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视角(共7篇)
新型工业化视角 篇1
作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推出的一项新战略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从战略高度作出的正确决策, 它不仅全面体现了新时代、新形势、新条件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的要求, 而且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方面。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不仅是对农村现有问题的系统解决, 而且还是一个崭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与过去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所从事的农村建设不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正在实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提出的。鉴于此, 从新型工业化的视角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结合工业化进行分析
工业化一般是指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工业经济转变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它不仅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 (例如来自制造业活动与第二次产业的国民收入份额一般上升和从事制造业与第二产业的劳动人口一般也表现为上升的趋势) , 而且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250年左右的工业史表明:工业化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的关键因素,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的产物, 即一个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的现象, 这也是配第—克拉克定理所部分揭示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另外, 根据大多数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工业化应先从轻工业开始, 然后过渡到基础工业, 直至到重加工业的发展道路。但具体到中国, 情况却不相同。由于建国初期所处的历史发展环境的特殊性和当时对工业化不太正确的理解, 中国跨越了轻工业、基础工业发展的阶段, 采取了直接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而跨越的这两个阶段正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集聚并逐步完成转移的重要时期。中国跨越式的工业化虽然在短时间内提升了重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但却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 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其实这抑制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 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流动, 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 源自于刘易斯所创立的以现代工商业和传统农业作为分析对象的二元经济理论为指导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单方面转移的战略在实践中日益显示出局限性。同时, 这个时期中国经济也已经迈过了费景汉—拉尼斯等开放经济模型中的“出口替代点”, 而处于“转折点”前后, 也就是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型阶段, 实质上也是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转换阶段。从这个阶段开始, 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由于建国初期历史发展环境特殊性和当时对重工业化理解的偏差所导致的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 致使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往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年年递增的趋势。蓄积已久的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不仅阻断了工业化所要求的对简单劳动力流动的循序渐进性, 而且打乱了工业化过程中对复杂劳动力流动要求的循序渐进性, 再加上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狭隘动机, 所有这些不仅加剧了中国资源能源的紧张、弱化了环境的承载能力, 而且抑制了产业升级的步伐, 使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特征越来越明显甚至呈现出很强的“路径依赖”。因此可以说, 单纯借助于简单劳动力而缺乏技术集约和资本集约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瓶颈。
鉴于此, 党在十六大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具体要求便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但由于中国具有的长期以来“城市偏好”的非均衡发展模式导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新型工业化的实现形成的强有力制约这一特殊国情, 即便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中国仍将有大量农村人口。例如, 按现在城镇化速度, 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7%左右, 到时仍有6亿人口生活在农村。鉴于此, 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 中国必须关注农村的发展。否则, 农村将很有可能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衰败、落伍, 农村的现代化建设也将会化为泡影。为化解这一难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指明了破解这一困境的现实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讲, 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农村改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一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为实现这一目标, 中国应将新型工业化的理念导入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而不是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相脱节, 以便充分利用好新型工业化带来的新农村建设的新机遇,
二、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讲, 在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这是因为如果农民收入不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增加, 新农村的建设将会失去发展的奠基点和支撑点。相应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 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及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问题。具体来看, 在耕地和水资源方面,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和水资源较少, 而消耗较大。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与此同时, 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的趋势却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可以说,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对农业发展的制约会越来越明显。从农田水利设施来看, 目前, 全国大型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已不足40%, 工程配套率不足70%, 工程老化、年久失修、渠系不配套的问题十分突出, 全国8亿多亩有灌溉条件的耕地, 每年有1亿亩左右不能得到灌溉。从农业科技支撑方面来看, 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 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 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较低。当前,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到0.6%, 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以上, 发展中国家也都超过1%, 农业重大科技成果储备不足, 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较低, 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只有45%左右, 比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要低20%~30%;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 目前,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约3000亿元, 仅占总支出的12%左右。农业贷款只占全社会贷款总额的5%左右, 与农业增加值占GDP的15.2%的比重很不相称。农村税费改革后,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的投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在农民生活环境方面, 据联合国统计显示, 目前水污染已给人类造成严重伤害。在我国也不例外, 特别是农村地区, 还有3.2亿人口饮水不安全。 (1) 鉴于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来指导农业发展, 改变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为集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 即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为现代的农业生产方式。
