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所有权

2024-08-08

管理层所有权(精选12篇)

管理层所有权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持续走高,引发了各界争议和不满。为了防止国企高管报酬过高,《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等限薪政策相继出台并实施,高管报酬的公平性、合理性问题再次成为公众的关注热点。代理理论认为,合理的报酬契约需将高管报酬与企业绩效挂钩,使高管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国内外许多经验研究却发现,高管报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较低,在企业绩效下降时,还会出现高管报酬增加的现象,即高管处于"旱涝保收"的有利地位,高管报酬激励被扭曲。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高管报酬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的现象,激励不足与激励过度的报酬契约都是无效的契约,不能对高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本文将以现有文献为基础,从政府所有权和盈余管理两个角度实证研究高管报酬激励问题,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报酬激励扭曲的原因提供一定的解释。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在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时期,政府仍然扮演多重角色,既行使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也行使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既实施行业管制、区域管制、价格管制等经济干预,也实施对国企高管的报酬管制。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对企业的所有权直接参与高管报酬契约的制定,采用任命公司董事的方式影响董事会决策,实现对高管报酬契约的管制。另一方面,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影响其控制的企业,如2009年国资委等六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报酬管理的指导意见》,2014年中央审议通过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等。为了避免高管报酬过高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在政府的管制下,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其高管报酬水平不会太高,激励过度的现象将弱于政府所有权低的上市公司。但是,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其高管可能存在其他形式的隐性激励,如政治晋升、在职消费、高福利等,各种隐性激励会弥补显性报酬激励的不足。所以,即使报酬激励不足较为严重,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其高管也能接受。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A:对于激励不足的样本,政府所有权与高管的负向额外报酬呈正相关关系,即政府所有权越高,高管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越严重

假设1B:对于激励过度的样本,政府所有权与高管的正向额外报酬呈负相关关系,即政府所有权越低,高管报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越严重

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了获取私利而有目的地干预公司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信息披露管理。在诸多盈余管理的动机中,提高高管报酬水平是盈余管理的基本动机之一。现代企业普遍采用将高管报酬与企业绩效挂钩的报酬政策,而企业绩效的衡量多以会计指标为基础,会计处理方式的多样性为高管通过会计政策变更操控企业绩效提供了条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管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能力有意愿通过各种盈余管理手段粉饰财务数据而获取高额报酬。因此可以预见,当高管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有可能操纵盈余管理,增加自身报酬,使负向额外报酬减少,减轻激励不足;但是当高管报酬激励过度时,自利的高管仍有可能操纵盈余管理,继续增加自身报酬,使正向额外报酬增加,加重过度激励。由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A:对于激励不足的样本,盈余管理与高管的负向额外报酬呈负相关关系,即盈余管理会减轻高管报酬的激励不足

假设2B:对于激励过度的样本,盈余管理与高管的正向额外报酬呈正相关关系,即盈余管理会加重高管报酬的过度激励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始样本,并做如下调整:第一,剔除ST、*ST类公司;第二,剔除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类公司;第三,剔除数据缺省及不合理的公司。经过筛选,最终取得有效样本1093个。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及中国证监会网站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二)变量定义

(1)高管报酬模型的变量定义。大量研究已证实,影响高管的报酬的主要因素包括: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雇佣企业的企业绩效及其他企业特征等。因此本文在建立高管报酬模型时,用CEO的教育背景、任职期限和年龄来衡量高管的人力资本价值,用企业绩效、企业规模、企业的成长性来描述企业特征。表1是高管报酬模型的变量定义。

(2)研究模型的变量定义。关于盈余管理的计算,本文借鉴于富生等(2013)的方法,将超额应计利润作为衡量盈余管理(EM)的指标。通过以下模型计算出来的残差εit即为超额应计利润。

上式中的TAit是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差,代表i公司第t年的应计利润总额。Ait-1是i公司第t-1年末的总资产。△REVit是i公司第t年和第t-1年主营业务收入之差。△RECit是i公司第t年和第t-1年应收账款之差;PPEit是i公司第t年的固定资产原值。IAit是i公司第t年的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之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模型中还增加了总经理兼任董事长、内部董事比例、股权分散度以及行业哑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表2是研究模型的变量定义。

(三)模型构建

(1)高管报酬模型的模型构建。模型(2)是本文构建的高管报酬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回归,计算出的残差ε1即为高管的额外报酬(AD)。ε1为负值,说明高管取得负向额外报酬,处于激励不足状态;ε1为正值,说明高管取得正向额外报酬,处于激励过度状态。

(2)研究模型的模型构建。模型(3)是本文根据理论假设构建的研究模型。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1)高管报酬模型的描述性统计。表3报告了模型(2)中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量。从表3可以看出,高管报酬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675667.14元和664711.62元,说明样本公司间高管报酬的差异很大,上市公司出现高管报酬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种现象的可能性较大。在人力资本价值方面,样本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管约占88.4%,即近九成的高管具有高学历。高管的平均任期超过5年,高管的平均年龄约49岁。在企业特征方面,2014年和2013年的总资产收益率变化不大。企业成长性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是0.062和0.411,说明样本公司的成长性差别较大。

(2)研究模型的描述性统计。表4报告模型(3)的描述性统计量。从表4可以看出,高管额外报酬的平均值为0,这说明回归模型符合零均值假定。经统计,额外报酬为负的公司即激励不足的上市公司有516家,额外报酬为正的公司即激励过度的上市公司有523家。国有股比例的平均值是19.2%,标准差是14.4%,最大值是85.3%,最小值是0,可见样本公司间国有股比例的差异较大。盈余管理的平均值是0,标准差是0.135,最大值是0.413,最小值是-0.316,说明样本公司间盈余管理程度的差异较大。最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的上市公司约占13.5%。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约占21.5%。由内部董事的比例平均值和标准差可知,样本公司间内部董事比例的差异较小。

(二)回归分析

(1)高管报酬模型的回归分析。对模型(2)中的变量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后发现,因变量与自变量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时,多重共线性的影响较小,报表略。表5报告了模型(2)的回归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所有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且在1%和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可以采用模型(1)估计高管的额外报酬。

注:***、** 分别表示在1%和5%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2)研究模型的回归分析。同样地,对模型(3)中的变量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后发现,因变量与自变量显著相关,但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弱,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时,多重共线性的影响较小,报表略。表6是模型(3)根据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个样本分别进行回归后的结果。从表6可以看出:首先,在激励不足的样本中,政府所有权与负向额外报酬在10%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政府所有权越高,负向额外报酬越高,高管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越严重,假设1A成立。在激励过度的样本中,政府所有权与正向额外报酬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政府所有权越低,正向额外报酬越高,高管报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越严重,假设1B成立。其次,在激励不足的样本中,盈余管理与负向额外报酬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负向额外报酬越低,假设2A成立。这意味着在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会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报酬水平,以减轻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在激励过度的样本中,盈余管理虽然与正向额外报酬呈正相关关系,但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在高管被过度激励后,并没有操作盈余管理进一步提高报酬水平,假设1B不成立。这可能是因为通过盈余管理实现报酬增加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和成本较高的方式,因为运用会计处理方式来调节账面利润,容易被审计师或监管部门发现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已经获得超额报酬时,理性的高管不愿再承担较高的风险去进行盈余管理。最后,从表6中还发现,不管是在激励不足还是激励过度的样本中,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与额外报酬在均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这说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时负向额外报酬减少,正向额外报酬增加。可见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会引起高管权力膨胀,促使其运用权力提高自身报酬,最终导致激励不足减轻,过度激励加重。另外,在激励不足时,降低内部董事比例,能减轻激励不足;在激励过度时,股权越分散的公司过度激励更严重。

五、结论

本文选择我国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政府所有权和盈余管理对高管报酬在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种不同情形下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政府所有权与高管的负向额外报酬呈正相关关系,即政府所有权越高,高管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越严重;政府所有权与高管的正向额外报酬呈负相关关系,即政府所有权越低,高管报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越严重。这说明由于政府对高管报酬契约的管制,使得在政府控制的企业中,更容易出现激励不足的现象;而在非政府控制的企业中,更容易出现激励过度的现象。第二,盈余管理与负向额外报酬显著负相关,但与正向额外报酬的正相关关系在统计上不显著,这说明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通过盈余管理来提高自身报酬,减轻激励不足的现象;但在高管报酬激励过度时,理性的高管不会采用盈余管理这一风险较高的方式来提高自身报酬。第三,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与负向额外报酬负相关,与正向额外报酬正相关,说明总经理兼任董事长会引起高管权力膨胀,促使其运用权力提高自身报酬,最终导致激励不足减轻,过度激励加重。这反映出管理层权力越大,高管报酬水平越高。本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政府的管制和干预下,高管报酬没有出现严重的激励过度的现象,六部门发布的"限薪令"等相关政策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高管激励机制,促进隐性激励向显性激励转化,以改善高管报酬激励不足的现象;另外,本文还证实了上市公司高管会通过盈余管理提高报酬水平,改善激励不足;也会利用管理层权力提高报酬水平,减轻激励不足,加重过度激励,因此建立有效的高管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极为迫切。

注:***、**、* 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参考文献

[1]吴联生、林景艺、王亚平:《报酬外部公平性、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管理世界》2010年第3期。

[2]方军雄:《高管权力与企业报酬变动的非对称性》,《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3]曹慧:《市场化水平、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激励》,《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第15期。

[4]黄辉、张博、许宏:《管理层权力、国有控股与高管报酬激励》,《经济问题》2013年第1期。

[5]曹慧:《行业竞争、股权性质与高管薪酬激励》,《生产力研究》2014年第3期。

管理层所有权 篇2

1、与GMP的要求不相符的是

A 药品的标签、说明书应由专人保管、领用

B 药品的标签、说明书按品种、规格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 C 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 D 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应计数入库保存

E 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计数销毁

2、不宜设置地漏的是

A.罐装前需除菌滤过的药液的配制

B.需最终灭菌的注射剂的稀配、滤过

C.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的最终处理

D.需最终灭菌的小容量注射剂的灌封

E.需最终灭菌的大容量注射剂的灌封

3、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下列药品零售企业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购进首营品种,应进行合法性和质量基本情况审核

B购进首营品种,如无进行内在质量检验能力,应向生产企业索要该批号药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或送县以上药品检验所检验

C购进记录、药品零售连锁门店的送货凭证保存至有效期后1年,不少于2年 D销售药品时,处方要经执业药师或药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 E应在零售场所提供咨询服务,设置意见簿和公布监督电话

4、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下列关于药品进货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应按照可以保证药品质量的进货质量管理程序进行

