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质量控制

2024-10-23

监测质量控制(精选12篇)

监测质量控制 篇1

环境水质监测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水质的质量, 促使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良好的水质, 进而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水源, 因此环境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1 水质采样的质量保证

采样人员需经岗前培训合格之后上岗, 这样才能熟练掌采样技巧, 合理固定、保存和运输水样。此外, 采样人员在进行采样时不能使用化妆品, 也不能吸烟, 避免污染水样。还需要依据一定的要求选择采样容器材质, 监测项目不同, 选择的容器材质也不同。而在使用容器之前, 要仔细洗涤容器内壁, 避免容器内残留物质污染水样, 而不同的采样项目使用不同的洗涤方法。采样人员在涉水采样时要在采集点位的下游方向, 也要避免发生搅动沉积物的现象。采样容器还要配用内外盖, 在将容器盖瓶时要留有十分之一的顶空, 避免发生样品外溢的现象。可是在测定溶解氧这个项目时, 则要注满水样, 不要留有空间, 还要用水将口封住。一些项目需要单独采样, 例如测定水中的油类, 因为油分非常容易粘在容器壁上, 所以不能再次转移和分取测油的水样, 将整份水样用于一次实验, 避免发生误差。在采集完水样之后, 在采样现场以《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范》为依据添加保存剂。依照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要求, 每次采样还要采集1/5的平行样, 用于现场质控样。采样人员要及时做好现场采样的记录, 切实落实标签和保证措施。

2 水样保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 水样保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采集完水样之后, 要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 如果久置样品, 就会因为温度、氧气、细菌等的化学作用以及生理作用影响水中一些测量项目的测定, 所以在采样之后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真实和准确, 采样人员一定要依据《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范》保护水样的待测成分, 比如六价铬在酸性介质中容易被还原, 所以需要在含有六价铬的水样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 H值到8。

2.2 水样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采集完水样之后, 需要运输到实验室, 而在运输之前需要盖紧容器的内外盖, 如果水样需要冷藏, 则要满足冷藏要求。有关人员在存放水样时尽量要远离热源, 避免接触影响水温的因素, 例如避免阳光直射。而冬季采集的水样很有可能结冰, 则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 避免盛放样品的玻璃容器破裂。在运输的过程中, 也要配备专业押运人员, 避免发生水样玷污或者破坏的现象。水样在被运送到实验室之后, 有关押运人员要做好交接工作。

2.3 实验室内水样的质量控制

为了获得真实准确的监测结果需要在分析过程中实施各项控制测试质量的技术方法以及管理规定。水样测试人员也要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持证上岗, 只有获得某一项目的合格证, 才能报出有关项目的监测数据。接着监测仪器必须是合格的, 并且在检定的有效期内才能使用。还要日常保养和维护计量器具, 也要定期核查使用频率高的仪器, 例如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是否准确、天平的零点是否准确, 仪器是否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等, 都需要定期的核查。此外, 实验室的湿度以及温度也要满足实验的环境要求。在监测常规水样时为了控制水质监测质量可以依照以下质量控制程序。首先是平行样分析, 也就是抽取1/10~1/5的水样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同步分析同一样品的两份子样, 这样可以检测出实验室测试的精密度, 如果平行样的测定合格率大于或者等于95%, 则合格。可以应用标物对比分析, 这是质量控制的物质基础, 既可以传递有量值, 也可以传递和溯源量值, 在对水样进行分析的同时, 也可以分析有准确测定值的标准物质, 这样结果也可以显示出水样分析测试结果是否准确, 看是否出现了系统误差或者其他情况。还可以应用加标回收率分析, 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于同一水样的子样中, 将测定的结果减去水样的测定结果, 然后除以加入的标准物质的量, 得出加标回收率, 进而反映出水样测试结果是否准确。水样检测数据需要经过三次审核, 采样人员之间以及分析人员之间的互校、质量负责人审核、站技术负责人审核。

3 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保证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 需要在环境水质监测的整个过程中融入质量控制和保证, 进而提高水质环境监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提高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 给环境管理部门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 使其做出正确的水环境保护决策。

参考文献

[1]冯丽君, 张凡, 王军.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1) .

[2]侯剑英.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J].山西水利, 2007, (01) .

[3]金卫斌, 薛莲, 艾天成, 肖斌.湖北四湖流域排水沟渠水质指标的因子-聚类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12) .

[4]魏杲霞, 吴岱镳, 朱清运.德柳叶湖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J].湖南农业科学, 2010, (15) .

监测质量控制 篇2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浅谈

摘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监测工作的责任越加沉重.不断的去发现问题,给出解决的.办法,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最为基础性的工作.作 者:银波 作者单位:广西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广西南宁,530022期 刊:科技创新导报 Journ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X83关键词:环境监测 质量 问题 对策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篇3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因素;控制

【Abstrac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one of China's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use of the deepening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of content, features and control methods, hope more exchanges with you counterparts and discussed in order to make progress together.

【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Quality;Factor;Control

现今,环境监测是国内外非常重要的科学科研,包括管理和科技工作,它能保障环境的监测结果数据的精密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包括对质量控制、策划、改进、保证和监督等内容。环保局下辖环境监测站,几乎每个省市县(区)都有环境监测站,例如:北京市环境监测站、深圳市环境监测站。

质量的保证对于环境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它涉及的方面极为广范,必须要有严谨而踏实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每项工作严格把关,做好检查工作,监测数据良好与否势必直接影响环境保护决策的正确与否,为此必须加强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

1. 环境检测质量概述

1.1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含义。

环境监测质量即为在监测过程中所有与监测结果有关的各项工作对监测结果的保证程度。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需要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通过提高监测工作的质量来进行对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在我国的环境监测中评价监测质量的指标主要有监测数据的合格率、监测数据的产出率、监测仪器的完备性和利用率、监测过程中的事故率。

1.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内容。

在我国当前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对监测目标进行有效采样,并对采样结果进行科学的运输、储存和样品的预处理。其次提高实验室的清洁程度和安全性,对实验器皿、试剂、溶剂、仪器和设备进行科学选择和校准。要对实验过程进行科学记录和保存,做好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存档。最后加强各类技术人员的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养。

