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殖民主义

2024-10-23

反殖民主义(共12篇)

反殖民主义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物种存在吗? 物种是作为一个自然类的存在还是非自然类的存在? 物种的本质存在吗? 或者进一步说,物种作为自然类和非自然类的存在有真实的本质吗? 从古至今,对上述问题都存在争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种是自然种类,永恒不变; 物种有其独特的本质属性,使其成其所是,以区别于其他物种; 物种的本质属性为其所有成员的所共有, 也是其成员属于该物种的充分必要条件。

这是传统的物种本质主义。它受到洛克强有力的质疑。洛克根据经验证据认为,物种是连续的和非离散的,其本质是可变的,从而否认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种不变论”。他进一步指出,事物的本质可以分为“名义本质”( nominal essence) 和“真实本质” ( real essence) ; “名义本质”来源于感觉和兴趣,“真实本质”“是事物的不可观察的部分所具有的那种实在的而又未被认识的结构”[1],因而是神秘的、不可认识的; 真实本质事关根本属性,解释名义本质。

在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之前,洛克的上述观念影响不大,绝大多数人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物种本质主义。如林奈对物种的分类就是如此。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之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情况有所不同。许多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受到进化论的影响,认为物种虽然是一个自然类的存在,但其内在属性在不断变化,而且,物种的界限是模糊的,所以物种的本质不存在; 还有一些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受到分类学理论及其分类实践的影响,基于进化种的概念、生物学种的概念、生态学种的概念以及系统发生种的概念等,或者认为物种不是自然类,而是个体性的存在,或者认为物种是集合性的存在,或者认为物种虽是自然类,但是是一个混杂性的存在,从而否认物种存在自然类意义上的本质。

这就是“物种反本质主义”: 前者在一元的意义上承认物种作为自然类的,但是,不承认作为自然类的物种具有本质; 后者或者不承认物种是一自然类, 或者虽然承认物种是一自然类,但这一自然类只具有名义的意义,认为不具有类意义上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物种反本质主义已经成为当代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的共识,以致生物哲学家索伯( Sober,E. ) 发出感慨: “物种本质主义在今天是一已经消亡了的( dead) 问题”。[2]

真的如此吗? 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二作为自然类的物种没有本质吗?

1. 传统的物种本质主义者对此持否定态度

传统的物种本质主义在当代得到某些学者的发展。典型的要数克里普克( Saul Kripke) 和普特南 ( Hilary Whitehall Putnam) 。

他们两人接受了洛克“名义本质”与“真实本质”的区分。对于“真实本质”,他们认为,其事关事物根本性的微观结构( underlying microstructure) 属性,解释“名义本质”或表观属性; 其通过科学加以认识,对于自然种类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对于 “名义本质”,克里普克认为,它的经验来源可能是错误的,而且,对于一个自然种类的存在来说不是必要的;[3]而普特南通过“孪生地球悖论”,认为它对于辨别自然种类是不充分的。[4]如此,他们都承认物种是一个自然类,而且还存在“真实本质”。

布恩埃利斯( Brain Ellis) 总体上赞同克里普克和普特南的观点。他认为,自然种类是现实的、存在的,不以人的认识为转移的; 自然种类之间是离散的、不连续的; 自然种类之间的区别基于它们的内在性质和结构,而非外在表现; 自然种类的划分从属于一个层级系统; 每一种自然种类有其本质特征或本质结构,其对于自然种类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 它决定了自然种类是其所是。[5]

张建琴、张华夏认为,布恩埃利斯的上述观点存在两个重大问题没有解决: 一是自然种类与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类似的关系问题,另一是非还原物理主义实在论的建构问题。[6]

总之,从亚里士多德到普特南和克里普克,再到布恩埃利斯,都不怀疑物种本质的存在,而且所有这些哲学家都相信物种的本质是物种成员的内在特性 ( intrinsic traits) ,正是这种内在属性使得物种具有种的特异性( species - specific traits) ,将一个物种与另外一个物种区别开来,并将某一生物个体归属于某一物种。

2. 普特南的“同一种类关系”存在吗?

对于“真实本质”,普特南进一步指出,它事关 “同一种类关系”,它涉及同一种类的基本结构与属性,足以确定这一种类术语的外延,是一事物属于某一种类所必须具备的属性; 这类属性是由科学认识的,是事物的内在结构 ( 如原子结构和基因结构等) 。对于普特南来说,正是由于存在“同一种类关系”,物种才具有共同的本质。

普特南的上述观点受到杜普雷( Dupre,J. ) 的批判。杜普雷认为,普特南理论中的那种“同一种类关系”很难找到,原因有三点: 一是种内的遗传变化和种间变异,使得种内个体的内在特征———本质特征发生变异,如此,试图通过不变的本质特征来辨别 “相同关系”也就行不通; 二是生殖隔离并不完全, 它不能为物种种类划分提供“相同关系”; 三是许多生物根本没有留下自己的足迹,因此根据分类成员的谱系原则来进行分类也不可能。[7]

对于第一点,维纳尔( Werner Kunz) 的看法与普特南的有异曲同工之意。维纳尔认为: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了化学元素和生物本质之间的根本性差别。达尔文否认了动物和植物有本质特性的思想。生物有机体的内在的特性不可能作为生物有机体与物种联系的本质,因为所有的有机体的内在特性都会突然地变化而演化。形态学的、生理学的、行为学的、染色体的和基因组的特性不能作为物种成员的本质,某个DNA序列也不能作为。”[8]

上述看法表面看来有一定道理,但是,深入分析之下,未必尽然。因为,在自然界中,生物有机体的内在特性确实在变化着,但是,这种变化在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频繁地、普遍地突变,而是缓慢地渐变, 呈现相对的稳定,如此,在一个特定的时空内,可以把这样的内在特性当作物种的本质。当然,随着某一物种的内在特性的渐变积累可能会导致质变,也可能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可能会使某一物种的内在特性在一定时空发生突变,此时,原先的那一内在特性确实不能用来表示新形成的物种或准新物种, 但是,新形成的不同于原来物种的具有新质的内在特性,还是可以并且应该用来表示新的物种或准新物种的本质的。如此,那种借口生物特性的变化,而否定物种可以由它的内在特性来定义,是不恰当的; 普特南的“同一种类关系”还是存在的。

对于第二点,也是不恰当的。虽然由“生殖隔离”标示的生物种不能为物种种类划分提供“相同关系”,但是,“差异适应种”( Differentially adapted concept) 可以,它允许物种间的杂交,但各自仍能保持自己的特定基因组合,随后的生殖隔离是这种差异适应的副产物。“生物学种强调生殖隔离,基因组任何部分的交流都会导致种的基因组的完整性被破坏。因此,差异适应种与基于生殖隔离的生物学种概念不同,而与达尔文的物种形成观点接近,即物种是对不同环境( 自然的或有性的) 差异适应群。”[9]

对于第三点,应该说是存在的。不过,这只是表明系统发生种概念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局限性,并不表明这一概念不能为物种划分提供“相同关系”。 对此,我国学者沈旭明就认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 这种“相同关系”肯定源于家族图谱上的相关生物物种,只是我们在进行分类时,也许由于对该物种的认知的限制,而发生了偏离。[10]

3. 物种的界限与物种的本质

对于物种之间的界限与物种的本质之间的关联,许多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霍尔( Hull,D. L. ) 认为: “按照进化理论,物种逐渐形成,并且从一个变成另外一个。如果物种是逐渐进化的,它们是不可能通过单一属性或属性集合来确定边界的。如果物种不能被确定边界,那么它的名称就不可能通过传统的方式定义。如此,它们就不是真实的。”[11]

索伯对霍尔的上述“物种界限模糊论”作了更加明确的陈述: “进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物种A逐渐进化成为物种B,在哪里划出标志A终结和B开始的界限呢? 任何这样的界限都是模糊的。 而根据本质主义所宣称的,是要求在自然种之间具有准确的、非模糊的界限。”[12]

根据上述引用,索伯好像是赞同霍尔的物种反本质主义观点的。事实上,索伯并不赞同霍尔的观点。他以化学反应中的“嬗变反应”为例说明: 在此反应过程中,化学元素的界线是模糊的,但化学元素具有本质; 而物种的存在,与化学元素类似,它也具有模糊性,因此,物种也具有本质。如此,物种界限的模糊性并不与物种本质主义冲突。[2]

索伯的上述类比论证并没有什么道理。因为, 化学反应中的“嬗变”事实上非常类似于生物进化中所谓的突变或“骤变”( saltationalism) ,照此,新旧元素或物种间有明确的界限,这确实与本质主义并不矛盾。但必须清楚的是,现在对物种本质主义的否定是基于达尔文的“渐变论”而不是“骤变论”,即 “物种确实是渐变的,界线确实是模糊的,本质确实是很难把握的”。

艾瑞舍夫斯基( Ereshefsky) 也不同意索伯的上述观点。他认为物种界限的模糊性与物种本质主义确实不相容,他坚持: “物种的边界是模糊的……没有基因的或表现型的特征标志一个物种与另外一个物种之间的界限。因此,没有特征对于物种内的成员是本质的。”[13]

真的如此吗? 物种本质主义真的与达尔文的渐进论不相容吗? 戴维特( Devitt,M. ) 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索伯的上述观点引出了物种界定的三个议题: 非决定性( indeterminacy) 、模糊性( arbitrariness) 和世界建构( worldmaking) 。他通过分析表明, 这三点并不威胁并削弱物种本质主义,以这些来否定物种具有内在本质,是站不住脚的。[14]

他的总体论证如下: “可以假设,S1和S2是被人们理解成的两种物种,而且S2由S1经过自然选择作用而产生。本质主义要求S1有一个内在本质G1,要求S2有一个内在本质G2。虽然G1和G2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那么这种状况就能够与达尔文的进化论很好地相容: 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S1中的生物个体出现渐进的基因变异,并最终进化为S2。”[14]372

戴维特的上述看法有一定道理,但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关键在于他的上述论述中“G1和G2是不同的,但是它们有许多共同之处”之“许多共同之处”究竟“有多少”? 如果非常之多或很多,则物种S1和S2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如果不太多,则S1和S2之间则有明确的界限。这样一来,戴维特并没有为他的观点提供牢固的基点。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就完全否定物种本质主义。

原因之一是,物种进化是一种渐变,这可以看作是量变,当量变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可能发生质变,而一旦这种质变发生了,则新的物种就产生了, 一种新的物种的本质也就具备了,如此,物种之间也就有了明确的界限和本质。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在一种新的物种出现之前,那样的渐变中的物种有本质吗? 我的观点是有的。因为,一旦渐变所导致的物种本质变化不大,则那一物种或者是原来的物种,或者是亚种,它们都有共同的本质; 而一旦渐变造成的物种本质变化很大, 则新的物种产生了,新物种与旧物种具有不同的本质。这样的一种状况可以由“环布种”的存在比较充分地说明。

原因之二是,物种可能会这样“渐变”: 物种在它们存在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不发生变化的,然后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里,突然变化,或者走向灭绝或者成为子种 ( daughter species) 。这就是艾德里奇 ( N. Eldredge) 和古尔德( S. Gould) 1972年提出的“间断平衡理论”。如果是这样,则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相应的物种界限模糊与物种本质主义并不矛盾。

4. 物种的本质属性之于物种成员是必要充分的吗?

一些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认为应该是这样。 如维纳尔就认为,如果物种具有本质特性,那么,该本质特性就是某一有机体属于某一物种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是,现实中却没有这样的特性使得属于某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生物都拥有,也没有这样的特性使得所有拥有它的个体生物都属于这一物种。“物种特异性特征的缺乏并不排除这一成员于物种之外的事实,表明特性不可能是物种成员的本质。物种成员的本质必定是非特性的东西。”[8]

不能说维纳尔的观点一点道理也没有。如果我们考察物种的分类,将会发现,一种满足“某一有机体属于某一物种的充分必要条件的物种本质特性” 确实很难找到。“同科物种”以及“多型物种”的情形表明,根据相应的必要的、充分的特征来非常清楚地定义物种,是很困难的。正因为如此,奥克萨 ( Okasha,S. ) 就说: “自然中发现的变异的样式并不容易地满足本质主义者的物种定义。”[15]196

但是,上述状况的存在也并不说明维纳尔的上述观点就是正确的。应该说维纳尔的上述观点太绝对了,他持有的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和不变的物种本质观。这样的本质本身就是不存在的。

如对“某一生物有机体是否具有某一物种的属性,以及是否属于某一物种的问题”的回答,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结论( 其中( 2) 、( 3) 、( 4) 是简略形式) :

( 1) 如果某一生物有机体X具有物种B的本质属性A,则该生物有机体就属于该物种B; 并且,如果某一生物有机体Y属于某物种B,那么该生物有机体就拥有该物种B的本质属性A; 则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 A = B) 。

( 2) 由A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B) 。

( 3) 由A不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B⊆A) 。

( 4) 由A不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 B且B ¢ A)

哪种结论合适呢? 需要针对具体的科学认识具体分析。诚然,对于科学的理想目标来说,是要达到 ( 1) 。但是,由于科学认识的有限性,科学所要认识的物种本质属性的可变性、层级性和复杂性,以及科学所要认识的生物个体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从而使科学关于这些方面的认识呈现有限性,也使得科学关于“某一生物有机体是否具有某一物种的属性, 以及是否属于某一物种”的回答,往往不符合上述结论形式( 1) ,而符合( 2) 或( 3) ,甚至符合( 4) 。但是,由此仍然不能得出维纳尔的“物种的本质必定是一个非特性的东西”,因为,上述的结论形式( 1) 、 ( 2) 、( 3) 、( 4) 都是在绝对的意义上说的,都具有绝对的含义,事实上,在现实中以及认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非决定性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它是对完全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否定,但不是完全否定充分必要条件,是对充分必要条件的不完全肯定,甚至在很大意义上肯定了充分必要条件。如此,A和B除了具有上述结论形式外,还可以具有它们的不充分决定结论形式。这是物种属性界定的相对充分必要性,体现了物种本质的相对性。

上面的论述表明,那种基于“物种的本质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和不变的”观念,而得出“物种没有本质”的结论,是错误的。实际上,物种的本质是相对的、可变的以及非充分决定的,那种借口达尔文主义来否定物种本质主义,是错误的,它所否定的是物种的绝对本质主义,或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物种本质主义,而不是这种意义上的物种本质主义。

三物种没有类意义上的本质吗?

