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磷脂酶A2

2024-10-19

分泌性磷脂酶A2(共6篇)

分泌性磷脂酶A2 篇1

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组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点的疾病,约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30%[1]。BECK等[2]发现,人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是存在于人肾小球足细胞膜上的一种跨膜蛋白,是本病的重要靶抗原,并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血循环中检测到抗PLA2R抗体,且阳性率高达70%。国外报道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尿蛋白水平、疾病转归及预后密切相系[3]。国内该方面的报道不多,其与病情的相关性有待探讨。本实验通过定期监测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变化,来判断治疗疗效及病情转归,进一步证实其在IMN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行肾穿刺活检证实的特发性膜性肾病55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0.45±13.82)岁。所有患者首次入院,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史,临床资料完整,无吸烟史及重金属接触史。另选取同期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9.62±15.13)岁。两组数据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收集55例IMN的血清标本及24 h尿液标本,治疗3个月后门诊随诊时收集其血清标本及24 h尿液标本,治疗6个月后门诊随诊时再次收集其血清标本及24 h尿液标本。治疗方案包括保守治疗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消肿、抗血小板聚集、降脂、中成药、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环孢素等)。治疗原则参考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lOutcomes,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4]。所有入组对象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3 000 r/min低温离心10 min,分离血清,置于-75℃冰箱中冷冻保存备用。

1.2.2 实验室指标的检测

使用本院罗氏示差脉冲极谱法全自动生化仪对所有入组对象标本完成血清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的检测。

1.2.3 血清抗PLA2R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实验原理:应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抗PLA2R水平。用纯化的人肺炎衣原体IgG抗原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原,往包被的微孔中依次加入Anti-PLA2R,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酶标抗原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显色,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黄色。颜色的深浅与样品中的Anti-PLA2R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处测定光密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AntiPLA2R浓度。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以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以上资料的组间比较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差齐时,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随机区组设计的χ2检验,两变量间关系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室指标分析

IMN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尿蛋白定量(t=4.639,P=0.000)、血清白蛋白(t=-7.933,P=0.000)、血清总蛋白(t=-7.058,P=0.000)、血清总胆固醇(t=6.927,P=0.000)、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t=5.051,P=0.000)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N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血清肌酐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6,P=0.901)。IMN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尿蛋白量定量(t=8.766,P=0.000)、血清白蛋白(t=-8.412,P=0.000)、血清总蛋白(t=-7.646,P=0.000)、血清总胆固醇(t=9.095,P=0.000)、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t=6.220,P=0.000)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N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血清肌酐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2,P=0.423)。IMN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尿蛋白定量(t=5.858,P=0.000)、血清白蛋白(t=-2.773,P=0.007)、血清总胆固醇(t=3.393,P=0.003)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MN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血清总蛋白(t=-0.701,P=0.496)、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t=1.514,P=0.105)、血清肌酐(t=0.983,P=0.288)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治疗前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

2.2.1 根据2012年KDIGO肾小球肾炎临床实践指南规定标准分组

①完全缓解:24 h尿蛋白<0.3 g,血清白蛋白正常。②部分缓解:24 h尿蛋白<3.5 g且尿蛋白排泄量减少≥50%,血清白蛋白正常或升高。③未缓解:未达到上述缓解标准。参考上述标准,将治疗后6个月IMN患者分为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完全缓解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与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3和11.182,P=0.000);治疗6个月和3个月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03,P=0.000)。部分缓解组:治疗3和6个月后与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7和5.052,P=0.000);治疗6个月和3个月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8,P=0.725)。见表2。

2.2.2 治疗前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比较

以1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作为正常参照([305.28±119.16)ng/L]。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85.45%(47/55),治疗3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65.45%(36/55),治疗6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为45.45%(25/55),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64,P=0.000),治疗后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低于治疗前血清抗PLA2R阳性率。见表3。