1. 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向农业扩散、渗透, 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从而达到降低农村资源消耗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的复合阶段, 即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随着城市边界的拓展及农村边界的收缩, 在这个阶段上, 中国农业承受着包括资源和环境在内的各方面的压力。与传统工业化不同, 新型工业化主要体现在“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 中国可以利用新型工业化的这些理念来促进新农村建设, 就利用农业高新技术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 可从三个地方着手:首先, 中国可借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从而提高农业经营集约水平和增强耕地资源产出能力;其次, 中国应利用农业生物技术这一农业高新技术的核心来挖掘农业潜在生产能力, 在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 从而提高商品农产品的质量;最后, 中国必须运用以信息技术为特色的生态技术, 在有效监控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提高农民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的素质, 培育现代农民。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劳动力要素具有非同质性, 素质低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 素质高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条件。因此,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民素质的高低不仅能决定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而且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本质的内容和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关键所在。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现阶段农民受教育程度偏低, 整体素质不高,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资料表明, 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 而初中的仍占49%, 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其中不识字的或识字很少的占7%, 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 (2) 再加上农民受传统影响, 对市场经济等新的东西接受能力较低, 缺乏发展和创新意识。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有技能的农村青壮劳力都在外务工, 留守人员多为年龄较大或年龄较小的老人或儿童, 农民老龄化的趋势已现端倪, 我国农业将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鉴于此, 我们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重视科学和教育的理念来提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抓好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要大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 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 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二是加大对农民的免费技术培训力度, 这是培养有技术的新型农民的关键。必须大规模开展农民劳动就业技能培训, 农业科技人员要坚持走到田间地头, 分期分批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等的培训, 促进科学种田。另外, 教育部门应在切实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 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三是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具体地讲, 必须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加快完善农村文化设施, 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和“和谐乡村”的创建活动,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 并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3. 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对于推动新型农业产业化和增强农业的增长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农业产业化涉及到市场、加工企业、农户及科技服务等元素, 具体来讲, 它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加工企业为载体, 以农户参与为基础, 借助于科技服务这个手段, 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连成一体, 形成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 农业产业化是实施农村城镇化、农业市场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的突破点, 是农业驶入高速发展快车道的切入口, 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抓手。因此, 抓住了农业产业化, 我们就抓住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抓住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引擎。 (3) 相应地, 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就可得到平衡发展, 从而实现在农村生活并不代表可以降低生活质量的目的, 并进而减弱农村人口集中涌入城市的压力。传统农业产业化的弊端在于照搬工业和服务业的模式来经营农业, 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下, 造成了企业和农业争利的这一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 造成农民的利益受损, 最终的结果往往会阻碍农业产业化的更新换代。新型工业化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理念正好可以解决这一矛盾, 众所周知, 信息化可以把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 使相距很远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超越时空限制见面, 从而减少了众多繁琐的中间环节。在充分利用信息特性进行低成本传输和联络的基础上, 一个个有形的组织既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了效率, 又避免了农户成为市场风险的承担主体。另外, 信息经济还可以在对传统农业进行信息化改造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分工, 通过非农化,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从而大大增加中国农村地区实现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可能性。与此同时, 在信息化的条件下, 即使生活在农村, 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同城市人一样享受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4)
4. 借助于新型工业化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 有利于解决农业剩余向外转移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众所周知, 农业税的减免对于缓解农村社会矛盾、促进农村消费乃至于发展农村经济起到过一些作用, 但由于农业税在农民收入中的比例并不大, 因此, 对于减免农业税对于农民的意义不应高估。实质上, 农民收入持续的增加来自于农业剩余的增加。虽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农业剩余, 但由于价格机制的市场调节作用能导致农业剩余外溢, 因此, 它并不必然保证农民收入有实际的增长, 却有可能出现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众所周知, 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中, 当产品供给价格弹性很小或者无弹性时, 需求唯一地决定产品价格。根据中国农业的实际情况, 由于农业信息闭塞、生产的盲目性及因农业技术落后导致农产品的低质量, 致使中国农产品供给弹性低甚至某些地区农产品供给的无弹性, 再加上需求下降, 使得农业剩余持续外溢, 农民收入增长很慢。例如上世纪中后期以来, 中国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就说明了这一点。鉴于此, 中国农产品供给缺乏弹性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剩余数量的关键因素, 并进而成为影响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关键因素。要改变这一状况, 我们一定要以利用信息化为主要手段, 在随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的基础上, 适应市场对农产品的优质和多样化的需求, 从而增加其供给弹性。另外, 借助于信息化及时接收国家对国内外农产品的产需情况及绿色认证标准等整理分析后所发布的信息, 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 扩大其销售范围, 进而缩小市场价格机制的“剪刀差”, 减少农业剩余外溢, 也不失为增加农民收入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解读五中全会.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EB/OL].新华网, 2005.11.13
