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2024-10-09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通用12篇)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篇1

【专题地位】

注:“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备考时, 注意把本专题知识与第一单元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

2.考生要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中, 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中, 从当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感悟中华民族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认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考生要关注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 学会运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考点指津】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和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规模大, 存留丰富。

(3)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①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其中, 我国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古代,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②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各地文化各具特色又互相交融。③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即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 即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 不仅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而且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历久而弥新。

(2) 中国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②各兄弟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 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2)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6.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1)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它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

(2) 无论什么时期,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3)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 中华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7.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 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 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不是静止的, 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具体表现: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②新中国成立之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有:改革创新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主要措施)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考点拓展:

弘扬民族精神为什么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族精神, 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所以, 弘扬民族精神, 就要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②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 才能使一个民族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精神相结合, 才能生根, 转化为催生民族向上的不竭动力。

③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 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 弘扬民族精神就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统一起来, 并转化为我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高考回眸】

1. (2011·福建文综卷·27) “双百”人物 (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用自己的言行, 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他们的身上折射出, 在当代中国

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

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 人人践行

C.中华美德治国化民, 指引方向

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凝聚力量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中的关键词“传承”“升华”可知,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 历久弥新, A符合题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D两项表述错误;C夸大了中华美德的作用, 表述不科学。

2. (2011·江苏政治卷·21) 历史上, 东北流行二人转, 南方流行越剧, 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 如南京的白局, 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 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 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 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 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 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知识, 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题干中, “南剧北唱、北戏南演, 文化市场异彩纷呈”等信息, 体现了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以及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收、渐趋融合和繁荣, ①③④符合题意;②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为C。

3. (2011·山东文综卷·19) 2011年, 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活动, 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 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将我国的文化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增进世界对我国文化的了解, 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①④正确;②表述不科学, 且与题意不符;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4. (2011·海南政治卷·15)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①④说法错误。答案为C。

5. (2011·全国文综新课标卷·39)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 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 (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 。她一生救急扶危, 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 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 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 船工渔夫越来越多, 妈祖信仰越传越广, 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 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 (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 , 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 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文化交流。近年来, 到湄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 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2009年, 妈祖信俗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1) 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 说明为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2) 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 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本题是综合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主观题。第1问, 考生可从文化对人的作用以及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等角度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 要求考生提出建议,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 妈祖文化影响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 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了文化交流,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2) 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 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 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 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 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创新设计】

1.《中华世纪坛序》中写道:“大风泱泱, 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 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者, 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中华文化

A.包容并蓄 B.与时俱进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2.2011年8月1日下午, 辽宁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援疆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沈阳举行。来自全省40余所高校的125名赴新疆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 响亮提出“到西部去, 到基层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 正式开始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征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

①能促进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②直接提升了青年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 ③能够快速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面貌 ④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 (广东)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4.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于4月14至16日在海南召开, 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1) 结合材料, 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 “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5.被誉为助人为乐的道德楷模、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的郭明义, 是鞍山钢铁集团矿山公司齐大山铁矿采场公路管理员, 他“把雷锋的道路作为自己的人生选择, 把雷锋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梦想”。“30年来, 我经历了很多, 但我的信念一直很明确: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在鞍钢工作的20年里, 他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在工作中他总能顾全大局, 甚至不分分内分外, 心里始终装着集体、社会和国家, 先公后私, 公而忘私, 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公德大义。同时在工作中他总是锐意进取、孜孜不倦、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知识, 分析宣传郭明义的事迹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参考答案:

1.D 提示:“文明圣火, 千古未绝”“和天地并存, 与日月同光”, 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B 提示:②不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

3.B 提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由岭南文化的形成过程可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C、D不符合题意。

4. (1)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

(2)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 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统, 又是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

5.①“一个共产党员, 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需要任何理由”, 这充分体现了郭明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具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高贵品质。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 坚定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②始终把自己承担的每一项工作都看做是为党、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心力的机会, 同时在工作中与时俱进, 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等, 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操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宣传郭明义的事迹, 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 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④宣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有利于鼓舞千千万万的人们, 为实现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努力。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篇2

弘扬中华文化

——缙云县溶溪小学孝善文化建设侧记

“心行一善,思想更加光明;口行一善,言语更加柔美;身行一善,行为更加有利于他人。”“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走进缙云县溶溪小学,满园花香,书声朗朗,整座校园都被包裹在“孝善”的文化氛围里,无时无刻不在滋养人的心田。

近年来,缙云县溶溪小学大力开展以“孝善”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传承孝善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成功地激发了校园活力。

如今,校园文化建设花开遍地,各地各校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那么,溶溪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何不同?或许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里无处不在的“孝善”力量。

一个叛逆少年的转变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对于一个人来说,他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对于一座学校而言,它则可能改变许多人的人生。

在开展“孝善”文化教育后,溶溪小学的校园内结出了许许多多的“善果”,许多孩子在孝善文化的熏陶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这种改变令整个学校的校风为之一新。

溶溪小学的老师潘咪咪清晰地记得,四年级一班的胡展豪这一年多来,发生的巨大转变。以前,几乎在所有老师的眼里,这个孩子都是一个十分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

潘老师说,曾经的胡展豪是个脾气很大的小孩乎,在家里非常调皮,经常和姐姐吵架,对父母的管教也是十 分排斥,经常因为小事与父母发生争吵,至还会与父母

手,不彳旦谈不上孝顺,反而是有些“叛逆”。

有一次,胡展豪旷课在家,不想上学,就让母亲欺骗老师,称其生病卧床。后来母亲将情况如实告知潘老师,并表示对于孩子的“任性”,十分头疼。潘老师在听到胡妈妈的 “控诉”后 并未着急地向胡展豪“兴师问罪”,而是将计就计,去做了一次“家访”。在家中,潘老师也没有拆穿他的谎言,而是关心地询问他是否能坚持到校,也许是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也许是感激老师的善意,胡展豪乖乖地跟着老师去了学校继续上课。

在那之后,胡展豪就像变了一个人,在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下,他学会了帮助母亲做家务,会和母亲温顺地交流沟通,还会帮着妈妈做一些孝顺的小事,比如洗脚、揉背,就连胡妈妈都感慨,这个孩子简直“脱胎换骨”了一般。

性格上的转变,还体现在了胡展豪的学习上,以前学习缺乏主动性的他如今已经成为了班级里的副班长,学习态度也大为改变,学习成绩自然也大步提升。

像这样的故事,在溶溪小学已经屡见不鲜,是什么促成了他们思想的转变?在校方看来,这正是“孝善”教育所起到的功效。

一堂触及灵魂的班会

学生个性的转变,校园氛围的改善,绝非一朝一夕所能促成。在溶溪小学,“孝善文化”的建设绝非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在了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上,这些举措日积月累则内化为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这样的习惯就构筑起了一座学校的校园文化。

校方的良苦用心,我们可以在一堂班会中,窥斑见豹。

在四(1)班一场名为“孝敬父母,心存感恩”的主题班会上,孩子们感良多,许多孩子都落下了泪水。这眼泪有感动,有愧疚,是感恩,也是承诺。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班会,整堂班会围绕着“感恩”的主题,通过歌曲、视频、小品、朗诵等形式,生活地诠释着服务的无私于伟大,歌颂父母的恩情。班会讲述了美国感恩节的由来,组织孩子们朗诵了感恩父母的诗歌,由辅导员诵读以为父亲写给大学儿子的信件,表演小品他和她来讽刺不知感恩的人······这些内容,五一不触及灵魂,令人深思。

在这样的班会里,让孩子们领悟“心存感恩,知足幸福”的道理,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在溶溪小学,每个班级都会定期开展这样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对父母,对他人,对祖国都心存赶集,并将这份感激内化为学习的动力。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们将课本上的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了一次次的行动;将苍白的训诫,转化为了一种日常的习惯。

一场旷日持久的校园革命

孝善,在如今的溶溪小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放眼校园,满眼都是卧冰求鲤,孔融让梨这样的孝善典故,滋润着孩子恩幼小的心田。

放眼教师,每个班级背后的黑板商,都写着孩子们对父母的承若:“我要讲孝心,在家里帮爸妈盛饭。”“我以后要帮妈妈拖地洗衣,帮爸爸倒茶捶背,当个孝敬服务,尊敬长辈的人。”