B 确定供货企业的法定资格及质量信誉

C 审核所购入药品的合法性和质量可靠性

D 对与本企业进行业务联系的供货单位销售人员,进行合法资格的验证 E签订购货合同主要以明确采购数量和价格为主

5、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三级医院药学部门负责人应由

A.具有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并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担任 B.具有药学专业或药学管理专业专科以上学历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担任 C.具有药学专业或药学管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担任 D.具有药学专业或药学管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担任 E.具有药学专业或药学管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担任

6、医疗机构制剂批准文号 格式为

A.国药准字H(Z)+4位年号+4位顺序号 B.X药制字(Z)+4位年号+4位顺序号

C.H(Z、S)+4位年号+4位顺序号

D.H(Z、S)C+4位年号+4位顺序号

E.国药证字H(Z、S)+4位年号+4位顺序号

7、医师、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等属于

A.处方前记 B.处方正文 C.处方主体 D.处方后记 E.处方附录

8、贮存条件要求为冷处保管的药品应

A.在2-10℃保存 B.在0-20℃保存 C.在0-30℃保存 D.专库或专柜、双人双锁、专帐保管 E.专柜存放、专人管理、专帐纪录

9.《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适用于

A.《药品经营许可证》验收、发证、换证及监督管理 B.《药品经营许可证》检查、验收、发证及监督管理 C.《药品经营许可证》验收、发证、变更及监督管理 D.《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换证、变更及监督管理 E.《药品经营许可证》发证、年检、换证及监督管理

10.依照《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调剂处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其“四 查”是指

A.查剂量、查用法、查重复用药、查配伍禁忌 B.查姓名、查药品、查剂量用法、查给药途径 C.查处方、查药的性状、查给药途径、查用药失误 D.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

E.查给药途径、查重复给药、查用药失误、查药品价格

11.申请药品注册的临床试验均须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执行的是 A.工期临床试验 B.Ⅱ期临床试验 C.Ⅲ期临床试验 D.Ⅳ期临床试验 E.各期临床试验

12.GSP认证管理的初审部门完成初审后,应当将初审合格的GSP认证申请书和资料移送 A.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认证中心审查 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D.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认证中心审查 E.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

13.符合申请中药二级保护品种的条件是

A.对特定疾病有特殊疗效的 B.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的 C.用于预防特殊疾病的 D.用于治疗特殊疾病的 E.已申请专利的中药品种

14.《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不适用于 A.药物临床试验申请 B.药品生产申请 C.药品进口申请 D.药品抽查性检验 E.药品注册监督管理

15.根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必须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生产的药品种类是 A.含生物碱类药品 B.非甾体类药品 C.青霉素类抗生素 D.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E.喹诺酮类抗生素

16.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下列药品批发企业出库管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品出库应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 B.药品出库应进行复核和质量检查

C.一类精神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应建立双人核对制度

D.药品出库应做好药品质量跟踪记录,以保证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质量跟踪 E.质量跟踪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17.根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下列药品有效期标注格式,错误的是 A.有效期至××××年××月 B.有效期至×X X×年X×月X×FI C.有效期至×××××× D.有效期至××××/××/××

E.有效期至××/××/××××

18.药品标签上有效期的具体表述形式应为 A.有效期至×年 B.有效期至×年×月×日

C.有效期自生产之日起×年 D.有效期至×月×日×年 E.失效期为×年×月

19.依照《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暂行)》,在中药说明书格式中,不含有 A.【药理作用】 B.【用法与用量】 C.【适应症】 D.【性状】 E.【贮藏】

20.依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药品零售企业和零售连锁门店 A.对陈列的药品应按季进行检查

B.销售药品时,不得采用附赠药品的销售方式 C.可以开架销售药品

D.购进药品,应索要该批号药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E.销售处方药应凭医务人员处方

21.《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规定,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有 A.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B.保证所经营药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C.保证企业服务质量的规章制度 D.促进药品营销的规章制度 E.保证药品经营人员业务素质的规章制度

22.制定《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目的是为了 A.加强处方教育、调剂、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B.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C.减少工作差错、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D.促进药品分类管理

E.保证《药品管理法55的实施

23.《处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处方由各医疗机构按规定的格式统一印制,急诊处 方印制用纸应为

A.淡蓝色 B.淡红色 C.淡黄色 D.淡绿色 E.白色

24.《处方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保存期满的处方销毁须经

A.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药品零售企业主管领导批准、登记备案 B.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登记备案

C.县以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备案 D.县以上监察管理部门批准、登记备案

E.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药品零售企业的主管部门批准、登记备案

25.依据《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在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受试者的权益、安 全和健康

A.应该服从于药物临床试验的需要

B。必须与对科学和社会利益的考虑相一致 C.必须高于对科学和社会利益的考虑 D.必须等同于对科学和社会利益的考虑 E.应该给予一定的保障

26.不得在零售药店销售的是 A.生化药品 B.一类精神药品 C.二类精神药品 D.抗生素注射剂 E.大输液

27.根据GSP的规定,怕压药品应 A.定期循环抽查 B.定期送样检查 C.采取隔离措施 D.集中存放 E.定期翻垛

28.中型药品零售企业的营业场所和仓库面积不应低于 A.药品营业场所的面积为50平方米,仓库为30平方米 B.药品营业场所的面积为50平方米,仓库为20平方米 C.药品营业场所的面积为40平方米,仓库为20平方米 D.药品营业场所的面积为40平方米,仓库为30平方米 E.药品营业场所的面积为60平方米,仓库为30平方米

29.国家三级野生药材物种是指

A.分布区域缩小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 B.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 C。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 D.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 E.濒临灭绝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

B型题

A.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B.二级保护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C.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D.

二、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E.五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1、羚羊角

2、金钱白花蛇

3、龙胆

A.遵循合理布局和方便群众购药的原则 B.具有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机构 C.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 D.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人员 E.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4、开办药品生产企业

5、开办药品经营企业

A.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B.二级保护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C.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D.

二、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E.五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

6、禁止采猎,不得出口

7、必须持有采药证,需要进行采伐或狩猎的,必须申请采伐证或狩猎证,不得在禁止的采猎区、采猎期,使用禁止的采猎工具进行采猎;限量出口

A.I期临床试验 B.II期临床试验 C.III期临床试验 D.IV期临床试验 E.各期临床试验 8.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受程度和药代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9.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A.其生产、包装和储存应使用专用的、安全的设备 B.必须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 C.其生产区应保持相对负压,并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D.其加工或罐装不得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其储存要严格分开 E.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与其他药品生产区域严格分开 10.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 11.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

A.前记 B.正文 C.主体 D.医嘱 E.后记 处方内容

12、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临床诊断,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

13、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发药药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章

A.一次常用量 B.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C.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D.不得超过15日常用量 E.处方用量可以适当延长,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14.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的处方为

15.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控缓释制剂的处方,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片剂的处方

16.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片剂的处方,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的处方为

17.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控缓释制剂的处方为

A.国药准字H(Z、S、J)+4位年号+4位顺序号 B.国药准字H(Z、S)+4位年号+4位顺序号 C.H(Z、S)+4位年号+4位顺序号 D.H(Z、S)C+4位年号+4位顺序号 E.国药证字H(Z、S)+4位年号+4位顺序号

18.《进口药品注册证》证号的格式为 19.《医药产品注册证》证号的格式为

A.应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B.控制堆放高度,定期翻垛 C.专库或专柜存放并指定双人双锁保管、专帐记录 D.应分开存放 E.应分类相对集中存放,按批号及效期远近依次或分开堆码并有明显标志

20.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21.药品与非药品、内用药与外用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之间

A.不小于10厘米 B.不小于20厘米 C.不小于30厘米 D.不小于40厘米 E.不小于50厘米 22.药品与墙的间距、药品与屋顶(房梁)的间距、药品与库房散热器的间距、药品与供暖管道的间距

23.药品与地面的间距

A.可以申请中药品种一级保护 B.可以申清中药品种二级保护 C.可以申请中药品种三级保护 D.可以申请中药品种四级保护 E 可以申请中药品种五级保护

24、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的

25、用于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的

 A.2年 B.3年 C.5年 D.1年E.7年零6个月

26、《进口药品注册证》的有效期为

27、《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28、对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新药品种设立的监测期不超过

A.白色 B.淡绿色 C.淡蓝色 D.淡黄色 E.淡红色

29、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的颜色 30、急诊处方印刷用纸的颜色

31、麻醉药品处方印刷用纸的颜色

A.一次常用量 B.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C.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D.逐日开具,为1日常用量 E.一次常用量,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

32、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的处方

33、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的处方

34、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

A.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 B.中药

C.中药饮片 D.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 E.新发现和从国外引种的药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 35.国家对药品实行品种保护制度的是

36.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销售的是 37.不得在市场销售的是

38.药品生产或经营企业可以从不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的是

A.应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 B.应凭《医药产品注册证》 C.应取得《进口准许证》 D.应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 E.应取得《进口药品通关单》。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39.进口单位向海关办理报关验放手续 40.进口在台湾地区生产的药品

41.进口在英国的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 42.进口在港澳地区生产的药品

A.红色色标 B.黄色色标 C.绿色色标 D.蓝色色标 E.橙色色标

依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药品储存实行色标管理 43.待发药品库(区)44.退货药品库(区)45.不合格药品库(区)

A.洁净度级别为A级 B.洁净度级别为B级 C.洁净度级别为C级 D.洁净度级别为D级 E.洁净度级别为E级

46.最终灭菌药品中,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最终处理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要求 47.注射剂浓配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要求

48.供角膜创伤或手术滴眼剂的配制和灌封生产环境的空气洁净要求

A.羚羊角 B.龙胆 C.穿山甲 D.当归 E.水牛角

依照《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49.属于资源严重减少的野生药材是 50.没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的植物药材是 51.属于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是

52.属于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是

A.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C.国务院科技管理部门 D.国务院经济综合主管部门 E.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 53.批准新药临床试验的部门是

54.制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办法的部门是 55.颁发新药证书的部门是

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C.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D.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E.优良药房工作规范

56.药品零售企业应当执行 57.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当执

A.查处方 B.查药品

C.查配伍禁忌 D.查用药合理性 E.查医生的签名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四查十对” 58.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属于 59.对临床诊断属于

60.对科别、姓名、年龄属于

61.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属于

A.ZC+四位年号+四位顺序号 B.SC+四位年号+四位顺序号 C.S+四位年号+四位顺序号 D.BH+四位年号+四位顺序号 E.国药准字J+四位年号+四位顺序号

62.在境内销售香港生产的中成药,其注册证证号的格式应为 63.境内分包装从印度进口的化学药品,其注册证证号的格式应为

A.大容量注射剂 B.粉针剂 C.固体制剂 D.液体制剂 E.冻干粉针剂

64.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的属于 65.以灌装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的属于 66.以同一配液罐一次所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品为一批的属于

