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者财务(通用12篇)
所有者财务 篇1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并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务院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该意见作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配套文件, 明确了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总体部署、推进要求、构建机制、加强监管, 并提出了操作实施的具体要求。从产权所有来看,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由于搭上了“国企改革”的快班车, 推进效率和程度较高, 因此财务管理问题和挑战尤为突出和明显, 需要进一步厘清和探寻。
1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概念以及意义
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由公有资本 (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 与非公有制资本 (民营资本和外国资本) 共同参股组建而成的新型企业形式。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是指国有资本通过持有混合所有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 进而对该公司进行控制。一般来讲, 如果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是国有企业的子公司, 也就是能够达到可以合并报表到国有企业的这一类混合所有制企业。
单一国有资本构成的国有企业, 经营管理层的责任和权力不一致, 仅仅靠经营业绩考核, 容易产生短视的行为, 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 运行的活力和效率较低。而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有资本通过控股形式, 与其他性质的资本进行融合, 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 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改善。推动其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以企业持续盈利为首要目的。一是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职责相统一, 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二是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对其他资本的辐射功能, 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2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难题
由于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两重意思。一是宏观层面即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混合, 最终形成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局面;二是微观层面即各类所有制企业之间文化、模式、理念、体制的融合。因此, 进行“混合”是一整套复杂因素的混合, 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会使得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机制发生一系列质的变化。
2.1 投资经营决策问题
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中, 非国有资本除了股权比例享有的投票权, 在董事会席位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如何既保证相互制衡又平等保护, 如何保证既能形成有效的集体决策又能体现双方的意志。特别是国有资本这一方, 在走内部董事会和股东会流程过程中, 是否按照国有全资公司的相关决策流程来进行, 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如何体现是一个难题, 产生的时间成本也可能会造成非国有资本这一方对国有资本方失去信心和耐心。
2.2 绩效考核目标设置
财务管理目标的不同会导致绩效考核的难度增加。企业中的国有资本, 其主要目标除了经济利润最大化, 还包含一定的政治目标;而非国有性质的股东主要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年度绩效考核目标设置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分歧。国有资本设置的目标任务一般会和上级行政机关的相关考核保持一致, 往往导致目标虚高或者极低;而民营企业的考核一般会贴近市场环境, 设置的绩效考核目标以达到企业价值增值为目的。
2.3 财务制度执行不到位
虽然目前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 然而, 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货币资金管理方面, 未能纳入集中管理, 开户数量随意增加, 加大了货币资金的管理难度;又如合同的签订和支付款项, 随意性较高, 某些项目未签订合同便进行支付等。
2.4 员工持股激励机制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是《决定》中对员工利益分配方面所给予的一项政策。然而, 持股员工的范围应如何确定、持股比例应如何划分的问题, 矛盾较为突出, 因为企业员工持股计划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福利计划, 如果推行的不好将会影响整个企业的员工在工作上的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进而对企业运转造成不良的后果。
2.5 如何进行适当的监督问题
国有企业除了有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外, 还要受到国资委、审计署、财监办等行政机关的监督。而非国有企业内部一般没有规范的监督控制体系, 否则就是公众企业, 受到社会大众的监督。国有和非国有企业两者之间的监督体系差别很大, 在形成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后, 如何整合其监督体系不仅关乎企业资产安全、财务和经营风险的控制, 还关乎企业今后的运作和发展。
3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建议
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国家政策和市场体制下都势在必行, 而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又是该经济的重要体现形式。因此, 对于解决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1 规范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促进公司的运营效率和降低潜在风险, 是有效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重要抓手。非国有经济参股必然引起治理结构变化, 国企“一股独大”、监事独立董事“花瓶”化、经营管理层的逆向选择和道德危机等情况将会有所改变。同时, 非国有经济的经验智慧会融进国企, 与国企传统的文化理念发生冲击, 使国企富有活力并实现了以少量国资带动经济发展, 达到了治理增效、活力提效的目的。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即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和最高决策机构股东大会、公司战略决策主体董事会、由公司总经理及主要功能部门和事业单位副总经理组成的公司经营管理层和对董事会决策及董事尽职情况等起重要监督职能的监事会。为了确保公司治理结构的形式与其运行效果的一致性, 除了在《公司章程》中要明确界定四个层次之间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外, 还必须建立完备的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与监事会之间的授权体系, 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管理层和监督机构之间的制衡机制。因此, 在公司成立之初就需要将治理结构进行统一梳理, 并根据行业不同、情况不同, 一企一策地制定出相应的《公司章程》, 同时逐步建立四个层面的授权体系。
3.2 部分投资经营控制权下放
在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体制下, 对于投资经营活动的决策和控制权应该下放。为提升董事会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突出重大决策的科学性与民主性, 突出重大战略对公司可持续发展影响, 同时有效地制约股东 (特别是上市公司股东) 或经营层短期化行为, 应该在公司层面成立战略投资方面的委员会。国有资本方只需要在委员会中发表意见, 同时在股东会层面上出具意见即可, 并不需要由国有资本方事无巨细地对各层面的投资和经营进行逐条审批。
主要原因是非国有主体参与改革的动力取决于国企的诚意和改制后地位, 所以控制权非常重要。非国有经济需要发展空间与机会, 自主决策、自负盈亏、经营灵活, 是非国有经济的优势与活力。
而上述控制权下放, 董事会授权形式可以解决当前国企听党话、决策难、层层报批、不决策不担责等问题。授权改革就是进一步理顺国有资本与国有控股混合制企业间的关系, 给企业更多自主决策权力。
3.3 充分授权业绩考核
现行管理体制中,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绩效考核是按照国资委制定的一套指标, 有严重的政府导向, 不利于业绩提升, 损害了其他非国有资本中小股东的利益。混合所有制企业必须让中小股东确信利益能够得到保障、投资能够获得理想收益, 国有资本方可以尝试较低程度的干预, 年度经营业绩考核可充分授权、令其自行考核。国有资本方只需把考核情况汇报备案, 上级单位仅需关注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即可。如此, 既简化了国资部门工作量, 又调动了非国有经济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也确保了国资收益。
在与之相匹配的高管人员选聘方面, 除了高层核心人员, 例如董事、财务总监实行委派制外, 其他高层尤其是经理层可以市场化选聘, 同时允许非国有企业派出董事、监事、经理。
3.4 加强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
在财务制度的制定方面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特点, 以及参照上级国有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编写, 需要体现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特点, 例如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手段等。但某些事项还是需要在国有财务管控体系下进行操作, 例如银行开户、重大合同的审批、财务担保等方面。建立了良好的财务制度之后就要紧抓制度执行, 不同经济体应达到彼此制衡的效果, 共同推进制度落实。
3.5 加强监事会和内部审计力度
在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保驾护航下, 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既应保证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经营管理层的执行力, 又要谨防其超越股东滥用职权, 导致风险加大、资产流失。因此, 要加强监事会和内部审计双重监督作用。首先要保障监事会和内审部门的独立性, 保障监事会办公经费并独立使用, 加大监督成果的奖惩力度, 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等。其次, 要努力使决策科学化、程序化, 操作合理化、透明化, 可以外派监事或选聘外部董事的方式进行。还有要提高监事会在组织中的地位。监事会地位不高, 导致监事会行使权限时会受到牵制, 应该从国有资本方的组织结构和现行国资管理体制上进行调整, 要么提级扩权, 要么就实行垂直管理。
摘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而财务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和制约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 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为更好地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本文就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国有控股,财务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高晓娴.浅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财务管理[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0) .
[2]程晓峰.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下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研究[J].财经界, 2015 (04) .
[3]李应伟.混合所有制下的财务管理[J].会计师, 2015 (02) .
[4]任婷钰, 王彩霞.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计划财务问题探讨[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5 (5) .
[5]叶根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财务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 2014 (9) .