2.2.3 不同病理分期IMN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

所有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肾活检,并行光镜[苏木精-伊红染色、马森三色染色、过碘酸-雪夫染色、过碘酸六胺银染色]、免疫荧光(Ig A、Ig G、Ig M、C3、C1q、FRA)及电镜检查确定病理分期。Ⅰ期:肾小球无明显病变,仅可见基底膜空泡变性,上皮下少量嗜复红蛋白沉淀;Ⅱ期:基底膜向上皮下的沉积物间增生,并包绕沉积物,显示为“钉突”结构;Ⅲ期:增生的基底膜将免疫沉积物完全包裹,基底膜多呈现弥漫不规则增厚,银染色见基底膜呈网状、链环状表现;Ⅳ期:光镜下基底膜高度弥漫性增厚,基底膜内可见空隙,但无典型的连环结构,毛细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本研究对象无Ⅳ期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IMNⅠ/Ⅱ/Ⅲ期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者(8例)有5例表现为IMNⅠ期。IMNⅠ期:治疗3和6个月后与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8和3.104,P=0.033和0.004),治疗6个月与治疗3个月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3,P=0.282);IMNⅡ期:治疗3和6个月后与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0和5.574,P=0.000),治疗6个月与3个月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7,P=0.3337);IMNⅢ期:治疗3和6个月后与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3和1.969,P=0.161和0.072)。治疗6个与3个月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7,P=0.299)。见表4。

2.3 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IMN患者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52,P=0.001),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呈负相关(r=-0.337和-0.0269,P=0.012和0.047),与血清总胆固醇、血清肌酐无关(P>0.05)。IMN治疗3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肌酐无关(P>0.05)。治疗6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521,P=0.000),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呈负相关(r=-0.373和-0.358,P=0.005和0.007),与血清总胆固醇、血清肌酐无关(P>0.05)。

(n=55, ±s)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1;2)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P<0.05

(ng/L,±s)

注:1)与治疗前比较,P<0.01;2)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P<0.01

(±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特发性膜性肾病作为肾病综合征常见病理类型之一,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近半数患者最终进入慢性肾衰竭。其肾小球损伤机制之一为补体膜攻击复合物,激活PLA2,使内质网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出现蛋白尿[4,5]。现已明确在人类足细胞上有M型PLA2R表达,并且证明M型PLA2R与抗PLA2R抗体共表达。BECK等[2]研究发现,抗PLA2R抗体只在特发性膜性肾病中表达,在继发性膜性肾病及其他肾小球疾病中不表达。

通过对55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的检测,发现其阳性率高达85.45%,治疗3个月后其阳性率降至65.45%,治疗6个月后其阳性率降至45.45%,说明血清抗PLA2R抗体与IMN密切相关,并随着IMN患者病情好转,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逐渐降低(P<0.01)。同时,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治疗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减少甚至转阴。通过研究笔者发现,IMN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但治疗3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定量无关。治疗6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阴性患者中(30例)有23例患者达到临床蛋白尿缓解(24 h尿蛋白定量<1 g),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中(25例)仅有7例患者达到临床蛋白尿缓解。

国外研究者发现,血清抗PLA2R抗体是IMN患者体内的主要自身抗体,其阳性率约为75%[2]。通过对中国60例IMN患者的血清PLA2R抗体进行检测,其阳性率为81.7%[6]。国内学者研究52例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的阳性率高达96.2%[7]。对于治疗前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高于国外,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①存在人种差异;②试剂或检测技术存在不同。本研究中笔者发现,治疗前、治疗3和6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逐渐减少甚至转阴,与BECK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IMN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药物治疗后,多数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下降甚至消失,临床蛋白尿明显缓解。所以最好定期监测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变化来预测治疗疗效。同时笔者发现,IMN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与国内外多个学者的研究发现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与尿蛋白量的变化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正相关)一致[6,8,9,10],而HOXHA等[11]报道两者无关。本研究中笔者发现,治疗3个月后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定量无关,可能由于治疗有效的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的下降常先于尿蛋白减少及疾病缓解[5],还需进一步追踪观察。

