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特点

2024-11-01

德育特点(精选10篇)

德育特点 篇1

摘要:医学新生的特点:原动力不足, 没有明确的目标;正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 心理发生巨大变化;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不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 导致心理失衡。对策:进行理想教育, 使其树立专业思想, 尽早适应大学环境, 进行学习辅导,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开展心理辅导。

关键词:医学,新生,德育

学生从高中进大学, 标志着新生活的开始。这种环境变化必将带来心理变化。青年时期身体各部分机能日新月异。这些变化使得学生的心理呈现独特的风貌。特别是目前一年级大学生中, 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 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与教养方式上, 每个家庭均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分外的“期望压力”, 使之与非独生子女有较大的差异。这种环境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与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的叠加, 使一年级大学生的心理极其复杂、微妙。探讨他们的思想与心理特点, 把握他们的思想与心理倾向, 寻求更好的德育途径, 对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身心健康成长, 以及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医学新生特点

1.1 原动力不足, 没有明确的目标

高中生进大学前, 一般不了解现实中的大学。几乎所有的高中生都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 把大学生活想象得是那样富有诗意, 那样美好。但是进入大学后, 他们渐渐发现现实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大学生活并非总是充满诗意, 经常是单调、刻板的, 甚至是艰苦的。但他们在跟同学、朋友写信或假期回到家里时, 为了顾全自己的虚荣心, 往往又违心地把大学生活描述得十分浪漫。这种双重精神负担使他们变得沉闷。幻想的破灭, 使他们热情减弱, 开始对现实呈现出无可奈何的样子, 或者发出报怨。有的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 好像对什么也不感兴趣, 什么都不能重新激起他们的热情。我们认为, 现在真实反映大学生活的各种作品太少, 高中和大学严重脱节, 不能引导高中生的憧憬, 造成高中生在进大学前对大学缺乏基本的了解和必要的心理准备。这是导致高中生对大学生活产生幻想的主要原因。另外, 高校在招生过程中的某些夸大宣传和溢美之辞, 也是原因之一。因此, 要对一年级大学生多作引导, 转移他们的幻想, 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专业的思想感情, 让他们体验到大学生活的乐趣, 防止幻想破灭后沉闷和后悔心态的产生。在高中, 学生的目标十分明确, 就是考大学。进入大学后, 目标伸缩性变大, 令人感到难以捉摸。因此, 他们徘徊、迷惘, 一方面, 很想给自己定位, 把自己和社会联系起来, 价值感很强;另一方面, 又不知道路在哪里, 加之就业压力大, 更加迷惘, 有空虚感, 思想漂泊不定。为了逃避这种失去目标所带来的思想空虚、精神无寄托的苦闷, 少数学生开始寻找精神刺激, 如抽烟、喝酒、听富有刺激性的音乐、赌博、看通宵录像, 这种现象虽然只在少数学生中发生, 但它却影响着其他学生的思想。因此, 应对这部分学生做耐心细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帮助他们确立较为具体的奋斗目标, 鼓励他们寻找真正的精神支柱, 同时, 给他们推荐一些好书, 经常同他们交谈, 把他们的思想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1.2 正处于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 心理发生巨大变化

学生进入青年期后, 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对于刚刚脱离家庭, 脱离熟悉的高中教师和同窗好友, 开始独立生活的一年级新生来说, 自我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反抗约束、幻想完全自由和感到不安、迫切需要依赖2种对立的心理倾向。但两者在不同时期和不同人身上, 是有所侧重的。一般来说, 学生在入学后的第一学期以不安倾向为主, 第二学期以反抗倾向为主。

1.2.1 不安心理

新生对大学的一切都不了解, 对教师和同学也不熟悉, 因而在言行举止方面本能地表现得比较谨慎。这种自我约束使反抗倾向受到暂时抑制, 而不安倾向占主导地位。他们生活自理能力差, 遇事容易忧心忡忡, 不知所措。在高中, 同窗好友和教师, 尤其是班主任与他们朝夕相处, 师生在思想感情方面的交流十分密切。到大学后, 学生彼此互为视察的对象, 心理距离自然较远, 于是便产生“知音”中断的孤独感、寂寞感, 不安起来。尤其是节假日, 看到有的同学回家, 离家较远的学生心情更加忧郁, 少数情感特别脆弱又比较内向的学生还会躲在被窝里哭。因此, 几乎人人都带着一定的戒备心理来到大学, 在新的集体中出现了“现在的人难处”的心理现象。另外, 还有一些客观上的原因, 比如, 班级没有固定教室, 住宿条件不太理想, 活动场所有限等等, 也使学生产生孤独感。由于产生孤独感, 有的学生变得感情脆弱, 远离集体, 独善其身。事实上, 这些学生内心深处并不想在孤独中独善其身。他们同样具有强烈的恋群心理, 他们的内心世界十分矛盾。他们清楚地知道, 在知识的领域中, 自己还有很大的空白, 对于怎样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 还是朦朦胧胧的, 至于人生的意义, 更是在探索之中。所以, 他们内心非常希望得到同学的帮助、得到集体的温暖, 迫切渴望师长指导, 也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

1.2.2 抗拒心理

与有的一年级学生接触, 有一个明显的感受, 就是他们的自尊心特别强, 对批评极其反感。他们敏感、好奇, 情绪不稳, 易于激动, 言行举止往往带着很浓的情绪色彩, 个别学生, 特别是独生子女, 其娇气还很足。当他们对大家基本熟悉之后, 这些缺点就表现得十分突出。他们开始不大注意自我约束, 而且还强烈希望摆脱外来的一切压力与束缚, 按自己的想法、兴趣自由活动。少数人甚至开始对周围的一切进行粗暴和消极反抗。

1.3 存在人际交往障碍

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同学相处, 是一些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 由此而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往往给一些大学新生带来烦恼, 这在大学新生心理问题中占很高的比例。如有的学生与同寝室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 稍有不和便恶语相加;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 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缺少朋友, 经常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天地中;有的学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 过分关注自我, 注重自我在人际交往中的地位, 过多考虑自己的需要, 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 对他人缺乏关心和谅解, 导致人际交往中的自命不凡和过于敏感、挑剔。

1.4 不适应学习方式的改变, 导致心理失衡

一般来讲, 上大学者都是高中的成绩佼佼者。他们备受家长、教师的宠爱及其他同学的羡慕。他们有很强的自豪感和虚荣心。进大学以后, 尖子会尖子、宠儿遇宠儿, 宠爱、羡慕、恭维大大减少, 有的已不是佼佼者, 而是变得相形见绌, 于是虚荣心得不到满足, 自信心和自豪感受到严重挑战。有的学生经不住这种考验, 自卑起来, 产生自暴自弃、自欺欺人和自我怜悯的心理倾向, 甚至发展成把教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当作是嘲弄的不正常心态。另外, 绝大多数新生基本上沿用高中的学习方法, 机械记忆多, 理解记忆少, 加之大学的授课进度远快于高中, 所以很多新生感到学习被动, 穷于应付, 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 对大学的学习方法产生神秘感, 对考试怀有恐惧感, 精神紧张, 老是担心考不好, 时间一长, 学习就成为负担, 从而失去学习兴趣。由学习方法不适应带来的自卑心理是造成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 学生在第一学期, 尽管学习方法不适应, 但学习热情还比较高, 自觉性还比较强, 加之学习内容与高中有所重复, 因而学习成绩还是比较好的, 但到了第二学期, 入学时的兴奋和新鲜感消退以后, 学习方法不佳的缺陷就很突出, 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

2 对策

2.1 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是鼓舞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源泉。有目标才有动力, 有动力才肯朝着目标付出, 有付出才有收获。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激发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热情, 让学生以大学为新的起点, 去追求更大的成就, 从内心产生新的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 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大学生活,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2 了解专业特点, 树立专业思想

通过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使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 尽早明确工作性质、职责。这样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就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会全身心投入, 发挥最大的潜能。

