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优势

2024-08-21

语言优势(共8篇)

语言优势 篇1

作为省内唯一的朝鲜文党报, 《黑龙江新闻》的外宣工作在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黑龙江省外宣办的直接领导下,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中韩经贸科技战略合作不断升级为契机,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遵循服务经济、促进开放、努力构建大外宣格局的宗旨,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外宣工作, 积极对外宣传黑龙江省的发展战略、投资环境、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等, 全面对外展示黑龙江的整体形象, 开创了外宣工作的新局面。

(一) 目标明确, 领导得力, 外宣工作又上新台阶。

黑龙江新闻社外宣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牢牢把握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的宣传基调, 努力为黑龙江省外宣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我社, “内宣为主, 外宣为辅”的观念开始转变, 内宣与外宣同等重要、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共识基本形成。我们一方面加强了对外宣传工作的领导, 由一把手亲自主管外宣工作, 并调整了主要外宣部门的领导组成;另一方面加大了对外宣传工作的人力投放, 将政治可靠、思想成熟、经验丰富和文字水平高的编采人员调整到重要的外宣岗位。

此外, 我社外宣载体形式有所创新, 外宣渠道更加拓宽, 外宣声势进一步扩大, 全方位、多形式的外宣格局已初步形成, 在现有日刊 (具备一定外宣功能) 、周刊 (专门面向在华韩国人) 、网站 (面向世界韩语使用圈) 的基础上, 一个更直接、更深入专门面向韩国主流社会的媒体——《黑龙江新闻·韩国版》按照省委宣传部和省外宣办的部署, 于2008年4月份在韩国本土创刊发行, 成功构筑了一个中韩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与交流的新平台, 为黑龙江省开辟了对外宣传、招商引资的窗口。

我社主要面向韩国网民的韩文网站在省外宣办、省网宣办和东北网的大力支持下, 去年也已实现全面改版, 新闻资讯能力进一步提升, 外宣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 认清形势, 创新思路, 不断提高外宣工作水平。

1.当前, 各地都把外宣工作作为扩大开放, 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许多媒体都加强了自身的外宣功能, 特别是各地承担外宣任务的外文媒体更是竞争激烈, 这对新闻社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压力。面对新形势、新情况, 报社认真研究对策、开拓思路, 积极创新形式, 改进手段, 不断提高外宣工作水平和质量, 先声夺人, 赢得主动。到去年《黑龙江新闻·韩国版》正式创刊为止, 黑龙江新闻社的外宣阵势已经远远大于国内以及除韩半岛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的同文种媒体, 发展上快了一大步。

2.我们改变了“外文媒体就是外宣媒体”的简单想法, 从增强本报的外宣功能上做了认真的研究和实践, 把如何将“独特的语言优势”转化为外宣优势作为本报重要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 并在实践中把“我们需要宣传什么”和“世界韩语使用圈需要了解什么”有机地结合起来, 贴近受众, 尊重并理解他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运用不同受众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 增进亲切感和吸引力, 从而充分地发挥好本社独特的语言优势, 有的放矢地开展外宣工作, 切实服务好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3.充分发挥各地朝鲜族干部参与外宣的积极性, 搞好地方的特色报道, 促进地方的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一方面, 为了提高地方朝鲜族干部外宣报道水平, 本社以办培训班的形式派出以一位副总编为首的指导组深入地方, 无偿为朝鲜族干部进行培训和指导, 到目前为止, 牡丹江、佳木斯、鸡西等地区所属各市县的培训工作基本结束;另一方面, 为了扩大《黑龙江新闻·韩国版》在国内的知名度, 提高外宣利用价值, 采取日刊宣传和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推介, 并主动与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市县直接联系, 无偿为地方对外宣传、招商引资服务。

(三) 精心策划, 抓住亮点, 吸引世界韩人关注的目光。

1.外宣工作的成效如何, 能不能达到宣传效果, 关健在于能否打造出外宣亮点精品, 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策划, 在细微处见功夫, 做到精益求精, 克服只讲数量、不讲质量的错误想法。为此, 黑龙江新闻社建立了社长、总编责任制, 明确策划主体, 把外宣策划列为社长、总编工作的主要职责, 加强对外宣工作、重大题材的策划。对重大选题, 组织集中采访, 合力攻关, 力争出精品, 杜绝了各自为政, 轻描淡写现象的出现, 达到了预期宣传效果。

2.黑龙江新闻社外宣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内各部门、各媒体间的密切合作、相互支持, 才能发挥整体外宣功能。特别是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报道, 黑龙江新闻社的几个媒体都在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下, 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 统一行动、相互配合、形成互动, 这样既达到了外宣效果, 形成轰动效应, 同时也提高了本报在世界韩语使用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进一步得到了受众的关注。

(四) 在开展同国外媒体合作交流的同时, 加强了对境外反华思潮的抗衡和反击。

1.2008年, 我社继续采取了“走出去, 请进来”的办法, 加强与韩国企业和韩国主流媒体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 投入一定资金, 向韩国派出和派驻记者, 到韩国进行实地采访, 加强与韩国主流媒体的沟通, 同时, 也通过国内各地记者站, 深入韩资企业开展新闻宣传工作, 并加大周刊在国内韩国人中的发行;另一方面, 黑龙江新闻社充分利用历史形成的与韩国之间的联系, 适时邀请韩国媒体同行来黑龙江省采访, 在接触中, 根据境外媒体的不同特点, 有针对性地帮助对方选择一些题目, 共同制定采访方案, 这种“借船出海”办法, 既宣传了黑龙江, 又扩大了本报的影响力。

2.作为党报, 坚决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 充分发挥多种媒体的综合外宣功能, 对境外一些媒体对中国的歪曲报道进行了有力的遏止和反击, 维护了国家的形象。如去年上半年, 针对雨雪冰冻灾害、拉萨“3·14”事件和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和火炬传递中的一些小插曲, 一些境外媒体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 报道失实, 甚至黑白颠倒, 影响了国家的安定、团结的局面, 对此, 黑龙江新闻 (韩文) 网站利用韩国的主流媒体十分关注黑龙江新闻网的特点, 通过语言优势, 整合新闻, 准确传达了中国政府的立场、观点, 及时翻译发表新华社有关报道, 并在本报周刊和网站上同时发表了“韩国媒体应克制片面性报道”“评韩国K电视台的片面报道”“评SBS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偷拍行为”“北京奥运会加油!”等评论员文章, 同时, 直接上传韩国联合通讯, 并与驻京KBS韩国广播电视台、《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韩民族新闻、先驱经济特派员联系, 寄网址和报纸, 要求他们客观报道发生在中国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 使境外 (主要是韩国) 的报道更加趋于客观、准确, 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韩国媒体片面、过激的歪曲报道。

语言优势 篇2

2、数据库支持:PHP支持多种主流与非主流的数据库,如:、Adabas D、DBA、dBase、dbm、filePro、Informix、InterBase、mSQL、MySQL、Microsoft SQL Server、Solid、Sybase、ODBC、oracle、oracle

8、PostgreSQL等。

3、安全性:加密支持,PHP4实现了完整的加密, 这些加密功能是一个完整的mycrypt库,并且 PHP 4.0 支持哈希函数。Blowfish,TripleDES,MD5,并且SHA1 也是可使用的一些加密算法。使用PHP语言运行Linux、FreeBSD、OpenBSD、Solaris Unix操作系统,不需安装任何杀毒软件及补丁,安全可靠.4、扩展性:扩充了API 模块:PHP 4.0 为扩展的 API 模块的提供了扩展PHP接口模块, 济南网站建设认为它比旧的 API 版本显著地快。PHP 模块已有的及最常用的接口多数被转换到使用这个扩展的接口;另外,PHP属于开源软件,其源代码完全公开,任何程序员为PHP扩展附加功能非常容易使PHP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扩展性.5、执行速度快:PHP是一种强大的CGI脚本语言,语法混合了C、Java、Perl和PHP式的新语法,执行网页比CGI、Perl和ASP更快,这是它的第一个突出的特点;内存方面,PHP 4.0 能更有效的使用内存, 导致较少的内存占用消耗,这主要归功于引用计数技术的实现。

