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主义(共12篇)
后殖民主义 篇1
一、后殖民理论简介
后殖民主义认为,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后殖民理论是对殖民主义的批判与反思,该理论深受福柯权力话语理论的影响,吸收了文学批评、社会学、哲学、政治学等研究成果。该理论代表人物是赛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他们认为,被压制的非主流的弱势文化,为了消解自己地位的边缘性,可以对占主导地位的强势文化进行改写,这种改写涉及话语权力,价值批判,文化策略,政治经济等众多方面。
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
在后殖民话语理论中,主体性,其主要概念是:个人或群体自由、自主、自动地发起行为、发表言说、行使权力的能力。中国有几千年的佛经翻译历史,期间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视自己为文化强势力量,利用翻译这一文化传播手段,根据本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对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进行过滤,加工。以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为例,著名的翻译家包括支谦、玄奘、鸠摩罗什等,将儒学道家的本土意识形态融入于浩瀚的佛经翻译中。到了唐代,玄奘充分运用省略法、补充法、还原法等多种翻译策略加工佛经,最终博得梁启超所推崇的“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的盛誉。佛经译者们除了在语言、概念层面上进行操纵与改写外,有时还需按照统治阶层的政治、宗教、道德等实际需要,在众多的佛经中仅仅选择有利于巩固主流价值与意识形态的佛学典籍进行翻译。这些都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一种改写,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下译者的主体性。
三、翻译策略的选择
1、韦努蒂“阻抗式”翻译策略
后殖民语境中,译者常面临着双重身份的困惑,译者在文化翻译中如果只诉诸本土策略,则不利于其在不同文化之间的架桥目的;另一方面,译者又面临着被异化的危险,成为他者发出异质声音的传声筒。为了挑战西方翻译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归化法,韦努蒂在其所著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阻抗式”即异化翻译策略,通过这种翻译策略,从而使目的语读者和译者不再受制于强势文化的文化限制。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可以成为反殖民化的一种途径。具体来说,他呼吁英美翻译家在选择翻译文本时,多选择与英美主流价值观有差异的外语文本,并在翻译中保留这差异,让占世界文化主流地位的英美文化也真正接触到来自于异族文化的不同的价值观。
2、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
霍米·巴巴是三大后殖民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巴巴看来,殖民者与被殖民者这两种文化并不是截然二元对立关系,往往存在着一个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就叫“第三空间”,这是空间是两种文化特质的文化杂合体,其中话语的意义和文化的差异均能在这个“第三空间”内部得到解释。他所强调的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相互渗透的状态。同时,这个空间超越了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使得俩种文化差异能够和谐共存,而文化差异反过来又会影响这个“第三空间”的建构。霍米·巴巴认为翻译既不属于原文也不属于译文,而是介于两个空间的通道之间。
四、对我国翻译研究的启示
受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翻译领域出现了盲目排斥西方翻译理论,主张翻译的“中国学派”。胡德香认为,中译英应以英语读者的接受为准则,不能纯粹以中文为衡量标准,否则这实际上依然是自我中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东方人应当改变“自身东方化”的误区,而不应自认为是被言说者的弱势文化群体。受后殖民主义世界大气候的影响,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相对于西方主流文化国家难免呈现出弱势的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本土文化已经“被殖民化”了。中国的翻译理论既要反对盲目崇拜西方理论,也要避免妄自尊大,应该积极参与对话,采取交融、对话的态度。中国的翻译理论家可以借鉴巴西,印度在发展本国翻译理论上所做的努力,借助于本土文化或历史典故,从而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翻译理论。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已成为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文对后殖民理论及其翻译理论进行分析,旨在对后殖民翻译理论有更深刻认识,以期对我国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翻译,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Cf.Bill Ashcroft,Gareth Griffiths and Helen Tiffin,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al Studi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pp.8-9;
[2]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3]蒋林:《后殖民视域:翻译文化与译者的定位》,《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149页。
[4]王东风:《帝国的翻译暴力与翻译的文化抵抗:韦努蒂抵抗式翻译观解读》,《中国比较文学》,2007年第4期,第82页。
[5]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20页。
[6]蔡新乐:《后殖民状况下还有翻译吗?》,《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4期,第44页。
后殖民主义 篇2
(华南农业大学 珠江学院,广东 广州 510900)
摘 要:《2012》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2009年拍摄的大片,至从发行之日起观众给予了很多评论,并且人们常常从美国价值观和生态主义等角度出发去欣赏它。本文作者另辟蹊径尝试从后殖民主义理论去解读,期望发现和揭示殖民主义和西方帝国霸权主义气息。对它的重新解读,期望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和文本的真正文学内涵。关键词:《2012》;罗兰·艾默里奇;好莱坞;后殖民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212-02 纵观当今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大多都习惯于从美国价值观念﹑文化以及生态主义等角度去欣赏和探讨电影《2012》,很少人从殖民主义或后殖民主义角度去解读。如果我们细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作品中所体现的殖民主义话语和西方帝国霸权主义气息。因而,当我们用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去鉴赏这部大片《2012》时,就能更好地了解这部巨作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真正的内涵。
一、《2012》与后殖民主义
《2012》,又名《2012-世界末日》,它是由美国著名导演罗兰·艾默里奇2009年拍摄的大片。它是继《哥斯拉》﹑《独立日》﹑《后天》﹑《史前一万年》之后又一卖座电影,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电影讲述了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杰克逊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被称为是《后天》的升级版,总投资超过2亿美元,当然票房也相当可观,被誉为“美国史上最具卖座电影之一”。《2012》是一部优秀的灾难性电影,取材自神秘的玛雅预言。这部电影大致讲述的是杰克逊带着孩子去黄石公园度假,却发现曾有美好回忆的湖泊已经干涸了,而且这个地区也成为了禁区。在这里,他偶然遇见了查理,查理说出了玛雅预言,即地球将毁灭,人类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为了求生,杰克逊带领他一家逃离洛杉矶,前往查理提到的方舟。在寻找和前往方舟的路途中,杰克逊一家经历了很多生死考验,并且也亲眼目睹了许多可怕的场面,如大陆崩塌后没入海洋﹑里约热内卢耶稣像倒塌﹑洛杉矶地震后变成大裂谷﹑海啸卷起航母砸向白宫﹑海啸淹没喜马拉雅山脉﹑海啸席卷冰岛﹑拉斯维加斯被有毒火山摧毁﹑夏威夷被喷涌的岩浆变成火海﹑梵蒂冈被夷为平地等。最后杰克逊一家随着方舟到达了所谓的“人类希望之所”。
后殖民批评家霍米·巴巴说:“一种新的英美民族主义正在迅速壮大,他的政治行为越来越炫耀他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对第三世界人民和地区的独立自主摆出不屑一顾的新帝国主义架势。”[1]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后殖民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相关研究应运而生。后殖民主义主要研究四个领域:(1)帝国文化(宗主国文化);(2)殖民地文化;(3)反抗帝国主义文化(抵制);(4)第一世界大都市与第三世界边缘文化之间的关系[2]。后殖民主义作品主要是描写后殖民时期前宗主国与殖民地人民之间各种各样的民族对立和微妙复杂的感情纠葛,间或也涉及前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内部的矛盾和争端,通过对所谓中心文化和边缘文化及其关系的描述,揭示殖民主义崩溃后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3]。张京媛曾经概括后殖民主义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时间上的完结:从前的殖民控制已经结束;另一个含义是意义的取代,即殖民主义已经被取代,不再存在[4]。两个定义相比的话,很多学者认为第二个含义是有争议的。如果说殖民主义已经消失不再存在,相反只是维持不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的话,那么我们所处的时代还未超越后殖民主义。
《2012》中充斥着后殖民主义话语和帝国主义气息,用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去分析和鉴赏这部作品,对我们理解《2012》有莫大的帮助。如对美国总统﹑俄罗斯商人的刻画都折射出爱德华?赛义德在其《东方主义》对殖民主义的解构和批评。同时它将折射出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意义,揭示出人们在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矛盾中,所产生出的国际漂泊感 ﹑无归属感﹑失落感﹑错位等。这恰巧也是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所关心和探讨的永久主题,因而我们在这里完全可以用后殖民主义理论来解读《2012》。
二、西方化的“中心主义”﹑“英雄主义”以及他们眼中的“东方主义”
《2012》赤裸裸地反映着西方化“中心主义”和美国拯救世界的“英雄主义”的美好幻梦。在《2012》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关西方强权话语和西方价值观念充斥在方方面面。如对美国的总统﹑俄罗斯商人﹑意大利总统等的大笔墨描写就折射出爱德华?赛义德在其《东方主义》中对殖民主义的解构和批评。赛义德在其作品中比较抽象地描述了“东方主义”的特点,他指出:“东方主义是人们在谈论有关东方问题﹑实物﹑品性和地区时的一种习惯性称呼,用‘东方主义’这个词的人会用一个词或是一个短语来标出﹑命名﹑指出,最后确定他说或所想的事物,这些事物因而也被简单地认为是客观存在。”换句话说,在赛义德看来,“东方主义”这个名称本身就是殖民逻辑的产物,这里的“东方”并非仅指地理位置,同时它还潜藏着深刻的政治和文化内涵。西方人认定每一种文化在价值上有高低之分,而价值高的强势文化必将合理合法地击败低价值的弱势文化,并取而代之。西方文化就是他们想象的“中心文化”,其它文化则处于“边缘”,东方人是西方人眼中的“他者”。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主流文化的优势极力排斥着弱势文化,为的就是营造和维持一种文化、智力上的优越感。
美国历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自己,建立其良好的国际形象。在电影《2012》中,美国就大玩其无私牌,不放过丝毫标榜自己的任何机会,最为明显就数美国黑人总统,其实就是代指现任总统奥巴马。美国向来就是扮演着世界警察的角色,而美国总统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世界警察。这位总统临危不俱,而且实事求是,救民众于灾难,与民众共患难。美国总统在得知灾难即将来临时,立即召集八国首脑峰会研讨对策,而别国没有资格;美国总统为了保持大国领导亲民形象,顾及国民情绪,坚持自己不上“诺亚方舟”,自愿同美国人一起共患难。这都着实体现了美国的“中心主义”以及“英难主义”情怀。就连影片中小说家前妻现任老公这个小角色,导演也不忘对其刻画,让其在逃命的过程中也扮演了类英雄的角色,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成全了大多数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美国统治精英从建国以后就野心勃勃、持之以恒坚守的美国梦想真实体现。总之,《2012》自始至终演奏的都是以美国为指挥棒的交响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来拯救其它第三世界国家,从而反映其“中心主义”和“英雄主义”。
钱和财富对帝国主义具有极在的诱惑。在金钱面前,他们除了贪婪,他们忘掉了一切人性的本性,爱情﹑友情﹑亲情都已抛之脑后,显现出人类千百种丑态以及千百狰狞的表情。
《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篇3
关键词:康拉德;后殖民;东方主义;属下
作者简介:易小暄(1993-),女,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硕士,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一、康拉德后殖民主题的社会根源
