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同研究(精选12篇)
异同研究 篇1
一、资产评估与会计内在关系研究
资产评估学与会计学归属问题一直是资产评估理论界研究的焦点与难题, 目前主要有两个学派:一些专家学者 (主要以厦门大学评估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代表) 认为, 资产评估学属于经济学科体系, 因为它是在市场经济产权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另外一些专家学者 (主要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等本科财经院校的教授为代表) 认为, 资产评估是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科的延伸学科, 应归属管理学科。笔者比较赞同资产评估与会计同属管理学科的观点, 主要原因是由于两者存在以下内在关系:
(一) 研究对象:经济实体的资产
我国资产评估对象的分类是简单使用会计准则的资产分类设计的, 整体资产评估结果也采用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的呈报方式。其主要原因是:①会计准则对于资产分类, 在总分类账户层次上, 主要考虑资产工程技术特点, 把全部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几大类, 这样划分对于资产评估中专业技术分工时和搜集整理信息资料时是基本适用的。因而, 总分类账户可以作为资产评估分类依据。②资产评估产生的背景使资产评估对象按会计要素分类成为必然。由于我国资产评估是在创办中外合资企业中过程建立起来的, 当时由于持续的物价上涨, 企业资产账面价值远远低于它的市场价值, 以历史成本计价的会计信息不能反映资产现时价值;为维护国家权益, 就必须采用资产评估方法对中方资产价值按评估值进行调整, 资产评估的结果使会计科目分别陈述, 便于被社会接受。
(二) 研究依据:数据和计价方法
资产评估是对某一资产在某个特定时点 (资产评估基准日) 的现实价值进行合理判断、评估, 评估所用的主要信息来源于会计资料和财务数据, 对资产重置成本、各种贬值因素、资产预期收益和风险的测算都离不开会计数据的支持, 没有通过会计计价形成的会计资料, 资产评估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因此, 会计信息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资产评估的准确性。另外, 资产评估中还大量运用会计计价方法。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于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 一般应该采用历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应当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而资产评估方法中也包括现行市价法、收益现值法和重置成本法等方法。由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完善发达, 对于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测还存在市场条件限制, 国内资产评估主要还是采用重置成本法的比较多, 因此, 大部分资产评估要以会计数据为基础性数据。
(三) 研究结论:公允价值计价
我国《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国有资产占有单位在资产拍卖、转让、企业兼并、出售、联营、股份制经营, 与国外公司、企业和其他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经营企业, 企业清算时, 应当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结果可能会增值也可能会减值, 根据新《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资产评估确认的价值调整企业账面价值, 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主要参考资产评估结果。另外, 在企业联营、兼并和重组等产权变动中, 资产评估结果都可能是企业产权变动后重新建账、调账的重要依据。
(四) 研究理论与准则体系:相互借鉴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投资、转让、捐赠、企业改制等有关涉及企业产权变动的情况下资产会计计价, 企业可以根据资产评估结果调账或建账”。这使得资产评估与会计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另外, 我国资产评估的许多理论与方法, 如折旧理论、成本理论、价值理论和货币时间价值理论等, 都借鉴于会计理论。另外, 在会计准则中承认, 在某种条件下的资产评估结果, 可以作为会计账务处理的依据;在资产评估准则中, 也有许多可以借助于会计的原始数据和计价标准作为资产评估的基础。
(五) 研究职业监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和行业协会管理
注册资产评估师与注册会计师主要隶属于从业机构 (资产评估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 , 以中介服务为主, 都要以客观、公平、公正为执业原则, 以独立第三者身份从事工作, 对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被提升到最高层次, 且要对自己的专业工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资产评估与会计差异比较研究
通过对资产评估与会计关系的研究, 笔者认为, 二者也存在着基本理论差异、目标与职能差异、前提条件差异、计价方法与计价结果差异、法规与标准差异等。
(一) 基本理论差异:成熟性与可操作性
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平衡公式, 反映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和权益静态的平衡关系, 它主要以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财务报告等主要核算方法为理论依据。从学科理论来看, 会计理论比较成熟, 其法规体系比较健全完整。而资产评估是融会计、统计、工程技术、法律、审计、市场调查及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等为一体的一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管理需要的边缘学科, 资产评估学科理论在许多领域还存在较大分歧, 由于一些概念不清, 法律空缺, 准则不全, 理论与实际认知差异较大, 导致资产评估结论往往存在一定的可操作区间, 这也是国际评估准则不像国际会计准则那样被普遍遵循和应用的原因。
(二) 目标与职能差异:明确性与模糊性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为企业投资人、债权人、政府部门与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他们决策所需要的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 从而为企业管理服务”。会计工作主要以会计理论和会计核算技术为基础, 运用会计准则, 通过实时、准确的计量、记录、核算和报告, 对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完整公允的报告, 它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监督。而资产评估作为一种专业人员对特定时点及约束条件下资产价值的估计和判断的社会中介服务, 它主要为委托方提供合理的资产价值咨询意见, 其目标是为资产产权变动和交易服务, 主要以经济分析理论和专项资产价值识别技术为理论基础, 运用资产评估准则对标的物进行价值判断。因此, 评估、咨询是其基本职能, 但在评估的理论上还存在歧义。
会计核算前提 (或假设) 基础是单位应当遵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4项前提基础, 会计核算4项前提基础互为一体、缺一不可, 其基本核算方法也是唯一的, 会计各项假设是会计计价的充分必要条件。而资产评估所适用的前提基础包括利益变动主体假设、资产持续经营假设、有效市场存在假设等, 其假设组合具有多样性特点, 在不同假设前提条件下选用的评估方法得出的评估结果具有差异性, 而资产评估的各项假设是资产评估的充分条件, 并非必要条件, 因此, 会计引用所有资产评估结论存在着限定性, 一般比较适合引用持续经营前提条件下的资产评估结果。
(三) 计价原则差异:唯一性与可选性
客观性是会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这是历史成本计价方法最重要的前提, 即资产是以购买时的价格或生产时的成本减去折旧, 即净历史成本计价。而资产评估计价的标准是“可选”的和“可变”的, 价格标准有重置的标准、清算的标准、收益的标准等。也就是说, 资产评估并不反映历史成本和未来价格, 而是反映某一时点的重置价值、清算拍卖价值等, 资产评估标准随评估目的不同、财税政策不同而进行具体选择。因此不难看出, 会计计价反映的是过去发生的业务, 而资产评估是以现在已经发生的或未来将要发生的客观事实为依据, 加上评估人员的职业判断及推理而计算出结果。会计计价依据具有唯一性, 而资产评估依据具有推理性和判断性。会计计价强调的是资产原始历史成本, 资产评估强调的是特定评估时点的资产市场价值, 对同一资产由于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 采取不同方法会产生不同评估结果, 但会计只要符合客观性原则, 在查证相同数据之后, 基本会得出一样的计量结果和结论。
(四) 计价依据差异:完整性与缺失性
会计对资产确认与计价的主要依据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和核算单位具体核算办法, 且依据比较全面科学, 只有少数业务所采取的方法具有可选择性;而资产评估所依据的是《资产评估准则》和相关资产评估规章, 缺乏资产评估法律, 在资产评估方法选择方面, 资产评估机构的可选择范围较大, 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比较大, 这些都给资产评估计价依据和评估结果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另外, 资产评估理论依据和法规也较少。
三、研究结论
比较研究资产评估与会计关系, 其目的是帮助资产评估学在未来市场经济服务中找到其应有的位置。资产评估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它融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为一体, 由于其历史较短, 理论基础薄弱, 市场前景宽广, 法规体系不健全,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 比较研究两者关系, 有助于提高对资产评估学科的认识, 更好地提升资产评估师的执业质量和水平, 对资产评估与会计关系有一个全面认识, 有益于我国资产评估业的发展壮大。
摘要:资产评估与会计虽同属管理学科, 但二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资产评估学与会计学科关系, 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系与差异, 旨在促使我国的资产评估业与会计业共同发展。
关键词:资产评估,会计,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燕敏.我国资产评估理论及准则体系[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2]张华.谈资产评估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山西财税, 2003 (2) .17
异同研究 篇2
当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在学科课程之外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其二是在学科课程的课堂上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思想来开展教学。从目前来看,前一种形式比较普遍,但效果不见得好,后一种形式基础广泛,但提倡的不多,笔者认为,这两种形式本可以有机结合,且二者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彼此促进。
新课教学中,我不提倡预习,上课时,要求学生一支笔,一本笔记,不需要翻课本,新课结束后,根据课本内容及时复习,进一步整理探究思路,体现成功的愉悦,激发更大探究热情。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更应当贯穿在日常教学中。课外活动应注意是课堂的合理延伸,忌大忌空,要量力而行。我校进行的课外活动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即实验研究、社会调查、资料整理。
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总结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感性和理性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借鉴的思路。研究性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力,它包括思维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因而在评价上应侧重于学习、研究的过程,当然,研究后获得了成果,得到了公认,更要给予充分肯定。
异同研究 篇3
关键词: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共性 个性 比较研究
一、美声唱法的特点
美声唱法又称“柔声唱法”,源自意大利文“Bel canto”,直译成中文是“美妙的歌唱”,兼有“美丽的歌曲”的意思。它指的是17世纪产生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及歌唱方法,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科学的发声方法,其声音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松、通、亮、美。”
美声唱法区别于其他唱法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美声唱法属于混合声区唱法,它要求演唱者在真声基础上,随着音高的不断提升而逐渐混入假声,最后形成以假声为主。美声唱法提倡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强调气息的有机控制和共鸣腔体的合理运用;讲究音色纯净、柔美、明亮并带有金属质感;要求声音空、通、连贯统一并具有穿透力。此外,美声唱法还讲究发声自然,注重起音,能够有规律的进行渐强、渐弱及装饰音的演唱等。
美声唱法是在五四运动后,由国外的教会传教士随同教会音乐一并传入我国的。在我国,人们对美声唱法的理解是:美声唱法就是以意大利传统歌唱发声技巧为基础的歌唱方式。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已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了,在几代歌唱家和教育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美声唱法逐渐得到了世界声乐界的欣赏和认可,并逐渐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二、民族唱法的特点
