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内涵(精选6篇)
中华饮食文化内涵 篇1
中华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史前史、800年兴盛史、300个声腔剧种和数万个剧目累积量, 覆盖城市乡村广大幅面积和十几亿民众, 生生繁衍至今仍活跃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 它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 (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戏曲) 的唯一存活体, 成为人类写意型艺术的典型代表, 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除了独特的艺术本身之外, 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是中华戏曲葆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所在。中华戏曲历世代而不衰, 因为在它的肌体中挟带了中国文化的众量因子, 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优秀的中华文化一直是中华戏曲发展的主要脉络。
一、“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中华文化素以“亲睦九族、平章百姓、协和万邦”为理想, 中国人民之所以遵循“和而不同”的哲学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 是源自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和合文化。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就是弘扬“和文化”, 历史证明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国力不论多么强大都没有对外进行侵略, 如唐朝、宋朝、明朝时期无不如此,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和指南针的国家, 可中国从来没有用来对外扩张,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开辟的都是友谊之路、和平之路。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也是传统“和文化”的重要体现。从戏曲表现上来看中华戏曲每一个曲目一般都有一个圆满的大结局, 最终体现正义力量的胜利或大融合, 这都是“和文化”的一种间接表现。中华戏曲未来发展也应该大力弘扬“和文化”, 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世界影响力的高度创作更好的优秀的戏曲曲目。
二、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
《礼记·大学》言:德者本也。强调修身养德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基石。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道德中把“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作为“治天下”的策略和为人的准则。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系统。
爱国忧民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 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爱国理念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影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所有这些在历代的戏曲曲目里都能找到很多以爱国为主题的题材, 也是中华戏曲要重点弘扬的爱国精神, 通过戏曲的艺术化使伟大的爱国精神占据国人精神的制高点, 尤其是在当下, 弘扬爱国主义非常重要, 这不仅是全社会的责任, 更是我们戏曲工作者要深深牢记的使命。
三、追求至善至美的道德理想人格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中华民族有十大传统美德, 分别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这些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衍进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成为中华文化的精华部分, 造就了伟大的礼仪之邦, 是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 也是中华戏曲广加弘扬的重点。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华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史无前例的冲击, 经过三十多年的冲刷荡涤, 好端端的中华文化被冲击的面目全非,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拜金主义、享乐思想、贪腐文化的阴霾下已看不清她美丽的踪影。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 为中国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未来国家的发展过程中, 重拾中华传统文化、重塑中华传统美德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传统的中华戏曲一直以来都坚守着这块宝贵的阵地, 这是我们全体戏曲工作者都赖以自豪的。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加任重道远, 要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把我们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继续发扬光大, 让戏曲成为构建精神文明的放大器, 为建设和谐、文明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四、“天人合一”的思想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生态”
老子的“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思想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客观规律, 违背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现在我们生活在两种环境中, 一种是自然环境, 一种是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之状况, 人所共知, 地球人都尝够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来的苦果。那么, 我们的文化生态如何?文化生态健康吗?似乎少有人提出疑问。实际上, 自然生态不过是文化生态的物理显现而已, 二者互为表里。文化生态, 就是人们精神呼吸的空气, 通过耳濡目染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影响人的行为。客观的讲, 两种环境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污染”, 都丞待治理, 这都是人类违背客观规律所造成的恶果。
从遭受“污染”的程度讲, 中华戏曲可谓独善其身, 一直以来仍葆有自身的“原生态”, 成为教化大众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以后的发展中, 中华戏曲的发展除了要尊重客观规律以外, 还要多创作以尊重客观规律为题材的作品, 使中华戏曲成为文化发展的典范。
总之, 中华戏曲的发展一直凝结着根深蒂固的传统的中华文化元素在里面,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仍保留自己的“原生态”, 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教化大众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 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 国家不论怎样发达,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的文化永远都是宝贵的财富。中华戏曲继往开来的发展, 不论形式上发生怎样的变化, 但弘扬以真善美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宗旨永远都不会变, 中华戏曲永远都是我们的国粹, 永远都是精神文明的家园。
