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解读

2024-06-16

后殖民解读(共12篇)

后殖民解读 篇1

1 Introduction

The novel Disgrace was published in 1999 and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2003.The author is J.M.Coetzee, a Booker Prize and Nobel Prize winner.Disgrace sets out to depict people’s life in post-apartheid South Africa.This novel focuses more on the disgrace of the white in the new South Africa when they lose power.The book deals with the problems that the white colonists have to face when they lose power.They have to undergo the struggle and guilt in the new apartheid-free South Africa.The novel depicts the black revenge on the white at present as the white have done to them in the past.As is pointed out by Charles Sarvan, Disgrace“can be read as a political text, a post-apartheid work that deals with the difficulties confronting the white community in South Africa and with some of the choices available to them”.

The novel is set in a society when the segregation policy is polished.The book talks about the story of David Lurie, who is a twice divorced, 52-year-old professor at Cape Technical University.As a professor, Lurie takes no interest in his job but feels great interest in seeking for a special way, to show his superiority and power, sex.His obsession with the prostitute comes to an end when he knows that the girls has a family and she does not belong to him.Lurie gratifies his eroticism in the girl Melanie—who, in his eyes, has hips“as slim as a twelve-year-old’s”Faced with the scandal, Lurie has to quit his job and leave his hometown.He goes to his daughter’s small farm in the countryside.In there, he tries to restore his relationship with his daughter and comes to realize the difference of the white-black relationship in the new society.But tragedy strikes when three black strangers appear at the farm one day and rape Lucy and hurt Lurie.Both of them are badly shaken and thus are further alienated from each other.Lucy is found to be pregnant with the child of one of her black rapists.Later, they find out that one of the rapists is a relative of Petrus, who is“co-proprietor”of Lucy.Both of them are badly humiliated.Verging on a breakdown, Lurie throws himself in an animal clinic.In the clinic, he helps put away diseased and hopeless dogs.It seems that only at this place ant at this time, the once privileged indifferent professor regains a sense of compassion and atonement which has been absent from his life up to this point.

2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ostcolonial studies

There are various debates about the issues put forward by postcolonial studies and hot disputes exist outside and even inside the field.It should be notice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maturity of postcolonial studies have experienced a rather long period of time.According to its literal sense, “postcolonial”refers to the time after colonization.In practice, however, the term is used much more loosely.People are not sure about the precise parameters of postcolonial studies and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rm“postcolonial”.However,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uropean nations and the societies they colonized.The European empire is said to have held sway over more than 85%of the rest of the globe by the time of the First World War, having consolidated its control over several centuries.The sheer extent and duration of the European empire and its disintegration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have led to widespread interest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and criticism in our own times.

2.2 Hybridity

Hybridity refers in its most basic sense to mixture.The term originates from biology and was subsequently employed in linguistics and in racial theor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Its contemporary uses are scattered across numerous academic disciplines and is salient in popular culture.It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employed and controversial terms in postcolonial theory.The principal theorists of hybridity are Homi Bhabha, Stuart Hall, and Paul Gilroy, whose works respond to the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that emerged in the early 1990s.

In the theoretic development of hybridity, the key text is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by Homi Bhabha, wherein the liminality of hybridity is presented as a paradigm of colonial anxiety.The principal proposition is the hybridity of colonial identity, which, as a cultural form, made the colonial masters ambivalent, and, as such, altered the authority of power;as such, Bhabha’s arguments are important to the conceptual discussion of hybridity.

Bhabha argues that“hybridity subverts the narratives of colonial power and dominant cultures” (Bhabha) .“The series of inclusions and exclusions on which a dominant culture is premised are deconstructed by the very entry of the formerly-excluded subjects into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Bhabha) .The once dominant white culture is influenced or polluted by the linguistic and racial differences of the native culture.Bhabha shows that“the exercise of colonial authority is always bringing discourse into connection with other texts and discourses, the effect of which is a hybridization that destabilizes simple meanings” (Bhabha) .In other words, to facilitate colonial domination the colonial subjects must change their own way of speaking and reacting to hybridize the colonial culture and the colonized.Thus, the nature of the authority is questioned and displaced.But in the new situations in South Africa, whites must hybridize the two cultures, too, not for domination, but for existence, or they have to disappear from the land.

3 Hybridity in Disgrace—One Way Toward Grace

As the name implies, hybridity is one way for the once dominant group to live in a graceful way.In the book Disgrace, it means that in order to continue to stay on the land of South Africa, and in order to retrieve the sense of grace after so many disgraceful events, Lurie must give up his idea of Western superiority.He has to make a change.He needs to hybridize white culture and black culture, sympathize with and live with the black, and, in particular, he has to hybridize western literature and black native culture.

In apartheid-free South Africa, although the white has lost their power, there still exists strong racial ideology.In such a case, Lucy, pregnant with a child of black, seems to have the necessity to do something with her child.But her decision to give birth to the child and her promise to marry Petrus let us find some hope of resolving the conflicting black and white racial relations.Her biological hybridity with the black shows her strong heart of atonement and her rebuilding of her future.To a certain extent, Lucy will become one of the black in the future.It seems that she is shouldering the heavy burden of redemption for their crime in the colonial times.She has to share with the black her land, and make compromises to continue to live in South Africa.

4 Conclusion

In Coetzee’s Disgrace, through hybridizing white culture and black culture, David Lurie regains his grace after a lot of disgraceful events.Lucy gets her right to live on in South Africa by giving birth to the child of hybridized blood.Therefore, through portraying these two white characters, the author aims to tell the white South Africans that now they have entered into a different time in history.The once dominant white colonizers have to hybridize themselves with the native group, which is the only way out of their disgraceful colonial past.For them, Hybridity is not a colonial strategy any more, but ways to exist on the colonized land and the road to grace.

摘要:后殖民文学是对欧洲在亚洲, 非洲, 中东, 太平洋及其他地方殖民的知识话语的回应。后殖民文学探讨一个国家或民族脱离殖民后带来的问题和后果, 尤其是被征服的殖民地民族的政治和文化独立。该论文运用后殖民理论——杂糅来解读作品《耻》。除了讨论杂糅, 作者也将介绍西方学术界的后殖民研究。

关键词:《耻》,后殖民解读,杂糅,荣耀

参考文献

[1]Ashcroft, Bill, Griffiths.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 1998.

[2]Attwell, David, Harlow, Barbara.Introduction[J].Modern FictionStudies, 2000, 46.

[3]Bhabha, 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Routledge, 1994.

[4]Coetzee, John M.Disgrace[J].Vintage, 2000.

[5]Fanon, Frantz.Black Skin, White Masks[M].London:Paladin, 1970.

[6]Head, Dominic J M.Coetzee[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7]Sarvan, Charles.Disgrace:A Path to Grace?[J].World LiteratureToday, 2004 (1) :19-29.

[8]Ku Qie.耻[M].张冲, 郭整风, 译.译林出版社, 2002.

后殖民解读 篇2

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叙述的是后殖民研究的成就以及现在通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作者重点叙述的还是来自这一领域内外两方面对后殖民理论的指责,主要部分一般都以其论点来排列,这种论点在政治上与占主导地位的新殖民知识体系交织在一起。这类指责总是声称,后殖民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学术机构,自然而然地就阻止它能够做出激进的有创见的文化分析。为了说明这些论点,作者讲到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对文化与殖民主义之间复杂关系所做的那种固有的`分析模式,以此阐明后殖民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在接着的第二、三、四个章节当中,作者同时采用“细读”方法和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作者在这本书当中尽可能地评析有关后殖民理论的著作,弄清他们主要的前提,论点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在第五章当中,作者继续对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的其他领域之间新近出现的分歧重新作出评价。其实,在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书籍当中,我们了解到,现在后殖民理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后殖民批评所遇到的,比如说,如何使不同的后殖民社会组合和利益与其所进行的各种批评实践协调一致,同时又尊重他们的历史文化特性,这样的问题就是他们二者都同时遇到的。所以,在这本书当中,可以看到作者不苟同罗伯特·扬的那种乐观态度,他称赛义德、巴巴和斯皮瓦克等人的著作是“历史著作的新逻各斯”,这些著作的传播会有助于开辟一个勇敢的文化解放的新世界。

其实,“后殖民”概念其内涵不定,近几年来一些评论家已经开始感到焦虑,这一概念可能有内变为一个被任意切割的分析结构的危险。正如作者在书中得出来的结论一样,问题在于“后殖民”这一概念常被变动以适应于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和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所以,很多人就把某些地区,时期,社会的政治构成和文化实践看做真正后殖民是否正确产生了日益热烈甚至是激烈的争论。

其实,在一些学者或者是研究人员来看,现在有不少的研究人员甚至用“后殖民”这一概念来表示一种在政治上介入殖民史和现代新殖民时期强制性现实的基本的共谋模式。关于“后殖民”这一概念,作者持有的是一种比较质疑的态度,以至于在书当中,作者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的标题都是“质疑后殖民”,因为作者认为,若是后殖民批评先已被主要理解成调解、挑战和思考在国家、国家、种族和文化之间经济、文化以及政治上主宰与从属的关系,那么,它依然可以多少看作是一系列不同的解读实践,因此,作者认为,他所说的那种主从关系显然源于近代欧洲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历史,同样还继续存在于现代的新殖民主义之中。《后殖民理论》这本书当中,主要是纯粹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和分析了后殖民这一概念的实践,换句话说就是“后殖民理论”这一理论的语境研究,实践分析和政治运用分析等等。这本书当中的一些专业理论术语很多,并且书中的一些文章翻译似乎是直译的,所以,我读起来的时候觉得很多语句还需要读几遍才能理解,特别是其中的一些语句特别的长而且难懂,所以,要说对这本理论书籍有多么深刻的理解,那于我而言就真的不是这样,我只是读懂了一些简单的语言,对于作者在书中想要传递的一些专业深刻的理论道理,恕我才疏学浅,理解起来真的很吃力啊。希望有机会再读的时候,能有更多的理解和收获吧。

【《后殖民理论》读后感】相关文章:

1.《后殖民理论》读后感1200字范文

2.关于《后殖民理论》的读书笔记

3.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论文

4.《大树理论》读后感

5.《终极理论之梦》读后感

6.教育理论的读后感

7.破窗理论的读后感

8.《新主人翁理论》读后感

后殖民解读 篇3

关键词:《斯通与骑士伙伴》 后殖民 互文性 模仿 改写

一直以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V.S.奈保尔都被文学研究者们视为后殖民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多以亚、非、南美等地社会生活为题材,以“边缘人”的视角冷静的记述后殖民时代第三世界与欧美中心世界的碰撞与交融,如小说类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抵达之谜》《模仿者》等,又如非小说类作品《幽暗国度》《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等。在奈保尔众多充满异域特色的作品中,1963年出版的小说《斯通与骑士伙伴》显得非常特别。在它之前和之后的小说中,奈保尔的主人公们都身处英国以外的第三世界或者来自第三世界,研究者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奈保尔本人的影子,而这部小说却是唯一一部完全以英国为背景的作品,其中的所有人物亦均是英国白人,他们的身份和经历与奈保尔本人更是相去甚远,研究者们似乎很难给这部小说贴上后殖民的标签。

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外发表的《斯通与骑士伙伴》的相关研究文章并不多,最早可追溯至Walter Allen于1964年发表在《纽约书评》上的《又见伦敦》。Anthony Boxill的《<斯通与骑士伙伴>中的春天概念》一文探讨了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春天意象和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关联。Gillian Dooley发表的论文《奈保尔“失实的”伦敦小说:<斯通与骑士伙伴>》通过横向与纵向的文本分析对该小说的“失实性”做出了论证。在我国,与它之前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1961)和之后的《模仿者》(1967)相比,《斯通和骑士伙伴》显然没有引起太多研究者的注意,通过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所做的相关搜索可窥一斑:在摘要检索中搜索奈保尔上述三部作品,《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和《模仿者》分别显示48条结果和43条结果,而《斯通与骑士伙伴》则没有任何搜索结果。我国研究者仅在介绍奈保尔写作生涯时对该小说有所提及,且都是一带而过式的,甚至在研究奈保尔的专著中出现了对该小说的错误描述。[1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不遗余力地反复解读奈保尔那些有关第三世界作品的政治性、历史性以及后殖民文化属性,强调特殊身世与经历赋予他的独特书写视角,分析其小说中众多人物所具有的文化无根性,却忽视了这本“小书”所暴露出的奈保尔本人的后殖民文化身份。

《斯通与骑士伙伴》讲述了斯通先生暮年的一段人生经历。小说初始时,六十二岁的斯通先生还是个孤独的单身汉,住在伦敦南部的一幢宅子里,由一名同样上了年纪、邋里邋遢的女管家照顾他的生活起居。斯通先生是一名普通的图书管理员,供职于一家名叫伊斯卡尔的公司,退休指日可待。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斯通先生结识了小他十来岁的寡妇斯普林格太太,两人很快相爱结婚,但婚姻生活并没有消除斯通先生的孤独感,反而使他感到距离亲人更远了。退休意味着衰老甚至死亡,这让斯通先生惶恐不已,在此压力下他设计了一个拜访退休员工的计划,这个被称作“骑士伙伴”的计划被公司采纳并付诸行动,斯通先生藉此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但事实上真正从计划中获益的是他的年轻搭档,而斯通先生在短暂的荣耀后依然要面对即将到来的退休生活。小说篇幅尽管不长,却涉及了衰老、死亡、人性、婚姻、家庭关系、工作、友谊等诸多主题,叙事充满奈保尔惯有的不动声色和辛辣讽刺的风格。而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奈保尔这部“白人”小说中多次出现了文本互文现象,互文性成为这本小说的一大特征。