民族唱法源于民间,是由中国各族人民依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爱好发展创造起来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它泛指我国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流传的各种不同的歌唱艺术形式、歌唱方法及各流派唱法体系的总和。民族唱法大致可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四种唱法”。①
“民族唱法”这一概念最初是为了区别于“美声唱法”而提出的,它包含了我国特有的传统歌唱技巧。可以说:民族唱法是中国传统唱法在现代声乐理论基础上的集中反映。建国初期,我国声乐界出现了关于“新中国唱法”的大讨论,即“土洋之争”大讨论,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唱法问题上。通过讨论,最后确立了“新中国唱法”的发展方向,确立了民族唱法要在继承传统民歌、戏曲唱法的基础上,大胆借鉴美声的发声方法,使民族唱法更加科学化。
传统民族唱法的主要特点有:一、声音明亮、位置靠前;二、唱高音时多用真声,气息上采用戏曲唱法的“丹田气”;三、强调语言与音乐的关系,要求吐字清晰,讲究字音的归韵、收声;四、讲究以字行腔、字正腔圆,提倡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随着我国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进步,民族唱法的声音特点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最早的民歌采用戏曲的发声方法,以口腔共鸣为主也混入头腔共鸣,真声运用较多,声音位置靠前,吐字清晰,声音略显单薄;
第二阶段:民族唱法在继承传统的戏曲、说唱、民歌发声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真假声混合的发声方法,使声音圆润明亮,具有穿透力;
第三阶段:民族唱法吸收借鉴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技巧,使得声区统一,音域更为宽广,声音更加明亮通畅且具有表现力,能够胜任高难度作品的演唱,这种唱法在当今又被普遍称之为民族新唱法。
因此,可以说民族唱法是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民歌演唱基础上,又吸收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理论,是传统民歌演唱在新时期的创新与发展。
三、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共性
1.气息
西洋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同属于声乐演唱门类,二者有共同的发声规律。在气息运用方面,美声唱法推崇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又称横膈膜呼吸法),要求运用横膈膜及腹部来支持歌唱。这种呼吸法的优点是:气息深,容量大,速度快,控制力强,声音弹性好。中国民族唱法则采用以腹式呼吸法为主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强调依托下腹部的“丹田气”来支持歌唱。美声唱法要求的“气息下放,让声音落下来”,与民族唱法强调的“深”字,其实质是一致的,都强调气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声唱法对气息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声音可任意渐强、渐弱及软起音、硬起音等方面,这与民族唱法要求声音抑、扬、顿、挫如出一辙。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呼吸的运用上遵循的规律是大致相同的,两种唱法都要求深呼吸、以气息顺畅、走动为宗旨,都强调横膈膜、腰肌和腹肌的力量,都强调和肯定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
2.共鸣
如果说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原动力,那么共鸣则可以说成是歌唱发声应遵循的轨道和路线。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共鸣、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三大共鸣腔体。胸腔共鸣是指声带发出的声音经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到达整个肺部胸腔后产生的共鸣;口咽腔共鸣是指声带发出的声音传至喉腔、咽腔、口腔后产生的共鸣;头腔共鸣是指声带发出的声音传至鼻腔、上额窦、额窦后产生的共鸣。其中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是不可调节的共鸣腔体,要靠人的意念来实现。
美声唱法将头腔共鸣和口咽腔共鸣称为“上共鸣”,将胸腔共鸣称为“下共鸣”,胸腔共鸣使声音结实丰满,有厚重感,头腔共鸣则使声音有韧性,更具穿透力。美声唱法在歌唱发声时要求把上下共鸣腔体全部调动起来,形成混合共鸣,以获得高质量的声音效果。中国的民族唱法大胆借鉴了美声唱法中关于共鸣腔体的运用,为了突出声音的明亮效果,在发声技巧上采用局部共鸣腔体,即多运用口咽腔共鸣和头腔共鸣,胸腔共鸣使用较少。虽然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在共鸣腔体的具体运用上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讲,二者对共鸣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一看法上是基本一致的。
3.高位置
根据人声的特点,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均将声音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个声区,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胸声区、混声区和头声区。在歌唱时,二者均要求将三个声区的声音位置统一起来,使声音上下贯通,整个音域像在一个声区。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时常听到的“高位置”、“头声”、“面罩”这些词汇,实际上就是一种高位置唱法,这种“高位置”出现在咽壁顶端,小舌后面的鼻咽腔处,歌唱时感觉前额、鼻梁一带有微微的震动感,也就是所谓的头腔共鸣。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需要高位置发声,意大利著名声乐大师吉诺·贝基认为“面罩共鸣是声音的灵魂,是声音的共鸣焦点和支持点。”②声音位置越高,头腔成分越多,声音更具有穿透力和表现力,音质就越纯净。
四、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差异
1.音色
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声音的本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论在哪个声部,美声唱法相对于民族唱法而言,其音色都较暗一些。简单地说,美声唱法声音位置靠后,民族唱法声音位置靠前,并且随着音高的不断攀升,二者的音色也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换声区和高音区时,由于美声唱法采用了“关闭唱法”,使得其音色由先前的明亮转为稍暗,民族唱法虽然借鉴了美声唱法的混声技巧,但是其音色在中、高音区变化不明显,仅是在高音区声音听上去比美声唱法更为明亮一些。
2.语言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发音规律,西方语言与中国语言属于不同语系,因此在发音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美声唱法以意大利语为语言基础,意大利语的特点是以元音为主,音阶起伏不大,没有复杂的归韵现象。其元音有利于在歌唱中形成统一的声音线条,有利于气息的流动和共鸣腔体的形成,所以美声唱法听起来声音舒展流畅、优美自然。我国的民族唱法以汉语为基础,汉语属于旋律性语言,音调高低起伏变化明显,且元音、辅音交替出现频繁,这样使得旋律音调与语音字调很难协调,想要达到“字正腔圆”,必须做到在歌唱时字头唱得简短准确,字腹唱得平稳引长,字尾唱得归韵清晰。可以这样说,“民族唱法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特别强调咬字的准确和真切,讲究字的头、腹、尾,讲究行腔的抑扬顿挫和韵味。而美声唱法起源于欧洲,它的特点在于突出声音的圆润通畅,以声带字。”③
3.喉头位置
喉头作为振动器官,是声源的一个有机部分,歌唱时喉头的位置和活动状态直接影响到声音的音色、音质、音准及音域。喉头位置过低会出现暗淡、滞重的声音,相反喉头位置过高则会出现刺耳、尖亮的声音。美声唱法追求混声共鸣和头腔共鸣以获得松弛、通畅的声音,因此要求在歌唱时把喉头放下来,这样可以使喉咽腔的共鸣腔体扩大拉长。这种喉头低位置是通过深吸气和打哈欠来获得的,只有喉头稳定了才能发出金属般色彩的声音。民族唱法认为歌唱时喉头位置的安放程度应参考作品中语言的发音位置,民族唱法讲究以字行腔,以字传情,因此提倡适度地打开喉咙,虽也要求喉头下放,但是位置不宜过低。笔者认为在声乐教学中,对歌唱时喉头位置的安放不能做千篇一律的要求,不能一味地强调喉头低位置,喉头只有处于自然放松的最佳状态,才能发出优美动听的声音。
结语
虽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歌唱的艺术形式不同,表达的艺术风格不同,但是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对两种唱法的共性和个性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两种演唱形式,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声乐演唱事业和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注释:
① http://baike.baidu.com/view/5382.htm。
② 胡郁青:《中外声乐曲选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三版,第7页。
③ 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第129页。
参考文献:
[1]余笃刚. 声乐·语言·艺术[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
[2]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3]张晓农.人文传统背景与中西声乐文化差异之比较[J].交响,2000(2).
中西龙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篇4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 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快速发展, 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文化距离或心理距离可以在短期内缩短。与之相反, 人们不能再用旧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来理解和解释日新月异的世界里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同时, 文化差异滋生众多的交际失误、矛盾和冲突, 反而使人们的心理距离加大。矛盾和冲突的背后不仅仅是利益或者领土的争夺, 也不仅仅是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而更多的是文化和价值观念上的巨大隔阂——正是这些隔阂使“地球村”中的人们虽然身在“咫尺”之间, 却有如隔天涯之感。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缩短文化距离, 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求。文化差异和冲突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中西都有的龙文化。虽然两种龙都被称为dragon, 但两者的文化内涵却存在很大差异。
目前, 中国国内关于龙文化的研究已卓有成效。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 闻一多先生 (1982) 在其著作《神话与诗·伏羲考》中就提出了“综合图腾说”, 认为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他的观点得到广泛认可。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专家庞进对龙凤的神性与民族文化心理、龙凤的精神内涵、龙凤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等问题均有创建性阐述。
在中西龙文化比较研究方面, 吉成名、张存信、郑军、代莉等学者对中西龙文化的异同及产生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但中西龙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所在、两者目前交流与相互理解的程度和效果方面的研究, 目前并不多见, 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2 中西对待龙的不同态度
中国自古流行崇龙习俗。龙与中华民族的图腾、封建帝王、属相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渊源可上溯到三皇五帝中的伏羲皇。伏羲的形象是人首蛇身, 被尊为中华祖龙。另外, 在原始社会, 人们崇尚图腾, 而不是天神或鬼神。远古中国的原始部落把一些动物奉为自己部落的神, 如鱼、蛇、牛等都是不同部落的图腾。黄帝统一各个部落后建立起了炎黄部落, 然后取每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如蛇身、鹿角、马头、鱼鳞组合成“龙”作为炎黄部落的图腾, 所以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就成了龙的子孙和传人, 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种被广泛认可的“综合图腾说”是由民国时期的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而在封建社会, “龙”主要与皇帝联系在一起: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 被认为是天上的真龙下凡, 要穿龙袍、坐龙椅。皇帝的圣旨更是一言九鼎, 其下属与百姓必须无条件执行。从明朝开始, 圣旨的开头往往有:奉天承运, 皇帝诏曰:……, 大概意思就是皇帝承接上天的使命宣布下面的事, 天命难违, 以昭示其命令的合法性。中国民间也有很多崇龙习俗, 如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端午节举行的龙舟比赛、春节期间某些地方举办的舞龙活动、山东文登等地流行的黑龙“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等。