所有者财务 篇2
一、有限责任公司实收资本的核算
(一)企业接受外币资本投资
企业接受的投资者的投资如果为外币资本,无论是否存在合同约定的汇率,均不再采用合同约定汇率折算,而是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即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相等,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例8-3】
(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投资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依照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投资的,在实收资本科目下设置”已归还投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在经营期间用利润归还投资,应按实际归还投资的金额
借:实收资本——已归还投资
贷:银行存款等
同时
借: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
贷: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
二、企业资本(或股本)变动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符合法定条件和履行法定程序后可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
(一)增资
1.可转换公司债券按规定转为股本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应计利息、利息调整)(转换日账面价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发行债券时产生的权益成份公允价值)
贷:股本(转换的股数×每股面值)
库存现金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
2.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行权时
借: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3.分配股票股利
在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采用发放股票股利的方式增资时,公司应在实施该方案并办理增资手续后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股本
(二)减资
1.收购本企业股票的方式减资
(1)企业为减少注册资本而收购本公司股份的,应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库存股
贷:银行存款
同时备查登记。
(2)注销库存股
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大于股票面值时
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足时冲减盈余公积以及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库存股
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小于股票面值时
借:股本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三、其他资本公积(记忆)
(一)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产生的资本公积
被投资单位发生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时,投资方按投资比例计算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同时调整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或作相反分录。
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同时结转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投资收益
或者做相反分录。
(二)自用房地产或存货的转换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形成的资本公积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教师提示】如果是形成的为借方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计入资本公积。
(三)因金融工具形成的相关资本公积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一般计入资本公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失,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金融资产的重分类(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倒挤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注意,借方贷方的差额都计入资本公积,与自用房地产(存货)转换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不同。
(四)因套期形成的资本公积
属于有效套期的,借记或贷记有关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属于无效套期的,借记或贷记有关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不涉及资本公积的调整。
四、利润分配的核算
1.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提请股东会(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企业无需进行账务处理。
2.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按照批准的现金股利金额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教师提示】这种情况下,所有者权益总额减少。
3.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股票股利或应转增资本的金额,在企业办理了增资手续之后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教师提示】这种情况下,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发生变动,但留存收益总额减少。
五、留存收益的组成及其用途(记忆)
留存收益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一)盈余公积的组成及其用途
1.法定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例如,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应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公积金,计提的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2.任意盈余公积,是指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规定的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国家有关法规不作强制规定。
3.企业提取的盈余公积,无论用于弥补亏损,还是用于转增资本,只不过是在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中的转换,并不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动。
六、留存收益的核算
1.盈余公积形成的账务处理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2.企业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将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时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教师提示】这种情况下,所有者权益总额不发生变动,留存收益总额也不发生变动。
3.用盈余公积派送新股
建立让财富所有者回馈社会的机制 篇3
更容易地回馈社会的机制,而不是把精力花在指责和仇恨他们上面。
中国经济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迅速攀升,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国的财富量在以极快的速度增加。事实上,综观世界各国发展的基本情况,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财富增长的速度往往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这是一个正常和健康的经济起飞的重要标志。各种证据表明,中国财富的增长速度,尤其是金融资产的增长速度,应该是明显地超过了GDP的增速。随着财富的迅速增加,中国财富分配上的差距引起了国内各界以及国际上中国经济观察者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冷静的经济学分析。
财富的本质因时代不同而变迁
不同的时代,财富的表现形式大不相同。在传统非工业化经济体中,财富的一个主要表现方式是消费晶的积累,因此可以称之为消费性财富。其本质是预先支付的未来的消费,比如囤积的粮食和住房。住房作为财富,从本质上讲是未来居住消费的预支。
在工业化社会里,尤其是在一个远离了贫困的社会中,至少从数量上讲,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已不是消费性财富,毕竟,住房、汽车、首饰以及其他耐用消费晶的存量是有限的,由此派生出来的消费性财富也是有限的。此时,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生产性资产的积累,也就是对未来生产能力的提前支付,比如说工厂、机床等都是为了未来的生产而预先进行的支出的物化形式。
而在后工业化、信用化的市场经济里,财富更主要的表现形式不是物质形态的资产,而是金融资产。这些金融资产是对未来现金流索取权的提前支付,比如说,证券资产的价值体现在未来能够为其所有者带来一定的现金回报。
由此来看,财富的本质是什么呢?在传统社会里,财富意味着超常的消费水平,财富拥有者的消费能力远远超过财富水平低下的人,除非他是守财奴。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意象中,典型的财主形象就是穿金戴银、出入豪宅。而在工业化以及后工业化的市场经济里,衡量财富多少的最重要的指标并不是消费能力的高低,而是进行经济决策的权力。因为此时财富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不是消费性资产,而是生产性资产,而生产性资产所有者的最大利益就是该生产资产的决策权。一个企业所有者和一个职工最本质的区别不在于企业所有者的消费比职工高——事实上,由于前者的工作更繁忙,休闲时间有限,其消费水平可能会低于一个高级职员——他们最大的不同在于:所有者具有对企业的各种决策权以及对企业资产的处置权和控制权。同样道理,一个金融资产的所有者,如某上市公司股票的持有者,与该公司非持股的职工的区别,不在于前者的消费能力更高,而在于前者可以通过股票所有权获得企业决策的参与权以及对股票本身的处置权。
最近20年来,现代经济学前沿理论对于财产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有不少突破,这也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财富的本质的认识。20年前,格罗斯曼、哈特、摩尔三位经济学从合同的角度研究了财产权的本质。不少经济学同仁认为,他们迟早会以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论证,财产权的本质是每当发生了当事人之间所签定的合同所不能覆盖的情况时,财产的所有者获得控制权。即,财产权的本质是合同之外的剩余控制权。这也就是强调了财产权的本质不是自动获得经济受益,而是控制权和决策权。
财富不可能平均分配
既然现代市场经济中财富的本质就是它所赋予的对经济事务的决策权和控制权,那么,财富的分配最大程度上反映的也是经济支配权的分配,财富较多的经济个体的决策权就高于财富较少者。
在一个合理的市场化社会里,财富的分配应该符合哪些基本规律呢?这一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首先,我们探讨一下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里,个人的自然的经济决策能力是如何分布的,即,人的自然的经济决策能力的分布是否均匀。答案是显然的,事实上,在一个社会里,艺术才能、体育才能、智力水平、情商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只有少数人具有超常的才能,或者称之为天才,这是一个客观的社会规律。同样,一个社会中,具有超强经济决策能力的一定只能是少数人,而大部分人的经营决策能力处于一般水平,而且大部分人容忍风险的能力是不高的。也就是说,在一个社会里,人们的经济决策能力和对决策带来的风险的承受能力的分布肯定是不均匀的。所以,在一个正常、成熟的市场经济里,财富的分配也绝对不可能是平均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一小部分人手里。这也是一个客观的社会规律,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的经济决策更加合理和有效。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分析几个有意思的经济现象。
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决策权不是按照个人的经济决策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来分配的,事实上,经济决策权集中在那些占据了重要的政府权力地位的人手里。能够在政府中担当重任的精英肯定在某些方面出类拔萃,比如在战争年代英勇善战,或者在政治斗争中游刃有余,但这一部分人不见得一定具有高于常人的经济决策能力,也不见得比其他人具有更高的对经济风险的承受能力。所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效率不如市场经济体制高并不奇怪。
从财富分配的角度,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下历史上中国和欧洲经济的差别。中国历来讲究晚辈平均继承前辈留下来的财产,包括土地。很多系统的研究表明,这种在后代之间平均分配财富的机制导致了中国历史上财富难以集中,也导致了技术进步和市场效率难以提高,工业革命出现的可能性极低。相反,欧洲的传统是长子继承制,财产只传给长子,其他兄弟被迫另谋职业,如牧师、骑士等。由于财富比较集中,就产生了贵族和由贵族支持的许多文化创意活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为工业革命奠定了财富基础。
财富分配不均不应该成为仇富的理论依据
如上分析,在现代市场经济里,财富的分配和收入的分配有着本质的不同。收入分配直接决定消费的分配,它和人的福利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收入分配不均往往会直接导致福利水平的不均,但是,财富分配不均却不见得一定会带来福利水平的不均,因为财富水平和消费水平的联系在现代社会日见松
散,至少,财富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是对等的成比例的线性相关。比如李嘉诚(财富约1000亿元)的消费水平绝对不是一个普通香港居民(人均财富100万港元)的10万倍。事实上,因为一些财富所有者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决策责任和风险负担,他们的福利不见得会比一些拥有特殊技能的高级职员来得高。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的入户调查,与中低收入人群相比,高收入人群的工作压力大、睡眠少、健康水平差。按照中国目前的社会状况,该调查如果考虑财富水平,财富高的人群出现同样的现象,一点不足为奇。所以,财富分配的不均本身不应该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更不应该成为仇富心态的理论依据。
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最后一卷详细讨论了人们社会地位高低不同的原因。他认为这源于四种因素:一是年纪的长幼有序,二是个人魅力的高低包括长相与风度,三是出身不同,四是财富不同。斯密观察的社会主要是18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其实,现代社会,尤其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一个人在政府中职位的高低是社会地位的另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它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出身的考虑,由于现代政府的权力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财富决定社会地位的重要度可能比斯密时代来得低。