[2]朱玉, 李菲.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EB/OL]新华网, 2005.11.3
[3]匡国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径探析[J].理论月刊, 2006 (8)
[4]曹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理论导刊, 2006 (7)
新型工业化视角 篇2
新型工业化不仅客观上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同时还强调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世界工业史发展表明, 西方老牌工业国家曾经历了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化路子, 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中国作为后发工业化国家,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沿袭了类似的发展模式, 引发了的一种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不加以控制, 会有越演越烈之势。在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背景下, 富有远见的国家、组织和有识之士都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式。高新区作为一种区域产业集聚的新形式, 其在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科技创新, 探索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科学道路及加快地方政府统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方面, 越来越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因而, 构建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区域新兴产业发展载体,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区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必然选择。
二、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与新型工业化的协调性
1.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 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 正确把握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 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 以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极其丰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价值观。对于社会人,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科学地处理好人地关系, 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协调人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使人类和赖以生存的环境成为和谐共处的有机体。
(2) 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在生产过程中, 建立一种无废料、少废料的封闭循环的技术系统。在经济运行模式上, 运用经济运行机制刺激和鼓励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把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因素作为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在因素包含在经济机制之中, 人类的生产活动要集约地利用稀缺的自然资源。
(3) 基于长远利益的消费观。提倡合理节制的“有限福祉”生活方式, 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 而是一种健康绿色的理性享受, 既满足自身需要, 又不损害生态环境,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今后长远的利益。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进步的象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区域建设的始终, 科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支撑。因而,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2. 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统一
新型工业化相对于粗放型的传统工业模式而言, 不是简单地重视经济总量的增长, 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之要求, 并实现这几方面的有机融合与统一。生态文明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一门必修课。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真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1)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约束
马克思主义认为,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社会高效的物质生产和各种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自从工业革命以来, 人类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 由此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扰动。一方面, 资源供给约束明显。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因而构成了资源和环境对工业化的强约束条件。中国能源的短缺, 是能源利用方式同结构与资源禀赋矛盾的集中体现。如果中国试图继续实行西方工业发展的技术路线, 将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还将严重延缓中国工业化发展的进程[1]。另一方面,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约束条件。环境也是一种资源,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环境, 环境资源与其他资源有很大的差异, 具有特殊性。资源滥用的经济学意义是使用资源的成本高度外部化, 环境资源对于经济个体是可以免费或者低价格获得的, 价格机制的失效导致环境资源过度使用[2]。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状况, 带来了经济发展环境成本的上升, 降低了社会福利, 加剧了工业化的负面影响, 对工业化进程的约束作用愈加明显。
(2) 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统一
有人认为生态文明和工业化是不相容的一对概念, 工业化会破坏生态环境。然而新型工业化道路与生态文明建设不但不相矛盾, 而且还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相互促进。一方面, 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才能建成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另一方面, 也只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 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型工业化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导向的工业化, 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工业化[3]。两者的内在统一性具体表现在:
(1) 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的一致性。新型工业化道路, 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树立科学发展观,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人与自然和谐, 最大程度地满足公民的社会发展需要。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提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任务, 构筑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最大地给公民创造福祉。两者并驾齐驱, 共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2) 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相似性。生态文明建设走的是文明发展之路, 即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模式, 强调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走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的工业化发展路径, 这要求在实现工业化目标的进程中, 摒弃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重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和资源接续[4]。由此可见, 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前提下发展人类文明, 两者的前进方向有着相似的轨迹。