6、可移植性:PHP 写出来的 Web 后端 CGI 程序,可以很轻易的移植到不同的操作系统上。例如,先以 Linux 架的网站,在系统负荷过高时,可以快速地将整个系统移到 SUN 工作站上,不用重新编译 CGI 程序。面对快速发展的 Internet,这是长期规划的最好选择。

7、功能全面性。PHP包括图形处理、编码与解码、压缩文件处理、XML解析、支持HTTP的身份认证、Cookie、POP3、SNMP等。可以利用PHP连接包括Oracle,MS-Access,Mysql在内的大部分数据库。从对象式的设计、结构化的特性、数据库的处理、网络接口应用、安全编码机制等,PHP几乎涵盖了所有网站的一切功能。

8、可伸缩性。传统上网页的交互作用是通过CGI来实现的。CGI程序的伸缩性不很理想,因为它为每一个正在运行的CGI程序开一个独立进程。解决方法就是将经常用来编写CGI程序的语言的解释器编译进web服务器(比如mod_perl,JSP),PHP就可以以这种方式安装。内嵌的PHP可以具有更高的可伸缩性。

9.要发挥php语言的优势,Linux+Apache+MySQL+PHP.被称为“黄金组合”。

10、国内排名前十名的网站中使用PHP的有8家:百度、腾讯网、新浪、搜狐、网易、淘宝、雅虎中国、Tom在线,易趣(ebay)。国内近两年新推出的web2.0网站中,有80%使用PHP开发。Alexa中文网站500强中,394家以上的网站应用着PHP技术.PHP不会像因为被合作商限制、更多的免费及共享的特性大大降低使用的成本及扩展性。

艾尼瓦尔:有语言优势的摄影记者 篇3

27日一早,新华社雅加达分社摄影记者艾尼瓦尔,便从雅加达搭乘第一班飞机,到了距亚齐最近的棉兰,准备随时进入灾区采访。

但是,当时的亚齐对外国人是禁区。因为亚齐分离主义分子与印尼政府军在这一地区交火长达30年,印尼政府禁止任何外国人、以任何理由进入亚齐,尤其不允许外国记者采访。在棉兰机场,艾尼瓦尔看到印尼副总统的专机,一行人正准备去亚齐灾区。艾尼瓦尔灵机一动,找到副总统的国务秘书,递上自己的名片。艾尼瓦尔是维吾尔族人,在伊斯兰教里,真主有99个名字,“艾尼瓦尔”就是其中一个。看到这个名字,国务秘书很是惊奇,问他从哪里来。艾尼瓦尔告诉他,我从中国来,是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的摄影记者,准备去灾区采访,希望将灾区的情况告诉中国人民,告诉全世界。这位秘书不仅破例带艾尼瓦尔一同进入灾区,到达亚齐后还叫来亚齐空军司令,特意交代:这个记者是来自中国的穆斯林,是兄弟!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又有了国务秘书介绍和安排,这位司令把艾尼瓦尔当兄弟,在采访、搭乘飞机等诸多方面有求必应,让很多记者羡慕不已。

要考大学,要离开和田

1969年,艾尼瓦尔(注:全名艾尼瓦尔·艾力)出生在新疆和田市一个民族融合的家庭,母亲是维吾尔族,父亲是汉族,这在新疆也不多见。

我曾好奇地问艾尼瓦尔:“你父母是怎样走到一起的?”

他说,1960年代,新疆的民族团结工作做得比较好,那时的口号是各民族大团结,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反对大汉族主义。父母结婚时,考虑到信仰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外婆不太同意,不过由于当时的环境,又不能明着反对。父母结婚的那天,在和田园艺场工作的外婆被领导派到比较远的地方,回来才知道女儿结婚了。

艾尼瓦尔的母亲是独生女,4岁时,外公就去世了,母亲和外婆两人靠外婆一个人工作的收入度过艰难岁月。艾尼瓦尔两岁时,母亲就把他送到外婆家。他在外婆工作的和田园艺场长大,在那里开始读小学。那时候学校只教维语,没有汉语。后来,新疆广播电台建的一所“电台小学”开始用汉语教学,6岁的艾尼瓦尔每天天不亮出门,书包里除了书本还要带上简单的一顿午饭—馕,走一个小时到学校。每天放学时他总感到饥肠辘辘,和几个男孩子摘苹果、偷西瓜吃,曾被果农抓住痛打。艾尼瓦尔小时候喜欢养狗、养鸽子,最多时养了80多只。按照维族习俗,是不能在家里养狗的,为此他还挨了外婆一顿揍,只能把狗送人。

不管怎么说,小学时光就这么过去了。艾尼瓦尔考上了城里的中学—和田一中。当时,从本地农村小学考到城里中学的学生,寥寥无几。上中学后艾尼瓦尔住在城里父母家,他却不习惯,感到拘谨、不自由。

在和田园艺场时,艾尼瓦尔喜欢涂鸦。他用煤块做笔,在黄土墙上画满了人像、狗、猫等“壁画”。艾尼瓦尔不喜欢上语文课,却特别喜欢美术课。他说,中学的美术老师是广东人,汉族,姓黄,不仅教他绘画技法,还教他一些浅显的美术理论。正是这位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使艾尼瓦尔走上了美术专业道路。

1984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招收一个音乐美术班,艾尼瓦尔以第一名的考试成绩被录取。师专毕业后,他放弃在市里学校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偏远小县去,进入县文化馆从事自己喜爱的绘画创作工作。在师专时,艾尼瓦尔认识了一位部队的文艺兵,他是个画家,老家在西安。文艺兵给艾尼瓦尔讲了许多新疆自治区外的新鲜事,使这个从没走出和田的青年下决心去西安。艾尼瓦尔费尽周折到西安美术学院,在那里开了眼,决心好好学画,将来一定要离开和田,要考大学!从师专毕业当了干部,有稳定收入,有吃有喝,家长也觉得脸上有光,现在他却辞去工作,要自习考大学。这在家里引起轩然大波。

艾尼瓦尔说,“我从小是外婆养大的,天下只有她懂我的心。”于是思考再三,他搬回到外婆家里复习。3个月后,1988年9月,艾尼瓦尔顺利考入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绘画专业。4年后,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新疆司法厅新疆法制报社维吾尔文版,担任美术编辑兼摄影记者。

频遇九方皋

中国古代有九方皋相马的故事。九方皋寻找千里马,不在意其毛色、公母,却依然可以辨识出其能否日行千里,因而被伯乐推荐给秦穆公。

说起艾尼瓦尔,其实他也有着比较明显的弱势。他的一位领导曾经这么评价他:人比较简单,没处理过太复杂的人际关系,又是老人带大的,呵护多了,因此比较自我。

确实,艾尼瓦尔性格执拗倔强,还不安分;同事们相聚,总听他滔滔不绝,别人几乎没有插话的余地。我曾和他深聊过,他也说自己最大的弱点是一意孤行,自己认定的事不爱听别人的意见,即使是兄弟姐妹间也如此。

但他的优势也很明显:聪明、敏感,非常实际,又能抓住机会,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不抽烟、不喝酒、业余时间喜欢看书,看名人传记。艾尼瓦尔的幸运就在于,他总能碰上九方皋一般的贵人。

