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兴趣源于生活(共10篇)
数学学习兴趣源于生活 篇1
一、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
由于学前儿童直觉行动性思维和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 他们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 幼儿的这种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使得幼儿学习语言无法脱离具体实物、动作和情境等。所以幼儿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直观动作、丰富的表情或具体的情境来理解和表达语言的。同时, 这种直观、形象的思维方式也使得幼儿语言学习变得自然, 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一门语言。他们会主动去理解和表达言语的目的在于与他人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 他们不去琢磨语言是什么, 他们关心的是语言的作用, 即如何使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
二、“活动”是学习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注重综合性、趣味性, 富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而游戏正是幼儿生活的第一需要, 游戏能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需要, 能满足幼儿模仿交往的需要, 幼儿在游戏中自立自强、自娱自乐。通过游戏进行教学, 那是愉快教学的体现, 让幼儿在乐中学, 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就在于此。所以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
同时, 游戏是儿童认识环境、模仿周围人物的一种较少拘束的活动。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 能够有效锻炼自主能力, 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较之儿童日常的其他游戏, 游戏教学所用游戏的不同之处在于课堂游戏过程是一个有序的控制过程, 它还有着极强的教学目的性, 任何一种课堂游戏的设计都是直接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服务的, 寓学习于游戏之中, 边游戏、边学习, 从而熟练地掌握语言规律, 能够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 游戏可以用于教学的多个环节。
通过上述对学前儿童认知特点的分析, 活动即游戏是教授孩子认识和学习第二语言最好的途径和方法, 因此要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做”英语游戏。从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年龄特征出发, 通过各种具有一定教学价值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 使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让学生在游戏中习得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 使幼儿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语言, 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下运用语言。
三、“活动”设计是关键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 设置游戏情节, 寓教于游戏之中, 发挥幼儿无意注意优势, 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习, 这对语言的掌握有很大的作用。另外, 英语教学很重视语言的功用性, 而幼儿年龄限制不可以直接涉足生活中的英语环境, 只有通过游戏的练习、提高, 才能使幼儿的需要得到满足。他们有了使用英语的场所, 使学到的内容得以巩固、提高和内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引用发展起来的, 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 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 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因而在设计游戏时需做到:抽象内容具体化;设计情境, 内容情景化;整体化;看、听、说结合化。
设计活动时还要考虑到五个W (who, what, when, which, where) 和一个H (how) :
Who——指的是活动的对象——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时, 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以及现有的英语水平等因素。
What——游戏活动的宗旨是什么?要培养的语言技能是什么?具体词汇、句型有哪些等等。
When——应该在什么时候哪个教学环节使用?是在导入新课时使用呢, 还是在新授阶段使用, 或是在结束部分使用?活动的先后次序是什么, 活动的最佳时机是什么等等。
Which——要利用哪些教具, 使用哪种教材以及哪种教学手段等等。
Where——幼儿学习中的难点在哪里, 教师的教学难点、重点在哪里等等。
How——教师用什么方式来组织幼儿进行活动。
还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教学活动时, 必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作指引, 教师要明确通过这个教学活动, 期望学生有什么语言或行为上的变化, 这也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不可能穷尽一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 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因为其特殊性, 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比如, 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 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单词的理解, 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时更加顺畅, 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能比较明确地预见到活动前和活动后, 学生的区别会有哪些, 等等, 这样, 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 操作性强, 教学效果也明显。
同时, 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 由于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 第二外语的获得通常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一定的方法, 花费一定的时间, 循序渐进地学得的。所以, 作为一名教师,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 一定要考虑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比如, 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内容是什么?这两个活动在对学生语言训练上面是否有递进的要求。通过连续的几个活动, 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或增大语言输出仍旧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如果忽略了这些的话, 表面上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广, 课堂气氛或许也很活跃, 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却停留在一个层面上,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帮助不大。
此外, 成功的体验会大大增强幼儿学习的信心, 在英语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幼儿以后学习的信心。幼儿说对一个单词, 答对一个问题或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 教师都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表扬, 使幼儿得到激励, 教师要利用奖品、荣誉等多种激励方式调动幼儿积极参与, 大胆表达, 体验成功, 让幼儿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 逐渐实现幼儿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在这种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学习过程的伴随下, 幼儿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一定会向着更好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艳.学前英语游戏设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4]杨文.幼儿英语教学法[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
[5]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数学学习兴趣源于生活 篇2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广泛而紧密联系的精彩阐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就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有用的数学.新教材突出了数学的生活化,也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以下是我在教学的实例.