67.以同一批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的属于

A.10℃ B.15℃ C.20℃ D.25℃ E.30℃

68.药品批发企业的药品常温库的温度不得高于 69.药品批发企业的药品阴凉库的温度不得高于

A.保存3年或以上 B.保存5年

C.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少于2年 D.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少于3年,E.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少于5年 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

70.药品生产企业的药品销售凭证应当 71.药品经营企业的药品销售凭证应当 72.医疗机构的药品购进记录应当

A.【用法用量】 B.【药物相互作用】 C.【禁忌】 D.【注意事项】 E.【不良反应】

根据《化学药品和治疗用生物制品说明书规范细则》 73.欲了解合并用药的注意事项,可查阅

74.欲了解该药品不能应用的各种情况,可查阅 75.欲了解用药过程中需观察的各种情况,可查阅 76.欲了解用药疗程或者用药规定期限,可查阅

A.国内供应不足的药品 B.新发现和从国外引种的药材

C.有关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 D.生产新药或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 E。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 77.国务院有权限制或者禁止出口的是

78.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方能进口的是 79.无须从具有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的是

A.国务院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C.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D.省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 E.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80.生产注射剂的药品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工作由 81.生产放射性药品的药品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工作由 82.生产片剂、胶囊剂的药品生产企业的GMP认证工作由

A.蓝色标志 B.红色标志 C.黄色标志 D.绿色标志 E.橙色标志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规定 83.不合格药品库(区)是 84.退货药品库(区)是 85.合格药品库(区)是

A.当日 B.三日 C.五日 D.七日 E.十四日

86.处方的有效期限一般为 87.处方最长有效期不得超过 88.急诊处方的用量一般不得超过 89.一般处方的用量不得超过

A.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 B.以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 C.以同一配液罐一次所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 D.以同一批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

E.以同一批药液使用同一台冻干设备在同一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 90.注射剂的一个批号为 91.粉针剂的一个批号为

92.口服液制剂的一个批号为

A.零售药店 B.零售连锁药店 C.医疗机构 D.定点零售药店 E.定点医疗机构

93.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处方外配服务的应为

94.需要定期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处方外配服务及费用发生情况的应为

A.羚羊角 B.石斛 C.蛤蚧 D.蟾酥 E.斑蝥

95.属于资源严重减少的野生药材是

96.属于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是

97.属于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是 98.属于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且是毒性药材的是

A.新药申请 B.进口药品申请

C.、补充申请 D.已有国家标准药品的申请 E.药品生产申请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

99.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药品的注册申请是 100.境外生产的药品在中国上市销售的注册申请是

A.《进口准许证》 B.《进口药品注册证》

C.《医药产品注册证》D.《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E.《进口许可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 101.国外企业生产的药品进口需取得

102.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企业生产的药品进口需取得

103.医疗机构因临床急需进口少量药品,应向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 持有

A.应避免与其它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

B.应与其它药品生产厂房分开,并装有独立的专用的空气净化系统

C.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与其它药品生产区域严格分开 D.不得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其储存要严格分开 E.必须与其制剂生产严格分开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 104.生产β一内酰胺结构类药品 105.生产激素类化学药品

106.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等生产操作

A.赛加羚羊 B.甘草 C.龙胆 D.洋金花 E.罂粟

107.种植单位必须有专人负责,严加保管、严禁自行销售和使用的是 108.属于国家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是 109.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是 110.属于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是

A.以同一配液罐一次所配置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 B.以同一批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

C.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 D.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 E.在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 111.中药液体制剂的一个批号为 112.连续生产的原料药的一个批号为 113.固体制剂的一个批号为

三、多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不得限制门诊就诊人员持处方到药品零售药店购买 A.麻醉药品 B.儿科处方的药品

C.老年科处方的药品 D.医疗用毒性药品 E.妇科处方的药品

2.某药品生产企业在核对药品包装时,发现印有批号的标签剩余,标签领用人应 A.核对使用数及剩余数是否与领用数相符

B.将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退回专库存放并作好记录 C.将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交岗位操作人销毁并作好记录 D.将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交标签保管员销毁并作好记录 E.将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交专人负责计数销毁并作好记录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产品生产管理文件主要有 A.批生产记录 B.批检验记录 C.生产工艺规程 D.岗位操作法 E.标准操作规程

4.《药品经营许可证》应当载明

A.企业名称 B.法定代表人或企业负责人姓名 C.质量负责人姓名 D.经营方式 E.经营范围

5.某药品经营批发企业,有少量的销后退回药品,对该批药品的正确处理有 A.凭销售部开具的退货凭证收货 B.做好退货记录,存放药品库红色区 C.做好退货记录,存放药品库黄色区 D.经验收合格,存放药品库绿色区 E.退货记录应保存3年

6.若某药品有效期是2006年9月,则在药品包装标签上,有效期的正确表述方法可 以是

A.有效期至2006.9.30 B.有效期至2006.09 C.有效期至2006/9 D.有效期至2006~09 E.有效期至2006年09月

7.依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对药品零售企业购进药品 A.应有合法票据

B.应建立购销记录,做到票、账、货相符 C.应建立购进记录,做到票、账、货相符 D.购进票据和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两年 E.购销票据和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8.必须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是

A.经营处方药的批发企业

B.经营非处方药的批发企业

C.经营处方药的零售企业

D.经营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

管理层所有权 篇3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干部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国有资本、私有资本及其他自备的混合型企业正在日益丰富,这给企业的干部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干部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我所在的公司,主要负责母杜柴登矿、纳林河二号矿、沙拉吉达矿项目建设。根据中煤集团与各方股东的协商结果,中天合创煤炭分公司管理的门克庆矿、葫芦素矿近期也将划归鄂尔多斯分公司管理。按照当前鄂尔多斯分公司管理矿井中,在建矿井生产能力达到5000万吨,预计2013年底开始,陆续投入试生产。按照中煤集团发展规划,鄂尔多斯基地内即将取得矿权的达海庙井田等煤矿,也将随着项目推进情况划归鄂尔多斯分公司管理。负责管理的煤矿项目都是中煤能源控股或者持股的煤炭企业。

公司从2009年12月成立,至今已4年有余,公司从成立至今一直在积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干部管理也探索一些具有企业自身特点的干部管理方法,下面将针对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在所属项目公司根据合作初期合作协议规定,中煤能源派出董事长,博源集团(远兴能源)派出总经理。由于企业所有制形式的特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是被封死的,即天花板效应,既不太可能进入鄂尔多斯分公司总部担任更高层级的领导,也不太可能进入博源集团(远兴能源)担任领导。那么如何激励其认真工作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2)员工来自不同的企业,工作经历也有较大的差别,带来企业文化的差异。由于新建企业和合资企业的双重性质、我们的员工和干部来自不同的企业,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造成在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企业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行业差别大。原企业属于化工企业,而现在是煤炭企业。两者的差别较大,由此带来的认知差异性较大。

二、解决思路

1.建立职业经理人负责制

根据企业特征,我们从2012年年初开始于项目公司总经理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将公司生产进度、费用控制、安全责任等各项指标全部在经济责任状中予以明确,年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按照不同比例计入项目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的年度考核中。使其更加强化责任。

2.建立量化考核标准

积极探索建立“精细规范、指标量化、绩效关联”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干部管理任务指标化、工作考核精细化。要通过民主测评、听取汇报、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对照打分等方式,加大对干部履行职责、抓工作任务落实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形成考核意见。

3.建立360度考核制度

对项目公司的领导采取项目公司班组评价、主要负责人评价、公司领导班子评价、项目公司班子成员评价、管理人员及职工代表评价四个维度进行。采用上级、平级、下级进行评价,保证了评价的科学、全面。

考核结果作为下一步培训、晋升、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同时将考核结果提交董事会,作为是否胜任的重要依据。

4.促进文化建设

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总方针引导下,积极推进企业子文化系统建设,完成分公司理念识别系统征集工作和《中煤鄂尔多斯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拟形成以“家”思想、“船”文化为核心的具有“和”文化底蕴的企业文化子系统。创建分公司内部刊物,用好电子屏及内部网站、设立工作微博,加强思想舆论引导,积极促进、企业文化的建立。以文化引导员工、以和聚气、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5.加大培训力度

培训工作不仅要体现在对员工的技能水平的层面,更要注重管理干部的培训。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多种方式对管理干部进行培训,不只提高其专业管理水平、更注重其管理水平。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去优秀的煤炭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路、从有效的煤炭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实管理队伍,形成有效的“鲶鱼效应”、增强领导班子的活力和创造力。

6.大力推进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

一是要求党员干部分组分批下基层到矿井,开展检查和调研工作,积极、主动帮助基层研究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针对性。二是要求黨员干部切实改进和端正学风,党群组织设立每周学习会制度,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出成果。

7.建立干部准入和退出机制

建立起正常的优胜劣汰和竞争更新机制。一方面强化竞争性干部选拔工作。加大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的力度,使优秀人员脱颖而出,更好地体现以素质取人、依民意选人的公平公正原则。二是建立任职资格制度。实行干部任职资格准入制度,使个人能力强、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人能够逐步进入领导层。三是全面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要不断完善任期制度,把任期制适用范围从选任制扩大所有管理人员中去,其任期与选任制干部的任期同步,以利于组织上全面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廉。四是继续探索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淘汰制度。要根据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干部正常退出标准,通过健全的制度和措施,确保干部退出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谢军,黄建华.试析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经济师》,2012年 第10期

[2]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烽火科技》,2013(6)

管理层所有权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了巨大的飞跃,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被各国刮目相看。农业生产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 粮食产量、棉花、花生、油菜籽、甘蔗、甜菜等其他主要种植业产品产量, 由改革之初到现在分别提高了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五百, 及时地满足了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农村土地出现了新的矛盾:

(1) 近年来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而诱发了一系列强征、强占农民土地的问题, 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甚至激化了社会矛盾, 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2) 随着中国第二、三产业实力的逐步加强和城市化不断推进, 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 于是便出现了部分农民“弃农从工”的现象, 由此便相应的出现了部分相对剩余的耕地。在家留守的劳动力素质明显偏弱, 多为老人、儿童和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不高的成年人。劳动力的素质不高直接影响了先进农用技术和农用机械的推广, 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限制了土地使用效率的提高。

(3) 由于受现行土地所有权的束缚, 土地的供求关系不协调, 土地供应不能有效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农村出现大量土地闲置, 农民增收困难;另一方面其他行业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 需要大量进口;再就是城市房价飞涨, 广大城市居民面临巨大的住房压力。

