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自考

2024-09-26

助学自考(通用11篇)

助学自考 篇1

摘要:高校自考以其灵活方式受到广泛认可。但自考的学生范围比较广、流动性强等, 致使高校自考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本文对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 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策略, 旨在推进高校自考档案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尤其是网络快速普及, 对高校自考管理提出更高要求。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是自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推进高校自考事业的发展, 就要加强自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这就要求自考助学档案管理从纸质档案管理向基于大型数据库、网络化、分布式处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 进而实现自考的考务管理、考生报名、毕业申报等一系列程序信息化, 使高校自考管理工作有质的飞跃。

一、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的概述

自考助学档案是国家考试机构、社会助学及自学考试相互结合的产物, 其保存了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在制订考试计划、考试报名、社会助学、组织考试、成绩发放和毕业审核等各个方面所记录下来的资料形成了自考助学档案, 对这些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保存、提供利用等工作被称为自考助学的档案管理。高校自考助学档案主要包括考籍档案、教学档案、管理档案三大类别。其中, 考籍档案是自考学生在入学之后, 他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所形成具有价值的文字材料。这类档案是评定学生所取得成绩的重要依据。通常情况下, 自考考生在注册之后, 高校就会为考生建立考籍档案, 其主要记录了考生的基本情况、学习情况、在校表现记录、考试纪律情况等。教学档案是各个学科辅导教师名单、课程时间表、教师教学测评表、教学计划和考试成绩单等。管理档案主要是指高校在申办专业、招生考试等过程中形成的, 同时还包括日常管理过程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所形成的, 比如学籍管理规章制度、总结工作成绩等。

自考助学档案体系在现代教育中具有许多优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 自考助学档案所记录的资料内容繁多, 涉及面广。自考的考试科目种类比较多, 学历层次又分为本、专科。自考考生分布不均, 其年龄、文化程度、教育背景等都不相同。自考助学的档案内容不仅包括考生的考籍, 还包括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管理过程形成的资料等。其次, 自考助学档案资料来源渠道宽。自考档案所记录的资料不仅来源于高校各个相关部门的档案, 还有源于各个考试环节所产生的资料, 同时又有各相关档案所产生的资料, 比如考生转换考籍、相关补办证明等。第三, 自考助学档案具有较高的可用价值。自考助学档案是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最原始的记录, 其能够为高校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比如, 自考学生的合格率是高校自考选定考试内容、制定考试标准的主要依据。自考通常采用“单科考试、合理累结”的学分制, 考生参加考试合格之后, 需经高校审定才可取得学位证书, 而审定标准主要依据考籍档案中相关资料[1]36。第四, 自考助学档案持续期长、流动性大。自考是一种水平考试, 考生只要按照计划, 参加科目考试, 并取得合格成绩即可毕业, 周期性相对较长。由于自考不受年龄、学年等外部条件限制, 使得每次招生考试都会有许多考生参加, 其流动性较大。因此, 自考助学档案需要跟踪记录相关资料。

二、高校实施自考助学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加强自考助学档案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 高校加强自考助学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高校的管理水平高低对高校今后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自考助学档案的管理虽然仅是高校相应管理模式一部分, 但如果自考助学档案管理存在一定问题, 不仅会影响到自考的一系列程序及相应工作的效率, 并对整个高校管理也有较大影响。因此, 只有建设信息化的自考助学档案管理模式, 更好实现档案管理全面的信息化, 推动高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其次, 高校加强自考助学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自考管理的工作效率。高校以往采用手工操作方式来管理自考档案, 其不但需要大量人力, 且工作效率较低, 专业人员较少, 导致自考档案管理水平较低, 管理效率不高, 而档案中有关考试情况、合格率、专业人数等方面的信息常需要被查用, 但手工操作使得资料不完善, 不利于自考档案管理的长远发展[2]31。因此, 高校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等来更好地管理自考档案。第三, 高校加强自考助学档案管理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高校自考助学档案具有一定的信息服务职能, 其能够为用人单位、个人提供相应的查询服务, 考生的相关证件得到证实, 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所认可。同时, 加强自考助学档案的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社会上办假证的不良之风。另外, 自学考试灵活性较强, 专业开设种类多, 相应的办理转考、免考、借考等工作量较大。因此, 只有科学地管理自考档案, 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 其是自考的内在要求。

三、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现存问题

首先, 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档案管理资料只记录了普招学生的注册、转学、毕业、奖惩情况, 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对自考助学的学生档案没有相对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相关要求, 有些高校会依据普招生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有些高校只管理本校自考学生毕业档案, 并不会记载其在校学习过程, 进而导致自考助学档案的内容不全, 影响学生未来发展。其次, 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高校自考档案管理具有突出才能的专业人才匮乏, 一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管理人员难以解决随机性和突发性的问题, 并且难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第三, 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缺乏监督机制。自考档案管理需要建立有效的审核、监督机制, 才能有效地促进自考事业发展。当前, 有些高校收集、整理自考档案过于马虎、不能实行层层把关制度, 漏洞百出, 进而导致了自考档案资料质量不高、杂乱不实, 降低了档案的实用价值, 并影响了对人才的考察。第四, 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的服务意识不强。目前, 高校自考的档案管理存在着重保存、轻利用, 使得自考档案的原始资料难以发挥其在教学与考试中的功效, 这种被动的服务观念、不求效益的理念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无法为高校、考生和社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四、高校自考助学档案管理的实际运用

首先, 高校要改变观念, 建立相关自考助学档案的管理制度。高校应转变对自考档案管理的态度, 认识到自考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管理意识, 将自考助学的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整个管理工作体系之中, 并在人员、资金、管理上作出规定。高校要建立相关档案管理制度, 明确规定档案管理过程中每个程序的细则, 并能够彻底贯彻和实施该制度。其次, 高校要不断提高自考助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要建设现代化的自考档案管理模式, 需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 因此, 高校要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管理人才。高校要引进一批既懂档案管理, 又会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进而提高整个档案管理团队的水平。同时, 高校要投入一部分资金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并制订相应的奖罚制度, 激励管理人员自身不断提高。第三, 高校要建立自考助学档案的监管机制。自考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高校的监督和扶持, 高校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对已建立的自考档案进行核查, 完善档案内容, 并对档案的收集、整理等过程进行监督, 使得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做到位, 详细记录每个考生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情况, 充分发挥自考档案的价值。第四, 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信息化管理。高校要建设信息化、现代化的自考助学档案管理系统, 首先需要大力的资金支持,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档案管理部门来说需要一笔不小的开销, 高校要予以支持并适时拨款, 设立专项基金, 为更好地进行自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服务。同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自考档案管理也需要不断改革, 引入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档案管理过程中, 要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 并设置相应的电子目录便于检索。同时, 还要运用先进技术使得档案信息能够单独存在, 不受时空限制, 方便获取、配置和利用。自考档案管理过程需要构建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 从注册报名、学习管理、考籍管理、成绩管理到毕业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囊括其中, 并有学籍调动数据提取及分析维护系统的功能。同时, 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自考档案资源的共享, 要研究开发和利用互联网系统文档衔接和转换等因素构建一个开放的档案信息系统,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3]57。第五, 高校要提升自考助学档案管理的服务水平。高校完善自考助学档案的管理模式最终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广大考生和社会服务。因此, 高校要提高自考档案利用率, 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打破区域性的信息限制, 为自考考生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减少他们的担忧和麻烦, 使得自考考生不受时空限制, 通过网络系统随时查找自己的档案信息, 掌握自考相关内容的最新动态。另外, 要加强档案信息的更新和流动, 便于考生所报高校和工作单位之间相互沟通, 降低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上的损失,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为高校、社会、单位及考生个人提供更便捷、快速、高质的服务[4]43。

总之, 高校要大力开展自考助学档案管理工作, 以现有的自考助学形式为基础, 充分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档案管理理念, 依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和课程内容, 构建一个科学的自考助学档案管理体系, 促进整个高校自考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性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民.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J].中国考试, 2009 (4) .

[2]陈小敏.加强档案工作服务自考事业[J].浙江档案, 1999 (7) .

[3]王春平.浅议计算机在档案现代化管理中的应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5) .

[4]杨曙光.浅谈高校自学考试的档案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2) .

助学自考 篇2

全日制自考作为自学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全日制自考助学班,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全日制大学正规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学历教育形式,亦是我国规模最大、开放程度最高的一种教育形式。要想长久和谐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自考助学班级发展离不开班级文化之建设。

分析现状,再思考如何开创未来。

那么现如今,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有哪些问题呢?

