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性理论

2024-08-01

总体性理论(共12篇)

总体性理论 篇1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在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1923年,《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发表,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潮,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总体性理论是这本书的中心理论。

总体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卢卡奇通过对当时社会历史环境进行深入分析,第一个详细的解释了马克思的总体性理论,卢卡奇认为:“只有把社会中每个孤立的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他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因此说,可以把领导权看作一种整体的,是这个社会赋予的总体的权力,可以改变和影响局部。目的是通过这种公共权力来实现对现实的认识和改变,在我们国家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代表着多数人的利益,总体性可以看作是多数人的总体,因此总体性理论对完善领导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总体性理论的提出和内容

1.1总体性理论的提出

欧洲的哲学史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哲学家都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来思考,在近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中,把宇宙看成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有机整体的思想,他认为总体就是普遍统一的和完整的整体,既表现为事物自身的,又表现为事物的本质。它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存在于整个自然界、思维意识、社会历史各个发展环节之中。黑格尔的总体不是简单的部分的综合,带有一定的能动性。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或部分走向总体。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都构不成与机的整体。在黑格尔看来,整体性是基本的原则,整体是一个有机的结合,整体优于部分之和,整体的发展是一种有机的发展过程。卢卡奇继承了和发展了黑格尔这种思想,一是把总体性看作一种本体论的原则,离开了总体性的方法,历史现象就无法理解;二是整体高于部分的思想,整体全面渗透优于部分;三是关于整体是有机的进化。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去除了黑格尔思想体系中的纯粹的观念意识和自然哲学,卢卡奇的总体性仅体现在社会历史方面。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的理论根源与黑格尔思想中的整体观是一致的,是对黑格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暴露无遗,并使广大人民陷入到了极度痛苦之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卢卡奇认识到马克思哲学的巨大影响力,开始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随后积极参加匈牙利的无产阶级革命,并且当选了主管文化和教育的人民委员。虽然匈牙利革命在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联合残酷镇压下失败了。但给卢卡奇的思想带来了很大影响,他认为:一方面是无产阶级政党处于刚发展阶段,各方面经验不足,自身并不成熟,再加上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革命工作的主观准备不充分;另一方面,党在协调处理党员内部、中间力量、人民群众的关系时没有从总体上去把握,丧失了掌握政权的机会再加上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强大。在经济相对发达的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相继失败,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却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不得不对无产阶级的领导权进行深入的思考。

1.2总体性理论的内容

1.2.1“总体性”是一种整体统率局部的原则

“总体性”是侧重于总体、整体,是相对于局部的、片面的、部分的而言。事物的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但又仅仅是部分简单的机械式相加,而是各个部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作用大于事物各个部分的综合。卢卡奇认为所谓的总体,就是占统治地位的整体对事物各个部分起全面的决定作用,是马克思吸取黑格尔思想改造的一门全新科学的方法的本质。它强调总体性全面渗透并优于部分,要求每一部分从属于历史发展的整个统一体。卢卡奇把这种总体优先局部看作“是科学中革命原则的支撑者。”

1.2.2“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统一

既然实现总体,就必然要求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没有统一就无法体现事物本身,更无法表现出事物的本质。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主要体现在社会历史领域,在社会历史领域离不开人类和社会,总体性离不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同时总体性不仅对认识的主体有影响。且对认识的客体也很大的影响,只有主体把自身看作是一个整体时,才能对整个客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因此,卢卡奇强调整个阶级的意识,尤其是无产阶级的意识,代表着整个社会发展的趋势,他并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能够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成总体性的认识。

1.2.3“总体性”体现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马克思认为事物处在不断在运动发展中,静止的事物不存在,只有绝对的运动和相对的静止。需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主体和客体。主客体之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本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然的改造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人们的方法也不相同。在奴隶制制度下,当时很低的生产力水平,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人们不能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奴隶自己也会把自己当作奴隶看待,看作奴隶主的财产,缺乏主体性,这个历史时期主要表现为自在的主体和自然的客体的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随着机器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快速的增长,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断增强,这样,原来的自在客体逐渐变为自为的客体,主体也逐渐认识到自身的存在,由自在的主体变为自为的主体。主体在劳动过程中,会产生两种东西,一种是自身的劳动另一种是劳动的成果,当劳动成果回到主体时,他就可以用来发展主体自身。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中表现为工人在工厂从事劳动,资本家付给工人报酬。可以把这看作是个体主体与个体客体的统一,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出现“异化”现象时,人被他创造的物所奴役时,主体已经失去了总体性,主体便不再能把握历史和自己。

2总体性理论和领导权的关系

卢卡奇在总体性理论的前提下,对领导权问题作了详细的解释,在《关于组织问题的方法论》中,他指出:“作为总体看,他们采取一种对发展进程直观的立场。与此相适应,必然同时出现两种互为补充但同样错误的关于历史进程的观点:唯意志论地过高的估计个人(领袖)的能动意义和宿命论地过低的估计阶级(群众)的意义。”卢卡奇在阐述领导权的时候,站在了中立的、总体性的立场上,对于我们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建设以及处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2.1加强了领导权理论建设

在研究卢卡奇总体性理论时候,很多人都把卢卡奇的思想限制在哲学和文化方面,政治只是一种副产品,其实,卢卡奇对政治也做了深入的研究,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是站在一种整体的高度看待问题,对领导权理论的建设十分重要。总体性作为认识论原则,它力求在最高的思维形式中把握事物的整体联系,同时又保留局部的特殊性。领导权理论建设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建设:一是领导权是一种总体性权力。各个部分都把自己的权利交给整体,整体统率局部从而实现对局部的控制和对局部的有效管理,健全的领导权理论来指导实践可以超过局部之和。无论是采用联邦制还是中央集权制国家都强调总体性的领导权的重要,地方性的权力不能与中央相抵触。二是领导权要分清主客体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共产党的软弱,没有认清楚主客体,对农民、小资产阶级进行统一战线作了深切的批判,是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权力的实现必须有一个主客体,如果没有这两个方面,那么这个领导权力就是一张废纸。相应的客体对应着相应的主体,主体同样对应着客体,一定的行政主体对应着管理的客体,主客体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统一共同促进领导权的实现,进而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三是把握历史,认清未来发展。国体决定政体,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取决于国家的性质,站在历史的高度上选择对国家有益的形式来管理国家,只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任何决策都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站在历史的高度就不会做出错误的行政命令,社会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的,适应未来多变复杂的社会关系对领导权问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2对我国党的领导建设的启示

虽然人们对卢卡奇总体性理论对领导权的关系,没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已经深入到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中去,对于加强党的领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1完善党的纲领

纲领作为一种行动指南,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党组织和党员有着约束力。卢卡奇指出:“共产党就其本质比任何资本主义和机会主义政党更高类型的政党,这表现在它对它的成员的更高的要求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承认党纲是入党的充分条件,对于一名真正的党员,入党意味这积极的参与工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将二者联系起来,自发性和有意识的控制的交互作用。

2.2.2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组织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形式。在历史的范畴中去理解组织的作用,才能使组织得到充分发展。组织必须拥有历史过程职能,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党在发展过程中根据社会实践形成符合国情的理论,然后根据时代的发展,制定出顺应社会潮流的政策,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共产党从成立之时就强调自己是代表多数人的利益,组织领导也就是政治领导,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在组织建设中,不能过分夸大个人的作用,但也不能缩小个人的作用。空洞的假定个人的错误和熟巧是成功和失败的根源。又不能为未来提供创造性的意见,简单的把个人处在这个那个岗位上,犯这个那个错误,多少带有偶然性。因此,正确的组织方法是把理论变为实践。

