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乐理(精选3篇)
幼师乐理 篇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专业, 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学前教育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中职乐理的教学是比较困难的, 因为大多数中职学生都是没有音乐基础的, 他们都是在进入中职学校后才开始接触音乐理的。选择职业中专上学的学生一般都是人们印象中的“后进生”“学困生”, 很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并没有很深刻的认识, 对于专业技能例如乐理、钢琴、声乐、舞蹈等也只有很少的接触。因此, 要想使这些学生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成为骨干教师, 就要对他们采用简单易懂并且先进的教学方法, 使他们对乐理的学习产生兴趣。
职业教育只有在做中教才是真正的教, 只有在做中学才是真正的学。《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做中学做中教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中提出: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改革职业学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分开、课程内容与职业任务脱离的现状,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向导。加强立体化的教材建设, 优化课程结构,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质量标准, 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完善质量评估和管理体系。使职业教育满足企业实际岗位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使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培养模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可见, 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 需要尽快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尤其是乐理方面, 因为乐理是学好其他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它与其他科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因此, 在音乐理论课的讲授中不能只是停留在学会概念和练习习题就可以了, 而是要将音乐理论与音乐欣赏、曲式分析、视唱练耳等其他音乐理论科目相结合, 让那些枯燥乏味的概念随着对音乐的欣赏等教学过程变得易懂易记。音乐理论知识是歌唱、音乐欣赏、舞蹈练习等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 如果掌握得不好, 必将会对音乐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产生严重的影响。
但是, 在一些音乐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部分, 即使是专业学习音乐的学生, 都会对理论部分的学习产生畏难心理, 觉得这些理论知识枯燥乏味, 不容易记忆, 难以理解。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有兴趣呢?教师在教学时怎样才能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论概念变得易记易懂呢?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 笔者归纳出了以下几点。
一、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要求, 要全面客观地审视学生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内容要求,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首先, 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能够树立正确儿童观、科学的教育观和良好的教师观。其次, 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 幼儿园教师的知识面要博、要广。幼儿园教师要有组织表达能力和施教能力, 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等。
二、能够全面正确地分析教材, 对教材的知识点及授课内容可作出及时的调整
乐理这门学科是幼儿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也是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音乐理论不仅能够为学习钢琴奠定基础, 更能使学生对舞蹈的节奏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给今后的幼儿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奠定了基础。
目前, 我校采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委员会组编的《基本乐理》一书, 该教材编写精细, 教学方法独特, 循序渐进, 适用全面。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我对书中的模块进行编排, 大部分保留, 对于幼师专业实用性不强的模块仅作为了解, 尤其是对于在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模块我会详细讲解, 不断练习, 通过实践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学习乐理的乐趣。
我将教材中的应用部分分为几个基本模块:乐音体系、记谱法、旋律、节奏节拍、音程、和弦、大小调及中国民族调式。以音程为例, 音程的音数并不需要死记硬背, 我在教学中归纳了几点以便于判断音程的名称。我采用的是让学生看mi、fa和si、do这两组在音程中是否出现来判断, 例如, 二度、三度有一个mi、fa或si、do为小音程, fa———sol没有mi、fa也没有si、do就是大二度音程。四度, 五度有一个mi、fa或si、do为纯音程, fa———si没有mi、fa也没有si、do, 就是大二度音程。四度, 五度有一个mi、fa或si、do为纯音程, fa———si没有mi、fa也没有si、do就是增四度音程, 有两个 (就是有mi、fa也有si、do) 就是减音程。六度, 七度有一个mi、fa或si、do为大音程, 没有 (是不存在的) 就是增音程, 有两个就是小音程。带升降记号的可以先不看升降号, 算好再看升降记号。这样学生就不用死记硬背纯一度为0大二度音数为1等。