帝国主义对海外殖民地的扩张和掠夺深深地影响了康拉德的创作。他的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这一历史背景。康拉德创作的鼎盛时期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恰好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主要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加快了对亚、非、拉等地的瓜分,加大了对殖民地奴役和掠夺的力度。非洲本是世界上的第二大洲,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从十五世纪开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者相继入侵非洲。到1870年,西方殖民国家大约占据非洲全部面积的百分之十,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三十年,已进入了帝国主义的英法等国开始了抢夺非洲殖民地的狂潮。到二十世纪初,非洲除了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外,几乎都被帝国主义瓜分殆尽了。康拉德在作品中也暗示了这一点,如《黑暗之心》中殖民地国家的经济停滞不前,种族主义和民族压迫严重的现象。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信念也在悄然地发生着改变,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疑虑,于1890年刚果之行后加深了。在亲眼目睹了殖民主义对非洲惨无人道的剥削之后,康拉德在心中对粉饰得天花乱坠的西方殖民话语打了大大的一个问号。
二、后殖民主义分析
本文从后殖民角度,运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对《黑暗之心》进行分析。
(一)东方主义与《黑暗之心》
“东方主义”或译为“东方学”,原是研究东方各国的历史、文学、文化等学科的总称。萨义德认为它是一种西方人藐视东方文化,并任意虚构“东方文化”的一种偏见性的思维方式或认识体系。东方主义本质性的含义是西方人文化上对东方人控制的一种方式。在小说中,作者刻意将非洲荒蛮与丑陋的形象与西方文明与现代的形象进行对比,虽然也表达出对殖民主义残暴行为的唾弃,但始终展现出西方人以一种偏执的思维方式看待东方文明的不争事实。
文章伊始,马洛受聘时去见医生的场景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马洛的回忆中,医生对他进行了一些另类的检查,如量并仔细记录马洛脑袋的尺寸并暗示去了非洲西方人脑袋内部会发生变化,并且询问马洛的精神状况想得出从非洲回来后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变化情况。这些另类的检查即认为西方人去第三世界国家会产生一系列变化,热带神经衰弱的现象,认为非洲的落后贫穷使他们自身的高度文明与殖民使命而承受较大的精神负担。实际上,这些都是只是西方人对于东方的臆想,实际情况是就算是西方人去东方发生一系列变化也只是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或不健康的心理状况引起的。
此外文中的几处鲜明对比更凸显出殖民者眼中东方的应有之样,小说中非洲人的原始野蛮生活与西方文明生活的对比;非洲与西方自然环境的对比;非洲黑人与西方白人的对比。举例说明一下第三种对比,小说中,马洛在去非洲公司贸易站途中遇到的黑人奴隶与贸易站中光鲜亮丽的会计主管显示出鲜明的对比。沿路中的黑人衣不遮体,瘦骨嶙峋,脖子上套着铁项圈,马洛对他们的形容如黑色的人形、野蛮人、生番、流里流气等。相反,对会计的描绘却是出人意料的高雅精致、洁白、一尘不染等。除此之外,文中非洲女人与库尔兹英国未婚妻的有这鲜明的对比。作者对非洲女人的描写充满轻蔑,野性、浓妆艳抹、野蛮人、凶猛狂暴等,对其未婚妻的描述则是成熟、忠诚等褒义词。以上两种强烈的对比显示出作者对与东方文明的藐视。
(二)“属下”理论与《黑暗之心》
在20世纪初,葛兰西在他的《狱中札记》中提到“属下”一词。用来指欧洲社会的从属或边缘化的社会群体,主要指农民或无产阶级。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印度裔的澳大利亚历史学家古哈为代表的印度属下研究小组把“属下”的概念应用在南亚,尤其是印度的语境中,用来指“南亚社会中存在的从属群体的一般性特征,包括阶级、种族、年龄、性别、职务和任何其他领域中存在的受压制群体。”。本文将着重探讨的是《黑暗之心》中后殖民理论下的“种族属下”。
在《黑暗之心》中属下的范围限定于非洲土著居民。从文章中不难看出,凡事有关非洲的描写都是野蛮的、破败的,非洲土著都是蛮夷,称他们为“黑色的人形”,甚至都没有名字。文中的土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住在森林深处的黑人,另一类是为“文明人”服务的黑人。尽管他们两类有不同点,但是在马洛的眼中他们难以逃出黑人属下这个范畴。在马洛的描述中为“文明人”服务的黑人明显是作为比生活在森林中黑人更高一级别的存在,他们为殖民者服务,收取少量的铜线作为工钱,又不被提供食物,相反还受到殖民者的不屑。文中马洛一行人称呼他们为“食人族”可实际上这只是殖民者对他们的称呼而已,他们并不吃人肉。“当然。他们是带过一些臭掉了的河马肉”。另外马洛补充道“他们从未当着我们的面吃过”。马洛的话语可以理解为:他们可能在我们看不见的情况下吃,尽管他们不吃人肉,但是他们吃散发着恶臭的令白人们恶心的河马肉。这些黑人作为殖民者的雇佣者,也是船上的一员,但是作为属下,他们又尽可能去服从殖民者的命令。
在文中很明显的一点是黑人几乎是沉默的,他们甚少说话。他们仅有的几次说话也被描述成如动物般嚎叫而不是人类的语言。通读全文,文中仅有两处黑人的讲话。第一次是在航行去见库尔兹的路上,这也是第一次马洛表现出对黑人的同情。遇到野人的袭击,对比出了白人与黑人不同的应对态度“只剩下我们一个个僵在那里,姿势千奇百怪,愚蠢得要命,同时还在顽固地倾听那恐怖而过分的寂静。”而黑人的反应则是:“黑人们的表情则是警惕的,显示不出自然地感兴趣”。文中第二次黑人的发声则是传达库尔兹的死讯。康拉德用黑人来的口中来说出库尔兹的死讯意义重大,似乎只有这个被殖民者折磨到受尽磨难的种族才有资格宣告这一消息。
尽管文中有显露出对黑人种族的一丝同情,这是康拉德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抨击,但是他们的还是被描述成落后的野蛮的,没有权力发声的野蛮人、食人族,遭受非人般的待遇。
三、结论
作为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读者们对《黑暗之心》的感受褒贬不一。本文通过后殖民主义理论-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对这篇小说进行分析。首先对文章大致内容、写作背景进行了介绍,接着论述文中所用的理论来源及简介,然后具体分析了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斯皮瓦克的属下理论,揭露了殖民者否定了西方对与东方落后、野蛮的臆想,阐述了黑人在殖民者残暴统治下不能发声的不争事实。虽然文中鲜有几处流露出主人公马洛对殖民地人民的同情,体现出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抨击和否定,但这一主题似乎又难以概括康拉德全部的思想,康拉德在字里行间又维护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统治。在当时代的大背景下,康拉德还是无法跳出殖民者的眼光。
参考文献:
[1]解超群.《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西安: 西北大学.2010.
[2]刘辉.论斯皮瓦克的属下研究[A].北京:中央名族大学学报,2012:100-104.
[3]李文婕.《黑暗的心》的象征手法[J].重庆: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3:42-45.
后殖民主义下的《进步前哨》 篇4
一、作者生平与作品简介
约瑟夫·康拉德是20世纪著名的英国小说家。他年轻时是一名水手,曾随船游历过许多殖民地国家,因而对殖民地的生活有切身的体会。回国后他创作了一系列的航海小说和丛林小说,将他的所见所闻融入到作品中,揭露了西方殖民者的伪善,残忍和愚蠢地丑恶嘴脸,表现了他坚定的反殖民主义的立场。但在他的作品里却经常无意识地流露出作者作为西方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即作者的后殖民主义思想。所以有学者认为这正是他“殖民主义思想”的矛盾之处。小说《进步前哨》是康拉德1890年游历非洲后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两个白人被派遣到荒凉的非洲大陆上的贸易站负责收集象牙,最后一个被枪杀,另一个自杀的故事。
二、小说中的后殖民主义
2.1 后殖民的叙事视角
《进步前哨》的主体部分是凯亦滋和卡利尔在贸易站的生活。凯亦兹曾经在电报局工作过17年,但还是抛弃了那个职位,来贸易站为他的女儿赚一笔嫁妆。而卡利尔是从部队退役后成天好吃懒做,他的一位连襟对此非常恼火,于是想方设法帮他寻到这门差事。这两个来自文明社会的白人带着后殖民的视角来观察非洲,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和交谈都带有浓重的种族主义歧视。
在康拉德的小说《刚果日记》里有这样一句话“非洲是一块开放的土地 , 山峦绵延起伏 , 路况很好……非洲的人民热情好客” [1] 由此可见非洲人民非常的淳朴善良,并没有受所谓的“文明”社会的污染。然而,在小说中黑人被严重地丑化,作者忽视了他们善良的天性,而着重描绘了他们野蛮愚蠢的一面。在小说里,作者从来不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人类,而是唤他们“畜牲、动物”。例如 :贸易站里有时会来一些黑人进行象牙的生意,此时凯亦兹完全听不懂,但“他的圆圆的蓝眼睛看着他们,大声叫唤卡利尔说 :‘喂,瞧啊!瞧那个家伙——还有旁边那个。你看到过这样的脸吗?哦,有趣的畜牲!’”。[2]而卡利尔就会用很傲慢的姿态来观察他们,并给出评价 :“很好的动物。带骨头来了吗?……哼!他们太臭了!喂,马可拉!把那群牛赶到物神那儿去。” [2]小说中 , 黑人被描绘了西方人观赏的对象 , 是西方人凝视的对象和客体 , 而这种行为本身就体现了不平等的关系。因为它体现的是一种权力话语 , 一种意识形态压抑 , 一种种族歧视。这种观赏行为体现了《进步前哨》的后殖民主义思想。
在《进步前哨》中 , 这两个白人就是西方殖民者的代表。在他们的价值观里 :白人具有强大的种族优越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一切外族都是异类,是被欺压,被奴役的对象。而他们所从事的殖民活动是来拯救黑人们的伟大善举,是令人骄傲的进步事业。因此,在凯亦兹和卡利尔在看完几份来自国内的旧报纸之后心情非常愉悦和激动 , 报纸上 :“夸夸其谈地讨论叫做什么‘我们的殖民地的扩展’。说了许多文明人之权利和责任 , 传播文明这一工作之神圣 ,赞美那些到处奔走 , 把光明、信仰和贸易带到地球的黑暗地带的人的丰功伟绩”。[3]作为白人社会的产物,这两位缺乏独立思想的白人在看到社会对他们殖民活动认可赞美时不禁产生了无限的自豪和骄傲之情。他们希望自己能在这块非洲大地上有所作为并得到白人同胞们的认可。在他们得知贸易站上的黑人跑了时,凯亦兹的第一反应是大骂道 :“‘我简直不相信,我们关心他们,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 [4]卡利尔则嚷到 :“‘我才不在乎他们跟什么人跑了呢——这些忘恩负义的畜牲!’” [4]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自己就是比黑人奴隶更高一等的。自己愿意照顾他们就是最大的恩赐,他们反而忘恩负义,这就是最大的罪过。由此可见 , 西方人种族歧视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 不管他们身在何处,西方的价值观仍然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小说的结尾,两个白人不仅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反而都死于非命。这表明康拉德的思想水平已经超越同时代思想家。他敢于质疑处于巅峰时期的殖民主义,表现了他坚定的反殖民主义立场。
2.2殖民地人民的他者形象
马可拉是个地道的黑人,却是这个贸易站真正的负责人。他精通英语和法语,善于经营,可以说是欧洲殖民者的代言人。虽然表面上他得听从凯亦兹和卡利尔的指挥 , 但是实际上他更了解怎样为贸易站谋得更多的利益(这两个白人只是摆设而已)。同时 , 他经营贸易站的方式比两位白人更加有“效率”。贸易站收购象牙的生意不顺利,马可拉就与当地的人贩子做了一笔交易,将贸易站上的黑人奴隶们灌醉后换了一批上等的象牙。按理说,马可拉与黑人奴隶们是同胞,同样深受白人殖民者的压迫和奴役 , 彼此之间应该相互同情和怜悯 , 可是马可拉却残忍地将他们变卖出去 , 事后也毫无悔意 -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 , 一些来参加酒会的当地部落的黑人也被灌醉变卖了 , 其中的一位因酒醒后反抗而惨遭枪杀。事后,马可拉对于自己采用如此残忍的处置方式毫无悔意 , 当两位白人责备他偷偷卖走劳工们时 , 他申辩道 :“‘我为你 , 为公司,尽了最大的努力,’[5]马可拉镇定地说道。‘你为什么大吵大闹 ? 看看这个象牙。’”[5]“镇定”说明了马可拉的冷酷无情 , 而他也为自己行找到了很好的借口。贸易站的生意不好,为了免于上头的责难,他必须想办法搞到一批精美珍贵的象牙。他的价值观在他与凯亦兹的另一段对话中暴露得更为清楚 :“这可不是一般的交易啊。他们把象牙带来给我 , 而我则让他们从贸易站带走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他们带来的象牙又多又漂亮。没有哪个贸易站拿得出这样的象牙。那帮商人非常需要挑夫 , 而我们的那些人在这里根本派不上用场。账本里不会记载这笔交易 , 因此账面上毫无差错。[6]可见,他做这种事驾轻就熟,造假也不止这一次。此外,凯亦兹误杀卡利尔之后 , 整个人都崩溃了,可是马可拉却非常冷静,迅速帮他想到了解决办法,就是谎称卡利尔死于热病。这不禁使人联想贸易站的前任也据称是死于热病,但真正的死因就不得而知了,会不会他的死也与马可拉有关呢?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 :普通的黑人一味地服从白人的统治,卖力干活,最后还是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只有像马可拉这样彻彻底底向白人同化的黑人,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这也再次说明了在当时殖民地人民的痛苦与无奈。
三、殖民者形象的崩溃和他者形象的颠覆
小说的结尾凯亦兹和卡利尔发生了剧烈的争吵,他失手枪杀了卡利尔。之后,他很害怕,觉得自己杀害了在这非洲大陆上唯一的同胞。他精神恍惚,最后吊死在了前任站长坟上的十字架。至于他为何自杀,作者并没有明确告知。他究竟是害怕将来自己在这个岛上孤零零的一个人,还是害怕事情败露后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猜想,这可能只是凯亦兹自杀的部分原因 , 但不是导致他自杀的所有因素。在他们发生争吵之前 , 一直生活都生活在西方殖民者虚构的殖民话语里。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殖民活动是一项进步的事业,然而,随着事实真相的揭露和残酷现实的显现,凯亦兹一直坚信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彻底地瓦解了,以至于他的肉体也随之毁灭了。