2.2.3加强党的纪律

纪律问题一方面是党的基本实践问题,它真正发挥职能所不可能或缺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它绝不仅仅是技术和实践问题:它是革命发展中最崇高和最重要的精神问题之一。如果党的每个成员都这样全身心地参加到党的生活中来,那么同样的集中和纪律原则就会统辖党员意志和党的领导人意志之间的生动的相互作用,就会保证党员的意志和愿望、建议和批评受到党的领导人的应有重视。党的每个决定都必须在所有党员的行动中产生影响,每个口号都要导致党员的行动,个别党员要为之付出自己的整个肉体的和精神的存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是在集中和纪律下,共产党人消除了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人和群众之间的严格无情的对立。党的纪律不仅维护了党的内部团结,更联合了党同群众的关系。是卢卡奇总体性理论的延伸。

2.2.4加强同群众的联系

卢卡奇指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共产党在发动群众面前的软弱无力。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联系社会的各个阶级去反对资产阶级,在资产阶级统治的社会,联合小资产阶级,农民以及被压迫的民族的成员等,如果这些阶级都支持共产党,那么资产阶级很快就会垮台。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站在总体性的高度,联合了中国社会反对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党组成同盟,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群众性理论也成为我党的宝贵经验。在如今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更是认识论的进一步提升,在革命时期需要群众路线,在现代化建设中更需要群众路线。群众是一切取得成功的根本。卢卡奇的群众观点在当时是很重要的理论,但是由于受到共产国际以及苏联经验的影响,未能付诸实践,严重影响了共产主义的发展。

3结语

卢卡奇的总体性理论运用总体性方法分析、把握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强调认识和行动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尤其是关于组织问题的研究,对党的建设、领导、党纲、党员以及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等,是对当时社会深入思考的结果,对今天社会领导权问题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曾庆娣.卢卡奇总体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理论与现代化,2009.

[3]王霞.卢卡奇总体性思想的理论渊源[J].和田示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

总体性理论 篇2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以其“总体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与当代系统科学的系统思维,更重要的是落实了中国传统文化仁爱善良和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群众史观和当代政治的民主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为我国国家安全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民心基础。

国民安全是国家安全最核心的构成要素

“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丰富的内容,涵盖了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诸多耍素、诸多方面、诸多问题,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国家安全中人的安全,即国民安全,都是国家安全最核心的构成要素,是一切国家安全保障活动和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

首先,面对当前日益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习近平同志要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略。”

这段话中,习近平同志在与构成当代国家安全的不同要素比较中,也就是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等的比较中,先通过“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重要命题,强调了人民安全的宗旨性和目的性,又通过“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的论述,指出了其他方面安全相对人民安全而体现出不同方式的服务性和工具性。

其次,针对传统安全观和传统安全实践把国家领土安全作为国家安全重心的倾向,习近平同志强调:“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表面上看,这段话仅仅是在与国土安全的比较中,强调和论述了国民安全韵重要性,但是其包涵的深刻思想却是在与包括国土安全在内的所有“物的要素”或“物的安全”的比较中,从多方面论述了“人的安全”特别是“国民安全”的本原性、核心性、目的性和主体性。习近平同志之所以在“既⋯⋯又⋯⋯”的表达格式中先列国土安全后列国民安全,深层用意就是通过一个“既”字指出传统安全观只重国土安全的局限,再通过一个“又”字强调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国民安全的重视,从而彻底超越了那种重国土安全而轻国民安全的传统安全观和传统安全治理模式。更重要的是,讲话在“既⋯⋯又⋯⋯”的紧凑型表达之后,并没有再讲国土安全问题。而只对国民安全问题作了深入解释,这就进一步说明,讲话不仅要纠正传统安全观只讲国土安全不讲国民安全的倾向,而且还要纠正传统安全观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问题上的主次不分,强调国民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主导性地位。深入而具体地分析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我们认为:讲话中的“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在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立心,是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总纲领;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国土安全等关系中讲人民安全、国民安全,强调“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对接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整个人类文明,指出了民与官关系中民的本原性,以及人与物关系中人的核心性;“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的命题,不仅进一步表达了人民安全或国民安全在国家安全构成要素中的核心性,以及在国家安全活动中的终极目的性,而且更强调了人民群众在整个国家安全体系中的主体性;国家安全“一切依靠人民”,则继承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传统,蕴涵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国家安全工作方针;“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一句出现在本段讲话最后,无疑是对贯彻落实前述国家安全工作纲领、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后必然获得群众信任的自信,也是对整个国家安全工作必须奠定在民心基础上的总体要求。

由此,总体国家安全观便把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全面贯彻到了国家安全领域,因而是一项重要的国家安全民心设计和民心工程。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仁爱善良”价值和“以民为本”思想的当代落实

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纲领,以及对“国民安全”重要性的多方面论述,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善良”价值取向和“以民为本”思想主张的当代落实。

仁爱善良和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价值取向和思想主张。近年来,党和政府在各项大政方针的制定中,在国内外国家安全事件处置中,都充分体现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价值取向。前些年日本核泄露中的撤侨,利比亚内战中的撤侨,叙利亚危机中的撤侨,农业科技论文以及今年马航事件中的奋力搜救,大量事实表明,在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的今天(2013年已达9800多万人次),党和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我国国民的海外安全问题,不仅在每次重大事件发生时都及时采取了必要的救援措施,而且还在外交、公安、军队等部门成立了相应的专门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后,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指导下,党和政府必将更加重视国民海外安全问题,必将使国民海外安全的保障机制在国家安全委员会构架下得到进一步完善,国民海外安全也必将得到更高层次和更高效率的积极保障。

与此同时,“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纲领,也必将把国民在国内的安全问题纳入国家安全工作领域,为每一个中国公民提供更好的国内安全保障。最近。针对恐怖袭击对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危害,习近平同志强调,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由于对国民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和危害的国内外因素还有很多,它们之间的轻重缓急又各不相同,因而需要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制定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方针政策和研究解决国家安全重大问题时,始终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统筹协调,全面规划,使我国国民在国内外都获得越来越完善的安全保障。

总体安全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人民安全和国民安全的强调,虽说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在国家安全领域的真正落实,但这还不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最高价值。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国情环境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集中体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至高价值便是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根基的人民民主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因此不仅在为中国国家安全立心,而且为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立了一颗时代精神之心、人民民主之心。

虽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但却在以揭露西方原始资本主义重重问题为要义的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意识形态和附属于统治阶级的知识阶层,过分强调了统治者和英雄豪杰的历史作用和价值,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人类社会的基础性重大贡献和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民为本”时,正是以宫与民的区分为前提,强调重民爱民对统治者实现合法统治的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中国传统的民本史观,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普通民众的重要性。二者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不仅强调群众的重要性,而且强调推翻阶级统治进入无阶级社会的合法性,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史观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阶级统治的非法性与推翻阶级统治的合法性。

