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秸秆还田(通用9篇)
稻麦秸秆还田 篇1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作物秸秆特别是稻、麦秸秆焚烧问题, 找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难点和制约因素, 有的放矢地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近期, 盐城市组织相关人员, 采取直接到镇、村、农户实地调查的方式, 实地抽样调查了全市11个县 (市、区) 20个农业主导乡镇36个村的79个农户, 发放调查问卷142份, 力求通过调查摸清真实情况, 找准问题症结, 寻求对策措施。
1基本情况
盐城市是农业大市, 也是秸秆资源大市。全市现有耕地面积833.33 khm2, 其中三麦438.4 khm2、水稻364.13 khm2、玉米98.73 khm2、油菜95.27 khm2、棉花80.27 khm2。全市秸秆资源总量较大, 主要农作物年产秸秆约735万t, 其中三麦秸秆263万t、水稻秸秆298万t、玉米秸秆84万t、油菜秸秆29万t、棉花秸秆61万t。由于玉米、油菜、棉花等灰色秸秆已得到基本利用, 不列入本次调研。
近年来, 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按照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 把解决农作物秸秆出路问题摆上重要位置, 多措并举, 积极推进,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 全市各地上报汇总的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到85.3%。其中:稻麦秸秆全量机械化还田占41%, 半量还田占8.1%, 用作生活燃料占8%, 收储占13.3%, 回铺、固化气化及用于食用菌生产、工业制板、养畜等占14.9%。但从抽样调查的20个乡镇来看, 与各县 (市、区) 上报汇总数据差距较大。调查的20个镇稻麦种植面积165.33 khm2, 其中三麦种植面积86.58 khm2, 水稻种植面积78.75 khm2。秸秆全量还田面积54.24 khm2, 占32.8%;半量还田面积73.93 khm2, 占10.2%。1.6%回铺 (主要是套种地区的大麦秸秆和大蒜、桑园稻秸秆回铺) , 1%用作食用菌基料、编织材料、沼气原料等, 5.1%用作生活燃料, 12%收储, 就地焚烧的占10.6%, 离田后集中堆放在沟河边或过了禁烧期焚烧的占26.7%。样本数据表明, 20个镇的稻麦秸秆综合利用率为62.7%。据此推算, 全市稻麦秸秆综合利用率应该在60%到70%之间, 大量的秸秆还没有找到好的去处。
2主要问题
2.1 田块零散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从调查情况看, 土地流转比例已近30%, 但大部分农田还是零散种植, 不少种粮大户虽然流转到手几十亩甚至上百亩土地, 但分散的田块太多, 仍需分块耕种。广大农户普遍反映, 由于田块零散造成大型机械作业效率低下, 即使使用中小型机械勉强作业, 作业费也普遍较连片大面积作业的要高出300~450元/hm2。如果采用铧犁深翻, 仅四铧犁就有5 m长, 无法转弯作业。
2.2 机耕道、桥梁不配套影响大型机械下田作业
机耕道不配套问题较为普遍。调查的20个镇有近一半的田块因为机耕道不配套造成大型机械田间转移困难, 秸秆收储车辆也到不了田边。桥梁不配套在水网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 东台市时堰镇三时村160 hm2农田有40%路桥不配套, 茂富村200 hm2农田有50%桥梁不配套。
2.3 秸秆还田成本偏高, 综合利用效益低
据调查, 实行秸秆还田在收割环节粉碎秸秆要增加切碎作业费150元/hm2, 如收割后粉碎秸秆需增加粉碎作业费525~600元/hm2;如果后茬采用直播稻每公顷增加作业费375元 (不还田每公顷作业费675元, 还田每公顷作业费1 050元) , 后茬采用机插秧的平整土地还需作业费600元/hm2。秸秆还田至少要增加作业成本525元/hm2左右。秸秆收储同样费力、费时、费钱:机械捡拾打捆需要600元/hm2, 经纪人收走秸秆送到指定地点收入0.06~0.12/kg, 每天只有200元左右的收入;如果收储企业自己上门收, 农民需花人工把秸秆收到田边。因此, 农民、经纪人和企业收储秸秆的积极性都不高。
2.4 机械不足问题依然突出
响水县运河镇、南河镇和滨海县蔡桥镇、正红镇4个镇现有大中拖452台, 按照每台拖拉机每年作业20 hm2计算, 还缺大中拖及配套还田机496台;阜宁县耕地面积61.32 khm2, 夏季全量还田需要大型机械2735台, 缺口770台。不少地方因为大功率拖拉机不足, 转而采用小型拖拉机作业, 作业质量差, 还田效果不好。
2.5 基层干部重禁烧轻利用现象普遍
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过分强调“禁烧禁抛”, 没有把还田及综合利用摆在突出位置, 考核和奖惩也只考虑“双禁”工作是否到位, 缺乏长远思想。基层干部全力忙于秸秆禁烧工作, 对收割机下田收割时是否加装切碎装置、还田作业质量如何、秸秆离田后如何处理等问题普遍关心不够, 造成还田技术实施不到位, 进而影响还田技术大面积推广。
3措施及建议
3.1 理清工作思路
要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必须坚持“还田为主、利用为辅”的工作思路。夏季农时紧、麦秸秆可利用渠道不多, 除了还田就是焚烧或抛河;秋季稻秸秆量大, 但可利用的渠道也相对较多。因此, 夏季秸秆必须全部还田, 秋季可以还田和综合利用并举。秸秆还田必须有机械、资金、技术保障。要加强技术指导,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配足作业机械, 严格作业规范, 提高作业质量。还田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应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由点及面、由小及大。要努力拓展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 出台并严格执行秸秆收储奖补政策, 鼓励生物质发电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努力提高稻麦秸秆使用率。
3.2 明确工作重点
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疏导为主的思想, 立足长远, 建立长效机制。在具体工作中, 不仅要禁烧禁抛, 更要注重综合利用, 要层层建立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和秸秆收储体系, 明确镇、村、组干部为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责任主体, 农业农机技术人员负责机械推广、技术宣传、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各负其责, 齐抓共管, 从根本上解决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推进机制问题。
3.3 扩大联耕联种规模
调查结果显示, 凡是连片规模种植的, 基本上采取耕翻还田方法, 不仅还田效果好, 而且作业收费低于其他还田方式, 深受农民和机手的欢迎。而零散种植的, 即使每公顷作业费高出300元甚至高出900元, 机手也不愿作业, 农户为了节省成本只好采用小农机作业或先焚烧再耕种。因此, 要在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探索调田并田办法的同时, 积极推广射阳县联耕联种、整村整镇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工作经验, 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机合作组织, 逐步实现整村统一耕种, 破解现有土地经营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惜地、土地流转难的问题。同时, 要整合土地整理、农业开发、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 促进土地规模化种植。县 (市、区) 政府还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力争在3~5年内解决机耕道及桥梁建设问题。
3.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14年, 在省对苏北秸秆机械化还田补助由2013年的每公顷150元提高到375元的基础上, 县、镇政府也要出台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补贴政策, 引导农民购置秸秆粉碎机、还田机、铧犁或犁旋一体机、捡拾打捆机, 对农民还田实行叠加补助, 有条件的村集体可以购置大型机械租赁给农机合作组织或农机大户, 实行统一作业服务。同时, 县 (市、区) 政府要整合各级补助政策, 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科学的实施方案, 确保“谁还田谁受益, 谁利用谁得利”, 调动农民推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3.5 培植作业主体