一方面,教学资源紧张,重视及支持力度不够,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保障。

(一)学校资源有限,可能无法完全做到一碗水端平地兼顾全日制自考学生与全日制本科生。

(二)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或者经费紧张等原因,自考助学班没有稳定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专职班主任的先关方面的能力欠缺,而力不从心。

(三)很多高校自考生的分散住宿方式冲击着班级文化的建设。不利于学生们共同参与,也就达不到团结共同奋进的效果。

无专职师资队伍,教育管理延续性不强,班级文化建设缺乏合力。

另一方面,学生基础薄弱信心不足,班级文化建设缺乏根基。自考生生源复杂,相比统招的大学生基础、素质较低,学习方面的自制力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发现问题,下一步解决问题。针对具体情况,提供发展自考助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一、(一)加强师资选聘和管理工作,推动优良班风建设。在选聘全日制自考助学任课教师时,要选聘师德高尚、自身素质高、治学严谨、有着较高教学艺术、热爱自考学生工作的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情施教、灵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班级教学中来,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与班级氛围;班主任要加强对班级的管理。

(二)重视制度完善和资源共享,促进优良班级文化建设。增强全日制自考助学班级成员的稳定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也要尽可能多争取和申请给自考生相对固定的上课教室特别是自习教室。为学生提供一方稳定的“净土”;寝室文化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重视寝室阵地的建设;办具有全日制自考特色的班级,避免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班级模式。

提高自考助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举措 篇3

[摘 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的一种高等教育模式,它面向社会大众,采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对考生进行考试选拔。作为自考助学的高校教师,要深入研究如何达到教学要求,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从自考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入手,通过一系列的自考助学教学措施培养自考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学习热情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 自学考试;自考助学;教学方法

自学考试(以下简称自考)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且在这一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作为高等教育自考社会助学机构的教师,在教育多元化、大众化以及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抓好素质教育,把培养自考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作为高等教育自考助学辅导的教育目的。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探讨和研究,如何达到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一、自考助学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一)学生的现状

全日制自考助学机构的生源比较复杂,包括有普通高中、中专、技校、职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以及社会成年人等。如此多样化的学生构成,往往会凸显以下特点:

1.心理问题较多

由于各种原因,社会对自考生这个群体的评价度普遍较低,加上自学考试有一定难度,使得自考生心理敏感脆弱,对学习信心不足,容易引起自卑情绪。如果教师管理不力则对学生又会增加一定的消极影响。

2.学习习惯较差

一般来说自考助学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掌握不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这个问题也会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自我约束力较弱

大多数参加自考助学的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和吃苦精神,表现为学习目标性不强、意志薄弱、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再加上社会和高校助学机构既没有严格的入学标准,也没有一定的学籍管束,使他们认为自考助学入学比较容易,导致其行为松散、纪律性差。因此,这对教学纪律的管理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二)教学质量的现状

1.應试教育普遍

自考生必须通过所有专业计划所规定课程的国家统一考试才能拿到文凭,所以自考生十分看重考试成绩。再加上自考助学机构的教学都是以通过自学考试为终极目标,并且常常采用“通过率”来考核教师的教学成果。因此在自考助学机构,应试教育成为主流。教师若是一味地专注于灌输考试的重点知识,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那么素质教育就不能落实。“重考试轻实践”的教学不仅限制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也抑制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

2.教学模式单一

大多数教师会以考试大纲为核心、课本知识和课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这种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由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单一的教学模式还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加大了教学目标实现的难度,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提高自考助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充分了解学生特点

首先,教师必须要了解自己施教的对象。针对全日制自考学生的特殊现状,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引导,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自学考试取得卓越成就的案例来激励教育大家。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由浅入深渐进式辅导教学内容,并且注意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耐心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最后,教师要与班主任相互配合,充分分析学生心理,调整好上课节奏,管控好课堂秩序,不断强调学生应遵守学习纪律和考试纪律。

(二)精炼考试重点

自考学生知识基础薄弱,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将重点放在传授专业基本知识上。要有效利用教、辅材料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落实教学内容。

比如“工程造价”这门课,考试院指定教材用的是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工程计价与造价管理》(第二版)。书本内容很多,要让学生掌握所有内容非常困难。因此教师必须在考试大纲的框架下,抓住最重要的内容讲述并加强练习,少而精的学习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另外可以配合使用辅助练习材料中每章的重点内容、章节练习和模拟试题。这些题目的难度和历年考题是相仿的,所以学生弄懂这些练习题,举一反三,就基本上可以通过考试。如果自考指定的教材没有相应的配套辅导练习,就应该把历年考题作为练习的重点。总而言之,教师应结合考试大纲有的放矢地备课。课堂教学围绕重点内容展开,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

如果自考助学的教学仅仅着眼于应试,那将会束缚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教学实践表明,兴趣是获得知识的重要动力。因此在自考助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也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引入阶段设置教学情境,适宜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还可以使学生经常处于寻求知识的状态中。

在课堂上教师要运用情境引导切入生活问题,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吸引学生发现问题,带着疑问主动学习、自主思考。

(四)改革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特点,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合自考助学的教学。因此,教师应选择更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比如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调动每一位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对于讨论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当堂训练”就是布置适量的课堂作业,如可这样布置:第一题,建筑面积的概念;第二题,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计算规定;第三题,不计算建筑面积的的规定;第四题,计算1/2建筑面积的规定;前面三题是基础题,在教材上很能容易的找到答案,第四题是需要通过自己归纳总结,因此第四题可以作为选做题,完成以后当堂批改。学生通过当堂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教师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培养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能够具有自学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但自考助学大多数的学生并不具备良好的自制力和自学能力,所以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从下列几方面着手:订立目标、课前预习、课内阅读和课后复习。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有了学习目标的激励,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通常学生虽有积极上进的学习热情,但缺乏坚持和毅力,很难持久。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经过自主尝试和亲身体验,逐渐形成自学能力。课后安排适量的练习,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待学生掌握了整个学习过程并养成习惯以后,对于其将来的人生发展会有很大裨益。

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无疑是考生一个重燃人生希望和信心的良机。自考是一种艰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科学知识的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善于自主学习的人才是自考的胜出者。自学助考在强调合格率的同时,更应重视社会对学生德智体全方位发展的需求。而教师通过自考助学教学实践,在帮助自考学生重塑自我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并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刘良兵,刘军,张海涛.自考助学班授课法浅析[J].吉林教育:综合,2011,(12X):8.

[2]沈锦航.高校全日制自考生学习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以金华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3,(24):49-50.

自考助学质量提升的有效对策探究 篇4

一、自考助学的主要特征

1. 特殊性。

自考助学是一种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 有其特殊性:首先, 受教群体不同。通常来说, 走上自考这条道路的多数是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高考失利以及毕业于专科、职高的学生, 或是想要提高自己的起点、追求更高学历的成人。其次, 自考助学的教学手段不同, 由于大多数的自考助学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 学科基础水平较差, 因此, 自考助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多课时慢进度的方式传授少量知识, 力求提高知识掌握程度, 把基础打牢, 同时结合大量课外作业的布置, 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消化所学知识, 提高教学质量。

2. 自考助学的主体多元化。

自考助学并不像本科高校一样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以前刚刚兴起的自考助学通常被称为社会助学, 因为其主要的教学方式是针对不同需求群体开始培训机构, 对自考生进行各类培训辅导。随着时间的推移, 当代的自考助学演变为有组织、受到国家肯定的教学活动:现在的自考助学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如各类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等高等教育组织和机构, 自考助学也被纳入国家管理规范内, 必须要经过省级自学考试委员会的授权, 才能开展有利于自学考生学习, 提高自考生学历层次的教学活动。

3. 自考助学与考试命题相分离。

教考分离是自考助学最重要的特点, 要想得到国家的认可, 自考助学活动就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把命题人和教学人员区别开来, 不能身兼两职。这样有利于教学公平, 提高教学质量, 从而符合自考助学的教学宗旨。

二、自考助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层次都不同, 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现阶段各高校都在不断扩招, 也有更多的人开始重视高等教育, 因此自考的生源相对就减少了, 自考助学单位在招生的过程中减少了很多的选择性, 与此同时, 学生的素质大不如以前, 成为了教学目的达成的绊脚石。很多自考助学单位只有那些没有参加过高考、高中中途辍学以及高考成绩相当不好的学生可供选择。而这种素质的学生基础知识很不扎实, 想要在预定的时间内学习完规定的课程, 达到专科的水平具有很大的难度, 更不用说本科程度了, 这是助学单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2. 师资不够完善, 很难确保教学质量。