1.3我国环境监测控制质量的特点。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加强了环境监测的力度,但由于环境监测发展的历史较短,使其质量控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较低。(2)监测质量控制的制度不完善。(3)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较低。

2. 环境监测中监测质量的控制方法

在监测工作中,保证监测质量在实验结论中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要牢牢把握,认真对待。因为环境检测对环境的管理非常重要,监测数据是进行环境评估与环境治理的重要依据,因此监测质量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后期的评估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丝毫马虎不得。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使其能够正确无误地反呈现水质的状况,以及正确指导水质的发展前景,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技术管理,引进先进仪器,加强监测的网络化进程,逐步实现全自动化高效高质的监测管理。把握监测系统的各个环节,保持其整体性和时空性,这样才能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代表性和精密性。

2.1监测方法的选择。

正确的选择检验方法是保证检验工作质量的前提之一。实验室优先采用国家、行业发布的最新有效标准方法。否则,可选用国际发布的成功经验或引进知名的操控技术或实验室自行研究的方法或客户提供的方法。采用非标准方法时,方法可靠性的确认可采用标准物质或用与权威方法进行比对试验或进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方法,以确保非标准方法符合监测要求。

2.2样品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2.1.1样品的采集及注意事项。

在采样之前,首先要检查所用检测仪器,仪器必须是经省计量监督局批准验证合格后才能在实验中使用。洗涤采样所需要的实验器皿,在一般情况下,塑料瓶和玻璃瓶要先经过清水加洗涤剂于毛冲洗,除掉器皿内的污垢和灰尘,然后再用浓度为10%的硝酸浸泡24小时,等其变干后用清水冲净,然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三遍,器皿要专用,不能混用,以防相互间混合,发生变质状况。如果器皿不足或其他特殊情况,应当准备事先对污染变质物进行特定的测验,以防相互交叉污染。

2.2.2对样品的保存。

(1)水质样品在运输前,要将容器的内、外盖盖紧后方能装箱,装箱时保障分隔距离良好。对于有特殊运输要求的,要按照要求来运输。并在运输过程中派专门负责人对特殊水质样品进行跟踪押运,如果遇到特发情况等不定因素要提前告诉相关工作人。在水质样品在采集、运输直至检验前,样品之间产生的变异变化要控制在最小程度,按照相关规定加强严厉保护,并尽可能减少运输的时间,根据水样的不同情况和特性实施保护措施,当待检测物的浓度变的很低時,要做好保护工作,并要尽快的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采样,要指定专人运送样品并与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交接登记。

(2)实验室工作分析人员在接收样品的时后,要仔细观察样品的包装,确认样品的包装,看其是否跟所提供的说明不同,如果存在不相符的问题,要第一时间询问工作人员,在确认无误、符合要求后,方可签收并开展有效的分析工作。

2.2.3对样品的处理。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在执行计量法的同时,定期到省计量监督局验测计量仪器,实验器具定期要定期进行核查。确保称量器的准确度,灵敏性,示值的变动性;玻璃器皿的清洁度;实验试剂的纯度;分光光度器具的精准性、仪器的各部分摆动是否精确灵敏以及对光的受光完好程度;对样品进行统一的编号,针对不同实验需求,分组进行保存,要对样品附加详细的水样标签,标签的使用要事先做好设计图标,标签内容包含:所制作样本目的,在何时何地进行的监测、采集,要使用不退色的签字笔描述。展开观察检验,合格无误后才能使用,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对于数据的变化情况,一般会将数据数值直接绘制成图案,以避免数据记录时出现错误书写的情况,使效果更加直观明显。

2.3数据记录的原则和报告验收。

(1)监测工作的落实实施是根据对样品的保存、运输、交接、处理、记录分析所得的数据来完成的,有特定的书写规范格式和样式,书写要清晰,要注意保护,分类保存,不得乱写乱画。

(2)墨水笔记录原始数据,要求字迹端正、耐认。在记录数据错误的地方划斜线;如有成片的错误数据,可将该片画框标明出来,这需要记录人员严谨的办事风格,但有时难免还是会发生记录错误的情况,对此,要在错误的数字上方标明后,再进行修改。

(3)分光光度法测定法是现今常用的几个测量方法之一,对于小数点的保留,明确规定到后三位,由于一些特殊原因通常只到第三位。现场采样记录中水温、透明度小数点后一位,单位分别为℃、米,溶解氧小数点后2位,单位毫克/升。

(4)监测物浓度的精密数值在表示时,有效位数只选择1位,最多使用两位有效数字。

(5)数据监测要执行三级审核制度,监测数据报告也执行三级审核制度。采样―分析原始记录;分析人员要将数据签名后送主任室,室主任审核签名无误后再交给相关技术负责人审核,一旦发现问题,负责人随时可以规定实验重新采样、做样、计算、审核。

3. 结语

总之,因为全程所有检测管理人员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认真实施了质量保障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案,采用了軟技术和硬技术管理质量操控措施,让监测结果在发布地点、采样的时空代表性;保证了检测结果在实验的各个阶段的精密性和准确性,各监测有良好的团结协调完整性,为环境监测,提供了大量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保证了监测数据水平的提升,推进了和谐绿色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金丽.谈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J]华章,2011(24).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研究 篇4

1采样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要保证环境监测质量, 需要对其中的各个环节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前期, 主要包括优化监测布点、样品采样、保存、运输以及贮存。

1.1提升现场采样质量

现场采样是整个环境监测活动的开端, 但也属于基础和核心关键环节。在采样前, 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因子、采样方法, 监测人员要准备好仪器设备, 熟悉相应的监测知识, 在现场采样时, 还需要掌握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工况情况, 布设合理的监测断面和监测点位。例如, 监测断面的设置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以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设置相应的监测断面, 一般在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湖泊、水库主要出入口;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布设监测断面。不同的断面在采样频率等方面也有较大差异, 例如, 饮用水源地全年采样应保持在12次, 对于较大水系干流和中小河流, 全年采样监测次数不少于6次等等。