积极探索鼓励财富所有者回馈社会的机制
在一个健康发展的市场经济里,财富的创造是极其活跃的,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新的创业者在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决策创造出新的财富,美国的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多新的财富拥有者。中国的特殊情况是,由于在改革进程中法制和法规并不明确,很多财富获得者往往会被认为或者事实上的确采取了许多违反法规和社会传统道德的手段来达到聚敛财富的目的,因此产生了追究“原罪”的问题,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仇富心态产生。
客观地讲,对于财富的保护和追究这些新财富的所有者积累财富的过程是否违法,是两个不同问题。对于财富和财产权的保护应该一视同仁,对于财富本身不应该采取仇视的态度,正如上述分析所表明的,财富的所有者并不见得就是社会消费和社会福利水平最高的一群人。因为他们往往承担着社会决策的重担,所以,其财富是应该受保护的。但是,对于财富的积累过程中所采取的违法措施是应该深究的。在中国现在的阶段,对于财富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应该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方式,而不宜按照统一的原则处理。事实上,在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改革过程中,有很多法律和法规尚未创立,在这种情况下,深究某种行为是否违规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如果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现实的财富所有者在创富过程中是否违规和违法,对于和谐社会的创立和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来说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
应该看到的是,很多通过违法、违规或者违反社会公德的方法来建立财富的人并不见得是最适合于进行经济决策的一群人。这一部人随着市场经济本身的深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逐渐失去他们的财富。最近发生的部分企业家落马的案例,很大程度上就反映了这个情况。所以,市场经济本身就会大浪淘沙,是一个会淘汰那些在创富过程中违规、违法者的机制。
所有者财务 篇4
一、混合所有制的实践及制度安排模式
2014年7月7日 ,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推进本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 (试行)》的通知,以推进上海市国有企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我国较早发布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具有示范作用。该方案是在分析上海目前存在的国资布局过宽过散、国资流动性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改革动力弱化等困 难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明确了混合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以发展公众公司为主, 从资本市场运作的新视角来拓展融资渠道,加快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推动资产整体上市、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资产重组。
除了上海, 中国建材集团近年来联合重组了许多家私营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实践, 一般在新组建的企业里为私营企业保留30%的股份,而多数原来的私营企业创业者继续担任新企业的管理者,成为规范治理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形成了一个由央企控股、吸收私营企业参加的多元化混合经济体,这种采用“规范化的公司制+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做法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益探索。
可见, 当前混合所有制制度安排模式仍以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为前提,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以降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为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创造条件。
二、公司治理视角下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风险浅析
通过引入来自不同性质所有制投资主体的资本,建立起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使企业受到多方约束和监督,从而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透明度,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去行政化,实现政企分开, 使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化原则决定发展战略和选择经营者。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公司治理将增加企业价值。通过分析治理结构的各种要素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程度, 可以为人们深入认识公司治理的作用以及通过合理构建公司治理结构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董事会组织结构与企业财务风险
董事会组织结构中独立董事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希望通过他们“外部人”的身份缓解围绕企业所形成的各类代理问题。但因为独立董事和企业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这导致他们缺乏动机去提升企业价值。但是他们却有动机关注企业的风险, 一方面, 企业如果发生财务舞弊等行为,将会损害他们的声誉;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经营失败,他们也可能会因为工作失误等原因受到牵连。因此, 普遍认为,独立董事的存在将会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董事会组织结构中董事会规模和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系,因为:如果董事会规模过大,将滋生官僚主义,使很多问题可能“议而不决”,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加企业风险。另外,过大的董事会规模可能会使董事会成员产生依赖和侥幸心理,当企业面临风险时,他们可能会认为有更多的人一起承担风险, 从而降低自己所承担风险的比重,因而怠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风险,这显然会带来企业风险的上升。
(二)高管激励与企业财务风险
高管持股是否会滋生腐败成为各方讨论的核心。江苏省未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中,规定高管持股比例按照持股人对企业的影响和贡献确定。其他省份的国企改革中,也倾向于让企业高管获得企业一定数额的期权。根据代理理论, 对高管的激励将能够降低代理成本,使得他们更好地为股东服务。虽然和西方相比,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使得高管激励成为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企业的报酬激励也存在一些缺陷,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一问题逐渐受到了重视,对高管的激励程度逐渐增加,政府有关部门、企业主等认识到合理的报酬激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管与股东之间利益不一致的程度,而这又显然会促使他们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并尽量采取措施降低这种风险。因此,可以认为,高管的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等两种方式的比例将和企业财务风险呈负相关关系。
(三)股权结构与企业财务风险
业绩和风险往往是一致的,业绩好的企业风险也低,但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 这就是所谓的“风险-回报悖论” (Bowman,1980)。现有研究几乎一致认为国有企业的业绩普遍低于非国有企业,同时风险也低于非国有企业。原因在于: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下,产业政策的不稳定性会增加企业的风险, 而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会优先从国有企业的角度加以考虑, 从而使得国有企业所面临的政策风险较低;另外,地方政府出于本地区利益的考虑,会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向国有企业倾斜。当国有企业陷入困境时,政府也有动机为他们提供帮助,地方政府的介入显然会降低企业的风险。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普遍较集中, 这使得控股股东会显著地影响公司的行为,增加公司的财务风险。追求政绩、用行政化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导致大量面子工程,盲目扩张, 内部控制形同虚设,风险积聚。因此,如果能够约束大股东的行为,将能够起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作用。股权集中度和企业财务风险之间是正相关关系。
三、公司治理视角下混合所有制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一)建立并处理好人与人之间新型的生产关系
混合所有制企业大多为国家、地区或行业骨干企业,本身风险控制制度就很完善、健全。特别是《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自2004年颁布实施后,国资委也于2006年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 108号),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这些举措都标志着我国企业正向管理的更高阶段———全面风险管理迈进, 同时也将风险管理问题提到了一个战略高度,当然也不乏可操作性的措施。然而,大型企业因财务风险而破产、倒闭的事例仍时有发生,“重大经济决策不合规”、“项目未批先建”、“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准确”等问题以及贪污腐败案件也愈演愈烈,这说明好的制度关键要有好的“人”去执行, 否则就会形同虚设。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应着眼于发挥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应形成对立面,改革是机制创新、制度重整,不是一部分人针对另一部分人的改革。企业领导干部与普通工人之间不能形成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以及主人翁意识与荣誉感、责任感,会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国有资产流动平台, 借助资本市场的机制创新,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要防止“内部人”控制、信息黑幕、浑水摸鱼等行为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与新一轮国企改制腐败。
加强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内部治理, 逐步建立以产权多元的董事为主的董事会。董事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等治理结构建设应该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不要一味地模仿西方的公司治理形式,要有选择地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 使其更具有中国特色。如果“削足适履”,反而适得其反,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层选聘激励的权责主体, 提高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积极性, 扩大监事会权利, 实行强制性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监事能够获得准确和充分的信息。
(三 )建立以职业经理人为主体的企业管理团队 ,完善 激励机制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选出优秀的管理者, 才能有效约束企业的财务风险行为。混合所有制将各方资本力量聚集在一起,不同的资金背景、利益诉求、企业文化差异,如何整合、管理,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能简单地认为资金到位、股权分配完毕就万事大吉,这其实仅仅是改革的开始,更大的风险还在于日常经营,特别是对管理团队的整合,更是核心。
强化市场化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社会选聘,建立包括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家素质评估体系在内的市场评估体系,建立关联关系识别监督体系,推动建立声誉、信用机制,防止经营者利益输送;强化利益相关者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规范经营者的在职消费,不断完善全方位的内外部治理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和对经理人员的约束。
在科学合理的考核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坚决推进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方式,进行经营利益共享的分红激励、绩效激励。把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的薪酬激励与公司长期利益挂钩,进行契约管理,推动企业长远稳定发展。
摘要:混合所有制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改革热点,反映出人们对深化改革的期望,但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会带来新的财务风险。本文通过对混合所有制制度安排实践及公司治理的主要要素(包括董事会组织特征、高管激励、股权)的分析,对财务风险的规避提出建议。
所有者财务 篇5
【拼音】yī wú suǒ yǒu
【简拼】ywsy
【近义词】空空如也、身无长物、两手空空
【反义词】无所不有、无所不包、包罗万象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动宾式
【成语解释】什么也没有。指钱财,也指成绩、知识。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如今凤姐儿一无所有,贾琏外头债务满身。(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六回)
【英文翻译】have nothing at all
【歇后语】长工的住房;两手攥空拳
【谜语】卢
【产生年代】古代
所有人问所有人 篇6
扬子:还是那句话,无论说什么样的实话都得分时间场合。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对自己成绩不满意还要表达出来,这是典型的不会说话。是不是真正的谦虚,这种事是很容易让旁观者察觉得到的。真正的谦虚只是一种低调的态度和诚恳的求知欲,谦虚的人会就事论事而不会过分考虑成果。比如你在考得不好之后抱怨自己时,如果你有哪道题不会做而去请教别的同学,我相信别人肯定不会说你,反而会更尊重你。
吴小萌:为什么有人小时候学习超好长大后反而不如所谓的“差学生”好?