例1:在教学“比例尺” 一课时,首先要学生将教室的平面图画出来。学生就会不自觉的运用比例尺的知识,将教室的长和宽缩小100倍等。说明这个缩小的倍数就是比例尺。然后可以再举例说明在画类似手表零件等又要将实际长度放大如将1毫米的零件放大成2厘米,比例尺就是20∶1。出示一些中国地图,说明如杭州到上海实际距离190千米,这样的距离只有缩小画到纸上用起来才方便.
例2:在教学“利息”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与银行有哪些业务往来(如缴电话费,电费,水费等)第二、让学生到银行、信用社、邮电局去调查当前的年利率和利息税的计算方法,比较各银行的贷款利率。交给他们实际任务:1、算一算将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1年的`利息。2、假如家里要买房贷款10万元,请你选择银行和贷款种类。
例3:在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我上了一节“交通流量和速度测定”的数学活动课。让学生运用统计的知识测定学校附近的公路上汽车的流量,(每分钟通过的机动车数量),用数字来说明机动车之多。运用“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选定100米的路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办法先测出汽车行完100米的时间。在计算速度。通过速度测定,同学们明白了以车速60千米每小时计算,汽车每秒钟行16.7米左右,而我们一般穿过公路所用的时间要4秒以上。所以,学生明白了必须与机动车有足够的距离才能穿过公路。学习本课之后以班级的名义在全校的宣传兰中出一期安全专题的黑板报。这样的活动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用数据证明的过程,安全教育更深入人心.
例4:在教育学生珍惜时间时,我让学生计算学第十二册数学书的时间。以一个学期22周,每周5课时,每课时40分钟计算。这样40×5×22=4400(分),4400÷60=73.3333(小时)。在73.4÷24=3.05555(天)。原来学习一本数学书的总时间只有3天左右。看到结果同学们都大吃一惊。从没想到会这样。学生明白了"积少成多""知识在于积累"的道理.然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会,选择一项业余爱好,设计一个计划表,付诸行动。
例5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是,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准备了10个香烟盒.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的办法.得出十个香烟盒拼成的长方体共以下有9种情况.在计算中同学们又知道这9种拼法所得的长方体的体积相等,而表面积各不相同,通过与整条香烟的包装比较,生活中的包装方法是计算中表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于是同学们相信在香烟的包装设计中是考虑了包装纸的最节约的情况的。
例6 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当一回小小调度员。情景是:化肥厂要搬运62吨的化肥。用大卡车每次运10吨运价100元,用小卡车每次6吨运价80元,请你设计一种方案用最省钱的方案。显然,只用大卡车的总运价为62÷10=6(辆)……2(吨),即要7辆,100×7=700(元),假如只用小卡车很显然总运价为62÷6=10(辆)……2(吨),即要11辆,80×11=880(元)。又如果采用大、小卡车相结合的方案则可以这样考虑,5辆大卡车和2辆小卡车,100×5+80×2=660(元)通过全班讨论学生得到结论:(1)每辆车尽可能满载。(2)大卡车每吨运价比小卡车便宜,应该尽可能的多用大卡车。
例7 在教学《克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拿爱吃的食品和其他生活用品,然后让学生们猜测一根长鼻王、一袋署片,一只“喜之郎”果冻,一包洗衣粉等的重量,然后问学生如何验证,学生很快想到用电子秤,天平秤,看包装上的重量标记等。可得通过找包装上的刻度标记。验证后将重量为3克的一根长鼻王作为参照物,再估计其他的物品的重量。这样的做法一方面避免了用标准的砝码作为参照物的脱离生活经验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亲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做一个有心人从生活中去发现数学。
数学兴趣源于实践活动 篇3
一、感知生活中的对称,激发学习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对称现象时,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并说明发现了什么?正如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莉亚所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通过观察主题图看到两棵樹、秋千、乒乓台、椅子、文化长廊等实物,通过讨论、交流,初步了解对称图形,同时明白对称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然后交流、认识具体的单个对称图形具有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教室、校园、自然界中的对称现象。首先从研究我们人体开始,如:眼睛、鼻子、耳朵、手、脚等等,接着研究教室里的黑板、门窗,校园里的树叶、小鸟、花台、水池,自然界中的各种动物,植物的各种叶片,生活中的衣裤鞋袜等等。通过观察、了解、交流,知道了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对称现象。“如果不对称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讨论得非常激烈:眼睛如果不对称就成了怪人,小鸟如果不对称就飞不起来,飞机不对称不能起飞,我们挑东西不对称就很吃力……因此,对称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老师布置学生下课后在校园里找找对称图形,如:叶片,花,房子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剪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兴趣