1.“物种个体论”与物种的本质

“物种个体论”的典型代表人物是霍尔。他认为,物种是进化的单位,而进化论把突变、选择和进化的单位都作为个体来看待,因此,物种是个体,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整体化了的个体( integrated individuals) ,不能作为群体看待; 物种是连续的且受时空限制,而作为自然种类的存在是不连续的且不受时空限制,故物种不是自然种类。[16]如此,物种也就不具有类的本质。不仅如此,霍尔进一步指出,即使将物种作为个体,它也没有本质,因为: 物种是一个历史实体( historical entity) ,正是共同的宗谱世系将生物有机体维系成一个物种; 特定的有机体之所以属于特定的物种,是因为它是那个宗谱的一部分, 而不是因为它拥有任何本质特征,就此而言,物种没有本质。[17]

不能说霍尔的观点一点道理也没有。事实上,物种既是一个历史的存在,也是一个时空限制的存在, 在不断地演化着。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有生物学家就提出进化的物种概念以及系统发生的物种概念。前者体现物种独特的进化作用、 倾向与历史命运,后者体现物种宗谱世系( hennigian、 单系类群、系统树等) 。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物种真的就不是自然种类而是个体,真的就没有本质。

首先,根据进化论,由“物种作为进化的单位”, 并不能必然得出“物种就是个体”这一结论。罗斯 ( M. Ruse) 认为,其原因在于: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层面,适应也发生在个体层面而不是物种层面; 而且即使承认物种选择论,但是,这种选择仍然主要是针对生物个体的; 更为重要的是,物种成员之所以处在同一适应峰上,根本原因在于选择消除了那些偏离物种规范的个体,如此,物种就不能作为个体。[18]

其次,凯特和凯蒂( Kitt,D. B. 和Kitts,D. J. ) 认为, 有机体内的各部分是直接有机地连接起来而构成整体的,但是,物种内部各个有机体不是如此连接,即使物种内的某些有机体消失,这个物种仍然存在。霍尔把物种看作有机体那样的个体是不恰当的。[19]

再次,凯切尔( Kitcher,P. ) 以“单性蜥蜴起源” 作为事例,表明历史 不连续的 物种仍然 是存在的。[20]如此,“霍尔以‘物种是历史连续的且受时空限制的’来否定‘物种是自然类’”,就是站不住脚的,物种可以是自然种类。

进一步地,如果物种可以作为自然种类,那么, 物种就可能具有类的本质,霍尔基于“物种个体论” 以及“物种演化的历史性”,否认物种具有自然类的本质甚至具有本质,确实太绝对了。

2.“多元实在论”与物种的本质

凯切尔认为,物种不是自然种类,而是生物的集合,生物与物种之间的关系是元素 - 集合关系; 物种是根据不同的生物学关系( 如结构相似性或系统发育) 来划分的,是存在的且是多元的; 物种的划分与生物学研究兴趣相一致,现有的生物学兴趣是多样的, 因此,划分出来的物种单元没有哪一种具有特权,其中的成员不享有共同的本质; 物种单元的多元性也必然带来物种阶元的多元性。[20]309凯切尔称此观点为 “多元实在论”( pluralistic realism) 。

如果生物与物种之间的关系确实如凯切尔所言,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那么物种集合中的元素———生物个体则是确定的———该元素属于该集合,不相同的———互异性,不排序的———无序性,如此,物种集合中的生物个体就不具有同质性和规律性,物种就不是自然类,当然也就没有类本质。不仅如此,依据某一规则划分出来的物种分类集合A与按照另一规则划分出来的物种分类集合B,虽然基于划分的元素基本相同,但也可能两者之间并不相等,其中一个是另外一个的子集或真子集。这也表明了“物种作为集合具有本质”的不恰当。

但是,考察生物学中物种的分类,根据各种分类方法所划分出来的物种单元,是各不相同的; 就同一种分类方法所划分出来的物种集合,其中的元素是确定的、相同的和有序的,而这种特征与集合之互异性和无序性特征相矛盾。由此也说明物种不是生物的集合,“物种集合论”是错误的。

以上是从元素 - 集合的性质而言的,事实上,从生物学研究来看,凯切尔的观点也是不恰当的。索伯对凯切尔的“物种是有机体的集合”给予了否认。 他认为,第一,如果物种的谱系概念是正确的,那么物种就不是有机体的集合,这就像有机体不是细胞的集合那样,如此,很难把物种看作集合; 第二,凯切尔所谓的“物种只是偶然地等同于有机体的集合” 也不恰当,这使“物种是集合”的想法处于困境,一个物种如何在现实的世界中等同于集合A,而在可能的世界中等同于集合B? 第三,如果物种是一个集合,为什么我们把它们认作是有机体而不是区域性的群居、家族、世代或细胞呢? 这无法选择。[21]

董国安也对凯切尔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反驳。他认为: 首先,生物学研究兴趣是多样的,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个基本的生物学理论假定; 第二,生物学研究兴趣未必与特定的物种单元划分一一对应; 第三,物种单元的多元性不一定意味着物种阶元的多元性。[22]

考察凯切尔的观点,关键之点还在于“根据现有的生物学兴趣,划分出来的物种单元是平等的,没有哪一种具有特权,其中的成员不享有共同的本质”。

考察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历史,可以发现: 并非如此。基于生物学理论的各种物种概念各有其优劣。 “模式种概念”以物种不变且物种之间呈现显著差异为基点,不能反映生物物种的复杂和演化; “形态种概念”应用起来虽然直观易行,而且“隐含了种内变异的连续和种间变异的间断,但是并没有很好地解释自然界生物为什么以种的形式存在”[9]313。进化种概念体现了生物或物种进化的历史性,能够应用于无性繁殖、化石的和现生的生物类型,避免生物学物种概念不能说明这些方面的欠缺,但是,一旦缺乏历史证据,也就很难应用。“生物学种概念”将生物繁殖的“物种隔离”与物种的形成联系起来,其吸引人之处在于其简单,与综合进化论强调的基因流和异域物种形成一致及其可检验性。[23]不过,其也存在不足: 只适用于有性繁殖的生物,不能应用于无性繁殖生物; 应用上不如形态种概念便宜; 难于解释 “某些植物物种间虽有基因交流,但仍能保持物种不变的现象”等。“系统发生种概念”基于物种的系统发生属性( 单系、可识别或二者的结合) ,对一个类群的发生和发展进行分析,给出进化树,描绘同一谱系的进化关系,包含了分子进化( 基因树) 、物种进化以及分子进化和物种进化的综合,目的是重建生命世界的起源和进化历史以及各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体现物种进化的历史性和现实地位。

由此可见,物种的分类有优劣之分,物种分类是越来越科学了,凯切尔基于“多元化的物种分类及其平等”来否认“物种是一个类的存在”以及“物种本质的存在”,是错误的。

3.“混杂实在论”与物种的本质

杜普雷持有的是“混杂实在论”( promiscuous realism) 。他认为,物种可以看作自然种类,但是,这样的自然种类是根据日常语言分类的,更多地与人类兴趣相关联; 人类的兴趣不同,分类也不同,没有哪种分类具有特权; 如此,这样的自然种类虽然存在,但不具有本质主义的特征。[7]

根据前述生物物种优劣,生物学上物种概念的选择主要是由生物知识支配,而非由人类的日常语言和兴趣约定。科学家所进行的物种生物学分类与非科学家所进行的物种分类有着本质的差别: 前者以自然为中心,基于科学认识,强调自然秩序,关注事物的因果关联和结构,展现解释和预测功能,更多地体现物种是一种自然种类; 后者以人类为中心,基于日常经验和兴趣,强调实用和方便,更多地体现非自然种类。杜普雷混淆了物种分类的自然方法与非自然方法之间的区别,并将两者同等看待,以后者覆盖、代替并否定前者具有本质主义的特征,是反本质主义的,因而也是不恰当的。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凯切尔的“多元实在论”,还是杜普雷的“混杂实在论”,坚持的都是“物种多元论 ( Species Pluralism) ”而非“物种一元论( Species Monism) ”,都是“物种实在论”。

斯坦福( Standford,P. ) 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由上述“物种多元论”会导向反实在论。他说: “随着我们的解释和实践兴趣的改变,哪个有机体确实是哪个物种的划分也在变化。正像我们注明的,作为生物学兴趣的划分的原则,能够变化,但是, 世界中的有机体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凯切尔的物种因此缺乏超越于思维状态的独立的物质世界的属性,这是我们所要求的真实对象。”[24]

艾瑞舍夫斯基同意斯坦福的结论,但是不太同意他的论证。艾瑞舍夫斯基认为: “物种多元论”给了我们怀疑物种范畴存在的理由,但是,这并不是由于物种概念是按照我们的兴趣去选择,或者是由于多元论与分层分类的要求不一致,而是由于我们称之为“物种”的各种分类缺乏共同的统一特征( a common unifying feature) 。[25]他的论证是这样的: 物种多元论意涵世界包含不同类型的物种。如果确实是这样,那么下面的问题就产生了: 这些不同类型的物种有什么样的共同点使得它们成为物种? 如果物种的分类缺乏共同的统一的特征,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物种范畴的存在。而现在物种确实缺乏这样的特征,故我们有理由怀疑物种范畴的存在。[25]

根据斯坦福和艾瑞舍夫斯基的上述论证,物种多元论是成立的,但是由此划分出来的物种却是不存在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作为“物种多元论”之 “物种的本质”也就不存在了。这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物种反本质主义,它不同于凯切尔和杜普雷“物种多元论”的物种反本质主义。

不过,布里吉特( Ingo Brigandt) 论证道,“物种多元论”并不意味着“物种消除论”,艾瑞舍夫斯基的“消除多元论”———“物种概念在理论上是无用的,它并不指代一个类”,是不恰当的。其原因在于: 物种概念是所谓的探究的类概念( investigative kind concept) ,是重要的,能够对一般的尽管不同的具体物种概念做出理解的。[26]

四结论及讨论

( 1) 作为自然类,物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有其类的本质。那种“借口生物个体属性( 包含内在的和外在的) 变化、物种界限的模糊以及为物种所有成员都具有的种特异性欠缺,而否认物种本质的存在”,是错误的。诚然,物种的本质并不是永恒的、 唯一的和超时空限制的。从物种演变的历史长河看,物种的本质更多地体现了变化、多元和时空限制,但从物种当下状况看,物种的本质并非是变动不居的、多元的和由环境决定的,它更多地体现于其成员共同的内在结构。以前者否定后者是错误的,会走向反物种本质主义; 以后者遮弊前者也是不恰当的,会走向绝对的物种本质主义。恰当的态度是: 同一的、一致的、普遍的、必然的和确定的理想的物种本质,是不存在的; 物种是多样的,物种又是变化的, 物种中的成员更是千差万别的,为所有生物所共有的属性,从而使之属于某种物种,并非充分必要的。 在这里,存在于物种成员中的某一或某些差异会违抗同一,变化会反抗静止,多样会抵抗一致,特殊会冲击普遍,偶然会抵触必然,不确定会排斥确定,从而呈现出“特例”。不过,所有的这些“特例”并不是对物种本质认识的全盘否定,它所否定的是对绝对本质的追求和认定。事实上,同一可以包容差异,一致可以容纳多样,普遍可以容忍特殊,必然可以容许偶然,确定可以容受不确定,物种的本质是相对的。 那种以各种各样的“特例”来否定相对应的物种本质理论,在绝对的逻辑意义上是合理的,但是,就具体的自然事实和科学实践而言,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欠缺,事实上是基于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普遍的、理想化的本质观念,对具体的、变化的、相对的物种分类实践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物种相对本质的裁定,是不合理的。一句话,作为自然类,生物物种虽然不具有像纯黄金那样的普遍规律性的、完全同质的、一定意义上符合“充分必要条件”的本质,但是, 它有其自身特色的、相对的本质,生物物种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这样的本质进行界定。

( 2) 无论是“传统物种本质主义”还是“物种个体论”,都属于“物种一元论”,而“多元实在论”和 “混杂实在论”,则属于“物种多元论”。“物种个体论”和“多元实在论”分别以“物种是个体”以及“物种是集合”而否定物种以自然类的形式存在,并进而否认了物种的类的本质或本质的存在; “混杂实在论”虽然与“多元实在论”一样,不属于“物种一元论”,而属于“物种多元论”,但是,它承认物种是自然类,只不过这样的自然类是多元的,不具有实在的意义而具有“唯名”的意义,由此也就否认了物种作为自然类的本质的存在。这种对物种本质的否定不同于对作为自然类的物种的本质的否定,它是从对物种作为自然类的存在的否定开始的。事实表明, 这种否定是错误的。因为,瑞斯伯格( Rieseberg) 等人的实验表明,那些认为“物种是人的主观想象,不能代表生殖上独立的谱系或进化上离散的、客观的实体单元,即物种不是一个类的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设计了两套方案: 一是用统计方法分析离散的表型簇和种的对应关系,以检验种是否为离散的客观实体; 二是利用反映受精后隔离的杂交指数,来检验种( 代表表型簇) 是否为生殖上独立的谱系。他们通过表型分析,发现大多数分类群确实存在表型上的间断———离散簇( discrete clusters) ,植物为83% ,动物为88% 。该研究表明,杂交并不显著引起分类问题,而生殖隔离在离散形态群的形成和维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生殖上强烈隔离的类群趋向于具有独特的表型; 植物物种确实是离散的、客观的实体,它们代表了生殖上独立的谱系。[27]