2.3 适应大学环境

首先, 要适应校园的地理环境。入校后应迅速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其次, 要适应校园的人际环境。在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中, 最重要的是同学之间的关系。要想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 就要做到宽以待人, 敞开心扉, 切忌以自我为中心。在平时生活中, 做到“三主动”:主动与同学打招呼, 主动和同学讲话, 主动帮助同学。在帮助别人的时候, 不要过于计较对方的回报。再次, 要适应校园的语言环境。新生在大学校园里应尽量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这有利于大学新生角色的转换。第四, 要适应校园内外的社会环境。大学就好比一个小社会。这就意味着步入大学即半只脚迈入了社会环境。因此, 熟悉了解社会环境很重要。最后, 要适应校园的文化环境。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外, 还有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公益活动、社会活动和讨论会以及讲座、经验交流会、实验设计比赛等。大学新生首先对自己在近期内的活动做一个理智的分析, 如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 长远目标是什么, 近期需要的是什么, 各种活动对自身发展的意义有多大等。然后制订计划, 并且在执行中不断修正。

2.4 学习辅导

介绍学习方法与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积极观察、思考的能力,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顺利度过学习过渡期及适应期。要引导学生适应大学学习气氛。大学学习气氛是外松内紧的。与高中相比, 在大学很少有人监督、有人主动指导, 没有人给你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但决不是没有竞争。每个人都在独立地面对学业,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设定的目标, 每个人都在和自己的昨天、和自己的潜能比较, 也在心里和别人较劲。在这种竞争气氛中, 大学新生还要改变一些原有的观念。在大学, 考试分数不是衡量人的惟一指标, 还有德育、体育等。在这里, 竞争是潜在的、全方位的。

要调整学习方法, 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大学的教学模式, 需要很强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包括独立确定学习目标、自修内容, 将自修内容与人探讨, 写学习心得或学术论文, 能对教师所讲内容提出质疑、查询有关文献等。

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 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尽早做好思想准备, 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就能较好地度过这一阶段, 少走弯路, 减少心理压力, 促进学业成绩提高。

2.5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身心健康, 而且对未来发展有间接作用。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确保成功度过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

2.6 心理辅导

应密切关注大学新生面对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青年人固有的心理特点, 必须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等, 取得学生的信任, 把握学生的真实态度, 启迪学生, 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 把工作真正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使学生认识自身心理发展规律, 及时进行心理调适。蒉

针对女大学生特点开展德育 篇2

一、新时期女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1.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上的积极因素

(1)对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对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

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果,使女大学生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女大学生积极申请加入党组织,对党充满了信心,思想上积极上进,政治上更加成熟。学生党员中,女生比例逐年上升。

(2)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进一步增强。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相对弱势,使之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竞争的巨大压力,并产生就业危机感。女生能够自主择业,学习更加主动,并按照人才市场的要求塑造自我,进取意识和创业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3)以更加开放的思想和姿态面对社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女大学生更加关注科学技术的价值,并把个人的奋斗与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开放的思想观念、开阔的心胸和视野,法律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等使女大学生能够以全新的思想观念对待社会,使她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新时期女大学生思想上的消极因素

(1)强调个性,人际关系不和谐。

有些女学生片面追求个性化,忽视了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不团结同学,缺乏关心、爱心和热心。在人际关系上,不关心班集体,老乡观念、地域观念严重,使女学生中不和谐的因素增加。

(2)看重利益,追求享乐。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使部分女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出现了重功利、重金钱、讲实惠、讲条件倾向,是非观念较差,不能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上的一些消极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在少数女大学生中滋长,不思学业、生活堕落、追求享乐。

(3)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薄。

由于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个别女大学生陷入迷茫与困惑之中。有的女学生行为散漫,纪律观念淡漠,逃课、旷寝、男女学生非法同居、打架斗殴、卖淫、赌博、偷盗等现象时有发生。

二、新时期女大学生德育的原则

1.教育双方平等互动的原则

针对女性心思细密、自尊心强的特点,开展平等互动式教育,教育者要达到这种交流,就要有参谋者、探讨者、商量者的姿态,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尊重并及时吸收女大学生思想的合理成分,补充自己的不足。同时,教育者在讲话时应留给对方思考的余地。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辅导员要转变女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应按照由表及里的原则,不断根据教育对象的反应进行内容深化或调整。亲情感染的原则也属于渐进的方法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在涉及难点和热点内容时,观点要准确而严谨,推论要少而精,运用适当的资料,用贴切的事实说话,生动形象地阐释问题,使女大学生随时理解和接受。不回避社会消极现象,也不放弃准确的理论引导。辅导员应善于从学生熟视无睹的事实中,提炼出她们一般不曾意想到的固有结论。

4.灵活性原则

多年来人们习惯于运用演绎式的逻辑思维方法,如果改为归纳的逻辑思维方法,就会使论证变得有新意,易于学生接受。越是她们意想不到的思路,就越是解决问题的最佳角度。

5.教育约束与思想疏导相结合的原则

在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思想教育借助法纪刚性的一面。惩戒也是一种必要的教育。在惩戒的同时应做好转化工作,刚柔并济,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三、新时期女大学生德育的方法

1.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通过鼓励和组织女大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工作,既可以使女大学生具有服务社会之“心”,又培养了她们服务社会之“能”,有利于提高女学生毕业后的社会竞争力和自我持续发展能力。

2.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学生的德育源于家庭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教育始终都不能放松。因此,当自己的孩子入校时,家长就应关注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德育目标上达成一致,促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校步调一致,共同抵制社会的负面效应。

3.开展切实有效的学校教育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要根据女大学生的特点,在校园内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善体育设施,多开展一些适合女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网络教育。

通过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为女大学生提供发挥特长、表现才能、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机会和条件,寓教于乐,增强德育的吸引力,提高她们的审美情趣,完善她们的知识结构,培养能力,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形成健康、乐观、向上、活泼的精神风貌。◆(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系)

高中德育特点及对策分析 篇3

一、当代高中生的特点

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接近成熟, 个体的自觉性、独立性有了显著的提高, 他们积极向上、热情奔放, 充满青春的朝气与活力。但由于他们刚刚进入成熟期, 心理发展并没有完全成熟, 因此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点, 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进取性和社会性。他们思维敏锐, 但片面性较大, 容易偏激固执;他们的自主意识进一步增强, 但还缺乏对自我的全面了解, 还不能对自我作出正确的评价;他们对待社会及生活有自己的见解, 但看法仍然很幼稚片面。

另外, 由于中国社会改革的影响, 现代化进程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 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90后的高中生, 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必然打上这个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从小就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挑战, 要独立地作出判断和选择, 他们不像以往的孩子那样惯于服从, 而是更重视个人的权利, 更注重自我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中国教育报》记者刘微曾在《你了解当代高中生吗?》一文中指出:“一项调查表明, 高中生认为现代社会最应提倡的品行排在前五位的是:竞争、守法、孝顺、责任心、平等。而自律、合作、敬业、民主这些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道德观, 却被高中生排在最后几位, 尤其是只有1.6%的高中生选择自律、合作。”另外, 文章还就《当代高中生的道德趋向》这一调查指出:“相当一部分高中生道德认识与行为并不完全一致。如许多学生会对‘大学毕业后为了实现专业理想自愿去艰苦地区工作’的行为表示敬佩, 但表示自己不会那么做。当代高中生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方面, 崇尚一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既竞争又合作的人际关系, 但对‘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的观念认同程度过低。这一代高中生重视自我, 重视个人权利, 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基本道德, 如良心、同情心、平等意识等方面相对比较成熟, 也能够符合社会的道德价值要求。但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即高中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和公共道德行为的培养方面表现出一些欠缺, 如考试作弊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 对捡到东西如何处理的态度等, 说明许多高中生还未能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

二、高中德育的关键

针对以上特点, 当代社会高中德育的关键是要更新观念, 改变以往“棍棒式”“灌输式”的教育理念, 要顺应时代的变化,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按照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 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出相应调整。

1. 营造健康的家校合作环境。

由于社会的变化, 90后的高中生其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如独生子女的“光环”使得有些人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唯我独尊的行为心理, 吃不了苦, 经不起挫折。又如经济的发展使得有的家庭用钱来衡量一切, “有钱就有一切”的心理在学生心中埋下了很深的种子。以上的这些现象, 都提醒我们营造一个健康的家校合作环境是当代德育教育的必然手段。我们要改变过去“学校教育”的单一概念, 重视家庭德育, 实施家校联合教育方略。如:建立“家长学校”, 学校为家长提供教育指导, 使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 了解教育规律, 转变教育观念, 进而提升教育成果。

