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转移

2024-10-19

所有权转移(精选4篇)

所有权转移 篇1

案情介绍:

王某和妻子方某共有一套住房,因王某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夫妻俩向某银行贷款,并将该房屋抵押给银行作担保。抵押期间,方某因车祸去世。现王某提出登记申请,要求继承方某的房产,问不动产登记机构该如何办理?

方某去世,产生继承的法律后果。方某的继承人,按照《继承法》《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确定,没有遗嘱的依据法定继承顺序确定。《物权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因此,方某去世时,她的继承人就取得了方某之前享有的物权,即该房屋的所有权和房屋所占土地的使用权。如果没有抵押权,方某的继承人按照《房屋登记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提供不动产权证书、继承证明等材料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本案的特殊性在于该房屋已设立了抵押权,那么,带抵押的房屋应如何办理转移登记呢?

一、《房屋登记办法》的规定

《房屋登记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房屋的所有权,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除提供本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材料外,还应当提交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房屋转让的书面文件、他项权利证书。此条规定旨在保护抵押权人和受让人的权利。本案中,因抵押人之一方某去世,引起房屋所有权转移,并非一般情况下抵押人出让房屋所有权。笔者认为,第三十四条的“转让”不宜作缩小解释,这里的“转让”包括买卖、赠与、继承等所有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情形。按照该项规定,如果抵押权人——银行同意王某申请房屋继承,王某提供不动产权证书、继承证明、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抵押权人同意抵押房屋转让的书面文件、他项权利证书就可以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该项规定看似解决了带抵押的房屋如何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问题,但是未进一步规定如何处置抵押权,造成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操作。因为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完成后,不仅仅是产生了一本新的产权证,房屋所有权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这就造成抵押当事人一方——抵押人主体发生了变化。《房屋登记办法》规定了房屋抵押权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注销登记,抵押人主体变化的情形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登记类型。带抵押的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如何登记其中的抵押权,未有明文规定。

二、《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的规定

《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四十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死亡,或者抵押人的合法继承人、受遗赠人拒绝履行到期债务的,抵押权人有权要求处分抵押的房地产。第四十一条规定,经抵押当事人协商可以通过拍卖等合法方式处分抵押房地产。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据此规定,本案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如果银行、王某、方某的继承人协商一致,通过拍卖的方式处分抵押的住房,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以依据当事人的申请,办理房屋拍卖的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值得注意的是,房屋所有权不能直接登记到买受人名下。按照《物权法》第三十一条和《房屋登记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房屋所有权,权利人转让该房屋所有权,应当将房屋登记到权利人名下后,再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此时,同样的问题出现了,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置抵押权?(二)如果银行、王某、方某的继承人协商不成,抵押权人银行可以诉诸法院。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以依据申请人提供的生效的法律文书办理相应的不动产登记。只要抵押权合乎法律规定,法院会作出有利于抵押权人的判决,一般会支持抵押权人处分抵押房地产的请求。如果法院裁定注销抵押权并将该房地产过户到第三方名下,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以依裁定注销抵押权,先办理房屋继承的转移登记,再办理房屋拍卖的转移登记,这些都符合《房屋登记办法》的规定。如果法院未裁定注销抵押权,不动产登记机构就同样陷入无法可依的困境。(三)如果银行、王某、方某的继承人协商一致,继续履行之前的借款合同、抵押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是否可以办理相关登记?方某是原借款合同的借款人、原抵押合同的抵押人,现方某的继承人愿意继承方某之前的权利和义务,借款人和抵押权人银行也表示同意,能否据此登记?对于不动产登记机构而言,虽然不难厘清相关的民事法律关系,但是却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而陷入困境。