HOXHA等[12]追踪观察患者27个月(中位数),发现实验初期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水平高的患者比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水平低的患者肾功能损伤进展快。KANIGICHERLA等[13]追踪观察患者5年,发现实验初期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高者比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低者血清肌酐值翻倍的比例高,本研究只追踪研究患者6个月时间,发现2例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高的患者出现血清肌酐轻度升高,但血清抗PLA2R抗体与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需要继续追踪观察。

综上所述,IMN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与尿蛋白水平、疾病近期转归存在一定关系。经治疗后出现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降低或转阴的IMN患者,尿蛋白明显减少,治疗前后PLA2R抗体滴度持续高的患者不容易缓解或缓解后容易复发。血清抗PLA2R抗体可做为IMN诊断的重要血清学指标,并与IMN的疗效密切相关。

分泌性磷脂酶A2 篇2

由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心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导制定的据了解, 《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建议》) 于2015年10月30日在北京正式发布, 是我国首个预测冠心病及缺血性脑卒中的生物标志物脂蛋白磷脂酶A2 (Lp-PLA2) 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Lp-PLA2是具有血管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 为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美国FDA批准其用于预测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风险。一项研究提示随Lp-PLA2水平升高, 冠心病和卒中风险增加, 尤其是老年人和无症状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人群。32项前瞻性研究包括79036患者的荟萃分析纳入了无血管性疾病、稳定性血管疾病和急性血管疾病30天的患者, 结果Lp-PLA2水平均与冠心病和血管性死亡呈线性对数相关。《建议》推出的意义, 是我国首次综合多学科经验, 系统总结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的临床价值, 指导该指标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全程管理。

分泌性磷脂酶A2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WHO关于DM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DM并发症、1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疾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 (73例) 和大血管病变组 (48例) , 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单纯T2DM组中, 男性42例, 女性31例, 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 (56.12±6.63) 岁。大血管病变组中, 男性26例, 女性22例, 年龄27~80岁, 平均年龄 (55.12±6.13) 岁。对照组中, 男性20例, 女性20例, 年龄22~75岁, 平均年龄 (55.79±7.68) 岁。三组研究对象在年龄与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检验方法

1.2.1 血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受试者均于隔夜空腹>12 h后早晨取空腹静脉血液, 常规检测血脂指标, 包括甘油三酯 (TG)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 测定空腹血糖 (FPG) 、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留取尿液标本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 测定2 h血糖 (2 h PG) 。

1.2.2 血浆Lp-PLA2检测。

早晨取空腹静脉血2 m L, 应用EDTA抗凝处理, 置于低温离心机中 (4℃) , 以3 000 r/min转速离心15 min, 留取血浆并保存于-80℃下待测。由美国RD公司生产Lp-PLA2试剂盒一次性测定所有标本的血浆LpPLA2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研究对象一般指标比较

单纯T2DM组的病程明显短于大血管病变组 (P<0.05) ;三组在BMI、血脂指标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单纯T2DM组及大血管病变组的FPG及2 h 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单纯T2DM组与大血管病变组之间比较无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单纯T2DM组比较, #P<0.05。

2.2 三组研究对象hs-CRP及Lp-PLA2比较

单纯T2DM组及大血管病变组的血hs-CRP及Lp-PLA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大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单纯T2DM组 (P<0.05, 表2)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单纯T2DM组比较, #P<0.05。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是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及发展的病理基础, 而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因此, 近年来关于炎症因子在T2DM大血管病变中的价值研究日益增多。

Lp-PLA2是一种新型炎症反应标志物, 主要合成场所为成熟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临床研究表明, Lp-PLA2具有强效促炎症反应及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主要是由于其能够与低密度脂蛋白相结合, 从而使其表面氧化卵磷脂水解而生成促炎症物质[4]。而炎症反应又可激发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继而激活氧化应激系统, 而氧化应激又将增强Lp-PLA2活性, 进一步加重机体炎症反应,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1]。杨冰等[5]研究表明, 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浆Lp-PLA2水平高表达, 且在合并血管并发症患者中表达水平更高,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p-PLA2高表达是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 且对于血管并发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本研究中, T2DM患者的血浆Lp-PLA2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且合并大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血浆Lp-PLA2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T2DM患者, Lp-PLA2与hs-CRP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由此可见, 外周血Lp-PLA2高表达与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 T2DM患者存在明显的外周血Lp-PLA2高表达, 且Lp-PLA2水平升高与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 能够为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预测、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商丽娜, 李华, 杨再刚, 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2) :1326-1328, 1331.