而西方却主要流行屠龙习俗。相比中国龙文化, 西方龙文化的内涵则简单许多。在西方, “龙”大多数时候与“邪恶”联系在一起, 如在基督教圣经中, 魔鬼撒旦也被称为“龙”。西方人把龙看作是一种拥有强大力量的蛇怪。在圣经中, 上帝诅咒引诱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的蛇, “你必用肚子行走, 终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 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 你要伤他的脚跟。” (新旧约全书, 1994) 鉴于西方社会浓厚的基督教氛围, 西方人普遍憎恶蛇, 更不用说比蛇更邪恶可怕的龙了。所以龙的命运也只有被正义勇敢的英雄所屠戮了。人们把征服或杀死龙的人当作英雄来崇拜, 甚至奉其为保护神。
3 中西龙文化内涵异同
从以上的简略论述可以看出, 中西龙文化的内涵几乎截然相反, 两种文化之间非常有必要加强交流和沟通, 以弄清中西龙到底是不是同一种动物或两者之间有何异同。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以下, 笔者将分析中西龙文化的内涵异同、形成原因, 为减少或消除不同文化间的误解和隔阂、矛盾与冲突等而努力, 同时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与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中西龙的相似之处。
中西文化中的龙都是传说中的动物;两者形貌的雏形都是蛇;“中西龙俗产生的原因基本相同, 都是由于对毒蛇持禁忌态度所引起的。人们对于毒蛇怀着极端恐惧的心理……有些人主要考虑如何利用毒蛇的形貌去吓唬、驱赶可能对自己造成危害的东西, 有些人则主要考虑如何制服毒蛇, 等等。由此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习俗。崇龙习俗和屠龙习俗的产生就是如此。” (吉成名, 2004:66-68) 两者的本领也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如两者都能飞行, 都具有超出平凡动物的力量或能力。以上也是龙对应的英语翻译是dragon的主要原因。
(2) 中西龙的差异之处
(1) 中西龙的形象有较大差别
虽然两者的雏形都是蛇, 但中国传说中的龙形象经过历代人的想象和加工, 最终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蛇身、马头、鹿角、鹰爪等整合在一起的形象, 没有翅膀。而西方传说中龙的形象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之后也形成了相对比较固定的形象:长着翅膀, 体型很像巨型蜥蜴, 长着鹰爪和蛇尾。
(2) 主要本领不同
中国传说中的龙能升天, 能潜渊, 一般隐居在深渊或大海里, 能行云布雨, 是中国神话中的水神。而西方传说中的龙能游水, 会飞行, 会喷火, 凶猛异常, 破坏力极大。
(3) 在中西普通民众心里的地位不同
提到“龙”, 中西普通民众的反应是不一致的。中国人一般把龙当作保护神和水神崇拜, 视为祥瑞的象征, 往往将有本领、有作为的人比作为龙, 甚至把中华民族也视为龙, 说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人一说起龙, 心中马上会产生一种神圣崇高的感觉;西方民众则将龙当作邪恶的象征, 形成了较强的屠龙观念。西方人一提到龙, 马上会联想到传说中的一种邪恶的动物, 往往会产生厌恶或恐惧心理。
(3) 中西龙文化内涵差异的主要原因
(1) 中西方文化发源地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腊文明。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 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岛屿。这一地区气候多变, 土壤贫瘠,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为了生存, 当地人只能向周围广阔的海洋索取资源。与平稳踏实的陆地相比, 海洋毕竟充满了神秘莫测的动荡和凶险, 它给人带来的不仅是财富, 也有无处不在的隐患。在与这些潜在的危险作斗争的过程中, 希腊人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勇于开拓的个性。他们具有尚武精神, 乐观自信, 渴望征服和改造自然。西方龙的传说从本质上讲是当时西方人对神秘可怕的大自然的一种物化行为。那么屠龙的行为实际上代表着西方人渴望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理想。
而我国的古文明却是典型的农耕文明。支流众多的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使其中下游地区平原广阔, 资源丰富, 灌溉便利, 土壤肥沃。大自然为当时的中国人提供了较好的生存环境, 不用像西方人那样拼命去征服自然来求得生存。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与自然和谐相处, 形成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但人们对大自然的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 所以对大自然的威力感到神秘和敬畏, 进而对神话中作为雨神的龙也顶礼膜拜, 龙自然不会遭受像西方神话中被屠戮的命运了。
(2) 西方基督教只承认一个上帝, 而上帝是全知全能的, 他是世界万物包括人类的缔造者和主宰者。基督教的长久兴盛使西方人只崇拜上帝而不可能崇拜龙。并且由于圣经中称上帝的敌人魔鬼撒旦为龙, 因而龙被当作邪恶的化身, 只有被英雄人物征服和屠戮的命运了。
与此相反, 中国儒释道长久以来三足鼎立, 形成了泛神论。人们几乎对神话中所有正面形象的神都顶礼膜拜, 如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世音菩萨、太上老君等, 当然也包括作为雨神的龙。
(3) 西方文化从古希腊文明开始, 就形成了重视人的主体性的传统, 它强调人对客观世界或自然界的绝对征服和支配关系。神话往往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现象无法做出科学解释而产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 中西龙都可以看成是大自然的象征。中西方对待龙的不同态度, 恰恰反映出中西方对待大自然的不同态度。西方人强调人对自然的绝对征服和支配, 自然不允许作为大自然象征的龙凌驾于人类之上。中国文化一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张“天人合一”, 这种观念主导下自然不会对大自然的象征——龙赶尽杀绝。
可以看出, 两者并非同一种动物却被冠以同一个名字, 这就因实物和概念之间的不对等而造成两种文化间的误解、矛盾甚至冲突, 也使两者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
4 中西方龙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流
中西方龙文化在对方那里的传播和接受在很长时间内并不对等。新中国由于成立时间短, 加之建国前的长期战乱, 导致经济和文化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落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西方文化通过杂志、报纸、小说、影视等尤其是电影大片的形式快速传播到中国。由于西方文化处于强势输出地位, 加之西方龙文化的内涵相对单一, 我们较早地了解了西方龙文化的内涵。而中国龙文化的内涵相对复杂, 同时我们的文化相比西方文化处于弱势, 导致中国龙文化的真正内涵很难快速被西方普通民众所理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西方人由于自己龙文化的影响, 头脑中有西方龙先入为主的概念, 常常有意无意地把中国龙文化中的龙等同于西方龙文化中的龙, 所以对中国龙文化存在偏见。例如, 国内一家出口服装生产厂家曾选择龙的图案作为其品牌标志, 但其服装在西方却不受欢迎, 销售惨淡。
当然, 当今世界是信息时代, 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这些条件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物质条件。所以, 中国龙文化的丰富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逐渐被西方人民所了解。例如:《韦氏英语大词典》 (国际第二版) 第781页, dragon的第11个义项如下:Chinese Myth., etc.Asupernatural creature (Chinese“lung”) of ancient and uncertain origin, in popular belief connected with rain and flood.The dragon is a symbol of the Emperor, of good fortune, and of the yang as opposed to the yin, and is usually benefi cent being.SeeYANG, YIN. (中文大意是:龙在中国神话中是一种超自然生物, 其起源历时久远并难以确定。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 龙主要与雨和洪水联系在一起。另外, 龙是封建帝王和好运的象征, 也是“阴阳”两极中阳的代表, 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生物。见“阳”“阴”。) 格蕾丝·爱德华兹经过研究和考证, 下了这样的结论:“按照中国以往的传统习俗, 龙是中国人雄伟气概和封建帝王的象征, 但后来, 龙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和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的象征。” (Grace Edwards, 2013:102-104) 科琳·卡罗尔认为:“在西方和基督教神话中, 龙是魔鬼撒旦、罪恶甚至是异教徒的象征。然而, 并非所有的龙都那么可恶、令人生畏, 很多亚洲文化崇拜龙, 例如在中国, 龙是权力、幸福和富饶的象征。” (Colleen Carroll, 2013:19) 再如:American Dragon:Jack Long (《美国龙:杰克龙》) 是迪士尼制造的系列英语动画片, 于2005年1月开始陆续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香港的多家电视台播放。该片分两季, 共52集。杰克是一个生活在纽约的中美混血儿, 从外祖父身上继承了中国龙的神秘力量, 可以化形为龙, 从邪恶力量中保护身边的魔法生物们。在第一季中, 杰克变身后俨然是一个西方喷火龙的形象, 然而在第二季中, 杰克已经成为中国龙长身的形象了。中国文化充斥着整部动画, 动画片的主题“龙”更是中国文化元素的典型, 可以说这是迪士尼史上汲取中国元素最多的动画。这部动画片“是往美国文化熔炉中注入的滚烫的亚洲元素, 并介绍说龙在东方是好的形象……它不再是喷火的恶灵, 而是和平的保护者……, 给世界传递了‘龙’的新概念……将经过迪士尼化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多个地区”。 (高欣雨, 2010:142-144)
摘要:文化差异滋生交际失误、矛盾和冲突。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缩短文化距离, 已经成为新时代的迫切需求。文化差异和冲突的典型例子是中西龙文化。虽然中西龙在雏形上都起源于蛇, 但在形象、主要本领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者的相互交流。所以, 中西之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和沟通, 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随着信息技术、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 两种内涵不同的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已卓有成效。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龙文化,崇龙,屠龙
参考文献
[1]Colleen, Carroll, Mythology in Art[J].www.artsandactivitese.com/80 YEARS·April, 2013.
[2]Grace, Edwards.Dancing Dragons:Reflections on Creating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Chinese Australian Community[J].Chinese Southern Diaspora Studies, 2013:102-104.
[3]高欣雨.从迪士尼动画《美国龙:杰克龙》再看文化移转[J].东南传播, 2010:142-144.
[4]吉成名.中西龙俗比较研究[J].湖南: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66-68.
父爱母爱异同 篇5
Mother’s And Father’s Love
As the saying goes,there are no parents that don’t love their own children.We are the apples of our parent’s eyes.They love us so that they protect from hurt,look after us,even hope to deal with all the problems for us.Mother’s and father’s love are similar.They all care about our health,life,study and mood.If we get sick,they must take us to the hospital at once,though they are busy.If we are upset,they must try their best to make us smile.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day I participated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My mother and father all had a day off to support me.They didn’t leave our school until I finished the exam.I think they might be more nervous than me at that time.However,mother’s and father’s way to express love are quite different.Mother is good at expression.She likes to talk with you,cooks some delicious food to you or gives you a warm hug.By these ways,she shows how much she loves you.On the contrary,father is silent.He can’t say lots of sweet words,but he can do a lot because of your words.So someone says,mother’s love likes the spring breeze and father’s love likes the mountain.In my opinion,all parents are the same that they all love their children.As for a son or daughter,we should also love our parent and respect them.