三、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做法

《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一般情况下,不动产登记机构会在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中进行设置,一旦设立的抵押权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信息系统将自动锁定该项不动产信息,不允许对其进行转移登记。为避免不动产登记的法律风险,方便系统操作,不动产登记机构一般要求抵押当事人先注销抵押权,然后再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转移登记完成后,由原抵押权人和受让人再设定新的抵押权。这种做法对于抵押人、银行和不动产登记机构而言,手续繁琐,最大的问题是抵押权人的抵押权面临较大的法律风险。在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的过程中,一旦房地产被查封,抵押权人就有可能丧失抵押权。为方便办理,尽量避免法律风险,《关于贯彻实施〈房屋登记办法〉的通知》(建办住房函〔2008〕249号)规定,转让已设定抵押的房屋,受让人申请设立新的抵押的,房屋登记机构可以将原抵押权注销登记、所有权转移登记和新的抵押权设立登记一并办理。依据此项规定,当事人转让抵押房屋的所有权,受让人在转让房屋上申请设立新的抵押的,登记机构可以将原抵押权注销登记、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新的抵押权设立登记一并办理。这一规定虽然简化了登记流程,但做法上还是将原抵押权注销,重新设立一个新的抵押权,抵押权依然存在法律风险。

四、思考

《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房屋登记办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依法登记的房屋抵押权因主债权转让而转让。按照这些规定,抵押权转移登记是指因债权的转让,抵押权一并转让。即抵押权人将其所享有的房地产抵押权随主债权转给新的债权人,新债权人受让抵押权后享有就抵押物优先受偿的权利。在本案中,王某、方某与银行签订了借款合同,双方之间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王某、方某是债务人,银行是债权人。王某、方某还与银行签订了抵押合同,双方之间形成了抵押的权利义务关系,王某、方某是抵押人,银行是抵押权人。按照上述规定,如果银行把已设立的债权转让给其他法人或自然人,那么银行可以将附着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这是典型的抵押权转移登记。本案并不存在债权的转让,因债务人及抵押人之一方某去世,方某的继承人继承了方某的房屋所有权,同时也继承了方某作为债务人、抵押人的权利义务。在房屋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抵押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也发生了转移。本案不是抵押关系中权利主体发生变化,而是抵押关系中义务主体发生变化。能否将这种变化纳入抵押权转移登记的范畴?目前,不动产登记机构的做法是注销原先的抵押权,重新设立一个新的抵押权。这种方式低效,且法律风险较大。如果将这种情形纳入抵押权转移登记的范畴,可以实现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与抵押权转移登记合并办理,当事人只需提供一套材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审核完毕后,分别将房屋所有权和房屋抵押权的登记事项记载于房屋登记簿即可。

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遇到的带抵押的转移登记的情形还比较多。特别是夫妻之间,双方要将一方婚前的房产约定为夫妻两人共有,或是夫妻双方共有的房产,因离婚需要办理房产分割。因为之前已设立了抵押权,不动产登记机构要求当事人先申请注销抵押权,然后再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之后再设立新的抵押权。因为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抵押权人一般都不愿意配合办理抵押权注销登记。这导致当事人要等到还清银行贷款后,才可以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当事人无法及时处分自己的房产权利,也容易引起矛盾纠纷。在遇到作为抵押人的自然人死亡,或作为抵押人的法人破产时,抵押权人也希望办理相关登记,以尽快实现抵押权。但即使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处分房地产,或是诉诸法院,取得法院的生效判决,因为存在抵押权,不动产登记机构也无法直接办理转移登记。目前,带抵押的房产转移面临无法可依的困境,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定来解决。

所有权转移 篇2

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

一、审核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9条、第61条、第62条

2.《济南市城市公有房屋管理办法》第12条

3.《济南市城市私有房屋管理办法》第6条

4.《城市房屋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二、申请材料:

1、购买商品房申请登记需提交的资料:

①个人购买的,提交个人有效身份证明;单位购买的,提交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②房屋买卖合同;

③开发商的《房屋所有权证》;

④测绘机构出具的房屋面积测量报告及房屋平面图;

⑤移交结算协议书;

⑥委托代理的,个人出具公证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单位出具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

2、购买二手房申请登记需提交的资料:

①买卖当事人为个人的,出具个人有效身份证明;买卖当事人为单位的,出具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

②所售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有共有权人的应提交《房屋共有权证》;

③房屋买卖合同;

④房屋平面图;

⑤委托代理的,个人出具公证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单位出具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

3、购买房改房申请登记需提交的资料:

①买卖当事人为个人的,出具个人有效身份证明;买卖当事人为单位的,出具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

②所售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有共有权人的出具产权共有人同意上市交易的证明;③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申请审批表;

④房屋买卖合同;

⑤测绘机构出具的房屋面积测量报告及房屋平面图;

⑥委托代理的,个人出具公证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单位出具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

4、房屋交换申请登记需提交的资料:

①交换双方当事人为个人的,出具个人有效身份证明;交换双方当事人为单位的,出具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

②交换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有共有权人的应提交《房屋共有权证》;

③房屋交换协议;

④房屋平面图;

⑤委托代理的,个人出具公证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单位出具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

5、房屋赠与申请登记需提交的资料:

①赠与双方当事人为个人的,出具个人有效身份证明;赠与双方当事人为单位的,出具营业执照或法人登记证;

②赠与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有共有权人的应提交《房屋共有权证》;

③赠与公证书;

④具备房地产评估资质的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⑤房屋平面图;

⑥委托代理的,个人出具公证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单位出具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

6、房屋继承申请登记需提交的资料:

①申请人有效身份证明;

②继承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有共有权人的应提交《房屋共有权证》;

③继承公证书;

④房屋平面图;

⑤委托代理的,个人出具公证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单位出具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明。

7、资料提交数量:原件一份,复印件一份。

三、办事程序:

1、一般房屋转移登记程序:

①提出申请。申请人持规定提交的资料到房屋所在区房管局提出申请。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区房管部门进行现场调查,经初审合格后报市房屋产权登记中心。

②审核制证。市房屋产权登记中心复审、核准后签发房屋权属证书。

③交费领证。申请人或经办人持本人身份证到市房屋产权登记中心按规定交纳相关费用后,领取房屋权属证书。

2、军队、涉外房屋及已购公房转移登记程序:

①提出申请。申请人持规定提交的资料到市房屋产权登记中心提出申请。

②审核制证。市房屋产权登记中心进行现场调查,对符合登记条件的,核准签发房屋权属证书。

③交费领证。申请人或经办人持本人身份证到市房屋产权登记中心按规定交纳相关费用后,领取房屋权属证书。

四、办结时限:对不需要外查核实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结;对需要外查核实的,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办结。

五、收费标准及依据:

依据计价格[2002]121号文件、鲁价费发[2002]172号文件收取以下费用:

所有权转移 篇3

1 现有法规规定

带有抵押房屋面对转移所有权时要如何登记, 现有法规包含如下规定:

《房屋登记办法》之中明确:抵押房屋阶段内, 若拟定转让所有权, 那么应能申请转移登记。在申请登记时, 提交材料包含书面性的双方协议、抵押权人身份、权利证书原件。登记办法增设这一规定, 为受让人及相对的抵押权人增设了更完备的保护。

此外, 在城市范围内, 也设定了抵押房地产必备的管理方式。现存规定包含:若抵押人死亡, 抵押期限届满然而遗赠人或继承人没能履约, 抵押权人将会拥有处分房产的这种权利。同时, 经过合意协商, 处分房产还可选取拍卖方式, 或其他的方式。若协议不成功, 抵押权人拥有起诉权[2]。

2 转移登记面对的疑难

首先, 在抵押期间内, 抵押权人可能去世, 因而引发后续转移所有权。面对这种状态, 不可适用于常规的所有权出让。针对于法条转让规定, 不可缩小解释。这主要是由于, 房产转让涵盖了赠与、房产继承、买卖的现象等。依照现存法规, 若抵押权人可以同意继承, 那么应能提供完备且详尽的材料以便于登记。从表层来看, 现存规定明晰了带有抵押房屋在实践范围内的登记转移, 然而根本上仍没能明晰抵押权怎么予以处置, 这也增添了后续实践更多的疑难。

其次, 原定的抵押人若更改了主体, 将会很难操作。完成转移登记, 就变更了设定好的房屋主体, 这种效力不仅限制于增设产权证。从登记办法来看, 抵押权登记可分成设立时的登记、变更及转移登记、房产注销登记。然而, 抵押权主体在死亡或其他情形下的变更却没能被涵盖在内, 登记也很难操作。因此, 法规仍没能真正明晰主体变更时的登记抵押权[3]。

