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思考(精选12篇)
人性化思考 篇1
1 酒店人性化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酒店的人性化发展是指酒店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始终围绕顾客的需求, 以顾客的需求为中心, 以“顾客为本”, 尊重顾客、理解顾客、方便顾客。目前酒店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种趋势:即从原来的奢华化向人性化方向发展, 比如星级较高的酒店原来追求气派的、奢华的大堂, 而现在有些酒店的大堂所占据的空间较小, 但客房里的硬件设施却很好, 酒店追求的是如何给客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 因为酒店意识到, 顾客到酒店住宿, 更看重的是酒店客房内的环境与条件。有时有的酒店里提供的设施顾客不会用, 比如某高级酒店窗帘是电动的, 但顾客却不会用, 因为顾客不会用, 顾客反倒觉得郁闷。酒店投入了成本, 顾客却没得到实惠。因此, 酒店在设计时应考虑顾客的需求, 以顾客为中心。
酒店的人性化发展也是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的需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个性消费开始凸现,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当人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较高层次的需要便成为主导需求, 当居民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顾客更看重并追求社会交往、尊重。因此, 自尊、社会交往和情感等人性化的隐性需求大大增强, 顾客自尊、情感等心理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单纯的标准化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标准化正在与个性化、亲情化、人性化相融合。随着顾客需求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国传统饭店在服务中, 逐渐暴露出硬件设施设备配置不尽合理、软件服务层次低等问题限制了酒店的发展。酒店应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 以顾客需求为中心, 突显个性化特征, 从软硬件建设上体现人性化服务理念, 推动饭店业的健康发展。
2 酒店实施人性化发展的措施
2.1 制度是酒店人性化发展的保障
(1) 确立人性化服务的理念。酒店可创新管理思路, 从战略高度出发, 在酒店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活动。为切实有效开展这一活动, 首先可从培养酒店员工的服务理念入手, 着力营造人性化服务的良好氛围。可采取以下的措施:第一, 组织人员外出学习, 或聘请老师进店讲解培训, 以强化酒店员工人性化服务理念;第二, 进行换位思考。要求酒店员工围绕“假如我是顾客, 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等主题展开讨论, 进行换位思考, 深刻意识到人性化服务的核心是以顾客为中心, 为顾客考虑;第三, 加强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创新。创新是酒店业生存、发展的关键, 酒店要进行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创新, 以人为本的特色服务创新, 以人为本的文化环境创新, 以此更好地促进酒店业的发展。人性化是以“顾客为本”, 在服务过程中强调尊重客人、关心客人、理解客人, 细心观察客人的举动, 随时满足客人的要求, 真心为客人提供满意的服务, 营造一种轻松、舒适、自然、自由的环境气氛, 让客人体会到亲情和真挚。
(2) 体现以人为本的绿色服务理念。绿色酒店是指那些为顾客提供的产品与服务既符合充分利用资源、又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和有益于顾客身体健康的酒店。绿色酒店是酒店未来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在我国政府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的背景下, 酒店应积极地提供绿色产品与服务, 要多从顾客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例如, 如果酒店靠近铁路、公路, 酒店应主动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去减少噪声;如果是新装修的客房, 应考虑对房间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比如检验甲醛的含量是否超标, 并采用有效措施, 如多通风等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洁;酒店的绿色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方面的支持, 只有将绿色观念纳入到酒店文化和日常管理行为中去, 加强对员工的绿色培训, 并通过员工的行为促进酒店绿色发展。
(3) 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酒店的人性化发展要把顾客放在首位, 使顾客满意。酒店在人性化发展过程中, 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考核机制, 加强质量督查, 定期对服务进行综合满意度调查, 查找顾客不满意的原因, 并进行改进。如果是员工的原因, 要予以相应处罚或教育, 要做到强化管理, 严格规范, 督促到位, 确保人性化服务各项措施持续、有效地贯彻落实。此前, 因为家人过生日的原因到酒店消费, 兴致勃勃地与家人提着生日蛋糕去的, 到点生日蛋糕的蜡烛时, 发现没打火机, 于是到前台去借, 服务员的回答是这里是无烟区, 没打火机, 我于是补充了一句, 是点生日蛋糕的蜡烛, 服务员仍是冷冰冰的回答没有打火机, 无奈只好到酒店外的小店去买。如果酒店真的为顾客着想, 比如到厨房借个火种等, 点燃蜡烛应该没问题的。所以酒店的人性化服务有时也需要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来约束。“以顾客为本”的奖惩机制是酒店可以采纳管理员工的方法之一。对不符合酒店企业文化所要求的行为给予严厉惩罚, 具体如降职、减薪、开除等;同时对在对客服务中表现优秀的员工, 进行必要的奖励, 包括薪资考核政策、晋升、文化和组织激励等。
2.2 提供符合人性化理念的产品
2.2.1 从硬件上考虑人性化
(1) 人性化的设计。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逐渐成为酒店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以前由于在我国饭店星级评定中比较强调硬件设施, 使一些饭店片面地强调、追求装修的豪华和进口材料的堆砌, 认为只有采用高档装饰材料、进口水晶吊灯、高档实木家具等, 才能给顾客带来满意的享受, 而忽视了顾客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如今酒店设计的流行趋势是在时尚、豪华中越来越推崇人性化设计, 以人为本, 为顾客营造出家庭般的温馨氛围。以人的实际感受为出发点, 努力使酒店功能达到合理和完美。例如, 近年来, 酒店客房的设计更注重顾客的感受, 趋向于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比如插座的位置精心设计, 以方便顾客的使用;照明的灯光既考虑美化环境, 也兼顾阅读和工作的需要, 具有足够的亮度等。在服务项目方面, 即使是同一种服务项目, 也努力形成本饭店的服务特色。例如, 一些位置偏僻的酒店, 考虑到客人进出不方便, 酒店可设立小图书室以丰富客人的晚间生活。
(2) 设施、设备的安装符合人性化。有些酒店的噪音、隔音效果较差, 比如会议室的空调噪音过大, 餐厅的通风换气系统较差;客房的隔音效果不佳, 卫生间的换气扇噪音大、效果差。一些酒店客房的电视频道设置毫无规则, 且存在重台和空台现象;客房电话的振铃声和门铃声音太响, 使客人常有惊吓之感。因此酒店应改善设施、设备, 使其更符合人性化。例如, 温哥华Fairmont Pacific Rim (泛太平洋酒店) 酒店的客房设计中, 对于私密性较强的卧室和公共走廊间隔音的处理, 很人性化。客房走廊与卧室之间有一道墙, 类似影壁, 既阻隔了声音的直接传播, 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 厚厚的门也对声音传导起到了阻音的作用, 改变了以往的“隔墙有耳”, 杜绝噪音互扰, 从细部真正做到为顾客着想, 体现了现代客房的人性化设计和布局理念。
(3) 提供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如今顾客的需求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酒店应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酒店个性化的设计就要源于顾客的不同需求, 千篇一律的“标准间”设计难以满足在客房办公的商务客人的需要, 因此客房的类型应呈多样化, 如商务客房、会议客房、休闲度假客房、大床间、连通房等, 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如今星级较高的饭店接待的客人往往具有不同的国家、民族、信仰、职业、性别和年龄等差异, 他们的经济能力、生活习惯、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和兴趣爱好千差万别。服务中不仅要掌握客人一些共性的、基本的、显性的需求和行为特征, 同时还要研究客人个性的、特殊的、隐性的需求和行为特征, 为客人提供针对性、差异性和超常性的个性化服务。
(4) 提供绿色、健康、安全的产品。只有为顾客提供真正健康的产品与服务, 才能赢得顾客永久的青睐。酒店应营造优美食宿环境。酒店环境既是方便客人必要条件, 也是实现人性化服务的一大要素。为此酒店可从餐厅客房的绿化、环保、节能等诸多方面考虑, 注重环境的生态化与个性化, 崇尚自然, 追求原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 为顾客提供了一个便捷、舒适、温馨的食宿环境。比如, 酒店应采用绿色环保建材, 减少辐射和污染等。
2.2.2 从软件上考虑人性化
(1) 合理的人才体系。酒店能否实现人性化发展最关键的还是酒店的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管理者要大力倡导实行人性化发展;员工要热爱自己的工作, 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洞察顾客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进而提供人性化服务, 让顾客满意。
(2) 员工的服务态度。酒店提供的产品主要是服务, 员工的服务态度对顾客的满意度影响很大。服务态度主要通过员工的服务语言、服务表情和服务动作等方面来体现。如端庄的仪表、优雅的姿态、和蔼的笑容, 热情、诚恳、耐心、体贴的服务语言。员工的每一次微笑, 每一次问候, 每一次服务都表达出对顾客的尊重和关怀, 让顾客感到愉悦和宽慰。例如, 有的酒店叫醒服务附带简要的天气预报, 同时下雨叮咛客人带伞, 降温嘱咐客人添衣, 周末祝客人舒心愉快, 这都在细节上体现了人性化。
2.2.3 对内部员工实施人性化管理, 是酒店人性化发展的前提
酒店的人性化发展是提高顾客满意度、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 但酒店提供人性化服务, 要通过酒店的员工来实现, 同时由于员工的服务态度、服务速度等不好量化和监督, 因此只有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的管理, 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员工才会有良好的心态去工作, 进而顾客的满意度才会有保障。
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使得员工能够感受到自己价值的存在以及酒店对自己的重视, 进而激发员工对酒店的高度认同感, 并进而消除员工在工作中所碰到的许多不愉快情绪, 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要加强员工的情感管理:第一, 和员工建立伙伴关系, 通过这种伙伴关系的建立, 实现酒店和员工“荣辱与共”的氛围, 让员工感受到酒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 才有可能真正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热情;第二, 加强和员工的沟通, 使员工的心理诉求得到有效释放。在实际工作当中, 员工究竟有什么样的诉求, 管理者仅通过观察是不能获知充分信息的, 因此要求酒店的管理层能够多和员工进行沟通, 拉近酒店和员工之间的关系,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余丹.关于饭店服务理念转型的思考[J].商业研究, 2005 (19) .
[2]崔苗苗.人性化管理理念在酒店主要部门管理中的运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 (8) .
[3]张传统.体验经济时代酒店人性化设计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12) .
[4]李妙然, 李桂荣.以人为本——酒店业创新的新生力[J].商场现代化, 2006 (2) .
[5]穆金山.酒店的人性化设计, 中国酒店设计网, http://www.caaad.com.