自考助学专业相对全日制本专科的专业来说, 其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其是由一般的高等院校经过申请, 政府相关部门授权批准的自考专业, 学校的注意力大多放在全日制专业的教学工作上, 对自考助学专业提供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有不足。尤其是各高等院校都在不断扩招本科与专业。在这种背景下, 高等院校的老师已经有了很大的工作量, 根本没有过多的注意力来进行自考助学专业的教学, 也因此会对这类专业的教学不够重视。高校的老师甚少有对自考生专门开展教学活动, 师资力量非常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自考助学的发展。

3. 管理很多环节都非常薄弱, 助学教学不够规范。

如今的很多自考助学机构都是依托于高校而存在的, 一般都是设置了院系两级来进行自考助学的管理工作。有的自考助学机构设置了独立的学院来管理教学工作, 而有的自考助学机构是在高校设置成人教育学院来管理教学, 而大多都是在院系机构设置的支撑下开设助学班的。在一般情况下, 普通高校不仅负责普通本专科学生的招生和教学工作, 同时也要监管自考生的教学工作, 两者之间比较混乱。院系想要建立专门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在很多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 需要额外花费很多精力, 因此自考生的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4. 精力大多放在理论的教导上, 对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已经有一些高等院校开始重视自考助学的教学质量, 但是缺乏足够的人员来从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更多的老师都只注重教导理论知识。这个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够, 对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进行工作没有什么有用的地方, 难以从事相应的工作。而自考助学的宗旨本身就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从事工作的能力, 这个问题违背了这个初衷。

三、提升自考助学质量的途径

1. 对学生进行疏导, 重视学生的管理, 从各方面来提升自考生的素质。

自考生的底子相对而言相当薄弱, 也没有足够扎实的基础, 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 更重要的是没有足够好的自制力, 而且很多学生都比较自卑。从这些问题出发, 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素质, 结合实践经验来看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 给自考助学班配备专门的班主任, 且班主任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班主任的责任心强不强, 对自学班的学风有着直接的影响, 责任心强的班主任能够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好学生的教学与学习工作。所以说, 必须要给自考助学班配备管理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以及具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的班主任, 来负责自考生的日常学习管理和生活。在这种氛围下, 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 并不断增强自我管理和学习的意识, 形成好的学习方式。 (2) 举办各种有针对性的讲座, 请名师来对自考生进行讲解。虽然说自考生的学习地点也是在各地的高等院校, 但是大量的自考生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学习的专业用途或者是前景等方面, 因此自考助学单位必须要在这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学校可以请一些名师或者是专家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方向。 (3) 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 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自考助学单位可以将本科生与自考生组织起来, 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 让自考生减少自卑心理, 提升学生自助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各种文体活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班级的学生更加团结, 让学生们毫无顾忌地进行交流, 使得其具备一定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归属感。

2. 提高师资水平, 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质量就是自考助学最需要把握的方面, 而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就必须要提高师资水平。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师资力量、组织不同专业的老师成立教研室, 形成教师团队来研究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今的高校管理机制有很大的不足, 专业教研室要同时负责自考生和普通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精力相对而言会比较缺乏, 因此要分开来进行管理, 使得其教学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3. 教学工作必须要规范, 以便提升教学质量。

(1) 教研室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教师必须严格遵循。对于某些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难度的课程, 需要增加一定的课时, 来给学生进行答疑或者是给学生进行复习指导。 (2) 自考生学习的相关制度必须要健全, 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意识。只有健全了相关的规章制度, 自考生才能顺利地进行学习。因此, 对于自考生的日常管理来说, 必须要形成一定的管理制度, 比如请假和考勤之类的制度, 以制度来为实现教学质量提供支撑。

4. 重视实践, 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自考助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能够让自考生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在学习期间, 必须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并将其加到考试审核的科目。只有这样, 才能最终实现自考助学的宗旨。

四、结语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日益发达, 自考助学要想顺应时代潮流, 就必须要以普通高校教学的一般规律为前提, 寻找提高自考助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全面考虑自考助学的特点、缺陷, 充分落实相关改良措施, 提高教学质量, 满足社会人才的需求, 为现代化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林静新.自考助学管理问题研究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17) :89-90, 37-38.

给自考助学专业上课的心得体会 篇5

我从读研究生开始就给成教自考助学专业的学生上课了,工作以来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这么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心得体会想跟大家分享,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作为成教自考助学专业的任课老师,要明确课程性质和上课学生的特点与需求。自考助学专业的课程性质很简单,概括起来就两个字“应试”,课程性质决定了来上课的学生的最大的需求——通过考试。

怎样围绕“应试”这样一个课程性质、如何面对一群想通过考试的学生,是接下来任课老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作为自考助学专业的任课老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课前认真备课和课堂充分利用之间的关系

就成教自考助学专业的课来讲,备课是相当重要的。给成教自考助学专业的学生上课,绝不是像我们某些任课老师所认为和想象的那样,课前五分钟翻翻教材就去上课了,恰恰相反,成教自考助学专业的备课在某种程度上比本科生课程的备课还要重要。这种重要性是由“应试”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作为任课老师,一定要非常熟悉所教课程,非常了解考试的题型、考点甚至是得分点。了解和熟悉课程和考点的途径包括自己认真阅读、研究教材以及跟命题老师联系,详细了解每章考点。我给学生上课,第一节课首先讲我们这门课的考试题型是怎样的;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我会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书本上每一章节都有哪些考点、考怎样的题型(包括某个知识点以往考过哪个题型,还有可能考哪些题型)、不同题型的同一考点学生如何分别把握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课前通过认真的备课工作来完成。课前认真备课再加上一定的授课技巧和方法,你会觉得上课时间过得很快,课堂利用的很充分,我们某些任课老师觉得没什么好讲的,一堂课很漫长,实际上都是因为课前没有认真备课的原因。

(二)紧紧围绕考点讲述和适当发挥的关系

“是围绕考点讲,还是抛开教材胡吹?是上半学期讲考点、下半学期胡吹;还是上半学期胡吹、下半学期(特别是临近期末考试前)讲考点?”这些问题常常摆在自考助学专业任课老师(特别是新任课老师)的面前。针对这些问题我的答案是,整个学期、每一节课都应该紧紧围绕考点来讲,抛开教材的“发挥”仅 1 仅是“调味品”,可用来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同学的注意力以及帮助学生理解考试内容,这种发挥只能“适当”,切不可过多。适当的发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很欢迎;但是过度的发挥会让学生觉得任课教师是在混时间,对考试毫无用处。围绕考点讲,事实上可以内容很丰富,关键在于任课老师怎么围绕“应试”这样一个课程性质来讲,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三)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课堂参与的关系

要想获得好的上课效果,任课老师必须把自己讲授和学生课堂参与充分结合起来。我上课通常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在教材上记下某一章节具体的考点、题型,接着告诉他们怎么去记忆、哪些字词是关键词,再接着我自己背一遍给他们听,最后请学生把书合起来,我随机抽,让学生站起来当场背给我听。以前的学生曾经跟我讲,上胡老师的课是又怕又爱。“怕”的是被我当场叫起来背诵,“爱”的是这样做的确有效果,学生能记住,课堂上充分利用,课后只用较少的时间就能达到记忆的效果。

(四)教师课堂面授和学生课后复习、整理之间的关系

除了任课教师课堂面授、积极带动学生课堂记忆之外,学生课后的复习、整理工作也非常重要。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每次课后,必须按考试题型把我上课讲的考点自己整理好,下次课上课前带来我要检查,每个学生必须是自己手写(一般不可以电脑打印)整理,不得复印别人的,否则就别来上我的课。在上新课前,除了检查学生自己整理的资料外,我还会花一定的时间把旧的知识点重新带领同学们再回忆一遍。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样一个整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好的重复记忆的过程,对增加记忆效果非常好。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想把某一信息记牢,没什么诀窍,只有通过高效的、反复记忆。

在每一章节考点窜讲、学生自己整理的基础上,全部章节都讲完后,我会自己编综合练习题(也可采用以往的考题),利用上课时间让学生闭卷完成,学生做完之后仔细评讲,带动学生有效回忆知识点,增强记忆效果。当做了多个综合练习后,学生把最后的考试也常常作为平时的一个综合练习来完成,消除了考试的紧张感,提高了考试的成绩。

助学自考 篇6

关键词:大选修制探索思考综合素质提高

目前,全日制自考助学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创新教育还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全日制自考助学生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飞速发展。大选修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实行为实现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个性满足三位统筹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促进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