1994年,新疆新闻摄影学会在库尔勒搞活动,当时任新疆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的武纯展是新华社新疆分社的摄影部主任,是一个厚道爱才的人。在去库尔勒的火车上,武纯展看到活跃的艾尼瓦尔。见这个年轻的维族人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武纯展就给了他一张名片。正是这次邂逅,使艾尼瓦尔有了进入新华社的机会。次年艾尼瓦尔通过入社考试,调进新华社新疆分社任摄影记者。

初进分社,艾尼瓦尔得到总社摄影部编辑翟万馨的悉心指导。翟万馨曾在西藏工作多年,对民族地区感情很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30周年,翟万馨到新疆组织报道,送给艾尼瓦尔一本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写的《我怎么当记者》。艾尼瓦尔后来说,这本书是他走进新闻专业的启蒙书。

艾尼瓦尔学过美术,对画面、构图、结构的理解有基础,学摄影上路很快。其实,他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都能听懂,当地民众对他有认同感,与采访对象交谈起来非常自然,这让他的采访畅通无阻,得心应手。不仅如此,他还能歌善舞,当地民歌也能听懂,让老百姓感到亲近贴心,对他无话不谈。艾尼瓦尔说因此能更深入群众生活,聆听他们的所思所想,更好地体会他们生活、生产方式的真实变化。

我个人认为,新华社不可缺少一线少数民族记者,他们可以真实、全面地反映基层情况,为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

艾尼瓦尔对民族语言非常有兴趣,除了母语维吾尔语,他还熟练掌握了汉语,能用英语、乌兹别克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与人交流和工作。

因为有语言优势,加上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活的采访,艾尼瓦尔在新疆拍出不少好作品。1998年冬,他得知夏季从事牧业的哈萨克族牧民,因家门前开办滑雪场而找到新职业,成为滑雪教练。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的哈萨克牧民,从前厌恶冬天的大雪;现在雪下得越多,积得越厚,他们笑得越开心。艾尼瓦尔拍摄的一组题为《烦恼的雪变成快乐的雪》的图片稿,经摄影部播发后,数十家中央大报采用,对外专题稿被香港、澳门的7家主流大报整版采用。

还有《封闭的草原变成开放的草原》、《吐鲁番—火热的温度,甜蜜的事业》等稿件,经新华社播发后获得用户广泛采用,其中还有获“中国新闻奖”图片类经济、生活软新闻二、三等奖的作品。这种有民族特色的图片,彰显出记者精心思考、挖掘题材的能力。

艾尼瓦尔也说,与能力强的汉族记者相比,少数民族记者在吃透中央精神、宏观视野和战略思维方面,差距还是比较明显。新华社记者不同于一般媒体记者,要求记者具有世界性的眼光,认识到自身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所以,他觉得要加强对少数民族记者的培训,在业务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对他们委以重任。

我曾问他,以你自己的经历,你对少数民族记者的成长有什么建议?

艾尼瓦尔说,首先,要发挥自己本土化优势,多交朋友,多交不同层面的朋友;其次就是学习,学习政治,要学懂,把中央精神吃透,与中央保持一致,即便自身出现一些小问题,信念始终不能动摇,这一点很重要;第三,要关心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动态,要做一个了解民情、区情、国情和关心国际形势发展的人;第四,不要太在意一时得失,眼光放长远。加入新华社,不是换了个单位领工资,而是加入到一个事业中。

基于对自己的认识,艾尼瓦尔总能找到并发展自己所长,又庆幸遇到识才者帮助他,少年时代遇上美术老师,进新华社前遇上武纯展,入社后遇到翟万馨,又在社里接受培训,被委以重任到阿富汗、印度尼西亚、亚太总分社驻外,直到评上高级记者职称。

以优势创造业绩

自从进入新华社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以来,艾尼瓦尔一方面积极学习新闻专业知识,努力从前辈新华社人身上吸取有益的养分,提高自己的文化、新闻素养和对新闻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他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本土语言优势和广泛、多层次的社会基础,长期深入基层,挖掘鲜活素材,提炼报道主题,拍出不少视角独特的稿件。

新疆的吐鲁番被认为是一个“火炉”,夏季气温到45℃时,已经远超出常人的耐受范围。但是,艾尼瓦尔却发现,在这个热气腾腾的“火炉”,天气热,经济反而活跃,无论从事旅游、种植业和其他行业的各族人民,都因热得福,因热而受益颇丰。天气热,瓜果甜,客商多,价格卖得好;气温高,来这里沙疗的人增多,当地人提供吃住行,由此收益丰厚。热对于吐鲁番人来说就是财神。这些现象,艾尼瓦尔都在他的报道中体现出来。

一段时期国内盛传“现如今哈密瓜不如黄瓜了”,为此,哈密瓜的故乡—新疆鄯善县提出以品质要效益。县里举行哈密瓜大赛,重奖种好瓜的农民,以此吸引商家,扩大市场。艾尼瓦尔抓住鄯善县举办的哈密瓜评比大赛一个细节,将参赛的瓜比拟成有人性的模特,拍摄了一组“哈密瓜也要竞争上岗”的图片稿,被《经济日报》在头版大幅采用。

有一年六一前夕,自治区某些领导干部走过场“关心下一代”,却让年幼的儿童们在烈日下暴晒数小时,致使部分学生中暑,造成恶劣影响。这个新闻题材,被艾尼瓦尔拍成一组图片稿,在全国引起很大的震动,当事的一名自治区党委常委也因此受到问责。

2001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发动了一场战争,这标志着世界反恐战争的开始。艾尼瓦尔主动要求赴阿富汗担任战地记者,次年2月初,被新华社派往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这时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已经倒台,全国开始建立新的秩序。但喀布尔市区内仍然每晚宵禁,而且不供电,分社只能自己发电。外出采访没有电话可以联系,只有回来才知道人还活着。

在喀布尔,艾尼瓦尔看到一些妇女出门可以不穿罩袍,女童可以到学校上学,因战争流落他国的难民返回家乡,这些在塔利班时期是不可能的事。他把这些变化拍下来,也期望阿富汗的老百姓能早日走出战争阴影,过上幸福生活。在阿期间,除了诸多突发新闻,艾尼瓦尔也去拍摄过喀布尔的墓地,密密麻麻的墓碑下,很多是在连年的战争和恐怖事件中无辜丧命的民众。不仅如此,交战各方埋下的大量地雷,在战乱结束后仍不时对平民造成伤害,他也拍摄了一些踩到地雷被炸成残疾的儿童。他认为应该通过媒体的报道,让这些隐患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有一次,艾尼瓦尔请一个名叫扎比的大学生帮助联系采访,扎比很快完成了任务。艾尼瓦尔因而发现扎比综合能力和本国背景的优势,看他对影像的感觉也比较好,于是就引导他做些简单的摄影采访。扎比后来在新华社喀布尔分社工作多年,为新华社在阿富汗特别是在战争中的新闻报道起到很大作用,曾被新华社评为优秀外籍雇员。

有了在阿富汗短期工作的经历,2004年4月,艾尼瓦尔被派驻雅加达分社。火山爆发、地震海啸、飞机失事、恐怖爆炸……印尼是个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频发的国家。雅加达分社只有3个人,重大突发事件多、任务重,摄影记者更是不赶到现场就无法完成报道任务。为能更好地适应环境、尽快投入工作,艾尼瓦尔到印尼一周后就开始学习印尼语(马来语)。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引发海啸,艾尼瓦尔火速前往印尼重灾区亚齐省,有了本文开篇的一幕。

独自在灾区,艾尼瓦尔没有东西吃,没有饮用水喝,体力严重透支再加上蚊虫叮咬,进入灾区的第4天他开始发高烧。但他还是在坚持了8天后,才被迫离开灾区,被送进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一所医院接受治疗。

