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误解

2024-05-20

信息误解(共7篇)

信息误解 篇1

1 引言

言语交际中的信息误解主要表现为交际双方在交际的过程中产生信息差, 信息处理不同步, 从而产生信息误解。言语交际中的信息误解是十分复杂的语言现象, 国内外学者们从多角度和多维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归类和探寻解除误解的方法。但大多数的研究都将产生误解的原因归类到听者的因素上, 忽略了交际中的另一因素—主体说话者。而且多数研究是从关联理论中的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来进行的, 没有注意到预设的隐性传递信息的功能。本文拟从预设的角度对信息误解这一语言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

2 预设的发展

预设最初是在逻辑学领域内由弗雷格提出的, 用以解释一些语义逻辑现象;20世纪50年代, 英国语言学家斯特劳森发展了弗雷格这一思想, 将这类语言现象看作是自然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推理关系, 预设就此进入了语言学范围 (魏敏、庞博, 2008) 。在语言学领域中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 语义预设的提出先于语用预设。语义预设关注的是命题之间的预设, 强调命题所指在真实世界的对应, 是静态的, 具有三值:即真值、假值和无意义。以对下面两句的描述为例: (1) 法国的国王是个秃子。 (2) 法国有位国王。这两句中“法国有位国王”是上一句“法国的国王是个秃子”的预设。语义预设的三个值的描述如下:如果 (1) 是真实的, 则 (2) 是真实的;如果 (1) 是虚假的, 则 (2) 还是真实的;或者说如果 (2) 是真实的, (1) 是真实或虚假的;但如果 (2) 不存在, 则 (1) 没有意义, 也称为“预设失灵”。

纯粹的无意义属于语义预设的范畴;而如果考虑时间、空间、社会及个人多种因素时, 在某个条件之下, 无意义的逻辑值也有可能、或有时会成为真值;如在法国路易十三时, “法国的国王是个秃子”该句子可能具有真值。对无意义的逻辑值的全面考虑, 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各种可能性, 具有动态性, 涉及到语境, 促进了语用预设的研究。语用预设是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 研究交际者与相关语句的适当性之间的关联, 从而保证交际顺利进行, 是在语用逻辑的范围内谈论预设。可以说, 语义预设的第三值无意义推动了语用预设, 从静态到动态, 从单一可能向多种可能迈进, 为交际双方进行交流和信息交换提供了平台。因此, 在实际信息交流中, 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是共同参与, 相互补充的。通常情况下预设被看作是一种潜在的已知信息, 是言语交际双方共同认可的背景知识;具有共知性、单向性及模糊性等诸多特点。

3 误解的分类

宗世海 (2004) 以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为基础, 在前人意义标准的基础上对误解作出新的分类。其主要精神是始终坚持意义标准, 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对误解进行二次分类:

他把说话人意义误解一分为二:话语意义的误解和话语含意的误解;然后将前者再分为命题意义的误解和指称意义的误解, 因为指称意义的确定对语境的依赖性更强, 指称意义的误解概率很高;话语含意的误解再分为用意的误解和暗含的误解, 前者包括词句的规约含意和言语行为意义, 后者仅指需要补足暗含前提才能推导出的暗含结论。

从宗世海的分类中, 可以看出话语意义的误解与预设有很大的关联性。皮埃尔 (Pierre Larrivee, 2012) 在其研究中提到预设就是把命题激活, 而命题被激活可以使语者和听者一样都能获得的信息。如果预设激活的命题含有使听者误解的信息, 或听者误解了被激活的预设命题, 那么, 交际中的信息误解产生了。另外, 预设中含有的指称意义对交际双方而言是具有模糊性的, 这种模糊性也会给交际双方带来交际误解。因此, 如果从命题和指称两个方面来考虑信息误解的成因, 预设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4 预设的单向性

预设的单向性一方面是指从发话人的角度看, 语用预设有时只是发话人的预设。也就是说, 语用预设本身并没有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 而是在特定语境中被发话人设想或相信的。从另一方面来看, 预设的单向性也在听者一方有所体现, 当进行信息交流中含有的预设被听者一方自以为是与说话者同步的, 而实际并非如此时, 听者的预设也具有单向性。所以, 伍学亮 (2011) 所认为“话语的误解就是因为听话人所补足的隐含前提与说话人所期待他所补足的隐含前提不一样。”,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交际双方的预设呈现单向性的特点而导致了误解的生成。如此例:

A:我抽烟你介意吗?

B:你就像在家里一样好啦。

A:照样不能抽。

B:啊, 你在家里不能抽烟啊?