由此可见,“生物物种本质是否存在”的问题, 既是对物种的认识问题,也是物种是否客观存在以及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的问题; “物种是否存在本质”与“物种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有关。从最根本的、存在意义而言,物种是否存在以及物种本质是否存在,与人类的认识无关,但是,由于物种的概念是由人类界定的,物种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是由人类认识的,因此,物种是否具有本质就与人类关于物种本体地位的认识紧密相关。由此,奥克萨的下述观点———“本质主义的议题并不依赖于我们所认同的有关物种本体地位的看法”,[15]就是不恰当的了。

摘要:许多生物学家和生物哲学家基于进化论,认为生物的特性是不断变化的,种特异性不是普遍的,物种界限也不是明确的,由此物种的本质不存在。事实上,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进化论与物种之具有本质并不矛盾,它只与绝对的本质主义相违背。“物种个体论”和“多元实在论”否认物种是类的存在,并进而否认物种本质的存在,是错误的。“混杂实在论”虽然承认物种是类的存在,但是是在“多元”的意义上而言的,它的反本质主义也是不恰当的。

关键词:物种,本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自然类

反殖民主义 篇2

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在世界各地制造了多起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事件,并带来严重后果。美国、英国、俄罗斯、印尼、印度等国家,都经历过国际恐怖主义的浩劫,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

相比之下,中国似乎是没出过大事,但是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暴力恐怖活动俨然给国人敲响了警钟,危机就在我们身边,恐怖主义离中国并不遥远,以“东突”势力为代表的境内外“三股势力”为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长期从事反华分裂活动,甚至勾结国际恐怖势力在新疆策划实施大量暴力恐怖主义活动,破坏新疆发展稳定,造成无辜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而正视我国目前的恐怖主义犯罪现状,准确的把握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趋势,是有效的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要前提。恐怖主义活动形势严峻,为了维护国家稳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打击恐怖主义!

一、我国发生的典型严重恐怖主义事件

(一)2009年“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2009年7月5日20时左右,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众多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大量群众和武警受伤,多部车辆被烧毁,多家商店被砸被烧。,已经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其中,无辜死亡156人,在无辜死难者中,汉族群众134人、回族11人、维吾尔族10人、满族1人。乌鲁木齐“7·5事件”成为新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成人员伤亡最多、财产损失最严重、社会影响最大的一次暴力犯罪事件。

(二)2013年“6·26”新疆鄯善县暴力恐怖事件

2013年6月26日凌晨5时50分许,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多名暴徒先后袭击鲁克沁镇派出所、特巡警中队、镇政府和民工工地,放火焚烧警车。该案件已造成24人遇害(其中维吾尔族16人),包括公安民警2人;另有21名民警和群众受伤。公安民警当场击毙暴徒11人,击伤并抓获4人。

(三)2013年“10·28”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2013年10月28日12时许,乌斯曼·艾山、其母库完汗·热依木及其妻古力克孜·艾尼3人驾乘吉普车闯入长安街便道,由东向西行驶撞向天安门金水桥护栏后起火,行驶过程中造成多名游客及执勤民警受伤。事件造成5人死亡,40人受伤。

(四)2014年“3·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

2014年3月1日晚,云南省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一起暴力恐怖事件,一伙蒙面暴徒手持刀具、统一着装,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造成30人死亡、140多人受伤。

二、中国恐怖主义活动的特征分析

(一)目的明确,具有鲜明的政治性

这些恐怖主义活动都是为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破坏中国的民族政策,破坏新疆发展稳定,造成无辜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和地区和平稳定。

(二)特征鲜明,多发于少数民族区域和中心城市区域

中国的恐怖主义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心城市区域。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如新疆、四川、云南、西藏都处于恐怖袭击活动的高发区域,在中心城市区域北京、广东、上海亦是恐怖活动的多发区域,其他部分省市也有发生。

(三)影响深远,试图制造社会恐慌

恐怖主义活动的危害性不仅仅体现对直接对象的侵害,更体现在对整个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的冲击,许多恐怖分子通过制造骇人听闻的惨案来扩大自身影响,在社会中散播恐怖气氛,借此达到胁迫政府组织的目的。约 92%的恐怖袭击活动中,恐怖分子都具有扩大影响、制造社会恐慌的预期目标,充分了体现出了恐怖主义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

三、应对恐怖主义活动的措施(一)反恐法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反恐怖主义法是完善国家法治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依法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的现实需要,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责任,是十分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二)采取情报引导侦查的方法

如果能在恐怖活动预谋过程中,及时获取相关情报线索,或者仔细分析已经发生的恐怖袭击活动,就能先发制敌,对有效预防与打击恐怖活动犯罪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反恐怖特种力量的建设

国际反恐怖实践证明,特种力量是震慑犯罪的锐利武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特种力量具有装备精良、技能全面、快速反应的特点,在恐怖事件发生后,或解救人质,或迅速平息事件,适应全天候作战要求。(四)强化社会宣传和教育

应广泛开展防范恐怖活动的安全教育和应急自救知识学习,指导公众如何发现可疑迹象并及时举报,调动公众参与反恐怖斗争的积极性;指导公众在面对恐怖袭击时采取正确措施规避危险,掌握紧急情况下自救和互救知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

四、个人对发生在我国的恐怖主义事件分析

在应对国际恐怖主义威胁问题上,中国已经有所准备,并同上合组织国家多次进行了“反恐”联合军演,在国内也采取了必要的防范措施。但是,如何有效保障中国在海外人员免遭恐怖袭击,中国还缺乏经验,措施也有待完善。同时,国人对于恐怖主义袭击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似乎也显得不足,国家对于公众的“反恐”教育和普及相关常识工作,至今仍未摆到应有位置。

拉美文学中的反传统主义 篇3

关键词:拉美文学;反传统主义;民族意识

从西班牙等殖民者踏上拉美这片土地开始,殖民统治下的拉丁美洲历经各种灾难,其印第安文明几近毁灭。但这一切没有让拉美文学停滞不前。相反,拉美作家在束缚中不断推陈出新,让拉美文学不断成长壮大。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拉美作家逐渐在世界文坛崭露头角,其优秀作品不仅展现了作家个人的卓越才华,更凸显了拉美文学的强大创新力。进入20世纪,拉美文学发展进入新阶段,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多位拉美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拉美文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与拉美文学中存在的反传统主义精神密不可分。

一、拉美文学中的反传统主义精神

拉美文学中的反传统主义精神源于拉美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自殖民者踏上拉丁美洲,这片土地先后经历漫长而残酷的殖民统治以及长时间的军阀独裁统治。长期的战争、杀戮、贫穷以及黑暗,扼杀了印第安文明,让拉美文学失去了独立性,其发展轨迹因外来殖民文化的入侵、黑人所带来的非洲文化以及欧洲文明的启发而彻底改变。共同的磨难孕育了拉美不同民族人民的反抗意识,让其团结在一起,并最终促成了拉美民族意识的形成。同样的反抗精神也出现在了拉美作家身上。由于印第安文明几近灭亡,拉美作家的创作是在对外来文化的借鉴中成长起来的,但他们从不满足于单纯的借鉴,也绝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而是在压迫之下追求拉美文学的独立与发展,不断与已有传统相决裂,不断开创新天地。

这种不断决裂、不断创新的反传统主义精神是拉美文学发展的原动力,它推动了拉美文学的发展,并一直伴随其走向繁荣。此种精神对于拉美作家民族意识的觉醒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作家及其文学作品在整个拉美地区民族意识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在反传统主义精神的推动下,拉美文学得到了快速而充分的发展,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纵观整个拉美文学发展历史可以看到,这种精神推动了拉美文学流派的嬗变,使拉美文学从自立走向自强。

二、反传统主义精神推动拉美文学自立

在其彻底沦为西班牙等国殖民地后,拉美的文学在很长时间里深受其宗主国文学的影响,创作大多建立在对宗主国文学模仿的基础之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最有可能对此加以改变的是那些土生白人。作为殖民者的后代,他们有着处于社会底层的印第安人和黑人奴隶所不具备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自己看作是拉美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到了18世纪中叶,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土生白人在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开始朝着创作自己的民族文学的方向努力。于是,新古典主义逐渐取代了模仿宗主国文学的巴罗克文学和贡哥拉文学。这种新古典主义虽也主要源自西班牙,但加入了很多新内容,重视古印第安文学的价值,同时对家乡、对独立战争进行歌颂,本质上是对西班牙等国殖民统治的反抗,它让作家用文学作品为拉美的独立做出了贡献。

就此,拉美作家在拉美文学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独立后的拉美国家依然面临着动乱、内战以及独裁统治。代表理性的新古典主义已不能帮助广大拉美人民解放感情。于是,反对独裁统治的浪漫主义取代了新古典主义。

然而,残酷现实长期未有改变,积极乐观的浪漫主义逐渐被逃避现实的现代主义所取代。虽然拉美的现代主义也受欧美文学及作家的影响,但其中的现代主义诗歌“第一次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对欧洲文坛产生了作用”。(赵德明等,1989:196)

就这样,拉美作家以开放心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推动着拉美文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步步走向自立。

三、反传统主义精神促使拉美文学自强

进入20世纪,拉美文学并没有停止其前进的脚步。拉美作家依旧坚持不为已有文学模式所束缚,在创作上不断接受新的文学流派,推动拉美文学在民族化道路上不断前行。

于是,之前为拉美文学赢得一定声誉的现代主义诗歌,因其晦涩的内容以及夸张的形式而为拉美作家所放弃。在欧美现代派的直接影响下,拉美诗歌创作先后迎来了后现代主义和先锋派,后者包括创造主义、尖啸主义、极端主义等诗歌创作流派。在小说创作方面,无论是20世纪初的地域主义小说、还是同样受到欧美现代派影响的先锋派小说,都体现了拉美作家对于创作本民族文学的不懈追求。必须指出的是,此时来自外界的影响更多的是拓宽拉美作家的视野,让其更好地去创新,而非像之前那样作为其创作的直接模仿对象。这一点对于拉美文学走向真正的独立强大具有重要意义。

到了20世纪60年代,拉美作家在先锋派小说的基础之上,坚持摒弃固定的文学模式,用新的艺术形式去展现拉美社会最深刻的一面,开拓出了一条艺术多样化、不拘泥于任何文学模式的新道路,迎来了拉美文学的“爆炸”,让拉美文学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四、结语

拉美文学的发展并没有止步于“文学爆炸”,也不会止步于此。拉美文学的发展过程向世人展示了拉美民族自立与自强的决心和勇气以及拉美文学不屈不饶的反傳统主义精神。这必将推动拉美文学不断向前发展,获得新的辉煌。拉美文学的成功之路值得世人借鉴。

参考文献

[1]李德恩.拉美文学流派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40.

[2]刘旭彩.拉美的“文学爆炸”中体现出来的民族意识[J].短篇小说,2012(10).

[3]赵德明等编著.拉丁美洲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96.

反殖民主义 篇4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自然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反智化”也更加充分而明显的暴露在电视行业。

在电视行业依然作为一种最快速、多角度、全方位展现的也最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而存在着的同时, 人们也会惊异的发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电视节目越来越平民化、娱乐化。更加客观的来看待这个问题, 不难发现, 电视节目越来越“被后现代化”的同时, 其实也更加朝着低俗化、“超娱乐化”衍进, 越来越多的现实被人们摒弃, 前卫艺术遭到质疑, 复制与戏拟成为了见证当下时尚文化的流行手段, 这也正是其“反智化”的表征之一。

一、娱乐节目的“超娱乐化”呈现“娱乐至死”的态势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经说过:电视娱乐文化已经成了一种强势的意识形态, 而这种意识形态在不断地强化大众对于娱乐文化的接受乃至认同。

后现代主义反对刻板教条、崇尚随意通俗。在电视节目上表现最鲜明的一点即是节目“娱乐化”。然而当今的电视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正是“娱乐超级化”造成的结果。

当今节目不再以刻板的形式出现在荧屏上, 而是以更加开放的、新颖的形式, 如:选秀、冲关、相亲……各种各样新颖的形式和主题出现在荧屏上, 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电视节目开始以高收视率作为是否停播的重要标准, 数以万计的短信电波通过空气为介质穿梭在全国各地, 然后间接反映到现场的大屏幕之上。人们崇拜新奇, 人们喜欢被娱乐, 因为这样可以放松心情。于是节目越来越娱乐化, 毫无知识性的对话调侃, 缺少美感的滑稽舞蹈越来越多, 并且为人们所接受进而追捧和推崇, 人们喜欢这种毫无压力感的“游戏”, 人们渴望“被娱乐”。

形势进一步恶化, 形成了“全民娱乐化”的态势。人们坐在电视机前, 看“穿越”大戏, 看“戏说某某”, 越来越多的历史被篡改, 而这些, 却在新一代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娱乐、开心、收视率作为节目制作者的唯一追求目标, 知识性、教育性被抛到九霄云外, 历史真相被一次又一次戏说, 下一代的认识已经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 然而, 在这个社会上生活着的人们依然在娱乐着, 并且热衷于这种“超娱乐”化, 后现代主义在电视行业中的“反智化”被明显的暴露出来, 也已经成为了整个浮躁社会的一种表征被人们关注到。

二、节目创新性缺失, “海外仿制”或“跟风成性”

中国的电视节目最大的诟病除去“超娱乐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创新性不够。或者是“海外仿制”或者是“跟风成性”, 原创性越来越薄弱。这一点更反映在民族的创新力的减退上。这不得不说是后现代主义在电视行业上反映出来的“反智化”的另一个影响。

借用百度上的信息可以了解到, 美国FOX电视网《你比五年级生聪明吗》在2007年开播, 湖南经视2007年“五一”即推出特别节目《五年级特别救助队》, 之后的六月份, 陕西卫视相继播出《不考不知道》、深圳卫视《不考不知道》、天津电视台少儿频道《你能毕业吗》、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五年级插班生》也迅速跟进。

湖南卫视推出《玫瑰之约》之后不久, 婚恋节目和相亲节目相继踏上各个省市卫视的荧屏。江苏卫视上演《非诚勿扰》, 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 山东卫视《爱情来敲门》等等节目如约而至。

江苏卫视《人间》开播以来, 仅仅用了三个月便占据了全国同时段的榜首位置, 与此同时, 其他卫视频道的类似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起来。湖南卫视的《背后的故事》、北京卫视的《真情》、重庆卫视的《拍案说法》、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

人们在崇拜娱乐, 提倡节目无形式的同时, 慢慢失去的却是整个民族的创新力, 一个民族, 缺少了创新力, 便只能啃祖, 啃完也就灭亡了。不得不说, 后现代主义在电视节目上深入的影响了当代受众的感知和行动能力, 这是其反智化的又一体现。

三、“通俗”到“低俗”, 是进步还是?