三、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
新型工业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的“指明灯”, 两者相互促进, 互为动力。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新型工业化是各类创新的基本途径, 生态文明引领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绿色环保的永续发展之路。
1. 加强环境保护是区域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手段
当前, 我国正处于加快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凸现。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区域发展的重大抓手, 贯穿经济发展过程。因而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
以环境保护推进新型工业化, 确保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致力于摆脱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综合效益低的传统工业化道路, 推动工业经济由规模型、速度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转变。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努力做到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与环境容量、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 促使新型工业化走上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之路。
2.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 强调3R原则, 即减量化原则 (reduce) 、再使用原则 (reuse) 和再循环原则 (recycle) 。把资源开发、生产、运输、经营、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经济和社会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资源再用”的闭环型物质流动过程, 使物质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充分的利用。循环经济是要解决有限资源和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低碳经济是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 是集中缓解CO2排放大幅度增长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和严重影响[5]。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了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化转向。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小, 资源和环境容量十分有限, 而快速的城镇化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这一切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构成了我国今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发展难题。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国际社会倡导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和实践模式, 它们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 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一些发达国家及我国实践来看, 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符合我国国情,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3. 技术创新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其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技术创新是工业化的源动力, 而环保技术的发展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国家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反过来, 生态文明建设又有效推动新型工业化。一方面, 环保技术的进步使得环境保护工作更为顺利地展开, 降低环境保护的成本, 从而提高效率;另一方面, 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是技术密集型经济, 大大推动集约型和智能型产业的发展。一方面, 要把环保技术的创新应用到日常生产当中去, 将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因而环保技术创新和应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意义, 其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促进作用, 体现了环保技术创新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它为两者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为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制度建设是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
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是用来规范和约束行为的, 其基本功能是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外部性。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靠强有力的的制度设计来支撑, 使其在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有序运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要建立起完善的区域环境规划、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维护等制度, 旨在通过正向激励手段激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抑制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生态文明制度的规范作用能够保障新型工业进程沿着“环境友好, 资源节约”的路径, 是新型工业化的这一种制度保障。从区域国土优化的视角, 通盘考虑开发的强度和密度。从区域整体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等多方面进行高新区的系统设计, 形成集国土资源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森林环境保护制度于一体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其中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个合理、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 可以强有力地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工业化。
五、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路径选择
1. 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
高新区是以产业的技术创新为动力, 以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目标, 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为手段, 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结合的区域产业创新载体。高新区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和社会经济现象, 是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6]。二十世纪50年代, 高新区以美国创办世界第一个专门化的科学研究公园即斯坦福研究园为起点, 相继得到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效仿, 世界各国把建立各类高新区作为加快自身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自1985年以来, 我国参照国外模式, 通过成立高新区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截至2012年, 已批准建立了105个国家级高新区以及数百个地、市、县级高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0多年前的1%左右提高到目前的10%以上[7]。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 不仅体现出创新能力强、投资回报率高, 发展潜能巨大的特点, 而且成为一些地方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载体, 借助于这个载体, 各类产业集群在此出现。但是近些年来, 我国高新区的建立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资源利用效率低、土地浪费、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反映出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缺失, 是不彻底的新型工业化。在世界其他国家, 甚至发达国家, 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高和高新区特色产业不断集聚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时有出现。如美国硅谷的地下储罐泄露导致地下水污染、日本有机溶剂废气排放导致大气污染、高技术工作人员亚健康比例较高等问题[8]。然而, 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在我国相对比较严重, 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担忧。一个普遍的现象是, 我国高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环境制度约束软化;重视经济效益而轻视生态效益;高新区土地资源浪费严重;高新区开发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等现象。一些地方政府, 以片面提升地方经济水平为目的, 盲目引进产业, 在承接产业转移上把关不严, 降低门槛, 使高新区输进了污染或产生了污染产业。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 成了各级政府必须面对区域发展难题。