在学生充分观察、认识了对称图形,感知了对称美以后,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被激发起来,孩子们想制作对称图形。这时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我让学生先折一折长方形纸,体会对称,再选择喜欢的图案在对称纸的一面上画一画,沿着画在纸上的图案剪一剪,最后将图案展开就成了你喜欢的对称图形。看着自己喜欢的对称图形,介绍它们各自的名字:折一折的折痕,可以用笔画成虚线,这条虚线有个名字叫对称轴,大家再把刚才剪的对称图形沿着虚线对折发现了什么?对折后虚线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像这些对折后虚线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又叫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是新概念,不容易记住,于是我让孩子们把自己创作的轴对称图形拿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再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展示,让他们认识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抽象的概念在学生的操作中被理解了,看着自己的作品被同学们欣赏,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感。同时,这样的操作也实现了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由枯燥向有趣、由单一向丰富的转变,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播放轴对称图形,深化学习兴趣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农村孩子见识少,很少外出,为了拓宽孩子的视野,我还在网上下载了各种各样的轴对称图片,让孩子们欣赏对称图形,体验对称美。如:有关对称与建筑,配上书上的图案,他们认识了北京天安门、故宫、四合院、重庆人民大礼堂、沈阳北陵、上海东方明珠、河北赵州桥等等伟大的建筑,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也欣赏了印度班加拉齐、法国巴黎圣母院、法国埃菲尔铁塔、英国伦敦桥,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还有各式各样的轿车、轮船、军舰、飞机,各式各样的窗花、剪纸等等,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唤醒了他们探求知识的渴望,深化了学习兴趣,播下了将来为建设祖国而奋斗的理想种子。
四、创造对称图形,延伸学习兴趣
为了留住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我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孩子们自己制作轴对称图形数学小报,创造美的对称图形。数学小报要求选一个自己喜欢的主题,整个版面必须是轴对称图形,而且里面的每个图也必须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制作数学小报用到的轴对称图形,可以画、可以剪、可以贴(在废旧书上或报纸上剪现成的图片)。学生通过做一做、折一折、拼一拼、量一量、剪一剪等具体操作活动,办数学小报。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用实践活动的形式教学《对称》,学生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了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数学兴趣源于实践活动。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石门小学校)
数学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篇4
一、源于生活,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使学生保持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因此, 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 使学生高高兴兴地致力于学习。
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 以教材为版本, 注重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如教学“认位置”, 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 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互动、主动的探索过程。例如教学“比一比”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蓝猫邀请大家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发现猫大哥客厅里的数学秘密, 学生兴趣高涨。
又例如教学“统计”, 借助媒体播奥运会颁奖的情境, 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活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 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 学生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 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
如在教学“比一比”时, 通过教室周围的物体长短高矮的比较, 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如在学习“认位置”后, 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 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 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 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
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 问学生你们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解决了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
数学学习兴趣源于生活 篇5
一、源于生活,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以教材为蓝本,注重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创设轻松愉快的数学情境。