事后,据联合国报告,此次海啸印尼受袭最重,死亡和失踪的人数超过23万。因这次报道,艾尼瓦尔受到新华社社长和总编室的通报表扬。

新媒体时代的大视野

进入21世纪,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新华社也开始向全媒体集团方向发展。

艾尼瓦尔在新华社工作多年,尤其是参加重大题材报道、出国驻外的经历使他开阔了眼界,能以更大视野的思维看待新世纪的疾速变化。他希望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新世纪中,融入到扑面而来的“第三次浪潮”中。

他申请离开了摄影记者岗位,到新媒体领域拓展新业务,并依托自身优势,开始着手创建少数民族新媒体事业部,为创办新华社少数民族多语种新媒体业态打下基础。2009年,他提议创办了新华网的维吾尔文频道,又与中移动集团公司达成协议,创办了维吾尔文手机报。

同时,艾尼瓦尔也与新疆电信多次沟通,经过谈判,又将新华社视频中文专线接入新疆电信IPTV平台,并专门开辟一档新华视频频道。在他多年的积极努力和呼吁下,新华社少数民族文种新媒体工程国家正式立项,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

电视新闻应该发挥听觉语言的优势 篇4

从电视听觉语言来说, 声音在电视中赋予广阔的领域, 也就是声音随着画面来表现自己, 而声音能向画面一样创造艺术、展示艺术。电视新闻中声音表现形式有语言、音响、音乐等美好之分, 这样声音才表达了美的感受。同时声音具备许多表现特征, 表现事态发展, 叙述一定的情节。使用声音的夸张处理、艺术化处理、声音闪回等等, 与画面表现方法交相辉映, 达到渲染主题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发挥电视声音潜在能力, 充分体现电视既要创造最丰富、最复杂的视觉世界。

1 电视新闻应注重同期声优势

电视新闻中的听觉语言, 除了以画外音出现解说词以外, 还包括新闻现场的实况音响、新闻采访对象的谈话、记者的现场口头叙述、提问、对话, 同期录下的声音。

电视新闻同期声, 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音, 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现场摄录电视画面的同时通过电子设备记录下来, 用在新闻报道中表现新闻现场主体的各种声响。同期声包括同步采录的人物讲话, 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以及环境背景声、现场声响效果等。

同期声作为新闻事实的一部分, 在烘托节目主题、渲染现场气氛、展示人物个性等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给人以强烈的现场参与感、感染力和说服力。

从观众对电视新闻中声音的感知途径来看, 解说词和记者的口述是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文字对观众的间接的表达, 而新闻现场的同期声对观众来说属于亲耳听见的直接感知,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然而, 现时最多出现的电视新闻节目大多是解说加画面形式, 只见张嘴, 不闻其声的镜头, 或者把观众想听到、想听清楚的声音压低后混播, 硬是要用解说词来代替, 没有发挥同期声的优势。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时, 要让被采访对象自己说话, 这样的新闻事实才更显得亲切、可信。电视新闻解说词里一切空洞的说教、套话、大话, 不可能引起观众的思索、想象和共鸣, 它只能使观众产生一种厌倦心理和不信任感。

2 电视新闻应注重“音响”作用

电视新闻声音中还要注重背景声音的作用, 就是“音响”声, 是摄像记者在对新闻事件进行拍摄时, 随画面同期录制的新闻现场实况音响, 对新闻内容不作直接说明的现场声音, 在电视新闻中处于“背景”位置。它虽然不像播音员、主持人和新闻人物的声音那样突出, 但作用却是十分显著的。

客观再现人物及事件所处环境中本来存在的自然音响, 更准确地体现环境, 增强环境气氛的真实性。笔者到农村采访报道《春秋时节访农家》新闻片, 采访了农民时, 在农家小院有鸡鸣声、狗叫声, 还有耕地时拖拉机的轰鸣声。这些音响压混在电视新闻中, 显现农家生活气息, 使电视新闻更显得生动、活泼, 很有现场感, 真实性。在采访时, 摄像记者要敏捷地把握现场音响, 并与解说词准确地结合起来。而在后期编辑中, 要准确体现现场记者的构思, 给观众以强烈的现场真实感。

强化主题。点染画面, 使观众闻其声, 调动联想, 拉近了新闻事件与观众的时空距离。如会议报道, 传达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以往画面加解说的形式, 在观众接受心理上造成不真实之感。如果将录制的会场音响压混后再现观众面前, 使其具有“身临其境”之感, 更能增强观众参与意识, 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新闻现场的同期音响对观众来说属于亲耳听见的直接感知,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突破画面局限, 扩大信息量。电视新闻受时间限制, 每电视新闻最长二三分钟, 最短几十秒, 文字仅有三四百字。同时音响则可突破画面的局限, 延伸画面。如抗洪时期, 解放军官兵奋战洪水, 浩大场面, 因为有了沸腾的呐喊声、口号声、风声、水声, 看其画面, 听其音响, 调动观众情绪, 比过多用笔墨叙述更富有感染力。

电视新闻使用背景声, 能使新闻节目锦上添花。但也要注意处理好音响与解说的主从关系, 以免喧宾夺主, 影响宣传效果。

3 让新闻人物开口“说话”

以人物为中心的新闻, 及时、准确、直观地反映出时代的信息, 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但有些电视新闻报道却是解说词加画面, 显得呆板, 没有朝气, 观众很反感。

如拍摄会议新闻, 大多是横幅标题, 主席台上一个接一个的讲话, 只见张嘴, 不知说啥, 最后是台下与会者中间任意拍摄的记录鼓掌, 或有些与会者心不在焉, 闭目养神等与解说词相悖的镜头。展览会、庆典、剪彩、街头主题宣传, 领导人被簇拥着进现场, 或在主席台讲话, 记者任意拍摄的群众场面。而电视观众想通过屏幕一饱眼福的展品、新工程、重点宣传内容仅是一带而过。农村丰收时节, 各家各户千篇一律喜获丰收, 没有特点, 放哪家都是收割画面, 毫无新意。

典型人物拍摄, 画面是人物行走, 指指点点, 比比划划, 他们都是按记者的意图在表演电视, 充当“演员”。

综上所述, 报道方式都是模式化的电视新闻, 没有充分发挥语言优势, 观众对于这类报道深感味同嚼蜡。电视新闻中反映新闻人物的思想和感情。言为心声, 在采访中让人物自身出来讲一讲, 有助于观众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 更有助于新闻人物的形象丰满。恰当运用同期声与画面相匹配才能勾勒出事物的特点, 映射出人物的思想情感, 从而反映电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否则, 单靠同期声去支撑电视作品, 充其量只不过是配了画面的广播而已。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在采访实践中勇于探索, 大胆运用, 才能不断提高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子明.浅谈听觉语言在电视新闻中发挥的用[J].新闻传播, 2000.