射阳县推行“联耕联种”的实践证明, 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机合作组织是实行规模统一耕种的成功模式。今后要把培植作业主体作为关键措施来抓, 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培训等举措, 鼓励村、组干部或农机大户牵头领办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把零散的机械统一组织起来, 统一签订作业合同, 统一作业标准和作业收费, 确保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实施到位。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篇2
1. 玉米秸秆还田的技术要求
1.1 秸秆还田作基肥 玉米秸秆养分释放慢,一般当季玉米无法吸收利用,只能做基肥施用。
1.2 秸秆还田数量要适中 一般秸秆还田以量每亩还田干秸秆200~300公斤为宜,在数量较多时应配合耕作措施并增施适量氮肥。
1.3 秸秆施用要均匀 如果不匀,厚处很难耕翻入土,田面高低不平,易造成玉米生长不齐、出苗不匀或种子播在了大量秸秆中不能出苗等现象。
1.4 适量深施速效氮肥、调节碳氮比 一般玉米秸秆含纤维素高达30%~40%,还田后土壤中碳素物质会增加 1倍左右。因为微生物的增长是以碳素为能源、以氮素为营养,而有机物对微生物的分解适宜的碳氮比为25∶1,玉米秸秆的碳氮比高达75∶1,这样秸秆腐解时由于碳多氮少失衡,微生物就必须从土壤中吸取氮素以补不足,造成了与玉米共同争氮的现象,因而玉米秸秆还田时增施氮肥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起到加速秸秆腐解及保证玉米苗期生长旺盛的双重功效。
2. 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模式技术要点
2.1收获和处理 玉米收获后,将秸秆切碎至10cm左右,均匀覆盖于地表。
2.2 施用秸秆腐熟剂 按每亩2公斤用量将秸秆腐熟剂与适量湿度的细砂土混匀后,均匀地撒在秸秆上,通过深翻将秸秆埋入土内,利用雨水或灌溉水使土壤保持较高的湿度,达到快速腐烂的效果。
2.3 深施底肥 秸稈深翻埋入土壤时,每亩要增施5公斤尿素用以调节碳氮比,并且要做到底肥深施。
2.4 耕作整地 采用深耕深松机进行深耕作业,耕深25厘米以上。
2.5 田间管理 秸秆翻入土壤后,如果墒情不好需浇水调节土壤含水量。同时,人工定苗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3.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
采取深耕或深旋耕时可选择高留茬,即留茬高度在15~20cm,并使秸秆均匀撒在地面,以利耕作。采取少免耕田块,可选择矮留茬,并将玉米秸秆均匀撒在地面,这样既省力又利于出苗。
4. 注意事项
稻麦秸秆还田 篇3
2008年, 徐州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承担了省农机三项工程“大型双轴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研制开发”项目。项目组人员在调研、了解国内外现有稻麦秸秆还田、旋耕技术和相关机型的基础上, 结合我省稻麦种植特点、农村经济水平和配套动力保有量情况, 引进了SGTN-180D4V3型双轴灭茬旋耕起垄机一台, 在试验、研究讨论的基础上, 研究开发设计了1JHG-180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该机具设计了一种新型秸秆粉碎纹齿刀具, 优化了碎草刀的排列、回转半径、线速度及旋转方向, 研究设计了限深装置, 改进设计了旋耕刀的安装数量、转速。2009年试制样机2台, 分别在铜山县大许镇、张集镇进行了生产试验考核, 考核面积920亩, 并且当时有很多农民在参观学习, 我们直接现场给他们讲解示范, 得到了在场所有人员的认同和好评。
二、市场需求及推广前景分析
据调查我省今后仅有30%的稻麦秸秆用于造纸, 发电, 草编等, 约有70%的秸秆用于还田, 而目前稻麦秸秆主要是以焚烧为主, 所以每到稻麦收获季节, 农田中“遍地火海, 浓烟四起”。焚烧秸秆造成了资源浪费、熟化了土地、污染了环境, 还经常引发火灾。因此, 研究开发新型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械, 变废为宝, 已成为全社会关注和亟待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农民对秸秆还田技术的认识提高, 稻麦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势在必行。据农业部门介绍, 稻麦秸秆以切碎后混合在土壤耕层内为最佳, 而目前我省乃至全国推广的稻麦秸秆还田机都以整草还田为主, 虽可推广应用, 但不是市场需求的理想机型。据统计, 近年我市7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以每年1000台左右的速度递增, 而与之配套的秸秆切碎还田机尚属空白, 以至于形成了有动力而无配套机具的尴尬局面, 严重制约了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发展。研究开发与大拖配套的双轴稻麦切碎还田旋耕机是今后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我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开发秸秆还田机具及技术, 9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 到目前为止, 我省稻麦秸秆还田机主要有旱地反转灭茬和水田秸秆还田两类机具。由于受结构和性能限制, 这两类机型都无碎草功能, 主要是将秸秆埋入土壤中, 在作业中易出现作业负荷大, 秸秆覆盖率低的现象, 不适应稻麦秸秆旱地切碎还田作业。虽推广多年, 但保有量仍不多, 使用甚少。
稻麦秸秆是一种生物资源, 秸秆中含有氮, 磷, 钾, 钙, 镁, 蛋白质等矿质养分和有机质, 将稻麦秸秆直接切碎还田, 能够全面补充土壤养分, 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地力水平和农作物产量。一般1亩/年还田稻麦秸秆500公斤, 可提高地力, 对下季作物平均亩增产幅度为5%, 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我省稻麦种植面积约5650万亩, 全国稻麦种植面积约9亿亩左右, 如果有70%的面积使用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 每台机器按承担1000亩计算, 仅我省需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4万台, 全国需推广应用65万台, 市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三、经济效益分析
该项目的实施, 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效益, 促进了购机户增收, 也给种植户带来了一定的效益。
1) 企业的生产效益。1JHG-180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每台售价11000元, 按每年产500台计算, 生产成本为9000元/台, 即每年可创利100万元, 销售利润可达20%, 即生产企业效益显著。
2) 批量生产经济效益。年产量为500台, 每台销售价11000元, 年销售收入为11000×500=550 (万元) , 产品销售成本为9000×500=450 (万元) , 年毛利为年销售收入 (550万元) -年销售成本 (450万元) =100万元。年税金=每台税金×年产量, 即11000×5%×500=27.5 (万元) 。年净收入=年毛利-年税金, 即100-27.5=72.5 (万元) 。销售利润率=年净收入÷年销售收入, 即72.5÷550=13.2%。
产品盈亏平衡分析:
根据盈亏平衡点的产量Q= (B×生产能力) / (P-V) 公式计算。
式中:
B—为固定成本, 工资, 管理费, 折旧费及其他费用之和;
P—每台价格, 为11000元/台;
V—单位可变成本, 为总成本与固定成本之差;
V=9000-1730元=7270元;
Q—盈亏点产量;
Q= (1730×500) / (11000-7270) =232台。
盈亏平衡点时的销售收入:11000×232=47.4万元;
盈亏平衡点产量占生产能力的比例:232÷500=46.4%。
上述数据说明, 盈亏平衡点产量仅为232台, 占生产能力的46.4%, 因此, 该项目的盈利潜力很大。
3) 农户使用经济效益。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据农业部门试验证明, 每亩还田秸秆500公斤后, 可相当于施用土杂肥2500公斤, 碳铵11.7公斤, 过磷酸钙6.2公斤, 硫酸钾4.75公斤, 通过试验每亩平均减少开支50元。
