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破伤风

2024-07-13

新生儿破伤风(精选8篇)

新生儿破伤风 篇1

新生儿破伤风是因为断脐时消毒处理不当, 破伤风梭状杆菌经脐部侵入后在缺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 外毒素与神经细胞结合而产生的症状。常在出生后7 d左右发病, 故有“七日风”“脐风”“锁喉风”之称[1]。在经济不发达和就医困难的边远山区, 该病仍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早期牙关紧闭、哺乳时不易塞进乳头, 随后面肌紧张, 口角向下呈苦笑面容, 不久就四肢抽动或呈强直性痉挛, 角弓反张, 重者可因呼吸肌与喉肌痉挛而引起呼吸困难, 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及时用药、控制痉挛的发作和精心的护理尤为重要。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2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 除3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外均治愈,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来源于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2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 在20例患儿中男性为13例, 女性为7例, 年龄为出生后4~10 d, 符合新生儿破伤风潜伏期4~14 d。本组患儿自找私人诊所接生, 因消毒不严所致者11例, 自己用剪刀剪断脐带者7例, 牙齿咬断脐带者2例。患儿均有拒乳、苦笑面容、角弓反张, 其中11例呼吸困难, 唇周、四肢紫绀、抽搐频繁。经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控制抽搐、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 除3例因经济困难坚决要求出院外, 最后均治愈出院。

1.2 方法

收集整理20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护理经验, 加于归纳和总结。

2 讨论

本病病因及发病机理明确, 多为接生时脐端消毒不严, 破伤风杆菌侵入脐部, 坏死的残留脐带及其覆盖物可使该处处于厌氧状态, 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 并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2]。针对性应用破伤风抗毒素以中和未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 积极而正确的护理措施, 是治愈该病的关键。

2.1 护理措施

2.1.1 脐部护理 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脐部, 以改变局部无氧环境, 洗后涂以2.5%碘酊或1%龙胆紫, 1次/d, 直至创口愈合, 不用纱布敷盖以改变局部无氧环境。局部感染严重者, 需扩创引流, 去除坏死组织, 并在脐周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单位, 另用3万单位作静脉点滴1次。

2.1.2 胃管护理 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由于病情重, 吸吮功能差, 吞咽困难, 不能经口摄取母乳或牛奶, 为维持营养, 给予鼻饲喂养。为减少刺激引起痉挛发作, 应在用镇静剂后再插鼻饲管, 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多, 以10~30 ml为宜, 以免呕吐引起窒息, 鼻饲前应抽吸胃内容物, 以证实胃管在胃内, 如有储留奶液应减少喂奶量, 并将间隔时间稍微延长, 一般2~3 h 1次, 每次注入时间不少于5 min, 每次注奶前后用少量温水冲洗胃管, 以免阻塞。注完奶后将患儿头肩部垫高, 取斜坡卧位或右侧坡卧位, 以防止奶液反流, 一旦出现反流现象, 应立即用吸球吸净呕吐物以防止窒息, 一般不用电动吸痰机, 以免诱发抽搐发生。

2.1.3 静脉留置针护理 为减少患儿痛苦, 保护患儿血管, 减少刺激, 以免诱发抽搐的发生。20例破伤风患儿全部使用头皮留置针及肝素帽注射, 以保证随时使用药物, 以预防和控制抽搐。注射完毕以100单位/ml的肝素盐水2~3 ml封管, 封管必须采用正压封管方法, 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 封管液余1 ml时边退针边推药液, 以保证导管内充满封管液。留置针每周更换1次, 拔针后用0.5%碘伏消毒注射部位, 以防止感染。

2.1.4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痉挛发作时常可因呼吸肌及喉肌痉挛而呼吸困难, 除给氧吸入外应与医生密切配合, 根据痉挛次数、持续时间及用药效果来制定镇痉药的种类、剂量及使用间隔时间的计划, 力求减少痉挛次数。一般使用安定和氯丙嗪交替推注, 每4~6 h 1次, 剂量为氯丙嗪0.5~1 mg/kg, 安定0.1 mg~0.3 mg/kg。

2.1.5 加强患儿基础护理 ①注意消毒隔离:患儿应放在新生儿破伤风专用病房, 保持安静, 减少刺激, 室内保持光线柔和, 无噪音, 应少扰动患儿, 每天各种护理工作应在使用镇静剂后集中一次做完, 以减少抽搐的发作;②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每天用生理盐水棉签轻轻清洗口腔2次, 及时更换尿布, 用后的棉签及尿布用塑料袋封闭后送焚烧炉焚烧。

2.1.6 出院指导 为减少患儿出院后家庭护理问题, 认真作好健康宣教, 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通过讲解、示教方法, 让家属掌握育儿的护理操作技巧和相关知识, 如每天应淋浴1次, 出现发绀的处理, 保暖的注意事项, 同时指导复诊时间。

参考文献

[1]赵炳华.儿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147.

[2]王慕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22.