人性化思考 篇2
(钟建娟姚迅娟)
“城中村”指在城市市区中原农村居民点范围内形成与周边城市环境形成鲜明反差的,以原农村居民“一户一幢”为基本特征的特殊居住区,是都市里的村庄。改造“城中村”是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难解之题,近年来杭州市从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入手,加快城郊新农村建设,以城市化推进城乡的统筹发展。对“城中村”的农民而言,改造不仅是房屋形式的改变,更是居住方式、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的改变。他们不同于一般居民只要有房可居即可,而对居住条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从事改造工作的人员应在设计中加强人性化思考,充分考虑他们对住房的需要,从方便舒适、健康环保、环境优化等方面入手,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1充分考虑生活习惯,提供方便舒适的居住空间。
“城中村”改造工作已逐步从多层公寓建设过渡到高层公寓建设,通过几年的拆迁安置情况表明改造区域的农户已基本接受从单家独院的低层房屋变为多层公寓,并逐渐接受了小高层、高层住宅。他们从思想观念上完成了从高密度到低密度的转变,拥有了集中绿化、园林、会所、架空层等原农居无法实现的功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1.1户型设计
根据杭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有关政策,目前拆迁农户每户的安置面积在300m2左右,他们可以取得三套或四套住房,其中一套大户型为自行居住,其余中、小户型为出租房,设计中考虑到他们居住的方便和出租的需要将两类住房分幢布置,自住房和出租房相对集中,既方便农户与原有乡邻之间感情交流,又方便他们对出租房的管理。住宅人性化的要求是针对入住的人群而言,因此对农户自住的大户型在实用基础上强调舒适性。由于农户一般三代同堂,大户型均设计为三室两厅两卫,客厅为南厅设计,大面积落地玻璃窗,日照、通风空前良好、视觉感受非比寻常,有利于全家人日常起居活动。主卧及老人卧室均朝南布置,提供充足的阳光。卧室、厨房均能直接采光和通风。主卫内设一个简易储衣间,方便洗浴后更换衣服。对出租的中、小户型则以紧凑简洁为主,注重布局的实用性,住户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机动地分隔卧室与客厅,做到两室一厅或一室两厅。
为了提高得房率,小户型采用一梯多户的布局并将小户型布置在小高层楼幢中,减少走道的公摊面积。
1.2功能配备
住户获得较高的舒适和方便程度是居住质量提高的重要方面。农居设计中特别强调功能增量。面积增加,功能随之升级,舒适度也会相应得到提高。清静、私密是住户所向往的,特别是他们习惯了独门独院的居住,因此设计应尽量向此目的靠拢,力求一梯一户或一梯二户。一个简单的厅可演变为客厅和餐厅,主卧室及起居室朝南布置,每户均有充分的储藏空间,卫生间由老三件的洗涤盆、坐便器盆和浴缸盆增加了淋浴、化妆和洗衣功能,同时又能分区使用,并预留安装热水器位置。电信、数字电视、宽带网及单元对讲系统的终端每套进户,水、电一户一表,按楼层集抄,避免对住户的干扰。空调机的位置统一并保证合适、美观,同时还要全面考虑光、声和空气质量的综合条件及相应的设备配置。
1.3配套设施
“以人为本”就是以切实关心每个人,同时也切实地关心农户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将他们原来生活中积极的东西提取出来,也是对城市的补充。考虑农户喜欢聚会的生活习惯,还需特别设置独立的会所,与建筑、绿地紧密结合,形成休闲交流中心,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满足他们信息交流和情感交往的需要,这也是对他们原有乡村生活的一种延续,既有公共交流的场所,又有每户业主私密的空间。由于老人和儿童在小区内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较多,所以社区还应设有他们的专属活动区等。机动车位及自行车库按拆迁安置房的相关规范配置,通行线路合理流畅,坡度舒缓适宜,符合人性化要求。考虑现有住户使用电动车较多,自行车坡道坡度一般按不大于20%设计,优于规范不大于25%的规定。2合理利用能源,提高住宅的健康环保性能。
2.1实施绿色生态住宅
住宅人性化要从住户的切身利益出发,有效地利用自然,回归于自然,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提倡实施绿色生态住宅,最大化利用资源和最小化排废,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如实施中水系统,配备循环水净化装置,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污水、雨水、流动景观水改善气候环境。从单纯关注绿化率走向大树率,改变出现空洞无物的大草坪,有选择地引进大树、成树,结合整
体园林景观设计,明显提升环境质量。
2.2提高健康、节能效果
住宅设计中充分利用日影分析原理和计算机辅助设备来改善日照和用地之间的矛盾,有效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把空气、阳光、绿色引进每套住宅。窗墙比在符合设计规范的前提下,一方面通过大窗户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绿化景观,另一方面增加保温隔热手段或使用防热隔膜玻璃等措施,把不必要的热量拒之室外;采用会呼吸的绿色建材,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推广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使用,通过光的充分利用来减少电损耗。住宅中人可容忍的噪声为40~45dB,为达到这一目标,应更多注意加强楼板隔声构造和面层处理以及玻璃的隔声处理。住宅室内废气和有害气体排除是影响住户健康的问题,这要求排风系统风管质量过硬,可使用新型、专用的风道系统和接口,有效排除车库、厨房、卫生间废气,避免烟道串味现象。住宅内管道布置不合理会影响住宅品质的提高。集中管井,合理布置管道,将公共使用的设备管道设置在住户套型之外是切实可行方法。
3优化环境布局,塑造高品位的居住区。
“城中村”改造要以“乡村乡情”为主题,容纳了居住、购物、娱乐、交往等功能,使之成为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城市综合社区。小区环境应以“乡村乡情”为锲入点,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理念,满足人性化需求,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参与性,在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的同时,努力塑造富于乡村亲和力的社区模式,避免单纯而乏味的居住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
3.1总体布局与立面设计
小区整体布局与立面设计应体现人性化的需求,创造田园风情的居住环境。建筑风格简洁明快,立面轻灵空透,用现代建筑板、玻璃、空调隔板及金属栏杆等基本住宅元素进行组合,有利于提高通风采光,提供良好的视野,使其富于人情化、生态化。色彩与材质适宜搭配,带来视觉的愉悦,体现现代建筑的特色。建筑界面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营造亲切、温馨充满人性味的小区环境。出入口设置应与建筑呼应,似乎是一个巨形的港湾,这正是家的暗示,进入小区就如同回到心灵的港湾,透过干净明丽的建筑体验到一种浓浓的温情。
3.2景观绿化设计
景观绿化设计应凸现精品意识。中心广场、集中绿地、组团绿地与宅间绿地有机结合,形成巨大的生态绿化空间,在宜人的尺度下精心构筑,引入各种乔木以及各种植物花卉,形成物种丰富的生态群落。总体设计中注意将周边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绿化引入小区内,通过穿插组合变幻,营造出多层次、网络化的绿化空间环境,创造出具有亲和力的乡村园林意境。
3.3交通规划
交通规划以方便居民使用为原则。小区以蜿蜒流畅的环形车行道路为骨架,其余均为步行环境,组合成连续、系统的步行体系,结合绿化渗透到各个单元,形成了一个步行天堂。道路简洁,占地少,同时注重主、次干道、出入口与景观绿化的密切结合,提升环境品质。地下车库出入口接近小区主出入口,汽车可直接从小区干道到地下车库,做到人车分流,保证安全有序。地下车库连通各住宅楼,停车后均直接进入各单元,交通十分便利。
对当代社会人性化司法的思考 篇3
一、考评式司法下的工作动态
(一)考评式司法的内涵
考评式司法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是针对工作中每个部门所承担的工作,应用科学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干警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单位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现实中考评式司法存在的不足
考评是为了把握工作整体发展态势,促使工作部署得以正确落实,实现管理的改善和绩效的提升,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本质是便于执法更规范,司法体系更完善。但实务中,考评式司法存在:重办案考评、轻综合考评;重整体考评、轻个人考评;重内部考评、轻外部考评等方面的问题,演变为为量而量的考评,偏离了司法为民、使司法体制更加完善的宗旨。
具体来讲主要是:
1. 考评指标未能体现地区差异性。上级院对基层院的考评指标往往单纯从人均办案率出发,忽视了各地人口数量及其经济发展区域特色的差异。
2.偏重办案数、人均办案率等数量性业务指标,不设置上限,容易造成基层院盲目攀比办案数量,难以实现精细化办案、确保案件质量。同时,也避免不了上报数据不真实的现象。近年来,基层报表数据异常增长的问题,其罪魁祸首应是考评机制不够科学合理所致。
3. 考评指标的动态化不足。检察工作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但考评指标却数年不做调整,容易使基层院形成单纯的考评思维,急功近利为考评而工作;而没有列入考评的工作不被重视,影响工作的内涵式发展。
二、人性化司法下的工作理念
司法的人性化,是指法律必须与人性相协调并尽可能以温情的方式得以施行。具体来说,就是指司法人员在司法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以人权为核心,在尊重法的精神和法定权利、遵守法定程序的基础上,充分关心人、尊重人,在事关人本性的事务中不作苛责,兼顾人的正常情感、理性和需要,兼顾人的不同个性取向和不同社群区域的习俗,尽量以仁慈、人道、温情的方式实施司法。
法律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更重要的是防止犯罪。司法人性化不是不重视惩罚,只是更重视司法实践中的人道主义精神。人性化司法通过对内心世界的启迪和感化来达到教育改造的目的,减少暴力对抗,其精妙之处就在于用感化与宽容推动了司法文明。
三、人性化司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人性化司法拒绝“人情化司法”
人性化不代表可以随意滥用职权,对违法行为姑息迁就,司法人员必须遵守依法办事的底线,即必须符合司法程序、司法依据,满足法律法规应达到的最佳效果。
(二)人性化司法拒绝降低标准
人性化不代表故意降低司法标准甚至不司法,而是要以法律为准绳,在不降低司法标准的前提下,对嫌疑人及亲属的正当权益给予保护。
(三)人性化司法需要健全机制
人性化不代表一味地将其寄希望于人的良心,还需要一系列制度机制的支持和保证。当前,我国各项司法人性化措施大多都是地方性的,没有统一标准。建立健全统一化标准有利于避免司法人性化的混乱,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以最大限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现代社会应该具有的先进司法理念
(一)考评与理性相结合
考评式司法还是理性司法,在当代都是必不可少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我们更多引入人性化司法的元素,让考评式司法和理性司法相融合,探索更加科学、规范的司法工作方法,让司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
(二)以理性机制为主导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简单、粗暴、传统的司法理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追求司法人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追求司法人性化,有利于实现刑罚的目的;也更有利于司法人员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服务意识,树立“司法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人为本”的司法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扩大司法透明度
关于住宅人性化设计的思考 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住宅建筑
近年来,在建筑市场中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是对建筑的基本功能,还要体现使用者的各种不同要求和变化,并且要简洁、方便、舒适、易于使用,这不仅在建筑行业,其他行业也有更多的体现。这体现出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体现出对人的关心与关怀,体现出产品的本质:一切要以为人服务为第一宗旨。因此将人性化设计提高到一定程度上去理解,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宗旨。特别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随着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住宅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方便舒适的人性化设计、充分利用空间的合理化设计、健康环保的生态化设计。
1 方便舒适的人性化设计
