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文学

2024-10-11

后殖民主义文学(精选12篇)

后殖民主义文学 篇1

摘要:本文提出, 后人文主义思想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其核心内容是在解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后对人类本质的探讨, 能够为处于后时代的文学理论提供新的视角, 从而开阔文学批评的思路。

关键词:人文主义,反人文主义,后人文主义,文学批评

20世纪60年代, 西方社会经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动荡后现代主义就在该种语境中诞生, 人类社会也随即迈进后时代。后现代主义的思潮通常等同于解构思想, 是因为它往往体现为中心的消解、基础的坍塌、结构的颠覆和视角的多元等, 而这种思想最终都会指向人类中心的解构, 进而展示出后人文主义 (posthumanism) 的时代的图景。

1. 后人文主义

“后人文主义”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逐渐频繁地出现在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批评语篇当中, 诸如Nei Badmington和Elaine Graham等英国学者对后人文主义感兴趣, Badmington2000年编辑的《后人文主义》汇集了有关该论题的经典之作。Badmington认同Hayles的观点, 认为后人文主义中“后”这个前缀无法固定这个概念的含义, 因此他书中收录的文章从不同的视角体现出后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Jean-Francois Lyotard的《思想脱离身体后是否可以继续?》对人类的身体进行后人文主义的剖析和定义, 认为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得出结论说, 即使是最简单的生命形态也是科技装置, 而人类的身体也不例外。被称作人类的物质组合被赋予语言这种复杂而精密的软件, 但是软件是完全取决于身体硬件的状况的。人类哲学思想成为可能的原因就是身体硬件和语言软件的存在。因此, Lyotard是以科技的口吻反对笛卡尔的身心二分法的观点, 而重申梅洛·庞蒂精神现象学中具身认知的思想。虽然Donna Haraway和Jean Baudrillard论述的方式和思路不尽相同, 但是他们著作中的中心概念都是来自科幻作品的意象。Haraway通过电子人 (cyborg) 的意象揭露和阐释人文主义的危机, 虽然电子人是自然科学的产物但是其形象是通过科幻小说而深入人心的。Baudrillard提出科技社会中的生活将笛卡尔式的自制主体转变为依靠机器而生存的“泡泡里的男孩”。如今现实的发展已经追赶上曾经的幻想:未来的历史就在此时此地。正如Baudrillard另外一篇文章所说, 科幻小说旧有的奇思妙想已经死亡, 其他的东西正在逐渐显现的过程中 (不但在小说中, 而且在理论中) 。正如Csicsery-Ronay所预见的, 如今理论和虚构之间的界限已经被破坏地无法修复, 他们互相入侵对方的空间, 并且带来风格和表达方式的骤变。因此, 我们正在见证Maurice Blancho所说的“虚构理论 (fictive theory)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接近后人文主义, 虽然并非所有的后人文主义批评家都会构建虚构理论, 然而他们多数都会对虚构感兴趣。他们认为人文主义已经是危机四伏, 因此试图勾勒后人文主义的图景。虽然理论家们对人文主义何去何从的问题始终争论不休, 但是人类的统治已经和正在被文学、政治、电影、人类学、女性主义和科技发展而质疑。这些质疑的声音有时是彼此相连的, 而连接点之一就是后人文主义。

基于人文主义这种失当性而产生的后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四点。首先, 后人文主义强调人类和环境及非人类他者之间的关系, 因此后人文主义反对那些来自人文主义的身心分离和独立自主的神话。其次, 后人文主义思想与利奥塔对后现代主义悖论式的表述比较相似:它出现在人文主义之前和之后。它出现在人文主义之前是因为, 它指出人类体现和包含在生物和技术的世界中, 并且与工具、语言和文化等共同进化———所有这些都出现在福柯通过考古学方式在具体的历史时期发掘出人类之前。而后人文主义出现在人文主义之后是因为, 它见证人类在科技、医学、信息和经济领域去中心化的时刻, 因此需要全新的理论框架和思维方式代替人文主义这种出现在具体历史时期的现象。再次, 从人文主义到后人文主义的变化体现出思维性质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后人文主义并非是对人文主义的全盘否定, 人文主义的很多观念和渴望是值得推崇的, 而后人文主义担负的任务是发现和纠正这些价值观念如何被将其概念化的哲学和伦理框架所削弱的。最后, “后人文主义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人文主义之后的文化或者时期, 因为这样的理解会导致后人文主义这种历史变化依靠人文主义的宏大叙事得以表达。如果后人文主义能够引发人类概念本质上的改变或者突变, 这就意味着以后的历史和文化不能以人文主义观念作为参照”。因此, 后人文主义这种突变不应该被视为强加在生物、物质世界或者文化世界上的外在力量, 相反这种突变是物质身体和文化模式在自我复制过程中天然存在的。

也有研究者基于上述的讨论对后人文主义进行界定Carry Wolfe认为, 后人文主义意味着人类在生物世界和科技世界的嵌入和具化, 这种思潮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刻的到来, 此时的人类在科技、医学、信息和经济的网络中的非中心化是无法被忽视的。Braun从三个方面对后人文主义的概念进行界定。首先, 解构主义视角的后人文主义重点关注人类如何经历非中心化的过程及其如何确立与其他存在有所区分的身份。最后, 作为本体的后人文主义也包括电子人的本体, 不同本体的并置使得人类和非人类之间产生平等的关系。第三, 作为非人类中心的后人文主义试图宣称, 社会的含义并非局限于人类, 从而容纳非人类的个体。由此可见, 后人文主义的核心概念就是人类的非中心化及人类与其他存在的平等化。

2. 后人文主义与文学批评

后人文主义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同时, 文学的批评也在后时代的背景中迈进后理论阶段。诸多学者在1996年7月聚集在格拉斯哥大学, 举行探讨理论衰落之后的状况的研讨会, 会后的精选论文结集由爱丁堡大学出版社出版, 取名为《后理论:批评理论的新方向》。这应该是“后理论”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文学理论批评界的时候, 但是此时的后理论主要是指以德里达等人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 并没有在整个国际文论界被广泛使用。然而今天, 曾经受到后结构主义影响和启迪的各种后理论均已独占鳌头, 而后理论概念本身经历很大的发展, 它已经成为所有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无法回避的现象。21世纪初期, 英国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中提出, 文化理论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2003年10月《批评探索》编委会茬芝加哥举行会议, 讨论该刊的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也讨论批评理论在跨学科诸领域的状况。这组文章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算作是该刊编委会对“理论的死亡”及伊格尔顿的悲观论点所作的集体性回应。

2.1 文学理论与后人文主义

后理论时代的文学批评应该从后现代主义思潮中汲取养分, 而后人文主义思想就能够为文论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从后人文/后人类的角度描述文学理论在未来的走向。他提出, 在当今的后现代和全球化时代, 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本身的价值和作用受到质疑, 面对各种现代化机械设施的强大作用, 人类能否像过去那样驾驭它们并使之为我所用, 已经引起当代理论家及其他人文学科学者的关注。所谓后人文研究正是来自文学理论界的反应, 目前这种反应方兴未艾, 并且和生态批评及动物研究等共同形成对各种基于“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模式的批评理论的强有力挑战。

文学理论中最鲜明的后人文主义倾向体现在后人文主义思想与女性主义的结合, 其中的代表人物当属Haraway。Haraway的理论就是有关科技语篇与女性主义文论的结合, 她的电子人宣言同时也被视为电子人女性主义 (cyborg feminism) 的开端。在Haraway看来, 电子人是能够超越性别的存在, 并且对抗西方人文主义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她写道,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的起源故事完全依赖于原初统一性的神话, 其中雌雄同体的母亲代表着完整、快乐和恐惧等的融合, 所有的人类都是来自于她。个体成长和历史发展这对孪生的神话在心理分析和马克思主义中表现得最明显。Haraway提出的科技力量的观念能够很好地补充福柯有关生物力量的陈述, 她认为当代世界处在科技、政治、经济和文本的内爆的状态中, 由此产生的电子人的身体不但栖息于生命的领域, 而且栖息于生命之中。她接着讨论了肿瘤鼠 (Oncomouse) 这种为科学研究而成的转基因生物, 认为它就是后人文主义身体的最好例证, 同时也是科学和技术的界面;以虚拟来代替真实, 同时也能够动摇发展的和有机的时间性。肿瘤鼠这种科技—动物的身体的出现, 并且与人类的谱系关系并置, 就能动摇西方人文主义的根基———历史性和起源。这种科技身体可以被视作混杂的身体。Ros Rraidotti评论说, 这种身体是制作而非生育的结果, 而这种身体远离死亡的事实会打扰到自然规律。他/她应该被定义为虚拟-畸形学产物, 在扰乱生物密码的同时也动摇人类主体。Haraway的电子人作为对立和反讽的个体, 或者后人类的身体再次将女性主义作为男性中心系统的替代品, 因为男性中心体统以科学和政治为中心, 依赖于资本主义的传统, 以及从自然中汲取资源以产生和发展文化的思想。对Haraway来说, 电子人专注于局部、反讽、亲密和怪异:它是对立的、乌托邦式的, 并且完全没有纯真可言。电子人的生活不再分为公开和私密的两极, 而是存在于一个科技的城邦, 并且依靠家庭和社会关系的演变。

在Haraway找到后人文主义的身体与女性主义的结点后, Braidotti接续她的观点而说道, 对性别差异的后人文主义探究并非都是有利于女性的。然而Braidotti援引Deleuze和Guattari游牧式的和流浪式的思维提出多重归属的生态哲学———一种多层面和化成性的后人文女性主义性的观点。她提出差异化的虚拟世界女性主义的观点, 同时宣称, 当代社会中的女性身体不再与生物学具有本质性的联系, 而是包含很多强大的力量, 因此是各种社会代码交集的场所。由此Braidotti和Haraway同样将女性主义与当今世界中的科技发展相接轨, 并且试图重新构建当代世界中主体性和群体性的伦理, 从而超越俄狄浦斯式人类起源的神话及男性主导的观念。对Haraway来说, 电子人的意象能够打破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二元对立的迷宫, 开辟出复调的领域;而Braidotti则指向外来, 希望电子人和流浪的主题能够在新的伦理语境中生存和繁衍。

2.2 文学批评与后人文主义

当今学者开始从后人文主义的视角探讨文学作品, 这些研究基本可以归为两类。首先, 有研究从后人文主义视角研究文学作品中人类的意象, 从而证明后人文主义思想中“人类死亡”的观点。王治河在讨论后现代思潮中的后人文主义思想时, 就通过分析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中篇小说《文书巴特比》中巴特比的形象说明, 追求高额利润为指归的资本主义的大工业生产将人类铸造成为一具生产机器, 一具没有器官的身体。因此, 后人文主义中“人类已死”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不自由的、机器般的人的死亡。其次, 更多的研究是从后人文主义的视角研究文学作品中非人类/后人类的形象, 从而探讨人类与非人类的界限及人类本体纯粹性的问题。后人类的形象首先来自以电影为代表的通俗文化, Graham的专著《后人类的再现:通俗文化中的怪物、外星人和其他》如同科幻小说那样体现出杂合、变态和反讽的主题, 并且似乎对人类升级为电子人的乌托邦或反乌托邦未来犹豫不决。孙绍谊提出, 西方科幻电影及其衍生的次类型繁复多样地呈现出各种后人类景观, 有力地助推后人类主义思潮的普及和后人类境界的通俗想象;电脑成像和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大规模应用恰与后人类主义思潮的兴盛构成呼应之势。除科幻电影外更多的非人类形象还出现在科幻小说当中, 也引发研究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形象身处理性主义和具身认知、生育和制造及生和死的三重人性悖论, 因此玛丽·雪莱塑造怪物可以作为维克多的对照, 从而探讨人性本质的问题。石黑一雄的《千万别丢下我》将被众多研究者置于后人文主义的语境中解读, 以黑尔舍姆学生为代表的后人类通过人类的后天教育具身化成人类, 而人类自身则通过器官移植转变为后人类。人类通过器官移植转变为后人类的同时, 克隆人正在借由人类创造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具身化成人类。因此, 人类主体纯粹性的问题在研究中遭到质疑和挑战。《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中出现非人类的动物形象实则在探讨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关系, 后人文主义视角的解读可以看出, 主人公科斯特洛始终在暴露权利语篇及其背后的理性主义弊端, 同时倡导具身化的存在方式。因此, 作品实则提出将具身认知作为理性主义的替代, 实现人类和非人类的共存。由此可见, 后人文主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也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带来新的生机。

3. 结语

后现代思潮中产生的后人文主义思想并非是单纯地解构和推翻人文主义思想, 而是在思维模式、文化观念和伦理价值三大方面对传统人道主义的一种扬弃和超越。它实则是在体现人文主义思想在经历过超人文主义思想之后向后人文主义方向的发展, 因此后人文主义实则是人文主义的继续。文学理论和批评中对后人文主义思想的纳入是要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 并且讨论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 从而尝试提出人类概念的定义。

后殖民主义文学 篇2

浅谈后结构主义理论对翻译文学理论的几点影响

后结构主义的`出现以及其在翻译研究领域的应用,对翻译文学理论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和影响,给翻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思考模式,尤其是翻译文学中的误读现象.