论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优势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层次教育水平尤其是英语语言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不仅得益于不断完善健全的国民教育体制,更重要的是引入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作为较新颖、具有可操作性且易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其开发、设计及实际应用对于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2.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内涵

2.1 任务型英语语言的概念。

要分析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优势,首先需要辨别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内涵,具体来说,就是任务型英语的内涵及识别其具体的模式与方法。按照定义,任务型学习是指在学习第二外语的过程中(尤其是英语),有意或无意地加入具体的学习任务(广义或狭义)、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以期达到学习者既定的学习效果。

任务型英语与传统英语语言的教学既有差异又有相似之处,相似的是两者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即都以较好地掌握英语语言为目的。主要的不同之处为学习方法的不同,即传统英语语言的学习一般来说都无具体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而任务型英语的学习则会在学习之初就设定具体的甚至是长远的学习计划,并使学习计划切实可行,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纳入任务型方法,不仅对短期英语学习的拔高,而且对长期的英语学习、巩固有较好的帮助,甚至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2.2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模式的一般框架。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包括两个方面:任务型英语语言及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对于任务型英语语言的教学,可简单地概括为以学习英语语言为目标,以完成学习任务为过程,并且以学习成果来体现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强调任务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先讲授语言知识,再设计一系列的任务让学生练习语言,然后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归纳和总结知识。

因此,根据两者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涵,本文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模式的一般框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一种学习方法或学习手段都不能生搬硬套某种具体的模式而使教学僵化,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有选择地实施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模式,因此,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模式的一般框架更具指导意义。具体而言,在实际教学中,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模式一般包括课堂导入、参与任务、学习新知、巩固新知、实际应用等方面,指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入难、循序渐进地进入英语语言学习的语境之中。尤其是参与任务和巩固新知两个环节,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无目的性和复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每个环节都嵌入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高效的学习与巩固,最终运用于语言的实际应用中。

3.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优势与教学案例

3.1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优势。

通过分析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模式的内涵及一般框架,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优势就很容易体现出来。一般而言,其具体的优势可以分为:学习目的性强、学生参与性高及可操作性强。

首先,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具有学习目的性强的优势。按照定义,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首先要确定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或目标,包括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为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包括掌握的词汇量、语法、长短句的语境等,短期目标主要是一些小而容易实现的目标,由不同的短期目标可以逐步实现语言教学的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以此达到英语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其次,学生参与性高是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另一个优势。由于传统英语语言的教学一般来说都无具体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因缺乏目的和计划,课堂上一般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难以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通过设计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等方案,以教师教学为辅,以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为主,教师通过对教学任务的不断优化达到教学目的,而学生则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

最后,可操作性强是保障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切实可行的重要一环。即使一种英语语言教学方法比其他方法更有效,若没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么都无法从实际上解决现有教学的难题。换句话说,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可以从不同的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学生参与性等方面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同时在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模式的一般框架下,根据学生不同的反馈从而制定不同的教学任务,这是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较之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优势。

3.2 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教学案例。

在明确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内涵、一般框架及优势之后,本文以一个教学案例来体现其具体的实践操作优势。如课程中有题为“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mmercial Movies between CHN&USA”的文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词汇量、句子语法、文化价值观的比较等。其次,通过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将学生带入学习过程,比如设计观影交流、电影赏析论坛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掌握知识。最后,通过不同的教学任务巩固已学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4. 结语

英语语言教学改革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设计和运用作为英语语言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其充分理解和把握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逐渐加深对任务型英语语言教学法的认识和运用,以期达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小燕.任务型教学法与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的适应性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周莉,刘殿刚.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

[3]Ellis,Rod.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语言优势 篇6

英语教学过程, 把文学背景资料和英语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于是, 教师如何设计英语问题, 其中如何选择英语问题的学科特点, 就成为英语与文学背景知识融合的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科学准确艺术化地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近年来, 关于课文的文学背景知识与英语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 主要包括文学知识和英语阅读课件的开发利用, 这在极大程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英语教学情境资源。由于把英语的特点和多媒体技术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整合, 使同学们很快融入教师通过多媒体提供的教学环境中, 然后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 进一步理解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最终掌握这门课程的全部内容。

二、传授文化环境知识与词汇教学相结合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 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把握英语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需要对英语国家文化和相关文学背景资料进行深入了解。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 即使有一些英文词汇概念意义和中文一致, 所表达的文化心理与文化内涵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对这些词汇教学时应该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 避免日后实际应用时出错, 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教学相结合, 英语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英文句子或文章段落的翻译。翻译是两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 文化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课文讲解相结合。讲解课文时, 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蕴涵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传授文化背景知识与本国文化对比相结合。教学中, 如果遇到涉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文化对比的方法, 逐步强化对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知识的讲解, 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语语言教学的影响。通过对比让学生掌握、理解、学习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知识。

三、利用新媒体结合文化背景知识优化课堂教学

时代的发展要求未来人才竞争者提高自身素质, 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应用空间, 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使传统的英语教学从目的、内容到形式和方法都有了更加快捷便利的应用条件, 广大教师要强化自身素质能力,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 积极探索把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进行有效结合的途径。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 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思想的束缚, 对传统教学过程的利弊重新认识, 积极开拓全新的英语教学思维活动, 使英语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同学们创设更多英语语言环境, 不至于因为与英语语境的现实完全隔离, 在被迫应试的情况下苦学英语, 从而致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日益衰减。多媒体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了各种情境, 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动机和兴趣。实践表明, 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英语语言环境辅助教学中, 存在很大的发展潜力,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语言技能和学习经验的能力, 有利于帮助学生开阔思维空间, 提高思维能力和强化理解记忆能力, 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 培养学生在愉快过程中积极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重视文学背景资料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际文化、经济交流的日渐频繁,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强化文化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要。学习英语首先必须了解英语的文化环境和相关背景知识、语言习惯, 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文化语境的相关背景知识, 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熟悉语言形成习惯, 结合与课文有关的文学背景知识进行教学, 探索将文化环境与语言教学融合的创新方法, 因为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说出的英语尽管没有语法错误, 外国人还是听不明白。过去几十年里外语教学一直比较侧重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 强化单词记忆, 强化语法讲解, 甚至一直在强调能力培养, 但在抛开英语语言形成的文化环境的情况下, 只能增强机械记忆, 应该从语言形成的过程和文化环境中, 寻找促进语言艺术发展的民族文学背景知识。传统教学只强调说出的话和句子在语法上讲得通, 而往往忽视运用得体, 语言地道。这就是造成许多英语学习者抱怨英语知识掌握得很好, 考试成绩也行, 但一开口说英语还是容易出错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说来, 英语教学有两个最基本的目的:其一是讲授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结构知识, 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英文文学作品和报刊书籍, 尝试运用英语写作文, 其二是要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而这两种目的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围绕课本内容的知识传授, 不去从文化语境和相关文学背景资料中寻找“理由”, 就无法把促使学生良好记忆的形象素材中找到让他们加强记忆的真正理由, 帮助英语学习者去除他们的语言障碍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有意识地把我们的母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区别和联系结合起来讲解, 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外语教学的内容通常可分为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导致语言运用的不得体和失误。一般说来, 文学背景资料要逐渐通过教师有意寻找才能获得, 学习者应该更注重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学背景资料的促进作用。在英语教学中, 重视文化知识和相关文学背景资料的获得只是途径和过程, 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努力探索, 并在实践中找到更多与英语课文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学背景资料, 探索两种文化的相似和差异之处, 进一步创新英语教学方法。

五、结束语: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基础的支持, 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代表文化环境中某种语言习惯的形成过程, 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没有把文学背景知识与英语语言的特定环境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往往是靠主观意识和课本内容武断地告诉学生就是这样, 必须记住, 但不能从文化角度解释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英语教学的语言环境障碍, 教师应该借助对课文、单词、语句产生的文学背景资料方面的探索,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愉快地记忆, 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摘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基础的支持, 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没有把文学背景知识与英语语言的特定环境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意英语课文、单词、语法与英语国家文化基础知识和相关文学背景资料的结合,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而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 更加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语言优势 篇7

关键词:数字语言实验室,功能效用,合理配置

语言实验室 (Language LAB) 是实施外语教学的重要场所。随着新科技的发展, 语言实验室的功能设计愈来愈完善, 并凸显人性化特征。数字语言实验室逐渐取代传统的模拟语言实验室成为市场的主流, 为促进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拓宽了思路, 实现了传统语音室所无法实现的自主式、反馈式、交互式的新型听力教学模式,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是当今教育领域比较流行的一种教育形式。