一年后, 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0.05%~0.23%, 全磷平均提高0.03%, 速效钾增加31.2PPM, 土壤孔隙度提高1.75~7%。连续多年秸秆还田的耕地, 不仅可提高磷肥利用率和补充土壤钾素的不足, 还可提高地力0.5~1个等级。
提高工作效率, 降低作业成本。机械化直接粉碎还田可比传统的沤制还田节省了割、捆、运、铡、沤、翻、送、撒等多道工序, 工效可提高80倍, 成本可降低75%。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争抢了农时, 节省了大量的劳动用工。
增加了作物产量。机械化秸秆还田后, 改变了土壤理化特性, 增加了土壤有机质, 提高了土壤肥力,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平均亩增产幅度为5%左右。
我省主要是稻麦轮作地区, 平均一季水稻亩产650公斤, 小麦430公斤。本项目实施区水稻, 小麦产量平均提高约3%, 一季亩增产:水稻650×3%=19.5公斤, 小麦430×3%=12.9公斤, 若我省稻麦秸秆还田有70%使用1JHG-180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 则全省稻麦生产年增效将非常可观。
4) 购机户效益。该机的作业效率以6亩/小时, 每天工作9小时计算, 一天可作业54亩, 一般每年可作业10~15天, 每亩收费45元, 即一台机器最低毛收入为24300元/年。扣除油料、折旧、修理及人工费20元/亩, 每年需成本费10800元, 即每年可创收13500元, 购机户不但当年可收回成本, 而且还有可观的经济收入。
四、社会生态效益分析
大型双轴稻麦秸秆切碎还田机研制开发项目对提高我市稻麦秸秆还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召开现场会和项目试验示范, 使农民对1JHG-180型稻麦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及使用技术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应用该机具具有以下两点社会生态效益:一是秸秆粉碎还田旋耕后, 可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地力, 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提高下茬作物的产量;二是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还田, 可避免秸秆废弃, 腐烂, 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减少火灾, 交通事故的发生, 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稻麦秸秆还田 篇4
1 碎秸秆覆盖还田
1.1 技术流程
1.2 注意事项
一是秸秆粉碎采用秸秆还田机或领联合收割机安装的秸秆切碎抛撒器来完成作业。由于秸秆粉碎后地面有秸秆覆盖,普通播种机容易堵塞,因此必须采用专门的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二是合理确定割茬高度,割茬一般在5 cm左右为好。但在免耕播种情况下,只要播种机能通过,割茬在10~20 cm也可。三是注重秸秆粉碎质量,粉碎长度以10 cm为宜。秸秆铺撒均匀,如发现成堆或成条的秸秆,可用人工撒开,必要时用圆盘耙作业。
2 整秸秆覆盖还田
2.1 技术流程
2.2 注意事项
一是整玉米秸秆必须顺垄铺放整齐,留出足够宽的行间,便于播种。二是需要玉米免耕播种机对行作业。三是适于单季玉米种植区。
3 根茬覆盖还田
3.1 技术流程
3.2 注意事项
一是合理确定根茬高度,玉米根茬高度以30~40 cm为宜,能够控制大部分水土流失。二是需要玉米免耕播种机对行作业,开沟器走在玉米根茬行间。三是适于秸秆用做饲料、燃料或原料的地区。。
4 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
1) 掌握最佳作业时机。趁青及时收获,以提高粉碎质量,保证秸秆残体短、碎、散布均匀,并减少秸秆内的糖分损失,有助于秸秆腐解和增加土壤养分。
2) 注意提高粉碎质量。秸秆粉碎长度应小于10 cm,且要撒匀。还田地块用旋耕机作业一遍,使秸秆和土壤充分混合拌匀。此外,还要用铧式犁将秸秆连同化肥、农家肥翻入10 cm以下的土壤内,以利于播种。
3) 加施少量氮磷肥。玉米秸秆腐解过程需要碳、氮、磷的比例为100.0∶4.0∶1.0左右,而玉米秸秆中这三种元素的比例是100.0∶2.0∶0.3左右。底肥不足会出现秸秆腐解时与作物争水争肥的问题,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在翻耕前,一般每公顷施碳铵450~750㎏,可加快秸秆腐烂分解,提供作物生长初期所需养分。
4) 及时耕耙减少损失。耕深一般要求在27 cm以上,秸秆残体要覆盖严密,耕后及时耙实,以利保墒。要深耕翻压,耕深为20~25 cm,使秸秆残体掩埋保留在整个耕层中,促使秸秆腐解,充分发挥肥效。
5) 注意浇足塌墒水。秸秆还田地块的土壤容易架空,这对秸秆腐解、种子发芽生长极为不利,因此,耕翻后必须浇足塌墒水,否则会影响秋播作物正常生长。为使秋播作物适期播种,需在播后及时浇水。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用作底肥,是一项省工、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有效措施。
稻麦秸秆还田 篇5
1试验地点与规模
2014年建立2个试验点:庄行镇庄邬农机合作社和柘林镇金海村。2015年建立2个试验点:四团镇四团村和南桥镇沈陆村。其中:麦秸秆全量还田与水稻机械穴播集成试验面积110 hm2,稻秸秆全量还田与小麦机械条播集成试验面积150 hm2。
2技术路线
机械收获(麦或水稻)→秸秆切碎抛撒→圆盘犁作业→旋耕机作业→灌水泡田→水田驱动耙作业→机械播种(麦或水稻)。
3试验方法
3.1麦子不同形式播种试验
3.1.1上茬作物秸秆还田的麦子机条播试验
上茬为稻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机械条播面积2 hm2,麦子品种为扬麦11号。其中:2014年,庄邬农机合作社实施0.53 hm2,柘林镇金海村实施0.53 hm2;2015年,南桥镇沈陆村实施0.47 hm2,四团镇四团村实施0.47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0.03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到414.1 kg。
3.1.2上茬秸秆未还田的麦子机条播试验
上茬作物未还田,共实施小麦机械条播面积1.33 hm2,麦子品种为扬麦11号。其中:2014年,庄邬农机合作社实施0.33 hm2,柘林镇金海村实施0.33 hm2;2015年,南桥镇沈陆村实施0.33 hm2,四团镇四团村实施0.33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工为0.032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406.9 kg。
3.1.3麦子人工撒播试验
上茬为稻秸秆全量还田,实施麦子人工撒播面积0.67 hm2,麦子品种为扬麦11号。其中:2014年,庄邬农机合作社实施0.13 hm2,柘林镇金海村实施0.13 hm2;2015年,南桥镇沈陆村实施0.2 hm2,四团镇四团村实施0.2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工为0.16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387.4 kg。
从以上试验可得出对比结论:稻秸秆全量还田后机条播麦子与秸秆未还田相比,平均每0.067 hm2增产7.2 kg,不低于实施区前3年的平均单产390.8 kg。与人工撒播相比,每0.067 hm2增产26.7 kg。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相比提高功效5.2倍。
3.2水稻不同形式播种试验
3.2.1上茬秸秆还田后水稻机穴播试验
上茬为麦秸秆全量还田,共实施水稻机械穴播面积2 hm2。其中:2014年,水稻品种为秀水123,庄邬农机合作社实施0.53 hm2,柘林镇金海村实施0.53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0.026工,平均单产591.3 kg/0.067 hm2。2015年,水稻品种为秀水123,南桥镇沈陆村实施面积0.47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0.025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590.4 kg;水稻品种为秋优金丰,四团镇四团村实施面积0.47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0.025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710.5 kg
3.2.2上茬作物秸秆未还田的水稻机穴播试验