所谓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住宅作为一种人类共同需要的商品,应该充分满足商品购买者,即住宅居住者对住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使住宅居住者安全、健康、舒适和愉悦。
如今,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居住概念,而更注重在设计中注入人性关怀的内容。无论是住宅楼的外观设计还是内部格局,都呈现出新的设计趋势。
外立面日趋简洁。外立面上已少见曾流行一时的繁琐的欧式符号,取而代之的是简洁明快的装饰色块及装饰构件。窗的开面愈见增大,而大又低的窗台设计,则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全玻璃阳台代替了传统的水泥阳台,充满了时代气息。
室内设计更趋于功能细化,且通过注重细节设计来满足居住者的方便与实用要求。
现在大多数住宅采用一梯两户板式布局,保证所有户型都有良好的南北通透的自然通风和采光条件。每个主要房间(起居室、主卧室)都能得到南向直接采光,起居室和餐厅形成南北贯通空间,有利于通风。而且在住宅中还大量运用了大面积落地窗和飘窗设计,加大房间的采光面积和观景效果,并进一步完善自然通风的效果,提高用户居住的舒适性。主卧室传统设计仅含有卫生间,但功能细化后,可以考虑在主卧的空间多出一个步入式衣帽间,以方便居住者的使用。
厨房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厨房的通风都是由通风道来完成,而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造成厨房烟味回流、泄漏、窜味等现象,而且还使并不宽裕的厨房面积显得更加紧张。因此,现在多选择烟气直接外排的方式,在提升厨房品质的同时,也保证了厨房通风的安全。
另外,在住宅楼内或小区内设置信报箱,为住户的报刊信件接收带来方便;空调板的统一设置,既为居住者提供方便,又减少空调滴水产生的噪声等,这些都是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体现。
2 充分利用空间的合理化设计
住宅设计特别强调面积增大,功能提高,舒适度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住宅设备配置周全,管道走向合理,住户获得较高的舒适和方便程度是居住质量提高的重要方面。
在保障舒适度的前提下尽量压缩走道面积,合理划分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巧妙安排储藏空间,室内布局注重实用。每户入口处均设过渡空间,可摆放鞋柜、衣帽柜等,利用空间设计的不同高差隔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大大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将逐步进入家庭,加上每家每户都可能有一些暂时不用,但又一时舍不得丢弃的物品,现代住宅不可避免地应考虑车库和杂屋间配套设计。宽窗台、飘窗的设计增加了室内空间,扩大卧室空间感。还有一些主卧套书房,利用家具作为分隔,方便使用,空间流通较好。
住宅内管道布置不合理影响了住宅品质的提高。集中管井是现代住宅的一种成熟作法,将公共使用的设备管道设置在住户套型之外。既节省了室内使用空间,又方便了统一管理及维修。
今后的住宅要全面考虑光、声和空气质量的综合条件及相应的设备配置。对住宅室内的现有空间加以充分利用,在满足居住者更多需要的同时,还可不过多增加造房费用,减少购房者的购房支出,也是住宅设计人性化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以多年薪金积攒购房的购房者来说更是如此。
3 健康环保的生态化设计
现在越来越多的居住者由单纯的追求一套舒适的住宅逐渐转向整体环境质量的更高要求。除室内环境的空间、隔断、管网布置、厨卫等要求安全、实用外,人们越来越多的要求室内通风健康和室外绿色环保。
绿色生态住宅的基点是从住户的切身利益出发,有效地利用自然,回归于自然,重复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把空气、阳光、绿色引进每套住宅。大的落地窗及飘窗的设计手法可容纳更多的阳光、空气和绿化景观。2)创造对节能有利的微气候条件,减少硬质铺地,采用生态铺地(铺砌加植被)设计,使场地具有可呼吸的作用。3)绿色生态住宅提倡最大化利用资源和最小化排废,提倡重复使用,回收利用。在小区中实施中水系统,配备循环水净化装置,循环重复使用再生水资源,收集和利用污水、雨水、流动景观水改善气候环境。4)将阳台绿化与阳光间结合起来,依靠植物的生命周期变化来适应地球气候的季节变化。在小区中引进大树、成树,并结合整体园林景观设计,使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景观类型和满足当地人们活动需求的空间场所。
总之,建筑作品应该为人着想,应该为人的生存空间、活动空间提供最完美的体验和经历。 因此建筑作品不应只是雕塑品,建筑空间与建筑之间的空间比建筑更重要。好的作品应该能够深入人,能够提升人的经历和感受。我们不仅仅关注建筑作品的外表美观与否,我们更关注人们的需求,更关注建筑的空间概念,这正是在建筑设计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林熙.舒适、生态、全海景的居住空间营造[J].华中建筑,2008(7):33-34.
[2]刘晓钟.建筑师与人性化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建筑创作,2006(2):56-57.
人性化思考 篇5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人本精神,实践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化,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考虑:教学目标人性化;教学过程人性化;教学模式人性化。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性化;教学设计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落实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本质就是人性化的设计。那么,人性化的设计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呢???
1教学目标人性化
中学政治课教学贯彻人性化教育也有其自身的优势: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文素质培养中具有前提性的地位,它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政治课学科理论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导“行”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政治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政治教学的价值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这不仅是政治教学人性化的价值,也是政治教学人性化的目标。
政治教学要把学好知识、发展能力、转化情感有机结合起来,实行“教育――教学”一体化。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行为教育。新修订后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学生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2教学过程人性化
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人性化设计的主题要关注人、关注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关爱弱者、引导消费,主导产品发展的方向,内容紧贴时代发展脉搏。用设计的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要处处体现人性特点。
优化课堂氛围,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人性的平等。要让学生独立地表达见解,学会和他人的良性沟通,正是政治教学人性化的良好体现,也是政治课培养学生人性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政治课教师,应该认识到随着多元开放社会的形成,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也纷至沓来,引发课堂的开放与多元,这正是市场经济发展推动人们主体意识觉醒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和趋势。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师生互动,充分体现人性的平等。
要抓住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性化教育的切入点。一是要积极挖掘教材,寻找人性化的切入点。在教学活动中要科学地把课文知识纳入到人性化的教育中,做到知识皈依人性。比如,在讲授初二教材中的“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课内容时,从人性化教育角度看,人类的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人性化活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公平、自由、诚实信用等原则,实际上属于伦理道德的范围。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的诚实与信用原则,体现了一种极具人文价值的社会思潮,这种人文价值只有成为人性化的自觉才能体现社会的进步。这样理解与实践不仅达到了对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现实,培养解决、正视现实问题的能力,而且基本达到了人性化教育的目的。二是寓人性化教育于重大时事教育之中。在教学中,要精选体现当代人性化的时事资料进行深刻分析,有倾向地进行人性化的教育。例如,在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投票表决,北京赢得了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主办权。通过对申奥成功的相关资料的链接,引导学生分析,指出对我国而言,主办奥运会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同时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申奥成功,将促进我国环境的改善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将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促进西部开发、促进对外开放等。
构建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人性化合作。我们应该把学生从知识容器的误区中解放出来,界定学生作为知识探索者的角色;把学生从被灌注的对象中解放出来,界定其作为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和学业任务承担者的正确定位;把学生从读死书、死读书中解放出来,激发和促进其学习潜能的发挥;把学生从单纯接受知识中解放出来,界定其作为知识加工者的角色。我们应该把学生在学习中的经验、基础、潜能、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师生合作的可起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具有积极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和技能,并展现其学习的潜力。合作是人性的重要侧面,社会正是合作的产物,而这种人性的培养必须在他们进入社会之前加以培养,学校正是培养他们这一人性的主渠道。??
3教学模式人性化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扩大知识和眼界,获得丰富的学问;解放学生的时间,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他们渴望要学的知识,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陶行知先生关于“五大解放”的思想充分体现了教学模式人性化的本质。
我们的政治课就应以学生为本,从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入手,以期培养学生的人性化自觉。比如,初二教材中的环境问题,倘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仍以不变应万变的用书上枯燥的理论和陈旧的案例授课,不仅学生不感兴趣,我们的教学也无法达到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的教学目的。这时,如果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明了道理――实践应用”的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课余通过书本学习、网络检索、实地观察、调查访问等途径,以探索的目光去关注我们生存的空间,去发现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从书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而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之际,更是塑造了学生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生活态度,使得学生正向人性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讨论式、图表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辩论会、座谈会、时事报告会等多种课堂形式都可以被我们充分使用。??
参考文献??
[1]周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通识培训书系《教学模式》??
[2]徐成芳主编:《中小学教学新大纲及教材分析(中学思想政治)》??