“互文性”概念最先由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都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本文都是其它本文的吸收和转化。”[1]互文性理论具有极强的包容性与概括性,许多结构主义理论家认为,从广义来讲,互文性在文学作品中无处不在,不论作家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个文本有很多方法来提及另一个文本,例如戏仿、拼贴、呼应、典故、直接引用以及平行结构。保罗·瑟洛克斯在其第一部研究奈保尔的专著中盛赞他“也许是现在唯一一位未受他人影响的作家”。[2]但这一褒奖放在任何作家身上都显得过于武断,包括奈保尔。曾在牛津大学攻读英语语言文学的奈保尔,研读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是他的必修课,在创作初期写作题材和写作风格都还处于摸索阶段时,这些来自西方的经典必定成为作家参考模仿的对象,这就解释了为何奈保尔会在早期创作出《斯通与骑士伙伴》这样一部完全由英国白人构成的小说。在一次访谈中奈保尔曾直言自己在创作《斯通与骑士伙伴》期间尚处于“非常摇摆不定”[3]的阶段,在作家本人的漂泊经历不能为他提供充足的参考素材时,向英美宗主国的文学传统提取灵感并模仿其中经典形象与桥段是作家的必然选择,因此文学作品间的互文性成为解读该书一个重要通道,而奈保尔的后殖民文化身份又使得这种互文性具备了“改写”的第二重涵义。

一、模仿——语言文体的互文

奈保尔的小说语言一贯以冷峻、直接著称,其中不乏幽默的反讽,读者经常能够从他的小说中读到可与王尔德媲美的机智诙谐,在这本《斯通与骑士伙伴》中,奈保尔更是以各种方式多次向王尔德致敬,实现与西方经典文本的互文。其中最明显的当属斯通先生的侄女格温曾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表演了王尔德的《不可儿戏》:

在全神贯注的状态下,她表演了剧中的一段,其间还一人分饰数个角色,用头部的忽然晃动来表示角色的转换。她没有一处忘词,也没在表演中失去镇静。在压低了嗓子说“在手提包里”这句台词时,因为把声音压得太低,以至于“手”这个词听起来像是喉咙间发出的干吼。[4](P50)

除了这样直接的借用,书中一些幽默辛辣的人物刻画也可以被看做是对王尔德式悖论(paradox)的互文与效仿。在描述公司老板哈里时,奈保尔是这样写的:“老哈里——不熟悉他的人是这么称呼他的,而那些能和他说得上话,并以此为荣的人则称他为哈里爵士——是个让人敬畏的人物。”[4](P77)众所周知,通常人们会用较为亲昵的叫法(“老哈里”)来称呼自己熟悉的人,而用带有头衔的叫法(“哈里爵士”)来尊称不熟悉的人,奈保尔的这段描写显然与常识相悖,但是这种似是而非的描述却恰好反映出老哈里爱慕虚荣的个性,这样的行文风格不能不让人想起王尔德对萧伯纳的讥讽式评价:“他在世上绝无敌人,也绝无朋友喜欢他。”[5]同样,奈保尔笔下的寡妇格蕾丝与《不可儿戏》中那位丧夫之后“足足年轻了二十岁”“头发因为悲伤而变成了金色”[6]的哈伯里太太有异曲同工之处:

这个憔悴的妇人,在冬天的凄风苦雨中,却一周比一周神气起来。悲伤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突然踪迹皆无。……那张全是皱纹、憔悴的脸庞逐渐饱满起来;松弛的脖颈似乎也挺拔了些;眼睛变得明亮;一贯低沉的声音,变得更加低沉,语调则越来越振奋。她的行为举止中,多了一种自由感,好像是从某种枷锁中挣脱了出来。[4](P134-135)

如果说奈保尔对王尔德的模仿还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层面上,那么他对另一位作家的模仿则深入到了文体风格的层次。《斯通与骑士伙伴》的一个关键主题是衰亡,这不得不让人想到创作主题常常与衰亡相关的伊夫林·沃。事实上,沃对奈保尔的影响是有据可循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奈保尔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当时伊夫林·沃在英美文坛中正备受瞩目,这位杰出的讽刺小说家给初出茅庐的奈保尔带来不少启发。在接受诺贝尔奖获奖访谈时奈保尔坦言:“我从十七岁时开始写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伊夫林·沃的影响,那时我写的是以特立尼达为背景的闹剧。”[7](1:46-2:00)对研究者而言,审视对比两个作家的创作时,文体风格的相似性显然不如语言文字的相似性那样易于识别。文字是可看到的存在,而风格则是潜于文字之下、体会得到却看不到的东西。在描写人物如何面对衰老/死亡上,奈保尔和沃采取了风格相似的手法。沃在《亲者》中如此描述女主人公生命中的最后经历:

从她的套房到“丛林低语”短短的行程中,她没有遇见任何人。……她的心中摆脱了焦虑。……艾梅迅速沿着石子路走到殡葬场大门。在接待室里,值夜职员正在喝咖啡。当她默默穿过他们时,他们漫不经心地瞥了她一眼,因为时时刻刻都有紧急工作在做。她乘电梯来到顶楼,那里除了覆盖着的死人外,一片静寂,空落落的。……她没有写告别信或道歉信。她已经远离社会习俗和人的义务。[8]

奈保尔在最后一章这样描述斯通先生:

他迈开步子,很高兴发生了这样的意外,希望这样一直走下去,把自己累倒,这样内心的痛苦就不能再折磨他了。他对周围的人没有什么知觉,对他而言,他们长得一样,穿得也一样。……对人来说,这些身外之物都不重要,而重要的身躯却脆弱不堪,终有一天会腐朽。……走回家的那段路上,他迈着大大的、艰难的步子,感觉自己变得高大起来。他觉得自己像一个摧毁者,带着毁灭地球的使命。[4](P163-164)

尽管奈保尔的遣词造句与沃不尽相同,但行文的紧凑和冷峻却与沃如出一辙,此外,斯通先生与艾梅一样都是通过一场置身世外的行走完成了对衰亡的领悟。

谈到文本的互文性时,罗兰·巴尔特将文本比为织物,笔者认为,模仿是第一层次的互文,是庞大的文本织物中最清晰的脉络。奈保尔通过模仿英美作家的语言文字以及文体风格充实了自己的创作,延续了语言与文体的生命活力。不过,这部小说的互文性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英美经典作家的模仿上。

二、改写——文化符号的互文

《斯通与骑士伙伴》中出现了两只黑猫,与美国小说怪才爱伦·坡的《黑猫》——同样是出现了两只黑猫的著名恐怖小说——有着明显的互文。西方民间传说中,黑猫被视作不祥之物,它的出现常常意味着厄运与悲剧的到来。坡的小说就借用了黑猫的这一符号意义,将其成功地塑造为经典的恐怖形象。《斯通与骑士伙伴》则以斯通先生与黑猫的不期而遇开始,又以他与黑猫的后代——另一只黑猫的相遇收尾,从最初对黑猫的痛恨到遗忘再到最终的惺惺相惜,斯通先生与两代黑猫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两部小说对黑猫的描写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黑猫都是突然出现在主人公眼前,从而激怒他采取一定手段(暴力或者引诱)意图伤害黑猫;第二只黑猫都延续并加强了第一只黑猫的特征以及与主人公的关系。而两部小说的黑猫形象所营造的氛围和代表的含义却不尽相同:爱伦·坡笔下的两只黑猫象征着绝望与罪恶,揭示了现代人精神的异化与分裂。而奈保尔笔下的两只黑猫则毫无恐怖意象可言,虽然第一只黑猫曾令斯通先生愤恨不已,以至要索其性命,但愚蠢可笑的诱杀未遂暗示着全书忧伤而不乏幽默的基调,小说后半部中,当斯通先生被抛弃于骑士计划之外后,他看黑猫时不再是憎恨,而变为惺惺相惜。第二只黑猫的出现更凸显了作家对衰老与生命更迭的领悟,读者在它身上读出了谅解与希望。最后一次看到黑猫,斯通先生感到“惶恐里掺杂着内疚,内疚里掺杂着爱怜。”[4](P164)黑猫这一意象的设置显现了作者对西方文学乃至西方文化传统符号的颠覆,他的创作更新了“黑猫”这一经典意象的内涵,赋予其更具生命力的意义。

圆桌骑士的故事是任何一名西方文学研习者必读的文本,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的传说不断被历代作家重写、改编和沿用,其文化影响之深远,足以与《圣经》媲美。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是凯尔特神话中的著名传说之一,亚瑟通过拔出石中王者之剑而赢回王位,他与圆桌骑士一起击退了央格鲁-撒克逊人的入侵,亚瑟王由此成为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亚瑟王的骑士们品德高尚,骁勇善战,在捍卫国家和寻找圣杯的征程中英名永存。在无数英美文学艺术作品中,亚瑟王和圆桌骑士已成为正义与美德的化身,而他们商讨国事时使用的圆桌更被赋予特殊的含义。据传亚瑟王与骑士们举行会议时,不分上下主次围桌而坐,避免了因座位等级的差异而引起的纠纷,于是圆桌成为人文意识中平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西方引以为荣的民主精神的雏形。而在《斯通与骑士伙伴》中,奈保尔则借用这一古老而又意义重大的神话,对亚瑟王、骑士和圆桌会议这三个意象进行了重构。书中具有亚瑟王特征的人物是公司老板哈里爵士,与他的爵士头衔不符的是,老哈里本质是个平庸自私、装腔作势的人。他写给《泰晤士报》的信全部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而这些信却使他成为公司上下敬仰的人,“每一封信的发表都让他显得更加难以接近。”[4](P79)公司的表彰年会上,仿照圆桌会议,温珀设计了一次圆桌晚宴,但席间气氛却与圆桌精神相去甚远,首先是座位的设置,很显然哈里爵士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其次是宴会发言,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整个宴会的高潮是哈里爵士的致辞,这再次显示了他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而老哈里的虚伪在他讲话的最后部分显露无疑。

“好了,最后——啊哈!”哈里爵士猛地抬起头,视线从打印稿件上离开,“你们肯定觉得我会说‘最后但并不代表最不重要的!而我要说,最后,也是最不重要的,就是那个让你们重新回到工作中,成为今晚真正的明星的人。”……他在大家疯狂而热烈的掌声中和“好哈里,老哈里!”的呼喊声中坐下。[4](P124)

欲擒故纵的话语中暗示了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物。老哈里这一角色完全颠覆了传说中正直的亚瑟王形象,而奈保尔颠覆的还不止这个,除此之外,圆桌骑士也成了他揶揄的对象。书中的“骑士”实际上是一群已经从公司退休的老人,因为斯通先生提出的“骑士伙伴”计划而被召集起来,委以拜访其他退休员工的任务。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老“骑士”们既没有凯尔特骑士的强健体魄,他们为之奔波的事业也远非寻找圣杯那样神圣重要,他们甚至缺乏代表正义诚实的骑士精神。有人假借拜访之名,对被访者宣传宗教教义,更有人虚报费用,中饱私囊。备受西方推崇的骑士精神在这部小说中被完全改写,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奈保尔这个“外人”看来是不可靠的。

当然,西方文化将黑猫妖魔化,其根源来自于人类对自然力量的不解和敬畏,将亚瑟王和圆桌骑士英雄化,其本质是对正义、民主和平等的颂扬,这些都是被普世认可并接受的常识,因此不能简单的说西方文化是虚伪丑恶的,造成奈保尔以如此视角来改写西方文化符号的真正原因在于文化差异,更在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不平等。差异引发歧义,互文与模仿不再是一维的重复,而变成了带有延异性的挪用。不平等的文化对话背景下,互文与模仿必然成为带有反讽意味的戏仿,是“从殖民想象的高级理想向其低级模拟效果的喜剧性转向。”[9](P85)

值得注意的是,模仿是一个文本对另一个文本浅层的吸收,而改写则是深层的颠覆。存在于这部小说中的互文现象,作者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致敬,甚至也不是再现文本之间的共性,事实上,奈保尔的互文模仿展现了文本间以及文化间的差异,英美文学经典的强势地位在这部小说中不再牢不可破。正如霍米巴巴所说,“模拟是殖民权力与知识的最无从捉摸、最有效的策略之一。”[9](P85)文本的互文其实就是主体间的对话,也就是主体背后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在当下文化殖民霸权已经全面取代地域殖民霸权的时代背景下,强势文化影响并改变着弱势文化,这种文化上的渗透乃至入侵往往难以阻挡,那么弱势文化该如何在这种影响和改变下葆有自我独立性,这就成为后殖民视域下文学作品互文性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可以说后殖民文学作品的互文与戏仿挑战了宗主国殖民话语的整体性与权威性,为弱势文化的自立和发展另辟蹊径。奈保尔回顾创作生涯的早期阶段时曾说自己那时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要发掘我是个什么样的人”[7](1:24-1:36),当然,对于那时的奈保尔来说,这个问题可能的确令他困惑,但在当下奈保尔的研究者眼中,《斯通与骑士伙伴》——这部与第三世界毫无关联的小说——则最好的印证了奈保尔“戏仿者”的后殖民文化身份。

注释:

[1][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引自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47页。

[2][英]Paul Theroux:V.S.Naipaul:an Introduction to His Work,London:Deutsch,1972,p7.

