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空间

2024-09-30

城镇空间(共12篇)

城镇空间 篇1

随着综合发展环境的变化, 既定城镇体系规划往往会与当前的发展需求之间产生脱节, 通过合理优化体系内各发展主体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经济、社会等联系, 形成区域协作、城乡和谐的发展态势,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宿迁市城镇体系现状

1.1 宿迁概况

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区, 市域面积8 555 km2, 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至2013年年底, 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及宿豫区、宿城区, 市域常住人口约481.9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1 706.3亿元, 位列全国前百强。

1.2 城镇体系情况

目前, 市域辖104个乡镇、1 442个行政村。其中, 省级重点镇8个、市级重点镇15个 (见表1) 。

1.3 存在问题分析

1) 中心城市地理位置较偏, 空间结构布局分散, 综合吸引力有待提升;2) 中心城区对三县城的辐射力、带动力明显不足, 对乡村辐射力不足;3) 市级以上重点镇数量较多, 但综合服务功能不强、发展成效不明显;4) 城乡二元平行发展的现象明显, 城乡发展不协调问题较为突出。

2 现行城镇体系规划分析

2.1 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宿迁市现行城镇体系规划于2012年编制完成,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重点镇—一般镇”五级等级体系 (见表2) 。

2.2 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一极、两副、三带”的城镇空间格局, 根据区域发展不同特点差别化引导。其中, 一极即以中心城区与沭阳县城为核心组成城镇发展极化地区, 是宿迁城市竞争力集中体现的区域;两副是以泗洪、泗阳县城为市域城乡空间发展副中心, 加强与周边城镇的协调, 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成为统筹周边城乡发展的核心;三带即东南带———沿淮徐综合交通廊道, 由中心城区、洋河新城、泗阳县城、晓店镇、中扬镇、新袁镇组成, 是最具宿迁特色的市域城乡空间发展主轴, 东北带———沿宿连综合交通廊道, 由中心城区、沭阳县城、大兴镇、陇集镇、华冲镇组成, 南向带———沿宁宿徐综合交通廊道, 由中心城区、泗洪县城、龙河镇、归仁镇、梅花镇组成。

3 空间结构优化原因分析

3.1 对接区域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一轮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编制、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因素的出现, 宿迁快速发展环境受区域的影响日益突显。对接区域发展态势, 特别是呼应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沿宿连、宁宿、徐宿淮三条发展轴发展成为重要议题 (见表3) 。

3.2 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需要

城镇化是宿迁发展的机遇和重点, 更是宿迁发展自身独特的红利所在。目前, 宿迁城镇化率为51%, 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关键时期。需要科学的城镇体系规划来指导全市城镇发展, 才能够少走弯路。

3.3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要实现全面小康,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只靠中心城区和县城拉动是不够的, 而靠面广量大、重点不突出, 人力、物力、财力相对缺乏的乡镇拉动也是不够的。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抓住城市结构中的重要节点, 分层拉动, 梯度带动, 以适度的中心强化和适度的均衡带动来实现城乡发展的新突破。

4 城镇体系优化研究

4.1 空间结构优化

结合市域空间发展政策分区引导, 规划在宿迁市域范围内构建“一轴、两副、九市、多点”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根据各区域发展不同特点差别化引导城乡空间集聚。

一轴即以中心城区、洋河新区与泗阳城区为核心组成城镇发展轴, 强化城市功能、产业布局、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的衔接;两副即以泗洪、沭阳为副中心, 加强与周边城镇的协调, 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九市即来龙、贤官、马厂、韩山、王集、新袁、双沟、龙河、界集为空间集聚的小城市;多点即若干一般镇。

4.2 等级规模优化

根据城镇发展战略, 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市—一般镇”四级体系 (见表4) 。

4.3 职能结构优化

结合市域空间政策分区建议, 合理规划市域城镇职能, 强化中心城市, 差别引导, 促进市域城乡快速发展。

1) 宿迁中心城区:长三角北部地区新兴工商城市, 辐射带动千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 滨水旅游城市。2) 洋河新区:中国白酒产业基地;现代生物科技和临港临空产业集聚区;中心城市发展轴中部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3) 泗阳城区:长三角北翼的绿色产业基地, 市域东部核心城市, 生态宜居城市。4) 沭阳城区:沿东陇海城镇轴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交通枢纽型城市;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以及专业服务业。5) 泗洪城区:滨水工贸旅游城市, 带动市域南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城市;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加工为主。6) 小城市:根据区位、发展基础等条件, 规划贤官、韩山、马厂、新袁、王集、来龙、龙河、界集、双沟等9个小城市。具体职能详见表5。7) 一般镇。一般镇是推动宿迁市域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市域空间促进发展的重要载体, 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发展。特色镇的职能定位以农产品加工、无污染工业、涉农服务和社会事业服务为主, 成为适度规模的人口居住中心、镇域农村地区的服务中心。

摘要:针对以快速城镇化地区的阶段性问题, 以宿迁市为例, 基于城镇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结合区域协调、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等发展要求, 对市域空间结构、等级规模、职能结构等进行了优化, 以期促进宿迁市的快速平稳发展。

关键词:城镇体系规划,优化,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崔功豪, 魏清泉, 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宿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30) 纲要[Z].2011.

[3]宿迁市规划局.宿迁市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研究[Z].2013.

城镇空间 篇2

民建会发[2011]37号

关于召开“城镇空间特色规划与建设发展(庐山)研讨会”

各相关单位: 的通知

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推动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引导科学合理编制城镇规划,有效提升城镇功能和空间品质,经研究决定,由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联合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建设处共同组织召开“城镇空间特色规划与建设发展(庐山)研讨会”。会议将就城镇规划与建设中的空间特色资源保护与利用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具体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一)专家研讨:

1.城镇多元空间特色的建构与规划;

2.人居环境的地域特色;

3.低碳生态理念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4.社区数字化标准与规划建设。

(二)交流专场:

1.规划与建设典型案例分析介绍;(征集)

2.项目规划编制前期专家交流论证与技术指导;(征集)

3.城镇规划开发建设与投融资对接洽谈。

(三)项目参观、考察。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 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建设处

1(二)支持单位:

北京中景恒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吉林乌拉街满族镇人民政府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中小城镇规划建设网 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 温州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 春华国际资本集团 鼎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再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三、参会对象:

(一)主题发言专家:

王景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顾问 李先逵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教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陈为邦原建设部总规划师/高级规划师、中华民族研究会顾问 文辉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研究员 张永刚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研究员

(二)拟出席领导: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国家民委领导、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领导及地方政府官员。

(三)参会嘉宾:

各地规划、建设、景区、遗产地管理机构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代表;国内规划专家、设计技术人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代表;规划设计单位、企业及投资机构代表等。

四、案例、项目及论文征集:

(一)本次会议征集规划设计典型案例,推荐单位将在会议期间发言推介,组委会将择优选用并作为会议资料。

(二)规划编制前期项目和政府开发项目须将名称及概况报至组委会,以便设定议程并安排专家参与项目论证指导和投融资接洽。

(三)会议面向全国征集与议题相关的论文,请提交人将电子版报至组委会。论文字数不超过6000字,文件格式为word文档。具体内容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论文摘要、关键词、正文、主要参考文献、英文摘要。

(四)以上案例、项目及论文提交须于10月15日前报至组委会。

五、媒体宣传:

新华社、中新社、新浪网、中国城市规划网、ABBS建筑论坛、中华民族建筑网、中国中小城镇规划建设网、中华建筑报、中华商报。

六、会议日程:

地点:庐山匡城宾馆(三星级宾馆)会议时间:2011年10月29日

参观考察:10月30日参观庐山景区、考察项目及地方小城镇。

七、相关费用:

会务费:880元人民币/人(含资料费、照相费、纪念品、晚宴费、景区门票)。参会代表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VIP嘉宾:2800元人民币/人(享有贵宾身份参加大会,包含:①开幕式嘉宾席就座及安放桌牌;②进入贵宾室与领导专家沟通、合影;③包含本次会议全部注册费)。

八、组委会联 系 人:王志纯

电话:010-68091865 / 83318888-7050 传真:010-83192623 电子邮箱:hi.wz@163.com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宣武门东河沿胡同73号宣武门大厦七层中华民族建筑研究会咨询部邮编:100052

附件:参会回执表

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附件:

参会回执表

城镇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分析 篇3

关键词:居住区;空间环境;环境设计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面积的新建住宅蜂拥而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的住房问题。但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就是要求居住区不仅可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然而,就我国当前居住区空间环境来看,很多设计师并没有充分注意到居民的精神层面需求,更多考虑的是空间构成与环境的广告效应,反而让居民的实体居住环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鉴于此,我们应该改变这种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设计角度出发,让居住区空间环境更具人性化特征,满足居民的精神与物质需求,最终建立一个和谐、友好的邻里相处的空间环境,并有助于提高居民的居住与生活质量。

一、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是人们赖以生活与交往的重要居住空间,人们可以在居住空间里与邻居进行交流与交往,并形成对居住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应该来说,居住区在某种意义上是居民家庭生活之外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它使得居民的家园概念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那么,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师就应该充分意识到设计人性化的重要性,要让居民生活在一个和睦的邻里环境中。这就是说,设计师在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服务的主要对象就是小区居民。因此,设计师必须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并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作为根本的设计原则。这是因为居住区居民在居住区空间环境中必然会进行社会交往,而居住区空间环境最终的目的就是为居住的居民服务。这就是说,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应该符合人的习惯与爱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些空间环境应该不断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居住要求,不仅要为居民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同时还应该让空间环境具备一定的层次性,让居民身处其中产生一定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有时,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的特征,比如说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或者针对残疾人进行无障碍通道设计,最终让居民生活空间更为舒适;

(2)空间整体性设计原则。居住区空间环境是为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专门设置的。不同的空间环境可以为居民提供不同的活动氛围。这些空间环境在为居民提供相互交往场所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然也存在相互联系的关系。这就是说,居住区空间环境在平面上看来是相对独立的空间,但实际上又存在着融会贯通的关联,它们通过不同角度相互交织在一起,与整个居住区融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要能够让空间环境与居住区的整体规划保持最大程度的统一性。这是因为整个居住区空间环境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居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交往情况。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自然、社会以及人为因素,精心布局空间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与交往空间。

(3)领域归属感原则。居住区空间环境会给居民一种空间方面的领域性心理感受,让他们体会到这个空间就是他们的领地,并从中获得一定的安全感。事实上,这是居民对居住空间环境给出的积极反应。人们所处的空间环境归属感越强,他们针对这个居住区的关心程度就越高,参与到这个居住区空间中去进行活动与交往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人们在活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会不断增加。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人们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和睦健康的邻里关系。反之,如果居住区空间环境经常被闲置在那里,就有可能导致环境恶化,无法为人们的交往与活动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一般来说,设计师的设计应该让空间界限清晰,比如说可以分为实体边界和象征性边界。其中,实体边界可以让居民直接获得一个较为明确的空间范围,象征性边界则可以让居民获得某种心理上的空间感。此外,设计师还应该注意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要做到功能定位明确,尽可能地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让人们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为居民营造一个多方位和多类型的交往空间。相反,如果居住区空间功能定位模糊不清,就会让身处其中的居民无法领略到领域性和娱乐性。

二、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具体构成要素

(1)植物方面的设计。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师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小区内的植物来与周围空间环境进行科学配置,让居民的空间环境更具层次感,并通过对植物的色彩与形体等进行布局来让植物对居住区空间环境起到一定的美化作用,让居住区空间环境能够在植物的衬托下变得丰富多彩。具体来说,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首先要具有实用性。这就是说,设计师在进行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居住需求,不仅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态环境,更要在外部通过植物创造一个绿色空间,让居民可以在舒适的空间环境里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中的植物设计不仅要具有绿化的装饰性作用,同时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与可达性。这就是说,居住区中的绿地应该设置在居民可以到达的地方,让居民散步和休息,还可以供儿童进行玩乐。当然,这里的植物布置应以不遮挡人们的视线与道路为基本标准,这样,才可以让居民与居住区空间环境融为一体。其次,设计师应该对空间领域进行合理划分。比如说,设计师可以通过植物的不同高度和种类来区分空间的界限,这种植物构成的平面和空间可以是实在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居民可以在这些植物的合围中体会到空间存在感与归属感,并进一步促进他们交往活动的开展。此外,植物的设计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美化功能,让居住区空间环境更具人性化特征,居民可以在宜人的空间环境中进行自由活动与交往。