1 数字语言实验室取代模拟语言实验室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 模拟信号的产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服务, 如卡式录音机、模拟手机等等。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模拟产品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多变的需求。以语言实验室为例, 由于技术实现方式的落后, 至今大多数模拟系统还停留在单声道, 音质不理想, 功能单一, 稳定性差。传统的模拟语言实验室正面临如下技术问题:

1) 在传统实验室中, 教师机和学生机之间的一切交流均通过模拟信号完成, 而模拟信号在传递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干扰, 因此学生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失真大、噪声高;

2) 传统语言实验室的听力教学活动主要通过教师操作主控制台的录音机完成, 录音机机芯在长时间的机械运动过程中极易受到磨损和毁坏, 故障率高, 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3) 传统的语言实验室中, 教师主控录音机与学生录音机的连接线缆及连接方式均为厂家自行定义, 线路复杂, 用户无法进行维修, 给语音室管理带来困难。

数字语言实验室是建立在网络资料交换基础上, 基于标准的网络协议, 将经过A/D转换后的语音资料或音频数据文件传送给用户终端, 满足教学多样性的要求, 充分合理地组建和利用资源的一种全新的语言实验室。在系统组成上无论是采用标准的TCP/IP网络协议技术, 还是采用ATM网络协议技术, 均可彻底解决实时语言传输的延时与断裂问题, 极大地提高数字语言学习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正是因为数字语言实验室的核心技术是基于计算机传输协议的网络技术, 整个系统几乎没有机械构件, 故不存在机械故障。从交换机到学生终端为一根压模线, 线路简单, 且便于维护。

2 数字语言实验室与模拟语言实验室的功能设计比较

1) 我们所熟知的模拟语言实验室的常用功能有:广播教学、对讲示范、小组讨论、录音回放、口语考试。

广播教学是指教师端播放磁带给学生听。

对讲示范是将师生对话或两个学生的对话广播给大家听。

小组讨论是指将全班同学划分成两人或两人以上若干小组进行口语讨论。

录音回放是利用学生端卡座录下教师播放的教材声音或学生的声音, 再播放给自己听。

口语考试是学生通过录音卡座将自己的声音录制成磁带。

2) 数字语言学习系统不仅包含了传统语言学习系统的所有功能, 还扩展了几十种应用功能, 而且实现的效果是模拟语言实验室所无法比拟的。由于数字语言实验室采用电子录音, 可以直接把学生的声音录制到教师机的硬盘上, 高保真的声音完美且无杂音;专配的学生端液晶显示屏, 使学生可以看到文本格式的教材;如为学生端配备显示器 (可以两个学生共用一台) ,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带视频的语音教学。一般的数字语言实验室具有如下常用功能:音频广播、分班教学、对讲示范、监听辅导、电子备课、自主学习。

音频广播是指将教师端的话筒声音及音频资料的声音广播到学生端, 有些语音室厂家又称为“教师讲解”、“全通话”或“教师插话”等。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播放的语音资料, 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收听情况选择复读、跟读等操作, 还可以自主调节收听进度, 进行变速播放, 且语调不变, 语感自然。教师根据教师机界面所显示的学生收听进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一些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端也可以根据所选取的教材调节节目的播放速度,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材的难易程度, 更加符合语言学习由慢到快的规律, 提高教材利用率。

分班教学是教师按照固定或随机的分班方式将全班划分成若干小班, 对每个小班播放不同的音频、文本节目, 或设置若干个不同场景, 学生分角色扮演。教师可随意监听 (监看) 任何一个小班的任何一位学生, 或加入任何一个小组参与讨论, 各个班级的教学活动互不影响。

对讲是指教师可以选定一个或多个学生进行通话, 如:回答问题或讨论;示范是将对讲的内容广播给教师和全班学生听。如果是教师和单个学生对讲, 就是某些语言学习系统所指的学生辅导功能。

监听辅导是指教师在播放一段音频学习资料的同时, 可以自由选择一种监听方式 (如单人监听、多人循环监听或全班自动循环监听) , 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学习效果, 以便对学生因人制宜、对症下药, 确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电子备课则是教师利用教师机硬盘和网络中海量的教学资源, 轻点鼠标, 随意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 制作出音频+文本+视频的节目单, 并将节目单直接保存在教师机硬盘中, 方便教师上课时直接调用。整个备课过程简单方便, 电子版的教案内容丰富, 生动有趣, 可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教学需要。

自主学习是指当教师端设定为自主学习状态时 (即学生端设备不受教师机控制的情况下) , 学生通过终端仪器自主学习素材库中的学习内容, 还可进行音频、文本、视频 (选配) 点播, 自由进行复读、跟读、AB播放、书签播放、ST分轨录音等练习。另外,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听力、文本、口语测试。当学生完成考试内容后, 系统会根据不同的测试自动批改试卷, 学生可以及时看到测试结果及标准答案,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些语音室厂家的语言学习系统还具有翻译训练及点评功能, 即一位教师可以同时给若干学生 (最多100人以上) 进行口语翻译、笔译训练。在口语训练中, 可实时记录全体学生的口译及原声, 并及时播放任一学生的原声、译声或混声, 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在笔译训练中, 教师可随时监看每个学生显示屏上的键盘输入内容, 并可进行个别辅导, 还可在笔译结束后, 把任一学生的笔译内容作为范文广播给全体学生, 并且进行批注点评。此项功能为外语教学的听、说、读、写、译添上了完善的一笔。

还有一些功能如师生课堂认证功能、综合考试功能、试卷分析功能、系统故障自动检测功能、系统自动计费功能等都是模拟语言实验室无法实现的。

数字语言学习系统具有比模拟语言学习系统更完善、更精准的效用。同时, 还可以通过软件的升级使功能更强大。因此, 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取代模拟语言实验室是必然趋势。

3 高职院校在语言实验室建设中应做出的思考

数字语言实验室以其完善的功能设计, 为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开创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新局面。但正如我们了解到的, 普通的数字语言实验室也有其使用功能的局限性:即使在自主学习状态下, 教师机硬盘中有限的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近几年, 计算机化数字语言实验室在各高等院校得到了广泛推崇与使用, 它融合了ATM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语音处理技术和流媒体播放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 是当前最先进、最具发展前景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其强大的自主学习功能和网络资源共享的特点, 完全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当教师将主控系统设置为自由上机状态时,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 自主选择服务器上或网络中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学习资源, 进行听、说、读、写、译的练习, 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学习,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那么, 普通的数字语言实验室是否会退出市场呢?回答是否定的。我们知道, 语音教室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进行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 普通的数字语言学习系统完全可以满足以上要求, 某些类型的数字语言学习系统同时具备VOD自主点播、文本点播、在线字典、自主测试等多项功能。虽说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已经为人们普遍使用, 但语音室是进行语言学习的一种特殊氛围和环境, 听力教学和口语教学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 这样学生才不会由于分神或好奇而误入他途。因此, 普通的数字语言实验室仍具有其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各高等学校究竟该如何建设自己的语音室, 怎样建设才算合理、有效。