预设的单向性会造成交际中的误解或交际的无法继续;但预设的单向性在交际中是会改变的。受话人接到信息之后, 可以推断说话人的预设, 最大化地接近说话者预设。单向性在交流的过程中, 预设的内容有可能被解释, 补充和验证, 达到双方能够继续交流的可接受的程度。预设的单向性消极的一面表现为双方的预设不同步, 有差异性;或双方的预设虽然名称相同, 所指却完全不同。后一种情形与预设的模糊性相似。

5 预设的模糊性

我们在进行交际的时候, 一般都不自觉地认为自己表达的和未表达的知识是真的, 但对交际主体而言, 他们并不能保证背景知识的真假, 这就使得背景知识本身具有模糊性和可错性 (付玉成、杨帆, 2011) 。

除了背景知识会使预设模糊以外, 预设中涉及的某些词汇所指对象具有包含性, 也会使预设产生模糊的效果。词汇引发的预设模糊包括三种情形: (1) 预设信息中词汇项为上义词:有些预设包含的词项是上义词, 即它有至少两项或更多下义项。预设的模糊在于在言语交际中使用的是语义含义更广泛的上义词。 (2) 词汇项所指不同:语义学中强调所指性, 但有时同一词项对应的所指会由于交际者不同而不同, 即词汇对应的所指为两项, 而双方有没有意识到的话, 该预设同样具有模糊性。 (3) 预设的不同确定:预设的模糊性还体现在对预设的不同确定上。不同的受话者对同一句交际话语的预设的解读会有不同, 具体可以表现在对预设的确定上。

如在京剧《红娘》中“越墙”有这样一幕:莺莺小姐要红娘和她在西厢墙内下棋, 半天红娘也没动时:

小姐:红娘, 你怎么还不走啊?

红娘:啊, 小姐让我走啊, 我这就走 (抬腿做离开状) 。

小姐:我是让你走棋子啊!

红娘:是走棋子啊, 我还以为是让我走人呢!

在此例中, 小姐和红娘的预设各自不同, 分别是“走棋子”和“走人”。但因为发话人最初只说“走啊”, 给出不够清晰的前提信息, 令听话人按照自己的理解以为是发话人命她离开。

6结语

从预设的角度来探讨言语误解的生成, 就是将关联理论强调的“明示”的文本信息所蕴涵的隐性信息这一因素也考虑在内。可以说, 预设是言语误解生成的隐性原因, 这一因素由于其隐蔽性而常常被交际双方忽略。由预设生成的误解不仅涉及到交际双方对同一指称的认知程度具有差异性, 还涵盖交际中交际双方预设中所包含的各种模糊性。

摘要:言语交际是动态的过程, 交际中的预设也具有动态性。言语误解的形成要从交际双方的角度来考虑;而且由于交际双方的预设不同步, 或预设信息模糊, 也会造成言语交际中的信息误解。

关键词:预设,信息误解,单向性,模糊性

参考文献

[1]Pierre, Larrivee.Positive polarity items, negation, activated propositions[J].Linguistics, 2012:50-54.

[2]付玉成, 杨帆.预设理论中的“背景知识”论析[J].理论界, 2011

[3]魏敏, 庞博.浅谈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8.

[4]伍学亮.关联理论对言语误解的解释力[J].英语广场, 2011 (3) .

[5]宗世海.误解分类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学刊, 2004 (4) .

管理实践十大误解 篇2

误解一: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 经营做好了, 管理差点无所谓;管理做得好, 经营做的不好, 也是白搭。

这是典型的对管理和经营的混淆, 并且严重的误解了管理的功能。经营主要的含义是运营、运转、筹划。这些恰是管理的功能所在, 而且管理还有正确的决策和提高效率之职能, 因此, 可以看出管理的内涵是包含经营功用的, 简单点说, 经营行为也需要管理。

误解二:管理就是领导, 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等等。许多专家从不同的角度, 都对管理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并重点强调了管理的某一职能。

精彩归精彩, 但是, 却淡化了管理的真正的职能所在。管理作为人类生活中必然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愈来愈发挥着其重要作用, 而且在未来还会做更大的贡献。管理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其首要职能就是领导, 依次是决策、组织、计划、实施、评估、反馈, 然后, 进入下一个循环。片面的强调其中的一个职能, 就会导致管理的失衡。

误解三:管理是科学的。

这也是最大的误解, 而且似乎形成了流派。判断管理是否可以取得科学的资格, 是要看其研究方法合不合乎客观、逻辑、有系统三个条件。也就是说, 要想确定某种学问是否为科学, 其所依据的标准不是其内容, 而是其研究方法。应该说, 管理是一种艺术, 它更如中医一样。它可以包含科学的内容, 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 但本质上却是一种实践, 是一种艺术。

误解四:管理是正确的做事, 领导是做正确的事。

一种投机取巧的, 貌似有道理的说法, 把管理和领导截然分开。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效能是做正确的事, 效率是正确的做事。

误解五:掌握了先进管理方法, 就掌握了管理。

所有的管理方法都是为管理目的而服务的, 舍弃了, 或模糊了管理目的, 方法也就一无用处, 甚至有害处。随着国家对管理的精细研究和对某些方法的神话般吹捧, 我们对流行的管理方法越来越迷信和执著了。甚至在管理实践中, 大量的出现了为方法而方法的现象, 使用某一方法的原因竟是因其先进, 这已经叛离了管理的目的。现在是回归管理本质的时候了, 管理的本质就是使人和人所从事的活动做得正确和更好。由此而言, 我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方法为我们所用。

误解六:能赚到钱, 就说明管理的好。

最诱人的误解。对于经营性质的企业来说, 赚到钱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但绝不是唯一的指标, 还应包括市场地位、无形资产、组织效用等多个前瞻性指标, 唯有此, 才能使企业赚钱得以持续。管理的好坏取决于的综合表现, 平衡计分卡所提出的四个维度指标的平衡就是这个道理。