新生儿破伤风45例临床治疗体会 篇2

【关键词】新生人破伤风;安定;微量泵;静脉营养;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06-02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疾病。由于普遍推行新法接生后,本病发病率已大为降低。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城市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本病已甚罕见,但在当地山区,本病仍有发生,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新生儿主要是通过脐部感染本病,大多数是由于旧法接生所致;也有的虽是新法接生,由于生后脐部感染而发病。潜伏期为4—14天,发病越早、预后越差,早期症状为哭闹、口张不大, 吃奶困难、如用压舌板压舌时,用力愈大,张口愈困难,有助于早期诊断。随后牙关紧闭,面肌紧张,口角上牽,呈“苦笑”面容,口唇及颜面发青,双拳紧握,上肢过度屈去,下肢强直,头后仰,呈角弓反张状,消化道肌肉痉挛可至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窒息,呼吸肌和喉肌痉挛至呼吸道气流阻滞,也可引起窒息,喉头分泌物过多,堵塞气道,镇静剂过量抑制呼吸,频繁抽搐发作及窒息均可使脑缺氧导致继发性脑损害。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3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5例,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13例;39例为旧法接生,6例为新法接生;足月儿41例,早产儿4例;45例患儿中有41例有土壤接触史,笔者20多年的儿科工作经历中发现,当地许多农村居民,习惯将干土当作爽身粉使用,还有少数居民将干土洒到伤口或创面上用以止血,还有不少当地山区农民有粘拔新生儿体毛的习惯,破坏了皮肤屏障功能,增加感染机会。45例患儿中20例就诊时发热,9例入院后当天或次日发热,且多为39度以上高热;45例患儿在出生后3~12天内发病,并发肺炎12例、皮肤感染6例、其它感染9例,败血症2例及脑损伤1例。

方法: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3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5例为治疗组,自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破伤风38例为对照组,治疗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脐部处理,彻底清除脐部脓液及坏死组织,用3%过氧化氢反复清洗脐部,涂抹碘酒、酒精。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戴深色棉布眼罩,用棉球填塞双耳,取侧卧位,以利于口腔分泌物引流,严禁药物外渗,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床旁备复苏囊等抢救用物和常用的急救药品;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重建信心,并参与护理;患儿有发绀时予间歇给氧,头罩给氧比鼻导管给氧舒适,可减少刺激,氧流量不要低于5L/min;痉挛初期应禁食,予全静脉营养,氨基酸3—4g/kg.d,脂肪乳2—3g/kg.d,葡萄糖6—8g/kg.d,液体量100—150ml/kg.d等,静脉营养液在24小时均匀输入,严禁发生液体渗漏,当不再发生窒息且痉挛症状减轻后予部分静脉营养,部分鼻饲喂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痉挛停止后尽早锻炼吸吮能力;破伤风抗毒素TAT 愈早用愈好, TAT1—2万IU静脉滴注,TAT只能中和血中游离的破伤风痉挛毒素; 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地西泮(安定)10—30ug/kg.分钟,静脉维持,从5 ug/kg.min开始,根据患儿痉挛发作、呼吸、肌张力等调节地西泮的维持量,东莨菪碱0.01—0.03 mg/kg.次,每8—12小时次,有协同地西泮的止痉作用,且有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兴奋呼吸的作用,控制痉挛还要把握好度,初期不能止痉过度,要允许小痉挛的发生,否则会止痉药过量而发生呼吸抑制或气道分泌物堵塞,必要时气动雾化吸入生理盐水,以稀释气道分泌物;抗生素的使用:每日头孢哌酮钠50—100mg/kg.d、或甲硝唑15—20 mg/kg.d、或青霉素10—20万U/kg.d,分2次静脉滴注,7—10天,可杀灭破伤风杆菌。对照组予患儿安定鼻饲,配方奶鼻饲,其它治疗与治疗组基本相同。 结果:经过以上治疗,治疗组临床治愈26例,痉挛止,能吮乳;住院2~4天放弃治疗回家7例,回家后未死亡1例,再次就诊,予留置胃管,嘱家属每3天到医院更换胃管,鼻饲喂养患儿,从少量(10~20ml)开始,逐渐加量,1例自愈,放弃治疗后死亡6例(来办出院手续时询问得知),住院死亡12例,均在住院1—4天内死亡,总共死亡18例,住院治愈率为57.8%,存活率为60%,总死亡率为40%;对照组临床治愈18例,住院1~3天放弃6例,住院死亡14例,住院治愈率47.3%,总死亡率为52.6%。

讨论: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疾病。在城市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本病已甚罕见,但在当地农村及山区,本病仍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占全球报告病例的22%, 主要病例发生在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边远山区。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多存在于人畜肠道内,随粪便而进入土壤和尘埃,可随尘土飞扬,故散播较广。破伤风杆菌有芽胞,芽胞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甚强,存在于土壤中数年仍有传染性。新生儿主要是通过脐部感染本病,大多数是由于旧法接生所致;也有的虽是新法接生,由于接生包消毒不好,或由于未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或由于生后脐部感染,也可发病。但当地农村及山区发病的因素主要是1.由于不良习惯,以土当作爽身粉使用,以干土给新鲜创面止血,粘拔新生儿体毛,破坏皮肤屏障功能,皮肤、脐带创面直接接触土壤,极大增加了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机会,这也是新法接生儿发生破伤风的主要途径;2. 有些分散居住在山梁、山沟的农民,由于交通不便或其它封建迷信思想存在,难以保证新法接生;减少、消灭新生儿破伤风的关键在于预防。 治疗体会是1. 提高新生儿破伤风的治愈率离不开细致入微的护理, 2.痉挛早期禁食,予全静脉营养,以防胃内容物返流导致窒息,;3.控制痉挛予地西泮(安定)10—30ug/kg.min微量泵静脉维持,且可随时调节药量,既方便又准确,同时予东莨菪碱0.02—0.03mg/kg.次,可减少气道分泌物,防止呼吸抑制,控制痉挛发作效果好。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主编的《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5-357;

[2] 沈晓明 王卫平 儿科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6.