现实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如教学“认位置”,以学生眼前的教室为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位置关系的场景,让学生在从指定观察到自由观察、换位观察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不光会表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还能感受到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从而使学习变成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比起现实情境来,幻想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澜。儿童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成人常常不可理喻,就像教材中的“小
第 1 页 兔采蘑菇”、“青蛙跳伞”、“小蜜蜂采蜜”等,我们认为不合逻辑常理,孩子们却兴趣盎然。因此,我们需要保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努力避免成人化的说教,这样,才能捕捉到一幅幅令他们心动的画面,设计出一个个可亲可近的情境。
例如教学“比一比”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蓝猫邀请大家参观客厅来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引导学生发现猫大哥客厅里的数学秘密,学生兴趣高涨。又如教学“统计”,借助媒体创设大象过生日的情境,并以此为线索展开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以上 新课程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才会显示其价值和魅力,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显现其数学学习水平。如在教学“比一比”时,通过找教室周围的物体的长短高矮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如在学习“认位置”后,回家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并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一下卧室内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然后说给爸爸妈妈听。观察一下自家房屋周围、村庄周围都有些什么,到学校后,和小伙伴交流。
第 2 页
又如在学习了“统计”后,问学生你准备统计什么?这一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之一。一年级的小孩子正如他们在课堂上所说的那样,“我把我的书包分类清理好了”、“我学会了数数,上次家里来了好多客人,我就知道摆多少双筷子了”、“我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帮助妈妈上街买菜,不会算错钱了”,也就像家长说的那样,“我的孩子回家把他的玩具和他书包里的书都分类收拾好了,真不错!”“我的孩子现在都会自己看钟去上学了”。可见,新教材在培养学生数感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劳动意识,体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总之,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来于生活、归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
有价值的数学源于生活 篇6
一、借助生活, 感受数学魅力
1. 联系生活实践, 提出实际问题, 体现“数学现实”原则.
小学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 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比如, 在进行单价、数量、总价关系教学中, 让学生准备列车时刻表, 了解乘车信息:我要去北京开会, 一行四人, 应乘坐哪趟车?他们就找开了, 有的是到火车站买时刻表, 有的是上网查询的, 告诉我从本地开往北京的39次列车, 一张硬座票价108元, 4张就是:由108×4=432 (元) 得出.总的钱数一下子就得出, 非常自然, 帮了老师大忙,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知识又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2. 联系生活实际,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垂线”一节时, 我给学生提出了个问题:如何安装最省料? (并出示了图) 同学们讨论很热烈, 很多方案, 哪个方案最好?经过争论、探究、动手量, 最后得出结论, 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同时还学会了运用数学知识的要领.再如, 学习比例以后, 把孩子们带到旗杆下提出:这根旗杆大约有多高?七嘴八舌, 有的提出用绳子量一下, 有的孩子说把旗杆放倒不就行了.我拿出准备好的2米长的竿笔直立在操场上, 地面上有竿的影子, 他们一下子热闹起来, 知道怎么做了.
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空间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运用数学知识能解决的问题比比皆是, 增添了乐趣, 也把知识变成了智慧, 体现了数学的巨大魅力.
二、从生命的高度, 用动态的观点看课堂教学才能体现数学的价值
课堂教学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 是孩子们生命的构成部分,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所以数学课堂上不仅在内容上反映生活, 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儿童在课堂上的生活, 不能忘记学生本身的生活;课堂生活对学生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丰富的、多方面的, 也可能是贫乏的、萎靡不振的、单调的.只有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有效发挥, 才能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因此情感要素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经常在亲切、自然的和谐的氛围下, 孩子们能最大限度地接受新知识, 能让他们乐学、爱学, 从而逐步的会学.