笔者认为, 计算机化的数字语言实验室在我国本科院校得到推广普及是符合其教育特点的。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类型——高职学院, 不论是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模式, 还是课程体系构成等, 均与本科院校存在较大差异。高职学院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长, 专业知识的学习及专业技能的实践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再加上各种专业考证培训和社会实践培训, 留给公共类课程的时间较少, 学生课后没有太多的时间学习外语。另外, 高职院校学生入校时的学习起点较低, 尤其是西部地域的高职院校, 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 (其中不少来自边远山区) , 外语基础比较薄弱。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几乎从未接受过任何英语听力训练, “聋哑英语”现象比较普遍。此外, 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相对不高, 让他们置身于丰富的全网络化教学环境中, 大量声音、图像信息的涌现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我们知道, 计算机化数字语言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最终体现在其使用效益上, 构建全面开放的语言实验室是实现计算机化数字语言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化的计算机数字语言实验室配备了强大的自主学习功能, 拥有海量的网络学习资料, 在保障正常的教学服务之外, 通过对语音室的开放, 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充分的时间去学习感兴趣的知识,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 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可见, 盲目建设高端的计算机化数字语言实验室, 对高职院校而言并不一定适用, 那么, 究竟怎样的语言实验室才适合高职院校使用呢?这就要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 比如:学生的整体素质及需求、学校的资金财力、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及功能扩展需求等等。通过对以上因素的综合考虑, 制定出既满足功能使用需要、又可节约资金且利于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维护的最具合理性的语言实验室建设方案。

4 结论

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高等院校语言实验室的广泛应用, 为外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拓宽了思路, 体现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理念, 值得普及和推广。在倡导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今天, 各高等院校根据自己的功能使用需要选配语音设备将成为一种趋势, 也必将发挥其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任姝名, 沈慧娟.网络化数字语音室的特点及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 .

语言优势 篇8

一、非语言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现代符号学理论最早是由19世纪的哲学家皮尔斯发展起来的。其他理论家发展了这一思想,索绪尔把符号学运用于语言学研究,而伯德惠斯泰尔和霍尔等理论家强调的是非语言的形式。在信息时代,非语言符号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伴生物,而且自身也能独立地表示一定的意义。所谓非语言符号,主要是指人类交流行为中以非语言方式呈现的交流符号的总称,是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在人们感官的负载信息的标志或者记号。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赛通过研究发现:各种符号在传递信息内容时所产生的效能可以用“效能I=7%×语词+38%×声音+55%×面部表情”这样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可见,非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其实这些非语言符号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诸如面部表情、手势、行为举止、空间的运用和时间取向等。

由于非语言符号的种类繁多,于是对于非语言符号的归纳就出现了很多版本。有按照受者感官的接受方式进行划分的,还有按照传播渠道来进行划分的。笔者在此根据非言语传播的信息来源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1.人体非语言符号,指承载某种思想感情的人体的某个部分或多个部分组合呈现的状态或动作。比如人的表情、肢体动作等。2.时空非语言符号,即承载特定意义的时间或空间信息。比如在某个仪式活动中承担特殊意义的一个时刻和人际交流中,表明交流者之间的亲疏关系的交流双方的空间距离。3.实物非语言符号,即承载人们某种感情或愿望的具体实物。比如,表达爱情的玫瑰花。

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不仅仅贯穿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交流中,而且出现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之中。对非语言符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减少在文化交往和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使我们明确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其他各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使我们能够站在对方的文化背景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减少对文化的误读和矛盾冲突。著名的民俗学家仲富兰在《民俗传播学》一书中提到:民俗语言学家将非语言符号传播的现象称之为“副语言习俗”,副语言习俗是人类共有的传承文化现象,是和言语交际并存、并行的特殊语言习俗。这是堪与传播学中“非语言符号传播”相印合的现象。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领衔的大量著作出版,从不同的专业出发,都看到了非语言符号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二、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悉数我国大多数的民俗文化活动,各种非语言传播符号充斥其中,比如端午节赛龙舟和包粽子,据闻一多先生研究,这两项习俗其实都是由龙图腾崇拜转化来的。图腾作为一个氏族的标识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也是十分典型的非语言符号。人们通过对图腾的认同和崇拜,能够团结群体,维系社会组织。古代的吴越民族就以龙为图腾,一年一度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者树叶里面,一面往水里扔祭祀给图腾神吃,一面自己吃。粽子、龙舟就是承载文化的实物非语言符号,在各种民俗活动中,我们利用丰富的非语言符号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下以今年陕西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和上巳节成人礼为例,分析民俗活动中非言语传播及主要的非语言符号的呈现形态。

(一)公祭轩辕黄帝大典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2014年清明节当天,在陕西省黄陵县举行了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央电视台、东南电视台和台湾媒体进行了电视直播,全国六十余家网络媒体也对典礼的盛况进行了直播。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而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清明,政府都会在黄帝陵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尤其是自2008年开始,国家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假日,一年一度的公祭黄帝典礼,也成为了大众媒介重点报道和社会普遍议论的热点事件。

黄帝,作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领袖,不仅是华夏民族的文明始祖,更是具有深厚内蕴的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据记载,最早祭祀黄帝的仪式是在公元前442年,汉武帝时期将祭祖大典推向了历史的第一个高潮。现如今,每年清明节的祭祀黄帝大典逐渐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祭祀和缅怀黄帝的场合。

1. 击鼓鸣钟

公祭典礼于5日上午9时50分开始,以取“九五之尊”的含义,代表着中华儿女对始祖黄帝的崇敬与感恩之情。现场击鼓34响,鸣钟9响。34象征着当年黄帝所划之州如今已发展成为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9则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这里的数字包含了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并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属于时空非语言符号。

2. 乐舞

告祭乐舞部分是在今年公祭典礼上最受瞩目的。这也是典型的非言语传播。乐舞由礼祭、云祭、龙祭和序礼四个部分组成。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以声音为表现手段,通过有序的组织、按照其特有的章法规律形成动听的旋律,乐舞告祭活动的乐曲是以鼓、磬、编钟等中国古老的传统乐器为元素演奏而成。而舞蹈中的肢体动作,由特定的人体非语言符号构成。身着汉服的女子与身披金甲的武士配合音乐上演了刚柔并济的祭祀舞蹈,一条“巨龙”则在乐舞声中缓缓入场,并在舞动一周后腾空而起,跃入天际。祭祀中的歌舞形象地表达了后人对黄帝时期的伟大作为和丰功伟绩的歌颂。

3. 祭品

祭祀活动结束后,祭祀用的水果、花馍等祭品被分送给前来祭祀的群众。按照当地传统,祭品可以给全家带来吉祥好运,添福增寿。黄河流域的花馍艺术是民俗活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在祭祀活动中人们利用花馍这个实物非语言符号将人们的风俗习惯、美好希冀流传至今。人们通过制作花馍,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老祖先利用这种非言语传播的方式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并承载着自身的美好夙愿。

(二)成人礼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在2014年清明节祭祖大典之后的第二天,来自社会广泛征集的200多名青年男女齐聚西安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北广场,男青年行冠礼,女青年行笄礼,庄严宣誓自己成人,现场游客也共同见证了这场上巳节成人礼大典。青年们通过亲身参与传统成人礼的各种仪式,感悟着“成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赋予青年的责任意识。

现在,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对成年人的年龄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就是成年人,此时不仅能够享受成年人相应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虽然对于成年人的法律规定非常简单,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这种角色和身份的转变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在儒家的思想中,“成人”也代表着一种理想化的人格榜样。在面对这种角色转换带来的压力时,人们便设计出各种仪式来帮助和提醒人们对成人身份的认同与适应。我国华夏族很早就有成人礼,男孩行冠礼,女孩行笄礼。通过这种仪式,使步入成人队伍的年轻人获得心理上的过渡以及对自身应承担的责任的使命感。