[3][美]Bharati Mukherjee and Robert Boyers:A Conversation with V.S. Naipaul,Feroza Jussawalla ed:Conversations with V.S. Naipaul,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7,p78.

[4]吴正译,[英] V.S.奈保尔:《斯通与骑士伙伴》,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3年版。

[5]余光中译,[英]王尔德:《不可儿戏》,台北:九歌出版社,2013年版,第23页。

[6][英]Oscar Wilde: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Inc. 1990,p8.

[7][瑞典]Horace Engdahl:Interview with V.S.Naipaul, http://www.nobelprize.org/mediaplayer/index.php?id=1022:2001.

[8]胡南平译,[英]伊夫林·沃:《亲者》,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327-328页。

[9][英]Homi K. Bhabha:Of Mimicry and Man:The ambivalence of colonial discourse 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 & New Yourk:Routledge,1994.

[10]杨中举先生所著《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一书在以时间为顺序综述奈保尔作品时将《斯通先生与骑士伙伴》归为描写加勒比海地区的作品一类(见杨中举:《奈保尔:跨界生存与多重叙事》,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1月版,第17页),但如本文之前所述,该小说的背景与人物均在英国,所以杨先生的归类显然是不准确的。

后殖民解读 篇4

小说开端便交代了, 主人公卢里在其大学教授的职业生涯中, 已经出版过三部未曾引起任何轰动的文学批评著作, 搁笔多年后, 他一直试图以诗人拜伦在意大利的生活为原型, 创作一部思考两性之间爱情的室内歌剧, 《拜伦在意大利》。事实证明, 后来发生在卢里身上的种种性冒险的生活经历, 正展现出了卢里对两性间爱情的思考。而卢里断断续续的创作过程, 也影射了南非白人殖民者后裔不断寻求突破历史、构建新的价值观念的途径。

库切之所以选择拜伦为参照对象, 显然也是具有其深刻寓意的。拜伦终生都是伟大而悲壮的时代的叛逆儿。在他身上, 充斥着历史上文人应有的优秀品质, 为人善良而热情, 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批判精神。然而, 诗人的先天残疾使他终生远离仕途, 备受冷酷无情的家庭与社会的伤害和拒绝。不甘承认自身悲惨命运的诗人, 选择了逃往意大利, 并在文学艺术这个形而上学的领域中寻求精神家园的寄托。和拜伦一样, 小说中的卢里因为自身性冒险的叛逆行径, 深陷社会的流言蜚语中, 他同样选择了逃往女儿露茜的农场, 寄情于艺术。

起初, 按照卢里的构思与设想, 他打算借用大部分的音乐, 来写拜伦在其生命所剩无几的最后几年里, 与年轻的情人特蕾莎一起生活在拉汶那的日子。此时的卢里虽然尚未动笔, 但主人公拜伦的基本轮廓已在卢里的脑海里大致显现, 而且, 头脑中还会不时闪过歌剧中的角色台词、音乐曲调以及歌词片段。其中, 卢里对女主人公特蕾莎的角色设定为, 热情奔放、憧憬未来的少妇。这正揭露出卢里对性爱生活的追求。

卢里真正开始创作这部歌剧, 则是在女儿露茜的农场遭到洗劫、露茜遭到三个黑人的强暴之后。此时的卢里无论是在心境上, 还是在感受上, 都发生了变化。歌剧的内容已无法按照卢里原来的设想进行创作了。剧中的拜伦和特蕾莎的处境俨然变身为对现实生活的写照, 拜伦式的反讽中夹杂着哀伤。给人以不安之感的音乐是动荡生活的反映, 抑郁沉重的唱词是颓废衰败的社会现状的揭露。西方文明对南非社会造成的固有影响正在逐渐消退, 白人殖民者的地位和身份由中心走向了边缘, 由主人走向奴仆。这一时期的卢里在其歌剧创作中, 便影射了身为白人殖民者后裔, 寻求灵魂上的自我救赎的精神寄托。

重返开普敦, 在被扫荡过的寓所里, 卢里重新开始了歌剧的创作, 致使歌剧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卢里在其新的构思中, 重新对两位主人公进行了角色定位。此时的拜伦早已不在人世, 年轻的特蕾莎变成了一个矮胖的中年寡妇, 终日过着和年迈的父亲两人蜗居在甘巴别墅的日子。特蕾莎日夜呼唤心爱的情人回到她的身边, 但回应她的只有拜伦从阴间的黑暗世界里传来的低沉的回音。这象征着人类在肉体死亡之后, 只留给世人虚幻的躯壳的灵魂。卢里曾经认为自己可以凭借歌剧始终活在拜伦和特蕾莎之间。但当他历经两次洗劫, 重返女儿露茜的农场时, 他选择放弃象征西方文明的高雅的钢琴, 以从阁楼的旧箱子里找到的露茜小时候玩的七弦班卓琴取而代之。此时, 卢里发现写歌剧已不是他的爱好, 只能使他日日夜夜的耗费精力。这时, 在特蕾莎断断续续的优美乐章中, 不是夹杂着拜伦的一声声叹息。卢里的歌剧创作至此, 他身上的那份激情早已消失殆尽, 剩下的只是理想破灭后的怅惘和无奈。他在经历了数次悲惨的遭遇后, 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使自己尽力去适应这个时代的现状, 寄希望于未来。在南非当今的社会中, 白人的身份地位及其辉煌一时的文化, 已失去了前有的优势地位, 而白人殖民者的后裔更是背负着祖先在南非历史中所犯下的罪行, 承受着心灵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 在虚幻与现实、浪漫与无奈的生存困境中, 寻求灵魂的解脱。

从在开普敦大学为学生讲授拜伦的浪漫主义诗歌, 到诗人拜伦与年轻的情人特蕾莎的热恋生活, 再到拜伦死后中年寡妇特蕾莎日夜呼唤的细节, 无不反映出小说主人公卢里一生在精神和肉体生活中的动荡不安的状态。卢里无聊、混乱的生存状态, 正反映出后殖民时期白人殖民者后裔知识分子生活的压抑与无奈, 影射出处于困境中的南非白人乞求突破历史禁锢、寻求自我出炉的挣扎与呐喊。库切通过小说歌剧中的人物拜伦、特蕾莎、阿蕾格拉 (修道院的弃儿) 间断性的重奏乐章, 揭露了“殖民者貌似强大的外表下, 时刻隐伏着殖民主义、崩溃的危机和殖民者虚弱的心理”, 对构建新的价值观念文化体系寄予了希望。

摘要:以后殖民主义为理论视角, 通过细读库切小说《耻》中反复出现的歌剧意象, 分析文本中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和政治话语。歌剧《拜伦在意大利》其实是卢里自身生活的写照。

关键词:《耻》,歌剧意象,后殖民主义,寓意

参考文献

[1]、库切.耻[M].张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2]、Coetzee J M.Stranger Shores:Literary Essays (1986-1999) [M].London:Wingtage, 2002:15.

[3]、夏琼.扭曲的人性, 殖民的哀歌[J].当代外国文学, 2001, (1) :132-136.

[4]、Coetzee J M.Doubling the Point:Essays and Interviews[M].Cambridge, MA:Harvard UP, 1992:248.

后殖民理论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篇5

产生于西方的后殖民理论在我国文艺理论界产生的深刻反响也波及到翻译研究领域.本文介绍几位影响较大的后殖民翻译理论家的思想,分析我国翻译研究上存在的`一些后殖民倾向,反思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提出对后殖民理论应该采取的态度.

作 者:胡德香 HU De-xiang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武汉,430079 刊 名:外国语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年,卷(期): “”(4) 分类号:H059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   翻译理论   反思  

中国学前教育的殖民与后殖民 篇6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学前教育;文化差异;文化交流

虽然随着世界和平进程的发展,新旧殖民主义早已经土崩瓦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交往日益频繁,但在这些交往中,弱势国家由于话语权的缺乏而常处于附庸的地位。后殖民主义者从文化角度对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批判。中国的学前教育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是否存在着后殖民主义者所说的这一问题呢?本文拟对此进行粗略的思考与批判,旨在抛砖引玉,以引起更多相关研究者对此问题的关注。

一、中国学前教育的殖民记忆

对于中国学前教育是否存在殖民的历史问题,持异议者应该不多,这从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找到相关的证据。我国的第一所幼儿园是模仿日本建立的,后来则模仿欧美。据张宗麟介绍,前清末年所谓维新等事项,莫不模仿日本,幼稚园亦是如此,所以不但章程模仿,甚至连保姆都请的是日本保姆。而一味模仿日本,不但教师的技术太差,甚至日本已经行了20年的老方法也不能尽行模仿。“五四”运动以后,我国幼稚园由模仿日本转而模仿欧美国家,主持人便是昔日都会学校培植出来的。在调查江浙多所幼儿园后,张宗麟感觉我国的幼儿园问题很大。幼儿园的玩具是外国的,甚至有的连幼儿的学具(笔与纸)也是从外国进口的,至于音乐也都是唱的外国音乐。由此张宗麟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此次参观后,始信我国有民族精神之幼稚教育,方在萌芽,而有数处且完全为外国化,倘易其语言,则难别其为中国儿童教育也。”中国的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就要变成外国儿童了。事实上,在中国人自己创办幼稚园时,就已经有教会在中国创办了数所幼稚园,并对中国人创办的幼稚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基督教与中国的关系,张宗麟说:“基督教来我国传教,一面用医术,一面用教育,因为国内士大夫鄙视教义,鄙视教友,所以他们就向一般贫民去下功夫。医药对于贫民是最有效的宣传,其次当然是教育,幼稚园对于贫民也是有特别意义的,所以在光绪二十八年全国已有教会设立的幼稚园六所,国人几乎完全不知道。”

帝国主义在中国办学,其目的在于用西方的,宗教精神培植中国传教士和各类社会应用人才,以取代旧士大夫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从而全面控制中国。这种目的的实现多以教会为中介来进行。20世纪30年代,我国就有学者就揭露了其真相。英国某牧师回国募捐,在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找到一博士,此博士动员英国商人时说:“你们何以不肯为牧师筹款去中国办学校?你们每天每时费了许多的广告费,大登广告,也不外要在各地的贸易发达,独占各地市场;世界的市场,能有比中国的更大吗?今你们只须节省几分钟的广告费,就可以在中国办十几个大学,教育中国人。广告不能说话,效力还小;若办学校,他们读的是英国书,说的是英国语,识的是英国的事事物物,这才是最好的广告,况且又不独在学校的学生成为我们的广告,即是学生的家庭,和他们相识的朋侪,联带成为广告,又何乐而不为呢?”可见基督教来华办学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占据中国市场,以在中国获得最大的利益。

一位麦女士在基督教全国会议上也明确提出:“幼稚园以至大学……皆应为社会之中心点,以养成基督教信徒、教育家、慈善家为目的。”她认为“欲造民主国国民根基,除幼稚园外,无他术也,欲使街巷顽童、家中劣子,成为安分之小国民。除幼稚园外,亦无他术能收效若是之速也。”在她看来,幼儿教育对于国民培养的重要性不比大学差。美国传教士林乐知在谈到中国的幼稚园建设时也说,“中国之宜设幼稚园,如此其急也。吾党传道之士,苟知劝道华人之法,惟幼稚园之收效为最大。吾知其必置他事于缓图,而以是为先务。”“吾党之教华童,不必遽以圣贤期之也,而当先使之强毅有为,以渐跻于圣贤之域,故上帝之宝座,可藉教室之讲台而至者,藉儿童之游戏而亦至,其谨记之勿忘。”可见,在这些传教士看来,教化中国儿童可以通过学校的讲台和幼儿园的游戏来实现。

殖民的目的就在于利益,为了更好地获取这种利益,殖民者常常寄希望于教育,希望教育在当地为殖民者培养出忠实的执行者。罗高福(Rogoff)认为,殖民者的教化方法(包括教育)很少是用来帮助被殖民的民族与地区的,它只是为传教士或教师所在民族的经济或军事利益服务。

二、后殖民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

虽然当代中国的学前教育较20世纪初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与巨大的发展,但无可否认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同样存在着民族传统价值受到严重挑战的事实。从后殖民主义者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领域仍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西方的就是好的”

上世纪20、30年代对中国化的一场讨论主要是针对当时国内幼儿园的课程内容、教育方法全盘西化而言的。当时的某些幼儿教育实践者认为“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幼儿教育模式就是好的学前教育模式。类似的话语在今天依然存在。如2003年,某城市幼儿园在其广告宣传中声称自己是一所国际化的幼儿园,如他们为幼儿提供的洗澡水为纯净水,幼儿园的装饰材料全部进口,等等。一些幼儿园打出的口号就是全外语教学,中文只是第二语言。在创办者的心目中,外语(如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就比汉语好!国外的东西就是比国内的好。如此培养出来的儿童虽然长着东方式的面孔,却不会说中国话,恐怕也很难称得上是中国人。