中华饮食文化内涵 篇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文化思想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不仅如此,建设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强大的根本保证。
中华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无数中国精英分子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最高价值标准、道德标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息息绵延不断的“根”。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好和平、维护统一的民族主义精神;团结协作、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追求真理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真诚待人、童叟无欺的诚实守信精神;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和谐精神;不屈不挠、积极向上的大无畏精神;严义律己、宽以待人的仁爱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探险精神。
(1)不畏强敌、捍卫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最起码的良知和道德。西方人也是如此。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民族,不对自己的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士人——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代表,都把爱国主义奉为人生最高的追求目标和境界。修身、治国、平天下,是历代精英知识分子的终极奋斗目标。爱国主义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历代精英的血管里流淌,奔流不息,代代相传,演绎了一曲又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故事。
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到不辱使命的唐睢;从持节牧羊十九载决不投降的苏武到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高呼“还我河山”的岳飞;从面对强敌入侵、国破家亡的残败局面,眼望波涛汹涌的零汀洋,仰天长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 ;从绝不食美国钗来之食的朱自清到“恨不抗日死、留着今日羞”的吉鸿昌„„中国正是这些爱国主义至上的民族精英,才使得几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才使得中国古老的文明国度,永远广大而统一。1
这是几千年来中国的灵魂,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精神支柱。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占有广阔疆域、拥有无数人口的“帝国”。他们在人类文明史的长河中,如昙花一现,转眼即逝; 这些短命王朝在扩张时,何等威风,何等兴盛;灭亡时也何等悲哀,何等凄惨?倾刻间烟消云散、化为乌有。波斯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拿破伦帝国,还有最近的法西斯希特勒帝国、大日本帝国„„。然而,中国、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精神,却历经多次磨难而依然顽强的生存下来。而且每次国难当头、处于分裂纷争的时候,都有无数仁人志士,勇敢的肩负起“统一国家”的重任,排除千难万险,将国家统一。这是全世界其他民族国家感到不解的地方,为什么中华民族有那么大的凝聚力?因为,爱国,国家统一至上的精神,已融入每一位中国人的遗传基因里和血脉里。为国捐躯,在所不辞。“位卑未敢忘忧国”,这是何等的伟大啊!
热爱国家,国家利益至上,是与对历代卖国贼的仇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国家利益的卖国贼,都为一切正义、爱国的仁人志士所不齿。
今天,中华民族摆脱被世界列强蹂躏、侵略、瓜分的百年屈辱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振兴、发展历程,重新铸造了辉煌。但是台湾仍然与祖国大陆分离,加上世界上有那么一两个别有用心的国家在后面一直支持台湾独立,严峻的现实,更应使我们的年轻一代,不断增强爱国主义责任感,有随时为国捐躯的远大理想和豪情壮志。
爱国主义,就是具有为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可以牺牲一切的勇气和决心。具有以“天下兴亡为责任”的豪迈气概,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国家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爱国主义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在强敌入侵、国难当头危亡之际,就有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壮怀激烈、洒热血、抛头颅,为国家民族的存亡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也正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尊心,使中华民族永远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振兴中华、实现伟大中国的再次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爱国主义决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概念,也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具有丰富内容的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在当前,讲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讲爱国主义就要了解中国国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把握中国特色的深刻内含,就应该了解中国辉煌的历史,学习习近平一百多年来中国饱受屈辱、外国侵略和压迫的近代史、现代史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民族压迫斗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人民自由的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何历史知识的贫乏和无知都容易犯令人哂笑的文化幼稚病,都会使人陷入民族虚无主义和丧失民族自尊心、崇洋媚外的泥潭;讲爱国主义就不能全盘西化;讲爱国主义
就不能全盘否定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要自立更生,坚持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自己来做,不能寄希望于外来势力,更不能指望别人的恩赐和施舍,这种幻想是浅薄庸俗和低贱的;讲爱国主义就要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主动为维护国家、民族统一、团结而奋斗。
(2)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
胡锦涛在当选总书记后的第20天,率领政治局主要成员到河北西柏坡中国革命圣地,接受革命教育,提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创业,历来就是一番痛苦的实践过程。人人都明白,守成比创业享福,可创业才是英雄本色。没有创业的成就,哪有业让你去守。要想创就一番事业,必须有艰苦奋斗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建国后,我们在多么艰苦、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研制开发两弹一星那么大的科学难题。大庆石油会战,工人王进喜艰苦创业的精神,感动了几代人。袁隆平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他艰苦奋斗搞科研十几年的事迹,谁人不知?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也只有在艰苦奋斗中,才能继续不断开创出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业!