小说里有段话是这样描述凯亦兹和卡利尔的 :“不是出于任何善意,而是因为稀奇古怪的需要,社会曾经小心照顾过这两个人,禁绝了他们所有的独立思想,所有的首创精神,所有的超越常规的事 ;是以违者必死的法则禁绝的。” [7] 在这里作者就暗示了凯亦兹自杀的原因。作为西方社会的合格公民 , 他们是不需要任何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一旦他们违反这条禁令,就会有生命危险。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凯亦兹的思想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他和卡利尔刚来到这片荒凉的贸易站时,还能够坦然地面对荒凉的环境和乏味的生活。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开始发生了变化,凯亦兹也开始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了。最先使他觉悟的是卡利尔对他的蔑视和挑战。当他们因为缺少食物而争吵时,后者极度地羞辱他。这些辱骂对自负的凯亦兹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凯亦兹在发现是马可拉卖掉贸易站上的黑人时,还大声骂他是“魔鬼”,“奴隶制是一个很坏的东西”。可见在凯亦兹的心中,自己是文明高尚的象征,马可拉是邪恶低等的动物,是无法与他相提并论的。可是现在卡利尔对他的指责让他突然领悟到原来他们都是一样的。甚至于自己在开枪杀掉自己同伴后,还要从这个低下的魔鬼处寻找同情和安慰。这让一向自傲的凯亦兹怎么受得了?于是自杀成了他最好的解脱方式。
四、结论
康拉德时期的英国正处于海外殖民扩张的鼎盛时期,整个英国社会都充满了自豪感和骄傲感。尽管他在很大程度上反对这种残酷的殖民方式,但是通过对《进步前哨》的后殖民主义的解读,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作为西方人不自觉所流露的种族优越感。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一体化促使不同文化进行交流和对话。运用后殖民主义批评的方法来解读西方文学作品里的文化殖民思想,使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完整的东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互补和平衡,加强东西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
摘要:康拉德的作品中总是以批判殖民主义为主题,但却经常无意识地流露出西方霸权主义的思想。本文拟从后殖民的角度来分析《进步前哨》,挖掘作者矛盾的反殖民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的思想。
《后殖民理论》读后感 篇5
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叙述的是后殖民研究的成就以及现在通常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作者重点叙述的还是来自这一领域内外两方面对后殖民理论的指责,主要部分一般都以其论点来排列,这种论点在政治上与占主导地位的新殖民知识体系交织在一起。这类指责总是声称,后殖民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学术机构,自然而然地就阻止它能够做出激进的有创见的文化分析。为了说明这些论点,作者讲到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对文化与殖民主义之间复杂关系所做的那种固有的分析模式,以此阐明后殖民理论产生的来龙去脉。
在接着的第二、三、四个章节当中,作者同时采用“细读”方法和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作者在这本书当中尽可能地评析有关后殖民理论的著作,弄清他们主要的前提,论点以及相互间的.关系。然后,在第五章当中,作者继续对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批评的其他领域之间新近出现的分歧重新作出评价。其实,在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书籍当中,我们了解到,现在后殖民理论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在更大程度上也是后殖民批评所遇到的,比如说,如何使不同的后殖民社会组合和利益与其所进行的各种批评实践协调一致,同时又尊重他们的历史文化特性,这样的问题就是他们二者都同时遇到的。所以,在这本书当中,可以看到作者不苟同罗伯特・扬的那种乐观态度,他称赛义德、巴巴和斯皮瓦克等人的著作是“历史著作的新逻各斯”,这些著作的传播会有助于开辟一个勇敢的文化解放的新世界。
其实,“后殖民”概念其内涵不定,近几年来一些评论家已经开始感到焦虑,这一概念可能有内变为一个被任意切割的分析结构的危险。正如作者在书中得出来的结论一样,问题在于“后殖民”这一概念常被变动以适应于不同的历史时刻、地理区域、文化身份、政治境况和从属关系以及阅读实践。所以,很多人就把某些地区,时期,社会的政治构成和文化实践看做真正后殖民是否正确产生了日益热烈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其实,在一些学者或者是研究人员来看,现在有不少的研究人员甚至用“后殖民”这一概念来表示一种在政治上介入殖民史和现代新殖民时期强制性现实的基本的共谋模式。关于“后殖民”这一概念,作者持有的是一种比较质疑的态度,以至于在书当中,作者对于这一部分研究的标题都是“质疑后殖民”,因为作者认为,若是后殖民批评先已被主要理解成调解、挑战和思考在国家、国家、种族和文化之间经济、文化以及政治上主宰与从属的关系,那么,它依然可以多少看作是一系列不同的解读实践,因此,作者认为,他所说的那种主从关系显然源于近代欧洲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历史,同样还继续存在于现代的新殖民主义之中。《后殖民理论》这本书当中,主要是纯粹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和分析了后殖民这一概念的实践,换句话说就是“后殖民理论”这一理论的语境研究,实践分析和政治运用分析等等。
后殖民主义 篇6
关键词: 3D电影;《阿凡达》;后殖民主义;解读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7--01
电影《阿凡达》( Avatar)是好莱坞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于2010年执导的一部3D 科幻电影,它以高超的拍摄技术和完美的画面带给观众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影片中导演将思想性和技术主义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运用高超的3D 技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梦幻般的奇观。
一、电影《阿凡达》概述
《阿凡达》以地球与“潘多拉”星球为故事背景,叙述了在遥远的未来地球资源将枯竭之时,人们企图侵占有着丰富资源的潘多拉星球,但潘多拉星球环境却极其危险不适合人类生存,人类的到来也扰乱了潘多拉星球上的土著居民——那威人的正常生活,引发了一场地球人与潘多拉人关于生存权的斗争。故事的主人公杰克是一个可以控制经地球人和那威人DNA 混合后而克隆出阿凡达的被地球派去潘多拉寻找矿物元素的实验品,他在潘多拉星球上被卷入了当地土著争取生存权的战斗中,在与那威人的交往中他遇到了那威族人公主妮特丽,妮特丽交会了他在潘多拉星球生存的各种技能,在相处中他们相爱,在地球侵略者入侵潘多拉企图将那威人赶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时,杰克幡然醒悟,他通过控制阿凡达带领那威人与地球掠夺者进行斗争,最终战胜地球侵略者,将他们赶出潘多拉,恢复潘多拉星球原有的宁静。
二、电影《阿凡达》中的后殖民主义解析
1、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
后殖民主义是于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学术界兴起的一种具有政治性和文化批判性的学术研究,它通过否认主导叙述的角度来批判的研究西方国家的殖民历史, 以阶级、性别、种族为参照系, 对不同历史时期西方的殖民手段进行分析,研究西方中心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如何对殖民地国家进行文化侵略。 因此,我们说后殖民主义也可以被称为后殖民批判主义,整个后殖民主义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批判意识,它以批判的视角对殖民地国家、民族以及个人的身份进行一一确立,并对西方各派文化批评思潮进行拓展和反思,使西方帝国主义的霸权文化更为合理化。
2、电影《阿凡达》中的后殖民主义元素分析
(一)剧情设置中的后殖民主义
在影片《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那威人就如同美国社会的印第安人,他们在自己的星球上过着宁静的生活,而地球殖民者的到来打破了潘多拉的宁静,地球殖民者的掠夺和杀戮将那威人的家园摧毁。电影《阿凡达》的剧情设置是美国典型的后殖民主义影片西部片的变形,像美国白人入侵印第安人居住的美洲大陆领域一样,以拥有文明与智慧的地球人抢占潘多拉星“野蛮人” 的土地为叙事主线,通过二元对立的叙事手法, 为观众展现了西方后殖民主义时代的血泪史。
(二)人物塑造中的后殖民主义
在美国西部电影中,受西方殖民主义文化的影响,影片中的美国白人基本上是兼犯罪者与犯罪后自我醒悟的人。在电影(阿凡达》中,导演卡梅隆也延续了这样的人物塑造方式,犯罪者是以迈尔上校为代表“坏白人”,他最终自食恶果将生命终结在亲手发动的殖民战争中。而主人公杰克作为“好白人”的代表,起初也是披着伪善外衣的殖民者,他亲身参与地球人对那威人家园的掠夺和摧毁,但在与那威人的相处中,正义的良知使他幡然醒悟,勇敢杰克运用自己的智慧征服了那威人的神鸟,成为了那威人崇拜的“魅影骑士”,他开始带领那威人反抗地球侵略者,最终成为了拯救潘多拉星球和那威人的英雄,与那威公主妮特丽一起留在了美丽富饶的“潘多拉” 星球。
(三)造型的后殖民主义
在电影(阿凡达》中,导演卡梅隆在造型上也体现了后殖民主义元素的渗透,影片中“那威人”代表第三世界,他们是地球殖民者眼中的野蛮人,那威人都有一条长辫子,这个长辫子是神灵和动物相互沟通的工具,这让人不禁想起在殖民主义时期,西方殖民者对中国清朝人的长辫子以pigtail( 猪尾巴) 称呼,以此来侮辱和丑化作为第三世界人的中国人。
(四)文化扩张中的后殖民主义
对殖民地进行文化上的侵略是殖民主义的一大特点,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中,殖民地的文化是一种野蛮的不文明的文化,殖民者要用自己高贵的文化将其取而代之。在电影《阿凡达》中,地球殖民者对潘多拉星球的那威人进行了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掠夺的同時,也对那威人的文化进行了殖民侵略。话语权是后殖民主义理论基础,通过对殖民地进行语言入侵,使殖民者实现了主导的权力。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掌握代表了对一种文化的认同。
三、结语
电影《阿凡达》是一部典型的、宣传西方文化的具有后殖民主义色彩的影片,它以独特的意识形态、叙事语言和全新的叙事模式向弱势种族倾销了一种帝国主义意识形态,是一部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后殖民主义影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分析《阿凡达》这部电影,有利于让观众对影片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和西方殖民主义历史进行进一步挖掘和反思。
参考文献:
[1]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浅析《喜福会》中后殖民主义 篇7
关键词:身份认同,后殖民主义,重新构建
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作为美国华裔文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于1989年, 出版她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 受到美国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和赞誉, 众多著名报刊也纷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谭恩美因《喜福会》而一举确立了其美国主要作家的地位。有人认为谭恩美在主题上延续了华人女作家特别是汤亭亭的传统, 描绘了母女两代人所代表的中西文化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的心灵程;有人认为小说的成功是因为满足了西方读者对古老、神秘、富于异国情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心。然而, 不可否认的是, 《喜福会》探讨了华裔妇女在西方霸权文化下被边缘化, 最终经过不断找寻和实现自我的努力, 走出窘境, 重新构建自我身份。
一、身份认同
“认同”源自英语的“identity”, 中文又译为“身份”。作为一个术语, “认同”原本用于心理学中, 在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松的研究中, 认同指的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在经历了年轻时的危机之后得的东西, 认为个人认同深藏于人的潜意识里, 挥之不去。换句话说, 认同指的是一个人个体人格的统一性和持续性, 或一个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是一种个人认同。只有在社会的构建类似于个人的人格或性格时, 认同才会被运用到集体之中。对于像谭恩美这样的华裔美国人或族裔散居者而言, 认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涉及到了族裔散居者安身立命的基本问题: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将归向何处?作为居住在宿主文化圈里的边缘人, 或少数族裔, 认同已经成为区分“我们”和“他们”的标志。谁属于某一个共同体, 谁不属于这个共同体, 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 如何在周围的环境中定位自我, 这是陷入错位之后的华裔美国人的共同困惑。母亲们来自旧中国, 是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由于山隔水阻的地理因素和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古老的中国文明体系是一个相对封闭内向型的文化, 并逐步形成以家庭伦理为核心、家族家庭观念极强的“聚合型”行为模式。《喜福会》中的母亲们喜欢群聚, 家庭观念极强, 把自己封闭在华人的生活圈子里, 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 并本能地拒绝美国主流文化。
二、身份丧失