误解七:管理不用学, 也能做得好。

乍一看, 不会有这种误解埃现实中, 一方面管理者能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却不在学习管理上下功夫, 其理由就是“不学也能干得好“。这种短视性, 不仅阻碍了管理者的进步, 更给组织带来了伤害。在现在多变的环境中更应该加强对管理的学习, 这一点毋庸置疑, 否则, 你就会失去竞争力, 就会失去价值。关键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误解八:管理是领导的事情, 和我无关。

我们已经进入了组织的社会, 任何个人都会与组织息息相关。管理不仅仅对组织而言是重要的, 对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有莫大的关系。对于组织而言, 你的工作管理能力决定你的贡献度是多少, 从而决定你与组织的关系;对于个人而言, 你的自我管理能力决定着你生活是否快乐和幸福。简而言之, 一切皆须管理。

误解九:管理很难, 我根本学不会。

管理的实践性、创造性和变化性使人有些难以捉摸, 理论上的管理在实践中不是很实用, 所以, 看起来很难学, 不是谁都可以学会的。这主要是因为管理学的丛林现象和对大企业管理成功的极度推崇而导致的, 其实管理就存在于我们工作和生活之中, 只要我们正确的理解了管理的本质、原则、职能和一些基本方法, 明确管理的对象和目的, 就可以在实践中大展手脚了。一句话, 任何人都可以学会好的管理。

误解十:创新是管理的职能。

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已经成为组织基业长青的重要保证条件。有专家把创新作为管理的第五大职能, 这又混淆了管理的职能和创新的性质。创新作为一种原则和方法已经完全融合在管理的职能循环之中, 是管理的内在需求, 是管理和实现功用之动力所在, 因此, 创新作为管理的原则更为合理, 实践证明, 创新也是需要管理的。

浅论重大误解 篇3

我国的民法体系中使用的是“误解”这一概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法院的判决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误解是指当事人对客观事物的错误的认识, 这种偏差出现在客观事物 (包括标的物、对方当事人和行为的性质) 的真实情况和当事人的主观认识之间。而大陆法系的其他国家, 如德国民法典规定撤销事由之一是意思表示中的错误。这种偏差在于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和表达出来的意愿的偏差。由此可见“误解”是“错误”发生的原因。当事人对客观事物的误解导致表达出来的意思和内心的真实意思不符。这里的表达出来的意思应当理解为从一个客观公正的第三人的视角理解的意思。比如当事人在首饰店购买项链, 将一个合成金属的项链误认为是金的而购买了。这里的误解在于:当时人的主观认识 (这个项链是金的) 和客观事实 (这个项链实际上是合成金属的) 之间的偏差。而错误在于表达出来的意思和内心真实意愿的偏差。这里当事人表达出来的意思是“我要买这条项链”, 这个意思表示从一个客观的第三人的角度看, 应理解为“我要买这条合成金属的项链”。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是买一条金项链。这里的意思表示和真实意愿就出现了偏差, 这种偏差就是错误。可见, “误解”是“错误”发生的原因。

而为什么我国的立法选择了“误解”这一概念, 而没有使用“错误”这一概念, 本文认为是由于《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只规定了由于“误解”而导致“错误”的这种撤销事由。而除了这种撤销事由之外, 是否存在非误解导致的错误呢?如果存在是否应当也作为撤销事由加以规定呢?

德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了两种意思表示错误作为撤销事由:表示错误和内容错误。表示错误是指行为人因为口误、笔误或者送信人错误的传达, 在意思表示中使用了自己原本不会使用的字眼, 从而使内心真实意愿和表达出来的意愿出现了偏差。在表示错误中行为人并没有对任何客观事物发生误解, 仅仅是在表达中出现了错误。内容错误是指行为人使用了自己想要使用的表述, 但是却对表述背后所隐含的真实意思发生了错误, 这种错误是由于误解所产生的。这种误解可以是对词语意思的误解, 也可以是对交易中重要的人或物的误解。上述“表示错误”便是非误解导致的“错误”。

参照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的规定, 只对后者即内容错误 (因为误解而产生的错误) 做出了规定, 而对前者即表示错误并没有做出规定, 因此直接使用了误解这一概念。

我国民法是否也应当将表达错误规定为撤销事由呢?要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得弄清撤销制度的立法目的, 如果符合之一立法目的, 就应将其列入撤销事由。否则便无此必要。

撤销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赋予在法律行为中意思表达有瑕疵的一方撤销其意思表示的权利, 使其不发生法律效力。这一立法考量的基础是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 即当事人有根据自己的意愿,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为自己自由设定权利义务的自由。根据意思自治原则, 行为人不应被违背自己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所束缚。所以在解释法律行为时应当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意思主义) , 只有在某些为了保护交易安全的情况下遵循表示主义原则。

按照意思主义, 所有和真实意愿有偏差的意思表示都应当可以被撤销, 即任何错误都可以作为撤销事由。但是这样就会导致, 使法律行为陷入不确定状态的因素过多, 法律行为可以因为任何一个错误而被撤销, 不利于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综合以上考虑, 各国的立法者对一部分错误作为撤销事由加以规定。