高效数学教学源于生活 篇7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问,是孩子们解决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我们如果可以基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将小学生眼中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转化为一门想得通、用得上的学科。这样,学生们不但夯实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而且其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感到亲切、真实,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最终使孩子们形成学校中专心听讲,生活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良性循环,进而达到教学上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这对于培养学生们的自主思考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因此,在每个知识点开始的时候,通过合理的设计与安排,从实际的生活情境之中引出所要讲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场景,继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例如:在“平移与旋转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中,教师可描述如下一个场景:盛夏季节的下午,雨过天晴,教室里闷热难当,老师让同学们打开门窗通风,这时我们就可以认识到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教室门的打开即是一种旋转现象,窗户的推拉则是一种平移现象。接着,老师立即引导孩子们的发散思维,鼓励同学们找出更多生活中的旋转与平移现象,最后总结说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大家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同学们燃起更浓的兴趣去寻找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与学习的优良习惯,许多学习上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谈到在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方法,我们很自然地就想起了一种现成的实例——“解决问题”,这便是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书面化了的一种形式。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去分析与解决生活中所存在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讲解往往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却仍然是学生眼中的“头痛题”。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不少习题的类型与内容大同小异,而实际生活中所存在的丰富的数学问题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这是由于我们所做的所谓的“解决问题”往往是人为编造,脱离生活实际,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沟通,而学生也仅仅是为了解题而解题。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应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设计问题。例如:“五(1)班周末要组织去公园春游,班委会负责购买纯净水,要求每个同学有一瓶水,而8个空瓶可以换一瓶水,问周末大家要买多少瓶水可以使每个同学都有水喝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班费的消耗?”让同学们经过计算拿出自己的方案并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了解到他们的确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踊跃地思考,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学生的亲身体验要比从他人口中听来的经历印象深刻,因此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利用起来,教师的任务则是引导和帮助同学们去完成这项工作。于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够被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了简单统计以后,我们组织同学们在课外活动时到体检室去采集身高和体重数据,绘制一张分布图,并根据《青少年身高体重对照表》统计同学们的肥胖现象。经过比对,大家相互交流,谈一谈对青少年肥胖现象的看法与预防办法。同学们认为多吃蔬菜,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并且班上一些体重超标的同学也经过这次活动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立志要在今后的生活中加强运动,合理饮食,解决自己的肥胖问题。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和感受自己周围的问题,既巩固了所学的统计知识,又领悟到数学可以揭示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还增添了许多健康知识,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数学的无限魅力融汇于生活的多姿多彩之中。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思想处处在,重要的是教师是否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让枯燥无味的数字课堂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生活课堂。只有使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把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并注重培养学生能从数学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正确对待身边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成长过程中自觉学会数学,这样的课堂才有生机,有活力,才能成为高效课堂。
摘要:高效课堂是将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优化二者和谐统一的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篇8
关键词:生活,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 既要考虑数学教学中学生能不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又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面对这一系列难题,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 生活中寻找数学
小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他们的经验是有限。教师要把握好尺寸, 从他们有限的生活经验中, 发掘出无限的数学知识。
1) 从“玩耍”中学。喜欢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当作学具进行教学, 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放飞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比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 教师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玩过的玩具 (汽车、坦克、机器人、奥特曼、手枪、布娃娃等) 、图片 (奥特曼、孙悟空、猪八戒、哪吒等) 、水果 (苹果、梨子、香蕉、桔子、葡萄等) 。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 应该怎样把它们分类摆放好呢?你以什么标准来分类的呢?从而引出课题, 提出数学问题。又如教学“2的乘法口诀”时, 教师把惠民工程的牛奶作为学具进行教学, 学生惊奇地发现每周喝的牛奶里也隐藏着数学问题。