氛围的营造,就在这一点一滴之间逐渐形成。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学校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德育措施,用一项项落地的规定,来规范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学校专门为了每个学生建立了“孝善少年成长记录册”,记录孩子们成长的点滴,把孝善行为转化为一种奖励机制,在每学期期末评选五星孝善少年,进而激发孩子们“向善”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建立了完整系统的德育积分制度,这套制度,详细地罗列出了各种加减分的政策,如“助人为乐,能主动做好人好事,收到老师和同学一致好评的,没人每例加2分”;“就寝后故意拐角、敲墙壁者扣2分”;以此来规范孩子们的向善行为。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去年以来,学校通过寻善缘,存善心,行善事等内容,逐渐养成学生善待学生,善待父母,善待他人,善待坏境的内心境界,活动开展以来,成效明显,校园氛围为之一新,学生面貌大为改善,教学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打开中华文化的精神密钥 篇3

这本书打上了余秋雨先生深深的个人印记。世界上本没有绝对的客观,只是我们去无限地接近客观——在本书中,余秋雨表达了这一观点。《第二十九课:光耀千古的324个字》中作者对王羲之《兰亭序》书法作品倍加推崇,并且认为,中国文化有三样东西最普及:一为书法,二为唐诗,三为昆曲。我想也许会有很多人持不同的观点吧;又如《第四十课:多记一个名字》中,作者提到了一个令人熟悉的名字:颜真卿。但他不是从书法家的角度来解读这个名字,而是以具有民族气节和大义的文化人格角度来解读这个人。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同一段历史的不同解读,丰富了我们对文化史的认知;对于宋代的看法,我们只看到了宋代的孱弱与无能,作者却指出,宋代对文化人空前优待,从而使这个朝代的有影响的文人都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如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而文官政客恰恰是宋代孱弱的原因。历史上,谁又能说文明更高的国家在国力上就更强盛呢;对于儒家先哲孔子的评价,作者也认为,生活中活生生的孔子的形象是可亲可爱的,但是后来的儒家给了我们一个偶像的孔子,一个权威的缺乏生命美感和泛政治化的孔子。这不禁使我想问,身为孔子,他自己会更愿意做哪一个自己呢?

在书中,可以从作者的观点,看到他对于道家或接近于道家的人物,如老子、庄子和陶渊明的推举。在这样一个浮躁而喧嚣的社会,这三个人对于自然的归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确也成为很多现代人的精神偶像。在书中,你也会察觉到作者毫不掩饰的向往。但是,作者依旧说:“中庸之道,是21世纪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最佳哲学,可惜很难让外国人领会。我还认为,中庸之道加上君子之道,是儒家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所在。”这是一个个性学者的坚持,他毫不掩饰个人的喜好,但却尊重历史的事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密码,对一个民族文化的认识程度决定了你对这个民族的认识,这本《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或许能让我们找到打开中华文化的精神密鑰。“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余秋雨先生如是说。文化对于个人的影响无疑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沉淀,你身在其中,很难超出其外。对于中国文化的泛政治化现象,作者展开了尖锐的批评,大到文化环境,小到日常生活。如对学者和文化人的头衔,不是从他本身的学术成就出发,而是打上某某协会、某某单位的职务,以职务论。比如,对于给屈原以爱国诗人的称号,作者也以为不妥当。诗人就是诗人,不能以爱国与不爱国来区分。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历来喜欢为各种现象和事物打上政治印记,以政治论成败得失,作者是很不赞同这一点的。因此,在谈到魏晋玄学时,作者更进一步对中国人太过于讲求实用,缺乏诗性和科学精神展开批判:“清谈的最大贡献,是大大提高了中华文化的‘非实用智慧’,这对今后哲学的推进至关重要。当实用的羁绊被摆脱,思维就可以在抽象的天域里自由漫游了。中国传统思维为什么缺少自由漫游的广度和深度?当代研究者往往以为是受制于政治,但是在我看来,更受制于实用。”在我看来,无论是泛政治化和讲求实用,跟中国人的儒家灵魂是密不可分的。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篇4

1. (2012·天津文综卷·2) 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 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 把“熊猫”叫“猫熊”, 把“公共汽车”叫“公车”, 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 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特点的有关知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大陆和台湾对于同一事物的称谓有明显的区别, 表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 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在试题中表现出来就是“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所以选择C。

2. (2012·全国文综新课标卷·21) 在澳门, 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 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1)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2)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3)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4)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及包容性。澳门不同宗教的和睦相处, 建筑、婚礼、饮食等方面的中西借鉴、交流,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多样性, 也说明澳门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本题 (1) (4) 符合题意。 (2) 表述错误, (3) 的说法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 (2012·天津文综卷·11)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 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 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的知识。A虽然正确表达了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但并不是《云南映象》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原因;B虽然表述并无明显错误, 但与题干强调的相反, 如果强调“巨大的反差”, 就说明澳大利亚观众不能接受我国文化, 更谈不上引起共鸣;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可能得到世界认可, 也可能得不到世界认可, D排除。答案为C。

4. (2011·广东文综卷·31)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 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 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 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3) 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及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传统文化能因时而变, 故 (3) 错误。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发展, 落后、腐朽文化则阻碍经济的发展, 故 (4) 错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生生不息, 有顽强的生命力, 故 (1) (2) 正确且符合题意, 选A。

5. (2012·安徽文综卷·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1)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2)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3)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等知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 故 (1) 错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故 (2) 错误。“中国元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独特性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之一, 故 (3) (4) 正确。答案为D。

6. (2012·江苏政治卷·22) 《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 通过它, 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 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 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

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

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感动中国》中的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 都体现了民族精神, 评选的目的是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故选C。题干没有体现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道德评价体系, A、B、D不选。

7.[2011·福建文综卷·39 (1) ]郑和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 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 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 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 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 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 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 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 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解析:本题设问的规定性十分明确, 要求考生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做答。首先回答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然后根据材料中郑和七下西洋, 祈“和顺万方, 共享太平之福”, 答出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根据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答出兼收并蓄, 借鉴、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参考答案: (1)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 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求同存异, 建设和谐海洋,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3) 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8.[2010·北京文综卷·40 (3)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 必将以民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 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 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 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 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 全国人民心手相连, 奋力救灾, 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民族, 也冶炼了中华民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 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 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解析:本题通过中华民族历经灾难而不屈的事实, 要求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及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参考答案: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团结中华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是中华民族战胜灾难和困难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能够转化为激励中国人民战胜灾难和困难的强大力量;在战胜灾难和困难的每一次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成为任何困难都难不倒中国人民的不竭力量源泉。

【考情分析】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广东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有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客观题和主观题, 题目一般以历史史实或当年的时事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近三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安徽文综卷、福建文综卷、天津文综卷等, 都出现了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的题目。题目一般以当年的时政热点作为背景材料, 角度涉及爱国主义、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等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考查趋向上看, 将会侧重于以当年重大的时政热点为载体, 或结合名人名言来考查。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近五年来, 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北京文综卷、江苏政治卷等考查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而且本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经常出现在主观性试题这种分值较高、又能拉开考生成绩的题中。如2012年江苏政治卷以《感动中国》十年历程为载体考查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2010年北京文综卷以汶川、玉树特大地震为载体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

【考点精讲】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从历史看)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丰富的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从内容看) 。

(1) 独树一帜, 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 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2) 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区域性。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 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 既渐趋融合, 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 中华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注意:中华文化和中华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共性与个性,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能简单认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 也不能理解为中华文化就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

(3)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1) 爱国主义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相辅相成, 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 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既有共同的要求, 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 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意义

(1)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意义)

(1)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是中华民族之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 当前,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4)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5)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 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途径)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去, 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

(3)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 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4)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汲取各民族的长处, 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5)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辅相成, 相互支撑, 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新题速递】

1.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加强写字教育”, 要重视当前存在的“汉字书写文化没落”现象。之所以要“加强写字教育”, 是因为

(1)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2)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汉字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 (4)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发挥着决定作用

2.中国菜如今有了官方标准英文译名。如“红烧狮子头”的标准译法为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而不能译成Red burned lion head (红烧狮子脑袋) 。“如果外国客人看到菜单中有狮子的脑袋, 一定会向动物保护组织投诉的。”这体现了

(1) 中西方文化具有趋同性 (2)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3) 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借鉴 (4) 中西方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3.2011年4月15日,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胡锦涛提出, 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A.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B.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C.左右着国际政治格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5.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 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取经, 明代的郑和下西洋, 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体现了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

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

6.2011年9月16日至12月29日,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跨出国门, 赴古巴、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等拉美四国,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全船官兵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和谐使命”的深刻内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 材料体现了

(1)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2)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大旗,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中华民族以崇尚交流著称于世, 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4) 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赢得世界人民广泛赞誉

7.2012年3月1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的邀请, 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谈到台湾问题时, 温总理说:“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 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的大业一定能够实现, 这是整个中国人的骄傲。”材料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是

A.爱国主义B.勤俭节约

C.英勇顽强D.风雨同舟

8.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成功完成手控交会对接, “蛟龙”号下潜首次突破7000米……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 还是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 世界总能从中国人身上感受到一种巨大的力量, 那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精神