第三, 在发生转移时, 买受人名下不可直接登记移转后的所有权。依照登记办法及物权法, 获取房屋可凭借遗赠或继承。权利人转让后, 先要登记至权利人, 而后才可予以办理转移。这样的过程中, 怎么去处置原先房屋的抵押权?此外, 从登记机构来看, 还可先行注销原先登记, 而后再去转移。若注销抵押权并没能被法院裁定, 后续转移也面临于困境。

例如:夫妻共有某所房屋, 在某种需要下申请了贷款, 银行因而获取了抵押这所房屋的担保。抵押期限未满, 丈夫车祸去世。在这时, 妻子申请登记要求继承, 那么登记机构应怎样去完成这种情形的登记?丈夫去世将带来后续的继承, 妻子理应获取房屋物权。若没有抵押权, 则可顺利予以登记。然而, 房屋已增设了额外的抵押权, 这时再去办理则增添额外的难度。通行的方式为:注销原有抵押权, 而后再去新设定额外的抵押权[4]。这种做法有着简易且便捷的优势, 但仍隐含了风险。

3 摸索完善的方法

依照现行法规, 债权及对应的抵押权是不可分离的, 不应单独予以转让抵押权。同时, 一旦设定了抵押, 这种权利也不可再去担保其他债权。若有必要转让, 则一并移转现有的抵押权及债权。经过依法登记, 主债权转移也将伴有房屋抵押权的一同转移。由此可见, 转移债权同时, 也应转移设定好的房屋抵押。抵押权人拥有某处房产抵押, 转移之后新债权人也将拥有同样的抵押。面对主体去世或转移, 常见做法为原有的抵押权被注销, 而后重设另一房屋抵押。然而应该注意的是, 这种流程隐含了偏大风险, 应当慎重采纳[5]。

解决这种疑难, 可设定如下新的登记思路:发生主体变更时, 可归入转移抵押权时的登记范围。如果这样处理, 即可合并双重的转移登记:所有权转移、抵押权转移都可同时予以登记。经过了简化后, 也减低了当事人搜集并供应材料的额外负担。经过审验材料, 房产登记簿可同时明晰抵押权及所有权, 这样既增添了便捷又防控了转移中的隐患。实际上, 房产权益带来的纠纷都较复杂, 因此, 要保证所处理事物时配备的材料周全, 且不可忽视法规设定好的程序。否则, 将很难完善周权益保护条例。

登记不动产过程中, 带有抵押房屋仍面临较多的转移登记。例如夫妻之间, 通常设定某一共有的婚前房屋。面对离婚时, 也需分割共有的居住房产。若预设了抵押权, 登记机构将会让双方先去注销, 这种状态下才可受理后续登记。这是由于, 抵押存有较大隐患及风险, 抵押权人并不会配合这种登记。还清贷款之后, 才可办理登记。在未来实践中, 还应增设完备且细化的规定。

4 结束语

在抵押物范围内, 包含了不动产, 例如房屋。但是, 设有抵押权的房屋其不能直接进行登记。从现状来看, 带有抵押的多数房屋仍很难真正转移, 面对着这种困境, 即便是协议转移, 也很难凭借于现存法规来实现。未来的实践中, 还需完善带有抵押房屋被转移时的登记事宜及步骤, 从根本入手解决潜在的实践疑难, 完善转移登记并维护权益。

摘要:房屋所有权在移转时, 应当予以登记。登记办法规定:房屋若被抵押, 那么抵押阶段内, 在所有权转让过程中, 应当提交设定的材料, 妥善予以登记。这样做是为保护抵押权人, 完善转移所有权的流程。实际上, 带抵押房屋在现存状态下的转移仍较常见, 有必要明晰这类房屋特定的转移登记, 慎重防控隐含的转移所有权风险。针对于带抵押房屋, 解析了转移所有权过程中的登记方法, 从实践入手真正完善登记规程。

关键词:带抵押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方法

参考文献

[1]武钦殿.论交付和登记在我国房屋所有权转移中的地位兼论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J].法律适用, 2014, (2) :16-19.