2) 从“活动”中学。小学生一般都跟随家长或自己独立买过东西, 碰过无数的钱, 可谁也没注意钱的奥秘。如教学“购物”这一课时, 教师出示购物课件, “同学们, 商场里正在举行一场拍卖会, 这些都是拍卖会上的一些商品, 我们可以在网上进行购物, 在规定时间内, 看谁购买的东西最多。想一想:你是怎样付钱的, 在付钱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各种人民币的面值有什么不同?分别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在参与购物的活动中发现人民币的面值比较多, 有用元作单位的, 也有用角作单位的……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用10张1角的人民币换, 也可以用两张5角的人民币换等等。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已有的, 只是平时没有注意到, 没有去寻找规律。数学实际就在我们的身边。
3) 从“比较”中学。比一比可以让学生寻找出事物间的联系与区别, 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比如在教学“图形”一课时, 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几个奥运福娃骑着不同形状轮胎 (三角形、圆形、方形、椭圆形) 的自行车赛跑的情景。同学们兴趣十足地猜想谁可能拿第一, 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对几种图形进行比较, 寻找出各种图形的特点, 从而达到对图形进一步的认识, 同时加深对奥运知识的了解。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活水。在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 鲜活的生活情景, 从学生平时看得见, 摸得着, 感觉得到的事物入手, 把生活中的教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 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枯燥的、乏味的数学, 而是富有情感, 具有活力的知识。
2 生活中运用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数学的存在, 教师就要去创设生活情景, 去采撷生活实例, 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 把自己与数学融为一体, 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了数学知识。
1) 贴近生活的数学运用。比如在教学“分类”后, 让学生把自己书包内的物品进行分类。学生通过整理自己的书包, 进一步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再比如学习“购物”以后, 让学生在自己的书包、文具盒、书和准备的小物品上标上价格, 进行分类, 组成小小百货店。小组内同学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 说一说是怎样付钱的, 又是怎样找钱的。学生经过实际买卖活动, 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 巩固了对元角分关系的认识。又如学习了米、厘米以及如何进行测量以后, 让学生测量同学的身高、手臂展开的长度、课桌的长和宽、教室门的宽度、讲台的长、宽、高以及窗户的宽度等活动, 以此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理解, 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特别是通过测量同学身高的活动, 他们深刻体会到团结的意义, 同学间需要互相帮助, 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数学源于生活, 富于生活, 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
2) 高于生活的数学运用。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 处处需要推陈出新, 需要创造,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教育的需要, 是社会的需要。如教学“可能性”时, 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老百姓超市’为了促销准备以购物小票抽奖, 获得两张小票抽一次奖, 其中准备了20个小球, 2个红色, 3个黄色, 15个白色 (要求每次要抽两个球) , 设有四个奖项:特等奖,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奖品有价值65元的电饭煲, 20元的雨伞, 5元的洗衣粉, 1元的蛇油膏。假如你是超市老板将如何设计一个摸球有奖游戏规则?”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超市的目的是多卖东西, 以抽奖的名义吸引顾客, 同时又不能让自己亏本, 所以特等奖一定要设置难一些, 两个球都是红色的。一等奖可以是两个黄色球。二等奖可以是一个红色一个黄色, 也可以是一个黄色一个白色, 还可以是一个红色一个白色。三等奖是末等奖可以设置简单一些, 两个球都是白色的, 因为白色球最多, 最容易摸到。在这样的实际运用中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创造意识有所增强,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再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 学生收集了自己家几个月用水的情况, 通过收集, 整理, 分析数据 (人口的多少, 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 的过程, 得出了自己家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 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决策。这样既渗透了环保的教育, 又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乐趣。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 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 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 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 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教学参考书.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篇9
关键词:数学,生活,结合
一、巧用学生身边的生活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教学“数字的用处”时,课始,执教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的情景:生活中的一些数字代表什么? 如120、114等等,生活情景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努力地去探索新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学习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 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 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 把学生引入到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在教学“平均数”时,我请一名同学唱歌,请五个小组长和老师当评委. 当评委亮分后,学生发现分数不一致,究竟按谁的意思办? 经过争论只有通过进一步计算得出的分数才最公平. 这时, 就可以引入平均数的概念. 这样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适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使他们知道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 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
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现实生活中多样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 在教学中, 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例如:执教者让学生观察邮编号码,身份证,说说这些数字的含义.