(2)水体方面的设计。任何一个居住空间中都不应该离开水。这是因为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因此,居住区空间环境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到水这个永恒的设计主题。水具有灵气,它可以让居住区空间变得活泼跳跃,减少建筑物的生硬呆板,让毫无生气的建筑物在水的映衬下开始变得有亲切感。事实上,人们生来就具有亲水性,小区中被人们使用最为频繁的场所就是有水的景观。人们乐意在水边开展户外活动。在此,水对于小区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意义。这些水体的设计如果合理的话,可以大大提升居民的居住外部环境,让居民得到生态化的居住环境。水体旁边的植物种植、堤岸设计以及小品配置等,都会对整个居住区空间环境产生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首先,在居住区中,空间环境设计师应该让水体具有一定的可亲近性。设计师可以在水上木道上、小桥上建设一些亲水平台或漫步道,这样,居民就可以在这样的水体设计中亲近大自然。当然,设计师还应该根据水体的功能来进行深度方面的设计,如果是供儿童玩耍嬉戏的,就应该让水体的深度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还可以在水底绘制一些丰富多彩的图案,让整个水体对儿童来说更具吸引力。其次,居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中还应该让水体促进交往空间的形成,比如说可以设置一个小喷泉,居民就可以在欣赏小喷泉的同时自觉形成一个交往圈子,设计师还可以在周围提供一些座椅等适合休闲娱乐的工具。

(3)小品设施方面的设计。在居住区空间环境中,设施小品是整个空间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说,它没有那些居住区中的主体建筑物来的重要,但是,它依然有着重要的点缀作用。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师应该巧妙运用一些小巧精美的设施小品,让它们为小区空间环境装饰起到点睛的作用。设计师可以在对整个小区居住环境进行布局的时候,把一些实体桌椅或者雕塑等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物,或者把小区地面就设计成颇具特色的图形等,也可以把小区里的标牌、垃圾箱等设施设计成空间环境的一部分,让它们融入环境中,从而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空间氛围。具体来说,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时的设施小品应该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但是,设计师又不可以让这些设施小品只是具有简单的使用功能,更应该对其进行艺术化处理,让其在小区空间环境里成为一件艺术品,让居民在使用它们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心灵层面的愉悦感。同时,小区的设施小品还应该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不仅可以增强居民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可以让居民获得一种交往的趣味性。事实上,这些居住区里的设施小品可以通过造型、色彩以及功能来体现出不同的乐趣,不仅可以深深吸引居民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为良好的邻里交往奠定一定的基础。此外,设施小品在小区里的放置位置也应该尽可能地满足居民的活动需求,比如说座椅尽可能地放置在游乐场旁边,雕塑则应该放置在居民活动时较为显眼的地方等。这些设施小品在小区内的位置还应该不要影响到居住区的居民出行。

参考文献:

[1]陈乐谞.浅析居住区环境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湖南林业科技,2008,(01):68-69.

[2]张程.浅析居住区邻里交往空间设计的要点[J].山西建筑,2006,(09):21-22.

[3]赵庆华.浅谈居住区的户外交往空间[J].山西建筑,2002,(06):12-13.

作者简介:

城镇空间 篇4

(一) 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小城镇也获得了快速发展。毋庸置疑, 我国现在已经处于并仍将处于快速城镇化状态。近年来, 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突出表现在小城镇的数量增加 (部分小城镇升级为小城市) 和规模增长。可以预计,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 部分小城镇还将会演变为中等城镇, 小城镇正处于其发展过程中承上启下、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相关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

(二)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小城镇空间拓展问题

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 小城镇首先获得了量的增长, 主要表现为城镇空间的拓展和蔓延。由于种种原因, 这种量的增长尚未转化为质的变化, 并呈现出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侵蚀、阻滞、松散、僵化”等现象。

1. 侵蚀

即生态敏感性空间屡遭侵蚀, 区域生态安全难以为继。一方面, 小城镇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赖以发展的资本较少, 其发展模式多为资源依托型, 例如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开发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等, 这导致了地区产业发展对资源严重依赖。另一方面, 由于小城镇社会生产协作条件、城镇经营水平、管理理念的局限, 对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造成资源浪费, 甚至还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原本与乡村融合的小城镇逐渐同周边乡村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2. 阻滞

在小城镇发展的早期阶段, 社会经济发展处于初步阶段, 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搞活地方建设, 鼓励多方力量参与, 其中, 城郊结合部以农民自建房为主的建设活动表现十分活跃。然而,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配套政策以及管理不善, 形成一些不合理的建设, 正是这些遗留问题妨碍了城镇空间的有序组织, 造成了城镇空间拓展受阻。

3. 松散

小城镇多由县城或乡镇发展而来, 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之前, 城镇土地资源充裕而资金紧缺, 城镇开发操作倾向于以土地换投资,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 重投资开发、轻规划管理, 这些都导致了城镇建设的非集约化。另外, 城中村自建房等体现出建设密度高但层数少, 属于高密度、低强度开发状态, 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土地开发强度低, 城镇建设用地不节约, 城镇空间松散、无序。

4. 僵化

快速发展状态下的小城镇面对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城镇建设用地的选择对城镇空间结构的冲击较大, 反映在规划编制体系上就是城镇总体规划调整诉求较多。城镇空间结构适应性差, 空间拓展模式僵化。

二、小城镇与快速城镇化

小城镇的发展有自己的独特性, 快速城镇化有自己的特殊要求, 二者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当前空间拓展的基本特征。

(一) 小城镇发展的典型模式

城镇的发展和历史演变一直受着“山水格局、区位交通、资源条件”的影响, 大城镇发育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便捷的区位交通、大山大水的资源养育。现有的小城镇, 往往是在资源和条件限制的情况下或错失了种种机遇发展演变而来的。在现有城镇体系发展框架下, 大中城镇往往已经占有了有利的资源和战略地位, 小城镇资源有限, 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依托现有的区域城镇体系框架。而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 不同于大中城镇, 由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小城镇内生动力不足, 社会经济发展依赖性强, 城镇发展主要靠“外部拉动”和“资源依托”获取城镇增长。

1. 外部拉动型

小城镇作为周边大中城镇的经济腹地, 受其辐射, 为区域中心城镇提供产业配套, 并借此构建自己的产业网络, 形成自身的经济体系。应该说这是多数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其差别在于随着接受辐射能量的不同, 小城镇的外部拉动效应有高低、快慢之分, 部分增长较快的小城镇最终由量变形成质变, 甚至在短时间内上升为中等城镇, 但其共同特征就是吸收外部能量获取发展机会。由于受制于外部经济发展, 这种小城镇更容易受中心城镇波动影响, 并最终反映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的波动变化。

2. 资源依托型

在区域社会经济体系中, 小城镇处在区域产业体系的底层, 在缺乏高效的产业发展途径引导下, 在外部经济产业大发展的刺激下, 小城镇对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如饥似渴的态势。在此形势下, 各种矿产资源、自然资源都成为小城镇追求经济发展的资本和利用目标。但是, 鉴于小城镇经营城镇的能力有限, 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甚至有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趋势。

以上是理论模型和典型类型, 实际当中有部分小城镇两种类型同时存在, 并呈现出混合型的特征。

(二) 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特征

小城镇的发展有自己的路径, 在现阶段其呈现出的发展图景和总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小”而且“粗”

由于小城镇规模小, 以社会单位为单元组成的城镇网络相对简单、薄弱, 其社会经济的协作条件相对较差, 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城镇运行效率较低。同时, 由于社会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 产业等级结构较低, 发展模式粗放, 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表现为量的扩张和蔓延。

2.“快”而且“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束缚造成的发展势能得以释放, 在地区性中心城镇的带动下, 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也获得了飞速发展。同时由于基础薄弱, 发展模式的外部牵引性, 小城镇的城镇空间拓展也易受外界影响, 并体现出多变的特征。

3.“融”而且“侵”

小城镇的建设强度不高, 城镇规模有限, 城镇空间在总体上与乡村融合性较好, 这是小城镇空间拓展的一大特色。但是, 在小城镇发展的初期, 外部牵引往往能够使其积累一定的开发动能, 同时, 由于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单一及其发展的非内生性, 这种开发能力往往促使其迈向资源依托型发展道路, 从而对周边资源进行侵占甚至掠夺 (尤其是近郊区的自然山水资源) , 并最终导致其空间布局体现出对自然山水的侵蚀性。小城镇这种脆弱、轻巧、灵活多变的特质是自身属性在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状态下的表现。

(三) 小城镇的战略意义

1. 城乡统筹的有效中介

我国特殊的国情形成了城乡对立的二元化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乡村地区虽然有所发展, 但是城镇发展更快, 城乡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 城乡不平衡加剧, 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的人居体系中, 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 城乡空间模式也发生着本质演变。大中城镇依托于现代技术规模化发展,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以人工建设为基质、以自然为斑块的地域景观格局, 城与乡是相对对立的人居模式;小城镇依托于融合式发展,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以自然为基质、以人工建设为斑块的地域景观格局, 城与乡是相对融合的人居模式, 是乡村包围城镇的空间关系 (见图1) 。区域城乡统筹的关键是对产业、人口、基础设施、区域资源环境的整体控制和安排, 在此过程中, 小城镇更加有利于接纳乡村人口, 在产业上与乡村具有更直接的产业协作联系,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更容易延伸到乡村。因此, 小城镇是我国城乡统筹的有效中介。

2. 生态维护的关键据点

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载体, 现代城镇发展依赖于区域生态, 但是, 工业城镇开创了以牺牲资源环境来换取城镇和人类发展的非生态化模式, 城镇的反生态性越来越突出。随着环境危机的凸显, 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作为人类栖息和生活的区域, 城镇一方面要维持自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要促进生态的完善。在城镇等级体系中, 小城镇处于城镇等级体系的底端, 与区域自然有着相对和谐的共存关系, 也是人类活动伸向大自然的“神经末梢”, 一方面它对生态环境更敏感, 另一方面也处在修复自然环境的最前沿。小城镇的空间分布量大、面广, 在空间布局上基本是呈点状镶嵌在自然本体当中, 与自然环境接触充分, 不仅可以有效监视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变化, 还可以通过修复性建设, 在大中城镇与自然生态对立发展的同时与自然和谐相处, 维护地区生态环境, 从而构筑能够支撑整个人居体系的生态系统。

(四) 快速城镇化对小城镇的要求

快速城镇化是一个发展状态, 也是一个历史阶段。“城镇本质上是最复杂、最宏大的人工与自然的复合物, 是一种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CAS) , ……到了快速城镇化和镇场化并存的时期, 城镇发展的多变性, 自适应性开始真正得到体现。”正是这种特性同小城镇固有属性的结合造成了小城镇发展的一系列困境, 并对其空间拓展提出了挑战和要求:适应性和持续性。它是现阶段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最重要考验和突出问题, 也是其空间拓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1. 适应性——发展状态

众所周知, 小城镇基础薄弱, 包袱小, 发展态势灵活多变, 这是小城镇社会经济层面的发展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在转化为城镇建设活动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对现有城镇空间框架的冲击, 这是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典型特征。因此, 快速城镇化使得小城镇的空间面临严峻的被侵占和破坏的危机。

2. 持续性——历史阶段

快速城镇化作为一个历史阶段, 小城镇战略性资源遭遇了过度侵蚀。城镇化从起步到稳定状态的过程是从粗放到集约、外延到内涵、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过程。快速城镇化时期是城镇化的中期阶段, 当前小城镇仍然是以物质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 是显性城镇化的过程, 主要表现为量的增长, 属于景观城镇化。其发展模式主要是粗放的, 在当前政治价值和绩效考评的驱使下, 各届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 经常造成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小城镇的这种“自绝后路”的发展模式, 不仅使自身的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也侵害了大区域的生态建设和总体发展。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 从小城镇自身长远发展来看, 持续性是现阶段最重要的考验, 也是其空间拓展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三、基本规划对策