[3] 王春燕 吴莉萍 大剂量安定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86例,临床医学2008年1月第28卷第1期78。

[4] 古玉芳 新生儿破伤风35例临床治疗分析,右江医学2011年第39卷第4期487.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的新体会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患儿中男18例,女8例。入院时年龄8 d~12 d,潜伏期4 d~7 d,平均5.2 d。均为足月顺产,在家中自行接生。21例使用未经消毒的剪刀结扎脐带,脐部有明显红肿、溃烂或脓性分泌物及恶臭味,其中3例合并有渗血;5例使用未消毒的脐带结扎线,脐带已脱,脐部有污垢。

1.2 治疗护理方法

本组患儿均使用止痉镇静药控制痉挛,破伤风抗毒素中和毒素及抗生素控制感染。入院初在使用止痉镇静药控制痉挛后3 d~5 d即采用胃管鼻饲喂养,提供营养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面罩给氧,做好体温的监测及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

1.3 结果

住院天数2 d~21 d,平均13.7 d,1例因经济原因家长要求放弃治疗,4例因呼吸衰竭死亡,21例治愈出院,治愈率80.8%。

2 护理措施

2.1 药物治疗的护理

2.1.1 止痉镇静药

我们采用安定(0.3~0.75 mg/kg)联合东莨菪碱(0.05~0.1 mg/kg)缓慢静注,两者交替使用,使患儿处于冬眠状态,合理安排止痉镇静药的使用时间。因个体差异大,使用时须严密观察呼吸、肌张力及抽搐发生的时间、强度、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并做好记录,为调整镇静剂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提供依据。

2.1.2 破伤风抗毒素

注射前做皮试:(1)脐周封闭,以中和未进入血流的游离毒素,本组患儿均用5 000 U破伤风抗毒素以皮下注射手法10°~15°角从脐周5 cm范围处以左、右两点向中心方向进针,边进针边推注药液。(2)破伤风抗毒素10 000~20 000万U皮下或肌注以中和未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应尽早优先使用。

2.1.3 抗生素

青霉素20万U/kg·d,q 8 h;甲哨唑40~50 mg/kg·d,分2次使用,连续使用10 d。高热降温效果不佳者,使用氢化可的松8~10 mg/kg·d,静脉注射。

2.1.4 根据药物的性质、病情需要,

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本组病例均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引起患儿痉挛,保证用药及时、通畅,并使用微量注射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5~10 ml/h,在保证药效与补液量的同时,避免增加心脏负担。

2.2 呼吸道护理咽肌痉挛使唾液充满口腔,取侧卧位,

以利于唾液引流。密切观察,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床边应备好吸痰、吸氧、婴儿复苏囊等设备。本组有21例患儿痉挛时有发绀,其中4例发作甚时出现窒息或呼吸暂停,均立即吸痰、给氧,如无效则使用复苏囊,至呼吸恢复,面色转红。

2.3 脐部护理

彻底清除脐部脓液及坏死组织,用3%过氧化氢反复清洗脐部,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再用碘酒、酒精涂抹后予以暴露,每日2~3次。创面结痂后,每日1次,直至痊愈。

2.4 营养支持

(1)在镇静药发挥最大效能或鼻饲安定30 min后进行。(2)注奶前将头胸部高位侧卧,先回抽胃内残余奶量,如奶量超过上次喂养量的1/2可暂停1次,鼻饲后继续保持体位30 min~40 min,以防食物反流。(3)以鼻饲母乳为宜,奶量从10 ml,q 3 h开始,根据胃排空情况逐渐增加奶量,奶温38~40℃。(4)以1~2 ml/min速度缓慢、匀速注入,以免因注入压力不均匀,致使胃内压力一过性增高,胃内压力感受器接受扩张刺激后,通过迷走神经反射产生感知、不适和疼痛,引起痉挛。(5)本病胃管置入操作难度高,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以下经验:在插入至咽喉部时患儿往往会发作咽肌痉挛,此时不可强行插入,应稍待片刻,在患儿痉挛发作间歇深呼吸时,瞬间迅速通过咽喉部后,可较易到达胃内。(6)患儿能张口及吸吮、吞咽时给予奶瓶喂养。

2.5 环境要求

声、光的突然变化会刺激患儿引起抽搐。本组患儿均安置在单间,温、湿度适宜,背向光源。白天光线强烈时适当遮挡,夜间尽量避免使用强光源,双耳塞上干棉球。周围人员应做到“四轻”,各种检查及护理操作集中在镇静剂发挥最大效能的时间进行,动作熟练、轻、稳、准。

2.6 发热、皮肤护理

因高热、出汗多,应注意加强皮肤的清洁护理,尤其皮肤皱褶、手心等处。早期肌强直持续存在,患儿双拳紧握,掌心潮湿,清洁不易,可在手掌中放一纱布卷,以保护掌心皮肤不被损伤,还可保持掌心干燥。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及坠积性肺炎,做好口腔清洁,口唇涂石蜡油保持湿润。

2.7 健康教育

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支持,重建信心,并参与护理。在入院初期向家长讲解本病的发病原因、治疗、观察及护理,并指导家长做好脐部护理;在恢复期,指导乳母耐心喂养,要求多抱、多按摩皮肤,以利疾病恢复。并以通俗易懂的词汇向患儿家长讲授有关育儿知识,包括合理喂养、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神经心理发育等。