四、深入现实丰富的生活,应用新知
多年以来, 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 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例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 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 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学习了“圆的基础知识”,可请学生思考车轮为什么不能做成方形、三角形、椭圆形,而要做成圆形呢? 又如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后问学生为什么电杆支架、自行车支架等要做成三角形而不是长方形、正方形呢? 再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后,请学生计算如果给教室铺地砖,需要多少块地砖等等,这样学以致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看事物、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 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快乐数学来源于数学生活化 篇10
一、导入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求,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我将糖果分给学生,然后要求每三个或四个学生组成一组,让学生分别算出各组的糖果数。
第一组学生汇报:张××同学有18颗糖,李××同学有9颗糖,段××同学有12颗糖,他们一共有多少颗糖?
学生甲(很得意):18+9+12=27+12=39(颗)。
学生乙(高举手):18+12+9=30+9=39(颗)。
学生丙(站起来):(18+12)+9=30+9=39(颗)。
学生丁(大声说):9+(18+12)=9+30=39(颗)。
第二组学生汇报:李××同学有8颗糖,黄××同学有11颗糖,刘××同学有9颗糖,申××同学有12颗糖果,他们一共有多少颗糖?
学生甲:8+11+9+12=19+9+12=28+12=40(颗)。
学生乙:8+12+9+11=20+9+11=29+11=40(颗)。
学生丙:(8+12)+(9+11)=20+20=40(颗)。
……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也纷纷提出了不同的算式。此时学生的兴趣高涨,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样用学生每天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在学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不再感到纯数字的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的实效。
又如在教学“认识平均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在昨天进行的数学比赛中,一小队6人总成绩是528分,二小队7人总成绩是609分,我现在宣布:这次比赛二小队获胜。此时,随着二小队的欢呼声,一小队有的学生说,老师,二小队人数比我们多,当然总分就要比我们多,这样算成绩不公平?我赶紧问道:“那怎样算才公平呢?”就这样在和学生交流对话中,引出了平均数的认识。真正达到了课伊始、趣已生,让孩子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类似与生活相贴近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用处真大,实现了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化。
二、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数学问题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于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教学“简单条形统计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上面条形统计图中,哪一张统计图是销售衬衣的,哪一张统计图是销售羽绒服的?
学生通过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衬衣的销售高峰在第三季度(夏天),羽绒服的销售高峰在第四季度(冬天),快速得出前一张条形统计图是销售衬衣的,后一张条形统计图是销售羽绒服的正确结论。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除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外,还要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托,使学生能借助日常生活经验来思考数学问题。
三、回归生活实践,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学习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从现实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于现实中去,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认知活动,实现数学观念的构建,促进知识结构的优化。由于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因此,只有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后,才能真正地学好数学。例如在教学“表面积”知识后,可设计如下的练习:①设计自己的卧室,并计算如果要用涂料将房间粉刷一遍要用多少涂料?②小明有一间长4米,宽3米,高3米的卧室(门窗面积为6平方米),粉刷墙壁每平方米用涂料1L,请你帮小明挑选涂料,怎样挑选合算。
甲种:20L一桶,每桶170元。乙种:8L一桶,每桶72元。丙种:5L一桶,每桶50元。
另外,在教学“认识人民币”后,在班上开展购物活动,让学生亲自去买东西,算一算应找回多少钱?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上述例子,将学生所学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这样的实践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是,处处都要用,更好地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结合,帮助学生学会活动,学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