上茬作物未还田,共实施水稻机械穴播面积1.33 hm2。其中:2014年,水稻品种为秀水123,庄邬农机合作社实施0.33 hm2,柘林镇金海村实施0.33 hm2,试验区每0.067 hm2用工为0.024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到588.6 kg。2015年,水稻品种为秀水123,南桥镇沈陆村实施面积0.33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工为0.025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587.3kg;水稻品种为秋优金丰,四团镇四团村实施0.33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工0.026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708.9 kg。
3.2.3水稻人工撒播试验
上茬为麦秸秆全量还田,共实施水稻人工撒播面积0.67 hm2。其中:2014年,水稻品种为秀水123,庄邬农机合作社实施0.13 hm2,柘林镇金海村实施0.13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工为0.15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564.8 kg。2015年,水稻品种为秀水123,南桥镇沈陆村实施0.2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工为0.15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567.4 kg。水稻品种为秋优金丰,四团镇四团村实施0.2 hm2,试验区平均每0.067 hm2,用工0.14工,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686.3 kg。
4取得效益
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直播技术,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还疏松土壤,增强通气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解决了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净化空气质量。同时,具有省工节本、增产增收、提高工效的优点。
两年来,从试验情况来看,麦子品种为扬麦11号,稻秸秆全量还田后机条播麦子与秸秆未还田相比,平均每0.067 hm2增产7.2 kg,不低于实施区前3年的平均单产390.8 kg/0.067 hm2。与人工撒播相比,每0.067 hm2增产26.7 kg。机械作业与人工作业相比提高功效5.2倍。
水稻品种为秀水123,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穴播水稻与秸秆未还田相比,试验区平均增产2.8 kg/0.067 hm2,与人工撒播相比,平均增产25 kg/0.067 hm2。不低于实施区前3年的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583.9 kg。机穴播作业与人工作业相比提高功效5.5倍。
水稻品种为秋优金丰,麦秸秆全量还田后机穴播水稻与秸秆未还田相比,增产1.6 kg/0.067 hm2,与人工撒播相比,增加24.2 kg/0.067 hm2。不低于实施区前3年的平均每0.067 hm2产量达685.7 kg/0.067 hm2。机穴播作业与人工作业相比提高功效5.4倍。
5存在不足
5.1还田意识不强
农民对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认识不足。视秸秆为负担、麻烦,有个别地区会出现秸秆焚烧现象。
5.2加强技术指导
农机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特别是农忙作业期间,要全力以赴做好跟踪服务,及时为机手做好维修、调试等协调工作,为提高秸秆还田后机直播水平提供技术保障。
5.3以点带面示范推广
通过试点,树立典型,争取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做到区有示范片,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地块,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促使秸秆还田后机播技术在全区推广。
5.4机播意识薄弱
机直播稻麦,因其前期群体小,对杂草的控制力较弱,田间管理难,部分农户难以接受。
5.5机具质量问题
有些机具落种口易堵,出现落谷不均匀等现象,希望厂家加强技术改进,确保机具质量。
5.6加大补贴力度
为鼓励农民购机和开展机播作业,需政策大力扶持和加大购机和作业补贴力度,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摘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稻麦机直播因其省工、高产等优势,受广大农户欢迎。文章简述了上海市奉贤区在农作物秸秆还田基础上实施了稻麦机械直播技术的推广试验,目的是不断推进稻麦生产机械化的进程,从而为各地不断提升稻麦生产机械化水平提供经验和借鉴。
稻麦秸秆还田 篇6
目前的秸秆还田机具多数是由旋耕机演变而来, 变化的内容无非是: (1) 在刀子的形状、结构、大小及排列上做文章; (2) 机具的结构及传动方式的改变。主要弊端是产品功能单一, 功耗高, 同时需在田里作业两遍, 效率低, 不利于土地保护, 影响农作物生长。所以研制新型多功能或复式秸秆还田机, 满足市场和农业生产的需要, 就成为农机工作者的迫切任务。现介绍三种新型多功能秸秆还田机, 其在秸秆还田机大家族中, 应该说可以占有一席之地。
1 三种新型多功能秸秆还田机的适用范围
(1) SGTN-180ZF型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适于旱田稻秸秆高、低留茬还田, 稻秸秆切碎还田, 旋耕作业以及麦秸秆水田埋茬 (草) 耕整作业的专用机械。
(2) SGTN-200BS型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适于旱田稻麦秸秆高、低留茬灭茬还田, 稻麦秸秆切碎 (或粉碎) 还田, 旋耕作业以及麦秸秆水田埋茬 (草) 耕整还田的专用机械。
(3) 1ZSMS-200型双轴水田埋茬 (草) 耕整机。适于对水稻栽插前田块内高、低秸秆留茬及秸秆全量进行直接还田整地的专用机械。既适用于经稻麦全喂入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收割的田块, 也可用于旱地旋耕和免耕盖籽作业, 是水旱两用型埋茬耕作整地机械。
2 作业特点
(1) SGTN-180ZF型、SGTN-200BS型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为水旱两用机, 机手自行适当调整后, 也可以作旋耕机用, 具有多功能作业的特点。
(2) 1ZSMS-200型双轴水田埋茬 (草) 耕整机为水田机, 主要用于水田作业。水田作业时, 一遍耕作即可完成耕翻、碎土、埋茬 (秸秆) 、起浆、平地等工序;合适时该机也可用于旱田作业, 一遍作业就能达到耕翻、碎土、复埋秸秆的目的。
(3) 上述三种机型工作效率高, 结构紧凑。
3 结构特点
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在设计技术上突破了原有秸秆还田机单一作业性能特点, 而且在结构上也有其自身创新的特点。
3.1 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
(1) 设计思路。将单独的旱田灭茬机、水田埋茬 (草) 机两种机型合二为一, 形成单机型、多功能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
(2) 结构特点。两款机型最典型的特点为中间传动箱体内部结构设置中间拨叉机构, 一是改变转速方向的正反转换档机构;二是改变转速大小的高低速换档机构。通过产品结构的巧妙设计, 实现产品的一机多用、水旱秸秆还田。在拖板下侧焊有再次埋茬碎土的装置并配有压泥板使地表平整。结构采用高箱框架式结构, 龙门旋架加斜梁与整个框架大梁浑然一体, 易保证整机受力平衡、刚性及强度;刀轴采用对称的法兰结构, 维修互换方便;动力由减速箱传动两侧刀轴;旋耕灭茬刀采用对称分布, 螺旋排列;减速箱体前方装有犁铧式防漏耕装置。
(1) SGTN-180ZF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机具采用的是中间齿轮传动, 通过手工操作档位, 传递到齿轮箱体内拨叉, 实现最终转速的正转和反转, 即正转实现秸秆水田埋茬、耕整、平地, 反转实现旱地灭茬作业。反转时, 拆卸原有的拖板部件, 更换疏泥 (草) 栅栏结构。
(2) SGTN-200BS新型稻麦秸秆还田机。机具采用的是中间齿轮传动, 通过手工操作档位, 传递到齿轮箱体内拨叉, 实现最终转速的高、低速正转, 即高速实现旱地覆埋秸秆还田及旋耕作业、低速实现水田埋茬 (草) 耕整作业。
(3) 换档机构结构。由输入伞齿轮轴, 正、反转伞齿轮, 换档滑套, 高、低速固定齿轮, 高、低速滑动齿轮, 一轴, 二轴和箱体等组成。