作 者:李科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山东烟台,264005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8 “”(14) 分类号:H159 关键词: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文化误读  

后殖民主义文学 篇3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联系;区别

现代主义文学是20世纪上半期欧美诸多具有反叛传统、追求新奇等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承接了19世纪末开始走向死胡同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无论是在文学观念、表现内容及形式,还是在艺术风格和技巧等方面都有全面的革命性更新,给文学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强大的生命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文学的面貌与格局。但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现代派艺术的普及,其先锋作用日趋衰竭,艺术创造力和批判潜能业已耗尽,原来被视为“实验”、“创新”的艺术风格和技巧被普遍采用和模仿,变成了新的规范和僵化的既成模式,加之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导致一战后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一切建构重新坍塌,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价值观、伦理的思考逐渐由“非理性”转向“虚无”,于是,60年代末,继之而后起的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其以新的反叛姿态登上文学舞台,试图打破传统文学乃至现代派文学的一体化梦想,颠覆其常规和封闭的、自满自足的审美形式,追求思维、写作和话语上的多元化,因而成为文坛新主角和关注的热点。对于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学术界也存在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发展,它延续了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学实验。另一种意见,是把后现代主义文学归结为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决裂、反叛和超越,表现了后现代作家摒弃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企图,因为在后现代主义作家看来,不仅现代主义以前的文学传统已不合时宜,就连现代主义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变得日益陈旧。持不同社会、文化立场的学者曾对此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争论,在很多时候都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虽然对这个问题人们依然没有达成共识,尽管分歧依然存在,但并不影响我们从文学的各个角度去认识并分析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系。

一、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同点分析

(一)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相同点

欧美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孕育的产物,虽然它对现代主义进行反叛,但在文化精神、创作形式以及题材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亦对其进行了衔接和发扬。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都属于对传统文学写作方式的反叛。不仅在思想上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精神,提倡非理性,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性,在艺术创作方面亦开辟出另一番新的天地,追求新奇别致的艺术形式,颠覆了传统的创作原则和方法,开掘了多种多样的现代审美观念,创造了异彩纷呈的现代艺术景观。

其次,在创作形式方面,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都趋于非线性叙事的特点。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哲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不断突破,极大地动摇了西方社会近代理性主义文化价值体系,将人、人的意志、人的自我活动和生命存在的形式与本质等问题置于关注的中心,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展示人的精神世界,虚实结合,主张“作家退出作品”,摆脱了传统小说叙述中“作者无所不知”的叙述方式,并大量运用象征隐喻、荒诞悖谬、自由联想等艺术表现手法,因此使得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共同具有了叙述形式晦涩朦胧,篇章结构杂乱无序这样有别于前期文学作品的特征。

此外,随着西方社会形势的急剧演变,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催生作用,使得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在道德危机和精神危机方面遭遇双重打击,人们深陷于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怀疑和对自身生命价值与命运的困惑与迷惘中,因此这两个时期的作品几乎都带有浓厚的悲观主义烙印,再现了现实世界的残酷和荒谬,开掘了审丑、怪诞、异化等审美观念,表现了现代西方人恐惧、悲观、绝望和孤独的心理状态,作品特点是没有“幸福的结局”,这也反映了欧美现代派小说的本质特点。

(二)现代主义文学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同点

然而,之所以会有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划分,不仅仅是因为两者产生的具体时代和背景不甚相同,而且在作品的艺术形式、美学追求以及思想风格等方面,后现代主义都和现代主义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现代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是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但由于现代主义是在传统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带有一定的实验性,在新文学的道路上具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因此其否定性并不彻底。而在现代主义文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否定传统文学,也否定现代主义,甚至自我否定,主张“不受任何事先制定的规则的束缚,在没有规则约束的情况下从事写作”,对小说、戏剧体裁以及叙述行为本身进行解构,写出大量的所谓“反小说”“反戏剧”等作品,因此其反叛性更彻底。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趋向于“精英主义”,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则打破了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概念。现代主义反叛传统,一般立足于对资本主义文化和庸俗趣味的厌弃,颠覆了传统的理性精神,试图建立新的艺术审美规范来拯救堕落的道德与文化,强调文学的高雅性,在艺术上要求精益求精,具有强烈的精英意识。后现代主义虽然也反叛传统,可是其发展于消费社会中,以娱乐化的方式进行创作,打破艺术与生活的隔阂,消解来自任何方面包括语言的权威与统治,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是一种自由无度的表演性的文学,从强调多义性和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在普通大众中找到了反叛权威和精英的立场与方法。

再次,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哲学基础和创作主题上有着明显区别。现代主义文学受叔本华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理论、柏格森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等哲学思想和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影响,更多地关注人的内心世界,虽然在作品中的作家意图和文本语义已十分模糊,但仍然提供了某种意义上的暗示,如世界的荒诞、人的精神危机感和孤独绝望的心态等等。而后现代主义文学直接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现象学和解构主义等哲学思想的影响,以非创造来进行创造,表现为构思的随意性和意义的不确定性 ,强调以“拼凑”的艺术手法,将各种毫不相干的文本片段组织排列成一个看似有关联的内在整体,因此读者想要从中读出一种特定的意义往往是徒劳的。

二、结论

从现代主义文学到后现代主义文学,横跨了西方文学的整个20世纪,不仅是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直至现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仍在产生着源源不断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后现代主义文学自然是相对现代主义文学而言的,如果不同現代主义文学进行比较,我们简直无从论及和把握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实质。但是实际上,两者的关系却并非泾渭分明、完全独立,客观地说,其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本质区别,从文学内部自身的发展来看,后现代主义受到了现代主义的影响,但在思想和艺术上都与现代主义有很大不同,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有继承又有突破,因此,无论将二者完全等同或对立起来,都是简单片面的。

参考文献:

[1]刘加媚.现代主义小说与后现代主义小说之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

[2]王宁.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J].中国社会科学,1989.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浅析网络文学中的后女权主义 篇4

居于娱乐至死的年代,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似乎都能用金钱和权力来摆平,于是对于权力的渴求,无论男女,对于强大的崇拜是肯定的。但作为民主的现代化社会来说,极端的权力是不存在的,于是人们将目光投降了封建帝制的古代。所谓的对古代生活的向往,从来都不是对布衣耕种佃户生活的向往,往往是对钟鸣鼎食之家的歆羡。同样的,现代生活中,女性虽然地位有所提高,但仍时长遭遇“性别歧视”,女性在生理上的确是有不如男性优越的条件,故而在找工作时时常碰壁。生活中的不满足只能转移至虚拟世界里的高位,似乎只有在虚拟世界里占得高地,才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才能有成功和快感。毫无疑问,在她们看来,当代的智慧是优于古代的,也就是说,如果将两个时空进行压缩,那么现代人一定能打败古人,于是胜利带来的快感就一发不可收拾,穿越小说便也依着这种心态的需求应运而生。

前面提到了,穿越小说中男女主角都天命不凡,都大有作为。女主往往有绝妙的智谋和无伦的美貌令天下男人倾心,同时也以当代的思维战胜古代的思想。她们出身的高贵带来仪礼和容貌上的完美,她们现代文明的“外挂”是独立自主的础石,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凭借着自身的人格魅力赢得天子诸侯的青睐。这一点与真实的古代社会是大相径庭的。处于封建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是以夫为天,夫死从子。出嫁之前居于深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得出去抛头露面,更遑论如穿越小说中的走四方了。在真正意义上的古代话本小说中,美女、贞妇、烈妇、弃妇,才是这些小说中的主流女性形象。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是这般一个模板,往往也有毫无女性特征的,如花木兰、扈三娘、一丈青等,也有父系权威规范之外的淫妇妖妇,如潘金莲等。这些女性形象才是真正的古代中国的女性。

然而在当下的穿越小说中,女主角往往是独立的个体。有自主的思想和行为,看似是在挑战父系权威,但却能为时下的当权者所一再容忍。究其缘由,创作者所处的当下,乃是一个较为开放的时代,女性的地位不再限于相夫教子,女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这些,都要归功于女性意识的崛起。

女性主义在十九世纪末的英美等地兴起,建立在妇女长时间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具体行动实践所积累的成果之上。在西方有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第二次的女性主义浪潮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这一女性思潮认为,“在以阶段为基础的社会,任何人特别是妇女根本不可能获得真正得自由……如果要是所有的妇女能够获得解放,就必须以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将属于所有人。妇女不再需要在经济上依靠男人,她们就会像男人一样自由”[1]。女性主义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在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随后在五四时期初步表现,在文革时期又被打压,最后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重新被人们所认识。由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本土文化环境之间在历史背景、意识形态背景、学术背景等几个层面上尚有诸多殊异之处,女性主义思潮同其它外来文化一样,有一个所谓的“本土化”过程。

俯首观望女性主义传入中国的一百年,解放前的张爱玲、苏青、丁玲等女性作家群体,意识到了新旧社会交替时期,女性所必须面对的生活的压力,其中有来自家庭的困顿和爱情的不完满。当作为女性角色在生活中得不到诠释时,女性作家们将情感和行为诉诸于与男性无异的角色特征,“集体变成了像男人一样的‘花木兰’,陶醉于半是真实半是虚妄的‘男女平等’的神话之中。”新时期,在毛泽东时代的“男女都一样”的口号下,学界对于其的声讨并不低迷。女性强调女性问题的独立性,而男性则强调男性的高于女性条件的诸多方面。例如在生理上妇女的生理特征会影响她们的社会工作等。此时期便出现了嘲讽女性男性化的“铁姑娘”和对男性女性化的“奶油小生”一类的词,甚至出现了将男人的“阳刚气”与民族主义思维相联系的文学作品,如《男人的一般是女人》等。这一时期,女性几乎也是处于一种未解放状态,但是,对于男女的差异特征确实有所认识。到了八、九十年代,以陈染、卫慧、棉棉等为代表的身体写作,大胆地冲破男权文化伦理,将女性的身体和生活摆在大众目光之下。她们从纯女性的角度深入剖析自己的生理和心理层面,但是,她们的“身体写作”背后是女性成为男性社会消费语境下的消费品。