(一) 紧凑连续的空间形态

历史地看, 城镇发展导向经常在集中与分散之间摇摆, 针对我国大城镇的一些突出问题, 分散主义一度占了上风, 生态城镇、组团模式一时间喧嚣尘上, 而一些小城镇也争相效仿, 甚至一些几万人的小城镇不顾实际情况, 往往为了追求平面的关系而去构造所谓的组团模式, 在实施过程中才发现困难重重, 可操作性较差 (见图2) 。事实上, 小城镇本身规模较小, 所谓的城市病并不突出, 现阶段小城镇发展是由于极化效应和规模效应不足而导致的效率低下。一个有利的契机是, 当前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下, 城镇发展又倾向于集中紧凑的发展态势。目前, 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考核办法来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紧凑发展。对于小城镇而言, 集中紧凑正是现阶段其空间拓展的根本原则 (见图3) 。

(二) 灵活开放的结构框架

城镇空间结构框架对空间拓展具有支撑性作用, 它对整个城镇的影响是持续性的、长远的。良好的空间结构不但能够为空间拓展提供稳定的框架和肌理, 而且还能够适应城镇未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对于小城镇而言, 自身基础的薄弱和未来变数较大都使其更加需要这种适应性, 其主要体现是结构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开放的城镇结构具有可生长性和可调整性。从深圳的经验来看, 由于构建了多中心组团结构、带形延伸、全境拓展的城镇空间结构, 从而较好地适应了其高速发展的态势。在当前阶段, 小城镇空间结构选择往往受当时的发展形势的影响, 甚至重大项目的冲击, 而一个灵活开放的城镇空间结构可以在实施层面进行适当延展和自我修正。从这个角度出发, 在空间结构选择的过程中, 应该优先选择并行而非串联, 在拓展方向上应预留选择余地。这就进一步要求对道路交通骨架、公共开放空间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等空间结构的重大支撑体系进行合理安排, 并进行系统之间的高度整合, 从而建立具有适应性的空间结构。

(三) 基于终极规模的增长路径预判和控制

城镇空间拓展源自于规模增长, 而规模增长受多方面影响, 小城镇规模基数小, 变数大, 未来人口规模变化情况难以准确预测。况且, 城镇规划所确定的规模是基于年限的预测控制, 其困难主要在对发展速度的判断上。在操作层面, 尤其是城镇规划同各届政府任期结合后, 城镇规模经常成为各届政府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用地指标和地方政策的工具, 这时, 规模又成了可以随意吹的“气球”, 显然这又增加了规模的不可预知性。以城镇总体规划为例, 一般规划远期期限为20年, 但实际规模可能会突破, 亦或不足。某一时期的城镇规模往往反映了一定阶段的增长路径, 比如增长态势上的前快后慢、抑或前慢后快 (见图4) 。对此, 从规划编制的思路上, 小城镇的空间拓展应该逐渐摆脱规模的桎梏, 转而寻求对空间拓展路径的判断和控制:依据区域发展趋势和发展定位, 分析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 预测各种发展路径的可能性, 并制定在不同发展路径下城镇建设和空间拓展的应对策略。

(四) 策略性的空间控制和预留

不同区位条件和资源状况造就了城镇空间的非均质性, 其中有些空间由于处在战略性的节点位置, 有些由于具有强烈的生态敏感性, 对于整个城镇而言, 他们所发挥的作用是关键性的、全局性的、长远性的, 这些空间都是战略性的空间。由于发展时序的关系, 一些战略性城镇空间的作用在近期并不一定表现出来, 甚至还成为近期发展的制约要素, 例如远期规划中的城镇机场、港口等。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下, 当地政府为追求各自任期内的政绩最大化, 往往采取“杀鸡取卵”的办法, 不惜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的利益, 客观上不仅造成寅吃卯粮的现象, 还为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巨大障碍。显然这是一种短视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小城镇的发展原本就存在依赖性强、脆弱的特点, 其战略性资源相对缺乏, 任何影响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空间都弥足珍贵。这就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来控制小城镇的战略性空间。一方面, 要在小城镇终极规模的基础上寻找其战略性空间, 通过公共政策和城镇管理提前介入区域空间控制, 确保区域的节点性空间、战略性空间不被侵占;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生态基础设施 (对城镇发展具有生态支撑作用的生态性水系、绿地等) 、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和镇政基础设施等公益性用地的控制。

此外, 鉴于城镇发展的不可预见性, 在城镇空间拓展过程中适当保留一些非确定性用地, 以满足未来建设需要, 这也将会增强城镇发展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四、结语

小城镇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其城镇空间拓展有自己的特殊性。快速城镇化时期是小城镇的战略成长期, 在这个时期建立小城镇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把握其空间拓展的内部规律, 促进其空间形态的紧凑性、空间结构的开放性, 并进行空间拓展多路径控制、战略性空间预留等, 这将使小城镇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 并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观众.“非确定性”城镇规划方法初探——以温州镇灵昆岛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规划师.2007/1

[2].文超祥马武定.我国城镇总体规划的法理学思考.规划师.2007/2

[3].仇保兴.复杂科学与城镇规划变革.城镇规划.2009/4

[4].王培茗胡礼梅.高速城镇化背景下山地城镇空间拓展问题的分析——以云南临沧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7

[5].毛蒋兴等.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开放式交通系统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资源科学.2008/12

城镇空间 篇5

2.1城市广场绿地设计原则

城市广场绿地设计需要明确绿地在广场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首先,绿地发挥着生活必需品的作用,它是工作在广场周围混凝土空间中人们的自然、氧气补给室。其次,绿地是帮助划分广场空间、满足人行为需求的生态分隔材料。最后,绿地所贡献的氧气、湿度、温度等生态元素,帮助改善周围的环境。其中,前两者在广场绿地中起核心作用,后者起辅助作用,它在公园绿地设计中的作用更为显著。设计原则要以充分发挥绿地的作用为目标,在城市广场设计的`总原则基础上总结如下。第一,优势配合原则。在设计有微地形的场地上种植不同的植物类型,在休闲活动区,尤其是在设置有坐椅等休息设施的地方,选用以落叶乔木为主的植物。第二,多元空间原则。不同的绿地组合形式可以帮助组成不同的空间,较典型的是:广场周围种植乔灌草复合结构,可以帮助更好地隔离广场周围的喧嚣,创造安静的空间;周围种植疏林草地则可以阻挡噪声,在乔木树干部空间虚隔周围环境。第三,突出特色原则。在城市绿地中,植物的选择应多为乡土树种,提炼出抗性和耐性强、树姿优美、色彩艳丽的树种,应用于城市建设中。广场绿地树种的选择也应坚持此原则,但广场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区或区中心等焦点地区,要求有更强的展示性,除了乡土树种的应用外,还要注意多种姿态优美的园林树种的配合应用。第四,生态发挥原则。在规划设计中应避免推倒原生植物而修建过多的大草坪,除了养护复杂、费用高以外,大草坪的生态效应亦低于乔灌草的组合搭配。第五,保护优先原则。对于广场原址上的树木应尽量保留,尤其是大树、古树,它们将成为广场空间的重要组成,表达着对自然、人文、历史的尊重。

2.2城市广场绿地种植设计形式

规则式主要是指将植物整行、整列或按照几何图形均匀种植在土地或是花坛、花盆中,可以是同一树种,也可以应用多种植物进行种植,如广场中常用的树阵广场植物配置。自然式主要包括两种种植情况:一是将植物按照自然生态形式模拟自然种植。二是以景观美学为标准,进行树木造景的配置。通常在广场的绿地规划设计中,将规则式和自然式的设计形式配合应用,常用的设计手法如下:第一,以自然式的种植包围广场,以规则式的种植配合广场中心、道路边缘等。第二,以规则式的植物种植配合草坪包围广场,以自然式种植加以点缀。第三,单独应用规则式或自然式植物种植。

参考文献:

[1]鲁敏,李东和,刘大亮.风景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陈艳丽.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城镇空间 篇6

城镇化是中国改革发展的综合性枢纽性问题

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国内诸多改革发展重大课题的综合性枢纽性问题。从经济方面看,城镇化对于国家经济结构转换具有战略意义,可以促进劳动力及土地等资源配置的高效化,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战略空间;从社会方面看,城镇化对于塑造中国新社会形态和转变社会组织方式具有催化作用,可以促进中国社会活动方式、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方式的变化,为提升中国社会的城市化、现代化成分提供动力源泉。因而,城镇化是攸关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城镇化具有集聚性特征,既有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财富的积聚效应,同时,也可能有矛盾积累效应和收入分配的马太效应。就此而言,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旋转门”,转得好可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快速跨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转得不好就可能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困难和矛盾,进而跌入“中等收入陷阱”。

城镇化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空间所在

毋庸置疑,由于我国城镇化水平总体偏低,城镇化是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所在。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只有51.3%,仅相当于美国1910年、日本1960年和韩国1970年的水平,同许多与我国经济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明显偏低。根据各国经验,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才稳定下来。因此,未来我国城镇化提升的战略空间还很大。城镇化对扩大内需的两大方面——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都有积极的意义。从投资需求看,据估算每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将增加10万元;倘若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全国城市人口将增加约1000万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可增加1万亿元,再加上为形成消费对象和消费条件所进行的其他投资,以及需要增加的公共服务投资,这将创造巨大的有效投资需求。从消费需求看,城镇化将可能缩小城乡差距,总体上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进而拉动消费需求;特别是推动改变乡村简单的“吃、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向多样化、时尚化消费为特色的消费结构延伸和升级。从以往的经验看,城镇化将会在住房和与居住相关的各种消费,医疗保健、道路和通讯等方面的消费,以及各类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消费等方面,创造潜力无限的消费需求。因此,城镇化可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充分的需求条件。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注意城镇化中的分配不公和城市贫困化

在城镇化过程中,城市资源逐步进入到乡村地区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活农村资源对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必须防范由此引起的初始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城镇化必然带来大量人口集聚在城镇,由于人口的集中,充分就业和基本社会保障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拉美一些国家由于城市人口过分集中,就业机会不足,无收入来源及低收入者的人口增加,造成不同程度的城市贫困化现象。而贫困又进一步引致人口素质低下、贫民窟、非正规就业、治安混乱、疾病传播等其他社会问题,由此形成“贫困的恶性循环”。这应成为我们推进城镇化的前车之鉴。

公正与可持续的制度安排是推进城镇化的基本保障

小城镇空间布局问题探讨 篇7

关键词:空间布局,规划结构模式,空间形态

1 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就是对城镇内的各类用地进行功能组织。首先, 应探讨各类用地的独立特点, 然后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 做到统一安排空间布局, 形成有机的整体;最后, 空间布局模式要达到近期建设的科学性, 远期发展的可持续性。

城镇总体空间布局受影响的因素较多。第一方面, 城镇现状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为城镇总体空间布局的规划基础, 现状空间布局经历了不同时段的演变过程, 受众多因素影响, 反映在政治、经济、交通与资源条件等方面。规划需要对此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 针对现状是否合理决定或继承或改变;第二方面, 建设条件的优劣分析对城镇总体空间布局规划起到支持的作用, 用地的储备等成为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必要条件, 是影响总体空间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方面, 对外交通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干扰;第四方面, 资源条件为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基础, 影响到工业、商业与农业的空间布局;第五方面, 城镇在上级体系下总是承担着某种职能性质, 这要求了城镇的发展应有某一方向上的侧重;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 一些不可预见的社会与经济因素也将成为小城镇总体空间布局上的决定因素。

