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异同(精选12篇)
发展异同 篇1
护理的产生和发展, 与社会历史文化和健康是密切相关的。从文化史的角度, 中国与西方不同文化的特点是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 因此中西医护理文化也有交融与不同。
1 中西方护理发展史的比较
1.1 同一性
(1) 护理的发展历史悠久, 从人类产生即产生了护理。 (2) 最早的护理源于医学, 医护不分。 (3) 在与大自然搏斗中, 本能自我保护总结的基本护理知识如包扎、止血、饮食调护等大致相似。 (4) 宗教、巫术、迷信思想参与了护理的发展早期。且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摒弃, 医护作为医类与迷信分开。 (5) 随着社会及医学的发展, 护理内容和观念逐步发展深化并成为一门与医学并立的独立专业。
1.2 不同点
(1) 起源的文化不同。中医护理起源于中医文化, 西医护理起源于西方文化。文化的不同, 决定了中西医护理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2) 宗教信仰在西医护理发展中的作用甚大。西方最初的护理工作开始于宗教医院, 且不同宗教之间的斗争, 对护理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宗教中宣扬的“博爱”“牺牲”思想对以人为本的护理质量的提高, 也起到了指导作用。而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淡薄的国家, 护理的发展源于中医文化。 (3) 最初的护理工作者身份不同。西医最早的护理工作由修道院的修女担任[1], 而中医的护理长期处于医护不分的状态, 所以最初的护理内容也由中医人士担任。 (4) 中国护理的发展由于鸦片战争、列强入侵等特殊的历史背景, 使护理除了中医护理, 还有西医护理的成分, 且西医护理对现代中国护理的影响深远, 所以在此基础上, 中国产生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5) 中医护理由于长期附属于中医, 其成为一门独立专业的发展速度及进程均慢于西方护理。且中国西医护理的发展也是在西方护理的基础上的, 所以护理的发展进程落后于西方护理。 (6) 由于清朝的自我封闭, 所以中医护理的推广应用范围远远落后于西医护理, 这还与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中, 西医比重占有很大比例有关[2]。
2 中西医护理内容的比较
2.1 同一性
2.1.1 护理整体性的同一
中医整体性指五脏六腑, 经脉阴阳的整体性;强调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3], 由多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的过程。与现代护理中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的统一“整体性”不谋而合。
2.1.2 护理程序的同一
中医护理程序分为四诊 (望闻问切) 、辩证、施护、评价。要求护士应用“四诊”及各种方法全面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症状、体征、应用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等方法, 确定其发病的原因、部位、性质, 找出通过护理手段和方法能解决的问题,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进行临床实施, 并根据效果, 随时修订补充, 体现了病人在疾病不同阶段, 出现不同的证候时得到相应的护理, 具有决策、反馈、动态的功能[4], 西医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评估病人的需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排列诊断次序, 制定预期目标, 采取的护理措施及设定评价标准。可见中西医护理程序基本一致。
2.2 不同点
2.2.1 内容不同
中医护理操作的内容源于中医及民间经验, 重在宏观及整体治疗, 多为物理疗法如针灸、拔罐、刮痧、熏洗、敷贴药、推拿等非侵入性操作多见, 无菌观念相对薄弱。西医护理内容源于现代医学, 重在微观及局部治疗。主要包括注射、输血输液、标本采集、吸痰、鼻饲、导尿、T管引流护理等, 侵入性操作多见, 无菌观念要求严格。
2.2.2 特点不同
中医护理讲究辨证施护, 重在阴阳五行, 五脏六腑的协调, 重在治本。西医护理针对具体的病变部位, 重在治标。如护理口舌糜烂生疮的病人, 中医护理除观察发现除局部病变外, 同时还要观察是否有心胸烦闷、小便短赤等心火亢盛、心火下移小肠之证。因为心开窍于舌,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火亢盛, 上移于小肠, 小肠主液, 易引起小肠热而出现心胸烦热, 小便短赤。治疗时应用清心泻小肠之火的方法。护理时在口舌糜烂局部用药, 同时劝导病人要心情愉快, 禁食辛辣、煎炸食品, 宜食清淡泻火之食物, 如绿豆汤、苦瓜等凉性食物及新鲜蔬菜和水果, 以通过泻小肠之火而清心火, 使口舌糜烂好转, 达到表里同护同治目的。而西医护理一般只观察口腔局部病变, 局部用药[2]。
2.2.3 基本概念不同
中医护理的基本概念源于中医, 主要包括:阴阳、无有、五行、经络。以此为指导进行“辨证”贯穿中医护理工作的始终, 所谓“同病异护, 异病同护”。可见中医护理护理的着眼点在证, 而不是病。西医护理的基本概念是人、环境、健康、护理, 强调健康疾病与环境的关系, 对疾病症状采取的整体护理, 着眼点在病。
2.2.4 搜集资料的方法
中医护理有中医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 而西医护理通过交谈法、观察法、身体评估、查阅文献等。中医从宏观外在的观察, 脉象、经验等来诊断疾病, 西医从微观的细胞、分子水平, 借助高科技的医学仪器来诊断疾病[5]。
2.2.5 诊断的名称不同
中医辨证即护理诊断, 名称由3个方面的内容组成, 即病因、证候属性、主症, 如饮食不洁致脾胃湿热吐泻;当病因不确切或为诱因时, 则用“证候属性、主证与某某有关”的顺序, 如脾虚腹泻与情志抑郁有关;而西医护理诊断包括诊断名称、定义、诊断标准、相关因素。如:腹泻:与饮食不洁有关。
2.2.6 中医护理更注重养生保健及疾病预防
中医学的养生保健及“治未病”的理念对中医护理起到了深远影响[4]。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从病人的生活起居、情志、饮食调理、功能锻炼、服药等方面入手, 注重疾病的预防及保健。气功、八段锦、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方式及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开发出的食疗方法, 可以祛病健身、调节免疫机制和延缓衰老, 使中医护理在健康教育方面更具有优势。例如:脾肾阳虚水肿病人的辨证施护原则:卧床静养保暖忌风;忌惊恐忧思;饮食宜热宜软、忌生冷咸寒;中药宜浓煎温服等等。而西医对水肿的护理, 低盐饮食, 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利尿剂。
3 小结
中国同西方护理的发展史及中西医护理的内容因社会历史发展背景及宗教信仰不同而不同。但是, 护理最终的目标都是为解决人的健康问题为目标, 中西医护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在本质上是不相冲突的, 从内容上可以看出, 中西医护理可以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关键词:中医护理,现代护理,护理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传斌.中华博医会初期的教会医疗事业[J].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 23 (1) :34-38.
[2]李志雄.整体观指导下的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理论浅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25) :34-38.
[3]王雁.重视中医护理在现代护理学中的应用[J].医学创新研究, 2006, 7 (3) :84-85.
[4]刘小敏.中西医护理的异同[J].实用临床医学, 2005, 6 (11) :181-182.
[5]陈佩仪.试论中西文化对护理学影响的差异[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7 (24) :338-340.