(二)儿童在园生活与幼儿园教材的西化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大,外来文化逐渐进人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间的交流似乎变成了文化替代,这说明我们的生活潜在地存在着殖民现象,这是一种隐性的文化殖民。请看在一所幼儿园发生的一段对话。某幼儿园中班正在进行“我喜欢什么”的主题活动。“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老师轻柔的话音未落,孩子们就争着“汇报”起来:“我最喜欢吃麦当劳、肯德基!”“我喜欢穿米奇、巴布豆!”“我喜欢芭芘娃娃,西瓜太郎!”当儿童的兴趣被引导至非民族的产品时,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也就必然会引进这些来自异域文化的内容,所以不少幼儿园区角有了“肯德基”或“麦当劳”。

在此基础上,还有人试图把这种麦当劳文化引进幼儿园教材。如某出版社和音像公司出版发行的《幼儿英语》第五册课本(供幼儿园大班使用)有四个单元,“麦当劳”即是其中的第二个单元。可以预见我国幼儿园教材会有更多反映西方生活

的教育内容,而这些具有西方特色的内容通常都隐含着西方的价值观,儿童由此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

(三)幼儿园教学内容与教育方式的西化

形式上的西方倾向还是容易辨别的,但若涉及到价值取向就不那么容易了,特别是当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逐渐被弱化后,体现西方价值取向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往往十分隐蔽,不容易被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察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重亲情历来胜过重友情,并十分强调尊师重教。然而,现行幼儿园课程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有研究者对5个省市的幼儿园课程文本进行了分析,发现现行的幼儿园课程西方化倾向比较明显,存在着明显的个人至上主义,并要求儿童学会分享友情与表达情感,这与中国传统教育强调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依赖的理念,以及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含蓄、内敛的国民性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所失落。

在教育过程与评价上,中西方文化之间也存在不同的取向。受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影响,国内学前教育界十分重视儿童游戏,并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儿童的探究式学习,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儿童主体性的发挥。与之相应,中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被认为是有损于儿童身心发展、不利于儿童主体性发挥的。以儿童初次开宾馆房间的房门为例,西方主流的儿童教育理论主张儿童自己尝试、探索寻找开锁的方法,而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成人通常是一次性交给儿童直接开锁的方法,然后让儿童练习。美国学者加德纳观察到这个现象后,开始十分不解,但最后他明白了这两种文化取向必然导致不同的校园文化。鼓励儿童任何探索与尝试的西方文化必然容易造就有暴力倾向的儿童,致使美国校园暴力不断,而鼓励儿童接受传统文化的东方文化有助于社会价值观的维系与传承,所以中国很少有校园暴力发生。当今中国主流的幼儿教育理论单纯地全盘反对中国传统教育,而对西方的探究式学习顶礼膜拜,其不当之处显而易见。类似的情景还出现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与班级生活的组织上,主要反映在集体教学与师幼比问题上。按照西方的师幼比理论,集体教学存在一系列的不足,诸如人均活动面积太小,儿童与教师的交流机会少等。建立在这种理论基础上的幼儿教育政策就按照班级人数以及教室面积来对幼儿园进行简单的等级评定,其机械性显而易见。

费孝通先生在论述殖民主义的时候曾说,虽然传教士本人不一定都怀有恶意,但他认为他的文化比你的好,比你高一等。他要把好的传给差的,高的传给低的。他们把文化分成了高低、优劣,并且要“劣”的跟着“优”的走。当今中国学前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优”与“劣”的区别,很大一部分研究者与实践者在潜意识中简单地把“西方的”称之为“优”,而把“中国的”称之为劣,这必然会造成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流失。

(四)学前教育中的西方主流话语及“东方人参与的自身东方化”

当文化领域以西方为主而忽视文化传统时,一种新的殖民形式就业已存在了。在一定意义上,现代教育制度本身就是西方殖民主义打入殖民地国家文化传统中一枚永久的楔子。通过这枚楔子,西方世界成功地介入了殖民地国家乃至整个第三世界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的权力结构。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教育的全球化更多地意味着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模式,而其本民族的教育传统和文化传统在这种历史进程中面临着重重危机。中国教育在文化传承上的断裂已经说明了中国文化领域中殖民形式的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重知识与技能,强调集体主义,内容上重识字,方式上重诵读。但这些具有中国文化传统色彩的东西却为当今主流的幼儿教育理论所不容,它们一律被贴上非科学(有时甚至是糟粕)的标签。在当今占主流的学前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具有传统色彩的育儿方式已经与当今的生活渐行渐远。

“东方人参与的东方化”也有人称之为自我殖民,主要指的是第三世界主动参与了自身的东方化。在讨论基础教育领域的殖民特性时,有研究者说:“只要稍微深入地考察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就不难看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到基本的教育理念,西方的文化霸权无不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像中国乃至多数东方国家这样的学历社会中情况莫不如此!”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的学前教育领域也很普遍。在西方学前教育思潮影响下,中国大陆的一些理论工作者持续地接受着现代欧美话语系统的影响,通过各方的努力,已经构建了以所谓“正确儿童观”“正确教育观”和“正确课程观”为核心的宏大理论,并要求通过实践,将理论转化成为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行为。持这种观点者认定存在普遍意义上的儿童、学前教育和幼儿园课程,要求遵从“科学的”儿童发展规律以及按照“正确的”理念去培养儿童。

三、如何看待学前教育中的“殖民”与“后殖民”

其实关于教育中的殖民与后殖民问题早就引发了国内学者的思考。对于殖民主义的影响,我们既要看到其积极的方面,同时更应看到自身发展的实际。

(一)殖民主义产生的积极影响

旧殖民主义无疑给殖民地人民留下了十分不愉快的记忆,然而在批判殖民主义的同时,无可否认的是其相对积极的意义。在马克思看来,殖民应该是一个辩证的问题,从西方国家的主观意义上来看,其目的在于利益的获取,由此造成了对殖民地国家的破坏,特别是文化方面的破坏。另一方面,殖民又带有一定意义的建设性,它为殖民地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某种机遇,促进其传统的改变。如中国的学前教育就是如此,借助于传教士的传播,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获得了某种机遇与条件,并在一定时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早期来自日本的幼儿园与随后的欧美幼儿园使中国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开拓了眼界,并为中国早期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去殖民化

后殖民主义理论以福柯的后现代理论为基础,强调对西方霸权的消解,即实现去殖民化。在萨义德看来,去殖民化是一场非常复杂的战役,其中必然涉及不同的政治命运、不同的历史和地理,而且里面充满了虚构的、学术的和反学术的作品。萨义德认为不应对民族主义作笼统的定性,既要看到民族主义在东方民族非殖民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又要批判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原教旨主义、种族仇视主义等。

这也就是说,非殖民化应该是一种不同于纯粹狭隘民族主义的文化发展之路,应该是本土生长和基于本国实际进行的文化创造。因此,所谓学前教育领域的去殖民化也绝对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当然也绝对不是不要民族精神。它应该既有一定的开放性,又有一定的坚持性,保持与其他文化间的交流与对话是开放,同时还应坚持民族立场与文化传统。

(三)平等对话

在托宾看来,一些关于质量、最佳实践等概念

的跨国界交流,不应该是一个单向的、基于殖民主义席国主义动力学说,从中心到边缘的传播,而应该是双向的,即不同文化在幼儿教育的观点上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目前,西方绝大部分儿童发展研究都注重抽象的、泛指的儿童,而不注重生活在具体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儿童。这种发展理论的主流渗透到学前教育研究领域,是具有排斥性渗透特征的,那就是把人的每日活动和具体生活环境从人的心理行为的发展中排斥出去。这样的研究忽略了人的文化生活的本质。这在人类文化研究者看来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如罗高福通过长期的实地考察与研究,在横向比较不同民族(非裔、印裔、日裔、墨西哥裔以及在美国的拉丁美洲社区)母子间的活动后,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对儿童的看法及其教育方法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很难用来证明哪种文化优秀,而哪种文化低劣。因为这些文化取向不存在可比性,它们各自希望实现的目的没有高下之别。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由此应当是双向的,而不应是单方面的流向。

这种观点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达到“美美与共”的境界,也就是不仅要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化”。每个民族的学前教育都有其特别之处,理应尊重其民族传统。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实现和而不同的美好生态。

(四)本土生长

针对中国教育学的拿来主义,中国教育学者提出了本土生长的理念。他们提出要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在借鉴西方、学习西方的基础上超越西方,针对中国的实际提出具体而可行的解决办法。陶行知即是这种本土生长探索的先驱。陶行知虽然是杜威的学生,但他对杜威的思想进行了改造与发展,这是他在南京燕子矶幼稚园的实践取得很大成功的思想基础。对于国外的先进经验,陶行知先生并不排斥,但他主张为我所用,他认为“我们一方面要吸收别人的经验,要把英国的,法国的,日本的,意大利的,美利坚的……一切关于幼稚教育的经验都吸收进来,截长补短治成一炉,以造成一个‘今日之幼稚园’!”

后殖民解读 篇7

提到后殖民主义, 从文本分析角度来说, 不得不提康拉德。康拉德写了大量有关英国海外殖民的文学作品, 他从一个波兰移民的角度上来客观看待帝国主义, 带有一种神秘倾向的讽刺和反思。相对来说, 同时期的柯南·道尔在对待殖民主义的态度上明显是积极的, 他有在西非海岸行医的经历, 还曾自诩英国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同时期的还有福斯特、吉卜林, 其中福斯特对于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文化上的巨大差异有着清醒的认识。《印度之行》所展现出的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对立令人深思。吉卜林是柯南·道尔的好友, 这个印度裔英国人站在帝国主义的立场, 对殖民主义进行美化, 所以备受诟病。

柯南·道尔并没有像吉卜林那样敏感和直接, 他显得更为理性。事实上, 除了福尔摩斯侦探系列, 他还写了很多其他类型的作品, 如《失落的世界》描写英国人远赴亚马逊探险猎奇的故事, 这可以看做向殖民主义经典文本《鲁滨逊漂流记》看齐的尝试。在小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 柯南·道尔始终站在大英帝国的立场上来进行叙述, 这种叙述流露出浓厚的帝国情结, 在他笔下, 殖民地往往代表着落后、野蛮和恐怖, 而英国则是世界的中心, 代表着先进和文明, 这种无意识的写作态度异化了“东方”。正如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所强调的, “东方”是西方人自己构建出来的名字, “这些作品都认为, 世界上有意义的行动和生活的源头在西方”。 (1)

柯南·道尔对美国怀有特殊的情感, 他希望看到曾经作为殖民地的美国变得强大, 反对两者钩心斗角, 他说:“这个母国 (英国) 是个帝国, 而你们 (美国) 不久也会成为帝国。” (2) 在对英国人和南非布尔人 (荷兰、法国等后裔) 之间的布尔战争问题上, 柯南·道尔表现得最为直接, 他说:“战争爆发前, 我还有很大的怀疑, 但战争一爆发, 我就确定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值得为之做出牺牲。” (3) 为此, 他不仅亲自组织并参加布尔战争志愿医疗队, 而且写了一篇文章——《伟大的布尔战争》来颂扬这场殖民争夺战, 并在面对国外媒体谴责英国军队强奸妇幼的压力之下, 发表《布尔战争:南非的起源与行动》 (The War in South Africa:Its Cause and Conduct) 为英国做辩护, 由此获封爵士。在这本小册子中, 他写道:“The revolt of the Boer States against the British suzerainty is much more like the revolt of the Southern States against the Government of Washington.” (4) 俨然, 英国成了南非法定的统治者, 布尔人因为英国统治者要解放奴隶而造反。在布尔战争期间, 看到柯南·道尔积极救助伤员, 有人说:“有很多人使英国变成伟大的国家, 他是其中的一位。” (5) 毋宁说, 柯南·道尔参与了殖民战争。布尔战争造成南非大量土著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官方只有白人伤亡情况的统计, 土著伤亡数字被忽略, 你会发现, 在各种文字作品中, 他们总是缺失的。帝国不仅用武力征服了被殖民者, 而且用文化上的统治力撰写甚至篡改了土著的历史。

在维多利亚后期, 帝国的触角已经无所不及, 到1914年, 欧洲占有总面积大约为地球85%的殖民地、保护地、附属国、自治领和联邦成员国。十九世纪末的欧洲, 几乎所有生活层面都被帝国主义所囊括。在这样的背景下,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不可避免地烙上了殖民主义的印迹和作者根深蒂固的帝国主义世界观。

同许多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一样,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也达到了它的主要目的之一, 即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维护社会对向海外扩张的赞同。在这部作品集中, 柯南·道尔塑造了许多深入人心的经典形象, 很多人物如商人、官员、军人等大多跟帝国游戏和密切的联系——华生医生曾参与英国对阿富汗的殖民战争;《红发会奇案》中的威尔逊先生是共济会成员, 有海外中国的背景;《铜山毛榉奇案》中的福勒先生在毛里求斯岛政府部门供职;《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中的巴斯克维尔少将曾在西印度群岛任职, 而罗杰·巴斯克维尔背负恶名, 远走南美;在《空屋奇案》中, 梅努斯伯爵是澳大利亚殖民地的总督, 等等。在伦敦这个五百万人口的城市, 汇聚了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人, 它也是当时世界的中心, 所以, 我们看到, 福尔摩斯穿梭于欧洲大陆各国之间, 帝国主义的确把世界缩小了。