(1) 彰显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2)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 (3)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4)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9.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是汉族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 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演进发展, 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 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 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 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 使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 简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记载着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故 (1) (2) 正确。中华文化得以延续的根本原因应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故 (3) 表述错误。数千年来,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但不能夸大为决定作用, 故 (4) 表述错误。

2.C材料列举了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 表明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同时也说明了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必要性。 (1) (4) 不符合题意。

3.B金砖会议上, 胡锦涛强调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精神。

4.B从岭南文化本身看, 文化带有区域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但从岭南文化的形成看, 它既以岭南地区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 又吸取和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 这体现了它的包容性。

5.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 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见证是史书典籍, 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应是它特有的包容性。

6.C“和平方舟”号跨出国门, 执行代号为“和谐使命—2011”的出访暨医疗服务任务体现了 (1) 。微笑服务, 视患如亲, 深怀对拉美人民的深情厚谊, 体现了 (3) , (2) (4) 均为《政治生活》角度。

7.A勤俭节约、英勇顽强、风雨同舟均不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准确表达。符合题意的答案为A。

8.A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拥护祖国统一, (4) 表达错误。

9. (1) 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文明能够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 团结统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 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整体意识在全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升华。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案 篇5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非选择题: 11、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我国福建籍渔船“闽晋渔5179号”渔船发生碰撞。随后,日方巡逻船对中方渔船实施拦截。8日,日本海上保安厅逮捕了渔船船长詹其雄,直到9月25日凌晨4时,被日方非法抓扣17天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才回国。面对日本的霸道行为,我国政府保持了最大克制,进行了合法的,有理有节的反制,既回击了日本,又不让局势失控,维护了地区和平。面对日本非法扣押,所谓的非法审判,詹其雄坚持原则,始终坚持钓鱼岛是我们的领土,不向日方妥协,表现出很强的主权观念和民族精神。在9.18当天,我国各地民众和海外华人也纷纷自发到日本使领馆示威,抗议日本企图侵占我钓鱼岛的行为。民间保钓协会甚至准备登岛宣示主权。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呢?

1题:⑴ ①、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基本内容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分﹚

②、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1分﹚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面对日本的非法的、无理的的行为,国民纷纷自发到日本使领馆示威,抗议日本企图侵占我钓鱼岛的行为,体现了空前的爱国主义热情,这正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1分﹚

③、团结统一是我国民族精神基本内容。﹙1分﹚日本撞我渔船,抓我渔民,不仅我国政府反映强烈,而且激起我国民众和海外华人的集体愤慨,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的整体意识即团结统一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所在。﹙1分﹚

④、爱好和平是民族精神的又一基本内容﹙1分﹚,在钓鱼岛撞船事件中,面对日本的霸道行为,我国政府保持了最大克制,进行了合法的,有理有节的反制,既回击了日本,又不让局势失控,维护了地区和平,这也体现了我国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1分﹚

⑤、勤劳勇敢,其基本内涵包括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1分﹚材料中詹其雄面对日本非法扣押,所谓的非法审判,他始终坚持原则,坚持钓鱼岛是我们的领土,不向日方妥协,这就体现了他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1分﹚﹙注意本题答案不同于选择题9,两者对应的材料有区别﹚

12.材料一:中国廉政网载文指出,我们必须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以有效地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

材料二:自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逐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1)两则材料共同表明了什么道理?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为什么必须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

2.(1)①两则材料共同表明了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②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激荡。同时,西方一些势力扩大文化霸权,强势推销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我们只有在不断丰富和发 民族精神,才能抵制西方糟粕思想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侵袭。(3分)(2)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无论什么时候,它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②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③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而且取决于民族的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高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因此,中华民族精神必然成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的精神力量。(6分)

13、材料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些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承担起国家民族的命运,为之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义无反顾。鼓舞了中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情,成就了炎黄子孙顶天立地的方刚血性。

材料二: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社会里,我们当然要有自我保护的智慧,但我们也绝对不能丢掉血性。丧失血性的民族是可怕的,也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刚强正直”的血性,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勇者不惧”的心理基础。然后是一种行为,一种敢作敢当,敢怒敢言,坚守维护公平,正义、良善、秩序的行动,是当我们面对不平与邪恶时刹孔夫子间勇敢的拍案而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道理?

(2)根据(1)的结论,谈谈你对“丧失血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的认识。

13、参考答案(1)材料一说明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熔炼于辉煌的中华文化之中,也玉成于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必须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基本内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无论在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4: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

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的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以博大的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14答案: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

15.材料一: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广场举行。开幕式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全方位立体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脉络。无论是水、船、帆、木棉花等具体的物象,还是歌、乐、舞等艺术表现形式,无不渗透着岭南文化的元素,体现着岭南文化“开放进取、兼容并收”的精神内涵。太极、汉字、巨龙等展现了最富民族色彩的乐章。开幕式的文化定位是“立足中华文化、融合亚洲文化、彰显岭南文化”。材料二:亚运志愿者是亚运会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十万“绿羊羊”志愿者投身于亚运安保,城市清洁,交通维护等活动中,以他们的微笑和努力,让城市变得更加文明,将文明传遍世界。

(1)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亚运会开幕式的设计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征。

15(1)①立足中华文化,用太极、巨龙等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3分)②彰显岭南文化特色,凸显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3分)③开放进取、兼收并蓄,融合亚洲文化,体现充分的包容性;(3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研究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奋斗目标,并号召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断努力。为此,文化部编制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规划纲要》。

简要分析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利条件,并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指出其依据。16①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依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文化传统。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依据:经济是文化的基础。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依据:文化的发展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④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发展。依据: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文化建设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三个方面即可,12分)

二、选择题:

1.2011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晚会于2011年11月6日在韶关举行,根据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第三产业产值就相应增加10.2元。“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有利于()①发挥岭南文化优势,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

②发挥旅游业在广东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 ③发展旅游文化,确保广东经济免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

④推动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促进广东大众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在我国,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这对于增强全体民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0年6月12日正是我国的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文化遗产与美好生活”。文化遗产()①对于展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②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与发展问题的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进入21世纪,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渗透着“和”的文化思想。这说明“和”的传统思想()①具有继承性

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③是变化发展的,不可捉摸 ④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春节是我国十几个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但各民族过春节的形式各有不同,如汉族在除夕夜要合家吃年夜饭,长辈给未成年的孩童“压岁钱”;布依族的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藏族则在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等等。这表明()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④文化的丰富多彩反映了经济的繁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世界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说明()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6.现代中医药学在保持独特药方和精选药材等前提下,吸取了西药的一些特点,采取先进工艺,制造成中成药:有瓶装汤药,有冲剂,有药丸等。中成药的制成是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这体现了()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C.西药优越于中药 D.人们的生活节奏在加快 7.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整治网络低俗之风”、“打击手机涉黄信息”、实施“少儿出版精品工程”„„2011年社会各界倍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部门更是频出重拳,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是因为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无目的的,很容易受外界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落后腐朽文化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精神萎靡、消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9.我国的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工程;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各民族的歌舞极具特色„„这一切说明了

A.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我们的中华文化异彩纷呈 10.《富春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顺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从中华文化精神谈学校管理 篇6

[關键词]学校管理中华文化人文集体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87

近日,我拜读了袁行霈先生《中华文明之光》一书,其将中华文化归纳为三大特点:人文精神、尚群精神、尚和精神。对于一所正在蓬勃进取的学校而言,中华文化精神的滋养同样能启迪我们发展的方向。

一、用人文精神引领师生成长

1.对人的尊崇

学校管理者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于学校办学理念的始终;开展教学活动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创造机会;协调勤务人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公平和谐的舞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积极的思想引领学生。对人的尊崇还在于尊重个体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成绩分层次教学,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布置分层次作业;学科教师根据个体学生的学科情况,量身定做均衡的教学计划,避免出现弱势学科;创办艺体中心,让学生在文化课之外还可以有一方天地,尽情施展自己的才情和智慧,并为未来的发展寻求出路。

2.重视人的节操修养

学校是育人之地,对于学生而言,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道德修养这块人生基石的稳固和端正;对于教师而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更是师之所以为师的评价标准。学校管理者首先要“以德为先”,用牢固的道德准则来要求自我,通过师德培训、党课、例会等多种形式引领教职员工规范道德行为。我校通过《教师十项教学禁令》的推行,明确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底线,为校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国旗下讲话、课外拓展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爱国、理想、法制、文明、感恩等素质教育,提升道德修养。