2 空间形态模式及规划结构

2.1 空间形态模式

城镇由于发展演变形式的不同, 从总体空间布局概括, 可以分为集中与分散的两种模式, 由这两种空间布局方式具体细分为以下几种空间布局形态。

集中块状模式:集中的空间布局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空间形态模式。第一种为块状模式, 这种模式为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常见形态模式。尤其在平原地区, 小城镇由中心逐渐的向周围自由扩散演变, 大多具备用地紧凑、中心单一、生产与生活连片的特点, 在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 可形成新的中心。

集中带状模式:第二种为带状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受交通条件、山体与沿河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必然的形成了带状的空间布局形态。这种模式具有主要道路交通组织各项生活生产用地的特点, 且周边环境效益良好。

但是受条件限制, 大多由一条或两条道路承担生活性与交通性的功能, 各个综合组团之间的纵向交通成为规划要重视的主要问题, 规划还应着重发挥自然景观的多样性, 形成自身的特色。这种布局模式受自然条件限制, 容易产生基础设施配套输配距离过长的缺点, 甚至需要两套输配系统的问题。

集中组团模式:第三种为相对集中组团式, 因为地形条件、用地选择或用地功能组织的关系, 城镇由自然地势或道路交通划分为几个组团川。

各组团有独立的功能, 通过几条主要道路形成联系, 具备紧凑用地的优势, 但要注意各项用地的合理服务半径问题, 应综合各组团统一从区域角度考虑各职能用地的布局, 避免重复建设;在远期发展过程中, 注意各组团的适当规模, 互为补充, 并做有机的联系。

多点分散模式:分散空间布局方式主要为多点分散式。分散空间布局最大的特点是在一定空间距离上有多个分散的组团。此种模式若针对大城市, 则会体现出有机疏散的优势。但针对小城镇因发展建设投入资金相当有限, 会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无法达到标准, 在建设投入上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因此, 该模式不适合小城镇布局。

2.2 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是城镇主要功能用地的构成方式及用地功能组织方式, 是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与空间形态不同, 主要是体现了各主要功能用地以及与内外交通之间的内在关系。

无论那种空间形态模式都应有几个应重要考虑的因素。第一, 各主要功能用地与内外交通的结构形式;第二, 由各主要功能用地以及与内外交通构成的城镇中心、居住与工业的有机关系, 对外交通与镇区发展的结合, 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矛盾等结构问题;第三, 村镇建设用地结构比例以量的形式反映了各主要功能用地以及与内外交通结构关系。

3 居住用地空间布局

小城镇现状居住用地空间布局多为城镇居民自发开发形成, 城镇居住用地空间布局普遍具备以下特点。第一, 居住用地总体呈现出多点分散的空间布局形态, 即“东一户, 西一户”, 这种空间布局特点存在很大弊端, 现状人均用地极大超标、城镇建筑风貌凌乱落后、基础设施无法配套、规划改造产生困难;第二, 在用地选址上, 居住建筑与对外交通道路联系的支路呈自发的树枝型分布, 少数住户分散于山脚、河边等不受干扰处, 部分居住用地空间布局靠近道路交通便利处选址, 体现了经济与方便出行的意识;第三, 从居住“建筑”单体布局的角度分析, 有朝向、间距、层数与组合方式等具体布局问题。尤其是朝向问题, 即使在平原地区, 也呈现出多种朝向形式, 主要受自发建设因素与迷信因素影响。间距、层数上均有不合理的地方, 造成了城镇居住用地混乱的形态。针对以上对现状居住用地空间布局的普遍特点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得到指导城镇居住用地空间布局时应注意的因素与居住用地空间布局的科学模式。

3.1 空间布局优劣分析

针对现状的第一个特点,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与建设管理工作缺乏严肃性, 城镇居住建筑使用者的生活意识特点与小城镇居住开发的市场投资能力也是一个方面原因。随着小城镇现代化程度的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 城镇的居住生活状态将趋向于城市, 因此, 居住用地的总体空间布局应形成小区与组团的集中用地模式, 该模式为城市居住用地空间布局经过多年考验的优化选择, 从各个方面体现了现代化居住生活水平。

3.2 选址依据

针对现状的第二个特点, 在无政府调控时期, 城镇居民在选择居住用地时通常受“风水迷信”的影响较大, 也有部分为城镇居民自然意识的选择用地, 个人行为特点突出;随着经济的逐渐深入影响, 政府管制以及商业行为促使居住用地逐渐的向交通发达地集中, 因此, 形成了沿道路呈现树枝状分布的空间布局形态。

科学的选址依据:首先, 从居住用地本身的科学角度出发, 选址应考虑到风向、水污染、卫生条件、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其次, 从总体空间布局上又要体现出与其他功能用地的有机联系;最后,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级差与追求综合效益的规律。

3.3 居住建筑空间布局

现状居住建筑的朝向有若干种形式, 形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如风水原因对朝向要求、次子午线的迷信依据川、用地面积不够、用地客观规模限制、与道路成角度选择等等。如何选择朝向除了应该依据规范《村镇规划标准》之外, 应根据不同地区满足适宜的采光要求, 还应满足城镇建筑景观的要求:现状居住建筑于多是1-2层, 因此, 建筑的间距基本满足日照、防火、卫生等条件。但是, 整体空间布局中会出现多个消防通道死点, 发生灾害的时候无法控制, 因此, 村镇居住建筑用地空间布局的间距则应考虑到此因素;村镇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多大于140m2/人这个上限标准, 也就是说土地利用效率极低, 即通常提到的容积率问题, 主要原因在于现状“前庭后院”式低层数居住建筑占地大、总建筑面积小, 应当适当提高城镇居住建筑层数。低层住宅造价造价经济, 但是占地大, 因此不可取。而对于多层, 提高层数又能降低造价, 根据实际建设经验, 1-2层造价最低, 但极大的浪费了土地且城镇建筑景观面貌一般, 而3层却比4层造价高, 4层又高于4层, 3-4层每增加一层则每公顷平均造价降低却可增加建筑面积1000m2, 这一趋势到了6层效果就不很明显了。城市居住建筑主要层数为6层, 是考虑到了7层需设置电梯、而6层又能最大增加面积 (除高层) 这一原因。因此, 针对城镇自身的特色选择建议层数宜为2-6层, 主要层数应为3-4层。

参考文献

[1]邵爱云, 再谈小城镇规划编制中的几个问题, 小城镇建设, 2005

古城镇街巷空间改造策略 篇8

1 街巷空间

在古城镇中, 街巷空间的主要作用是交通, 同时作为城镇的骨架, 古人们以街巷空间作为引导, 对城镇中的建筑进行布局和建设, 从而形成完整、特色的城市格局。作为人们交通、交往的必要设施, 街巷空间承担重要的社会功能。随着古城镇的发展, 街巷空间记载着这座城镇的历史、文化和习俗。街巷空间不仅连接着城镇的各个区域, 还反映了当地的历史脉络和发展水平, 是城镇形象的记录者、传递者和表达者。

2 街巷空间改造的现状问题

2.1 缺乏完整统一的街巷空间设计

古城镇街巷相应狭窄, 并且通常生活区、商业区混杂, 这样的模式弊端渐显, 改造势在必行。但是, 多数的古城镇随意改造建设, 不能预计到以后城市的发展, 并且破坏了古城镇原有空间格局。

街巷、交叉口、建筑前空间及水井等公共空间, 往往改造极不合理。人们经常见到的设计如交叉口, 尤其十字路口修建“大圆盘”, 树立标志物进行交通疏导。但是古城镇通常面积较小, 人们多采用步行、自行车等交通方式, 因此交通拥堵更多的地方是街———巷、巷———巷结合的地方。大圆盘只是约束了汽车的行驶, 却没有疏散行人交通, 并为行人行走制造了新的麻烦, 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破坏了先前完整和谐的街巷空间。

2.2 缺乏街巷景观空间提升措施

街巷景观空间容纳了城镇生活中最丰富的内容, 是古城镇中最富有活力和最动人的空间形态, 也最能表现该地的文明程度, 创造独有的意境。

大部分城镇建设目的是为创造更好的城市形象从而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样的建设势必会少了人性化的考虑。城镇活动空间不足、活动环境脏乱差、人员混杂是现在古城镇内人们出行、活动的最大困扰之一。一个高度文明的城镇必然是环境优雅舒适, 亲人宜居的地方。

2.3 缺乏历史气息和地域特色

有研究表明, 人的生活模式、行为方式以及对空间尺度的要求和体验在古城镇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基本不变的模式, 具有一定的地方性。顺应这种模式生成的古城镇的肌理, 包括街巷结构和建筑形式、尺度等蕴含了丰富的地方建造智慧。

然而, 一些城镇在改造建设过程中, 不能较好的认识当地历史文化的珍贵, 忽视地方特色的传承, 一味地追求新、美、奇或是盲目地模仿, 丧失了辨识度和归属感。

3 古城镇街巷空间改造策略

3.1 注重街巷空间整体系统

街巷空间关乎城镇整体运作和景观效果, 故街巷空间应作为一个整体, 纳入整个城镇系统来统一规划设计。

街巷道路方面, 首先要对城镇道路进行功能划分, 对城镇较为集中的商业、生活道路进行系统规划, 加大对临时贩售摊点、菜市等流动性较强的街巷的改造, 以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南方城镇往往有水系穿城, 滨水道路和桥梁也应纳入街巷空间进行系统规划。

古城镇一般围合性较强, 街巷入口空间具备传统的防御性, 并常以门楼、牌坊等增加重要街巷的领域感。因此应当保持街巷入口空间的传统格局, 保护标志建筑, 适当进行开阔处理, 既可以满足当地人使用, 又可以很好地展现传统街区和建筑风貌。

3.2 创造街巷空间个性特色

街巷空间作为最基本的交通引导空间和各生活空间的纽带, 其愈富有特点, 愈容易被人记住感知。安徽宏村的青石板路、“牛肚”池塘, 不仅是当地人难以割舍的家乡情怀, 也是外来人无法磨灭的淳朴记忆。这样极富特色的街巷, 无疑是为城镇锦上添花。

不论是路面、街头的壁石、雕刻, 还是城镇中心、庙堂前的小广场, 都是这个城镇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元素, 为当地赋予特色, 避免千篇一律的面貌。

3.3 结合建筑设计

建筑通常是街巷的边界。在改造中, 应当处理好建筑与街巷的空间关系, 保持尺度的宜人。例如, 建筑高度和路面宽度的比例在1:2~1:4之间, 人的视线和心理感受最舒适。建筑的形式、组合和风格, 也将影响到整个城镇的风貌。因此, 以合适的建筑形式和风格, 营造特定的地域感和整体感, 也将提升整个街巷空间的风貌。

3.4 继承历史文化

街巷空间是城镇架构的基础, 也是古城镇文化的重要载体, 见证着当地风俗的形成发展。在古城镇改造中, 应以整个城镇为背景, 融入鲜明的文化特色, 保护街巷体系, 修缮街巷空间, 重塑历史建筑, 并以其风格作为街巷空间及附属空间、建筑扩建的参考标准。

在很多古城镇中, 街巷空间是当地民俗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在古城镇街巷空间改造中, 应结合当地历史文化传统, 充分考虑民俗民风, 开辟适宜的活动场所, 为民间艺人提供表演的场地, 并可以此开发旅游文化。

3.5 营造美好的景观环境

对于一个城镇而言, 绿色、生态、优雅的生活景观相当重要, 它不仅能改善人们的生活, 柔化城镇建筑、街巷的刚硬线条, 而且有助于提高古城镇的生态环境。

在改造建设中, 首先要保护古城镇自然景观。城镇在建立之初, 古人在地理位置、风水环境、自然生态等各方面考虑充分, 因此保留原始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诸如山、水、河流、林地等, 将有效保持古城镇传统风貌。其次, 应当依托原始地理自然环境, 提高城镇及其周边的绿地覆盖率。再者应当对城镇进行“见缝插针”式的绿化, 结合人们的活动需求, 修建林荫道、街头绿地, 进行景观提升。对于依托特殊地貌, 如山地、河流而建的城镇, 应当应地适宜的进行景观提升。

3.6 关注人性化需求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 古城镇是人创造的, 也是为人建造的。营造人性化的街巷空间, 是一直被忽略的, 也是最重要的。

