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破伤风病防治

2024-05-28

家畜破伤风病防治(共5篇)

家畜破伤风病防治 篇1

家畜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以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四肢僵直, 牙关紧闭等神经症状为病理特征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在适宜的伤口内厌氧环境下, 迅速繁殖滋生产生外毒素引发感染。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多成散发。笔者采用中药加针灸的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破伤风梭菌为厌氧菌, 在厌氧环境下迅速繁殖, 并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而散发全身。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经外伤感染的称为破伤风, 主要是因为外伤愈合过快, 在外表愈合的伤口内缺氧的条件下破伤风梭菌容易滋生繁殖, 俗称“蒙毒”或“干疤风”;二是经妊娠感染的称为产后风, 产后风是因生产过程中产道或子宫破损而感染引发;三是仔畜通过脐带感染的称为脐风, 脐风是因仔畜接产时消毒不严而菌体随着脐带创口进入血液引起此病发生。

1 病原

破伤风梭菌为细长的大杆菌, 长2~4µm, 宽0.5~1µm, 大多单独存在, 间有短链, 周身有鞭毛, 能运动易形成芽孢, 其芽孢位于菌体的一端, 形似鼓槌状或球拍状, 不形成荚膜, 革兰氏染色为阳性, 破伤风梭菌的繁殖体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 一般消毒药均能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但芽孢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 在土壤中能存活数年甚至几十年。

2 流行特点

各种家畜对此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 马、驴、骡最易感, 猪、牛、羊次之。破伤风梭菌广泛存在于施肥的土壤和道路的灰尘中, 并常见于马、牛和人类的粪便中, 由于病原体的广泛存在, 只要有适宜的易感伤口, 就可造成此病的发生。破伤风一般发生于刺伤、裂伤、分娩、创伤、去势、剪毛、断尾、脐带伤、钉蹄铁误伤、开放性骨折和鞍具伤等伤口感染。但也不是一切外伤都可引起感染, 而是形成了适宜于破伤风梭菌繁殖的伤口而引起此病的发生。本病无季节性, 且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 一般幼畜较成年和老龄畜发病率高些。本病必须经过破损的伤口传染, 病畜不能直接传染健康家畜, 此病通常为散发。

3 症状

破伤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 一般为1~2周;有的可达3周, 但很少见。新生仔畜感染后, 可于24h内出现症状。潜伏期的长短与破伤风梭菌侵入的部位、产生的毒素、毒力的大小、病毒的数量和畜种的不同有关。

3.1 马属动物发病初期, 只见运步稍显强拘, 咀嚼和吞咽小心而缓慢, 畜主往往容易忽视, 照常使役。随后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 后期发展为“木马式”, 呈现出典型的破伤风综合症状。驴的症状不如马、骡明显, 兴奋性也不高, 瞬膜多数不突出。

3.2 牛发生破伤风的原因多因产犊、去角和带鼻环引起, 头颈直伸、腹部紧缩、尾巴直伸, 脊柱向上弯曲, 四肢僵硬, 头向后弯曲, 似角弓反张, 反刍和嗳气停止, 腹部常发生臌气, 其他症状与马、骡相似, 只是症状较轻, 兴奋性增高不明显, 死亡率也较低。

3.3 绵羊、山羊发生破伤风的原因多因脐带伤、去势、剪毛及分娩感染。全身强直, 不能自由起卧, 四肢僵硬, 头向后弯曲, 似角弓反张, 头多偏向一侧, 有的腹泻和臌气, 一般症状同马相似, 死亡率较高, 羔羊死亡率高达100%。

3.4 猪发生破伤风病的原因多因阉割、断尾时消毒不严引起, 初期一般四肢僵直, 尾不摆动, 耳直立, 牙关紧闭。重者发生全身痉挛和角弓反张, 对外界兴奋性增高。特点:听叫声, 不见其猪, 即可判断为破伤风, 发出尖直的“吱吱”声, 死亡率也较高。