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当今电视节目越来越通俗化, 平民化, 人们不提倡在电视上进行说理式教育, 节目开始脱离一板一眼的约定俗成的样式, 开始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以及更加易懂的发笑的语言来架构。

“表达平民的声音”, “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停住手中的遥控器”, 主持人的衣装越来越“脱俗”, “颜色艳丽”或“发型奇特”, 语言方言化越来越严重, 低级搞笑的成分愈来愈多, 美其名曰:让观众们发笑。其实不过是为了达到高收视率来讨好观众的一种手段, 尽管是不拘泥于形式的一种尝试, 然而这种尝试是对于正统文化的一种破坏。人们乐于记住这些简单的、低俗的内容, 不愿意去学习高雅的却枯燥的知识, 大众生活越来越缺少文化性, 朝着低俗的方向越走越远。

总而言之, 后现代主义对于电视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电视节目的形式, 同时也使电视在大众生活中更加的普及;但是, 在另一方面, 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 它的超娱乐化、低俗化又是对于知识的一种脱离与遗弃, 对于历史态度的一种退变, 其“反智化”特点明明白白体现在各个方面, 深深地影响着受众的思想观念, 同时, 这种喧嚣浮华的媒体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加深层次的大众反智化的隐患, 也是不得而知难以预见的。

摘要:后现代主义的“反智化”越来越流现于社会的各行各业, 也更加充分而明显的反映在电视行业。电视行业, 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体, 影响和引导着大众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从这一点上来看, 清楚正确的认识到其“反智化”的具体表现, 是极其重要而迫切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反智化,电视行业,表现

参考文献

反恐怖主义工作预案 篇5

为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提高和预防应对恐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时、高效、妥善地处置投毒、爆炸、破坏、劫持人质、危害公共安全等恐怖暴力事件,保障正常的安全生产秩序,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保护广大职工的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造成的危害,特制定本预案。

一、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范围大冶镇金华矿业所属各单位、施工单位项目部,特别是矿区内发生的恐怖分子为实现其政治、经济等目的,利用投毒、爆炸、劫持人质等恶性暴力恐怖手段,给广大职工和企业造成人身安全和财产损失重大危害,需要由矿反恐防范领导小组直接指挥处置的各类恐怖暴力事件。

二、处置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指挥;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以人为本,减少危害。针对不同性质的事件采用制止、宣传、保护、求援、疏散等方法,围绕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这一中心,有条不紊的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三、指挥体系

一旦发生恐怖暴力犯罪事件,在反恐防范领导小组的指挥下立即进入应战状态,迅速启动预案。

1、领导指挥部

总 指 挥:XXX 成员:XXX 领导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调度,负责日常事务,XXX任主任,XXX、XXX为副主任,电话:XXX。

2、指挥部职责

(1)、指挥部领导小组在集团公司领导下,负责处置恐怖事件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决策;根据发生的恐怖案件情况,迅速做出是否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的决定;协调调动救援力量和资源;决定采取处置恐怖暴力事件的重大措施。

(2)、负责反恐防范的宣传和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工作。我标段项目部、各个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等场所遭受爆炸、纵火、投毒、武力挟持等恐怖袭击事件。(3)、我标段项目部、各个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等场所遭受爆炸、纵火、投毒、武力挟持等恐怖袭击事件。(4)、我标段的临时配电室及输变电线路等电力设施遭受的恐怖袭击事件。

四、应急抢险

(一)应急现场指挥组:

现场指挥组设在事发地段附件,由矿长任总指挥,其他副矿长任副总指挥,相关科队为成员。成立应急救援队,配置---XXXXX为应急救援指挥车辆。

主要职责:

1、先期到达恐怖事件现场,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维护现场,疏散群众。

2、迅速确认事件、信息来源,并对信息来源分析判断,为公安部门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3、组织人员进行就近排查,发现可疑人员、物品迅速上报集团公司或附近公安部门。

(二)抢险救援组

成立抢险队,抢险队设在通风队,组

长:XXX,副组长:XXX、XXX 成员:通风队全体人员

主要职责:接到反恐防范领导小组通知后,按照指定地点迅速赶赴恐怖事件现场,立即投入抢险,实施救援,紧急调运抢险物资、设备、人员、车辆,组织人员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及时处理和转移,恢复供应,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他命令。

(三)安全保卫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安全科全体人员

责:负责封锁现场,维护现场秩序,疏散职工,对现场周边进行巡查,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向指挥部报告,防止破坏分子趁机再次破坏。

(四)后勤物资供应组

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及机电队全体成员

责:负责组织救援所需的各种物资装备、器材的调集、筹备、登记、发放。保障有关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他命令。

(五)水、电、通讯联络组

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供电通讯队、供暖供水队全体人员

责:组织机动力量投入到遇险地点,组织供水、供电通讯技术人员快速建立应急供水、供电、通讯,确保领导小组及指挥部的正常运转及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六)技术资料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生技科全体成员

责:负责事故现场有关记录,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件现场原貌保存救援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及现场救援遇到的障碍进行现场指导、地点勘察提供准确数字资料,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他命令。

五、力量调动和先期处置

(一)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的力量

1、指挥部领导小组的领导及相关单位的负责同志;

2、应急队伍;

3、抢险队伍。

(二)先期处置

1、各相关单位应急队伍出动:

恐怖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各相关单位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应急分队先期赶赴现场,迅速控制现场,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并立即向指挥部领导小组报告

2、指挥部领导小组的领导赶赴现场:

接到报告后,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和领导小组及相关单位领导要在最快时间内赶赴事故发生地,组建现场指挥部,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和救援协助工件。

3、抢险队伍赶赴现场:

现场指挥部判明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调动各相关单位抢险分队赶赴现场,展开抢修,实施救援。

4、严格保护事件现场: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件扩大、恢复生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件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5、服从政府及主管部门统一部署和指挥,了解掌握事件情况,协调组织救援和调查处理等事宜,并及时报告事态趋势及状况。

六、具体事件的处理办法:

一旦发生暴力袭击事件,立即报警,并向公司领导小组报告,在救援人员未赶到的情况下,现场人员要稳定群众情绪,积极组织人员疏散,必要时动员群众帮助,避免产生恐慌,造成拥挤、踩踏等不必要损失和人员伤亡。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要把营救群众的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并注意自身的保护,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具体事件的处理办法如下:

(一)、暴力

1、如没有伤及人员的情况下,应以宣传教育为主,不要用话语刺激对方,尽可能以平稳的心态缓和气氛,劝说其放弃伤害他人及破坏正常秩序的行为。

2、如已伤及他人,应予立即制止,以抢救伤员为主,如情况继续恶化应以武力制止。

3、注意观察暴力组织者的行为、特征。条件许可的话,当

即擒获;不具备条件,也要想办法接近、控制,等待公安、武警或其他队员感到时再擒获。

4、注意收集证据、保护证人。

(二)、易燃、易爆、危险品

1、如发现易燃、易爆、危险品及管制刀具、枪械,立即向反恐应急指挥部汇报,同时采取隔离措施,仔细观察盘问,疏散人员集中至安全地带并保护好相关人员。

2、严禁人员进出,加强事故地点保卫、巡逻工作。

3、等待公安部门派人排爆并协助其工作。

4、对查出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及管制刀具、枪械一律进行严格登记,对收缴的要造册登记,妥善保管。

(三)、投毒

1、如发现是邮寄毒品,应立即报告反恐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同时,集中所有可能接触到毒品的人在某特定区域,加以保护,等待公安等有关部门前来检查、检验,同时提供相应的证据。

2、如发现是放置的毒品,应立即保护好现场,严禁他人进出,同时报告反恐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请求公安等相关部门前来解决。

3、如毒源蔓延,立即疏散人员至安全地点集中。并切断毒源,严禁他人进入,如:水、煤气及时关闭阀门,保持新鲜空气流通。

4、如食物中毒同时应向卫生防疫部门报告,并对厨房工作人员进行管控,对厨房及餐厅进行隔离管理,等待有关部门取样化验。

(四)、纵火

1、立即进行扑救灭火,及时启动防火、消防应急预案,同时拨打“119”报警电话,并立即向集团公司或就近求助,2、保护好现场,引导消防车进入着火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出。

3、如恐怖分子在现场或虽在逃但在可视范围内,立即组织围捕。

4、灭火后,保护好现场,统计损失。

(五)、绑架、挟持人质

1、如犯罪嫌疑人在现场,应在第一时间向反恐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汇报,有条件的同时采取围捕方式包围。

2、正面宣传教育对话,以情感化其放下凶器或释放人质。

3、保护好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出。

4、如恐怖分子已离开现场,应保护好现场痕迹等证物、证人,等待公安部门前来侦破。

5、如恐怖分子已逃离现场但在可视范围内,应立即追捕,同时首要考虑人质的安全,等待公安部门前来解决。

七、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一)积极采取措施,消除事件的消极影响,加强全矿的巡查;

(二)协助公安对事件进行侦破,查清事件的内幕;

(三)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工作,提高反恐怖能力。

八、预防措施

(一)加强对全矿干部职工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严格执行内保管理制度,严格不明真相的外来人员进入矿区域。

(三)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可疑人员要逐一排查登记,耐心说服,尽力做好思想工作。

(四)严格食堂用品采购、食品操作人员管理等制度,严防有毒、有害食品进入食堂。

(五)严格管制刀具等危险物品的日常排查,防止发生危害。

严密保护全矿供水水源,防止投毒事件发生。

(六)严格执行值班和查宿舍制度,防止不法人员进入。

(七)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八)有组织的针对恐怖袭击手段进行反恐怖演练,教给广大职工自救和逃生的方法。

(九)使用好人防、物防、技防,并及时、准确地进行紧急报警。

九、具体要求

(一)、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各单位要对突发应急工作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各自实际设立相应的应急领导机构。按照要求组建应急分队和抢险分队,结合单位实际,制定详细的应急工作处置预案。

(二)、顾全大局,严明纪律。各单位在处置突发性应急工作中,要无条件服从反恐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各小组要坚决服从命令,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

(三)、加强联络,掌握动态。各单位要切实加强信息汇总上报工作,要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准确掌握活动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杜绝因信息上报不及时导致突发事件发生。

(四)、加强值班,确保稳定。各单位要加强值班,重点部位实行24小时值班。明确值班领导,坚持领导带班制度,落实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在位。

反补贴: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武器 篇6

一、WFO补贴与反补贴规则

按照WTO的补贴与反补贴规则,补贴(subsidies)是指一成员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any public body)向某一企业或某一产业提供财政捐助(financial contribution)或对价格、收入的支持,结果直接或间接增加从其领土输出某种产品或减少向其领土内输入某种产品,或者因此对其他成员利益造成损害的政府性行为或措施。其表现形式包括:资金直接转移,如政府赠与、贷款:潜在资金转移,如贷款担保:政府对本应收取的资金给予豁免,如减免税收;政府提供一般基础设施之外的其他服务或商品,或政府购买商品;任何形式的收入支持或价格支持等。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将补贴分为三类:禁止性补贴、可申诉补贴和不可申诉补贴。

1.禁止性补贴(prohibited sub-sidies)。通常被称为“红色补贴”。是指成员方不得授予或维持的补贴,因为这种补贴直接扭曲进出口贸易。包括两种: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前者是指法律上或事实上以出口实绩(export per-formance)为条件而给予的补贴:后者是指以使用国产货物为条件而给予的补贴。

2.可申诉补贴(actionable sub-sidies)。通常被称为“黄色补贴”。指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实施,但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对其他成员方的经济贸易利益产生了负面影响(adverse effects)时,受影响的成员方可对其补贴措施提出申诉。这种不利影响包括(1)对另一成员方的国内产业造成损害;(2)使其他成员根据GATT1994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利益减损或丧失,特别是根据GATT1994第2条项下的约束性关税减让而产生的利益:(3)严重歧视另一成员的利益。

3.不可申诉补贴(non-actio-nable subsidies)。通常被称为“绿色补贴”。是指不具有专向型的补贴,或虽具有专向性的补贴,但符合《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中的一切条件的补贴。包括:(1)研发补贴:对企业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与企业合同基础上进行研究的资助;(2)贫困地区补贴:在成员方的领土范围内根据地区发展总体规划并且非专向性对落后地区提供的资助;(3)环保补贴:改造现有设备,使之适应由法律所提出的新环境要求而提供的资助。对于这三类补贴,WTO成员方不得提出申诉或采取反补贴措施。

根据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对其他成员造成负面影响的补贴措施,可以采取两种救济方式:一是通过WTO的争端解决程序进行多边救济,二是启动征收反补贴税的单边救济,在经过规定的调查程序后征收反补贴税。但同时规定,只有在补贴对成员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才可以启用反补贴程序,在其他情况下,只能援引争端解决程序。