2. 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我国高新区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 基本完成了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 已经进入成长的关键时期。园区的各项经济指标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 但高新区依靠资金投入和政策优惠的外延式增长已接近极限, 很难突破经济增长的规模收益递减。因此应该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重新审视高新区的发展问题。真正秉持“绿色开发、循环低碳”的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坚持不损害环境这个底线, 贯彻发展与保护并行、发展与绿色共进的理念与原则。高新区应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真正把依靠以产业规模为导向的发展思路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和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思路上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优化生态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控和预警系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是构筑区域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3.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高新区建设, 要贯穿“文明新区, 绿色新区, 科学发展”的理念, 首先是政府要转变发展意识, 建设高新区, 引进产业转移, 做好高新区的发展定位。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 在园区规划、招商引资、项目推介等方面, 要实行高标准严要求, 着力引进、建设形成一批绿色产业、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等主体, 培育公众理性自觉的生态危机、忧患意识、生态责任、生态道德等, 提高公众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价值取向, 使生态文明理念逐步融入到广大民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并产生感召力及认同感。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创建和谐生态新区的行动, 建立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高新区。
4. 优化生态产业体系
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 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逐步培育和建立有利于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产业体系。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实现高新区生态文明, 其发展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新区。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发展循环、低碳和绿色产业, 以环保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技术,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新区环保孵化器作用, 推广清洁生产, 建立严格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综合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第二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做到多产业协调发展, 相互支撑, 相互促进。加快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 重点推进区域产业的生态转型和结构升级, 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通过区域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技术创新和工艺革新, 推动产品生态设计改造。高新区应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府应严格制定入园标准, 完善企业清洁生产审核、IS09000、SO14000等认证环节, 强化节能减排, 促进传统优势产业的升级改造, 提升高新区竞争力。
5. 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控和预警系统
针对我国各地环境监测相对滞后, 制约和影响着环境保护水平的提高从而高新区环保监控缺乏力度的实际情况, 要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就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各地环保监测部门要集中力量加强管理, 严格控制检查, 加快和完善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高新区建设要抓住龙头, 强化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并进行硬性约束。明确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本系统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要把高新区环境保护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新区环保应急预案机制, 切实提高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预警能力, 形成科学的环保网络运行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
6.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
我国环境立法相对不足, 体系比较凌乱, 且各自为阵, 以致于我国的环境资源立法滞后。因而, 首先要从国家保护和美化环境的战略层面, 制定国家生态环境发展规划, 加快和健全环境立法。地方各级政府要强化“生态为政”的决策准则, 形成政府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生态责任感, 加强政府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的行政能力, 逐步促使各类企业增加责任意识。通过强化信息公开制度、拓宽信息交流渠道、扩大信息沟通平台等措施, 建立完善关于生态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 形成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我约束、公众依法监督的高新区生态文明“三位一体”的制度建设体系。在顶层制度设计上, 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主要领导人的绩效考聘机制, 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指标纳入考核体制, 还要改变以往的“GDP英雄论”, 建立科学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了“绿色GDP”考核机制, 真正从制度上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建立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
摘要: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不仅表现在目标的一致性, 而且体现在实现路径的一致性。高新区作为一种有效的产业集聚形式,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在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 环境保护是基本手段, 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 技术创新是重要手段, 制度建设是保障。文章认为, 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优化生态产业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控和预警系统、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是构筑区域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高新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姚聪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西北大学, 2009:62-64.
[2]任巍.资源环境短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学分析[J].理论探讨, 2006, (2) :63-65.
[3]李宏岳.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J].经济问题探索, 2008, (7) :155-158.
[4]高宜新.生态文明与新型工业化的辩证思考[J].绿色经济, 2010, (2) :96-99.
[5]王海飞.甘肃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1, 30 (2) :64-68.
[6]阎庆国等.开发区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7]张攀登.高新技术产业园生态建设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8) :96-98.