马老师:因为一百个读书好的人比读书差的过得好不会有人说,只要有一个“差生”长大后有出息了人们就会印象深刻,然后就会有人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加以传播。
新作文读者:在《新作文·初中版》2015年第4期,2016年1&2合刊中,都有着一些女生谈纳兰容若,我却不明白她们的愁从何来?纳兰容若是文人、高富帅,生世坎坷,文采斐然,在政治上也有建树。但是小女生只会写他的似水柔情,却不曾想,完美却不完美,瑕疵才是真性情。
明灯:首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选择、欣赏的自由,我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否定他人的爱好。容若、容若,这种中性的名字自然而然会令人联想到一个风度翩翩的浊世佳公子。女生敏感纤细的心思,加之正处于最唯美的年龄,无疑对这样的词人有着别样的敏感。也许过了这个年龄,这些辞藻也难再打动我们心灵。倒不如尽情记录自己的青春,留待日后纪念。
你有你的金戈铁马,我有我的晓风残月,大家一舒胸臆,尽情在文字的海洋里挥洒才情,才是文学之美。
夏浩贤:确实,文字的美好,不只是秋风画扇,泪雨霖铃,也不是空中楼阁的佳人才子,秦淮河畔的后庭绝响。
文学来源于生活,它不仅可以探究内心情感中的隐秘细流,也可以从平凡之中见到伟大的普通人世界。它在挖掘人的最高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包含了对宇宙最深层的博爱。
它是艳阳天里的镰刀麦浪,是稻花香里的一片蛙声,当然你可以听到机械的碰撞、齿轮的磨合,也可以仰头望去,星宇澄澈,天际飞流,寂光弥漫,辰宿列张。
这个时候,你再也不会哭月悲秋,你能感受到人间最悲痛,苍凉的情感,你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无奈,战争留给人类的阵痛,你能欣赏到的美学,再不仅仅是那些浅薄意象,你看见了火中焚烧幻化的金阁寺的毁灭之美,傲霜斗菊的骄傲之美,还有人在对宇宙的科学幻想中的肃穆之美。
也许有一天,你能切肤触摸到大地的创伤,你能从那些普通渺小的人类名字中感受到背后熠熠生辉的历史进程,那撼人心魄的力量。你躺在床上,犹如躺在一片汪洋,梦里有燃烧了整个天空的灿烂火烧云,有绝望的落日,荒郊的月亮,有英雄的荣耀,还有炸小人、糖葫芦,故乡忘不了的美食。
所有者财务 篇7
一、企业所有权的概念和性质
企业所有权就是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指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 (如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资、利息等) 的余额 (利润) 的要求权, 剩余控制权是指合约中没有特别规定的合同决策权。我们所说的企业所有权实际上是指谁拥有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在治理结构层次上, 剩余索取权主要表现为收益分配优先序列上“最后的索取权”;剩余控制权主要表现为“投票权”, 即合约中没有说明的事情的决策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研究企业理论的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 企业所有权只是一种状态随机依存的所有权, 企业所有权状态随机依存指的是企业的控制权和索取权随企业的效益变化而变化。所有权是可以不断分解和重组的权利束, 企业处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之中, 由于人力资本的性质决定了企业合约的不完全性, 企业的收益可以肯定不是一个常量, 而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这个不确定的量就是企业的剩余, 剩余可能为负, 那就意味着投资者要以其投入来承担损失, 为企业分担风险。企业的股东、债权人、人力资本所有者, 这些拥有人力资本或非人力资本的各方通过合约的方式将自己的资本投入到企业之中, 企业合约中不同所有者的收益保障优先权的变化, 导致了企业的控制权随企业效益的变化而在企业的合约的不同方之间转换。我们理解现行企业会计恒等式:资产=权益+负债, 其中的资产既包括非人力资本又包括人力资本, 权益既包括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又包括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
二、企业所有权理论的演进
企业所有权理论的演进可分为企业财产所有权分析范式和企业所有权激励监督分析范式, 在此基础之上产生了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和企业家理论, 企业所有权理论是沿着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方向发展。制度是指规范人们交易活动的一套行为规则, 它是社会的博弈规则, 它支配着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一种安排, 通常也称作是制度安排。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是交易费用理论和博弈论, 制度变迁的主体是政府、团体和个人;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以渐进为主, 正式规则可以一夜之间改变, 但非正式规则只能是渐进的改变;制度变迁的动力是制度变迁所获得的收益;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标准是交易成本的比较。制度变迁是需要花费成本的, 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和延缓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 当人们对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 制度变迁的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 反之, 制度变迁就不会实现。制度变迁可分为两种类型:诱导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诱导性变迁是指一群 (个) 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 由于制度安排不能获取专利, 诱导性变迁会碰到外部性和“搭便车”问题;强制性变迁是指由政府法令引致的变迁。
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所有权制度是动态演进的。企业的演进经历了从古典企业 (业主制企业与合伙制企业) 到现代企业 (现代公司制企业) 再到后现代企业 (网络企业、虚拟企业、联盟企业等知识型企业) 的历史过程, 企业所有权安排形成了四种形式, 其演进趋势:一是形成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的古典企业所有权安排;二是形成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 但委托经营型人力资本所有者从事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三是出现了贝利和米恩斯所描述的控制权和剩余权相互分离的现象, 形成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而经营型人力资本所有者控制企业, 由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安排;四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经营型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经营决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成为企业最稀缺的资源, 经营型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正在成为企业所有权变革的重要方向。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制度发生了革命性变迁, 人力资本重要性的凸现, 不但是经营、管理和技术型人力资本, 就是生产型人力资本也变得十分重要。人力资本在企业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提升, 人力资本产权相对于非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也日渐取得优势, 企业所有权安排就是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互动博弈过程中不断变迁的。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 从古典资本主义企业、合伙制企业、无限责任制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分享制的股份公司等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过程就是人力资本产权特征被发现和重视的过程。事实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已成为企业产权制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企业所有权的合约正向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享企业所有权的方向转变, 非人力资本产权权益的下降和人力资本产权权益的上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共有29个州修改公司法的事实, 可以看成是美国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地位上升的一种表达。以此解决现代企业制度的两权分离及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在一个公平的社会里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的人拥有的财富理应越多。企业产权的这种制度的安排对谁出资谁拥有产权理论产生了冲击, 对传统的会计理论提出了挑战。
三、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
企业不可能只有一个所有权, 企业实质上是由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组成的不完全合约, 人力资本产权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具有特殊决定性的地位和作用, 非人力资本产权权能和权益必须通过人力资本所有者的直接参与和使用而间接发挥作用和实现。企业所有权制度安排随合约条件的改变而在企业成员的互动博弈中实现变迁, 其基本趋势是:人力资本及其所有权在企业合约中具有越来越大的竞争优势, 并在非人力资本进行竞争和合作等博弈过程中不断演化出多样化的所有权安排及公司治理模式。从量的演化趋势来看, 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的能力正在加强, 分享的份额正在不断递增, 范围正在扩大;从质的演化趋势来看, 人力资本产权主体与人力资本载体由分离到融合, 由对立走向统一, 最终实现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 企业所有权制度的变迁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所有者逐步拥有企业所有权的过程。