一、大选修制的内涵

基于核心课程的大选修制,即“同层课程超市”,指的是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扩大选修范围,打破课程选修的专业限制,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背景、岗位要求和社会需求在相同的学历层次上跨专业选修。对选修课程,考生既可在本专业考试计划推荐的选修课程中按学分要求选修,也可以在自学考试开考的同层次专业中选修。实行“大选修制”,旨在贯彻以人为本和学分制的理念,充分发挥自学考试生的学习主动性,实现学科体系、社会需求和个性需求的三维统筹。

二、全日制自学考试助学推行大选修制的意义所在

1.兼顾兴趣爱好,提高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选修制能够兼顾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首先,全日制自考助学生在教学计划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具有极大的学习自主性。同时它还承认学生在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允许学生通过灵活的选课方式来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力。最后,全日制自考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整齐划一的弊端,形成交叉的专业知识结构。他们在掌握必修课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跨专业选修,发展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而言,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的素质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趋势。

2.降低考试难度,提高课程考试通过率

在大选修制推行的过程中,全日制自考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避开相对来说知识生僻、较难通过的课程,选择相对易学易考、较为熟悉的课程来代替,降低自学考试的难度。这样他们的学习认可度可以提高,心理包容度得以增强,学起来会感觉轻松一点。同时,全日制自考助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攻核心课程,提高考试通过率。允许考生跨专业选考课程,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缓解了考试压力,降低了考试的难度,从而提高了课程考试通过率,使自学考试更容易被学生欢迎和接受。

3.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在不断进行着分化与整合,原有的必修课程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求知需求。大选修制因此彰显出它的独特魅力:一方面它兼顾了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使知识结构从纵深型向宽广型发展;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发展全日制自考助学生的爱好与特长,扩展学科种类与范围,强化与经济市场的动态联系,使专业知识在分化、细化、深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交叉、渗透、影响。

同时,自考助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学科技能也在不断完善,为他们多方向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大选修制的逐步推广和应用,使全日制自考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大选修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班级为单位的选课自由,收费贵,培训时间短

大选修制在充分尊重全日制自考助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各取所需,实行自由选课制度。但是这种自由度受到班级的制约,即在选择课程的同时,班主任会征求学生的意愿,考虑课程通过的难易,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班级选修,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同时,这种选课的标准一般是避开理论考试,多数选择易通过、花费时间短的实践课考试来替代。例如:体育实践课、音乐实践课和美术实践课等,这些实践课考试培训时间短,收费高,往往学生在培训0.5-1天之后,就可以参加考试,拿到相应的课程学分。在这种考试机制的作用下,学生学不到相应的选修课程知识,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学分,获取文凭,违背了大选修制运行的初衷。

2.弱化了专业学习深度,自学考试文凭含金量降低

在没有推行大选修制度之前,自学考试各个专业都设有相应的公共课程、必修课程以及本专业的选修课程。这些选修课程多半是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拓展、深化和巩固,相对来说通过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畏惧感增强,影响考试通过率。但是大选修制的运行之后,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其他的公选课来代替获取学分。这样一来,很少有学生愿意继续选修本专业的选修课,考试是容易通过了,但是却弱化了专业学习深度和广度,所学知识泛而不精,博而不专,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学习主动性降低,积极性下降,产生惰性,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自学考试文凭含金量有所降低。

3.自学考试助学院校主考院校收益大,办学趋向于利益化

自学考试助学单位一般分为主考院校和助考院校两种。大选修制执行以后,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那么,绝大多数全日制自考助学生会选择易通过的实践课作为选修课程,而这些实践课程考试是要进行收费的,且价格贵,花费时间短。这样一来,这些实践选修课的主考院校收益会增大,而部分助考院校则没有任何既得利益,久而久之,自学考试助学办学会趋向利益最大化,形成恶性竞争,影响办学质量。

四、相应对策

1.加强大选修制管理,放开选课自由

我们应该认真领悟大选修制的内涵,真正地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去实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的梦想。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大选修制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允许学生跨越班级界限,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安排个人的学习计划,并按照不同的选修课编制班级,限定班级人数,配备专职班主任负责,进行管理。同时,学校也要根据本校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出台一系列符合本校实情的大选修制的管理条例,防患于未然,真正做到放开,但是后续的学生管理又要有条不紊,少出纰漏。

2.正确引导全日制自考助学生选课,巩固专业知识学习

大学修制的实施,使教学计划的强制性减弱,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是由于他们对所学专业、课程缺乏了解,在选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盲目性。在全日制自考助学过程中,办学单位需要从“四个结合”上去引导和帮助自考助学生去选课,即: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上去引导选课;在兴趣与社会需求的结合上去引导学生选课;在获取文凭与拓展专业发展的结合上去引导选课;在知识积累与终身教育的结合上去引导学生选课;通过正确引导学生选课,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核心课程主要传授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总体而言带有较明显的职业倾向。在正确引导自考助学生选课的前提下,要求他们投入大部分精力继续巩固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认真领会课堂讲解知识,课下积极消化,查阅专业相关知识,在深度和宽度上下文章,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统一。

3.提倡合作办学,繁荣自学考试助学事业

自学考试助学创办的初衷是为了给部分高考落榜生、中高职在校生以及部分已参加工作的人再一次重返校园,获取知识、补给能量的机会。合作办学,公平竞争,相互沟通、优势集中,取长补短,产生聚合效应, 进一步提高自考助学的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完善自考助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满足社会多层次发展的需要。

因而,自学考试助应该是一个整体性的事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大选修制的推广是为了更好地繁荣自学考试助学市场,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无论是主考院校还是助考院校,在大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求同存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办学,使自学考试助学市场欣欣向荣。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自考委关于产品质量工程等自考专业中试行大选修制的通知》,浙考委.

[2] 许凌鸣.以选课为导向促进自考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策略与思考.浙江自学考试,2012,12.

[3] 高惠,李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实践与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8.

[4] 孔伟.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困境与出路[J]. 继续教育研究。2008.

谈高校自考助学班教育资源共享 篇7

资源共享是目前教育界的热门词汇之一, 该词汇是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被广泛提及的。信息社会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是教育的开放性、学习的终身性。前者指的是教育要打破种种界限, 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学科要包容并蓄, 打破学科划分, 而且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要互相开放, 打破“围墙”, 共享资源;后者指的是现代社会的知识处于不断地更新中, 因此人们也需要保持持续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终身性要求教育资源要共享, 因为如果教育资源没有开放, 没有让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那么学习、受教育就是一件成本很高昂的事情, 也就谈不上终身学习了。在这两个影响下, 教育资源共享 (Educational Resources Sharing) 也就提上了社会议事日程。

所谓教育资源共享实质上就是将高度独立的学校系统与社会系统彼此融合, 使其有机的联系起来, 最大限度地、合理地、最有效地相互利用教育资源, 做到“1+1>2”。让教育资源可以为不同的主体进行服务的方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效益。

2 高校自考助学班

最近几年兴起的自学考试助学班本身即是教育资源共享的一种探索与尝试。根据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可分三种形式:以高考方式录取的普通高等教育、以成人高考方式录取的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92年我国允许自考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考试, 并允许参加省级统考的学生可参加主考院校举办的助学班学习。助学班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教学环境、办学设备, 全日制授课, 规范化管理带动和引导学生全日制脱产学习。助学班跟其他自考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生有一个浓厚的学习与交流的大学环境, 与其他学生共同拥有学校的教育资源。从助学班的教育形式可以看出, 就是与其他通过高考录取的大学生共享教育资源。那么教育资源共享包含哪些资源?资源共享对自考助学班这种新兴的教育方式有何意义?