从人物形象上来说, 那些从海外归来的人往往充满了神秘色彩, 他们也多与犯罪和恐怖有关, 这些人物总体上构成了小说中负面人物的基本特征:神秘、凶狠、贪婪、怪异、野蛮。在《红宝石奇案》中, 没落贵族罗伊洛特去印度加尔各答行医, 原本品行高尚, 但多年后回到英国后就变得极其怪异, 孤僻、阴郁, 令人毛骨悚然。罗伊洛特利用印度沼地蝰蛇 (一种剧毒蛇) 谋杀了斯托纳小姐的姐姐, 企图继承一笔丰厚的遗产。福尔摩斯说:“使用难以被任何化学实验检验出来的毒液害人, 这种念头正是一个在东方待过的狡诈而冷酷的人很容易想到的。” (6) 这句话耐人寻味, 它指出, 东方是一个蛮荒地带, 在科学大行其道的时代, 科学在东方行不通;而且, 东方人狡诈而冷酷, 东方那样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变得险恶。《驼背者奇案》中, 117兵团的亨利·伍德和巴克利同时爱上了陆战队上士的女儿南希, 结果, 上士将女儿嫁给了巴克利。伍德被巴克利设陷阱落入了叛军手中, 多年没有见到一个白人, 他多次逃跑多次被抓回, 受尽折磨, 结果变成了一个极其丑陋、可怖的驼背人, 回到伦敦设计谋杀报复巴克利。《士兵变白奇案》中, 在南非布尔战争中, 英国人詹姆斯·多德受伤逃命, 但“我不仅没有进入一个健康的世界, 反而像走进了一个奇怪的梦魇中……我面前站着一个侏儒似的小个子, 圆球似的大脑袋, 正在用荷兰语含糊不清地飞快地说着什么, 两只可怕的手不停地挥舞着, 看上去像两块棕色的大海绵……他们好像不会说英语, 可视情况又需要解释清楚, 因为大脑袋怪物变得非常生气, 像野兽似的喊叫着, 他用变了形的手拉着我, 把我拖了下来, 也不管新鲜的血液正从我的伤口处往外流。这个小怪物力大如牛”。 (7) 结果, 多德在南非得了麻风病。还有不少从澳大利亚归来的人, 他们大多是被流放到那里, 在那里发了横财, 回到英国遭到仇人报复、暗杀。赛义德分析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时引用的一段话能够深刻地说明宗主国对于殖民地所具有的意义:“狄更斯在英国人关于这些罪犯在澳大利亚的定居的推想上做了一些编排。他们可以成功, 但是他们很难在真正的意义上回归。他们可以在技术和法律的意义上赎罪, 但他们在那里遭受的一切将他们扭曲成永久的外人。” (8) 小说划分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环境差别, 殖民地代表着野蛮、罪恶、肮脏, 无论你在那里积攒了多么大的财富、获得多大的成功, 目的都是回到宗主国, 赎回自己的身份, 获得宗主国的认同。从这方面来说, 柯南·道尔的作品可以看做是殖民进程的一个明显的组成部分, 我们无法忽视作品所在其中的社会的现实。

从地理空间上来说,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涉及世界各地, 多个国家, 但凡是涉及殖民地, 总是呈现出一种暴力、恐怖、混乱无序的描述, 对于金钱和权力的争夺更是骇人听闻。英国人是统治者和镇压者的身份, 在印度或者非洲发生的大事件, 当地土著是缺失的, 偶尔出现也是反面而又可怖的形象。在作家的叙述中, 殖民地不仅在政治上处于从属地位, 而且在文化上被“从属”, 被言说, 被塑造, 他们在西方也只能以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和历史。赛义德在分析奥斯汀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时认为, 小说中呈现出一定的等级观念, 而拥有殖民地资产的权力直接有助于建立在本国的社会等级与道德优越感。在这些作家的作品中我们随处可见帝国的背景, 其中, 赛义德也提到了柯南·道尔。帝国的种种事实是与被保有的属地、远方的有时是人所不知的空间、古怪的或令人难以接受的人、聚敛财富或移民、挣钱和冒险中的离奇活动连在一起。犯了错误的年轻人被送到殖民地去, 贫贱的老年亲属到那些地方试图找回失去的财富, 冒险者去冒险、猎奇, 等等。总之, 殖民地充满了机会。这种对殖民地的差异化描述, 在《四签名》和《圣佩德罗之虎》中表现得较为充分, 后文将会详细阐述。

另外, 小说中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奢侈品很多都来自各个大洲殖民地, 英国在19世纪末成为真正意义上“日不落帝国”, 殖民地为宗主国输送着后者赖以生存的原料、手工制品, 福尔摩斯抽的是印度雪茄, 华生医生多次提到了他所挚爱的波斯拖鞋, 还有加勒比的古玩, 中国的瓷器, 日本的花瓶, 印度的水烟台, 摩洛哥的皮包, 等等。在《布鲁斯·帕廷顿计划奇案》中, 福尔摩斯跟华生的聊天, 随口一句:“在谋杀成风的拉美国家没有这样的大雾天。”流露出伦敦人所具有的优越感。至少可以说, 福尔摩斯这个当时英国的“万人迷”是一个忠于帝国的人。在《空房奇案》中, 福尔摩斯介绍莫兰上校说道:“莫兰上校曾经在女王陛下的印度陆军中效力, 也是我们东方帝国所造就的最优秀的射手。”东方俨然成为帝国的一部分。

赛义德倡导对位法阅读, 他指出:“在读一篇文字时, 读者必须放开性地理解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写进文字的东西, 另一个是被它的作者排除在外的东西。” (9) 事实上, 柯南·道尔在写作中无意识地表现出对东方和西方叙述上的差异, 小说中来自殖民地的土著较少, 有三个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是无名无姓, 文中称其为“印度无赖”, 一个是可怕的混血儿, 最后一个便是来自南亚嗜杀成性的土著。即便是白人, 从殖民地归来, 一般都要背上一段惨痛而罪恶的历史, 回到英国试图重新做人, 结果往往得不到认同, 走上犯罪道路, 最终受到了英国法律的制裁。我们重点分析两篇小说:《四签名》和《圣佩德罗之虎》。

《四签名》的故事很精彩:英国人乔纳森·斯茂在印度暴乱期间, 联合三个印度人抢夺了价值五十万英镑的财宝, 但四人皆因涉嫌谋杀被捕入狱, 财宝暂时埋在阿格拉城。随后, 斯茂在被囚安达曼群岛期间跟看监狱官员舒尔托少校和摩斯坦上尉达成协议, 后者帮助前者越狱并取回财宝, 然后六人平分。但舒尔托一人独吞了财宝, 斯茂辗转潜回英国, 企图夺回财宝并报复舒尔托, 由此导致舒尔托长子巴托洛梅被杀和财宝被盗。最终, 斯茂被捕, 财宝被他撒入泰晤士河, 华生医生成为最大赢家, 获得了摩斯坦小姐的芳心。如果我们采用赛义德所说的对位法阅读来分析的话, 就会发现, 柯南·道尔的写作呈现出两个层面的差异化对比———殖民地混乱无序、野蛮凶险, 充满了诱惑和陷阱, 宗主国制定的法律制度难以有效实施, 人们更倾向于用原始和暴力方式来解决问题。斯茂来到印度参军, 不久就被恒河鳄鱼咬掉了一条腿。后来, 他在一个种植园做监工, 亲眼看到了黑人将管家妻子撕成碎片的惨状。再到后来, 他参与抢劫杀人, 跟狱警达成分赃协议, 尽管舒尔托独吞了财宝, 他还是越狱成功, 并回到了英国。一个装有一只木腿的白人能够有此一系列的奇遇, 实在是由殖民地那样一个特殊的环境所造就。但是, 回到英国, 这里井井有条, 信息畅达, 跟印度形成鲜明的对比, 斯茂再也无法神通广大, 很快就被代表着先进、科学和法律的福尔摩斯擒获。斯茂在殖民地人性遭到扭曲, 回到英国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罪恶, 为托格杀死舒尔托而懊悔, 被捕后更是积极配合调查, 坦白了一切。这种人性上的变化在暗示:殖民地使人烙上了原罪, 只有回到宗主国才能获得救赎。由此可知, 殖民地意味着犯罪, 而宗主国意味着赎罪。

小说中, 福尔摩斯随手抽出一本最新的地名词典, 读道:“安达曼群岛的土著人, 以世界最矮小的人种而著称……他们生性凶狠残暴, 极难相处。但一经取得信任, 就可以和他们建立最忠诚的友谊。他们天生可怕, 长着畸形的头颅, 凶恶的小眼睛, 相貌怪异。他们的脚和手都异常短小。因其凶蛮, 英国政府竭尽全力也未能争取到他们。他们是遇难船只的水手们最危险的敌人, 他们会用镶着石头的木棒打碎幸存者的头, 或是用毒箭将其射死。这种屠杀最后常以一场人肉宴告终。” (10) 这段话清晰地表明第三世界是如何被表述的, 并且, 柯南·道尔用极其生动的故事来佐证西方对东方人的见解之“英明”———斯茂在流亡期间, 维持生计的方法是把托格当做吃人的原始黑人向人们展览, 他吃生肉, 跳土著舞蹈。同时, 作者还将谋杀罪推到了托格身上, 是托格擅作主张毒杀了舒尔托。此前, 作者在讲述斯茂的冒险故事时, 就在极力维护白种英国人的美好形象, 如在抢劫杀人时, 告诉读者, 斯茂先是被迫的, 在协助杀人时也动了恻隐之心, 相比之下, 那三个锡克兵却显得异常凶残;如斯茂在越狱时, 被杀的那个看守是个“可怕的帕坦人” (分布在阿富汗东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民族) , 那人曾经常侮辱他。正如作者所暗示的, 殖民地到处都是痛苦, 谋杀和暴乱, 但白人斯茂从未主动参与谋杀。

《圣佩德罗之虎》是篇小作品, 中美洲地区的独裁者穆里略曾以文明的名义统治过某小国, 因荒淫无耻和残忍嗜杀而臭名远扬。在整个中美洲地区, 人们提到他的名字无不色变。在他统治的后期, 各地纷纷起来反对他, 但他早早就将财产转移到国外, 最后挟着巨款逃之夭夭。穆里略逃到伦敦, 隐姓埋名, 过着蛰居的生活, 但最终因谋杀而暴露。小说中一句话很有意思:“他只是欧洲报刊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人们无法想象, 文明之外还有这样野蛮的独裁者, 于是圣佩德罗之虎的恐怖统治成为赞同殖民政策的理由之一。康拉德对大英帝国的殖民主义持有怀疑态度, 但他并不知道西方如何与东方相处, 所以, 《黑暗的心》最后, 逆流而上深入东方文明中心的克鲁茨不停地说着:“真恐怖, 真恐怖。”柯南·达尔在小说中问道:“英国的法律管得了多年前在圣佩德罗的血流成河吗?管得了载着这个人偷来的财富的船只吗?”潜台词是, 如果纳入英国的殖民版图, 这样的惨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圣佩德罗之虎》中的混血儿被作者称作荒蛮丛林中出来的“原始蛮人”, 他活剥白公鸡用来祭奠, 对此, 福尔摩斯评价说:“荒唐。”事实上, 在柯南·道尔的笔下, 第三世界的文明跟西方文明对比, 无处不荒唐。

参考文献

[1][英]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全集.贺天同, 等, 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3.

[2][英]柯南.道尔.失去的世界.戴欢, 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7.

[3][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9.

[4][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 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3.

后殖民解读 篇8

后殖民女性主义者认为反对性别歧视的斗争必须和反对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紧密结合在一起。(2)莫里森在这部作品中刻画了女主人公秀拉如何寻找自我,如何找寻身份认同的艰辛历程。本文拟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切入,对秀拉的生存之道进行解读,给予这位处于文化边缘的作家及作品一个别样的阐释。

法国文艺理论家巴塔耶夫曾说过“反叛比革命更加彻底。”(3)秀拉是祖母爱娃和母亲汉娜的精神结晶。孩提时代的痛苦记忆给秀拉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她更多的是接受爱娃性格中的独立和残忍。离开家十年后回来时,她就计划在小镇上掀起惊涛骇浪,过一种试验性的生活。她返回到“底层”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爱娃赶出“木匠路七号”送进养老院,房子归自己所有,与“底层”所推崇的社会道德完全脱轨。她蔑视爱娃的权威,而对爱娃的驱逐并不是她的本意,只是童年时代爱娃亲手烧死“李子”的经历使她记下了爱娃的残忍。和爱娃的争论凸显了秀拉的叛逆:她只喜欢做自己,不想成为任何人。

“‘我不想造就什么人。我只想造就我自己’

‘自私啊。还没有哪个女人到处游逛、无事可干而没有男人。’

‘你就是这样嘛。’

‘那可不是心甘情愿的。’

‘妈妈也是。’

‘不是心甘情愿的,我说过啦。你打算就你一个人过日子这不对。你需要……我来告诉你,你需要什么。’

秀拉一屁股坐起来说:‘我需要你闭上你的嘴。’”

秀拉并不关心她该做什么,也不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值有多高,她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随心所欲的生活。她不想好友奈尔一样成为一个家庭主妇,所以当爱娃斥责上帝将会惩罚她时,秀拉反驳说,

“‘哪个上帝?是那个瞅着你烧死李子的吗?’

‘别跟我扯烧火的事。你眼瞅着你自己的妈妈烧死。你这条疯狗!你才该烧死呢!’