2. 确立德育的核心内容。

首先, 要注重学生自律、合作精神的培养, 加强其“责任感”意识, 包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对自己承担的工作负责。针对高中生独立性、自主性的特点, 帮助其以“自我完善”为目标, 各自制定相应的完善计划, 互相监督, 共同进步。其次, 注重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 加强其荣辱感, 正确引导学生抵制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再次, 以日常教育为主, 避免高、空、大等不切实际的要求, 从日常行为习惯入手, 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调节能力。

3. 采用平等对话的交流方式。

教师和家长都要和学生站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充分地表达出来, 使他们的独立感得到尊重, 自尊心得到满足, 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同时也使教师和家长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4. 创新德育的途径。

改变传统的“一言堂说教式”教育, 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教育。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或一个问题进行自由辩论, 如就“高中生该不该上网”“有钱就幸福”等话题, 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自己组织辩论、自己写出报告。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体会的过程中锻炼各方面的能力, 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有利与弊的两面性, 关键是看利大还是弊大, 明白“选择”的重要性。

5. 注重德育的实效性。

传统的德育习惯“高谈阔论”, 现实针对性不足, 常常浮在“天上”, 空对空, 没有落到“地上”, 落到实处。如在内容上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大公无私, 在形式上习惯空洞乏味的说教, 这就使得学生可望而不可及, 收不到实际效果。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传统的德育面临新的考验, 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陷入两难境地。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 敢于让学生看到社会的真实, 正视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 从日常行为规范做起, 一点一滴地改进, 努力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德育特点 篇4

【关键词】高中政治 学科特点 德育功能 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71-01

目前,很多高中生在学习政治课程时,只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学习政治,只关注死板的政治课本上的知识,最根本的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内容的目标却被舍弃了。因此,为了应对这种现状,高中政治教师需要根据政治学科的原本特点进行德育功能的教育培养。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深入挖掘高中政治教材的德育点。

一、通过现实生活,情理结合强化德育功能

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强化高中政治德育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也离不开现实的生活环境,也是自然人,我们可以根据政治学科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着手构建培养学生德育的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认识学生的思想逐渐形成,因此,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强化高中政治中的德育功能,根据政治课本的内容,政治教师应该结合社会生活中那些有代表性和典型的实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让学生的德育教育以生活为基础,进一步引发对人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其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便是一项效果比较好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够把声音、图像、光、色完美结合。配合多媒体符合意境的音效,言简意赅的解说,结合政治课本内容展示生动的动画,让政治课程变得图文并茂,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极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和听课的兴趣。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观看和目睹陌生的事物,可以把政治课程中所有的事物都展示出来,从国内到国外,从天空到海底等。例如:我们在讲解培养民族精神的课程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长征的视频,让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军人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这样一来也可以强化培养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通过多媒体技术抽象的政治课本内容可以变得形象化和简单化,内在的思想政治本质显现而出,根据政治特点成功的强化了德育功能。

三、高中政治教材中的德育点要深入挖掘

高中政治教师要深入挖掘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知识,要将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世界观、时代精神、人生观等德育功能知识点挖掘出来。有机结合政治教材和这些具备德育功能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市场经济法制性这一课时,政治教师向学生可以讲解以下内容:当今社会,人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由法律法规规范的经济生活,还要面对由法律法规规范的社会生活。我们可以通过这样或者是类似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对经营者职业道德这节课程进行讲解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对于商品贸易活动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为了能够给学生在心理上带来较大的冲击,我们可以讲解如以下这样的内容:国内日用生活品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现在了俄罗斯的市场当中,俄罗斯的部分电视台曾因为泛滥的假冒产品,作出了警惕中国产品的标语。

四、教师要加深自身素养

高尚的师风能够为学生带来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这是国家领袖胡锦涛主席曾经说过的话。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道之德,齐之以礼。这都要求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加强自身方面的素养。要想潜移默化的教学和培养学生,让学生效仿,那么教师就必须要先具备发自内心的思想道德情操,要具备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以及无私奉献的思想品德。政治教师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为人师表,在关注学生政治考试成绩的同时,还要育好人。教师还要有奉献主义精神,道德情操当中最崇高的表现,就是奉献精神,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培养甘于吃苦、甘受寂寞,乐于奉献的意志和精神,全心全意地投身到教育事业当中。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达到了强化德育功能的目的,在学生心中建立起了高大的形象,始终保持着捧着热心来,不带东西去的高尚精神。

五、加强鼓励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恰当的鼓励在高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就能够做到很好的强化德育功能。“激励能使人奋进,使人创造奇迹”这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言。高中生的心理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学习的同时还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要对学生正确的表现给予应有的鼓励和表扬,要不断肯定学生的成绩,这不仅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更能实现高中生自我心理方面的需求。反之,如果一味地进行批评说教,会造成学生的自信心下降,通过鼓励教育,不仅对学生健全人格进行了培养,同时也完成了德育功能的强化。

当今社会发展极为迅速,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是高中政治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此外,其也成为了当今教育界和高中政治教师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政治教师的自身素质,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通过多媒体技术,通过生活实例结合课程内容,做到能够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加大政治课程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以为祖国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樊艳丽.略议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1,(02).

试论网络德育的特点及对策 篇5

网络德育的特点与网络自身的特点是紧密相关的, 因而网络德育所应采取的对策也应针对网络给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新问题来开展。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的跨时空性的特点给德育观念带来了新的挑战

跨时空性是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网络领域中, 不受国界、地域、等级、身份、民族、时间的限制,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浏览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网络文化也应运而生。在网络文化中, 显现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与并存, 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碰撞。不同的思想、各种观念和多种文化等在这里交汇, 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 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自控能力差, 好奇心强的青少年来说, 危害极大, 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怎样在网络领域这样一个多元的世界文化中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是需要学校德育工作者认真研究与解决的新课题。

传统的德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创设一定的德育环境, 使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所期望的步骤完成德育过程, 从而现实德育目标。这种观念显然已经跟不上网络的节奏, 网络的跨时空性表现在德育方面正是德育环境的不可控性。各种信息、各种思想观念渗杂在一起, 往往无法与教育者所期望的相一致, 出现与传统教育不同步的现象, 对青少年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加上一些德育工作者自身的局限性, 对网络这一新的领域了解较少, 只是采用简单的, 强制的方式, 无法给予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给德育工作所带来的新问题, 使德育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 要加强网络德育工作, 应更新德育观念, 调整德育措施。要变被动为主动, 抢占网络阵地, 主动出击, 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 不失时机地开展德育工作, 实现德育目标。

第一, 要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 通过学习、了解网络基本知识, 掌握网络的特点, 了解学生上网的情况以及碰到的问题, 并能通过网络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 深入学生的实际, 进行调查研究,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 要及时向学生宣传网络道德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帮助他们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 正确对待网络, 认清哪些内容是健康、有益的, 哪些是错误、有害的。还要教会他们提防各种网络陷阱、骗局, 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

第三, 通过校园网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校要研究网络的特点,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网络挑战, 加大校园网的建站力度, 从软件、硬件两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 建立有质量, 有层次, 有特色, 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 加快校园网建设的步伐, 用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以健康的资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 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学生开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及法制宣传教育, 用先进思想去武装学生的头脑。校园网要推出丰富多彩健康的网络内容,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互联网活动, 从中起到净化网络, 正面引导的作用, 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 努力营造主流文化氛围。要合理安排青少年学生的课余生活, 让他们参加健康、有意义、有创造性的网络活动。

二、网络的自主性和交互性要求德育模式必须创新

网络的自主性和交互性是网络之所以吸引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原因。它能满足当代青少年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以及交友的欲望, 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在网络世界, 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提出自己的见解, 自己决定做什么事情。如果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话, 往往会得到其它网民的“尊重”和“追捧”, 成为网民心目中的“英雄”, 它能极大地满足一些青少年的成就感和虚荣心, 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压抑得以释放。网络中出现很多“黑客”和游戏高手中大部分是青少年, 他们当中, 不少人正是出于这种心态而沉迷其中而荒废学业, 甚至做出了一些违法的事情, 还自以为荣。“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网络传播的伴生品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危害和威胁。