4 治疗

早发现、早治疗、加强护理及综合治疗是提高本病治愈率和减少死亡率的主要环节。但由于疾病发展阶段的不同应按其病程加以施治,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中期、后期。本病初、中期时及时采取措施比较好治疗, 一旦发展到后期就很难治愈了。仔畜的4、6风基本上没有治愈的可能。加强护理是治愈病畜的重要环节, 一般此病畜怕惊、怕明, 所以要把病畜安放在通风、干燥、洁净、安静、蔽光的畜舍。消除病原, 及时找到伤口做好处理, 清除病原产生的毒素, 彻底切断病原的发展, 并做好药物治疗, 消除病毒的继续危害, 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中医认为“除风先和血, 和血风自灭, 和不了血, 必除不了风”。处方:天麻30g、南星30g、全虫30g、姜虫20g、蝉蜕60g、琥珀10g、乳香30g、没药30g、银朱30g、血余碳3g、红枣30个、南瓜子30个、蜂蜜250ml煎内服。如牙关紧闭, 可用胃管注入或鼻饲法, 该剂量为大家畜用量, 其他家畜可根据病情增减。此方对初、中期病畜再结合“火烧战船”针灸比较有效。

5 预防

防止破伤, 出现伤口时及时采取措施彻底消毒, 阉割、助产、断脐、断尾、去角等情况时均应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再辅以中西药加以预防发病, 才是最可靠的, 西药预防可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中药预防可用“防风散”处方:天麻、中吉、勾丁、甘草同等份, 朱砂为前药的三分之二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当仔畜出生时取1g配好的药粉用奶和蜂蜜调匀, 抹入新生仔畜口内服下即可, 经过多年实践, 其预防效果很好, 用药预防后的仔畜没有发生此病。方解:天麻祛风定惊, 平肝息风, 活血通痹之功效;勾丁镇静镇痉, 清热平肝, 降血压之功效;大黄破积滞, 泻血分实热, 行水消肿, 行瘀解毒之功效;朱砂:安神定惊, 清热解毒, 杀菌解毒之功效;甘草调节诸药, 解百毒之功效。

6 小结

任何疾病, 都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因为对于一切疾病的治疗代价都大大高于预防的成本, 且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只能通过伤口这一门户感染发病, 家畜之间在没有伤口的情况下不会发生此病, 所以要预防此病的发生, 防止出现伤口是降低感染的重要手段。人为的对家畜施加的外伤 (如阉割、断脐、断尾、去角等) 要严格按规程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处理方法要得当;畜主要掌握所饲养家畜的特点, 注意观察, 及时发现外伤立即处理, 防止感染;对于出现的创面小而伤口深或污染严重的尖锐物品的刺伤等特殊情况时, 要及时找到专业兽医人员来处理, 彻底清创和处理后, 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加以预防, 只要预防措施得当, 一般都不会引起本病的发生。

家畜破伤风及其防治 篇2

破伤风梭菌于自然界中分布极广, 存在于人、家畜、家禽肠道中, 随粪便排除体外而污染土壤, 因此, 用粪便作肥料可使细菌散播。此病主要通过外伤感染, 如钉伤、挫伤、刺伤脐带伤、阉割伤、鞍伤、笼头伤、手术创伤、生殖道感染和其他不明感染等。马最常发生鞍伤蹄打伤、笼头伤及断脐感染;绵羊多见剪毛和断尾、去势等;牛多见断角、阉割、上鼻环、蹄叉外伤;猪多见阉割、断脐、咬伤等。以单蹄兽马属动物易感, 牛、羊和猪次之, 鹿、猫和犬在特殊情况下发病;鸟类和家禽都有都抵抗力。家畜中幼龄较老龄畜更易感。本病无严格的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由于本菌芽孢存在广泛, 又多在土壤中, 春、秋季节多发, 因为剪毛、去势、断角、断尾、产仔、钉掌等手术多在两个季节中进行。