中国传统民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对阶级统治合法性的不同认识,使以推翻统治阶级为革命目的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只讲马克思主义而拒绝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此相反,中国传统民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强调民众重要性上的契合,却使二者并行不悖地被苦寻治国良方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当代领导人同时接受。当然,在接受传统民本主义的同时,受过马克思主义熏陶和当代民主政治启蒙的新一代领导人,已经扬弃了传统民本主义暗含的深层皇权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当代世界民主理念,把以维护统治者统治地位为根本目的传统民本主义,改造成了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政治主张和“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原则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把其贯彻到了“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如果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官民无别的“以人为本”的民主,那么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努力构建的,则是民贵官轻的“以民为本”的民主。民主政治如同市场经济一样,具有超越社会性质的普世价值。中国共产党不仅在民主革命时期高举民主大旗,与当时的专制独裁统治进行抗争,而且在新中国成立后不断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民主政治探索,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执政为民”的理念,“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思想,以及国家宪法中“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至高至善规范,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想的不同表达,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理论基础和宪法根据。

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篇3

对于译者主体性的分析在翻译研究中已不少见,但从评价理论视角出发,分析译者在作品中的评价性语言来分析其主体性的并不多见。文中采用的《声声慢》英译本作者分别为林语堂、许渊冲、杨宪益与朱纯深,都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旨在为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以期在翻译评价中得出更为准确、客观的结论。

二、评价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1.评价理论。评级理论由澳洲语言学家马丁(James.R.Martin)提出,旨在补充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功能论述的不足。“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文本中语言手段共同作用而表达的各种态度,所涉及的情感强弱,价值观念的来源方式以及如何使读者与作者意见保持一致的方式”(马丁:2003)。

2.译者主体性。业界一直以来尝试为译者主体性下一个明确定义,目前较为权威的便是认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田雨:2003)。

三、《声声慢》译本分析

1.评价资源分析。在《声声慢》原文中,笔者总结出情感资源5处,判断资源4处,语势3处。根据译文的评价意义可分为四种:原文的评价标度一致;评价标度高于原文;评价标度低于原文;没有译出原文的评价意义(张美芳:2005)。

2.译者主体性分析。译者对于原文的解读一般来说是基于自身所持的翻译理念,四位译者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都颇为深厚,但是生活的年代却不完全相同。本文所提到的前三位译者:林语堂、许渊冲和杨宪益三位老先生都是属于近代时期的翻译家,而朱纯深教授所属的时期更为靠后。

林语堂先生秉持其提出的“忠实、通顺、美”的翻译三标准,在译文中延续原文诗词的结构,译文也具有诗词的特点,如押韵,句子相对不够完整等。而在评价资源分析中可以看出,林先生用词多为低于原文评价标准,也是采用了一种符合英文习惯的表达方式,并以此实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许渊冲先生则是提出“三美”理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在其翻译的《声声慢》英译本中,可以看到许渊冲先生也是遵照了这“三美”来进行翻译的。

杨宪益先生在翻译时非常注重译作的准确性,并且多采用直译的手法和异化策略,因此有人说杨宪益先生的译作只适合中国人来读,其实不然,杨宪益先生所采取的这种翻译手段的目的实则是为了将本民族完整地呈现给西方世界,并因此来影响英语世界的文化样式。这种翻译理念在《声声慢》这首中国古词中也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朱纯深先生虽主要教授翻译,译作较少,但他的译作都是佳品。朱纯深先生常采用异化策略,目标语更倾向于符合英语句式的表达习惯,上下文逻辑性强。在评价资源中看出其用词地道且一致性较高。

四、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评价理论对《声声慢》英译本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学界提供一种较为科学的评价方法以及新的研究视角。但该分析并非十全十美,还需更多相關研究加以补充。

【参考文献】

[1]Munday,J.2012.Evaluation in Translation:Critical Points of Translator Decision-making[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2]张美芳,2005,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总体城市设计理论浅析 篇4

1.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对象

总体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城市整体的空间环境质量来达到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空间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部分,物质的部分主要指城市的形态、实体空间、城市景观等显性的要素,精神部分更多偏重于城市的文化、内涵、历史传统、地方习俗等隐性的要素,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城市的综合环境。

城市空间的使用者是人,城市生活的主体也是人,因而,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不仅仅是城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人”,也就是说,人在城市中展开各种活动的要求、人的心理行为研究在城市设计研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观念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作为总体阶段的城市设计,是以整个城市作为平台,研究“城市”这一层级上的物质空间环境及市民在其中的活动及心理行为需求。

1.2 《城市的印象》所提供的方法与理论

凯文·林奇在他的《城市的印象》中向我们描述了一种方法:通过观察者在现状城市中的观察,再记录下观察者的视觉感受,以此作为个人对城市的“印象”,也就是城市针对个人的“可识别性”,通过分析、归纳,建立一个城市的“公众印象”[1]——即大多数人对一个城市的主要印象。进而通过研究,确定了构成公众对城市建立印象的五个基本要素:道路、边沿、区域、结点、标志[1],这些要素也就是在对城市的空间环境研究中需要把握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凯文·林奇认为,能够使公众建立深刻印象的城市,必然是上述五个要素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且相互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凯文·林奇认为,印象构成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是共同作用的。印象是一个连续的场,一种构成因素变化的干扰会影响其他所有的因素,识别一个目标不仅要依靠其自身的形状,也要依靠整个脉络。

印象同时是变换的,所容面积的不同、视点、时间、季节的变化会使印象发生变换。城市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印象的持续,因为原来印象的不断变化会使人产生行动和感情上的紧张。

1.3 凯文·林奇理论的运用

在我国现阶段规划体制下各阶段的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中,应该结合设计的具体对象有机的将凯文·林奇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来,做到更有效的对城市的空间环境进行控制与塑造,提供市民良好的生活空间并得到良好的心理感受。

为更好的使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增强,同时结合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体系下城市设计编制的具体情况,我们有必要将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设计的五个要素结合具体对象进行深度的理解并拓展,更加明确、细致的控制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凯文·林奇提出的建立城市印象的要素是与具体的研究对象相联系的,一些城市级的节点,在针对城市地段进行研究时它就是一个区域,所以要素的概念是相对的。同样,建立印象路径的道路以及边沿、标识等要素也有层级关系,针对城市和一个具体地段,我们所关注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我国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时,应该把握住我们关注的重点,建立清晰的层级关系,灵活的运用凯文·林奇的理论和方法。

1)凯文·林奇所谈到的道路,按其在城市中的作用可以分解为若干方面:它是建立城市印象的途径,是城市景观组织骨架,其中可分为不同层面的景观轴线以及一些次要的起连接作用的线性要素;一些重要的道路同时也是(城市的、城市内各区域的)边沿,因而它们也是城市中重要的界面;当连接节点、标志点时,道路扮演着视线通廊的作用;作为与城市中的实体空间(建筑、构筑物等)对比的一种空间形式,道路同时也是开敞空间的一种形式。

2)边沿作为一种线性要素,首先反映为城市的外围轮廓,是城市最重要的界面,研究的问题牵涉到城市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城市内部各区域高度所决定的天际轮廓线;城市内部各区域的边沿同样反映为一种界面关系,同时影响着景观轴线的形成。