二、用集体精神维系校园梦想

1.集体精神来源于荣誉感的树立

学校管理者可以以丰富多彩的师生校园活动为载体,将集体荣誉感内化为师生的集体意识。我校面向教师的“感动校园——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师德模范教师”的票选,为教师成长提供发展方向;师德文艺会演以表演的形式展现教师的美好形象;“教坛新星、教学新秀”的选拔激发教师钻研业务的意识;教师集体备课、骨干教师“结对子”帮扶等活动以团队合作规范教学行为;校园文体活动的开展为教师营造温馨的环境……这些活动的稳步开展,将集体精神植入教师的心田,形成稳固团结的教师群体。

2.集体精神归宿于美好愿景的实现

学校管理者要立足于本校实际,深入透彻分析校园内外环境及生源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规划并认真落实,最终达到目标。通过不断强化的方式将美好的愿景传达给每位师生,明确方向,并以集体意志的形式激励实现,形成“目标—行动—激励—实现”的良性循环,为集体精神找到植耕的沃土。

三、用和谐精神创造多元未来

1.打造和谐校园物质文化

学校管理者要用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环境设计打造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我校在有限的校园硬件设施上下工夫。学校餐厅和宿舍楼等场所,用“要爱你的妈妈”、《游子吟》打造中华“孝”文化;教学楼的走廊处悬挂求学励志名言、对联打造“好学”文化;主干道校务公开栏旁“人之儿女、己之儿女”颂扬“爱生如子”的师德情怀;艺体中心文化墙、墙壁喷绘的设计大多数出自学生之手,既彰显学生个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又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人翁精神。

2.营造和谐校园人际关系

学校管理者内部要精诚团结,分工明确,划设各机构部门权力清单,例行大型公共事务会议研究的机制,设置必要的监督机制,确保重要决策的切实可行。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协调与教职工的关系。我校是一所民办学校,为充分维护教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在保障工资、福利的基础上,增设教龄津贴,留住人才;在教职工生日当天送生日蛋糕、为因病致贫的教职工实行大病救助;开设校长信箱,及时准确地了解舆情,确保教职工意见的提出畅通无阻。学校管理者还要注意协调师生关系。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会、教师管理技能测试等形式明确教师的职业特点,提高管理技能;以“老带新”的方式为青年教师找到学习榜样;以学生座谈会、满意率调查等形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心声;用全员坐班制保证师生共同相处的时间,加强沟通,促进和谐。

3.塑造和谐社会教育平台

学校管理者可以以各种媒体为平台,全方位展示学校各种管理的实施、活动的开展;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积极稳妥地做好各种相关事务;定期召开家长会、成立家长委员会,开设教学开放日,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常规教学;为教职工发放“孝顺津贴”、为优秀班主任的亲属发放“亲情奖”,赢得教职工家庭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关注;通过社区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走进市民,发挥学校的社会功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家庭培养更理想的人才。

中华文化是一种自强不息而又开放兼容的文化,学校管理者也需要刚健立身、兼容并蓄,以坚定的意志、发展的眼光完善学校管理,对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篇7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承载着历久弥新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达着清醒理智、淳朴自然、和谐淡泊的处世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要相互依存、相互扶持,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之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与我国的和谐理念不谋而合。

1 茶文化的本质是和谐文化

茶文化是人们在认识和使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涵盖茶道、茶礼、茶俗、茶诗、茶歌、茶画、茶词、茶戏、茶具等,可以说是博大精深、包括万象。1982年,林荆南指出茶文化的精髓在于“美、健、性、伦”四个字,其中“伦”所指代的就是和睦的关系、诚实的为人和尊重的态度。1985年,范增平提出茶道的根本在于“和、俭、静、洁”,其中“和”同样是和谐之意。1990年,庄晚芳以“廉、美、和、敬”四个字概括茶文化的内涵,并将其解释为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和”与“敬”二字都突出了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彼此关爱的思想。同年,程启坤、姚国坤将中华茶文化概括为“理、敬、清、融”四个字,其中“融”为融洽、和睦、友善之意,是对和谐的另一种表达。随后,陈香白进一步指出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精神就在于一个“和”字,它意味着天地万物的统一和谐,由这个字我们可以衍生出清净、廉洁、简约、单纯、宁静、质朴等意,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基本理念,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展现。

和谐文化是促进社会文明、实现人民团结、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支撑,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茶文化是立足于我国民族文化、萃取儒释道精神、结合时代理念所形成的一种动态文化形式,自出现之日起便具备了和谐思想的发展轨迹。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天下大同”、“和而不同”、“合而为一”、“以和为贵”,道家思想讲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佛教文化则追求人与万物的和谐统一、相生相存。几千年来,茶文化在和谐统一的文化环境中发展完善,在中华大地上常青长盛,其灵魂集中体现在“和”字之上,所以,茶文化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和谐文化。

2 茶文化与和谐校园的关系

茶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集中体现,能够陶冶情操、涤荡心灵,起到改善人际关系、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相一致。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概念上看,它是一种合乎人性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生态系统,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和开放四个特征,讲求人、物、事、景、情这五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和谐状态。从价值维度上看,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一样都由三个维度构成,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维度、人与社会的和谐维度以及人与内心的和谐维度,与茶文化的价值维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1 人与自然相互和谐

茶叶是一种绿色健康饮品,具有提神醒脑、暖身养胃、疏通血管、降低血压、对抗病毒等多种功效,与咖啡、可可并称成为当今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但与咖啡相比几乎没有刺激性和依赖性,与可可相比则具有低热量、低糖分的优势,消费者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茶树作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可以有效保持水土、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经济作物则拥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生态茶园茶旅游的出现,进一步奠定了茶叶相关产业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模式,符合我国生态建设的要求,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茶由最初的药用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能衍生出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品人格的作用,彰显出人与自然之间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历史过程。而茶文化则是以茶叶的自然形态为载体,在制茶和品茶的过程中注入丰富的情感、智慧与才华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其中的精髓就在于贴近自然。从古至今凡是真正爱茶、懂茶之人,品茶时必定选取自然清幽之处,在清风流水、鸟啁虫鸣之中,以活水、活火烹煎,心中洞然却又装载世间万物,无处不体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和谐校园建设离不开优美的校园环境,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的指导下,广大师生应当积极维护校园的生态环境,加强绿色校园建设,使校园绽放出大自然的光彩,人们在校园中漫步仿佛置身自然之中,身旁环绕着绿树、鲜花、青草、碧水、鸟虫等。在这种环境之中,人们的心情会变得豁达开朗,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

2.2 人与社会相互和谐

和谐社会讲求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全体人民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氛围则是打造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而以“和”为精神内核的茶文化正好可以帮助营造这种氛围。

茶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以礼待人,人们在社会上要尽可能多地奉献自己的爱心,多给予他人一分理解和关照,人与人之间要形成并维系相互尊重、彼此促进的关系,从而形成与人为善的道德修养以及兼顾他人的处事准则。2002年第七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在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举行,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尔曾在致辞时指出:茶味香馥甘醇,意境幽远,是中庸和平的象征,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搭建,来自不同国度的人进行交流时可以茶为介质,以保证交流氛围的和睦。

在高校校园中,师生必须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整个校园环境之间的关系。高校虽然被人们誉为象牙塔,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讯技术的提高以及数字产品的普及,大学校园早已不再是封闭的独立体,而是与社会密切交织,并成为了社会的微观缩影。处理好校园中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以后用良好的自我修养和有效的沟通方式与他人建立关联,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生活之中,推动整体人际关系的和谐。

2.3 人与内心相互和谐

人与自我内在精神状态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根本保障,只有实现了外在与内在的统一,才能够更进一步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保证人与内心的相互和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核心内容。

具体而言,这种和谐理念所追求的是一种能够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乐观平和的心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活动,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生活中所经历的困难和挫折,积极塑造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平和宁静的心态,让紧绷的心灵得以松弛,让倾斜的情绪得以平衡。唐朝裴汶对于茶性曾给出如下描述:“其性精清,其味淡沽,其用涤烦,其功致和。”也就是说,饮茶能够令人的情绪和平而宁静,可以调节精神、陶冶情操、提升道德品质与文化修养,达到身心和谐、内外统一的结果。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牢固树立并最终定型的时期,由于个人阅历尚浅,情绪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容易发生较大的情绪波动,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将茶文化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鼓励广大师生在与茶相关的系列活动中找到情感寄托,实现外在与内心的和谐。

3 弘扬中华茶文化,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中华茶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在维护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国际往来日益密切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潜入我国社会,对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严峻挑战,高校学生由于价值观念尚未完全确立,更容易受到这些观念的影响,造成三观扭曲的恶劣后果,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因此,我们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积极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茶文化是我国和谐文化的典型,具有多样的社会功能,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人们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关爱自然、身心统一,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有机统一的关系。