‘管它什么玩意儿在我心中燃烧,那是我自己的事!’

秀拉一阵见血地戳中了爱娃的伤口,爱娃伤心之余不免恐惧。赶走爱娃,秀拉废黜了家族中傲慢的女主人。在“底层”,秀拉是第一个虐待老人的晚辈,她成了一个不孝的人。秀拉继承了爱娃的血性,具有敢作敢为的独创精神。母亲汉娜则给了她另一种教育。亲眼目睹了汉娜和不同的男人轻而易举地进出食品店,“而且出来时和进去时没什么两样,只是更幸福了些。”求学归来的秀拉不加区分地和邻居家的男人共处一室,但不同的是,秀拉只是“试上一次就把他们一脚踢开,连一句使他们能够忍气吞声的借口都没有。”爱娃的蛮横乖戾和汉娜的自我放纵融于她一身;而且出自她自己的幻想,又有所扭曲和发展,她的日子是这样打发的:信马由缰地听任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暴露无遗;除非别人的愉快能带给她快乐,否则她绝不会承担取悦他人的义务。她甘心体验痛苦,她也甘心让别人痛苦;她愿意体验愉快,她也愿意使别人愉快。她的生活是一种试验,她没有中心,没有一个支点可以绕其生长。秀拉和男人们上床并不是追求床笫之乐,在种族歧视横行的社会中,她不得不通过追求自己肉体上的欢愉来感受自我的真实存在,努力发现所要寻找的自我,深刻地体味绝望的孤独和深沉的悲伤。只有通过和男人之间的性行为,她才可以感受到自我的真实存在,从而寻求自我、发掘自我。但可悲的是,她只能充当白人强势文化下“性解放”的牺牲品,孤独而又悲壮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秀拉的眼皮上长着一块形如一朵带梗的玫瑰胎记,她是白人主流社会中一个叛逆的代表,她就是那朵世上无人知晓的玫瑰,是生长在“底层”的一朵奇葩,她企图用自己一生短暂的挣扎来唤醒沉睡中的同族。秀拉选择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即便是体味孤独,都表明她主题意识的觉醒,也暗示了黑人女性向男权社会发出的挑战。她曾对奈尔说,“我的孤单是我自己的,而你的孤单却是别人的,由别人造成再奉送给你的。这难道不是个问题吗?一种二手货的孤单。”是的,这是个问题,这是种族歧视造成的恶果,是性别歧视带来的弊端。是长期以来白人强加给黑人的困惑。

早在1983年托尼·莫里森就说过:“当我创作《秀拉》时,我知道我要写一部关于善与恶,关于友谊的书。”(4)显然,秀拉是其中“恶”的代表,而秀拉和奈尔的友谊是黑人民族文化的代表。“恶不是异己的力量,它只是不同的力量,这就是我在《秀拉》中描写的恶。”(5)秀拉的“恶”促使社区的人们向善,使黑人这个民族更团结,无疑,这是莫里森描写秀拉的“恶”的深层次含义。据说秀拉(Sula)是《可兰经》中安拉使者苏莱曼(Suleiman)的简称,他将上帝之道德传遍世界各地。秀拉也是某种意义上的传道者,她用自己生命的执着追求来获得黑人应有的尊严。(6)

小说的尾声“1965”是莫里森对秀拉刻画的最后浓重的一笔。自秀拉1941年去世已过去了24年,经过这些年的人生经历,奈尔终于理解了秀拉的存在价值。她来到公墓中的黑人地段,Sula May Peace赫然映入眼帘,眼前一闪,“这么长时间,这么长时间,我以为我在想念裘德。我们是在一起的女孩,女孩,女孩……”此时的奈尔终于理解了秀拉的心灵世界,“秀拉,你可以安息了”。尽管秀拉已然逝去,她的不屈精神却是20世纪60年代黑人女性奋斗的坚定信念。这是黑人女性找寻身份认同的成果,也是莫里森对黑人民族命运的关注。

摘要:托尼·莫里森是黑人女性文学的一颗璀璨之星,在《秀拉》这部小说中,她用独特而敏锐的视角刻画了黑人女性秀拉努力做自己代言人的艰辛以及寻求身份认同的曲折。身份认同是后殖民女性文学和黑人女性文学不懈的主题,秀拉是一位找寻身份认同的典型黑人女性。通过分析秀拉的生存之道,本文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给予这位处于文化边缘的作家及作品一个全新的阐释。

关键词:后殖民女性主义,身份认同,黑人女性,生存之道

参考文献

后殖民解读 篇9

《野草在歌唱》自1950年出版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 ,并被誉为战后最杰出的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描写了南非的真实场景, 讲述了一个白人女性玛丽被黑人摩西谋杀的故事,“探索了种族歧视给白人和黑人带来的悲剧……这一严肃主题”[1]。莱辛的目的在于“揭露帝国内部的真相,让人们看清殖民掠夺和种族歧视的丑恶本质”[2]。为处于边缘生活状态的人呐喊, 映射在殖民统治下非洲黑人在殖民压迫和种族压迫下话语权的失去。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处于“东方主义者注视”下的土著黑人失语的“他者”地位。

一、东方主义者的注视

“东方主义者的注视”来源于赛义德1978年出版的《东方主义》。在这本书里,作者探讨了东西方之间的关系,西方殖民者为了维护他们的西方文化并建构其主体地位, 将其之间进行了二元对立,将东方持续“他者”化,东方因而始终处于边缘化位置。并且强势的西方总要强制性地对东方进行文化渗透,使非西方文化不得不以殖民者的话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以此维护殖民政策和进行殖民扩张。

在这部小说里,白人们来到南非这片广袤土地后,在黑人异域文化中为维护种族身份的正统性, 以殖民者身份构建他们的中心和主体地位。白人社团“通过对黑人文化的厌弃和否定、对黑人人格的污蔑与贬低,表达对土著文化的蔑视与践踏,凸显其身为少数民族统治者地位的优越性”[3]。同时他们认为白人的优越性必须通过种族压迫和剥削维系, 因此“非洲人身处贫困之境是被神圣认可的……种族主义和对非洲人的压迫成为维持白人生存必需的条件”[4]。而当地黑人处在这些殖民者的“东方主义者注视”下,成为被压迫的弱势群体。当地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压制土著人,动用士兵与卡车追捕逃跑的黑人, 逼迫他们与白人农场主签订劳动合约。查理·莱斯特,典型的白人殖民者的代表,他主张只有使用皮鞭才能管理好农场的劳动力。他打死了一个黑奴,只被罚款了三十磅,黑人的命是可以用金钱来买的,而且只值30英镑,可见黑人的命是多么低贱。正如迈阿密在《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一书中所说的:“殖民者否定了被殖民者的人性,使他们变得模糊。”[5]

二、他者的地位

在这些白人的“东方主义注视下”,黑人所过的生活是可想而知的,他们在白人中心的社会里是边缘化的他者。这部小说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模糊了的黑人群体形象,没有外貌描写,也没有心理刻画,甚至没有完整的名字。即使是小说的主要人物摩西也只有名字,而没有姓氏。名字代表了一种身份,这种身份的丧失,恰恰说明他们地位的丧失。土著人的居住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在白人中心的区域里,土著人居住在边缘地带,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象征着他们“非主流”的“他者”的社会地位,他们是政治和经济上的附属阶级,遭受的是非人的待遇。正如爱德华·赛义德在《东方主义》这本书的开篇里引用的马克思的话:“他们无法描述自己,他们只能被描述。”[6]而白人描述下的黑人是“低等、不开化”的野蛮人。黑人低下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意识形态。白人自诩为上等民族,相对于黑人的“他者”来说,他们是“我者”,而“我者”和“他者”之间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

对此,黑人是无言无助的,甚至是一种接受态度。比如,黑人奴仆萨姆森和迪克之间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主人家提防他偷窃,他却毫不介意,听其自然”[7]。白人在对非洲进行侵略和领土开发时,同时摧毁了当地政治和社会系统,不断对当地居民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灌输,完成他们“劣等人”的自我身份确认,心理和精神已经完全被殖民化了,以殖民者的话语确认“劣等民族”的地位。“他者”与主体间的对立就变成了一方面后者对前者的身份优越性的认同,另一方面已扭曲的“镜像”进行自我认同。殖民者以这种方式最终达到了他们在思想和文化上的殖民。

三、失语的状态

按照后殖民主义理论, 声音是权利和知识的连接物。因此,话语体现出的权力和知识的关系极为重要。在殖民地,土著人在殖民压迫和种族压迫下早已失去了话语权, 只处于失语状态。在白人看来,作为牲畜的黑人是不能有说话权力的,即便是合理要求的表达,也是不允许的。比如,黑人摩西用语言表达他想要喝水的需求,他争夺话语权遭到的却是鞭子。摩西是一个反抗者,是话语权的争夺者。大多数土人是沉默和木讷的,表现的是一种卑躬屈膝的奴性。比如,玛丽和迪克雇佣的一个土人小伙子,“举止很不自然,双肩硬邦邦的,做出一幅弯腰曲背、全神贯注的样子,眼睛一刻也不离开玛丽身上,生怕漏看了一眼她的脸色”。第二次找到的佣人“脸上毫无表情,让人一点看不出喜怒哀乐,答起话来也是声音平稳”。他们代表了黑人群体,被剥夺了话语权的黑人群体,宛如一群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 已经完全被物化了。而话语权的争夺者———摩西的反抗也是无助和无言的,最终只能被残酷镇压。他采取消极怠工的方式反抗玛丽对黑人们苛刻的要求———一个小时只允许休息一分钟, 遭到了皮鞭, 他擦去了脸上的鲜血。他的眼睛里“有一种阴沉和憎恨的神色”。他的反抗都是无声无言的,是用眼神来表现的。当做人的尊严被无情地践踏,内心的仇恨再也无法平息时, 他采用了极端反抗形式———谋杀,并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野草在歌唱》就是这样一部殖民主义悲歌 ,描述了当地土著黑人在白人殖民者的“东方主义者注视”下,成为失语的“他者”,沦为了西方霸权的俘虏。而黑人想要摆脱白人中心话语的抑制,只有整个民族团结、自立和自强,才能从边缘进入中心,从“他者”变成“我者”。

摘要: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凭借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一举成名,后被誉为“英国文学的老祖母”。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野草在歌唱》小说里的土著黑人的悲惨命运。他们处在西方殖民者的“东方主义者注视下”,是失语的边缘化的“他者”。

后殖民解读 篇10

随着中国文化在全球的迅速升温, 一直方兴未艾的中国古诗翻译愈加风生水起, 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随即乘势而上的古诗翻译研究也一直紧随其后从大小不同的理论角度对其作出了方方面面的研究, 并且产生了丰硕喜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尝试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对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闺怨》四种英译具体的对比解读, 希望此种以小见大的范例式研究可以管中窥豹该理论的脉络精要。

1. 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在对该古诗几种英译文做对比研究之前, 有必要预先简要了解什么是后殖民主义、什么是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1.1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对于它的界定不同领域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但无容置疑的是, 它是一种广义的具有强烈革命性和解构性的后现代文化批判理论思潮。后殖民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即指在时间上继殖民主义解体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文化学者们在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之上, 即“基于西方殖民主义的历史事实以及这一现象所造成的种种后果”之上所作出的种种文化反思和总结。它从一开始就是对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统治和霸权的挑战, 所以它总是和“消解”与“对抗”两词形影相随, 理论家们一直致力于从文化霸权、权利话语、文化身份 (自我与他者) 、文化立场 (消解与对抗) 几个方面弘扬一种第三世界批评, 以达到与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权利话语平分秋色的目的。

1.2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语言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因为翻译从来都是以语言为工具对弱势文化进行殖民征服、殖民统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文化手段。然而传统的翻译研究却从“语言是平等的”假想角度要么从讲究语言美感、追求意境神韵的语文层面来分析译文如何忠实对等与原文;要么机械地从语言自身结构规律来对比印证与译文的动态对等。而自从后殖民主义介入翻译研究, 便直接促使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发生, 使翻译学研究由传统的语文学范式和语言学范式转向文化范式即对影响翻译活动的外部历史环境因素如社会文化、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等的研究。总的来说, 后殖民主义理论就是对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消解和批判, 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则是在翻译研究领域内推广以解构主义为中心的各种后结构主义理论。消解了翻译过程中文本、作者和译者的中心地位, 把目光放在了意识形态和文化政治方面, 而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也主要关注异化和归化的使用来显示译者的文化立场。

2.《闺怨》几种英译的后殖民主义对比解读

王昌龄的原诗为: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搂。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以下是对该诗的三种英译文:

1.John Turner的译文

Regret

A lady fair that nothing knows of care

In bright array

On a springtime day

Mounts to the tower of herleaf-emerald bower.

Sudden she sees the wayside willow trees

In light hues clad:

And her heart is sad,

She bade her lord win glory ofthe sword.

2. W.Fletcher的译文

In the Spring

Within he peaceful chamber, no care the maid oppressed;

Until the verdant Tower she climbed one springtide,

gaily dressed.

The stir of sprouting foliage beyond the street she saw.

Regret she’d sent her love to fame rose swelling in her breast.

3. 许渊冲的译文

Sorrow of a Young Bride in Her Boudoir

Nothing in her boudoir bring sorrow to the bride,

She mounts the tower, gaily dressed on a spring day,

Suddenly seeing the green willow by the roadside,

She signs for her husband seeking fame far away.