3)城市内部各区域形成的条件是使其具有各自的特征,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来看则反映为城市的景观分区;各分区的形成依托于内部的建设密度的控制、色彩控制,高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一些分区的特色;各分区往往还利用一些开敞空间构成该区域的空间组织中心;各自具有一定特色的区域要共同构成整体的城市,区域间的联系尤为重要,绿化系统往往可以使相互间的联系自然而富于生气。

4)节点在城市中起着重要作用,景观节点是人们认知城市的窗口;城市的门户空间也是重要的一种节点的类型;节点在城市市民的游憩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5)标志往往是富于特征单一的形体要素,建构城市的标志体系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建立,并有利于人们对城市的认知。考虑视点的因素,伴随着标志点的往往还有视线通廊的建立。

2 中国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

基于对国内外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认知和一些具体实践项目的了解,并结合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初步提出我国现阶段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的理论依据

1)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全过程,总体规划阶段同样有必要进行城市设计的研究;2)城市设计是为提高生活质量所进行的城市形体空间艺术的塑造,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城市职能、审美走向、自然生态的作用,创造出舒适、方便、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3)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城市综合环境问题的关注,具有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生活环境的职能。

2.2 进行总体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

1)探讨我国现阶段新形势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城市设计作为重要的补充手段与总体规划相结合;

2)注重生态和环境意识,使城市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轨迹;

3)通过城市设计来增强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发展控制的可操作性;

4)“以人为本”,创造适于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舒适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2.3 城市总体设计的原则

1)注重分析城市及周边环境特征,进行针对个体城市,突出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

2)城市设计与城市总体规划相互协调,相互反馈,把握城市总体规划思想,进行互动的城市设计编制;)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对城市总体进行城市设计,横向为

3)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对城市总体进行城市设计,横向为总体层面的城市各系统的综合研究,纵向为总体—局部—个案的系统研究。

2.4 总体城市设计的目标

1)根据城市特征及环境特征,结合地理、历史、人文特征,创造富于特色的城市综合环境;2)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城市综合环境;3)创造高品位的城市生活空间,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总体城市设计的理论框架可以大略归纳为:在一定的理论依据的指导下,通过对城市现状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查、分析研究工作;明确相对于城市的城市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通过一定的手段与途径(包括对收集的基础资料的分析、研究、整理,确定特定城市的城市设计的内容和深度,进行城市设计层次的分析研究,提出多方案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等);提出总体城市设计成果,成果应包含不同的层面,有总体层面(该阶段城市设计的主要成果)、分区层面、局部重点地段层面,相互间是一种在高一级层面控制指导下进行深化、展开提出意向性的低层面成果;城市设计的成果再通过一定的手段与途径(包括:将城市设计统一纳入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动态设计,分步实施;对重点区位特定的开发强度的控制;对重点地段在规划管理上特定的要求;为下一阶段的城市设计或建筑设计留下充分的创作余地等),进入实施阶段或对下一层面的城市设计发挥控制指导作用。总体城市设计同总体规划一样有相应的设计指导期限,每次城市设计实施后的具体建设情况都将作为下一次城市设计的基础资料,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改善,使城市设计工作成为动态的对城市建设产生指导作用的法定文件。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6,14-22,41-76.

总体性理论 篇5

——以唐山市新城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摘要:生态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规划理论而言的规划理论,它强调规划应先从控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入手。文章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是如何在唐山市新城总体规划中加以实践应用的。

1引言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新的理论方法以指导城市规划,并将城市规划付诸于实践来指导城市的有序发展。“生态规划”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生态规划”理论形成及发展历程

生态规划理论缘起自19世纪末Patrik Geddes的“先调查后规划”,到20世纪60年代I.McHarg的“自然设计”,已形成了一个以土地适宜性分析为特点的通过生态因子的层层叠加来确定土地利用格局的模式,并为国际景观规划界所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景观生态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景观生态学把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的空间格局作为研究对象。“生态规划”理论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

“生态规划”理论本质上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种新的理论及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应该首先从规划控制非建设用地,在余下的土地中进行建设用地的规划编制。“生态规划”将建设用地与生存环境”的“图底关系”进行了彻底的颠倒,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建设用地当做“图”,环境当做 “底”来设计的,而“生态规划”则刚好相反,更注重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及控制,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

“生态规划”对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土地利用、安全和健康的人居环境,特别是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或有效的阻止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更有可能直接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国土整治,包括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等方面发挥作用,建立起具有综合生态效益的防护林体系、保护区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及城乡景观规划体系。

3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框架与方法

总体性理论 篇6

一、“五值评估法”的基本含义

首先介绍一下“五值评估法”中“五值”的具体含义:年龄值是指师资队伍的平均年龄;学历值是指师资队伍中达到上级规定本层次额定学历的人数占教师队伍总数的百分比值;任课值是指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任课人数占全体高级职称教师总数的百分比值;开课值是指已开出三门以上课程的中级职称教师占全体中级职称教师总数的百分比值;成果值是指该校教师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或编著教材、专著、科研成果的人均值。

在这五个要素中,依据其中具体情况与重要程度,赋予它们不同的权值。年龄值:1.0,学历值:2.0,任课值:2.0,开课值:2.0,成果值:3.0。

试以某学院的调查资料为例:该院师资平均年龄为46.5;学历值为52(%);任课值为45.5(%);开课值为36.8(%);成果值为0.46。有了这些基础的统计数字之后,我们对此进行一些技术处理。

首先,我们确定一个“标准值”。例如:我们评价四所学院师资队伍时,某标准为四所学院师资队伍该要素的综合平均值。四所学院师资平均年龄为48岁,即年龄标准值为48;四所学院高级职务教师任课率为50(%),即高级职务任课的标准值为50;中级职务教师已开出三门以上课程的教师平均达65(%),即中级职务教师开课标准值为65;等等。这些要素标准值一般为统计平均值,有些也可以是规定值。

我们将要素值设为了;各不同要素分别注以下标表示,年龄要素值为YN;学历要素为YX等等。标准值设为B;年龄标准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对某一所院校的师资队伍总体水平进行定性的描述并作横向的量化比较,而且可以具体地对各师资队伍的状况进行深人的分析和指导。

在上述四所学院中,就师资队伍总体水平而言,Ⅱ校得分最高,排序第一,Ⅲ校得分最少,排在第四位,I校排在第二,Ⅳ校名列第三。具体来讲,我们可以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Ⅱ校师资队伍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比较大;达到额定学历的教师比例也较高,高级职务教师任课率及中级职务教师已经开出三门以上课程的比例均居中上水平,从总体上来说,这是一支比较好的师资队伍。但是,也应该看到,该校学术空气尚欠浓厚,成果值偏低,这是应该注意改进的一个方面。对Ⅲ校来说,此次评估排序最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是比较低的。从评估数据看,该校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偏大,学历层次较低,中级职务教师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学术空气不浓,成果不多,缺少科研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切实的措施,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然而,也应该看到该校高级职务教师的任课居四所评估院校之首,这说明该校老教师的作用发挥较好,值得肯定并继续发扬。

在实践中,针对“五值评估法”所需数据内容,我们编制了“师资评估调查表”,只需将相应的数据填人表格中,然后根据表格中所提供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可得出评估结果。

二、“五值评估法”软件的编制及应用

为了使师资评估过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我们开发出了师资评估软件。下面介绍一下软件的编制及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程序设计时专门考虑了权重数与评估数据的分离,单项评估与综合评估的分离