3 讨论

有效、合理地控制痉挛是治疗本病成败的关键,应控制患儿在中、强刺激下发生痉挛但不发生窒息,轻刺激下不发生强直性痉挛,无刺激时仅有肌张力增高为宜。我们在治疗上采用大剂量安定加东莨菪碱,是由于安定具有明显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又可抑制脊髓多种神经反射,阻断中间神经元的突触传导,能较好地解除肌肉紧张及痉挛而对呼吸循环干扰少,安全、副作用少[4]。东莨菪碱为M受体阻断剂,可改善微循环,有较强的兴奋呼吸循环中枢作用,能镇静、止痉、降低耗氧量和能量消耗,减少分泌,有利于脑组织恢复,对呼吸衰竭、脑水肿、心动过缓、低体温、四肢冰凉、肺部啰音及紫绀者起到积极作用,且可避免用大剂量安定时可能对呼吸中枢的抑制[5]。使用安定时最好不要肌肉注射,因具溶剂易扩散,安定沉淀于肌注部位不易吸收[6],个体对止痉镇静药的治疗量及耐受量差异大,因此应严密观察患儿呼吸及痉挛的发作情况,及时调整止痉镇静药的用量。

新生儿破伤风是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的,破伤风杆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菌,包扎引起的缺氧环境更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繁殖,因此,我们采用脐部清创后暴露疗法,以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

本病因病程长,全身肌肉强直、痉挛,发热等原因热能消耗大,因此营养支持对疾病的治疗及恢复尤其重要。本组病例在入院早期全静脉营养支持,3 d~5 d痉挛控制后即采用胃管鼻饲喂养,既能维持新生儿正常的肠道功能,提供最优的营养支持,又能为患儿家庭节约静脉营养的高额费用。经鼻插胃管前鼻腔滴入1.5%利多卡因+3%麻黄碱1∶1混合液0.3~0.5 ml,3 min后再插入胃管。利多卡因和麻黄碱使鼻腔黏膜麻醉的同时还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鼻腔扩大[7],可减少创伤及出血,减少对患儿的刺激,避免诱发痉挛。

患儿因肌肉痉挛或肺部感染可导致发热[8];破伤风痉挛毒素可兴奋交感神经,导致心动过速、高血压、多汗[9];破伤风抗毒素属生物制剂,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个体耐受上的差异也会引起不同程度发热。做好体温的监测及时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非常重要。

新生儿期母婴分离及非母乳喂养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智商、情商的发展,且本病病程较长,故我科均实行母婴同室的陪护病房,同时能有效缓解家长紧张、忧虑的心理。

参考文献

[1]郑慧贞,林伟生,李文俊,等.广东省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1,7(3):155~156

[2]黄少珊,姚远航,李克.汕头市区1994年-2002年居民死因动态分析及预防保健对策的探讨[J].疾病监测,2004,19(10):391~393

[3]郭昕东,黄建晖,蔡咏娜,等.2000年-2004年汕头市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和影响因素分析[J].疾病监测,2006,21(2):76~78

[4]范佛泉.大剂量安定治疗26例新生儿破伤风体会[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2):125

[5]宁顺华,张贵荣.安定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41

[6]吴仕孝.153例新生儿破伤风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4,24(4):246

[7]孟庆云,柳顺锁.小儿麻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3

[8]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7

新生儿破伤风 篇4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于不洁分娩造成破伤风梭状杆菌侵入脐部, 并产生痉挛毒素而引起以牙关紧闭和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一般在出生后4-7d发病, 发病越早, 病情越重, 死亡率也越高。

2 发病机理

破伤风梭状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全身肌肉强烈持续收缩并兴奋交感神经, 引起心动过速, 血压升高, 多汗等。

3 诊断思路

1) 出生史:旧法接生或断脐消毒不严病史, 脐部常感染史。

2) 病史要点:多在出生后4-7d发病, 家长诉小儿哭闹, 口张不大, 吃奶困难。随后发展为牙关紧闭, 面肌紧张, 口角上牵, 呈“苦笑”面容, 伴有阵发性双拳紧握, 上肢过度屈曲, 下肢伸直, 呈角弓反张状。痉挛发作时患儿神志清楚, 任何轻微刺激即可诱发痉挛发作。

3) 查体要点:早期无明显抽搐时, 可用“压舌板实验”, 即用压舌板检查患儿的咽部, 若用力下压, 压舌板被患儿咬的很紧, 无法看到咽部, 则为“压舌板实验”阳性或称“锁口”, 可确诊。患儿神志大多清醒, 口腔内唾液较多。

4 辅助检查

4.1 常规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稍增高。

2) 患儿脐分泌物可培养出致病菌。

3) 血生化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 肌酸激酶 (CK) 可升高。

4.2 其他检查

脑脊液检查外观清、细胞数正常、有轻度蛋白增加。

5 诊断标准

具备上述第1~2或第1~3项者可确诊为新生儿破伤风。

6 鉴别诊断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常有围生期严重窒息史, 多在生后12h左右发生惊厥, 开始为微小的抽搐, 以后可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 发作时无牙关紧闭。

2) 新生儿低钙血症。可表现为惊跳、震颤、惊厥。抽搐发作时常伴呼吸改变、心率增快和发绀, 但无牙关紧闭。血清总钙<1.75mmol/L或血清游离钙<1mmo L/L可确诊[1]。早期低血钙多在出生后72h内出现, 见于早产儿, 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压疾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晚期低血钙为出生72h后发生的低血钙, 多为牛乳喂养的足月儿, 也见于长期肠吸收不良的患儿。

3) 新生儿颅内出血。惊厥出现较早, 一般在出生后2~3d出现, 缺氧或难产的足月儿多见, 常可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早产儿缺氧后可表现为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通常在出生后12~24h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无牙关紧闭。头颅CT可确诊。

4)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有发热、全身性痉挛和抽搐, 但常有皮肤、黏膜破损感染史或败血症史, 很少出现牙关紧闭, 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脑脊液检查呈化脓性改变有助于诊断。

7 治疗措施

7.1 治疗原则

控制痉挛、预防感染、保证营养。

1) 一般治疗。置患儿于安静、避光的环境中, 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各种必要的护理与治疗应集中在同一时间进行, 尽量采用静脉用药;保持气道通畅, 有缺氧发绀者, 应及时吸氧。待痉挛减轻后插胃管鼻饲喂养。脐部用3%过氧化氢清洗, 涂抹碘伏.