由此可见, 适时地分析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解决的对策及预期效用

在政府的有效调控之下,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既能保证社会的长远发展, 又可以满足土地相关主体的利益。根据目前农村土地出现相对过剩与其他行业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并存的现状, 有必要适当放宽土地的使用权流转限制, 使闲置土地能有效的流转到农业专业户的手中, 使其能达到相应的生产规模, 以推广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农用机械, 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这样不仅能有效满足市场的需要, 保障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 而且在农业生产效率有较大提高以后, 释放出的土地资源经合理规划可转为他用, 以满足城市化对土地的巨大需要。

三、意义

1. 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各市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 合理安排所掌握的资源要素的流向, 满足市场需要, 并按市场规则获得相应要素报酬。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动, 既能满足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又会大大解放在一定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 为其向城市转移解决后顾之忧。同时这也是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 只有实现了资本、土地、劳动力等各种要素的完全有效流动, 才能真正实现完全的市场经济。

2. 有利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民在获得了可观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收入, 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较之早期的农民工, 他们更有积极性到城镇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经济活动, 从而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 调整“三驾马车”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改变长期以来过分依赖对外贸易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

3. 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需要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较好, 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之一。各国对各种生产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而我国面临的形势又空前严峻, 有关资料表明:2005年我国棉花和大豆的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28.9%和32.0%。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流转, 使耕地资源适度集中, 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的边际效益, 增加市场供给, 有效的缓解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业的需求压力, 降低国民经济必须的基础原料的对外依存度, 这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有利于国民素质的快速提高

当广大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以后, 必然会满足长期以来被压抑了的对教育和技术的需求,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人们开始普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条件等客观限制, 广大农村地区的人口素质一直远低于城市。随着土地有效流转的实现, 再配合以适当的户籍改革措施, 必然能加大人口流动, 提高劳动力配置效率,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在发育完全的劳动力市场上, 人力资本投资必然会得到相应回报, 从而进一步提高全社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

综上,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 在政府的有效引导下, 通过改革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管理制度, 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这种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属于农民长期承包耕种的土地管理问题也被提到需要改革日程上来, 其中集中的体现在土地所有权的流转方向问题, 本文对此加以探究。

管理层所有权 篇5

摘要:在现代医院财务工作中,财务管理作为医院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服务和保障职能。努力做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经费利用率,增强医院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医院财务管理、资金管理、监督

医院财务工作作为医院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医院医疗改革过程中担负重要的任务,发挥着重要的服务和保障职能。努力做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经费整体效益,增强医院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围绕医院自身特点和工作重心做好新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变革财务管理制度

(一)增强财务节约意识,控制成本支出

从医院发展建设的总体布局来看,强化各级人员的节约意识,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公共事业维持性经费中行政消耗性开支在标准经费中占有相当比重,在医疗经费中非成本性医疗支出也必须严格控制。各级领导和事业管理部门必须合理计划、科学安排、最大限度地消除浪费,努力做到紧中有为,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是由财务部门依据物资集中采购小组的计划采购细则实施资金集中支付,切实从源头上遏制各种跑、冒、漏等不良现象发生,最大限度地节约经费并发挥其经费使用效益。

2、是要加大对医疗非成本性支出的管理力度,严格落实医疗药品、医用耗材等招标采购,有效实施集中采购、集中支付管理办法,真正实现管的不买、买的不管的相互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3、是要加强对易超难管的水电费、取暖费、车辆维修管理费等标准经费采取限额包干绩效管理,与责任和岗位挂钩;

(二)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财务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工作质量的优劣,医院财务工作千头万绪,大量而具体,且专业性极强。因此,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敬业心强的财务干部队伍尤为重要。

1、是要抓好人员政治教育,把牢思想根基,并结合医院财务工作特点和人员思想实际进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等方面教育,紧紧围绕当好参谋、出好点子,勤俭节约、科学理财上建功立业;

2、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综合素质,通过继续教育深化多层次,全方位在职和脱

产学习。并结合岗位练兵,以会代训等途径,分批分期组织人员短期再培训学习,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使医院财务人才建设日新月异,稳步提高。

(三)严格管理和有效管理相结合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规性和业务性很强的系统工作,其作用很广、内容很多。大到年度预算草案、重大支出、安排意见以及重大财务措施方案的决策,小到办公用品的登记、印鉴的保管,都要有相应的具体工作管理措施。只有用严格统一的财经法规规范整个财务活动,不断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才能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其经费使用效益。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

1、是要结合医院财务保障工作相对复杂、业务相对集中的实际,进一步完善所必须遵守的日常财务管理规定,确保医院财务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是根据医院的发展形式和财务工作的实际需要,实施院、科两级全成本目标管理,制定相应的各项管理细则,并将项目考核评判内容予以公开、量化;

3、是要结合医院会计成本核算软件的应用,完善会计操作规程,并在实践中加以补充和创新,使之成为更切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便于操作的管理系统。

二、完善财务管理的组织流程,进行有效监督

(一)坚持领导负责制。

1、是坚持领导集中理财、议财、管财制度并将之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在实现宏观决策上科学论证、集体研究,切实把好经费使用的“方向盘”;

2、是坚持领导分工负责制,明确职权范围。组织要明确各级领导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避免因各自为政而导致财权和财力分散,对大项经费支出要逐级申请、列会研究,严格落实单位领导联合审批负责制;

3、是实行组织定期议财制度。组织要根据年度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分析财务工作形势和理财方向,及时总结用财经验,针对性地查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及时研究调控措施和解决办法,防范各种资金风险。

(二)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做好收支平衡

实行财务集中统管是整治财经秩序的重要措施,财务集中统管的表现形式是“综合”,有效的财务统管需要完善的综合管理作为载体。因此,严格落实财务规定,充分发挥纪检、审计、财务部门的职能监督作用,采取经常性、不定期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检查极为重要。同时也为防止各项经费收支游离于财务统管和党委宏观监控之外。通过财务集中归口、一个帐户管理对于做好单位增收节支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坚持依法理财、强化审计监督

落实依法理财,合规用财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才能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才能使医院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1、是有效落实财务把关监控,要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财务部门要认真执行年度经费预算,严格审核、报销,按规履行财务监控把关职能;

2、是要建立健全事业部门的内部监控,通过计划审查、实物验收、领导审批等环节管住经办人;

3、是完善各项审计监控。通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程审计和专项经费审计等,有效地发挥审计部门的监控作用。

三、规范监管制度,明确管理责任

(一)落实预算管理制度,防止无计划支出

预算管理是医院实施财经宏观调控,优化经费流向流量的重要手段。合理安排、科学决策是预算的根本保证,要把握好预算管理的方向,就要实现经费投向正确、合理。

1、科学编制预算。各级要自觉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要坚持“适度从紧”和“积极平衡”的财经政策,试单位财力允许合理安排年度预算;

2、坚持预算执行考评制度,考查考评项目和内容,采取查预算、查帐本,查经费开支范围等,进行严格考评

3、切实落实好预算,增强预算的“刚”性,预算一经组织批准将带有其法规性,各级部门要不扣不折地认真贯彻执行;

(二)明确管理责任制,严防权力失控

建立财务工作管理责任制,将单位财务工作的目标按岗位职责层层分解,目标到人、责任到人。

1、是认真执行财务工作责任制,坚持谁管谁负责、主管负全责的原则,划分领导管理责任、管理权限和管理目标。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行其权;

2、是明确管理者的管理责任,落实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出问题谁负责,领导干部既要守法、用法又要敢抓敢管、用好权力,履行好管理职责;

3、是严格考评和奖惩措施。对依法管理较好的事业部门和责任人要表彰奖励,对执行制度不严、不负责任造成损失和浪费的要依据纪律规定进行通报、处理。

(三)规范物资集中采购,堵塞各种漏洞

实施物资集中采购,集中支付是新的经济形势下,加强党风廉正建设,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办事公开、透明的一项新举措。在管理和操作上着力抓了以下三点:一是严格采购计划。院医疗设备采购小组和物资、工程采购小组根据各自担负职责、任务,严格按采购细则汇总、申报采购计划。二是规范采购行为。两个采购小组按部门申报项目组织公开招标,进行多轮谈判、货比三家、集体决定、按规签约。三是规范资金支付程序。财务部门根据院集中采购小组的采购计划、采购合同按规定程序支付,既要有经办人办理物资出入库手续又需有采购小组指定人员签字验收,真正做到资金结算准确无误。

参考文献:

【1】.孟杰.《新编医院财务管理》[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2】.王开田,李连军.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及其发展趋势.《财务与会计》[J].2001年

(1):12

【3】.吕申国,朱虎林.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 [J].河北财会.2001年.(2):28-29

【4】.张国英;张双雨;;浅谈如何做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J];中国医院管理;2007年08期

与员工分享所有权 篇6

从理论上,这有点像私人企业转变成一家员工持股公司,虽然通常能使公司朝着民主、公平和透明的方向前进,但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做到。毕竟,虽然愿意洗车的人更多了,但在好像和自己关系不如以前亲密了。

最初,约翰也是想寻找一种永久留住忠实员工的方法,他们应该比小时工分到更多的蛋糕。在那个时候,他突然有了极大的热情投资财政和情感。公司分享所有权系统实施后,几乎所有员工:都非常愿意留下来,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意味着以下6点变化。

1.参与:不管你的薪酬是高是低,实施员工持股之后,你成为公司的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除了潜在的收入之外,你会自然地将公司当成利益相关体,进而积极参与各项事务。