新型工业化视角 篇3
一、湖南省制成品的出口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 湖南省制成品出口由小到大, 由弱变强, 实现了质的飞跃。2011年, 湖南省制成品出口92.5亿美元, 而2006年只有47.8亿美元, 年均增长21.48%。2011年, 在制成品的出口中,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例分别为37.23%和7.85%, 而2006年只有20.50%和3.05%。
不过, 与同期湖南省GDP的增速相比, 与发达省市出口规模和结构相比, 湖南省制成品的出口依然存在不少差距。下面我们分别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 (RCA) 指数和竞争优势 (TC) 指数两种方法对湖南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
二、湖南省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状况
(一) 研究对象
由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代表制造业结构优化的象征, 同时也符合新型工业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本文将以这两大类产品为例研究湖南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法进行衡量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性, 本文用制成品的出口总额代表出口总额, 用公式表示:
其中, Xij表示国家或地区i某制成品j的出口值, 表示国家或地区i的制成品出口总值;表示世界某制成品j的出口值, 表示世界制成品出口总值。
一般而言, 如果RCA>2.5, 则表明该国或地区某制成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如果1.25<RCA<2.5, 则表明该国或地区某制成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0.8<RCA<1.25, 则表明该国或地区某制成品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0.8, 则表明该国或地区某制成品竞争力弱。
下面我们分别计算湖南省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RCA指数, 如表1:
资料来源:湖南外贸网进出口统计快报, 国际统计年鉴。
为方便比较, 我们再看看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RCA指数, 如表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商务部网站, 国际统计年鉴。
从表1、表2可以发现, 2006到2010五年间, 湖南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虽然有所增强, 但一直低于0.8, 可见其竞争力依然较弱。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这一段时间, 中国的机电产品却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 高新技术产品具有中度或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 运用竞争优势指数法进行衡量
竞争优势指数, 也叫贸易竞争力指数, 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 即:
其中:Xij为i国或地区j产品的出口, Mij为i国或地区j产品的进口, Xij-Mij为i国或地区净出口, Xij+Mij为i国或地区j产品的进口总额。TC指数取值范围为 (-1, 1) , 如果TC指数取值为 (-1, -0.6) , 则表明该商品具有极大的竞争劣势;如果取值为 (-0.6, -0.3) , 则表明该商品具有较大竞争劣势;如果取值为 (-0.3, 0) , 则表明该商品具有微弱竞争劣势;如果取值为 (0, 0.3) , 则表明该商品具有微弱竞争优势;如果取值为 (0.3, 0.6) , 则表明该商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如果取值为 (0.6, 1) , 则表明该商品具有极强竞争优势。
下面我们看看湖南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TC指数, 如表3: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湖南外贸网进出口统计快报。
为方便比较, 我们再看看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TC指数, 如表4: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中国商务部网站。
从表3、4可以发现, 近年来, 湖南省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介于微弱竞争优势到微弱竞争劣势之间;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基本上呈微弱竞争劣势。与此形成对照的是, 中国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直具备微弱竞争优势。
通过上述两种指数的衡量,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尽管中国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但湖南省的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却较弱。由此可见, 湖南省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具备优势, 需要大力加强。
三、增强湖南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加大“明星”行业的投入。“明星”行业是湖南省加快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其中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石油加工、炼焦、专用设备制造业这四个行业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 行业内均出现了有较强实力和声望的企业, 如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和中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石油加工里的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分公司。因此, 这四个行业应该是湖南省重点投入的主导行业。在发展过程中, 要注重用先进的新设备替换落后的旧设备, 提高行业的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和废物达标排放水平, 重点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 同时对于业内亏损多年的企业以及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要坚决关闭。
新型工业化视角 篇4
一、文献回顾
(一) 国外研究
Makun (1997) 立足于生产服务业的增长, 从竞争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外部化问题。其主要思想是, 面对不确定性, 企业会通过外购或者分包方式分散风险、将资源集中在最有竞争优势的环节, 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Falk and Koebel (2002) 认为, 影响生产服务业增长的几大要素有: (1) 服务和产品的转型; (2) 产品周期的削短; (3) 短期的顾客货物的生产正在取代大批量生产经营方式。Juleff (1996) 强调了生产服务业对于专业化生产的协调和控制功能, 贸易则有助于市场扩张, 进一步刺激了生产服务业的成长。Guerrieri and Meliciani (2005) 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角度上强调, 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 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 没有制造业, 社会就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Park (1994) 从分工角度将生产服务业的功能同分工和贸易的作用结合起来, 探讨了生产服务业促进竞争力提升以及经济增长的机理。Marrewijk (1997)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资源禀赋优势比较理论以及Markusen的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 考察了生产服务业、规模经济以及要素市场之间的一般均衡关系, 重点分析了生产服务业的分工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 部分学者开始运用投入产出法测度生产服务业的前后联系, 以便更好理解生产服务业在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国内研究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学者对生产服务业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顾乃华 (2005) 基于分工视角、高传胜等 (2005) 从降低区域交易成本的视角研究了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在不同地区不同表现的原因。