[2]姚翡, 郁秋荣, 龚叶, 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部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 2016, 11 (1) :50-54.

[3]殷艳.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及纤维蛋白原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 2016, 29 (3) :113-115.

[4]孙耀峰, 籍继颖, 刘晓丹, 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22) :3243-3244.

分泌性磷脂酶A2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5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干体检中心定期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排除在近半年内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肿瘤、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患者。共入组患者185例,其中男139例,女46例;年龄65~94岁,平均(77.61±7.32)岁;高血压病111例(60.0%),糖尿病38例(20.5%),冠心病25例(13.5%),脑梗死18例(9.72%),吸烟27例(14.6%)。

所有收集到的老年人均登记一般资料、过去史、家族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尿酸、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Lp-PLA2等)及临床用药情况。

1.2 Lp-PLA2水平及其他常规生化检测

Lp-PLA2水平在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即采用天津康尔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Lp-PLA2定量测定试剂盒,通过酶联免疫反应(ELISA)对Lp-PLA2进行定量测定。其他常规生化检测指标均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完成。

1.3 随访

由医务人员对入选老年人在体检6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这一时间段有无发生临床确诊的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及药物治疗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别应用相关分析、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α=0.05。

2 结果

2.1 血浆Lp-PLA2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对Lp-PLA2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Lp-PLA2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219(P=0.003)和0.185(P=0.012),与其他危险因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 临床药物治疗对血浆Lp-PLA2水平的影响

对Lp-PLA2水平与一二级预防药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浆Lp-PLA2水平与口服降脂药呈负相关(r=-0.153,P=0.038),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糖药、中成药无关。见表2。

2.3 不同危险因素对患者6个月发生血管事件的影响

随访6个月内150例患者新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例(6.7%),其中冠心病8例(5.3%),TIA 1例(0.67%),脑梗死1例(0.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p-PLA2异常及高血压病老年人中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比例偏高(P分别为0.026和0.006)。把Lp-PLA2异常、高血压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对是否发生脑血管病有影响的危险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结果显示Lp-PLA2异常是唯一对心脑血管发生有影响的重要危险因素。见表3、4。

表1 Lp-PLA2与心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表2 Lp-PLA2水平与一二级预防药物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血浆Lp-PLA2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Lp-PLA2水平与性别、C反应蛋白(CRP)、TC、LDL-C相关。国内王大力等[3]研究认为,血浆Lp-PLA2水平与性别、年龄、TC、LDL-C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王磊等[4]研究认为,Lp-PLA2水平与性别、CRP呈正相关,与吸烟、饮酒呈负相关。国外Ballantyne等[5]研究认为,hs-CRP(超敏C反应蛋白)与Lp-PLA2水平呈弱相关(r=0.09,P=0.045)。本研究中,Lp-PLA2水平与TC、LDL-C呈正相关,与国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甘油三酯、H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尿酸均无关。

3.2 临床药物治疗对血浆Lp-PLA2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的部分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史,其一二级预防药物包括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降糖药、降压药及中成药。统计结果显示,血浆Lp-PLA2水平与口服降脂药呈负相关,与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降糖药、中成药无关。这与国内外部分研究结果一致。在Joey等[6]研究脂代谢异常的患者中,通过生活方式和降脂药物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Lp-PLA2的浓度。陈军等[7]研究认为,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更能降低血浆Lp-PLA2的水平。Lp-PLA2是一种炎症标志物,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有抗炎等多重效应[8],因此口服他汀类药物可降低Lp-PLA2水平,能够有效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

表3 随访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与相关因素分析(n=150)