(3)团结协作、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集体主义,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名词。集体主义的精神实质,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的集体主义,是知识分子不谋私利、不图个人享受、严格要求自己所映衬出来的高贵品质。一切道德高尚的人,都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勇于自我批评的人。“慎独”,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严格要求自己为主的道德修养方法。孔子曰:“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说持之以恒地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做起,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不会做任何坏事。
宋代范仲淹,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这种精神,一半是爱国主义,一半是集体主义。
到了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集体主义已经成为一个响亮的口号。新时期集体主义的内涵是什么?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分工与协作更加突出、明显,同时也有团队、单位、部门利益之分。集体主义至少包括如下内容:其一,有协作精神。一个人很有才能,也很有研究水平,就是不容人,自高自大,目空一切,谁也瞧不起;或者自以为是,谁的意见都不听,非得坚持自己的意见,哪怕是错误的意见也坚持,要求别人都听自己的;或者斤斤计较,在与别人合作当中,事事、时时考虑自己的利益,一事当前,先想自己划算不划算;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决不去做,对自己有利,哪怕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情也不遗余力去做。凡此种种,都是缺乏团结协
作精神的具体表现。只有与人真诚合作,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才能做出一番成绩来。严格要求自己,谦逊、好学、虚心吸收别人的意见,对自己、对别人都能一分为二,对的就坚持,错的坚决改正,在一个集体当中,抱着团结所有人的态度与人处事,相信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二是民主。做为领导,不搞一言堂;做为团队中的一员,能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勇气,也有虚心接受批评的胸怀。三是爱护集体荣誉、爱护公家财产。作为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团队中的成员,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冲突的时候,能以团队利益为上。同时要有爱护团队公共财物的美德。四是守纪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团队有团队章程,都应该有道德守纪律。五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任何一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行业、部门的行为规范。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在任何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世界贸易组织鼓励开放、自由竞争的原则,要求现代人才必须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合作精神是指个人之间、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共同任务,达到共同目的而发扬的互助合作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经济的发展出现许多新问题需要由人类共同解决,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的人必然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4)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追求真理精神
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当真理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的时候,坚持真理,还是件比较容易的事,而当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时候,能否继续坚持真理,就成了问题。坚持真理,就不是“顺风倒”,就不是巴结、阿谀奉承的小人嘴脸。我们培养的人才,就是敢于为捍卫真理而献身的人。正义和真理永远是一对孪生兄弟。坚持正义,坚持真理,是人的又一大美德。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谁都知道,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候,常常是坚持真理的人,受到无情的打击和迫害。这个时候,能不能不怕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捍卫真理,就是考验你的关键时候。
(5)真诚待人、童叟无欺的诚实守信精神
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是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规范之一,既是立身处世之本,又是传承现代文明的基石。《春秋•谷梁传》中说“言而无信,何以为言?”,晋朝傅玄说“祸莫大于无信”。一个信用缺失、道德低下的国度,不可能有健康向上的民族精神,不可能有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不可能有积极向前的社会进步。“诚信”教育的本质是“真”,标准也是追求真实的境界,坚持正义的立场。加强诚信教育,必须大力开展求“真”的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诚实守信就是求“真”,就是追求正义。古人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从事物的内在本质联系看,真、善、美是统一的,是相互依托和相互转化的。凡做事情,认真、执著坚定去做就有成效。求“真”还是求善的前提,不真,则无以致善。有了求“真”的精神就会弘扬社会正气,抵御歪风邪气。这是道德内在的本质规定。返本溯源,搞好诚信教育,关键也要大力开展规则教育。所谓规则就是统一的、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或行为标准,也就是WTO所追求的精神之一。作为科学意义上的规则,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基础上的行为规范,代表共同的意志和利益。任何虚假、欺骗行为,都将为法律所不容。只有建立起牢固的规则意识,形成按规则办事的素质,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办理一切事情,那么不讲诚信的欺诈行为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建立诚信才能得到可靠的保障。