弘扬中华茶文化精神,构建和谐校园文化,高校应当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加强公平、公正的制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维系科学合理的校园秩序,一切教学及文化娱乐活动要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最终目的,充分挖掘广大师生的潜能,营造轻松、团结、激励的校园氛围,促进师生之间友好合作、自主开发、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

其二,要加强互尊、互信、平等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质在于师生关系、管理关系、教学关系、干群关系、服务关系之间的和谐。高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热爱教育、精于管理、宽厚仁爱、关心学生,形成强大的亲和力,在每一个细节之中给予关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生活热情,培养出积极乐观、自尊自信、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学生。

其三,要加强高校校园人文主义环境的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提升校园的文化氛围。高校应当特别注重校园环境建设,通过绿化与美化活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校园气候,让师生在美好的环境中获得精神境界的提升。

其四,要以人文精神指导和谐校园建设。在教学中以人文知识为重点,充分发挥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在人文教育方面的优势,努力发掘自然学科中蕴藏的人文因素,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理念教育,同时积极发挥人文讲座、社团活动、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促进各种相互关系的和谐统一。

总而言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应当积极发挥中华茶文化精神的作用,坚持以人文精神为指导,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树立牢固的人文理念,加强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实现校园的和谐、健康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赖功欧.论中国文人茶与儒释道合一之内在关联[J].农业考古,2002(2):46-56.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篇8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及作用。国情教育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教育任务主要在九年级完成。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材为完成这一任务, 共设置了四个单元。本站所在的第三单元振兴民族文化, 紧承“感受时代脉动”和“踏上兴国路”这两个单元之后, 在学生对当前世界与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在今天这样一个处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中的社会中, 遵循民族交往应当遵循的规则, 进行更高意义上的交往与沟通。在此基础上第四单元引导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由此可见第三单元承上启下位置非常重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站, 本站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 为认同中华文化, 铸就民族魂魄打下基础。

2. 教学目标。本站重点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中华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结合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地位、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心理特征, 笔者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 感受中华文化, 从情感态度和价值上培养和产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华的情感。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对比, 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中华文化在不断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中, 成为团结整个民族的重要力量, 并且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难点 :民族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之中。

二、教法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变时期, 身心发展快, 成人感进一步增强, 他们往往会把对未来前途的关注和对人生意义的探求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 培养学生对国家, 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民族的使命感, 在完善学生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教法 :情景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推进式教学法。

3.学法 :感悟体验学习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

三、课前准备

将学生按兴趣分成三个小组, 第一小组查找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 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及荆楚文化的文化特色及贡献 ;第二小组查找我国著名的几种方言语系, 并尝试着学说一句 :谢谢你 ;第三小组查找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或典型的地区服饰。各小组成员先分头查找, 再汇总给各小组组长, 条件具备的话, 可以做成3~5分钟的PPT, 并准备好解说词。

四、说教学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中华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当前世界各地林立的孔子学院和“汉语热”, 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了解中国文化。笔者立足于这一现状, 创设了一个中学生给他的外国朋友作导游, 为外国朋友介绍中华文化的情境, 并将此情境贯穿全课。

1. 说导入。 (本环节用时2至3分钟)

情景导入 : (视频) 播放2014年青奥会开幕式片断, 并提问 :这些画面是从哪节选下来的?你从这组画面中得到中华文化哪些信息?

在学生自主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点拔 :外国朋友安娜也从网上观看了这一画况, 她被开幕式的精彩场面深深震撼了, 觉得中华文化太神奇了, 从而对中华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想更深入、更全面地进行了解。假如你是安娜的中国网友小华, 你将怎样向安娜介绍中国文化呢?由此导入对新课的学习中。

2.说教学过程。本站观点很明晰, 看似很简单, 但中华文化的每一特点都有其深厚的内涵, 内容非常丰富, 学生不容易理解。学生只有完全理解了这些内涵, 才能把握本课的重点 :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特点, 自然而言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就能把握本课难点。所以理解中华的特点是强调本课重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点。为完成以上教学任务, 笔者采用先面后点, 先整体感知后重点突破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浓浓的情景氛围中感受文化的美好, 领略文化的魅力, 落实教学目标。笔者通过两个板块, 五个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

【板块一】:感知中华文化的特点 (本环节用时25至30分钟)

活动一:文化画廊话特点

多媒体播放 :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中展示一组组中华文化的图片 :先按时期分别展示殷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隋唐时期、明清及近代以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文化, 再按类别分别从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方面介绍中华文化的突出成就。

设问:

(1) 五彩缤纷的文化、优美的旋律让我们沉醉其中。在这些文化当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能列举每个朝代的代表性文化吗?

(2) 你知道中华文明起源有哪些吗?我国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发展到现在它经历了哪些演变?你还能列举哪些中华文化的象征吗?你知道它起源于什么时候吗?

(3) 你知道中华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吗?

(4) 请你归纳中华文化的特点。

设计意图:

开展本活动的最主要目的, 就是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华文化的特点。但是文化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再让学生归纳文化的特点, 就更抽象, 更难, 难以达到应有的高度。笔者力图通过先带领学生漫步中华文化画廊, 领略中华文化的无限风光, 再从各个层次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现有知识, 在思考和回答问题中相互学习, 多角度感知中华文化, 从而初步认识和归纳出中华的特点: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活动一:

从整体把握传统文化。从中华民族整体的共性上把握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还表现在各地区明显的地域特色。这种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情是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见证, 是理解本课重点的钥匙。为强调这一重点, 笔者设计了感受地区文化特色和体会身边文化情趣两个活动。

活动二:体会身边文化情趣

(1) 多媒体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片断, 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地区的特色饮食吗?《舌尖上的中国》中除吃的食物是我国的国粹外, 吃饭的什么工具也是我国文化的象征?

(2) 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还有哪些是我国所独有的, 是我国文化的象征?

(3) 通过大家的交流, 你对中华文化有什么新认识?

本活动让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 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 进行自主交流。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决定, 可能会出现学生不善于观察生活而无话可说的情况, 这时教师应适当点拨, 引导学生学会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应用于学习。也有可能会出现学生的答案超出教材及教师的思路, 教老师应及时鼓励。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一活动, 使学生理解文化并不遥远, 它体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中, 是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内容, 是我国区域文化独特性的表现, 这就为学生理解下一环节的观点打下基础 ;同时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实现了学习生活化, 落实了新课标“德育生活化”的要求。

安娜感觉自己不仅在吃饭, 更在接受文化洗礼。小华告诉她, 中国风格迥异各地饮食文化, 只是各地文化特色的一方面。小华邀请安娜深入到对地区文化的了解学习中。

活动三:感受地区文化特色

活动方式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教师可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根据学情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交流结束后, 教师再提问 :通过刚才的交流, 你对中华文化有什么再认识?

设计意图:

学生在查找资料和交流的过程中, 一是可以锻炼合作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 二是增强对祖国各地区文化的了解,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热爱。交流结束后, 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由对具体文化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考, 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也突破了本课重点 :各地区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文化不仅博大精深, 而且源远流长。之所以能源远流长, 是因为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对民族起凝神聚气的力量,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显示出强大的创新力和创造力, 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价值所在。在学生已经通过第一个活动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笔者对教材进行整合, 把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特点的认识和价值的认同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板块二】:感受中华文化力量 (本环节用时10至15分钟)

感受中华文化力量, 体会中华文化价值, 是本课的难点所在, 笔者通过两个活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

活动四:风格迥异的古今文化

多媒体播放埃及、印度、巴比伦古今文化的照片,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 教师点拨 :中华文化绵延五千年, 历经磨难, 仍薪火相传, 是世界上惟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其能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

设计意图:

更进一步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中华文化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呢?这让安娜更困惑了。她们刚好来到湖北, 正赶上端午节。在屈原的故里姊归, 安娜亲眼目睹了端午节的盛况。在对屈原文化的探究中, 她找到了原因。

活动五 :感受中华文化力量

活动步骤 :

(1) 学生自主探究:我知道的屈原。

(2) 多媒体播放视频 :屈原故里秭归的端午习俗。

(3) 教师提问 :1从视频中你了解到屈原文化包括哪些内容?2你在生活中应用过这些格言和谚语吗?你能通过一个故事来阐释这些格言谚语的含义吗? (多媒体播放 :吃一堑, 长一智 ;车到山前必有路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等)

(4) 教师归纳 :屈原, 战国时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文化首先是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文学 ;屈原文化还是一种节日习俗, 包括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菖蒲等。现在屈原文化还包含爱国、正直、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等传统美德。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端午节蕴含的精神是我们民族共同尊崇的精神追求。我国在2008年把它作为国家法定节日, 既是为了弘扬这种文化习俗, 更是为了弘扬这种传统美德。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是中华文化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的原因。