二、我国遭受反补贴调查的情况

我国2003年以前并没有遭受过反补贴调查,国内对反补贴的重视程度不够,但加拿大、美国和欧盟已经发出了对华反补贴的信号,随着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到来,我国面临反补贴调查的风险越来越大。从2004年,加拿大在当年接连3次对中国发起反补贴调查,打破了中国游离于世界反补贴之外的局面。截至2007年12月10日,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9次反补贴调查。而目前,有12个欧盟成员国明确表示,赞成更多地采取反补贴措施,只有两个成员国反对,并且10多个成员国支持赋予欧委会自行发起调查的权力。可见,反补贴将成为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有利武器。

加拿大是第一个对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国家。在2004年连续对华发起三次反补贴调查。2004年4月13日,加边境服务署对原产于我国的室外烧烤架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该案是对华反补贴的第一案。2004年4月28日,对原产于我国的不锈钢紧固件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2004年9月10日,加边境服务署发布初裁原产于我国的紧固件存在补贴,征收32%的临时反补贴税。2004年10月4日,边境服务署对原产于中国的复合地板发起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2005年2月16日,边境服务署作出初裁认定来自中国的涉案产品构成补贴,税率为2.01%。2005年5月17日终裁认定来自中国的涉案产品构成补贴,总体补贴幅度为3%。截止2008年底,加拿大对中国发起了户外烧烤架、碳钢与不锈钢紧固件、复合地板、铜制管件、油气用无缝碳钢或合金钢套管、碳钢焊接管、半导体冷热箱、铝型材等8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加拿大对我国反补贴调查的发起为其他国家(如美国和欧盟等)起了示范作用。2005年3月10日,美国国会11名议员提出一项新议案,要求修订美国现行的反补贴法,对市场经济和非市场经济一视同仁,对中国等国家补贴出口的做法进行回击。议案的名称为《2005年停止海外补贴议案》。2005年7月2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55:168票通过了经修正的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共和党议员英格利希提出的《美国贸易权利执行法案》。主要内容如下:授权美国反补贴法适用于来自非市场经济体(如中国)的进口。同时,欧盟也一直在寻求法律上的突破,欧盟正在考虑给予中国临时市场经济地位,这样欧盟的反补贴法也将适用于中国。所以,今后我国可能面临遭受更多的反补贴调查。

除加拿大外,美国也是向我国发起反补贴调查的主要国家之一。2003年4月,美国Ciba特殊化学品有限公司对原产于中国等国的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和荧光增白剂提起反补贴调查申请。2007年2月初美国向WTO投诉中国存在所谓“贸易补贴”。2007年3月30日又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美宣布了对中国出口的铜版纸产品反补贴调查初步裁定结果,决定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并开始对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版纸征

收从10.9%到20.35%不等的临时反补贴税,改变了美国23年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实施反补贴法的贸易政策。截至2008年底,美国对中国发起了铜版纸、环状焊接碳钢管、新充气工程机械轮胎、薄壁矩形钢管、复合编织袋、未加工橡胶磁、低克重热敏纸、亚硝酸钠、环状焊接奥式体不锈钢压力管、环状焊接碳钢线管、柠檬酸和柠檬酸盐、后托式草地维护设备、厨房用金属架(筐)等13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国际金融危机下,世界各国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急剧下滑、各国就业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式下,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专门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增加,2009年1月至4月,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38起,案件数同比上升26.7%。其中,反补贴案件有:2009年2月,美国对华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反补贴终裁;印度对华亚硝酸钠进行反补贴调查;加拿大对华铝型材作出反补贴终裁;美国对华不锈钢焊接压力管作出反补贴产业损害裁决;2009年3月,加拿大对华铝型材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裁决;2009年4月,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柠檬酸及柠檬酸盐作出反补贴仲裁;美国对中国油井管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对华石油管材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一系列反补贴调查案件说明我国出口产品正遭遇反补贴风暴,反补贴正成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潜在威胁。

三、我国遭遇反补贴调查的原因分析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并没有禁止所有的补贴,从客观的角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补贴作为一国政府推行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确实能够扶持国内产业的建立和发展,帮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技术和价格优势。因此,各国政府出于自身发展的战略考虑,纷纷以各种形式对各自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给予不同力度的补贴扶持。正确分析我国遭遇反补贴调查的原因,有利于减少、避免国外对我国实施反补贴措施。

1.我国各级政府采取的多种优惠性的产业政策和措施易给进口国指控我国产品存在补贴留下证据。加入WTO后,按照《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和透明度的要求,我国政府对补贴措施进行了清理和公布,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仍保留着一些与WTO规则相悖的补贴内容,使得我国面临着极大的遭遇国外反补贴限制的威胁。例如,我国优惠税收减免中的区域性税收优惠减免,主要与西部开发战略有关:产业性税收优惠减免,即使是针对落后地区,也并不是针对该地区所有企业,这样有可能招来《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质疑。最容易引发反补贴调查的是我国国有企业享受的补贴。我国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国有经济的重要地位,在许多法律法规中,国有企业都享有财政、金融、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和人才供应等诸多方面的优惠,尽管加入WTO后,我国已经积极遵照国际规则作了改进,但品种繁多、历史悠久的国有企业补贴,规范起来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规范过程中容易出现疏漏,也会招致《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指控。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等考虑,通过信贷、税收、电价、运价等优惠,对很多产品都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可以说,我国政府运行多年的各种产业政策,都有可能招致反补贴调查的“洗礼”。

2.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主张为国外对华实施反补贴调查提供了适用对象的基础。受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来,我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难于将政府补贴和实际生产成本区分开来,因此,在2004年之前欧、美、加等国极少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调查。尽管按照入世承诺,我国在加入WTO后的15年内都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由于受到大量反倾销调查的困扰,我国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我国列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而事实上,新西兰、新加坡、阿根廷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承认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难预料,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国家身份的确立,越来越多的反补贴调查将接踵而来。

3.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和出口秩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反补贴调查中易授人以柄。我国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这些产品在进口国也是主要的劳动力吸收产业,因此我国产品的大量涌入给进口国的就业造成极大的冲击。为此,进口国政府为了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或出于某些政治利益上的需要,千方百计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和限制。另外,我国出口行业缺乏有效管理,低价竞销,因此,在国外屡屡遭受贸易限制。

4.进口国相继修改国内反补贴法加剧了我国遭遇反补贴调查的风险。为了能对中国出口产品展开反补贴调查,美国和欧盟已于2004年之后开始着手修改其国内反补贴法,使之同样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会在2005年通过的《贸易权利执行法案》明确规定,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这样,美国政府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补贴调查有了国内法依据。可以预计,美国的这种做法将会得到很多国家的效仿,届时,我国将进入新一轮的贸易摩擦高发期。

四、我国应对反补贴调查的对策

补贴的政府行为,使得补贴与反补贴参与方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也就使得反补贴比反倾销要复杂得多,因此,应对反补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我国目前反补贴的相关立法不完善,加之国际金融危机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我国政府、行业、企业三方要共同合作应对反补贴。

(一)政府方面

一方面,调整和完善国内反补贴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目前的反补贴法律制度还存在许多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不一致的地方,这将导致在适用国内法时产生与WTO法律制度相冲突的问题。为此,政府应在参照WTO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修改、完善我国反补贴立法,制定配套的法规,同时制定专门的行政法律法规,对各级政府的补贴行为加以规范,以便更好利用反补贴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及应对国外滥用反补贴措施,在这过程中要力求相关规定与国际接轨。

另一方面,调整我国的补贴政策和有效利用符合世贸组织原则的补贴。首先要取消禁止性补贴,符合《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要求。在取消禁止性补贴的同时,我国应将补贴方向直接指向生产要素补贴。譬如,降低能源价格,培养人力资源,加大科研投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通过这类补贴,既可以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又不会招致其他成员提起诉讼。其次,有效利用符合世贸组织原则的补贴。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虽然规定了许多禁止性补贴,但还是给各成员留下很大的补贴空间,各成员可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可诉补

贴和不可诉补贴对国内经济进行补贴。另外,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以及生态恶化的现象,我国可增加对西部落后地区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补贴。再次,充分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适当保护国内企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应当杜绝红色补贴,合理利用黄色补贴,充分利用绿色补贴来发展国内企业,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贸易权利。

(二)行业方面

行业协会在反补贴中的作用与其在反倾销中的作用同样重要。由于补贴是政府行为,在解决反补贴争端中,起诉和应诉主体是政府和行业协会。

一方面,要求行业协会利用掌握行业信息的优势,与政府、企业一道,构筑反补贴预警体系,密切注意贸易伙伴的反补贴动向,包括对重点敏感出口产品要做好出口价格、出口国家和地区的监测工作和价格协调工作,尽早化解贸易风险,以防止国外可能出现的反补贴调查。

另一方面,一旦出现了国外的反补贴调查,应帮助企业积极应对。目前,国内企业对于行业和产品补贴信息的收集及技术性整理工作相对滞后,一旦发生反补贴调查。我国企业的应对难度十分巨大,容易导致被征收高额反补贴税。因此,行业协会就要注重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一旦发生反补贴调查,协助企业应对。再加上由于反补贴的有关答卷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的信息,有些问卷的专业性较强,单靠任何一个部门要想按时、圆满地完成政府答卷以及应对核查等工作,都是十分困难的,行业协会应与政府以及企业各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应对。

(三)企业方面

首先,虽然反补贴针对的是政府行为,但是最终目的是限制企业的低价销售,如果企业出口产品主要的竞争优势不是价格,而是质量和品牌,那么招致反补贴诉讼的可能性将会有所降低。为此,企业应主动调整和完善自身的出口战略,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其次,企业一旦遭遇反补贴调查,应积极应诉,经验表明,积极应诉的企业最后所征收的反补贴税要远远低于不应诉的企业。如加拿大队我国部分铜管件实施反补贴调查,我国共有25家企业涉案,初裁结果是,应诉企业的反补贴税为17%,而其他非应诉企业则高达68%。这说明,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国内企业要像应对反倾销一样,应积极应诉。

反殖民主义 篇7

在文化研究语境下,或者说在更广义的文化语境下的文艺学身份,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理念和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原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在西方文论史上,本质主义的源头可追溯至柏拉图。经典文艺学就是以本质主义为方法论的,提出“文学是什么”这一最为根本的问题,孜孜以求地追寻答案。然而,这一问题的回答至今竟然仍不过寥寥数种:再现说、表现说、客观说、体验说等等。即使到了现阶段,文艺学研究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本质论方面的进展依然只是体现为深化而非另立新说。

由于本质主义的僵化性和迟钝性,随着20世纪西方学术思潮的全面引进,当福科等人的反学科知识话语等西方文化理论传入中国后,反本质主义思潮马上不可遏制地在文艺学知识建构中蔓延开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德里达的反逻格斯中心论,利奥塔的反宏大叙事论等都构成了反本质主义的思想谱系,批判甚至否定经典文艺学对“本质”的追问。

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推进,反本质主义思维也影响到中国当前的文艺学研究。中国文学观念有一个发展演变和体制化的过程,文学一直是某种思想价值的构造物,其产生和发展有其意识形态背景。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拥有高高在上的地位和价值,是现代社会思想赋予的,是与其文献材料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自足的“客体”。历史上关于文学“经典”的定义大多持程度不等的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立场,即认为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必定具有自己内在的本质规定。本质主义的文艺学认为,经典是一种文化的特殊类型,是由无数这类文化的经典文本构成的,文艺学之所以走向经典化,也是因为经典的特殊意义。经典在本义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在某种文化中具有根本性或权威性的著作;二是指文学艺术方面具有权威性的典范作品;三是指上述两种内涵所确认的经典的标准或原则。因此,经典不仅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规范,而且是模铸人的思想、制约人的行为的文化力量。

针对本质主义文艺学的种种局限,反本质主义必然要从根本上重新调整文艺学研究的路向,那就是,以一种新的非经典的学术视野去拓展文艺学的研究空间。本质主义文艺学认识的“经典”是承载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典范,因而具有“永恒性”。显然,本质主义文艺学的经典观在反本质主义者看来是僵化和守旧的。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指出文学知识不是神圣的,而是社会建构的结果,他们更倾向于历史主义、建构主义乃至相对主义的视角,他们似乎对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在经典建构过程中起的作用更感兴趣。反本质主义的“经典”是由时代性、民族性、阶级性以及性别取向等因素构成的,认为经典是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人或机构出于自身的特殊利益而建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力在对经典的界定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学术界较早倡导文化研究的学者之一,王宁先生首先吸纳了文化研究的视野,认为经典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批评话语、权力机构及其他一些人为地因素。每一个经典都有自己地理的、社会的、文化的维度。

摘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艺学存在着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对于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与重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二者皆有可参借之处,但其自身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文学经典的重建问题也成为时下文艺界讨论的热点之一。

龚自珍的反侵略爱国主义思想发微 篇8

一、龚自珍反侵略爱国思想产生的背景

1.龚自珍反侵略爱国思想的产生。龚自珍是清朝时期社会转型之时, 也是整个中国重大转折时的著名爱国主义思想家, 他倡导政治革新、反抗侵略, 对清代整个社会变革有着重要影响。漫长的封建社会从西周开始, 经历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 到了龚自珍所处的封建社会晚期, 逐渐出现一系列社会问题, 整个社会出现了经济衰败、政治腐朽等景象,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步步逼近。当时西方社会早已进入资本主义, 并开始了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 他们用鸦片与大炮打开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大门, 使中国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而, 面对如此的内忧外患, 当政者却以天朝自居, 逐渐走向崩溃的边缘。然而, 当民族危亡深化之际, 出现了以龚自珍、林则徐等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 他们积极探索救国之策, 尽力挽回民族危亡之趋势。龚自珍出身于书香门第, 父亲龚丽正为著名汉学家, 母亲段训更是擅长书法能诗文。龚自珍自幼便在灯前帐下由母亲教授诗文, 在这种家世背景下, 龚自珍广泛学习知识, 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功底, 他20岁便写出了针砭时弊的《明良论》[1]53。然而, 龚自珍虽然才华横溢, 因为其思想不合时宜, 一直遭受冷落, 这更令其深刻认识当时社会之问题。鸦片战争爆发前, 龚自珍就曾向林则徐提出禁烟的建议, 并愿意南下亲自组织抗击英国侵略。