徐学军等 (2007) 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共生理论, 对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共生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刘靓君 (2008) 具体分析了生产服务业发展的水平, 利用1997-2006年全国31个省 (市) 的面板数据, 测算了生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 结果表明生产服务业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周鹏余珊萍等 (2010) 从生产服务业与现代经济增长关系来分析生产性服务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丰志勇、何骏 (2011) 在对我国生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和发展空间分析的基础上, 对我国生产服务业的三种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二、文献评价及启示
无论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学者, 对生产服务业的研究更偏重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影响, 探究生产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缺乏结合本地特定经济情况的相关研究。基于收集的文献来看, 学者们偏重于研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而忽视研究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服务业。而事实上生产服务业作为现代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巨大。从理论上看, 对生产服务业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细化区域内部服务业发展的特点, 充实理论界对生产服务业发展的研究, 进一步丰富生产性服务领域的理论研究。从生产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发展的机理机制出发, 分析中原经济区生产服务业供给和需求能力, 将规范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同时运用生产服务业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满足新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研究生产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生产服务业理论地域特色的形成, 同时也有利于生产服务业发展研究的扩展。
三、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与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中原经济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要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 先进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目前中原经济区生产服务业发展存在不少问题, 如规模总量不足, 质量效益不高, 所占比重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体制机制创新等。《中原经济区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但是新型工业化依赖于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服务业的支撑, 生产服务业将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动力源泉。中原经济区要实现由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的转变, 就必须坚持新型工业与生产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国务院在对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 也强调加快发展服务业, 特别是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服务业。生产服务业为中原经济区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中原崛起。目前中原经济区生产服务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没有形成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体系。因此, 需要对中原经济区生产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生产服务业供给和需求能力, 剖析生产服务业发展的途径和重点领域, 探寻生产服务业促新型工业化推进的机理机制, 提出推动生产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摘要:基于收集的文献来看, 学者们偏重于研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而忽视研究现代服务业中的生产服务业, 而事实上生产服务业作为现代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巨大。本文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中外经济学界对生产服务业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基础上, 以中原经济区新型工业与生产服务业协调发展为切入点, 探索新型工业与生产服务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型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杜传忠, 刘英基, 孙晓霞.中国新型工业化区域差异及协同发展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研究[J].东岳论丛, 2011 (8)
[2]谢春, 李健.我国新型工业化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1 (4)
[3]谢春, 李健.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 2011 (3)
[4]卢华丽.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区域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8 (20)
新型工业化征稿内容 篇5
包括但不限于:
1 .信息通信与电力电子工业研究 (电机工程、测控自动化、电子及通信技术、电力工业、管控一体化等)
2.装备制造业研究 (机械、汽车工业、民用船舶工业)
3.新能源、新材料及其工业研究
回顾历史沉淀, 我们传承精华;
前瞻时代潮流, 我们锐意进取。
如果你是作者与读者:杂志将秉承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建立作者与读者来信.答疑解惑、不同见解争鸣等渠道, 期待您的投稿与对文章进行评论, 我们将对优秀的评论给予激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我们的期许。
如果你是专家:《新型工业化》杂志社正在优化编委会、审稿团队结构, 期待优秀的两化融合、智能工业科研工作者加入本刊审稿专家、青年审稿人才队伍以及编委会, 共同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伟大事业的发展。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目前, 杂志汇聚了一定的智能工业方面的专家, 对论文进行评审与指导。
如果你是企业家:《新型工业化》杂志将是您品牌价值真诚的实现者与开拓者, 期待成为您的战略合作伙伴。
咨询热线:010-53632707 ; 53632708
《新型工业化》征稿内容 篇6
包括但不限于:
1.信息通信与电力电子工业研究 (电机工程、测控自化、电子及通信技术、电力工业、管控一体化等)
2.装备制造业研究 (机械、汽车工业、民用船舶工业)
3.新能源、新材料及其工业研究
回顾历史沉淀, 我们传承精华;
前瞻时代潮流, 我们锐意进取。
如果你是作者与读者:杂志将秉承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建立作者与读者来信、答疑解惑、不同见解争鸣等渠道, 期待您的投稿与对文章进行评论, 我们将对优秀的评论给予激励。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我们的期许。