传统的德育总是以说教为主, 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采用“堵”为主, 采用“疏”较少;强调教育者意志较多, 注重学生心理体验较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实际上收效甚微。例如, 对网络游戏成隐的学生, 只是简单地禁止他上网, 这样做会有实际效果吗?他会自觉地把精力转到学习上来吗?对青少年这一不成熟的群体, 进行适当的观念灌输是必要的, 但一味灌输势必会适得其反。网络的自主性和交互性特点要求网络德育应该突破“空洞而无实效的单向说教方式”, 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思考, 自学讨论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道德教育模式。要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作用, 增加师生的互动, 研究学生的心理需求。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个案分析并从中加以引导, 让学生真正明白德育原理的现实意义, 理解作为一个青少年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团队活动和第二课堂等活动, 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群体意识, 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同时,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远大理想, 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才的环境, 如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在网络方面的能力和专长, 激发他们的热情, 让学生在教育者的指导下, 通过自身的努力, 均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满足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 引导学生逐步地走向正确的轨道上来。

三、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藏性对德育手段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变成电脑上的一串字符, 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他人交流, 而真实身份不会被觉察, 不必担心因泄漏自己的隐私或秘密而失面子或危及自身利益, 这正是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在网络所构建起来的虚拟空间里, 大家都隐藏真实身份, 互不相识, 每个人都只不过是网络中的一个符号而已。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更多地是以数字信息为中介的“符号化”的交往。网络的这种隐蔽性增加了网络管理控制的难度, 使一些人有机可乘。有些人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 欺骗他人;有的非法进入个人网络, 窃取他人信息;有的制造电脑病毒, 造成他人经济、财产损失;甚至盗窃国家机密、实施经济犯罪等等。由此可见, 除应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外, 网络道德的提高同样重要。网络环境所要求的道德, 是一种以“慎独”为特征的自律性的道德, 即在个人独处之际, 没有任何的外在监督和控制, 也能遵从道德规范, 恪守道德准则。只有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 才能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存在“重规范, 轻人格”的倾向, 作为道德人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的道德自律意识则在相当长时期内不被我们的德育所重视, 长期以来重视灌输各种行为规范, 忽视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这种方式必然造成德育的缺陷, 有可能造成受教育者的人格缺陷。有的人在公开场合下可谓是“先进”、“模范”, 但在其它场合下可能还不如普通的老百姓。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特点决定了网络道德应当更为注重以“慎独”为特征的道德自律。德育的目的, 简单地说, 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能使品德从内心出发, 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而道德习惯的形成过程, 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并逐步走向无律的过程。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 个体的道德行为对外界环境约束的依赖越来越小, 行为的情景性和随意性逐渐减少, 稳定性则越来越强。而一个能够自律的人在实践中反复自觉地实践道德行为, 久而久之, “习惯成自然”, 能够不假思索地行动而自然符合道德的要求, 即达到所谓“无律”的阶段。一个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 他的道德活动往往是轻松自如的, 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意志努力。因此, 要实现网络德育的目标, 就是要调整德育手段和方法, 注重道德行为的培养和道德习惯的形成,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达到自律以至无律的境界。要创造轻松、和谐的德育环境,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德育实践过程, 促使他们把外在的要求真正变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如开展“行为规范讨论”、“热点追踪”、“模拟社区”、“模拟法庭”, 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 还可以组织参观、报告会、辩论、演讲等活动强化德育行为, 通过表彰先进、好人好事、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巩固德育效果。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刘碧真.试论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http://www.gdmzzx.com/jsyd/Show Article.asp?ArticleI D=132

[2]谈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http://edu.p5p.cn/?action_viewnews_itemid_572.html

[3]构建网络德育体系培养e时代少年.中国教育e网.http://www.qgzxol.com/NewsS ystem/Files/2007-3-14/16555.shtml.

高职德育工作的特点与规律总论 篇6

一、高职德育应有的职业特点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熟练技术工人是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人才。未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 要全面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要求, 必须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人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胡锦涛同志全面论述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快高素质、高技能工作队伍的培养, 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一项重要保证。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 不仅需要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也需要大批熟练技术工人。工人阶级既是社会物资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工人阶级队伍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

高职教育特点体现了素质和技能性, 是培养有职业道德和高技能青年生产者的重要途径。然而,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不会自发地形成的, 必须依靠教育, 从外部系统地进行灌输, 长期地进行培养。因此, 我们就要抓住高职德育契机。首先, 阐明职业道德的理论、本质、特性、作用, 揭示职业道德的形成、发展、原则、规范;同时, 还要讲述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逐步树立职业思想, 明确职业责任, 掌握职业技能, 遵守职业纪律, 一旦进入职业活动时才能自觉地恪守职业道德以符合社会主义主人翁的伦理道德要求的思想感情、态度、作风及行为去待人处事和完成本职工作, 使每个人能做的工作都能让人民满意。这样, 就可以影响社会, 建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二、高职德育应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

当今的中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强烈的时代信息, 无不告诉我们必须审时度势, 加快形成和兴起符合高职特点的德育工作, 即有利于改革开放, 又有利于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还有利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提高, 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提高的高职教育。再也不能停留在以往那种上节课、开几次会、做个报告、看场电影、考试制裁的水平上。而应利用一切可以传播思想、文化、道德修养的组织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 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育、良好的党员教育、电视、录像、电影、广播、图书、报刊、杂志、图片画展以及演讲、座谈、竞赛、音乐、舞蹈等多侧面现代化启迪人的宣传教育手段, 使学生在形象化活动中全方位了解社会, 认识生活, 把握时代脉搏。

三、高职德育应有突出的社会性特点

高职是一个与社会有着广泛联系、由多种因素合力建成的社会单位。因此, 高职德育工作一方面在思想建设上应有社会性, 在方式方法上要与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协调性;另一方面, 在德育组成结构的辅助力量上, 更注重合力, 组成“齐抓共管”的完整阵容。

由于高职德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很强的活动, 它不仅受到学生对德育要求的制约, 而且受到世俗格局的影响。因此, 这就决定了高职德育在活动范围和规模上, 仅仅限于校内是不够的, 必须坚持对社会的把握。利用方便的地理条件, 尽可能帮助带领他们更多走上社会, 展开参观、调查、访问、游览、联欢、对话等活动, 充分调动他们的兴奋点, 自觉增强自我忍让和价值观念, 把人生设计的坐标校正在社会需求的基点上。

四、高职德育应有高雅的多样性特点

多样性是高职德育的重要特点, 体现了开放型、社会性的态势。高职院校是一个较高层次的知识分子聚居的场所, 这个特殊环境中的人们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一定代表性, 并处于一个较高的层次状态。他们希望的是热情奔放、高雅富裕的精神生活, 忌惮单调和“苦修苦练”的苛刻生活。由于学生知识渐趋专业、精力旺盛、接触社会面广, 普遍养成了重现实轻教学的特点。因此, 我们务必要有目的、有组织、有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德育活动。比如, 利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能、竞技性活动融合为一体, 做到寓教于文, 寓教于乐。

五、高职德育应有面向世界开放性的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 我们不只看到资本主义的东西越来越国际化了, 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主义影响也越来越国际化了。因此, 高职的德育工作必须突破“闭关锁国”概念, 从校园这个“小天地”走向世界, 通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多种经济并存形式去领略国际政治风光, 让学生主动辨析其中的劣势, 从中获得“知之越深则爱恨愈切”的客观效果。当然, 在放开的过程中, 还要处理好“吸收与扬弃”、“放与管”、“堵与通”等多方面关系, 使学生会运用比较的方法, 把握“道德自由”的真谛,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求我们在道德评价过程中必须坚持动机效果论。如果说上述诸多方面特点的忍让是一个较好的基础奠定, 那么的德育效果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规律。

第一, 适应形式, 着力于树立德育工作新概念。

要树立竞争观念。优胜劣汰, 强者自由, 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世人皆知的时代潮流。不仅要求学生是这样, 高职德育工作者尤其要这样。因此, 完善奖惩制度, 实行双重激励的同时, 给予必要的物质激励;在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即正强化激励的同时, 也给予某种行为以否定和惩罚, 即强化激励。以双重激励感召人, 凝聚人, 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师生的积极性。