进行班级人性化管理的思考和探索 篇6
關键词 班级管理 尊重理念 人性化 主体性
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工作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在学校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6年,但6年中,班主任对他的影响会非常大。影响他的不仅仅是学到的知识、技能、行为习惯,还有是思维方式、世界观等。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和工作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采用的是单调的命令式方法,这导致班级气氛沉闷,使许多学生没有了应有的活力和灵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室里站着的是老师,坐着的是学生,从表面上看学生得到了尊重,但从心灵上说,是学生在恭恭敬敬地站着。
弗洛伊德和马斯洛都认为:渴望被人尊重是需要的最高层次。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进行人性化管理,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到被尊重的快乐。
一、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班级管理片面强调管理主体,即认为班集体的主体就是班主任。只强调主体的单一性、主宰性,而忽视学生不仅是管理的客体,同时也是管理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这种管理模式往往是班主任带领几个班干部进行管理,大多数学生处于被管理的状态,体会不到做主人的感觉。所以学生往往是口服心不服,对某些班干部更是满腹意见,甚至当场闹翻。学生思想不稳定,集体荣誉感缺乏,班级凝聚力不强,班级也往往呈现散、乱、脏、差的局面。学生言行不一,班干部喊累,班主任说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不听话……面对这些情况,班主任的管理仍然不能放松,甚至还得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既花时间又费精力,效果往往还不好。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班主任的工作并不十分认可。在调查中,我们把班主任的角色分别定位在资本家、经理、警察、家长、朋友、知音等角色,学生选择最多的是警察和家长,也有不少选择的是资本家,很少有选择朋友和知音的。说明学生在班级中不是主人,他们认为老师才是班级的主人,管理班级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根本原因是班主任老师不尊重学生。
1.不相信学生。小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他们渴望成长,趋于成熟。而我们往往把学生当成无知的小孩子,不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有被轻视的感觉。“你还小”这句话对学生来说简直不可接受。老师在学生面前显示“为人师者”的威风,凡事都以自己是绝对正确的面孔出现,指责、强迫、埋怨、命令学生的情况比较常见,学生的心灵之门对老师是紧闭的,因此,他们并不喜欢这样的老师。
2.缺乏沟通。班主任和学生很少交流,甚至难以沟通。老师扮演的是高高在上的角色,他们固守“老师”的角色,不做学生的朋友,不从“神坛”上走下来。老师也知道,在信息时代,学生的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老师,但还是不能放下架子。没有交流,就不懂学生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就不知道学生到底喜欢怎么样的教育,丧失了教好学生的时机,更不用说走进学生的心里,做学生的朋友了。
3.不断批评学生。“我的眼里只有只有你,只有你的缺点。”好像指出缺点才是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谈心往往是在学生出现了错误以后。老师以自己为中心,发现不了学生的诸多优点,只知道一味地提高要求,提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殊不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赏识,学生体验到的是失败,体验不到乐趣、交流的愉悦。在这种思想主导下,要学生健康发展就成了一种奢望。
二、倡导尊重理念,树立人本观念
“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而学生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值得尊重的生命体。
1.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人。作为一个个体,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独一无二的,就如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学生和学生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体,是独立的人,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人格、独立的尊严。但是,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民主权利往往得不到落实,学生“人”的需求往往没有得到满足。班主任老师主宰着班级,主宰着学生。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服从管理的小绵羊,而不是“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在班主任主导下的班级管理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其他学生是被管理者,有些学生只能把自己当成看客。班级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2.学生是自主发展的人。建构主义认为:发展本身就是进行探究的、主动的、开放的、个性的学习,以获取新知,改善原来的知识结构,再扩展到自身的实践中去。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学生表现出来的才华会让大人惊讶。学生从幼儿到成年,在不断成长,但这些不是教会的,不是听会的,不是管会的,而是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发展形成的。体格在游戏中健壮,知识在学习中增长,思维在思考中发展,情感在体验中丰富,技能在操作中形成,能力在锻炼中提升,习惯在养成中习得。尽管这些活动,这些学习并不一定很完善,但是学生从中得到了亲身经历带来的无限乐趣,他们当之无愧的是自主发展的主体。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尊重理念,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
三、转变班主任角色,实行班级人性化管理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的巨大成功。”
1.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必须转变。
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班主任把学生看作合作的对象,相信学生的潜能,学生把班级作为自己成长的平台。教师只有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全方位地接纳学生、关怀学生,在课内外积极交流、沟通,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合作,最终实现班级管理的人性化。
班主任应放弃作为老师的架子,转变师道尊严的观念,平时耐心地听取学生的要求、建议。把学生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内心的苦恼与矛盾,当他们遇到困难和麻烦时给他们当参谋,从朋友的角度进行疏导与点拨,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
对学生要建议而不是命令,这不但能维护学生的自尊,而且能使其乐于改正错误,积极合作。商量的语气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们会认为你尊重他,从而对你产生好感和信任。冲突产生时,每个人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尊严,不希望被他人压制,学生也是如此。老师要用协商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这才能做到使学生心服口服。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学生需要赏识,而赏识能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学生不需要抱怨,抱怨只能使学生越来越消极。赏识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赏识能发扬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要通过民主选举的方法来选举班干部。选举出来的班干部能得到学生的信赖和支持,有利于他们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也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这样充实和完善班干部队伍,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主体意识,调动全班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2.班主任的角色转变。
班主任应该成为岗位的设定者、人才的发现者、管理培训者、制定制度的审查者、困难时的引领者、活动的评估者等角色。
岗位的设定者:设定班级的工作岗位和项目负责人。可以根据传统的方法设定班干部,也要进行特定岗位的设置,如黑板、门窗、板报、图书、体育器材的管理岗位。还可以确定活动组织项目负责人,如“元旦迎新班会”的项目,可让有兴趣、有能力的人来竞岗。
人才的发现者:班级工作人员的发现者。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点,发掘其潜能,对能胜任工作的人员进行发掘,进行推荐,最后班级表决。
管理培训者:对新上任的班级工作人员或者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制定制度的审查者:由班干部和项目负责人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表决,教师审查。对班级工作人员或者项目负责人开展的活动计划进行审查,切实把关。
困难时的引领者:对项目负责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者难以解决的困难,及时组织学生帮助,或老师加以点拨,学生自行解决。
活动的评估者:对班级工作人员或者项目负责人的工作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评议,精益求精,这是对他们的一种磨炼和提高。
信任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潜能和热情,让他们在自主管理中尽情表现自己的才华,品尝成功的喜悦,陶冶自身的情操,完善自己的人格。
四、实施班级人性化管理,推动学生和谐发展
在班级人性化管理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强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潜在能力。
1.确立自由宽松的民主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相互赏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使个人的智慧和力量融入到班集体中。这样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激励,实现自我鉴定、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提高。
2.激发学生的潜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学生自主选择表现自己才能的岗位,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的冲动,加之正确的引导,他们的潜能就能自然地爆发出来了。相应的,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老师的赞赏多了,学生的赞许多了,学生的自信心就建立起来了。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班集体作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摇篮,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不断提高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同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充分享有自主权、选择权和评议权。良好的个性品质,如自觉、独立、合作、自制力、注意力、意志力都得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4.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和舆论。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得到培养,相互取长补短,使学生有了很强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从而形成了强大的集体力量。
人性化思考 篇7
一、落实本体论, 让历史教学提升学生人性思维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其根本指针是提升学生的内在素养与精神品位。在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 我们应该把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 让他们的心灵精神、文化素养、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如我在跟学生谈2014年高考题时, 就其中的第8小题一个的历史事件与学生谈“选举权”的问题。我们学生往往认为我们一般人的“选举权”是虚设的, 没有实在意义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权益没有很好的呈现而已, 有与没有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正如每年的学校让学生给任课老师的评教, 有没有效果可能是多方面的, 但是, 我们有机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这至少给予我们的权力。如此, 通过这一民主权利方面的历史事件深入浅出的评析, 学生们对这样的知识点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历史包罗万象, 其中历史文化的学习不仅是让我们应付考试, 而是具有文化追求的意义;况且我们在理解历史文化的学习中能够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意志品质的熏陶, 这对我们学生的未来生活与发展也是具有重要意义和帮助的。
二、构建人性化, 让历史教学促成学生人性品质
教育的本质与史学的学术性特质的交集就是我们要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史学素养。形成对历史问题、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公正认识、客观评价, 并获得人性思维和人性品质的提升。
1. 在历史教与学中要有时空观念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讯在于特定时间和空间, 并有特定且具体的历史背景的。我们的历史的认知应该将其放到具体环境中理解、感悟和体会。如在对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的历史意义和价值的理解中, 我们不能一味的归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与妥协, 因为当时的社会形象、民心趋向、国情现状都制约着他们;况且他们学习的革命理念和行动指向就是有局限的。因而, 我们要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人的思想与限制的角度去看待那些革命派, 客观的认识他们革命失败的必然性与积极意义。
2. 透过历史获得现实意义的把握
历史学习的意义在于鉴古知今, 在历史的经验教训中获得启迪, 在敬畏汲取中吸收历史营养。如商鞅变法的成与败问题的探究, 我们应该看到变法成功的证据, 秦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增, 一举打破六国平衡的格局, 直至破灭六国而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可见, 改革的施行的价值与成效要高瞻远瞩的来看, 不能带着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去认识。当然, 我们从商鞅大无畏的牺牲中, 看出被认为是“作茧自缚”的另一面。如此, 我们在对比、深入思考之后, 会有新的发现与思考, 能够更人性的去看到历史的人物与事件, 在融贯中将历史、现实和未来勾连起来, 获得史学素养和学史思维, 能更人性的看待历史, 在历史中汲取人文素养。
三、发挥主导性, 让历史的人文化理念有效推进
史学素养应该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价值核心与取向, 其应该在指引、调节和规范的中学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 我们老师首先要有这种人文化的意识, 能够设计出人文化教学的目标, 具有一定的指引和调节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交流展示与移情体验中获得人性与文化感染熏陶, 感悟历史魅力, 获得历史知识与文化内涵的内化。
如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的比较学习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这样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能够在史实分析、比较、归纳、概括与评价中获得旧制度、旧思想阻碍与突破的交锋, 并探讨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文化意义。在具体教学中, 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整体感知史实后获得对历史事件的自我认识和思考;通过师生对话, 揭示历史的内在联系, 形成知识结构, 从而带着人文视角体验探究并在整体理解学习内容之后, 汲取历史营养, 并在总结反思中感悟历史真谛。
另外, 我们提倡人性化的历史课堂构建要求重视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 教师应该管关注和有效处理教学的细节。做好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科学的调控, 以及灵活应对学生的学习生成等问题。
总之, 我们要构建人性化的历史课堂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的学习, 形式多样的开展自主与探究、对话与反思的学习活动。只要学生能够移情体验历史的变化、深刻把握历史精神, 获得历史素养的提升。我们的人性化历史课堂的开展就有价值、有效果。
参考文献
[1]乔云君.高中历史人性化课堂问题设计探析[J].文理导航 (上旬) , 2011 (06) .