正、反转伞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一轴上, 换档滑套通过花键套装在一轴上, 高、低速固定齿轮固定安装在一轴上, 高、低速滑动齿轮通过花键套装在二轴上, 输入伞齿轮轴同时带动正、反转伞齿轮, 通过改变换档滑套的位置实现正、反转换档, 通过改变高速滑动齿轮或低速滑动齿轮的位置实现高、低速换档, 在旋耕灭茬过程中, 当灭茬刀轴上缠绕杂草时, 使灭茬刀轴反转, 能方便地解除缠绕在其上的杂草, 提高旋耕灭茬效果和效率, 对于不同类型的植物秸秆可选用不同旋耕转速来实现灭茬方案。
3.2 双轴水田埋茬 (草) 耕整机
(1) 设计思路。将单轴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耕作两遍 (第一遍为耕作翻土, 第二遍为埋茬、起浆) 的原理应用到一台机器上, 该机型采用旋耕刀轴 (俗称前刀轴) 进行耕作翻土, 埋茬刀轴 (俗称后刀轴) 进行埋茬、起浆, 一遍作业相当于单轴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两遍作业的效果。
(2) 结构特点。采用两侧齿轮传动, 中间齿轮箱将动力通过两个万向节, 分别传递到两侧齿轮箱, 实现最终转速的双轴同时正转。即前轴用于旋耕、碎土;后轴用于水田埋茬 (草) 、起浆或旱田覆埋秸秆还田作业。
(1) 两根刀轴即前刀轴 (旋耕刀轴) 、后刀轴 (埋茬刀轴) 。旋耕刀轴旋转时向后抛出的泥土、水分、秸秆等物质不能直接落到埋茬刀轴的埋茬刀上, 因为旋耕刀轴的抛出物质如果没有落到地面, 而抛向埋茬刀轴, 则埋茬刀轴进行再次伴和的效果无法体现, 也就无法完成最终伴和过程, 所以该新型结构在两根刀轴中间设置了一块隔板, 隔板离旋耕刀轴的距离应能保证旋耕刀轴抛出的物质正好撞击在隔板上, 并落到地面上, 然后等待埋茬刀轴将已落地的物质再次挖起并抛向后面的挡土板上, 进行二次击碎, 泥、水、秸秆只有通过此二次耕翻、伴和, 才能发挥碎土、起浆、复埋秸秆的作用。
旋耕刀轴位于机具前端且安装或焊接有刀座, 每个刀座上安装有一把旋耕刀或标准旋耕刀或单向埋茬刀;埋茬刀轴位于机具中后部位置, 且安装或焊接有刀座, 每个刀座上安装有一把双向埋茬刀或两把单向埋茬刀或者只安装一把单向埋茬刀, 每个刀座上埋茬刀 (除一把单向埋茬刀) 的两个侧翼其侧弯方向相反, 正弯方向相同。
(2) 埋茬侧边箱体、旋耕侧边箱体分别位于埋茬刀轴、旋耕刀轴的两侧 (即机具左、右两侧) , 其最终传动方式为侧边箱体侧边传动。
(3) 平地板底部焊有压草刀, 压草刀的作用是机具在进行最后一道平地工序即利用平地板进行平整地表的同时, 将残留的少量秸秆压入泥土中。
(4) 前后刀轴呈现低、高转速。前刀轴 (旋耕刀轴) 由于在未耕地上进行作业, 负荷较大, 刀轴的转速设计较低, 埋茬刀轴在已耕地上进行作业, 负荷较小, 转速设计较高, 高、低速转速通过双轴结构予以实现, 同时也确保了机具埋茬、起浆功能的实现, 这也是单轴水田秸秆还田耕整机结构上无法实现的。
(5) 由于旋耕刀轴切削未耕地, 所以不设打浆杆, 埋茬刀轴切削已耕地, 所以安装了三根打浆杆以增加起浆效果。
4 技术参数 (见表1、2、3)
注:幅宽允许增减5~10 cm, 幅宽以实际耕作幅宽为准
注:幅宽允许增减5~10 cm, 幅宽以实际耕作幅宽为准
注:幅宽允许增减5~10 cm, 幅宽以实际耕作幅宽为准
5 技术实现
(1) 总体概括。产品的实现, 必须由产品结构的实现来完成, 而结构的实现, 必须建立在设计的基础上, 而所设计的结构在制造技术上必须能实现, 在功效性能上具有领先性, 零配件市场能采购到, 安装、拆卸、维护和修理能简便、易行、合理。目前上述三种机型, 基本能完成技术实现上的要求。
(2) 在制造上的技术实现。三种机型的的传动箱体是各企业自行设计并具有自主主权的结构部件, 通过委外加工得以实现。三种机型与旋耕机属同宗产品并在其基础上改进而成, 所以在工艺、工装上具有相对通用的优越性、继承性, 故三种机型对同系列其他产品零部件的引用程度较高。
稻麦秸秆还田 篇7
邳州地处 苏鲁两省 交界处 , 耕地面积116 khm2,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常年种植小麦面积51.5 khm2、水稻面积38.42 khm2、玉米面积22 khm2。全市秸秆资源丰富,年产稻麦秸秆总量约70万t。
近年来,全市各级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按照省、市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把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4年全市共完成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61.91 khm2,还田率达到69%,其中麦秸秆还田面积50.97khm2,稻秸秆还田面积10.95 khm2。总还田面积比2013年超出23.71 khm2,还田率提高了26个百分点。
2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作业要求
2.1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作业要求
2.1.1 主推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启用切碎抛撒装置收获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秸秆→施基肥(增施氮肥)→旋耕埋茬、整地→放水泡田、沉实→机插秧。
2.1.2 作业要求
(1)机械收割小麦、切碎匀抛麦秸秆。联合收割机启用切碎抛撒装置收割,留茬高度≤15 cm,秸秆切碎长度≤10 cm,均匀抛撒于田中。秸秆切碎长度和抛撒均匀度直接影响后续作业质量,因此要求联合收割机必须安装并启用切碎抛撒装置,切碎刀片要齐全锋利。
(2)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秸秆。针对近年来各地小麦产量高、草量大的情况,为提高还田质量,要求各地采用JH型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粉碎秸秆后留茬高度≤5 cm,秸秆粉碎长度≤5 cm,均匀铺撒田中。应避免不启用切碎抛撒装置而采用人工匀草的方式,因为麦草铺在麦茬上,在粉碎作业时会出现拥草现象,严重影响了粉碎效果,导致还田质量下降。
(3)撒施基肥(增施氮肥)。按照基:蘖:穗肥比为4:2:4施肥,在总施肥量与不还田土壤肥料用量保持基本一致的基础上,以每100kg秸秆增施纯氮1kg。基肥以选择铵态氮或尿素为好,并提倡有机肥、无机肥结合,均匀撒施。
(4)旋耕埋茬、整地。选用大中拖配套反转灭茬机或旋耕机旱旋整地,作业深度≥12 cm,地块田面平整,落差不大于3 cm,草量过多的田块可作业两遍。
(5)放水泡田。旱整田块放水泡田,适当平整田面后即可栽插,节省了沉田时间,使栽插日期提前1~2天。
(6)机插秧。使用手扶式或自走式插秧机栽插水稻,栽插期不应迟于当地手插稻栽插期。要薄水浅插,保证大田基本苗。机插时水层3 cm,栽插深度0.5~1 cm。机插后寸水活棵,4~5天后,及时脱水露田,排气促发根,要前水不见后水,干干湿湿,浅水勤灌。
2.2 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作业要求
2.2.1主推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启用切碎抛撒装置收获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秸秆→施基肥→旋耕埋茬、整地→机械化播种小麦→机械开墒→窨水。
2.2.2 作业要求
(1)机械收割水稻、切碎匀抛稻秸秆。( 要求与麦秸秆收割、切碎相同。)
(2)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秸秆。(要求与麦秸秆粉碎还田相同。)
( 3 ) 撒施基肥 。每亩用 普通复合 肥45~50 kg,均匀撒施于地面。为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和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每亩大田增施微生物调理剂肥200 ml。
(4)旋耕埋茬、整地。选用大中拖配套反转灭茬机或旋耕机旱旋整地,作业深度≥12 cm,地块田面平整,草量过多的田块可作业两遍。
(5)机械化播种小麦。采用2BFG型复式作业机械,一次完成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作业工序。为解决拥草现象,应采用改型地表带状播种器播种,依靠旋耕刀甩起的土覆盖麦种。
(6)机械开墒。开沟机按农艺要求开墒,畦宽以小于2.5 m为宜。
(7)窨水。根据墒情及时窨满墒水,达到种土密合后及时排除多余的水,防止闷种现象发生。
3主要措施
3.1 提早准备,扎实推进
2014年该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开展早,行动快。在年初,全市就展开了对秸秆还田机械的调查摸底工作,为后期编制秸秆机械化还田实施方案、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依据。在秸秆还田专题会议召开前,认真编制秸秆机械化还田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出台秸秆还田作业补助第三方核查办法、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秸秆还田作业质量规范等一系列文件;会后,举办各类秸秆还田现场会、技术培训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在全市形成秸秆还田良好的工作氛围。