[2]何文杰, 白津生.浅析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申请的义务主体--兼谈格式合同之法律适用及完善[J].甘肃社会科学, 2011, (2) :161-164.

[3]李艳.论设立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前置选择性公证实质审查制度[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 :107-108.

[4]钟奕勇.农村房屋产权流转研究[D].四川大学, 2006.

所有权转移 篇4

XX年5月,上海w公司与英国z公司签订了一份小麦出口合同。合同约定:z公司向w公司购买XX吨小麦,价格为cfr利物浦180美元/吨,总价36万美元;z公司于7月1日前预付20%货款,其余80%货款以保兑、不可撤销、可转让的即期信用证方式支付;交货日期为XX年7月20日。

6月23日,z公司预付货款7.2万美元。7月20日,w公司将售于k公司的1000吨小麦与售于z公司的XX吨小麦混装交付于中远公司,提单“收货人”一栏注明“卖方指令”。7月21日,w公司分别通知z公司、k公司其货物已装船运出。7月30日,k公司支付全额货款。8月10日,小麦运抵伦敦港,k公司提走其1000吨小麦。8月12日,小麦运抵利物浦港,发现400吨小麦已因高温天气变质多日。因提单延误,w公司同意z公司保函无单放货,但注明“付现交单”(cash against documents),并向z公司声明其购买的XX吨小麦中有400吨已在途中变质受损。8月22日,z公司将收到的1600吨中的700吨小麦以200美元/吨价格转卖给了英国s公司。8月30日,z申请破产,接受破产清算。其转卖小麦收益由清算人支配,剩余的900吨小麦仍存放于仓库。英国法院受理了该破产案。

w公司向法院主张:货物未经拨归(appropriation),因此:(1)存放于仓库的900吨小麦所有权归属卖方;(2)卖方享有对买方转售700吨小麦所得收益的优先追偿权;(3)400吨货物变质的损失应由买方承担,因风险已转移。z公司反驳:货物已经拨归,且合同中并无有关所有权保留条款的约定,故货物所有权已转移于买方。

在国际货物买卖所有权转移案件中,法律适用问题相对复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以下简称《公约》)等国际公约中对包括所有权保留问题在内的所有权转移问题也未予规定。因此,实践中,一般由受理国际货物买卖争议的法院或仲裁庭依据有关国际惯例或以国际私法冲突规范指引国内法来解决货物所有权转移的问题。

本案应适用英国《1979年货物买卖法》(以下简称《货物买卖法》)。首先,英国至今仍未参与cisg,而中国根据cisg第95条对《公约》第1条第1款b项作出了保留,即当某个合同是由在不同国家有营业所的当事人签订并且只有一个国家是缔约国时《公约》不适用,即使根据国际私法规则应该实施缔约国的法律。因此中国一方与在英国(非缔约国)的另一方签定的.销售合同不受《公约》的制约,即使根据国际私法规则可以适用中国的法律。其次,根据英国国际私法冲突规范,在买受人破产案件中,卖方基于所有权保留提出取回标的物的,应适用实行破产程序的法院地法,本案中即为《货物买卖法》。

根据《货物买卖法》,应认定:本案货物已经拨归,但全部货物所有权仍归卖方所有。卖方享有对买方出售货物所得到的14万美元的追偿权,但不具有优先性;存于买方仓库的900吨小麦归卖方所有;400吨货物变质的损失由卖方承担。

