学费一般才5000美元,而公立大学每学年的学费则需10000美元,私立大学的学费更是高达35000美元。使那些远离大城市的普通市民都可以在家门口接受高等教育,促使美国高等教育开始走向大众化。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50年到1995年,由14.3%增加到81.1%。根据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阶段划分理论,美国现在已经普及高等教育了。从1950年到1981年这段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可谓飞速发展,增加了接近30%,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更快,从1955~1965年这10年间,美国全国范围内平均每星期就诞生一所新式两年制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得到快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社区学院的数量和招生人数上。从1950~1978年,一方面美国的社区学院数量从634所增加到1234所,约占美国全国高等学校总数的40%,另一方面社区学院的招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1958年到1980年,社区学院学生占美国大学生比例从11.9%增加到42%,招生人数更是由1945年的30万拓展到1980年的120万。

2.平等性

美国的社区学院为不愿意转入四年制学院的毕业生提供了终结性职业教育,大多数社区学院还提供证书和学位,即在学生完成所选的科目且合格之后,授予副学士学位。这对于研究型的四年制院校来说,社区学院的出现,使高等教育变得更加的丰富多样,使高等教育的结构更加完善,美国既有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其学术科研水平都在世界大学中处于领导地位,又有实用型的社区学院,能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人才,蓝领工人,不断为美国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训练有素的合格劳动力大军。

3.多样性

社区学院的出现,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格局,使高等教育开始朝着多样化发展。到19世纪末,美国高等教育从以前的以培养牧师、律师、医师和教师为主的精英教育模式逐渐转变成以培养自然科学人才和社会生产部门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实用型教育。社区学院的出现使得美国高等教育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20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已经形成由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所组成的现代高等教育系统,还形成了由副学士、学士、硕士和博士构成的四级学位制度,这些都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

三、社区学院的影响

社区学院对美国高等教育以及美国社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呈现多样化特征,并且加速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在社区学院成立前,美国的高等教育深受德国大学思想的影响,美国的大学是一个研究机构,是一个学者之家,而不是学院,其培养的都是一些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入学人员都是有权势的达官贵人、资产阶级而且人数较少,属于精英教育,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一些乡镇是没有高校的。1950年就读于两年制社区学院和四年制学院的学生人数之比为9:91,但到1975年,这个比例就变成了35:64,学生数量的变化也反应了院校结构的变化,位于底层的社区学院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了,这种变化是适应美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变化对人才的需求的。可见,社区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对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2.丰富美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完善高等教育职能

大学究竟应该充当高深学问的守护神,还是成为社会服务的“服务站”,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证明这两种职能是能共同存在于一个高教系统内的。美国传统大学的科类专业名称和设置都是模仿英国传统大学模式,科类设置比较狭窄,大都以学术为主,专业口径太小,事实表明这种情况不利于学校根据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发展。社区学院的出现,秉承了“教育应该是实际和自由的,应该兼顾到服务大众以及个人需要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设各种类型的课程,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

总之,美国社区学院的优勢是自身长期发展而有选择性积累继承下来形成的,其主要特点在于课程上的综合性和职能上的多样性,这种新的高等教育模式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推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并最大限度发挥出高等教育的规模效益,既有利于社区居民得到全方位的、比较充分的、便捷的服务;又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更高、更多的高等教育需求,如,提供转学教育、普通文化补习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文化娱乐服务等多种需要。这些特点和影响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是具有启发意义的,特别值得目前很多处于发展困境中的高职院校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海峰.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38-439.

[2]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157-160.

[3]张旺.世纪之交的美国社区学院的发展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3):30-34.

[4]于洪波.简明中外教育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240-242.

[5]张翠玲,孔巧丽.关于广州市属高职院校科研的调查报告[J].职教论坛,2010(33).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定位及启示 篇12

关键词:美国社区学院,办学定位,启示

美国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办学机构。社区学院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根植于社区、服务于社区,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中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使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区学院的创建和发展,使美国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布局更为合理,进一步满足了国家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美国社区学院取得的巨大成就,相当的原因是得益于其合理的办学定位。

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科学合理地确定办学定位是基础。研究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定位,借鉴其成功的办学经验,将有助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理论,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定位

(一)服务面向定位的区域性

美国社区学院在教学、服务及其他各项工作中都坚持以当地社区为中心,在服务面向定位上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已成为其区别于其他类型高等学校最根本的特点。

为更好地体现服务面向的区域性,社区学院从三个方面建立并保持了与当地社区的密切联系。一是坚持从当地知名人士中推荐校董会或校务委员会成员,让他们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及时反映居民的愿望和需要;二是坚持聘请当地工厂、企业、公司、农场和政府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学校的系科、专业设置顾问,定期征求他们对学校专业及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进和招生人数的确定等方面的意见,使学校的各类专业的设置、各种课程的开设等工作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需求;三是除正常的教学活动外,坚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吸引当地居民参加,并免费开放学校的各种设施。尽管美国社区学院发展至今,招收的学生已远远超出学校所在社区的范围,但其基本任务仍然是为社区服务。一方面,社区学院通过为当地青年提供2年的高等教育,为当地社区培养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为社区成人提供课程设置多种多样、授课时间机动灵活的成人教育项目,满足社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居民的教育需求。