3.2 领导重视,行政推动
为进一步 加强对秸 秆机械化 还田工作 的组织领导 , 市政府成 立了由分 管领导任 组长 , 环保、财 政、农委 、农机、 水利、农资 、安监、 公安、发 改委、农 工办、监 察等部门负 责人为成 员的市秸 秆机械化 还田工作领 导小组 , 出台了《 关于加快 推进2 0 1 4年秸秆机 械化还田 工作的意 见》 ( 邳政发〔2014〕33号),召开了由各镇镇长、农技中心主任、财政所所长参加的秸秆还田专题会议,明确了各镇秸秆机械化还田任务,签订了责任状,要求各镇及早编制镇级实施方案,确保还田机械配备到位、还田面积落实到位。
3.3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补贴效能
2014年在秸秆机械化还田每亩省补25元的基础上,市财政每亩配套补贴5元,共计投入175万元;在秸秆还田的关键期,又对新购置66.15 k W以上拖拉机和秸秆还田机给予每台套1.2万元补贴,共计投入400万元;秸秆还田实施后,各镇秸秆还田积极性高涨,原下达面积已不能满足还田需求,为此市政府紧急追加秸秆还田面积10 khm2,每亩补贴20元,共计投入300万元。2014年市财政总计投入秸秆机械化还田扶持资金875万元。目前,省市县三级补贴累计达2 310万元,加上部分乡镇对机具和还田面积的补贴,全市用于秸秆还田的补贴资金突破3 000万元。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机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购置秸秆还田机具和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的积极性。全市共推广大中拖528台,新增各类秸秆还田机610台。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为全面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奠定了基础。
3.4 加强宣传发动,强化技术培训
一是借助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流动宣传车,加大宣传力度,做到禁烧和还田一起宣传、市镇两级同时宣传、实施过程全程宣传,在全市营造了秸秆还田的浓厚氛围;二是印发《秸秆还田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秸秆还田操作实施办法》等宣传彩页及技术读本约3万份,张贴悬挂标语横幅2万余幅,提高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机手的政策知晓率;三是举办培训班15期,召开现场会及技术咨询会26次,重点对市镇村工作人员、秸秆还田实施者以及第三方核查机构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参训人员达2 800人次。
3.5 创新实施主体,推进合作共赢
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集中、技术全面,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2014年全市共有4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参与秸秆还田作业,合作社秸秆还田作业面积占总还田面积的61%,其中议堂、土山、赵墩三镇项目区6.67 khm2秸秆还田面积全部由6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完成。同时,该市还利用小麦收割的时间差,结合机具分布情况,积极引导机手跨区作业,拓展服务范围,扩大服务面积,实现规模化服务,提高综合效益,有效促进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良性发展。
3.6 严格督查考核,强化责任落实
2014年,市政府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纳入到各镇考核中来,与各镇签订责任状,严格考核奖惩。同时,出台了《邳州市2014年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第三方核查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首次实行第三方核查。招标3个会计师事务所,分9个组按还田面积30%的比例对全市秸秆还田面积、质量进行核查。市农机局也成立9个督察组,对全市秸秆还田和第三方核查人员进行督察。秸秆还田作业只有经第三方核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发放补贴;核查未通过的,扣减相应面积补贴。同时,坚持“谁作业、补贴谁”的原则,将补贴资金按规定程序直接打卡发放,省、市、县三级补贴资金按同一方式发放。各部门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形成了部门联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为秸秆还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的制约因素
4.1 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种植模式是先将种子种在土中,秸秆等有机质肥料需要腐熟后再撒入田地作肥料。农户对于将新鲜秸秆直接还田且还田量又很大的种植模式心存顾虑,认为秸秆掺杂在种子与土之间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固不愿接受秸秆还田技术。
4.2 土地经营规模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的千家万户分散种植农作物的现状,存在田块小、收种管作业环节不统一等弊端,制约了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而原有的小型机械又满足不了秸秆直接还田的质量要求,严重影响了还田效果。
4.3 农机农艺配套技术跟不上
秸秆机械化还田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农机、农艺技术要求较高。现有的农机农艺配套技术不成熟,两者融合度不高。
4.4 基层技术服务不到位
技术人员数量不足,年龄偏大,业务知识老化,工作主动性不强。
5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几点思考
5.1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补贴覆盖面
由于还田作业单价偏低,作业机手收入不高,影响了机手实施秸秆还田作业的积极性,也加大了镇村行政推动的难度。同时,省里下达的还田补助面积不足,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此,建议提高补贴标准,增加补贴面积,实现秸秆还田作业补贴全覆盖。
5.2 坚持从严问责,加大行政推动力度
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完全变成农业生产习惯尚需一定时间。因此,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关键。要建立党政同责制度,问责不能单问政府序列,党委也要一同问责。
5.3 科学规范,因地制宜,确定配套成熟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
农机农艺部门要密切配合,针对土壤类型、农作物长势和下茬种植物的生长需要,制定秸秆还田技术路线、作业标准及还田后的大田管理方法,要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和教训,进一步完善符合各地实际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
5.4 加大扶持力度,推进农机合作社“三化”进程
稻麦秸秆还田 篇8
近年来, 如皋市按照循环再生的要求, 加大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要方式的秸秆转化力度, 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重要抓手, 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逐年提高, 该市于2009、2010年分别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和农业部列为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及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和农业部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县;通过项目实施, 大力推广以秸秆机械化、秸秆腐熟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技术, 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