一、涉案产品已经拨归。英国将货物的买卖分为确定物(ascertained goods)与待确定物(unascertained goods)的买卖。《货物买卖法》第16条规定:“在待确定物的买卖中,货物被拨归之前其所有权不转移给买方。”所谓拨归就是将未确定的货物特定化,即卖方无条件、不能改变主意的确认将以某些处于可交付状态的货物履行某合同。本案小麦介于“不确定货物”与“确定货物”间,因为合同项下的XX吨小麦虽已装船发运,却与售于k公司的1000吨相同货物混装而分不开。据此,w公司认为货物未经拨归。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英国在《1995年货物买卖法修正案》中引入了美国“共同拥有者”(owner in common)的概念,即在“可去识别的一大批”货物中,若有“仍未分开的份数”,卖方仍可去转让货物给买方。一经转让,买方即成为该一大批货物中的“共同拥有者”。在此概念下,混装货物在装上船舶后亦可视为拨归,因为付运是卖方所要做的最后行动。本案所涉XX吨小麦与k公司的1000吨小麦同属于“可识别的一大批”,且w公司已分别发出装船通知,区分明确,符合拨归要求。

二、货物所有权并未真正转移。庭审过程中,z公司主张:因货物已经拨归,且合同中并无所有权保留条款(retention of title clause,亦称romalpa clause),故货物所有权在交货时即发生转移。笔者认为,此主张不能支持。《货物买卖法》第17条规定:“在确定物或经已拨归的货物买卖中,所有权自买卖当事人意图移转时移转给买方。买卖货物所有权的移转意图可以通过对买卖合同、买卖当事人的行为以及具体的买卖环境进行推定而给予确认。”本案中,w公司虽未明确约定所有权保留条款,但仍持有不记名提单未去背书,即便是同意保函无单放货,也通过“付现交单”条款表明了卖方保留所有权的意愿。因此,根据pasto案的判决,此种情况下不论货物是否已经实际交付,所有权都只在合同规定的付款条件被如期履行完毕时才会发生移转。

三、卖方对买方转售货物收益的追偿不具有优先权。w公司依据着名的romalpa判例提出,在卖方保留所有权的情况下,买卖双方之间实质是一种“受信关系”,因此,卖方对买方出卖货物所得收益应享有优先受偿权。但在romalpa案后的weldtech等案件中,法院更倾向于认定卖方对买方出售所收取的货款不是“受信关系”,只是一种负债,卖方想享有优先必须要去注册登记为“押记”(charge)。很显然,本案卖方并未这样做。因此,w公司对z公司转售货物所得的14万美元虽享有追偿权,但不具有优先性。

四、货物变质的损失应由卖方承担。如前所述,英国在《1995年货物买卖法修正案》中引入了美国“共同拥有者”的概念,并规定如在“一大批”货物出现短缺的情况下,“共同拥有者”应按比例分摊。但其section20(b)(2)中又规定,在出现无可避免的先到先得情况时,货物缺损全由最后一位买方(提单持有人)承担。据此,w公司主张400吨小麦的损失由z公司承担。需要注意的是,在风险转移问题上,英国法则不同于cisg。cisg遵循的是交付转移风险原则,即以交货时间来确定风险转移的时间,并规定国际惯例优先。因此cfr合同下的风险划分是以装运港船弦为界。英国法则将风险的转移与货物所有权转移捆绑处理,采取的是物主承担风险原则,即风险随所有权的转移而转移,以所有权的转移时间作为标的物风险转移的时间,所有权归何人所有就由何人负担标的物灭失的风险。鉴于本案合同项下货物的所有权并未发生转移,故w公司的主张不能支持,400吨受损货物的风险仍应由w公司承担。

专家点评

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复杂加之买方市场的形成,造成赊销方式下出口商出运货物后,无法保证货款的回收。通过所有权保留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出口商利益,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前,有关所有权保留制度法律性质的认识观点较多,有附解除条件说、附停止条件所有权移转说、部分所有权移转说及担保权益说等。所有权保留制度的法律规定则多见于各国的法律,如美国《统一商法典》、法国《民法典》、新西兰《动产担保法》、中国《合同法》、加拿大《统一商法典》等。而在国际层面,不仅国际买卖统一实体法《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当代最具影响与权威的国际买卖惯例《XX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就连有关提单的法律,包括国际提单或海上运输合同公约如《海牙公约》、《维斯比公约》与《汉堡公约》,和各国的提单法或海商法,如英国1855年《提单法》,我国1995年《海商法》等,都未对国际贸易中货物所有权的移转问题作直接规定。

上一篇:开放式导学下一篇:分泌性磷脂酶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