《喜福会》由16个表面看上去各自独立而实际上却紧密联系的小故事组成。故事从母亲们的叙述开始,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们带着美好的愿望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不远万里来到美国, 然而自称为文化熔炉的美国主流却并非那样的宽容。书中的一位母亲英英到了美国, 就丧失了原来的身份, “名字没了, 生肖也由虎变成了龙”。英英嫁了美国白人, 身份变了, 可她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美国的认可和接纳。在入境口, 由于美国法律不允许美国白种公民与华人的通婚, 移民局官员不知道如何“处理”她, 英英竟然被扣留了三个星期, 最后以“难民”的身份踏进了美国。到了女儿一代, 二十多年后的美国法律中的种族歧视痕迹消失了, 在制度上对异族文化也宽容多了。然而, 这一切并未消除美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移民母亲的女儿罗斯自以为是地道的美国公民, 不容质疑地肯定:“我是美国人。”可正是由于她的华裔身份, 是“少数民族”而被白人男友的父母拒之门外。丧失了原有的身份, 在新的环境中又找不到应有的位置, 被边缘化的移民母亲及后代共同沦落为种族上的“他者”。华人在美国属于少数民族, 被推向远离主体文化中心的边缘, 而作为华裔女性, 她们在白人男性主宰下的世界, 其处境更为艰难, 不仅受到种族的歧视还要受到性别的歧视, 沦落为性别上的“他者”。
三、母女在美国的身份重建
母亲们把自己封闭在华人的生活圈子里, 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 是一群生活在美国的中国妇女, 而女儿们积极地融入到美国生活中去, 信奉美国人的信念, 对母亲们所重视的大家庭观念十分冷淡, 她们都尽早地脱离了父母的约束, 走出了大家庭, 她们是一群有着中国人的模样, 内壳完全美国化的美国妇女。四位女儿和四位母亲之间的冲突, 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母女两代在不同的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所形成的生活准则。作为第二代华裔的女儿们, 他们不甘心像母亲一样生活在主流世界之外, 极力渴望融人主流文化, 想尽办法去适应、去同化。罗丝在母亲极力反对她和泰德约会时明确地宣称自己是美国人;琳达为了让自己的眼睛看上去像西方人就把两边眼角往中间挤。女儿们为融入主流文化费劲心思:吃汉堡包;拒绝讲汉语;用英文名字;嫁给母亲们嘴上常讲的“外国人”。尽管如此, 她们仍然被生活在其中的美国文化视为“他者”、“异类”, 在美国人眼中她们仍然是“中国人”。女儿们难免不产生身份困惑:“我们到底属于哪里?”E·D·赛义德曾说“一切文化都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 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性的, 混成的”, 尤其是移民群体文化。现实要求女儿们重新去审视中国文化和她们的身份之间的关系。女儿们虽然没有受过正式的中国传统教育, 但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和长期的耳濡目染, 这些传统还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们的生活和思维, 她们骨子里中的“中国性”必然引导她们去关注她们身份中的中国部分, 去寻找她们的中国根。随着女儿的成长, 在她们经历了生活、婚姻、事业的挫折而成熟后, 她们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有了更为客观的看法。于是, 美国化了的女儿们逐渐醒悟, 对母亲、对中国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无论她们的行为举止多么的美国化, 她们还是华裔, 身上有着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
《喜福会》中的母女两代人都经历了从认同单一文化到认同两种文化混合体的心理过程。霍米·巴巴说“身份决不是先验的, 也不是既成的, 它只能是永远向着总体性形象接近的一个难以把握的过程”。在小说结尾, 女儿们意识到, 只有了解中国文化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保持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她们寻找身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谭恩美.喜福会[M].程乃珊, 严映薇, 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9.
[2]王裕秋.近二十年来美国华裔文学的崛起[J].外国文学研究, 2000, (1) .
[3]吴前进.美国华侨华人文化变迁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
西方后殖民主义与翻译研究初探 篇8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意义,局限
0 引言
后殖民研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 涉及到多个领域, 如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与硕果累累的的后殖民研究相比, 后殖民翻译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 但其独特视角和犀利的批判性已引起了翻译研究者们的注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迅速发展, 成为翻译理论研究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 并在各国的翻译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使人们对翻译研究有了新的阐释和研究视角。
1 后殖民主义理论概述
后殖民主义 (postcolonialism) 是二十世纪80年代末在西方文化界和文化理论界异军突起, 并逐渐走向中心的最新理论思潮之一, 是二十世纪后期影响力较大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学术流派之一。作为一种理论批评话语, 后殖民理论首次将西方对东方进行文化殖民的事实及后果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 将研究中心从文本形式转移到文化政治批评上来, 显示了一种新的动向 (张京媛, 1999) 。“后殖民主义”是起源于殖民主义经历及殖民主义终结之后的一种文化状况或文化研究状况;关注反映在语言、文化、法律、教育、政治等等方面与群体身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尤其关注所有类别之间的差异性, 而对在绝对净化的基础上对复杂问题采取简单化的解决方法表示怀疑 (D.Robinson, 1997) 。
从时间上讲, 后殖民主义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关涉重心是全球现代化以来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 因此它崛起和形成的基础,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第一世界中的学术思考, 二是正如罗伯特·扬 (Rovert Young) 指出, 第三世界里反殖民主义的写作, 法农 (Frantz Fanon) 为其公认的代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阐释者包括萨义德 (Edward Said) 、斯皮瓦克 (Gayatri Spivak) 和霍米·巴巴 (Homi Bhabha) 。自二十世纪中叶至今, 后殖民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 以法农 (Frantz Fanon) 1952年出版《黑皮肤、白面具》一书为起点;第二, 以萨义德于1978年出版《东方主义》一书为标志, 后殖民主义广泛引起了东西方学术界的争论和重视;第三, 是进入理论建设阶段, 后殖民主义思想开始渗透到社会学、国际学、比较文学、种族、性别研究、文化人类学、艺术、戏剧等领域 (王宁, 2002) 。
2 传统翻译研究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2.1 传统翻译与后殖民主意翻译研究的不同。
传统的翻译研究认为翻译是在不受任何外界干扰与影响的真空条件下进行;原语文化与译文文化完全平等;作者与译者完全价值中立;语言透明;意义是通过语言规律设定;所以译文与原文是可以完全可以等值的。而意识形态、价值观、传统文化等这样一些问题从来未纳入我们传统翻译研究者的视野, 就必然使他们走向一个误区:一味地追求“忠实性”和“等值性”。与传统翻译研究相比, 后殖民主义翻译关注更多的是译本产生的外部制约条件, 通过文本翻译来揭示历史与权利的关系、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从而重新书写历史。后殖民翻译研究是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翻译实践的过程, 认为不同的文化间存在着权利差异, 关注隐藏在译本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的权利斗争和权利运作。
2.2 后殖民主义翻译视角下翻译策略的选择。
第一, 归化与异化。后殖民主主义理论家认为, 翻译是帝国主义进行扩张的工具。他们对殖民地作品随意进行增删或篡改, 这种归化式的翻译没有忠实于原文。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翻译作为帝国主义对殖民地人民进行精神控制的工具。在翻译题材方面霸权文化为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选择的待译文本往往是传奇或惊险等题材的作品, 这些通俗作品可以引发愉悦却不可以生成批评。而这些译本所引入的英美价值观念会培养出西化的、无视本土文化的读者群, 他们不自觉地经历了思想“被翻译”的过程。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属于解构主义 (王东风, 2002;陈德鸿、张南峰, 2000) , 他将翻译中语言层次的讨论提升到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 (王东风, 2002) 。在1995年的《译者隐身》中, 韦努蒂将归化、异化的翻译策略植入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历史等大背景中, 考察从十七世纪到当代的西方翻译状况, 发现在英美文化中外国文学的译入通常采取归化的策略, 即采用通顺、流畅、自然的英语进行翻译, 译作不见翻译的痕迹, 译文而变得透明。韦努蒂还发现, 对译本的选择则尊崇的是欧美本土的美学标准。第二, 杂合化。“杂合化”指不同种族、种群、意识形态、文化和语言互相混合的过程。巴巴反对传统翻译理论研究中僵化的二元对立 (归化/异化) , 认为在二元对立的两极之间存在着一个“第三空间”。当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交流时, 双方如果不是在一个“第三空间”进行“谈判和翻译”的话, 是不可能获得相互理解的。 (Bhabha, 1994)
3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意义及其局限
3.1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意义
第一,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把翻译活动置于广阔的国际政治文化框架内进行审视, 注重蕴涵于翻译文本之中的权利关系和历史语境, 是翻译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领域进行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交流, 也使翻译研究这门学科获得理论深度和发展前景。第二,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解构主义翻译观的启发而产生的。解构主义翻译观提出, 原文取决于译文, 原文的生命不是取决于原文本身的特性而是取决于译文的特性。解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甚至认为:“翻译文本书写我们, 而不是我们书写文本”。即翻译文本不仅是原文内容的再现, 且影响和制约译者对文本的理解以及翻译过程, 进而影响译文最终的形成。这种理论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出发, 借用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观对翻译进行研究, 开创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高潮。
3.2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的局限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在近年来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 但就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本身而言, 尚有很多问题值得深思。一方面, 后殖民注意翻译理论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翻译理论体系。虽有些国家如印度或巴西等国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了一定规模, 但因各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不同, 因此所构建的翻译理论也很难具有普遍适用性, 无法建立一种统一的翻译理论。另一方面,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权力差异的过分强调容易使第三世界人们产生对西方文化的敌视, 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对西方文化强烈的抵制情绪, 进而导致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自恋情结, 阻碍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有益交流, 不利于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
4 结语
中国翻译研究者在后殖民翻译理论的镜像中反观本土翻译问题时, 应该充分拓展阅读面, 既不能只看第一世界学者的趾高气扬的高谈阔论, 无意之中沦为文化霸权的同谋。也不能看第三世界学者的愤世嫉俗, 最终走狭隘民族主义的歧路。我们应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消化西方译论为我所用。对待西方译论不能硬套, 应该吞食掉殖民者的语言和文化, 为我们增加生命力, 以一种净化过的、改造过的形式适应当地人的需要。S
参考文献
[1]Bhabha, Home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M].London&NewYork:Routledge, 1994.