1.2提升样品保存、运输、贮存质量

样品的保存应尽快送往实验室分析, 对于不能立即送往实验室分析, 也不能冷藏的,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化学保存法, 如对测定酚的水样, 可以用H3PO4调至p H为4时, 加入适量的Cu SO4, 即可有效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在操作时一方面要注意把握保存方法的准确性, 在样品中添加符合保存条件规定要求的化学试剂, 其次是对所有样品进行运输和贮存。样品如果不能马上进行分析, 为保持样品的稳定性, 应保持在22℃的环境中加以贮存。样品从采集处运输到实验室的监测点时, 所选用的采样管不可倾倒, 采样管之间应使用软体物进行隔离, 防治吸收剂发生溢流。滤膜应保证完整地封存在专用的洁净袋里, 取放时应使用不锈钢镊子, 防止采样被污染。

2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

实验室的分析质量控制与多个因素有关, 既包括实验设施、 设备等硬件因素, 也包括分析人员业务素质、样品的分析方法、技术规范标准的选用等等。

2.1提升空白实验值质量

空白实验值的质量容易受到实验环境、试剂纯度、仪器响应值的涨落以及实验室实验分析人员业务素质等因素的影响。为此, 应加强空白实验值质量, 在每次样品分析时都应做好空白值实验, 通过降低空白实验值, 使空白值实验真实反应出实验室分析的质量控制水平和作用。

2.2提升实验室分析精密度

在实验过程中, 应采用平行双样误差测定, 以减小随机实验的误差。平行双样测定的样品选择应保证在10%~20%左右, 这样既能保证实验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还可以检查同批测试样品的稳定情况。在精密度实验时, 对于不合格的样品不宜马上丢弃, 而应进行再次的重新测定, 尤其是对于平行双样测定合格率没有达到95%的, 既要进行重新测定, 还需要增加一定的样品平行双样测定 (一般增加10%~20%左右) , 直到平行双样的合格率达到或超过95%为止。

2.3提升实验室分析的准确度

在实验室内进行样品测定时, 要缩小测定值与已知值或真值之间的差别程度。具体来说, 就需要在同一样品的平行样当中加入适量的标准值进行测定, 以计算出回收率, 通过计算测定加标回收率反映样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保证加标物质与待测物质同样的形态, 加标量与待测物含量近似) 。当出现待测样品的物质浓度与校准曲线的中间浓度相比出现较高值时, 应保证加标量控制在待测物浓度的50%。对于不合格的加标量应进行重新加标回收率, 为保证准确度, 应在原加标量的基础上增加10%~20%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检测分析。

3健全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3.1加强实验室质控

实验室质量控制是为了检查各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从而找出误差的原因, 并提高监测水平, 一般通过质量考核和误差测验提升实验室质控。其中, 考核的内容主要有分析标准样品或统一样品、测定加标样品, 测定空白平行, 以核查检测下限;测定标准系列, 检查相关系数和计算回归方程。实验室误差测验。将两个浓度不同但相似的样品同时分发给各实验室, 分别作单词测定, 并在规定日期上报测定结果, 以检查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3.2健全环境监测质控管理

环境监测部门应结合自身实际, 建立健全符合本部门现实发展的质量控制体系, 从根本上提升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监测质量, 需要以技术文件的形式, 对各个监测环节、各个工作部门、实验的环境条件、每个工作岗位和监测管理者的职责和行为进行规范[2]。按照建立的技术规范来加强对环境监测部门的管理, 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切实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和水平。

3.3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

环境监测质量除了上述方法和技术之外, 更主要的还是要依靠一支过硬的监测队伍来实现。一方面是对现有的环境监测人员加强培训, 全面提升监测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能。另一方面, 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 大力招聘具有专业技术背景, 拥有良好监测技能的专业人员, 增强监测部门的人才队伍。

4结语

环境保护, 需要以环境监测为依托, 只有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的质量和水平, 才能为环境保护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环境现状, 为决策部门全面掌握环境现状, 作出相应的决策部署提供现实依据。因此, 加强环境保护, 切实提升环境监测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冯丽君, 张凡, 王军.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31 (1) :149-151.

监测质量控制 篇5

实验室水质监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摘要: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水环境监测体系的核心,因而必须对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实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以确保得出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监测数据.作 者:蒋树艳 Jiang Shuyan 作者单位:涟水县环境监测站,江苏,涟水,223400期 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Journal: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年,卷(期):,28(7)分类号:X832关键词:水质 环境监测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监测质量控制 篇6

【关键词】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科学监测

0.前言

环境空气监测是由环境监测机构规定程序和有关法规的要求,对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的各种环境要素而进行技术性监测,对环境行为符合法规的情况进行执法性的监督、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许多城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城市环境空气监测呈现出监测点位数量上的不足或者空间分布上的不科学,不能继续满足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要求,从而面临着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1.国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特点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而言,国内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构成特点比较简单,环境监测部门把从监测站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再由行政部门一级一级的上报。国内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部门都是独立的各项操作都是由监测站的人员完成的。这样的系统已经落后我们应该不断的进行完善。

2.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主要组件

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主要组件包括:质量保证的实验室、中心计算机室、系统支持的实验室、各个下属的监测站等。(1)质量保证的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所有的监测设备的保养和审定,对检修后的设备进行校准和技术指标的审核,制定和落实系统的质量监测的控制措施。(2)中心计算机的主要工作的内容是通过各种通通讯方式来收集各个下属的监测站监测到的数据和监测设备的工作的信息,并且判断收集到的信息检测和存储,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对下属的监测站远程监测、诊断。(3)系统支持的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仪器设备的运转情况,对系统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和设备的维护;对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及时的进行检修和更换。(4)下属监测站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全程的自动监测、收集、储存监测到的信息,按照中心计算机的要求准时的向中心计算机发送监测的数据和仪器设备工作的状态。

3.在现代社会加强监测能力尤为重要

不断的完善环境空气监测,正确的选择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控制点,促进国家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能力,提高地区性的污染物质的监测水平,不断发展农村特殊性空气监测站和地区性的监测站的建设,使环境质量监测的结果更加贴切实际情况,符合人们的亲身的感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空气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为了让人们了解环境情况,监督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效果,应该准确的发布环境监测的信息,加强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能力。