(二)办学目标定位的综合性

社区学院的办学目标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为升入四年制的学院和大学做准备;(2)职业教育;(3)普通教育;(4)社区服务。初级学院(社区学院的前身)创办初期,一般仅设置一些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使学生有机会能转入四年制的学院和大学,其办学目标是单一的转学教育。但不久就发现,转学教育这一单一的办学目标是无法满足社区需要的,于是就增设了一些商业类课程。正是这些课程的开设,促使社区学院朝着不同于四年制学院和大学一、二年级教育的方向发展。社区学院不仅进行转学教育,满足将来准备升学的学生的需求,而且也要满足读完社区学院后准备就业的学生的需求,同时还要满足在职人员的成人学习的需求。社区学院是为社区服务的,所以也要尽可能研究社区问题,为社区建设作贡献。因此,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就形成了综合性的办学目标。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职业教育已成为社区学院的主要办学目标,而转学教育则由盛变衰。与此同时学院为成人提供的继续教育和补偿教育作为新的办学目标也已占有相当的比重。

(三)办学类型定位的稳定性

社区学院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办学职能不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名称也由初级学院更名为与职能更相符的社区学院,但社区学院在办学类型定位上,一直将自身定位为教学型高校。

社区学院之所以坚持教学型高校的类型定位,一方面是由于其办学职能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其学生来源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四)人才培养模式定位的多样性

美国社区学院没有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有潜力,希望以较低的花费完成学士学位前两年课程的学生提供过渡性转学教育;对不愿转入或没有资格转入四年制学院的学生,则提供职业技术教育,使学生掌握从事相应职业的技能和知识,以便毕业后能够就业。而对于入学时不具备入学资格的学生,社区学院还提供低于高等教育水平的课程,进行补偿教育;此外社区学院还对社区居民提供成人教育课程和各种培训。因此,社区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五)办学层次定位的灵活性

据调查,社区学院的学生一般都有明确且具体的学习目的,同时其学习目的又各不相同。有些是为了获得较好的职业,有些是为了更新自己的职业技能与知识,有些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兴趣或提高自己的修养,有些是为了能转学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去学习。因此,尽管社区学院是以颁发副学士学位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但事实上,社区学院为满足不同学习目的的学生的需求,在办学层次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除授予副学士学位外,还授予各种职业证书、培训证书等。

(六)办学特色定位的开放性

美国社区学院最突出的办学特色就是它的开放性。开放性是美国社区学院100多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之根本。

美国社区学院办学特色的开放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学职能的开放性。社区学院在办学职能上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色,其职能涵盖了社区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个各方面。二是学生来源的开放性。社区学院起源于美国对高等教育“开放入学”的承诺,它对所有完成了中等教育的人实施开放入学。三是师资队伍的开放性。社区学院聘请大量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强的兼职教师承担应用性课程的教学工作,兼职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不断扩大,在师资队伍的组成和管理上体现了开放性特点。

二、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定位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启示

(一)明确服务面向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办学主体是地市级政府或行业,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地方或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2008年,我国共有高等职业院校1 169所,占全国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校总数的60.8%,在数量上已实现每地级城市至少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目标。学习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服务面向定位的区域性特色,就是要在服务面向定位上突出地方性和行业性特点。密切与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联系,邀请相关领导或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管理;紧紧围绕地方或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状况,合理设置专业、搞好课程开发与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服务面向上不搞全方位、大而全。

(二)细化办学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具有强烈的就业导向的教育,加上长期以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占主导地位,所以我们在确定办学目标的过程中,往往较多地关注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事实上,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职业教育理念正逐步从“能力本位”转向“人格本位”,因此,在确定办学目标时,还应该强调职业素质培养,关注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和谐健康发展,满足多元需求,释放人格能量。学习和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目标定位的综合性,就是要在突出就业导向的同时,合理区分需求类型,有针对性地细化办学目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与美国社区学院办学目标的综合性相匹配,其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一方面承担着为地方和行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必需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任务,另一方面还必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等职业教育需求。学习借鉴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经验,就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要改变目前单一以高等学历教育为主的状况,积极开展“订单”培养、“证书”培训,实施制度创新;二是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推进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施教学模式创新;三是突出地方、行业特色,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灵活设置专业、学制,实施专业设置创新。

参考文献

[1]郭桂英,姚林.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2,(2)59-62.

上一篇:经腹联合阴道超声下一篇:音频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