2.彻底的反侵略爱国思想。19世纪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更为迅速, 并逐渐将其侵略矛头指向中国。龚自珍早就揭露了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 指出“近世英夷, 实乃巨诈。”早就觉察出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鸦片走私的后果, 他说“:银贵钱贱就是鸦片走私所为, 挟金市海。”龚自珍认为要想杜绝鸦片的进入, 只能实行严厉的禁烟政策。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龚自珍首先提出了反抗外国侵略的措施与政策非常难能可贵, 对近代中国“提倡国货”的爱国主义运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 并前往广东禁烟时, 他便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好友身上, 对其禁烟及反侵略斗争异常的关注。当时的禁烟斗争处境艰难, 龚自珍特意作了《送钦差大臣后关林工序》, 鼓励林则徐的禁烟斗争, 建议应有一定的武装力量为后盾, 以对付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害。同时, 龚自珍还痛斥投降派攻击龚自珍的言论, 指出“:无武力何以取胜, 取不逞夷人及奸民, 就地正刑。”这些言论表明龚自珍反抗侵略的决心, 更是民族传统正气的体现。林则徐就曾说“:责难陈义之高, 非谋事宏远者不能言。”[2]44林则徐销毁鸦片及抵抗侵略的决心与龚自珍的鼓励密不可分。

二、龚自珍早期反侵略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

1.洞察及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早在19世纪20年代, 龚自珍就预见到英帝国主义势力对清政府的威胁, 并指出其名义上是在与中国进行贸易, 实际上“拒之则叩关, 押之则盘国”。所以, 他建议国外轮船应禁止驶入沿海, 以防止其发生侵略行为。道光年间, 龚自珍就揭露了殖民主义者妄图将中国变为其商品市场的行径, 并提醒统治阶级早做准备, 以“戒备不虞”。然而, 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清政府的重视。与此同时, 北方的沙俄政权正虎视北方领土, 爱国主义思想家龚自珍重点研究西北及北方边疆的地理状况。例如, 在平定西部准噶尔部落叛乱后, 龚自珍便以历史史实论证了西域与中国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 他还撰写了大量的文章及史书论证了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并警示统治者注重边防, 以抵抗沙俄的入侵。遗憾的是, 龚自珍的这些主张并没有得到当政者的重视, 在随后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 中国东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沙俄占领。由此可见, 龚自珍对东北、西北边疆地理的研究是其反侵略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他特别注重边疆史的研究, 对当时的学界有着重要影响。其中魏源所撰写的《海国图志》就深受龚自珍的影响, 其创作风格皆仿照龚自珍的《蒙古图志》。

2.主张建立西北行政编制, 强化对边疆的行政管理。乾隆统一天山南北后便实行军府制, 设置伊犁将军为最高统帅, 军府制的最大特点就是只管军政, 不管民政, 民政事务采取“因俗施治”的方法, 并没有统一的行政机构。为此, 龚自珍建议清政府在西域设置行省, 规划所在地的辖区范围, 发展经济、商业等, 以有效巩固西北边防。 19世纪末, 清政府正式设立新疆省, 实现龚自珍的西北管理愿望。 李鸿章非常钦佩龚自珍的远见卓识, 他说“:龚自珍议西北设省于道光年, 盖先生经世之学也。”另外, 龚自珍主张在边疆设立劲旅, 并实行耕战结合的政策, 长途调兵不如就地征兵。同时, 龚自珍还强调寓兵于民“该戍卒为编户”以便实现西域治西域的目标, 实现西北边疆的和平与安定。在治理方面, 龚自珍强调各民族的融合与平等, 共同维护祖国的统一。以往的朝代往往都以天国自立, 蔑视少数民族, 这就破坏了民族团结, 边防不能长久与稳定。龚自珍深刻认识到, 只有边疆各民族的团结与统一才能保证领土的完整。所以, 他反对大汉族主义,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并通过武力平叛的方式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龚自珍这种守卫边疆、开发边疆的爱国主义思想也反映了多民族国家大融合的趋势。

3.坚决反对吸食鸦片, 主张禁烟的爱国主义思想。鸦片输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重要途径, 19世纪初期以来, 鸦片的大量输入成为当时最严重的社会问题。龚自珍敏锐地洞察到鸦片在中国泛滥的后果, 并指出鸦片令人民“病魂魄, 逆昼夜, 失金万万, 财源枯竭”。 同时, 龚自珍不但认识到鸦片的危害性, 而且他也深刻体察到其产生的根源便在于统治阶层及各级官员吸食鸦片, 便促进了下层的仿效与贿赂。他将鸦片的泛滥与中国经济的衰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认为除了自然灾害外, 还有鸦片的大量输入使得政府财政困难, 主张采取严厉的措施, 禁食鸦片, 并发展农桑经济等, 抵抗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龚自珍完全支持林则徐禁烟的主张, 在林则徐赴广东禁烟时, 他还为其写文赠行, 文章系统提到禁烟的十条建议, 并提醒林则徐注意反对派的行径。龚自珍认为只有用武力打击侵略者才是杜绝鸦片的流入的解决之道, 所以他一直强调海防的重要性, 以迎击海外殖民者的入侵[3]75。鸦片战争爆发后, 针对投降派的言论, 龚自珍给予了严厉的驳斥, 指出“强海防, 用重典”, 决心将禁烟与反侵略进行到底。总之, 在鸦片战争前后国难危机重重的社会背景下, 龚自珍站在时代前列, 提出一系列的抵抗侵略的建议及措施, 展现了其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龚自珍反侵略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1.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及勇敢的战斗精神。龚自珍是近代中国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爱国思想家, 他是率先走出中世纪, 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之一。他看到了上层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 同时看到英国、沙俄的侵略行径, 感受到了夕阳、悲风扑面, 看到统治阶级的腐败, 感受到了清朝衰世的景象。他关心国家命运、志向远大, 但壮志难酬, 他以“不得不悲辛”的壮士自诩, 而达官贵人却笑他为“杞人”。他想改革弊政, 却遭到权势的排挤及迫害, 他的忧患意识非常强烈。 其次, 龚自珍还有着强烈的战斗精神, 他不甘守默, 不顾官微言轻, 向权势及封建专权发起了挑战。他愤世嫉俗, 针砭时弊, 力求改革, 时常发出反侵略的“呐喊”。其三, 龚自珍还有着复杂的矛盾心理, 他对封建王朝非常失望, 仍希望其能锐意改革, 抵抗帝国主义侵略。

2.旗帜鲜明地反对外来侵略, 对后世有着积极影响。龚自珍旗帜鲜明地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并将抵御外辱放在首要地位。他目睹外国侵略者掠夺土地、杀我国人民, 极为悲愤, 并大声疾呼“:开天辟地以来未有之愤怒, 今日之地球第一大国受辱于小夷也。”同时, 他驳斥洋务派认为的外国入侵为通商的谬论, 认为侵略者一直就想占领中国领土, 所以中国应将重点放在如何抵御侵略, 挽救民族危亡上面。龚自珍还揭露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种种罪行, 他指出欧洲资本主义在挖掘完本国资源后便开始在全世界疯狂掠夺财富, 认为 “外国侵略者非常狡猾, 一有机会便制造事端, 或吞并国土、或寻求赔偿”。龚自珍深知国人受的怨恨太深, 只有奋起反抗, 才能真正挽救民族危亡, 他还对反洋教运动给予了同情与支持, 并提出了“民族斗争”的口号。其实, 整个晚清社会贯穿着反抗侵略与压迫的声音, 龚自珍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爱国思想对后世有着积极影响。辛亥革命爆发前, 一些爱国思想家非常推崇龚自珍, 如南社创始人柳亚子视龚自珍为偶像, 推崇龚自珍为“三百年来第一流”[4]65。

参考文献

[1]陈辉.龚自珍的爱国主义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7 (1) .

[2]庞士让.龚自珍的爱国主义思想简论[J].求索, 1999 (3) .

[3]董广杰.略论龚自珍反侵略爱国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 2009 (1) .

反殖民主义 篇9

瓦格纳在歌 (乐) 剧领域的贡献不容质疑,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他在创作观念和作曲技术上的革新。“整体艺术”、“主导动机”、“无终旋律”和“半音化和声”等, 这些重要的观念和技术手段都为其歌 (乐) 剧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地位。从音乐历史的发展来看, 这些观念和技术手段又影响了后来大批的作曲家, 对他们的创作思维形成、和创作观念上的转变都有一定积极的影响。比如:晚期浪漫派的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安东·布鲁克纳、胡戈·沃尔夫、和马勒等。

瓦格纳对浪漫主义晚期德奥音乐的影响巨大且深远,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几乎没有哪位音乐家能够完全摆脱他的影响。但是, 作曲家勃拉姆斯和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却能将来自瓦格纳影响抛于脑后, 积极探索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和艺术观念。

对于瓦格纳的介绍和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重点多是对其作品的分析。而瓦格纳对其后世作曲家的影响, 较少有专题性的研究, 以一种反对瓦格纳潮流作为研究对象的就更少。因此, 我认为对这一方面进行个案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能更进一步地了解作曲家对世纪之交的德奥音乐的影响。

1、瓦格纳的创作观念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 一是要区别于“个别艺术”, 二是要区别于“综合的艺术”。在瓦格纳观念中, “个别艺术”通常指“纯器乐”的音乐形式, 而这种形式也可以看作是“纯音乐”的一种形式。音乐不与任何其他艺术相结合, 比如文学、绘画等;“综合的艺术”最初的提出是与“个别艺术”相对而言的。在音乐领域中, 交响诗、各种歌曲、交响音画和歌剧等都是属于“综合的艺术”, 他们或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 或是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也或是音乐与多门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体。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既要排除器乐之“纯音乐”, 又要区别歌剧之“综合的艺术”。在他的“整体艺术”乐剧创作中, 不仅体现在诗歌、音乐、表演、舞台诸种艺术融合为一体, 而且还要以一定的逻辑关系聚合起来。

瓦格纳的“整体艺术”的观念区别于纯音乐的“器乐形式”和传统歌剧的“综合的艺术”。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且综合程度很高的艺术形式。在对它的实现中, 瓦格纳须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去把握这一“整体艺术”的各个环节。在对“整体艺术”服务的一系列创作手法上, 瓦格纳分别贯以崭新的音乐语言来完成。新奇的艺术观和崭新的音乐语言都体现出了瓦格纳的创新精神, 他的这些观念和手法对于西方音乐历史发展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的, 这也奠定了他在西方音乐历史上的地位。

2、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和瓦格纳是1 9世纪德奥音乐中颇具影响的两个人, 由于各自对艺术的看法和追求不同, 两人分别在各自的领域进行创作。在瓦格纳的“乐剧”影响了众多同时代的作曲家之后, 勃拉姆斯却始终不为之所动, 他仍坚持自己对艺术的看法, 他在给克拉拉·舒曼的信中说, 他在创作中是不会受瓦格纳的影响:“……无论在其它方面我要做什么事, 只要我的前人妨碍我, 我就要去踩他的后脚跟。但瓦格纳完全不会影响我用最大的兴趣去从事一部歌剧的写作。”1正如“新德意志派不能理解他们的一位同代人怎么能够躲开瓦格纳和李斯特一代在音乐上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当时在维也纳流行的刊物《沙龙报》 (‘Salon Blatt’) 担任音乐评论的沃尔夫 (Hugo Wolf) 曾写出下列的话, 表示他的惊讶:贝多芬之后音乐中的革命运动的领袖们从我们这位交响乐家的身旁走过, 竟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迹……勃拉姆斯对当时所发生的事态全然不顾地写他的交响乐”2。

勃拉姆斯对于来自瓦格纳的影响并不是无动于衷的, 从他的创作观念和手法上看, 他是反瓦格纳的。至少, 他是企图避开瓦格纳的, 使这位在1 9世纪音乐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人危及不到他。瓦格纳提倡自由, 反对理性的束缚。而勃拉姆斯却宁愿把自己束缚在古典主义的理性形式下, 他认为浪漫主义的自由和幻想会导致音乐无定形, 他讨厌只有动机而无曲式可言的作品;瓦格纳以戏剧作品见长, 而勃拉姆斯干脆不写歌剧;瓦格纳赞同“标题音乐”, 勃拉姆斯只写“纯音乐”;瓦格纳的管弦乐队庞大、厚重, 色彩浓郁、繁复, 勃拉姆斯的乐队多是双管编制, 他自己还表示特别反感近代管弦乐色彩丰富的音响。

勃拉姆斯除了在交响乐上的突出地位, 在歌曲和合唱的创作上也很有成就。他在歌曲的创作和改编中, 从不让伴奏部分跻身于歌曲旋律之上, 这与瓦格纳“乐剧”中对管弦乐与人声的处理手法恰巧相反。在和声语言上, 勃拉姆斯没有形成连续的半音和声或半音声部的进行,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抵制了瓦格纳著名的“半音化和声”。

无论是在观念还是手法上, 固守传统的勃拉姆斯与勇于创新的瓦格纳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而这一切似乎都以各自的艺术见解不同而相异。同时, 也正因为勃拉姆斯传统的纯音乐理念, 才使得纯音乐形式在浪漫主义时期得以延续和发展, 既丰富和繁荣了19世纪的音乐, 也为西方音乐历史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3、汉斯立克