(6)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和谐精神
中华饮食文化内涵 篇3
在本次论坛上,中国名人工委、中华名人协会主席高占祥,生态环保专家陈寿朋等一些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围绕端午文化这一主题,就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传统,端午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端午节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思想的形成,倡导与弘扬“端午节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大意义等议题,进行了认真、广泛的讨论。
论坛呼吁国家有关部门通过立法程序,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
中华饮食文化内涵 篇4
一、传统“礼”文化及“礼育”思想的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儒家倡导的“礼”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礼育”思想是礼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中国的礼文化传统悠久,起源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儒家文化。儒家以“以政为礼”作为其思想纲领,注重礼仪,将礼仪、礼义、礼制视为纲理伦常、习俗民情及国家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对儒家文化而言,孔子、孟子和荀子是其三大代表人物,尤其在礼仪文化的推崇和传播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如孔子在创立儒家学派之初,便将《礼》、《乐》、《诗》、《书》、《易》和《春秋》作为儒学必须具备的六艺,并大力倡导“以礼治国”、“为国以礼”;孟子在孔子“性善论”的基础上,将礼仪意识视为人的一种生来就有的道德观念;荀子则在师承孔子和孟子的基础上,以“性恶论”为其理论依据,提出隆礼至法之说,将礼与法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礼”之学。这种经过荀子“隆礼”和改造的礼,逐步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2]。在儒学经典方面,《论语》和《礼记》可以视为着重阐述礼仪之道的经典之作,如《论语·季氏篇第十六》所言“不学礼,无以立”,《礼记·经解》所言“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我国传统礼文化将礼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人们都以知礼、循礼为荣,以成为知书达理、文质谦和的君子作为追求的目标[3]。对于违背道德和礼仪的行为,自古以来都是被唾弃和鞭挞的。如《诗经·相鼠》整个诗作即是谴责违礼之人:“……人而无仪,不死何为?……人而无止,不死何俟?……人而无礼,胡不遄死?”寓意一个人要知礼、守礼、行礼。基于这一思想,后世儒家做了更进一步的阐释,如《礼记·典礼上》所云:“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意指假若一个人没有礼仪,则与禽兽并无二致。《诗经》和《礼记》中的这些经典词句,皆向世人传达作为社会上的个人,要知礼行礼,讲究公德,如果没有礼仪甚或违背礼仪,则与禽兽同类,白活于世。“礼”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一方面靠大众对于礼仪规范和礼义礼制的自觉遵守,另一方面靠社会的广泛宣传与教化。就传统儒家文化而言,在古代,其“礼”文化的传承是靠礼育实现的[4]。儒家的礼育思想起源于孔子,其在儒家学派形成之初就将“礼”作为六艺之一的必修课要求弟子们加以研读与修习。其后,同为儒派大家的孟子、荀子等将礼育思想归纳发展,使之日臻完备,最终形成完整的礼育系统。《大戴礼记·保傅》云:“古者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提倡对于民众礼仪方面的教化要从少年青年抓起,正所谓“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二、中华传统礼育思想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作用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本就是道德至上的文化,其核心和实质就是德行文化,道德观念已经渗透融合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文化与道德教育本就是一体的,因此撇开传统文化而进行的高校德育建设是“无根”的,是没有基础和理论依据的。在中国,德育思想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并以“礼”作为核心,强调社会道德规范对人的约束,因此,在高校德育建设中应当借鉴与传承“礼”文化的实质与内涵。然而在当代文化融合及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下,各种思想及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产生交织与碰撞,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流失,尤其是对一些高校大学生而言,盲目崇外使得他们在思想上逐渐摒弃本国优秀文化,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中华传统“礼”文化在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使传统“礼”文化在新时代多元文化元素的融合语境中得以顺利传承及发扬是当前高校德育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礼育思想在高校德育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 师德师风方面
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之一。在当代高校,教师应真正深谙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能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了解一些但流于表面。因此在高校德育建设中,要加强教师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并以古代“礼育”思想为指导,对于教师在礼义与礼仪方面进行行为规范的制定,使得教师发挥其行为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自身的素养直接影响大学生德育培训的质量,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用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2. 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方面