穿越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几乎内括了以上三种态度。当然,这并不是说网络写手在刻画女性形象是有意识地宣扬女性主义或者破坏父权伦理,只是从批评的角度而言,穿越小说中的女性鲜明的独立性是女性主义具体的体现。在上一节我们分析了穿越小说的共性,女性多数具有独立的人格,超凡的处理能力以及绝世的外表。这些特点足以打通所有关卡,能够让她走上人生的巅峰状态。同时能够凭借自身的魅力获取一段美好的爱情。同时,要注意的是,在穿越小说中,几乎难以见到女性完全依附男性生活的例子,比起女人对男人一见倾心,日夜思念的故事,读者似乎更喜闻乐见的是女子心肠冷死铁,须得男人柔肠慢慢软化。在感情方面,创作者们是把男性至于女性的足下的。由此可以管窥到当下的女性创作者和女性读者的心态已经隐隐有一种“征服男人”的趋势。同样的,也有这样的一句话存在,“男人征服世界,女人通过男人征服世界”,这句话的源出处已不可考,但能确定的是这句话不啻于女性对父系社会的挑战。现代女性追求一夫一妻制,正所谓“一生一代一双人”,于是网络小说创作者便将这种情怀也安放进穿越去的时空当中。女性依靠自身的独特的魅力得到男人的青睐,并足以让男性不再心附他人。这亦是当代女性意识对于古代———神话体制下的女人为男人的附属品的否定。

然而,严格说来,我们以上所提到的“女性主义”或者“女性意识”都是不准确的。前面提到过,“女性主义”浪潮在中国是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的,拥有“中国特色”,正如“社会主义”一样。而同样的,类似于“现代主义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一样,也有“后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并不是“女性主义”的解构,而是“女性主义”对于以男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潮流的“求安”。即“后女性主义”与实用主义心理,同男性的父权视角打成了某种“共识”,正如西方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的“回归家庭”一样。如果说西方的女性的“回归”是因为之前的思想太过激进而造成许多问题的话,那么中国的“共识”则是由中国漫长的父系社会统治所造成,同时,女性与男性生理上的差距也不容忽视。在《浅议当代女大学生的女性观》中称,为数众多的女大学生对女性传统角色的回归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她们甚至认为以往妇女解放所提倡的男女平等实在生存竞争没有保护与照顾下的平等。现在的她们更愿意转而追求一种依仗恋爱婚姻的生活道路。

这种“后女性主义”不仅见于女大学生的观念之中,当下的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原则也让许多已进入社会为工作操持的女性所广泛接受。在这些普通白领占了半壁江山的网络创作者中,她们的作品往往是她们此种观念的载体。也正是笔者在前面所提出疑问的地方。

首先,她们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女性的独立与坚强固然值得肯定,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她们的独立与坚强并非空穴来风。她们的独立必须有所依托,要么是家族势力,要么是恋人所给予。她们能征战疆场也是来自男性的权力与肯定。如果没有家族势力为背景,没有伴侣的百般容忍,这些女性的现代意识与独立意识便无从发挥,更遑论以此来搏得爱情。况且,没有一篇穿越小说中的女性是孤独到老的,即便她们拥有惊人的财富和权力,终究也是有男人与她并肩,能给女主一个家庭。耽美文自然除外。

同样的,穿越文里的女主角穿越过去的生活环境必定不凡,这一点在第一部分也有提及。只有不平凡的生活环境和背景才能给她的魅力加分。而魅力又要了何用?最后还是吸引男人,获得一份爱情和归宿。由此可见,在穿越小说中,并非绝对的“女性意识”贯彻于其中。这些文本中不时透露出来的女性的孱弱的一面与依附男人权力的一面,以及对家庭的眷恋的一面,正是我们所要提到的“后女性意识”的绝佳体现。

注释

1[1]孙桂荣:《消费时代的中国女性主义和文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2[2]刘思谦:《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序》[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篇5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的发生

现代主义是现代性高度发达的产物,中国20世纪的现代性出于起步阶段,现代主义并没有发生的环境和土壤,它的产生主要是外源性地移植西方现代主义的结果,这也决定了其幼弱、畸形乃至必然夭折的命运。换句话说,中国的现代主义不过是在中国现代性发生之初的一次趋时尚新的表演,无法准确把握现代主义审美的核心内质。

现代主义的兴起始终与现代都市的繁荣相伴随,李欧梵指出,“没有巴黎、柏林、伦敦、布拉格和纽约,就不可能有现代主义作品的产生”。因为,正是都市对理性、效率和自我利益的强调导致了人的异化,现代主义的诞生便是出于对以都市生活形态为核心的异化生存方式的厌弃和抵制。在中国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中,上海的都市化所带来的不是人对于现代生存形态的焦虑和恐惧,而是价值体系出于混乱时期的中国人对于现代生存方式的盲目迷恋和好奇。施蛰存坦言: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诗形。所谓的现代生活,这里面包含着各式各样独特的形态:汇集着大船舶的港湾,轰响着噪音的工厂,深入地下的矿坑,奏着Jazz乐的舞场,摩天楼的百货店,飞机的空中战,广大的竞技场……甚至连自然景物也与前代的不同了。这种生活所给与我们的诗人的感情,难道会与上代诗人们从他们的生活中得到的感情相同吗?”

从上述话语中,我们看不到施蛰存对于现代生活的厌弃,相反,是新奇甚至着迷。因而,《现代》杂志倡导现代主义,重心放在了确认人的感受能力与现代生活形态之间的新的对应关系上,与现代性之间形成了一种顺应关系,而非对抗和反思。

中国现代主义的基本形态: 现代主义诗歌

第一阶段(20年代中期以前):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

李金发学习波德莱尔和魏尔伦,诗风怪异、晦涩,隐约触及到了象征主义的精神实质;而穆木天和王独清师法瓦格拉和瓦雷里,二者看重象征主义在语言精细化方面的努力,致力于形式方面的“纯诗”的实验。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象征主义重心在形式和语言层面的实验,无意于对现代性进行反抗和抵制。

弃妇

(李金发)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黑夜与蚊虫联步徐来,越此短墙之角,狂呼在我清白之耳后,如荒野狂风怒号: 战栗了无数游牧。

靠一根草儿,与上帝之灵往返在空谷里。我的哀戚惟游蜂之脑能深印着; 或与山泉长泻在悬崖,然后随红叶而俱去。

弃妇之隐忧堆积在动作上,夕阳之火不能把时间之烦闷 化成灰烬,从烟突里飞去,长染在游鸦之羽,将同栖止于海啸之石上,静听舟子之歌。

衰老的裙裾发出哀吟,倘徉在丘墓之侧,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 为世界之装饰。

落花

(穆木天)

我愿透着寂静的朦胧 薄淡的浮纱,细听着淅淅的细雨寂寂的在檐上激打,遥对着远远吹来的空虚中的嘘叹的声音,意识着一片一片的坠下的轻轻的白色的落 花。

落花掩住了藓苔 幽径 石块 沉沙。落花吹送来白色的幽梦到寂静的人家。落花倚着细雨的纤纤的柔腕虚虚的落下。落花印在我们唇上接吻的余香 啊!不 要惊醒了她!

啊!不要惊醒了她,不要惊醒了落花!任她孤独的飘荡!飘荡,飘荡,飘荡在 我们的心头,眼里,歌唱着,到处是人生 的故家。

啊,到底哪里是人生的故家?啊,寂寂的听 着落花,妹妹 你愿意罢 我们永久的透着朦胧 的浮纱,细细的深尝着白色的落花深深的坠下,你弱弱的倾依着我的胳膊,细细的听歌唱 着她,“不要忘了山巅,水涯,到处是你们的故 乡,到处你们是落花。”

月光(王独清)

月儿,你像向著海面展笑,在海面上画出了银色的装饰一条。

这装饰画得真是奇巧,简直是造下了,造下了一条长桥。风是这样的轻轻,轻轻,把海面吻起了颤抖的叹息。

月儿,你底长桥便像是有了弹性,忽高忽低地只在闪个不停。

哦,月儿,我愿踏在你这条桥上,就让海底叹息把我围在中央,我好一步一步地踏著光明前往,好走向,走向那辽远的,人不知道的地方……

残烛

(冯乃超)追求柔魅的死底陶醉 飞蛾扑向残烛的焰心 我看着奄奄垂灭的烛火 迫寻过去的褪色欢忻

焰光的背后有朦胧的情爱 焰光的核心有青色的悲哀 我愿效灯蛾的无智 委身作情热火化的尘埃

烛心的情热尽管燃 丝丝的泪绳任它缠 当我的身心疲瘁后

空台残柱缭绕着迷离的梦烟

我看着奄奄垂灭的烛火 梦幻的圆晕罩着金光的疲怠 焰光的背后有朦胧的情爱 焰光的核心有青色的悲哀

第二阶段 30年代前期

与早期象征派诗人的初步尝试不同,以《现代》《新诗》等杂志为主要阵地的“现代派”诗人将目光转向中国古典诗歌资源的重新开掘,将象征主义本土化了。他们致力于捕捉那种飘忽不定的复杂感觉,但忽略了象征主义在精神层面上的诉求。代表人物戴望舒、卞之琳、施蛰存、梁宗岱等。

印象

戴望舒 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是航到烟水去的 小小的渔船吧,如果是青色的珍珠;

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它轻轻地敛去了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迢遥的,寂寞的呜咽,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距离的组织

卞之琳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休 洗 红

何其芳 寂寞的砧声撒满寒塘,澄清的古波如被捣而轻颤。我慵慵的手臂欲垂下了。能从这金碧里拾起什么呢?

春的踪迹,欢笑的影子,在罗衣的退色里无声偷逝。频浣洗于日光与风雨,粉红的梦不一样浅退吗?

我杵我石,冷的秋光来了。它的足濯在冰样的水里,而又践履着板桥上的白霜。我的影子照得打寒噤了。

朦胧

林庚

常听见有小孩的脚步声向我跑来 中止于一霎突然的寂寞里 春天如水的幽明 遂有一切之倒影

薄暮朦胧处

两排绿树下的路上

是有个不可知的希望在飞吗 是的,有一只黑色的蜻蜓 飞入冥冥的草中了

第三阶段 40年代后期

这一时期活跃于诗坛的中国新诗派的使人们真正触摸到了现代主义的核心脉搏,以诗性审美的方式重新审视和反思现代性发展为人类及个体生命所带来的灾难和困窘。他们并不无条件地认为个体服从于建立民族国家的现代性诉求,而是自觉抵制国家理性、政治理性,把民族生存看作人类整体生存境遇的缩影,从而他们对现实景观的审视和追问具有了形而上的取向。代表作家穆旦 杜运燮 辛笛 陈敬容 郑敏 王佐良 唐祈 唐湜 袁可嘉等。

城市的舞

穆旦

为什么?为什么?然而我们已跳进这城市的回旋的舞,它高速度的昏眩,街中心的郁热。无数车辆都怂恿我们动,无尽的噪音,请我们参加,手拉着手的巨厦教我们鞠躬:

呵,钢筋铁骨的神,我们不过是寄生在你玻璃窗里的害虫。

把我们这样切,那样切,等一会就磨成同一颜色的细粉,死去了不同意的个体,和泥土里的生命;

阳光水分和智慧已不再能够滋养,使我们生长的

是写字间或服装上的努力,是一步挨一步的名义和头衔,想着一条大街的思想,或者它灿烂整齐的空洞。

哪里是眼泪和微笑?工程师、企业家和钢铁水泥的文明 一手展开至高的愿望,我们以藐小、匆忙、挣扎来服从 许多重要而完备的欺骗,和高楼指挥的“动”的帝国。

不正常的是大家的轨道,生活向死追赶,虽然“静止”有时候高呼: 为什么?为什么?然而我们已跳进这城市的回旋的舞。

辛迪 帆起了

帆向落日的去处 明净与古老

风帆吻着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与白蝶

明月照在当头 青色的蛇

弄着银色的明珠 桅上的人语 风吹过来

水手问起雨和星辰

从日到夜 从夜到日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涘的圆圈

将生命的茫茫 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是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严肃的时辰