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决定了人们对人力资本价值、人力资本产权属性的认识。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了人力资本价值, 人们逐步产生了重新界定人力资本产权的要求。人们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产生了对制度的新的需求。当人力资本提高引发的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 能够补偿制度变迁的损失, 而且技术的进步降低了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时, 一项制度创新就会被安排, 人力资本产权特征正是导致企业合约的调整, 引发人力资本结构变迁, 要求人力资本实行市场化配置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企业所有权的真正动因。事实上, 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迁移和职业转换可以看成是制度安排的明证。人力资本投资提升了人力资本价值从而引发了产权归属要求, 进而要求导致企业合约的适应性调整和企业制度变迁, 最终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所有权。
四、人力资本所有者、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
企业所有权具有状态随机依存的性质。即企业的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随企业效益的变化而变化, 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企业剩余控制权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安排相互对应。我们设x为企业的总收入, C为企业债权人的收益 (本金+利息) , S为企业的最低预期收益, R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假定x在0到X之间分布 (其中X是企业最大可能的收入) , 就他们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来说, 债权人的剩余索取权优先股东, 股东的优先权先于人力资本所有者。那么有:
1. 在x>=C+S+R的情况下, 企业能够满足债权人的利益和股东的最低预期收益以及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益时, 人力资本所有者控制企业, 对企业的剩余收入有较大的支配权, 这时, 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和股东共同分享满足债权人利益后的企业剩余。
2. 在C+R
3. 在R<=x<=C+R的情况下企业收入在支付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后不能负担债务成本, 这意味着企业面临着破产, 这时, 企业的控制权和收益权转移到债权人手中。
所有者财务 篇8
一、无辜所有者抗辩的含义及其性质
根据2009年版布莱尔法律词典有关“辩护” (defense) 一词中“无辜所有者辩护” (innocent-owner defense) 条目的解释, 无辜所有者抗辩是指在没收诉讼中, 财产所有人 (如不动产或金钱的财产所有人) 声称其他人在使用该财产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时, 财产所有人并不知晓或未经财产所有人同意, 并以此来抗辩对其财产实施没收的一种辩护。该条目指出无辜所有者抗辩是一种积极辩护或肯定性辩护 (an affirmative defense) , 即如果被告人有关事实和理由的陈述是真实的, 则被告在诉讼中将能够以此对抗原告或起诉方的诉讼请求并获得胜诉, 即使原告或起诉方诉讼请求中所陈述的事实全部都是真实的。但被告方须就自己提出的肯定性辩护承担证明责任。如民事案件中提出胁迫的抗辩和刑事案件中正当防卫的辩护和精神病辩护即是如此。无辜所有者抗辩即是这样一种肯定性辩护, 即只要权利请求人就拟被没收的财产提出了无辜所有者的抗辩, 并且以优势证据证明了自己的主张, 法院就不能判决没收该财产, 即使该财产已被起诉方证明与犯罪有关联, 或者是犯罪收益或者是犯罪工具等, 也不得对其进行没收。而且这种肯定性的辩护只须在政府证明了财产的可没收性后才提出, 如果政府不能证明财产的可没收性, 财产所有人就无须提出此抗辩。
二、无辜所有者抗辩的适用范围
正如18 U.S.C.§983 (d) (1) 条款所规定的那样无辜所有者的抗辩应当适用于任一民事没收案件, 但由于18 U.S.C.§983 (i) 条款将有关税收的民事没收案件排除在了18 U.S.C.§983的适用范围之外, 因此有关无辜所有者抗辩的规定则不适用税收方面的民事没收案件。此外, 18 U.S.C.§983 (d) (4) 还规定对于违禁品或其他不得非法拥有的财产, 也不适用无辜所有者抗辩, 如毒品、非法进口的物品等。
三、无辜所有者的法定含义
根据18 U.S.C.§983 (d) 条款的规定, 无辜所有者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18 U.S.C.§983 (d) (2) 条款规定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就对拟被没收财产享有权益的无辜所有者 (以下简称事先无辜所有者) , 一种是18 U.S.C.§983 (d) (3) 条款规定的在犯罪行为实施后才对拟被没收财产享有权益的无辜所有者 (以下简称事后无辜所有者) 。前者主要关注权利请求人是否在犯罪行为实施时就享有对拟被没收财产的所有权;权利请求人是否知道该财产被用来实施犯罪;权利请求人是否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阻止该财产被用作实施犯罪行为。后者主要关注权利请求人是否是以支付了对价的善意购买人的身份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权利请求人在取得该财产所有权时是否知道该财产可能被没收。
(一) 事先无辜所有者
根据18 U.S.C.§983 (d) (2) (A) 条款的规定, 事先无辜所有者是指权利请求人在导致财产没收的犯罪行为发生时即对该拟被没收财产享有权益, 并且对导致没收的犯罪行为一无所知或者虽然知道但已采取在当时的条件下所能采取的所有合理的措施来终止其财产被用作犯罪的所有者。权利请求人在提出事先无辜所有者抗辩时须证明自己同时满足以下两个重要条件:
1. 权利请求人必须是拟被没收财产的所有人 (owner) 。
判断权利请求人是否是拟被没收财产的所有人需要同时参照各州立法和联邦立法来确定。法院通常会利用各州立法来判断权利请求人对拟被没收财产享有何种权益以及何时获得的该权益, 然后再依据联邦立法, 即18 U.S.C.§983 (d) (6) 条款的规定来判断该权益是否是联邦立法所要保护的所有权权益。根据18 U.S.C.§983 (d) (6) (A) 条款的规定, 联邦立法保护的所有人是指对拟被没收的特定财产享有所有权权益的人, 包括租赁权人、留置权人、抵押权人、登记担保权人和合法受让人。但18 U.S.C.§983 (d) (6) (B) 条款同时指出, 以下情形不属于联邦立法的保护范围: (1) 对拟被没收的动产或不动产仅享有无担保的权益或仅声称对其享有权益的人; (2) 委托人不明确, 并且对被扣押财产不享有表面合法权益的受托人 (bailee, 这种受托人是基于保管合同关系产生的) ; (3) 对拟被没收财产不享有支配或控制权的受托人 (nominee, 这种受托人的范围较广泛, 可以是被指定的代理他人事务的人, 包括代理人 (agent) 、信托人 (trustee) 或被授权人 (grantee) ) 。此外, 权利请求人对拟被没收财产享有所有权权益的时间必须是在导致没收的犯罪行为发生之时就享有, 而不是在此之后才享有, 如果是在此之后才享有, 则不符合事先无辜所有者抗辩的要求。
2.权利请求人对其财产被用作犯罪是无辜的 (innocence) 。当提出事先无辜所有者抗辩的权利请求人证明了自己对拟被没收的财产在导致没收的犯罪行为实施之时就对其享有所有权权益后, 接下来就要证明自己对财产被用作犯罪是无辜的, 所谓“无辜的”, 根据18 U.S.C.§983 (d) (2) (A) 的规定, 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权利请求人对导致没收的犯罪行为一无所知, 如果权利请求人对导致没收的犯罪行为有所知晓, 并且还实际参与了该犯罪的实施, 则不能提出无辜所有者抗辩。如果权利请求人是法人, 则其雇员对导致没收的犯罪行为是否知晓就视为该法人组织对该犯罪行为是否知晓, 如果其雇员知晓有关的犯罪行为, 则该法人组织对其财产就不得提出无辜所有者抗辩。
另一种情况是权利请求人虽然对导致没收的犯罪行为有所知晓, 但已采取在当时的条件下所能采取的所有合理的措施来终止其财产被非法使用的。又根据18 U.S.C.§983 (d) (2) (B) 的规定, 所有合理的措施是指同时满足以下两点的措施, 即权利请求人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才能证明其对自己的财产被非法使用是无辜的:第一, 将导致没收的犯罪行为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实及时告知适当的法律执行机关;第二, 及时撤销或及时真诚地试图撤销允许犯罪分子使用其财产的许可, 或者在咨询了某法律执行机关后采取了合理的行动来阻止或防止其财产被非法使用。由此可看出, 如果权利请求人仅仅采取了一些合理措施, 如仅仅将导致没收的犯罪行为告诉了警察, 这并不足以证明他是无辜的, 他还必须实施了在当时的条件下所能实施的所有合理的措施 (all reasonable steps) , 才能证明其是无辜的。如父母在将成年子女贩毒的行为告诉了警察后, 还必须进一步采取措施来阻止毒品交易在自己房屋内继续进行;房东还应将贩毒的租户驱逐出租赁屋或尝试驱逐出租赁屋, 或者是采取其他的如换锁等安全措施来阻止犯罪分子继续使用其财产进行犯罪活动。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权利请求人都不能给包括犯罪分子在内的其他人造成人身伤害的危险。
(二) 事后无辜所有者
事后无辜所有者的规定主要体现在18 U.S.C.§983 (d) (3) 条款中, 是指权利请求人在导致财产没收的犯罪行为发生之后才对拟被没收财产享有权益的所有者, 但权利请求人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必须是以支付了对价的善意购买人或出卖人的身份获得该财产的所有权, 并且其在购买或出卖产品或提供或接受服务时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财产是可能会被没收的财产。权利请求人在提出事后无辜所有者抗辩时也应当证明自己同时满足以下两个重要条件:
1.权利请求人必须是支付了对价的善意购买人或出卖人。在《2000年民事没收改革法》实施之前, 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将自己的财产转移给孩子、女朋友等其他无辜第三人的方式避免自己的财产被民事没收, 如拟被没收财产的受赠人如果在民事没收案件中提出无辜所有者的抗辩是能够得到法院支持的。这是因为当时民事没收案件中的所有者可以是任何无辜所有者, 而不像刑事没收案件中, 对第三人权利的保护仅仅局限于支付了对价的善意购买者。为了有效地遏制犯罪分子将犯罪收益等可能被民事没收的财产通过赠送等方式逃避民事没收, 《2000年民事没收改革法》对此作出了重大的修改, 即将事后无辜所有者的身份原则上规定为支付了对价的善意购买人或出卖人, 只有在少数特殊的情况下才允许有例外。
所谓支付了对价的善意购买人或出卖人, 即指权利请求人作为善意购买人或出卖人在取得财产权益或转让财产权益时支付或获得了与所取得或转让的财产权益价值相当的金钱或其他物品, 即购买人不能无偿取得他人的财产权益, 出卖人也不能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转让给他人, 否则他们就都不具备18 U.S.C.§983 (d) 3) 条款中所规定的事后无辜所有者的身份。由此可看出, 以下几种情况的善意取得者被排斥在了事后无辜所有者的范围之外:无偿获得他人财产权益的受赠人;通过婚姻关系、离婚或合法分居享有拟被没收财产权益的配偶;从被继承人处继承或受遗赠而享有拟被没收财产权益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等等。