3 教育资源 (Educational Resources) 的具体内容

从广义上讲, 教育资源泛指与教育行为相关的一切事物和人, 既包括有形的资源, 如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又包括其他的无形资源, 如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制度资源等。

3.1 有形的资源

教育资源中的有形资源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性事务, 包括物和人, 前者指的是高校用地和建筑设施、教学和办公设备、教师和工作人员及学校教育辅助中心设备等。后者指的是教职工, 即人力资源。助学班有形资源的共享指的是通过助学班的方式将高校资源向社会开放, 让未能以高考方式进入高校的社会人员也能方便的拥有图书馆、体育馆、教室等设施设备, 获得高校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与帮助。

3.2 无形的资源

无形的资源指的是信息资源与文化资源。在信息社会中, 信息是一种很重要、很必须同时也是实时在在更新的无形资源。而从人的认知能力来说, 它是有限的, 单纯依靠自身难以把握变幻莫测的知识更新, 因此需要借鉴他人的成果、经验。这种互相借鉴、信息互通有无的过程即是资源的共享过程。同时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也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保障。因此资源共享一开始就与网络、信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教育而言, 提及资源共享, 通常指的也是课程、教学的信息化。

2007年6月, 全世界已经有16个国家的超过150所大或机构发起约50个较大规模的教育资源开放共享项目, 共享数千门课程资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件项目 (MITOCW) 在短短的几年内把近1800门课程放到互联网上供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免费使用, 是全球教育资源共享做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目前我国许多院校都组织开展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比如网上精品课程、网络远程教育等。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BALIS) 就是教育资源共享的应用模式之一。据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越介绍, 该项目建设目的是:用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高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 依托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 实现北京地区高等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 为首都的高等教育服务。

信息资源共享是教育资源共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可以实现最大化的部分。因为有形的教育资源有固定的容纳率, 比如图书馆每天能服务的读者数量、操场能够容纳的人员数量、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的数量都是有限的。相比而言, 信息资源能够服务的对象数量是巨大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 将教学资源、课程内容信息化、网络化, 让更多的学生也能获得优质的课程。不必讳言的是, 目前而言, 高校自考助学班在师资配备上与非自考助学班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尽管也不乏优秀教师参与助学班, 但相对有限。然而, 在信息资源的共享上, 所有的班级都是一视同仁的, 面对的都是标准化、统一化的课程资源。比如自考助学班的学生通过数字图书馆也能获得学校优质课程, 也能聆听名师的教诲。

无形的教育资源除了信息资源外, 还有学校的文化氛围与风气。一所高校的文化氛围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 难以复制, 比如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批判、独立。这种氛围会潜移默化地感染身在其中的每一位学子。自考助学班的学生长期生活、学习在其中, 也会亲身体验到这所学校的文化内涵。

因此, 自考助学班中教育资源的共享包括让学生在高考之外能与其他大学生共享学校有形的教育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及无形的数字资源、文化氛围。那么这种资源共享有何意义呢?

4 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

4.1 提高课程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角度而言, 任何的投入都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资源共享整合了教育资源, 在同一的平台上, 让尽可能多的人享用到教育资源, 避免资源的浪费或闲置及重复建设, 可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这对于我国教育需求迫切, 同时教育投入有限的背景是很有意义的。特别是教育共享中很重要的信息资源共享, 教学网络化从经济效益来说, 带有低投入, 高产出的特点。通过助学班与高校其他班级共享资源, 高考失利的落榜生有了进优秀高校深造的机会;有了听重点校名师讲课的机会。通过在线培训, 学习时间相对有限的在职人员有了业余时间自修深造的机会。教育资源共享使有限的教育资源辐射到了更多的人员和地区, 提高了教育的投资效益。

4.2 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知识在翻新, 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也就要求教育与社会不断地进行“反馈”和“交互”, 教育也就不是封闭的, 而是开放的, 并且根据需要不断地丰富、完善内容。资源共享最大的特点是互通有无, 本身也是开放的。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 是传统学校教育功能的延伸。通过助学班的形式,

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 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4.3 教学思想与经验交流的重要途径

传统高校中, 院系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膜。共享资源的过程让各专业共建、重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 各学科专业一流的师资、一流的资源, 促进各院校之间强势学科的相互学习和优秀教学经验的交流, 全面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此外, 网络资源的前提条件是规范化和标准化, 即普遍采用的标准有:通信标准 (TCP/IP) 、字符编码标准、检索语言标准、安全标准等等。在共同标准的基础上实现资源共享, 这就让不同学科、不同学校的课程、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对于助学班学生而言, 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即是网络学习。通过网络, 学生可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 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平时见到老师都会脸红, 更谈不上向老师请教或解答别人的问题了。在网上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为别人解答问题了。

4.4 促进高校办学社会化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指出:“优质教学资源短缺是高等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 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这方面, 正好可以发挥我们制度上的优越性, 集中建设, 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多个学科, 不仅是教育系统内容的事情, 更需要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如计算机行业人员的参与对共享平台的建设就必不可少。教育共享引进了社会力量, 促进高校办学社会化, 与社会接轨。

高校自考助学班中充分体现了教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意义, 促进更多的社会人员获得高校教育资源。就目前而言, 我国教育资源共享处于探索阶段。水平参差不齐, 在有形资源的共享上实现效果较好, 但无形的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特别是优质的课程资源数量有限。作为一种新的探索, 如何跨越资源共享障碍, 开拓资源共享途径, 提高资源共享层次, 丰富资源共享成果,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摘要:教育资源共享是教育界热门议题之一, 高校通过助学班可以让更多的社会人员获得高校的教育资源包括有形的教学设施、设备、教师的指导, 无形的信息资源和文化氛围。这种资源共享符合教育的发展趋势, 能够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推动办学社会化等, 对我国教育很有意义。

关键词:资源共享,信息,助学班

参考文献

[1]祁志敏.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版) , 2009 (1) .

[2]熊晓云, 吴谷丰, 左崇良.借资源共享之势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社会化[J].教育探索, 2009 (9) .

[3]姚明业.浅析新型的学习模式——网络化学习[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09 (9) .

助学自考 篇8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 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 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自考助学活动中, 相当一批社会助学组织已经发展壮大起来。许多民办高校, 例如西安外事学院就是如此, 目前我校依然将自考助学作为自身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英语专业自考助学的实践

1. 自考助学的现状分析

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是在2004年学历文凭 (专科) 考试的基础上重新开设的。从2005年秋季开始正式招收英语自考本科生, 到目前已进行了五年多的时间。由于自考学生参加的是国家考试, 他们没有统招生的正式学籍, 毕业证书不受制于校考课的成绩, 因而出现不少问题, 对我们的教学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 生源减少

基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各高校连年扩招, 适龄人口下降, 自学考试难度增加等因素, 参加自学考试的全日制学生人数连年快速下降。外事学院2005级英语专业自考生入学时有1200多人, 到了2009级入学人数下降到220多人, 5年时间入学人数下降率达到81.7%。

(2) 学生流失率较高

新生入学时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劲头高,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课程难度的增大, 到大二、大三、大四时老生报到人数逐年下降。究其原因, 一是部分学生基础太差, 难于坚持下去;二是有些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难以跟上学习进度, 最终放弃学习;三是考证受限。自考生由于没有正式学籍, 因而没有资格报名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学生在还没有拿到自考毕业证书的情况下, 很难顺利就业。

(3) 部分课程考试过关率普遍太低

由于各省 (自治区) 自学考试专业计划中的考试科目不完全一致, 有些科目为全国统一命题, 有些科目为各省 (自治区) 自己命题, 加之主考院校大多没有专职的命题教师, 因而造成不同科目之间的难易度差异很大, 即使同一科目在不同时间的考试试题的难易度差异也很大。这些因素导致部分课程考试过关率普遍比较低。

2.自考助学的实践

(1) 教学组织与管理

西安外事学院的自考本专科专业有近40个, 学生和教师分别归在各相关的二级院进行教学与管理。各二级院根据学生人数多少设立自考系或自考专业班, 与统招生并行组织教学。学校教务处设立自考科, 统一管理、下达和协调教学任务与教学计划, 管理学籍、组织考试与毕业证书的审核与发放。由于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自考学生人数较多, 设立自考系, 在学校教务处和外国语学院的双重指导下, 独立组织教学。

(2) 课程及考试的设置与安排

根据陕西省英语专业自学考试计划所规定的科目, 英语自考系按照专科课程与本科课程的难易程度和相互联系, 将专科课程和本科课程分别安排两年开设。对于学分虽然不多, 但是课程内容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的课程适当增加课时量, 如英语国家概况、高级英语、第二外语、英语口语、英美文学选读;相应减少学生容易通过的课程的课时数, 如公共课程。同时, 在大三第二学期和大四第一学期, 通过问卷调查, 根据学生意向开设英语教育和商务英语两个方向的课程, 实行课程编班管理。

为了扩展学生知识, 方便学生就业, 学校在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 还增加了一些校考课程。其中有些为学校统一设置, 有些为各专业根据自身需要自行设置。自考英语专业开设了体育、办公自动化、英语实用语音、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英语教学法、商务英语谈判、商务英语翻译、会展英语、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