2) 中和毒素。只能中和尚未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 因此越早用越好.有不洁分娩史者应立即肌内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 (TAT) 1万~2万U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1次即可, 同时在脐周用TAT1500~3000U注射。用前应做皮肤过敏试验.

7.2 药物治疗

1) 止痉:止痉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首选地西泮 (安定) , 剂量从每次0.3mg/kg开始, 缓慢静脉注射, 每3~6h一次, 若止痉效果不佳, 可逐渐增加剂量至每日5~10mg/kg, 分多次给药。由于地西泮半衰期短, 对个别重症破伤风痉挛不易控制, 可试用地西泮每日10~15mg/kg, 持续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速度0.05mg/ (kg·min) 。

2) 苯巴比妥钠:首次负荷量15~20mg/kg, 缓慢静脉注射;维持量每日3~5mg/kg, , 每4~8h一次, 静脉注射。

3) 10%水合氯醛:每次0.5m L/kg, 灌肠或胃管注人。体温过高, 抽搐发作频繁者, 可用氯丙嗪每次1~2mg/kg, 每4~6h静脉推注一次。

4) 控制感染。可用青霉素每日10~20万U/kg, 静脉滴注。甲硝唑首剂15mg/kg, 以后7.5mg/kg;每12h一次, 静脉滴注, 7~10间接阻止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还可防止并发症.

5) 并发症及其处理:破伤风常见并发症有呼吸衰竭, 心脏搏停, 新生儿肺炎,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可根据常规抢救及治疗措施处理。有缺氧性脑水肿时, 应用甘露醇或地塞米松等脱水剂。

8 预后评价

本病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潜伏期潜伏期越短, 病死率越高, 预后越差。

2) 痉挛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痉挛发作频率高、持续时间长则预后差, 故止痉剂是否合理地应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所在。

3) 有否并发症。因喉肌、呼吸肌痉挛引起呼吸肌麻痹引起窒息而致命[2]。

4) 破伤风抗毒素的使用。因破伤风抗毒素只能中和游离的外毒素, 故使用时间越早, 效果越好, 预后也越好。

9 结论

1) 大力推广新法无菌接生, 广泛宣传使用无菌脐带夹或脐带圈。如遇急产, 可用2.5%碘酊涂抹剪刀待干后断脐, 结扎脐带的线绳应用2.5%碘酊消毒。

2) 接生不严格者争取在24h内剪去残留脐带的远端再重新结扎, 近端用3%过氧化氢或1:4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碘酊, 同时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U或人血免疫球蛋白75~250U。对断脐消毒不严者可重新处理, 同时肌内注射TAT3000U, 口服或静脉滴注甲硝唑。

3) 对不能保证无菌接生的孕妇, 于妊娠晚期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每次0.5m L, 共2次, 每次间隔1~2个月。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儿科学[M].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社, 2013, 131

新生儿破伤风 篇5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监测,分析

在发展中国家,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NT)是威胁新生儿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1995-2000年全球消除NT目标[2,3]。1996年我国卫生部将NT列入乙类传染病报告。1999年慈溪市建立NT监测系统,2004年开始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新生儿破伤风个案的上传和分析。为了解NT发生的原因,更好地实施消除NT的策略,现将1996-2008年慈溪市NT监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95-1998年慈溪市NT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NT病例个案调查表。1999-2008年来自慈溪市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慈溪市统计局。

1.2 监测方法

按照《全国新生儿破伤风监测方案》,每旬作主动监测和“零”病例报告。

1.3 诊断标准

依据《NT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6393-1996)。

2 结果

2.1 NT发病概况

1996-2008年全市共报告NT病例57例(均为确诊病例),死亡9例,年平均病死率15.79%(9/57)。各年度发病数分别为1、2、3、2、2、8、3、3、8、6、9、7、3例,发病率波动在0.11/‰~1.01/‰活产儿,年平均发病率为0.39/‰。发病率最高的是2001年为1.01/‰,最低的是1996年为0.11/‰,见表1。

57例NT患儿发病日龄最小1d,最大13d,平均日龄6.5d,发病主要集中在出生4~8d的新生儿44例,占77.19%。最小死亡日龄1天,最大13天,平均7.3天。男性患儿45例,女性患儿12例,男女性别比3.75∶1。

全年12个月均有病例发生,以7~12月份发病为多共36例,占63.16%,与相关文献相一致[4,5]。57例NT除有2例分别是本市农村户口儿童和省内流动儿童外,其余55例均是外省籍流动儿童,占96.49%。病例分别来自贵州省26例、江西省7例、四川省8例、云南省5例、安徽省5例、湖南省4例,分别居住在我市14个乡镇,其中浒山街道6例,观海卫镇、桥头、新浦、长河、横河和宗汉街道各5例,掌起镇4例,胜山镇和崇寿镇各3例,附海镇、匡堰镇、天元镇、逍林镇各2例,范市镇、桥头镇、庵东镇各1例。