发展异同 篇2
法学院 社会工作091班赵泽斌
一、《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简述
社区服务业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社会服务业。社区服务业是在政府倡导下,为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求,以街道、镇和居委会的社区组织为依托,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由社区福利服务业、便民利民服务业和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业组成,是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社区服务业具有福利性、群众性、服务性、区域性四大特点。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为主要内容,发展社区服务实体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社区服务业格局。
统筹规划社区服务业。大力扶持社区服务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多方筹集社区服务业发展资金。建立合理的社区服务业价格体系。建立充满活力的社区服务业运行机制。加强社区服务行业管理。各级民政部门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制定发展社区服务业的规划和政策,实行行业宏观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和提供服务。
二、《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意见》简述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会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质量的过程。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工作,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推动城市社区建设,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拓展社区服务,在大中城市,要重点抓好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民社区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发展社区卫生,要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发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建设。繁荣社区文化,积极开展社区文化事业,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美化社区环境,要大力整治社区环境,要净化、绿化、美化社区。加强社区治安,建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网
络,有条件的地方,要根据社区规模的调整。因地制宜地确定城市社区建设发展的内容。加强城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制定规划,加强领导,形成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整休合力。
三、《关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和《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意见》的相同点
1、总体目的相同:两者都是以社区为依托,解决社区存在问题,进而解决社会问题。
2、指导思想相同: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结合全国各省市各地区的实际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实施。
3、成果意义相同:通过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社区工作中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关于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和《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意见》的不同点
1、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不同:前者实施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社区服务业全面、快速地发展。此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第三产业急需发展,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初步建立急需完善。
后者实施时,是1999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已现雏形,包括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在内的城市基层社会结构面临改革和调整的任务,社区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十分重要,社区服务的要求非常迫切。
2、政策的服务对象不同:前者表现为总体概括性文件,对于当时刚刚兴起的社区服务业进行摸索,来满足社会成员多种需求,以街道、镇和居委会的社区组织为依托,其具有社会福利性的居民服务业。后者服务对象更为明确,主要针对城市的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3、政策落实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表现为如何解决社区服务业建设的资金来源,以及运行机制的管理统筹;后者主要表现为社区建设面向不同弱势群体,不仅局限资金福利保障,而且涉及卫生保护、美化环境、文化建设、安全维护等方面。
“异同瞬间”大家谈 篇3
熟能生巧
北京新华社 胡越
《大众摄影》第5期登载了三幅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的精彩照片。它们表现的是同一场比赛,同样的人物和同一个动作的同一瞬间,而且分别在不同的摄影比赛中获了奖,唯一的不同是由于拍摄的角度缘故,在构图和人物表现上有所差异。
一幅优秀的体育摄影作品,除了构图、光线、结像、影调、色彩、层次等拍摄技术的一般要求以外,在内容表现上还应具备三个要素:
1、关键或重大的比赛活动;
2、以代表性人物为画面主体;
3、抓住了表现主体人物特色的形态或神情,或者反映决定胜负之举的精彩瞬间。
这三幅照片反映的都是本世纪最后一场重要的国际体育大赛——世界杯足球赛,而法国队同巴西队之役又是这次大赛的冠军争夺战。法国队门将巴特兹是大赛评选最佳阵容中的守门员,罗纳尔多是全球瞩目的世界足球先生,均为赛场上的耀眼明星。巴特兹飞身扑球,正好表现了他机智勇猛、身手不凡;罗纳尔多的被动、狼狈,恰是他这次失常表现的典型写照。三位作者不约而同地拍到了包含这三方面要素的画面,堪称异曲同工。
竞技体育拍摄时必须运作七步工序,即位置角度、镜头选用、曝光组合、景深控制、取景构图、焦距测定、瞬间抓取,都要恰到好处。其中,前四步工序都可在事前完成,后三项只能跟着赛情发展、人物位置和动作、神态的变化而随时调整,由于这些变化是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出现的,就要求这三步工序必须在快速的前提下准确、果断、有预见性地进行,既有先后,又不允许间断。具体来说,就是在进行构图取景的同时进行焦距测定;在焦距测定的过程中待机捕捉,预感将要出现的精彩瞬间。三步工序几乎是一气呵成。如果有一步操作失误,势必满盘皆输。估计这三位作者都是熟知足球比赛的规律,又对取景——测距——抓拍三步工序的操作得心应手,才惊人相似地拍下了这个难能可贵的瞬间。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练就以最快的速度准确无误地完成这三道操作工序,只能通过长期的磨练,既没有捷径,也不能靠运气。“熟能生巧”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瞬间精彩 尽在掌握
辽宁瓦房店 崔尚茂
如果对这三幅作品排名次的话,我以为西蒙·布鲁迪的作品当列首位,赵彤杰的作品次之,而德国拉尔夫·施托克霍夫的作品只能居末位。
体育摄影难就难在机遇与把握上。所谓机遇,即拍摄者能有机会遇上精彩的场面。为此,需要拍摄者身在赛场,双眼像扫描仪一样,分析情况。因为何时出现精彩场面事先谁也不知道,稍一走神,精彩画面即会擦肩而过,造成“一走眼成千古恨”,所谓把握,则是一个摄影者综合素质的凸现。这其中包括构图、用光,对器材的选择、掌握和运用(如相机、镜头、对焦、曝光等)、拍摄角度的选择等等,特别是按快门的时间把握最为重要。因为现代高档专业机都具有连拍功能,即使如此,稍有迟疑,几秒钟一个胶卷拍完了,也不一定能出一张精彩的作品。所以,从这种意义上看,把握远远重于机遇。也就是说,面对同样的精彩瞬间即所谓的机遇,并不是人人都能拍出好作品的。◆
运气(位置、角度、瞬间)
广东茂名 彭永强
本人特意描出三位大家的作品,从而可以看到拍摄位置角度都把握得很好。但若经过细心比较分析,本人还是认为西蒙的那幅应是最好的(要不是近期我们在南联盟使馆受到美国导弹攻击,可能对它印象还会好些)。
从白描图像分析,西蒙·布鲁迪拍摄时位置、角度及抢拍瞬间把握得十分好,相当有功力。三位运动员的姿态及神态都捕捉的很美很准,画面空间分布也理想。而其它两位大家的作品构图上略显得仓促及散乱。
就色彩而言,西蒙·布鲁迪的效果也最理想(不知是不是他运气好,还是早有准备,背景虚化的很好,两个足球名将很突出,一黑一黄的球衣被强调出来了)。◆
斩蛇不断重磨剑
北京 吴超英
当我仔细欣赏这三幅照片的时候心里真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在影友们的议论中,有人谈到体育摄影的“运气”,有人还说了许多“假如”。但我觉得,如果体育摄影(包括其他题材的摄影)有运气一说的话,那么,为什么运气总在别人一边?如果那些“假如”在事先都被我们考虑周全的话,结果会是怎样?影友们笑我:那不可能。我却不理解:为什么外国记者在同一场地同一瞬间却“抓住”了又“拍好”了呢?影友们笑我:你没有身临其境,简直是在走极端。我说,大多数影友,因为没有记者证,在拍片中所遭遇的不平等还少吗?有谁因此而抱怨评委们没有考虑自己的业余身份呢?走向极端难道不就是走向顶峰吗?
所有摄影人大概都知道,只有拍出好照片才是“硬道理”,没有好片子,任你有千万条理由都无济于事。影赛的评委“不相信眼泪”!回想我们在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上,多年空手而归,总是有人说“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评委的偏见”“我们没有条件亲临现场”等等。但当命运把中国记者推到现场时,同场竞技,我们又总是差一点点。试想,海湾战争时,我们的记者在那里!波黑战争时,我们的记者在那里!俄罗斯动乱和东欧巨变时,我们也有记者在那里!包括这一次,赵先生也在那里,但是在我们的记忆里,给我们确有强烈震撼的照片有几张?使我们难以忘怀的照片又有几张?尽管那些记者后来又是出书又是出画册的,但不久照片都归于沉寂。为什么?个中原因,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古语说:“斩蛇不断重磨剑”。这支剑不是我们手中的器材,现在我们的记者们已经装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摄影器材,我们要磨的剑是头脑、是心、是意志!卡帕的那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但什么叫做“近”,我想不单是指记者与被摄者的身体距离,还应包括心理距离。◆
略胜一筹
湖北潜江 李柱安
一幅体育题材的摄影佳作,一般要有三个要素:一是精彩动人的瞬间;二是拍的重要赛事及参与的著名运动员;三是严谨生动的构图和鲜明饱和的色彩。三个条件因素合而为一,无疑是一幅上乘的体育摄影佳作。
《大众摄影》第五期《你说我说》专栏中刊登的《异同瞬间》中的三幅体育摄影作品都已达到了以上三点要求。从艺术感染力的角度来看,也是各有千秋。但要从竖片与横片的最佳效果来分析和比较,我觉得德国拉尔夫·施托克霍夫在98第十届国际奥委会体育摄影比赛彩色组获银镜头奖的作品略胜一筹。
首先这幅作品虚化了的白色足球网交待了双方运动员激战的地点是在足球门前的重要防区之内。这更加深化了这场激战的氛围;其二是法国门将巴特兹在“兵临城下”足球随时有可能破门而入的威胁下,不顾一切地严防死守,他全力御“敌”于门外的拼搏精神一目了然。而在足坛有着威名的战将(巴西国脚)罗纳尔多的长驱直入的进攻突然受阻,在一攻一守、两将相遇的混战中,精彩的双人腾空上下重叠,激烈拼搏动人的瞬间定格在画面之中。好象这精彩的瞬间是水到渠成,顺其自然而来。其三是右侧的一名黑人运动员带着惊恐的眼神飞跑过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好似天降援兵,他的臀部将飞起的足球阻挡在足球大门之外,挽救了危机。这三名运动员上下、左右瞬间的构成排列生动、活泼、惊险、严谨,使人读后想到的是构图干净利落,场面竞争激烈,是一幅震憾人心的精彩瞬间。加上背景是虚化了的数也数不清的观众,对这场攻与守的争夺战取到了现场渲染和烘托作用。摄影师能不失时机地抓拍到这一典型的瞬间,这真是难得珍贵的镜头。◆
试论成渝两地城乡统筹发展的异同 篇4
一、成渝两地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同背景
1. 二元经济结构显著
城乡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状况的测度可用二元对比系数来衡量。二元对比系数在理论上的最大值为1,通常总是低于1。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比系数通常在31%~45%之间,发达国家一般在52%~86%之间,中国的二元对比系数在16%~26%之间。重庆的二元对比系数在17%~22%之间。成都的二元对比系数15%-22%之间。
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成都、重庆城乡及农村居民的收入都在不断地增长,但两者的差距却也在不断地扩大。重庆2007年农村居民纯收入350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13715元;成都2006年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为6895元,而城镇居民的收入为12789元,差距很大。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城乡矛盾进一步突出,必须大力推进城乡统筹。