原诗讲述了一个正当青春年少而且家境比较优裕的一个闺中少妇在一个明媚的春日打扮一新心情愉悦地登楼赏春, 忽然看到陌头杨柳色引起了她曾未有过的感触, 良宵美景却不能和爱人共享, 因为丈夫为博取功名而远征沙场, 登时顿生悔恨之意。看似简单的一首诗, 但却暗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它反映出传统的中国对待“功名”的看重, “学而优则仕”, “战而优则封”, 由此有多少夫妻常年分离, 相思却不能相守。特别是国力强盛的唐代前期, 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成为当时人们寻求封侯赏爵的一条重要途径。

先来看John Turner的译文, 他把闺中少妇翻译成了lady fair, 把夫婿译成her lord, 把觅封侯翻成win glory of the sword, 不难看出他把揭示文章主题的几个关键字眼完全归化为具有西方传统的骑士文学主题, 古老的城堡中美丽的贵族妇女在热切地盼望着为她效忠的骑士载誉归来。再者, 译者又把中国固有的四行七言绝句改成了英语传统上喜闻乐见的苏格兰民谣的形式, 这样一首典型中国古典闺怨诗硬是被译者明目张胆地生吞活剥, 从内到外为其强行涂上一层具有典型西方文化特征的色彩。

Fletcher的译文把闺中少妇翻译成了the maid, 把夫婿译成her love, 把觅封侯翻成to fame, 显然译者也在极力营造一种西方的传统文化氛围:不知忧愁的贵族少女在春光明媚的某日突然思念起远在异地为求登上上流社会而努力的情人, 更为遗憾的是, 译者把原诗中睹杨柳而思亲人的文化意象, 即中国传统“折柳送别”文化内涵忽略不译了从而消弱了原文的文化张力。

中国译者许渊冲的译文把闺中少妇翻译成了the bride, 新婚少妇其实是非常巧妙地扣住了原文主题, 把夫婿译成her husband紧跟原文, 把觅封侯翻成seeking fame也是以原文为中心而落笔。值得一提的是译者为了营造典型的中国古典文化氛围, 把闺房译为极具中国古代韵味的boudoir, 而不是像其他译者那样要么译成具有西方特色的chamber, 要么有意漏掉不译, 所以从整体读来许的译文最贴近中国文化。

再从综合角度对比分析该诗的三种英译文, 前两种译文的译者都是来自西方强势文化的英美人, 显然译者们不自觉地就把自身的文化立场在译文中显露出来。Turner最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文化优势, 用自己的话语遮蔽了原文的话语在目的语中的表达权, 试图消解他者文化应有的主体优势;Fletcher的文化立场相对缓和一些, 但是他依然站在自身的西方文化立场之上, 以自己的价值观念屏蔽弱势文化的原貌, 其文化本质和第一种没有差别;身负传播中国文化重任的许渊冲自然要站在中国文化立场, 向世界发出强有力的中国之声, 力图对抗强势的西方文化以廓清自身主体的文化身份。

结语

当然, 译者的译文策略选择是和他内在的文化自觉有关也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 译者要力图尊重文化差异, 一方面要促进东西方之间文化的平等交流, 另一方面更要努力探寻自身的文化身份。

参考文献

[1]王宁.翻译研究的后殖民转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奈保尔的后殖民家园情结 篇11

《奥德赛》有奥德休斯10年海上历险归家,《诗经》有戍边卫士怀乡念家,荷尔德林的诗《返乡-致亲人》有深情呼唤“家园天使,来吧!融入生命的所有血脉中,让普天同欢,分享天国的恩赐!”,巴金、老舍作品里有家园兴衰的深刻书写,而在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裔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的创作中,则有对后殖民家园的书写。

奈保尔是典型的后殖民作家。两次世界大战打碎全球殖民体系,世界进入后殖民时期。后殖民时期表现的不再是武力征服、殖民掠夺、强制贸易,而更多是殖民后遗症:前殖民地独立后和宗主国之间的潜在权力关系、奴性自卑和主人优越感的尴尬交错、文化及意识形态上的复杂关系,等等。1932年出生的奈保尔,其生活创作恰好处在后殖民氛围中。他的祖国印度是英国殖民地,祖父被英国殖民者从印度故土贩卖到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做劳工,父亲供职于特立尼达《卫报》。他本人从小就生活在英国特立尼达殖民政府统治下,上的是女王中学,用的是英国教材,1950年又靠殖民政府的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读书。牛津毕业后,住在伦敦亲戚家的地下室,贫穷又苦闷,满怀文学梦想却找不到灵感突破。当描写特立尼达后殖民家园生活打开其文学通途之后,他的文学轨迹就沿着特立尼达、深入到印度母国以及亚非拉广大后殖民地区,以流浪知识分子的姿态,用对家园充满回味、思考、愤怒和感伤的笔触,对当下后殖民世界进行了全面书写。

他的这种书写是对后殖民家园的书写。毕竟,对于奈保尔这样的游牧作家来说,家园的意义十分特殊。当年祖父远离印度故土来到遥远的加勒比,如今奈保尔终年飘泊游走在亚非拉,在自我和社会、历史和现实、物质和精神的意义上,奈保尔对家园的感情都是深刻而复杂的,它既逼真又模糊,既亲近又疏离,既温馨又可恨,曲曲折折地盘绕在奈保尔的心里。所以,当他从特立尼达找到灵感触发点后,他就以个人对家园的独特体验和思考,从特立尼达、印度以及亚非拉第三世界那些隐含了无数家园故事现实境地,演绎出当下后殖民家园的全景图,从而在整个世界文学名家辈出的庞大阵容中,形成了自己的后殖民家园书写特色,并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生养之地——特立尼达

特立尼达后殖民家园是奈保尔文学创作的触发点。20世纪50年代,当他身处陌生的伦敦,毕业后工作没着落,创作文章没处发表,贫困苦闷几乎自杀的时候,少年时代特立尼达琐碎的生活场景突然变得清晰而温暖,于是以特立尼达生活为题材的《神秘的按摩师》、《米格尔大街》,《毕斯瓦斯先生的房子》相继出版。此外,还有早期小说《埃尔韦拉的选举权》、《模仿的人》、《游击队员》,游记《中间通道:五个殖民地社会的印象》,历史研究著作《黄金国的失落》,政论随笔《过分拥挤的奴隶市场》;中期的自传性小说《抵达之谜》和《世间之路》;后期的自传性小说《半生》,书信集《父子之间》等,形成了对特立尼达后殖民家园的全面书写。

在特立尼达后殖民家园书写中,《米格尔大街》和《毕斯瓦斯先生的房子》是代表作。前者包括17个短篇故事,出版当年就获得著名的毛姆文学奖。作品通过“我”一个印度裔小孩的视角,描写了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名叫米格尔的街上,众多小人物的贫穷、麻木、毫无希望的生活。后者是作者的成名作,带有自传性质,小说通过毕斯瓦斯企图拥有自己的房子的故事,写出了特立尼达一个印裔男人无可奈何的结局。两部作品的共同之处在于,无论是写街道上的小人物生活,还是写一个人对房子的追求,实际都是在写家庭。只可惜,这些家庭都不是幸福安康的家庭,而是悲剧的、孤独的、变动的家庭。《米格尔大街》不是充满了贫穷、堕落、破碎、死亡么?那酒鬼乔治,揍死了老婆,最后自己也离开人间,不就剩下他那破旧的粉红木房吗?毕斯瓦斯先生为拥有自己独立的房子孤军奋斗,百折不挠,但当其最终拥有房子的时候,不是也离开人间了吗?两部作品不但是奈保尔对特立尼达后殖民家园的刻画,更重要的是他对这一家园后殖民境遇进行了深刻的反映。因为,在特立尼达后殖民家园书写中,我们难以看见希望和尊严,那里人们生活没有目的,或者有目的也难以实现,那里只有人对家园的失望和无法主宰。我们明白,帝国为特立尼达众多异国他乡的人拼凑了一个家园,但这个家园除了给孤独的奈保尔带来琐碎的温馨回忆,却并不能让那些背井离乡的人们产生完满的家园感,这实在是特立尼达后殖民家园的不幸。

祖先之地——印度

奈保尔从小就生活在特立尼达印度裔社区,那里如同一个被缩小的印度,那些移民过来的印度人仍然保留了母国的生活习俗和语言文化,奈保尔从小就感受到了印度的气息。不过,在没亲历印度前还只是想象和记忆,这在其书写特立尼达后殖民家园时候就有表现。但是,印度总是奈保尔绕不过的关,他自己也说:“是的。要为人民说明某种东西。你知道,我从我的过去而来,我就得写我所来之地的历史-写被忘弃的人民。我必须写印度。我必须(正如我过去那样)以我自己的方式对待它。它使我付出了很多工作。”

于是,奈保尔三次回到印度,并出版了重要作品“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从而把对特立尼达后殖民家园的书写延伸到对印度后殖民家园。在《幽暗国度》里,当作家踏上孟买的时候,“印度越来越近了。近乡情怯。尽管我极力克制,尽管我熬过了许多年头,熬过了伦敦和各种各样的恐惧,熬过了亚历山大港那位马车夫的影像和记忆——印度,我童年生活中的神话国度,我对它的一点情感,这会儿又在我心中苏醒过来。”这种游子归家的人之常情,这种对母国家园复苏的记忆和想象,其力量曲折绕转而又坚韧不拔,它猛烈地撞击着作家的心弦。当奈保尔进入印度,“生平第一次,我发现自己变成了街头群众的一分子。我的相貌和衣着,和那一拨一拨不断涌进孟买市‘教堂门车站’的印度民众相比,看起来简直一摸一样。”这是十分深刻的身份和家园感受,只有游子归家才能具有这种独特体验,所以连印度小贩都以家园人的口吻对奈保尔说,“您需要一副墨镜?先生,听您的口音,我猜您应该是刚从欧洲回国的留学生。因此,您一定能够理解我说的话。”

奈保尔走过了孟买、马德拉斯、德里和喀什米尔,还为了履行对家母的承诺,特别去了印度北方邦东部的村庄,也就是祖父的老家。在“印度三部曲”中,他描写了走过看过的印度家园自然风光、城市农村、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阶级等级。然而,对印度家园的验证和理解,内心荡漾的回归家园和识别家园的情感,却遮掩不了扑面而来的印度的贫穷现实、狭窄残破的街巷、肮脏的环境、拥挤的人群、阶级种族观念和社会的混乱无序等等。在《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里,奈保尔运用口述的方法,通过众多身处印度家园社会生活中的当地印度人的叙述,通过家乡各个阶层的人们的口吻,让他们主动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从而让印度人自己来述说他们生活的印度家园面貌。他们叙述的结果是“在印度这样贫苦之下还有贫苦、残暴之下还有残暴的国家,心灵解放必然导致动乱。愤怒和反抗一定随之而来。当前,印度有一百万个小型叛变。”这就是独立以后的印度,就是充满了贫穷肮脏、贪污腐败、种族宗教冲突和政治斗争的印度,也是经济走向发展、社会趋向开放、传统逐渐衰落的印度。在这里,印度历史现实的矛盾交织,但是希望的苗头也在增长,而独立以来,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仍然存在于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亚非拉后殖民家园

如果说书写特立尼达和印度后殖民家园,是因为那里是作家的生养之地、祖先之地,是和种族血缘与文化相关联,是一种个人家庭或者民族国家认同,那么当奈保尔把目光从特立尼达、印度转向亚非拉第三世界时,他的家园观就由生养之地和祖先之地的家园认知获得超越了。对于家园观念的转变,后殖民主义著名理论家赛义德在《东方学》中,曾通过奥尔巴赫的言说,引出欧洲中世纪学院派神学家圣维克多的雨果在《世俗百科》(约1127年)中说过的名言:“发现世上只有家乡好的人只是一个未曾长大的雏儿;发现所有地方都像自己的家乡一样好的人已经长大;但只有当认识到整个世界都不属于自己时一个人才最终走向成熟。”赛义德进一步阐述道:“一个人离自己的文化家园越远,越容易对其作出判断;整个世界同样如此,要想对世界获得真正了解,从精神上对其加以疏远以及以宽容之心坦然接受一切是必要的条件。同样,一个人只有在疏远与亲近二者之间达到同样的均衡时,才能对自己以及异质文化作出合理的判断。”

奈保尔游历了亚非拉广大后殖民地区,并对亚非拉后殖民家园作了全面的书写,从而把他自己的家园观由个人上升到民族进而上升到世界公民的高度,于是一种普世性的、人类性的宏大家园观得以形成。在这种拓展和升华的书写过程中,奈保尔对后殖民家园的判断更全面,更清晰,也更深刻。上个世纪70年代起,奈保尔先后走访了刚果、卢旺达、布隆迪等,遂有《自由国度》和《河湾》;80年代走访了刚果、阿根廷、乌拉圭,遂有《刚果日记》和《The Return of Eva Person with the Killing in Trinidad》;80年代和90年代后期分别走访了当代世界最富有争议的地区伊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并出版游记《Among the Believers:An Islamic Journey》;后来他又游历了上述4个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并且出版《Beyond Belief:Islamic Excursions among the Converted People》。