2.2 危险因素分析

2.2.1 母亲免疫史和产前体检

57例NT中,46例患儿母亲既往均无新破类毒素(TT)接种史,占80.70%;其余的11例TT接种史不详,占19.30%。仅12.28%(7/57)的患儿母亲曾接受过产前检查,其中检查次数≥3次的占42.86%(3/7),余未做过产前检查或不详。

2.2.2 出生地点和接生人员

所有患儿母亲均在简陋的住(租)房中分娩,其接生人员均未接受过培训,57例NT中,其中47例接生人员有私业医生、老乡、亲戚、丈夫,甚至于患儿母亲自行接生者10例,占17.54%。

2.2.3 接生器材、消毒方法

经调查,57例NT全部是旧法接生,产妇外阴部皮肤、接生者的手、新生儿脐带及断脐带的器械均未进行消毒,除个别病例采用白酒消毒外,绝大部分病例未采取任何消毒就断脐,断脐的器械主要是剪刀、碗片和碎玻璃等。

2.3 临床特征、医院报告情况

所有患儿具有出生后可正常吸吮及哭闹,发病后不能吃奶或进食困难,苦笑面容和/或牙关紧闭等症;47例有肌肉强直和/或痉挛,占82.46%。57例NT由地区级医院报告4例,占7.02%,53例由县市级医院报告,占92.98%,乡镇、街道和村级医疗单位无病例报告。

2.4 住院与转归

57例NT全部就诊,其中住院治疗的有71.93%(41/57),因经济或其他原因放弃治疗的占19.30%(11/57),8.77%(5/57)病例不详。死亡9例,病死率15.79%,幸存者43例占75.44%;其它8.77%病例转归情况不详。

2.5 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1999-2008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系统报告病例57例与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病例57例一致,全市23个监测点,每旬报告1次,13年报告率均为100%。57例新生儿破伤风个案调查率为100%,及时报告率、及时调查率均为100%。

3 讨论

有文献表明,NT发病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多分布在边远、贫困、交通不便的地区[5],而慈溪市历年来是全国百强县之一,经济较为发达。因为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外来民工聚集的地方,慈溪市2008年有登记在册的外来人口817 294名,他们的到来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增加了输入地免疫规划相应传染病防控难度。13年间有98.25%的NT患儿是省内外来慈打工的流动人口婴儿,说明慈溪市NT的高危人群是外省户籍的流动人口,特别是来自贵州、江西、四川、云南、安徽、湖南六省的育龄妇女是NT防治的重点人群。

随着传染病监测系统的不断完善,NT监测也得到了加强,但监测系统灵敏度仍存在薄弱环节。NT是临床凶险的疾病,病死率高,发展中国家未经治疗的NT病死率可高达100%;抢救治疗后的病死率仍可达70%[6]。宁波市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为21.7%~33.3%[7],而我市NT病死率仅为15.79%,明显偏低,说明监测中可能存在着误诊和漏诊现象;同时报告病例中,男女性别比高达3.75∶1,可能与来自贫困地区人群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女婴就诊率低有关[8]。男女比例远高于出生比例且所有病例均来自医院提示未就诊NT漏报严重,实际NT发病率高于报告发病率。今后应继续完善NT监测系统,提高监测灵敏度,减少漏报。

监测资料表明:所有NT病例均为不安全的旧法接生,所有NT母亲均无明确的TT接种史,这与浙江省的NT监测结果一致[9]。可见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土法接生及产前未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是慈溪市NT发病的主要原因。降低本市NT发病和死亡水平的关键是强调“部门联动”和“地区联防”,狠抓接生这一环节,提倡住院分娩,严格执行新法接生,建议设立“特困孕产妇救助基金”,设立廉价产房,以解决因家庭生活极度困难的住院费用问题,提高流动人口卫生保健意识及住院分娩率。针对性实施育龄妇女高危人群的TT接种,特别是对来自高发省份的育龄妇女进行TT免疫,是预防NT发生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现阶段消除NT的策略之一[10],同时笔者认为在强调输入地作好预防接种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劳务输出地的预防接种工作,这样更容易从源头上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Fuat G,Mehnet B,Bunyamin D,et a1.Neonatal tetanus:Acontinuing challenge in the southeast of Turkey[J].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99,15(2):171-174.

[2]WHO.Health for all 2000[R].Copenhagen:WHO,Regionaloffice for Europe,1998.

[3]Fidler A,Hartog R,Lezana MA,et a1.Field test of a rapidassessment technique against a probabilistic comm unitysurvey:Operational implications for neonatal tetanuselimination[J].Int J Epidemiology 1994,23(2):386-392.

[4]曾培宇,李坤凤,吴小玲,等.高州市10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与监测系统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06,6(3):421.

[5]柴锋,张经坤,曾光.我国1996-1998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1996,5(3):125-129.

[6]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23-424.

[7]陈玲,倪红霞,何蓉蓉,等.宁波市2002-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5,5(9):1835-1836.

[8]王学燕,杨学进,莫兆军,等.广西壮族自治区1996-1997年新生儿破伤风疫情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1999,5(3):133-135.

[9]王绍良.浙江省1999-2001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J].浙江预防医学,2002,14(12):16.