唐祈 我看见: 许多男人,深夜里低声哭泣。

许多温驯的 女人,突然 变成疯狂。

早晨,阴暗的 垃圾堆旁,我将饿狗赶开,拾起新生的婴孩。

沉思里:

他们向我走来。

严重的时刻

里尔克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哭,无缘无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间某处笑,无缘无故在夜间笑,在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走,无缘无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世上死,望着我。

新感觉派与心理分析小说

新感觉派旨在以文学的方式更新人们的“现代”感受样式,而并不是在自觉地抵制现代性所造成的人的感觉经验的丧失或人性的异化。刘呐鸥在给戴望舒的信中写道:

“我要faire des romances,我要梦,可是不能了。电车太噪闹了,本来是苍青色的天空,被工厂的炭烟不得黑濛濛了,云雀的声音也听不见了。缪塞们,拿着断弦的琴,不知道飞到哪儿去了。那么现代的生活里没有美的吗?有的,不过形式换了罢。我们没有Romances,没有古城里吹着海角的声音,可是我们却有thrill,Carnal intoxication,就是战栗和肉的沉醉。”

新感觉派钟情于细腻地捕捉十里洋场中纸醉金迷的感性诱惑和刺激,并沉迷那种色情质的感性狂欢中,对于消费时代人的情感的匮乏以及现代人的孤独隔膜并不感兴趣:

蔚蓝的黄昏笼罩着全场,一只 saxophone 正伸长了脖子,张着大嘴,呜呜地冲着他们嚷。当中那片光滑的地板上,飘动的裙子,飘动的袍角,精致的鞋跟,鞋跟,鞋跟,鞋跟,鞋跟。蓬松的头发和男子的脸。男子的衬衫的白领和女子的笑脸。伸着的胳膊,翡翠坠子拖到肩上。整齐的圆桌子的队伍,椅子却是零乱的。暗角上站着白衣侍者。酒味,香水味,英腿蛋的气味,烟味……独身者坐在角隅里拿黑咖啡刺激着自家儿的神经。——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我爱那个穿黑的,细腰肢高个儿的。”话从我的嘴里流出去,玫瑰色的混合酒从麦秆里流到我嘴里来,可是我的眼光却流向坐在我前面的那个舞娘了。

她鬓脚上有一朵白的康纳馨,回过脑袋来时,我看见一张高鼻子的长脸,大眼珠子,斜眉毛,眉尖躲在康纳馨底下,长睫毛,嘴唇软得发腻,耳朵下挂着两串宝塔形的耳坠子,直垂到肩上——西班牙风呢!可是我并不是爱那些东西,我是爱她坐在那儿时,托着下巴,靠在几上的倦态,和鬓脚那儿的那朵憔悴的花,因为自个儿也是躺在生活的激流上喘息着的人。——穆时英《黑牡丹》

在这“探戈宫”里的一切都在一种旋律的动摇中——男女的肢体,五彩的灯光,和光亮的酒杯,红绿的液体以及纤细的指头,石榴色的嘴唇,发焰的眼光。中央一片光滑的地板反映着四周的椅桌和人们的错杂的光景,使人觉得,好像入了魔宫一样,心神都在一种魔力的势力下。在这中间最精细又最敏捷的可算是那白衣的仆欧的动作,他们活泼泼地,正像穿花的蛱蝶一样,由这一边飞到那一边,由那一边又飞到别的一边,而且一点也不露着粗鲁的样子。——刘呐鸥《都市风景线》

相比之下,施蛰存超越了对新奇感受的描绘,试图深入分析人物行为背后的无意识动力。从他的小说中可以见到弗洛伊德的东西。代表作有《将军的头》、《石秀》、《梅雨之夕》等等。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性:

1、外源性:对域外现代主义的引介和模仿

2、实验性:文学创新意识的形成

正是现代派诗艺使诗人们摆脱了各种感伤情调而力求知性和感性的融合,更加自觉地运用象征和联想,使幻境与实境相互渗透,增强了诗篇内容的厚度和密度,在结构艺术和形象营造上都有了新创造,又通过抽象词与具体词的巅合,适当的欧化句法,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韧性和弹性。——袁可嘉

3、含混性:对域外现实主义的误读与偏离

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原因,西方现代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被激烈拒绝和否定的文学流派。茅盾从阶级观点定位现代主义:“属于‘现代派’的作家和艺术家都是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他们一方面憎恨资产阶级,一方面又看不起人民大众;他们主观上以为他们的作品起到了破坏资产阶级的庸俗而腐朽的生活方式的作用,可是实际上,却起了消解人民的革命意志的作用。”这种定位,使现代主义基本被屏蔽在社会主义的文化现实之外,直到文革结束以后,现代主义才获得发生发展的可能。新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前期,传播和认识阶段。

这一阶段启蒙主义文学是主流,但现代主义的因素也开始出现,如朦胧诗的技法、王蒙等人对意识流手法的运用。在思想理论领域,现代主义逐渐获得了合法性。人们或者将现代主义和阶级剥离、与时代联姻,或者将技巧与意识形态剥离,努力为现代主义争取发展的空间。

二、先锋文学的兴起

先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批判和抗议传统社会主义及意识形态的压抑,争取个体的解放和自由,仍然具有浓重的启蒙立场。不过,在艺术手法和风格,先锋文学的现代主义意味很浓,而且也开始了对现代性的反抗,表达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生存体验。

在这一阶段,关于现代主义的争论再次兴起,主题不是要不要现代派,而是我们有没有真正的现代派。有人认为中国的现代派只局限于技巧层面,缺少西方现代派那种深沉的生命体验、形而上的提升;有人则声称执迷于把西方现代派作为“正宗”是落入了西方中心主义的陷阱,中国化的现代派当然也是现代主义的。其实,中国新时期的现代派本身比较复杂,有些的确仅限于技巧层面的炫奇,称为“伪现代派”并不过分;有些作品则达到了技巧和思想层面的完美统一,尽管和西方现代主义的取径可能有所偏差,仍然是成功的现代主义作品。

三、现代主义高潮的消退和延续

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兴起,80年代后期兴起的现代主义即先锋文学开始退潮,带有后现代倾向的新历史写作、欲望化写作兴起。当然,仍有部分作家仍在进行现代主义的写作。

八九十年代的现代主义小说家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 徐星《无主题变奏》 残雪《苍老的浮云》 苏童《1934年的逃亡》《米》 余华《古典爱情》《世事如烟》 莫言《丰乳肥臀》 格非《褐色鸟群》《迷舟》

扎西达娃《西藏,系在皮绳结上的魂》 八九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人

关于“知识分子写作”

1987年诗人西川、陈东东、欧阳江河等在当年的“青春诗会”上明确提出了知识分子写作的概念。这批诗人主张诗歌要坚持知识分子批判精神和文化责任感,在一种复杂的历史和文化现实中建构诗意。知识分子写作是一种智性写作、精英写作,讲究诗歌的专业性和词语修辞,大量吸收西方思想和语言资源,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摒弃了各种意识形态幻觉,始终坚持个人立场但又不放弃责任感。欧阳江河认为知识分子写作是抗议的主题被耗尽,群众写作时代过去之后,一种有语境与语言策略的考虑、寻求阶段性活力的诗歌实践。

与“知识分子写作”相关联的命题是“中年写作”,“中年写作”指向的并非某一年龄或时段,而是某种写作心境和态度,在这种心境下的写作不仅依靠激情和才华,而且更加依靠“对激情的控制”,依靠“综合的有效才能”、“理性所包含的知识”和“写作积累的经验”。

傍晚穿过广场(节选)欧阳江河

我不知道一个过去年代的广场 从何而始,从何而终 有的人用一小时穿过广场 有的人用一生——

早晨是孩子,傍晚已是垂暮之人 我不知道还要在夕光中走出多远 才能停住脚步?

还要在夕光中眺望多久才能 闭上眼睛?

当高速行驶的汽车打开刺目的车灯 那些曾在一个明媚早晨穿过广场的人 我从汽车的后视镜看见过他们一闪即逝 的面孔

傍晚他们乘车离去

一个无人离去的地方不是广场 一个无人倒下的地方也不是 离去的重新归来 倒下的却永远倒下了 一种叫做石头的东西 迅速地堆积、屹立

不象骨头的生长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也不象骨头那么软弱 ……

生活的另一面

西川

我注定在某年某月的某个时辰 离开这个世界

因此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 譬如恋爱,写诗,去西部流浪 我一走出那座老式钢琴似的屋子 就不明白地在C弦上摔了一跤 掌声和咒语于背后蝗虫般飞来 有一对酒窝变成美丽的陷井 我实在搞不清网与生活 究竟有何区别

我不流泪不等于没有眼泪

我整了整行李试图从哲人的书本上 寻找警句或方向

直到一条河自历史深处汹涌而来

灯塔与许多人的灵魂均漂在水上 我的灵魂也漂在水上

最后的营地

王家新

世界存在,或不存在

这就是一切,绝壁耸起,峡谷 内溯,一个退守到这里的人 不能不被阴沉的精神点燃

所有的道路都已走过,所有的日子 倾斜向这个夜晚

生,还是死,这就是一切 冬日里只剩下几点不化的积雪 坚硬、灿烂,这黑暗意志中 最冰冷的

在死亡的闪耀中,这是最后的 蔑视。高贵。尊严

星光升起,峡谷回溯,一个穿过了 所有港口、迷失和时间打击的人 最终来到这里

此时、此地。一,或众多 在词语间抵达、安顿,可以活 可以吃石头

而一生沧桑,远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 及高高掠过这石头王国的鹰 是他承受孤独的保证

没有别的,这是最后的营地,无以安慰 亦无需安慰

那些在一生中时隐时现的,错动石头 将形成为一首诗

或是彰显出更大的神秘

现在,当群山如潮涌来,他可以燃起 这最高的烛火了

或是吹灭它,放弃 一切 沉默即是最终的完成

八九十年代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

一、当下的、个人化的生存体验中领悟历史和生存的意义。

二、对现实的激烈反叛,多以隐晦病态的意象揭示社会人生的真相。

三、展示人性之恶、世界之丑

四、荒诞意识

五、颓废主义

艺术特色

一、意识流的引用

二、象征、隐喻、梦幻、反讽手法的运用

浅谈后现代主义文学 篇6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黑色幽默 元小说 戏仿 不确定性

一、引言

20 世纪的美国文学发展可以用高潮迭起,流派纷呈来形容。这一期间美国文学创作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学评论等各方面佳作不断,成就斐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更是给20世纪美国文学创作这一的黄金年代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以其强烈的讽刺性以及反叛性,在不断的冲击着传统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多年来给人们塑造的文学模式。也正是因其这种不好理解的反传统性,后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自出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后现代主义文学以不在有其往日的轰动效果,但依然是许多批评家和学者青睐的目标。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