2.义务:员工所有制,是员工与公司建立的深層关系,以及公司对员工更大的义务与承诺。

3.责任:当制定决策与承担结果的是同一个人,相信决策会更慎重,对结果更负责任。

4.生产力:一个民主的工作环境能鼓励员工们创造更好的成绩。

5.自由:责任与所有权分享后,创始人其实拥有更多的自由,其失去控制力的风险反而减少。

管理层所有权 篇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盈余管理问题就已经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 不管是关于盈余管理定义、手段、动因还是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 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尽量减少盈余管理的现象, 避免盈余操纵。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一种会计行为, 更是一种管理行为, 要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的产生就必须从根源上抓起。以1999年《蓝带委员会关于提高审计委员会效果的报告和建议》作为标志, 从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开始, 美国在寻求对付盈余管理的对策时, 重心已经转向了公司治理。而大股东控制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大股东控制现象。Jensen和Meckling认为大股东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抵制经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有动力和方法来约束经理人员的自利活动, 从而对企业价值产生正的效应。Shleifer和Vishny认为当大股东的所有权超过一定临界点时, 就能够完全控制整个企业, 并获取小股东无法得到的控制权私人收益 (Privatebenefits) 。LLSV (1999) 开创性地从终极所有权 (实际控制人) 出发对金字塔持股进行了深入研究, 发现终极控制股东通过金字塔持股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 从而产生侵害小股东利益的动机, 最终损害公司价值。从现有的文献来看, 以往的研究较少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直接追踪到实际控制人, 也较少地涉及到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的角度。本文根据CSMAR数据库中2004年至2007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 考虑了实际控制人持股、股权制衡和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控制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旨在揭示实际控制人的所有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内部公司治理是企业有关控制权与剩余所取权的一种制度安排, 这种制度安排的内在逻辑就是通过制衡实现对代理人的约束与激励。现代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组成的一组契约。利益相关者共同拥有着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 他们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分配来实现自己的利益, 通过控制权的分配来相互制约。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公司治理必然要求合理的股权结构。由于公司治理是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 股权结构又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显然可以预期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是有一定的制约作用。Berle和Means (1932) 认为分散的股权结构可以导致经营者控制, 从而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 内部人通过他们拥有的信息优势, 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很容易产生偏离股东要求的盈余管理行为。而现实世界中存在最多的是股权集中现象, 即便在证券市场最发达的美国, 也发现了数百家公众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了50% (Holderness和Sheehan, 1998) 。Shleifer和Vishny (1997) 认为当所有权高度集中到大股东身上时, 代理问题就从股东与管理者的代理冲突转向控股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 产生大股东控制问题, 这是第二类委托代理理论。大股东控制了上市公司后, 就可以通过各种隧道行为 (Tunneling) 来转移上市公司的利润, 从而获得其它非控制性股东无法得到的收益。这样, 大股东就有动机采取一系列的盈余管理手段去剥夺上市公司和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假设:

假设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呈正相关关系

在大股东控制的公司中如何有效地约束大股东行为, 学者们强调股权制衡力量对约束控制性大股东剥削行为的重要作用。国外研究普遍认为, 股权适度集中且具有一定股权制衡特点的所有权结构既可以起到对大股东的激励效应, 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大股东对公司利益的侵占。Gomes等在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情况下, 对大股东之间事后的讨价还价行为进行探讨, 通过理论模型证明多个大股东之间的互相约束和监督能有效限制控制股东的侵占行为, 减少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决策行为, 从而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Lehman (2000) 、Volpin (2002) 和Benjamin (2005) 等利用不同国家上市公司数据证实, 存在股权制衡的所有权结构有利于约束控制性股东的剥夺行为, 从而提高上市公司价值。Pagan和Reol (1998) 研究了多个大股东的存在对于抑制资产掏空等掠夺行为的作用。他们认为, 多个大股东的存在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 从而可以有效地限制大股东的掠夺行为。Bennedsen和Wolfenzon (1999) 的研究结论最为引人注目, 认为对投资者保护不完善的情形下, 通过由少数几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 使得任何一个大股东都无法单独控制企业的决策, 则可以起到限制掠夺行为的作用。徐莉萍等研究表明, 整体而言股权制衡并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 而且过高的股权制衡程度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有负面影响;孔翔等 (2005) 研究也表明, 股权制衡的力量越强, 公司绩效越差。刘星、刘伟 (2007) 认为, 在第一、二大股东均为非国有性质的公司中, 大股东更加倾向于达成共谋而非彼此监督。事实上,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因此, 大股东之间可能更加倾向于采取共谋而不是互相监督的方式。就此假设:

假设2: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是通过所有权来衡量的, 大股东往往通过掌握相对较少的现金流权来实现对公司的实质控制 (La Portaetal., 1999;Claessensetal., 2000;Lins, 2003) 。控股股东侵占其它股东利益的同时也会损害整个上市公司的利益, 进而损害了自身的现金流收益, 给定其它情况, 较高的现金流权将会导致较低的侵占, 因此, 公司的绩效与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呈正向关系, 这种效应称之为“正向激励效应”。另一方面, 控股股东通过交叉持股、金字塔持股等方式使其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出现分离。当控制权较大时, 控股股东将有较大的动力去侵占其它股东的利益。因此, 公司的绩效与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的分离呈负相关关系, 这种效应称之为“负向侵占效应”。朱滔 (2007) 以2004年全部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 最终控制人所拥有的现金流权的提高, 可以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绩效, 说明控股股东现金流权的增加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 而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越大, 上市公司绩效水平越低。因此提出:

假设3:最终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假设4: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

(二)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深圳国泰安公司的CSMAR数据库以及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CCER数据库, 观测区间为2002年至2007年, 并对初始样本进行了以下筛选:剔出了含B股或H股的上市公司, 因为这些公司面临境内外双重监管, 与其他公司的监管环境不同;剔除了金融保险业的上市公司, 因为这些公司存在行业特殊性;剔除了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公司, 因为琼斯模型不太适合描述房地产行业的应计项目;剔除了数据不全以及数据明显异常的公司, 最终得到4367个观测。

(三) 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

本文采用分行业横截面回归计算出来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 (用上年末资产进行平整后) 作为盈余管理程度变量。在应计制会计模式下, 会计盈余包括经营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额两部分, 因此理论上盈余管理可以通过操纵经营现金流量和应计利润两条途径来实现。但由于经营现金流量一般与公司销售和收款政策等密切相关, 与会计选择的关系不大, 所以经营现金流量的可操控性不强, 而应计利润项目相对弹性较大, 因此盈余管理主要通过调整应计利润来实现。由于操纵各种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最为灵活和常见, 数据也较容易取得, 因而在实证中多以应计项目作为研究盈余管理的对象。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存续时间较短, 缺乏足够的时间序列数据来保证参数估计的有效性, 因此本文使用横截面数据和修正的Jones模型 (Dechow等, 1995) 来计算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即:TAit=NIit-CFOit/Ait-1。其中, TAit是经上年总资产标准化后的总应计利润, NIit是公司i第t年的净利润, CFOit是公司i第t年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Ait-1是公司i在第t-1年末的资产总额。即:NDAit=β0 (1/Ait-1) +[β1 (△REVit-△RECit) /Ait-1]+β2 (PPEit/Ait-1) 。其中:NDAit为公司i在第t年的经上年总资产标准化后的非可操纵性应计利润额;Ait-1为公司i在第t-1年末的资产总额;REVit为公司i在第t和t-1年收入间的差额;RECit为公司i在t和t-1年应收帐款差额;PPEit为公司i在第t年的固定资产原值;β0、β1、β2为变量参数, 是以下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TAit=b0 (1/Ait-1) +[b1 (△REVit-△RECit) /Ait-1]+b2 (PPEit/Ait-1) +εit。分行业回归得到的参差εit代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 (DAit) :DAit=TAit-NDAit。

(四) 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采取DAit的绝对值作为被解释变量, 这是因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既可以利用盈余管理来调高利润保持上市公司的配股资格线以及上市资格, 也可以利用利润平滑的方式进行巨额摊销。同时本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来衡量股权集中度;用第二到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比值作为股权制衡度的表征变量;用最终控制人每条控制链条上的持股比例乘积之和作为最终控制人的现金流权;用最终控制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比值作为最终控制权两权分离程度。另外, 本文还设置了4个控制变量:一是公司规模。公司规模往往与政治成本大小相关, 国外一些研究认为, 大企业更难防御不利的政治行为, 从而偏向于降低盈余的会计程序。在我国, 很多企业与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规模越大, 对该地区的经济影响也越大, 大公司受到社会关注的程度也越高, 相对来说, 信息不对称现象较轻, 盈余管理会受到限制。同时, 公司规模还是其他一些影响因素较好的替代性控制变量。本文采用资产总额的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控制变量。二是资产负债率。债务契约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会计选择。在我国, 债务契约限制也越来越多。一般说来, 资产负债率越高, 则受到的契约限制越多, 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因此, 采用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作为控制变量。三是盈利能力, 用净资产收益率来表示。在我国, 由于存在着配股、增发等行为往往需要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 此外, 也有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戴上ST或PT的帽子, 往往会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引入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上市公司业绩的控制变量。四是交易状态, 不同交易状态下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动机不同, 因此本文还控制了交易状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相关变量定义见 (表1) 。为了检验研究假设, 设置如下回归模型:EMit=β0+β1FIRSTit+β2CONTROL… (1) ;EMit=β0+β1 BALANCEit+β2CONTROL… (2) ;EMit=β0+β1FIRSTit+β2BALANCEit+β3CONTROL… (3) ;EMit=β0+β1FIRSTit+β2CFRit+β3CONTROL… (4) ;EMit=β0+β1FIRSTit+β2SRit+β3CONTROL… (5) 。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表2) 是全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从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第一, 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的最小值是0.00005, 最大值是14.60712, 有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小, 而有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又相对较大, 均值是0.60974, 上市公司一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盈余管理现象;第二, 第一大股东持股的最小值是0.04830, 而最大值已经达到了0.85000, 均值也已经达到了30%以上, 说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还是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第三, 股权制衡度的均值只有0.57579, 其余大股东对相对于第一大股东的比值较小;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系数的最大值是13.44840, 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均值也是1.57874, 说明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注:表中提供的是最小二乘法回归系数, 括号内是相应变量的t统计量, “***”、“**”和“*”分别表示在1%, 5%和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注:表中提供的是最小二乘法回归系数, 括号内是相应变量的t统计量, “***”、“**”和“*”分别表示在1%, 5%和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二) 相关性分析

(表3) 是全部变量的相关系数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符合假设1。股权制衡度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说明股权制衡度越高, 盈余管理相对水平越低, 这是因为其余大股东的制衡起到了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 这只是统计性描述的结果, 但是不一定能够得到回归结果的支持。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 这与假设3相符, 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系数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 与假设4相符。交易状态、净资产收益率、资本对数、债务资产比都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 这些变量的系数都与理论相符。

(三) 回归分析

在 (表4) 中看到模型一和模型三中第一大股东持股的回归系数都为正, 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 这一结果验证了假设1。但在模型二中股权制衡与盈余管理呈负相关关系, 结果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没能验证假设2。 (表5) 分别对全样本和按照现金流权中位数分组后的分样本进行的回归, 回归结果显示, 模型四中, 现金流权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负相关, 而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最终控制人的现金流权越大, 可操纵性应计利润越小, 与假设3相符。模型五中, 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分别在10%的水平上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正相关, 说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 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与假设4相符。当控制权和现金流权高度分离时, 大股东进行盈余管理的成本要远远小于其从中获得的收益, 因此大股东有充分的动力进行盈余管理。分样本的结果显示, 在现金流权小的子样本中, 大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与可操纵性应计呈非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现金流权大的样本中, 大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与可操纵性应计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从 (表6) 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不管是分散控制、相对控制还是绝对控制样本中, 大股东掌握的现金流权和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但是这种结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分散控制和相对控制的子样本中,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指数与盈余管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大, 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结果没有通过显著性性检验。但在绝对控制的子样本中, 这种结果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在绝对控制的子样本中对盈余管理程度的正向影响最显著。因为此时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 随着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程度的增加, 盈余管理越来越有利于大股东的利益, 所以盈余管理程度也会随着增加。