三、音乐课中引入现代音乐教学法,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近代最科学先进, 同时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教育方法之一。它通过音乐教育来达到开发智力和培养健全人格的目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是从人的音乐本性出发, 以训练节奏为基础, 集音乐和歌唱、动作、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为一体, 进行综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感知、参与、体验、即兴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以来, 广大的音乐教育者从认识到接受, 逐渐地运用并推广。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者在教学工作中使用奥尔夫音乐教育, 特别是在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中推广迅速、需求广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适于学龄前儿童的教学, 因此,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到奥尔夫音乐带来的乐趣, 体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互动及即兴创作, 才能让她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真正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奥秘。以便于他们在日后的幼儿教育实践工作中体现出他们的能力。
为了职业教育在市场和社会的需要, 为了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坚持以就业为指导,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在今后的工作中, 我将继续深入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 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及内容, 合理地调整专业课各科目的结构, 使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 而且学得实际有用, 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幼儿教师而不懈努力。
幼师乐理 篇2
龙门县职业技术学校 巢振英
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乐理知识说课,下面我将以《奇妙的节奏》这一课同大家探讨与分享。
《乐理》课是我校幼师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传授音乐理论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审美能力,本学科的学习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特点。按照这样的宗旨,我就以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几方面加以阐述。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中的基础乐理模块,第三单元第2节内容。《乐理》课程是以节奏及旋律为核心,结合各音乐要素,展开的一系列音乐理论知识的探索,本课的侧重点是节奏的学习,它以模唱、听觉分析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基本技能,因此,节奏是学习所有音乐的必修课,通过这节课对节奏的学习能为以后的音乐之路做好铺垫。
其次,我分析一下学生情况: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幼师一年级学生,她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专业的训练,对音乐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很肤浅的表层,传统的概念灌输式的教学对她们来说很不适合,并且幼师学生以女生为主,在她们当中开展各项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已经具有小组讨论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我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了解节拍、节奏、节奏型的涵义。培养模唱、分析、听辨节奏的能力。
1、通过对音符的不同组合,了解节奏型的种类。
2、通过节奏模打、歌曲听觉分析,加强理论与技能的联系。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律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节奏的趣味,培养稳定的节奏感,进而增强学生表达音乐的自信心。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充足考虑本课的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围绕节奏为主的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为:学生对节奏进行听觉判断、模唱、记录、识读的能力培养。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制定了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理论在左,技能在右,一动一静完美搭配:
二、善于引导,善于联系,紧紧围绕重难点实现有效教学: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再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让学生感受上课的乐趣、学习的快乐。针对好动的年龄特点,我还采用了游戏法,实施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策略。另外还有启发法等教学方法。
在学法指导中重视对学生的自我学习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节奏的体验。
(教学用具)这节课我将用到多媒体教室、彩色卡片、小鼓、报纸、教科书等教学用具。
那么如何将以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呢:
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分别是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4分钟)节奏模仿
培养能力(6分钟)积极思考
分析处理(12分钟)
合作学习
激发热情(15分钟)拓展迁移
巧妙渗透(5分钟)课堂小结(3分钟)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要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同学们,请看图中小兔子和大灰狼情景,你们说它们在干嘛呢?老师已经把它编成一个小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听?”这个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随着老师故事讲讲述,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现实的情景里。接着我告诉学生兔妈妈和大灰狼的敲门声是不一样的,兔妈妈的是:咚 咚咚
咚 咚咚,而大灰狼的是:咚咚 咚
咚咚 咚。并叫学生模仿这两种不同的敲门节奏。最后我请同学们扮演猎人用她们手中的报纸制造模仿出猎人的枪声赶走大灰狼。
这一环节让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完整的聆听故事,从中感受不同的两种节奏。让学生感受节奏的情趣,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联想与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望。教师抓住这一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感。
第二个环节:节奏模仿
培养能力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节拍、节奏的性质区分,而节奏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听觉训练是一个难点。我继续抓住学生的兴趣,设计了让你来做音响师的教学活动:“下面,请大家模仿一下青蛙、风声、小鱼、大雨的声音,模仿完后说说跟老师模仿的有什么不同?”