如果你是专家:《新型工业化》杂志社正在优化编委会、审稿团队结构, 期待优秀的两化融合、智能工业科研工作者加入本刊审稿专家、青年审稿人才队伍以及编委会, 共同推动中国新型工业化伟大事业的发展。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目前, 杂志汇聚了一定的智能工业方面的专家, 对论文进行评审与指导。
如果你是企业家:《新型工业化》杂志将是您品牌价值真诚的实现者与开拓者, 期待成为您的战略合作伙伴。
咨询热线:010-53632707;53632708
我国新型工业化路径探索 篇7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驱动,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十八大报告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是特指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并不是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传统工业化而言,是指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纵观世界各国工业化发展的历程,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一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工业化再信息化、重机械化轻就业、城乡严重对立、经济危机相伴随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二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曾经走过的重工业优先、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城市化滞后、过份追求高速度、片面强调自力更生、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差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与这两种传统工业化道路相比,我国现在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越性。
一是新型工业化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新型工业化对产业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地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强调边发展边治理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
二是新型工业化是在效率优先的同时,兼顾公平的发展模式。具体到我们国家来说,就是统筹城乡发展。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通过农村支援城市的方式来发展工业,城市通过工业产品剪刀差从农村获取了大量的资金。另外,农村为工业化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和资金。国家搞新农村建设,通过财政渠道流向农村很多资金,但是通过金融渠道把农村资金又吸引到工业化和城镇化来了。因为很多金融机构在农村只存款,不贷款,或者贷款的量没有那么多。因此,强调统筹城乡发展,让农民分享国家改革开放成果,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特征。
三是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的发展模式。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完成了工业化之后,进入信息化阶段,即是后工业化时代。而我们国家的工业化远没有完成,信息化又扑面而来,这也就决定了我国面临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那种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必然是工业化与信息化并举,通过工业化促进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相互促进的新路子。
二、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路径选择
(一)四化同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到2011年,全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达到了51.27%。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从“三化”同步到“四化”同步发展,比以往增加了一个“信息化”,非常好地契合了时代特征,这表明信息化已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信息化覆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同其他“三化”之间互相促进。关于如何以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陈辞建议,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信息互动和资源共享,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改善农民生活。“坚持‘四化’同步,必将促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大幅上升,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使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更显著。”当前,中国现代化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后半程,“四化”同步既符合现代化客观规律,也符合时代特征。“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效率,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有的地方把信息化理解偏了,以为信息化就是买设备。”新疆克拉玛依市市长陈新发代表说,“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管理,第二是标准,第三是数据,第四是软件,相对而言,硬件恰恰是最简单的。”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经济质量,促进工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信息化不是简单地买设备。要提高工业经济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还是要自主创新。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二)创新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围绕创新驱动,十八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创新必将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之源。“不创新就没有出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代表说,“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为我们企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创新是企业求发展、求生存的关键,现在时代发展非常快,没有长盛不衰的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否则就没有出路。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需求表达平台”,这为企业准确把握差异化的消费需求提供了平台。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代表说,科技创新是我们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战略选择。一些发达国家能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和他们始终引领科技创新不无关系。在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建设现代化、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引领发展。”
三、总结
【新型工业化视角】推荐阅读:
新型工业化水平05-26
推行新型建筑工业化08-25
绿色制造-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07-06
川南推进新工业化新型城镇化05-13
新型工业化及招商引资工作措施052006-30
2022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作总结05-30
徐华德县长在全县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7-16
构建新型工业经济体系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