[2]Robinson D.Translation and Empire[M].Manchester:St Jerome, 1997:13-14, 115.
[3]陈德鸿, 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C].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4]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 2002 (5) .
[5]王宁.文学理论前言[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297.
后殖民主义 篇9
一、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与跨国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是“二战”后跨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由莱维特(Theodore Levitt)率先使用的“全球化”一词,实际上首先指向的是经济的全球化,即资本、商品、劳动力、技术、服务和信息日益加剧的跨国流动。相应的,全球化总是被理解为:一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普遍化;二是西方化或美国化,主要表现为所谓人类价值的普遍化,即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价值被视为人类的共同价值。[4]
如果将全球化进程的起源追溯至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与之伴生的则是欧洲国家全球性的殖民活动。在其极盛时期的20世纪30年代,地球上84.6%的土地是或曾经是殖民地。[5]作为一个历史现象与过程的殖民主义大致经历了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三种形态或者说阶段。如果说“二战”前殖民主义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非西方国家资源的掠夺,新殖民主义则主要是对人的劳动的掠夺,后殖民主义大致可以归结为对文化与精神的渗透。[6]当然,这三种形态或者三个阶段的划分,仅仅是对不同历史时期欧美国家的殖民主义策略、手段主要特征的描述。
新殖民主义是在旧殖民体系解体和非殖民化运动取得成功后,是西方发达国家对非西方国家实行间接统治的一种方式或者体系、制度等的总称,是殖民主义在新时期的继续和发展。[7]“二战”后,亚非拉国家蓬勃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使得殖民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政策,转而采取各种掩蔽的方式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控制、干涉与掠夺,[8]以维护其在原殖民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除了利用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以获取各种利益和借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活动以维持旧的国际分工,从而强化发展中国家作为原料产地、投资场所和产品销售市场的依附地位之外,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欧美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国际援助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与教育的控制和渗透,从而推行“西化”或者说“美国化”。[9]也正是在美国自“二战”后开启的国际教育援助的推动下,跨国高等教育才逐渐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形态。
据联合国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统计,1993年美国的国际援助金额达到创纪录的1,540亿美元,1994年大约在2,000亿美元。[10]但是,如果认为这种国际援助体现着欧美国家的人道主义那就大错特错了。1993年9月4日,路透社的一则报道就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的话指出,国际援助在发展中国家所能获得的财政收益要大一些,而发达国家的资金援助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谋取较高的利润。据香港《信报财经周刊》(1994年第4期)估算,美国20世纪90年代在亚洲投资回收率超过23%,是其在发达国家投资回收率的2倍。[11]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金融资本与政治力量不仅以一种共谋的形式将触角伸至世界各地以获取经济利益,而且由垄断资本控制的新闻机构牢牢控制着各种文化与传播媒体,使得主导这一进程的美国的价值观念、市场经济观念与文明在世界范围得以传播。[12]
至为关键的是,“二战”后,为了与前苏联在各条战线上展开竞争以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更是有意识地把教育援助作为保持对前殖民地影响的工具。[13]1946年,美国国会即通过《富布赖特方案》,决定将美国在海外的剩余资产用作美国学生和教授在海外讲学和研究的基金,并设立奖学金计划支持外国学生和学者到美国学习和从事研究。1958年,作为《国防教育法》通过的联邦教育资助项目,一大批高校现代外语教学和国际与区域研究中心建立起来,主要承担美国与其他国家互派学者进行教学与研究,以及培养外语与国家研究的人才。[14]进入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政府进一步尝试通过教育援助来培养那些亚非拉国家未来的掌权者,并把给留美学生提供“奖学金”看作是一种政治投资。1961年8月17日,在乌拉圭召开的泛美经济会议上,美国就提出以奖学金形式鼓励拉美国家学生到美国学习。[15]1961年9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外援助法》,确认了美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并提出要建立一个机构管理经济援助计划。[16]1961年11月3日,美国国际开发署(United State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USAID)得以建立,专门负责开展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援助工作。1951~1969年间,美国根据教育援助合同对来自75个国家的11,000名人员进行了教育训练,同时派出大量外援人员到亚非拉开展培训工作。[17]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开发署制定的教育援外战略从早期主要是为受援国学生提供奖学金转向与受援国的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如实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Higher 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HED)旨在为美国综合性大学和社区学院与受援国大学院校开展合作提供机会。[18]这些援助与合作计划的实施,不但是跨国高等教育早期的一种实施形式,也成为之后其进入教育服务贸易自由化阶段的一种主要形态。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国际教育法》,推动美国高校纷纷建立国际事务办公室,制定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19]当然,参与跨国高等教育合作的欧美大学,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供给不足和自20世纪70年代的高等教育财政紧缩带来的经费不足的局面。最初,他们以吸引更多的留学生为主要手段,这一举措确实为他们高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如1999年,仅英国79所大学外国留学生带来的收入就高达7亿英镑。[20]1993年,美国以研究生为主的高等教育出口贸易净收入约55亿美元,约为当年中美贸易总额的1/10。[21]由此,自20世纪80年代起,绝大部分跨国高等教育的输出国和地区在开展跨国教育活动时,开始关注的就不再是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援助,而是如何能够从中获利。
二、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兴起与后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尽管欧美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援助活动仍然频繁,但已经开始向教育合作和教育国际贸易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世贸组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不仅视教育为“市场购买品”,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产业的观念,为跨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合法依据,而且相信服务贸易的合理自由化将有助于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服务贸易总协定在高等教育领域更为关注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贸易投资。[22]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一系列双边、多边和地区性协议的签署允许各类教育产品和院校进入市场,从而“保证高等院校或其他教育提供者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建立分支机构,出口学位课程,以最少的限制授予学位和证书,在国外教育机构投资,为其国外风险投资聘任教师,不受控制地通过远程技术建立教育和培训项目等”。[23]
世贸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为全球范围高等教育带来了变化:一是促使各国教育开放,拉动教育的跨境扩展和资源交流,加剧高等教育的竞争与合作;二是为社会提供各种新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劳动力市场,使得人们对传统的学术资格、各种专业资格证书及终身教育所需的各种“产品”的需求显著增长;三是使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得到凸显,高等教育服务和产品的跨境流动加剧,形成了无边界、跨国界的高等教育市场,使高等教育机构也有条件像跨国公司那样在全球范围内结盟并提供高等教育“产品”。[24]
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从英国、澳大利亚开始,在推崇市场作用和贸易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和新公共管理政策主导下,其教育领域的变革就已经开始出现市场化的趋向:一方面是大幅削减教育财政,另一方面不仅开始对本国大学学生收费,而且对国外留学生也从提供奖学金转变为微额收费直到全额收费,并逐渐将留学生缴纳的学费看作财政创收的重要手段。[25]作为较早确立教育为服务贸易和创汇的支柱性产业国家的澳大利亚,为打开国际教育市场,成立了若干或官方或非官方的专门教育推广机构。如,1969年成立的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IDP)在全球19个国家设立办事处;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基金会(Australia Internationa1 Education Funds,AIEF)则在海外有近40个办事机构;1993年成立的国际教育司(Australia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AEI)在18个国家设有海外办公室,代表澳大利亚政府就教育培训相关事宜和其他国家进行谈判协商。[26]进入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还为大学的跨国办学活动提供直接的财政支持。1994年,澳政府投入104万澳元,支持26所本国大学与印尼、泰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高校共同开展26个试验合作项目。2003年预算中,又专门拨出1,040万澳元,以保证和提高澳大利亚高校跨国高等教育活动的质量与水平。[27]基于教育服务贸易理念的跨国高等教育的推广,确实给澳大利亚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据统计,1993年,澳大利亚的教育出口收入达30亿美元,2000年,高等教育的年收入中更是有10%来自海外留学生学费收入,比1999年增长19%。[28]