(3) 学生管理

由于陕西省的自学考试较严格, 含金量高, 在外省认可度较高, 加之西安外事学院的办学声誉好, 因而自考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 远至新疆、黑龙江、海南、福建等省份。英语专业的自考生总人数在1000左右, 学生个体情况差异较大,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新生入学后, 自考系对其组织考试, 按其成绩进行编班, 配备辅导员, 管理学生的生活、纪律与思想工作。学生跟班就读, 组成从大一到大四的4个年级。入学后与统招生一样参加军训, 进行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每个学期末要参加二级学院组织的课程考试, 成绩记入学籍档案。学期中期二级学院都要组织学生代表座谈会, 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等问题进行讨论沟通。学校每年组织自考工作座谈会, 就学生学习与管理进行研讨, 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师资配备

外事学院对于自考生的任课教师配备以专职教师为主, 同时根据课程需要和学生人数多少, 适当聘用一些有自考教学经验的兼职教师。英语自考系的专职教师在15名左右。专职教师大多是多年从事自考教学的富有经验的中青年教师和新入职的毕业研究生, 学历由起初的本科为主逐步过渡到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占到50%以上。口语课主要由外籍教师担任。

(5) 教学过程

外国语学院的自考教学及管理以“三率”为目标, 即“提高报到率, 提高到课率, 提高国考通过率”。在明确英语专业自考目标和要求的前提下, 不断摸索本专业自考的特点, 发挥教研室和备课组的作用, 实行教研室课程负责制, 集体备课, 统一教案, 讲课、复习均与国家目前的主要考试题型相挂钩。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考试要求, 经常征求学生们对老师授课的意见和要求,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调整。对英语底子差、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辅导与帮助。教学督导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 与任课教师和领导沟通。对外聘教师实行动态管理, 经常调查了解他们的教学情况。学生每学期要对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书面评价, 提出建议。学校对教学效果优秀, 自考通过率高的授课教师进行奖励。这些措施在提高教学质量和不断提高考试过关率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6) 取得的成绩

英语专业的自考教学经过多年的实践, 在各方面的努力下, 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学生成绩稳步上升, 年均各科平均考试通过率由2005年的约46%提高到2009年的近70%。

思考与建议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作为一种社会化、开放性的考试形式, 在普通高校教育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下,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教育的需要, 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学考试毕业证书也获得了用人单位和许多国家的认可。但随着形势的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普通高校扩招, 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 要想自学考试长久不衰地进行下去, 就需要对自学考试本身作必要的改革。

1.改革传统保守的专业设置, 增加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

我国自学考试目前开设的专业已达200多种, 但是有些专业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及时停考这些专业, 相应开设社会需求更多的应用型专业。比如与英语专业相关的英语口译专业、英语笔译专业、英语教育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科技英语专业、法律英语专业、医学英语专业、外贸英语专业等。

2. 取消对自考生考证就业及考证的限制

接受教育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公共教育资源和证书制度应该向全社会开放, 作为受教育者的自考生应该被允许参加各种证书的考试, 包括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和英语专业的四、八级考试。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3. 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自学考试属于国家组织的水平考试, 要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以表现出国家考试试题的质量和水平。试题的难易程度和稳定性关系到毕业生的学业质量和考生的命运。为了对广大考生负责, 希望政府加大对自考的投入, 各级自考机构也应该切实重视这一问题, 而不仅仅停留在组织考试的形式上。

4. 改革教材内容, 实行教材多样化

水平考试所要求的是考生最终达到的水平。达到这一水平的途径和学习材料应该不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 而应该是百花齐放, 在国家自考专业委员会规定的标准下, 各出版机构组织专家教授协力编写, 使更多的优秀教材脱颖而出, 帮助考生更加切实有效的掌握学科知识。

对助学单位而言, 要想吸引学生参加全日制自考助学学习, 把自考助学这一教育模式巩固发展下去, 就必须分析社会与学生的需求, 努力加强和改革自考助学的方式。

首先, 助学单位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把办学质量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在人力、物力上保证必要长期的投入, 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 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其次, 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中心, 开展丰富多彩的助学活动, 切实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助学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习。要以考试要求的水平和填补学生空缺为目标组织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发挥其内在的潜力, 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学生的学习积极创造条件。助学活动也不应该局限于课堂教学, 助学单位要利用其校园资源优势组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 如创新大赛、演讲比赛、口语角、才艺展示等, 丰富学习生活, 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 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首要任务。个人自学与参加学校组织的助学学习的最大区别在于个人自学主要为应试学习, 而在学校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习。在助学中,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通过考试,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考毕业生在社会上有相对较高的声誉。经过多年的自学锻炼, 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自考不仅使很多人获得了国家认可的学历文凭, 还帮助很多人通过自考实现了硕士梦、博士梦、出国深造梦。在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 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主旋律, 自学考试以其独有的教育方式必将与社会发展长期共存下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中加强德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78/info8778.htm.

[2]罗志坚, 彭鹿.高等教育大众化对高教自考产生的影响极其发展路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12) .

[3]潘懋元, 覃红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改革的成就与展望[J].教育与考试, 2008 (6) .

[4]王安安.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督导体系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12) .

助学自考 篇9

“蝴蝶效应”揭示了一种社会现象, 即: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正所谓“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所以, 在自考助学的学生管理工作中, 由于自考助学学生经历了高考落榜的挫折和打击, 其心理结构具有特殊性和不稳定性, 加之自考助学管理工作的现状还有待于改善, 这都要求我们应在今后的工作中从点滴的小事抓起, 及时预防“蝴蝶效应”的发生。因此, “蝴蝶效应”对自考助学学生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启示。

二、自考助学学生管理的现状

(一) 自考助学管理缺乏危机意识和管理。

危机管理是学校在危机意识的指导下, 对可能发生或已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决策、协调、总结的系统过程。自考学生流动性较大, 中途转学、退学、插班等现象屡屡发生, 学校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 容易滋生事端。当前, 学校师生危机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危机管理体系尚不健全。而学校又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 学生年龄相仿、自身防护能力较弱、危机事件发生时受到伤害的概率较高, 并且会引发事态发展, 引发“蝴蝶效应”。

(二) 自考助学教学质量缺乏保证。

自学考试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他们希望能在老师的教学下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顺利通过自学考试, 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质量好坏是衡量自考助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是招生工作的关键。目前, 高校全日制自考助学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没有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 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导致学生大量流失和各种违规舞弊现象出现。自考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性的保证, 学生厌学情绪和考试恐惧感增加, 他们会把大部分时间用来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例如:谈恋爱、攀比心理等, 从而增加学校不稳定因素, 引发“蝴蝶效应”。

(三) 自考招生管理工作混乱, 学校丧失诚信感。

全日制自考助学单位存在着激烈竞争, 为了吸引生源, 有些高校会弄虚作假, 造成自考招生管理工作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生计划不合理, 和现实存在着较大差异;二是夸大办学条件, 误导学生, 随意承诺;三是招生过程缺乏监督机制, 存在非法招生现象。学生往往是充满希望和满怀信心地来到校园, 但现实的差距会使他们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 从而使学生丧失对学校的诚信感, 无法安心在校接受教育, 容易滋生事端, 从而引发“蝴蝶效应”。

三、全日制自考助学学生的特点

全国自考办公布《自考调查分析》表明, 愈来愈多的高考落榜生涌入高考自考行列, 以自考脱产的形式成为一个独特的群体。自强、自尊同时又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是他们身上的共性。因各种社会原因和自身特殊身份, 他们既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 但又缺乏自信心, 对周围的人或事很敏感, 导致挫败感产生, 极易诱发不安定因素, 形成“蝴蝶效应”。

(一) 学生自卑心理严重, 缺乏校园归属感。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自考生普遍认为在校内受歧视, 多数学生甚至不能很好地融入校园氛围中, 缺乏学校归属感, 会从心理上不自觉地产生自卑的心理, 尽量回避“自考生”身份, 这给自考助学管理带来较大难度。

(二) 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隐患。

大部分自考学生都是刚刚脱离高中校园生活, 其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 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 会产生心理困惑。例如:攀比心理强, 提倡奢侈浪费, 形成校园内不良竞争氛围, 从而“蝴蝶效应”就产生了。“蝴蝶效应”会深刻地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这种影响有时是显性的, 有时是隐性的。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的“蝴蝶效应”都会严重影响到学校的秩序稳定, 带来学生管理工作上的不利。

(三) 学习自觉性、纪律性不强。

在全日制助学班中存在着一些学习不认真, 组织纪律性差、旷课、迟到早退等严重现象。部分学生我行我素, 不服从管理, 甚至对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置若罔闻。因此, 这种现象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易发“蝴蝶效应”。