首先创造合理的行走空间。古城镇的人出行方式多是步行或骑行, 这样的出行方式是人与人随机交流的多发时刻。因此在改造中, 应当营造合适的空间尺度关系, 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 为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提供惬意舒适的氛围。

其次提供适宜的活动空间。满足城镇中人们锻炼、聚会等集体活动的场所, 也是文艺表演的备选场所改, 造中应首先考虑其安全、舒适性, 其次考虑功能的多样。

最后合理安排停留空间。“街头巷尾”的附属空间往往是人们, 尤其附近老人、儿童活动的主要场所。停留空间私密优美, 空间丰富, 布局多变, 视觉效果丰富美观人们才愿意停留, 享受风景, 相互交谈。

4 结语

我国古城镇街巷空间发展源远流长, 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也有其局限性和适应性, 尤其在当下的城镇发展建设大潮中, 古城镇街巷狭窄、附属空间功能不足等的确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在新需求和传统现状的碰撞中, 人们应当找寻合理的改造方法, 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并结合地方特色和实际情况, 挖掘发展的潜力和契机, 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统筹办法, 为古城镇注入新的活力, 实现古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大潮中, 古城镇街巷空间改造盲目求进, 体系缺乏, 问题颇多。文章在分析现状问题后, 着重从街巷空间系统、特色、景观、文化和人性化需求方面, 对现阶段古城镇街巷空间提出了改造策略。

关键词:街巷空间,改造,保护,人性化,可持续

参考文献

[1] 梁雪.传统城镇实体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 胡月萍.传统城镇街巷空间探析——以云南传统城镇为例[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 2002

[3] 张志云.营造亲和空间——浅谈小城镇公共空间环境的改善[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 2009 (3)

[4] 吴赛男.中小城市传统建筑文化景观的保护[J].山西建筑, 2012 (17)

[5] 何晓川.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创造[J].华中建筑, 2000 (2)

城镇空间 篇9

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是城镇各种物质要素构成及其功能组织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它是城镇的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发展因素与动力机制、功能组织与空间结构、规划师和管理者与城镇居民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自1978年确立“发展小城镇”、1980年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理发展中等城市, 积极发展小城市”、1998年提出“小城镇、大战略”以及2000年以后提出“健康发展小城镇”以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城镇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极大地提升了小城镇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人口产业集聚度高、经济实力强、发展动力足、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核心;成为经济发展的载体、社会服务的中心、乡村集聚的平台、环境保育的基础。

小城镇源于乡村, 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形成, 逐步发展。在工业化前期, 小城镇的镇区除少量经济职能外, 主要是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基本的生产和生活配套服务, 规模较小;并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分工, 多自发性发展, 功能单一, 一般沿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段布局, 形态简单;改革开放后, 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 小城镇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场所, 各种经济要素向镇区汇聚,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 规模迅速扩大, 空间发展围绕交通节点拓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加速, 镇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 城镇中心区、工业区、居住区等随着规模的放大逐步形成, 空间发展根据功能发展的需求条件合理选址和组织布局;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转型, 镇区空间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统筹发展。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的模式、特征和影响因素与其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密切相关, 与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基本一致, 需经历形成、壮大、扩张、协同四个发展阶段, 形态的模式一般从带状伸展型向团状蔓延型、串珠状轴向拓展型、组团状多核型方向发展演化 (见图1) 。

1 形成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我国小城镇在封建社会时期便开始孕育发展, 由集市逐步发展演化而来, 起初仅是为周围农村提供商品交换和服务的场所;近现代的小城镇大都是由于农村商品经济、手工业及制造业等发展而形成的经济职能型小城镇;现代意义上小城镇的诞生则是在建国后, 大都是由传统农业发展而形成的服务职能型小城镇, 这些小城镇一般在形成时规模小、功能单一、影响范围小、形态简单。

1.1 形态模式

形成发展阶段的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模式为带状伸展型 (见图1) 。表现为小城镇最初形成于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段, 沿河流水系、道路等交通节点带状布局, 线性扩张。

如江苏吴江的黎里镇, 在唐代元和年间形成村落, 宋代发展壮大, 元代形成一个具有商业活动的聚落——“市”, 到了明代发展成为吴江地域的大镇, 在万历至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米业、豆饼业、纺纱织布业、水产业发达, 成为区域主要的商业中心, 镇区建设空间沿水上交通线线性扩展, 具体表现为沿太浦河、市河等“一”字型带状发展、纵向拓展的形态 (见图2) 。

1.2 形态特征

1.2.1 因农而起, 因商成集

小城镇是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社会分工变化而产生。在古代和近现代, 农村的稳定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的集散和农民的生活需要造就了乡村经济要素的自发流动与有序集散, 而农村商品经济的需求导致了具有经济职能的集镇形成与发展;当代形成的小城镇大都是基于国家体制和经济社会形态的特点, 为适应当时生产与管理需要而形成的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基本保障的服务职能型小城镇。



1.2.2 因势利导, 顺应自然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 在小城镇形成之初, 由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经济水平,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拥有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技术手段十分稀少, 生产力水平较低, 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 小城镇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一般依赖于优越的自然条件, 拥有较好的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源等宜居的自然环境, 具有较强的防灾能力。因此, 自然条件是小城镇形成、发展阶段的重要资源, 自古聚落分布遵循顺应自然、区位择优的规律, 所以地理自然环境对于城镇的空间形成与发展是“有此未必然, 无此必不然”的利害因素。

1.2.3 交相通达, 线性扩张

小城镇集市贸易、工业经济、社会发展等功能的运行, 需要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 以便流通、经营和生产服务。因此, 小城镇的形成一般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 通航河道、公路等交通节点成为小城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为便于人流和商品的集散、经营和交易的方便、集市贸易和相关服务业的繁荣, 小城镇大多沿河道、公路两侧逐渐展开, 形成线性扩张的特征。

1.2.4 功能单一, 带状结构

小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受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及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在小城镇形成初期, 规模小、职能简单, 除居住外, 主要是集市贸易、生活生产资料流通、手工业生产, 以及基本的配套服务, 功能相对单一。小城镇的形态依托自然环境和交通线型特点, 顺势而筑, 其中沿路的小城镇大多是呈现带状的“一”“丁”“十”字型发展格局, 沿河的小城镇一般呈现自然弯扭的带状形态。

2 壮大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随着工业化推进速度的加速和交通条件的改善, 小城镇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从全国范围来看, 改革开放初期,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因具有区位、交通等优势, 造就了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 小城镇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集聚地, 其空间也很快进入了壮大发展的阶段。而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区小城镇由于自然环境、交通条件、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影响, 工业化进程较缓, 直到本世纪初, 小城镇的镇区空间才进入壮大发展阶段。

从发展历史看, 在宋朝,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手工业及制造业等科学技术的发明促进了经济职能型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明清时期, 随着商品农业和手工业的深入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中国早期的“城镇化”, 江南的经济职能型市镇进入发展高峰期, 小城镇的空间当时就处在壮大发展阶段。

2.1 形态模式

小城镇镇区壮大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模式为团状蔓延型, 表现为随着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配套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 小城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中心, 发展建设用地在原有基础上逐步向纵深推进, 由原来的“带状”发展为“团状”, 呈现蔓延发展的态势。

如浙江省嘉兴市的乌镇, 地处两省 (浙江、江苏) 三市 (嘉兴、湖州、苏州) 交界处, 有六千余年的悠久历史, 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 素有“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的美誉。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 镇区发展在保护古镇的基础上向南、向东发展;空间上先沿河轴向发展形成带状、然后纵向扩展为团状形态 (见图3) 。

2.2 形态特征

2.2.1 转型职能, 集聚产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国家提出要将小城镇建设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基地, 由此确立了小城镇在农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中心地位。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引入现代产业, 乡镇工业蓬勃发展, 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通过发展乡镇企业, 先工业化再市场化的“苏南模式”;通过发展个体私营企业, 由市场化促进工业化的“温州模式”;通过引进外资企业推动工业化的“东莞模式”等小城镇。镇区功能由传统的配套服务向发展二、三产业转型, 职能逐步由传统的服务型向经济职能型转化, 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

2.2.2 因陋就简, 顺势蔓延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就近进入城镇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小城镇的工商业规模逐渐扩大, 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但由于当时城镇的设施能力十分有限, 特别是给水、供电、污水处理等市政设施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范围比较小, 经济水平还不高。因此, 小城镇在现状基础上, 基于当时急需发展的视野下选择开发空间, 一般是围绕可获得一定基础设施支撑的镇区逐渐向外蔓延扩展, 空间扩张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自发性。由于没有规划或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切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盲目思想导致了小城镇空间布局的偏差, 造成工业与居住、公共设施严重混杂, 生产规模与基础设施供应能力不配套等问题。虽然当时工业一般为传统的加工业, 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配置的要求不高, 小城镇还能基本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 对居民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大, 但留下了十分严重的隐患。

2.2.3 交通引导, 轴向伸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在乡镇经济得到持续发展的同时对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特别是规模型企业的引入, 往往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作为发展前提。由于生产原料的采购、产品的销售与流通和“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民职工上下班等环节都离不开便利的交通, 因此, 工业等建设用地沿主要交通干线发展成为必然, 在空间上逐渐显现出沿交通线轴向伸展的特征, 并形成了当时“要富先修路”的以交通建设引导小城镇空间发展的思路。

2.2.4 功能完善, 团状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小城镇的生活居住、商业服务、集市贸易、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行政管理、客运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功能逐渐完善, 同时设施的等级、规模、水平不断提高, 城镇中心区逐步形成;小城镇的建设空间发展围绕城镇中心区沿交通干线轴向延伸、纵向拓展, 基本形成了团块状的空间形态。

3 扩张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小城镇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小城镇, 其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职能与地位越显突出。在上世纪末, 东部地区的小城镇各类产业园区、居住区、商贸区等功能区开始规划建设并迅速形成, 其空间进入了迅速扩张的发展阶段。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由于受自然环境和交通等条件的限制, 在当前只有少量区位好、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的小城镇进入了扩张发展阶段。

3.1 形态模式

扩张发展阶段的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模式为串珠状轴向拓展型, 表现为小城镇由农业服务型转型为经济职能型后, 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 这时的小城镇已蜕变为与城市一样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产业园等新功能区应运而生, 其空间在交通干线的引导下轴向扩展。

如浙江省湖州市南浔镇在改革开放后, 城镇发展以古镇为基准, 以向西发展为主、适当向北拓展。镇区功能分区明确, 居住用地以古镇为核心向外圈层式扩张, 已建设成片, 具有一定的规模;工业企业则沿路沿河在镇区西北两侧进行独立布局 (设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国家级华侨投资区) 。西侧居住组团已建成完善的道路网系统, 为企业进一步集中布局和建设独立的工业园区做好了准备。城镇空间呈现串珠状的发展形态 (见图4) 。

3.2 形态特征

3.2.1 构筑园区, 承载产业

改革开放之初,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 乡镇企业发展迅猛, 但普遍存在“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状况;乡镇企业过低的产业水平和零散的建设布局使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限制, 暴露出企业孤立发展且效益不高、无法带动延伸产业或是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 工艺落后、耗能巨大、侵占大量农田、对环境造成破坏等越来越多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上升, 由此对小城镇的生活生产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原则下, 小城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构建的各类产业园区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平台, 使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与空间支撑获得了跨越性的突破, 形成了二、三产业的园区化承载、集聚化发展的格局。

3.2.2 空间选址, 统筹协调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 乡镇居民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期盼, 从而对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空间的选址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一方面要满足项目发展的用地规模、交通条件、地理区位、设施支撑、配套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 要严格处理好发展项目与现有镇区和周边的关系, 以及对区域的影响问题, 以保障居民有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因此, 用地选址需要从项目要求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不再局限于原有镇区范围内选择发展空间。