第二, 勇于创新、开拓德育工作新途径。

德育工作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就必须要有开拓创新精神。继承创新, 两者不可偏废。中华民族有着世界上所少有的优良传统。如果我们割舍了它, 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传统经验固然不可能给新形式下的所有的新矛盾、新问题提供现成答案, 这就决定了必需有更多的心举措和更大的力度, 才能使德育工作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三, 摆正位置, 着力于建设德育工作队伍。

21世纪初, 需要一支精明强悍的德育工作队伍, 在这一点上应该重视。否则, 形式主义必然重演, 给我们继续制造许多麻烦。

总之, 高职德育工作将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 如果不能认清其自身特点和把握好基本规律, 那么, 在困难的事态面前, 高职德育工作必定会无所适从, 制约着培养目标的实现。

摘要:高职教育工作有着普通高等德育工作的共性, 但其个性不容忽视。认真研究高职德育工作的特点与规律, 使高职德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势必成为高职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

德育特点 篇7

一、研究生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德育断层。这里所谓的“断层”, 是指由于学校对研究生德育工作重视不够, 研究不够, 使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在衔接时出现了断层。不少校方人员都认为研究生无论在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已达到成熟, 既然是成年人, 理所当然地应该可以自行解决道德问题;另外从研究生群体的平均年龄和社会阅历来看, 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已经形成, 即使学校进行德育教育, 也不会有明显效果。所以许多高等院校除了开设两门必修课程之外, 对研究生德育教育大多抱着放任不管的态度, 许多该做的工作都流于空洞化、表面化, 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 导致在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方面跟不上发展。这种由学校主动放弃, 进而造成德育断层的结果就是研究生思想道德的高度“贫血”, 这从近几年来研究生道德问题逐步增多的现实中就可以看出。

(二) 本科德育“后遗症”。学校总是基于这样一种片面的认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均属于高等教育范畴, 因此无论从教育思想上还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往往将研究生教育看成是本科生教育的简单延伸, 用同样的目标、同样的方法来进行, 这在德育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结果带来了以下问题:

1.研究生德育目标不明晰。研究生德育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层次?研究生的德育重点体现在哪里?对德育的评价有哪些具体标准可以参考?从目前来看, 国内还没有一部文件对这些问题有明确的解答, 很容易使人们在实际操作中用本科生的目标来要求研究生。

2.德育内容陈旧重复。根据国家的规定, 大多数在校研究生都要学习《自然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两门公修课程。但是从具体内容来看, 两门课程都缺少新意。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 与本科生时期进行的“两课”教育对比,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章节的选取安排上都有不少重复的部分, 这对于从高中时期就开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来说显得陈旧过时, 更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一次调查中, 研究生认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无效”的占54.42%。[1]

3.德育方法和途径的雷同。受研究生连年扩招的影响, 许多综合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已经达到1:1的水平, 有的甚至更高。在师生比没有相应提高的情况下, 高校不得不对研究生进行大班授课, 在教学方法上也往往和本科生教学一样, 老师讲、学生听, 双方的互动和交流很少, 重理论, 忽视社会实践,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研究生群体的特点

无论是出现研究生德育断层, 还是把研究生德育等同于本科生,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研究生群体的特点了解不够, 没有根据研究生的年龄特点、经历和背景差距、学习和生活等特点来开展德育工作, 从而使德育处于“弱化”状态。[2]事实上, 研究生是一个大而复杂的群体, 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需要。

(一) 德育需求的复杂性。与大学本科生相比, 研究生的年龄、背景、经历和家庭状况等差别大、跨度大, 因而他们的入学动机、需求、对社会的认知、思想道德基础等情况也要复杂得多。研究生的年龄一般从20岁到40岁不等, 他们当中有些已婚, 有些有工作经历。由于社会的磨炼, 这一部分由在职人员考取的研究生社会经验较为丰富, 处事为人更为老练, 在学习上也很勤奋, 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思想相对成熟, 表现出较好的自信和自律。但是也应该看到, 社会阅历的丰富更容易使他们形成在社会、人生、婚姻等方面的偏执观念, 也更容易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只关注自身的成功, 以自我为中心, 对他人关注较少。而那些由应届本科生直接考取的研究生一般年龄较小, 思想相对活跃和单纯, 虽然求学道路走得比较平坦, 但缺乏社会经历, 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 在大学里研究生的学习更加突出学术性。与本科生相比, 研究生基本上是自主学习, 集中上课时间较少, 图书馆和网络是其学习的主要途径, 因此不再像本科生那样有固定的班级和管理者。如果一个专业人数少, 再加上居住分散, 集中管理就很困难。这些特点要求他们要有很强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否则就很容易使自己放任自流。与此同时, 他们需要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科研, 因此导师的学术水平、人格魅力和道德情操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研究生。有调查显示, 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在18种影响因素中以81%的比例高居首位。[3]

(三) 随着研究生人数的增加, 就业已不像过去那样轻松。这就意味着现在的研究生要比过去更加努力, 才能达到用人单位在学术水平上的要求。但是这种硬性的要求也造成了科研工作中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作风。不少研究生为了发表论文, 东拼西凑, 甚至剽窃他人的成果, 学术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另外, 相对于本科生, 研究生年龄偏大, 婚姻家庭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 加之研究生在校期间没有经济实力, 所以总是忙碌于学业、工作、婚姻之间, 心理压力很大。[4]

三、根据研究生特点进行德育教育

研究生作为各个领域的高端人才, 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是教师后备队伍的主要来源, 因此学校领导应该改变对研究生德育的传统看法, 在认真研究研究生群体特点的基础上, 真正把研究生德育工作放到育人工作的首位。

(一) 改革教学内容, 突出学术道德教育。研究生教育与其他层次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有很强的学术性。目前在校的研究生一方面是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学生, 另一方面又是参与各种学术训练和研究的初学者, 这其中必然会涉及到学术道德问题。如果大学德育教育忽略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 不仅对研究生的成长成才有极大的消极影响, 而且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都会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应该把学术道德纳入研究生生培养目标, 把学术诚信教育作为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进行, 这既体现了研究生德育的特点, 也拓展了大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 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在教学方法上, 应摆脱教师讲课为主的课堂灌输,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鼓励师生互动, 在争论和反思中一起研究、一起探讨。其次要避免德育教育途径单一化, 实现网络教育、实践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往“政治理论课+形势报告+先进人物事迹大会”是研究生德育教育的主导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便于操作, 但由于对研究生思想实际缺乏了解, 所讲内容往往在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之外, 致使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必须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和实际, 利用和创造他们喜闻乐见的途径, 德育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结果。一是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覆盖面广、时效性强、自由度高的优势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德育工作, 建立有关政治理论、形势政策、道德伦理、社会风尚等方面的网上栏目, 提供专家和老师的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网上论坛的力量, 就学生关心的问题和热点进行讨论, 从而把研究生德育工作做大、做细、做及时;二是可以利用研究生社会化程度较高, 民主参与意识较强, 基础知识较完备以及独立思考能力较强的特点, 加强研究生自我教育, 如举行学术诚信的宣誓活动, 通过学生演讲、辩论、征文、签名等形式开展的各类主题活动等。

(三) 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功能。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实行导师制, 导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现在出现的一个普遍趋势是导师重业务、轻思想, 只教书、不育人。由于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多, 许多导师一人带几十个研究生, 有些导师连自己学生的名字都搞不清楚。即使导师能够对学生培养负起责任, 也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方面, 对研究生的生活很少给予关注。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首先应该明确导师的教书育人功能, 把育人作为导师考核的一个指标。导师除了应该完成相应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外, 还必须把育人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事。对此, 学校可以采用导师自评和学生不记名评价的方式, 在学术和育人两方面加以综合评定。其次, 学校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对责任心强的优秀导师实行物质奖励, 在晋升和职称评定上也要优先考虑。最后, 导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名师”, 不仅要在学术上有所造诣, 在道德上应该具有更大的感召力。

(四) 注重研究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生生源的成分比较复杂, 心理素质也是千差万别, 再加上研究生在校期间要面临着学习、就业、婚姻家庭等方面的多重压力, 这就容易使他们出现烦躁和苦恼。尤其当自己遇到困难暂时不能解决时, 挫败感和他们对自己的高期望之间就会形成强烈反差,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 心理问题就会产生。而研究生的心理教育对于其今后能否成才, 能否尽快融入社会是至关重要的。随着近年来研究生心理问题增多, 高校的心理教育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在此提出的建议有:

1.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心理咨询体系。高校应该设立相应的心理咨询机构, 聘请心理卫生专家为学生日常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提供咨询, 给予帮助。

2.加强研究生心理教育。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的相关课程, 在研究生当中开展心理教育讲座, 成立专门的心理协会和心理互助小组, 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

3.研究生自己也要学会调整心态, 多与他人交流。研究生的生活和学习特点使他们很少与其他专业学生接触, 和老师的交流也不多, 心理上的情绪无法找到合适的人倾诉, 问题就会越积越多, 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所以研究生应该多锻炼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在交流中缓解压力。另外要提醒自己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 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汪益民, 龚惠香.浅谈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德育衔接[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4) :65.