4.顺利推进保证能力建设

(1)各级环保部门应提高组织领导的能力,完善工作中遇到问题的协调机制,制定本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方案,把各阶段工作的任务分配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做到部署任务、检查问题、以便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问题。(2)各级环保部门应该和同级的财政部门沟通,把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能力的建设和完善加入到公共财政开支里面,国家和地方应该共同承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建设和完善。(3)各级环保部门应该依据现在的发展形式对环境空气监测的要求,规划对监测方面的人才的培养,定期的进行人才的培训,把培训各类技能性的人才、专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和综合性的管理人才为主要目的,促进人才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保障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的控制提供人才。

5.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我们国家的自动化的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发展的形式,提出了以下的几点意见和建议。(1)把环境监测部门的责任要明确的区分开,不同时期的责任分配到个人。比如:校准日常使用的仪器,每年对仪器进行审核,对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数据的优化应该由专人进行负责。(2)从监测站收集到的数据,经手人必须要谨慎保存原始数据,经手人对数据的修改和筛选的权限要保密,以便于在以后的审核或者是调用这些数据的时候有据可依。(3)不断的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区域性的网络系统。现在21世纪是网络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已经大范围的运用到各个行业中去了,要把信息做到透明化是现在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目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环境空气监测的系统,促进信息的集中的处理和数据的不断优化,提高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4)要不断的完善城市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按照新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现在地级以上的城市都需要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城市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的,分批的把缺少的监测设备补充完整。根据地区特点的不同建立不同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各个监测点位之间应该具备良好的信息數据的传输的系统,和网络化的监控平台,进而提高各市、地区的城市自动化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

6.小结

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日益重视的社会中, 展望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未来的发展,对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探测,对大气污染、工业废气的监测以及对食品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检测都对气体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薄膜技术等新材料研制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气体传感器集成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很好的前提条件。气体传感器将在充分利用微机械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传感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智能技术等多学科综合技术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研制能够同时监测多种气体的全自动数字式的智能气体传感器将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杨亚洋.环境空气监测数据分析及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3).

[2]谢晓实,魏东明.关于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的建议[J].中国环境监测,2003(1).

[3]周卫华.手工采样环境空气监测的质量控制[J].化学分析计量,2009(2).

室内环境质量监测控制分析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现代人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居住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 人民开始对室内环境的质量做出新的要求, 然而不规范或欠科学的建筑施工、劣质的装修材料或不当的装修方法、不良的生活习惯, 导致室内环境被污染, 其程度还在不断加深。近年来, 一些因室内环境污染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不断发生, 使得室内环境质量控制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2室内环境污染

室内环境污染, 主要是因为有毒物体导致人体呼吸不畅, 影响身体健康。目前, 室内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氡、氨、游离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 , 这些有害气体如果超过了一定的含量, 就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如长期在含氡量高的环境里居住, 会引发肺癌和支气管癌, 还对给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带来危害, 使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严重的还导致白血病;甲醛和氨都是无色气体, 就刺激性气味, 长时间接触会引起人们的呼吸道疾病, 给人的呼吸功能和肺功能带来不良的影响;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有许多成分都会让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肝、肾和血液中毒;导致肺癌的污染物-氡:氡是一种放射性的惰性气体, 无色无味, 石材、地砖、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会释放大量的氡气, 氡的α射线会随着人的呼吸而进入肺部, 同时跟随血液循环流遍全身, 在WHO (世界卫生组织) 认定的19种致癌因素中, 氡也包含其中, 其危害仅次于吸烟。

3室内环境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建设主体环保意识淡薄

建筑工程各责任主体对室内环境质量控制的意识淡薄, 对有关文件和规章的了解少, 在思想上也没有引起重视。工程检测在要求各方配合时, 敷衍了事, 在现场测点位置的选择和检测前室内密闭的时间上表现最突出, 这会直接影响到室内环境的质量控制。很多建设主体对按照要求实施室内环境控制不是很理解, 没有清晰认识到环境检测的目的, 这对开展检测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3.2建筑材料选择使用不当

目前, 工程在设计、选材、施工等方面, 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例如一些安装中央空调的办公室, 在室内却没有安装可以打开的窗户, 自然通风不畅, 污染物无法散去;另外, 在施工过程中, 对人造板材表面及端面未按规范要求采取有效的覆盖处理措施, 还有的工程在装修完成后, 因为不想影响装修效果, 而不进行室内通风。造成室内污染聚积。

3.3建筑和装修材料质量管理各环节有待完善

质监部门对材料的监督没有做到位, 对一些厂家生产的环保性能材料还没有进行完善的监控, 一些问题材料在市场上流通;工程使用中, 对材料的进场验收方面, 还是没有将环保性材料纳入重点。

4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的控制

4.1核验进场装修材料的检测报告

工程的检测报告是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同批材料的检测报告, 并在装修材料使用前, 取样品封样后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 检验合格后才能批准使用。

在建设中要使用人造板或饰面人造板时, 必须向提供材料的厂家索要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检测报告, 检测合格的材料方能投入使用;工程使用水性涂料, 水性胶粘剂和水性处理剂时, 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单位提交有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游离甲醛含量检测报告;工程使用溶剂型涂料时, 必须要求材料供应单位提交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含量检测报告, 并检查报告中的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工程使用无机非金属材料时, 需要对报告中提供的放射性物质数据进行检查, 只能使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

4.2室内通风换气

通风是保护室内环境的最直接方法, 对氡浓度还能起到稀释的作用。氡从土壤或结构表面析出率服从气体扩散的斐克定律, 氡扩散及氡扩散系数会岁随室内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扩散速度, 也会随压力下降而增加, 通风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压力, 从而减少了有毒物质的释放量和扩散速度。另外, 通风还能降低氡浓度。通常情况下, 在通风20 min-30 min后, 室内的氡浓度基本可以达到平衡。

4.3其他综合治理技术

在装修后, 当控制污染源扩散和通风换气等方法都无法将污染物完全清除时, 根据检测结果显示的污染严重程度及污染的不同可以采取相应的补救净化工作, 就是进行各种空气净化技术, 将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降到最低。例如氡气, 比较适用的技术是吸附、过滤等, 通过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 将氡吸附在表面, 可以有效的减低氡气的浓度, 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 净化效率高。如果在通风前, 先经过过滤或通过活性炭吸附装置将房间的污染气体过滤一次, 或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的过滤器或静电过滤器, 最后可以将污染物的浓度降低60%-90%;应用活性炭吸附效率在45%-80%。