虽然18 U.S.C.§983 (d) 3) A) 条款将事后无辜所有者的范围严格限制在支付了对价的善意购买人或出卖人的范围之内, 但为了保护继承人、配偶等虽未支付对价但却是善意取得其所居住的拟被没收房屋的所有权权益, 18 U.S.C.§983 (d) 3) B) 。同时规定了少数特殊例外的情况, 这些例外情况如下: (1) 拟被没收财产是权利请求人的主要住所; (2) 如果没收了权利请求人的财产, 就会剥夺权利请求人及与他共同居住的家属赖以在社会维持基本生存的住所; (3) 拟被没收的财产不是任何刑事犯罪的犯罪收益, 也不是来源于任何刑事犯罪收益的财产; (4) 权利请求人是通过结婚、离婚或合法分居而取得该财产的所有权或者权利请求人是被继承人的配偶或法定受抚养、赡养人, 因为被继承人死亡而通过法定继承或遗嘱继承而取得该财产所有权的。以上情形的权利请求人, 虽未支付对价也可以成为§983 (d) 3) 条款规定的事后无辜所有者, 但他们仍然需要满足取得拟被没收财产所有权时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财产可能会被没收的条件, 而且这种例外也仅仅旨在为权利请求人及与他共同生活的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属提供赖以在社会维持基本生存所必需的住所。因此法院在适用这项例外情况时, 要将拟被没收不动产财产的价值限制在能维持权利请求人及与他共同生活的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属基本住所所必需的范围内, 对于超出部分的价值则仍然要求权利请求人是支付了对价的善意所有者。
2. 权利请求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财产可能会被没收。
权利请求人在以优势证据证明了自己是支付了对价的善意购买人或出卖人之后, 还要证明自己在获得拟被没收财产所有权时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该财产可能会被没收。权利请求人这种不知也没有理由应知的心理状态应当是拟被没收财产被交付 (transfer) 给权利请求人时的心理状态。如果权利请求人在获得拟被没收财产所有权时知道该财产原所有人曾用其实施犯罪或曾因使用该财产实施犯罪而受到起诉, 那么该权利请求人就不具备无辜所有者的身份。由于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只是权利请求人取得财产时的一种心理状况, 这种状况很难为局外人所知, 因此, 确定权利请求人是否知道或应当知道, 应考虑权利请求人在与他人交易时的客观情况。如果根据被转让财产的性质、有偿或无偿、价格的高低、让与人的状况、媒体的公告、政府的限制令等信息, 一般普通人都能够知道被转让财产可能面临没收的, 则不能认定权利请求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其所受让的财产可能被没收。例如, 权利请求人从某报纸的报道得知, 警察从某房屋内搜到了毒品, 那么权利请求人就有充足理由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房屋可能面临没收。
所有者财务 篇9
一、华为提供的启示
1. 华为的研发经历揭示技术资本的特性。
1992年起, 华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进入运营商市场, 原本还能滚动发展的公司资金链开始出现困难。到1993年, 华为又在C&C08交换机上投入巨资进行研发, 光硬件开发成本就需好几百万元, 加上整整一年的开发时间, 整体研发团队人员的开支不菲, 整整投入上千万元。而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JK1000局用设备还没有形成销售, 无法提供周转资金, 使得华为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为此华为不得不在1993年下半年公开向社会转让电源技术来缓解短期资金之困。经过多方努力, C&C08交换机进入市场, 华为开始迅速地回笼资金, 恢复元气。
2. 华为的产权保护彰显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1994年, 华为推出的C&C08语音平台受到多家竞争对手的抄袭, 有些甚至反诬华为剽窃, 使华为陷入一场“权益门”。为此, 华为从1995年起在研发部门专门建立了内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负责知识产权的组织、保护工作, 妥善解决国家、企业和技术人员个人之间的权益界定问题。
另外, 华为对处于稳定期的研发人员实行决策参与、环境激励、薪酬激励、个人成长与发展、产权激励策略。因为这些研发人员已经基本晋升到了理想的岗位, 承担着研发管理的高级职务, 他们希望实现个人的荣誉和价值, 喜欢工作自主。为此, 华为积极引导这些研发人员参与公司决策, 并确认其知识产权, 给予公司股份。原华为集团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张建国先生指出让老员工参与公司决策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激励问题上, 它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全体员工的士气和企业归属感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可见, 技术研发存在很大的风险性, 企业不仅面临研发周期长、内部资金断裂、研发失败等风险, 而且面临外部竞争者模仿、无市场需求等危机, 以致其收益具有很大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从华为“权益门”事件可以看出, 如果技术资本的产权界定不清, 就会出现产权纠纷, 严重影响企业的技术命脉。为此, 企业必须明确技术资本的产权, 以良好的产权制度保证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有机会、心情舒畅地参与公司治理。
二、技术资本产权的性质和特征分析
1. 技术资本的所有权。
技术资本的形成途径通常有自行研发、外购、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政府补助、企业合并等形式。
对于外购、投资者投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情况, 企业一般会对技术进行定价, 比较容易确认技术资本归属于企业或者企业所有者。这时产权的性质基本上是完整的权利束, 包括了所有权在内的各项权利。
但是, 当技术资本是通过自行研发获得时, 情况便有些不同了。在各种生产要素中, 技术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人的行为是技术资本的载体之一, 而同时人又是各项技术的研发者和创造者。对于企业自行研发形成的技术资本的所有权, 我们必须进行一定的区分。通常, 企业会将研发人员利用本企业提供条件形成的研发成果确定为企业所有,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作为激励性报酬, 作为对人力资本价值的肯定, 而不是对技术资本的价格衡量。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研发人员的技术成果并没有在企业内部或外部市场获得自身的所有权凭证, 因而无法拥有产权, 更不可能获得合理定价, 参与企业治理。
2. 技术资本的产权收益具有时效性、滞后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技术资本的高产出能力, 对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而言, 技术资本的收益权无疑是技术资本产权的核心。
(1) 技术资本的产权收益具有时效性。一方面, 随着社会和同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旧技术往往容易被复制或被新技术取代, 使技术资本的寿命和价值严重减损。另一方面, 技术资本往往具有法律保护期限。例如我国《专利法》规定, 发明专利受法律保护期限为20年, 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法律保护期限都是10年, 超过受保护年限便成为失效专利, 令企业无法利用技术资产的排他性获得超额收益。
(2) 技术资本的产权收益往往具有滞后性。因为技术从研发到转化为技术成果, 再到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来获取收益, 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 同时这种生产力的转化不仅要消耗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 而且还需要花费时间资源。
(3) 与传统物力资本相比, 技术资本的收益还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原因是技术资本的价值在事先无法完全确定, 一部分价值要在使用过程中甚至使用以后才能确定, 即技术资本价值很大程度上要通过产品市场、资本市场的间接定价才能完成。另外, 开发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失败和资源的再投入, 面对变化莫测、竞争激烈的市场, 技术资本投资充满着风险, 一旦研发不成功, 对企业而言将是巨大的损失。
3. 技术资本往往因出现严重贬值而被处置。
由于技术资本的高收益性, 其所有者一般不会轻易行使技术资本的处置权。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也越来越快, 一项刚刚出炉的技术研发成果, 可能在其诞生的瞬间就已经被市场所淘汰, 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同时, 技术往往具有很强的专用性, 一项技术很难挪作他用, 一旦贬值, 技术便基本上丧失了其获利能力而最终被处置。
三、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
1. 技术资本所有者如何参与公司治理。
根据张维迎教授 (1996) 对企业所有权状态的分析, 当企业出现经营危机时, 企业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会呈现相机配置状态。杨瑞龙、周业安 (1997) 的研究也表明, 随着制度环境和谈判力的变化, 剩余产权的配置将会是动态变化的。因此, 在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下会产生不同的企业产权契约, 即企业所有权实际上是一种“状态依存所有权”, 经营状态决定着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归属。企业所有权的最初产权契约决定了契约参与者的既得利益份额, 随着某一产权主体价值的积累和提升, 最初的企业所有权会不可避免地做出改变。企业产权契约不断调整着企业的所有权配置, 最终一个新的产权安排又会出现。
随着技术竞争的日趋白热化, 技术资本在企业各种资本中的产权地位会逐渐上升, 直至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达到最优均衡解。在这一过程中, 旧的技术资本可能会贬值、处置, 新的技术资本会补充进来, 同时还会伴随各要素资本主体不同权利配置的变化, 出现新的产权安排。技术资本所有者作为参与企业不完全契约的产权主体, 会在某一阶段逐步成为企业的所有权拥有者, 他们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会参与到公司治理的体系中来, 成为公司治理的主体之一。