后现代主义文学起源的具体时间在学术界一直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尽管如此,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大致可以追溯至20 世纪50 年代未或60 年代初期这一论点,还是得到广泛认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与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及20世纪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普遍形成反形而上学的倾向;后期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意义看法的演化而形成的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后结构主义的兴盛都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后结构主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影响颇深。后结构主义对于结构主义传统的依附于形而上学进行批判,反对其把客观性和理性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打破固有的文学标准。后结构主义认为 “基础”是一个无底的深渊,历史的连续性前面应该加上“断裂”二字,而“中心”的虚构性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需要中心,可以离开中心。显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是以以上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直接导引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涉及地域最广,参战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争,其间战事的惨烈程度更是可想而知。其中,600万犹太人被屠杀的暴行和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给日本造成的打击等事件给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们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他们开始怀疑一直遵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开始怀疑人性是否有善良的一面,开始怀疑人类是否能控制科技发展所造就的巨大能量。他们对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信念产生了动摇。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度被战争所淡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尤其在美国,民权运动、女权运动的发展,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活动,黑人抗暴斗争,水门事件等,使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精神世界越来越困惑。人们的精神处于压抑、苦闷的状态之中,致使人们开始产生自我放逐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文学领域直接表现为带有反文化、反艺术、反文学性质的虚无主义和多元价值观。带有这种倾向的文学作品批判现存制度,谴责现有社会状况,从而使其与战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截然不同,形成了新的文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文学。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

1.“黑色幽默”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应用。“黑色幽默”小说产生并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但其真正繁荣与7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在传统文学中,悲剧和喜剧是完全泾渭分明的。而“黑色幽默”文学则打破了这种界限,运用喜剧的艺术处理手法表现悲剧的内容,将开玩笑的对象瞄准了痛苦和不幸。“黑色幽默”往往用独特的思维和夸张的语言来嘲讽作家想要嘲讽的社会现象。无论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者使用的超越常情的细节、人物和场面和阴郁神秘的气氛来渲染主题,描摹荒诞,表现普遍意义的方法;还是在《在灵魂出窍》中,作者用冷漠的、自嘲的幽默,透过表面的荒诞喜剧色彩来深刻的表现悲剧性;以及在《五号屠场》中,作者塑造的怀疑和否定传统价值,又有一定追求的“反英雄”形象,这些都是“黑色幽默”小说所具备的独特之处。可以说,“黑色幽默”在一定时期内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有标志。

2.元小说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元小说,又被称作超小说,是指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与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元小说是被应用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奇特的形式。这类小说通常采用叙述者与想象中的读者对话的方式,将小说的创作过程穿插于叙事之间。小说中常常会直言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并告诉读者作者虚构作品所使用的手法,同时将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展现给读者。作者在拉开读者与生活的距离的同时打破了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幻觉,从而加速了读者对于文本叙事过程本身的反应。如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所使用的元小说叙事方式,目的在于让读者在看似虚构的故事中,切身感受到冯内古特亲身经历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而突显《五号屠场》的反战主题。元小说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一大特色,自身具有巨大能量,其在曝光自身产生的过程中,无声无息的将叙事与现实分离,从而将艺术与生活的差距呈现于读者面前。

3.戏仿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戏仿,又被称作谐仿,是一种叙事方法,是将其他作品借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也就是通过有意识地模仿其它一部小说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其中就包括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故事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于文本的模仿是为了将其运用到不适宜,有时甚至是相反的语境中,从而达到嘲讽、调侃、游戏甚至是致敬的目的。戏仿的叙事方法可以用了模仿一个句子,一种文体,一个经典作品等。甚至我们可以说,已存在的历史都可以成为其模仿的对象。戏仿的叙事方法通常是利用故事内容与叙述的不协调,已实现反讽的目的。如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对17世纪英国小说家约翰·班扬的作品《天路历程》进行戏仿,以此反映作者对战争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极具讽刺意味。现在,使用戏仿叙事方法创作的作品大量出现,且不单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电影,电视,以及网络上都可以寻到其踪迹。这种现象是后现代文化的表征之一。

4.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创作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创作原则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特点。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不确定性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首先,由于人们对固有的理性、信仰、道德和日常生活准则产生了怀疑,后现代主义作家便强调打破固有一切,并强调创作的随意性、即兴性和拼凑性,同时注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参与和创造,这就造就了其主题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已经由昔日的“非英雄”走向了“反英雄”,致使其形象不确定性的确立。最后,后现代主义作家对以往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所具有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封闭性持反对的态度,因此,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必定要将其打破,并用一种不具有任何的逻辑顺序和连续性的,根本无法用任何的顺序进行说明的,充满错位式的开放体情节结构取而代之,情节的不确定性也因此成为其创作特点之一。

四、结语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后现代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环境下,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其特有的创作特点和叙事手法,并以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讽刺、调侃、自嘲等叙事风格,引起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于兴起不仅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学创作的现代化和多元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加媚.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及其模式评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12卷第1期,62-65.

[2]王祖友.后现代主义文学小结[J].社会纵横,2010 年1 月总第25 卷第1 期,82-84.

[3]王建刚.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与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196-198.

[4]齐媛媛.浅析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美国本土小说[J].长城,2011年08期,116-117.

[5]陈世丹,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J].外国文学,2005 年7 月2005 年第4 期,26-32.

[6]任红红.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述评[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10,29(5):31-33.

[7]李维屏.英美后现代主义小说概述[J].外国语,1998,(1):58-6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生态哲学视域下的冯内古特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2544075。

后殖民主义文学 篇7

非洲英语文学的兴起,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文化中心论的消解。越来越多第三世界国家主权回归、独立与崛起为世界文坛添上了缤纷色彩。若将文学拟作珍宝, 欧洲文学可媲美璀璨夺目的钻石, 星光闪耀;而非洲英语文学自成一格, 以其含蓄、低敛的珠光之美韵味绵长, 犹如散落在环抱在印度洋与大西洋这片神奇大陆上的黑珍珠。该文将按照东非、西非的地缘划分, 试图梳理东、西非英语文学的概貌、特点、继承与影响、文化属性和创作表征等。

1 养在深闺人未识

199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南非女作家戈迪默 (Nadine Gordimer, 1923-) “在文学界争取言论自由方面长期的先驱作用使她成为南非文坛的耆宿”[1]。库切 (John Maxwell Coetzee, 1940-) 在2003年以《耻》为南非再添捷讯, 使这片区域再度成为世界文坛聚焦的中心。与南非相比, 东非、西非英语文学研究稍显冷清, 但这绝不是因为这些地区缺乏好的作家:尼日利亚作家索因卡摘取1986年诺贝尔文学奖, 阿契贝膺获1987年尼日利亚国家文学奖 (The Nigerian National Trophy for Literature) 、英联邦诗歌奖 (The Commonwealth Poetry Prize) 与2007年第二届布克国际文学奖等多种重要奖项, 奥克利夺得1991年布克奖并一度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到去年7月8日凭短篇小说《奇迹》斩获2013年凯恩非洲文学奖的尼日利亚作家托普·弗拉瑞 (Tope Folarin, 1982-) 等。可见, 东非与西非不乏优秀的英语文学创作者。目前国内研究者对东、西非作家的代表性 (或者说是获过奖) 的作品研究居多, 而对其他“鲜为人知”的作品以及其创作思想、写作手法等较少探究。其实, 非洲英语文学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 潜藏着许多方面等待国内研究者去发掘。

2 无限风光在西非

西非可以说是非洲英语文学作品起源之地。海福德 (Kayseri-Hayford, 1866-1930) 介于特写和小说之间的《解放的埃塞尔比亚》是最早的黑非洲英语文学英语文学作品。50年代末以来, 非洲英语文学迅速发展, 其中, 尼日利亚和加纳是西非英语文学的佼佼者。

图图奥拉 (Chinua Achebe, 1930-) 是第一位赢得国际声誉的尼日利亚小说家。很长一段时间里, 西方与尼日利亚评论界对这位作家毁誉参半, 他既是“现代非洲文学之父”、“最有非洲味的非洲作家”[2], 也是“倒土不洋”、“用的是‘死人的语言’”[3]的皇家空军铜匠。争议起始于他的第一篇小说《棕榈酒酒鬼的故事》 (1952) 。这部小说充满着奇幻色彩, 骷髅、怪婴、白蚁城、鬼岛、吃人的红鱼等文学素材被图图奥拉从约鲁巴民间传说里匠心独运地提取出来。恐怖、魔幻、幽默加上丛林冒险题材, 这些元素在英语为媒介的传播下, 促成了图图奥拉从尼日利亚通往西方的文学之路。

与图图奥拉同年的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 (Chinua Achebe, 1930—) 其处女作《瓦解》 (1958) 一经面世便大获成功, 被誉为“非洲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4]。阿契贝的“尼日利亚四部曲”奠定了当代尼日利亚文学的基础。除长篇小说外, 作者还是一位多面手, 短篇小说如《战地姑娘》 (1971) 、儿童故事《契克与河》 (1966) 、诗集《当心啊, 我的心灵的兄弟》 (1971) 与评论文集《创世日的黎明》 (1975) 等颇受读者欢迎。他大学期间所写的论文《非洲的一种形象——谈康拉德〈黑暗的心〉中的种族主义》见解独到, 在评论界普遍赞同其作品蕴含非洲思想的主流前, 阿契贝与众不同地认为康拉德的作品流露出种族歧视倾向。这篇文章如今成为后殖民文学批评的一项重要理论依据。

图图奥拉与阿契贝这两位小说家对西非英语文学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而西非英语文学到了一位戏剧家的手中, 才真正意义上获得了世界文坛的认可。索因卡 (Wole Soyinka, 1934-) 于1986年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 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非洲人。他不仅熟稔本族群的文化, 50年代奔赴英国留学与任教的经历更使他积淀了深厚的西方戏剧知识和素养, 享有“非洲莎士比亚”的美誉。其戏剧《森林之舞》 (1963) 可媲美非洲的“仲夏夜之梦”。《路》 (1965) 、《疯子与专家》 (1970) 这两部索因卡成熟期的作品, 将希腊悲剧融于本土约鲁巴族的神话中, 成为贯穿索因卡文学创作的一条主轴。他剧作中的雅西文化冲突、悲剧精神、神话秩序与神话意愿一度为国内研究者所关注。抛去剧作家的身份, 索因卡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等领域同样硕果累累。早在2003年, 索因卡在诗人贝岭的引介下来到中国, 掀起了一阵索因卡旋风。

图图奥拉、阿契贝和索因卡等一批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与他们的作品推动了西非英语文学的发展。与此同时, 一批年轻的生力军正在崛起。“阿契贝在一次访谈中曾说, 尼日利亚文学的火炬正从他这一代传到年轻一代的手中, 被问及谁代表着新的一代, 他特别提到了本·奥克瑞……它标志着掌握新方向的年青一代作家的出现。”[5]。这位年轻的尼日利亚英语作家凭借《饥饿的路》 (1991) 膺获1991年布克奖, 同他的前辈们一道, 通过探究约鲁巴神话底蕴企图揭示现代非洲乃至整个世界面临的民主危机。奥克瑞 (Ben Okri, 1959—) 在作品中认为, 神话、梦境与信念等从未消逝过, 它们以各种形式构建着现实世界。正如奥克瑞想要传达的, 苦难终究会化作世上美妙绝伦的事物, 我们有理由相信, 西非英语文学到了奥克瑞等一代年轻的非洲英语文学作家手中会迎来新的一轮高潮。

3 蓄势待发看东非

东非英语文学起步较晚, 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 第一份集文学、社会、政治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杂志《过渡》的出现促进了英语文学在东非的传播。但是, 这并不妨碍英语文学的星光闪耀在东非的上空。在这些熠熠的光芒中, 恩古吉·提安哥 (Ngugi wa Thiong’o, 1938-) 的英语文学创作尤为突出。