可见,借助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协议框架,发达国家的跨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更为隐蔽的经济掠夺手段。而且,也正是通过长达7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和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运作,欧美发达国家才基本实现了其新殖民主义战略到后殖民主义战略的转变。尤其是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最后协议第一次列入关于知识产权的条款,使此前多次引发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冲突的知识产权问题,以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形式在世界性贸易协议中确定下来。[29]
应该说,后殖民主义既是发达国家新时期殖民行为与活动构成的历史现象和过程,也是对其殖民策略的概括性分析与描述。作为发达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后在世界贸易组织主导下的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进程中逐渐兴起的殖民新策略。后殖民主义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在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时期积累的超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高举“普遍主义”的大旗,在全球跨国教育、文化活动中,广泛推销其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观念,力图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国家、民族及其文化纳入一个由强势国家和民族及其文化所控制的同质的世界文化之中。[30]换句话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是以资产阶级人权、民主、自由等为灵魂的“文化殖民主义战略”。[31]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实际上基于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欧洲殖民主义在亚非拉国家的殖民历史及其造成的种种后果。而且,其理论话语的注意力也转向了文化认同的问题。[32]就其对教育领域的意义而言,后殖民主义理论主要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全世界推行其知识产权、高科技垄断和文化渗透进行揭露和批判。或者进一步说,后殖民主义认为,在实行以文化殖民为核心的殖民战略时,发达国家更多地是通过精神和道德诉求,影响、诱惑和说服发展中国家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制度安排。[33]
正是在后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战略转向主导下,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渗透与掠夺更具隐蔽性,或者说是隐藏在将发展中国家也深深卷入其中的教育服务贸易和跨国高等教育活动之中,以至于一方面所谓的具有普适性的资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等核心价值观与文化,通过日益扩大的教育贸易逐步扩展到发展中国家的教育体系、制度与课程教学内容之中;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不仅因处于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劣势而损失了人力资源和经济利益,而且很容易忽视发达国家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力对其未来发展可能带来的损害。
三、中国应对后殖民主义时期跨国高等教育的策略选择
应该说,作为世界现代高等教育的源头,欧美大学的历史传统和对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声誉影响,是强大的教育服务输出能力的保证。实际上,自地理大发现后,大部分非西方国家都有过被殖民的经历,其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和社会都是按照西方模式被重建起来的,并普遍采用西方大学范式来建立和发展其高等教育。这就为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谋求高等教育、大学的跨国合作带来了便利。也正因此,在跨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合作活动中,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是主动或被动接受一种自身无法主导的学术系统,包括教学与科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正如阿尔特巴赫(Altbach,P.E.)指出,“第三世界的大学”是一种“殖民机构”,因为“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建立在某种西方模式上,反映着西方体制下的多种价值观念和组织形式。在许多情况下,教学语言用的是外语,很多教师曾在国外受训”。[34]
由于曾经同样有过被殖民的经历,作为第三世界理论的提出与倡导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在应对欧美国家推动跨国高等教育进程中,始终都保持着谨慎的态度。1993年,原国家教委下发的《关于境外机构的个人来华合作办学问题的通知》就提出,中外合作办学要坚持“积极慎重、以我为主、加强管理、依法办学”的原则。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虽未明确提出原则立场,但第一条就明确指出,制定该文本是为了加强管理、促进教育发展和教育对外开放,并提出了“扩大对外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由此可见,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原则立场经历了“慎重开放——促进开放——扩大开放”的变化。[35]2001年,中国加入WTO,在签订的《服务贸易具体承诺减让表》时,虽然也承诺有限开放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和其他教育市场,并允许中外合作办学,允许外方获得多数拥有权,但同时并没有承诺给予外方国民待遇,也不允许外国机构单独在华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36]
当然,由于重视教育的传统,加之在就业与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地位上优势明显,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尤其是接受得到国际认可的海外大学提供的高等教育,业已成为当下中国民众的普遍要求,也成为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内在动力。为满足普通民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中国政府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为更好地吸引海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入中国,特别是鼓励一些具有国际声誉的知名大学在中国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2010年12月,教育部指定北京市、上海市等省市以及12所部属高校作为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试点地区和学校,以探索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与此同时,毋庸置疑的一点是,中国固然要积极应对国际高等教育资源竞争与流动,借助国际上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来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但也必须时刻警惕,与跨国高等教育合作相伴而来的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隐藏在各种跨国合作之中的发达国家新的殖民策略。如何在融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既选择性地接受由西方国家确立的世界经济、文化与教育规则,又不丧失自身政治、文化、教育传统的主体价值,是摆在中国政府和所有中国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实际上,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教育机构的办学与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与水平,2007年4月,教育部即开始重点推进了“两个平台(监管工作信息平台与颁发证书认证工作平台)”和“两个机制(质量评估机制与执法和处罚机制)”的建设,将中外合作办学纳入更为制度化的管理系统之中。2009年,教育部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的评估方案,随后即根据具体的评价指标组织实施了对各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评估。持续的监管与认证工作的开展,对于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性和质量提高而言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但与此同时,还必须注意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等方面应强调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研究,应强调对隐藏其中的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甄别,形成有利于学生基于中国文化塑造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机制与途径。
后殖民主义 篇10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法国占领越南的最后年代里, 拥有十万五千亩橡胶园的法国女人艾丽安娜爱上了年轻的法国海军军官占。在与占短暂的爱情结束后, 艾丽安娜的养女越南公主卡美儿, 在与占偶遇后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 卡美儿在新婚之夜逃婚出走追寻她的至爱占。当卡美儿投身于独立运动时, 占也追随她而去。最后占回到越南被杀, 公主成了革命者, 他们的孩子被艾丽安娜带到法国抚养成人。
其实, 从影响力角度来看, “印度支那”比“情证今生”更具有片名意义。“情证今生”只是体现了爱情和亲情, 而这部影片却是包含了一部分情感的后殖民主义电影。光从“支那”一词就能明显感觉到那种赤裸裸的殖民压迫。以前, 只知道中国被日本叫做支那, 充满了被鄙视的意味。印度支那指的是越南这个法属殖民地, 所以在法国人的心中, 越南或者确切的说是西贡在他们心中有着别样的情愫。比如大家津津乐道的杜拉斯的《情人》, 还有《抵挡太平洋的堤岸》、《西贡小姐》、《字典情人》等等。镜头下那浑厚的湄公河、泥泞的道路、拥挤的人群、潮湿的热带植被, 都是西贡特有的情调。