设计意图:

学生对屈原和端午节也很熟悉。以屈原为载体进行教学, 体现了湖北的本土文化特色。以屈原高尚的爱国情操为突破点, 深度挖掘文化的影响及作用, 凸显中华文化价值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五、反思

文化是个抽象概念, 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广义上讲, 除纯自然环境以外, 人类创造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成为文化。说课正是从这一含义出发, 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 选取学生身边最常见的最熟悉的最典型的事例, 来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的概念, 认识文化的力量, 达到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把艰深的理念形象化的目的。具体说来, 本说课有以下特点:

1. 对教学内容的探究生活化。本说课把抽象的文化概念寓于具体的事物中, 实现德育概念实例化, 说理生活化。陶行知说 :“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针对学生生活的教育, 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 ;结合学生生活的教育, 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更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本说课由《舌尖上的中国》说起, 说明无论是我们吃的食物还是吃饭的工具, 都是中华文化的国粹。并由吃说开去, 引出我们的衣食住行,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有传统文化的印迹, 与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是文化的一部分 ;用端午习俗以及举国上下对端午节的隆重庆祝来说明中华文化已成为对我们民族起凝神聚气的重要力量,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源泉。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寻找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热点,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 寻找有利于教学的切入点, 符合“课堂教学要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课标要求, 既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便于学生的理解。

2. 善于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如引导学生学习荆楚文化, 既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也有力说明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是祖国博大精深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对学生熟悉的本土资源的利用, 既挖掘了本土资源的教育价值,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进入“真学习”的状态中, 投入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能力。

3. 教学情境设置故事化。课堂教学内容被活化在不断变化的生活情景中。这种设计既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引发学生有效、积极的思考和探究, 也使所有教学环节浑然一体、一气呵成, 体现了设计思路的完整性和整体性。这种故事化的课使课堂生动起来、活泼起来, 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提升了能力、升华了情感, 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

本说课切实落实了新课标“德育生活化理念”, 使原本空洞抽象的文化充满了“生活味”, 为学生理解教学目标, 把握教学内容找到了较好的着力点。

摘要:国情教育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重要内容之一, 这一教育任务主要在九年级完成。北师大版九年级教材为完成这一任务, 共设置了四个单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站, 本站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 为认同中华文化, 铸就民族魂魄打下基础。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篇9

孔子创立的儒学, 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和礼教德治的精神, 在传统社会中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

在社会伦理观方面,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范畴。“仁者, 人也”, 在孔子看来, “仁”是人的本性, 也是基于自己与他人的认识。“仁”的外在表现是“爱人”, 即仁者“爱人”。这种爱是推己及人的,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仁爱思想是分亲疏远近的, 由爱亲到“泛爱众”。

儒家文化的理想人格内圣外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儒家文化的行为规范是“礼”。儒家把仁义道德注入到“礼”的形式当中, 通过教人反复履行“礼”这种外在的行为规范, 使其进入人的精神层面, 最终成为一种道德自觉。每个人都遵循礼的要求,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最终达到“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换句话, 也就实现了儒家的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二、以无为超越为特征的道家文化

道家思想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是“道”。道家所说的“道”, 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道在冥冥之中用一种人们无法感知的力量化生万物, 以一种人们无法左右的“规律”运行。它是万物之母, 万物有生有灭, 物一旦消亡又复归于道。道是永恒的, 无始无终, 独立存在。老子还认为, “道”是“无不为”的, 因为道派生天地万物;“道”又是“无为”的, 因为它无目的, 无意志, 也不主宰万物。

道家文化的理想人格是至人、神人、圣人。“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道家文化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小国寡民,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 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 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三、儒道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儒、道两种文化精神一阳一阴, 一显性一隐性, 它们既对立又互补。儒家文化教人积极面向社会生活, 服从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最终达到理想人格的实现, 成王成圣。人在家国同构的集体中和乐盈盈地生活。道家文化是人无意于在社会生活中奋进或于社会生活失意的时候, 给人的又一精神依托, 老庄告诉我们要学会回避和超越社会生活, 要抱有平常心。如果说儒家思想是教人拿得起, 道家则是告诉你要放得下。正是儒道两种互补文化形成了中华文化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儒道两家学说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互补的文化机制, 儒道互补犹如阴与阳、正与负的互动和互补一样, 相生相融, 相辅相成, 奇妙无穷, 经久不衰。儒道精神共同铸造了中华民族内道外儒的文化精神。

四、21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下, 为了回应生存环境的挑战, 形成的稳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儒道文化作为中国本土产生思想, 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构建起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中华民族在经历了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 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的苦难, 以及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强势渗入, 已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从近代中国开始, 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就是一种摇摆的态度。我们一直用“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 但由于对传统文化缺乏基本尊重, 往往我们弄不清楚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传统文化一时被推上神坛, 成为万能的法宝, 又一时打进地狱, 成为万恶之源。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之根, 其文化基因已融入到民族的血脉之中, 是一个民族价值认同和心灵归宿的体现。从民族精神的评价标准:适应性、时代性、包容性、完整性、自觉性来看, 以儒道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是适合21世纪的中国国情的。

参考文献

[1]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宋志明.儒道互补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J].河北学刊, 2006 (4) .

[3]陈飞.浅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J].福建省社会卞义学院学报, 2010 (3) .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篇10

建国六十年来, 共和国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是人民的榜样, 他们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催人奋进。遗憾的是, 大多数人五一国际劳动节想起英模, “五一”一过不知劳模是谁。这是形式主义宣传所造成的后果, 对于英模是不公平的, 宣传英模精神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辽宁拥有盛产英模的沃土, 截至2009年“五一”节前夕, 辽宁各条战线涌现出省以上劳模25 100名, 他们是特定历史时期引领辽宁省人民披荆斩棘的一面旗帜。

辽宁英模由于所处时代的不同, 他们的闪光点也各有其历史阶段特色。建国初经济恢复时期孟泰、马恒昌等劳模以厂为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忘我工作, 以高度的主人公责任感为生产恢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除了雷锋精神脱颖而出外, 辽宁还涌现出一批技术革新能手如王凤恩、王崇伦、尉凤英、张成哲等, 他们为辽宁的社会文明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文革”时期的张志新, 用宝贵生命捍卫了真理的尊严, 以浩然正气宣告了真理的胜利。改革开放时期, 辽宁省在科技、农业、文化、教育、公安司法等战线涌现一大批锐意改革, 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劳模, 如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 乡镇干部薄任石、农业劳模王兴亚, 教育专家魏书生、铁拳公安局长赵所全、钢铁卫士宋达夫等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时期, 辽宁更是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 被誉为勇攀科技高峰的“五朵金花”、呕心沥血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师方永刚, “新时代的好工人”李晏家, 新农村建设杰出代表大梨树村大梨树党委书记毛丰美, 守卫安全与和平的人民满意的警察赵振金、优秀派出所所长仉伟等等英模。这些英模都为他们所处的时代做出了突出贡献, 体现着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他们植根于广大民众当中, 深受民众的爱戴和记忆, 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英模们的优秀品质, 引领了几代人的人生追求。有些英模的影响甚至越出国界, 雷锋成为美国西点军校学习的榜样, 杨利伟完美的太空飞行让世界再次对中国的航天英雄刮目相看。他们是辽宁的骄傲, 是中国的自豪。

二、英模精神的实质与内涵

共和国英模是各条战线上的骄傲, 他们的人生是闪光的, 值得我们仰望和深思。他们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是时代的先锋。他们爱祖国、爱事业、有理想、有信念, 渴求真理、勇于拼搏、不畏牺牲, 这些可贵的品质都是社会主义精神财富的宝贵资源, 它们构成了英模精神的基本内涵。

1.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英模精神的质朴本色

辽宁英模是一个朴实无华的群体, 虽然他们没有文艺明星的风光无限, 但是他们赢得了政府以及人民的肯定, 获得了崇高的荣誉。

回看英模足迹, 他们谦虚踏实, 任劳任怨。不管职位高低, 他们都勤奋工作、严格要求,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竭尽心力,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他们的写照。他们身上, 充分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为国家谋利益的崇高精神, 他们的奉献精神, 不仅支撑起他们个人的人生信念和生命价值, 也滋养了一方水土一方人。

优秀领导干部张鸣岐人品高洁, 笑看生死。在张鸣岐心目中, 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他始终把为人民服务当成自己神圣的义务。他说:“群众生活这么苦, 我们当领导的心里愧得慌, 我们要拿出全部力量去干工作。”

张金垠是建国以来人民解放军为抢救群众而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军官。他说:“我是开坦克的, 坦克离开操纵杆寸步难行, 人生也需要操纵杆掌握方向, 这个操纵杆就是正确的人生观。”他还说:“人活一辈子, 就是要想法多做点事, 给这个世界多留下点什么。”

人民好法官谭彦说:“我们是法官, 头顶国徽, 肩扛天平, 决不能在我们手中办错案子。”同志们送给谭彦“老铁”的绰号, 不仅由于他有钢铁般的意志, 也由于他清正廉洁、秉公执法、铁面无私。

瓦房店市炮台镇党委书记姜云胜说:“当干部不能只考虑个人升迁, 为官一任, 不能给老百姓留包袱, 要给老百姓留财富。”他带领群众苦干十四年, 使穷村变富村, 人均收入从420元达到3 460元。老百姓早上4点去他办公室可以找到他, 他的办公室正对楼梯口, 他说:“要让老百姓找我方便。”

兴城市四家村党支部书记张文成坚持以“勤能补拙, 俭以养廉”自勉自警。他一心为群众办好事, 办实事, 兢兢业业, 扎扎实实。他说:“老百姓看党从哪看?就从我们这些干部身上看啊!”