恩古吉的童年在基库裕氏族与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中度过, 童年的流离与动荡使他极富民族独立意识和本土文化保护主义。文化冲突与抵抗成为这位肯尼亚作家兼评论家文学创作的主题。他的第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剧本《黑隐士》 (1963) 体现了作者对西方文明入侵下非洲部落主义的深刻反思。《我想结婚时结婚》 (1982) 揭露肯尼亚独立后由剥削造成的吉库尤人的贫富分化和各种社会矛盾等问题。也正是因为这出剧, 上演后被查禁, 恩古吉也因此遭到了逮捕, 写下了著名的《狱中日记》 (1981) 。这段经历促使恩古吉开始反思英语文学创作的方式与一名非洲作家历史使命之间的关系。

恩古吉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反映了作者在小说上也极具天赋。作者以一名殖民地人民的语言和洞见对东非殖民历史再次追忆和转述, 历史意象在小说情节中得以重生。《孩子, 你别哭》是东非作家第一部在英国出版的英语小说, 恩古吉借助少年奥洛吉 (Njoroge) 的成长经历, 探讨真挚的爱情能否在阶级与殖民统治的双重倾轧下生存下去。他擅长将殖民教育中所习得的西方神话系统和文化表述, 植入本土语境的脉络中, 使之变成一种对本民族具有启蒙意义的文本。在竭力摆脱西方文学主导下被入侵、被干扰的焦虑感的同时, 恩古吉不断进行着写作实验, 以使本民族文学以新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恩古吉身上具有肯尼亚第一代英语作家身上的强烈使命感, 他们试图拼凑起破碎的文明残片, 找回原有的秩序。到了第二代肯尼亚英语作家, 关注的焦点发生了变化, 后殖民时期非洲的走向与命运不断地拷问着作家。同他的前辈恩古吉一样, 姆旺吉 (Meja Mwangi, 1948—) 也是在黑白矛盾的激化碰撞中成长。茅茅革命、国家独立运动、丛林战士和殖民政府的冲突等事件使姆旺吉等第二代东非英语作家对身份问题、对后殖民时期肯尼亚的命运更为敏感, 读者能在他的“城市三部曲”等作品中一窥究竟。

4 民族与世界的对话

无论是东非还是西非英语文学, 在这群优秀的作家身上, 我们能够发现一些相似之处:他们在多个领域有所建树, 作品形式多样、题材丰富;他们大多都身处或经历过本土与殖民政府冲突激剧和黑白二元身份矛盾对立的困境;他们不断地进行着将本土的神话传说与西方经典相交融的实验, 为本土文化正名的同时, 却摆脱不了依附宗主国文学的尴尬。语言作为文化的承载者, 是一个民族历史经验的集体记忆。而英语与其他外来的殖民语言却将土著居民驱向其他自我, 远离母土进入异乡的领地。面临历史与民族文化的流失、现代化非洲的迷惘与困惑, 图图奥拉、阿契贝、索因卡、奥克利、恩古吉、姆旺吉等一批非洲英语文学作家正用他们的努力, 借助于传统神话等方式试图恢复非洲土著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不论是恢复母语来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神韵, 还是以英语为介质、师夷长技以自强, 后殖民语境下的非洲正一步步探寻着重铸本土文化的道路。除非洲英语文学外, 加勒比英语文学、印度英语文学等非英美国家的英语文学, 都离不开与英美文学相互参照, 从而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更好地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

摘要:当代非洲文学面临着选择的困境, 一是恢复前殖民地时期的非洲本土文化与社会形态, 一是模仿殖民者所代表的欧洲文化。作为弱势民族同强势民族文化碰撞下的结晶, 非洲英语文学既代表着非洲传统, 又反映了外来的欧洲文化, 表现了后殖民语境下非洲作家寻根与流放相交织的矛盾心理。由于历史原因, 国内研究者对非洲英语文学的关注通常多在南非, 东、西非英语文学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寻。该文试图梳理东、西非英语文学的发展脉络, 以探讨它们各自的概貌、特点、继承与影响、文化属性和创作表征等。

关键词:西非英语文学,东非英语文学,后殖民

参考文献

[1]毛信德.诺贝尔文学颁奖词与获奖演说全集[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3.

[2]Liyong, Taban lo.Tutuola, Son of Zinjinthropus[M].WashingtonD.C.:Three Continents Press, 1975.

[3]Johnso, Babasola.Letter to the Editor of West Africa[M].Unit-ed Kingdom:West Africa, 1954.

[4]Booker, Keith M.The Chinua Achebe Encyclopedia[M].West-port:Greenwood Press, 2003.

后殖民主义文学 篇8

自然主义文学这一概念是由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 (下文简称左拉) 于1880年正式提出的。所谓自然主义可以解释为 :“通过机理法则解释现象, 不去寻求天生的原因”。我们之所以把左拉称为自然主义文学成就最高者, 就是因为他把这一思想用在了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其作品体现出浓烈的对真实和真理的无限推崇以及追求。并且试图完全通过自然科学的角度去解析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这种创作思想让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描写细腻, 如同一卷写实的工笔画, 真实地再现着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细节。

从时间上来讲, 一般认为最早的自然主义作家是龚古尔兄弟, 也就是法国龚古尔文学奖的创立者。其作品如《斐洛梅那妹妹》、《列莱·莫伯兰》、《日尔米尼· 拉赛德》等都属于自然主义小说, 同时这些作品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开端。

对于中国文学爱好者来说, 左拉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虽然不及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般如雷贯耳, 但是笔者认为, 左拉的这部小说大作比之毫不逊色。这部作品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丰碑。它是左拉根据自然主义美学原则写出的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全名为《第二帝国时代的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左拉致力于自然主义文学数十年, 成就极高, 法国自然主义最著名的组织“梅塘集团”, 就是以左拉为核心的, 可以说, 没有左拉, 就没有法国的自然主义。所以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中, 受左拉影响的作家非常多, 并且也有为数不少的人致力于研究左拉以及他的作品。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另一位代表作家是居伊·德· 莫泊桑。莫泊桑师从福楼拜, 继承了福楼拜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被自然主义者尊为典范。莫泊桑是人类文学史上罕见的短篇小说大师, 代表作有《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等。

二、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特点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代表作家有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岩野泡鸣、正宗白鸟等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 是针对“砚友社”的庸俗写实主义而兴起的新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揭起了彻底反对旧道德、反对世袭观念的旗帜, 主张一切按照事物原样子进行写作 ;在艺术形式上, 他们主张“排除技巧”, 在语言上, 成功地完成了“言文一致”的革新。

作为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岛崎藤村在1906年自费出版了长篇小说《破戒》。对于《破戒》的影响吉田精一说 :“可以说反响空前、史无前例。内容新颖、技巧拔群应该是其大受欢迎的第一理由。同时也得天时之助, 在需要出现新时代文学以预战后发展轨迹之时, 《破戒》不失时机地出现了。

高举自然主义的旗帜, 在日本起到法国左拉作用的是田山花袋。他从明治三十年代中期起一直坚持自己的主张, 特别是在《露骨的描写》中, 积极地提倡排除技巧, 在创作和评论方面都是推进自然主义的头号人物。短篇小说《棉被》是田山花袋比较有名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其实写的就是作者本人。而其中的女主角则是他的女弟子冈田美知代。在小说中, 田山花袋极力避免虚构, 直率地表达了一个中年男子对自己喜欢的中年女性的爱慕和情欲, 大胆地表露了自己生活中最丑恶的部分, 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的同时, 小说中赤裸裸地性欲描写和人物的平面描写也引起了文坛的瞩目。

三、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对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接受及突破

可见, 没有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打造的牢固基础, 日本自然主义文学是很难有所成就的, 甚至不会萌芽。日本是一个极善于学习与模仿的民族, 在文学上亦不例外, 他们几乎完全接受了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理念, 在创作技巧等方面也在大肆学习,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 也逐渐融入了许多日本民族本身的特色, 从而正式形成了一个独特文学支流, 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灭的痕迹。之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相比产生出很大的差异性, 最终发展为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自然主义文学——“私小说”。

首先, 法国自然主义的诞生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左拉是在19世纪中期, 欧洲的自然科学突破发展的科学背景下提出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体系。

其次, 法国自然主义文学是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反抗而提出的文学思潮, 与之相反, 在日本, 两种文学流派相辅相成, 完全没有互相拆台的意思。甚至有很多浪漫主义作家都投入了自然主义的阵营。

再次, 虽然两国自然主义文学在着重点上基本相同, 都在描写家庭, 但是其体现出的内容以及作家所要表达的思想却完全不同。

最后, 日本的自然主义文学虽然独成一派, 但也无法脱离日本文学常见的特点, 几乎所有作品中都透露着淡淡的悲观气息, 甚至有些文学评论家会把这一特点当做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参考文献

[1]柳九鸣.《自然主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2]丁子春.《法国小说与思潮流派》[M].团结出版社, 1991。

[3]吉田精一.《自然主义研究》[M].樱枫社, 1981。

[4]黎跃进.《日、欧自然主义文学比较》[J].国外文学, 1995。

浅谈后现代主义文学 篇9

20 世纪的美国文学发展可以用高潮迭起,流派纷呈来形容。这一期间美国文学创作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文学评论等各方面佳作不断,成就斐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更是给20世纪美国文学创作这一的黄金年代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以其强烈的讽刺性以及反叛性,在不断的冲击着传统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多年来给人们塑造的文学模式。也正是因其这种不好理解的反传统性,后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个文学流派自出现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虽然后现代主义文学以不在有其往日的轰动效果,但依然是许多批评家和学者青睐的目标。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

后现代主义文学起源的具体时间在学术界一直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尽管如此,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大致可以追溯至20 世纪50 年代未或60 年代初期这一论点,还是得到广泛认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与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及20世纪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19世纪中期以后,现代西方哲学普遍形成反形而上学的倾向;后期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意义看法的演化而形成的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的各种非理性因素的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以及后结构主义的兴盛都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后结构主义对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影响颇深。后结构主义对于结构主义传统的依附于形而上学进行批判,反对其把客观性和理性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打破固有的文学标准。后结构主义认为 “基础”是一个无底的深渊,历史的连续性前面应该加上“断裂”二字,而“中心”的虚构性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需要中心,可以离开中心。显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是以以上后现代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被视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直接导引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涉及地域最广,参战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争,其间战事的惨烈程度更是可想而知。其中,600万犹太人被屠杀的暴行和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弹给日本造成的打击等事件给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们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他们开始怀疑一直遵从的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开始怀疑人性是否有善良的一面,开始怀疑人类是否能控制科技发展所造就的巨大能量。他们对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信念产生了动摇。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度被战争所淡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尤其在美国,民权运动、女权运动的发展,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活动,黑人抗暴斗争,水门事件等,使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精神世界越来越困惑。人们的精神处于压抑、苦闷的状态之中,致使人们开始产生自我放逐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文学领域直接表现为带有反文化、反艺术、反文学性质的虚无主义和多元价值观。带有这种倾向的文学作品批判现存制度,谴责现有社会状况,从而使其与战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截然不同,形成了新的文学思潮,即后现代主义文学。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

1.“黑色幽默”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大量的应用。“黑色幽默”小说产生并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但其真正繁荣与70年代,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在传统文学中,悲剧和喜剧是完全泾渭分明的。而“黑色幽默”文学则打破了这种界限,运用喜剧的艺术处理手法表现悲剧的内容,将开玩笑的对象瞄准了痛苦和不幸。“黑色幽默”往往用独特的思维和夸张的语言来嘲讽作家想要嘲讽的社会现象。无论是《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者使用的超越常情的细节、人物和场面和阴郁神秘的气氛来渲染主题,描摹荒诞,表现普遍意义的方法;还是在《在灵魂出窍》中,作者用冷漠的、自嘲的幽默,透过表面的荒诞喜剧色彩来深刻的表现悲剧性;以及在《五号屠场》中,作者塑造的怀疑和否定传统价值,又有一定追求的“反英雄”形象,这些都是“黑色幽默”小说所具备的独特之处。可以说,“黑色幽默”在一定时期内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有标志。