2 症状

潜伏期至少为6h, 多于1~3d发病。自然感染, 一般为7~14d, 短的1d, 长的可达40d。马属动物病初表现缓慢, 步态稍强直。由于症状不显, 往往不能及早发现。随着病况的进展, 病畜对外界刺激的反射兴奋性较强, 如音响、强光、触摸等, 都能使病畜表现出惊恐不安。以后很快出现全身性强直性痉挛, 出现破伤风综合症状。多数病例头部肌肉最先发生痉挛, 轻者表现为采食和咀嚼障碍;重者牙关紧闭, 不能采食和饮水、流涎、口臭。由于咬肌、舌肌、咽肌、耳肌等的痉挛, 则出现咀嚼, 两耳竖立, 瞬膜突出等症状。由于动眼神经痉挛, 瞳孔散大, 两鼻孔开张呈喇叭状;头颈伸直;由于躯体和四肢肌肉强直, 表现凹背或弓腰或角弓反张, 尾巴高举, 腹部卷缩, 沿肋软骨部形成一条陷沟;粪尿潴留, 四肢开张呈木马状, 运步显著障碍, 转弯和后退更为困难, 但病患畜神志清醒, 有饮、食欲。病畜体温一般正常, 仅在临死前体温升高到42℃以上, 脉细弱, 粘膜发绀, 呼吸浅表, 出现气喘、喘鸣, 最后因窒息或心脏极度衰竭而死亡。病呈常为1~2周。治疗方法得当, 一般可以治愈。牛患破伤风与马相似, 但较缓和, 由于肌肉痉挛常见反刍停止, 腹肌紧缩, 瘤胃膨气, 反射兴奋性不显明, 病死率较低。骆驼的症状和牛相同。绵羊和山羊, 病羊的高跷状特别显著, 常发生角弓反张, 卧地时比站立时更显著, 在病的后期常并发急性肠炎, 病死率很高, 其他症状与马、牛相同。猪痉挛通常开始于咬肌, 迅速扩展到全身, 叫声尖细, 尾不活动, 脊柱向上或向下弯曲, 两耳竖立, 瞬膜露出。狗多为局部强直症, 幼犬多呈游泳状, 口角向后吊起的特殊歪曲面容, 眼球上翻, 瞬膜露出, 磨牙, 其他症状如马, 猫的破伤风少见, 症状同犬。家禽仅在例外情况下见到此病, 羽毛蓬松, 冠和肉髯发绀, 颈部伸直, 高跷状。最急性型, 其强直性痉挛迅速, 反射兴奋特别强, 大量出汗, 通常经过1~2d因窒息和心脏麻痹而死亡。急性病例约经6~9d死亡。亚急性的病例能延长到2~3周, 有的病畜因误食异物而继发肺炎死亡。慢性型病例, 发展缓慢, 能延续4~6周, 合理治疗多能痊愈。但完全恢复约需两个月左右。

3 预防

(1) 给家畜去势, 尽量找兽医做手术, 以防手术部位感染。 (2) 手术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进行预防。 (3) 对外伤部位, 要及时用碘酊进行消毒。 (4) 家畜一旦发生破伤风, 要对圈舍、场地用消毒药进行消毒, 并隔离病畜。

4 治疗

本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在彻底处理好外伤的情况下, 多采用给病畜, 如成年马、牛30~40万IU破伤风抗毒素, 然后每隔3~5d注射5~10万IU, 总量60~100万IU, 抗破伤风血清分3d注射。成年马、牛用量为50~90万IU, 抗破伤风血清可在机体内保持15d左右, 因此集中使用效果较好。同时应用40%乌洛托品50m L静注 (幼驹、犊牛25m L静注) , 1次/d连用7~10d。用精制破伤风类毒素2m L皮下注射, 亦可提高机体主动免疫能力。用天麻雄黄散治疗, 天麻50g, 白花蛇1条, 人参, 桂心、杏仁、炮附各15g, 白术、南星, 雄黄各18g, 僵虫50g, 麝香6g (灌服加入) 。如腰硬可加当归, 尾举加苍术, 食欲不佳加陈皮, 肺热气急加黄芩、桔梗。煎后灌服。

在易发地区推广, 使用破伤风类毒素的主动免疫, 一般皮下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大家畜1~2m L, 注射后3周产生免疫力, 免疫期3年。在免疫的基础上加强消毒工作。在进行去势、断角、上鼻环、挂掌、产科损伤及断脐、刺伤等工作时, 坚持无菌操作。

摘要:家畜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它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草食动物和人的粪便中。家畜常因外伤和阉割及脐部感染而导致发病。该病常呈散发性流行, 病死率极高。其防治方法是: (1) 进行免疫注射。为预防家畜感染破伤风。可给家畜进行免疫接种破伤风类毒素。 (2) 防止伤口感染。

马破伤风病的防治 篇3

1 主要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受刺激后全身肌肉强直、瞬膜突出、四肢僵硬等, 呈现典型的"木马状"。

2 诊断

由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较为特异, 尤其症状典型时诊断不难, 故作临床诊断时不要求常规作厌氧培养和细菌学证据。

3 治疗

治疗原则:消除病因、镇静解痉、中和毒素、对症治疗。

3.1 消除病因

主要的对伤口的处理, 认真查找伤口, 对已经愈合的伤口, 要重新切开探查和引流, 最好用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或反复冲洗以消除厌氧环境。