基层医院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思考 篇8
人性化护理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以病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按照"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不仅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并且要真正做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 是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通过良好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转变护理理念。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 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 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 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为核心, 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 使患者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
人性化护理是一门艺术, 它不仅仅只表现在护理优雅的举止、整洁的仪表、轻盈的动作, 给人以美感, 更重要的是人性化护理能体现出我们护士对患者的真情实感, 针对不同患者, 及时提供不同的人性化护理, 使患者的健康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
2 基层医院护理现状
2.1 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的原因, 目前县级医院普遍存在着护士缺编的问题,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1], 护理人员紧缺、护理任务繁重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这一矛盾日趋突出[2], 日常的护理工作几乎占据了整个工作时间, 与病人沟通的时间微乎其微, 加之工作量大, 工作压力大, 护士缺乏耐心, 情绪不好, 这与我们的人性化护理就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2.2 对护理内涵理解不全面
长期以来, 我们的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 受计划经济和"特殊行业"的影响, 形成了"病人来医院是看病的, 医院对病人只管看病"的观念, 忽视了病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体验。
2.3 护士的知识面狭窄, 知识陈旧
我们的护理工作者普遍缺乏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以及不重视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
2.4
护理服务工作质量不高, 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下降, 护患纠纷比重增加。
3 人性化护理的实施
3.1 转变观念
人性化护理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 还要必须转变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必须把"以患者为中心"作为自己的理念和行动准则[3], 具体应做到:仁人之心, 关爱病人, 济世之术, 服务患者[4]。除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 还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沟通技巧、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3.2 增强服务意识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学科的一部分, 其本质就是以病人为中心, 它转变了以往护士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的工作程序。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到与病人的平等相待, 耐心指导, 对病人的提问要有问必答, 有答必详。
3.3 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护士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掌握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医嘱、准确熟练地完成护理工作。要善于观察和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 并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满足患者生理、生活上的合理要求。
3.4 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
作为一名护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多加强自身的修养, 不应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或其他方面的不快带到工作中, 要善于保持稳定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 要善于通过自己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内心情感鼓舞患者以增强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 取得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不急不燥、规范操作, 处处体现护士良好的素质。
3.5 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
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管理, 医院管理者必须对医护人员实施人性化管理。首先要关心医护人员的生活, 了解护士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 同时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信任, 这样才能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 满足不同的需求, 引导他们为护理目标的完成做出努力, 从而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3.6 给患者营造人性化的就医环境
医院的门诊室、注射室、急救室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温馨舒适的环境, 使患者感到如家的温暖。一切本着方便患者、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为出发点, 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 让患者满意。
3.7 人性化护理要增强爱心
人性化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 把护理连同美丽和爱融为一体, 转变"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 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医院整个护理工作的中心, 让护士改变了以往的护理工作程序, 在细微之处体现人性化护理对生命健康的关爱, 为病人撒下一片爱心阳光。
3.8 人性化护理讲究沟通技巧
护理工作中所接触的是在生理、心理上有病态的人, 护士除了用药物解除其躯体的痛苦外, 还应让病人从护士的语言中感受到被关怀, 被尊重。与病人交谈多使用礼貌语言;称呼病人时不直呼床号、姓名, 改称大爷、大娘、小朋友等。在交谈中护士应该面带微笑, 认真倾听病人讲述, 不随意打断病人谈话。这样, 在与病人情感的延伸与交流中提高相互认识, 最终达成共识, 使病人的健康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
4 小结
护理工作是一项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服务对象是有病痛的特殊人群, 在日常护理操作中实践人性化护理, 需要护理工作管理者和临床工作人员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加强学习, 加强训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使患者从心理上得到温暖, 精神上得到享受。
参考文献
[1]谢屹红.护士排班方式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4A) :64.
[2]郑惠芳.病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4B) :64.
[3]吕秋玲.在护理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护理管理杂志, 2002, 2 (5) .
关于人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篇9
1、基于作文教学所面临的危机
“人性化作文教学”的提出, 非赶时髦, 追新风;亦非故弄玄虚, 故作高深。面对当今的作文教学现状和困境, 提倡并施行之, 已经切关学生的人生发展, 切关社会的健康发展了。如果我们真正理性地站在关注学生人生发展的立场上, 看待当今的作文教学现状, 我们会为之忧虑, 为之自责。
近年来高考作文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大致呈现以下情形:A、瞎编乱造到把“诚信”当作人来写;B、虚情假意到编造父母、亲人去世的故事;C、演化材料, 将材料分解成几个中心句, 然后生硬展开成文;D、生吞活剥, 屈原、岳飞、李白、杜甫等材料成为万能题材;E、概念化模式, 将文章机械地匡进“三三三”模具。
这种非人性化作文, 没有生活细节和真情实感, 没有生活逻辑和伦理认知, 没有生活体验和生命感知, 没有审美趋向和人生境界。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枯燥死板, 使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注重模式淡化内容, 概念化倾向严重, 使文章丧失了个性与生气;歪曲积淀的真正内涵, 生硬搬用套用, 甚至伪造磨难煽情, 使学生丢掉了自我;追求辞藻句型等虚美浮华的形式, 使文章远离了内涵与深度。“落后的作文教学理念”“死板的作文教学行为”扭曲了我们的作文教学, 扼杀了学生作文的生气,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人生发展和心灵成长。
2、基于时代与学生人生发展的要求
高考语文专家刘九洲教授在《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性化作文初探》的文章。文中他对高考作文阅卷现场批量生产的概念化作文深表痛惜, 批判了中学语文界曾经有人提倡的概念化作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性化作文教学”的概念及实施的理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性化作文教学”与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相一致, 与当今社会尊重生命、崇尚人文的时代主题相一致。近年高考作文命题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走进“人文”“人性”空间, 越来越关注个体生命的体验、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和个性的自然展示, 越来越关注人的思想构建和精神成长。
这一时代讯号, 将促使我们尽快改变漠视生活体验、漠视生命思考、漠视审美探究的写作状况和人生状况。因为让我们震惊的是:学生们不仅写作远离了人生, 他们的人生正由于从来没有真正体验和思考过人生, 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没有真正地关注过他人和社会, 没有思考过如何与人相处, 而渐渐失去了在社会上立足的基础和动力。他们的人生正远离了生命的真义, 远离了真正的幸福。
人性化作文应该是关心生活、关爱他人、关注生命的作文, 是观照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与发展的作文, 是展示学生文章意识、文学意识、文化意识的作文, 是体现学生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作文。这种作文不是抄袭模拟出来的, 不是糊弄瞎编出来的, 不是用现成的框架填鸭出来的, 更不是故作姿态矫揉造作出来的。它是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纯正的理念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折射与表现。
二、如何实现作文教学的“人性化”?
(一) 要让我们的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回归生命本真”。
新版本的初中高中语文教材有关作文教学的章节都强调了一个观点, 即“用心感受生活”、“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这一观点的提出强调了“生活和写作的关系”, 切近学生的“人生关怀”, 符合近年高考所提倡的“写身边事, 说平常理”。可见, 新课改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提倡的是学生回归生活, 回归生命本真, 切关新课改与素质教育所强调的“人的发展”的真正含义, 这也正是近几年来中考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强势走向。
让作文课成为学生“回归生活”、“回归生命本真”的途径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个层面是:由自己的生活到艺术 (写作) :
“人”是自然的, 又是社会的。每个人的生活内容、生活形式、人生体验各不相同, 这些不尽相同的生活是形成同学们的个性、人格、情感倾向乃至价值趋向的决定性因素, 也可以说生活是每一个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和表情达意的事实基础。由此, 我们的作文“课堂”在空间上应该从单纯的写作教室, 延展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的场所。在家庭、集体、社会等广阔的领域里发现真善美, 辨识假恶丑, 丰富情感, 深刻思想, 完善思维。新的课程理念所强调的“文中有我”, 即文中有“我的经历、我的体验、我的情感、我的思考”。写“我的经历”, 那么经历就是个体的;写“我的体验”, 那么体验就是独特的, 写“我的情感”, 那么情感就是真实的, 写“我的思考”, 那么思考就是个性化的。这些切近学生生活实际, 切关学生生命状态的写作才是人性化写作。 (附例文1:刺作者:谭曦)
寒假的一个夜晚, 和婆婆一起坐在电视机前, 烤着火, 说着话, 看着电视, 静谧而温暖。突然, 我觉得后背很痒, 反过手但挠不到。我依旧像小时候一样背对着婆婆站着, 说:“婆婆, 我背心痒, 给我挠一下。”婆婆说:“蹲下来, 都这么高个人了, 站着怎么挠得到?”
我慢慢蹲下来, 婆婆轻轻拍了拍手上的灰, 伸到火上烤了烤, 才慢慢拉起我的衣服, 缓缓伸进手, 当触到我背时, 我依然是一颤, 我觉得婆婆手上好像有刺把我刺到了。我以为是婆婆刚剪了指甲还没有磨钝。婆婆见了我的反应很快把手缩回去了。问:“是不是手冷啊?”我拿起婆婆的手问道:“您是不是刚剪指甲?”当我用手触摸到婆婆的手时心里顿时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它像潮水一样满满地充溢了我心脏的每一个罅隙, 我只是连连点头答道:“有点凉, 有点凉。”
原来, 婆婆的手变得那么粗糙了!而且因为操劳已成为深棕色了!——皮肤苍老干裂, 开了一道道小口子, 像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刺一样。婆婆又把手伸到火上烤了一会儿, 烤了手心烤手背, 先放进自己怀里试了试, 才伸进我的背里, 问道:“不凉了吧?”
婆婆继续给我挠, 我沉醉在安详中, 虽然依旧有些刺痛但很舒服。看着婆婆已斑白的头发, 看着婆婆脸上祥和的皱纹, 看着婆婆由于劳作而长满刺的双手, 我内心里涌满了痛疼和报答的欲望——我从小失去父母, 婆婆的手是我幸福的家。
这是一篇农村孩子的日记。我们从中没有看到矫揉造作的抒情, 没有看到空洞浮华的言理, 看到的是生活的原生态叙述和心灵的原生态悸动。朴实的生活细节, 细腻的生活体验, 真切的生活情感, 洋溢在字里行间, 抚慰着我们的心灵。这样的心灵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唤醒的, 这样的文章正是我们今天所要倡导的, 因为它充满了生活的真义和人性的光辉。
第二个层面是:艺术地反映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
这个环节需要我们通过对示范性强的经典课文及课外文学作品的鉴赏, 提高认识生活能力和反映生活的艺术素养, 然后才能实现。其意义是净化心灵, 丰富情感, 提高同学们对生活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的品位, 提高同学们美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 使学生在情与理的支持下, 在审美情趣的支持下, 写出“回归人本”的作文, 成为纯真生活的热爱者和美的追求者。 (附例文2:永恒的月夜作者:陈硕)
这些日子以来, 照亮我心田的, 是那盏自私肆意的油灯, 还是那轮博爱无垠的明月?
是灯吧?人活着, 不都是因为那些诱惑吗?高官厚禄, 名利欲望, 意乱情迷, 不正是那挥之不去的灯影吗?那油灯上的火精灵, 不正是人们心中那躁动不安的自私的欲望吗?