3.2.3 交通引领, 轴向拓展

交通干线两侧潜在的经济性促进了城镇沿交通轴线的发展。从产业发展的对外联系与协作需要和开发商投资对便捷、快速交通运输条件的普遍要求出发, 小城镇新建的工业园区、物流园、市场区、中心区等功能区的用地选址首要考虑具有较好的对外交通条件;因此, 拥有比较优势的国道、省道沿线节点地段和高速公路出入道口, 以及大吨位港口地段成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交通成为空间轴向拓展的核心引导因素。

3.2.4 功能深化, 串珠结构

在城镇成为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后, 小城镇的功能发展不断纵向深化, 向特色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推进;农贸物流、工业生产、专业商贸等功能区的空间组织充分利用交通走廊采用组团式、串珠状的发展结构, 形成沿国道、省道、县市域主干路等沿线发展的轴向蔓延扩展方式, 或是在高速公路、港口码头附近等发展的轴向跳跃式扩展方式。

4 协同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 我国城镇化发展升至一个更高的平台, 尤其是发达的东部地区, 区域一体化的趋势越加明显, 小城镇逐渐成为区域城镇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因此, 在发展中不仅要对区域中各城镇的发展关系进行统筹组织, 而且各镇的镇区空间也需统筹安排, 以保证空间组织的协调有序、空间发展的一体化, 其空间形态由此进入协同发展阶段。

4.1 形态模式

小城镇镇区协同发展阶段的空间形态模式为组团状多核型, 这样的模式一般是依托经济社会和产业布局在镇 (乡) 域行政辖区内组建, 也可能在一定地域内突破行政辖区而共同构筑。在区域统筹视野下, 小城镇一般由若干具有综合功能的组团构筑, 每个组团由一个中心区、多个功能区组成, 中心区具有居住、行政办公、商业金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和娱乐休闲等综合职能;各功能区由综合职能或单一职能构成。

如常熟市的古里镇, 2003年3月和10月分别由原古里镇、淼泉镇、白茆镇三镇经两次行政区划调整而建立的。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 初步形成了组团式的空间发展形态。古里、淼泉、白茆三个组团分别在原有镇区基础上发展组建, 形成了具有生活居住、就业生产、社会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城区。根据《常熟市古里镇总体规划 (2006—2020) 》, 古里镇的发展定位为常熟市中心城区组成部分, 东部城市副中心, 文化古镇, 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综合型城镇。规划城镇形成三个片区:古里中心镇区、白茆社区、淼泉社区。古里中心镇区为常熟主城区东南分片中心, 古里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其主要职能包括面向全镇的管理职能、生产职能、服务职能、集散职能和创新职能;白茆社区重点向西拓展, 形成以工业和相应居住、公共服务配套为主的综合片区;淼泉社区控制发展规模, 以整合现状为主, 形成小型居住社区, 从而构筑组团式的发展格局 (见图5) 。

4.2 形态特征

4.2.1 集聚产业, 集群发展

乡镇产业由于规模小、起点低、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能力相对较弱, 特色不足、影响力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为提高产业竞争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我国东部地区的小城镇通过凝练, 明晰了主导产业, 逐步走出了早期乡镇企业发展时饥不择食的状态, 通过龙头带动、市场引领、配套服务、技术支撑、品牌培育, 推动产业链纵向链接、侧向配套,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集群, 提升乡镇竞争能力, 增强区域核心竞争优势。

4.2.2 统筹区域, 重构空间

在区域统筹背景下, 小城镇的升级发展需要在更大的空间地域和城镇群体予以支撑, 使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更多地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 实现集聚发展和优化配置。因此, 小城镇的各功能区或若干小城镇共同组成一个经济发展同盟体, 通过整体推进, 形成发展优势, 提高竞争力。小城镇的区域统筹、产业集聚、经济转型、城乡一体发展的变化将直接引导小城镇的经济产业、公共设施、社会服务、生活居住、生态环境等空间的重组, 以实现区域的统筹协作、产业的集聚发展、资源环境的协同保护利用。

4.2.3 网络交通, 组团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小城镇成为了区域人口和产业集聚的重要节点, 并在信息、科技、资源、空间等方面不断寻求合作, 联系日益紧密, 显现出区域一体化的新趋势。小城镇各功能区的发展也由单一的产业功能向综合新区转型, 形成组团式的发展格局。这样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小城镇内原有工业区、物流园等单一功能区升级为综合功能区而逐步形成。也可能在一定地域内, 根据各镇不同的区位、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 把它们纳入一个统筹发展的区域, 渐进形成组团式发展格局, 从而推进区域功能的优化组合, 公共资源、生产要素的科学配置。也有可能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 原有的若干镇合并成一个新行政辖区, 经过功能重组、空间整合和优化发展而形成。为加强组团间内外联系, 方便产业的生产协作与往来、公共设施的共享与利用、生活生产活动的方便与快捷, 需要建立网络化的综合交通, 构筑网络式的发展结构。

4.2.4 功能整合, 多核结构

在区域统筹发展背景下, 原有城镇功能随着小城镇的产业转型、区域城镇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升级整合,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城镇功能的升级不是原有的“几个萝卜头”简单相加, 而是要厚积薄发, 通过整合原有的经济与产业、公共服务与社会服务、生活与居住、文化与娱乐、生态与绿化等空间功能, 形成职能明确、功能综合、设施完备、环境优美的组团, 打造特色鲜明的中心商务区、现代物流园、商贸市场、旅游服务区、现代服务业专业市场等, 形成多核的空间结构。

5 结语

5.1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演化的规律

小城镇镇区的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有规律地从简单向复杂、局部向整体、单一向综合方向演化, 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呼应。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发展在各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阶段背景、形态模式、发展特征, 有着区别于其他阶段特有的状况。同时, 各阶段空间形态的演进都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变化, 一般具有不可逾越的特性, 因此, 形态的演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操之过急只会导致空间发展的畸形。

镇区空间形态的演替律说明空间在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下, 一直处在持续发展变化中, 从量变到质变后, 空间形态就会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演进, 这种演化一般是向更高阶段发展, 也有少量的因区位、交通、资源等因素变化的影响, 可能向前一阶段退化。

5.2 影响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演进的因素

影响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演化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交通、经济、政治政策等;研究认为, 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力经过了由强到弱、由弱渐强的历程, 这表明小城镇的空间发展从对自然的敬畏、到对自然的藐视、再到顺应自然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后, 政治政策因素对小城镇空间发展的影响作用由强到弱, 说明小城镇在发展中经历了从单一计划体制到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发展历程, 特别是行政区划的管控作用正逐渐弱化, 镇区的空间组织向区域统筹的态势发展;经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经历了由弱变强的过程, 说明小城镇的经济发展需要相应发展空间的支撑;交通因素的影响始终十分强大, 说明空间的发展指向交通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对小城镇镇区发展具有强有力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5.3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地区差异

由于自然、区位、经济、交通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不同地区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发展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同而分异;在同一地区内, 又由于交通、自然、区位条件等不同, 其形态发展也有所区别。

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 小城镇发展迅速, 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这些地区早在近代时期就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其优越的交通及区位优势, 成为兴盛繁华的市镇密集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 抓住机遇, 成为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地区, 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迅速由壮大阶段向扩张阶段、协同阶段迈进。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 极大多数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目前尚处于发展壮大阶段, 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区域综合交通条件的大为改善, 小城镇的发展正不断加快。

未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东部发达地区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发展应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筹协调和实施一体化发展战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则应抓住国家实施区域统筹发展的时机, 充分运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 主动接受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资金、信息和技术转移, 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载体, 并在空间形态上借鉴发达地区发展演化的经验, 科学运用, 遵从发展规律, 以利地区整体空间的合理组织。

摘要: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 我国小城镇镇区的空间形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演化。一般情况下, 其空间形态需要经历形成、壮大、扩张、协同四个发展阶段, 形态模式从带状伸展型渐进向团状蔓延型、串珠状轴向拓展型、组团状多核型方向演化。由于自然、区位、经济、交通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不同地区, 小城镇镇区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模式与特征因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不同而不同;在同一地区, 又由于交通、区位条件等差异, 形态发展也有所区别。未来在新型城镇化视野下, 东部发达地区的小城镇镇区空间发展应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统筹协调和实施一体化战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则应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 科学运用, 遵从演进规律。

城镇空间 篇10

1.1城池演变

南通历史悠久。据市境内古文化遗址考证, 灿烂的江海文明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海安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南通成陆于唐代,始称“胡逗洲”,唐代属淮南道扬州;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正式建城,时称通州。城呈矩形,中轴对称,周长六里七十步,设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外有护城河。

宋代南通属淮南东路通州,明代属于扬州府; 明万历年间南城门外筑新城,以防倭寇。清代南通升直隶州,城池不断向两厢拓展。直至民国初(1924年),拆除四周城墙,修建环城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大规模的建设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商业、金融中心转移至南城门一带,一个以商业、金融区为中心的南通老城已然形成。

1丨

1.2古城空间格局

南通自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建成之后,直至19世纪末期,其城池的空间格局为“方形城池、十字主街、州治居中、庙堂对称”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棋盘式的路网结构,其间大量低矮平缓而又鳞次栉比的传统民居构成了城市的基本机理与背景,环绕的城河则构成了古城的天然边界。以钟楼、谯楼(衙署) 为中心,以南大街为轴线,东寺、西寺、文庙、 武庙对称分布,符合中国传统封建州城的典型格局。

1.3营城思想

南通的这种城市空间形态,并不完全是由经济或自然因素决定的,它的营城思想基于《周礼·考工记》的建城思想,兼容风水文化,符合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圆地方、象天法地、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思想得到充分体现。以轴衙为起点,狼山为终点作南北景观中轴线,因城市盛行东南、西北风,为“藏风”,故中轴线略向东南倾斜;城廓方形,筑以城墙,以濠河作护城河,以“聚水”;“丁”字型道路骨架,城隍庙、 武庙、文庙等文化行政设施规整布置,城市内部空间是较为规则的里坊制。

2、南通近代城市建设思想

到了近代,南通的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根本型的改变,由传统的封建州城向着开放式的组团布局形态变化,这一切都与一个人息息相关。研究南通的近代城市建设,就应该首先了解些张謇这个人。张謇是清末状元,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近代南通城市建设的缔造者,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

2.1张謇生平

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张謇一生经历了由农家子弟到士子,名士,乡(官)绅,工商资本家的转变。他的一生,在政治上、仕途上并不成功,历经早年的“冒籍风波”,终于十年夺魁。甲午战争的来临,多变的风云局势,一再的失望,使张謇最终专心经营南通。作为一名爱国士大夫,张謇深怀优良的经世品格,及恤民, 爱民,关心民生的桑梓之情。早年,他热心为乡里办理社会事务,1895年后,张謇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与“地方自治”的实践相结合,以实干家的开拓精神,城市规划师的手笔,艺术家的情怀对家乡进行全方位建设,推动了南通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2.2张謇城建思想及内容

(1)实业救国,地方自治思想。构建了以棉纺织为主导的生态产业链,推动了近代南通城市第三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使南通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民族工业城市。

(2)创造性地开展城市建设,按照城市不同功能配置各项物质形态。

(3)规划了“一城三镇”的城镇空间布局, 提出了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观念。

(4)注重人文主义的关怀,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协调推进,创设了和谐的居住环境。

3、南通近代“一城三镇”空间布局

3.1规划布局

“一城三镇”城镇空间布局是张謇“中国近代第一城”城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上独特的城市形态。其规划布局“一城”为南通老城,它延伸了旧城商业和文化功能, 扩展为居住、近代工商业和金融、教育中心;“三镇”为唐闸镇,以工业企业的建设为主体,辅助以居住、商业、仓储和运输等功能,并配套学校教育、公园等设施,渐渐成为一个各项建设合理配置的工业城镇;天生港镇构成了沿江的对内外客货运交通枢纽港,后进行了一定的工农业建设,使其逐渐成为港口动力区;狼山镇,作为佛教胜地和风景观赏区加以保留,局部建设了近代别墅、学校、慈善等对山体和景观破坏不大的建筑,以及为城市服务的气象台和航标等设施。