异同研究 篇6
【关键词】《新课标》 《义教版》 “分数解决问题” “分数应用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023-03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新课标P90例2)时,“例2题目如下:我们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计划增加百分之几?”我设想的教学思路是:第一步由分数的简单三类应用题引入,准备题三道①原计划造林120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4/5,实际造林多少公顷?②实际造林120公顷,是原计划的4/5,原计划造林多少公顷?③原计划造林120公顷,实际造林100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几分之几?第二步将分数改成百分数,接着重点教学第三类应用题,从而求让学生回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找出哪两个量相比,第三步引到本节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也在于找出哪两个量相比,只不过要用多(少)的量和单位“1”相比。
课堂教学片断:
准备题练习五分钟后,师:已经做好的请举手。
生反应: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
教师耐着性子再等了片刻,举手的还是那么几位同学,和原来相差无几。
教师循回检查,发现学生解答①②两题的正确率不超过50%。
于是笔者只好调整教学思路,将准备题当着练习课来教学,当教师告诉学生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时,一位平时成绩还较好的女学生怯怯地问了我一句:“老师,为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几是多少用乘法?”,听到这一问话,我当时惊呆了,这是最基本的东西,也是第二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这位学生的问话,让人感觉是:这位女生好像从来没有学过分数应用题似的,好像今天是第一节刚接触应用题,(但现实是: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已接近尾声,剩下的教学只不过是百分数的应用而已,而且这还是平时表现比较好的一位女生)分数应用题还是停留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也难怪学生不能正确解答①②类应用题。
二、原因的分析
课后分析: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这几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学生当初在学习“用分数解决问题”时根本就没有很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第二,学生的知识出现了遗忘,而③题正确率较高的原因是由于这段时间学生正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率应用题。
再进一步思考,两年前我还是我,学生也是同龄的学生,两年前利用《义教版》教材进行分数应用题教学时一直比较顺利,根本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两年后怎么反差如此之大。从而让人想联,这样的问题的出现是不是与新课标的教材有关,笔者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将《义教版》教材和《新课标》教材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如下:
《义教版》和《新课标》编排的不同点:
1.数量上比较,义教版这部分应用题共29+31+16+90=166道,新课程共19+13+47=69道,《新课程》从题目数量编排来看,练习题比《义教版》少了一半多,这对于学生技能的形成就少了一道工序。俗话说:“勤能补拙”,作业练习题的减少,这对于还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理解力本来就较差的六年级学生来说,掌握这一类应用题就增加了难度。
2.编排秩序比较,《义教版》先出现的是百分数应用题,再出现分数乘除应用题,最后出现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混合应用题。体现了一种由易到难的课程编排理念,比较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起来经比较容易。而《新课程》内容编排以应用为理念,学以致用,学到分数乘法就编入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进行百分数教学时就编入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但这样一来,解决问题的难易度就受到了影响,因为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相对更容易一些,诸如象税率、利率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而分数应用题的真正难点在于求单位“1”的应用题。所以难点应该是第二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这样一来难点就靠前,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就比较累,正因为这一部分知识没有掌握到位,自然也影响到了后一单元“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3.难点编排比较,《义教版》的分数应用题的难点是放在第四单元(分数、小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在这一单元里,《义教版》教材前后共安排了90道应用题,这对于学生辨析、区分、理解分数应用题无异有极大的帮助。而《新课标》的难点不是很明确。
三、《新课标》“用分数解决问题教学”的教学策略
策略(一)充分理解分数应用题的内涵和外延。
在进行第二单元(分数乘法)教学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正确率较高,但学生是否真正理确单位“1”的量,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在进行这一教学环节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单位“1”,要以分析理解为前提,不以学生的作业正确率为唯一指标。让学生真正知道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外延和内涵。
策略(二)寻找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最佳方法。
1.化抽象文字为表象图例。在教学例2“美术兴趣小组有25人,比航模小组多1/4,航模小组多少人?”时,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比航模小组增加1/4”,在这基础上构画出两者的倍比关系线段图:
有了这样的倍比关系线段图就将原先的抽象文字符号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示。这就给解决分数应用题给了很大方便,所以当教师再将已知条件和问题标出后,学生大多能正确计算;
2.优化分数应用题学习的过程。我们学校今年在数学应用题教学时采用了“三想教学法”。一想把谁看成单位“1”;二想数量关系是什么;三想怎样列式;如上段中例2的解题思路为:根据“航模小组增加1/4”把航模小组看作单位“1”(一想)。根据“航模小组增加1/4”转化为航模小组是美术小组的(1+1/4)(二想)。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出方程式或算式(三想)。这种解答思路比较明确,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并运用了对应、转化和代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降低了思维的坡度,对于逻辑思维较差的小学生提供了解题方便。
3.“口诀”明确化。对于思维迟缓的学生则赠送两看口诀“看看单位1,确定乘与除,看看多和少,决定加与减”。有了这两句口诀,思维迟缓的学生也能根据口诀进行仿练,经过长期的训练,这类学生也能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策略(三)反复强化,形成动力定型。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都将反射和强化作为学习的一个必要过程。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学习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条件反射构成的,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是由于强化作用,强化是塑造行为的有效而重要的条件,所以学生在学生某一个知识点时要及时的“反馈”和强化,从而将这一知识点落到实处(经强化学生能每次都做出正确的反应,使错误率降低限度)。本人认为在进行《新课标》的“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时,要做好三个强化,第一个强化用在刚进行“用分数解决问题”教学时,这一阶段可以适当增加题目量。(除了《新课标》课本上的习题之外,教师可以自编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原来的《义教版》的课本中的题目进行利用) 第二个强化则分解在平时常规的课堂教学中,在平时教学中适时的出几道分数应用题,对这方面知识进化强化。 第三个强化用在进行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前,因为这一阶段的教学和“用分数解决问题”是断档的,中间穿插了《圆的认识》教学,对于记忆力差的学生来说,分数应用题已经开始遗忘了,所以在这个时候进行一次完整的分数三类应用题的强化。
参考文献:
[1]邱少华.解应用题的钥匙[M].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童祥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俄茶文化异同对比研究 篇7
1 中俄茶文化的历史演变
1.1 中国茶文化演变
中国是茶的故乡, 唐代陆羽所著的《茶经》论述了中国茶叶的起源和发展, 追本溯源, 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国家就是中国,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中国茶的历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从制茶技术而言, 可以划分为春秋东汉的制茶开始时期——三国至南宋的制茶发展时期———元朝至清朝前期的制茶鼎盛时期———近现代制茶机械化时期。从茶文化史的角度而言, 可以将茶文化划分为两晋南北朝出现时期———唐代的形成时期———宋辽金的发展时期———元明清的曲折时期。中国茶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不断繁荣和壮大, 不断走向辉煌, 影响和传播到了世界各国。
1.2 俄国茶文化演变
俄罗斯是中国的毗邻国度, 中国的茶文化也传入了俄罗斯, 俄国人在历史的演变发展进程中, 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饮文化。俄国茶文化的演变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阶段:一、17世纪中国茶文化传入。中国茶文化传入俄罗斯是在17世纪, 经由西伯利亚直接进行了茶叶的商贸活动, 在中亚商人的商贸活动中将中国的茶叶引入了俄罗斯, 由于运输、环境等方面的限制, 喝茶是极为奢侈的事情, 仅限于俄国皇室、贵族、富有商人之间, 是一种身份和财富的象征。二、18世纪之后俄罗斯茶文化的发展。在中俄《恰图克条约》签订之后, 中俄的茶叶贸易迅速提升, 在中俄外交关系恶化的年间, 茶叶暂时中止, 随后, 在中俄关系的正常外交谈判之下, 茶叶贸易又重新开启, 中国茶文化也流入了俄国的普通百姓家, 得以广泛传播。到了19世纪, 茶叶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国家的民族饮料, 俄罗斯人开始种植茶树, 进行产业化运作, 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三、苏联时期非常重视茶叶的发展, 其快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为茶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设备保障基础。在苏联解体之后, 茶叶成为俄罗斯人民的重要饮品, 并且在饮茶习俗上发生了改变, 他们钟情于热饮。
2 中俄茶文化的相同点比较
2.1 茶对价值取向的相同影响
中俄茶文化都同属文化的范畴, 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念, 人们在茶这个物质的生产实践活动中, 衍生出了特定的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获得了精神层次的满足。在茶文化中所蕴含的茶的制作方法和技术、茶具使用等, 都使两国的社会文化变得丰富多彩, 出现了多种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书等, 俄国的茶文化历史虽然比中国的茶文化短暂, 但他们也形成了自己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茶文化, 出现了茶饮、红茶等内容, 同样也符合人们精神层次的需求。在中俄两国关系的层面上, 我们不难看到茶叶饮品的交际作用, 茶叶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重要纽带, 引领了社会的风潮, 净化了社会的风气, 形成了趋同性的价值社会观念。
2.2 茶对国民性格的相同影响
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精髓, 其核心内涵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倡导“和谐、和敬、和美、谦和”, 在清香萦绕的饮茶文化之中, 它与中国的国民性格相吻合, 具有同质性的特点。从饮茶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质朴平实的体验, 体悟到返璞归真的人生哲理, 从而获得人生境界的提升。同样, 茶叶也深刻影响了俄罗斯民族的国民性格, 他们也显现出纯朴、绅士、友善、好客、热情、享受自然的品性, 展示出饮茶与性格的相融性。
2.3 茶对社会生活的共同影响
在饮茶的社会生活体验中, 人们可以感受到幸福和快乐、休闲与祥和, 展示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人们在饮茶之中寻求自身的心灵满足, 在渗透禅机的感悟中得到人生的升华。中国传统茶文化所特有的“茶道”和“茶艺”筑就了中国人民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务实的人生观。在中国茶文化传入俄罗斯之后, 也对俄罗斯的社会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在他们的身上也显现出一种积极的开拓精神, 他们在珍爱茶、品茗的过程中, 也展示出这个民族积极乐观、崇尚自由、拼搏向上的社会生活态度。
2.4 茶对文学艺术的共同影响
中国浩瀚的文学殿堂中, 我们可以发现茶文化的内容, 有晋代的“茶事诗词”、明代的《金瓶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以及《老残游记》、元代赵孟頫的《斗茶图》、齐白石的《煮茶图》等, 这些文学艺术作品都涵盖了传统茶文化的元素, 实现了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融合。俄罗斯的茶文化也与文学艺术相融, 显现出俄罗斯文学艺术创作者对于茶文化的体验, 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就有关于茶的诗句, 体现了俄罗斯茶文化的独特氛围和意境。
3 中俄茶文化的差异之处
3.1 茶文化历史的差异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 显现出本源性和长期性, 在历史的发展中, 由萌芽到成熟、壮大, 显现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历史连续性和文化上的强韧特性。而俄罗斯的茶文化历史较短, 显现出历史底蕴不足的现象, 由于运输及环境的影响, 俄罗斯的茶叶主要由中国的陆路运输而得。
其次, 中国的茶文化涵盖了各个领域, 在政治方面就产生了“贡茶”、“税茶”、“槯茶”等茶法, 还出现了专门的茶叶专卖制度如《嘉佑通商法》、《通商茶法诏》。在经济方面, 中国的茶叶贸易更为发达, 边境的茶马贸易和茶马古道显示出中国茶叶贸易的繁荣景象。在宗教领域, 中国茶文化融合了道家、佛家、儒家的思想精髓,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茶道”。而俄罗斯的茶文化涉及领域较窄, 他们重点将茶文化应用于经济贸易和社会生活领域, 形成了自己对茶文化不同的理解。
3.2 饮茶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饮茶方式讲究全叶冲泡法, 并将第二杯茶视为味道最好的茶, 习惯于将茶叶泡于容器内, 用开水冲泡, 待茶叶全部舒展后完全下沉, 即可以饮用。而俄罗斯则会在茶壶中泡好茶, 兑水至一定浓淡再饮用, 并且俄罗斯人饮用茶的时候, 通常会吃一些其他的东西, 如:蛋糕、馅饼、糖块、果酱等。
3.3 茶具的差异
中国的茶具材质主要是陶瓷, 这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相关, 历代的茶具变化较多, 有:晋朝的青釉褐斑碗、南北朝的青瓷羽觞杯、宋朝的白陶八面炉、元朝的青花龙形瓷杯等。而俄罗斯的茶具主要用茶炊煮茶, 这些茶炊大多由手工制作, 工艺复杂, 其材质由金属原料和陶瓷制成, 是俄罗斯茶文化中的独创, 代表了俄罗斯专业的茶炊文化和品位, 具有精致化和特色化的独特风味, 是社会家庭生活和社交必不可少的器皿。
4 结束语
茶叶由中国传到世界各国, 它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使者。在历史的波折发展进程中, 中国的茶文化也传入了俄罗斯, 俄罗斯是我国的毗邻国度, 受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影响较深, 俄罗斯的茶文化在时代的演变发展过程中, 其幽香、绵长的气息融入了俄罗斯民族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俄罗斯的茶文化与中国的传统茶文化有许多共通之处, 但是也衍生出鲜明的本国特色和风味, 形成了具有浓郁欧洲风情的茶文化特色。在中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领域中, 茶文化作为了两国友谊的和平使者, 增进了中俄双方的联系和了解, 这种友好的联系将世代相传。
参考文献
[1]Olga Ulanova (茉丽) .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刘海平.中俄茶文化对比——解读中俄茶文化物质与精神内涵[J].外国语文, 2012 (S1) :229-232.