系统主菜单的第一项是权重编辑,在这里随时可根据需要修改评估值的权重数,并且不影响评估数据,改变评估数据时也不影响权重,这样,对不同的学校、不同时期、不同目标可灵活改变权重数和评估数据;第二项是参评学校信息,在这里可以编辑、浏览和整理,在编辑中,可随时查看、添加、修改和删除参评学校及参评学校的信息,在浏览中可同时看到所有参评学校的信息;整理中,可检验输入的信息是否有效合理;第三项是单项评估,可对五值,即“年龄值、学历值、任课值、开课值、成果值”这五项分别进行评估,对每项评估均可进行屏幕查阅评估结果,也可报表查阅打印评估结果;第四项是综合评估,这里既可比较所有参评学校总体师资队伍水平的优劣,也可看到每个学校每项的评估值。此外,在每项评估之前都将显示当前的默认权重数。所以该软件简便实用。

2.五值评估法中,每一值可包括若干项内容

例如,成果包括:课题、论文和教材,通过多次调研、讨论、向专家咨询,我们认为对于高校来说课题研究、学术讨论、教材编撰都很重要,所以编制的软件默认上述三项所占比重分别为40%、30%、30%。

课题分为三级:(1)国家级课题(2)省部级课题(3)厅局级课题。这三级课题所占比重分别为60%、30%、10%,而每一级课题又分为:——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一、二、三等奖所占比重均分别为50%、30%、20%。

论文分为三类:(1)收入三大检索论文(2)收入核心期刊论文(3)收入省级期刊论文,这三类论文所占比重分别为55%、30%、15%。

教材分为三种:(1)教育部规划教材(2)省统编教材(3)若干学校合编公用教材。这三种教材所占比重分别为50%、30%、20%。

3.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其他问题

例如:(1)国家级课题结题但未获奖,可归为省三等奖类(2)省部级的课题结题但未获奖,可归为厅局级三等奖(3)在国际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与在国家级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发表的论文可归为核心刊物类(4)在行业或专业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可归为省级期刊类。

上述各项的权重数是根据我们多方调查、讨论、向专家们咨询之后确定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根据评估的需要,上述各项的权值如果不合适了,可以方便地重新赋值加以修改。

三、“五值评估法”的发展应用前景

1.五值评估法最早是在1996年提出的,从它的项目设置、到计算方法、分析结果等,具有其它评估方法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判断师资队伍的状况可以有各种方式,我们所采取的“五值”是选取了五组最具代表性的数据,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科学结论。我们认为,高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关系到师资队伍的年龄梯队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关系到师资队伍将来的发展潜力;师资队伍的“科研成果”则代表着师资队伍的科研水平;这三项是师资状况的基础。同时,我们将具有高级职称的任课人数占高级职称总人数的百分比值,青年教师中具有中级职称,已开出3门以上课程人数占具有中级职称教师总数的百分比值这二项因素作为重要补充条件,分别设定为“任课值”和“开课值”列入评估项目,这样“五值”就概括了师资状况五项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因素。为检验这一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几年来,我们又相继对二十余所高校的师资状况进行’厂调查、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五值评估法”所采用的数据涵盖量大,计算简便,评估结论科学、合理。

2.五值评估法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年龄值”的计算方式。五值中计算值中任何一项计‘算公式都是:要素值/标准值x100%。当对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时,取大值为好。而年龄值的结论取向应是数值小为好,表明教师队伍年轻化,潜力大。但这样又和其他四项数值结论不统一。为了和其他项目的计算值保持同样的结论取向,我们把“年龄值”的计算公式定义为:标准值/要素值x100%。这样得出的结论和原来正好相反,但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结论取向,又使五值评估中的评估结论达到统一。

3.“五值评估法”作为一种评估方法,它离不开大量的计算和数据统计,工作量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对“五值评估法”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编制了“师资情况调查表”。调查表中将五值评估需要的五值分为五大项,并逐一分列细化。表格设计内容全面,归类清晰,填写简单,项目齐全。任何一个单位,只要有一张“师资情况调查表”,按上面的要求将每项所需数字填写上,进行统计,就能得出结论。高校师资调查表为全面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操作提供了条件。

4.师资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利·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基础,为了使这一系统工程操作变得更加快捷、方便,我们开发出了“师资评估软件”。这个软件的研制,大大地缩短了工作时间,减少了工作难度。各校只需将调查表中的各项数据输入计算机,即可得出评估结果。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评估结果更加直观、具体。这个软件有三大优点:

(1)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简单易行。只需要简单的数据录入即可。

(2)评估全面,既可作五个要素的单项评估,也可以作总体的综合评估。

基于话语理论的群体性事件解读 篇7

1. 案例简介——四川什邡事件

什邡是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 地震后什邡的经济严重受损。为促进生产发展, 改善民生, 当地政府决定引进钼铜项目。项目开工前, 关于钼铜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危及身体健康的消息在民众中传播开来。

2012年6月29日钼铜项目开工典礼在四川什邡举行。6月30日上午, 十几名市民到什邡市委集中上访, 在工作人员劝解释疑后离开。7月1日晚, 近百名学生和百余名市民分别聚集在什邡市委门口和宏达广场两地示威, 要求停建项目, 聚集群众还在横幅标语上签名。7月2日上午, 部分市民陆续在什邡市委、市政府门口聚集, 示威反对钼铜项目建设。部分市民不听劝阻强行冲破警戒进入市委机关, 砸毁一楼大厅8扇橱窗玻璃、3个宣传栏、4个宣传展板。7月2日中午, 市长徐光勇、常务副市长张道彬, 当面就宏达钼铜项目相关建设问题向聚集群众做出明确答复:一是责成企业从即日起停止施工;二是组织工作组, 派出干部听取广大市民对钼铜项目的意见和建议。7月2日下午, 在市领导答复后, 市政府聚集市民陆续离开。7月2日, 中共什邡市委什邡市人民政府作了关于宏达钼铜项目有关问题的意见发布。7月3日, 什邡市公安局关于严禁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通告。7月3日下午, 什邡市委书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什邡今后不再建设钼铜项目。至此, 什邡事件在历时5天后告一段落。

2. 基于话语理论的事件过程剖析

对事件经过进行了基本回顾后, 笔者采用话语理论对政府和民众在这一对话过程中的角色和行为进行梳理和总结。依据事件的发展过程将其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 民众要求说话与政府部分失语

第一阶段, 民众要求说话与政府部分失语。2012年2月份, “什邡之窗”的网上信访栏目中就有民众“关于对宏达集团钼铜‘污染问题’的来信”。2012年2月21日, 该市信访局回复称市民反映的质疑钼铜生产项目所产生的“污染问题”已交由环保局处理。办理情况回复称, 市委市政府拟采取专家访谈形式, 邀请部分干部代表与村民代表到国内同类行业具有先进生产工艺与技术的生产基地进行参观考察。5月15日, 什邡市委书记信箱中“关于宏达集团钼铜‘污染问题’的回复”内容与2月21日回复完全一致。

政府虽然回复了民众, 却没有完全消除民众的疑虑, 其所承诺的专家访谈、实地参观考察结论也并未向民众公开。也没有再发表其他公开声明。民众通过网上信访这一途径要求政府开口说话, 给出一个权威解答的时候, 政府处于部分失语状态。