1 项目实施技术路线
1.1 三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留高茬或配套秸秆切碎装置切碎秸秆) —泡田—施肥—秸秆还田机起浆埋茬—平整、沉实—插秧。
1.2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秸秆机械还田—条播机机播三麦。
2 项目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果
2.1 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2009—2010年, 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405台套, 保有量达到850台套, 新增小型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械3517台套, 秸秆切碎机458台。2009年完成秸秆还田面积5.74万hm2, 占全市三麦、水稻面积的61.1%, 秸秆机械化还田消耗39.45万t, 占全年总秸秆量的56.35%;其他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消耗21.85万t, 占全年稻麦总秸秆量的31.21%, 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87.56%;2010年全年综合利用秸秆69.95万t, 其中:秸秆机械化还田43.95万t, 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5.96万hm2, 占全市稻麦面积的62.25%, 其他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消耗25.63万t, 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41%。2009、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超过省下达目标 (85%) 。2009、2010年项目分别通过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和南通市农业委员会专家验收。2009、2010年均被江苏省农机局表彰为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先进集体。该项目于2011年5月荣获江苏省第六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三等奖。核心技术于2010年1月10日通过南通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专家组认为整体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并于2011年2月被如皋市政府奖励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搞好技术推广的同时, 项目组还研究了麦稻两熟种植制度下秸秆还田对土壤供肥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确定了秸秆还田作业方式及相应作物肥水运筹技术;筛选研究不同秸秆腐熟剂的腐熟效果及其相应土壤理化性状变化规律;初步制定了稻麦两熟机械化秸秆还田生产技术规程。
2.2 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除机械化还田外, 其他形式秸秆还田量在35%以上。全市共申报并获得300处农村户用秸秆沼气项目、5处秸秆预处理站项目、1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项目、1处秸秆固化成型项目。
2.3 促进农业节本增收和增产增收
2009—2010年全市推广秸秆还田11.67万hm2。小麦秸秆还田栽插水稻典型调查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处理的比未还田的增产535.5 kg/hm2, 平均增产率为6.07%, 节本增收1 231.65元/hm2。秋熟生产水稻累计增加效益7 089.4万元;水稻秸秆还田种植小麦增产300.0 kg/hm2, 平均增加效益579元/hm2, 累计增产小麦8 468 t, 夏熟小麦生产累计增加效益1 634.32万元。2年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累计增产粮食39 288 t, 增加效益8 723.7万元。秸秆综合利用分为能源化、肥料化 (堆肥、覆盖) 、工业化 (发电) 、饲料化和其他综合利用。秸秆单价按100元/t计算, 综合利用累计增加效益4 748万元。项目实施2年来, 累计增加净效益1.44亿元。
2.4 遏制秸秆禁烧, 保护了生态环境
一是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如水稻秸秆氮、磷、钾的含量分别达0.826%、0.119%、1.708%。因此, 利用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能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009—2010年全市还田面积达11万hm2, 以平均还草6 t/hm2计算, 累计还田秸秆66万t。以秸秆腐殖质化系数0.42、有机碳为0.48计算, 可生成有机质13.03万t。二是秸秆还田可提高稻麦的品质, 增强农产品参与市场的竞争力, 满足人们健康生活消费的要求。三是通过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 大大减少了因秸秆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 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2]。
3 主要做法
3.1 加强组织领导
(1) 建立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2009年2月成立了由副市长和人大副主任任正副组长, 市财政局、发改委、工商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项目示范县实施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领导组会议, 组织2次考察活动, 主要考察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现场及试验示范田。
(2) 建立技术指导组。2009年2月如皋市农业委员会成立了相关业务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先后召开了5次专家组会议, 就如皋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制定、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参数确定、田间试验与示范田进行考察讨论。
3.2 强化宣传培训
市农业委员会成立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专家组, 主要由农业机械、作物栽培、土壤肥料相关技术人员组织, 具体负责技术咨询、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及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实施以来, 着力推广应用与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相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和大中型秸秆粉碎还田机, 并出台了补贴激励政策, 从源头上解决了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秸秆粉碎的技术难题。为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任务, 结合召开现场演示会、送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 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项目实施2年以来, 全市共举办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培训班28期, 培训农民和机手25 500人次。
3.3 细化实施方案
(1) 根据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如皋市实际情况, 制定如皋市项目实施方案。
(2) 各乡镇建立试验、示范和对比田, 实行“三田”配套[3]。全市项目区示范田面积达8 266.67 hm2。大力加强秸秆还田示范方建设, 市农技推广中心与丁堰镇合作, 将丁堰镇皋南村作为全市秸秆全量还田的示范方、指挥方, 各镇农技站将秸秆还田示范方建设与水稻高产攻关栽培示范方建设相结合, 全市共建立镇级秸秆还田技术百亩丰产方22块, 累计面积达到1 866.67 hm2。