[2]李忠.研究生德育弱化的误区与根源[J].深圳大学学报, 2003 (7) :127.

[3]马永斌, 严继昌.新时期研究生价值观特点及其德育对策[J].青年研究, 1999 (11) :13.

德育特点 篇8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纵向分析

1. 中职学校

1.1 职业学校的地位

职业学校的学生作为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之一, 是我国教育体系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的教育模式跟全日制的普通高中生比, 他们不仅拥有职业理论相关的知识, 而且还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他们更具备专业技能。这也同样意味着对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中职学生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发育时期。而这个时期, 也是他们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在培养技能和知识的同时, 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这样, 无论对于日后的继续深造学习还是参加工作包括为人处世都有这巨大的作用。

1.2 中学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中职学生, 一些人一直存有偏见, 认为是学习不好的孩子才上的中职学校。学习好的学生都考入了重点高中诸如此类的言论。但是从教育模式上来分析, 有多少孩子大学毕业之后, 无论从工作技能还是工作经验上将比中职学生强呢?!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也许之前性格上存在一些问题, 但只要在学校加以培养, 他们必定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而且对于处在人格塑造阶段的中职学生而言, 他们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 便可以摒弃之前坏习惯。从从而为社会谋福利。

中职学校对学生所进行的德育教育主要包括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角度着手, 普及法律知识, 从而保证其在进入社会之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德育教育和其他的专业知识也是彼此渗透的。我们都知道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 “德”排在首位, 意思就是德育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品德, 其他知识再丰富, 也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换言之, 这样的人知识愈加丰富, 对社会的危害就愈加的大。因此, 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应该足够重视。

2. 德育教育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教育。对于中职学生而言, 他们的德育教育应该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末。

2.1 新生入学时的德育教育

对于一部分新生而言, 刚踏入到中职学校这个陌生的校园。生活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对于一个陌生心理而言, 德育教育此刻进行是最适宜的。心理学上讲, 人在初涉一个领域时, 最初养成的习惯会伴随之后的生活发展。而此刻对于入学新生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入学教育, 可以让他们有纪律有组织的在学校生活, 同时将学校的校规校训以及办学理念告诉他们, 好让其做好对未来生活的打算, 以及对日后学习就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同时, 在自己内心形成明确的信念。对于道德是非有明确的分辨能力, 以备日后德育教育做好基础。一些学生在踏入中职学校之前, 也许确实不够优秀, 需要及时教育, 那么入学时的新生教育, 对他们而言, 便是在思想道德道路上一次正确的引领。

2.2 学生上课时的德育教育

课堂, 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地方。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地方。对于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而言, 在三尺讲台之上, 传播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是一个人成长所寄去的营养所在。对于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 教师的影响不容忽视。中职学校一般都是寄宿制学校, 学生每天接触的能给其正能量的人, 便是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之上, 在普及知识的同时, 向学生灌输的思想价值观, 而且教师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上, 也要做好道德榜样, 为学生所崇敬。同时学校也要重视德育教育, 将德育教育设为一门课程来教授, 使学生可以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的所包含的道理。使他们在不荒废道德品质的情况下, 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 学习也可以开展德育教育类的活动, 使学生在其中真实的了解德育教育的意义价值, 从而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3 学生实习时的德育教育

对于课程强调实践性的中职学校而言, 实习生活是每个学生必须经理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你对今后社会工作形态认识的一个初探。在这个阶段, 考察的不仅是学生在学校所学习的专业技能和文化课程, 更重要的就是职业道德。对于公司的管理层而言, 一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固然重要, 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之前的两者都是公司的隐患。在这个阶段, 教师需要时刻想学生灌输劳动观念、诚信问题等。因为, 作为即将要踏入社会的中职学生而言, 实习是对未来工作的一个简单体验。只有从中学习到东西, 毕业的时候面对问题才可以游刃有余。而在这个阶段, 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将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 维护商业秘密和企业形象, 诚实守信踏实肯干, 这些都将为接下来踏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学生就业后的德育教育

中职学校对培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负责。这就包括其对后期就业的德育教育。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毕业之后的德育教育。因为只有及时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毕业之后的安置, 才可以为当前的工作是否科学性作出判断。而且学生就业之后, 在职场中仍然会遇到问题, 专业性上或者心理上的, 学校加强对其教育之后, 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结语:对于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发展而言, 学校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起到自身的辅助作用。随着社会道德体系的不断完善, 德育教育将会整个社会遍地开花。同时, 随着中职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红丹康元金“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构建科技诚信监督体系——科学道德建设需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做法和经验-中国科技产业-2011 (10) ;

[2]、方友东万邓丽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应对论——校企合作共同开展职业院校德育教育企业之责任研究-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4) ;

[3]、彭玉霞阮先亮吕明90后高职生德育教育接轨人性发展教育探讨——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全民修身行动为例-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7 (2) ;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特点与实施策略 篇9

关键词:教师德育专业化;班主任;角色转型;德育工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0-0032-04

传统上,人们习惯用班级管理者的角色来定位班主任的教育功能,把班主任称为“联系家庭和学校的桥梁和纽带”。但是,这种角色定位严重低估和误读班主任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也由此引发了学校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实践的僭越。广义上说,基于“事事是德育,人人做德育”的学校全员德育的理念和“处处有德育,时时有德育”的学校隐性德育理念,班主任是“全天候”的德育工作者,班主任所有日常教育工作都和学生的品德成长与发展相关。但从狭义的层面理解,班主任工作本身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又决定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途径和方法的独特性。

一、班主任工作的特征与角色定位

班主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6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对中小学班主任的教育角色进行了明确的定位: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与以往人们仅仅把班主任的角色囿于班级活动组织和班级日常管理简单层面不同,“意见”对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教育者”和“指导者”的角色给予了优先的关注和肯定。

班主任工作之所以被给予如此高的寄望,与班主任在学生品德成长过程中所能发挥的特殊作用直接相关。与一般科任教师和学校里的普通行政管理人员相比,班主任与学生的交往,以及由此形成的师生关系,具有如下独特性:

首先,班主任是在学校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老师。班主任因全面负责学生的教育工作,每天全程陪伴学生完成学校的学习生活,因此,也成为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

其次,班主任是学校中最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的老师。长时间的相处和高频度的交往,使班主任与学生在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最后,班主任是学生最难以忘怀的老师。班主任与学生交往中的重要事件会成为很多学生终生难忘的记忆,班主任的关爱和温情会让很多学生形成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初理解,以致成年后还难以忘怀。相反,班主任的一些失范行为或不当言行也会成为一些学生成长早期的痛苦记忆。

基于社会学的视角,班主任是影响学生品德成长和心理发展的“重要他人”。但从学校德育工作的角度,研究班主任在学校德育中的特殊作用及其发挥的途径,还需要从德育隐性课程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隐性课程是潜存于班级、学校、社会中的隐含性的、自然的影响因素。班主任影响学生的品德发展,既可以通过班级活动等显性的方式,也隐含于师生交往、教师榜样示范等隐性方面。

(一)主导性

班主任作为影响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的“重要他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路向。美国著名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断言:“我总结出一个可怕的结论,我在课堂上起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给予鼓励的益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学生心理危机的增加或减缓,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是我的言行所致。”[1]不同的班主任营造不同的班级心理氛围,也创设出不同的学生发展的成长生态。从当下实际的影响看,班主任决定了学生在他们童年驻留时间最长的教室里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从长远看,不同风格、不同教育艺术的班主任决定着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方向和可能性。可见,班主任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学生的精神成长和性格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和人格的塑造者。