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重庆城乡恩格尔系数之差自1997年到2007年都没有低过10%,并且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到2007年差异度扩大到17.5%。成都的恩格尔系数到2000年后一直在11%-13之间徘徊。
二、成渝两地城乡统筹建设面临的不同背景
1. 范围
成都“试验区”建设是在一个市的范围展开,重庆“试验区”建设实际上是在一个省的范围展开。
2. 体制
重庆市具有更优越的体制优势,实验方案等直接上报和请示中央,成都市则是在省的领导下进行,各种方案需向省请示后转报中央,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和贯彻执行的效率。
3. 自然条件
成都市是大平原,有利于圈层推进的城市化进程;重庆市则以山城和丘陵为主,城市化进程更需要依托轴线推进。
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成都统计年鉴》
4.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从表中可知,(1)重庆市的总人口将近成都市总人口的3倍,且重庆的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2.90%,而成都的农村人口只占总人口的46.5%;(2)无论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还是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成都市都要比重庆市高,但是,成渝两地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比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大,且重庆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成都大。
三、成渝两地统筹城乡的不同战略思路
从上述对成渝两地城乡统筹的战略思路分析知,成都、重庆在地理特点、试验范围、体制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前者是要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后者要解决农村如何在城市的帮助下富起来的问题。
1. 重庆特色:“一圈两翼”
2007年,重庆市提出全市划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实行“一圈两翼”互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渝东北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渝东南地区则是重庆市绝对贫困人口高度集中、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最高的区域。
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规划认为,“一小时经济圈”领头领跑,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奠定城乡统筹发展的坚实基础,强化引领和率先作用,努力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
2. 成都特色:“全域成都”
“全域成都”理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酝酿发展的过程,其理念目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城乡规划的“全域覆盖”。成都尤其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有机衔接,按照国际旅游枢纽城市,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城市未来发展定位,规划建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
(2)城乡交通的“全域畅通”。根据“全域成都”的理念所形成的交通构想,成都交通要着力于“五网”建设,即轨道交通网、市域高速公路网、市域快速通道网、中心城区快速路网、新市镇路网。
(3)城乡社会公共服务的“全域均衡”。截至目前,成都已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障和社会失业、救助、养老等保障体系。
四、成渝两地统筹城乡发展要优势互补
重庆主城和成都是西部地区最近、实力最强的两座特大型中心城市,理应成为成渝经济区的两大极核,不能孤立的发展,要认清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精诚合作、携手并进。
首先坚持双核共振、合力共建。成渝经济区建设,应围绕两大极核,优化布局,聚合要素,相互借势、互惠互动,合力共建、协同发展。
其次,推进成渝经济区,还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推动发展,必须打破行政樊篱和区域分割,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努力实现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2]唐亚霞: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证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
父爱母爱异同 篇5
Mother’s And Father’s Love
As the saying goes,there are no parents that don’t love their own children.We are the apples of our parent’s eyes.They love us so that they protect from hurt,look after us,even hope to deal with all the problems for us.Mother’s and father’s love are similar.They all care about our health,life,study and mood.If we get sick,they must take us to the hospital at once,though they are busy.If we are upset,they must try their best to make us smile.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day I participated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My mother and father all had a day off to support me.They didn’t leave our school until I finished the exam.I think they might be more nervous than me at that time.However,mother’s and father’s way to express love are quite different.Mother is good at expression.She likes to talk with you,cooks some delicious food to you or gives you a warm hug.By these ways,she shows how much she loves you.On the contrary,father is silent.He can’t say lots of sweet words,but he can do a lot because of your words.So someone says,mother’s love likes the spring breeze and father’s love likes the mountain.In my opinion,all parents are the same that they all love their children.As for a son or daughter,we should also love our parent and respect them.
浅析英汉姓氏异同 篇6
关键词:姓氏;异同;英汉;起源;文化;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25-01
姓名历来都是人类社会一个重要的个人识别标志。人们初次见面总是先问对方叫什么名字。在学习英语时,“What is your name?”是在初期就使用非常频繁和熟练的一句常用语。
中国人的姓氏已有4000多年历史,早期只有统治阶级和贵族才有资格有姓。周代帝王自命为天子,认为自己可以代表天行事,便封他器重的人为诸侯,并赐予姓氏。但是之后的朝代礼崩乐坏,旧的格局制度被破坏,一般平民也得以获得姓氏。秦汉又确立了户籍制,并将姓氏作为一种财产传给子孙。
一、英汉姓氏起源异同
(一)以地名为姓,如山川、河海、疆域等。英汉姓氏起源在这方面较为接近。中国人的姓氏中,如郑、吴、卫、鲁、许、薛等,皆以分封国国号为姓;如“艾”姓源于山东艾陵,“泰”姓源于泰山;用祖先居住地作为姓氏,比如“西门”这一姓氏的祖先就居住在一个叫老西门的地方;还有直接用“江”姓等。英语国家常用的姓氏中,如Tennessee(田纳西)、Gary(加里)、Main(梅因)等皆以地名为姓;一些人的祖先住在沼泽地里,于是他们就姓Marsh(马什);还有一些人的祖先住在小溪边,于是他们就姓Brook(布鲁克)。美国总统George Bush(布什)的祖先可能就住在灌木丛里。
(二)以职业名称为姓。以职业为姓,就是说祖先做什么起后代就姓什么。中国人的姓氏,如制作陶器的家族姓陶,宰杀牲畜的家族姓屠等;英语国家姓氏中,渔夫家族姓Fisher(费希),木匠家族姓Carpenter(卡朋特),猎人家族姓Hunter(亨特)等。
(三)以官职称号为姓。中国姓氏中,如司马本是主管国家军队的官,司徒本是负责国家地图和人口统计的官员等;英语国家姓氏中,如King(金)取自国王,Pope(波普)取自罗马教皇等。
(四)以动植物名称为姓。中国姓氏中,这方面较少,有“马”姓等;英语国家姓氏中,如Rose(罗斯)出自玫瑰花,Cotton(克顿)出自棉花,Eagle(伊戈尔)出自老鹰,Jay(杰伊)出自一种鸟。
(五)以表示人的外貌与形体的词为姓。中国姓氏中,有“长”姓,也有“大”姓、“小”姓、“胖”姓等一些罕见姓氏源于此;英语国家常用姓氏中较多,如Beard(彼尔德)、Small(斯莫尔)、Wise(怀斯)、Strong(斯特朗)等。
(六)以自然现象和时空为姓。中国姓氏中,有夏、秋等姓,传说中国远古女娲氏都姓“风”;英语国家姓氏中,有Peal(皮尔)、Snow(斯诺)、March(马奇)等。
总体来说,英汉姓氏的来源大体相同。但是不同分类中两者数量不同,如在以动植物名称为姓、以表示人的外貌与形体的词为姓和以自然现象和时空为姓中,中国姓氏数量低于英语国家姓氏数量。
二、为什么要有姓
我认为中外国家都有姓氏的原因大致是相同的。我结合所查阅资料和个人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族的象征。拥有同一个姓的人有着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人是群居动物,不管哪个国家的人都还是很看重家庭这个概念的;
(二)显示身份地位。姓氏产生的早期,往往只有贵族才有或者贵族先有姓氏,平民一般是不可使用贵族的姓氏的,如皇室姓氏只有皇室成员可以使用;
(三)传承。姓的起源往往和祖先有关,如祖先的职业、祖先的居住地等,而又或者包含了美好的祝愿与希冀。这些因为姓的传承得以代代相传。
三、英汉姓氏的不同点比较
(一)姓与名的位置不同。中国人姓在名前,英语国家名在姓前,而且子不直接继承父姓的情况也较多,如在父亲姓氏后加-son表示其子。我认为,从这个顺序上可以看出,中国更重视姓,而西方国家更重视名。这与我国推崇共性,注重家庭,重视宗族有着重要关系,而西方国家注重发展个性、提倡实现自我价值也很好解释了这一现象。
(二)在现代社会,中国女性婚后保留自己的姓,中国上曾有女性婚后将姓名倒置,如妲己其实姓“己”名“妲”,婚后更名为妲己;而英文中普遍“妇随夫姓”,如Mary Wise小姐和Tom Hunter先生结婚后改名为Mary Hunter。但中国人对外称呼为X太太或者X夫人时,都以夫姓称呼,如张小姐嫁给了王先生,则称为王太太。
(三)我认为,中国姓氏远少于英语国家姓氏,且新姓氏的出现和发展较慢。汉字造字不如英语方便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四)英语国家姓氏宗教色彩较为浓厚,中国姓氏皇权思想比较浓厚。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USCB)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英语国家姓氏前十位是:
1.Smith(史密斯):最早为职业名称,指从事金属加工的人;2.Johnson(约翰逊):英国教会所赐的姓氏,意为“约翰 (John)之子”,而约翰本为“上帝 的恩赐”之意;3.Williams(威廉斯):教会所赐之姓,意为“威廉(William)之子;4.Brown(布朗):以人体特征所赐之姓,意为棕色的皮肤或头发;5.Jones(琼斯):教会赐姓,意为约翰之子,或上帝喜欢或恩赐的儿子;6.Miller(米勒):来源于职业名称,指在碾房里从事工作的人,即“碾夫”;7.Garci(加西亚):起源于西班牙的大姓,具体来源可能不止一个,其最通俗的含义应是加西亚Garci(Garcia)的儿子或后裔;8.Daavis(戴维斯):教会赐姓,意为大卫之子,大卫本意为“为上帝所钟爱的孩子”。其中,有5个与宗教相关。这与西方国家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
而根据2015年最新百家姓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姓氏前十位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都是皇帝赐姓。这与我国古代封建体制有着密切关系。
四、总结
英汉姓氏起源大致相同,在数量上有所差异。个人认为,姓氏产生的原因大致相同。英汉姓氏的主要不同体现在位置、发展前景和背后体现的文化底蕴上。但是语言是在发展的,姓氏也在发展中,英汉语言也互相影响着对方的姓氏。来自汉语民族的张姓(Zhang)、王姓(Wang)自1996年以来已经成为英国人口中增幅最大的姓氏。从1996年到2008年,张姓增长的幅度为4719%,而王姓则为2225%。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205-224.