(3) 制定技术路线。农业部门与农机局联合对稻麦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协作攻关, 确定了符合如皋市发展特点的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路线, 创造性地将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抛秧技术进行技术组装, 制定了可操作的机械化麦秸秆快腐还田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以机械化秸秆全量旋耕还田机插秧模式为主, 全量麦草旋耕抛秧还田、腐熟剂处理堆肥间接还田、墒沟埋草还田抛秧模式、覆盖还田为辅的4种还田模式。
(4) 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大力支持下, 成立机械化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高产高效技术攻关协作小组, 在搬经镇湖刘村建立了秸秆还田高产试验田, 先后开展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试验、氮肥运筹试验以及还田机械比较试验, 同时开展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影响的研究, 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提供了技术保障。
(5) 创新项目实施模式。以稻麦高产创建、稻麦科技入户工程、粮食科技丰产工程项目实施为抓手, 推进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项目。将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麦稻精确栽培技术进行技术组装, 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补贴、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稻麦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相互嫁接, 将配方肥、有机肥、秸秆腐熟剂、叶面肥以物化补贴的形式低价或免费供应农户, 充分发挥土肥技术的到位率。在白蒲等镇675.33 hm2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和东陈镇133.33 hm2水稻丰产工程指挥方实施秸秆还田全覆盖, 技术到位率达100%[4]。
3.4 坚持督查考核
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作为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 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市与镇、镇与村、村与机手层层签订责任状, 分解落实目标。组织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手与农户签订作业合同, 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任务量化、细化到机手和农户, 并开展定期检查监督项目实施情况,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5 坚持政策配套
项目实施以来, 市委办、市政办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2010年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等系列配套政策意见。市财政划拨300万元作为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专项经费, 继续给予新增36.75~47.78 k W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 补贴9 000元/台套;新增与全喂入式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补贴200元/台。部分地区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配套补贴政策。这些配套政策意见的出台, 大大激发了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的热情, 促进了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
3.6 强化示范引导
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现场推进会, 引导和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切实抓好示范方、丰产方建设。要求全市镇级以上公路、通达工程两侧必须全量还田, 各镇要新建约13.33hm2以上秸秆机械还田连片丰产方3~5个。据统计, 2010年夏季建设秸秆机械还田示范方86个, 达1 413.33 hm2。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一是秸秆附加值低, 利用成本大, 加之农村劳力紧张, 农忙时又要抢收抢种, 秸秆丢弃路边的现象在个别村时有发生, 有效利用秸秆的新途径有待开发、引进与推广。二是少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 给监管增加了压力, 监管成本较高。三是按照省人大关于秸秆综合利用决定的实施中对随意丢弃秸秆和露天焚烧秸秆的处罚难以落实, 震慑力小。四是小型秸秆还田机的还田效果不及大中型秸秆还田机, 且作业效率低, 主要原因是手扶拖拉机动力不够, 该市大中型秸秆还田机的比例仍需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负荷大, 作业成本高, 比较效益低, 需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补贴力度。
4.2 对策
一是继续做好宣传引导, 让农户明白焚烧秸秆的危害, 提高秸秆还田的自觉性。二是继续加大行政推动的力度, 促进秸秆还田、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管理。三是加强与小拖配套的秸秆还田机的研制与开发, 降低农民购机成本和提高秸秆还田效果。
摘要:介绍了如皋市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的实施概况, 以为秸秆机械化还田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江苏如皋
参考文献
[1]陶雷, 蔡国芳, 赵海瑞, 等.江苏多举措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J].农机质量与监督, 2007 (4) :11-12.
[2]范延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生态农业的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1 (5) :9-10.
[3]杨卫华.崇明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4) :8-9.
稻麦秸秆还田 篇9
了……”6月15日, 江苏省建湖县一块成熟的麦田里, 联合收割机徐徐驶过, 从后部“吐”出一个个形状规则的秸秆“包裹”, 观众立即围上前去, 仔细查看秸秆打捆的密实度、麦子的损失率、留茬高度等, 随后由衷赞叹, “这机器, 作业效果真不错!”江苏华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4LZK-2.0秸秆打捆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的首次亮相, 赢得了满堂彩。
由江苏华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4LZK-2.0秸秆打捆式稻麦联合收割机, 是一种集谷物收获、清选、脱粒和秸秆打捆功能于一身的履带自走式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小麦总损失率≤1.2%, 水稻总损失率则控制在3%以内, 售价为每台18万元。
江苏华田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于2009年5月注册成立, 总投资2.38亿元, 主要从事农业机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打产品为秸秆打捆式稻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等。据公司总经理赵爱东透露, 今年该产品计划生产180台, 明年有望增至500台, 而已经签订的订单已经突破了1000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