那么, 据此有没有必要将表示错误纳入撤销事由加以规定呢?本文认为是有此必要的。如果当事人仅仅由于口误或是笔误而做出了与其真实意愿相差很大的意思表示, 比如将5000元误写成了500元, 却不能撤销其意思表示, 将会因此承受较大的损失, 有失公序良俗。

2 误解的对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因为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 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 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

误解的对象: (1) 行为的性质。 (2) 对方当事人。 (3) 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

2.1 行为的性质

何为行为的性质?有学者认为, 如果当事人将一个买卖合同误认为一个赠与合同, 就可以认为是对行为性质的误解。决定一个合同性质的因素实际上是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 因此有关双方权利义务内容的重大误解可以被看作为对行为性质的误解。

2.2 对方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把对“人”的误解限定在对方当事人的范围内。只有对对方当事人的错误认识可以被认定为重大误解, 对于第三人的错误认识不能作为撤销的理由。这样规定跟大陆法系的有些国家是不同的。德国民法典第119条第2款规定:对于在交易中被认为重要的“人”的错误认识可以作为撤销的事由, 包括对方当事人和第三人。本文认为这样的规定更为合理, 在一些合同中除了对方当事人, 第三人有时也会成为合同的考量因素。比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 承租人的家属因为也是房屋的使用人, 其之前是否犯有盗窃罪, 也是出租人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中考量的因素之一。如果出租人在这以认识上出现错误, 应该给与其撤销权。扩大“人”的范围, 更有利于对意思表示错误一方的保护。

在对当事人有特定要求的法律行为中, 当事人或第三人的特征就成为重要影响因素。这些特征应当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宗教信仰等方面。这里有争议的是“怀孕”是否被看作是重大误解的内容。这一点在劳动合同中尤为重要。本文认为, 长期的雇佣合同中怀孕不能被看做为重大误解的内容之一, 因为怀孕这种状态并不是长期的, 只是短期的状态, 不足以成为当事人的特征之一。而性别、职业、宗教信仰则具有长期性, 属于“人”的特征。

2.3 标的物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里列举了对标的物错误认识的种类:品种、数量、规格、质量方面的。这里只列举了对标的物物质方面的错误认识, 而在法院的判决中, 对标的物法律状态的错误认识也可以作为撤销的事由。比如在房屋买卖合同中, 房屋上设定的抵押权, 对这一法律状态的不知晓可以作为撤销事由。

3 何为重大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都只将重大误解作为撤销事由加以规定, 那么什么样的误解可以认定为重大的呢?根据法院的判决我们可以得出推断出:对法律行为有重大影响的误解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如何判断误解的内容对于交易重要性的大小呢?主观方面:如果当事人没有发生误解, 即对客观情况认识正确, 他将不会为此法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此误解对当事人主观方面而言就是重大的。其中探明当事人为此法律行为的主观目的有着重要意义。比如在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中, 买方是为了在土地上建造房屋, 但买方在施工过程中发现, 土层之下是花岗岩层, 大大提高了建房成本。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卖方并没有告知, 此误解变可以认定为重大的。它直接影响到买方合同目的的实现, 从而对合同的成立与否有重大影响。客观方面:如果在客观评价体系下, 当不存在此种误解时, 当事人不会为此意思表示, 那么这样误解就可以认定为重大。这与主观方面不同的是, 排除了因为当事人个人偏执或迷信的因素, 而仅仅是从一个客观评价体系下所做出的假设。比如在房屋租赁合同中, 承租人误以为房屋的街道门牌号是3号, 而入住的当天发现实际上是4号, 承租人迷信4号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而主张因重大误解而撤销合同。此种误解不能当作重大误解, 因为4号或者3号对房屋本身的性能没有任何影响, 不影响合同的目的 (居住) 。综上所述, 判断误解重大与否应当从以上主客观两方面来考虑。

摘要:撤销制度是民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 《民法通则》和《合同法》都对撤销权的行使条件作了规定。其中在撤销事由这一项中, 《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以下几项可以作为撤销事由:重大误解、显失公平。《合同法》第54条规定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和乘人之危条件下订立的合同可以被撤销。其中重大误解是重要的一项, 在法院判决中很多法律行为都是由于重大误解而被撤销的。那么何为重大误解, 它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为什么立法者要将其作为撤销事由加以规定, 这些问题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关键词:重大误解,错误,撤销权

参考文献

[1]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 法律出版社, 2007.

[2][德]Brox, Walker:Allgemeiner Teil des BGB, 33.Auflage, K?ln, 2009.

三个被历史误解的人 篇4

这些我们熟知的成语故事里有三个傻瓜,他们真的是傻瓜吗?

还是历史误解了他们?