[2]高永晨,任 瑞.中英姓氏差异中的文化蕴涵.2003
发展异同 篇7
关键词:社交网络,六度分割理论,微博营销,IPO上市
1 社交网络平台
1.1 简述社交网络平台
所谓社交, 是指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 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或者工具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社交网络源于网络社交, 而网络社交是从电子邮件开始的, 两个人进行单纯点对点的交流, 主要是把纸质的信件转化成电子版, 现在很多商务往来、跨国信息交换也仍旧通过电子邮件来进行。随着“群发”和“转发”的常态化, 出现了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信息传递, 降低了交流的成本。诸如QQ、IM等即时通讯的工具, 提高了传输速度和并行处理交流的能力;诸如博客、个人网站等, 则开始充分体现出人们的社会属性, 信息发布的节点也开始体现出越来越强的个体意识, 因为在时间维度上发布的分散信息, 可以被聚合在一起, 进而成为了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形象”和“性格”。
1.2 社交网络平台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过程
社会网络的理论基础是“六度分割”, 是指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 通过一定的方式, 总能够产生必然的联系或关系。很多的社交软件正是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 在虚拟的网络中为客户提供服务和信息。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 体现了这一概念的商业价值, 人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 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达成不同族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六度分割理论”提供并且阐述了这样的一个网状模型, 让人们更加重视各个结点之间的联系和连接关系, 对于社交网络的研究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社交网络的早期概念阶段, 提供了一种相互交流的可能。随着人际网络的不断扩大, 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可以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上, 各种多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在, 人们基本进入了构建自己社交网络图的阶段, 构建社交图是指很多人都会复制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网络放到社交网络平台上进行管理。其实, 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降低人们交流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的过程, 方便、快捷、准确、高效是目标, 多样化的形式、多媒体的介入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感官和心理的需求。
2 主要的社交网络平台的异同
2.1 互动对象
人人网更重视真实的人际关系, 新浪微博关注的对象较为分散, 比较广。
人人网刚建立的时候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学IP地址或者大学电子邮箱的用户注册, 这样就保证了注册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该网站鼓励大学生用户实名注册, 上传真实照片, 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体验到现实生活的乐趣。
在微博上, 你既可以作为观众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 关注朋友和感兴趣的人, 也可以作为发布者, 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 吸引他人关注。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布信息快速, 信息传播的速度快。
2.2 对象如何联系
人人网是需双方确定, 隐私度比较高;微博则是自由关注, 隐私度比较低。
人人网非常重视对用户隐私权的保护, 承诺不会在未获得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人人网上的好友关系, 需要双方的同意, 一方可以随时解除与另一方的好友关系。
微博是自由关注的, 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 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在微博上可以看到评论、转发和点赞的数量, 信息呈发散式传播。如果发现有人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示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2.3 媒体定位
人人网是以人为核心的真实社交网络, 微博是以话题为核心的一句话博客。
人人网具有领先的产品思路、庞大的大学校园用户作为基数。所谓人气是由主页上方显示的访问量来决定的, 校园名人还会在人气之星那一栏中出现。个人主页展示信息并和好友互动的一个平台, 公共主页则可以实现信息一对多的传播。
在微博上, 由于篇幅有限, 很多原创的内容应运而生, 以热门话题为核心, 非常具有时效性。微型博客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标志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人们在社交网络平台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一些新闻现场, 微博的实时性和快捷性甚至比媒体还要好。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 微博已经成为了人们表达意愿、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
3 主要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方向
3.1 人人网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和人人网现状的对比分析, 更有利于我们探讨人人网今后的发展方向。
首先, Facebook刚开始仅限于哈佛学院的学生, 后来扩展到其他高校, 这一点和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对注册的要求是非常相似的。在开放限制之后, Facebook创建了一系列的网区, 人们进入网区只能看到里面特定的人, 根据客户的意愿能够准确控制别人所看到的信息。人人网虽然没有网区, 但是在开放注册限制后, 也有各种独立的群组和社区。
其次, 在社交网络平台中, 广告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Facebook通过自己的用户群和广告商达成了双赢的合作, 通过线上的宣传, 再加上集合了一系列的微社区, 同时拉动了线上和线下的消费。因为人们不喜欢海量的、公开的广告, Facebook就充分把握这一趋势率先公开了自己的代码, 让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可以开发提供嵌入式的服务。相比之下, 人人网主要通过公共主页、人人小站或者个人主页来达到宣传的目的, 广告品牌效应不是很强, 宣传也比较被动, 主要是靠用户自己去关注。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社交网络平台的盈利模式也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的。人人网曾有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偷菜小游戏——开心农场, 于2013年下线, 公司负责人指出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 需要改变模式, 放慢游戏的扩张节奏, 争取独立上市。在Facebook中, 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九成以上营业收入来自于Facebook平台, 在这样一种“共生关系”下, Zynga的业绩下滑会直接影响Facebook的股价。因此, Facebook开始寻求多样化的盈利模式, 着手开拓自己的搜索引擎, 并且在发行电子货币和在线支付方面不懈努力, 对其他国家市场的开放进程也在不断跟进。相比之下, 人人网的发展方向就比较单一, 学生群体仍然是主要的客户来源。
综上所述, 针对人人网以后的发展方向, 建议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 在企业的定位上, Facebook提出他们在践行让世界更加开放和联通的社会使命, 人人网可以强调分享真实、沟通快乐的交流氛围。人人网可以在优化现有板块的同时, 推出新的产品, 为客户提供合理舒适的社交体验。其次, 为合作伙伴和商家创造经济价值。人人网可以加强与商家的合作, 使开发者可以借助它的平台, 设计出非常契合的应用和宣传广告, 提高信息的质量。Facebook通过提供免费分类广告计划、推出应用编程、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来抢占社交网络市场, 同时收购其他公司, 使自己逐步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这些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值得其他社交网络借鉴。还有, 要关注风险因素对于社交网络平台发展方向的影响。在Facebook的招股说明书中, 详细地提出了很多条风险警示, 比如客户群的流失、合作伙伴的流失和政治因素对市场开发的影响等。人人网在今后的发展中, 要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和可能发生的情况, 做到真正突出产品和服务的特色, 拥有忠实的客户群和信赖的合作伙伴, 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利润。
3.2 微博的发展方向
目前微博已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因为微博中用户活跃度比较高, 在媒体和营销领域的影响力被人们所重视, 所以微博的盈利被外界看好。微博上市是一个新起点, 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 提出如下的建议:
首先, 在客户体验方面, 可以从个性化着手, 微博板块虽然繁多, 但是缺乏特色。很多内容的重复出现, 使用户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 所以信息的过滤和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微博上还有一些不活跃的“僵尸粉”, 一些公关公司雇佣的水军制造舆论, 微博可以通过对用户进行数据追踪, 从而进一步规范社交网络中的秩序。
其次, 微博在盈利模式方面也需要改进。微博上市筹集到了更多的资金, 但是控制权的分布发生了改变。公司的运营模式会因为大股东资金的投入改变侧重的方向, 根据双方的协议, 两者会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来深入合作。今后, 微博可以在营销方面继续改进, 不盲目追求微博的转发量, 而是关注由于微博营销所形成的客户群、产品的销售量以及企业品牌的推广进程。
在当下, 很多政府机关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 直接发布一些重要信息, 这样的交流平台不但减少了办公的成本, 而且提升了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政府正处于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进行过渡的阶段, 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诉求或者建议, 这种方式进一步拉近了人们和政府之间的距离。现在很多政策、法规在发布之前, 都会选择在微博上“试水”, 观察舆论的动向和群众的意见, 发起投票使公民可以间接地参与到政府的工作中去。因此, 微博会在今后越来越多地推进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互动, 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在当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今后的发展中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只有立足于本国的国情, 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的脚步, 才可能真正成为开创一个网络新时代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盛宇.基于微博的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14) :62-66.
[2]王嘉, 戴艳军, 王智宇.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研究——基于人人网[J].中国青年研究, 2012 (7) :79-85.