瓦格纳在1 9世纪的艺术史上不仅留下了大量的歌 (乐) 剧作品, 也留下了他颇为著名的艺术观念, 这是源于他不仅是一个作曲家, 还是个哲学家的缘故。他对艺术的哲学论断基本上是为他的“乐剧”服务的, 因为他需要以文学的形式去宣扬他的“整体艺术”观和“乐剧”。

事实上, 瓦格纳的这些告示天下的论断的确引来了大量的赞同者, 尼采就是其中一个, 他把瓦格纳看作是他心目中的“狄俄尼索斯”, 而对于瓦格纳的古希腊戏剧精神他也是深信不疑的。但是, 同是19世纪著名哲学家的汉斯立克却对瓦格纳的思想嗤之以鼻。他极力反对瓦格纳的哲学思想, 尤其是瓦格纳对传统歌剧的根本否定, 正如他在《我的生平》中所讲的:“我所责备的, 是他强使音乐服从歌词, 不自然的、夸张的表达方式, 他违反声调的作曲法以及喧闹的管弦乐毁灭了歌唱家和歌唱艺术, 吟咏式的旋律被朗诵式的宣叙所排挤, 令人麻木的单调乏味和冗长敷陈, 最后还有他用词上不自然的做作以及对任何较细致的语言感的违背。”3

虽然汉斯立克对瓦格纳的创作是这般的抨击。但是, 对于瓦格纳的早期作品还是予以了很大的肯定:“汉斯立克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在瓦格纳的对立面。《唐豪塞》他甚至热烈欢迎过, 《荷兰人》他赞扬过。……《名歌手》他部分地称赞过, ……他说, 瓦格纳后期的歌剧在技巧方面的进步是不能否认的。……”4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体现乐剧思想的那一部分, 汉斯立克一直都是激烈的反对, 这与两个人对音乐的立场不同有关。汉斯立克的著名观点“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表明了汉斯立克是一个“绝对音乐”者, 他讨厌情感, 欣赏“纯音乐”的美。瓦格纳则是反对“纯音乐”, 提倡音乐与别的艺术相结合, 他的“整体艺术”就是音乐与多种艺术的结合体。

汉斯立克喜爱纯音乐, 希望音乐返回到古典主义的纯器乐的形式。对于古典主义固有的理性形式, 他也是极力推崇的, 甚至依此向瓦格纳提出过批评:他说瓦格纳关于“无穷尽旋律”的理论“把无形式性提高到原则的地位”……汉斯立克评论瓦格纳的歌剧《名歌手》时, 说他是“有意识地把一切固定形式都化成无形状的、感性陶醉的回响……”。5

汉斯立克与瓦格纳同为1 9世纪对音乐有着高深的鉴赏能力的哲学家, 在美学根本上是对立的, 汉斯立克所倡导的“绝对音乐”与瓦格纳的“综合艺术”是水火不相融的。而主张回到古典主义理性形式下的汉斯立克与追求浪漫、自由的瓦格纳也是走不到一起的。瓦格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并依此写出了伟大的三部乐剧, 而汉斯立克唯一要做的是阐明自己反瓦格纳的立场, 对他进行抨击。

结语

勃拉姆斯和汉斯立克是反对瓦格纳的两人, 同时他们也是反浪漫主义潮流的两个人。在瓦格纳强大的影响下, 不同于其他音乐家的崇拜、模仿, 这两人坚持自己的艺术观念, 立志于发展纯音乐。对于赞同瓦格纳的音乐家来说, 他们吸取了瓦格纳音乐的精髓, 在新的创作中得以发挥, 并试图将浪漫主义的发展继续向前推进;而对于反潮流的另外两位, 反对瓦格纳的立场致使他们在“纯音乐”领域也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他们的努力下, 纯音乐在浪漫主义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两条方向完全不同的路线, 代表着风格迥异的两种理念。而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既推动了音乐史的发展, 又丰富了1 9世纪的音乐。

本文以作曲家勃拉姆斯和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为切入点, 论述了在德奥音乐中关于反瓦格纳潮流的一个现象。站在音乐历史发展的角度上, 无论追随瓦格纳还是反对瓦格纳的这些音乐家, 都为19世纪德奥音乐的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在强大的瓦格纳潮流中敢于反对瓦格纳的勃拉姆斯和汉斯立克, 他们为这一时期音乐的繁荣和争鸣做出了更加卓越的贡献。

注释:

1.萨姆·摩根斯坦, 作曲家论音乐[M], 矛于润等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1 1 7页;

2. 保罗·亨利·朗格, 19世纪西

方音乐文化史[M], 张洪岛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2 1 9页;

3. 爱德华·汉斯立克, 论音乐的美[M], 杨业治译,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第126页;

4. 同上, 第124页;

5. 同上, 第5页。

参考文献

[1]瓦格纳.瓦格纳论音乐[M].廖辅叔, 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霍华德.葛雷著.瓦格纳[M].连惠幸,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彼得.斯.汉森著.二十世纪音乐概论[M].孟宪福, 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4]姚亚平.论瓦格纳艺术思想和艺术实践的统一性[J].中国音乐学;

[5]萨姆.摩根斯坦.作曲家论音乐[M].矛于润等, 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6]保罗.亨利.朗格.19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M].张洪岛, 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反殖民主义 篇10

金仁顺在她的这本小说中所写到的女子, 多数都是独秀花阁, 日夜纵情。她却要把她们的美塑造的那么出尘脱俗, 一顾倾城。这些女子无关信仰, 无关传统道德, 好像烈酒, 醇香火辣, 却也冰清透明。《伎》中的春香小姐是一个典型, 母亲香夫人是一位令所有男人倾倒的名妓, 而春香虽有李梦龙的爱慕, 自己却希望可以过母亲那样的生活。“我以为送走了李梦龙, 就推开了幸福生活的大门, 但现在, 香夫人充当起了门卫。”“……而我的心里异常凄凉, 我知道, 作为当朝贞节烈女的模范, 我永远的失去了过香夫人那种幸福生活的机会”一个十八岁的少女, 她的内心渴望的却是妓女这个本该为人所不耻的职业, 而她觉得那才是她的幸福生活。金仁顺笔下人物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特点, 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源于她的很多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先锋文学”气息。她就是想要打破公认的规范和传统, 所以塑造了姜贞子、香夫人、玄琴、明月等等一系列的花阁女子形象。这些女性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渴望享受青春, 获得心灵与肉体的自由, 追求灵与肉的统一, 无视封建传统对于女性的束缚, 勇敢而坦然的追寻快乐。给这部作品涂上了一种强烈的女性主义色彩。而我认为这种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手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作者的生活与成长环境。金仁顺作为一个朝鲜族作家, 她对她们本民族的一些传统习惯与生活方式等都是再了解不过。在书的后记中, 她对朝鲜的女人有这样的描写:“她们鞠躬尽瘁地伺候着丈夫和家里的长辈, 却连吃饭时与他们同桌的权利都没有, 她们除了要忍受生育之苦外, 还要忍受男人的酗酒, 粗暴, 打骂。”在这样的一个民族, 女人是苦力, 没有半点的权利, 然而大部分时间用于劳作的她们, 却还可以随口展示婉转的歌喉, 顺手拍打放水里的木瓢来烘托气氛, 喜欢打扮, 勇于尝试能使他们自己变得更加动人的东西, 希望留住自己的青春美貌。朝鲜女人快乐的性情让作者震撼, 而她也从曾经的反感别人说自己是个高丽孩子到如今的爱上了属于自己民族的衣裳、为自己的民族而骄傲。所以金仁顺在作品中也流露出的对女性追求幸福和自由的肯定与认同。

这也不禁让我联想到最近在读的白先勇先生《台北人》中的几个女性形象:《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的金大班, 作为交际花, 她们都妖娆美艳并且懂得利用男人对自己的迷恋维持生活。她们和《僧舞》中的花阁女子一样, 都是被侮辱, 被损害的一类人。但与其不同的是, 尹雪艳和金大班她们在经历过都能理性、冷静地了解自己的生活状态, 在人事变迁, 世事的浮沉中从容应对, 游刃有余。但是她们也是女人, 没有哪一个女人不渴望幸福, 风尘女子也经历过在自救和沉沦中的徘徊和挣扎, 她们想要追求灵与肉的统一, 她们渴望的也不过是衣食富足和真挚爱情, 然而她们得不到, 在现实的压迫下, 在命运的摧残下, 她们从灵的追求到肉欲的迷茫。白先勇先生塑造出的这两个人物形象虽在小说中没有体现出她们早年经历过什么, 但通过《一把青》中朱青的前后变化就可以理解, “她的眉眼间缺蕴着一脉令人见之忘俗的水秀, 见了我, 一径半低着头, 腼腼腆腆, 很有一股教人怜疼的怯态”到后来的“一面却在台上踏着伦巴舞步, 颠颠倒倒, 扭得颇为猛浪”。朱青的命运导致了她从腼腆羞怯的少女变成放荡冰冷的女人。这样的女性形象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得不到幸福的女人最终选择沉沦自己的肉体来祭奠青春与爱情流逝的感伤。现实生活中女性也处于感情生活中的弱者, 金仁顺在《僧舞》中也寄托了这种对女性的爱怜和同情, 但是相比之下, 金笔下的女性形象那种青春的气息更多一些, 无论是痴情享乐还是香消玉殒, 没有白先生笔下人物那么强烈的象征性和厚重沧桑感。

这本书中的故事之一叫“僧舞”, 这个名字也被用作了全书的名字。我认为这或许有其中的用意。这个故事并不是全书的核心, 但故事的象征意义却是这本书想要表现的那种“反传统”观念的一个最高体现。故事中, 花阁中的名妓“明月”来到知足禅师的禅房欲寻求肉身的意义。花阁女子代表着情欲, 而情欲是每一个人都应当拥有的, 而就是这种每个人最正常不过的需求, 却总是为人所鄙视, 而碍于传统道德所提倡的“贞洁”等所谓的美好品质使那么多人不愿意承认, 似乎这是一个禁区, 永远都是见不得光的。这个问题真的应该得到正确的认识。拥有情欲是作为人的本性, 它是人最为原始的本能, 早在远古时期, 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懂得传宗接代。而作为现代人, 更应坦然的去面对这个问题, 没必要遮遮掩掩, 当传统的枷锁禁锢了人性的时候, 就应该有反抗。明月其实就是反传统的一个象征, 她觉得青春正好, 就应该被享受, 肉身的欢愉令她销魂。她很坦诚, 同时也困惑。作者所塑造出的“明月”这一形象和她的思想就恰恰是反传统的利器。而知足禅师则是象征了传统教条的束缚。最终明月在僧舞中脱掉袈裟, 知足禅师破戒, 二人一舞定情。这也就是在说明最终传统还是被突破了, 也表现出作者的一个创作的思想观念, 传统就应该被打破, 尽管会有一定的代价。明月临终前, 在梦境中重回禅寺, 她听到知足禅师对她说“像蝴蝶那样飞走吧”, 于是为了追求自己肉身和灵魂的自由, 明月不让别人埋她, 最后小沙弥用僧衣把散落河边的尸骨收拢。明月被袈裟包裹, 原本在僧舞中脱下的袈裟, 或者说冲破的束缚, 终究还是没有摆脱, 这似乎可以理解为明月是悲哀的, 她的内心与传统教条的反抗最终还是没有成功。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觉得这恰恰是明月希望的, 她得到了她的幸福。生前, 她与知足禅师的爱情在教条的束缚下不能修成正果, 但是最后明月的尸骨被袈裟包裹, 这也是她渴望的一种完满, 暗示着他们终将在一起, 她仍旧获得了她情与爱的自由, 同时也暗示了人性是没有什么可以禁锢的了的。整个的故事富含了很多哲理。其实可以代表传统与反抗的意象有很多, 作者为什么要写禅师与花阁女子呢?就是因为一个是代表宗教的, 也就是信仰, 信仰是形而上的、高贵的;而另一个是代表情欲的, 是封建教条之下定义为下流的, 甚至为人所不耻的, 这两种极端的品质在一起才会有冲击, 在这种冲击下才会迸发出“反传统”这一观念, 而且也很容易让读者对这观念产生一种共鸣和认同, 从而实现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情感表达。这也是金仁顺对这个故事设计的最巧妙的地方。另外, 这本书也体现出一定的民族文化, 带有一定的民族色彩。《高丽往事》中的世兰王后用一曲民间流传的情歌《阿里郎》得到了显宗国王的宠幸。所使用的伽倻琴, 是朝鲜族很有代表性的古老乐器。包括其中所提到的民间盘瑟俚艺人, 这也是朝鲜民族比较珍贵的艺术文化形式。

那么由金仁顺的这本《僧舞》引发了我对当今社会一个道德观念或者说价值观念的一些思考。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人们的压力也日益增长,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似乎越来越淡漠。对待爱情也开始被金钱、地位等等一些物质因素所操控着、摆布着。对待生活也只是得过且过, 碌碌无为。有多少人还能坦诚的面对自己内心最原始的情感?喜欢上一个人, 却会因为他没有钱或者没有一份体面地工作而放弃, 更有不在少数的人觉得相爱不一定要在一起, 和自己结婚的人只是适合结婚而已, 与爱情无关;有多少人能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在本该奋斗的年纪却选择了安逸, 平平淡淡的过着没有味道的日子, 守着一份稳定的工作, 领着那点稳定的薪水, 去抱怨着老天的不公;又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到心灵的自由, 青春的快乐?因为所谓的工作忙而不愿意出去旅行, 看一看美丽的世界, 因为疲于赚钱养家放弃了本是自己视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兴趣与爱好。神圣美好的爱情总要被那么多的枷锁禁锢, 被家人左右, 被地域阻隔, 被条件限制, 被懦弱牵绊。很喜欢仓央嘉措《问佛》中的一节: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 却又怕不能把握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 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 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在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词中, 对爱情的那种洒脱却又执着的深切追求, 值得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好好去思考与审视一下自己。爱与恨, 灵与肉, 都是生命的赐予。因爱生恨, 折磨的是自己的心智, 心灵不能得到慰藉就放纵肉体去寻求激情, 只会让人越陷越深。对待爱情, 要用最最纯真的信念去坚持, 听从心底最真实的渴望, 不要被现实那些纷乱迷住了眼睛。去找寻我们每个人心底的那份皈依。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的多个女性形象分析以及与《台北人》中女性形象的对比, 探索其在灵与肉追求过程中的心态变化, 揭示出《僧舞》中所体现出的女性主义色彩;近而挖掘到小说中的“反传统”意识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思考。