有一位画家,参加了一次绘画比赛。主办方提出了一个荒唐的竞赛办法:比速度。画家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对自己作品的写实风格不满意,于是在原来的作品上进行了加工,使画作充满了诡异的浪漫主义色彩。比赛结果出来了,画家因为超时被判负。人们都在抱怨画家不该浪费修改作品的那几分钟,画家却说:我是个画家,追求的是更美,而比赛追求的是更快。这不是我的问题,是游戏规则出了问题。

有一位艺术品收藏家,在珠宝市场发现了一件巧夺天工的木雕制品。他深深地被吸引住了,眼睛都不敢多眨一下,完全忘了购买收藏品的一个基本常识——想买也要装出犹豫的样子。和这件雕刻艺术品摆在一起搭售的还有一枚珍珠,收藏家像扔敝屐一样丢弃了珍珠,四周响起一片惊呼声。收藏家冷静地说:“艺术是无价的,我们的价值取向不同。”

还有一位农业专家,醉心于农田科学实验,他的试验田的收成往往是其他农民的三倍。很早以前,他就熟练地掌握了松土、施肥、授粉、剪枝等多种农业技术,这些技术足以保证让他衣食无忧。然而他并不满足,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过去的农业技术只是对禾苗露出土地的部分以及土壤进行处理,现在他要对禾苗根系与土壤的接触的深浅比例进行调整,从而人工干预禾苗的生长速度。多数农业实验周期较长,然而这次实验结果却出来得很快,禾苗全部死了。面对别人的嘲讽,他有些无奈地说:“这在我的预料之内,我还会把实验进行下去的。”

容易引起误解的试验压力 篇5

采暖系统的水压试验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强度试验, 二是严密性试验。根据现行施工验收规范, 采暖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对于热水采暖系统, 当设计未注明时强度试验压力是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1MPa, 且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 严密性试验的试验压力等于工作压力。此条规定系强制性条文。如果设计中给出了工作压力及试验压力, 当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 如果设计中没有给出试验压力的话, 试验压力的确定则一定要谨慎, 应仔细对系统进行分析, 然后再确定合理的试验压力。下面, 以某高层住宅为例说明谨慎确定试验压力的必要性。

1 问题的出现

某高层住宅共29层, 以14层为界分为高低两个区, 14层及14层以下为低区, 15层及15层以上为高区。根据设计, 高区工作压力为1.0MPa, 低区工作压力为0.6Mpa。散热器为业主供应, 采用进口钢制板式散热器。该散热器四周采用滚焊, 中间采用点焊。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样本, 该散热器的工作压力为1.0MPa, 试验压力不小于1.3MPa (产品定货时, 厂方有书面资料确认该散热器的散热器的工作压力为1.0MPa, 试验压力可以达到1.5MPa) 。当采暖系统做水压试验时, 发现为数不少的散热器焊点周围的钢板向外鼓出, 在焊点处形成小坑, 其中大多数散热器的焊点处油漆已出现直径2~5mm的气泡。

2 问题的分析

发现此问题后, 业主将信息反馈给厂家, 厂家随即派人在业主及监理的陪同下对现场情况进行了检查。然后, 又在高低区的最高层随机抽出了六组散热器, 再从供货商库房中抽出三组, 共计九组, 以1.5MPa的试验压力为准, 进行了再次检测。为求得检测结果的合法性, 检测工作委托了有资格的检测机构进行, 并且整个检测工作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厂家均派代表进行了全过程旁站跟踪。检测结果及施工现场情况具备以下特点:

2.1 从现场情况来看, 楼层越低, 变形及起泡现象越严重, 两个

区顶部三、四层气泡数量明显减少, 最上面的一两层有的户内甚至没有起泡。

2.2 从检测过程来看, 该散热器基本上在1.2MPa时, 钢板变形, 焊点开始产生气泡, 随着压力的升高, 气泡数量逐渐增加。

2.3 厂家提供的技术样本上的“试验压力不小于1.3MPa”完全错误, 正确的写法应是“不大于1.3MPa”。

厂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散热器曾经受到过高的压力所致。厂家还在厂里作了一组相同散热器的压力测试, 分析了该散热器在压力升到各压力值时的状态以佐证此事。

业主经过现场调查, 了解到施工单位在做压力试验时, 是按工作压力的1.5倍确定的试验压力, 且高区和低区采用了相同的试验压力, 即都是按1.5MPa的试验压力进行试验的。高区观察试验压力的压力表, 也没有安装在最不利点 (即水泵出水口) , 而是安装在14层, 因此造成采暖系统试验压力远远超过设计和规范的规定。

根据厂方提供的资料及现场情况分析, 散热器焊点出现气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散热器本身能承受的试验压力达不到订货要求。 (2) 施工单位进行系统水压试验时未严格按规范的要求进行。

3 教训

3.1 对于分区采暖来说, 散热器的试验压力应与系统试验压力

区别开 (根据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整组出厂的散热器在安装之前当设计无要求时必须按工作压力的1.5MPa进行压力试验, 由于本工程是按老规范进行设计的, 因此散热器到货未逐片进行压力试验) 。对不分区的采暖系统来说, 散热器的试验压力与系统试验压力是一致的, 但对分区的采暖系统来说, 高区散热器的试验压力一般是小于系统的试验压力的。

3.2 在施工过程中, 一般都存在两个误区, 一是强度试验与严密

性试验不分, 都按强度试验的标准进行试验;二是不少的人都认为压力试验的压力值越高越好, 这种看法其实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压力试验对系统是有害的, 所以规范对试验压力和试验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 施工中不应超出设计及规范要求的试验压力值, 尤其是采用新型建材时更应注意这一点。