钢城铁拳公安局长赵所全从事公安工作三十多年, 对人民饱含深情。他被百姓称为“活着的孔繁森”。赵所全一生克勤克俭, 他说:“钱财都是身外之物, 人活着就是活出个好名声。”

“利在利万人、富在富天下”, 这是英模们共同追求的最高境界。他们把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他们把奉献看做是报答党和人民的最好方式。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2. 自主创新、自强不息是英模精神的核心内涵

综观英模群体, 在他们众多的特质中, 自主创新是英模精神最鲜活的特征, 是英模精神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核心内涵。可以说, 辽宁英模是自主创新精神的最好载体, 自主创新精神使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卓越的业绩, 从而走在了所处时代的前列。当前,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举措, 要实现“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英模的自主创新精神则更为可贵。回首辽宁工业历程, 英模们自主创新的步伐承前启后, 他们铸就了辽宁工业的辉煌。

沈阳解放后, 马恒昌在第五机器厂当车工, 被民主推选为组长。他以民主方法调动全组工作积极性, 他所开创的被称为“六大员”的企业班组民主管理方法被推广到全国。群众技术协作运动发起人吴家柱, 在沈阳气体压缩机厂率先搞技术革新, 十年间, 完成230多项技术革新。优秀女工人代表尉凤英, 刻苦学技术, 整天琢磨搞革新, 从1953—1959年, 她实现技术革新107项, 改革的多刃刀具提高工效14倍, 改革的冲具提高工效100倍。革新能手张成哲到沈阳铸造厂后, 决心以孟泰为榜样, 潜心搞技术, 虽然他不懂机械原理和设计知识, 连图纸都不会画,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他终于画出了自动芯卡机的图纸, 做出了自动芯卡机。沈阳铸造厂生产暖气片是手工操作, 张成哲五个月制造出自动造型机, 铸造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实现了造型机械化, 这是国内首创。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辽宁劳模更加勇攀科技高峰, 新时代的英模正以新的姿态推进技术革新的进程:创造了电气设备调试工作很多传奇的王亮;填补了中国大型空分压缩机组国产化空白的“五朵金花”;让国产透平式压缩机拥有了与美国通用、日本三菱、德国西门子正面交锋实力的徐强;发明了世界领先的“百万吨级乙烯外壳拼装焊接技术”的“金牌铆工”杨建华……我们赞叹工业文明的同时, 更赞赏工业英模自主创新的精神。

英模精神中涵盖很多闪光的优秀品质, 难以一一尽述。这些品质恰恰体现着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广博的内涵, 英模精神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一脉相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几次断层后, 不少人士忧虑传统文化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下遭遇背弃的命运, 尤其是年轻一代越来越多地关注流行而淡漠传统。但是, 通过英模群体, 我们可以透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他们身上坚韧地传承。

三、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高度统一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这个庞大的体系里包含一套基本的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心理感情, 它们以儒家思想为内核, 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载体。精忠报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厚德载物、修几慎独、勤俭廉政、勇毅力行、刚健有为、独立自强、开放包容和维新变革等美德是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态, 它们凝聚成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强大的生命力。

1. 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征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竭忠尽智的民族精神。从孟子“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再到革命战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抗洪精神、航天精神等等, 这些精神的核心都是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祖国再穷, 我也要为她奋斗, 为她服务。”这是一切爱国科学家的心声。为了祖国的强大, 钱学森面对美国方面的压力毫不动摇, 华罗庚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工作待遇, 李四光婉言拒绝英国老师的挽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2. 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艰辛磨难而能够傲然屹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 这主要源于她紧随时代潮流、勇于改革创新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上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提倡人应效法日月星辰那样刚健运行、奋斗不息、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强劲脉搏, 也是中华文明历经浩劫而传承的关键。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奋的民族品格。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再到改革开放, 奏响的无不是创新与变革、昂扬与奋进的旋律。这种自强不息, 刚劲有为的精神永远具有现实意义, 是滋润现代社会和现代心灵的源头活水。它激励着中华儿女不落后于时代, 不囿于陈规陋习, 勇于创新, 大胆变革, 不断进步, 在继承与创新中推动自己的民族在风吹雨打依然“这边风景独好。”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 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 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优秀的中华儿女总是在自觉地传承着传统文化, 并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活力。中华文化在创新中传承, 在传承中创新。英模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 英模们以实际行动把中华传统文化彰显, 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融合。

四、英模精神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1. 英模精神传承了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无私奉献、勇毅力行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饱尝艰辛而生生不息, 不断壮大, 其力量源泉就是传统文化中报效国家、团结统一、爱好和平、无私奉献、勤劳勇敢、自尊自信的民族精神, 这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中国人安身立命、寄托心灵的精神家园。综观英模脸谱, 他们身上无处不在的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们勤劳节俭、一心为公, 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服务人民, 服从大局。他们又都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充分体现出厚德载物、修己慎独的优良品质。这些美德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 这些传统美德促使他们在各自的舞台上不计个人名利, 默默奉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关头, 他们勇敢地冲在前头, 心中装着国家和集体。孟泰说:“危险关头, 一秒钟就决定你是一个勇士还是一个胆小鬼。”吴运铎说:“只要我活一天, 就一定要为党和人民工作一天。”吴家柱说:“党对我的期望太大了, 可我给党做的工作太少了, 我恨不得多长几只手, 为人民做更多的工作。”王巧珍说:“岗位可以是平凡的, 但工作应该是出色的。”在追求人生价值中, 他们更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孟泰、雷锋、白雪洁、谭彦等一批英模就是秉承这种崇高理念, 他们把自己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 以他们的人格和信念谱写着壮丽的篇章。

2. 英模精神传承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天道刚健有为, 君子仁人应该效法天, 不断进取, 积极作为, 这种生生不息精神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这是中华文化保持长久活力、绵延不绝的内在原因。英模的业绩之所以被载入共和国史册, 与他们自主创新精神密不可分。辽宁涌现很多这样的英模:张成哲一心搞技术攻关, 四十多年里, 实现技术革新780多项, 其中重大项目60多项, 创效益上千万元, 帮助兄弟厂解决300多项技术难题, 救活五个濒临倒闭的小厂。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说:“科学事业是豪迈的事业, 需要我们用毕生精力探索、追求和攀登。”“干事业, 首先要心中有祖国母亲, 这样才能产生对事业的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 才能战胜一切困苦。”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是辽宁昌图人, 他一身征尘航天梦, 满腔热血爱国情。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运载火箭轰鸣中腾空而起, 航天员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2005年10月, 王永志又参与主持了“神舟六号”多人多天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的序幕。王永志说:如果我还能为中国的载人航天, 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多做一些事情, 多工作几十年, 那是我最大的希望。正是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在困难面前不放弃, 在考验面前不退缩, 为求科技创新而自强不息, 才使得我们的国家一次次闯过苦难, 走向辉煌。

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英模精神是“为国分忧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 执著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因此, 大力宣传英模业绩, 弘扬英模精神, 既是传播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

摘要:建国六十年来, 共和国涌现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他们是祖国的骄傲。英模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自主创新、自强不息是其突出的特色和深刻的内涵。本质上, 英模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中精忠报国、无私奉献、勇毅力行的民族精神, 而且传承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自主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英模精神,中华传统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辽宁英模大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1.

[2]张行湘.辽宁英模[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0.

[3]张岂之, 叶国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语录[M].西安:西安出版社, 2008.