[3]黎婷婷.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J].文化学刊, 2009 (4) :88-91.
[4]白金杰.中俄茶文化差异比较谈[J].湘潮 (下半月) (理论) , 2009 (6) :14-15.
[5]赵洪波.提升中俄文化外交战略的再思考[J].东北亚论坛, 2013 (6) :107-112+127.
[6]申艺芳.浅谈中俄茶文化的比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1) :149-150.
异同研究 篇8
20世纪是中国画的变革时期, 西方现实主义艺术传入中国, 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中国画出现了三次变革高潮, 分别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2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分别产生于中国画变革的第二次和第三次高潮的历史洪流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林风眠、徐悲鸿等改良派艺术家主张变革、改良中国画, 并付诸行动, 取得了卓越成就, 与吴昌硕、齐白石等传统派共同推动了中国画变革的第一次高潮;五六十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初, 中国社会赢来了新的历史变化, 中国画也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活跃起来, 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启发并鼓舞着一大批年轻的艺术家投身社会主义文艺工作,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为中国画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思考最多的是中国画如何与新意识形态、新政治理想、新文艺政策方针相结合, “长安画派”就是在此时逐渐萌芽、发展起来的, 石鲁、赵望云等“长安画派”艺术家深入生活, 走入人民群众中, 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 积极写生、外师造化, 建立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并提出了“一手伸向传统, 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总体而言, “长安画派”的作品风格独特, 极具地域与时代特色。“野、怪、乱、黑”是当时人们对1961年北京“长安画派”习作展作品风格特点、“缺点”的品评, 后来逐渐成为“长安画派”艺术风格的代名词, 当时的保守派对于“长安画派”的大胆创新反感, 称这些作品“远无马夏”“近无四王”“笔墨无出处”等, 创作没有“规矩”可寻, 又野、又怪、又乱、又黑, 脱离了传统中国画之美。殊不知, 中国画并非一成不变之死物, 古人在其特定历史时期创造的中国画程式也只是中国画大美之下的一条支流, 艺术家应当沿流而溯源, 追寻中国画本质, 吸收古人优秀处, 摒弃无用处, 开创缺少处。3八九十年代, 文化大革命之后的中国百废待兴, 改革开放带来了新思潮, 开拓了国人的眼界, 传承千年的中国画受到了激进人士的抨击与质疑, 1985年李小山提出的“中国画穷途末路论”引起了绘画界的大讨论。于此时, 许多画家积极探索中国画的变革与创新, 中国画许多新技法、新材料应运而生, 从而产生一些新的、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画面新趣味, 艺术家求变、求新的思想开拓了中国画的发展道路, “新文人画”、现代水墨画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黄土画派”就萌芽于这一时期, 以刘文西为首的“黄土画派”画家群体, 一如既往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 多年来深入陕北农村写生、体悟生活, 留下了数量巨大的画稿, 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 并吸收各家所长, 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如刘文西的《东方》《毛主席和牧羊人》, 陈光建的《西去列车》, 杨晓阳的《愚公家族》, 郭全忠的《万语千言》等等, 为“黄土画派”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同时也确立了“黄土画派”的艺术主张与追求。
“黄土画派”和“长安画派”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人物、山水、花鸟都取得很大成就, 其艺术风格的异同, 在各自代表画家、代表作品的对比研究中尤为直观。
就人物画而言, “长安画派”领军人物石鲁和“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都以人物画见长, 作品都能充分体现黄土高原人民的豪朗与坚毅, 质朴与勤劳;作品都具有很强的张力与感染力, 多大气磅礴的宏伟巨制而又不失南方人特有的温婉细腻;传统笔墨功力扎实, 造型语言都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作品主要取材于黄土地, 都有深厚的革命历史情节, 且笔下的毛主席形象都是其诸多优秀作品中的经典, 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和学术研究价值。
石鲁作为“长安画派”领军人物, 他是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山水、花鸟、人物都很擅长, 常描绘重大革命历史主题。作品讲求“以神写形”, 运笔多顿挫, 粗犷有棱角, 笔墨扛鼎有力, 坚硬壮伟。主要代表作品有《转战陕北》《东渡》等。《转战陕北》是石鲁现存于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品表现了石鲁记忆中毛主席转战陕北黄土高原的情景, 这幅作品融山水画与人物画于一体, 完全突破了传统中国画意义上的山水画与人物画的区别, 正所谓“人亦山水, 山水即人”的完美诠释。在整幅画面中, 构图颇具匠心, 人物所占画面极小, 虽然毛主席仍然是画眼, 但所用笔墨并不多, 而是把毛主席放在一个山水的大背景上处理, 使得画面取得了雷霆万钧的艺术效果, 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4画面色彩恢弘壮丽、刀劈斧砍一般的色块结构, 呈现了黄土高原在落日余晖下的壮丽之美, 更衬托出伟人的高大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刘文西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 画面雄浑大气而又不失婉约细致, 内容深刻、感人, 具有浓厚的革命历史气息且不失生活味道, 其笔下的毛主席形象不同于石鲁所描绘的毛主席。主席形象人情味十足, 人民群众围绕于主席四周论家常、谈心愿、提意见, 表现领袖与老百姓同甘共苦的真挚感情, 主要代表作品有《东方》《知心话》《毛主席与牧羊人》《拉家常》等。作品多为满构图, 人物所占画面较大, 做为画面主体的毛主席与人民群众等人物形象, 造型准确, 表情生动;设色艳而不俗, 具有浓厚的陕北民间艺术特点;笔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发挥个人特色, 强调“骨法用笔”, 干笔中锋配合抖笔, 利用皴擦的笔法构成坚石般的素描效果, 吸收西方印象派“点彩”的用笔特点, 色与墨相交融, 构成了一幅幅感人肺腑的优秀作品。《拉家常》这幅作品, 构图饱满, 毛主席与陕北群众形象造形准确, 人物表情生动, 栩栩如生, 人民群众心中的毛主席形象跃然纸上。刘文西年轻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 , 有着长期、系统、扎实的素描造型功底, 对于西方绘画有着深入且独到的认识与见解, 在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 (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 时, 师从潘天寿, 对于中国画的传统、精神到笔墨语言都有较深入研究, 且刘文西教授主动学习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点, 应用于中国画创作中, 所以他的作品能融汇传统笔墨和西方造形于一体。
在“长安画派”和“黄土画派”的诸多山水画家中, 赵望云与崔振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他们都有受到黄宾虹山水画艺术的影响, 都注重写生, 都创作了大量描绘大西北的山水画作品。
赵望云艺术哲学更多的受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 作品多关注人民大众, 反应生活, 尤其是抗战时期作品多反应农民疾苦, 反应当时农村底层人民破产的悲惨生活。赵望云的艺术创作以大西北文化特质为传统, 注重写生, 其山水画作品中常出现人民劳动的场景, 这是其区别于传统山水画艺术的重要方面, 时代特征明显。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创作的《事农图》《延河畔上建设忙》在其诸多作品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分别反应解放前人民的悲惨生活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变化, 笔法简练, 带有写生的痕迹, 设色雅俗共赏, 画面气息质朴、醇厚, 自然、天真的美学特征主导着画面, 不拘泥于所谓的“古法”, 更多的是遵循其本心, 笔随心动。笔法圆润饱满, 锋芒内敛, 是其性格在作品中的反应, 多留白, 画面效果清新、淡雅, 有新文人画的气息。
崔振宽继承黄宾虹语汇, 早期受到赵望云山水画艺术的影响。之后, 艺术风格逐渐转变、成熟, 创造出以点线结构为主, 用线性体系和符号性风格表现黄土高原与西北景观的独特画法, 作品形成了构图饱满, 笔画繁密, 强调平面结构, 减弱空间纵深的风格特点, 画面带有装饰意味, 沉稳厚重, 西北气息浓郁, 往往带有神秘的画面意趣。善用焦墨, 书法用笔。《秦岭残雪》《草原之夜》是其独特艺术风格的代表。
最后从康师尧与江文湛的作品谈“长安画派”与“黄土画派”花鸟画的风格差异。总体来说, 两者艺术风格的差异性特点与上面谈到的山水画差异性有相似之处。
康师尧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美学思想, 常用“四君子"题材, 以“山花如人”为创作理论, 作品风格清新、典雅, 意境悠远, 富有诗的灵韵。同时又紧随时代的发展, 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花鸟画作品及较完整的花鸟画艺术理论, 具有早期“新文人画”的风格特征。他的作品以精湛的技巧、高雅的格调、浪漫的意趣展示出令人怡悦的自然之美、生活之美。无论是传统题材的《秋意图》《芙蓉》《银星海棠》, 还是以玉米、稻禾等农作物作为表现对象而创作的《秋老朱红》《神州处处玉米香》《崔浪金涛》, 都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扩大了花鸟画的表现领域和内容, 使得大气磅礴的“长安画派”有了似水柔情的一面。
江文湛的花鸟画作品是浪漫、抽象的, 以线为主的造型特色, 结合点、面语言, 使得表现形式与画面内容完美结合, 营造出活泼生动的画面气氛, 区别于传统文人画的审美追求。其作品构图巧妙, 融入现代构成, 稍显滑稽、呆木、夸张的符号性鸟类形象是其作品一大特点, 属于典型的“拟人”表现手法, 一定程度上继承并发扬了康师尧“山花如人”的创作理念。坚持“艺术源于生活”的创新之路。
总之, “黄土画派”和“长安画派”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艺术流派。“长安画派”艺术家较早的走出了传统文人画的象牙塔,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深入生活, 从生活中汲取创作营养, 顺应时代潮流, 作品多反映新中国人民群众的方方面面, 表现轰轰烈烈人民革命与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洪流, 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作为后来者的“黄土画派”, 艺术风格继承并发扬了一些“长安画派”的优良传统, 同样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学习传统, 且更注重对世界艺术的学习, 吸收西方绘画的优良处, 结合中国传统美学思想, 重视创新与培养下一代, 是现代中国画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黄土画派”是由“黄土艺术研究会”衍生而来的, 得到了省内外诸多名家的支持与响应, 群众基础深厚, 一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且, “黄土画派”是建立在以西安美术学院为基础的学院式画派, 其主要代表画家任教或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科班出生的画家大多自小学习素描造型, 对于西方绘画的造型观学习较为全面、透彻, 所以其中国画作品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 有着西方绘画造型的特点, 这是“黄土画派”艺术风格区别于“长安画派”的一个重要表现。
注释
11.肖云儒.《论长安画派的艺术精神》.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2) .