四、结论与局限

(一) 结论

21世纪初我国上市公司和股票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经济建设的腾飞发展对资金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市公司规模和数量扩大是必然的趋势, 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和挑战, 只有搞好基础建设才能确保中国股市健康的发展, 打好这个基础, 不但要求上市公司自身治理机制的加强, 更需要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代理问题的研究伴随公司治理产生, 对如何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 保护好中小投资者利益, 股票市场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本文实证研究了实际控制人所有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最终发现:第一, 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西方发达国家要高, 而其他中小股东的股权比例较低, 存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从现有西方实践来看, 缺乏权力制约的大股东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去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从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 第一大股东持股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较之分散控制和相对控制来讲, 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权达到绝对控制程度时, 第一大股东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第一大股东的控制权达到能够绝对控制公司的程度时, 为了追逐超额收益, 第一大股东可能会采取盈余管理的方式来掏空上市公司。中国资本市场上“一股独大、股权失衡”的状态刺激了盈余管理的产生, 导致了盈余管理动机和手段的特异性。第二, 从整体来看, 股权制衡与盈余管理是正相关的关系, 但不显著, 对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第三, 从整体而言, 盈余管理程度随控制股东现金流权增加而减小, 存在“正向激励效应”;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 盈余管理程度越高, 存在“负向壁垒效应”。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越大, 最终控制股东就越倾向于采用盈余管理的方式侵吞公司财富、掠夺少数股东来增加个人收益, 因为最终控制股东这样所获得的除去掠夺成本之后的净收益要远远超过他们努力经营公司所能分得的现金流。

(二) 局限

本文不仅考虑了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其余大股东制衡作用与盈余管理的作用, 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实际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系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是针对所有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一个比较系统的研究, 研究结果也基本上能够符合所提假设。但是由于现在国内在度量盈余管理程度时所使用的方法还比较单一, 而且琼斯模型在我国也不能完全的适用, 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还应该尝试其它衡量盈余管理的方法, 并且收集更多有关实际控制人所有权结构的数据样本来进行下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孔翔、陈炜:《我国上市公司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股权结构》, 《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报告》2005年。

[2]刘星、刘伟:《监督抑或共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6期。

[3]朱滔:《大股东控制、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 《管理科学》2007年第5期。

[4]Berle A., G.Means., 1932.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New York:Mac Millan.

[5]Benjamin M., Anete Pajuste.Multiple Large Shareholders and Firm Valu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5.

[6]Claessens, S., Djankov, S.and Lang, L.H.P.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control in East Asian corporations..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00.

[7]Jensen MC, Meckling 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 1976.

[8]LaPorta, R., Lopez-de-Silanes, F.and Shleifer, A.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Journal of Finance, 1999.

[9]Lehman E., J.Weigand.Does the Governed Corporation Perform Better?European Finance Review, 2000.

[10]Shleifer A, VishnyR.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ournal of Finance, 1997.

管理层所有权 篇8

由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 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登记发证工作, 笔者结合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实际经验,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B/S (Brower/Server) 模式的农村土地所有权数据库管理系统。

1 业务简介

农村土地所有权, 是指劳动群众农村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 是农村土地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 是指农村土地所有权的主体依法提出申请, 其所在的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对其所有的土地的权属来源、界线、面积等依法进行审核确认后, 颁发农村土地所有权证。因此, 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作业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申请、外业调查、审核确认和颁发证书四个环节。

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诸多周密细致的环节中, 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外业调查 (权属界线调查核定和宗地调查) 和审核确认 (国土所收件、国土所初审、国土所复审、地籍科初审、地籍科复审、公告和局终审) 二大环节。因此, 在进一步加快和推进农村土地发证工作时, 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如何才能有效地节省经费、缩短时间、加快进度、同时降低工作负荷、减少手工重复劳动、提高发证工作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对发证涉及的各类资料和成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显然, 从技术支持角度出发, 结合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工作流管理技术, 设计和开发农村土地登记发证系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2 系统设计

农村土地发证系统作为国土部门的一个日常业务系统, 应该具有易于使用和维护、稳定性、可扩展性、可交互性和较高安全性的特点。因此, 在设计系统总体架构时, 应针对这些特点选择适当的技术方式和手段加以实现, 最终达到流程、图、文、表一体化管理的目标。

2.1 总体架构设计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如图1) 在逻辑上可分为界面层、业务层和数据层三个层。界面层包含不同的Web页面, 直接面对用户, 响应用户的功能操作和数据交互。业务层由许多功能模块组成, 界面层的每个Web页面通过调用业务层的一个或多个模块来完成不同的业务操作处理过程, 而业务层模块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最终又通过调用数据层的数据访问模块完成。

从部署角度出发, 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通常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二方面的因素。在网络硬件环境方面, 比较适合于部署基于B/S模式的Web应用系统。而且与传统的C/S (Client/Server) 模式开发的桌面应用系统相比较, 基于B/S模式开发的Web应用系统在部署、升级以及维护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W e b软件开发与实现方面, 微软.NET平台的ASP.NET作为一种编写动态交互式网页的功能强大的服务器端技术, 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定制性。所以, 农村土地登记发证系统的B/S模式架构采用ASP.NET技术开发, 数据访问 (读写) 操作主要通过.NET平台的ADO.NET实现, 登记发证流程管理通过工作流引擎技术来实现, 图形管理采用Web服务技术 (Web Service为解决分布式计算和应用软件集成而发展起来的应用程序开发技术) 调用武汉市某区地理信息中心已发布的地图Web服务来实现, 后台数据库与该局现有业务系统一样也采用Oracle, 报表设计和打印输出采用.NET平台自带的水晶报表 (Crystal Report) 实现。

2.2 功能模块设计

对现有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业务的相关规定以及武汉市某区农村土地登记发证业务的现状进行了系统需求调研后, 系统设计了权属界线核定、地籍信息管理、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权属界线图管理、宗地图管理、报表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和维护、Web服务发布、Web服务引用、工作流引擎和数据访问等十四大功能模块 (如图1) 。

(1) 权属界线核定模块。国土所权属界线调查人员登陆系统后, 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 协助完成农村所有权权属界线调查、核定工作。

(2) 地籍信息管理模块。国土所地籍调查人员登陆系统后, 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 协助完成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前的宗地地籍调查工作。

(3) 初始登记模块。具有初始登记相应流程岗位权限的用户登陆系统后, 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 通过系统后台的工作流引擎模块的协作。

(4) 变更登记模块。具有变更登记相应流程岗位权限的用户登陆系统后, 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 通过系统后台的工作流引擎模块的协作。

(5) 注销登记模块。具有注销登记相应流程岗位权限的用户登陆系统后, 系统根据用户的岗位权限调用该模块, 实现注销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的功能。

(6) 权属界线图管理模块。

(7) 宗地图管理模块。由系统的地籍信息管理模块调用, 通过Web服务引用模块调用武汉市某区地理信息中心发布的宗地图Web服务, 生成农村土地的宗地界线和宗地图并保存到ArcSDE图形库。

(8) 报表管理模块。

(9) 统计查询模块。

(10) 系统管理和维护维护模块。由系统管理员调用, 主要实现系统数据词典管理、用户、组织机构及用户权限管理的功能。

(11) Web服务模块。包含Web服务引用模块和Web服务发布模块。

(12) 数据访问模块。

2.3 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数据表、数据表字段、数据表关联、序列以及视图。数据表及数据表字段主要用来保存整个发证业务办理过程中的所有业务数据, 主要包括业务数据表和流程数据表;数据表关联主要反映业务内部的关联关系序列主要用来生成具有唯一性的编号, 如宗地编号、土地证编号、宗地权属界线编号、数据表主键等;视图主要用于统计、查询和生成报表。限于篇幅, 下面简要介绍系统数据表及数据表关联的设计情况。

系统的业务数据表主要包括:宗地信息表、宗地内含地块表、宗地内含地块的地类表、宗地界线表、权属界线表、权属界线界址点表、审核意见表、土地证表、资料存档表、数据字典表。其中, 宗地信息表为业务主表, 以宗地编号为主键, 其他子表以宗地编号为外键。值得注意的是, 宗地界线表是宗地信息表与权属界线表的关联表, 它反映了宗地界址点与权属界线界址点的实际对应关系。

系统的流程数据表主要包括:流程实例表、流程岗位表、流程岗位任务表、流程岗位任务结果表。其中, 流程实例表是主表, 采用GUID作为主键, 其他子表以流程实例表的主键作为外键。对于流程实例表除自身的主键外, 还包含宗地编号字段, 通过该字段可以实现业务数据在不同流程之间的传递。

此外, 系统数据库还包括用于权限管理的用户表、组织机构表和用户权限表。

3 系统实现

根据以上的系统设计方案, 以C#和JavaScript为开发语言, 采用Visual Studio2003开发工具, 成功地实现了武汉某区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系统的开发。系统发布和部署时, 推荐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3, Web服务器采用IIS6.0, 后台Oracle数据库采用8.17版本 (数据库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单独部署在其他服务器上) , 客户端IE浏览器要求采用6.0或以上版本。

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现, 遵循Web软件系统的分层原则, 按照农村土地发证工作的不同阶段设计功能模块, 不同模块实现不同的功能接口, 较好地实现了软件设计中的单一职责原则, 有利于分工开发, 也便于后期维护和扩展。

系统的权限管理采用不同用户角色赋予不同权限的Form验证和数据库密码验证, 保证了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同时, 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规则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核, 对可能出现的系统异常进行捕获处理和日志记录, 保证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排错和容错能力。

4 结语

本文根据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有关技术规定和要求, 对武汉市某区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调研, 提出了登记发证系统的总体框架、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采用了Web服务和工作流引擎技术, 开发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系统并得到应用。使用结果表明, 该系统达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要求快速准确的目标, 基本实现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的图、文、表以及审核流程的一体化管理, 对提高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管理的水平, 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Richard Anderson, Brian Francis.ASP, 王毅, 杨浩[译].NET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2]郑小平.Web服务原理与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管理层所有权 篇9

1 项目情况

铜鼓县二次调查土地面积1551.93平方公里, 辖3乡6镇4个国有林场, 1061个村民小组9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 全县山林面积1367平方公里, 森林覆盖率达87.4%.2012年县林业局提供180幅1∶10000纸质林权扫描资料及以村为单位的林权登记台帐, 其为林地所有权参考资料, 项目共完成集体所有宗地3710宗, 其中国有宗地304宗, 村农民集体所有114宗, 组农民集体所有3285宗, 乡镇农民集体所有3宗, 争议地4宗。