四、加强自考助学学生管理的对策

(一) 树立危机意识, 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

密切关注学生日常思想动态, 实行“日检查、周汇总、月研判”管理制度, 积极引导网络舆情, 做到“时间无空隙、责任无空白、制度无盲点”。实行专职班主任制度, 由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负责, 及时掌握学生情绪, 做好排解矛盾和释疑解惑等工作, 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不定期对各班班干部进行危机处理的培训, 以增强学生干部的安全意识, 逐步提高他们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防护能力。同时, 建立学工办、班主任、学生会、门卫立体值班制度, 特别是加强中午、傍晚的“空档”时间的值班管理。

(二) 加强教学管理, 注重学风建设。

严格考勤制度, 加强学风建设, 提高助学质量。坚持每天班主任点名、值班教师点名、班主任随堂听课等多项制度, 多管齐下严肃学风。不定期开展学生座谈、班主任交流,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学生提出的教学方面的意见与要求, 及时与任课教师和授课学院进行协商, 以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考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班主任分析会、制定复习计划、班主任辅修计划和学生考前特别提醒手册, 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考试。设立奖学金制度, 对表现突出的和成绩优良的同学进行表彰, 开展经验交流。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 并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三) 严格招生管理, 树立学校诚信形象。

严格按照自考委规定执行年审和广告审批制度, 杜绝与其他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招生宣传真实、准确, 尊重学生对专业的选择, 不得夸大办学条件, 随意承诺。同时严格执行国家的收费政策, 制定招生收费制度, 杜绝乱收费现象。只有在公正客观的情况下进行招生宣传与管理, 学生才能在入学后接受现实, 不至于使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过大。这样他们才会尊重自己的选择, 安心在校接受教育, 引起事端的机会也就会相应减少, 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蝴蝶效应”的产生。

(四) 做好学生心理咨询, 构建心理健康防御系统。

针对自考助学生普遍存在的各种心理隐患, 建立心理咨询室, 大力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构建心理健康防御系统。一是在新生入学之初, 抓好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健全学生的心理档案, 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暗示, 矫正行为偏差,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三是开展各种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心理讲座来提高学生的心理调节水平, 指引他们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张世太.谈谈学生工作中的“蝴蝶效应”及其预防[J].湖南大学学报, 1995, 2

[2].阳泽.论学校归属感的教育意蕴[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7

[3].芦庆梅, 刘红, 罗遂洪.全日制自考学生的基本特征及管理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8

助学自考 篇10

关键词:自学考试,网络助学,手机平台

现代网络教育主要借助于信息技术展开, 在网络教育模式下, 教育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教师在任何条件下, 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教学过程。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的限制, 使学校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1]。目前, 单纯地利用互联网展开网络教育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比如学生学习的被动性, 因此, 探索如何利用手机平台来促进自学考试助学的研究也变得十分有意义。

一、目前的网络助学具有局限性

目前, 大量应用于教育方面的信息技术多数尚停留在视频制作→上传至相关网站→等待用户被动接收的流程之上。网络远程端的学习者必须坐在电脑旁通过主动点击页面, 被动查看视频接收信息来进行知识的汲取。如此一来, 学习者受制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 比如, 身边没有电脑;有电脑却不能上网;使用笔记本电脑却因电池续航能力造成电脑不得不关机等情况的发生而造成学习的中断。

绝大多数自考学子并非只是为了混一个文凭而学习, 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 加上目前采用的各类网络运行模式的限制, 很容易将这种新兴的学习方式仅作为一种辅导手段来实施, 造成学员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为避免已有的各类信息技术手段流于形式, 唯有在现有信息技术层面上不断创新与突破, 采用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设计出一种主动学习的流程, 让学员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 通过信息技术去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网络, 搭建一个专门的自考网络助学学习平台, 信息覆盖至电脑、手机、智能掌上处理等终端, 实现随时随地只要有时间和机会均可进行学习。全方位来刺激各种感官, 使其学习起来信心十足, 每次学习均有所收获并附加课程提醒和考核功能, 激发学员的斗志。

二、使用手机平台开展自学考试助学的优势

1. 普遍性

研究机构Informa统计数据显示, 全球手机用户数于2007年11月达到33亿, 为全球人口数量的一半。而据市场研究机构Mobile World的统计, 2010年第一季度全球净新增手机用户数为1.68亿, 使手机用户总数达到48.2亿。其分析师约翰泰索 (John Tysoe) 认为全球手机用户在7月超过50亿[2]。2010年, 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就已将达到7.4亿, 而习惯用手机阅读的用户将占到其中的一成多。

现代人可以不用电脑, 但绝对会使用手机。麦特卡尔夫 (Bob Metcalfe) 定律告诉我们:网络的价值同网络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 也就是说, N个联结可创造出N2的效益。也即上网的人数越多, 产生的效益越多。如此巨大的手机用户群体再加上日趋先进与完善的手机网络, 信息文化的传播与更新的发展潜力深不可测。自考助学若再顺势而为, 势必如虎添翼。

2. 发展性

从通信技术来看我国已于2009年进入3G技术时代, 相比以前单纯的通话与短信功能, 手机平台有了更为广阔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技术基础。现代信息的传递离不开网络, 我国目前的手机网络通过3G技术已实现与Internet互联网的高速无缝链接。加上各类手机硬件与操作系统不断地改进, 大量以前需要在电脑上才能进行的应用均可轻松在手机上完成, 比如, 浏览网站、收发电子邮件等。为方便人们应用手机来处理信息, 各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 几乎90%的常用电脑软件均会争相开发其对应的手机端应用程序。自考助学通过信息化技术依托手机这个平台必将有一番大作为。

3. 实用性

从参加自考的人群来看, 80%以上属于已有工作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自身素质和学历的提高。目前, 自学考试的课程合格率大致保持在50%左右, 但累计全部课程合格率的比例要小于10%[3], 导致自考通过率偏低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自考助学者在学习时间上的严重不足。从行业角度来看, 电脑的使用范围较窄, 很多地方的电脑均为专门用途, 不得挪为他用, 故当下很多基于电脑硬件制作, 依托互联网的学习形式逃不了时空的束缚。比如, 在单位可能无法通过专用电脑来查看学习内容。

既然已是信息时代, 书籍作为信息载体的局限主要体现在实效性、更新速度、便捷性等因素之上。而单纯采用电脑+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又往往受制于学习时间的安排与硬件设施的调配上。

故通过现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使用手机平台完全可以为自考助学营造出不同于传统授课和网络教学的学习氛围。这个环境的构建完全可依赖目前已经非常发达的手机网络, 从而弥补因时空限制而造成的学习盲点, 可以预见若将知识传播的平台由电脑移植到手机, 潜力十足。

三、使用手机平台开展自考网络助学辅导设计

1. 建立专门针对手机自考资源的网站

目前, 各类门户网站企业均开始抢滩手机用户市场, 但对于教育行业, 这里还是一片空白。因此, 自考手机网站内应具有较为丰富的自考资源, 内容广泛涉及各门类的自考学科, 学习的相关资料以及考试时间明细的安排等内容, 可供自考生随时登录自主查询下载相关书籍和资料。但针对我国各大手机运营商现行资费的特点 (普遍采用包月+限制流量的模式) , 目前自考手机网站可考虑主要以文字信息、知识要点为主, 以便实时帮助考生进行知识点的强化复习与记忆。手机网站必将为考生带来最大的时间和空间便利性。试想一下, 当你需要学习的时候, 无须等待漫长的电脑开机时间, 只需拿出手机, 几秒钟内即可温故而知新, 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从此大量的自考生不用再整合大量时间奔波于学校与单位之间, 利用手机自考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便利性, 随时可以在上班间隙或休息时段登录手机自考网进行相关知识的查询和学习。随着高速手机网络的不断发展,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还可实现手机视频教学等目前在电脑上方能完成的任务。

2. 建立教师和学生的在线交流机制

手机网络自带的短信息功能可定期给不能随时手机上网的自考生推送相关的自考资料, 自考学习信息以及考试信息等相关信息, 令考生能够及时掌握第一手自考资料, 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还可以通过信息等方式与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互动沟通。通过反馈, 教师也能随时查看每个学生的进度, 教师端也可通过电脑检查学生学习过哪些资料, 各门考试成绩等信息。让教师对学生学习进度了如指掌, 并能及时制定出更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表。再通过短信息或网站等方式及时告知学生, 从而极大提高自考生学习的效率。

3. 在线测试系统

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 学生可随时使用手机以上网或短信方式访问系统进行在线测试, 或针对教师发送到手机上的自考试题进行答题, 查找出这一阶段学习中的利弊, 再及时反馈到手机自考系统上, 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很快地了解学习的进程、成果和效率。

因此, 手机自考平台的建立可将自考生零碎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做到分秒必争。其具有及时、方便、自由、时效、灵活等诸多优点。在目前紧张的工作与生活中, 手机自考平台将因其便利性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考生所接受, 最终成为最主要的一种自考助学方式。

自考生是中国的弱势群体。由于诸多原因, 他们没有机会跨入高校的大门。他们想要学习, 想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通过自考他们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但选择自考, 将会付出比旁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 如何帮助考生更加合理地利用时间并让其转换为实实在在的效益, 这应该是自考助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可以使他们避免课堂———单位———家庭奔波之苦, 而依托于手机平台让他们的学习更加高效便捷。本文亦是希望能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简要阐述, 结合自考助学网络特点, 透过手机这个普遍使用的平台来探讨如何提高自考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及通过手机平台去弥补目前常用手段的不足。让广大的自考生有更便利的条件去遨游知识的海洋, 为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另辟蹊径。

参考文献

[1]桑宁霞, 邓华丽.自学考试网络网络助学的意义[J].山西教育 (招生考试) , 2008, (11) .