2. 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困难重重。
就公司的直接投资者而言, 参与公司治理是必然的。债权人也可以通过借款契约和破产保护等法律程序对公司进行治理。但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情形, 相对要复杂一些。对于技术资本的发明者而言, 其一旦拥有所有权凭证并参与交易, 便有权成为技术资本的产权主体参与公司治理。由于目前缺乏完善的企业内外部技术和产权市场体系, 技术资本的最初发明者很难拥有合法的所有权凭证, 因而限制了其产权交易行为, 以致出现技术的价值被埋没、发明者无法获得产权等情况, 使其不能参与公司治理。
根据技术资本形成的途径, 我们知道有些技术资本所有权从来源上看最终应该归属于企业。这样, 作为技术资本所有者的企业该如何进行自我治理?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需明确公司是谁的。虽然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理论已经被广泛接受, 但从各主体对公司治理客体的影响看, 作为所有者的股东始终处于公司治理主体的核心。因此, 股东会代替公司行使技术资本参与公司治理的权力。然而由于“一股独大”、国有股权治理缺失、内部人利益争斗、产权市场和技术市场薄弱等原因, 导致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困难重重。
因此, 在技术资本的产权运营过程中, 必须构建完善技术资本生产制度、配置制度和激励制度。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共同治理的途径包括技术人员股权安排、立法推行共同治理以及成立专门的技术资本管理委员会等。对于外购技术使用权的情况, 还可以实行外部治理机制, 引入外部的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但正如上文所指出的, 技术要素要想转化为技术资本, 必须经过生产成果的产权化并参与交易。因此, 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首要前提是产权的明确。不管任何形式获取的技术资本, 都应建立企业内部技术资本市场, 对技术产权进行市场定价, 确定其价值以及产权归属。否则, 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仍是空谈。
四、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技术转化为资本的必要条件是获取产权并参与交易, 技术资本的收益具有时效性、滞后性和不确定性, 往往因出现严重贬值而被处置。技术资本所有者作为企业不完全产权契约的主体之一, 使得公司治理的主体多元化。根据企业所有权的“状态依存”理论, 随着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 技术资本在企业各种资本中的产权地位会逐渐上升, 直至企业所有权的安排达到最优。技术资本所有者会逐步成为企业的所有权拥有者, 变成公司治理的主体。然而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困难重重, 如何对技术资本产权进行保护、激励并使其所有者有效参与公司治理, 还有待深入探讨。
【注】本文系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山东新兴产业的企业
摘要:本文以技术资本的产权研究为切入点, 结合华为实例的启示, 在分析技术资本产权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 探讨技术资本所有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依据、途径和实践中的困难。
关键词:技术资本,产权收益,企业性质,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兼评崔之元和周其仁的一些观点.经济研究, 1996;9
[2].杨瑞龙, 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经济研究, 1997;1
[3].张维迎.产权安排与企业内部权力的斗争.经济研究, 2000;6
所有者财务 篇10
一、所有者异质性的进一步探索
企业的本质是利益相关者的一种集体选择,其形成可视为两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过程。企业所有者向企业让渡自身资源并期望通过彼此合作实现更大的价值增值分享,并通过其所拥有的控制权保障这种剩余收益的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性要素:一是所有者投入的资源,二是所有者达成的剩余分享权契约,三是所有者达成的控制权契约。
以往研究关注了所有者控制权的异质性,即企业中总会有一部分所有者相对于其他所有者拥有更大的最终控制权,这一部分所有者被称为控股股东或大股东,而其他所有者被称为中小股东。大股东有很大的权力和很强的动机推行有利于自己而有损于小股东的战略,通过盈余管理掠夺小股东财富,获得控制权私有收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与控股股东为了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Leuz,2003),存在控股股东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不存在控股股东的公司 (余明桂等,2006),大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会借助失真的会计信息实现对小股东财富进行控制和掠夺的目的(La Porta等,1998),通常情况下,大股东会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影响会计信息进而实现自己的控制权私有收益。例如IPO、配股、增发时,大股东偏好激进的会计政策以实现提高股票价格进而侵占小股东利益的目的。大股东还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保护、挽救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因为净利润、营业收入、净资产等数额是决定是否对上市公司股票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终止上市的关键衡量指标,大股东为了保有上市资格,在亏损无法避免的年份里偏好于保守的会计政策;在其后的年份里偏好于激进的会计政策,以避免连续亏损的局面出现。
虽然在所有者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研究中,针对所有者控制权的异质性取得了部分研究成果,但是另外两个关键性要素———所有者投入的资源以及达成的剩余分享权契约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分别探讨在所有者投入资源种类异质性以及分享剩余收益形式异质性下,所有者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是否存在差异。
二、所有者投入资源种类异质性下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
按照所投资源的种类,所有者可分为三类:投入财物资源的所有者、投入人力资源的所有者、投入关系资源的所有者。当然所有者可能同时投入两种或三种资源,但是其中总会有一种资源相对于其他资源更重要一些,那么所投入资源中较重要的资源属性决定了该所有者的类别。下面以投入财物资源的所有者和人力资源的所有者为例,探索投入资源种类异质性下所有者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
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达成的组织契约是财物资源拥有者和人力资源拥有者通过集体选择建立企业的典型例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的目标一致,即实现企业价值增值最大化,但二者之间有时也可能存在矛盾。风险投资家通常不会长期持有企业股权,固定的股息回报也不是其重要的利益所在,通过上市等合适的退出渠道追求资本利得最大化才是风险投资家进行投资的根本目的。但是对于风险企业家来说,每期更多的分红,更高的报酬更符合其效用函数,而且除了货币性报酬,其还享有非货币性报酬,甚至在艰难的时候选择“用脚投票”。二者经济利益分歧的原因主要在于投入资源性质的不同。人力资源与财物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力资源对其所有者的依赖性,人力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虽然依据组织契约的签订可以由其他主体在法权或是名义上享有,但是其他主体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像支配和使用财物资源那样支配人力资源。而且财物资源的拥有者按照组织契约向企业投入资源时,财物资源是可以观测到的;但是人力资源的拥有者按照组织契约向企业投入资源时,不论在时间、空间、数量还是方式上,都不可能被其他主体完全观测到。此外,人力资源在参与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其产出结果缺乏客观的计量标准,而且衡量人力资源的贡献时很难把它的贡献从财物资源等其他资源的贡献中剥离出来。人力资源的这些特性使得风险企业家可能会采取行动侵害风险投资家的利益,当然风险投资家也会意识到由于所投入资源的差异而可能给其带来的风险。因此,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如何设计组织契约条款就成为二者能否达成组织契约的关键所在。
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所投资源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达成的组织契约中绝大部分使用可转换优先股契约,契约中很多条款属于或然条款,这些或然条款部分地依赖EBIT、利润、收入、企业净值等财务指标(见表1)。例如,若EBIT低于双方达成的数额,则风险投资家将从风险企业家手中获得投票权;如果企业净值低于某一界限,则风险投资家将获得公司3个董事会席位。这说明更高的EBIT或是更高的企业净值可以保证企业的投票权或董事会席位保留在风险企业家手中,而激进的会计政策显然符合他们的利益。通常情况下,当企业财务业绩较差时,董事会权、投票权、清算权会配置给风险投资家,他们可能完全控制企业;当企业财务业绩改善时,风险企业家可以保留或是获得更多的控制权;如果企业业绩非常好,风险投资家只保留现金流量权,同时放弃大部分控制权和清算权。因此,基于财务业绩的控制权相机配置的条款使风险企业家更愿意选择那些能够带来更多资产或收益的激进的会计政策,因为这些会计政策的选择在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当期货币性报酬的利益之外,还会使风险企业家通过牢牢掌握控制权而获得更大的控制权私利。