学生的耳朵是机灵的,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是增加了打节拍的声音,还能比较出老师模仿出来的声音带有节奏感,非常吸引人。同学们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们已经能够从我的演示中听辨节拍和节奏,打铁趁热我进一步追问:“你们能记住刚才老师念的节奏吗?”同学们在我的鼓励下,一边打节拍一边把刚才模仿的声音节奏完整的复述了一遍,然后我把同学们复述的节奏,进行展示,共同得出节拍和节奏的规律。最后教师旁白故事,学生加入情景音响,师生共同完成让你来做音响师教学活动,在这里,我还启发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如小鸭、小猫、小狗的声音节奏。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模仿声音的方式,顺利解决节拍、节奏的知识点区分,配合动物及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动感,顺利解决了难点的突破。
第三个环节:积极思考
分析处理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打算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让他们主动思考,充分讨论,做到动手、动口、动脑三方面结合。我设计了“听声音、辩节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把听到的节奏型,画在彩色的卡纸上。
首先,我以模仿练习为导,音符组合为线,听辩背景音乐,感受节奏,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学习空间,然后深入分析节奏基本类型,加深学生对节奏型种类的理解和记忆,最后通过比较音符的排列变化,让学生掌握节奏型的对称感。此外,我利用小鼓敲击的方式,组织了师生的节奏模打练习,拓展思维启发3连音的认知。随后学生通过模仿,为节奏的学习寻找小窍门,并生动形象地命名为,前16,后16,中间切开的叫切分节奏,而且找出了前附点、后附点等节奏型的规律,举一反
三、活学活用。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有自信心的参与到活动中,并同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感。
这一环节,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弱化视觉观察效果,强化听觉分析能力,明白听觉分析在节奏学习中的重要性,突出本课听辨、模仿、识读的重点,顺利达成学生对节奏型种类的理解和记忆。轻松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第四个环节:合作学习
激发热情
在这一环节,我遵循寓教于乐的思想,注重对学生听觉分析能力的培养,设计了节奏拼图游戏。
我将挑选3首学生喜爱的儿歌,作为媒介,组织学生自主合作、互相启迪、探讨思考。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团队的精神,运用刚刚画好的节奏型卡片,尝试完成歌曲的节奏拼图,然后进行比赛,最后集体模唱儿歌。教师给予启发和指导,强化老师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体现师生融洽关系。
这一学习方式不仅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氛围,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律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节奏的趣味,又通过活泼可爱的儿歌作为诱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深新课知识的印象,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
第五环节
拓展迁移
巧妙渗透
引导学生利用声势动作来体验节奏律动(如拍手、跺脚、打响指等)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由设计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充满了问题才会学趣盎然,我引导学生自我追问来作为本节课的小结,1、2、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来感知节奏? 我记住了几个节奏型?
我的作业布置分3个层次:
1、基本练习:完成课后练习,用于检查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情况。
2、综合练习: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发现身边的节奏型,并按节奏练习模打。
3、发展练习: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把它的节奏型记录下来。
最后播放音乐,学生在愉快中离开课堂。板书设计
本课教学我采用图文式板书,目的是激发学生情趣,重点突出,让学生一目了然,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综上所述,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声音模仿展开,课堂中充满了趣味和快乐,从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开始,引导学生的联想,调动学生的热情,通过情景故事、声音模仿、让你来做音响师、节奏拼图等教学活动,创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把奇妙的节奏带进了课堂,充分点燃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的激情,展现了节奏的无限魅力。
幼师乐理 篇3
在过去的20年中, 强调刺激——反应, 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做出被动反映, 即作为接受知识灌输的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 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取的知识, 不是靠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本身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于他人 (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 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是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情境, 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 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 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 教学实践