22 .韩洪刚.《刘文西谈黄土画派》.美术报, 2011年5月21日第005版.
33 .叶坚.《长安画派的辩证艺术观》.西北美术, 1991 (03) .
异同研究 篇9
一、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概述
(一)导引术八段锦的概述
导引术八段锦起源于梁代,成型于宋朝。导引术八段锦是我国颇具盛名的导引术之一,也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并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的运动方法。导引术八段锦从起源流传至今,在我国养生领域、医学领域、传统体育领域等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导引术八段锦有坐势和立势之别,但是立势八段锦更为普及。导引术八段锦中的“八”字,是表示功法有很多因素,相互联系,“锦”则是表达功法的编排十分精细,也表示其功法就像丝绸般连绵不断,是一套完整的养生方法。其动作柔而不软,动静相兼神形结合,气寓其中刚柔相济。练习时无需任何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可以说老少皆宜。导引术八段锦的影响力不仅仅仅限于当今的中国,它在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因为导引术八段锦动作相对固定,节奏又相对统一,从而失去了一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又因为服装复古,不能满足现代审美的需要,所以对青年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习练导引术八段锦的群体还是以老年人居多。
(二)瑜伽的概述
瑜伽是诞生于印度,距今已有5000多年,是历史悠久的养生术。瑜伽虽然不是宗教,游离于任何宗教之外,但是它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到了古代印度佛教的重大影响。瑜伽指导人们利用自己的身心训练来了解自己,并且走向健康、心情愉悦的道路,所以它也是古印度的六大哲学体系之一,接近中国的“天人合一”。[6]“公元2世纪,印度的古圣贤帕斯坦珈利所著的《瑜伽经》中就有对瑜伽的准确定义:对心作用的控制。”[1]瑜伽根据练功目的可以分为养身瑜伽和心灵瑜伽两大类。当今世界,瑜伽非常流行,很多企业为了提高部门和部门、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团队能力和凝聚力,而统一进行瑜伽训练。企业长期进行瑜伽培训不仅仅可以使得办事效率大大提高,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气质。
二、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之养生同性
(一)心静平定
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的养生共性都在于平和心情。导引术八段锦要求习练者松静自然,心态平和,排除一切杂念。“松静自然”可以理解为解除心理和生理上的紧张状态;身形上要求关节和肌肉及脏腑都非常放松。《周身大用论》记述:“一要心性与意境;二要遍体气流行;三要喉头不能抛。”[7]以上古籍都可以看出导引术八段锦可以平和心情。瑜伽则是习练者在山林、湖海边,或是环境幽静的地方,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固定实体中(如树叶,花草,瀑布),同时掌控自己的呼吸,从而感受自己的心灵世界。
(二)心身和谐
中国古代养生名著《遵生八笺》中就说到,导引术八段锦是“子后午前做,造化合乾坤。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4]古人还提到,练功必须“遍身合总行之,要依次序,不可缺,不可乱”。[5]瑜伽的习练是在配合呼吸、集中意念,在固定动作下停滞片刻,从而身心合一,并且让身心平衡发展。同时心情也会保持愉悦,心态也会保持平静。坚持不懈地习练导引术八段锦或者瑜伽,都可以帮助人保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三)调养身体,防治疾病
从古至今人们都希望练习武术来强身健体。国内外长年研究表明,习练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确实可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年轻人可以通过练习导引术八段锦来提升气质,老年人可以通过练习导引术八段锦来锻炼身体和增强关节灵活性等。研究表明,练习导引术八段锦和瑜伽的确可以起到提升气质和养生的作用。导引术八段锦调养身体的功能在其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调理脾胃,里三焦,去心火,固肾腰”等。同时,导引术八段锦大部分的动作虽然位移不大,但是步型较低,对其腿部力量的要求相对较高。长期练习导引术八段锦可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下肢肌肉的力量,加强血液的循环,增强脏器功能,调节内分泌,有利于身体健康。瑜伽训练因为常常深度体前屈,使得腹部紧收,从而达到了治疗身体关节伤病的作用。长期训练不但可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还能够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有利身体内的“垃圾的排出”,刺激胃肠蠕动,提升人体消化和吸收能力,从而改善身体的健康。
三、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之养生异性
(一)养身观念存在差异
“瑜伽养身的道理是通过掌控自己的呼吸并配合身体姿态来刺激身体的生理组织,进而促进个体身心健康”。[2]而导引术八段锦则是从头到脚得到锻炼。比如第一节,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向上拉伸时可以让胸腔和腹腔内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五脏六腑,并且加速血液的循环、提高关节灵活程度、扩大活动范围、增强肺小泡吸氧量;第二节,左右开弓似射雕,通过双臂左右拉伸自己肩关节和弯曲自己的大小臂来活动自己的关节,使关节的灵活性得到一定的优化,同时,开弓使大腿因为接近水平而呈马步,使自己的腿部力量得到锻炼,常言道“老人先老腿”,如果下肢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那么无疑会减少老年人意外摔伤的可能性;第七节,背后七颠百病消,通过踮起脚尖,向下振压,产生振动,使自己五脏六腑跟随振动的频率产生一定的运动量,达到活动内脏器官的作用,因此成为内外兼修的完整养身功法。
(二)养身功效存在差异
瑜伽的三大功效:提高柔韧性;调节内分泌系统;调整心态。导引术八段锦有三大功效: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祛病延年;克敌御辱”。[2]导引术八段锦在练习时对腿部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且动作虚实明显,轻柔缓慢。由于导引术八段锦这独具特色的锻练方式,使八段锦非常注重腿部肌力的锻炼并使身体下肢具有稳定性和动态平衡性。而瑜伽在练习过程中主要注重动作的静态平衡性、协调性和柔韧性。故而,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的养身功效存在差异。
(三)冥想存在差异
瑜伽的冥想就是通过意念来感受实体的运动,控制气息在身体的流动,从而产生不同的“通力”。在冥想时大多采用莲花坐冥想功、一点凝视冥想功等等。冥想的作用就是让人少一点疲劳、兴奋、激动、愤怒等等,使人内心得到平和,从而预防、治疗病痛。通过冥想,使自己用“心”感受自己的身体,从而身心双修。导引术八段锦和瑜伽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导引术八段锦没有冥想。导引术八段锦是通过练拳,让自己身心放松;瑜伽则是通过练习和固定实体动作进行冥想,来使自己身心放松。
(四)技术特点不同
目前人们所练习的瑜伽绝大部分都是哈他瑜伽。哈他瑜伽的身体姿态练习是没有相对比较的,心理上也无需什么压力,习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正因为不用和别人进行对比且习练又从放松入静着手,所以能缓解自己的压力,放松自己身心,从而使瑜伽训练成为一种快乐的养生运动。但是习练首先要从入静开始,而后慢慢过渡到身体姿态练习。对四肢的运动没有过分的要求,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和能力进行就可以。最后再调整呼吸,排除一切心中的杂念。而导引术八段锦全套动作精练,运动量适度,且动作简单,不但容易记住还生动。其养身的原理主要是通过调节外形、呼吸和精神,来达到养身、养心的目的。在练习导引术八段锦时,呼吸与动作要协调配合,动作也要标准到位,使自己全身心地放松,从而达到养身和养心的目的。导引术八段锦全套动作精练,运动量适度,是典型的有氧运动。
导引术八段锦动作较为简单,且身体位移极少,其动作平稳缓慢,不容易受伤。瑜伽动作多且身体姿态变化较大,对身体柔韧素质要求也较高,不容易掌握,也容易受伤。对练习的环境要求相对也较为苛刻。
四、结论
长期练习导引术八段锦与瑜伽都可以起到养生的功效。只是它们练习的方法方式存在差异,所以它们在改进身体健康等方面有了彼此之区别。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功法,才能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不加以区分,则可能效果会适得其反。总体来说,导引术八段锦比瑜伽更适合改善青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提升个人气质,有利于增强老年人的腿部力量、提高身体的动态平衡能力和身体的新陈代谢等功效;瑜伽则比导引术八段锦更适合塑身、减肥、美容、增强柔韧性、身体协调性。导引术八段锦和瑜伽虽对人体都具有养生功效,但一定要有所了解后有针对性选地择练习项目。导引术八段锦对场地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有空间和场地都可以练习,相对于瑜伽而言也就更加容易普及和推广,但也因为八段锦在服装上不能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追求,并且动作又是统一固定的,导致没有创新性和趣味性。所以导引术八段锦在现代年轻人中的普及率上并没有瑜伽那么“吃香”,甚至有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有导引术八段锦这一著名养生功法。
参考文献
[1]焦慧.兰州市普通高校开设瑜伽课程的可行性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2,06.