2.元小说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元小说,又被称作超小说,是指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与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元小说是被应用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奇特的形式。这类小说通常采用叙述者与想象中的读者对话的方式,将小说的创作过程穿插于叙事之间。小说中常常会直言作者是在虚构作品,并告诉读者作者虚构作品所使用的手法,同时将作者创作小说的一切相关过程展现给读者。作者在拉开读者与生活的距离的同时打破了现实主义真实性的幻觉,从而加速了读者对于文本叙事过程本身的反应。如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所使用的元小说叙事方式,目的在于让读者在看似虚构的故事中,切身感受到冯内古特亲身经历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而突显《五号屠场》的反战主题。元小说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一大特色,自身具有巨大能量,其在曝光自身产生的过程中,无声无息的将叙事与现实分离,从而将艺术与生活的差距呈现于读者面前。

3.戏仿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戏仿,又被称作谐仿,是一种叙事方法,是将其他作品借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也就是通过有意识地模仿其它一部小说文本的内容和形式特征,其中就包括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故事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对于文本的模仿是为了将其运用到不适宜,有时甚至是相反的语境中,从而达到嘲讽、调侃、游戏甚至是致敬的目的。戏仿的叙事方法可以用了模仿一个句子,一种文体,一个经典作品等。甚至我们可以说,已存在的历史都可以成为其模仿的对象。戏仿的叙事方法通常是利用故事内容与叙述的不协调,已实现反讽的目的。如冯内古特在《五号屠场》中对17世纪英国小说家约翰·班扬的作品《天路历程》进行戏仿,以此反映作者对战争深恶痛绝又无可奈何,极具讽刺意味。现在,使用戏仿叙事方法创作的作品大量出现,且不单纯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电影,电视,以及网络上都可以寻到其踪迹。这种现象是后现代文化的表征之一。

4.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创作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创作原则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重要特点。主题的不确定、形象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不确定性表现的三个主要方面。首先,由于人们对固有的理性、信仰、道德和日常生活准则产生了怀疑,后现代主义作家便强调打破固有一切,并强调创作的随意性、即兴性和拼凑性,同时注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参与和创造,这就造就了其主题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已经由昔日的“非英雄”走向了“反英雄”,致使其形象不确定性的确立。最后,后现代主义作家对以往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所具有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封闭性持反对的态度,因此,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过程中,作者必定要将其打破,并用一种不具有任何的逻辑顺序和连续性的,根本无法用任何的顺序进行说明的,充满错位式的开放体情节结构取而代之,情节的不确定性也因此成为其创作特点之一。

四、结语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后现代主义哲学理论为基础,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环境下,经历了独特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其特有的创作特点和叙事手法,并以其所表现出的强烈的讽刺、调侃、自嘲等叙事风格,引起读者和文学评论家的关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出现于兴起不仅对世界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学创作的现代化和多元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加媚.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及其模式评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12卷第1期,62-65.

[2]王祖友.后现代主义文学小结[J].社会纵横,2010年1月总第25卷第1期,82-84.

[3]王建刚.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崛起与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196-198.

[4]齐媛媛.浅析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美国本土小说[J].长城,2011年08期,116-117.

[5]陈世丹,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J].外国文学,2005年7月2005年第4期,26-32.

[6]任红红.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研究现状述评[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0.10,29(5):31-33.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对比 篇10

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共同处,差异

西方女性主义是指产生于欧美国家、以消除性别歧视、实现男女平等为目标的思潮和运动。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 女性主义首先在西方兴起。确切地说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 阿伦普·德·古杰发表的《妇女和女公民权利宣言》一书, 标志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运动的正式形成。从那时候起女性主义批评就被公认为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的重要流派, 而且女性主义理论也被认为是当代文学理论潮流中影响最为广泛、最具活力的思潮之一, 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影响到西方世界, 而且波及了全世界。受此强大思潮影响而诞生的具有非凡影响的文学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其中尤以英国小说为主, 如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托马斯·哈代所著的《德伯家的苔丝》等等。自女性文学在西方兴起后, “性别”就成为了当代文学批评研究的主要视角之一。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 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和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国的女性主义理论迅速发展起来, 且硕果累累。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 相当多的研究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学者都在试图让中国女性主义不仅具有我们自己的特色, 又能与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有着相当的水平。由于中国女性主义批评源于西方女性主义批评, 两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诸多相似处, 但是也受很大其它因素的影响, 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 不同的研究者们在做分析时对它们的差异也持截然不同的态度。

由于西方女性主义是起源于欧美国家的, 而中国的女性主义又来源于西方,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中国的女性主义思潮之间有许多明显的相似之处。两者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石, 这也促成了它们的相似性。无论是西方女性主义还是中国女性主义都蕴涵深厚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蕴,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它们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二重论与女性主义相结合, 解释妇女受压迫的原因, 也都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分析方法, 揭示妇女地位低下的根源。此外, 二者的研究所关注的内容具有相似性。中国女性主义和西方女性主义都是以妇女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西方女性主义从阶级、种族、民族、国家、法律、习俗等多方面探究女性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力图改变以男子为中心的文化和社会体制, 从而达到改变社会性别关系, 使男女都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国女性主义深受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 早期也一直努力去效仿西方女性主义。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许多留学人员和国外学者就开始翻译西方女性主义原著。如奥斯丁撰写的《傲慢与偏见》被翻译成中文后就成了学生群中人人皆知的一部反映女性主义的一部著作。同时, 学者们也大量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的研究成果, 并且运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方法和概念范畴对中国妇女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这些年来发展也比较明显。

中西女性主义的差异也是无处不在。其实早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受“五四”新文化的影响, 中国女性主义观念就开始萌芽, 这也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冰心的《斯人独憔悴》、白薇的自传体小说《悲剧生涯》、张爱玲的《金锁记》和《倾城之恋》等诸多女性作家的作品, 我们很容易窥见早期的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自改革开放和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 中国的女性主义有了很大改变, 中国女性主义理论迅速发展起来了, 作家们在作品中尽量开始探索女性精神和灵魂自由。谌容撰写的《人到中年》就以强烈的女性视角, 表现对女性所面对的情感困境的思考, 因此对女性探求自身价值很有意义。后来王安忆所著的《长恨歌》和铁凝的《大浴女》也都有这方面的贡献。中国女性主义在艺术方面是追求创新的, 很多女性主义作品的叙事模式是很有特点的, 与西方女性主义很不一样。一种被称为“欲望叙事”的叙事模式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被常用。所谓“欲望叙事”也就是始终使主题的欲望成为贯穿整篇小说的线索。在许多作品中, 主人公都用第一人称叙述自己的私人生活。这样一种文学叙事模式就使作品更有主题色彩。较典型的例子为陈染所著的《与往事干杯》。在该作品中, 回忆的片段代替了叙述的连贯性, 作者把现实与梦结合起来, 整部作品都显示出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有多方面的差异。第一方面的差异同时也是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家最有争议的一点,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反映出了强烈的反抗性, 而中国女性主义则由于受我们的文化影响而柔和得多, 大部分该类作品都是仅仅反映出女性的一种觉醒。对此, 批评家的解释和合理: 西方女性主义强烈的反抗性与它产生的背景有关, 西方女性主义产生是因为一些声势浩大的女权运动, 而中国虽然在“五四”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妇女问题, 但是女人本身还是处于被动的地位, 中国女性主义是在20 世纪80 年才受西方影响才开始植入和发展, 我们缺乏这种独立的女权运动背景, 我们的女性主义受政治影响较小, 因此我们女性主义文学所揭露的问题也没有那么尖锐。在许多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 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批评具有鲜明的女权主义色彩。如英国当代女作家简·里斯所著的《藻海无边》, 小说就是以一个疯女人身世及遭遇为题材创作的一部非常具有女权主义色彩的小说。另外两部优秀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也对世界女性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德国作家西蒙·波伏娃所著的《第二性》堪称“女性主义宝典”。与中国诸多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不一样, 作者认为两性之间不存在绝对差异。她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 并不比两个单个人之间的差异更大, “一个人之为女人, 与其说是`天生'的, 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 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而是人类文化之整体, 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另外美国女作家凯特·米勒的另一部女权主义经典著作《性政治》, 用实证的办法从多方面对父权制社会进行了考察, 并证明, 在当今社会中, 男性与女性的差别包括社会地位上的差异, 都不是先天的, 而是后天文化作用的结果。而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以及我们的女性主义批评在理论建筑方面都略有欠缺, 始终在努力创建“双性和谐”, 缺乏对父权制的攻击, 因而缺乏女权主义色彩。中西女性文学的第二方面差异则主要体现在后者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更细致入微,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形态和生活状态。如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 作者把有主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和贤淑的大小姐吉英这两位女性形象就塑造得非常细致入微,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此之外,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的差异就体现在中西女性主义文学的不同的理论深度。由于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有着更长的历史和更扎实的基础, 它就具备了更纵深的理论, 而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则要感性一些。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不仅抨击男性在行为方面表现出的性别歧视, 还善于运用女权主义理论去分析女性在话语权方面遭受的不公平。

中西女性主义文学有着相似处是缘于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 而它们的巨大差异则与各自的文化语境差异有很大关系。在中国, 多数人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平等, 他们认为这种认识才是女性主义的出路, 追求女性主义的前提还是要承认男女性别的差异。而从上文介绍的几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经典, 如《第二性》、《性政治》等, 我们则发现西方女性主义文学受女权主义影响较大, 很多女性作家们是不承认两性之间的绝对差异的, 她们认为那些差异都是受后天的文化影响而生成。另外,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也有其独特的叙事模式, 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对于女性主义文学的研究我们虽然现在已经做得很满意, 不仅大量去研究妇女文学作品, 也集中从文学、语言学和文化层面对女性主义文学有了很深入的理论研究, 但是我们仍然有必要从各方面去加强, 争取大范围唤醒女性的性别主体意识。同时大范围的学者也应该行动起来关注第三世界的妇女, 让社会给她们一席她们应该有的位置, 并帮助她们重新认识自己。

参考文献

[1]李权文.斯皮瓦克后殖民框架下的女性主义理论——解读《三个女性文本对帝国主义的批评》[J].江汉论坛, 2008.11.

[2]刘思谦.关于中国女性文学[J].文学评论, 1993 (2) .

[3]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9.