科学教育观的奠基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的目的,因此是教育的最高目的[5]。在教师自身遵循礼义及礼仪的行为规范外,在高校开设专门的“中华传统‘礼’文化”课程或文化讲座能够更直接地向学生传授“礼”文化的精髓,弘扬传统美德,直接作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提升,对其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的“礼”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凝聚和整合功能,“礼”所包含的“和谐”思想与“秩序”思想能够规范社会风俗、稳定社会结构。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培育大学生具有“礼”的精神,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并借助大学生这一宣传主体,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礼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全可以赋予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及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新的内涵[6]。对高校学生进行礼育培训,能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使他们在国家与社会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彰显新一代大学生的责任观念和爱国意识。
3. 大学生自我修养提升及自我成长方面
在高校开展以“礼育”为核心的德育建设,不仅能够提升校园文化的品质和内涵、净化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本身来说,使其置身于浓厚的“礼”文化环境中,有助于提高其自身修养并对其自我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德育建设中,对于大学生进行礼之本(即礼义)的教育,使得学生深刻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运用传统理论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其将来踏入社会做好思想保证;而对于礼之仪(即礼仪)的培养,使得他们具有得体的行为举止,并且在认同和接受礼仪文明的原则和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地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践,并且有意识地体验和总结,从而进一步提高自我修养。
从上述分析看,课堂教育形式是高校礼育培养的重要实现形式,能够促使学生不仅获得礼义及礼仪知识,而且且具有具体的行动意识。但对于高校学生的德育培养,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还要采用多种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如增加社团活动,让学生自己发掘、整理相关的活动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使得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更主动直接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促进互联网和移动智能平台的传播是一种良好的礼育培养途径,将“礼”文化知识和礼育思想内容通过学生喜爱的现代交际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加以传播,也是一种较直接、高效的实践途径;同时也应该激励大学生参加礼文化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与人交流沟通,体会不同的角色,完善礼仪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值得指出的是,在高校德育建设中,提倡融入中华传统“礼育”思想,不能陷入只讲大道理、应用型不强及呆板空泛的境地,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要使礼育培养切实落到实处,真正指导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这需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制定切实有效的培育方案,并在教育活动中反复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德育培养模式,从而使得高校德育建设体系日臻完善。
三、结语
在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指导下,将历史传承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到当代大学文化的建设中,为高校德育提供更有中华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及依托,使得高校德育建设不仅有当代的方针政策作为理论指导,更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作为载体及依托。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礼”文化内容及“礼育”思想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中华传统礼育思想在高校德育建设中对于师德师风、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及其自我成长、自我修养提升方面的作用,为高校德育建设提供了传承深远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借鉴途径。
摘要:“礼”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礼育思想是礼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高校德育建设中,选取传统“礼育”思想中的积极部分,并将其与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相融合,并有效地在德育建设中发挥指导作用,促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关键词:“礼”文化,礼育,高校德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卢先明.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4).
[2]王斐弘.儒宗正源[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193.
[3]赖换初.儒家礼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求索,2004(2).
[4]刘静.从儒家礼仪角度看影片《王牌特工:特工学院》的绅士文化传递[J].名作欣赏,2016(6).
[5]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60.