3.2空间布局特色

“一城三镇”空间布局呈现“组团布局、城乡相间、整体和谐”的形态。老城区居中,唐闸工业区,天生港区,狼山风景区三镇环绕,相距9公里,彼此间自然分布着绿色的田园,互不干扰,各自可以合理发展。通过城闸路、称善路、 港闸路和城港路相连,城市之间以河道和公路连接,在功能上保持为一个整体。

2丨“一城三镇”空间布局

3丨南通2010年城市空间结构

3.3现代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南通在城市总体布局上,至今仍保持着“一城多镇”的特色,但更注重老城区规模扩大和功能结构的调整。解放后,老城区的形态演变基本遵循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中心向外围推进,整体形态沿长江岸线呈“带状”分布。城市空间拓展和形态的演变,使三镇间的距离缩短为6公里,彼此间是郊区农村的田园住宅,城镇与乡村相间交错,以便捷的现代交通道路联系。总体保持了“一城三镇”的空间布局模式,并向“一城多镇”的趋势发展。

3.4“一城三镇”空间布局的优越性

(1)各自的功能不同,互有分工;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大带来的交通阻塞等城市病。

(2)空间资源上集约和优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自功能的优势,利于同类功能结构的互补。

(3)在老城区外的隙地和农田设置文化、教育、金融等机构,避免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 减少了利用古城土地而增加拆迁费用,有效保护了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

(4)利用了唐闸丰富的原料和生产资源所在地,以及优越的水运条件,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布置工业区,避免了因工业给老城区带来的污染。

(5)招收工业镇附近的农民工,有效地节约市政建设费。

3.5“一城三镇”空间布局的局限性

南通“一城三镇”空间布局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但是这种朴素的田园城市模式在城市经济集聚尚不充分的条件下,过早地分散了城市功能,不符合国际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给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了产业的聚集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弱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

(2)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

(3)影响城市经济实力水平的提升

(4)影响长江岸线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

(5)影响各组团间的联系度,城市主导产业衰落后,因缺少产业内在纽带而导致各组团空间融合动力消失,以至于至今老城与外围城镇都始终未能整合。

(6)张謇自身封闭的行政手段限制了城市扩张,直接压缩了城市经济的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对人口与资源的容量与吸引力。

4、借鉴意义及启示

4.1借鉴意义

(1)在对西方社会建设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在有限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立足于中国的农耕社会,从村镇到城市,一步步综合考虑,结合地区优势和特色,自行规划设计了“一城三镇”的城镇空间布局,具有首创性,至今仍是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的经典之作。

(2)在没有任何西方“外力”作用的条件下,完全通过“内力”的推动,自发性地找到了一条切合于当代,适应地方的,较为完整的城市建设道路,为当代中国城市的开发建设提供了一个新鲜的、进步的样板。

4.2启示

(1)我们应当进一步重视学术界对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梳理,尤其是对近代未开埠城市丰富多样的城市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延续中国传统而发展起来的中国城市规划学术理论体系;充实和修正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走出一条中国的、地区的独特道路。

(2)借鉴和发扬张謇留给我们的宝贵城市规划思想,创造性地、合理地进行城市和区域布局,城乡协调发展,增加生态绿地和农业基地,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避免“摊大饼”式无序蔓延,有效解决诸多“城市病”问题,寻求城市的合理发展。

城镇空间 篇11

关键词:新型农村城镇化;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重构

中图分类号: F327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12-0472-04[HS][HT9SS]

收稿日期:2014-02-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263005;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3FGL003。

作者简介:滕明兰(1976—,女,重庆人,硕士,副教授,从事区域经济、农村经济的研究。E-mail:121758056@qqcom。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整体上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旧突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及生存环境差距持续拉大,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农村城镇化要走新型农村社区之路,坚持全域一体、城乡统筹、整体推进,创新并初步构建社区化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其意在实现以行政村为单元的传统社会管理向以社区为单元的现代社会管理转变,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让农民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比重高,通过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推动城镇化的传统思路已不现实,因为这不仅会导致城市交通拥堵和管理混乱等“城市病”问题,而且城市也无法承担大量新进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从而导致新一轮的社会不公;同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会引发当地农村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今后几年西部地区要推进新型农村城镇化,必须加强对本地农村社区工业空间的重构,从而为新型农村城镇化提供人力保障。

1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的空间分布特征

11农村社区工业企业数量较少,布局分散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乡镇企业数量较少,且呈零星分布的格局。以2011年为例,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共有1 025 769个,吸收从业人员仅为14 859 926人,总产值为522 074 947万元;而东部地区乡镇企业有3 175 478个,吸收从业人员 57 036 482人,总产值为2 503 933 897万元;中部地区乡镇企业有1 959 426个,吸收从业人员23 551 581人,总产值为 880 316 135 万元(表1。

作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与农村工业化的主要推动力,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但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零星分布的乡镇企业阻碍了自身进一步的发展。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布局分散不利于集聚效应的产生,因此无法实现经济的规模效应;二是乡镇企业的零星分散不利于以此为基础的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使得农村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农村工业化;三是布局分散的乡镇企业阻碍了产业组织规模的扩大,使得乡镇企业技术力量单薄、资金不足、生产力落后、产业链条短、投资成本高,无法实现规模效益。

[FL]

[F(W7][HT6H][J]表12010—2011年西部、东部、中部地区乡镇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比较结果[HTSS][STB]

[HJ5][BG(!][BHDFG3,W6,W54W]地区[B(][BHDWG12,W18。3W]企业个数(个年末从业人员数(人总产值(万元

[BHDWG12,W9。6W]2010年2011年2010年2011年2010年2011年[BW]

[BHDG12,W6,W9。6DWW]西部1 063 8481 025 76915 911 94914 859 926355 489 738522 074 947

[BHDW]东部2 940 3893 175 47855 227 28557 036 4822 502 308 9962 503 933 897

中部1 879 5911 959 42622 140 62923 551 581507 054 570880 316 135[HJ][BGF]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11》《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12》。[F]

[FL(22]

12农村社区工业结构层次较低

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结构层次较低,资源型工业比重较高,加工工业和新兴产业所占的比重较低。以2011年为例,西部地區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乡镇企业数为1 717个,远远高于东部地区(848个,而其总产值(13 209 270 万元却低于中部地区(22 324 978万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乡镇企业数490个,高于东部地区(235个,但总产值(4 211 253万元也低于中部地区(5 701 808万元,这说明西部地区资源型乡镇企业数量虽多,但其效益并不高;在农副食品加工业方面,西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数(3 322个远远低于东部地区(8 536个,其总产值差距更悬殊;而对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而言,西部地区目前发展较为滞后,2011年乡镇企业数仅为171个,总产值为1 021 644万元,而东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数为5 763个,总产值为117 913 959万元,中部地区的乡镇企业数为464个,总产值为5 705 298万元(表2。[FL]

[F(W8][HT6H][J]表22011年西部、东部、中部地区乡镇企业结构层次比较[HTSS][STB]

[HJ5][BG(!][BHDFG42,W4,W56W]地区[B(][BHDWG3,W14。4W]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BHDWG12,W7。8W]企业数(个总产值(万元企业数(个总产值(万元企业数(个总产值(万元企业数(个总产值(万元[BW]

[BHDG12,W4,W7。8DWW]西部1 71713 209 2704904 211 2533 32228 214 6991711 021 644

[BHDW]东部84811 671 7122354 050 5288 536102 657 4935 763117 913 959

中部2 00522 324 9785235 701 8083 42728 792 1204645 705 298[HJ][BGF]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12》。[F]

[FL(22]不仅如此,西部地区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之间联系不大,协同不高,尚未形成分工的专业化,绝大部分西部地区农村企业都是各自为政,各自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进行分离生产,缺乏有效的宏观引导和规划,从而使得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的主要产业呈趋同之势,产业均以机械、食品、服装、化工、建材等为主。产业趋同不仅会导致低水平的产能过剩,还使西部地区的农业企业和工业企业对能源、原材料、技术和销售市场产生激烈的竞争。

13农村社区工业发展资金缺乏

一般而言,农村工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4种途径实现:一是国家及有关部门扶持资金;二是金融机构的贷款;三是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利用外资或其他地区资金;四是农村乡镇企业自身的积累。此外,还有一些其他资金来源。以2011年为例,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获得的国家及有关部门扶持资金仅为1 890 769万元,远远低于东部地区(5 024 140万元,也低于中部地区(2 051 004万元;乡镇企业的金融机构贷款西部地区为11 564 224万元,东部地区为54 905 481万元;乡镇企业引进资金西部地区为9 639 191万元(其中引进外资2 829 309万元,东部地区为56 379 037万元(其中引进外资21 110 327万元,中部地区为21 687 956万元(其中引进外资9 335 491万元;乡镇企业自有资金西部地区为38 589 228万元,东部地区为255 778 853万元,中部地区为45 943 242万元;乡镇企业的其他资金西部地区为5 542 417万元,东部地区为29 579 871万元,中部地区为7 248 019万元(表3。这些数据说明,这5种融资渠道对西部地区而言都不尽现实。原因在于:首先,在政府的财政投入上,由于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普遍不高,且支出较大,因此财政赤字状况一直高于其他地区;中央政府对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性投资也主要集中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重大的工程和项目上,而对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支持非常有限。其次,[JP+1]西部地区农村企业经济效益低、自身资金缺乏,内部资金积累能力较弱。再次,西部地区的农村自然条件较差,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再加上经济社会长期发育滞后,市场化程度低,在人才、信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都不能适应吸引外资进入的要求,因此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吸引外资能力较差。最后,西部地区的农村工业企业资产少、规模小,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难以通过金融机构等平台进行融资。[FL]

[F(W8][HT6H][J(]表32011年西部、东部、中部地区乡镇企业完成投资资金来源比较[J][HTSS][STB][JY]万元

[HJ5][BG(!][BHDFG3,W6,W9。2,W18,W9。2W]地区国家及有关部门扶持资金金融机构的贷款[B(][BHDWG12,W18W]引进资金小计引进外资自有资金其他资金

[BHDG12,W6,W9。6W]西部1 890 76911 564 2249 639 1912 829 30938 589 2285 542 417

[BHDW]东部5 024 14054 905 48156 379 03721 110 327255 778 85329 579 871

中部2 051 00411 172 61821 687 9569 335 49145 943 2427 248 019[HJ][BGF]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12》。[F]

[FL(22]14农村社区工业发展难以持续

在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农村工业自然资源利用不充分,利用率非常低,土地资源开发和工业建设都较为盲目,从而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其中浪费较为严重的是土地资源;同时,由于西部地区目前农村工业发展水平较低,投入资金较为缺乏,技术的治理能力较差,再加上主观上只考虑自身发展的因素,“三废”排放的问题在西部地区仍然没有解决,尤其是造纸、印染、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对本身自然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造成了很大的发展隐患[1]。

2影响西部农村社區工业空间分布的因素

影响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分布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的因素、资源禀赋和宏观因素。其中,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基础、交通体系、市场因素、土地价格;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资本;人的因素包括社区企业家;资源禀赋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宏观因素包括产业环境和政策因素(图1。

21经济因素

211经济基础[JP2]

近年来,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均GDP从2007年的13 629元上升到2012年的 31 357 元,但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且与全国的差距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由2007年的6 540上升到2012年的7 063元(表4。经济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社区工业今后的发展道路,只有随着经济基础的增强,农村社区工业才会选择较好的区位布局,甚至突破原有的农村社区,向更高层级的区域渗透。[FL]

[F(W10][TPTML1tif][F]

[FL(22]

[F(W10][HT6H][J][WTH]表42007—2012年西部地区与全国人均GDP差距[WTB][HTSS][STB]

[HJ5][BG(!][BHDFG3,W5,W24W]年份[B(][BHDWG12,W24W]GDP(元[BHDWG12,W8。3W][XXSX2-SX232]西部地区全国差距[BW]

[BHDG12,W5,W8。3W]200713 62920 1696 540

[BHDW]200816 68023 7087 028

200918 40625 6087 202

201022 57030 0157 445

201127 67335 1817 508

201231 35738 4207 063[HJ][BGF]

注: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计算整理。[F]