把现代教育理论运用于幼师乐理教学之中, 主要通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或参与演奏、演唱等感受过程, 引导学生探索有关的理论知识,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加以分析、讨论和归纳、得出结论, 形成概念。然后作进一步同化和迁移。
例一、“大小调式”一节的教学。
2.1 音乐感受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概念和定义都不阐述, 先让学生欣赏两首都是复四拍子的歌曲:曲一德沃夏克的《致新大陆》 (大调式) , 曲二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九交响曲》 (小调式) 。可作节选, 同时出示词、曲谱例, 结合时代背景作欣赏简介。
2.2 引导探索 (提出问题, 引起学生思考, 组织协作学习)
提请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注意感知:
(1) 歌曲的情绪与色彩。 (即调式功用的探讨)
(2) 歌曲是由几个音所组成的, 其结束音 (即主音) 的首调唱名是什么? (作关于调式音阶结构的探讨)
设问要简单明了, 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
2.3 感知结论 (建构所学知识的意义)
1、曲一的情绪是欢快的, 色彩明亮、开朗;曲二则舒缓较柔和、暗淡。
2、曲一和曲二的结束音 (主音) 分别为do和la都是由七个音级所构成。 (首调概念)
2.4 讨论归纳 (把问题引向深入、加深理解所学内容)
让学生把两首曲子中的各音按高低顺序 (上行或下行) 从主音 (大多为结束音) 排到相距八度的主音 (此即调式音阶的概念) 。得出自然大小调式两种音阶。
2.5 分析比较 (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设问:
何以同样七个音构成的歌曲、情绪、色彩却大不相同?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
关键所在:
(1) 主音的选用不同 (大调式为do, 小调式为la、首调概念) 。
(2) 导致调式音阶结构有别:第一级与上方第Ⅲ、Ⅵ、Ⅶ级音程关系具有大小之别, 导致色彩的不同。 (其中Ⅰ级与Ⅲ级的关系最为关键, 都是稳定音级)
(3) 同样, 由Ⅰ、Ⅲ、Ⅴ级 (稳定音级) 构成的主和弦也具有大小之别, 色彩不一。
感知:
在琴上作大小音程, 大小三和弦的音响色彩的比较。
以上理由既是调式功用不同的主要因素, 其它因素另当别论。
2.6 概念形成 (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大小调式是西洋音乐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调式体系 (己为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都由七个音所组成, 其稳定音合成主和弦。大调式为大三和弦, 小调式为小三和弦, 大调式色彩较明亮、开朗, 小调式色彩较柔和、暗淡。
2.7 同化迁移 (利用已有认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新知识)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概念运用于新的教学过程中, 使之加以同化和迁移,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概念。如在掌握大小调式概念之后让学生感知、学习小调式的三种形式, 以及民族调式的概念, 通过“同化”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例二, 小调式三种形式的学习 (简述)
通过对三首不同形式的小调式歌曲, 如《俄罗斯民歌》 (自然小调)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和声小调) , 波兰歌曲《华沙颂》 (旋律小调) 的感受。 (也可欣赏乐曲) 引导探索:
(1) 各曲主音的首调唱名是否一致?
(2) 七个音级出现了哪些变化?结论:
(1) 都是以首调唱la为主音的小调式歌曲。
(2) 谱例四出现了升sol (即第Ⅶ级导音的升高, 倾向性较强)
(3) 谱例五上行旋律出现了升fa、升sol (即第Ⅵ, 第Ⅶ音) , 下行时还原。
归纳:
把三种不同形式的音阶排列之 (旋律小调包括上下行) 。
分析:
横向与大调式之比, 纵向则三种小调形式之比, 焦点在于导音:
(1) 自然小调不符实的导音 (非小二度倾向于主音) , 而产生了和声小调 (升高了第Ⅶ级导音) 。
(2) 和声小调旋律进行增二度的出现而产生了旋律小调 (升高了第VI、第VII级音) 。
(3) 旋律小调下行时多把第VI、第VII级音还原 (下行的导音倾向较突出) 。由于旋律小调上行音阶有点类似大音阶, 因此较有明亮之感。
从音响上感知三种不同形式音阶之别。
概念:
(1) 和声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的第VII级而构成。
(2) 旋律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的第VI级而成, 下行时还原。
其它各章节均可根椐以上的教学环节来进行。如音高、节奏、音程、和弦等。
比如要认识乐音的性质, 可以通过器乐演奏的欣赏, 音乐作品的感受来进行;小提琴曲《G弦上的咏叹调》的欣赏, 聆听一根琴弦上奏出如此美的旋律, 探索乐音的性质;高低把位的变换、移动。使琴弦长短变化, 造成振动频率的不同而产生音的高低 (音高) ;音的延续时间不同, 形成音值的不同 (音值) ;琴弦拉奏力度的变化形成振幅的不同, 产生了音的强弱变化 (音量) ;乐器 (发音体) 的材料, 制作形状及泛音质的不同产生音色的不同 (音色) 就不讨论了。
3 教学体会
在以上所谈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再是仅供教师传授知识的“教本”, 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读本”, 是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服务的;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完成知识传授任务的工具, 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识工具。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在上述的教学环境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各自的作用已完全不同。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完全不同, 从而构成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