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所投资源的差异导致了他们达成的组织契约中还偏好于分段融资契约安排。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通过集体选择建立企业后生成的收益V(A,I,θ)可以简化地认为其取决于三个因素:企业家的努力A(即风险企业家实际投入的人力资源),风险投资家的行动I(风险投资家实际投入的财物资源)以及自然状态θ。在t=0时刻,风险投资家投入I0,风险企业家承诺投入A0,但是由于I0可以观察到,而A0不可以直接观察,所以风险投资家在t=0时刻所投入的I0只是其承诺投入财物资源中的一部分。风险投资家需要在t=0到t=1期间观察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以决定在t=1时刻是否需要继续投入I1。由于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难以直接观察,所以通常会依赖于会计信息所计量的企业的经营业绩,以间接地衡量风险企业家的努力程度。在t=1时刻,如果企业的经营业绩达到双方约定水平,则风险投资家会继续投入I1;如果企业的经营业绩显著超过约定水平,风险投资家还可能加大下一期投资力度;如果企业的经营业绩没有达到约定的要求,风险投资家有权拒绝下一期的投资或是在t=1时刻要求以更高的比率和更低的价格稀释风险企业家的权益份额,以此作为惩罚。分段融资在保障了风险投资家的利益时,也避免了风险企业家股权在t=0时刻的稀释过大。风险企业家愿意接受分段投资的契约安排,主要因为他们对自己拥有的能力等人力资源更了解,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既定的目标。如果既定目标得以实现,则风险企业家得到的企业所有权份额将远远大于坚持从一开始拿到全部财物资源所能得到的所有权份额。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企业经营业绩提升,企业价值增大后,等量财物资本所能换取的所有权份额将减少,分段融资使增量财物资本对风险企业家所有权份额的稀释作用降低。在分段融资的契约安排中,t=1时刻的企业经营业绩决定着风险投资家下一阶段的投资,也决定着风险企业家所有权份额的稀释作用是否能够降低。而t=1时刻的企业经营业绩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例如一些融资契约中规定如果企业达到预计净收入,则支付已承诺资金,其中净收入就成为了衡量业绩的标准之一。因此,风险企业家为了获得下一期的融资以及尽可能降低风险投资家对自己所有权份额的稀释,会偏好于能够带来更高收益的激进的会计政策,从而向风险投资家展现更好的企业经营业绩。
综上所述,作为人力资源投入者的风险企业家,为了获得下一阶段的融资或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控制权,他们往往偏好于能够带来更多资产或更多收益的激进的会计政策。而作为财物资源投入者的风险投资家,对于激进的会计政策不会有强烈的偏好,他们更倾向于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实质的会计政策,以便进行相应地决策。可见,当所有者投入资源种类存在异质性时,他们对于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并不完全趋同。
三、所有者剩余收益分享形式异质性下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
按照分享剩余收益的形式,所有者可分为三类:享受“固定收益”的所有者,即每一期获得固定收益,如累计优先股股东;享受“固定收益+变动收益”的所有者,即每一期除了获得固定收益外,还可以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如参与优先股股东;享受“变动收益”的所有者,即企业剩余收益的最后分享者,如普通股股东。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享受“变动收益”的所有者,即普通股股东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而对享受“固定收益”和享受“固定收益+变动收益”的所有者,即优先股股东关注不够。
享受“固定收益”的所有者,其更类似于持有债券的债权人。例如作为累计优先股股东,即使发行企业没能支付股利、偿还资本或是企业清算,这部分股东对发行公司仍有强制执行的要求权。相对于享受“固定收益”的所有者,享受“固定收益+变动收益”的所有者和享受“变动收益”的所有者的利益更趋同一些,因为变动收益部分的大小要在其他利益相关者分享之后才能决定。例如参与超过固定股利率之外的股利分配的优先股更类似普通股,因为他们参与剩余的分配;可转换优先股也类似普通股,因为这类优先股能够转换为普通股权益。因此,从分享剩余收益的形式上,至少可以将优先股股东分为两类:一类是持有类似债券的优先股股东,这类优先股股东通常享有累计股利、赎回权以及资本返还的权利;另一类是持有类似普通股的优先股股东,这类优先股股东通常享有参与超过固定股利率之外的股利分配以及可以将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的权利。
由于分享剩余收益形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类型的所有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利益冲突。例如当可赎回选择权归属于发行企业的时候,普通股股东可能采取行动稀释可赎回优先股股东的资本偿还要求权,如发行新的优先股就可以稀释那些在赎回期限前没有选择赎回份额的现任优先股股东的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公司在赎回期限前清算,现任优先股股东不会获得比新的优先股股东优先获得资本偿还的要求权。当优先股更多地具备普通股性质时,则这类优先股股东与普通股股东之间就优先股发行的利益之间的冲突要小一些。但是对于那些持有类似债券的优先股股东而言,他们与普通股之间的冲突更大一些。
因此,相对于持有类似普通股的优先股股东而言,持有类似债券的优先股股东更加依赖于在优先股契约中加入限制性条款,以解决与普通股股东之间预期的利益冲突。优先股契约中的限制性条款通常与会计信息紧密相连。在对再次发行优先股的限制性条款中,通常会限制三种类型优先股的发行:发行股利支付以及资本偿还优先级别更高的优先股;同等级别的优先股;拥有更高级别赎回权的优先股。这些限制条款或是绝对的,或是有条件的,而条件的设定通常以一定的财务比率为依据。经常使用的财务比率是有形资产净值/优先股面值,税后综合收益/承诺的年优先股股利等比率。除了对于再次发行优先股有限制条件外,在优先股流通期间,对于发行企业持有的优先股水平也有持续的要求,通常使用优先股面值/普通股面值比率。同时受优先股股东权利的限制,减资行为是严格禁止的,除非75%的优先股股东同意。此外,有些优先股契约中还限制债务水平,如Donald等(1993)发现有些公司要求在优先股持续期间,总负债/有形资产总额≦65%,并且这个限制条款没有附加通过优先股股东投票的豁免条款,这些主要是严格限制发行公司发行准债务以稀释优先股股东的权益。这些限制性条款所依赖的财务比率,例如有形资产净值、有形资产总额、税后综合收益等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而且在优先股契约中,通常有一项通用的限制性条款,就是赋予优先股股东在优先股持有期间有权获得损益表、资产负债表以及董事会报告等会计资料,这些信息的获取可以帮助优先股股东判断基于财务比率的条款是否得到遵守。
优先股契约中限制性条款的加入,可能促使普通股股东选择能够增加收益或资产的激进的会计政策。因为激进的会计政策的选择可以提高企业满足有形资产净值/优先股面值、税后综合收益/承诺的年优先股股利等比率的限制,从而可以通过发行新的优先股稀释原优先股股东权益。此外,能够确认更多资产的激进的会计政策也可以使企业不会突破总负债/有形资产总额的最高上限的限制等条款,避免企业陷入违约的境地。因此,持有类似于普通股的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更有可能从选择增加收益或资产的激进的会计政策选择中获利;而持有类似债券的优先股股东,更有可能从选择降低收益或资产的保守的会计政策中获利。然而优先股股东会预料到普通股股东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偏好,他们在优先股契约中会规定对部分会计数字进行调整,其目的是降低管理者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放松基于会计数据的限制性条款。如规定有形资产净值不包括少数股东权益,专利、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普通股资本为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及无形资产后的实收资本以及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税后综合收益不包括少数股东收益、非经常性收益等项目。虽然优先股股东在优先股契约中会规定一些会计数据的调整,但是由于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很大,普通股股东还是可能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侵占持有类似债券的优先股股东的权益。
所有人问所有人 篇11
醉步答:尽管现在有的摄影已经通过后期技术变得越来越不写实,有的绘画则变得非常写实(超写实主义),但二者的本质大体上还是没有变化的,即摄影是对真实场景的记录,而绘画更多是表达艺术家想象(理解)中的画面。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果绘画是小说的话,那么摄影就像新闻报道。小说可以借鉴真实事件,新闻也可以写得具有艺术性,但这两者依旧是不可互相替代的两样不同的东西。
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之后,很多人认为绘画已死,甚至要求政府禁止摄影术。但正是因为摄影术的刺激,让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莫奈开创的印象派对光的探索,梵高画中粗砺的笔触,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多角度透视,这些都是摄影无法表现的东西。
摄影和绘画谁也无法取代谁,相互结合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绘画时可以参考实景摄影做出如电影般精致的效果,摄影时也可以借鉴绘画的构图与色彩搭配。但要注意的是,绘画不能复制照片,沦为一件匠气的作品,摄影也不应任意涂改,失去记录真实的力量。
摄影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这大概是它们各自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人在看到熟悉的歌词的时候会自动脑补旋律?
沉默答:为什么朗读熟悉的歌词会如此困难?这是因为,我们对于歌曲的记忆包括了歌词、旋律等成分,这些成分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存储的;一旦激活了其中的一个成分,其他的成分也会自动地获得激活。
当我们试图读出一句话时,大脑根据记忆系统存储的语音信息,生成相应的读音“方案”。但是,对于歌词而言,我们在加工了文字之后,也会自动激活对应的旋律等成分,激活整体的记忆表征;此时我们就面临着两种相互冲突的方案,一种是用正常的语音“读出来”,另一种是按照旋律“唱出来”。在这两种方案之间,“唱出来”对我们来说更熟悉、更自然,加工更流畅,因此会在竞争中占据上风。
如果对一首歌没那么熟悉,不能很容易地提取出旋律等信息,那么朗读歌词的困难就会小一些。此外,我们也可以人为地让“读出来”这种方案变得更容易加工,比如强迫自己反复地读一句歌词;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这句歌词的读音就不再是一个一个独立的音节,而是像歌曲一样,形成了一个整体的记忆表征,而且经过了反复的激活,更容易提取出来,这时再朗读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
所有者财务 篇12
两年前,我所在的公司欲购一栋房屋,由于当时公司对外负有债务,担心受到债权人指责或抵债,遂决定由我(时任综合科科长)出面,以我个人名义购入并办理了房屋所有权登记。同时,公司与我签订了一份内部协议,明确房屋只是由我出面代为购置,实际产权属公司所有。如今因该地段的房屋升值,而《物权法》第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请问:我能否依据该规定,在还清公司所付款的情况下,实际获得该房屋?
读者:段枫
段枫读者:
你不能实际获得该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