[6]徐拯.关于礼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价值探讨[J].高校管理,2011(11).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 篇5
古圣今贤如此立论,芸芸众生亦照此实行。故《礼记》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因为“礼”的原则之一就是强调“让”,而在有群体参加的饮食生活中,例如“乡饮酒礼”等都以礼让为先。人们能够在同乡或亲族相聚宴饮中都可以学习到礼。
天人合一的饮食关系
古代所说的“天人关系”,不仅祭祀中有所体现,还表现为中国人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阴阳五行”的思想,使我们把味道分为“五味”,甚至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纳入“五谷”。“中”“和”的思想也成为烹饪的概念。因此说饮食生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
中国的饮食习惯里又包含着很多的思想精神的。
古代所说的“天人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讲“天道”与“人道”,从而把“天人合一”看作是讲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依存,实际上古人说的天人合一往往是指“天”有意志,它通过天子支配人事,人要顺“天”以感动天意。祭祀是人感动天的手段之一。中国人事死如生,活人吃什么,祭祀死人至少是同等待遇。
战国时齐国的淳于髡见一农夫拿着一只猪脚、一杯清水祭天,祈求五谷丰登、积谷满仓。淳于髡加以嘲笑,认为农夫企望太高,而供奉太薄。祭祀中人们感到祭品(主要是食物)是人和天的联系物、甚至认为它是鬼神曾经光顾过的(鬼神食后的剩余),因而把祭祀食品神圣化。直到清代,满人仍然把“祭于寝”的白煮猪肉称之为“福肉”,亲贵大臣以能分到一块而为荣耀(叫做“吃克食”),当然这只体现了浅层次的饮食生活中的天人关系。许多民族的童年时代都会有此奇想。
适时而食的饮食习惯
古代中国人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这些思想早在先秦就已经形成,在《礼记·月令》就有明确的记载,而且反对颠倒季节,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当然也反对食用反季节食品,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与当代人的意识正相反,有些吃反季节食品是为了摆阔。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西晋富翁石崇家也有暖棚。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阴阳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人是“三才”之一,饮食是人类生活所不可少的、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五味”说(其实人能感觉到的“味”不止有五,但二三千年前,能分辨出五种也不算少),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惊奇在《礼记·郊特牲》记载“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因此在祭天时要严格遵循阴阳五行之说。这种说法被后来的道教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人体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修炼、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
中和之美的中华饮食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什么叫“中”?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 “和”也是烹饪概念。《古文尚书?说命》中就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关键是调和好咸(盐)酸(梅)二味,以此比喻治国。《左传》中晏婴也与齐景公谈论过什么是“和”,指出“和”不是“同”,和是要建立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因此中国哲人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建筑在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之上。这种通过调谐而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调实践与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下产生的,而反过来又影响了人们的整个的饮食生活,对于追求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古代文人士大夫,尤其如此。
中国饮食文化内涵浅析 篇6
关键词:中国饮食,饮食文化,内涵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 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餐与法国、土耳其烹饪并称世界三大烹饪体系。中餐文化具有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和雄厚坚实的技术基础, 以味为核心, 以养为目的, 是文化、科学、艺术的结晶。可以说, 饮食功夫也是一种学问, 一种特色的突出, 一种交流的途径。
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 可以简单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 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 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1 饮食品质重在“精”
孔子在《论语·乡党》中就有“食不厌精, 脍不厌细”的论述。精致, 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 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过程, 都体现着“精”字。
1.1 餐饮制作过程中选料要“精细”
中国菜的选材非常丰富, 有一句俗语称:“山中走兽云中燕, 陆地牛羊海底鲜。”几乎所有能吃的东西, 都可以做为中国菜的食材。但食材的选择关系到菜品的质量。中国菜中名菜常选择名贵的食材, 如燕窝、鱼翅、熊掌、鹿尾、虎骨、猴脑等。其中部分食材取自保护动物, 所以某些名菜因取材困难而无法烹制, 但也有烹饪家使用替代品进行尝试。
1.2 烹调的过程要“精致”
中国菜的烹调过程中, 同样体现出“精致”二字。中国菜的原料大多加工成小块宜食的尺寸, 不像西餐在食用时进行二次切割。中国菜对刀工非常讲究, 刀工处理的工具主要是菜刀和砧板, 有些原料经厨师的刀工后可拼成栩栩如生的美丽图案。中国菜烹调方法非常多, 有凉拌、炒、蒸、煮、煎、炸、焖、:、炖、煨、烧等几十种, 每一种又可分为好多小类。在制作过程中还十分讲究火候的运用。
1.3 饮食过程中要讲究“精品”