212交通体系

农村社区工业发展布局首先要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即考虑原料、燃料、材料、产品如何运输的问题,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对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非常关键。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发展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量大。以西部地区重庆綦江县为例,全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3 700 km,农村公路就超过3 500 km,农村公路总里程占全县公路总里程的946%,而农村公路畅通里程仅为600 km多,铺装水泥路和油路里程仅占农村公路总里程的171%,需新改建农村公路通畅里程在2 900 km以上,工程建设量大。二是村场站枢纽设施换乘功能低下。就西部地区重庆綦江而言,目前全县境内20个街镇314个村,仅有县城二级客运站1个,四级客运站2个,农村客运场站换乘设施基本为0,城乡换乘换装枢纽极为低下,制约了城乡路站运一体化进程。

213市场因素

市场是商品流通的结节点。农村社区工业具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但在很大程度上却靠近最广阔的市场。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2%,而西部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的5032%。这说明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的发展有广阔的潜在市场空间,重要的是如何提高西部农村人口的真实消费能力。

214土地价格

我国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项制度为农村社区工业使用本社区的土地提供了便利。2012年8月31日,国土资源部通过了《关于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的意见》,提出中西部地区以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为主的工业项目用地出让价格将下调19%~30%,未利用的工业用地下调幅度更可高达85%;东部地区工业项目用地出让价格则上调30%。这项制度的实施对西部地区发展农村社区工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2社會因素

影响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的社会因素主要是社会资本。奥尔森等认为,如果不存在经济刺激促使个人为集团利益作贡献时,大多数人会很看重朋友和熟人的友谊、社会地位、个人声望和自尊。 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科技水平、信息技术、政策法规等打破了社会原有的平静,也给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社会资本带来了一些冲击与变化。利益成了村民获取新的社会资本的主要动力;信任和参与等新的元素注入进西部地区的传统社会资本中;除此之外,转型期还给少数民族农村带来了合作、共享、法律、道德等新的社会资本元素,他们都是西部少数民族农村有待挖掘的潜在社会资本[5]。

23人的因素

影响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的人的因素主要是社区企业家,也就是农村社区精英。社区企业家对农村社区工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农村社区工业的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归功于社区精英的带领。目前西部地区在农村社区企业家方面较为缺乏。

24资源禀赋

影响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的资源禀赋主要是自然资源。西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据统计,西部地区储藏了我国60%以上的矿产资源,拥有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工业储量,其潜在价值占全国的50%左右,以铅、锌为主的有色金属,以锡、镍、钒、钛、稀土为主的稀有战略性矿产,以铂族金属为主的贵金属等储量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如甘肃拥有全国近70%的镍矿储量,贵州的铝、磷、汞、锑,锰的储量居全国前5位。西部地区还拥有全国近57%的能源资源探明储量,水、煤、油、气四者均较为丰富,西部地区多山,而且落差大,水能丰富,拥有全国85%以上的蕴藏量,可开发量占全国的81%以上。新疆拥有全国近40%的石油远景储量,西北地区拥有全国近40%的煤炭储量。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也极具特色,历史文化悠久而辉煌,拥有兵马俑、莫高窟等一大批中外闻名的文化古迹和黄果树、九寨沟、石林等一大批经济效益极佳的旅游景点。特殊的地貌和气候条件,使西部地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药用植物、工业植物也极具开发前景。

25宏观因素

251产业环境

西部农村工业结构层次低,组织状况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发展要素难以生成和集聚,同时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严重约束。西部农村工业加工度低,资源依赖性强;西部农村工业规模小而分散,难以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工业竞争力的提升;技术、资本和制度是推动西部农村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西部农村的稀缺性要素。

252政策因素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

3对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重构的思考

针对西部地区农村的具体情况,对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进行重构。

31工业空间模式重构:当地生产当地消费型为主,政府协调引导发展

考虑到西部农村社区的交通体系不够完善,产品运输较为困难,因此其工业空间模式以当地生产当地消费为主、当地生产外地消费为辅。对于当地生产当地消费的产品,主要以满足当地农村市场的生产生活用品为主,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小型生活日用品等;也可适当生产一些外地消费的产品,主要以西部农村地区的资源禀赋为依托、以少数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小型民族手工艺品等。政府促使农民成立各种形式的农村生产合作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组织。由乡镇一级政府牵头,成立农业协会,各级农村社区再成立专业生产分会。例如,广西可以成立毛南族花竹帽生产协会、坭兴陶生产协会、贝雕画协会以及防城石雕协会。乡镇政府成立农业开发服务总公司,从各分会中选拔服务人员,向协会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此外,乡镇政府还对农业贷款的发放进行协调和引导。

32工业空间布局重构:零星分散式布局为主,能人富户带动发展

西部地区农村社区较为分散,主要为低集中度的农村社区,经济较为落后,缺少有实力的龙头企业,缺乏产业基础,专业化生产规模较低,且一些古老的村落需要得到环境的保护,基于以上原因,西部农村社区工业空间布局应以零星分散式布局为主,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人力、信任和人际网络关系发展农村社区工业,降低发展农村工业的进入门槛;同时,充分发挥能人富户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村形成致富的气氛,形成以点带面的局面[6]。能人富户带动的形式多种,一是“代理商”式的带动。能人富户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市场信息,一方面向农户提供产品市场信息,另一方面向农户提供农业生产资料,包括化肥、种子等。二是“专业村”式的带动。一户农民经营某种产品赢利后,带动多户农民也经营此产品获利,从而带动该农村社区的农户都经营此产品,形成“一村一品”的專业村。

33工业空间形式重构:以农产品加工联系为主,多元化产业联动发展

西部地区的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大多数省份都有较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如广西自治区的特色农业包括特色种植业、特色林业和特色养殖业。特色种植业除了甘蔗、香蕉、黄红麻、柑橘、沙田柚、桑蚕、中药材以及南国花卉等几大农产品外,还有菠萝、[JP2]龙眼、荔枝、芒果等亚热带水果;特色林业产品包括油茶籽、油桐籽和松脂等几大产品;特色养殖产品有冰海鲜、鱼糜产品及罗非鱼、漓江鱼等淡水鱼产品。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以农产品加工联系为主的农村社区工业企业,从而提高其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多管齐下,实现多元化发展,发展多途径农业。例如,在发展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业的同时,形成鸡粪风干厂、鸡饲料配料厂,形成产业链;且设法延长产业链,在饲料种植、肉鸡加工、包装、供应超市等方面进行开发。

[HS22/3][HT85H]参考文献:[HT8SS]

[1][(#]曹海英 西部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93-97

[2]乔家君 中国乡村社区空间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綦江:王越建议加大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建设[EB/OL] (2010-03-16[2014-02-14] http://wwwcqxinhuanetcom/news/2010-03/16/content_19260568htm

[4]曼瑟尔·奥尔森,陈郁,郭宇峰,等 集体行动的逻辑[M] 上海:格致出版社,2011

[5]谢治菊 社会资本视角下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创新[J] 农村经济,2008(9:55-58

浅析小城镇的空间形成的特点 篇12

乌镇古名乌墩,因其地较周围隆起如墩。乌镇此名最早见于唐代,吴越时又因戌兵于此,称乌戌。所以称“乌”,是古人因此土地质色深,黛而肥沃,遂以“乌”名之。乌镇位于两省(江苏、浙江)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嘉兴、嘉善、吴兴、吴江、吴县、湖州、桐乡)之间(如图a-1)。繁盛时分五栅,即东栅、西栅、南栅、北栅、中栅,实际上就是由十字河形成的十字街,河侧为街,房屋则是邻水而建。

北栅较早衰落,后以西栅最兴盛。这些老街路面都由长条石板铺成,木作门面,现存用排门板的大多是商铺,大的铺子三、五、七开间,小店只有一个开间。沿河的只有一进,下店上宅,另一侧则是前店后宅,并有大的宅户四、五进的大府第。沿街店铺都注重店面装饰,沿街横梁常雕有花饰,人物花草,各家都不相同。乌镇老街比较狭窄,不能像有的城镇在门上做外挑的门楼,门罩等,这就使街巷更显得拥塞,同时也无法表现自身。

乌镇的木雕花跨梁是乌镇匠人的一大创造。沿街的大宅大店铺墙角有地界石如恒德堂阮界等,并做过街券门,是屋界又是防火墙。

这些街栅,房屋相连,绵延数里,一道道券门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每隔三十步有一横巷通向河边,这就是过去通河的码头、埠头,这是给里面街店、住家而设的,也是街防火的取水口。

乌镇的沿河民居与别的水乡城镇不同的是沿河多建水阁,这些居民的下部用木柱或石柱打入河床中,上架石梁、木梁、再构房建屋,这些房子就象搁在水上一般, 每幢房子与水面靠的更近了。这是充分地占领了水面, 就减少了陆地上地面的用地,所谓占水不占地,因为乌镇古代河面没有陆上管理的严格,居民就钻了这个空子。另外在住房上搭起了水阁,屋下就留有一个停船的地方,靠近河边的人家,一家这样做了,家家仿造。所以乌镇沿河就出现了多栋的水阁房,这些水阁房挑出水面,悬空于河面之上,显得格外轻巧、空透,河沿有石级入水,水阁房上开启着长窗,尽量地接近水面,充分体现了水乡居民的亲水感情,这也就形成了乌镇水乡居民的亲水感情,这也就形成了乌镇水乡古镇的一大特色。

节点与结点地域是乌镇空间构成中大疏大密之所在,是主体突出,中心明确,高低变化显著,聚散组织分明。体现出主仆宾主、联系分隔、韵律节奏、对比协调、矛盾冲突和变化统一的关系。

节点的主景、结点的端景和对景,物象之间平衡和稳定,作到因借巧施,以植物、水景和其他环境装置调节弥补空间构成,使景随人变,步移景换。在动态的序列景观中求得高度的均衡和统一。

节点与结点的空间环境物象,因主体突出,往往容易造成空间上大起大落的强烈对比,这种空间形体、体量的比例和尺度常常因周边错综复杂的关系令其比例在视觉心理上产生改变,乌镇环境艺术善于从物象的对比中创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通过形态组织的改变和艺术品的点缀求得环境空间尺度最满意的视觉效果。通过对乌镇的缘起和空间分析,笔者大致总结了几点古村镇的空间形成特点:

1.古代生态聚合形式对我国历代的村镇生长、造园艺术乃至城市的规划发展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小城镇的形象与艺术处于未开发的自然状态而隐含于传统城镇规划和建筑中,在我国的边远、落后地区以及保护较好的古村、古镇,保留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和淳朴的村镇形象与环境。它们虽然没有中国传统城市那样更为遵循“宇宙图式”,在形式上讲究整体性和秩序性;整体化一、方正对称,所谓“方九里、旁三门、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高度理性,但却是以自然为法度:“观天象、察地理、得人事”,讲究“因地制宜、因势随机、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追求真正的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2.在人聚环境景观体系的建构方面,小城镇随丘壑而参差,遇峡谷而错落,讲究“得景随形,因借巧施”选址注重与自然相融。好的居住环境和城镇景观长表现为山水秀美、绿林荫翳的山水胜地。古人对村镇的形象与环境虽无明确规定,但传统的环境观、风水观和艺术观,却造就了理想的模式:在地形上,后有靠山,前有流水,远处有低矮的小山朝贡,左右有山林护卫,村镇平坦开阔,水口紧缩。

3.在空间布局上,以宗祠为中心,宗祠旁有中心水池、戏台等向心型建筑,村内居民多按统一的朝向以尊卑礼制之有序排列。

4.在视觉形象上,古村镇更善于从生态观出发,随机并有法度的组织景点,树立标志形象,常常把祠堂、阁塔、大树等高大突出的形象作为村镇的标志。把广场、水塘、小桥这些交通要塞的道路节点以及较为开阔流畅的空间接点,作为景点来组织,使景随步迁,步转景移,让人感到小城内景点如织,美不胜收。而对于屋顶与山墙,通常以其形态、色彩及细部的装饰映衬出当地村镇的建筑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特色。

上一篇:软件雷达接收系统下一篇:电子商务交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