2.2 民众要求对话与政府禁语

第二阶段, 民众要求对话与政府禁语。此时, 民众开始采用其他更为直接的方式表达抗议, 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对民众的重视, 从最初的走访、演变为聚集示威、再到采用暴力手段集体冲进市委机关打砸抢。这也是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和愈演愈烈的过程。

而政府并没有在第一时间顺应民众“要求对话”的愿望, 反而采用了“以暴制暴”, 用暴力手段制止民众的抗议行为, 驱散人群。“以暴制暴”的“禁语”的确对民众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恐吓、驱散作用。但这是政府拒绝与民众对话的直接表现。不但强化了民众对政府可能存在的已有成见, 长此以往, 容易形成惯性的“官民对抗”关系。

2.3 民众停止说话与政府后语

第三阶段, 民众停止说话与政府后语。什邡事件中, 政府在距离群体性事件发生4天后再走到民众面前, 做出相关回应。并且政府“后语”经历了从弱到强的试探性过程, 依据聚集民众的发展态势、媒体和舆论的关注度、事件的影响度等不断加强回应的力度。在政府做出系列后语回应后, 公安机关对于事件中的部分过激人员给予了相应处分及批评、教育。最终, 民众停止说话。政府后语是对此前“部分失语”和“禁语”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弥补。此时事件的恶劣影响已经造成, 政府已错过了说话的最好时机。

3. 话语理论视角下群体性事件解读

引入话语理论对什邡事件进行过程剖析后, 对群体性事件也有了新的解读。首先,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意愿表达。它是民众借以达到同权贵精英进行对话的一种手段。在什邡事件中, 它是民众要求说话得到政府部分失语的反馈后, 用以表达自身意愿的方式, 从而达到与政府对话的目的。其次, 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冲突的表现, 但它并非是一种毁灭性冲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正如塞缪尔·亨廷顿的论断:“现代化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群体性事件所蕴含着的冲突性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必然性。但这一冲突并非是毁灭性的, 相反, 它在某种意义上是公众对政府仍然抱有信心、寄予希望的表现。最后, 群体性事件蕴含的是一种规范的重构。这种强制要求对话的过程将促进一种新的规范的生成。因此, 这更是一种建设性冲突。

摘要:本研究以什邡事件为例进行个案研究, 并基于话语理论对该事件的过程进行解析, 对群体性事件进行解读。研究表明, 可行的处理路径是将对话的冲动转化为可以操作的现实, 从而实现由独白向对话的转变。

总体性理论 篇8

以下简要梳理东西方翻译史上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彰显,指出译者主体性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

1. 译者主体性在西方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彰显

在西方翻译理论的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可以发现译者主体在翻译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体现。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的100多年间,古罗马文明在不断地征服和吸收的过程中从萌芽走向成熟。一些作家对古希腊戏剧进行意译(free translation)和改编(adaptation)。古罗马第一位译者和诗人安卓尼克斯(Livius Andronics,公元前285—前204年),最有名的戏剧家兼译者普劳图斯(Plautus,公元前254—前184年),等等,他们的剧本大多是通过他人作品改编而来的。

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Cicero,公元前106—前43年)也是著名演讲家、政治家、哲学家和修辞学家,在《论雄辩种类》和《论善与恶之定义》中提出,翻译也是文学创作。他认为译者“不是解说员,而是保留语言的总的风格和力量”。指出,译者在翻译中应像演说家那样,使用符合古罗马语言习惯的语言来表达外来作品的内容,以吸收和打动读者、听众的感情。

著名诗人与文学评论家贺拉斯(Horatius,公元前65—前8年)在《诗艺》中写道,翻译应该坚持活译、摒弃直译,不赞成所谓忠实的译者字对字的翻译,而应当翻译出意思(Andre Lefevere, 1992:15)。他提倡译者翻译出具有美学愉悦功能的创造性译本(Jeremy Munday, 2001:20)。

以演说家、修辞学家著称的昆体良(Quintilian,公元35—100年),提出了更为激进的翻译理论。他呼吁罗马人在一切翻译与写作中,都必须与希腊人比高低。“我所说的翻译,并不仅仅指意译,而且指表达同一意思上与原作搏斗、竞争”。他们都认为翻译要模仿原作者,但是应该保留译者自己的个性。

希腊译论家们得出“翻译是创作”,要“忠实”但不是“逐字死译”等思想,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即译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自由度相当大的自由翻译和改编是他们常用的翻译方法。译者的地位明显高于作者,译作高于原作则成为必然,这深深影响了后来2000多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没有罗马人的翻译,古希腊文化的传播不会如此广泛,希腊化罗马时期的翻译为古希腊文明和后世欧洲文明架起了一座桥梁。

文学翻译的译者注重神韵的创造,在他们看来,翻译作品是一种艺术创作。亚历山大·蒲伯(Alexander Pope)虽然强调忠实原文,在翻译实践中却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他用英语的双韵史诗的诗体翻译古朴的荷马原作,原语不押韵之处使之押韵,原韵不齐之处使之整齐,可见他对原作进行了大量的“加工”,但较好地再现了荷马史诗的古风和质朴的性格。约翰·德纳姆(John Denham, 1615—1669)翻译维吉尔德《伊尼特》,采用以诗译诗,讲究韵律效果,而不强调忠实原诗形式。

再如近代美国诗人庞德,他采用的是创造性翻译策略,其译作表达了译者的美感经验,将其对中国诗的主观感受以优美的英文呈现出来,有时也称为“创意英译”,译者主体性在庞德的翻译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传统译论中像国王一样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原语文本在庞德的翻译中被边缘化和非中心化了(祝朝伟,2005:162)。

2. 译者主体性在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彰显

在中国,早期僧侣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对佛教经典抱有虔敬的态度,惴惴然唯恐违背经旨,竭力忠实于原文。但译者主体性凸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如支谦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并不完全忠实原文。“支谦所开创的译风(不忠实原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使佛教普及化,无疑起着相当大的作用”。(马祖毅,2004:29)再如玄奘,学力深厚,通彻梵文,自在运用文字融化了原文的义理,发挥其信奉的一家之言。也就是说,“玄奘能很熟练而巧妙地拿一家之言来贯通原本,甚至改动原本”。(马祖毅,2004:66)又如,严复是我国翻译史上明确提出翻译标准的人。他提出的众所周知的“信、达、雅”三条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而严复所译的《天演论》(T.H.赫胥黎宣传达尔文主义的重要著作,原名为《进化论与伦理学》),乃是严复取了原名的前半部分给自己的译本命名,表明他强调的是进化论。同时,他译述《天演论》是以意译形式表达原文的意思,“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盖”,“取便发挥”,同时加有许多按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富有创造性,在取材上也体现了译者的主观意志。因此,鲁迅先生称严复是“做”《天演论》,(http://www.dbk2008.com/cp/)而非“译”《天演论》。由此可见严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发挥了译者主体性,并非一味忠实原文。

3.译者主体地位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确立

巴斯内特和勒弗菲尔认为,进入上世纪90年代,翻译研究已呈现历史性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翻译研究的重心不再是以原语和作者为中心,促使翻译生成和翻译结果的一切语言之外的因素都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后现代主义把译者从奴役的地位解放出来,赋予了译者前所未有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改变了译者在传统理论中“仆人”的身份。以下简要阐述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中对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的支持。