表4 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心脑血管病主要影响因素

3.3 不同危险因素对患者6个月内发生血管事件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发心脑血管病与Lp-PLA2水平相关,说明Lp-PLA2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Corson等[9]对与Lp-PLA2相关的临床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中有超过25个证实Lp-PLA2与未来冠脉事件和脑卒中有联系,升高的Lp-PLA2和原发冠脉或心脑血管事件有显著相关,13个相关研究中有12项显示升高的LpPLA2与再发冠脉或心脑血管事件存在明显相关性,此外已有6项研究证实Lp-PLA2升高与脑卒中阳性相关。目前AS已被证实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炎症反应在AS的发生、发展以及稳定性丧失及斑块破裂脱落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10]。

总之,Lp-PLA2是反映组织炎症的重要指标,对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有重要意义,也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新靶点。Lp-PLA2升高提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升高,而降脂的治疗,特别是他汀类降血脂治疗能改善机体的炎症状态。降低Lp-PLA2水平,老年体检开展Lp-PLA2检测,对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THOMPSON A,GAO P.Lipo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and risk of coronary disease,stroke,and mortality:ollaborative analysis of 32 prospective studies[J].Lancet,2010,375(9725):1536-1544.

[2]COLLEY K J,WOLFERT R L,COBBLE M E.Lipoprotein 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role in atherosclerosis and utility as a biomarker for cardiovascular risk[J].EPMA J,2011,2(1):27-38.

[3]王大力,陈瑞英,郑青存,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11(1):10-11.

[4]王磊,章莹,费世早,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及相关性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1,18(3):158-161.

[5]BALLANTYNE C,CUSHMAN M,PASTY B,et al.The LPPLA2 studies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meta-an anlysis of individ ual articipant data from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LPPLA2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Eur J Cardiovasc Prev Rehabil,2007,14(1):3-11.

[6]JOEY B,MISEAH Z,ARSALAN,et al.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mass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dyslipodemic patients treated with lifestyle counseling and combination lipid modifying drug therapy[J].Circulation,2007,116:799.

[7]陈军,柯俊龙,萧云.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Lp-PLA2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7):982-984.

[8]马树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择期PCI术者心肌保护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0(6):901-904.

[9]CORSON M A,JONESP H,DAVIDSON M H.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utility of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as a cardiovascular risk marker[J].Am J Cardiol,2008,101:41F-51F.

分泌性磷脂酶A2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接收的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并将本院体检查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27~76岁,平均(51.9±8.3)岁。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30~74岁,平均(50.6±7.9)岁。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接受检测的两组所有人员,前一天晚12点后不得进食,并于次日凌晨空腹抽取5 ml静脉血,抗凝、离心处理、吸取上清液,血清中空腹血糖的含量则使用己糖激酶法来检测,用上转发光法检测Lp-PLA2水平;酶比色法则用于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浓度。北京众驰血流变仪则用于检测血液黏度。

1.3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Lp-PLA2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浓度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和血液黏度等,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Lp-PLA2水平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的比较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2。

由上可知,观察组的Lp-PLA2水平以及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血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3讨论

糖尿病是异常的糖类代谢以致脂肪、蛋白质等分解加快,酮体大量出现而中毒乃至危及生命。所以,有效预测糖尿病,正确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性治疗,积极防范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意义重大。Lp-PLA2由挪威遗传学家Berg发现,其结构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相似,它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具有抗纤溶的作用,并可以参与脂代谢过程。血流变学则反映了血液成分的变化,引起血液流动性、凝滞性以及黏度的变化[5]。血流变学含有全血比黏度、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浆黏度、血沉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多项指标,血流变学反映了血液成分的变化,引起血液流动性、凝滞性以及黏度的变化[6]。

综上可知,Lp-PLA2与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血糖浓度随着Lp-PLA2浓度上升,且与三酰甘油、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因此,血流变学与Lp-PLA2的联合检测也可准确反映糖尿病患者的多项指标,对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有重大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流变学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联合检查在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该院2015年3月‐2015年9月接收的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该院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监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脂蛋白a、三酰甘油(TG)以及胆固醇(TC)水平等指标并分别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北京众驰血流变仪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变学参数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脂蛋白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三酰甘油水平、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C)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采用血流变学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联合检查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效果,该方法可以有效预测糖尿病的情况,对于如何指导糖尿病患者尽早接受干预性治疗,积极防范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血流变学,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糖尿病,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梁丹,汪锦飘,梁莉君,等.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血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J].中药材,2014,37(11):2125-2126.