新生儿破伤风 篇6

1 病例资料

本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3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45例, 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 其中男32例, 女13例;39例为旧法接生, 6例为新法接生;足月儿41例, 早产儿4例;39例旧法接生儿中因居住在山沟或山梁, 临产时在夜间、或家中无可急用的交通工具、或路途遥远来不及、或因下雨下雪道路泥泞不便行走、或家中无予帮助的人等未能去乡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的23例;经产妇急产来不及就诊9例, 因为回避计划生育政策而有意在家旧法接生7例。45例患儿中有41例有土壤接触史, 作者20多年的儿科工作经历中发现, 作者所在地许多山区居民, 习惯将干土当作爽身粉使用, 还有少数居民将干土洒到伤口或创面上用以止血, 还有不少当地居民保持早年的封建迷信:患儿哭闹时, 用蜂蜜粘拔新生儿体毛, 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增加感染机会;由于有些山区, 土质绵细又干燥, 皮肤燥湿效果好, 所以这些山区的农民非常喜欢把干土当爽身粉用, 认为方便、经济、实用[2]。45例患儿中20例就诊时发热, 9例入院后当天或次日发热, 且多为39℃以上高热;45例患儿在出生后3~12d内发病, 并发肺炎16例、皮肤感染2例、其它感染9例, 败血症2例及脑损伤1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脐部处理, 彻底清除脐部脓液及坏死组织, 用3%过氧化氢反复清洗脐部, 涂抹碘酒、酒精。将患儿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 戴深色棉布眼罩, 用棉球填塞双耳, 取侧卧位, 以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 尽量减少刺激以减少痉挛发作, 床旁备复苏囊等抢救用物和常用的急救药品;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提供心理支持, 重建信心, 并参与患儿的特殊护理;患儿有发绀时予间歇给氧, 头罩给氧比鼻导管给氧舒适, 可减少刺激, 氧流量不要低于5 L/min;痉挛初期应禁食, 予全静脉营养, 氨基酸3~4 g/ (kg·d) , 脂肪乳2~3 g/ (kg·d) , 葡萄糖6~8 g/ (kg·d) , 液体量100~150 ml/ (kg·d) 等, 静脉营养液在24 h均匀输入, 严禁发生液体渗漏, 当不再发生窒息且痉挛症状减轻后予部分静脉营养, 部分鼻饲喂养, 逐渐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 痉挛停止后尽早锻炼吸吮能力;破伤风抗毒素TAT愈早用愈好, TAT1~2万IU静脉滴注, TAT只能中和血中游离的破伤风痉挛毒素;控制痉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地西泮 (安定) 10~30μg/ (kg·min) , 静脉维持, 从5μg/ (kg·min) 开始, 根据患儿痉挛发作、呼吸、肌张力等调节地西泮的维持量, 东莨菪碱0.01~0.03 mg/ (kg·次) , 每次8~12 h, 有协同地西泮的止痉作用, 且有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兴奋呼吸的作用, 控制痉挛还要把握好度, 初期不能止痉过度, 要允许小痉挛的发生, 否则会止痉药过量而发生呼吸抑制或气道分泌物堵塞, 必要时气动雾化吸入生理盐水, 以稀释气道分泌物;抗生素的使用:每日头孢哌酮钠50~100 mg/ (kg·d) 、或甲硝唑15~20 mg/ (kg·d) 、或青霉素10~20万U/ (kg·d) , 分2次静脉滴注, 7~10 d, 可杀灭破伤风杆菌。结果经过以上治疗, 临床治愈26例, 痉挛止, 能吮乳;住院2~4 d放弃治疗回家7例, 死亡18例, 住院治愈率为57.8%, 死亡率为40%[3]。

2 讨论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此病可以预防, 但治疗困难, 住院死亡率仍很高。在城市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区, 本病已甚罕见, 但在作者所在地的农村及山区, 本病仍时有发生, 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占全球报告病例的22%。经济、文化落后地区的发病占绝大部分。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 多存在于人畜肠道内, 随粪便而进入土壤和尘埃, 可随尘土飞扬, 故散播较广。破伤风杆菌有芽胞, 芽胞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甚强, 存在于土壤中数年仍有传染性。新生儿主要是通过脐部感染本病, 大多数是由于旧法接生所致;有的虽是新法接生, 由于接生包消毒不好, 或由于未执行严格的无菌操作, 或由于生后脐部感染, 也可发病。但作者所在地发病的因素主要是: (1) 由于不良习惯, 以土当作爽身粉使用, 以干土给新鲜创面止血, 粘拔新生儿体毛, 破坏皮肤屏障功能, 皮肤、脐带创面直接接触土壤, 极大增加了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机会, 这是当地新生儿发生破伤风的主要途径; (2) 有些分散居住在山梁、山沟的农民, 难以及时就诊, 只能在家分娩, 难以保证新法接生; (3) 由于文化落后, 重男轻女现象还严重, 加之在山区农村劳作, 男性与女性相比存在明显优势, 有些人为回避计划生育政策, 盼生男孩而故意在家分娩, 难以保证新法接生。减少、消灭新生儿破伤风的关键在于预防, 针对落后地区的特殊情况, 预防的有效措施应该是: (1) 加大宣传力度, 让山区的所有妇女知道新生儿破伤风 (锁口风, 四六风) 完全可以预防, 但难以治疗, 用土作爽身粉、拔体毛是引起新生儿破伤风的主要原因, 让其自觉情愿地纠正不良习惯, 彻底放弃以土燥湿、止血, 拔小儿体毛的陋习; (2) 普及育龄妇女接种破伤风疫苗, 育龄妇女 (孕前孕中) 通过破伤风抗体检测, 有目的的进行主动免疫和加强免疫, 是从源头上杜绝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是最经济、最科学、最有效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方法; (3) 难免在家分娩的, 一旦接生时未能严格消毒, 在24 h内将患儿脐带远端剪去一段, 并重新结扎处理, 同时肌注TAT 1500~3000 IU[4,5]。

摘要:因为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地区差异很大, 通过深入细致调查落后地区不同于较发达地区的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因素, 从而探讨针对落后地区特殊的发病因素提出落后地区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发病因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55-357.