反殖民主义 篇11

“革命”从小闹到大

尼共(毛主义)所进行的反政府武装活动肇始于1996年2月。当时,作为议会合法成员的尼共(毛主义)向政府提出了包括推翻君主立宪制、废除不平等条约等40项政治主张,并要求政府立马回应,但遭到政府的断然拒绝。尼共(毛主义)对此十分恼火,也很失望,认为合法的议会斗争已不可取,只有通过暴力的方式才能推翻政府,建立实现人人平等的共和国。于是,尼共(毛主义)离开了加德满都和大城市,到偏远的农村开展“革命”,准备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

刚“拉杆子起义”时,尼共(毛主义)的力量十分弱小,仅有100多人,武器也只有两支破旧不堪的短枪,其中一支还不能用(其领导人之语)。为了壮大声势,增强力量,尼共(毛主义)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一是积极动员农村的贫困民众参加“革命队伍”;二是通过自制、从黑市上购买、袭击偏远警察哨等缴获武器;三是提出“让人民当家作主”、“实行彻底的土地改革”、“反对社会歧视”等口号和政策。在战略战术上则利用险要的地形大打游击战,与政府军玩“老鼠戏猫”的游戏。

尼共(毛主义)领导的游击队一天天壮大起来。在实力最鼎盛的时候,尼共(毛主义)拥有的武装人员超过3万人,另有数万民兵,他们控制了全国60%的土地、50%的人口。尼共(毛主义)还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建立起“人民政府”、“人民法庭”、“税务机构”、学校以及各种小型工厂,实施“标准的国家治理”。

起初,尼泊尔政府对尼共(毛主义)的活动不屑一顾,认为他们不过是“成不了气候”的“小毛贼”,只要稍加打击便会“抱头鼠窜”。然而,随着反政府武装发动的袭击次数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政府才赫然发现,尼共(毛主义)原来并不是“流寇”,而是自己统治的最大威胁者。

为了镇压反政府“逆贼”,尼泊尔政府除了动用警察力量之外,还调动了大量军队,但都收效甚微。万般无奈之下,政府只好软化立场与之和谈。然而,由于双方分歧过大,和谈最终破裂。随后,政府宣布尼共(毛主义)为恐怖组织,继续对其进行围剿。尼政府的行为得到了美国的支持。美国不仅将尼共(毛主义)列入恐怖组织名单,而且还帮助训练尼泊尔军队,向其提供武器弹药。即便如此,尼政府仍然无法压制住尼共(毛主义)的“扩张”势头。2004年底,尼共(毛主义)武装对首都加德满都发动了“围攻”,严密的封锁使加德满都断粮断电,尼政府陷入了空前危机。

国王亲政“提供”机会

尼共(毛主义)的“猖獗”不但引起了政府的惊慌,更引起了贾南德拉国王的不满和愤怒。贾南德拉认为,反政府武装之所以会如此“嚣张”,主要在于政府打击不力。为了能更有效地对付尼共(毛主义),2005年2月,贾南德拉国王解散了民选的德乌帕政府,从幕后走上台前,宣布亲政三年。

然而,国王的行为却遭到了尼主要政党的强烈反对,他们指责国王“倒行逆施”,扼杀了尼泊尔来之不易的民主,剥夺了人民神圣的权利。尔后,这些政党结成了七党联盟,发动各种形式的反国王斗争,最终迫使贾南德拉交出了政权。

在此过程中,尼共(毛主义)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形成反国王合力,2006年11月,尼共(毛主义)与先前“势不两立”的七党联盟签署了历史性的和平协定,从而结束了近11年的内战。这场内战导致了1.3万人丧生,2.9万人背井离乡。

2007年1月,尼议会颁布临时宪法,组建了包括尼共(毛主义)在内的临时议会。在议会中,尼共(毛主义)是第二大政党,占有83个席位。同年4月,尼共(毛主义)又以合法政党身份进入临时联合政府,四名党员担任国家要职。

2007年12月,在尼共(毛主义)的坚持下,尼临时议会通过的修正案决定,最迟将于2008年4月中旬举行制宪会议选举,废除君主制,等到制宪会议选举后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批准后即可生效。

尼共(毛主义)的一系列活动标志着它已正式回归到主流政治中。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尼共(毛主义)的回归是在贾南德拉国王的“帮助”下完成的。若不是国王贸然亲政,尼共(毛主义)很难有机会与七党联盟达成和解,更谈不上这么快就“大摇大摆”地出入议会和政府。为此,有媒体揶揄地把国王称为是尼共(毛主义)的“政治引路人”。

至于尼共(毛主义)为何要放弃武装斗争,转而重走议会斗争道路?尼共(毛主义)最高领导人普拉昌达给出了解释。他说:“经过多年的斗争我们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发现,在尼泊尔这样特殊的国家,以武装斗争的形式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相反,我们认为,通过和平谈判,通过议会斗争的道路,我们可以和其他爱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政党组成统一战线,解决国内的阶级矛盾,满足老百姓的要求。”

更是民众思变给了机会

尼共(毛主义)斗争策略和态度的转变得到了尼泊尔民众的认可,这种认可通过4月10日举行的制宪会议选举中尼共(毛主义)获得的压倒性胜利体现出来。尼制宪会议代表席位为601席,其中335席按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240席通过直接选举产生,26席由首相任命。根据4月25日尼选举委员会公布的选举结果,在比例代表制选举投票中,尼共(毛主义)赢得了29.3%的选票,获100席,加上直接选举获得的120席,共得220席。尼老资格政党大会党获得了73个比例代表位席,加上直接选举获得的37席,总计110席,仅及尼共(毛主义)的一半。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和“马迪西人民权利论坛”获得的总席位分别为103席和52席。

事实上,尼泊尔民众渴望变化才是尼共(毛主义)赢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尼泊尔民众对喋喋不休的政治争斗早已厌倦,他们渴望社会稳定,渴望国家实现和平,渴望早日改善贫穷的生活。而连年战乱却使尼泊尔成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10个穷国之一,人均GDP仅300美元。在农村地区,由于存在着大土地所有制,社会不平等现象十分严重。尼泊尔民众对此怨言甚多。

长期与贫苦大众打交道的尼共(毛主义)深知民众的这种心态,提出了颇能吸引他们的竞选纲领。这些纲领包括:在经济方面,欢迎外资参与尼泊尔的水电开发项目,支持推进公私合营体制,大力发展经济。在社会变革方面,主张普及医疗,改善和加强教育,逐渐废除种姓制度,实现全民平等。在政治方面,要求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为了加强心理攻势,普拉昌达在选前更是对选民允以豪言:“只要该党胜利,尼泊尔将很快走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道路,成为亚洲的‘瑞士’指日可待。10年内尼泊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以增长10倍,达到3000美元,成为南亚最富裕的国家。”

应该说,这种宣传起到了巨大作用。一名大学生在选举前说,他和同学们将把票投给尼共(毛主义),缘由是其他政党在过去几十年曾多次执政,但尼泊尔政局持续混乱,经济停滞不前,根本没有发展,尼共(毛主义)至少给了民众一个新的选择,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因为这是个新党,我会投票给它,看它会带来什么变化。”几名商人在选举前也如是说。

对于民众的支持,普拉昌达在大选获胜后也深有感触,他说:“我们所取得的胜利是尼泊尔人民要求持久和平愿望的胜利。我们将全面致力于推进和平进程和多党民主政治,重建这个国家。”

不过,尼共(毛主义)的缺憾是,它在议会中的席位没有过半,必须联合其他党派才能组阁。

誓要终结沙阿王朝

尼共(毛主义)一直对君主制深恶痛绝,主张彻底铲除王权,实行民主共和制。它的胜出意味着延续了239年之久的沙阿王朝行将终结。

4月15日,尼共(毛主义)的一名高级干部普拉巴布凯尔表示,“君主制将被废除。这已经毫无疑问,这仅仅是个程序性事务”,“国王的最佳选择是优雅主动退位,为国家实行民主共和制让路”。尼共(毛主义)二号人物巴布拉姆•巴塔拉伊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也放言说,“如果国王置人民的愿望于不顾,那么他将被迫搬离皇宫,按照法律,他将被起诉。废除君主制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我们将在首次制宪会议上宣布尼泊尔是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随即将通知国王退位。贾南德拉未来将是尼泊尔的普通公民,他必须遵守宪法”。

鉴于尼共(毛主义)的态度如此坚决,尼泊尔人现在关心的已不再是贾南德拉国王会不会被废除的问题,而是他被废除之后的最终去向。曾有报道称,贾南德拉正考虑流亡印度。道理是尼泊尔王室与印度拉贾斯坦邦的贵族素来关系密切,贾南德拉的王储帕拉斯也娶了该家族的女子为妻。而流亡印度也曾是多名尼泊尔王室成员的选择。对于此种消息,贾南德拉4月21日愤然予以了否认。他说:“我不会接受要我流亡国外的任何计划,我不会离开尼泊尔。”尼王室发表的声明也说,近些天出现在国内和国际媒体上不利于王室的报道是“怀有恶意”的,国王哪都不会去。

大部分尼泊尔人认为,只要尼共(毛主义)不对国王采取极端措施,他可能会选择留在国内经商,因为他的主要资产和企业都在国内。据报道,沙阿王室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在尼泊尔积攒了大量的财富,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之一。目前,仅贾南德拉个人名下的资产就包括尼泊尔第三大企业——索阿尔提集团的大部分股份、多家烟草公司和茶叶公司、至少四家豪华酒店、一座高尔夫球场以及位于马尔代夫的一座岛屿等。此外,他还在尼日利亚的多个石油企业中拥有股份。

反殖民主义 篇12

马克思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总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度下, 资本积累的过程是贫困积累的过程。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 摆脱贫困的境地, 必须联合起来,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制度贫困理论, 提出了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科学论断。他认为, 贫困总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消除贫困具有优越性, 但这种优越性的发挥, 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 制度不健全和制度缺失等依然可能是贫困的根源。邓小平把贫困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联系, 认为贫困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 揭示了贫困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即“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因此, 反贫困任务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江泽民从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建设等方面一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对反贫困的重要意义。他指出,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是彻底消除贫困的根本制度保障。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我国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和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新形势而提出的, 承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虽然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特别是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还存在着很多不协调发展的地方, 而这些不协调的制度性因素是贫困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这样, 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的制度分析视野。

2反贫困制度创新的动力分析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邓小平认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等依然是我国贫困问题存在的历史和社会因素,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虽为我国反贫困提供了制度保证, 但彻底消除贫困还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才能为消除贫困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国家, 必须解决怎样消除贫困, 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 找到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以及与此配套的方针政策。为此, 邓小平指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就我们国家来讲, 首先要摆脱贫穷。”这为我们正确理解贫困与发展的关系指明了方向, 为我们制定科学可行的反贫困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江泽民根据世纪之交的实际情况以及形势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的贫困与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江泽民指出, 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就是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 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国富民强都无从谈起。”江泽民还提出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目标, 强调共同富裕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 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的经济、社会和人相互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

在科学发展观下, 我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通过生产力发展来消除贫困的思想, 提出了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展, 而且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相统一, 才能真正实现消除贫困, 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2005年, 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无论对发达地区还是对欠发达地区,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 进一步加大扶贫工作力度。要注重激励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着力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 走出一条依靠自己力量脱贫致富的路子”。

3关于反贫困制度创新主体的分析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 也是马克思主义制度贫困理论的本质所在。马克思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取向, 强调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邓小平认为,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教育搞上去了, 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 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由此可见, 只有依靠教育和科技进步才能加快提升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江泽民在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 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明确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 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 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在此基础上, 他进一步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 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第一次将“人的全面发展”明确纳入社会主义贫困与反贫困实践之中,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是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思想的继承和创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要求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发展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要, 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与反贫困的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科学发展观下, 坚持以人为本的扶贫开发, 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关于反贫困的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邓小平认为:“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 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 中国十亿人口, 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 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 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 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 产生一批百万富翁, 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万分之一, 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困, 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困的问题。”在反贫困的步骤上, 邓小平指出, 反贫困和消灭贫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 提出了消灭贫困的“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步骤。1984年, 邓小平说, “我们原定的目标, 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 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 再翻一番, 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 第三步, 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 大体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 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目标不高, 但做起来又不容易。”在反贫困的具体策略上, 邓小平还提出了“先富带后富”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 扶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为此, 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贫困制度分析理论的基础上,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依靠制度创新, 推动扶贫开发工作。1994年, 国务院制定并开始实施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6年, 作出了《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 不断完善扶贫开发的制度建设。通过反贫困制度创新, 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反贫困制度分析理论, 在扶贫开发制度建设上实现了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的转变。进入新世纪后,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存在着小康社会发展的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等问题和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科学发展观是在清楚认识中国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的前提下提出的, 生产力水平低下依然是我国贫困存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 反贫困制度创新的具体路径必须把发展放在第一位, 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千方百计求得快速发展, 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此, 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破解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提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 从而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2]江泽民.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分层现象下一篇:服务体系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