这部电影将法国种植园主艾丽安娜, 越南公主卡美儿, 法国军官占三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和越南殖民地与法国的关系相对应起来, 形成一种隐喻似的蒙太奇。同是有关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电影, 相比好莱坞的越战片, 它没有大量的枪战和遍野的尸首, 用娓娓道来的波澜不惊的叙事方式却足以让观众痛彻心扉。这就是该部影片最大的魅力。下面就从身份的认同、他者的符号化塑造、看与被看三方面来浅析其中的后殖民主义意蕴。
身份的认同
在后殖民的语境下, 三个主角分别具有不同的文化身份。当然, 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文化身份都不可能是单一的、纯粹的, 而必然是双重的、混杂的。然而在某一个人身上所体现的不同文化身份的较量中, 必然会有特定的文化身份胜出, 从而决定了其身份拥有者的人生命运。斯皮瓦克认为, 被压迫阶级很难精确定义, 殖民统治者、本土精英与下层大众之间其实存在着一个广大的模糊不清的地带, 大众之间也存在性别、职业等完全不同的情形, 如此产生的意识也不尽相同。
女主角之一的种植庄园主艾丽安娜, 她是在越南长大的法国人。所以, 她的血统和她的成长环境给予了她双重身份的压力。首先, 作为一个纯正的法国人, 她的举止优雅, 拥有很多爱慕她的人。她是种植园主, 对她手下的殖民地劳动者是雇主, 所以就有了一种很严厉苛刻的雇佣关系。其次, 她又是在越南长大, 对越南有着深厚的情感。一方面, 她收养了好友越南王子王妃的遗孤——公主卡美儿, 对她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关心爱护, 这就影射了法国对越南的“剪不断, 理还乱”的关系。她对卡美儿的爱护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爱情, 这也足以体现出宗主国对殖民地的过度操纵占有。但另一方面, 她爱慕着法国军官占, 就像是一个殖民地女人对法国男人的崇拜与爱慕。这其中也映射出殖民地人们的变相的“臣属”。最终, 两人短暂的恋情告吹, 也就意味着越南始终要离开法国的掌控。其实, 艾丽安娜一直处于两种身份的较量之中, 她常常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 这就是她这个人物充满悲情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女主角越南公主卡美儿, 也是处于一种混杂的身份认同之中, 但最终她比较明智地看清了事实, 作出身份的选择。首先, 作为艾丽安娜的养女, 她操持着一口流利的法语。在养母的悉心教导下, 她也举止优雅, 还会跳舞。在那些法国人甚至越南人的眼中, 她是让人羡慕的。所以一开始, 生活在金丝笼中的公主还是比较依赖母亲, 喜怒哀乐都与她分享。她在一次枪击事件中误以为法国军官占救了她并爱上了她, 就像越南殖民地一开始也是惊现于法国发达先进的文化经济, 对法国有着深深的依赖。但在逃亡的过程中, 卡美儿开始看到了越南人民的流离失所, 正如电影中的旁白“沿途的景致通过她的眼睛像血一样地流入她的心底, 最终她心里装的是整个印度支那”。所以, 卡美儿义无反顾得走上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从此和母亲艾丽安娜分道扬镳, 也就意味着越南与所谓的母亲国法国分道扬镳。卡美儿最终的身份选择是革命者, 所以她就注定与养母、儿子的分离。卡美儿的本土文化身份的胜利也说明了被殖民地文化的不可战胜性。
殖民地的妇女普遍都有一种身份认同危机。在被西方殖民化的过程中, 妇女们丧失了主体的个性和多样性, 仅仅缩减为一个空洞的能指证为帝国主义和父权主义强大的反证。影片男主角法国海军军官占, 在其中代表的显然就是宗主国法国。占在影片中有两段感情, 一段是与艾丽安娜。他们之间的恋情就像西贡那潮湿的热带植被一样, 有着异域和浪漫的情怀, 但同时又很短暂。这就注定了越南一定会离开法国的殖民范围。另一段是与公主卡美儿, 这段恋情还有了结晶——最后随艾丽安娜去法国生活的儿子伊亭。这段爱恋就像西贡的重峦叠嶂和清澈溪流, 干净而壮阔, 但最终也因占离开革命队伍而被别人杀害, 可以说是无疾而终。这两段爱恋都是由于占的那颗追求自由的心, 在影片一开始他就放下狠话, “没有人能改变我的思想, 没有人, 甚至永生的亚洲也不行。”这就是法国作为宗主国对殖民地立下的统治宣言, 但最终的结局以占的死来表明法国以失败收场。
他者的符号化塑造
“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经过岁月洗礼后留下的“根”, 是一个时代风雨吹打后所保存的“前理解”, 是一个社会走向未来的反思的基点。处于中心之外的“边缘”地带的殖民地, 对宗主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上的依赖, 使其文化记忆深深打下“臣属”的烙印。在这部影片中, 有很多被符号化了的东西值得我们关注。正是被西方人符号化的东西才更具有后殖民色彩, 这就是他者的符号化塑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形态、仪式化的场面、殖民地风俗的塑造来展现后殖民主义的压迫与甘于被压迫。
首先是人物的言语的符号化塑造。在影片一开始, 艾丽安娜用鞭子抽打着一个殖民地劳工, 她说:“你以为母亲喜欢打自己的孩子吗?”那个劳工低着头, 答道:“你就是我的爸爸妈妈!”然后不停地磕头谢罪。这样直白的言语上的他者塑造就体现了殖民地人的奴性。
其次是动作的符号化。艾丽安娜在家中举办了一场宴会, 当她的父亲走出来时, 旁边跟随着一个越南女仆。不停地在给艾丽安娜的父亲扇扇子, 当老父亲播放唱片时, 女仆用惊讶的眼神看着唱片机。随后, 老父亲责令女仆赶快给唱片机扇扇风, 女仆满脸崇拜地给机器扇了起来。这里面积极主动的扇扇子的动作设计就体现了殖民地对宗主国的文化上的折服与惊羡。
在外貌形态上的符号化塑造, 最深入人心的就是艾丽安娜长屋的守门人老崔。老崔总是穿着黑色的长袍, 长长的胡须, 矮小瘦弱。他总是双手合拢在身前, 像个幽灵一样面无表情地看着一切。特别是当艾丽安娜与占在长屋里约会时, 总是切到老崔面无表情的注视。在占与艾丽安娜的父亲争吵时, 也不停切到老崔。在影片中, 老崔就被塑造成一个专门制作鸦片和有着强烈窥视欲的殖民地无能者的形象, 完全是他者的一种刻板印象。
宗主国从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与边缘国政治文化形成明显的二元对立, 在这种对立的权利话语模式中, 边缘国往往是仅作为宗主国“强大神话”的一个虚弱陪衬, 一种面对文化霸权的自我贬损。这种强权政治虚设或虚构出一种“东方神话”, 依次显示其文化的无尚优越感。出现最多的就是大量拥挤的殖民地贫困人流和破败衰落的场面。这样, 完全以他者的视角通过展现殖民地的落后衰败, 借此更加显示出宗主国的优越感。
任何后殖民主义的电影中都少不了仪式化的场面。记得《情人》中拥挤不堪的人行道上有各种衣衫褴褛的佝偻着腰的殖民地人们, 到处充斥着隆隆烟雾与嘈杂的声音, 只有一辆辆豪华的按着喇叭气宇轩昂地开过去的法国老爷车引人注目。在《印度支那》中的劳工验收地, 被点到名的殖民地劳工畏缩着走上前, 任由法国军官扒开嘴巴眼睛, 验收完又立刻佝偻着腰缩成一团坐下去。还有, 每次有殖民者出现, 身后总有一群殖民地的无知的儿童们的簇拥。在高大的法国殖民者体格下, 完全呈现出一种期待被解放被救赎的低三下四的形态。
其实, 最能体现后殖民主义的还是西方霸权视角下对殖民地风俗的展现。在萨义德看来, 东方向来只被看作欧洲的“他者”, 对于理性、文明、人道、高级的欧洲来说, 反常、落后、愚昧、低级的东方只是其文化的一个反面映衬。《印度支那》中有大量的殖民地人的流离失所的场景, 他们常常穿着破烂, 或狼狈地奔跑着, 或群聚席地而坐, 用手扒着米饭往嘴里送, 那一双双呆滞空洞的眼睛充满了畏惧。这完全是对殖民地生活风俗的一种讽刺。当卡美儿出生时, 接生婆用极度诡异的笑容说:“生的是男孩, 男孩好, 男孩比女孩还好!”除此以外, 影片中还特意加了一段中国官员邀请艾丽安娜父女两人参加宴会的场景。三位中国官员穿着末代的官服坐在类似演戏的台子上, 瘦弱的身体完全撑不起偌大的官服, 长长的胡须, 对着旁边的人一阵傻笑, 露出又黄又稀疏的牙齿。这种符号化的场面简直就像小丑一样充满了猥琐和病态, 这就是他者眼中东方的野蛮落后。
看与被看
看与被看在女权主义理论中被重点论述过, 而在男权社会中, 男性与女性相对时, 都是女性处于被看的状态。
《印度支那》中, 其实裸露的镜头不是很多, 唯一大面积裸露的就是卡美儿在街头暴力枪击时晕倒, 众人误以为她中枪了, 占解开她的衣服用布擦拭她的身体。于是, 卡美儿的身体就展现在占面前。卡美儿醒来后赤裸着身体紧紧贴着占, 因此对占一见钟情。按照劳拉穆尔维的观点, 这次裸露身体的被看有三个层次:一个是现场演员, 一个是摄影机, 还有就是观众。这个场面中的女性身体的裸露就像是殖民地越南的裸露, 卡美儿的被看可以视为殖民地越南的被看, 更是对占所代表的的宗主国法国的投怀送抱。
其实宗主国与殖民地就是拟化的男女关系, 殖民地就像一个弱不禁风的灰姑娘总是处于一种“被解救的状态”, 所以这时候往往就有一个王子般的宗主国出现并解救她。记得在好莱坞很早的一部电影《苏丝黄的世界》就完全能体现出来。该片中关南施扮演的角色是香港一个小有名气的妓女, 威廉荷顿是一个厌倦了办公室枯燥生活的工程师。最终来自西方宗主国的男主角解救东方弱女子于香港的破落脏乱之中, 对东方主义的误读者就制造了“看东方”或者“东方被看”的操作者。
《印度支那》中有一段非常有隐喻性的探戈舞片段。在艾丽安娜自己举办的圣诞晚宴上, 音乐响起, 她脱下外套, 露出黑色的礼服裙, 径直走到养女卡美儿的旁边, 一把握过卡美儿的手, 脱下卡美儿的外套, 露出白色的短裙, 两人就开始跳起来。从服装的安排上, 艾丽安娜的黑色长裙明显就代替着男人的黑色燕尾礼服, 以此来搭配卡美儿绝对女性化的白色短裙。从动作安排上, 艾丽安娜跳的舞步是男人的, 并且其中充满了强势。艾丽安娜一直盯着卡美儿看, 卡美儿有时侧着脸, 有时眼脸下垂, 处于被看方。在台词安排上, 艾丽安娜对卡美儿说:“我喜欢和你单独在一起, 在一间有烟窗的山屋, 像神话一样。”就像一个要追求心爱姑娘的男人的甜言蜜语一样, 亦或是想用温柔挽留住舞伴的心。而卡美儿却越来越心不在焉, 直至海军军官占的出现。在西方殖民者的心态中, 他们不但不认为侵略剥削了越南, 剥夺了越南的自主发展权, 反倒认为给这块蛮荒之地、给这个古老落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带来了物质的进步和精神的蜕变。但是, 反抗斗争不仅有群众性的武装斗争, 还有当地民族文化的抵制。这使法国殖民者认识到, 要征服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印支各民族, 仅用暴力是不行的, 只征服其国土还不够, 还要征服他们的灵魂。所以在这段探戈的设计中, 艾丽安娜这个拥有法国血统的女人硬是被赋予了宗主国这样的男性力量, 表面上两人的动作配合, 实质上早已貌合神离了。
一场看似平常的探戈舞, 实际上是整部影片的一个镜像。它把母女之间的微妙的心理状态、法国与越南之间复杂的政治与权力话语巧妙地传达了出来, 也是彼时法国和越南现实政治关系的寓言。随后剧情的发展, 证明了这是一场最后的探戈, 此后母女之间不可避免地走向分裂, 并且永远没有再在一起。这是巴黎当局的最后一场探戈。
影片的结尾也是引人深思, 卡美儿与占的儿子伊亭被艾丽安娜带回法国养大。最终, 卡美儿坚持走到了1954越南独立的日内瓦会议上, 伊亭前去看望生母, 但回来时他却告诉艾丽安娜并没有见到卡美儿, 他对艾丽安娜说了这么一句话:“大堂里很多人, 我想奇迹一定会发生, 一定会有人大喊我儿伊亭, 但结果什么都没发生。不, 你就是我的妈妈。”越南人的后代却叫法国人为母亲, 这是导演或者是西方人对东方最后的意淫了吧。
本片中的伊亭应该就是殖民主义中混杂性的具象显现, 不仅是人种方面的混杂, 更是语言的混杂, 意识形态的混杂。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统治与压迫并不仅仅是权力的单向运作, 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交织、难以严格划界和区分的。被殖民者通过带有差异的重复模拟殖民话语, 使之变得不纯, 从而进一步解构、颠覆殖民话语。6仔细想想, 殖民地的后代们确实普遍存在这种认知困境, 台湾或者香港的殖民地烙印, 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全根除的。
总结起来, 从殖民地人的身份认同的迷惘, 他者的符号化塑造, 还有看与被看的权利地位三方面的分析发现, 后殖民主义仍然深深扎根于影视文化的泥土之中, 完全从西方他者的角度来展示东方, 是东方主义作为西方控制东方所设定出来的政治镜像。萨义德在《东方主义》卷首语引用本杰明·迪斯雷里的一句话:“东方是一种谋生之道”。不仅西方导演以此谋生, 一些东方第三世界国家的导演也趋之若鹜, 似乎寻找到一条博彩之路——那就是靠着东方的猎奇民俗、仪式化的场景等等满足西方第一世界的优越感。这完全是一种面对文化霸权的自我贬损, 但通过对《印度支那》一片的分析可以看到:第三世界国家要做的并不是依然靠着自我贬损获得西方的暂时一瞥, 而是要打破二元对峙的东西方理论, 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 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面对东西方。虽然这一天现在看来还很遥远, 但正如影片中的卡美儿, 因为足够坚定最终还是走上了越南独立的日内瓦会议。所以, 东方也将会如此。
参考文献
[1]吕侠, 刘英波.后殖民电影中的文化身份认同研究.
[2]斯皮瓦克.在国际框架里的法国女性主义.
[3]萨义德.东方主义[M]三联书店, 1999 (05) .
[5]李正光.巴黎最后的探戈[J].天涯.2009 (03) .