这个酷热的夏夜, 我就溶解在这盏油灯的昏暗的灯光下, 这灯光暗得不足以照亮这间小小的屋子。出于自私, 关上所有的门窗, 拉上窗帘, 决不允许外界窥视或分享一缕照亮我个人心田的灯光。静静地, 我守着它, 它的火焰, 笔直而漂亮。
可紧接着, 我意识到了危险。风恣意地拨动着火焰, 挑逗着它的激情。火苗失去理智的狂舞, 时而上扬时而蹦跳时而扭动, 种种情态露出谄媚的嘴脸, 令人作呕。它极尽狂欢纵欲之能事, 照得我的影子也翩然起舞, 全失高贵、贞洁之风范。
在这无尽的黑暗中, 远远地, 静静地洒下些微弱的光。我缓缓地爬向那处生存的希望之光。那光, 曾被我愚昧地用窗帘挡住。
明洁的月华掀开恶魔的帘障, 涌入屋子的每一个角落, 将我从黑暗的深渊里拉回。
窗外, 月华以其亘古不变的静, 抚平天下万物的动欲。月色下的风是嵌着银光的冰清的姑娘;月色下的火是酣眠的渔火, 宁静而漂亮。
这是学习象征手法后陈硕同学创作的佳作节选。文章将作者沉溺于诱惑而后挣脱出来的心路历程抒写得细腻而充满艺术的韵味, 凸现出一个真诚自省的“我”的形象, 显示了作为中学生的作者可贵的精神和娴熟的技法。作者将“诱惑”具化为“灯影”的意象, 把躁动不安的“火精灵”比作欲望, 写出了自己被迷惑被困的情形, “清凉的晚风”乃是“诱惑”的化身, “火焰微微晃动”乃是面对“诱惑”的心旌摇曳, 风的吹拂, 灯焰的舞蹈, 乃是作者被“诱惑”所俘, 极尽欢悦的写照。文中的黑暗是跌入“诱惑”深渊的心灵写照, “月华”、“月夜”和那“亘古不变的静”乃是作者挣脱“诱惑”回归宁静的境界。这就是借助象征手法, 通过对心理过程曲折生姿的描写, 显示出来的艺术韵味。
第三个层面是:依赖于生命的感觉获得超越自我的生命体验与认知。
我们虽然一再强调“人性化作文”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要抒发真情实感, 但如果我们只局限于这么做, 那将极大地限制我们的审美创造力。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用自己的生命感知解读他人的生命状态与社会生活, 关注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与生命状态的结晶。要创作出真正带有自我本色与超越自我的好作品, 就要像王国维所说的“入乎其内, 则有生气;出乎其外, 则有高致”。 (附例文3:《看花满眼泪, 不共楚王言》节选, 作者:崔聪)
三年来, 一直沉默的, 只有我, 而不是我的记忆:那年你仍是息国意气风发的侯, 我是你倾城绝色的妻。只因一年我去蔡国探望我的姐姐, 姐夫蔡哀侯对我失仪无礼, 你便一怒之下, 引兵入境, 灭了蔡国。红颜本是祸水, 更何堪那男人的愤恨是独根上开出的妖花!沦为垓下囚的蔡侯嫉恨你, 在楚文王面前极言我的美色。从而引起的那一场浩劫, 至今仍让我胆颤:文王也没能抵住诱惑, 出兵伐息, 灭息国, 斩息君, 夺我为妻。
也不是没有过诱惑的。楚王的爱, 并没有不如你的深沉热烈。面对着他的百般娇宠, 还有我生的两个儿子, 却只能爱不得, 恨不得, 再深的痛苦也只能像冰雪翩飞, 花落无声。
“我为妇人, 身事二夫, 纵不得死, 何堪言语?”对一个人坚定, 对一分感情坚持, 对一分诱惑的抵抗, 比变心要艰难。世人无人懂我。我并未想后世的王维真正地理解了我。他作了一首《息夫人》:“莫以今时宠, 忘却昔日恩。看花满眼泪, 不共楚王言。”尽管后因谗言我被赐死, 被一掊黄土囹圄于楚地园林, 我艰难地沉默着的灵魂想必是可以释然了。
衰退了玉肌花貌, 忘却了生离死别, 经过了岁月变迁, 我仍记得当年的你是怎样在元夕的夜晚, 携我上城楼, 轻唤我一声:“息姬!”眼神温暖又温柔。百花渐次绽放。
于是, 这些年, 我便坚守着这一切走过来。我战胜那一切诱惑, 只为了这一场惊天动地地盛开。
作品采用灵魂自述的方式, 讲述了王侯因美色的诱惑而引起浩劫, 祸及家国, 却把灾难与责难抛给女人, 而女人面对“诱惑”却艰难地沉默着灵魂, 寂寞地忠守着爱情的悲剧故事。人物命运的真切感, 情感的饱和性, 对生命的独特感知, 皆得益于作者以自己的生命感觉解读历史人物的生命状况, 将自己的情感与主人公的情感交融在一起。
(二) 把作文变成具有审美意义的创造活动。
以前我们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 往往十分注重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的传授。把眼睛盯在考虑章法好不好, 揣度文意通不通, 琢磨句子美不美这些问题上。这样做轻薄文章内蕴, 淡化人文情怀, 助长空洞辞藻, 实乃严重伤害了文学艺术创造活动真正的美学意义。新的教育观念认为:人性化课堂是让师生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提升的课堂, 是追求内涵丰富的美学价值的课堂。
实现作文教学的审美价值有如下途径:
途径一, 进行具有审美意义的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要有人性化训练动因, 有探究指导, 有优秀作品评赏, 有诊断。这样的专题训练结合对学生优秀习作的鉴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审美创造的积淀, 开掘审美创造的空间。
例如:作文专题训练之四——本土文化探究
第一步:给出进行“本土文化探究”作文专题训练的动因:
1、著名文学评论家樊星教授在第四届全国文学教育高峰论坛上讲话强调“地域文化应成为写作的重要资源”。樊星教授阐释了地域文化的特征及其在文学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然后针对部分中学师生认为作文教学及写作资源贫乏的问题, 以2006年北京题“北京的符号”和2007年湖北高考题“母语”为例, 详细论述了地域文化对高考作文在当前各省市独立命题形势下的意义和对学生人生的意义。
2、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十分关注地域文化。教材中《胡同文化》《边城》《荷花淀》等作品, 或探索建筑文化与民族性的关系, 或揭示特定地域条件下人物的命运性格, 都足以说明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探究的必要性。
3、从对学生人性发展的角度看, 探究地域文化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而人类所面临的生命困境越来越多, 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在这种背景下, 我们引导学生探究本土文化就是强化一种文化寻根意识。
第二步:准备本土文化探究的借鉴资料:
1、长篇散文《巴人河》有关章节的鉴赏, 如《我的母土, 我的清江》《迁徙, 迁徙, 迁徙》《歌哭遗风》《飞翔啊, 盐水女神》等。
2、教师自己的原创作品, 如长篇散文《女神之死》《怀想水布垭》《怀想黄梅戏》。
3、往届学生优秀习作, 如《傩文化》《继承》等。
第三步:给学生一些命题或话题:
1、祖先, 我们2、生命咏叹调3、与清江对话4、血性的诠释5、寻找远古的诗魂6、历史的跫音7、我爱这土地8、生命的图腾
第四步:总结专题训练之收获:
1、文化审美与写作视野得到极大拓展。
2、对文化人格和文化个性有了较深沉的思考。
第五步:鉴赏专题训练中产生的优秀作品。 (附例文4:落日的神韵作者:龚郝)
群山突兀, 擎起落日的辉煌。
碧水迂回, 载着生死的梵唱。
几千年前, 文明之初, 太阳是万物生灵永恒的信仰。我们土家族的先人更有着一个古老的预言——西边的乐土上有落日的辉煌。
我时常望着落日寻思, 令一个部落如此去追寻的到底是什么?可当我想从历史的雾霭中寻得一丝线索时, 却只能是一片朦胧而古久的沉寂。
我不禁开始质疑先祖们世代追求的圣光了——朝阳是新生的希望, 而落日确似生命的终结。太阳日日东升西落, 不正似人类代代由生到死的轨迹吗?难道先祖们追求的便是死亡的终结吗?
我无法相信这样的答案, 直到有一天, 我在山里听到了这样的呼唱:
太阳吆, 你在跑吆, 跑就跑了一辈子吆。
太阳吆, 跑一辈子吆, 跑到西边你就死了吆。
太阳吆, 你死了吆, 死了又从西边升起来了吆。……
听完后, 我心里一震, 所有的问号都变成了一个个惊叹号!这古老的歌唱分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答案——追逐圣光的答案。
太阳的东升注定是以西落为终点的, 而太阳的西落却是为了又一个东升。今朝落了一个疲倦的太阳, 明朝又升起一个崭新的希望。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巴渝土地上始终响彻着粗犷放肆的撒尔嗬, 为什么魂幡满布的灵堂会传出惊天动地的歌号。
这不是对生命的藐视, 也不是对死亡的漠视, 而是一种沐浴在圣光下的超然的生死观。不是因为没有历经苦难与死亡而轻言坦荡, 而是在千年的跋涉中遭受了太多折磨, 有血泪, 有牺牲, 但更有一代代不间断的传承。行者踏着逝者的尸骨为来者铺延前行的山路。比兹卡的先人, 在奋进和迁徙中咀嚼过死亡的无奈, 又在乐土上找到了新生的幸福。他们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西落东升中读懂了生命的更替和生死的循环。
文章以土家先人践行预言扣题, 以我对一个部落追逐落日下的圣光的探究与思考为主线, 一气呵成了一章荡气回肠的土家先民生命的壮歌。视野开阔, 思维轨迹新奇跌宕, 思想深邃阔远。民歌的安排颇具匠心, 情感理性即于一体, 巧妙揭示了作者追问的答案, 深入剖析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联想升华, 引人遐思。
专题探究中产生的优秀习作还有很多, 这是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但我们分明可以感到如果没有这样的探究, 如果不长期地适时地有意识地进行这样的探究, 我们的学生是不可能创作出这种充满着立体人格与人生涵养的作品来的。
途径二, 通过音乐、戏曲、绘画、电视、雕塑等艺术欣赏, 借助多种艺术形式拓展美学思维的空间。
比如,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中国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了解钟子期俞伯牙知音之情;通过欣赏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品味盲艺人阿炳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思绪情感, 感悟生命的苦难与坚韧, 心灵的磨难和唯美, 以及伴随着作品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所昭示出来的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这样做足以引发学生思古之幽情, 增强文学艺术的感知力。
途径三, 适当涉足哲学, 提高思辨能力及美学思维的层次。
哲学一词看似高深, 却产生于生活之中;看似神秘, 却附着在眼耳所即的宇宙物象之上。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哲学思辨,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生活智慧, 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视野和生活中得到印证和昭显。
高考作文速构, 没有思维过程, 没有思辨高度, 也就不可能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 产生空洞无物的、没有思想依托的、颠覆生活本色生命本真的文章就理所当然了。何况, 学生是要长成大人的, 是要投入到人生和社会中去的。所以, 要面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重重叠叠的关系, 面对复杂万变的现象, 没有一定的思辨的能力是不行的。这是“人性化作文教学”关注哲学的思想基础。 (附例文5:缺憾可以激发我们追求美作者:吴瑶)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旦夕祸福”, 这正应验了一句:万事万物均有缺憾。缺憾是什么?是一段达到完美的距离, 是不足、不够的表现形式。“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完美, 只是人们心目中塑造的偶像——像神灵, 但缺憾却是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真实。泰戈尔说过:“人比神伟大, 因为神不懂得痛苦。”所以, 有缺憾的——像会感受到痛苦的人, 也可以是伟大的。断臂的维纳斯有缺憾, 但也正是这种缺憾使得她有了一种摄人心魂的艺术感染力。万事万物的缺憾往往能令人荡气回肠, 因为它能激励向往完美的人们, 一步一步前进。也可以说:缺憾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无法认识自己的缺憾, 那么他将永远无法抵达成功的彼岸。有人说:“死, 是每个人缺憾的结局。”但也正是因为这必然的结局, 激励着人们在生的时刻不断追求永恒的美的瞬间。