[3]宗乾进, 袁勤俭, 沈洪洲.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J].图书情报知识, 2012, 6 (6) :68-75.
发展异同 篇8
一、情报与知识管理的联系
从传统情报学到知识经济下的新情报学, 情报学研究经历了文献服务到一般信息服务, 再走向知识服务的三个学科发展阶段。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的技术使知识服务逐步取代信息服务, 成为情报学研究的新热点。2006年12月26~28日在哈尔滨召开的第126次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围绕“面向自主创新的情报学创新与发展”的主题, 对情报学前沿研究领域等四个议题, 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情报与知识管理在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都与信息和知识密切相关
从知识管理与情报学研究的对象来看, 信息和知识是两者研究的逻辑起点。知识管理最终使得组织内的知识增值、共享, 对组织有价值的情报则是情报学的目标。信息和知识是知识管理与情报学共同涉及的研究领域, 这正是知识管理和情报学产生互动关系最根本的原因。
(二) 都有着相似的终端用户需求
从终端用户的需求来看, 情报学用户对最终知识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向直观性、集成性等非专业化、技术化方面趋近, 这种需求也正是情报创新的动力所在;同样, 相同的用户需求也正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三) 都强调“人”的作用
传统的情报研究基于文献知识之上, 研究的是如何有效的搜集、整理、加工、传播和利用文献的过程, 是一种单纯的文献视角。
而在知识管理中, 人是显性知识的管理者, 同时又是隐性知识的拥有者, “人”构成了知识管理的核心。借鉴知识管理的“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将情报学的发展与用户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使情报学的研究能够付诸实践, 体现出现实的价值, 这不仅是知识管理与情报学两者之间的联系, 而且是目前情报学研究领域应关注的重点。
情报功能的发挥应贯穿于满足用户需求的全过程, 以用户为中心是情报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四) 其他方面
情报与知识管理在研究对象方面呈现出相互渗透的态势, 相似的用户需求也推动了两者的创新及相互之间的对技术方法的引用。
二、情报与知识管理的区别
虽然情报与知识管理都是面向信息、知识处理的, 但两者在实现过程、最终目标等方面仍然存在区别,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从两者的定义上看它们的区别
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手段, 使情报流通过程、情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按照英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的观点, “情报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小部分知识”。
知识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存在于企业内外的知识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提高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的管理活动。知识管理是一种以信息为基础, 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实实在在的资源管理。它是对组织内部的知识进行挖掘、组织、编码、传播、共享、应用等管理活动。由此可知, 知识管理是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发展成型的, 其目的是获得更大利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比两者的定义可以看出, 相对于知识管理, 情报不仅仅拘囿于对企业、组织竞争力的提高, 情报有着更宽广的应用领域。情报的目标是以最佳的标引方案、最少的情报查找时间、最大的情报流通实现对知识情报的有效利用, 实现信息的合理配置。
(二) 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
情报学与知识管理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情报学产生与古代军事战争领域;现代情报学理论与活动主要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香农的“信息论”、维纳的“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分别为情报学奠定了理论和物质基础。
知识管理则产生于现代的知识经济时代, 为了促进知识创新, 形成知识生产、传播、交流和利用的良好环境, 并将知识转化为竞争能力和优势, 知识管理便应运而生。
(三) 逻辑起点不同
情报研究的主要是对信息流的控制, 逻辑起点是“社会信息”。
而知识管理则是研究知识应用的管理, 逻辑起点是“知识”。知识管理可分为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和对隐性知识的管理, 显性知识一般是指对企业的信息资源;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即将存在于企业员工个体的、难以用书面形式来表述的知识在企业内部进行融合、共享。知识管理是通过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之间及内部的相互转化、形成一个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最终转化为隐性知识这样一种转化螺旋, 从而在企业中产生知识创新。
(四) 研究过程中的侧重点不同
从“创造”的角度看, 情报学注重的是创造的结果, 而知识管理关心的是创造的过程, 即创新, 比如在过程中的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等等。
三、在知识管理态势下, 情报学研究的创新及其发展变革趋势
随着情报学与知识管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两者在很多方面互相借鉴, 相互促进发展, 情报学与知识管理研究的对象在“信息”和“知识”的层面上不断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知识管理已为越来越多的组织所运用, 从而来提高组织的核心能力, 即“创新能力”。作为知识经济的产物, 知识管理就是要营造知识创新的良好“生态”, 形成知识创新和共享的良性循环。当今的情报学研究, 要在吸取知识管理的理念的基础上。寻求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突破、创新。
(一) 情报学研究对象的变化
从情报学研究对象的角度看, 情报学研究对象的每一次演变都促进了情报学学科体系的不断更新与完善, 带来了情报学整体的飞跃与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传递和使用信息的方式。受此影响, 情报学的工作对象由最初的文献资源扩展为信息资源, 由此产生了情报学研究在信息管理领域的一次突破。在当今知识经济环境下, 知识成为情报学的研究对象。情报学在知识管理思想影响下, 其内容和学科体系都在进行较大的调整, 知识管理推动情报学研究走向深入, 情报学的研究重心也将由“情报组织”向“知识组织”转化, 情报学研究也将从“群体的系统”转为“用户的大脑”。知识管理对图书情报学科的影响, 将决定图书情报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从而使得图书情报学科的研究重点必然从文献领域的物理层次转向知识领域的认识层次。
(二) 情报学研究方法的变化
在情报学研究方法方面, 知识逐步成为情报学研究和处理的最小单元, 情报学研究中也出现了对知识组织管理这样的理念与管理模式。很多人指出, 对知识的组织与管理将是21世纪人们面临的主要问题, 因此, 解决好知识与管理知识的手段之间的矛盾也成了情报学的任务。情报学将由以前的信息管理逐步转向知识管理的同时, 必然也将要求在研究方法上寻求突破, 知识信息的表达与组织也将从传统的物理层次的文献单元向认知层次的知识单元或情报单元转化。
(三) 知识管理对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影响
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在《图书馆学导论》中指出:“由于任何科学关心的只是知识, 特别是图书馆学, 它只包含图书馆事业基本现象的合理方面, 即通过图书这种媒体将社会积累的经验传递给社会个体成员。”
面对知识管理对图书馆学的影响与冲击, 我们必须按照继承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来重构面向未来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
(四) 基于知识管理的情报学的创新
当知识的作用在社会发展中日益增长的情况下, 能否以知识为中心对情报学进行创新, 使其成为一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科, 是情报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之所以说知识经济的出现给情报学研究提出了新机遇与挑战, 是因为它一方面为情报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基于知识管理的情报学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新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管理知识资源, 同时为自己的学科发展不断创新;另一方面, 知识管理等学科的蓬勃发展也促使情报学研究要不断更新、创新, 否则情报学将面临被其他学科侵占而失掉自己的学科独立性。
在知识管理态势下, 情报学科自身理论研究重点应从文献的物理层次转向知识的认识层次。因为只有在知识层面上不断地量化, 才能为情报学的学科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应当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应用到情报研究工作当中, 构建以知识管理平台为支撑的情报研究工作系统, 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技术促进与提升情报学研究, 同时将情报研究工作纳入到高级管理的范畴, 从战略高度创建研究目标。既不能由于新的挑战的困难的存在而否定情报学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或否定其重要性, 也不能无视新的技术、新的学科所带来的益处, 盲目乐观不思进取。情报学研究要不断取长补短, 以求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后卿, 苗蔚.知识管理时代图书情报学的理论基础研究[J].情报科学, 2004 (12) .
[2]邱均平, 段宇锋.论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J].图书情报工作, 2000 (4)
[3]、李丹.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情报学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 2004 (1)
[4]、康琳.论知识管理与情报学的互动创新及其发展动向[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5 (2) .