[2]王佐兵,曹伟,段永强,等.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的改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2):422-423.

[3]张宝林,胡泽溪,张丽娟,等.非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流变学指标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9):1083-1083.

[4]宋翔,田树平,具海月,等.载脂蛋白对无症状非糖尿病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5,37(1):55-60.

[5]郭守东,冯蕾,张颖,等.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人脂蛋白单糖组成差异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4,46(10):1915-1920.

分泌性磷脂酶A2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本院诊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设为实验组, 其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44~79岁, 平均年龄 (56.5±7.8) 岁, 病程3~7年, 平均病程 (5.5±1.4) 年;选择同期入院的40例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 其中男26例, 女14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 (56.7±7.8) 岁, 病程2.0~7.5年, 平均病程 (4.0±2.4) 年, 两组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 两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 如:血压、体温、脉搏等, 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等指标等进行检测, 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抽取3 ml空腹肘静脉血,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操作步骤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进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选择美国RD公司提供的ELISA试剂盒和芬兰雷博公司MK3型酶标仪测定, 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4]。

1.3 诊断标准

患者均符合2003年WHO糖尿病和分型标准, 具体方法如下:餐后8 h空腹血糖 (FPG) >7.0 mmol/L和 (或) 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冠心病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ACC/AHA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指标比较

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的多因素分析

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而病程及体质量指数与2型糖尿病合不合并冠心病无关 (P>0.05) 。见表2。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 这种疾病机制复杂, 且在并发的血管损伤中动脉粥样硬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患者发病后主要以炎症反应为主, 且临床症状明显,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近年来, 同型半胱氨酸,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2型糖尿病以及血管并发症患者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指标为 (18.05±9.21) μmol/L、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指标为 (90.64±7.74) ng/ml, 均高于对照组 (P<0.05) , 与相关研究[6]结果类似。同型半胱氨酸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诊断指标, 它是在细胞内由蛋氨酸脱甲基而生成的一种含硫氨酸, 从大的角度来说它属于一种多功能的损伤因素, 它能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慢性炎症以及血管损伤等, 并且同型半胱氨酸同样还是冠心病的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指标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并发症等表现出正相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也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种诊断指标, 这种指标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是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它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分泌合成, 属于一种磷脂酶家族, 该指标分子质量为50000, 它能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LDL) 水解成大量的溶血卵磷脂和游离的氧化脂肪酸, 能够有效的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产生进一步活化粒细胞。糖尿病患者发病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能够促进血液粘稠, 促进炎性物质的持续正调节, 从而能够促进粥样斑块进展和稳定性减弱, 它被临床上认为是独立于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及C-反应蛋白的一个新危险因素。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改变, 它在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 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 这与相关研究[7]结果相似。因此, 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加强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等指标的检测, 并根据诊断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临床治愈率。

综上所述, 同型半胱氨酸、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能够作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对于预测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简政威, 赵洪磊.不同血压分级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广东医学, 2013, 34 (5) :752-753.

[2]李强, 李广平, 车京津, 等.非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0, 16 (2) :238.

[3]杨冰, 王卫淑, 裴志强, 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2型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相关性研究.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 25 (1) :24.

[4]商丽娜, 李华, 杨再刚, 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12) :1326.

[5]曹乾胰.胰岛素抵抗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介导的炎症因子的表达与动脉硬化关系.山西医药杂志, 2011, 40 (3) :225-229.

[6]贾冰, 高芸.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初发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32) :4-5.

上一篇:所有权转移下一篇:控制点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