(二)协同性

学校德育要取得成效,必须赢得家长的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否则,将难以破解“5+2=0”的教育悖论。班主任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纽带,其工作直接决定了家校沟通是否顺畅。顺畅的家校沟通不仅可以改变家长的德育观念,还为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功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三)浸染性

班主任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产生重要的影响。班主任不仅以其特殊的地位成为影响学生品德和心理发展“微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纽带”和“桥梁”的沟通角色,也决定了班主任以其特有的、潜移默化的方式主导学生道德人格发展的路向。班主任不仅在班级活动中通过内容选择传递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他还通过自己的工作态度,与学生的交往方式,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示范性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等人认为,儿童的行为方式常常是模仿其所相信和崇拜的榜样人物而逐步形成的。[2]不管班主任愿不愿意,有没有意识到,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都有成为这种“榜样”的最大可能性。

基于上述分析,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对学生品德和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但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把班主任的育人职责混同于一般教师:仅仅以普通班级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角色来定位班主任的教育职能。正确认识班主任的教育职责及其在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中的作用,需要对班主任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这不仅影响班主任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实践效果。正确定位班主任的角色必须实现以下“四个转向”。

nlc202309022336

(一)班主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班级组织者,而是班级文化的建构者

班主任虽然承担着学生日常管理的职责,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组建健全的班级集体,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和学风,以此促进学生品德和心理健康发展。

(二)班主任不是简单的桥梁和纽带,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导者

关于班主任的教育功能和角色定位,“桥梁说”和“纽带说”由来已久,它把班主任仅仅视为一般意义上的“联系人”,窄化了班主任的育人职责,也忽视了班主任作为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中“重要他人”的教育使命。须知,班主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联系人”,而是学生发展的主导者。

(三)班主任的工作不是人人可以为之,而是不可替代的

在有些学校,担任班主任工作成为教师职称评定和晋级的硬性指标。这种制度不仅削弱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还影响了班主任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班主任在专业化水平上必须突出德育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和要求。

(四)班主任不是普通的德育工作者,而是拥有实践智慧的德育研究者

班主任需要更高水平的实践智慧,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具有独立开展德育研究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及可能性,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班主任德育的实施策略和创新路径

作为学校特殊的德育实施者,班主任不仅需要加强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心怀正确的目标;也要在德育实践中善于反思和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智慧,凸显在学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做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和人格的塑造者。

(一)通过所任学科教学,进行积极价值引领

从总体上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影响更多是隐性的。如果用冰山来类比学校德育,可将之分成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显性德育相当于冰山的水上部分,隐性德育相当于冰山的水下部分。显性德育以课程为载体,广泛存在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学校的思想品德课、少先队活动有明确的德育目标和系统的设计安排,属于显性德育。位于水下部分的隐性德育则是渗透在学科教学、师生交往、班级文化、校园环境中。隐性德育因其形式及发生作用机制,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达到寓教于无形的效果。作为“重要他人”的班主任,需要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以初中语文《背影》一课为例,如果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可以把感恩父母的主题教育活动融入《背影》教学活动中,在完成课文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而不必单独组织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这样不仅提高了主题教育的效率,还淡化了说教的色彩,实现了语文教学中的隐性德育。

笔者曾以“你怎么看待现代哲学家加缪的名言‘幸福不是一切,人还有责任’”为题,让高中生写一篇作文。通过作文撰写、同学交流、教师点评的形式,学生体会到:尽责是个人幸福的最高境界,做一个具有责任担当的人不仅是必须的,同时也是可能的。如此,就在作文课的教学中有效地实施了责任教育。

(二)通过组织有效的班级活动培养学生良好品格

组织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活动实施德育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形式。在日常管理中,班级活动多种多样,如何看待这些繁杂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班主不能把班级活动仅仅视为增加学生社会阅历的手段,而应视为学校德育最具实效性的课程资源;不能以简单的娱乐功能评价班级活动,而是应该把它作为班级文化培育和班集体建设的基本手段;不能把组织班级活动视为简单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而应把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看成班主任育人理念与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

要有效地设计和开展班级活动,充分发挥班级活动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的目的,班主任要从观念上彻底摈弃道德灌输的做法,真正体现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的强制与灌输不仅有悖于德育过程的本质,导致学生产生拒斥与逆反心理,也极易形成学生人格的两面性。德育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调动学生对德育活动过程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才能使学校德育过程成为外在价值引领与学生价值自我建构的统一,实现德育过程从他律到自律的实质性转变。

班主任在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倡导体验教育,创建道德体验空间。“教学如果不调动学生的兴趣就是在打冷铁”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它同样适用于学校的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必须调动和激发学生情感,只有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实现道德移情,进而改变道德行为。因此,班主任要努力为学生营造道德情感体验的心理空间和物质空间。

(三)通过班集体建设营造和谐班级氛围,实施隐性德育

班集体是构成学校集体的基本单位,学校集体的特点正是通过各个班集体的特点而表现出来的。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集体”的原则,教育个人和教育集体既可以同时作为教育目的,个人和集体又可以同时作为教育对象。集体道德心理从两个方面影响着集体成员每一个体的品德诸因素,即知、情、意、行的发展。一方面,良好的集体道德品质促使大部分正常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良好集体的道德品质能改造品德不良的学生。同时,整个集体道德心理在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水平的特征。首先,班集体的信念对集体成员的品德形成的作用。班集体的信念可以成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准则;促使个体对前景的向往,提高其形成良好品德的自觉性;使个体增强集体观念,更好地服从集体利益。其次,班集体的情感在个体品德形成中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往往以集体荣誉感、责任心和义务感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产生荣誉感或羞耻心、自豪或内疚等情感,直接影响个体良好的道德感的形成。班集体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还表现为意志行动的作用。班集体坚定的意志行动不仅能直接增强集体成员形成良好品德的决心,还可提高集体成员为形成良好品德而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并使集体成员统一行动,保持和维护良好的道德风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nlc202309022336

正如约翰·杜威所说:“如果无视学校是一种社会生活形式的事实,教育就会失败。要想在尊爱和责任心方面的教育取得成效,教师必须把课堂道德社区的形成作为教育的中心目标。因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准则,他们需要一个社区环境去互相影响,去建立互相之间的关系,去解决矛盾。作为团体的成长,他们需要从他们直接的社会经历中学习公平的游戏、合作、谅解和维护每一个个体的价值和尊严。”[3]

班主任除了通过班集体建设实施德育外,还可以通过树立良好的班风来达到教育和引领学生的目标。班风是指群体成员中占优势的言行倾向和作风,它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好的班风一经形成,不但能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而且会反过来把班级里的新风尚带到社会上,推动整个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班风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着更直接的影响,集体舆论对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对个体的道德行为作权威性的肯定或鼓励,否定或制止,是一种社会强化的“信号”;二是直接影响个体道德认识的提高;三是成为集体荣誉感的源泉。一个团结友爱、互帮互学、奋发向上的班级,成为一种放大的教育力量,能增强集体成员克服困难、改掉不良习惯的勇气,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四)通过有效的家校沟通,实现整体育人的目标

家庭因素在儿童的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数教育实践证明: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单凭学校单打独斗,要完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的任务,简直是不可能的。然而,在家校沟通中,我们常常将与“家”对应的一方笼统地理解为学校。其实,如果做精确的区分,与家长直接对应的一方应该是班主任。班主任通常被人们喻为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他们是与学生交往频率最高,相处时间最长,对学生了解最全面的教师群体。

与一般家校沟通的意义不同,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家校沟通中必须凸显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及时性:发现学生品德成长中的问题,争取家长的配合,给予及时纠正。

正如文前所述,班主任是和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老师,也是最了解学生思想起伏和情感变化及行为改变特点的老师。班主任能及时发现学生行为问题的先兆,并能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家长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

2. 系统性:通过与家长的配合系统地、长期地做好单个学生的教育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需求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家长的交往频率也远远高出一般的科任老师。在个别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家长共同制定系统的教育计划。在家长的配合下,长期地做好每个学生的教育工作。

3. 针对性:通过与家长的配合做好对问题学生和品德不良学生的个别教育。

指导家长做好教育学生的配合工作,给家长一些方法和理念上的指导。针对品德不良的学生,班主任可以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给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提出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的家校沟通和协作的方式。

德育是艰难的!著名德育专家檀传宝教授曾在其德育的论著中多次提到“德育之重”“德育之难”。而“德育之难”更在于德育的多端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等自身特质带给班主任德育的挑战。在这样无法回避的德育境遇下,班主任往往需要戴着“镣铐”跳舞——在外部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利的情形下,凭借自己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做好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戴着“镣铐”跳舞看似充满了悲情和无奈,但是,具有主动性和教育智慧的班主任依旧可以在各种不利因素的纷扰与制约之下,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活动,实施学科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充分凸显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成为一个戴着“镣铐”跳舞的优秀舞者。

参考文献

[1][3][美]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董晓航,邓海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65,124.