这些作品构成了亚非拉后殖民社会的全面描绘。非洲社会动乱、军事政变、暴力屠杀和集权独裁的阴云密布;独立后的伊斯兰更是暴力和冲突不断。在代表作《河湾》中,主人公萨林姆是居住在东非海岸的印度裔青年,其祖先也是由于殖民主义时代的人口迁移来到非洲海岸,那里还有来自阿拉伯或波斯等其他地方的移民。“不过我们不能把自己说成是阿拉伯人、印度人或波斯人。和这些地方的人比较起来,我们感觉自己是非洲人。”在非洲,欧洲打败阿拉伯并统治了非洲,所以“我们都生活在大陆边缘,都是生活在欧洲国旗之下的小群体。小时候我在家里从来没有听到有人讨论我们自己以及海岸的未来。”现在欧洲离开了,非洲开始独立,但是正在走向独立的非洲局势千变万化,血腥叛乱和起义暴动此起彼伏,没有人提供庇护,人们的生活没有安全感。于是“我当时下了决心。我要远走高飞。我保护不了别人,别人也保护不了我。我们不能保护自己。我们只能用各种方法回避现实。我要离开我家的宅院,离开我周围的人群。”最后,萨林姆逃离了非洲,来到了欧洲,来到了英国。这个欧洲曾经统治萨林姆的非洲家园,为他们提供各种商品,给他们语言,让他们认识到现代文明;这个欧洲有伟大的城市,繁华的街道,宏伟的建筑,庄严的学府,它是非洲那些有钱有势和禀赋出众的人才可以去的欧洲。

后殖民解读 篇12

多丽丝·莱辛曾于二零零七年获诺贝尔奖。从一九五零年发表第一部作品开始, 已出版近五十部小说作品。其作品中的文学主题及涉及内容纷繁复杂, 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其对女性的描写和对她们生存的关注。多丽丝·莱辛获诺贝尔奖时, 评委这样评价她的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经验史诗。《金色笔记》是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 与波伏娃的《第二性》并称为”女权主义的《圣经》”, 深刻影响着女权运动, 其中对“自由女性”的描写被称作“妇女运动的里程碑”。但是, 莱辛对“女权主义”一说并不认同, 尤其反感将《金色笔记》称作是纯女权主义小说, 关于这一点莱辛在《金色笔记》再版时曾有说明。莱辛虽然反对将《金色笔记》称作女权主义小说, 然而不代表她对女权主义持反对态度, 她反对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刻板的解读, 亦或是单纯的用于社会运动的宣传。从《野草在歌唱》到《金色笔记》, 莱辛不只是对女性题材及“性别之战”的描写, 她使女性人物融入社会背景下, 不仅关注女性的生存与自由, 还不仅限于对性别这一问题的探讨。期女性主义思想以超越性别, 深入进心里、社会、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 其特点是集普遍性、包容性于一身, 又极为深刻。

二、后殖民女性主义

身体不仅作为实体存在, 也是一种文化概念, 对身体的占有支配, 是建立权力、欲望等的一项手段。女性主义离不开性与身体这两个载体, 进入了后殖民女性主义阶段, 其内涵有了重大改变。后殖民女性主义认为, 传统西方女性主义没有考虑到性的政治宰割与经济剥削这两点, 性与身体这一问题始终与政治、经济有着关联。

(一) 性和殖民经济的关联

可以这样说, 在第三世界, 女性的身体尚未拥有独立谈论的权力, 性别与性这一问题从来都与第三世界经济格局关系相联系。部分论者的观点是, 高明的政治措施是从经济、整治中把性别歧视分离出来, 这样白人女性就不需在殖民经济与政治中充当共犯的角色, 避免了她们从剥削其他有色女性中受益。对于身体政治的内涵, 白人女性不同于后殖民女性。性与殖民经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把第三世界女性问题置于世界经济中来分析, 才能看清这一问题。性不应该是脱离了社会问题而单独存在的。

(二) 性和殖民统治的关联

对后殖民女性来说, 身体和性除了和殖民经济有关, 还同殖民政治脱离不了关系, 性别与种族歧视, 二者总是共同存在。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 是殖民主义最盛时期, 就现代生物学角度而言, 种族与性别问题共同交织, 性别特征一定程度上被认作种族优越性。

首先, 在很多殖民领域, 领土的侵犯大都包含着性的侵犯, 研究者发现, 殖民统治的地区常出现针对殖民女性的强暴现象, 仿佛这样才是完整的殖民统治, 这些遭受异族异性强暴的女性, 其性和身体就没有脱离殖民主义而存在。在殖民战争中, 女性的身体也成了殖民掠夺的内容, 对民族主权的侵犯和强暴殖民女性, 对土地的殖民与对女性的占有之间似乎是不能分割的。

其次, 通过对性的控制, 进行更久的殖民统治。Angela Davis曾研究过殖民统治中性与政治的关系。比如堕胎问题, 白种女性能从自身出发, 只受自身支配, 来决定堕胎问题, 而在帝国殖民时期, 帝国殖民者利用性和生育来控制被殖民地区的人口数量, 白人政府主张黑人女性堕胎, 其中不乏政治因素的考虑, 由于种种原因白人人口数量降低, 无法命令白人女性多生育, 就号召黑人女性堕胎, 以降低有色人种增长, 维持人口比例。

但是, 某些白人女性组织在对殖民女性生存调查时, 认为她们生活困苦的根源是其生育太多的原因, 正因如此, 才导致家庭负担过重, 因此提倡她们堕胎, 可见这并非是问题的主要原因。也有部分白人组织提倡殖民区女性堕胎, 其理由主要是认为殖民女性对性的涵义缺乏真正的理解, 而针对这一点, 白人女性就是她们的领路人, 白人女性认为妇女应控制生育, 这样既能保持性的独立, 又能摆脱生育之苦。但这些观点都不符合殖民区女性面临的真实问题。

当然, 在殖民区的有色人种妇女中, 也存在一些支持堕胎的呼声, 但是其出发点与白人女性观点相差甚远, 她们的出发点不在于享受性, 而在于凄惨的生育环境, 和凄惨的子女生存环境。基于这些原因, 殖民区女性不能合法堕胎时, 会将生下来的子女杀死, 特别是在奴隶制时期, 根源是在这样残酷的制度和环境下, 生存本身就是痛苦的事。奴隶的生活真是生不如死。对很多殖民区的溺婴事件, 白人组织常常从母性视角分析, 往往忽略掉问题产生的根源, 是复杂的殖民统治导致的。由此可见, 殖民女性的性同身体一样, 担负着繁衍后代的任务, 在民族斗争中, 她们无法真正获得性的独立。殖民政治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通过这一点实现的。

三、多丽丝.莱辛的《玛莎·奎斯特》与后殖民女性主义

欧洲女性文学, 从文艺复兴开始, 历经十七、十八、十九世纪, 至二十世纪其成就已相当令人瞩目。女权主义运动也在这一时期获得成效。这使得女性对自身的认识有了改变, 变得更为深刻, 这一时期的女作家们对平等、自由的要求也鲜明的体现在她们的作品中。尽管她们创作手法不同, 但对于女性在当时社会的命运同样关心。从争取男女平等到六十年代妇女解放, 在这一追求中, 经历的幻灭、痛苦等进行烘托, 反映女性对自由及自我实现的强烈渴望。

莱辛从事文学创作60年, 对作家及作品进行积极探索, 使女性文学大放异彩, 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 风格和视角更是着眼于世界, 使女性作家的创作空间得到很大拓展。其中著名的作品玛莎.奎斯特就是其中的代表。玛莎.奎斯特是英殖民地下农场主的女儿。她聪明又大胆, 热爱读书和文学, 对美好生活充满幻想, 追求自由和正义。玛莎.奎斯特患眼疾, 中学未读完就辍学家中, 但她性格孤僻, 对周围的一切难以接受。她的父母自命不凡, 思想又极为保守, 仇恨黑人, 歧视有色人种, 坚持殖民制度是合理的。但依然掩盖不了这一殖民家庭的败落, 这个殖民农场由于经营问题导致破产, 以剥削黑人度日。

作者笔下的玛莎.奎斯特勇于打破传统思想束缚, 追求自我, 把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寻找机遇, 得到一直追求的幸福和自由。玛莎.奎斯特, 这个小说中的女性, 从不向命运低头, 她的叛逆和固执在本人分析看来, 正是这本小说的精华, 正因她具有的独特性格, 使她的故事不断延续, 文章也就有了非凡的生命力。

进了城后, 玛莎积极工作, 目标是做一个优秀的打字员。在这里她结识了多诺万.安德森, 并与他交往密切。通过交往, 使玛莎有了一些改变, 他学习城里人哪样打扮, 交际能力也大大提高。多诺万介绍她进入殖民地的中产阶级社交圈。她很快就融入了这种新鲜、自由的生活中, 和圈子的人交往密切。可是不久她就厌倦了这种无所事事的生活, 特别是这个俱乐部内男人也将女性视为工具, 这让玛莎无法忍受。为了谋生玛莎想去做服装模特, 但发现老板利用职务之便大肆揩油;她又想去报馆工作, 可惜报纸作为言论机构却不敢讲真话, 只是让她刊发些无聊文章。她曾关注左派人物, 对她们颇感兴趣, 然而不久以失望告终。一九三九年, 二战前夕, 玛莎阅读报纸对当时的欧洲时局深感不安。

莱辛利用多种手法来表现任务的感情、思想以及心理的变化, 其中运用到了象征、自我剖析、内心独白、幻境乃至癫狂。作者认为她最为关注的是多变时代下“人类思想的变化, 人类对现实认知的变化”, 读者也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而了解人物, 体会到书中女性角色的成长过程, 以及她们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玛莎·奎斯特》主要描述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可称其为“成长小说”。作品透露出自传成分, 故事主角玛莎在很多方面都同莱辛相似, 其中包括性格、经历、思想等很多方面, 甚至包括她们第一任丈夫的姓氏问题, 一个是“诺威尔”一个是“威斯敦姆”, 都有聪明智慧之意。但莱辛本人认为不应过于关注自传成分, 而忽略小说的现实意义。她认为这本小说是“对人类良心的研究, 也是对集体关系的研究”, 透露出其在描述主人公成长历程之外, 尤其重视对主人公心里成长及生活中的社会因素的表现。这部小说篇幅巨大, 以这两个主题为中心, 依次将极具时代感的画面在我们眼前展现, 展现了莱辛多年来创作中不断探讨的问题。

主人公玛莎.奎斯特的姓蕴含深意, 意为“探索寻求”, 暗示其在人生中的不断探索, 以及对自我独立的不解追求, 紧扣小说的主题。主人公追求的独立体现在第一, 身为女性怎样摆脱与男性的从属关系, 与生育工具的命运;第二, 身为女性, 怎样主宰自我, 而不是被社会主宰。文章续篇当中, 对独立的追求表现除了作者的艺术信仰以及政治观。男女不平等也是一种长久以来的社会现象, 从这一点看, 这两方面是互相交织的。

小说中主人公玛莎的追求历程曲折漫长, 这也是她未预料到的。她是一位农场长大的单纯少女, 对现实社会的认知, 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来自于优质的想象和她从书本中获得信息, 她的追求其实并没有明确地动机, 而是始于她的性格, 以及时代背景, 这些问题注定她要脱离那让她感觉苦闷和无法适应的生活环境。

《玛莎·奎斯特》这部小说中, 常用梦境作为表现手法。梦境是人脑中潜意识存在的。用梦境来“说明人生, 预示未来”在玛莎的人生各阶段中, 始终有梦境贯穿着, 通过不同的梦境深刻反映着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展现女主人公在那样一个社会中, 她的坎坷人生经历, 以及情感体验。莱辛的描写深入到主人公的潜意识, 描述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同时也揭示了其潜意识思维, 让读者更能深刻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产生心灵共鸣。

莱辛认为她人生中最幸运的事, 是她有过一段非洲生活的经历, 这段经历让她有了与以往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向她很多作品那样, 《玛莎·奎斯特》的创作背景也是非洲社会, 素材是莱辛的亲身经历。在这部小说中, 莱辛通过对玛莎极具现实意义和代表意义的命运, 反映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起到了思想启迪和教育作用。从结构上说小说缺少严谨, 文笔流畅但有所拖沓。英国文学界女作家很多, 但能及莱辛这样致力于关注女性命运, 强调女性意识者实在占少数。她使女性文学脱离了长期亚文化的处境, 她不仅为英国文学, 也为世界文学增添了一抹亮色。

摘要: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曾获诺贝尔奖, 其作品最引人关注的是她对女性的描写和对她们生存的关注, 尤其是她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在《玛莎.奎斯特》这部小说有充分体现, 以下文章将对多丽丝.莱辛、后殖民女性主义以及多丽丝.莱辛的《玛莎.奎斯特》这部小说做一次较为深入的解读。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玛莎·奎斯特,后殖民女性主义

参考文献

[1]王群.论多丽丝·莱辛“妇女政治主题”小说[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9) .141~143.

[2]张和龙.多丽丝·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N].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39 (1) .87~90.

[3]向丽华.试论多丽丝·莱辛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基本特征[J].湖北社会科学, 2006 (11) .135~137.

[4]肖丽华.后殖民女性主义文学研究[J].文学教育 (下) , 2012 (12) .14~17.

上一篇:管理提升对企业的效应下一篇:动物疾病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