完美与缺憾, 是哲学问题, 也是美学问题, 同样也是人生问题。作者以独特的视角, 通过极富思辨性的阐述, 向读者昭示了“缺憾”的美学内涵, 足见其思维层次的不同一般, 人格的不同一般。
(三) 让作文课成为师生情感共鸣的境界。
人性化作文教学还关注一个重要的关系, 那就是对话与交流关系。这个关系不是人际关系, 而是心灵的对话, 是情感的共鸣。长期以来, 我一直注重教师下水, 在作文训练中能够跟学生一起写作, 给学生作文以内容上的开掘, 主旨上的明示, 艺术手法上的引导, 也是实现“人性化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果教师能在下水时写生活作文, 写心灵作文, 是用真心真情与学生交流, 互动, 达到共识与共鸣的境界, 其结果将是一种思想的碰撞, 情感的交融, 精神的对话。
曾在进行以“倾听”为话题的作文训练的时候, 同学们感到思路难以打开, 把注意力都盯到听父母、听老师等近区的、熟悉的材料上了。我就针对这种情况把这个“话题”进一步具体化, 并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了细致的解读, 然后通过自己的一篇下水文将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起来了, 将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了。 (附例文6:怀旧与倾听)
怀旧, 早就成为我生命的一种痼疾。因为, 对于已离我远去的, 惟有怀想能让我重新鲜活地拥有, 鲜活地热爱和感伤。而这唯一的途径便是倾听。
我来到那片熟悉的秋野, 在深红的秋叶的唱声里手抚那块墓碑, 倾听母亲咚咚咚地用脚板敲打着吊脚楼和土地的声音。为了呻吟在病榻上的父亲, 为了她的一群儿女, 母亲成天在吊脚楼的病榻旁和西山坳的土地间来回奔忙着, 那脚步声是我们幼小心灵的安魂曲。
在母亲远去的日子里, 我变成了一朵干涩的花, 又变成了一株充沛着水分的树。我常常思念母亲把我贴在她温暖心房的日子, 倾听我幼小的心子咚咚咚地融汇到母亲那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心跳声中。我又常常把自己的胸膛贴近儿子的胸膛, 倾听儿子幼小的心子与我的心跳唱响着共鸣的乐曲。那感伤而幸福的日子啊, 我鲜活地拥有着世界上爱我的人, 也鲜活地热爱着这世上我爱的人。
于是有的同学听到了民族山崖远古文明悠悠的回声, 听到了两个自我的灵魂对白, 听到了尘埃划过心灵的沉闷之声, 听到了一茎草燃烧的星星之火哔哔剥剥燃醒一滩草海的声音。这只有生命的耳朵才能听到的声音, 在心灵与心灵的河流里充满诗意地流动着, 净化着我们的人生。
人性化作文的最高境界是:努力地将写作者自己还原成实实在在的人, 成为鲜活的充满文化意识与生命感觉的人, 努力地视学生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努力地将作文课变成情感体验的场所, 个性张扬的土地, 精神提升的天空, 能力展示的舞台。努力地走进自己的心灵, 也走进别人的心灵, 走进那些文学艺术作品的灵魂, 走进历史与文化的浩瀚的海洋里去, 走进广袤无边的自然里去。去感知, 去思考, 去探究, 去辩论, 去创新。让我们渐渐地从纯粹的文字里走出来, 从单一的文章里走出来, 从死板的文体中走出来, 接近到文本中人的内心, 接近到艺术的本真, 我们的思想就会畅游于历史文化的瀚海, 驰骋于性灵与精神的莽原——然后创作出具有丰富的人生内涵和应有的精神底色的佳作!
人性化设计的系统化思考方式 篇10
1 人性化设计的内涵
人性化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 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这里所指的技术是广义上的意思, 包括对空间、产品、管理模式等的设计、方法与理念。人性化即和谐化, 通过工具的制造、产品的生产、空间的营造, 达到物质与精神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2 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2.1 人性化是设计的本质
设计是一个与人的需求紧密相连的学科, 设计的主体也是人, 设计者的考虑本身就是处于人的考虑, 因此设计与生俱来就有人性的烙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设计人性化绝不是什么“新花招”, 而是人类设计本应具备的特质, 设计师所做的便是使设计中的人性化成分更彰显, 以达到人与设计, 设计与人的融合状态。
2.2 人性化是高科技的平衡剂
高科技的迅猛发展, 带来的正负效应兼而有之, 最突出的便是人情的孤独、疏远和感情的失衡。于是高情感、高人性便成为了高科技社会的平衡剂。约翰·奈斯比特认为:“无论何处都需要有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 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的环境, 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我们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 实现“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和高情感相平衡的转变”。而这种情感和人性平衡的实现, 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是责无旁贷的。
3 如何实现人性化设计——系统化思考
3.1 三个阶段
1) 设计前:调查。在设计前应对使用对象做充分调查, 明确各种需求, 强调设计师与消费双方的沟通、联系和交流, 而不是闭门造车式的设计潮流, 反对把设计与消费者看成对立的两端。2) 设计中:公众参与。公众也应参与到设计中来, 尤其是公共设施的设计, 将设计方案公布后听取意见。格罗培斯在设计迪斯尼乐园时巧妙的按游人踩出的痕迹铺成人行道, 其路径设计在1971年的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奖。其优点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要求, 也就是格罗培斯在谈体会时所说的:“只有最人性的才是最好的。”3) 设计后:回访、调整。日本学者提出过“80%的设计是最完美的设计”的主张, 认为设计不要一次做得太满、太到位, 而应留有20%的空间以便今后去填补与完善。通过回访, 问卷调查等形式, 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反思, 设计在不断调整中得到改进, 这样的“环形”设计体系显然要优于“直线形”的设计思路。
3.2 四个层面
1) 生理。“生理是人的自然属性, 是需求的最基本层次, 设计应首先满足功能需求。如何科学合理地实现功能的人性化呢?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即处理好人—机—环境的协调关系。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设计对象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 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 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2) 心理。行为心理是这个层面的理论依据, 主要是安全性、私密性。不论是产品还是空间, 除了基本功能外, 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其次便是在空间设计中社交需求与私密性的平衡。设计中应注意关怀的隐蔽性;尤其在公共设施方面应考虑“通用设计”原则, 使残障人员的活动畅通便利;在环境设计中, 应考虑不同性别的心理, 采用不同的色彩、材质、空间布局等;产品设计应考虑左撇子的使用习惯, 与常规方向相反装配的剪刀, 给习惯于使用左手的人带来方便;公共标识应简洁易懂, 使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易于识别。3) 情感。人性化的核心是情感化:本能情感, 反思情感和行为情感, 设计中主要通过主题、文脉的把握来打动人, 使人产生认同感, 自然而然与设计对象融为一体,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与设计师本身的文化修养密切相关, 只有对文化的认识达到一定深度, 才会在设计中较好的渗透人文因素, 体现人文关怀。4) 社会。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需要交往, 产品和空间应具有人情味, 非机械的隔绝。如广场设计中座椅的设置, 袋形空间的限定, 都应满足人交往的需求。从社会角度而言, 设计应在节能、环保、高效等方面作出尝试, 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推动社会和谐, 给人提供更和谐的生存环境。
3.3 四大要素
1) 外观:材料、色彩、造型、尺度决定了设计对象的外观式样, 其本身的造型可以活泼多样, 但必须注意的是它是给人使用的, 不仅仅是一处供观赏的设计作品。道路上经常会有电话亭的设计给人的使用造成障碍, 如顶部太低, 使用者须低头躬身, 或者封闭不够, 不能遮挡风雨, 或者是没有留出放置物品之处, 一手接电话还要一手提东西。虽然这样的电话亭本身可能造型好, 但设计时由于没有考虑到人们的行为可能, 造成了使用上的不便。2) 环保:绿色设计将这一目标具体地归纳在三个“RE”之中。即Reduse, Reuse, Recycling三个“RE”的原则, 可以简称为“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的“物尽其能三原则”。绿色设计意味着产品环境属性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成为主要的设计目标, 着重考虑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功能目标, 并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与使用寿命等。3) 经济:在现阶段, 富有人性化的设计很多为高端产品, 普通消费者无法承受, 消费者收入和文化层次的不同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行为, 这样人性化设计便成了商场的摆设品而不能真正服务于人, 因此采取不同档次的设计, 才会形成不同的消费市场, 使不同层次的人都能体验人性化带来的舒适。4) 功能:往往一个小小的设计都会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帮助。诸如卡路里计算等运动功能的加入, 可以一边听音乐, 一边掌握自己的运动量;而艾利和MP3的听力保护功能, 在上一次使用大音量播放之后, 再一次启动将自动调整为中等音量, 减少耳朵受到的冲击, 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4结语
社会发展对人性化的呼唤是设计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也是设计从低级走向高级的必然出路。设计因人而产生也服务于人, 人性化是设计的本质所在, 也是设计的最高境界。传统的为“产物”的设计应为“服务于人”的设计所取代, 设计师的视野应是系统化的, 包括技术、人的需求、社会价值等等。设计师其实是个翻译者, 将人的需求诉诸于物, 将物的关怀传达于人, 从而实现人、技术、环境的和谐。
摘要:从人性化的内涵出发, 阐述了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并运用系统化思考方法探讨了人性化设计的方法与原则, 以促进人性化设计的发展, 最终实现人、技术和环境的系统化。
关键词:设计,人性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人机工程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2]Domer Peter.The Meanings of Design[M].London:Thames andHudson Ltd., 1991.
[3]王宗明.本性——人对自身的再认识[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0.