2 质量进度成本三控制在本项目的应用

2.1 质量控制

项目质量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 指挥和控制项目参与各方关于质量的相互协调活动, 是围绕着使工程项目满足质量要求, 而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实施、检查、监督和审核等有关所有管理活动的总和。测绘生产质量管理应贯彻“质量第一, 注重实效”的方针, 以保证质量为中心, 满足要求为目标, 防检结合为手段, 全员参与为基础,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促进测绘单位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

质量管理方法:测绘项目在实施中, 首先应要抓好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主要以事前, 事中为主, 事后为铺质量控制手段, 强调测绘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依据质量管理原则和方法, 本次铜鼓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 (所有权, 下同) 质量控制如下:

由此可见事中控制的关键是坚持测绘产品质量标准, 控制的重点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和质量管理点的控制。

而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对工序质量偏差的纠正;控制重点是发现产品质量的缺陷, 并通过分析提出质量改进的措施, 保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2.2 进度控制

测绘作业单位应依据项目签订委托合同, 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 同时应视项目的特点和进度控制的需要, 编制不同的控制性、指导性和实施性计划, 如外业调绘测量季度和内业建库月度施工计划等。

本项目合同签订时间为了2012年5月28日 (合同签订时间视为进场作业时间) , 到2013年8月上旬省级验收为止。历经446天, 根据省市要求, 9月底完成外业工作, 12月底完成试点村镇发证工作, 2014年5月中下旬完成县级初检, 市级复查。8月上旬完成省级验收。铜鼓县实际项目进度和计划进度如下表:

通过对比发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由于不可预见因素的出现, 计划进度比实际进度提前, 而在计划执行过程中, 由于组织、管理、技术、资金等影响, 往往会造成实际进度和计划相偏差。

此时的控制方法: (1) 制定总目标和分项目标进度 (2) 对项目全程监控, 找出实际计划进度和计划进度相差原因 (3) 合理安排项目测绘人员的各级配备。

同时制定相关措施: (1) 组织措施; (2) 管理措施; (3) 经济措施; (4) 技术措施.制定相关措施的确定有两个前提, 一是通过采取措施可以维持原进度计划, 使之正常实施;另一是采取措施后仍不能按原进度计划执行, 要对原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后, 再按新的进度计划执行。

2.3 成本控制

测绘项目成本是指测绘生产作业中所消耗的一切费用总和, 包括直接成本 (如人工费和村料费等) 和间接成本 (如管理人员工资和差旅交通费等) 。而测绘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保证质量和工期和要求下, 采取相适用的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 把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并进一步寻求最大程度的成本节约, 以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而要做好测绘施工成本的控制, 必须制定规范化的控制程序步骤, 成本控制中一般有两类控制程序: (1) 管理行为控制程序, 目的确保每个岗位人员在成本管管理过程的管理行为符合事先确定的程序和方法要求, 它是对成本全过程控制基础。 (2) 指标控制程序, 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是生产成本控制与否的关键。两个程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成本指标控制如下图

成本控制的方法: (1) 人员管理, 根据施工计划, 合理安排人员生产, 造成不必要的窝工; (2) 人工费的控制, 实际“量价”分离, 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日的比例综合确定用工量和单价, 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 (3) 仪器设备费的控制, 合理安排和充分利用仪器, 减少停滞, 保证仪器设备高效运转。 (4) 加强质量管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严把质量关, 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避免造成因不必要的人、财、物等大量的投入而加大工程成本。

3 结语

测绘项目成本, 质量, 进度三者相对独立, 但又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只有在充分分析项目特点, 制定好项目成本, 质量, 进度控制的前提下, 使其与实践生产相结合, 才能在双方约合同工期限内, 投入少的成本, 做出质量达标的合格产品, 为单位创造最大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技术要求高, 工作量大, 时间节点近, 就如何应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 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来合理安排测绘项目, 使项目按时, 按质, 按量达到验收要求作了浅析。

关键词:质量,进度,成本,控制,安排,测绘生产

参考文献

[1]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

[2]《铜鼓县农村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

管理层所有权 篇10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管理,创新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以激发市场活力、调整企业所有权结构、创新企业管理等为主要的着眼点, 是现阶段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具有较强的渐进式特征, 经历了放权、承包、多种所有制并存、国有控股等阶段, 不断成熟和完善, 但是在权力分配、竞争机制、高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仍旧较为显著。为此,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 提出了国企管理应该采取的创新策略, 具体如下:

一、平衡国企管理职权

国有企业是一个整体, 其中各种权力分属不同的机构、部门, 为了更为有效、科学地发挥国有企业的整体作用, 就需要对国有企业进行分权制衡:将国有企业权力划为所有权、管理权、监督权等“三权”, 并使三权处于相互制衡的关系。具体来说, 可以让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作为出资人, 由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可以让国资委负责日常的国企管理, 并将人事权、决策权纳入到国资委的权责体系中;监督权可以交给国有资产监督机构和工会, 发挥两个机构的协同作用;至于国资委的监督职能要进行调整, 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总的来说, 为了让国企更好地适应混合所有制改革, 就需要平衡国企管理职权, 只有如此, 才能改善国企治理结构,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为其自主经营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 若是在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仅改革股权结构, 很难彻底消除国企的陋习、弊端, 国企的改革进程、效果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改善国企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运行机制之一, 优秀的企业必须要适应市场规律, 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一味被保护, 很难得到真正的发展。以往国家对国企采取过多、不科学的保护, 催生了市场垄断, 妨碍了市场创新、行业进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要做的不是怎么去保护国企, 而是让国企参与到企业竞争中去, 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 激发出国企的内在潜力。为了改善国企的竞争机制,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 确保资本进出畅通。为了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国企改革中应完善资本进出机制, 确保资本进出畅通。资本进出畅通能够有效地避免投资者投票的乱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股权主体多元, 国企的股权结构将不再唯一, 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 若是不能保证资本通畅, 也就无法将优胜劣汰的市场作用发挥出来,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 确保资本进出畅通是国企资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其二, 完善高层聘用管理机制。为了实现管理的专业化、职业化, 国企应该招聘更多有才干的职业经理人, 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 留住这些优秀的人才, 这样国企参与市场竞争才能事半功倍。其三, 健全员工流动机制。为了给每个劳动者竞争上岗的机会, 将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劳动力市场对接, 国企改革过程中, 应该畅通员工流动, 选贤任能, 避免出现“任人唯亲”、“走后门”的现象。只有这样, 才能让国企充分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 优化资源配置, 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

三、加强国企高管管理

目前, 国企的高层管理者与公务员在身份、职称、待遇等方面的相关性、对应性较强, 国企高管、政府要职之间的调任现象也屡见不鲜。国企根本属性是企业, 而企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企业家, 而不是政府“高级干部”。为了更好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有企业应该加强国企高管管理与改革。具体来说,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 严格限制国企政府高层人员流动。国企、政府高层人员随意流动, 不但降低了国企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还限制了职业经理人在国企的求职、发展, 对国企改革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为改善这种状况, 应该严格限制国企、政府高层人员元流动。一方面要完善国企治理结构, 实现管理人员选拔市场化,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在更大的范围内选贤任能;另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国企、政府的人员流动, 政府人员流动到国企只能从中低层做起, 不能直接“空降”, 国企高管表现好的可以进入政府, 也应该从中低层做起, 以避免出现寻租行为。其二, 建立完善的国资干部系统。为了更好地适应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国资委应该牵头, 完善国企人力资源体系, 建立国资干部管理系统, 完善国企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水平, 打破国企干部、公务员行政级别对应关系, 将人力资源管理牢牢全部交由国资委独立负责。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建立责权对等的管理制度。其三, 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当前国企高管存在明显的“能上不能下”问题, 调任至少都是平级的, 从中低层做起的极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国企、政府存在的固有行政级别对应关系, 让各利益主体对调任有固定的心理预期, 另一方面是因为外部竞争力不足, 国企高管的即期收益过大, 增加了向“下”调任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国资委要做好人力资源规划, 采取“政企单行道”制度, 在选人、用人上要占据主动权, 避免职位寻租、管理者寻租的情况发生;此外, 国资委还应该监督、改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确保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和市场经济相适应, 增强国企的市场竞争力。

四、总结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增强国企活力, 提高经营效益。但是当前国企管理还存在诸多的弊端、陋习, 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创新策略。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视角的国企管理创新策略, 希望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所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杨红英, 童露.论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J].宏观经济研究, 2015, (1) :42-51.

[2]池峰.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国企管理体制与竞争机制创新[J].人民论坛, 2014, (34) :95-97.

浅论所有权保留制度 篇11

关键词:实际操作性;权利冲突;协调方式

一、概述

(一)概念

所有权保留制度,是指在买卖合同中,买受人先占有交易的标的物,若买受人未达成双方约定的条件或违反法定的条件,出卖人仍保有标的物的所有权的一种制度。

(二)类型

1.简单的所有权保留

指所有权保留仅涉及标的物的价金,是买卖合同中所有权保留的最基本形态。此种所有权保留不适用于转加工、转售等情况,仅在买受人为了自己使用的情况下适用。然而,在买受人将标的物出卖给善意第三人时,出卖人的利益就很难得到保护了,因为善意第三人可以基于善意取得制度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2.扩张的所有权保留

指所有权保留所不仅限于本合同产生的价金,还包括出卖人关联方对买受人所享有的债权及出卖人对买受人享有的除价金债权外的其他债权,即康采恩式的所有权保留及往来账户的所有权保留。

3.延长的所有权保留

由于买受人对标的物进行直接占有,很容易产生买受人转售标的物和加工标的物的情形,为了保障出卖人的利益,所有权保留不仅涉及标的物价金,而且涉及转售所得的价款及经加工的标的物的所有权。

4.复合型所有权保留

即上由上述三种类型的所有权保留相互渗透混合而成的一种类型。

二、所有权保留的设立方式

因各个国家国情的差异,导致了其所有权保留设立方式的差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合意的方式

所有权保留约定仅凭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即可成立,而不问其采用的形式。此种方式虽然简便快捷,但是不利于交易的安全。

(二)书面方式

当事人为所有权保留之约定,除须达成当事人间合意外,尚须采用书面形式为之。书面方式的主要功能在于能明确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欺诈虚伪的作用。但缺乏公示的缺陷依然存在,并未因采书面形式而得以弥补。

(三)登记方式

由于各国家所采取的立法例不同,所有权保留登记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采登记生效主义的国家,主张当事人为所有权保留之约定,除有当事人合意外,还必须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登记方能生效。在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的国家,主张当事人间的所有权保留约定非经以书面形式为之不得成立,非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四)折中方式

折中方式指的是所有权保留有的需要登记,有的不需要登记,应登记而未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折中方式可谓安全性与效率性兼顾的方式。

笔者以为,若所有权保留的标的物为动产时,采取书面方式明确当事人间的权利分配,无须大费周章的进行登记,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但如若动产的价值相对较大,可采取登记对抗的方式。若所有权保留的标的物为不动产及准不动产,因其价值一般较大,为了交易安全,应当采取登记的方式。

三、所有权保留的权利冲突与协调

(一)所有权保留的权利冲突

在所有权保留制度中,出卖人享有标的物的所有权却不占有标的物,而买受人虽占有标的物却不享有所有权。这种权利分化是所有权保留制度运用产生的必然结果,无法避免,所以没必要对此过于执拗。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当在这种利益分配格局下,如果第三人加入,会产生的问题。大致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买受人伪称自己为所有权人将标的物转让给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基于善于取得制度取得标的物,如何保护出卖人的利益?