[2][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第八版)[M].陈红兵,张春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48.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德育特点 篇10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语文教材的“主题重现, 螺旋提升”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进行德育渗透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透视主题, 了解渗透的宽度

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用整体把握的视角来认识整套语文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在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达成教育目标。为此, 我们首先以单元主题为线索看待整套教材, 以便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了解德育渗透宽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注:一年级上册教材, 本文简称“一 (上) ”, 其他各册依此类推。︶

表1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所有单元“主题”汇总表。从表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些主题中所蕴含的鲜明的德育内容, 而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这些主题的内涵与要求是在“螺旋式”推进、上升的。根据“主题重现”的次数, 我们发现这套教材的德育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1. 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定比例的爱国主义内容, 并且分散在各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 反映了我们祖国的伟大、可爱, 概括起来, 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反映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的, 如《黄山奇石》《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长城》《桂林山水》等。 (2) 反映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 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秦兵马俑》《赵州桥》以及相关古诗等。 (3) 反映中华民族不可欺、奋勇保卫祖国的, 如《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王二小》《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4) 用新、旧社会制度对比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 如《圆明园的毁灭》等。这一篇篇课文, 反映了伟大祖国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 构成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整体。教师只有从整体出发, 抓住教材之间相互补充、反复加深的内在联系, 处理好每一篇具体的课文, 才能在学生眼前展现出一幅祖国的壮丽画卷。

2. 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人教版课标教材按专题编排, 就是以人文精神为载体, 促使学生从小打好精神的底子, 全面渗透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教育。例如, 第一、第二学段各册的专题, 均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等主题。这样的编排把传统美德教育很自然地蕴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且充分地运用语文课程中的这些资源, 结合生动活泼的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美德的精髓。例如, 我们可以重点抓好以下专题的教学:一 (下) “我们都有好品质”、二 (上) “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二 (下) “奉献和关爱”“培养优秀的品质”、四 (上) “成长的故事”、四 (下) “以诚待人”等, 可让学生通过重复出现的主题单元的学习, 让“好品质”慢慢住进学生的心田, 实现螺旋上升的德育渗透。

另外, 很多单元都有“成语故事”和“趣味语文”的学习,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往往都蕴藏着道理, 这也是我们进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材料。例如, 三 (上) 第二单元的“闻鸡起舞”就蕴藏着“为了祖国, 勤奋学习”的道理;而通过五 (上) 第四单元的“水滴石穿”的学习, 可增强学生“做事有决心, 坚持到底”的情感。这些题材多样、情节感人的学习内容, 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逐年得到深化, 学生就会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3. 渗透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

教材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只要联系学生实际, 就能对他们进行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的教育。比如, 当谈论到体育活动时, 就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当谈论时间时, 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又比如, 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课谈论到“合作”的话题时, 要让学生明白, 在一个集体里, 要学会相互谅解、不斤斤计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处处以集体利益为先, 才能形成团结有力的整体, 获得更大的成功。

4. 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集体诉求, 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中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要求。比如, 一 (下) 第三单元、二 (上) 第七单元、三 (下) 第二单元、四 (下) 第三单元和六 (上) 第四单元等, 都设置了相关主题。

由此可见, 所有这些重复出现的主题, 在教学中都可实现螺旋上升的德育渗透。教师要善于纵观整套教材, 了解不同主题单元的内容, 才能结合不同年级的教学实际, 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二、钻研主题, 把握渗透的尺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把德育渗透想得过于简单, 如果教学手段过于单调, 比如采用灌输式, 企图一蹴而就, 只会拔苗助长, 适得其反。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 把握好渗透的尺度。

1. 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德育渗透目标

利用教材重现的主题,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由浅入深, 从易到难, 制定相应的德育渗透目标。比如, 同样是保护环境的话题, 在一 (下) 第三单元时, 我们制定的德育渗透目标是:“引导学生读文, 通过读、悟, 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 养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而到了二 (上) 第七单元, 我们制定的德育渗透目标可以是:“体会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争做环保小卫士, 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有爱鸟的意识。”总之, 通过不断调整德育渗透目标, 可以让学生在领悟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 从而懂得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2.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

现在的语文课堂上, 经常会出现学生集体性“失语”的现象。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需要, 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 这就造成了学生说出来的话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因此, 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首席地位”,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 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才能让德育渗透落到实处。

三、吃透主题, 解决渗透的难度

从认知心理学来看, 新输入的内容同学习得到的已有知识是相关联的, 它可以使学习者产生联想, 将新旧知识结合, 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 强化记忆, 从而提高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利用教材中不断循环提升的主题, 将前后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 不断累积梳理, 分解渗透的难度。

1.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思想性不是很强, 从语言本身不易于挖掘德育因素, 对于这部分内容, 教师要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适时、适度地从内容上巧妙进行渗透。

(1) 写字教学巧渗透。写字教学离不开字形分析,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结构的同时, 明白做人的道理。如学习“众”字时, 我故意把该字左下“人”字的一点写成一捺, 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一笔不对。这时, 我问他们:“为什么‘众’字左下的‘人’末笔‘捺’要改为‘点’?”有学生回答:“这样写更好看。”我肯定了他的想法, 并进行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人’舒展开, 这样整个字就变得有生气了。班级就如同一个‘众’字, 只有大家做到互相团结、彼此谦让, 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发挥集体的力量。”

(2) 朗读教学巧渗透。小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 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读书产生积极的影响。当有的学生朗读声音特别大时, 我会提醒他声音不要过高, 以免影响别人;当有学生不听别人的示范朗读时, 我会提醒他做一个善于学习他人并尊重他人的孩子;当有学生读课文不通顺时, 我会提议有爱心的同学帮助他。

(3) 拼音教学巧渗透。在开展拼音教学时, 我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将德育渗透其中。如在学“b、p、m、f”这四个声母时, 我以“爸爸带我去玩”的故事进行学习迁移:“爸爸 (b) 带着我去爬山坡 (p) , 我们爬呀爬呀, 终于爬上了山坡, 看到了大佛;我正想去摸摸 (m) 大佛 (f) 时, 突然广播响了, 广播说‘爱护大佛不要摸’。”我讲故事时, 学生认真聆听, 不仅掌握了“b、p、m、f”的音和形, 也接受了一次爱护公物的教育

2. 注意挖掘教材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一些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词句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材料。例如, 在《清澈的湖水》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关键句:“船靠岸了, 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我先让学生表演攥面包纸的动作, 理解“攥”的含义, 再进一步提问:“小洁为什么要紧紧地攥着面包纸, 如果她把面包纸扔进湖里会怎么样?”通过启发诱导, 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3. 在课外拓展中渗透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课外天地,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每个学期, 我都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有目的地渗透环保教育。比如, 上完《记金华的双龙洞》《趵突泉》《观潮》等课文后, 学生已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热爱之情。我就趁热打铁, 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 让他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又比如, 上完《只有一个地球》这课后, 结合本地区实际, 布置学生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上网等多种方式收集材料, 查找问题症结, 研究解决对策, 最后写成调查报告, 发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倡议。在这种精心设计的课外拓展活动中, 学生既得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还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内容又很丰富,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 及早在儿童心田播下美好思想的种子。如果采用整体视角对整套教材德育因素进行整合, 尤其是抓住语文教材“主题重现, 螺旋提升”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而且还可以对他们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自然地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 整套教材呈现出“主题重现, 螺旋提升”的特点。教师采用整体把握的视角对整套教材的德育因素进行整合, 可以突破教材体例的限制和思维定势, 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也有助于在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上一篇:冠心病患者的饮食护理论文下一篇:农产品经纪与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