3.2 镇静解痉

轻度痉挛可单用25%硫酸镁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 剂量控制在100m L以内;中度痉挛可配合氯丙嗪300~500mg肌肉注射;重度痉挛可选用8%水合氯醛硫酸镁200~400m L静脉注射。

3.3 中和毒素

首次治疗时, 一次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精制破伤风血清) 的剂量建议为马100~120万U, 以缓慢静脉滴注为佳, 同时加入地塞米松0.2~0.5g, 可减少过敏反应及增强消炎效果。

3.4 对症治疗

因绝大多数原发病灶已经愈合而无从查找, 无法实施创伤局部处置, 全身用药就成为抗菌消炎的唯一途径。用大剂量青霉素500~2000万U、链毒素200~500万μg肌肉注射, 2次/d, 连用3d;对于肠音微弱 (呈金属音) , 排粪迟滞, 粪便干燥的患畜, 可用石蜡油500m L、鱼石脂10g、食盐20~30g、温水500m L灌肠;排尿障碍时可用40%乌洛托品20~50m L静脉注射, 严重病例配合人工导尿

4 小结

4.1 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的选择

适当的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进行抗痉挛治疗, 能有效地减轻肌强直及阵发性肌痉挛, 能有效地预防喉痉挛和减轻肺部感染。镇静剂常选用氯丙嗪及异丙嗪, 肌肉松弛剂则首选地西泮。

4.2 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简述家畜蜘蛛病及其防治 篇4

1 病原及特性

螨的虫体甚小, 长约0.2~0.8 mm, 龟形、灰白色或带黄色, 头、胸和腹部融合, 外被坚硬的角质膜, 前端有口器, 其形状种类的不同而异。虫体的表面有沟纹、毛、刺和鳞片等。雄虫不仅体型小于雌虫而且数目也比雌虫少得多。

螨的发育, 一般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它们一生都在宿主的体表 (皮肤) 度过, 并且在一个宿主的身上完成繁殖过程。它们繁殖迅速, 传播很快, 一旦离开宿主则根据周围环境条件, 也能暂时生活一个时期。

2 病状

患病家畜发病多发现于感染螨虫后的2~4周。

2.1 马

马感染上疥螨时, 首先由头部、体侧、躯干及颈部开始出现症状, 随后漫延至肩部、背部以至全身皮肤。患病初病畜感觉皮肤发痒, 时时向木柱、墙壁等处擦痒 (或以口啃咬患部) , 接着皮肤出现小结节, 水泡、破溃后形成痂皮, 被毛脱落, 患部皮肤渐次肥厚、发生皱襞。马患痒螨时, 始于长毛部, 如颈部、鬐甲、肩部以及尾根部, 并能蔓延全身。

2.2 绵羊

以痒螨最为常见, 病的开始发生于密毛的地方, 如背部和臀部等处, 在秋冬季节, 痒螨在羊群里繁殖非常迅速, 可很快感染整个羊群。病羊刚开始表现出痒感和不安, 经常在各处摩擦患部以减轻病痒, 患部的羊毛显现筒状并向下低垂, 患部皮肤初生红色针状至粟粒大小一样的结节状, 最后形成水疱和脓疱, 并伴随渗出液, 表面稍湿润, 有些患部皮肤加厚变硬, 形似龟裂。患病羊只呈现出类似贫血的症状和营养障碍。在寒冷的季节里由于皮肤缺毛一般能引起大批量死亡。

2.3 猪

常起始于头部, 特别是围绕着眼睛和耳朵, 有时可以蔓延到腹侧和四肢。仔猪可遍及全身。病初剧痒, 一周后皮肤出现针头大的红色全疹、水泡、破裂后形成痂皮, 最后全身脱毛、消瘦、贫血、严重的可以死亡。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 发病季节, 结合流行病学情况一般可以确诊, 必要时采取患部皮肤上的痂皮、检查虫体才能确诊。

3 预防

关键是去除家畜体上及所在外界环境中的螨病虫, 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螨病的传染和蔓延。

3.1 流行地区的绵羊, 每年剪毛后全部实行药浴1~2次。

3.2 为了预防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应严禁出售或购入螨病家畜。

3.3 发现病畜时要立即隔离和治疗, 病患用过的畜舍, 用具也要及时进行消毒, 必要时病畜用过的畜舍, 空闲3个月, 以免传染。

3.4 病畜皮张应浸于5%生石灰水内20 h以上处理后利用。

4 治疗

4.1 涂药疗法

(1) 蝇毒磷。仔猪、羔羊用0.03%~0.04%的浓度。其它各类成年家畜用0.05%~0.08%的浓度。一般涂擦患部一次, 必要时隔2~4周再用一次。

(2) 敌百虫。配成0.5%的水溶液, 以治疗羊的痒螨和猪的疥螨。

(3) 杀虫眯。是一种新型、低毒、无公害的杀虫剂, 能治各种家畜螨病, 并有杀螨卵的作用, 是取代六六六的一种良好药剂, 使用配成0.1%~0.2%水溶液, 可局部洗擦、喷洒或进行药浴。