4.4加强对室内环境的检测力度

建设方应将室内环境控制检测放在主体地位。各监管部门也要对室内环境的质量控制加强监督, 同时还可以邀请有资格的检测单位对其进行控制, 提高室内环境检测覆盖率。预防开发商投机取巧, 只对部分建筑进行检测, 虽然检测结果合格, 但不能代表整体的空气质量, 使检测结果也缺乏真实性。

4.5提高环保意识

解决室内环境污染问题, 不仅要在工程建设时进行控制, 还要在装修时确保监控到位, 使用高科技的环保型材料, 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有关部门密切配合, 综合整治。

参考文献

[1]李东明, 胡华.高层建筑室内氡浓度变化规律的研究[J].核技术, 2006, 29 (9) .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研究 篇8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在采样、分析、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全过程中为消除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而制定的控制程序。质量控制的根本目的是控制误差并使之在允许的范围内。与其他环境监测相比, 大气环境监测条件更为复杂多变, 受人为因素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更大, 其与时间和空间的相关性更强, 所以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难度更高。基于此, 本文对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现状及其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现状

1.1 质量控制体系尚待完善

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基础, 目前环境监测机构基本上都设立了质量监测管理组织, 也配备了相应的人员, 但其职能仍较为单一, 主要基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 对质量控制的系统研究存在不足。其次, 质量控制基于一些主要环节, 缺乏全过程全系统的控制和管理, 如在计量认证和实验室建设方面还较薄弱。再次, 还存在经费方面的问题, 对自动监测系统的监控维护也不够。

1.2 质量控制手段不够丰富

目前,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几个薄弱环节:一是质控手段单一, 质控模式仍以数据比对、平行样与密码样测试、加标回收等做法为主, 欠缺系统评估与评价方式;二是针对新型监测技术, 如空气在线自动监测系统, 还未形成完善的质控体系, 维护与控制的标准与要求不够明确;三是实验室外的质量控制没有形成例行制度。

1.3 现场监测管理仍应加强

现场监测质量控制是基础, 然而恰恰易被人忽视。首先, 大气环境监测布点、采样是非常重要环节, 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因为地理位置、环境方面的困难, 监测人员就以“避重就轻”的态度来布点取样。其次, 大气环境监测受时间因素影响较大, 监测人员也会因为与正常工作时间有冲突, 而只在自己正常工作时间内取样。再次, 测试仪器、方法使用不合理, 如烟气测试时受烟道负压影响, 导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测试结果偏低等。

1.4 监测人员素质还需提高

人员素质对监测质量影响较大, 目前这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一是业务培训机制不完善, 现有培训多属临时、多部门性质的, 环境监测机构中接受过正规、完整的质量管理培训的人员较少, 导致很多人员操作方法不规范、对技术标准的理解不到位、实际操作与理论脱节。二是监测人员更新缓慢, 学历较高、年纪较轻的人才短缺, 影响到对新技术、新理论的接受与应用。

2 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2.1 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机构应按照《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试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文件的规定, 建立并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组织管理机构, 明确职责和职能, 制定并完善管理制度, 保障人员配备及物质供应。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与评价工作, 及时纠正并预防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行为。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管理评审活动,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核与评价, 为质量体系的改进与完善提供依据。就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面, 质量管理体系应贯穿于布点、采样到报告审核、综合评价的全过程之中, 并按照严格的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和质量控制手册。质控部门在做好化验室内质控活动的同时, 尤应重视组织参与能力验证、协作定值等外部的质控活动, 以发现和解决实验室内存在的质控缺陷, 促进化验室监测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应用增多, 对于该类系统的质量控制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自动监测系统质控核心是要建立并完善定期校准、标定和启动预防性维护程序的制度, 通过对所获得的监测数据的校正及有效性判断, 以加强对整个监测系统性能的审核与评价。质量管理制度应明确气体标准传递与跟踪物质的质量控制, 重点是标准物质量值准确度的质控程序, 以保证气体标准物质量值的可追踪性。监测仪器的质控程序必须与国际公认的标准方法或参考方法等效, 并定期接受零点与跨度校准, 其测量范围与各项指标均应符合国标规定。

2.2 规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的关键一环。主要包括:一是规范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室应合理布局, 避免交叉干扰。设备配置应齐全, 尤其是有毒有污染的试验, 应在专用通风设备内进行, 避免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药品、试剂、器皿应设置专门的储藏空间。对检测环境有特殊要求的试验, 应建立环境条件档案。二是规范实验仪器设备管理。所有强制检定或自行校准的仪器设备都应贴上格式统一的标签, 并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由专人负责检定和管理。三是规范实验操作, 采用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及考核验证方法。实验室内部控制要进行准确度、精密度的考核。如考核精密度至少需8个标准。每个标准至少测7次, 每次至少做2个平行样, 再根据测定结果计算各组的标准偏差。准确度通过标准样和实测样品考核, 并用加标样浓度回收率表示。并以质控图判断重复样品的变异情况。四是进行实验室间的质控。

2.3 加强监测队伍素质建设

人员素质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必须加强监测队伍的素质建设。通过岗位练兵、技能训练、脱产再教育等形式提高业务素质;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和责任心培养, 提高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在日常工作中, 对监测人员高标准、严要求, 鼓励钻研和创新, 使之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监测分析水平。

3 结语

尽管人们的环境意识已有很大提高, 但环境继续恶化确是不争的事实。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哨兵”, 提高环境监测的质控水平是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大支持和帮助。由于大气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 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精密、完整、可比和有代表性, 需要不断提高质控能力。

参考文献

[1]芦胜华.如何做好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J].江西化工, 2011 (4) :108-109

简析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 篇9

在我国,环境问题是除了经济发展之外最广受关注的问题,基于原先“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教训,我们务必需要将环境保护提升日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齐头并进。而要对现阶段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就需要借助于一定的环境污染数据,这就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空气质量的数据监测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在环境空气监测方面虽然已经基本摒弃了传统落后的人工监测时代,转而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转变,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需要我们在全程质量控制阶段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继而保证监测质量。