[2][3]李旺华,高河永.太极拳与瑜伽的比较——兼论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战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05):43-46.
[4]孙洪霞.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初[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04):70-73.
[5]杨红光.“八段锦”源流及其文化内涵探[D].郑州大学,2011,06.
[6]郭兰,王鹏.论瑜伽健身[J].体育文化导刊,2010(09):23-26.
异同研究 篇10
一、研究队伍之比较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 研究队伍是由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构成。
古代没有专门的音乐研究机构, 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主要由音乐管理机构协调。
周代“春官”;秦、汉及其之后的“奉常” (“太常”) 、“乐府”;曹魏的“清商署”, 唐、宋、
元、明的“教坊”;唐代及之后的“梨园”;宋代的“大晟署”;清代的“南府”等。近现代民间逐渐出现一些行会性、学术性的组织, 也兼职研究相关音乐。如清末的“光裕社”;本世纪2 0年代的“大同乐会”、“国乐改进社”等。
2 0世纪前, 基本没有专职的研究人员, 传统音乐的研究主要由乐人、乐官、或一般文人兼职。他们都有丰富的音乐实践阅历。如:远古的夔;先秦的孔子、公孙尼子、荀子、墨子、老子、两汉的京房、李延年、刘德、杜夔、桓谭、董仲舒;魏晋南北朝的钱乐之、何承天、嵇康、阮籍;隋唐的郑译、万宝常、祖孝孙、杜佑、白居易;宋代的周敦颐、沈括、张知白、房庶、陈旸、王灼、郑樵、朱熹、蔡元定、朱长文、张炎;元代的燕南之庵;明代的朱载堉、魏良辅、汤显祖;清代的李光地、凌延堪;近现代的王国维、杨宗稷等等。
在比较音乐学的研究中, 最早指的是非西方音乐与西方音乐的比较研究。究其源, 可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而真正发展成独立学科, 则是在1 9世纪8 0年代之后。1 9世纪末至2 0世纪初, 比较音乐学在德国、美国和日本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 形成了所谓比较音乐学的中心。
在德国, 比较音乐学的主要学者有:奠基人施通普夫、亚伯拉罕、霍恩波斯特尔、赫尔左格、C萨克斯等等。德国学者专注于声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 力图揭示不同调律体制、音阶的乐器学原理, 根据“文化圈”理论去推到出许多思辩性的理论。
美国的学者在2 0世纪初, 当德国的比较音乐学研究已进入纯理性思考的阶段时, 美国的研究还处在实践和描述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有学者有:菲克斯、吉尔曼、弗朗西斯·登斯莫尔、海伦·罗伯茨、劳拉·波尔顿等。美国比较音乐学者, 以研究本国和美洲音乐为主。
同期, 日本在东西音乐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形成了学术群体。主要代表人物有:田边尚雄、岸边成雄、小泉文夫等。日本学者把比较音乐学及其后来的民族音乐学译为“音乐人类学”, 强调对人类文化的研究。上述三方面学者的共同之点是:都强调对人类文化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之差异
中国音乐传统研究方法中的资料来源, 往往是音乐实践经验的积累;历朝历代音乐机构的采风所获;前人论著资料和考古文物几个部分构成。案头工作主要分为梳理资料;分流归类;设定课题;专题研究 (拟定调查提纲、写作论文) 这几个部分。
而早期的比较研究音乐学主要是非欧洲音乐与欧洲音乐的比较研究, 其研究方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实地考察阶段
非欧洲音乐大多存活于民间、口头、用以比较研究的资料的收集只能实地考察。其考察不仅是录音, 还必须对文化体现者所具有的音乐意识、音乐用语、分类概念、分析概念进行采集, 弄清音乐跟其他各种艺术的联系及社会文化的背景。
2实验室工作
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记谱, 即音乐本身的记录, 要反复审听, 尽可能使用“音乐描写器”或“记谱仪”, 务必求其准确无误;
二是对音乐本体的逐项分析, 这种分析应包括织体、曲式、分句、旋律轮廓、终止式、旋律型、调式、调性、音阶、核心音、框子结构、节奏型、速度、力度和乐器的形制、定律、音区、音域、音色、音质、运律轨迹、演奏技法等等方面。
三是田野工作所收集的有关音乐资料 (含背景材料) 的整理与分析, 这种整理与分析应包括概念行为 (音乐史什么、音乐的意义、社会作用、与各种艺术的联系) 、学习行为 (承传方式、传统继承、唱音口诀、记谱或记忆办法、流派及传习制度) 、社会行为 (音乐家和乐器制造者的社会地位和作用、音乐的社会化、文化组织) 、身体行为 (演奏演唱时的口、手、脚等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
3案头工作
实验室工作中对音乐的内部构造 (音) 和外部构造 (背景) 进行逐项分析后, 即可以人类共同体 (村庄) 、地方、民族、国家为单位, 按实验室工作的第二、第三方面的分析逐项进行比较研究, 从而结论。
三、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及目的之比较
中国音乐传统的研究对象包括有民间音乐、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及新音乐。研究范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国传统音乐形态学、 (二)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 (三) 中国传统音乐史学、 (四) 中国传统音乐乐种学、 (五)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 (六) 中国传统音乐乐器学、 (七) 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等。
而比较音乐学的名称是进入2 0世纪后首先在德国开始使用的, 英文为“Comparative Musicology”, 其实比较研究的方法用于非欧洲音乐研究最早在1 7世纪就开始了, 但是这一学科的建立是以1 8 8 5年阿德勒的《音乐学的范畴、方法和目的》和亚历山大约翰·艾利斯的《各民族的音阶》为标志的。其研究对象是欧洲以外的种族、民族的音乐文化, 正如萨克斯所定义的异国文化的音乐。至1 9世纪6 0—7 0年代, 民族学作为一门科学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兴起, Enthnology一词1830年首先由法国人让·雅克·昂佩勒提出, 3 0-7 0年代民族学、人类学学会先后在法、美、英、德和意大利建立起来。比较音乐学则是在民族音乐学进入8 0—9 0年代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时应运而生的。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异国音乐文化是相对于当时殖民者的主体文化而言的, 也是相对于起初参与比较音乐学研究的这些欧洲学者自身的文化体系而言的。相对于其原本欧洲音乐文化知识体系的未知领域就成了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 异国音乐文化=非欧洲音乐文化, 即形成了欧洲文化特别是欧洲城市艺术音乐文化相对于非欧洲音乐文化的比较研究。实质上是一种以欧洲整体作为一个中心以欧洲大民族为立场而进行的研究。
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 整个人类文化研究的进步和不同种族的非欧洲国家的学者对比较音乐学研究的参与, 比较音乐学的研究环境和立场出现了变化和拓展, 其研究方向和对象也出现了扩大和性质的变化, 最初的比较音乐学的名称被民族音乐学所代替。
综上所述,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法的传统模式, 简言之是指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以乐官、文人、乐人为主的研究模式。他们虽然也注意了采风、也有不少是音乐实践经验的总结, 但更多的是从文献到文献, 加之实际音响的缺乏、记谱法的特殊, 因而其成果 (除乐律学外) , 多是对音乐外部结构和风格特征的描述, 仍然还是文献。而比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上就更注重实地考察及第一手音乐材料的获取, 有助于人们从音乐本体、音乐内部形态更好的进行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更加系统, 详细, 此研究方法的引入从而也开启了中西方音乐比较研究的大门。▲
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 人民音乐出版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 人民音乐出版社
对比异同整体提升 篇11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这一点是否引起一线教师应有的重视呢?我们在对三所学校五、六年级35位语文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23%的教师明确第三学段的阅读重点是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近70%的教师认为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是“怎么写”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尝试着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进行“对比阅读”,即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帮助学生看到差异和共同点,把握文本的特征。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比较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从一篇课文的学习发展到两篇文本,打破了“教课文”的局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对比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怎么写”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如何在第三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对比阅读”呢?
一、相似题材的对比阅读——同中求异
人教版的课文多以专题的形式出现。不少课文之间都既有相同的“共性”,又具有相对的“个性”。通过比较来了解它们的异同,对于整体把握教材、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以儿童的视角,充满童趣的笔触,用几件具体事例表达了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与此相对应的,五年级上册中的《松鼠》一文,则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课堂上,我们把这两篇课文作为对比阅读的教材。
师:《跑进家来的松鼠》向我们描述了一只可爱的、灵活的松鼠。其实,五年级的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也是描写松鼠的。
生:布封的《松鼠》。
师:请拿出这两篇课文。比较一下,这两篇课文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一边比较,一边填写这张思维导图。
师:看看这张图,相同的部分应该填写在哪里?不同的部分应该填写在哪里?
生:相同部分应该填写在当中重合的部分,不同部分填写在余下的地方。这是我们在科学课里教过的思维图。
师:明确怎么填了?请先快速默读课文,自己想一想这两篇文章的异同。一会儿四人小组讨论填写。1号、2号同学总结,3号同学填写,4号同学汇报。
(学生认真阅读,合作填写)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请每组的4号同学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认为,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是都是写松鼠的。《跑进家来的松鼠》是写小松鼠和人的事情,《松鼠》是说明文。
师:我发现这组概括得很简洁。他们认为的共同点是两篇课文的写作对象是相同的。对于他们完成的思维图,还有没有补充?
生:我们小组发现,《松鼠》中在介绍松鼠的习性时,用一个小节来介绍松鼠是怎么搭出干净又暖和的窝;而这搭窝的习性在《跑进家来的松鼠》中,是松鼠偷了哥哥的手套和奶奶的头巾来垫窝的事。
生:《跑进家来的松鼠》用了小松鼠贮存冬粮、晾晒蘑菇、垫窝三件具体的事来描写小松鼠的可爱。
生:《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师:还记得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吗?