4.2 药浴疗法

家畜常见中毒病机理与防治方法 篇5

1 常见的中毒病

1.1 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常用于农药和鼠药。家畜误服有机磷后, 通过体表、呼吸道及胃肠道吸收而进入体内, 导致体内乙酰胆碱蓄积过多而引发中毒。主要症状是中毒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即表现不安、神经兴奋、肌肉震颤、昏迷, 最后由于气管痉挛、呼吸肌麻痹及呼吸中枢抑制而死亡。

1.2 有机氟化物中毒

有机氟化物主要有氟乙酰胺, 是一类高效、廉价、使用方便的剧毒农药和鼠药, 因其残留期长, 且对人畜及鸟类毒性大, 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家畜误服有机氟中毒的主要症状是突然跌倒, 剧烈抽搐, 惊厥, 角弓反张, 部分患畜迅速死亡。

1.3 亚硝酸盐中毒

不少瓜菜类, 如白菜、菠菜、萝卜叶及一些野菜等均含有较多的硝酸盐, 这些饲料如果堆放过久或蒸煮不透时, 由于去氮细菌还原酶的作用, 使所含的硝酸盐迅速转变为剧毒的亚硝酸盐。突出症状为皮肤、黏膜青紫。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 可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失去携氧能力, 因而造成组织缺氧, 最终导致家畜死亡。

1.4 氢氰酸中毒

鲜嫩高粱苗、玉米苗等含氰甙较多, 当家畜食用了这些幼苗后, 在酶和胃酸的作用下, 转化为剧毒物质——氢氰酸。氢氰酸能干扰酶对细胞呼吸的氧化过程, 使家畜呼吸中枢细胞因为缺氧而停止交换功能, 发生组织缺氧, 同时又因其血红蛋白携氧能力提高, 进而使静脉血液呈红色, 造成家畜细胞内窒息, 导致中枢麻痹而死亡。

1.5 甘薯黑斑病中毒和马铃薯中毒

甘薯黑斑病是真菌寄生在甘薯上引起的甘薯病, 家畜采食或误食黑斑症甘薯后可引起中毒, 该毒素耐高温, 所以一旦引起黑斑病菌毒素中毒, 较难治疗, 常造成死亡。正常的马铃薯含龙葵素量仅为0.002%~0.01%, 不会引起家畜中毒, 但当薯皮变青、薯片发芽时, 龙葵素的含量会显著提高, 含量达到0.02%以上时, 可引起家畜中毒。黑斑病菌毒素和龙葵素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为呕吐、腹泻, 严重的表现为体温升高、反复呕吐而致失水以及瞳孔放大、怕光、耳鸣、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少数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2 预防方法

2.1 家中的农药、鼠药等要妥善保管, 以减少误食毒物的机会。

2.2 防止家畜进入农药施药区域, 施药区1个月内不能让牛、羊等家畜采食。

2.3 保证饲喂过程要有人看管家畜, 在饲喂家畜前要清洗食槽, 注意饲料、饲草的贮存、加工和调制过程中有无毒草、毒物、腐烂发霉物质混入。

2.4 注意饲料的加工和饲喂方式。用瓜菜类作饲料时, 最好鲜喂, 如必须蒸熟时, 应揭开锅盖加足火力, 迅速烧开, 不断搅拌, 不要闷在锅内过夜;青菜等贮存时应摊开存放, 不要堆积;玉米、高粱等幼苗勿直接喂家畜, 应晒干后或青贮后配合其他饲料喂养;严禁给家畜吃有黑斑病的甘薯、薯干、薯皮、粉渣以及喝煮黑斑病甘薯水;发芽或腐烂的马铃薯, 一定要除掉芽并煮熟后饲用。