后殖民主义 篇11
关键词:《鲁滨逊漂流记》;帝国意识;殖民主义
一、经济殖民活动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奴隶贸易与帝国意识中包含着经济殖民方面的内容,鲁滨逊在巴西积极参与奴隶贸易,可见其明显的殖民意识。而当他流落荒岛以后无法进行奴隶贸易,但是却进行着更大范围的殖民活动。例如:主人公把这座荒岛以及荒岛上的一切都当做自己的私有物品,并希望把这一切永远世袭下去。当主人公缺乏劳动力的时候发现了居住在岛上的食人族,于是,他希望得到土人作为自己的奴隶。终于,他救出了一个,并取名为星期五。而鲁滨逊自然而然成为了星期五的主人,并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星期五。而当荒岛上有了其他的人以后,鲁滨逊把他们当做自己的臣民,而自己是具有绝对控制权的国王。从这个角度来看,鲁滨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殖民主义者。
二、文化方面
当鲁滨逊就下星期五以后,对星期五进行了奴役和改造。星期五失去了人身自由,其思想文化也受到了改造,并逐渐变成了一位基督徒。通过武力鲁滨逊征服了星期五,后来鲁滨逊又拿出了步枪,让星期五感到惧怕,因此甘愿做他的仆人。当星期五臣服以后,鲁滨逊就开始对他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改造。而鲁滨逊善待印第安人和黑人前提也是他们都要臣服于鲁滨逊。在他的心中,自己是比印第安人和黑人更加优越的物种。他对星期五的改造是通过教育的方式进行的。在生活方面,鲁滨逊教育星期五穿羊皮衣服,吃熟肉,喝羊奶。让星期五摆脱食人生番的胃口和生活习惯。在语言文字方面,鲁滨逊迫使星期五接受并学习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他教星期五英语,让星期五学习文明礼仪。鲁滨逊教会星期五的第一个词语就是“主人”。而鲁滨逊把被他救出的野蛮人叫做星期五,以纪念这一天。他向星期五强调,以前的生活已经过去,是自己给了星期五第二次的生命。在鲁滨逊不懈努力下,终于将星期五改造成了自己希望的那个样子,星期五放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信仰,成为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甚至表示回到自己的部落以后会采用鲁滨逊的方式改造自己的亲人同伴。由此可见,星期五不但失去了人身自由还是去了民族文化。
三、宗教方面的殖民
在小说当中,基督教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对于进行海外扩张的殖民者来说,宗教起着精神支柱的作用。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每当主人公鲁滨逊遇到危险就会把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例如,主人公的圣经上写着:“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拯救你,你也要荣耀我。”、“我将永远,永远不会离开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每当自己面临麻烦或死亡时,他都会祈求上帝以寻求安慰并达到内心的平静。而在主人公的荒岛生涯当中,读经祈祷也是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自己的一切遭遇都是上帝的安排,在生病时他向上帝成人自己的罪行,并祈求主的庇护。似乎只要虔诚地相信上帝,上帝就回来拯救自己一样。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把基督教当做控制奴隶思想的工具。在鲁滨逊眼中,星期五属于还未开化的野蛮人,属于低劣的民族。所以鲁滨逊教会了星期五很多东西,当然也包括宗教知识。在他的指导下,星期五最终成为了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星期五具有自己的文化和信仰,而主人公鲁滨逊的行为无异于宗教殖民。他还认为所有的地方都应该放弃自己的信仰,并将基督教当做自己的宗教。以上说明了殖民者在进行经济和政治殖民的同时,还在进行文化和宗教殖民活动。
四、殖民主义的时代背景
殖民主义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物质和现实基础,18世纪的英国具有繁荣的经济和稳定的政治条件,英国的实力和世界地位不断提高,并成为了世界上最强的海军强国。英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逐步实现了环球探险的梦想。亚洲,非洲和北美大部分地区都是英国的殖民地。而英国盈利的来源之一就是黑奴贸易。这边是小说的背景。在此背景下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具有浓厚的早期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色彩。主人公在荒岛早期的进去精神正是资产阶级开拓精神的象征,体现了他们的殖民意识。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少年,他的身上就有朝气蓬勃勇敢无畏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资本主义进取精神的特征。他不甘平庸,渴望冒险。当他流落荒岛以后,就把这座无人居住的小岛当做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并把土著人星期五当做自己的奴隶,对星期五进行语言、生活信仰等全方面的改造。在殖民主义的背景下,小说中主人公的活动也具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特点。
五、小结
综上所述,小说具有浓郁的帝国意识和殖民意识,是当时社会以及世界形势的反应,也体现了作家心中的帝国意识和殖民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昕月.读解后殖民主义批评视野中的“殖民小说”——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5,08(08):87-88+91.
[2]王妮.英美文学中的文化意向对比分析——以《鲁滨逊漂流记》和《老人与海》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7(07):31-32.
后殖民主义 篇12
关键词:索尔·贝娄,《真情》,后殖民主义
1 引言
索尔·贝娄是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 他的多数作品都反映出犹太人在美国这个熔炉里的生活处境, 在美国文坛颇具影响力, 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97年发表的《真情》讲述的是哈里·特雷尔曼半个世纪的爱恋, 但是从侧面反映出以哈里·特雷尔曼和西格蒙德·艾德勒茨基为代表的美国犹太人在长期后殖民的影响下身心所受到的影响。这部小说虽故事情节简单, 但却反映出后殖民统治对美国犹太人的影响。
2 后殖民主义及其理论
所谓后殖民主义, 就是指殖民之后的殖民。殖民主义是指西方列强侵略其他相对弱小、落后的国家, 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外教等方面进行统治。而后殖民主义是继殖民主义之后对原殖民国家的一种文化殖民。后殖民可以解释为三层含义: (1) 用以指称曾经沦为殖民地而今已经获得独立的民族国家及其人民, 如后殖民国家、后殖民知识分子; (2) 用以指称对西方文化殖民的历史事实及其后果的研究、反思和批判, 如后殖民理论、后殖民批评; (3) 用以指称殖民主义时代结束以来的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如后殖民世界、后殖民时代 (张京媛, 1999) 。
后殖民主义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 萨义德《东方学》的发表标志着这一理论产生, 主要代表人物有赛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后殖民主义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结束后西方列强和原殖民地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后殖民主义文论的基本主题, 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后殖民的文学作品中既包括殖民地和原殖民地人们关于所售殖民压迫的文学, 也包括西方列强殖民过程与历史遗迹他们对于殖民地人民所持的意识观念。后殖民主义理论作为对一种文化殖民的批判, 主要包括对后殖民主体本身的剖析及身份定位、认识局限、文化冲突等方面的批判。
犹太民族虽然不是被殖民的民族, 但是长期的流亡生活使犹太人民散居在世界各国, 同样在美国, 犹太人也是弱势群体,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受到主流社会的影响, 因此, 也属于一种后殖民主义的范畴。索尔·贝娄的《真情》, 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通过哈里·特雷尔曼和西格蒙德·艾德勒茨基人物的刻画, 折射出美国犹太人的生活现状。
3 犹太人的特质
3.1 生理外表
小说中, 刻画了一个具有东亚神情的哈里·特雷尔曼。文中反复强调他的面貌结构, 一个圆脑袋, 一双圆鼓鼓的黑眼睛, 一张大嘴, 加上一个相对厚实的嘴唇 (宋兆霖, 2002) 。同样, 西格蒙德·艾德勒茨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两位主人公本应属于美国这个群体, 但是在白人为主的社会中, 他们的思想意识被殖民, 对自己究竟是谁, 是否属于这个社会产生了疑问。为了寻求身份的认定, 以两位主人公为代表的美国犹太人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除了面貌结构, 他们的身高也是后殖民主义很好的体现。众所周知, 犹太民族经历了长期的流亡生活, 大屠杀给犹太民族烙上了一个永久的印记。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生活在主流社会中, 受尽压迫与歧视, 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殖民统治。后期虽然犹太人成为了合法公民, 但是这种殖民之后的统治仍然存在。在新世界, 移民过来的犹太人经济上也受到影响, 经济欠佳使美国犹太人在生活需求方面不能满足, 营养不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小说中, 哈里·特雷尔曼和西格蒙德·艾德勒茨基的身高也成为他们一个重要标志。在美国这个高速发展的国家, 犹太人的经济一直受到主流经济形势的统治, 瘦小的身躯让犹太人有别于白人, 他们虽然是合法公民, 但是却始终是一个弱势群体, 在身份问题上一直倍受质疑。但是经过半生的探索, 两位主人公付出了极大努力, 最终摆脱后殖民主义的统治。
3.2 行为方式
生理外表只是美国犹太人表面上的特质, 深入剖析哈里·特雷尔曼和西格蒙德·艾德勒茨基, 行为方式也是犹太人的特质之一。
散居在美国社会的犹太人经过了历史的洗礼, 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扎根, 试图融入这个大熔炉中, 但是主流社会似乎并没有眷顾他们。白人对他们投来了异样的眼光, 这也使他们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保护行为。哈里·特雷尔曼刚回到芝加哥的时候, 面对外界总是寻找一些方法保护自己, 不想受到任何威胁。当西格蒙德·艾德勒茨基邀请他时, 面对艾德勒茨基的仔细观察, 脸变得防御性地深沉起来。在弗朗西斯举办的晚会上, 哈里几乎不和任何人接触, 这种强烈的自我保护行为归根结底是受到了后殖民主义的影响。在主流社会的影响下, 犹太人被白人的眼光隔离在外, 不禁使他们开始怀疑自己, 内心深处也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因此, 面对外界陌生的环境时, 自我保护的行为油然而生。同样, 同为美国犹太人, 不健谈也是哈里和艾德勒茨基的共同特征。无法融入主流社会让他们选择了沉默, 而这种行为特征的形成也与主流社会的无形统治有关。尽管生活在同一社会里, 但外界无形的压力使两位犹太代表感觉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 更使得他们不想与外界人交谈。久而久之形成了不健谈的特征。这样的特征是在长期的文化统治下沉积而成的, 不能否认后殖民主义确实对生活在美国社会中的犹太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3 思维方式
面对无形的统治, 生活在美国社会的犹太人思维方式也有着他们独特的特征。哈里和艾德勒茨基都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在弗朗西斯举办的晚会上, 晚餐时发生的事情老艾德勒茨基全看在眼里, 而这些事情哈里同样也观察到了。哈里将这些事情看作是一件类似于重返早期移民日子里的事情。由此可见, 早期的移民生活仍然历历在目。当哈里受邀和老艾德勒茨基讨论晚餐时发生的事情时, 艾德勒茨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这么说, 这一点你也注意到了 (宋兆霖, 2002) 。这样的敏锐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 而是长期以来受尽压迫的结果。流散在美国社会, 犹太人本想融入其中, 但是白人的所作所为让犹太人不得不察言观色, 长此以往形成了这样敏锐的观察力。此外, 善于归纳总结也是在后殖民主义影响下形成的。艾德勒茨基说过, 我喜欢你把事情归纳起来的这种方式 (宋兆霖, 2002) , 可见两位犹太主人公都是认可这种思维方式。美国最为世界强国之一在方方面面都影响着其他的国家和民族, 散居在美国社会的犹太人不仅在文化领域受其影响, 在思想层面也体现出来所受到的影响。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 犹太人开始深层地挖掘白人的想法, 不再是单纯地理解白人的话语神态, 更为重要的是想透过这些仪表找到他们所表达出来的深刻含义。这样的特点并非一日形成, 而是由于长期思想上的统治所形成。
4 结论
作为一名生活在异乡的少数族裔的作家, 想在作品中保持一种文化是不可能的, 因此他既没有盲目追求主流文化而忘记本民族文化, 也没有恪守本土文化完全抵制主流文化, 而是选择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的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在《真情》这部作品中, 经济和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美国犹太人衡量自身地位的标准。索尔·贝娄试图刻画犹太人哈里·特雷尔曼和西格蒙德·艾德勒茨基的东方的外表、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体现了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所受的排挤, 同时也体现了犹太人渴望进入美国主流社会的想法。索尔·贝娄的《真情》虽然故事情节简单, 但是透过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社会中的犹太人的生活环境, 文化的入侵让犹太人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生活在主流社会的白人却对此不闻不问, 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生活。索尔·贝娄下笔尖刻、犀利, 对美国社会上那些人情冷暖不遗余力进行抨击, 倒出来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上受到的排斥。笔者认为, 犹太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作为主流文化的白人文化不应对其进行排挤, 主流文化也应取其精华, 接受犹太文化, 实现一个理想化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后殖民主义】推荐阅读:
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09-09
后殖民主义风格10-20
后殖民主义思想06-03
西方后殖民主义08-06
后殖民主义文学10-11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06-04
后殖民主义与当代翻译理论研究论文10-27
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06-12
反殖民主义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