饮食既然作为一种文化, 一种“吃”的文化, 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 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尤其是现在非常注重个人身体保健的现代社会, 更是要求我们的饮食向精致化发展, 使饮食中融入文化, 透出文化, 从而“吃”出文化来, 避免和摒弃那种“过之屠门而大嚼”不雅行为和有损健康的不良习惯。
2 审美体验重在“美”
这是将饮食的文化与内涵进行升华的高级阶段, 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 重要原因之一, 就在于它美, 这种美, 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它令食者有“三月不知肉味”的同时, 更令人拍案叫绝和赏心悦目。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2.1 味道美
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 则烹调之术不妙”, 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味为菜肴之支柱, 是菜肴之灵魂、核心, 也是菜肴之生命。美味的菜肴能激起人们的食欲, 中国菜肴味型之丰富, 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各大菜系均有其特殊的调味品和调味手段, 并形成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菜肴口味。正因如此, 才使得中国菜肴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为世界所公认, 为世界所欢迎。
2.2 色泽美
中餐的颜色搭配讲究应突出主料, 辅料衬托主料, 并且要求对各种食物的颜色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 以更有利于膳食营养的基本要求。根据营养与烹饪烹调要求, 对菜的颜色搭配一般有:顺色配 (辅料的颜色与主料的颜色相同) 、花色配 (即各种不同颜色的食物原料数量基本相等, 让其互相映衬, 使菜肴显得色彩丰富多彩) 、点色配 (即以花色为基础的主、辅料巧妙组合配菜方法) 等几种配色方法。
2.3 形态美
菜肴之形, 是指菜肴的刀工成形和装盘造型。刀工成形包括各种刀口 (如丁、片、丝、条、粒等) 及相互间的合理搭配成形;装盘造型包括菜肴外表形态的表现方式及点缀围边装饰和器皿衬托。作为菜肴的形, 不仅包括各种艺术造型, 还包括了各式几何形、自然形。千百年来, 菜肴造型都一直被司厨者所追求:刀工精细, 整齐划一, 自然朴实, 典雅大方, 形态逼真, 装盘美观。丰富多彩的优美造型艺术, 不仅可以提高菜肴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 更能激发食欲, 引人遐想, 寄物寓意, 给人一种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完美享受。
中餐之美不仅表现在味道、颜色、形态上, 而且在器具、摆台、甚至在服务人员的服饰上, 都透着美的成份, 让人时时刻刻感觉到美的冲击和享受。可见,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 是中华饮食的魅力所在, 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3 情感活动重在“传情”
中餐有以食表意、以物传情的特点。中华文化历来以情为纽带, 同样, 中华饮食“情”为重要的功能。在中国, 吃饭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 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 一边聊天, 一边谈生意、交流信息、采访。古往今来, 中国人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 感情上的风波, 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饮食活动的社会调节功能和心理按摩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因为菜系和饮食中蕴藏着各种感情在其中。做的人付出心血和真情用心去做, 而吃者更是品味到自己喜欢的饮食则抱着的是一种感激与赞赏。吃吃喝喝, 不能简单视之, 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 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 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 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4 社会功能重在“礼仪”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 讲礼仪, 循礼法, 崇礼教, 重礼信, 守礼仪, 是中国人数千年的传统。讲礼, 就是要谦恭退让, “礼”与“让”往往相连, 这就是“礼让”一词的由来和义释。中国最早的礼和最普泛、最重要的礼, 可以说就是食礼, 食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饮食讲究“礼数”, 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礼仪”中也讲究着一种秩序和规范, 比如在重要场合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有些菜的象征、来历等等都体现着“礼仪”。我们谈“礼仪”, 更应把它理解成一种精神, 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 这种精神, 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 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饮食中的这四个方面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 它们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 而情与礼, 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 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 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 才能有合科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 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中华饮食也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用嘴“吃”出来了一种文化, 一种浓厚的中华饮食文化, 这种文化已经得以前仆后继的不断弘扬, 已经影响到了我们自己和身边, 影响到了全世界的饮食行业。
参考文献
[1]周明扬.餐饮美学[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4, 3.
【中华饮食文化内涵】推荐阅读:
中华饮食文化精神10-09
中华饮食风俗教程01-05
幼儿园中华饮食文化08-08
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发展作文12-02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精08-21
中华玉文化07-22
中华文化11-10
中华典籍文化11-10
中华传统文化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