[5]、宋蓓玲.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研究创新探讨[J].情报杂志, 2006 (7)
[6]、马费成.情报学的进展与进化[J].情报学报, 1996 (5)
发展异同 篇9
德国“恋诗歌手”因受法国游吟诗人的影响诞生于1 2、1 3世纪, 他们的音乐是较游吟诗人音乐旋律简单些的世俗单音音乐, 其旋律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 比较严肃, 歌曲形式采用“巴歌体”。“恋诗歌手”的诗歌不仅受到法国游吟诗人诗歌的影响, 而且也受到了拉丁诗文的影响。 (3) 在题材上他们的诗歌大多反映骑士爱情——骑士对妇女的敬仰之情。 (4) 德国“恋诗歌手”这种方言歌曲在德国保持长于欧洲其他国家, 它一直延续到1 4、1 5世纪, 直到1 6世纪随着骑士阶层的衰落, 市民阶层崛起, “恋诗歌手”才逐渐被新兴的市民中的小商人和手工艺者的“名歌手”行会继承。作为“恋诗歌手”的后继者, 文艺复兴时期的“名歌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他们诞生在一个新鲜的充满活力的资本主义制度下, 其成员多由市民阶层中的小商人和手工艺者组成, 这些成员靠艺术组成行会。每个行会由不同级别的会员组成, 他们通过创作新旋律的才能获得的。“工匠歌手”的艺术规则写在行会的“法典”上。 (5) 他们的歌曲一般与《圣经》内容有关, 单声部, 等时值的音符, 音节式谱曲。 (6)
文艺复兴时期的“工匠歌手”作为中世纪骑士风度的“恋诗歌手”的继承者, 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二者之间有着诸多联系,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 社会制度的变化、阶层变化、人民思想意识的变化等各个方面的变化也必然导致二者之间有着种种区别:
首先, 二者的产生的历史背景, 组成阶级不同。德国“恋诗歌手”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西欧社会生产力有了长足的发展, 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城市崛起, 已有的财富已不能满足封建主贪婪的欲望, 他们渴望向外攫取土地和财富, 扩充政治、经济势力。骑士——作为这个时期特有的阶层在战乱时期, 他们追随领主四处征战, 赢得了比较特殊的政治地位, 开始日益壮大。而且他们因为领主立下汗马功劳, 只要能活着从战场上回来, 他们就免除了衣食之忧。随着和平时期的到来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给他们以大量、充裕的时间以及有会从现实生活中超脱出来, 投入到精神生活中。从而产生了“恋诗歌手”。而到了中世纪后期,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主义制度和理想开始衰退, 骑士制度和教皇统治的普遍权威走向衰落, 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中心从封建贵族城堡转向城市。城市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相互以艺术组成行会, 从而产生了“工匠歌手”。他们凭自己的艺术创作确定自己在行会中的地位, 如需升级考试需要严格的等级考试。
其次:两个时期的人民的价值观不同。由于历史背景、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制度的变化导致了两个时期人民价值观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世纪“恋诗歌手”的恋诗从基督教的精神世界中吸收了深刻的悲哀和对死与泪的思索。 (7) 他们的思想是世俗情趣和基督教精神相互调和的产物。“工匠歌手”是生活在一个新生资本主义制度下, 他们的思想是具有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在这两种不同的思想下, 两个时期人民虽相隔不到几十年, 但是在其作品中将双方思想不同性展示的淋漓尽致。这是由于思想与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双方所带来的一系列的不同!
最后:音乐反映的内容和音乐形式是不同的。音乐可以真实的反映一个时期生活内容。德国“恋诗歌手”是在封建主义制度下的骑士阶层精神生活的真实反映, 其音乐内容一般都是表达宫廷的爱情观念——骑士对贵族宫廷女人近乎于宗教式的崇拜, 及其讲究的繁文缛节以及人为的做作的情愫。 (8) 它的音乐是形式是世俗的单声部歌曲, 歌曲通常采取“巴歌体”, 他们的歌词有神情描绘风和日丽的春光的段落还有描绘替情人放哨的挚友段落。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工匠歌手”, 在新的时期出现的新的记谱方式新的作曲方式的, 它们都在“工匠歌手”的歌曲中得到了都采用。他们不再像“恋诗歌手”歌手那样为艺术而创作。他们根据艺术组成行会, 有着严格的行规, 他们对艺术非常认真和严谨, 通过考试确立自己在行会中地位,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工匠歌手学校, 使得他们可以进行专业音乐训练。他们所写的诗歌的文学价值和音乐质量是不能同他们其前人“恋诗歌手”的努力和艺术相比。诗歌对他们而言, 只是机械地遵循节拍规律, 他们的内容不是美丽的虚构, 而是把日常生活加一番点缀。 (9)
从中世纪的方言歌曲——“恋诗歌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工匠歌手”二者虽然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期, 但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他们是一个传承的关系。由于这是一种悠久的音乐实践, 所以具有艺术气质的“名歌手”有权认为自己是“恋诗歌手”的后裔。在传承过程中他们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但由于是产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社会制度、生活背景、人文思想等各种各样的不同也使得他们二者之间也产生很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仅是音乐自身前进的发展, 更是“名歌手”作为德国世俗因素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发展更深刻的表现之一。他们二者深刻体现了作为德国世俗因素从勃兴到改革与复兴, 也从而证实了二者的传承关系。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著, 西方音乐通史[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年。
[2]格劳特著, 西方音乐史[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
[3]亚伯拉罕著, 简明牛津音乐史[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
[4]保罗.亨利.朗著,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M], 贵阳:贵州文艺出版社, 2001年。
谣谚异同略论 篇10
一、谣的本义
“谣”指民间歌谣, 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 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咏的韵文部分, 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 并以短小或比较短小的篇幅和抒情的性质与诗史、民间叙事诗、民间说唱等其他民间韵文样式相区别”[2]。
歌谣并举, 歌谣分称始见于《诗经·魏风·园有桃》, 诗云:“心之忧矣, 我歌且谣”谣是人们用以宣泄情绪的媒介。歌谣联名最早见于《淮南子·主术训》:“古圣王……出言以副情, 发号以明旨, 陈以礼乐, 风之以歌谣。”《毛诗故训传》解释说:“曲和乐曰歌, 徒歌曰谣。”可见歌谣对举, 含蕴范围与音乐紧密相关。朱自清以为歌谣都是原始的诗, 以“辞”而论, 本无不同;但“合乐”、“徒歌”以“声”而论, 则不同立见, 他在《中国歌谣》一书中就歌谣释名做了正本清源地梳理, 其文引陈奂《诗毛氏传疏》九申其义云:“‘合乐曰歌’释‘歌’字。……‘徒歌曰谣’释‘谣’字……《初学记·乐部上》引《韩诗章句》云, “有章曲曰歌, 无章曲曰谣。”章, 乐章也;‘无章曲’, 所谓‘徒歌’也。”简单说来, 是否合乐、有无乐器伴奏是区别歌、谣的基本依据。正如杜文澜在其《古谣谚》凡例中所论一样, “谣”是“自歌合乐”, 而“歌”是“工歌合乐”。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即以此为标准, 刻意将“谣辞”从乐歌中分出, 单独设集。
到了清代, 杜文澜所辑《古谣谚·凡例》说:“谣与歌相对, 则有徒歌合乐之分, 而歌字究系总名;凡单言之, 则徒歌亦为歌, 故谣可联歌以言之, 亦可借歌以称之”。自先秦汉魏以来的谣、歌之辩渐趋消弭, 呈现出概念一体化的态势。
直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歌谣研究兴起之时, 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歌谣”这个名称, “照字意说来只是口唱及合乐的歌, 但平常用在学术上与‘民歌’是同一意义。”[3]
综之, 篇制短小的“徒歌”韵文是“谣”, 最初重声不重辞, “合乐与否”、“有无章曲”是划分歌谣的重要依据之一。“歌”注重用音调抒发内心的忧喜哀惧, 而“谣”倾向于用语义来传达信息, 宣泄情绪。
二、谚的本义
“谚”即谚语, 也是一种可传诵的口头韵语, 是早期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尚书·无逸》传曰:“俚语曰谚。”《礼记·大学》记云:“谚, 俗语也。”《左传·隐公十一年》注曰:“谚, 俗言也。”这些反映先秦文化的典籍强调的是谚语的民间性、地域性和通俗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谚”为“传言也”。段玉裁注曰:“传言者, 古语也。”又说:“凡经传所称之谚, 无非前代教训。”《汉书·五行志》也说:“谚, 俗所传言也。”这类定义突显了谚语的传播性、承继性和教育性特点。《文心雕龙·书记》云:“谚者, 直语也。”《国语·越语》韦昭注“谚”为“俗之善谣也”, 把视点落在了谚语的简易性、浅近性、教化性上。清人杜文澜从文化角度来解读谚语, 认为“谚字从言, 彦声。古人文字本于声音, 凡字由某字得声者, 必兼取其义。彦训美士有文, 为人所言”。“彦”指饱学之士, 这一解释彰显了谚语的智慧性、深刻性、文学性等。历代诸家从不同视角关照谚语形式与内涵, 对谚语的定说各有贡献, 但无论是哪一家, 都还不曾给谚语一个完满的界定。