3.3 设计部门在设计采暖系统时, 除应注明系统的工作压力, 还

应在选定散热器后, 按照厂家提供的资料及管道系统情况明确散热器的试验压力。

3.4 除采暖系统外, 分区的给水系统、消防系统、空调配管系统

在做水压试验时, 都应注意不同分区最不利点的位置及压力表的安装位置的区别, 避免造成材料设备的损坏。

3.5 笔者发现, 为数不少的材料供应商所提供的技术样本上对

工作压力的说明均采用了“工作压力不小于××MPa”这样的语句, 这种说明, 一方面, 在出了问题时对供应商很不利, 因为这样的语句存在明显的误导;另一方面, 采购单位及施工单位应注意这样的误导, 避免造成损失。

3.6 从系统的构造来分析, 高区与低区层数基本一致, 按说两个

区散热器的工作压力相差很小, 之所以设计有两个不同的工作压力值, 是因为作为系统试验压力应从最不利点算起, 所以高区和低区在试压时观察试验压力的压力表应设置于系统最不利点, 即循环水泵的出口处, 一般来说, 高区和低区的循环水泵安装高度基本上是相同的, 因此高区系统试验压力与低区系统试验压力的差值基本上是低区的立管总高度。

4 题外话

罐头的故事:被误解的美味 篇6

市场上的罐头多不胜数,但在大家心目中,始终认为罐头是没有营养的食品,而且为了保存,一定放入很多防腐剂。这种看法正确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罐头的神秘面纱。

两百多年前就已发明

要了解罐头原理,必须先了解罐头的生产历史。

其实,罐头早在两百多年前便已被发明,而它横空出世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拿破仑军队外出作战时的食物运送问题。当时拿破仑发现,许多食物在运到前线时已经变坏腐烂,没有办法给士兵吃。于是,他便专门设立了奖金,征求长期保存食物的方法。1809年,一位巴黎的制糖师傅发明了用玻璃瓶加软木塞、封蜡存放食物的方法,这成为罐头的雏形。

1810年,英国人彼得把玻璃瓶改良,用薄锡铁当器皿,存放期比玻璃瓶更长。但却没有人知道原因所在。

直到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现,食物会变坏皆因微生物会侵蚀食物的蛋白质所致。因为这个理论阐明了罐藏原理,并制定出科学的罐头生产工艺,从而实现了罐头食品的规模化工业生产。顺带一提,现在常用于乳品加工的巴氏消毒法,就是巴斯德发明的,但是他并没有申请专利,而是把它公开了。如果巴斯德选择将这项技术申请专利,他将成为一个很富有的人,但是他却选择跟其他人共享,使所有需要的人都能够从中受益。他唯一的回报就是一个以“巴氏”命名的新的加工方法。

有了路易斯·巴斯德的发现后,人们开始明白锡铁罐和之后采用的铝罐,都是为了把食物密封起来,不受空气中的微生物侵蚀。因此,制造铝罐的工艺变得十分重要。罐头生产厂家十分了解此原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关注食物品质和加工工艺的当儿,并没有忘记研发更优秀的铝罐来盛装食物。

怎样做出一个合格的罐头

懂得罐头原理后,让咱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罐头。其实罐头就是把加工处理好的食物,装入玻璃瓶、软式材料或铝罐内,经过排气、密封、加热杀菌、冷却,就变成了罐头食物。

罐头制作一般采用以下流程:先把食物加工处理后,装入铝罐内。这时候,铝罐内的食物热度会高达80℃以上,把罐内多余的空气排出后,再把罐头密封起来。接着,所有罐头会被放入炉内,在高温下继续加热,以确保罐内的细菌全被杀死。同时,在这种高温下,罐内食物会再次经过烹煮,这就解释了为何罐内食物连骨头都酥了。

加热杀菌完毕的罐头,在冷却后,才被推入仓库内储存起来。仓库内会保持25。℃常温达7~14天不等,因为此温度最容易让细菌滋长。如果在这期间有坏掉的罐头,都会被挑出丢掉,避免流入市场。

跨越时空限制,无添加防腐剂

相信许多人都会认为罐头内的食物没有营养,所以很少食用罐头食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罐头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物,因为所有的成分在封罐后都被保存在内。

此外,罐头还有别的好处。罐头可以让食物跨越地区,有一些食物是有固定产区的,在不具备冷链条件的时候,如果没有了罐头,该如何把它存放,再运到外地去呢?罐头还可以让食物跨越季节,像是荔枝、龙眼等,都属于季节性食物,如果当季没有好好处理就是浪费,把它们制成罐头食品,风味不但不减,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说到罐头内的防腐剂问题,相信大家了解罐头生产的原理时早应该发现,罐头其实并不需要加入防腐剂来保存。所以只要选购可信赖的品牌,那便可安心地享用罐头食品。稍加注意的是,在制作午餐肉时生产厂家有必要加入适量的亚硝酸盐,以做到着色、提升风味和防止在腌制过程中触发猪肉内的细菌滋生。