[2]羊羽.分析师预计本周全球手机用户将达50亿[N/OL].新浪科技, [2010-07-03].http://tech.sina.com.cn/t/2010-07-03/11274382514.shtml.

助学自考 篇11

关键词:自学考试,云计算,云学习,助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自考) [1]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 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余年的发展, 自考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其中, 社会助学作为承接个人和考试的关键环节, 对自学考试的健康有序发展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本文针对自考助学面临的种种挑战, 提出了云计算与自考助学相结合构建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模式, 以期对信息技术时代自考助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自考助学的现状和挑战

据统计, 自1981年以来, 已累计有2.1亿人次参加自学考试, 毕业学生达920万人。可以说自考为我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做出了很大贡献。由于它具有既是一种国家考试制度又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的双重性质, 社会助学作为承接个人和考试的关键环节体现了其教育属性。所谓社会助学, 概括地说就是社会对自考生学习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可以说社会助学是自考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 没有社会助学就不能体现自考的教育属性;另一方面, 社会助学也弥补了自考生“为考而考”功利性带来的不足。“社会助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 社会助学的改善和发展必然会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教育功能, 逐步消除由于自学考试制度凸显的考试功能给人们带来的误解”[2]。

当前, 自考社会助学主要有面授和网络两种实现途径。面授助学主要包括全日制的自考助学班和业余性质的助学班。其中, 全日制的自考助学班的学习者主要是低龄化的高考应届毕业生。这些学习者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高考失利且认为复读后录取的希望渺茫, 遂选择自考之路。业余性质助考班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参加工作的成年人, 受制于时间和精力等, 只能选择周末和节假日来参加自考助学。举办这两类助考班以公立大学的继续教育机构和以一些民办大学为主, 虽然这些助学机构为自考助学环节的有效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因素, 教学范围、教学手段、教学过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信息技术时代为自考助学开辟了新的战场, 网络助学应运而生。网络助学其实是一种数字化的学习方式, 它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优势, 构建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 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降低了教学成本和学习费用。可以说网络助学是自考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3], 这是由自考的性质和网络教育的特质所决定的。目前, 网络助学正成为主要的自考助学模式, 但与此同时, 自考网络助学良莠不齐现象突出, 建设者只是简单地把学习资源数字化后搬运到网络, 既鲜有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支持服务, 又很少考虑学习者的个人学习背景和学习兴趣需求, 这些都有悖于教育规律。

三、云学习

云计算是在分布式系统、网格计算、虚拟存储和网络存储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共享基础架构, 其核心是向用户提供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4]。云计算将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新方向已被学术界普遍承认, 故近年来云计算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Stephen Downes认为“所有的学习技术至少都是某种程度上的网络技术, 因为它被设计用来促进公共知识和个人知识之间的互动”。尚建新、解月光、王伟将其引申为“所有的网络技术都可以抽取出来为教育服务, 实现网络技术向学习技术的转变”[5]。所以把云计算技术抽取出来为教育服务, 或者说在教育领域里运用云计算技术就衍生出了“云学习”的概念。概括地说, 云学习[6]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运用云计算技术的学习。

云计算以“资源共享、集中服务”为核心, 将所有的可用资源集中于一个平台之上, 在平台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下, 给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云学习继承了云计算的精髓, 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资料丰富、功能强大、交互协作、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7]。

1.以学习资源为核心:

云学习秉承“整合资源, 集中服务”的思想, 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服务。以往那种分散的、单点集中式的学习资源获取速度慢, 资源类型单一, 无法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云平台有效聚合分散的学习资源于云端, 学习者不需要考虑其技术实现, 只需按自己的需求获取服务。

2.以学习者为中心:

在云学习环境下,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现状和兴趣需求, 方便地获取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等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安排学习进度, 反思学习效果等。依托云计算学习平台, 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程度将会得到很大提升。

3.以协作学习为方式:

学习者在云平台上的学习活动不是孤立的, 而是可以开展实时的师生、生生协作交流。知识和信息在交流中得到升华提高。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协作能不断引发学习者开展头脑风暴, 提高学习效率。

四、云学习视野下自考助学模式

1.自考助学模式关系。

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可以看作网络助学的一个子集, 它进一步扩展了当前网络助学的体系框架, 丰富了学习手段。同时, 当前的网络助学也在学习资源和技术平台上给云学习视野下的自考助学奠定了基础。但云学习视野下的网络助学不仅仅是当前传统网络助学的一个补充, 相反, 二者在学习行为、学习内容、学习理念上都有着明显差异。

2.结构模型。

对比传统网络助学和云学习视野下的网络助学并结合云计算的技术特点, 本文提出了一个云学习视野下的自学考试助学模式模型。该模型分为三个层次: (1) 用户服务层:主要由学习过程管理、学习支持服务、协作学习环境和个人网络空间等组成。自考学习者使用联网的计算机、智能手机、PDA等设备通过高速通信网络连接到系统平台, 并向平台发起请求, 平台根据学习者的请求以服务的方式回传数据。其中, 学习过程管理实现对学习者的进程管理和监控督导等服务;学习支持服务对学习者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自考信息等服务。协作学习环境给学习者提供交流协作的场所;个人学习空间是个人资料信息收集、知识经验积累的平台。 (2) 应用组织层:实现对不同平台下的异构学习资源和信息的标准化组织。学习资源和信息以及系统获取的一些面向教育的SaaS (软件即服务) 和通过调用其他系统的API获取的web Service等, 经过组织和标准化之后传输给用户服务层。 (3) 基础设施层:是整个系统的数据中心和提供服务的基础, 它由一系列的服务器、存储器、网络设备等物理设备组成, 经过虚拟化以及动态的可伸缩扩展之后, 方便向应用组织层提供资源和计算服务, 减少用户终端的处理压力以及降低用户对IT专业知识的依赖度。

3.推进策略。

受当前自学考试的体制机制、面授和网络助学的既有体系、网络带宽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云学习视野下自考助学的实施肯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故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推进策略: (1) 健全体制机制, 认真调研和评估当前自考政策, 及时反思和总结一些突出问题, 出台相应的补救政策以保证自学考试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2) 加快网络特别是无线网络的建设步伐。网络速率是云计算发展的瓶颈。当前的无线网络存在覆盖范围不广, 接入性能不足, 网络管理分散等问题, 只有从规模上、速率上、扩展性等方面加快网络的建设步伐, 才能为云学习系统的有效运转保驾护航。 (3) 在认真分析自考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 整合业已存在的网络学习资源, 改造、发掘、开发新的学习资源, 力争用简洁明了、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来数字化学习资料。学习资源的组织要照顾到他们的学习体验, 控制和统筹学习时间和学习难度。

参考文献

[1]自学考试.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7864.htm.

[2]王建民, 武法提, 刘亚萍.自学考试网络助学学习支持服务体系[J].中国考试, 2009, (4) :35-39.

[3]李中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助学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 2010, (12) :33-35.

[4]王萍, 张际平.云计算与网络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 2008, (11) :81-84.

[5]尚建新, 解月光, 王伟.云计算模型下的PLE构建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 2009, (4) :46-49.

[6]杨艳艳, 黄纯国, 钟柏昌.基于云计算探析云学习[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9) :108-111.

上一篇:链球菌病下一篇:舍饲养羊的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