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源于关注

2024-10-04

高效源于关注(共3篇)

高效源于关注 篇1

课堂教学高效是指教师在常态的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 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获得最大化的发展。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的40分钟里面,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完成的教学任务相比之下质量比较高, 学生学得也比较好, 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

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达到高效, 我们就要做到心里有数, 然而怎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根据本人结合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归纳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要教什么, 必须心里有数

对于一节课的教学, 我们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目标是什么、哪些是教学重点与难点等等。

例如, 在教《What’s the matter?》这节课时, 共有6个单词, 其中hungry和thirsty是学生已经接触过, 本课再做一些巩固即可。而其他四个单词cold, hot, tired, ill则需重点学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 对这些表示感觉的形容词已有所体验, 对他们来说不难理解, 难点是如何结合句型What’s the matter? I’m…在实际生活中准确、自如地运用。为了是学生方便易学, 丰富操练句型的词汇, 我有意识地将单词cold-hot;hungry-thirsty分两组同时呈现, 将问句What’s the matter?放在富有悬念的语境中呈现。这样, 这节课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更能结合他们的情感体验, 使他们在语言的运用上更加有感而发, 同时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

二、怎么教, 必须心里有数

课堂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情景教学、游戏教学、讲授法教学、直观教学法等, 但在该节课里面, 我们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 哪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我们必须心里有数。教学方法不对, 收不到自己想要的教学效果。

用什么方法进行教学, 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我们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有些教学内容我们不能用讲授法去教学的, 你用了讲授法去教学, 那你的课堂教学注定达不到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教动作I can write、sing、draw、dance……几个单词时, 我们不能单纯用讲授法来教学, 而是用上体态情境引导学生, 让学生从直接的动作中学习语言, 这也符合学生生性好动的特征。再如在学习book , pencil等学习用品和apple , orange等水果时, 就可以利用水果实物或图片进行教学, 使抽象的单词直观化, 使英语的学习过程更具趣味性。

2.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如采用趣味性的游戏进行教学, 就是考虑到小学生好玩、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安排的游戏要新颖、有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的形式要多变, 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也就没有新鲜感了, 学生的兴趣也就很难提起来。教师要利用多种契机, 不断设计、翻新游戏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设计游戏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所以要注意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相结合, 增强游戏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通过游戏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所以在游戏中, 我们要把趣味性、知识性和创造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我们必须考虑自身的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自身的特点, 都会有自己对教学的研究, 都会有自己常用的一套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所以在选择怎么去教的时候, 我们都会先考虑自己熟悉的教学方法是否可行, 因为自己熟悉的东西自己心里最有数。

4.我们必须考虑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场景、图片、简笔画、投影、录音、教师身体语言、电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 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境, 组织有真实意义的课堂活动,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例如:《Shopping》这一课, 我就运用了多媒体完成创设情境、协助学习和会话交流。

三、怎么操练, 必须心里有数

操练是学生理解和巩固语言知识的过程, 教师以呈现的内容为教学目标, 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 通过多角度、多样化、不同层次的练习, 使学生理解、熟悉、深化新知识, 同时巩固旧知识。经过新知学习, 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 必须通过练习来消化, 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可以使枯燥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如开火车、找朋友、抢答竞赛、角色表演、猜猜游戏、小组合作等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然而在这一方面要做到心里有数, 我们就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操练的形式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形式要服务于内容, 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不能形式主义。2、操练的范围要广。设计操练范围越广越好, 不要一两个人做, 让全员动起来。例如:为了激励全班学生参与, 可将头饰或名片卡贴在黑板上采取学生集体表演的形式进行;再如只有两个人物, 可采取全班对半或男生女生集体表演的形式, 三个以上角色的, 可以师生共同参与。3、操练的形式要多样。如在师生之间、同位之间、男女生之间、前后排之间、左右排之间操练等各种形式交互使用, 丰富操练形式;操练的形式也可异彩纷呈。因此教师应不断收集多种活动设计、设计翻新的活动形式。4、操练中的课堂评价要跟上。其实评价是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 只不过在这个环节体现得更充分一些。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地点头、骄傲地竖起大拇指、一句简短的话语 (如Very good! Cool! Great! Wonderful! Clever! Good job! Well done! ) 等都会使学生有如临春风、如沐春雨之感。

总之, 要使课堂达到高效, 我们必须做到一切准备就绪,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打造出一节高效率的课堂。

源于题组,归于高效 篇2

一、在概念理解的“模糊处”设计题组,深化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也成为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新引入一个概念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存在着概念不清、失真,混淆等现象,要使学生弄清楚概念内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正确形成、掌握数学概念,就必须要对这些模糊点予以辨析,而设计恰当的问题题组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案例1:椭圆的定义,学生常常笼统地记为: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和等于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为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定义式的内涵,设计以下题组:

(1)平面内的动点P到两定点F1(-3,0),F2(3,0)的距离之和为8,则点P的轨迹是什么?

(2)平面内的动点P到两定点F1(-3,0),F2(3,0)的距离之和为6,则点P的轨迹是什么?

(3)平面内的动点P到两定点F1(-3,0),F2(3,0)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P的轨迹是什么?