午餐肉制作过程

传统的午餐肉制作方法,一般都是把肉切成肉条,剁碎后用两天时间来腌制。在这过程中,会加入被批准的亚硝酸盐分量,避免肉在腌制过程中滋生细菌。而且一般大家最爱吃的午餐肉风味,也是因为亚硝酸盐才被提升的。待腌制好后,经过一般的装罐过程,罐头午餐肉才算是完成了。

其实只有在制作午餐肉时需要加入亚硝酸盐,而且这是在腌制时加入,而不是装罐时加入,证明其他不需要经过腌制过程的罐头其实都没有加入任何防腐剂。

现在国外有些罐头生产商明白许多人都觉得亚硝酸盐不好,因此经过改良,研发了一款完全不放亚硝酸盐的午餐肉。主要原因是他们克服了需要2天时间的腌制过程。罐头生产商利用了微波解冻仪和高速斩拌机,这两部机器能在10分钟内把猪肉解冻并放入斩拌机斩碎及腌制,然后进入封罐程序。整个过程少于40分钟,而且都让午餐肉在0℃以下完成,能有效阻止细菌滋生。

科举:一项被误解的制度 篇7

16世纪晚期,意大利神甫利玛窦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成为第一个真正进入中国的西方人。他在中国生活了近30年,对中国文明有比较细致的观察,其看法深刻影响了西方人。他认为,中国的制度可能有很多问题,但其科举制保证了政治权力掌握在知识阶层手里,类似于柏拉图“哲学家治理”的“理想国”:

只有取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人才能参与国家的政府工作;由于大臣们和皇帝本人的关怀,这类的候选人并不缺乏。因此被委任公职的人对于职务要靠经过考验的知识、审慎和干练来加以巩固,不管他是第一次任职还是在政治生活的活动中已经很有经验。(《利玛窦中国札记》,48页)

无独有偶。距利玛窦两百多年,英国使团马戛尔尼、斯当东等也深切感受到了科举制的意义,以为这样制度既维持了社会公平,同时保证政府有足够的经过知识训练的官员:

在中国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第一类人是读书人,官吏都由这类人产生;第二类是农民;第三类是各种工匠,其中包括商人。关于读书人的考试,全国会试在北京,录取者给以最高学位。读书人所学的东西是一些修身治国的道理,加进去中国的历史常识。在北京会试录取的人由皇帝委派官职。这些人组成全国重要的官府衙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329页)

一个如此美好的制度,为什么在二十世纪初年轰然坍塌了呢?

正如今天许多研究者评价民主制度时所说的那样,民主制度并不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制度,但可以肯定的是,民主制度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最不坏的制度。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制度总是动态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科举制对于中国,大概就属于这样的情形。

秦汉以后的历史,就是打天下、坐江山,丢失江山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历朝历代或以暴力,或以禅让获得政权,军功贵族成为王朝政治的主角,但治理天下从一开始就不是军功贵族所能玩得转。

从革命走向建设,从战争非常态走向常态,是汉初政治发展的必然。察举作为一种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下来的。所谓察举,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考察、举荐。察是从上至下,是领导考察;举是从下到上,是群众推荐。

应该承认,领导考察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察举制在实行的几百年中也为汉王朝选拔了大量有用人才,是中国政治从军功贵族走向文人治理的重要步骤。如公孙弘,假如没有这个察举制度,他怎么可能从一个放牧人出任丞相并封侯?察举制度为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一种可能,这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坏制度。

然而,如同所有事物一样,水久生虫,器久则坏,法久则弊。察举制度到了东汉晚期,已经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不论是组织考察,还是民间品评,都被深度介入了人际关系,于是曹魏政权推出“九品中正”规范式考评,试图以官方力量阻遏用人弊端。无奈,基于察举基础的九品中正依然无法根除利益勾兑,特别是世家大族、豪门名士、门阀势力逐渐垄断了原本自发自然的舆论环境,他们利用不对称的权力架构,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任意品评,败坏吏治,天下汹汹,但争品位,不闻推让,结果“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晋书刘毅传》)。九品中正成了不中不正,既得利益集团整体接班,不仅垄断了一切资源,更重要的是破坏了社会上下阶层的流动。

察举制发展到九品中正,严重压抑寒士进取之途,使统治集团无法获得新鲜力量,统治有效性、合法性受到挑战。隋建国,即废中正,不再给士人划分品级,只需参照“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进行考察,分别荐进。

炀帝即位,改革加速,大业三年(607年)令各级文武分孝悌、德行、节义、学业、文才等十科举荐人才;又二年,将十科合并为四科,试图制定人才选拔的客观标准。

隋朝没有在这方面建构起完整的体系,但其趋向深刻启发了唐初精英。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令诸州举行人才选拔考试,报名资格是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资格认定后由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其合格者,由各州每年十月向中央推荐,谓之举进士,经考试合格者,皆称进士。这就将进士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目规定下来,并明确每年十月到中央考试,明确州县地方考试只是预试,相当于后来的乡试,只有到中央的正式考试,才是国家大考。第二年,唐中央政府明确士人自愿报名,投牒自应,而不必再经过任何官府或官吏的举荐,使下层寒士获得进入上层的机会。