2 当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现状

从目前我国的环境监测水平来看,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总体的监测水平还比较落后,不仅各个监测和数据分析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而且在数据的分析环节,有些地方仍然采用的还是人工分析方式,其差错率比较高,而且效率还低下。面对着当前我国不断变化的空气质量,相关人员应该及时对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特点,对合适的环境空气监测点进行选取,当然为了能够达到让这些监测点数据可以更好地传输,还应该构建一个合适的传输系统,因此,最好能够采用网络化的操作平台,继而提升各个城市的控制质量监测效率。

3 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

3.1 实验室准备阶段

实验室准备阶段的工作对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来说非常重要,工作的好坏还会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在对空气质量进行监测过程中,试剂的空白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是采用没有采集过的空气对溶液进行吸收以替代样品溶液而进行的空白分析,而经过该试验所得出的数据还被称之为试验的空白值。而试验的空白值在实际的空气监测过程中,主要是和实验条件以及其重复性有着直接的关联。在具体的实验中,玻璃容器的纯净程度以及精密程度都需要密切关注。当然,实验的质量和实验室人员素质和水平有着直接的关联,继而对空白测量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继而对实验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来说,应该尽量采取措施不断提升空气监测的精密度。

3.2 监测点位与样品的布置和采集

在环境空气的监测过程中,监测点位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在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按照相关的方法,对点位进行优化,使点位采集到的样品更加具备代表性,从而使得最终获取的数据也具有代表性。同时,工作人员还应该在样品的采集中,合理设置采样器的位置,通常情况下在采样器周围10m~15m的范围内,不应该具有污染排放源头,比如炉窑等等。在对采样器进行设置时,还应该根据不同被测物的不同性质,设置采样器与地面的高度,一般在3m~15m。同时,工作人员采用两台采样器进行平行采样时,需要在中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防出现感染,一般大流量的采样器,在采集悬浮颗粒时,两台仪器之间应该相距2 m~4m。

3.3 实验室分析阶段

如果要达到对环境空气监测进行更好地质量控制的目的,还需要采用标准的物质进行考核,然后对样品进行仔细的分析。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对标准样品的质量进行重点监控,这也是有效保证实验室分析阶段监测质量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发现在实验室中出现的系统误差。监测工作人员还需要首先确定校准曲线,当然,在校准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实验的条件以及试剂的配置方法都会对校准曲线的斜率带来一定的影响。当然,还需要对检测仪器的稳定性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在实验室的准确阶段还需要做好曲线的回归。当然,在对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也是需要采取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在合理的检验措施之下,从而有效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 结语

总之,虽然我国在环境空气监测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基本有效摒弃了传统落后的人工监测时代,转而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过仍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都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动较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在京津唐区域,这种现象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加强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实践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现状,然后对具体的控制途径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焦宝玉,陈建文,廖乾邑,但德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系统运行管理的质量控制[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1,01:1-7.

[2]赵甜甜,王淑贤,徐婷.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40.

[3]张钧,杨文武.空气和废气中甲醛测定全程质量控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2:128-133.

[4]李小平,司瑶冰,赵永刚.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02:4-5+7.

污水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分析 篇10

1 案例分析

本文试以某市污水处理厂为例展开具体的研究,该厂排水管理处的污水净化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当前该市的日产生活污水约65万吨,全市现共有污水处理厂五座,基本能够满足全市的日产生活污水处理。该厂所处理的污水类型主要包括有工业废水与居民生活污水,其中工业废水则主要是有工业废弃所转化而言,其中主要包括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时还存在有电镀废水、冶炼废水以及石油化工等有机废水物质。

2 全程序空白值测定

在进行污水检测分析方法的选取之时,选择以全程需空白值测定方法,即为采用蒸馏水亦或是去离子水来取代相应的样本,并依据和所检测水质样本同样的操作流程进行结果测定。此种检测方法能够直接体现出实验环境下所应用的水质、试剂、环境、操作熟练度等因素对于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一般状况下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应当始终维持在某一范围之内。若在实际的测定过程之中测量值显著升高,即表明在以上所可能会产生影响的因素当中出现了问题,对此应当及时予以问题查找,合理的做好分析过程的质量控制。

3 平行双样测定

同时选取以两份需检测的样本,并将之交到同一名检测人员的手中并按照完全一致的操作流程来实施分析操作,此即为平行双样测定。实施以此种检测方法,能够显著的降低随机性失误以及实现对于同一批样本测定密度的良好估算。在实施以批量化的样本测定之时,对于平行双样的样本量选取应当不低于整体样本量的15%左右、

4 样品复测

在进行样本复测之时所能够采用的方法手段十分众多,其中最为普遍常用的包括有:第一,采用同一名分析人员针对不同批次的样本予以二次测定。此种检测方法主要的作用效果是为了实现对于不同样本之间测量精确性的考察;第二,经由不同的分析人员采用同样的检测方法来针对同一批次的样本进行二次测定。此种检测方法的主要作用效果是为了了解不同检测人员的检测偏差情况;第三,应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来针对同一批次的样本予以二次测定。在应用了相应样本检测所规定的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之后,再采用另外一种方法对其进行二次检测,此种检测方式的主要作用效果是为了掌握规定检测方法是否存在有不合理的地方。

5 考察加标回收率

在分开取样之时,选用其中任意一份,进而添加以适当的标准样品之后,对其予以测定之后,相应的计算结果增加值同标准样本量间的比值即为加标的回收率。

在实施考察加标的过程当中,对于所选用的标准溶液一般以浓度大、体积小为优,进而加入以一般试样量的1倍左右即可。在加标完成之后所测定的污染物质总量必须要低于所测定的最高值,对于加标的回收结果值则应当低于测定方法所列举的回收范围。

应用加标回收率指标是对于污水检测结果最为准确同时也是最常使用的测定方法,然而其依然具备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测定方法具有一定的误差情况之时,所得到的加标回收率有可能达到标准要求,然而这却同时也绝不代表此测定方法的精确性能够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这时,便可应用对照测定的方式来进行准确性的检验。因而,加标回收率即为对测定结果的真实反映,这是一项必须予以满足的条件要求,绝非充分条件。此即为,在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结果不理想之时,无法确定测量精确性有无问题,然而在其超出了所明确要求的范围之内时,相应的测定精确性必然是存在问题的。