20世纪二十年代初, 郭绍虞先生曾深入研究谚语若干本质特点, 在《谚语的研究》中总结道:“谚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 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 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 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朱介凡在《中国谚语论》中说:“谚语是风土民性的常识, 社会公道的议论, 深具众人的经验和智慧, 精辟简白, 喻说劝讽, 雅俗共赏, 流传纵横。”[5]半个多世纪以来, 学界对谚语的界说业已触及实质, 大体勾勒出了谚语作为学科概念的涵义和范畴。《中国谚语集成》编纂方案因之做了这样的界定:“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 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6]
梳理诸家界说, 人们会发现谚语虽起于民间、体制微小, 但其内蕴广博, 包容极大, 影响深远。它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人民实践经验及劳动智慧的结晶, 富有教育性、哲理性和科学性;在形式上, 短小生动, 饱含形象性、音乐性, 是一种韵味生动的美言。
三、谣谚异同梳理
作为早期韵语的主要形式, 谣歌和谚语朗朗上口的诵读美感、丰富多元的表述内容和广泛深厚的传播基础等优势使得谣谚承载了诗歌萌芽、信息传播、舆论导向、史志记载等社会生产生活方面的多重使命。在漫长的历史演进和文化发展过程中, 二者既有广泛的交集, 又有各自鲜明的文化文体特点。笔者试从如下四个角度, 对谣谚异同做一梳理。
从产生时间看, 谣、谚都是人类早期口传文学的一部分, 是先于文字产生的语言文学形式, 是民众在生产生活中有感而发的民间美言, 是民间文学的一部分。对歌、诗而言, 在中国古代韵文发生发展的道路上, 谣谚是它们最初的形态和最忠实的伙伴。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一书中说:“韵文之兴, 当以民间歌谣为最先。”[7]“远古时期所有民间文学都是以歌谣的形式呈现出来的, 那时的神话也可能是韵文体。”[8]在“声”而言, 远古诗、乐、舞三位一体, 谣与歌结合紧密, 最初形成都受节奏影响, 产生难分先后;在“辞”而言, 谣谚分别有抒情说理的本色, 与诗又有血缘联系。析言之, 谣歌与时偕行, 是伴随人类成长和活动而产生的语言文学样式;其就事论事、抒发情感的内容和功能决定了其有感而发的随意性。谚语则与时推移, 是人类劳动生产和生活经验积累到一定的高度, 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产生的语言文化样式;其分析事象、说理论证的内涵和功用决定了谚语深思熟虑的总结性。据此, 笔者认为在萌生的起点上, 谣歌早于谚语而生成。
从内容上看, 谣、谚的视域几乎覆盖了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各个方面。“谣”关注人事活动, 与政治、世风结合紧密, 饱含现实意味。因其在特定时空下, 在一定范围与程度上体现出对重大事件的预示功能, 有研究者认为早期的谣实际是一种谶语[9]。“谣”注重宣泄情绪、制造舆论、推动传播, 因而感情色彩鲜明, 针对性强, 通俗流畅, 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相对的, “谚”反映的内容则多有普适性和类型化的特点, 更善于总结社会和自然中各类现象所隐含的经验教训、法则规律等。“谚”哲理意味浓厚, 具有鲜明的资鉴、训诫和警示作用, 多用来议论说理。要之, 从内容叙述的视角来比较二者, 谣函括了具体性、现实性、政治性、情感性、通俗性、广泛性以及时效性的特点;谚则具有普遍性、经验性、实用性、评判性和长效性的特色。尽管研究者对谣、谚的内涵范畴划分细致, 但古人在实际操作中对二者却时有混淆。《后汉书·陈王列传·陈蕃》篇记载了陈番的友人朱震 (字伯厚) 为人疾恶如仇, 检举济阴太守单匡的贪赃之罪, 三府为之谚曰:“车如鸡栖马如狗, 疾恶如风朱伯厚。”又有东汉仇览担任蒲亭长, 用人伦孝行教化民众, 获得百姓交口称赞, 《后汉书·循吏列传·仇览》篇记录道:“乡邑为谚:‘父母何在在我庭, 化我鸤枭哺所生。’”这两则史传载录的“谚”, 以现代学术尺度衡量, 更接近于时事讽喻的政治风谣。另有《广东新语》卷四《水语·南江水口》载:“南江水口, 有浮沉石在江中。舟人谣曰:‘要知风雨至, 但视石沉浮。’”从内容上看, 此类所谓的“谣”实际与学界定义的总结经验、揭示规律的谚语相叠合。这些时有存在的古今谣谚称用杂糅的现象, 无疑给后世民众接受和学者研究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扰。这种情况既反映了古今在谣谚认识理解上的偏差, 也预示了古代谣谚观念由混合交叉向现代科学规范演变的必要与必然。
从形式上看, 谣、谚均体现出体制短小、句式灵活、口语特色鲜明、易于传播等特点。它们代表了早期韵语的主要形态, 是诗的前身。谣虽与诗、歌相似, 包含一定的抒情成分, 但体制短小, 一般情况下是单章孤段, 甚至是精简的单句, 往往缺少传统诗歌应具备的重章叠句、回环往复的表达形式和繁复考究的修辞手法。谚语则因其高度的艺术性被誉为“浓缩的诗”, 与谣的形式相差无几。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认为谚语在形式上的四要素是“句主简短, 调主整齐, 音主和谐, 辞主灵巧”[10], 等于指出了谣谚在形式上的差别在于:谚语句式更整齐, 篇幅更短而已。谚语在句式上, 有单句, 多见两句四句, 长至七八句的较少见。虽然每句字数有限, 但谚语传输信息却非常充分, 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 并给人以广阔的想象和玩味的空间。
从名称上看, 当代划分简单明晰的的谣和谚, 在古代存在多种义相近、名不同的现象。就谣而言, 除去上文提到与谚互训之外, 还与歌、讴、诵、噪、吟、唱等口头表达方式并举。《古谣谚·凡例》有这样的举证:
讴有徒歌之训, 亦可训谣;吟本训歌, 与讴谣之义相近;唱可训歌;诵可训歌, 噪有欢呼之训, 呼亦歌之声, 并与讴谣之义相近, 故谣可借讴以称之, 又可借吟、唱、诵、噪以称之, 则讴吟之类亦当有收者。
杜氏以训诂转注来联系划分几者关系的方法有欠科学, 但至少他为后世提供了关照民间口语表达方式的一个角度。通过这些注解并结合古代典籍文本就会发现, 上述几种与谣并举的词语, 当动词使用时其实指的是一种口头表达方式, 而这些名称传达的内容一旦作为文本来看待, 就成了与“谣”相似的民间口头文体了。此外, 见于史籍的谣歌名称还有所谓的“百姓号之”、“时人为之语”、“天下为之语”等, 它们名虽为语, 实则为谣。这些将不同语言文学名称混一的推断是建立在这些文体内容功用的相似性和形式特色的相近性上的。
谚语在典籍上常见的称法有“俗谚”、“鄙谚”、“时谚”、“古谚”、“里谚”、“俚谚”、“野谚”、“口谚”、“俚语”、“野语”、“鄙语”、“民语”等, 多用能体现谚语民间性、俚俗性、口语性或传承性的定语来修饰。此外, 有推究时代的“先圣谚”、“夏谚”、“周谚”、“古人有言曰”、“人有言曰”、“先民有言曰”等, 还有标明地域的“秦谚”、“楚谚”、“越谚”、“赵人谚”等, 这些角度各异的称法在不同时期、不同文本和语境下可能会有所出入。以俚语为例, 古人比之为俗语, 等同于谚语。依有关研究者之见, 俚语函括了谚语, 在一定情况下, 俚语与谣有部分重叠。史传中时有谣、语、谚混用的现象, 如《后汉书·党锢列传》载:
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 因师获印周仲举。”
二郡又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 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 弘农成8) 但坐啸。”
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 不畏强御陈仲举, 天下俊秀王叔茂。”
这三则品评东汉时人的韵语, 在同一篇章中紧密相连, 流传时间相近, 句式结构相仿, 语言内容相似, 但在引述名称上却有“语”、“谣”之别。这种称用之别, 追究起来还是谣谚概念混淆的后果。实际上, 这类揄扬时人时事的韵语, 都可归入“谣”的范畴。对于古人而言, “谣”、“谚”之别似乎无关宏旨, 可对专门研究而言, 这一划分却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 谣与谚是中国韵语的早期形式, 也是民间文学的重要代表, 是中国历代史志典籍纪录的重要素材, 从词源到发源、从内容到形式、从名称到功用, 无论是作为语言文体的存在还是作为民间文学的样态, 无论是舆论传播的诉求还是经验传承的需要, 谣谚之间都存在着诸多共同点, 同时它们的差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厘清谣谚关系, 对于当代阅读接受的明确化和学术研究的精深化都有不可小视的推动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文澜.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 1958.3.
(2) 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7.
(3) 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长沙:岳麓书社, 1989:51.
(4) 郭绍虞.小说月报丛刊第十五种·谚语的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25, 01:6.
(5) 朱介凡.中国谚语论[M].台北:, 台北新兴书局, 1964.12:230.
(6) 周扬主编.中国谚语集成[M].北京:北京民间文艺出版社, 1990:3.
(7) 梁启超.中国美文及其历史·序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03:1.
(8)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30.
(9) 吴静.谣谚考辩[J].南阳:《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7 (5) :66-69.