[4]周月亮.孔学儒术——早期儒学及其演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篇11

本刊讯(记者 高方 李栋)1月18日,在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指导下,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体认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学习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这次学习会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而举办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出席会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蒋建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在会上致辞。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驻会副主任金学锋,人民日报社副社长何崇元、副总编辑陈俊宏,人民日报社编委、海外版总编辑张德修等出席会议。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卞晋平作书面发言。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报社原社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黄国柱主持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副总裁王涛,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副主任华清,北京青年报社社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张延平,深圳特区报社社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陈寅,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北京联创博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穆国庆等分别在会上发言。

蒋建国在讲话中指出,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中,要真正认清文化的作用和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切实理解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概念要义和实质,充分发挥新闻出版人的历史担当作用。他在讲话中还对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去年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为协会下一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李东东在致辞中指出,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所有新闻人和文化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贡献力量是所有新闻人和文化人应当思考的问题。她强调,新促会将团结广大新闻人和文化人,用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凝聚共识,用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进一步汇聚力量,用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能力,为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为建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篇12

一、当前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遭遇“尴尬”

近年来, 传统文化教育逐渐在整个中学教育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不可否认, 这种教育还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 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在系统性和完整性上存在缺陷和不足, 传统文化在部分中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甚至还被严重误解和歪曲。主要体现在:

1. 多为糟粕或腐朽落后的形象

由于中学缺少一套系统介绍传统文化的教材体系, 教育和普及的力度不够, 导致中学生接受的传统文化只是“散落”在各学科之中, 学生了解到的只是一些片面的零碎的知识, 一些学生以为传统文化都是些诸如“之乎者也”之类的东西。加之我们在对封建社会落后性进行批判时, 也将传统文化“捆绑”在其中, 不加甄别地予以无情批判。又由于中学生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 一些传统文化留在学生记忆中大多是负面的, 是“万恶旧社会”的东西, 是“糟粕”。

2. 落后世界或理应淘汰的形象

对中学生进行近代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但由于学生对相应的中国古代史了解的缺失, 造成部分学生认为中国自古以来经济上是落后于世界的, 在文化上自然也是落后于世界的。他们对几千年曾经创造辉煌的中华文化的事实知之甚少, 缺乏应有的自豪感、归属感。另外, “民主”与“进步”曾经是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中进步力量向封建势力宣战的两面旗帜。在我们对封建文化宣战的同时, 也将传统文化中一些合理的部分当作革命对象进行“无情的斗争”, 导致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不少中学生心目中的整体形象成了“落后世界”、“落后时代”的东西, 成为早应被时代淘汰的东西。

当今社会在提倡速度、效率的同时, 浮躁也成了社会的一种“通病”。在中国古代一些十分受推崇的做法或精神与之发生了激烈的碰撞, 如“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学苦练与现代提倡的“快乐学习”显得格格不入;“卧薪尝胆”的奋发精神, “愚公移山”的执着精神, 被一些现代人认为是愚蠢可笑的, 一些青年学生转而对当今媒体炒作的“超女超男”几近着迷, 渴望自己也能“一唱”成名。再如, 古人提倡“君子敏于行纳于言”, 现在流行的是“敢秀你就行”、“干得好不如说得好”等等。诸如此类, 发人深思。

3. 晦涩难懂或令人生畏的形象

作为优秀文化承载物的“经史子集”等典籍一般都是古文, 阅读起来需要相当的古代汉语水平作为基础, 让人看来晦涩难懂。除唐诗宋词普及相对较好之外, 其他的东西基本都离学生较远。就算是进入语文教材及作为高考内容的古文, 也是让学生为了应付高考而不得不进行艰苦的背诵和逐字逐句地翻译, 成为学生的“任务”和负担。再如作为国粹的京剧及一些地方戏, 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 看不懂, 不理解, 没兴趣”, 对他们来说, 要休闲不如看武侠或言情小说;讲艺术不如学唱流行歌曲;玩刺激过瘾不如玩电脑或网络游戏……

4. 无足轻重或被边缘化形象

相对于现行高考、中考必考科目或内容来说, 除了上述的“古文阅读”等作为高考内容外, 其余还没有硬性要求, 因而也自然不为学校、家长及学生所重视。加上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一个人知识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考试成绩的提升, 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对一个人品格的形成作用也是缓慢的, 在上级考核评估上也存在较大难度。因而, 传统文化教育在某些学校成了“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 忙起来不要”的可有可无的东西, 从而被“边缘化”。

二、学校对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问题的“应负之责”

当前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体现在学生身上, 根源却在社会、在学校、在教育者身上, 特别是作为学校及教育者, 应该勇于从自身找原因,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1. 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我们见到的作为中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文化部分, 不够全面和系统, 散见于各学科中, 起着一种点缀和陪衬作用。一些教师站在本学科立场上来解读传统文化内容, 甚至出现任意曲解。而学生得到的是零碎知识, 甚至是歪曲的理解。

2. 教育者自身传统文化知识和素养的缺陷

一位老师被学生问及“生当为人杰, 死亦为鬼雄”诗句所表现的思想是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这位老师这样回答:诗句是在宣扬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和鬼神的封建迷信思想, 是我们应该批判的。呜呼!这本来是女词人李清照由于痛恨南宋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而写的一首传世之作, 表现出的是一种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爱国爱家精神, 而我们教师却告诉学生, 这是一首宣扬封建迷信的“拜鬼”之作。真是“以己昏昏, 让人昭昭”。教师队伍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全面系统学习和理解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3. 教育的方式方法存在问题

如我们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学习中, 采用的学习方法大都是今古对译, 把大量时间用在解词释义和对句段翻译上, 而大量生僻的字词和晦涩的句子很难让学生乐在其中。

4. 社会的“浮躁病”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和冲击

由于受高考、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使学校教育功利性趋强, 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不得不偏向于前者。再者, 文化如水, 润物无声。传统文化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就是这样一种“润”的过程, 社会的浮躁心理也在影响着学校教育, 学校不愿在这方面下功夫, 甚至部分学校在上级要求时应付应付, 或注重形式不看效果, 使传统文化只进校园却不进学生头脑。

三、增强“四感”, 为中学生开启中华文化“精神家园”之门

1.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一是要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是培养自豪感的基础, 中学可考虑编印一套合适的传统文化教材, 设置一门传统文化选修课程, 以便向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 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总体认识。二是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要让学生认识到,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 既有一些应该批判的精神糟粕和过时落后的东西, 但精华部分是占绝对主流地位的。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及勤劳勇敢、善良守信等,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 实现民族振兴和崛起的宝贵财富和不竭动力, 也是中学生应该传承的文化之“根”。三是让学生感到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形成了优良的文化传统, 不仅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而且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无比骄傲和自豪的, 我们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增强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一是向学生讲清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意义。民族文化是民族存在和发展之根, 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 就没有中国的独立品格。二是向学生讲清自身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要让学生理解, 作为祖国的未来, 肩上负有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如果在我们这一代, 离开了传统, 割断传统文化的血脉和根, 就会迷失自我、丧失根本, 更谈不上实现民族的复兴。三是向学生讲清如何传承。我们学习传统文化, 不是要回到过去, 复古守旧, 更不是要用传统文化来指导现代化建设, 而是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3.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向世界展示了一幅厚重而宏伟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画卷, 令人震撼而又倍感亲切, 也勾起了世界人民包括广大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这就为我们进行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但照本宣科, 或把传统文化当作一个古董“原汁原味”地摆在学生面前, 这仍然会拒学生于千里之外。当前, 要想让学生亲近我们的传统文化, 就必须做到:一是教育者须先受教育。要给教师们补上传统文化这一课, 增强教育者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二是要在校园营造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环境, 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在校园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创建中, 要注重把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要用好重大节假日特别是传统节日, 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纪念活动, 融学、演、育、乐于一体,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 在娱乐中学。三是要注意扬弃。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 要做到与时俱进, 传统与现代结合, 赋予其强大生命力, 要注意把古代朴实的道理与现代人身边事、当前事结合, 便于学生理解。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受益感

一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中获得美的享受, 觉得学习传统文化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和时尚消费。二是促进学生优秀品格及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如某校开展“读千美文, 做现代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朝读四书五经, 晚听古典乐曲”, 学生每时每刻在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感受美文、品味经典、与圣贤对话, 达到了文化熏陶、人格培养、提高道德素养的目的。三是知识财富的获取。传统文化本身就包含了语言文化、历史哲学、德育艺术等知识, 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会使一个人知识结构更为全面, 更合理, 青年学生个人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 可能会成为他成长道路上, 甚至是他一辈子立身做人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摘要:加强中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特殊意义。当前, 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些中学生心目中遭到严重的误解和歪曲, 学校及教师, 应从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亲近感、责任感和受益感入手, 让中学生愿意进入且能够进入传统文化这座“精神家园”。

上一篇:资金战略下一篇:配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