[2]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6.

[3]王春燕, 吴莉萍.大剂量安定治疗重症新生儿破伤风86例.临床医学, 2008, 28 (1) :78.

[4]古玉芳.新生儿破伤风35例临床治疗分析.右江医学, 2011, 39 (4) :487.

新生儿破伤风 篇7

关键词:普鲁卡因,地西泮,新生儿,破伤风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198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经正规治疗的新生儿破伤风共200例,在止痉治疗方法上分为两个阶段,1985年1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采用氯丙嗪、苯巴比妥、水化氯醛联合止痉治疗(下称Ⅰ组)。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80例采用普鲁卡因、地西泮联合止痉治疗(下称Ⅱ组)。经临床观察Ⅱ组病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对象

本文200例均系住院病儿,其中男146例、女54例。所有病例全部来自农村,均为老法接生。住院天数:最短6d,最长37d。潜伏期:3~17d。

1.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主要表现为拒奶、牙关紧闭、苦笑面容、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屏气及青紫等典型新生儿破伤风表现,符合诊断标准[1]。部分病例合并败血症。

1.2 方法

1.2.1Ⅰ组病例根据病情使用氯丙嗪、苯巴比妥、水化氯醛联合止痉治疗,每天用药4~6次;Ⅱ组病例采用普鲁卡因、地西泮联合止痉治疗,普鲁卡因剂量10mg/(kg次),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0~30mL内静脉滴注,1~2次/d(两次间隔6h以上)。地西泮剂量1mg/(kg次),2~4次/d,均为静脉滴注给药。1.2.2一次性静脉滴注破伤风抗毒素1~2万单位,另用1500单位作脐周封闭注射。并静脉滴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舒巴坦钠。以静脉补液及鼻饲维持营养与能量的供给。并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呼吸道畅通,加强脐部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必要的对症处理。

2 结果

两组病例统计显示,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死率有明显关系,潜伏期愈长,治愈率愈高,病死率愈低。潜伏期愈短,治愈率愈低,病死率愈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破伤风病情多较危重,潜伏期愈短,病死率愈高[1]。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下降,病例主要集中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仍时有发生。目前报道发病率和病死率病例男女性别比差异较大,分别为2.32∶1和2.57∶1[2]。绝大部分病例发生在农村和流动人口中,不洁分娩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加强基层人民群众的医学知识普及教育,提倡新法接生是预防或杜绝本病的关键。

在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中,使用破伤风抗毒素、青霉素类药物抗感染、静脉补液、鼻饲营养、脐部处理、治疗合并症、注意环境安静等方面,各家看法基本一致。止痉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3]。新生儿破伤风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常有屏气、窒息发生,病程长。应用氯丙嗪、苯巴比妥、水化氯醛联合治疗常不能控制痉挛的发作,长期大剂量使用还可抑制呼吸、循环中枢而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所以,近年来常将这些药物作为辅助治疗。而普鲁卡因为酸性水溶液,性质较为稳定,毒性小,常规剂量静脉滴注较安全度高,用药后可很快阻断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刺激,使痉挛的肌肉松弛。地西泮具有较强的止痉和肌肉松弛作用,已被众多学者所肯定,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

抽搐、窒息、呼吸衰竭是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主要致死原因[4,5,6]。在发病初期,抽搐频繁而剧烈,牙关紧闭,不能进食,常以静脉补液维持主要营养的供给,此时通过静脉给药,既方便,又可避免因肌内注射药物刺激患儿而导致抽搐次数的增加及窒息的发生。

大剂量普鲁卡因、地西泮静脉给药易致心血管及呼吸中枢抑制。本文Ⅱ组病例采用小剂量普鲁卡因及地西泮静脉滴注,既安全,又可靠,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经联合治疗3~4d后,病情均逐渐缓解,抽搐次数明显减少,肌肉痉挛亦减轻,从而能顺利地接受鼻饲营养,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71.

[2]谢超,陈长,李放军.湖南省1996~2006年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103-104.

[3]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114.

[4]卢明,吴仕孝.58例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原因分析[J].新生儿科杂志,1990,5(2):72.

[5]陈奋强,张学文,陈少华,等.基层医院新生儿破伤风的救治[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1995,2(1):4.

新生牛犊、羊羔防破伤风 篇8

1 发病症状

牛犊或羊羔出生3-6天后吸吮困难, 逐渐牙关紧闭, 不能开口, 面肌痉挛, 眼缝变小, 口角向外牵引, 呈痉挛样苦笑面容。全身痉挛时头向后仰, 脊柱前凸, 呈角弓反张状。严重时呼吸肌和隔肌都发生痉挛, 最后因呼吸困难导致窒息而死亡。

2 预防措施

2.1 杀灭病菌

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 一般都隐藏在不干净的泥土或粪便中, 因此必须搞好圈舍的日常环境卫生工作。定期消毒和清除粪便, 每5-7天用百毒杀、来苏儿液对圈舍内外消毒1次。粪便每日清理, 勤换垫土并经常打扫, 保持圈舍地面清洁干燥。

2.2 做好牛犊或羊羔脐部的消毒

牛犊或羊羔产出后, 立即用干抹布将口、鼻、耳内及周身黏液掏净擦干。脐部创口用3%双氧水清洗后, 用消毒剪刀断脐, 断端涂布5%碘酊。

2.3 超前免疫

上一篇:时空协调下一篇:施工应用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