思考体育教学中的人性化管理 篇11
【关键词】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 人性化管理
一、人性化教学管理的含义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来促进人体活动机能提升。将人性化管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就是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活动,在人性化教学管理中,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主要围绕学生来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方式是一种创新式的教学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转变了原有教学模式中教条式的制度限制,让教学活动管理不再死气沉沉。在教学活动中,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是在对学生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对学生的引导和关爱,从而用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人性化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通过人性化的教学管理方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受到人性化情感的感染,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找到学习的动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会大幅度提高,促进良好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要求
(一)人性化教学管理的原则
1.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做好人性化教学管理的基础,通过对学生的理解,知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才能有效地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在实际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具体结合学生体育学习的特点,对体育教学活动实行有效的管理,体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尊重学生的人格。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对一些考核类型的教学项目,需要注重人性化,注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一些学生受到自身身体素质等原因的影响,在一些体育测试考核类的教学项目中,往往达不到教学要求,这个时候就需要体现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可以在合理规范的范围内,给学生一定的成绩活动空间,避免由于对考核成绩的过分追求,造成了对学生自尊心的损伤。(2)人性化管理需要公平公正。教师在进行人性化管理时,需要对学生进行平衡考虑,不能只对个别学生“偏心”对待,造成学生的心理不平衡,不利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进行公平公正的人性化体育教学管理,需要对学生统一对待,让学生在心理上感觉是平等的,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管理、教学考核管理、教学成绩管理都需要公平、公正、公开。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促进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实行人性化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还应该提高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提高对体育课程的认同感,通过对体育课程的认同和体会,逐渐的对体育教学活动形成一种归属感,让学生在集体学习里面感受团体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二)注重同学生之间进行人性化的沟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同学生间的沟通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和学生间的沟通,逐渐拉近老师同学生间的距离,有利于人性化管理的开展,同时也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想法,也可以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可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内容,也可以知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便于之后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师生间人性化的沟通,可以为体育教学活动创造一个活跃、融洽的氛围,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体育教学中人性化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人性化管理
需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现人性化的思想,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和身体素质能力。体育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状况,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需求,在人性化的教学内容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教学方式的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的教学需要转变原有的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具体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提升。此外,教学方式的选取需要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双重考虑,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以及坚韧意志锻炼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环境的人性化管理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对教学环境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包括对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管理以及对体育教学师资力量的管理等,通过对体育教学器材、场地的人性化管理,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进行体育活动的体验,促进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师资力量的人性化管理,可以促使教师注重对人性化教学氛围的营造,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
结语
体育课程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出发,需要对体育教学实行人性化的管理。通过人性化的体育教学管理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体育学习环境中,提高自身体育素质以及体育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很好的体育教学效果,促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瑞.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文体育思想的认识[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9(27).
中小企业绩效考核的人性化思考 篇12
绩效考核是指对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的绩效进行考核的统称, 而我们普遍认识的绩效考核只是以员工个体绩效考核为基础部门、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目前虽然大部分企业开始引进了绩效考核体系, 但是绩效考核体系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主要表现如下:
(一) 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够“人本化”
从绩效考核的目的来看, 我国现有很多企业都把考核仅仅视作对员工的考核、监督和控制, 淡化了岗位评价和流程考核。由于同一职级的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差别较大, 难以进行科学考评, 也容易导致考核不够公平, 缺乏通过对“人”的考核来判断一个岗位工作绩效状况的重视;此外, 绩效考核缺乏“以人为本”氛围, 大多考虑的是管理人、惩罚人, 很少思考如何激励人、发展人, 员工往往感觉受制于人, 无成长感。员工普遍认为绩效管理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 对自己进行的自评马虎了事, 觉得绩效考核工作浪费了部门的时间和精力, 是不产生增值的行为。而部门经理对下属的考评也往往根据自己的印象, 进行评价, 简单快捷地完成任务, 紧紧停留在制定表格、汇总考评成绩上, 绩效考核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企业因此绩效评价成效低, 缺乏向心力。
(二) 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缺乏“人性化”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过程中, 缺乏对员工的宣传与沟通, 普通员工在绩效计划制定过程方面几乎没有参与, 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更是个别人的事, 这种现象自然会导致“绩效计划不切实际”, 员工“对绩效计划的理解不够”“对绩效计划的认同程度不够”。比如在工作业绩中如何算“出色完成”, 如何是“较好完成”, 怎样又算“一般完成”和“基本完成”, 他们之间有何区别, 最终这一切会导致绩效计划的执行力度不强, 企业希望完成的计划不能保质保量如期完成。很多中小企业在绩效考核实施过程中, 几乎没有认真考虑如何根据行业、企业、部门以及职位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 严重缺乏“人性化”。
(三) 绩效考核组织工作不够“人情化”
中小企业的绩效考核, 老板、高层管理人员与中层管理者是直接实施者, 在对管理人员与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实施前期, 很多企业没有对考核人员和被评价人员进行综合培训, 考核者不能掌握绩效考核的有关技能与技巧, 他们很难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企业在绩效考核进行中, 不能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来发挥评价结果的作用, 管理人员没有及时通过与员工的双向沟通以发现现有绩效考核体系的不足, 也没有就绩效的考核状况与员工进行正式的面谈, 考核工作显得十分无情, 致使员工不能认同绩效考核的结果。大多企业仅仅注重考核结果, 忽视考核结果的反馈, 没有对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以此改善企业现有管理中的不足。
(四) 绩效考核与企业发展战略缺乏“人民化”
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必须通过公司员工共同努力来实现, 所以企业发展战略应通过公司目标和部门目标层层分解到相关的职位。可是, 不少企业没有从战略的角度理解、设计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体系没有统一关联、方向一致的绩效目标, 没有充分征求各类人的意见, 考核指标的收集就会存在很大的偏差, 如考核指标与公司战略之间没有实现有效的承接;指标与指标之间缺乏相互关联的支持逻辑, 不能解释公司的战略;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指标缺乏内在的关联性等, 导致考核者无法准确地指导与准确地评估, 企业绩效考核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二、中小企业绩效考核如何真正体现人性化
由于绩效考核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 其评价过程及考核效用必然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大多中小企业发展不够规范, 经营者往往是随心所欲, 缺乏广泛的调查研究, 自然达不到自己所期望的考核效用及目的。中小企业要想健康持续地发展, 就要从经营管理理念的树立、考核体系的建立等多个方面来改善或提高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以期达到考核效用的最大化。
(一) 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 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位员工的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的思想精髓, 它贯穿于企业绩效考核与管理的始终。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把员工的智慧和创造看作企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 我们应当把以物为中心的刚性管理切实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企业缺乏的不是人才, 而是激励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企业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有机地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 使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要善于用人, 随时了解员工的心声, 给员工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 给员工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 给予公正的评判, 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让员工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迸发出来, 运用于企业发展之中, 才能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因此, 工作中要一切从人性角度分析, 为员工创造好的激励环境和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场所, 通过员工满意来保证客户满意, 从而做到企业满意, 最终提升绩效, 维系企业持续经营。在“以人为本”的绩效考核与管理中, 就是让员工参与组织的管理过程, 使员工与团队、组织目标一致, 确立“双赢”理念, 在完成组织战略目标的同时, 实现员工个人价值和职业生涯规划。
(二) 绩效标准和考核方法兼顾“责任人”
绩效标准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是重要的一环, 绩效标准的设定有利于引导员工的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 并有利于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制定绩效标准和考核方法, 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将部门目标层层分解到具体责任人, 把对员工的责任与要求解释清楚, 确定绩效评价要求应当达到的程度;员工根据分解到的目标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计划, 明确自身岗位该做的事情。各指标权重的分配是考核过程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不同部门、员工或不同的工作性质, 考核指标也是不同的, 绩效考核中的各个指标, 其重要性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 组织可以针对各考核指标在具体考核中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大小, 以及考核的信度和效度来确定它们各自的权重, 总之保证考核的公正合理性。同时, 要选择合理的考核方法和工具。绩效考核的方法很多, 组织在选用时, 一定要结合考核目的、考核对象等来选择, 尽可能采用定量而非定性的考核方法或技术。此外, 考核方法的选用不仅要考虑效果, 还要考虑评价成本的投入应小于相应的产出, 考核者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匹配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 根据不同的绩效标准来搭配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法, 大部分工作岗位上的人员都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考核。
(三) 设计绩效考核体系要参与“全体人”
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是指由一系列与绩效考核相关的制度、指标体系、方法、标准以及机构等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由绩效考核制度体系、绩效考核组织体系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三个子体系组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实现对企业绩效客观、公正评价的前提。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遵循了“内容全面、方法科学、制度规范、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适应性广”的基本原则。考核体系本身还需要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 必须让“高层管理者”、“业务部门的中层管理者”, 甚至“一线员工”都参与进来, 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绩效考核体系符合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 同时要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 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绩效评价体系首先需要确定企业宗旨, 即明确企业的社会定位, 企业存在的目的和使命;其次, 确立部门宗旨与职责, 依据公司的宗旨阐述部门存在的目的和价值, 这是对部门在企业中进行明确的定位, 明确履行的工作责任和应承担的工作项目。第三, 通过部门职责的细化和工作流程的分解明确岗位职责, 以及具体岗位应承担的职责、岗位素质、工作条件、岗位考核等具体规定。同时, 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利用绩效管理自上而下地传达到每个层次, 保证组织中每个人都能够理解, 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四) 进行绩效反馈与沟通要做“有情人”
在绩效考核中, 如果发现问题, 就要及时对影响绩效的环节进行改进, 包括作业方法和工作流程, 同时也包括绩效考核的指标, 不能仅仅最后通过奖惩措施对员工处置了之;考核之后, 对绩效的反馈与沟通一定要及时、持续并具有技巧, 可以及时消除被考核者的紧张、猜疑、抵制等不良情绪, 迅速处理和改进不足。虽然很多考核者认为把不好的考核结果告诉被考核者是残忍的、也是很得罪人的, 但如果能技巧地与被考核者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 常常能对被考核者及组织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反馈的目的是为了员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并通过交流, 找出改进不足的方法, 从而使员工达到能力与工作绩效的提升。同时, 要注重为员工建立一个考核上诉系统。由于考核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偏差, 要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就应该允许员工在得知反馈信息后进行上诉或解释, 从而消除因考核失误造成的员工不满情绪或冲突。
(五) 建立激励机制要突出“利益人”
企业绩效考核以后, 必须根据结果公平给予增资、晋升、培训和奖励等物质或精神的激励, 如果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或者激励不够公平, 就会失去评价的意义, 招致员工的不满情绪或冲突, 严重影响企业发展。因此, 必须建立与绩效考核相配套的激励机制, 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 鼓励职工工作, 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 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 物质激励是激励的主要模式, 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 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 如罚款等, 这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但在实践中, 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 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 美国管理学家皮特 (Tom Peters) 就曾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 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 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因此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 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一方面是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结果必须要有相应的个人利益兑现, 不管是个人奖金还是职位的变动;二是绩效考核的方式要和利益的分配形式要紧密结合起来。如薪酬模式和绩效考核模式就要保持一致性和匹配性。
参考文献
〔1〕张晓彤.绩效管理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78-180.
〔2〕刘蕊.如何进行绩效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周文, 虞涛.绩效管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4〕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5〕彼德.F.德鲁克等.公司绩效考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人性化思考】推荐阅读:
人性化管理的思考10-12
对公司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思考体会05-23
关于人性的思考文章:众生皆苦07-23
人性化05-23
人性化思路07-20
人性化学习10-16
人性化理论10-17
人性化因素06-01
人性化生产07-22
非人性化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