生:比一般的说明文要有趣生动,多用比喻、拟人的方法。
师:请你们把这些内容补充到思维图中。
师:刚才,我们总结了这两篇课文的异同。原来,同样的写作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可以用说明文的形式来介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惯,也可以写和小动物相处的具体的事例,同样都能写出小动物的特点。现在,请各小组修正自己的思维导图。
对比阅读由于引进了两篇阅读文本,原本碎片化的阅读开始向整体性、结构性的文本阅读转化。简单的思维导图的呈现,帮助学生清楚两篇文章的异同。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同样的写作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写,同样都能写出小松鼠的灵活和可爱。这样的发现,也为学生的习作打开了一个新天地。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似题材文本的对比阅读最为常见。人教版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是按一定的主题编排,单元内课文具有相似性。如六年级下册的外国名篇名著单元,就可以安排《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对比阅读,比较作者在表现儿童悲惨命运时,用了哪些不同的表达方法。第三学段的文本中还安排有阅读链接。如六年级下册中的《北京的春节》一课后就有阅读链接——梁实秋《过年》和斯妤《除夕》的节选。这些“一事多写”的文本若能进行对比阅读,能帮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对同一件事不同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对比阅读是培养发散性求异思维的绝好方法。
二、不同题材的对比阅读——异中求同
“异中求同”是指通过辨别、筛选,揭开不同题材的文本的表象,找寻它们共同的特征。它培养的是学生收敛性的求同思维,目的在于找寻两篇不同题材的文本在内容或形式上的共同点,从而迅速掌握同类知识的规律。
从第二学段的《太阳》开始就出现了说明文。此后,在每一册语文书中都安排了一篇或一单元的知识性比较强的科普性说明文。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就安排了一组说明文。在学习了《新型玻璃》之后,我们安排了选读课文——说明文《太空“清洁工”》,将这两篇文本进行对比阅读,旨在引导学生发现说明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师:刚才,我们列出了这两篇文章的结构图。请大家仔细看看这两张结构图,你们发现科普说明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说明文为了说明某一种事物,会从几个方面说得很明白。《新型玻璃》给我们介绍了四种不同功能的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太空“清洁工”》是按三个部分来介绍太空清洁工的。
师:是啊,科普说明文的条理都很清楚,让读者能很明确地了解要说明的对象有哪些特征。那么,说明文在语言表达上又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中的具体语句来说说。我们可以采用四人小组的形式来学习。请每组的4号同学汇报。
生:我们小组发现,说明文会用上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我们在《新型玻璃》里找到这一句: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在《太空“清洁工”》里找到这一句:太空“清洁工”的质量只有6千克,制造和发射的全部费用不到100万美元。
师: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准确。
生:我们小组发现,说明文的语言很有趣,会用上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新型玻璃》里说:“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太空“清洁工”》里说:“一旦看到太空垃圾,它就立刻靠过去,然后紧紧抓住那个‘捣蛋鬼’。”读着觉得很有趣。
师: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得说明文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了。
五上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文和说明方法并不陌生。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两篇说明文的结构图后,指导学生发现说明文在行文表达上的特点——条理清楚。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发现说明文语言上的特点——语言准确、生动有趣。
“异中求同”的比较阅读的方法还可以从语言角度、表达方法的角度对两篇不同主题的文章作专题总结。如六年级上册中的《穷人》就可以和《我的战友邱少云》从心理活动描写的角度作对比阅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三、同篇文章的对比阅读——比较侧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第一次把“教科书编者”放入阅读教学的“对话者”之中。因为教科书的编排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接受能力,更要考虑单元主题和篇幅长短。因此,每篇文章被选入教科书后,都会有适当的改动或增减,以呈现出独特的教学价值。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中的略读课文《桂花雨》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作品,无独有偶,这篇教材也被选入了苏教版教材。这两篇文章虽然同出自琦君的散文《故乡的桂花雨》,但经过不同版本教科书的改编,两篇文章各有侧重。这样的文本也可以作为比较阅读的材料。
师:其实,《桂花雨》这篇文章不仅我们这册教材里有,在苏教版教材中也有。请大家细细读读这两篇文章。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吧!
生:我发现,苏教版《桂花雨》中描写“摇桂花”的段落写得比我们课文中的详细多了,我感受到了作者童年“摇桂花”的快乐。
生:我发现,我们书里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是苏教版《桂花雨》中没有的。
师:大家仔细看看,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母亲在台风来之前担心桂花被吹落。
生:母亲还唠叨着要把桂花送给邻居。
师:这篇课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都在写桂花的香气,而第三自然段却是作者回忆小时候母亲在台风来之前担心桂花被吹落,还唠叨着要把桂花送给邻居。这样的写法叫“插叙”。
师:这段插叙,为什么苏教版的《桂花雨》中没有写呢?
生:苏教版教材中的《桂花雨》重点写童年摇桂花的快乐,这个和母亲的担心和唠叨没有太大的关系。
师:是啊!人教版教材中的《桂花雨》表现的是思乡的主题,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桂花树下浓浓的乡情香。而苏教版里的《桂花雨》突出的是童年的快乐。同样的一篇《桂花雨》,根据表达主题的不同,文章的侧重点就有所不同。
同一篇文章,由于教材单元主题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教科书编者对文本的改编,为学生平时作文如何选材做了很好的范例。人教版第三学段的课文有很多是名家名篇。这些名家名篇的作品在选入教材的时候,都经过教科书编者精心的改编。我们也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等方法来学习、比较教科书编者改编的侧重,领会选材对表现中心的重要性,为学生作文如何选材打开思路。
需要注意的是,比较阅读不同于以丰富阅读体验为目的的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辅助方法之一,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对比文本,或者比较阅读与其他方法相比并没有优势,我们不建议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为了比较而比较,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实效。
异同研究 篇12
对于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研究, 我们并不陌生。高霞 (2002) 发表《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探讨——第二语言习得和母语习得的异同》, 李哲 (2000) 发表的《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比较研究》, 还有贾冠杰、王跃洪、张冬梅 (1999) 发表的《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的异同》, 虽然他们的研究角度不同, 但都是对两种语言进行习得过程上的比较。而本研究是对40名正在接受第三语言习得的本科生所进行的, 具有其独特之处。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对延边大学朝鲜语系大二学生以及外国语学院日本语系大二学生 (汉族) 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 观察他们的第二语言 (也就是英语) 习得过程。
三、问卷设计
此问卷共25道题, 1~5题是受试者的个人信息 (自然情况) , 6~25题是对受试者的问卷调查。其中, 在受试者的个人信息中, 我们研究组分别询问受试者第一次学习英语的时间、地点 (分为学校、培训班和家教) , 是否有过中断, 若有, 是在何时, 以及他们对自己英语和三语的水平的自估。在问卷调查中, 我们把6~25题分为九类:第一类:6~7题, 考察的是受试者能无意识地用英语做简单的打招呼和自我介绍的时间;第二类:8题, 考察的是老师什么时候开始用英语授课;第三类:9~11题, 考察的是受试者对课堂用语的听解与反馈的时间;第四类:13~14题, 考察的是受试者用英语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的时间;第五类:15~16题, 考察的是受试者用英语询问和回答时间;第六类:17~18题, 考察的是受试者用英语询问和回答地点方位;第七类:19~20题, 考察的是英语学习者用英语表达数字的时间;第八类:21~23题, 考察的是受试者自如地用英语表达歉意、感谢和惊讶之情的时间;第九类:24~25题, 考察的是用英语帮助自己和他人的时间。时间具体分为四类: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
四、研究过程与讨论
此研究历经两三个月, 研究成员共7人。首先, 经过反复更新, 我们确定了此研究目的 (上面已涉及) , 并粗略地编写出了一些调查试题。在此过程中, 我们进入了很多误区。比如, 研究目的的模糊, 未能把握其论点;对研究对象没有很快达成共识;对整个研究手段提出疑惑 (靠回忆, 总感觉不科学) ;对问卷题型的不确切, 这些都一再阻碍了我们的研究。好在导师的帮助以及合作的共同努力, 我们不断地攻克解决这些问题。在问卷调查题型设计方面, 我们经过不断修正最终选择了这25道题。
我们首先把这40份问卷分成两组 (第一次学习英语的时间:小学还是初中。其中, 小学27人, 初中13人) ;然后, 再对这两组细分, 以学习地点为基准, 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第一次在学校学习的受试者有20人, 培训班有5人, 家教有2人;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全部都是在学校开始学习的, 共13人。
可以看出, 在小学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数占大多数, 百分比为67.5%, 其中, 在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而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受试者全部都是从学校开始的, 所以小学和初中在学校开始学习英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2.5%。因此, 学校是大多数人英语学习的起始地。
然后, 我们对这四类受试者 (小学开始学习英语:1.在学校;2.在培训班;3.在家教;4.初中开始学习英语:在学校) 进行逐一分析。
五、研究意义
此项研究的真正目的在于找出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差异, 并且不同程度地受到第三语言的影响。这些数据初步表明, 二语习得不同于一语习得, 由于大脑习得机制的作用一语习得在临界期是很容易的, 而二语习得是在机制已经被激活的情况下去填充新的语言, 困难很大。二语习得在顺序上是先易后难, 基本在小学四五年级开始接触, 到了初中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出自己想说的句子, 因为学习者主要使用二语的场所是在课堂, 所以课堂用语很快就能够习得内化, 而逐渐接触到了交际用语, 他们在生活中很少有这样的语境, 所以不易习得。在机制无法激活的情况下, 环境也受到了局限, 这些就使得交际用语的习得更是难上加难。像24、25题受试者几乎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到。
此调查针对具有三种语言习得经历的受试者, 体现出它与众不同的价值;但是, 也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测试的阶段比较笼统 (初中应细分) , 而且我们只是知道了大概的习得阶段, 未能触及到习得的时间段, 所有这些问题, 会在以后的研究中尽量避免。
摘要:心理语言学是以语言习得和使用的心理过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研究的是人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在面向过程的心理语言学中, 我们主要采取实验方法来进行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从课堂用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用语出发, 观察受试者的第二语言创造能力 (具体说, 学到什么程度能用第二语言说出未学过的句子) , 并由此探究第二语言与第一语言习得过程中的异同点, 进一步了解语言与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习得,异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戴曼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理论建设问题.当代语言学, 1997, 第4期.[1]戴曼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理论建设问题.当代语言学, 1997, 第4期.
[2]高霞.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探讨——第二语言习得和母语习得的异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 第3期.[2]高霞.第二语言习得的特性探讨——第二语言习得和母语习得的异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 第3期.
[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3]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