中越经济异同 篇11
虽然在人口、经济总量上更与中国接近,但印度积极发展软件外包等服务出口,服务业非常发达,远远超出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因此就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来说,可能越南的状况更接近中国。
越南:长期逆差的出口导向经济
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从计划体制转型,越南很多地方都有点像在重复中国曾经走过的路,甚至在很多地方,比中国走得更快。
越南也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出口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由于其国家相对较小,外贸依赖度更高,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大。2008年,越南的GDP是890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629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超过70%。而当年中国的GDP是4.6万亿美元,出口1.43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31%。
虽然制造业、初级产业为主的出口导向模式是越南的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但很奇怪的是,它同时却长期保持很高的贸易逆差,维持在GDP的10%左右。当然其中也有历史的原因。越南传统上是以农业为主,原先经济基础较差,由于急于加快工业化建设,大量进口机械设备和原材料。
2008年,越南已经受到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贸易赤字达170亿美元,占GDP比重更是高达19%。同年,中国的贸易顺差是2955亿美元,占GDP的6.4%,而且中国的净出口在绝大多数年份都对GDP有正面贡献。
差距中国10来年
2008年,越南的人均GDP刚刚过1000美元,中国突破1000大关是在2003年。2008年,中国人均GDP突破了3000美元。不过这个跨越,大多数国家要花10多年时间才能实现。
越南和中国都是走工业化的道路。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看,越南目前的工业化程度大约相当于中国20年前的水平。
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越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农林渔业相当发达。2007年越南出口稻米超过400万吨,水产品300多万吨,咖啡100多万吨,橡胶70多万吨。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目前大约是20%,计划到2020年下降到11%~13%,大约相当于中国前两年的水平。
如果正常发展,无论是经济发展的阶段,还是产业结构,越南还需要10来年时间才能赶上中国现在的水平。
在分配政策上,越南向国民倾斜。老百姓比较富裕,而政府每年的预算都是入不敷出,基础建设也比较差。越南居民消费占GDP比重超过60%,而中国现在已经降到35%以下。而且根据2009年7月出炉的一份报告,其国民的幸福指数雄居全球第五,亚洲最高。
越南现正处于人均1000~3000美元之间的关键时期,向左可能是矛盾凸显期,向右可能是黄金发展期。
虽然越南最近遭受了货币危机和严重通胀的双重打击,问题连连,但是我们认为这些问题能得以解决,危险中机会更大,其经济体系也极富潜力。
中西广告用语的异同 篇12
随着现代社会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 媒体工具日益渗透人们的生活, 广告, 可想而知, 必然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信息化时代, 广告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电视上、大街上、网站上……凡是人们生活可触及之处, 广告都拥有它的一席之地。
有广告, 就有广告用语。广告用语, 就是在一个广告当中伴随着视觉效果所出现的听觉用语, 它用来解释广告设计的含义, 说明广告产品的用途, 以及用过该产品的人对其的评价。很显然, 在一定程度上, 广告用语对广告商收益的高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广告有不同的广告用语, 不同国家的同一广告的用语也不相同。广告用语, 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的差异。基于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很大程度的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这在他们的广告设计的理念和广告用语上体现的很明显。
二.中西广告用语的差异
首先, 先列举一个有关“尿不湿”中国和美国的广告, 通过广告场景和广告用语体现出它们不同的思维方式。
情境一:中国
“爱宝宝”尿不湿, 宝宝也爱它。
场景:尿不湿的特写镜头, 为了测验它的吸收量大、防漏, 几位研究人员把一瓶接一瓶的水往上倒, 它还不漏, 来显示它的吸收量之大。
伴随的广告用语:它有XX薄, 有XX层, 经实验, 能吸收XX水量, ……
情境二:美国
场景:舒缓优美的音乐中, 年轻的夫妇带着他们的两岁小孩在海滩边玩耍, 小孩的裤子上有一个尿不湿。一不小心, 孩子掉到了海里, 大海的水立刻被吸干。
伴随的广告用语:Itis magic.Itiswhatwedream for…
从以上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广告情境和广告用语中, 我们很明显地看出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广告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人务实, 强调一切用事实说话。通过以上研究人员进行实验的场景以及介绍出尿不湿的厚薄、层数等都可以看出。
美国人性格豪迈、开放, 有一种对立、夸张的因素。在以上广告场景和广告用语中就可以很好的体现。试问:一片小小的尿不湿怎么可能将海水都吸干呢?但是, 美国人正是以一种别样的夸张来达到了它广告推广的效果。他们没有说该品牌尿不湿的厚薄、层数等有关数据, 只是以别样的夸张述说了该品牌的吸收量大、人们的喜爱, 因为旅行时他们都带着。美国人, 进一步说是西方人的广告设计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由此体现。
很显然, 从以上两个广告情境和广告用语中, 也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广告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人的广告与日常生活和广告产品的功能、特性联系紧密。整个广告的设计日常生活化, 同样也给人以亲近感。
美国人的广告追求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场景。整个广告的配音, 即广告用语很少, 但同样使人感受到了广告产品的吸引力, 而且这种吸引力是别然不同的。
从以上的两个不同的广告情境中, 我们看出了中国人所设计的广告和西方人 (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主) 所设计的广告在很多方面的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差异。
中国的广告设计和广告用语趋于日常生活化。它的广告用语与产品的功能、特性有关, 在整个广告中对产品做了一次全方位的介绍。从而吸引广大消费者, 引起他们购买该产品的动机。
西方的广告设计和广告用语则追求一种宏大的美。它的广告用语很少, 同时也大多数以字幕的方式呈现。它的广告通常在一种宏大的场景中呈现, 或以一种别样的夸张的方式引出该产品“强大”的功能。在广大消费者震撼和感觉到耳目一新时, 广告商们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引起消费者购买的动机。
下面看一下中国的经典广告用语:
1.大宝SOD蜜:“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
2.高露洁牙膏: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
3.清扬洗发露:就要清扬一辈子。
4.金龙鱼系列食用油:温暖亲情, 金龙鱼的大家庭。
5.中国移动:中国移动通信, 沟通从心开始!
6.《南方周末》:南方周末, 一纸风行。
7.柯达胶卷:串起生活每一刻。
西方的经典广告用语:
1.法国某品牌香槟:Itis the only one in the world!
2.李宁 (美国广告商拍的广告) :Anything is possible!
3.劳特莱斯:At60miles anhourtheloudestnoisein thisnewRollsRoycecomes from the electric clock.
4.诺基亚:Connectingpeople.
5.MARLBORO:Menalways rememberladiesbecauseof romance only.
6.Phillip:Let’smake things better.
7.Pepsi:Ask for more.
从中可以看出, 广告用语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学传统、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中西方在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 所以, 中西的广告用语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的。
三.中西广告用语的相同之处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 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 加之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和世界“学汉语热”的潮流。中西广告用语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相互融合的迹象。
例如:出现在美国纽约唐人街上的中国餐馆的一则广告:ChineseChaofan.Delicious Chaofan.广告用语中的所需推广的产品“炒饭”不用”Fired rice”, 而用中文英译的”Chaofan”代替, 可见中华文化对美国人, 以至于对西方人的影响之大。
而在中国, 用英文作为广告用语和请外国广告公司拍广告已经屡见不鲜了, 这种现象似乎在中国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
例如:李宁:Anythingis possible.
耐克:Just do it.
阿迪达斯:Impossibleis nothing.
麦当劳:I’m loving it.
可口可乐:Enjoy Coca-Cola.
麦斯威尔咖啡:Goodto the last drop.
佳能打印机:Impossible made possible.
……
从这可以看出, 中西广告用语在某些方面有些类似。用中文拍的西方广告有趋于日常生活的倾向。而用英文拍的或请西方广告公司拍的中国广告有趋于夸张的倾向。其中民族文化的融合也显而易见。究其原因, 就是国与国之间交往日益增多, 联系日益密切。各国吸取他国对自国有益的事物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四.中西广告用语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人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不同, 生活生长的条件不同, 社会、经济背景不同, 文化传统不同, 等等方面的不同, 造成了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因而导致了他们广告设计理念的不同, 从而使他们所使用的广告用语的不同。
中国人务实、内敛, 实事求是, 所以他们拍的广告大多与日常生活情境相联系, 且在广告中详细地阐述了产品的用途、功能和用过该产品的人对它的评价, 等等。因为这样, 才能吸引广大消费者的目光, 引起他们购买的动机, 从而实现广告商的目的。
西方人奔放、热情, 追求生活的刺激, 所以他们拍的广告大多与宏大的场景, 或以一种与众不同的夸张的思维方式, 来展现产品的用途和吸引力之大。他们很少用广告用语, 或是以字幕的方式呈现。但这些用语也大多是以“夸张”著称。这种思维方式与西方广大消费者追求新异的心理很好地吻合, 从而引起他们购买的动机和欲望。这样, 广告商也就实现了自身的目的。
虽然, 中西方的广告设计理念的思维方式和广告用语在很大的程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是, 作为广告, 作为广告产品的供应商, 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通过广告提高自己产品的知名度和可信誉度, 在最大程度上达到自身利益的需求。用一个很通俗的中文词概括就是“赚钱”, 用英文说则是”To Make Money.”。
但是, 要实现自身的目的, 广告的设计理念的思维方式和广告用语则必需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兴趣和需求。因此, 在这些方面, 尤为在广告用语方面, 他们都会不惜成本, 慎重考虑, 最大程度上引起广大消费者购买的动机。否则, 他们利益的实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实现。
还有一点要提出的是, 中西方广告用语的融合和相似也是要以本国消费者的喜爱为前提的。脱离了本国消费者, 任何广告再好都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败。
五.结语
任何行业都有该行业的一门学问的存在, 广告行业当然也不例外。正确的广告用语的选择对广告产品的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选好广告用语对广告商而言, 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 从中西不同的广告用语中体现着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对于语言学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