1. 冠礼和笄礼

此次在大唐芙蓉园举办的成人礼仪式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冠礼和笄礼的过程。“冠”和“笄”属于服饰范畴,附着于人体,是一种特别的实物非语言符号,承载着一些特殊的社会意义。在古时不同的年龄身份有相应的服饰装扮,男孩在成人礼时加冠,即象征着自此之后便为成人,他人日后见到戴冠者,不必相问也知道男孩已经成年。笄是我国古代女性一种束发的簪子,女子在未成年时,将头发分在两侧作髻,成年之后,盘为发髻插上簪笄,笄礼的起源很早,由于受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女子通常行笄礼之后,便意味着应承担起一个成年女子对家庭的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男女平等思想的认同,现代女子成人礼的举行更多的是昭示女子成年,并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 傩舞

在成人礼中另一个重要仪式就是“打傩”。仪式中,15人戴着鬼怪面具装鬼跳傩舞,从男女青年排成两行的队伍中穿过,成人青年手持木棍击打傩,寓意驱走病魔坎坷,祈福安康。傩的仪式离不开歌舞形式和面具服饰等相关器物,这其中涉及到了多种非语言符号,最主要的就是舞蹈。傩舞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汉族民间舞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舞蹈不能像言语那样清晰准确的传递信息,但是舞蹈却是表达感情最有效的方式。正如《诗·大序》所言:“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三、民俗文化活动中非语言符号传播方式的优势

民俗活动之所以得到了各界的重视,吸引了民众广泛参与,源于民俗活动中有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这些符号不仅蕴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而且作用于人的多种感官,易于被人们接受。在此,我们把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进行对比,分析民俗文化活动中,运用非语言符号进行非言语传播的优势。

(一)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对比

1. 表意性与直观性

语言符号是一种表意性符号。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它是一种人类特殊的发明物,具有约定俗成或者强制的表意性,以词汇为例,某个词与所指代的事物本身并没有天然的联系,只是被人们赋予某个特定的含义。比如说成人礼中的“冠礼”,用语言符号可以下个定义: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在仪式中由长者为成年的男子戴上冠帽,表示男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定义中,一系列的词汇通过固定的语法组成一个句子,然后通过固定的书写方式进行书面语的表述,或者通过固定的语音进行口头表述,传达一个特定的事物含义。但是,仅凭语言符号本身,我们只能根据一定的想象来获得事物的具体细节。

而非语言符号则呈现出鲜明的直观性特点。在大唐芙蓉园的现场,我们看到了“冠礼”的真实演示过程。首先,我们对古代的冠有了具体的形态认识,冠并不像现在的帽子把头顶都罩住,而是利用冠圈上的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把头发束缚住。冠属于服饰的一种,是一种实物非语言符号,我国古代,不同年龄、身份的人有相应的服饰装扮,男孩在成人礼时加冠,即象征着自此之后便为成人,他人见到戴如此冠帽的年轻男子,不必相问就知道男孩已经成年。戴冠的过程中有很多礼仪,都是典型的人体非语言符号,由若干长者为青年男子戴冠,长者授冠前,要用净水洗手,青年男子要向授冠的长者鞠躬90度行礼,长者予以还礼,反复数次。在此,洗手、鞠躬都召唤着人们内心的神圣感和庄严感。

传统民俗活动距离当今社会年代久远,其中很多的服饰、器物等事物与现代社会语境不同,现在已难觅踪迹了,仅凭语言符号,尤其是文字的表意,我们很难去想象更多的场景,为了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更多地采用非言语传播的方式进行演示和还原,这样有利于直观地去感受传统文化,面向大众去传播民俗文化。

2. 单一性与多样性

语言符号只是通过书写形态和语音形态来进行意义的传播,在某个特定的语言中,书写形态和语音形态具有固定形式,而且具有约定俗成性,所以,语言符号的传播形态相对单一;而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形态却具有多样性特点。如前文所述,我们根据非言语传播的信息来源进行分类,可以把非语言符号分为人体非语言符号、时空非语言符号和实物非语言符号。如果按受者的感官接受方式、按传播渠道等多种划分方法还可以将非语言符号划分为更多种类。很多民俗活动中会出现和使用多种非语言符号。例如,在黄帝陵的祭祀大典中,公祭时间(上午9点50分)就是一个时空非语言符号;祭祀舞蹈和全体人员的鞠躬仪式则是人体非语言符号;而祭祀水果、花馍则是实物非语言符号。这些不同形态的非语言符号共同来表达对先祖的崇敬和追思之情,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强烈,更加增进炎黄子孙的凝聚力。

3. 理性与感性

多数情况下,人们更多是通过言语传播的方式来了解民俗文化的,比如阅读关于民俗传统文化的典籍文献,听相关研究者的报告、讲座等。这是一个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通过解读语言符号,实现对信息的记忆和辨析。而非言语传播,是一个感性认识过程,它通过各种非语言符号直接诉诸人的感官,从而引起人内在情感和情绪的呼应,达到对事物的体验和感悟。传播民俗文化,除了通过言语传播方式使人们形成信息的理性积累,更多地需要通过各种非语言符号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达到感悟和体验的目的,这样才能使民俗活动中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融入一个人的内心,形成对文化的深入认同并影响自身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很多民俗文化仪式已不仅是一些专业演员的演示,而是广泛征集普通百姓进行参与和体验,使人们得到了充分的感悟和体验。

中国家庭教养观念中强调“言传身教”,“言传”即为通过言语方式传播道理,而“身教”则是长辈通过身体力行的非言语传播方式为孩子们做出示范。

这两种方式并用,教育才能深入孩子的内心,养成行为规范。尤其是对于幼儿,感性的非语言符号更容易被孩子记住,往往身教甚于言传。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就采用了舞蹈、情景剧等感性的非言语传播方式,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礼仪。

(二)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媒介适应性对比

在全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手段更加全面,可以综合传播文字符号和各种视听信息。尤其是年轻一代,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习惯了运用大量的图片、视频等直接诉诸感官的非语言符号传播信息。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人们传播的语言信息篇幅越来越短,呈现碎片化特征。而在印刷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限制,人们更多是将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意义等凝练成文字语言符号,载入典籍,进行传播,但是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文字的意义已经消亡或发生演变,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仅依靠典籍文字的传播会带来一定的传播障碍。

在新的媒体语境下,通过微篇幅的文字,显然难以完整地反映民俗文化活动的面貌和文化内涵,因此,诉诸人的多种感官,表现形态多样的非语言符号就成了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越来越多地采用现场直播民俗活动、情景剧演绎等方式,运用大量的非语言符号还原或演示民俗文化活动,上述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上巳节成人礼大典就是这种典型的媒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影响力,再带动人们阅读相关活动的文字典籍的兴趣。央视的系列公益广告,以动画的方式演绎传统文化礼仪,有的媒体还采用沙画等方式表现传统民俗活动。可以说,在新媒体时代,非语言符号比语言符号更具有媒介适应性。

四、结语

可以说,只有充分解读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才能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由于非语言符号具有的直观性、多样性、感性等特点,使得非语言符号给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和体验,加之非语言符号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环境,要想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要充分利用非言语传播方式展现民俗活动中的非语言符号,让人们感受和体验非语言符号,并将非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摘要:近年来,社会各界逐渐注重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和传播,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大量利用不同种类的非语言符号进行的非言语传播,表达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情感、信仰及道德观和价值观。本文以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和上巳节成人礼大典为例,通过对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和媒介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民俗活动中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及非言语传播的重要性。加强对民俗文化活动中非言语传播信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民俗文化,非语言符号,非言语传播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269.

[2] .宋昭勋.非言语传播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3] .何林香.试述民俗文化活动的主要特点[J].神州,2013(5):22.

[4] .孙华.解读中华大祭祖作为媒介事件赋予民族凝聚力的心意[J].新闻知识,2004(6):5-6.

[5] .陈文敏,董天策.电视“成人礼”仪式及其文化表意分析[J].新闻大学,2013(2):25-34.

上一篇:高校学生作业下一篇:车辆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