1.女性主义。

Luise von Flotow在《翻译与性别》中指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翻译行为中的性别意识重新定义了对译者“身份”的理解。译者受到女权思想的影响之后, 在翻译过程中凸显“自我”的存在, 在译文中融入个人的“主观创作”, 并对此心安理得。这样改变了传统上译者的“隐身”, 公开对译文施加了自己的影响。如今在翻译作品中注入个人理解的译者, 尤其是女性译者不乏其人。如Diane Rayor在介绍自己翻译的古希腊女诗人们的译作Sappho’s Lyre时, 明确指出译作融入了个人对古诗的理解。这种理解又是基于自己对古希腊及这些诗歌的创作历史背景的认识而产生的, 还包括译者的性别、美国文化背景都影响了译者对诗歌的理解。 (Luise von Flontow, 2004:38)

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创作者的痕迹,也能体现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女性主义翻译家Godard认为:翻译本身就是创造,而不是再创造。(Godard, 1990:91)女性主义的翻译就是要突出译者的角色,超越译者的“本分”,以求改造旧有的等级制度,反对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观。(陈德鸿、张南峰,2000:193)

2.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发轫于法国,发展于美国,继而风靡于欧洲,是后结构主义思潮中最重要的部分。解构主义认为,如果没有本源、没有超验的意义———也因此没有稳定的源语文本,人们就不可能依旧视翻译为意义的传递或是对源文被动的再现,而需考虑译者在翻译中做出的决定和承担的责任。意义的延异、播撒及意义的不确定性等概念的提出,解构了作者的权威地位。法国解构主义代表之一,Roland Barthes,就曾经宣布作者的死亡。他认为,一旦一个文本完成,文本中的符号开始产生意义,有了自己的生命。此时作者置身文本之外,与文本脱离关系。(Gentzler, 2004:151)在翻译中,文本是一个开放的、不完整的系统,译者不能简单再现原文,而是要主动进行选择。一个译本只是原文众多诠释之一,而这个诠释的出现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和体现。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就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颠覆了传统翻译理论建立起来的“可译性”、“忠实”和“对等”等一系列的翻译概念。本雅明对原作者的地位不屑一顾,并意在突出译者的角色。(葛校琴,2006:118)

3. 后殖民主义。

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家看来,文化演进的历史是那些掌握了话语权的文化权威们一味操纵的结果,翻译也是一种操纵。在此,译者主体等同于殖民主体,以话语权力者的面目出现并通过翻译实践或翻译的一套话语实施权力的布控。翻译成为殖民主体的共谋,为殖民主体的功利性目的服务,帮助塑造异域文化的身份。巴西诗人兼翻译家的冈波斯兄弟(Haroldo and Augusto de Campos)的观点更为鲜明,他们提出了“噬人血”式(cannibalism)翻译理论,“他们认为,翻译就是‘噬肉吸血’,译者把原文吃掉,吸收原文的精华,让自己也获得滋养,从而创造出新的译文。其目的不仅仅意在反对重原文轻译文的不平等现象,更重要的是突出译者的角色作用,以此来抵抗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侵入”。(葛校琴,2006:133—134)译者的主体地位在这里得到了极端的体现。

本文回顾了译者主体性理论的历史根源,对其主要关键词及相关支持理论作了简要总结。但是,译者主体性理论提出的时间短,尤其在中国只有十几年的历史,还不够系统,还需要不断深入总结和研究。

摘要:译者主体性的提出有其历史根源和理论支持。本文论述了译者主体性在中西翻译理论与实践中的彰显, 并进一步梳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由语言学的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之后, 诸多理论流派对译者的主体地位所进行的研究, 从而对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给予充分肯定。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理论与实践,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Godard, Barbara, “Theorizing Feminist Discourse/Translation”, in 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eds)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London:Pinter Publishers, 1990.

[3]Gentzler, Edwin.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revised2nd ed.,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Luise von Flotow, Translation and Gender, Shang: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5]陈德鸿, 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 2000.

[6]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7]罗曼·阿尔瓦雷斯, 卡门-阿弗利加·比达尔编.翻译, 权力, 颠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8]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9]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总体性理论 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实践认识论

近年来,我国很多学者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此过程中,都会直接面临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问题。这点在成立其一级学科后变得更为明显,我们在研究时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其整体性问题的重视。对此,有必要结合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上研究的成果,深入分析其问题的所在,这点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任何理论都是人类认识过程的产物,其中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认识论前提。二者的内在关联提示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论前提出发来理解它的整体性特征。由于“实践”的历史生成特性,这种认识论体现出历史的、具体的特征。“具体的”认识论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具体”本性,即其始终根据实践情境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理论内容,并以具体完整的形态呈现出来。从“实践认识论”出发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具体”本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三个层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研究。我们对于这一个层面的研究,是在成立其一级科学之后开展的,重点是探索其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存在的关系,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进行揭示,这样在安排学科的过程中,可以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被全面涉及。

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的整体性。在研究时重点是要基于其整体性,这样才能对其整体性问题有一个新的认识。例如:将系统性、整体性等原则贯彻到学术研究和学科构建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将对其他学科的研究纳入了这一范畴。此外,开展这些研究,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大有裨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把握其与整体性研究的内在关联。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整体性的研究。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三个较为关键的研究内容,在研究这三门学科之间的关系后,能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1]另一方面,不再局限于以往所划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重新进行阐述的同时,更加准确的把握其整体性。

2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整体性研究的双重可能性

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过程中,本质上看有着双重的可能性,简单来说就是共时性与历时性两种特点。需要统一好发展整体与结构整体的研究视角,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从而更加清楚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进行阐述。通过统一这两者之间的视角可知,主要问题是不管是列宁、斯大林为主的传统马克思主义,或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些都对其整体性把握得不够全面准确。

为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应从发展的整体出发。主要是因为处在了不一样的关注点,所以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时,才会出现冲突或对立的局面。由于在理解上存在差异,所以很容易获知,为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思想是关键所在,在现实中存在较多的可能性。所以,在研究其结构整体与发展整体时,需要有机结合两种视角,立足于其历史进程,才能更好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进行理解。

3 整体性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关系

第一,通过研究其问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研究。为加强对其的创新,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根源。处理好其实践中存在的整体性问题,对其整体性的研究很有帮助,同时全面展示出其创新之处。为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创新,结合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只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可以加快其整体性研究与创新加快。[2]在研究其问题的过程中,有着整体性与综合性特点,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对其整体性的研究。

第二,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时,要不断拓展研究的范围,从而真正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进行揭示。在深入研究其整体性问题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认识到其理论内涵,在最大限度统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观点以及立场的同时,利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分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遇到的棘手难题。这样可以在研究其整体性中,能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以及更高的起点,这样能够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要求得以满足。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可知,为让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以解决,并完成其发展目标,避免受到某个结论的影响,要通过加强对其整体性的研究,从而真正掌握到其实质内涵。对此,我们要加大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才能够让其实践问题被揭示出来,并让其视野更加宽阔。

4 结语

总之,加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除了是马克思主义学科自身的需求以外,也是研究其理论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为更好地满足以上提出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从而争取获取到更多的成绩。马克思主义不仅用唯物辩证法来观察外部世界的种种现象,而且还用它来观察人类自身的认识运动。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人的意识反映客观实在的活动,并不像旧唯物主义者所了解的那样简单、刻板,而是一个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向被认识的对象接近的无限过程,是从不知到知、从不全面不完备的知识到比较全面比较完备的知识发展的无限过程。每个具体的反映过程,都由许多认识的环节和因素构成,既有生动的直观,又有理性思维,它们执行着不同的反映功能而又相互补充,使人能够通过反映活动而得到对于客体的多方面认识。由于客观世界在不断发展,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在不断提高,人的认识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认识和它所反映的客观现实的一致,总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实现的,具有历史的具体的性质。

通过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认识,有利于在新形势下以全局观念、战略眼光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有利于从宏观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规律,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拓宽视野,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历史表明,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两个方面特性是应该兼顾的:只看到其整体性而忽视其层次性,就会妨碍其不断丰富和发展;相反,若只看到其层次性而忽视其整体性,又会使这种发展脱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地对待并处理好这种整体性和层次性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并发挥出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于纯海.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述评[J].党史博采:理论版,2015(5):28-29.