[4]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

后殖民主义文学 篇11

论著既精且专,所研究的范围涵盖了世界文学史上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欧美国家特别是法国文学中的重要发展阶段,书中既有对于大的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的理论探讨,又有对于重要作家笛福、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莫里哀、莫里亚克、萨特等人作品的分析,有史有论,含英咀华,多姿多彩,是近年来欧美文学研究也是整个世界文学研究中一部既扎实又有分量的学术著作。弥足珍贵的是,作者显示了感悟艺术作品美学品味的能力与思辨能力的有机结合。书中所提出与探讨的一些重要问题对于当代学术研究都是有创新意义的,作者都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消解”与“解构”、后现代小说的叙事艺术特性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长期教学与研究实践中所具有的努力探索,注重创新的学术品质。

世界文学研究的学科在中国历史并不太长,但却是一个充满争议而又在争议中迅速发展的学科。

仅从这个学科的命名来看,就可谓变化多端。起初有称为“欧美文学”或是“西方文学”的,以后把东方文学纳入,称之为“外国文学”,稍后,又变成了“世界文学”。近年来,随着比较文学的发展,教育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定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这尚且不算在外文系开设的各语种的文学研究,如英国语言文学、法国语言文学、德国语言文学、俄国语言文学、日本语言文学等,这些学科虽然与中文系的欧美文学等不同,但彼此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在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中,又具体划分了欧美文学或西方文学、东方文学等不同专业方向。这就使得这个学科的规范变得相当宽泛,也因此招人物议。

古人尝言:“其正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正其名也”。世界文学的名称多变正反映出这个学科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的发展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初期,外国文学与文艺思想大量涌人中国,兴起了早期的外国文学研究,其中欧美文学研究是最重要的研究方向。第二个阶段是二十世纪中期,特别是五十年代,中国高等院校受到前苏联文学的较大影响,俄国人的“外国文学”教学思想进入中国,俄苏文学占据了独特的地位。第三个时期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比较文学兴起,与世界文学合流,逐渐形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规范。

第一阶段(1900-1949年)的发展表现出世纪之初中国的文学研究随着社会变革所经历的巨大转折,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是这个时期起步的。1900年原东吴大学成立,教席黄摩西开设的中国文学史课程中,已经有对于欧美文学的比较,但这种比较是简单的、初步的。此后到1949年之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西大学等国内多所大学开设了欧美文学与比较文学课程,北京大学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课程与其教材《欧洲文学史》(1918年)、梁实秋的英文学课程、吴宓的比较文学课程与相关教材都对于这个学科的学科建设有重要影响。

未可否认的是,这一阶段是荜路椎轮,开启山林,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执教者大多是留学欧美、才华出众的学者,但学科教学与研究还只是早期的水平,以对于外国文学名著与杰出作家的介绍为主,没有系统的文学史理论体系,作家作品研究方面也没有系统理论。这都与当时的中国高等院校实际有关,作品翻译与理论研究的落后是主要原因。另外,对于东方文学如印度、波斯、阿拉伯国家等的研究也相对缺乏。值得一提的是,在延安等地有一些文艺理论家和作家进行了俄罗斯与苏联文学的研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作了准备。

第二阶段(1950~1978)是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发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虽然这个时期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世界文学是受到冲击最大的学科之一,但它仍然发展起来。

首先是俄苏文学的迅速崛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由于中国与苏联的特殊关系,俄苏文学成了外国文学教学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苏联学者编写的各种论著,如布罗茨基主编的《俄国文学史》、苏联科学院高尔基研究所主编的《英国文学史》等著作对于中国影响很大,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八十年代。这一阶段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学发展可以说是复杂的,俄苏文学占有过大比重的问题逐渐得到调整,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俄苏文学虽然对于中国文学有过特殊的影响,但是俄罗斯文学仍应作为欧美文学的一个部分,这是无可怀疑的。这一合流也加强了外国文学研究的力量。

从整体上来说,世界文学成为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文学研究的总体文学研究,它奠定了中国的高等院校中“外国文学史”这一课程成为一门基础课程的地位,在大多数高等院校特别是师范大学中,中文系的外国文学史与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艺理论成为文学系列课程的主体,这——格局至今仍未根本改变。

另外,理论化与体系化成为世界文学学科的最重要贡献,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有直接联系,苏联学者所提出的文学史观念如文学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关系,作家作品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关系,文学思潮与流派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批评的标准等重要理论问题都在这——时期提出,这些问题经过多次的讨论,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史理论体系。

在五六十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学科可以说是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特别是冯至的《德国文学简史》、杨周翰等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等论著与教材,在各高校教学与研究中得到普遍采用,提高了教学与研究水平。

第三阶段(1978年之后)中,世界文学学科的发展繁荣昌盛,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主要是思想观念的解放,使得世界文学成为文学研究甚至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最具活跃的学科。现当代西方各种文学与学术思想在中国的介绍极为迅速,大有超前之势。如后现代主义文化等问题早就由弗里德里奇·詹姆逊等人介绍到中国,其代表作在中国出版之早是远在其它国家之前的。笔者在美国大学里讲课时曾经引用过的拉康等人的理论,同系的美国教授与学生都大感新奇,“忽闻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飘渺间”,其实并非美国没有人研究,而是关注外国新理论的程度远不如中国。

当然,对于世界文学学科产生最大影响是的比较文学学科的兴起。比较文学虽然在中国早就有吴宓等人的提倡,但毕竟没有能在多数院校成为主要课程。八十年代之后,比较文学在中国再度兴盛,各校纷纷开设比较文学课程,而且多数是与世界文学一同开设的。九十年代中期,教育部决定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合为一个专业。从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

世界文学研究中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东方文学的兴起,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课程系列中独立成为一门课程。高校世界文学史教学中一般分为西方文学(欧美文学)与东方文学两大部分,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笔者所感叹的是,世界文学的研究仍是任重道远。二十世纪是西方文学理论最活跃的时期,文学史观念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少数族裔文学等思潮都对于文学史编写有直接影响。笔者认为,以新观念新材料来编写新的世界文学史,重新评价文学事实、阐释文学思想是一个重要任务。

新的文学史编写中,推陈出新是最主要的宗旨,这是无可怀疑的。但是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大对于文学原著的分析与批评理论的介绍。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弗莱(Nothrop Frye)曾经有一句名言:作品无言,而批评有声。所以他主张把文学理论与批评作为文学史研究的基础,而把文学作品作为研究的对象与材料,从而建立起一门系统的文学批评。我们在研究文学吏各种现象时,不妨将这种系统现念运用于具体实践之中,在这方面,像沈永赋先生这种既有理论观念又有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后殖民主义文学 篇12

(一) 自由主义文学定义

社会学是这样定义自由主义的: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 以自由为主要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第一个给自由主义文学明确定义的是刘川鄂, 他认为自由主义文学是“在近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那些深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和文学观念影响的独立作家和松散组合的文学派别, 他们创作的那些具有较浓厚的超功利色彩, 专注人性探索和审美创造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则是指发生在20 世纪20 和30 年代以自由主义的人生理想为追求的一股文学思潮。

自由主义作家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 注重创作的独立性。这一时期文学的最大追求是“自由”, 作家思想上的自由, 文学作品反应文学与人生的密切关联。虽然自由主义文学流派众多, 但是他们普遍表现出“远离政治, 贴近艺术”的价值追求。

(二)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代表流派和作家

自由主义文学旗下流派众多, 可谓各有特性, 各流派包含的作家更是多如繁星, 著名作家辈出。他们倡导的“自由”、“为人生”的思想, 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流派有:“现代评论派”、“新月派”、“语丝派”、“新感觉派”、“九叶诗派”、“京派”、“自由人”等。在众多流派下包含了庞大的作家群, 如梁实秋、林语堂、闻一多、徐志摩、朱光潜、沈从文、等知名作家。对自由主义学者的研究也一直不断, 如叶向东对梁实秋的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民族救亡的形势使梁实秋对自由主义文学现代化剪口的努力, 成了一种个人的呐喊。他坚持的文学自由和主张抗日救亡的无产阶级文学成为难以避免的矛盾。” 李明清着重探讨“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他认为:“这两个流派提倡文学的自由品格, 主张艺术多样性和艺术真实论。不可否认他们的一些观点存在偏颇地方, 但是他的价值不能否定。”

二、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与当代文学

(一) 当代文学的兴起和发展。

当代文学是指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新时期文学、80 年代文学、90 年代文学、新世纪文学。当代文学走过了六十年, 其发展和进步是毋庸置疑的。它的繁荣是作家推陈出新的硕果, 也包含对众多流派、作家经验的吸收。

文学是自由的, 包容的, 只有开放的文学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幻。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正是这种文学, 它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无论是作家还是作品都是如此丰富。当代文学迅速发展在借鉴传统文化的方面, 现代自由主义是功不可没的。那种开放的文学思想主张让更多的文学理论得以绽放, “自由”和“为人生”的主题也是当代文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 当代文学对现代自由主义文学的吸收

1. 为人生的写作态度与目的。

在“五四”文学启蒙时期初始, 周作人就提出“人的文学”这一经典理论。对于什么是“人的文学”, 周作人这样解释, “用这人道主义为本, 对于人生诸问题, 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学, 便谓之人的文学”。他鲜明地指出新文学改革的本质, 必须是实现思想内容的革命。这一文学观点在当时升华了白话文学的精神, 开拓了文学研究的深度, 对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潮流, 是对“人的文学”最直接的复苏和致敬。其中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张洁的《方舟》等等, 他们在表达对愚昧时代控诉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唤醒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灵魂的尊重。“人的文学”对当下的作家和文学潮流也有很大影响。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 大众需要的文学是百姓的、日常的、实用的文学, 相应的要求作家的文学创作也要更加人性化, 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2. 反映日常生活, 突显平凡世界

文学自由主义并不是自由文学, 中国现代自由主义甚至连文学自由也不能充分做到。那一时期, 文学与政治是缠绕一起的死结, 任谁也打不开的。很多作家既不愿卷入政治, 又不想放弃文学, 只有寄居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处。沈从文的著名作品《边城》是典型的描绘自己故乡的作品, 文章着重叙述了故乡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代年轻人的感情纠葛。其他如张爱玲、徐志摩等, 他们的创作部关乎天下大事, 不去进行任何的批判, 有的就是小桥流水的已经和简单朴素的表达。这样的作品不会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他们始终在坚持自己的个性化创作, 游离于文学边缘地带, 但却是对文学审美最真的追求。

八十年代中期, 新写实小说异军突起, 成为当时文学界一支实力新军。新写实小说继承了现代自由主义“反映日常生活”的主旨, 并将琐碎苦恼的人生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中的很多作品看上去渺小甚至卑微, 可拥有可以打动大众人心的巨大力量。《一地鸡毛》是新写实小说中的佼佼者, 刘震云通过对豆腐、菜篮子、孩子、妻子、保姆之间的恩恩怨怨的描写, 反映了小林家庭遭遇和心灵轨迹演变。当然他所要表现的绝不仅仅是夫妻间的争吵, 邻里间的猜忌, 他要反映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八、九十年代的生存状态。刘恒的《狗日的粮食》, 池莉的《烦恼人生》, 都是以琐碎事件表现人生的经典之作。这样的作品是大众化的, 赢得读者的喜爱, 让作家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亲切。

3. 自由主义文学与文学自由

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强调的自由, 是突破封建思想文化的文学革命, 是“人道主义”、“为人生”等从西方吸收来的新思想。此时自由的范畴是有限制的, 在其众多理论中成果不少, 但终不能做到彻底自由。

说起文学自由, 没有严格的定义, 有的人理解为文学创作上的内容和思想的自由, 有的人认为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就是文学自由。尤其是在当今社会, 随着网络写作成为一种职业, 网络签约作家和网络自由写手如牛毛搬出现。何为文学, 何为文学作品, 也就日渐模糊。网络文学把文学自由给无限扩大化了, 出现了过度泛滥的后果。网络红人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木子美的《遗情书》、可爱淘的《那小子真帅》等等, 在他们作品中最常见的是灯红酒绿的夜店、宣泄欲望的酒吧。对于主流道德思想, 他们是排斥的, 他们努力争取用自己的作品呼喊出大众心中的无聊、空虚与堕落。这种自由是扭曲的自由, 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文学自由表面上更加完善, 其实却在很多方面走向了偏激和不归路。

虽然当代文学已不同于现代自由主义文学, 但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对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有着明显的痕迹可以看出。现代自由主义文学关注人的自由, 反对各种压抑人性的现象, 并关心一些社会问题。现代自由主义作家的理论积累和创作经验, 对当前文学的发展进步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示。当代文学尤其是当下文学, 是多元化的文学, 是更迭频繁的文学。当代文学借鉴现代自由主义合理成功的部分, 也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许多不好的文学现象。但是, 现代自由主义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呼喊文学的自由、人性、为人生, 是永不过时的文学主题。

参考文献

[1]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信息化解决策略下一篇: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