(2)如果出卖人因其为所有人而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如何保护买受人的利益?

(3)第三人基于占有为公示常态而误以为标的物为买受人所有而支付价金或出借资金,在买受人不能交付或破产之际,如何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二)所有权保留的权利协调

(1)关于出卖人与买受人的内部利益关系冲突,可以通过明确契约,划清权利界限的方式解决。

(2)关于出卖人与买受人同第三人的外部利益关系冲突,因利益格局相对复杂,协调方式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所有权保留中买受人的期待权的让与。买受人可让与其期待权,因为出卖人保留所有权的目的是为了担保价金的全部偿付,所以由谁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对其并不是那么重要,况且,买受人对期待权的处分一般会有利于价金的清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买受人此时并未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權,故其处分行为属于无权处分,若第三人为善意,那么其可基于善于取得制度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若其为恶意,则依“恶意不受保护”原则,第三人无法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但若出卖人在处分后追认的除外。

第二,所有权保留中出卖人的取回权。出卖人之所以能够行使取回权,是因为出卖人拥有标的物的所有权,但是取回权的行使并不是任意的,需要具备一定的要件。如果买受人没有完成合同所附条件,比如,没有偿清价金,没有完成特定的行为等。除此之外,有些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出卖人的利益,在法律中往往会规定,在出卖人利益受到妨害的条件下,出卖人可行使取回权。侵害出卖人利益的情形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律行为,例如买受人未经出卖人同意将标的物转让给第三人、将标的物出质或抵押、将标的物转赠等;另一类是事实行为,例如买受人故意将标的物损坏。不过,在第一类情形中,如果第三人同意为买受人偿还剩余的价金,就可以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参考文献:

[1]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2]孙宪忠.《德国当代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管理层所有权 篇12

一、特殊管理股制度内涵及主要特征

特殊管理股制度,在国外最初称为特别权力制度,是政府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过程中为了保留对企业的终极否决权和控制权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措施。在这种制度下,政府拥有一种特殊权利,通常表现为政府保留特殊一股( 或极少数股份) 。这种特殊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同股不同权”,在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中推行特殊管理股制度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引入社会资本,使得政企分开。一方面使得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更好地施展,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留国家在改革企业中的绝对权力。

二、特殊管理股制度的两种主要模式

( 一) 双层股权制度

1. 双层股权制度的内涵

双层股权制度是指每一股享有若干表决权,也称为多权股。这种股票大多由一些特定的原始股东持有,为了保证公司的控制权掌握在原始股东手中,以限制公司外部的一些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或者约束一些国外的股票持有者对本国产业的支配权。国际上对双层股权制度应用广泛,历史久远,多用于特殊企业,如家族式企业、高科技以及特殊的传媒公司,公司拥有特殊权利,可以自行设计和发行一个或多个类别的股份及数量,这些股份都是由该公司章程所设定的,并赋予其特定优先权利,公司章程也可在合理范围之内取消或限制任何类别股的表决权或给予其特殊表决权,该种形式保证了原始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对一些外来股东对公司的权利进行了绝妙的限制。目前,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采用双层股权结构以保证创始人的控制权,双层股权结构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运用。

2. 双层股权制度的特点

双层股权制度的实施主体是原始股东,原始股东可以在所有重大事项上行使决策权。双重股权制度有利有弊。一方面,双重股权制度在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治理结构的完善上有很大帮助,公司可以更好地吸收一些外部社会资本,增强公司实力,并且内部高层也可以无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公司的发展中; 另一方面,采用双层股权制度企业以获得对企业的长期控股权为目的,对公司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进行控制,但对于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没有帮助,很多研究者早就指出了双层股权制度的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双层股权制度运用特殊,其多用于一些营利能力强的互联网公司和高科技公司,普通股东虽然没有发言权,但从中获得的利益一点都不少,因而大部分股民购买股票是为了获利,即便那些股票没有投票权。

( 二) “金股制”股权制度

1.“金股制”股权制度的内涵

金股是一种份额非常小( 通常为一股) 的股份,与普通股一样,也为股东所持有( 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政府持有) 。“金股制”起源于私有公司公众化过程中特权股的设置,政府在金股的设计中借鉴了这种思路,并在国有企业私有化中应用。“金股制”出现的时间晚,并且不同于双层股权结构,“金股制”通常是政府为了达成某些政策性目标,它仅是在公司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具有特殊权利( 主要是对这些问题的一票否决权) ,不享有分红等利益。

英国在20 世纪80 年代的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中采用了金股制,Britoil,British Ports,Jaguar Cars以及British Telecom等国有公司在随后的股份制改革中也都采用了金股制,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是1984 年英国电信( British Telecom) 的私有化,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公开募股,公司的总股本为60 亿股,政府持有1 股,为黄金股。近年来金股制在欧洲、美洲、亚洲等国家开始实施,各个国家改革环境不同,虽然都是统称“政府”持有金股,在其具体权利行使主体和持有方式上也不一样。2003 年江西省萍乡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改制项目是金股的一个典例,是我国首次引入金股的一个项目,金股在这个项目中引入之后,为企业融资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促进了金股在我国的发展。

2.“金股制”股权制度的特点

金股的一票否决权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某些重大事项的决策,金股制度一般由那些国有资产民营化的企业所采用。金股制的表决权的范围限定非常重要,一般滥用金股可能会导致战略投资者用脚投票等,其危害会比一股独大更严重。国外实行金股制度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从其实施经验来看,金股主要还是体现在否决权上。持有金股的那些股东不干预公司日常事务和公司经营。金股只有在涉及到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问题上会实施表决权,特别是一票否决权,否决不利于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行为,并不享有收益权。欧洲许多国家都有采用金股制度,从这些国家的实践来看,金股的表决权涉及的事项主要包括股权的转让、董事会的任免、外资的进入、重要资产的处置以及社会公众项目等。其中,在金股表决权的应用中外资的进入限制很普遍,对金股的持有主体、有效期、表决权范围、转让等一些事项,政府会通过法律做出严格的规定。国企私有化的企业,政府持有金股,但不可转让,将金股委托给个人或非政府机构也是不允许的。此外,大多数金股都是有一定期限的,对于期限明确的金股,到期后都转化为普通股,而对于那些期限不明确的,政府则可根据情况适时撤销金股。

三、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特殊管理股制度设计

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是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可供采用的一种积极稳妥的方式。目前,特殊管理股制度在我国还处在试点运行过程中,很多地方都还不完善,还面临着许多层面的障碍。进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试点需要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与制度的保障,确保其可以正常实施。

( 一) 应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在探索实施特殊管理股制度的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基本情况,形成自身特色。首先,设立特殊管理股制度要以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为目标。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实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而特殊管理股制度在国企混改中有利于保护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因此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要充分利用特殊管理股制度; 其次,特殊管理股制度的权利应集中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的重大事项否决权上,在其他经营权、决策权乃至高管任命权等方面可以适度放开,否则吸引战略投资者会很困难; 第三,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特殊管理股否决权的实施主体应由党委和政府统一的监管机构担任。

( 二) 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基本原则

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特殊管理股制度,将使我国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有利于吸引战略投资者,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这一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并遵循公平、公开和公正的原则,让普通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情况,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关键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日常管理,只对重要问题行使表决权。

( 三) 公司章程中应明确特殊管理股的行权程序

特殊管理股的行权程序是指特殊管理股的具体权利行使程序。我国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公司章程中应该明确限定特殊管理股的行权程序,避免政府因拥有特权而对企业过度干预,影响企业经营。尤其是涉及重大事项决策权限的时候,需要防止特殊管理股滥用权力、违反程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行权程序的确定性和公开性也会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

( 四) 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在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过程中建立约束机制也很重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权利滥用。首先,确定表决权界限,严格限制在规定的特殊权利范围之内。边界明确可防止政府干预公司日常经营与管理,从而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和决策的影响; 其次,特殊管理股的期限很重要,要进行分类设置,不同类别的期限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 第三,特殊管理股的持有主体要限定。根据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的特征,其特殊管理股持有主体应该是国有企业原始股东、国家在企业中的专设股东等; 第四,特殊管理股的持有者不可以转让,也不可以委托给个人、非政府机构和企业,这是由特殊管理股的特殊性决定的。

( 五) 完善配套措施

特殊管理股制度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同样也存在不足,其中特殊管理股持有者与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冲突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中要保护好公众投资者的利益。第一,增强信息披露公平性,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的相关制度,通过高强度的信息披露和高透明度让公众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信息,减少其利益损害程度。第二,健全公众投资者的保护机制,特别是对中小投资者,保障其利益不受到侵害。第三,完善企业监督机制。通过公司章程规定限制管理层的权利,强化对管理层的行政监督,从而防止管理层滥用权力。

摘要:特殊管理股是针对企业重大决策拥有的较多投票权甚至否决权的管理股,近年来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提出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中多次被提及,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是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益尝试。在阐释特殊管理股内涵的基础上,介绍并分析了特殊管理股制度的两种主要模式及其特点,探讨了在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进行特殊管理股制度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要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背景相结合,应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基本原则,特殊管理股的行权程序应在公司章程中予以明确,应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并完善配套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特殊管理股制度

参考文献

[1]庞沁文.特殊管理股试点怎么试[J].出版参考,2014(15).

[2]李朱.特殊管理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4(6).

[3]程柯,韩硕.特殊管理股制度刍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5(1).

[4]王筠涵.论特殊管理股制度与股权激励制度的“和而不同”[J].中国集体经济,2015(10).

[5]陈振荣,倪静静.国有传媒企业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新闻研究导刊,2015(7).

上一篇: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下一篇:对策及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