3 治疗方法

3.1 切断毒源

立即使家畜离开发生中毒的场地, 停喂疑似有毒饲料或饮水。

3.2 阻止机体对毒物的吸收

可根据毒物的性质选用吸附剂、黏浆剂或沉淀剂, 阻止或减少胃肠对毒物的吸收。

3.3 排除毒物

(1) 催吐。适用于猪、狗、猫等易于呕吐的动物, 中毒初期适用, 多选用硫酸铜、酒石酸锑钾等制剂。 (2) 洗胃。适用于马、牛、羊及猪等, 中毒初期适用, 选用的药物最好是能对毒物起氧化、中和或沉淀作用的药物, 但绝对禁止使用促进毒物溶解吸收的药物。根据毒物的性质, 用清水或一定浓度的药物反复洗胃, 然后使毒物从胃管排出。凡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 用1%~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磷化锌中毒时, 用l%的硫酸铜洗胃;氢氰酸中毒, 用1%高锰酸钾溶液洗胃。要反复冲洗, 直到流出的水变清为止。反刍动物发生中毒初期, 当毒物尚存在瘤胃内时, 应及时进行瘤胃切开术, 取出内容物, 然后进行冲洗, 并接种健康牛的瘤胃液。 (3) 催泻。当毒物已经进入肠道时, 可使用硫酸钠和硫酸镁等泻药, 但不能用油类泻药, 此法可使毒物从胃肠内排出。泻剂的选择要注意以不使毒物溶解为宜, 如脂溶性毒物中毒后, 一定不要用油类泻剂, 油类泻剂能促进毒物溶解, 从而加速毒物的吸收;同时, 要掌握好泻剂使用的时机, 在中毒病畜已出现严重的腹泻和脱水时, 要慎重使用。 (4) 利尿。此法以加速毒物从肾脏排出, 可选择利尿剂或多饮水, 利尿剂有醋酸钠 (钾) 、利尿素及双氢克塞等。 (5) 放血。可促使部分毒物从血液排出。毒物进入体内后, 大多数很快被机体吸收入血, 进入全身各组织器官。可采用静脉放血或剪耳、断尾等放血疗法来排出部分毒物, 放血后, 应立即进行输液, 不仅可使毒物稀释, 同时可防止因放血而引起血压下降, 以免发生虚脱。放血量根据畜体情况而定。

3.4 应用解毒剂

应用特效解毒剂。 (1) 有机磷中毒, 应用氯化钠、双复磷等胆碱酯酶复活剂及阿托品等胆碱能神经抑制剂。 (2) 砷中毒, 应用巯基络合剂, 如二巯基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注射液等。 (3) 酸中毒, 5%碳酸氢钠静脉注射。 (4) 亚硝酸盐中毒, 可用美蓝制成1%溶液静脉注射, 同时配合应用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溶液。

3.5 对症治疗措施

在急救时, 排毒、解毒和对症治疗应同时进行, 以免延误时机。 (1) 有机磷农药中毒, 可注射阿托品或用1%~2%石灰水灌服, 但对敌百虫中毒无效。 (2) 有机氯中毒, 可用硫酸阿托品溶液肌注。 (3) 砷、汞、铜制剂中毒, 可用4%硫酸亚铁溶液和6%氧化镁溶液, 等量混合灌服, 并喂适量的牛奶、蛋白、淀粉等。 (4) 碱性物质中毒, 可用稀盐酸或食醋中和解毒;生物碱中毒, 可用0.2%的高锰酸钾将毒物氧化解毒。 (5) 有机氟化物中毒, 可用解氟灵静脉注射, 3~4次/d, 直至抽搐症状消失为止, 若再次出现症状可重复用药。镇静用氯丙嗪肌肉注射, 控制脑水肿静脉注射20%甘露醇, 同时配合安钠咖、10%葡萄糖、辅酶A、细胞色素C、ATP等药物治疗。

3.6 加强护理中毒病畜

家畜中毒后, 护理措施也很重要, 如有些毒物中毒引起动物兴奋不安, 要防止发生意外。为了加速毒物从体内经肾脏排出, 要给病畜充足的饮水, 尤其是对那些因腹泻、呕吐而发生脱水的病畜, 需少量多次给病畜饮温水。对中毒后不能站立的病畜要多加垫草, 勤翻身, 以免发生褥疮。如病畜尚能进食, 应给予全价、营养全面且适口性好的饲料, 以增强体质;此外, 有些毒物引起的中毒, 可使动物体内的某些酶类活性下降, 其恢复也需一定的时间。因此, 在动物处于恢复期, 一定要杜绝动物再次接触某些毒物。

上一篇:利用气候条件下一篇:农村业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