6 应用标准物质

通常而言标准物质由于具备有良好的均匀、稳定性,同时其一般的测量值也相对较为精准因此具备以量值传递、仪器标定、对照分析以及质量核查等数类应用形式。将相应的标准样本发送至相关的检测分析人员手中,并不像其告知此为标准物质以达到盲测的效果,并来就实际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的相符性予以对比分析,若实际测量值确定位于一定的范围之中,那么这一项目的实际测量方法、所应用的设备仪器、检测试剂、实验环境以及相关检测分析人员的操作熟练度等均满足标准要求,并且分析的过程可收到有效的控制。反之则相关的测量值超出了相应的测定范围之外时,即表明在所分析的过程之中存在有某单一因素或同时存在有多方面的因素出现了问题,此时便应当及时查找相关的问题原因,并予以问题故障排除,并且在确保故障问题已经完全恢复后,再次予以检测核查。

7 样本指标检测分析

往往在所测定的样本当中,相同一类的样本其各项指标间通常会存在有某种相关性,其中有些相关情况是明确的,有些是定量的。针对相同样本不同检测指标的结果予以分析,能够十分明显的反映出测量结果的精准性。例如,在水体样本测量当中的、之间通常会具备有一定的关联性。第一,的值必定会大于。若所测出的>,便表示在此两项测定方面最少存在有一项测定值出现了问题。第二,在部分水质相对较为稳定的水质样本取样点当中,所取得的样本以及必定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情况下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间进行上下波动,而若此两者间的比超出了这一区域范围,除了由于水质产生突变的因素之外,则存在有此项项检测内容当中最少存在有一项检测分析的过程出现了控制错误。第三,在所取得水体样本当中整体残渣含量(A)与可过滤残渣量(B)以及不可过滤产量量(A=B+C)之间存在有如下关系式:,也就是说所测定的残渣情况其所能够允许的误差范围当中应当满足于这一关系式。而若所测定的结果值远超出了可过滤残渣量与不可过滤参加量的总和,亦或是低于这两项的总和即表明在此三项指标之中最少存在有一项指标是存在有问题的。

针对检测样本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内容予以分析、探讨,能够在同一检测周期当中共同测定数项指标内容,若其中某一指标的检测过程出现了问题,那么相应指标间的相关性便会出现不正常情况,这时也就表明在此指标相关性当中的所有指标内容均存在有不正常的可能性。采用此种方法进行污水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分析工作,不但简单方便而且实施企业也无需多余的设备投入,同时还兼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要求。然而其所存在的缺陷也是较为明显的,即为仅能够针对所存在的较大监测故障作出判断,针对部分误差情况较小的污水监测质量控制问题无法做出准确的反映。

总之,在实行污水分析之时,应用以上方法措施可以针对污水监测的质量分析工作予以十分有效的控制,能够极大地提升分析结果的精确性与稳定性。

8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确保污水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就应当实施以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了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平行双样测定、样品复测、考察加标回收率、应用标准物质以及针对同一样本不同指标的检测分析。应用上述控制手段能够针对污水监测的质量起到切实有效的合理控制,并可促使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摘要:在实施污水监测工作之时,通常会采用全程序空白值测定、平行双样测定、样品复测、考察加标回收率、应用标准物质以及针对同一样本不同指标的检测分析等多类控制手段,并经由多个方位角度来针对污水监测的过程予以有效的控制,可极大提升监测质量控制的精确性与稳定性。

关键词:污水,监测,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浅谈环境空气监测全程质量的控制 篇11

【关键词】空气质量监测;质量标准

1.充分认识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1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是贯彻落实《意见》和《规划》的重要举措

推进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考核体系建设,优化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提高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水平,提升区域特征污染物监测能力,推进典型农村地区空气背景站或区域站建设,对于促使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状况,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具有重要意义。

1.2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是全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的重要保障

开展对新增指标的监测评价,需要实施分析方法选取、仪器检定选型、设备购置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培训、系统调试运行、监测数据分析、监测信息发布等一系列工作,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是保障上述工作正常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1.3加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是提高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的迫切需要

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为满足社会公众环境知情权,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检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应及时准确发布环境监测信息,尽快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能力。

2.自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的构成

总所周知,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由监测子站、中心计算机室、质量保证实验室和系统支持实验室等部分组成。 监测子站的主要任务:对环境空气质量和气象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采集、处理和储存监测数据;按中心计算机指令定时或随时向中心计算机传输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状态信息。

目前,国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构成较为简单,监测站所得的数据由当地环监部门整理分析,在以行政管理系统依级次上报。与此不同,在英国的系统中,监测站数据直接上传至国家中心数据服务器,数据中心管理控制单元予以校正,处理及分析,各次级行政单位的空气信息均由中心管理控制单元发布。除此之外。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部门在两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的位置大相径庭。在英国空气质量监测系统中,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由独立的质控部门管理,处于核心位置,它贯穿于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相比较而言。国内质控和质保部门并非独立于监测及中央控制系统,所有的质保和质控手段基本由监测站人员实施。而英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系统的完善程度和复杂程度要明显优于国内系统,其数据的集中化,密集化管理为数据的可靠性,比较性,追踪性提供了优良的先决条件。其次,英国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由独立部门承担,不同部门的工作更加专业化,细节化,分工更为明确,值得国内借鉴。

3.自动空气质量监测中质量保证控制环节

3.1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我国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汇编》中,对于空气质量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目的进行了阐述:“规范监测手段,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此规范中对于输出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两重要指标外,还对数据的可比较性及追踪性提出了要求。由国家空气质量监测部门对空气污染物的趋势分析,空气污染预报,以及数据校正,对数据的制式化,标准化做出高要求的工作可以看出数据的可比较性,追踪性尤为关键。

3.2具体完善促进实施手段

3.2.1质量保证环节包括

A.监测人员培训;B.设定标准监测方法;C.分析员筛选;D.站点考核;E.检测仪器的阶段性维护; F.仪器使用,校准,维护历史记录。

3.2.2质量控制环节包括

A.数据检查;B.数据处理;C.监测仪器的日常校对;D.监测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

从完善的角度来讲,质量控制环节应该做到数据的多元化比较,之后进行科学性的校准,最后完成独立评估,有效的为全程质量监测做出完善和促进。所以为更好的做到全面性的务实工作,以下将对空气监测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出相应的具体规范,我国规范中的主要具体控制手段为:

3.2.3主要控制手段

A.监测时间与频次控制;B.监测数据有效性质质量控制;C.监测仪器校准;D.监测仪器性能审核;E.检测仪器,校准装置,标准物质等的质量检查;F.落实数据审核。

因在我国操作规范中并未明确的划分进行上述操作的明确责任范畴和权限的划分,在实际操作中很可能会导致责任重叠和责任空白的情况下发生。所以关键性的可行措施必不可少,对于不同的质控操作要做到有明确的权限以及责任划分。

4.质量控制操作责任划分

4.1监测站操作员质量控制环节责任范畴

(1)按照操作条例,执行监测站的例行操作和仪器的站内例行校准。(2)鉴定和设备报告,监测站环境的潜在变化和潜在问题。(3)鉴定和报告监测站的潜在安全问题。(4)对监测仪器进行简单的站内测试和维修。(5)定期参加质量控制部门的组织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操作培训。(6)当被要求时,参与质控和质保方面的监测站审计工作。(7)在监测站点巡查后24小时内,完成仪器校订电子记录表格并上传至中心数据服务器

4.2设备供应商、设备服务商部门质量控制环节的责任范畴。

(1)例行和紧急设备维护和维修监测及辅助设备。(2)保证所有监测站的年数据捕捉率高于90%。(3)保证两个自然日内到达故障站点排除问题。(4)保证所有设备非站内维修,非站内校准的历史记录。(5)保证所有校准原始数据的保存管理,为全局数据鉴定提供可靠的校准数据。

通过全面的测试及校准,对所有监测仪器的关键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做到完善行的独立质量控制。

5.建议与总结

就我国的自动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目前形势所提出的质控质保过程的可实行的优质化建议与总结: 对于环境监测部门质控质保责任范畴划分的明确化,对于不同阶段的质控质保责任分配到户。如,仪器日常校准,仪器的年度审核,数据的分析,处理,优化应由专人负责。对于监测站获得数据,经手人应有明确的修改权限,和筛选权限,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在未来的审核或者调用中,有据可查。逐步建立空气质量区域化网络系统。21世纪是网络化与信息化的时代,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信息的透明化可以作为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发展的一个目标,建设和完善空气质量信息系统,促进数据的集中处理、优化,提高空气监测数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曹守仁.居住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术语[J].卫生研究,1986,(06).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探讨 篇12

1 分析方法选择原则

1.1 分析的目的和准确度要求

在对物质进行环境监测时, 要想对污染物水平有准确的评价结果, 需要对指定的污染物质进行快速实时的检测[2]。在测量时, 需要依据分析目的和准确度的要求选择专业的仪器进行分析。没有能够及时购置分析仪器的小型炉前实验室, 可以采用湿法系统中的化学分析方法。

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对样品中某一种或者多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准确的测定, 或者是对某种标准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或者仲裁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 一般首先选用国家标准方法进行分析。虽然这些分析方法的分析时间和分析成本可能较高, 但是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还是建议选用国家标准方法。

1.2 考虑材料基本组成

在选择化学分析方法时, 需要对待测环境样品的基体、主要的元素种类和杂质元素种类进行初步的预估, 消除由于样品本身引起分析方法的不适宜, 对分析过程产生化学或者物理方面的干扰。

1.3 待测样品中被测组分的含量范围

在选择分析方法时, 需要对分析方法的测定上限和测定下限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然后对与待测环境监测样品中的被测组分的含量范围也应有一个初步的预估, 应该确保待测组分的含量在分析方法的测定上限和测定下限的范围内, 而且含量与测定上限或者测定下限不能接近。

1.4 确定方法的准确度

在确定分析方法的准确度时,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标准物质进行确定。但有些人认为, 标准物质难以得到, 采用加标回收的方法能够很快捷的确定, 但是, 加标回收方法在使用时, 不一定可靠。因为即使加标回收率为100%, 也只能说明测定时加入的物质测定时无系统误差, 并不能说明未知样品在测定过程中没有系统误差。

1.5 分析方法能灵活运用

在环境监测分析领域, 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类的分析方法能够完成所有的化学分析工作, 化学分析实验室应具有几种不同类型的分析手段, 进而共同完成分析任务。在分析方法中, 化学分析法适应于高含量、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而仪器分析方法适用于痕量、微量和常量分析。因此, 在选择分析方法时, 能保证为了达到分析目的, 灵活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2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实践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环境监测领域, 分析方法在被选择好之后,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在对样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对整个分析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 保证最终的分析结果能够准确无误[3]。

2.1 正确操作

在进行化学分析实验时, 应该对整个分析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所需的各种试剂、仪器、设备和环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保证在进行操作时能够对各环节有清晰的认识, 进而能够正确操作, 防止出现不必要的返工或者误操作。

2.2 正确进行样品的制备和分解

在分析过程中, 样品的制备和分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为了达到分析的要求, 需要保证样品在制备和分解时能够正确进行。在样品制备过程中, 尤其应注意样本数量和样本均匀性。对于特别复杂的样品, 需要特别注意, 样品表面不能存在有油污和氧化现象, 而且样品表面是均匀的。在样品分解过程中, 需要保证样品是完全分解, 而且分解时不能带入干扰物质。

2.3 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

在进行标样分析时, 为了保证对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有效的验证和评估, 可以选取标准物质与待测试样同时操作, 进而依据分析结果进行判断。在标准物质选择时, 一定要是标准物质的集体与被测试样的基体相匹配。

2.4 空白校正

分析过程中, 空白的来源很多, 可能来自分析试剂、试样中与被测组分共存的组分、分析用器皿、分析用水和分析环境等。空白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和检测方法的检出与灵敏度均有影响。所以在分析时, 首先应弄清空白的来源, 并依照来源, 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校正与消除。

3 结语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 对分析方法进行选择时, 应综合考虑分析的现实条件, 确保测量数据精确及过程能够顺利完成。对于在分析过程中, 对分析质量进行控制, 需要相关质量控制人员认真按照操作规程监督有关人员认真做好分析, 而且对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单独举行培训班, 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提高专业素养, 能够使分析工作处于受控状态。

参考文献

[1]鲍煜东.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 04:148-151, 153.

[2]郭洪江.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3, 08:121.

上一篇:考核试验下一篇:馆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