(4)已知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过F1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则△ABF2的周长为_________。

(5)椭圆的两个焦点为F1,F2,过F1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一个焦点为P,则=_____。

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与练习,学生不但充分掌握了椭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还会缩短对数学问题本质的理解过程,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了解就会到位,从而有利于错误的避免与纠正。通过精心编制题组,学生不但理解了椭圆概念的本质属性及概念外延,对椭圆的认识也上了一个层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知识形成的难点处设计题组,突破教学难点

在知识难点的教学中,精心设计铺垫性题组,将多个知识点融于一个问题串中,以一题多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和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同时加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知识、思维上的铺垫,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找准新旧知识的认知结点,让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来理解新知识,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案例2:在高三函数复习中,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复习中设计以下题组:

已知函数f(x)=x3-ax-1.

(1)当a=3 时,求函数f(x)的单调性;

(2)若f(x)在R上为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f(x)在区间(1,+∞)上为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4)若f(x)在区间(-1,1)上为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5)若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1,1),求a的值;

(6)若f(x)在区间(-1,1)上存在减区间,求a的取值范围;

(7)若f(x)在区间(0,1)上不单调,求a的取值范围;

(8)讨论f(x)的单调性。

上述题组是关于含参的函数单调性问题,围绕着函数单调性这一核心概念,通过精心设计题组,达到一题串一簇,一题连一线的境地,通过题组把问题深化、拓展,通过题组把相关的、相近的问题变成一个系列和一个主题,通过题组把原本单个的、离散的问题串成一个题组。

三、在数学思想提炼处设计题组,揭示数学本质

授人以鱼,享受一时;授人以渔,终身受益。在例习题的教学中,不能就题论题,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探求问题的本质及隐含在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通过对题目的思考,不断体会思想方法的魅力,例如在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设计了以下题组:

案例3:(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圆x2+y2=4 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12x-5y+c=0 的距离为1,则实数c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已知圆C∶(x-3)2+(x-5)2=r2和直线l∶4x-3y-2=0。

1若圆C上有且仅有两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1,求半径r的取值范围;

2若圆C上有且仅有三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1,求半径r的取值范围;

3若圆C上有且仅有四个点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1,求半径r的取值范围;

(3)已知圆x2+y2-4x-4y-10=0 上至少有三个不同的点到直线y=kx的距离为,则实数k的范围为_____。

以上题组都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半径r及点到直线的距离d' 三者的关系可以转化为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渗透了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结合图形有助于理解,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通过分析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变化来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无穷魅力。至此,由一个简单的题目出发,不断改变和引申,逐渐发现它的规律,让学生认识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并不是问题的终结,只有提炼问题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而题组教学法的运用则为这种提升搭建了有效平台。

高效数学教学源于生活 篇3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问,是孩子们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我们如果可以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将小学生眼中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转化为一门想得通、用得上的学科。这样,学生们不但夯实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而且其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感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最终使孩子们形成学校中专心听讲,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良性循环,进而达到教学上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因此,在每个知识点开始的时候,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安排,从实际的生活情境之中引出所要讲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场景,继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例如:在“平移与旋转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教师可描述如下一个场景:盛夏季节的下午,雨过天晴,教室里闷热难当,老师让同学们打开门窗通风,这时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室门的打开即是一种旋转现象,窗户的推拉则是一种平移现象。接着,老师立即引导孩子们的发散思维,鼓励同学们找出更多生活中的旋转与平移现象,最后总结说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大家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同学们燃起更浓的兴趣去寻找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与学习的优良习惯,许多学习上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谈到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方法,我们很自然地就想起了一种现成的实例——“解决问题”,这便是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书面化了的一种形式。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讲解往往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却仍然是学生眼中的“头痛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不少习题的类型与内容大同小异,而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丰富的数学问题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这是由于我们所做的所谓的“解决问题”往往是人为编造,脱离生活实际,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沟通,而学生也仅仅是为了解题而解题。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设计问题。例如:“五(1)班周末要组织去公园春游,班委会负责购买纯净水,要求每个同学有一瓶水,而8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水,问周末大家要买多少瓶水可以使每个同学都有水喝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班费的消耗?”让同学们经过计算拿出自己的方案并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到他们的确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踊跃地思考,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比从他人口中听来的经历印象深刻,因此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利用起来,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和帮助同学们去完成这项工作。于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够被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了简单统计以后,我们组织同学们在课外活动时到体检室去采集身高和体重数据,绘制一张分布图,并根据《青少年身高体重对照表》统计同学们的肥胖现象。经过比对,大家相互交流,谈一谈对青少年肥胖现象的看法与预防办法。同学们认为多吃蔬菜,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并且班上一些体重超标的同学也经过这次活动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立志要在今后的生活中加强运动,合理饮食,解决自己的肥胖问题。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感受自己周围的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的统计知识,又领悟到数学可以揭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还增添了许多健康知识,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数学的无限魅力融汇于生活的多姿多彩之中。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思想处处在,重要的是教师是否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让枯燥无味的数字课堂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生活课堂。只有使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并注重培养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正确对待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成长过程中自觉学会数学,这样的课堂才有生机,有活力,才能成为高效课堂。

摘要:高效课堂是将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二者和谐统一的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创编运用下一篇:网站移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