唐朝设置的考试科目分为常科、制科两类,每年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称为“分别科目,举送人才”。这就是科举最准确的含义及其由来。

明经、进士两科,在唐朝最初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这两科内容、名目虽有变化,但其精神就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儒家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唐朝的官方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死记硬背比较容易,文学才能毕竟需要某种天赋,所以重诗赋的进士科比较难,而以儒家义理为主的明经科相对较易。

科举制经宋明两代不断完善,逐渐定型,日趋规范。通过这项制度,不仅满足了王朝政治的人才需求,而且极大激励了士大夫阶层的情绪、向心力。据不完全统计,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三百多年中,进士总数接近十万人,举人、秀才以百万计。

事实证明,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科举考试,极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十万进士、百万举人,相当一部分来自社会底层。这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公正。

科举体制为唐宋以来输送了大批名臣能相、国之栋梁。至少从宋代以后,中国政治基本上就是文人的舞台,士大夫阶层的重要职业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治,掌控政治。所谓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18世纪之前西方人对中国政治秩序的赞美,主要都是因为科举制输送了取之不尽的有教养有学识的人才。

作为“天朝上国”,中国文明对周边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科举制被日本、越南、朝鲜等地长时期采用。据一些学者的研究,19世纪中期从英国开始的文官制度,也有相当部分来自科举制的“制度移植”。

当然,作为一项制度,科举制在最充满活力的时候也潜伏着危机,这个制度本身几乎一直处在改革、调整的状态中:

一是内容的改革。自隋唐至明清,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很大的变化,尽管在主旨上没有脱离儒家思想的主导,但在细目上,在学术资源上,前后明显不同。后期,由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调整,程朱理学成为科举考试的指导思想,朱熹的注释成为考试的标准答案。

二是考试手段,防作弊的手段,不断改进。考试,从来都是考官、考生的博弈过程。考场作弊,是人类的天性,防作弊也就成为科举考试的一个重要内容。读旧时小说,说了很多作弊的技巧,反过来,也说明科举考试为了维护社会公正,确实致力于防作弊,对于作弊者也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

在科举考试中,最受人诟病的莫过于“八股文”。这项制度形成于明朝成化年间,其主旨原本是为了考试的标准化、规范化。所谓“八股”,通俗的说法类似于今日中学作文教育中的分段,即每篇文章均按照一定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

破题规定用两句话点明题义,即将题目之义破开。其实用今天的语言来解释,就是点题。也就是说,在开篇就必须用简略的文字点明题意,让读者知道你这篇文章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且规定点明题意只能用两句话,这两句话是概括题意、解释题意,但不能直说题意,要留有悬念。破题是八股文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后面的表达。

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紧要之点,是对主题的进一步补充,具有“副标题”的功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使用,三句、五句皆可。

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多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常思”为开端引出下文,以圣贤口气开始议论,比较深入说明文章的用意所在,但最多不能超过十句。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处。这些是八股的前半部分。

接着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大部分才是八股文的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所以又称起二比、中二比、后二大比、末二小比。有的研究者说或称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比者,对也,是全篇正式的议论。这样,四股当中,每股都有两段比偶文字,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都要相对,合计共八股,所以称为八股文。换句话说,在这四段文字中,要求尽量使用排比句,要讲究词性相对、平仄相对。由此不难想象,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似乎并不太难,难的是这长篇大论都要讲究排比,讲究词性,讲究平仄,讲究韵律,这确实不是那么太容易。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八股文是融经义、策论、诗赋为一体的考试格式,所讲究的是文辞和格式。

明朝规定科举考试中的四书义不得少于两百字,多则不限。到了清乾隆年间,规定每篇不得超过七百字。批评者总是以为八股文不仅体制僵硬,而且要代圣贤立言,于是八股文大都是一些半通不通的文字,毫无文采和气势可言。清初学者徐大椿的《道情》描写八股文的害处时说: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便作了欺人技。两句破题,三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个批评对于八股末流可谓切中时弊,因为随着科举制度日趋规范,命题自然越来越有规律可寻,于是一些不良补习老师不是要求士子认真读书,结合实际充分理解儒家经典微言大义,而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聪明猜题、押题,结果正如顾炎武所批评的那样:士子连儒家经典都不要读了,只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几十篇范文而已。(《日知录·拟题》)这与现在高考语文特别是作文弊病有很大相似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八股取士束缚人的灵性、创造性。

八股文后来的弊病当然不是制度创设者的原初本意,这个制度的设立主要的还是出于考试规范化、客观化一系列公平公正的考虑,因为只有在规定的字数内、时间单位内,才能考察众多考生的差异。这就像体育竞赛一样,所有竞赛者必须遵循同一规则,没有例外。而且作文评估从来都是阅读者主观色彩最浓的一门科,如果不对文章结构进行细密解析,阅卷者势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这个制度创设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在一定的规制内创新。严格规则照样可以创新,关键还看各人知识、涵养、造化。

科举制满足了农业文明、帝制时代的基本需求,如果没有外部因素的介入,科举制、八股取士的制度肯定还会不断完善,推陈出新。

上一篇:内部公共空间下一篇:国有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