总体性理论 篇10

任何一门科学理论都是在一定的科学观念指导下, 经过实践反复提炼与检验而形成的, 从哲学观的角度看, 系统观与协调观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观, 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建立的灵魂, 是其它理论围绕的核心。从整体上看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 从纵向看分为三层, 协调观与系统观居于最高层, 直接指导和影响整个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条件论属于中层控制, 控制着土地利用过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控制论居于最低层, 直接控制具体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土地利用平衡。从横向看是一个开放环, 协调的系统居于所有环的核心, 条件论是协调的综合体现, 是其内容的拓展, 控制论又是协调的具体手段, 是条件论的应用。在每一环中都可视具体的区域特点或时代要求追加新的理论, 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机制。

2 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特征

2.1 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适应市场的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 规划和市场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的、制约的广泛关系, 规划对市场起着诱导、调控、规范和拉动作用, 市场对规划具有主导决定和导向的作用。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是适应市场与计划兼容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

2.2 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强调导向性的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处于政策和具体实施之问的特殊层次, 是二者之间的桥梁, 既要适应政策, 又要指导操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活动进行指导, 其要义是提供土地合理利用框架, 适度弱化规划管制, 而强化规划导向。

2.3 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动态的

面对规划中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各种非理性行为, 弹性思想使规划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动态性又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弹性规划本身具有较强适应性;二是在弹性规划的运行过程中, 通过市场信息反馈, 能够依靠其特有的自动响应机制和能动响应机制进行自我调节。

2.4 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强调协调的

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协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方而的效益, 协调地方局部效益与区域整体效益, 协调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 协调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 协调人地关系。

3 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驱动力

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传统规划的改良与发展, 促使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生的驱动力则包括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两方面。市场经济的竞争与价格机制、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和规划失效构成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部驱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土地的供给是有弹性的供给,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利用存在竞争关系, 当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用地需求增加, 就会促使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为该用地类型, 与此同时, 如果某类用地的配置数量大于市场需求, 又会引发土地价格下降, 反之, 则会导致土地价格上升。市场通过供求和价格机制对土地资源进行配置, 然而纯粹的市场调控具有盲目性、滞后性的特点, 不能完成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任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协调土地供需矛盾, 完成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最优的宏观调控手段。传统规划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协调和调控能力较弱, 不能承担调控重任, 其调控的最终结果往往是规划失效。而弹性理念的引入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市场的适应性大大增强, 能够有效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把市场需求与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治理更好的结合起来, 并能保持规划的有效性, 这些优势为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经济、社会、生态多目标需求, 行政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方法的进步共同构成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外部驱动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公众对土地资源分配的导向性日益重视, 在关注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开始更多的关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使得多目标性成为现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土地利用规划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市场行为, 规划的主体由政府机构转变为企业法人。在规划者、决策者和实施者共同承担风险, 享受收益的同时, 政府也在不断完善规划机构, 健全立法保障制度、投资基金制度、公众征询与听证制度, 以确保规划的市场正常运行。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 尤其是信息技术和GIS科学的发展为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控反馈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因此规划的多目标需求、行政体制改革和科学技术方法的进步为弹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使其的产生成为可能。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刚性与弹性的辩证

刚性 (rigidity) 表示一种稳定性和不可改变性, 一般指事物的组成内容、结构、量度及其演变过程的固定性, 它是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反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所具有的同定性、法定性、权威性、严肃性和指令性。

弹性 (flexibility) 表示一种可变动性和灵活性, 一般指事物围绕其固有的基准, 在保持其本质特征前提下的可变化性。变化幅度大, 表明其弹性较强, 反之, 则表明其弹性越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弹性”主要是指在确保土地利用规划应有功能的前提下, 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灵活性、可调整性和应变能力。

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弹性有三种不同的观点, 即完全的刚性、完全的弹性及弹性与刚性相结合。事实上, 刚性和弹性是事物的两个方而, 是矛盾的对立体, 是辨证统一的。刚性的作用在于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 没有刚性约束的事物是虚无飘渺的;弹性作用在于赋予事物发展变化的能力, 没有弹性特质的事物是无法发展前进的, 因此绝对完企的刚性和绝对完全的弹性是不存在的, 同样地, 土地利用规划应该是一个既有一定刚性又有一定弹性的规划, 才能既体现出规划的本质, 又给规划以发展的空间, 做到有张有弛。因此, 除了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弹性问题的研究体系, 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如何权衡利弊, 协调刚性与弹性的关系, 确定合理弹性度, 探索刚性与弹性相的理想结合方式以增强规划的应变能力, 也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传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和实施过程存在各种问题,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规划刚性过强, 使规划难以适应动态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将弹性理念引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可使规划在合理弹性程度范围内可容纳实际情况的变化, 适应性和灵活性明显增强, 有利于提高规划质量和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实践的需要, 过去过于确定和刚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已不符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日渐开放的实际, 在规划中注入弹性要素是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趋势所在。

摘要:传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论认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确定性的规划, 形成的规划成果往往具有很强的刚性, 很容易造成规划脱离现实而失效。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弹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甚至关系到规划的成败。本文提出了基于弹性理论视角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思路。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总体性理论 篇11

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职业素养;主体性教学;学生实践活动

【作者简介】雷厉(1969—)女,四川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

1.背景

A.贯彻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构建“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鲜明提出了在新的十年中,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是实践能力。因此,以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为指导,对高职学生从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地统一起来,着力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成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追求。高职院校作为学生“人”的发展的“特定阶段”,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创造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空间,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以学生成长、成才、成功为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为本。

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发的深入,引发了中国社会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道德意识形态等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一个明显结果就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这一情形反映在德育理论上,就是“人的主体性”思想得以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必须要遵循高职高专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既要有教无类、寓教于理、以理服人,落实好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战略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要求,又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以情感人,尊重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及独特个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个性化和特殊性。因此,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新路径,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贯彻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B.完善学生人格,提升职业素养要求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改革嚷嚷了多年,但其本质仍是应试教育。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带给学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长期使教学活动专注于书本知识而脱离生活实际;重视所谓“智育”,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得不到健康成长;由于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应试倾向”对学生强求整齐划一,严重忽视个性,对学生欠缺积极性、主动性的培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到随着高考升学率的逐年提升,进入高职院校的分数门槛在降低,随之带来的是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有以下一些现象的存在:一是很多学生尽管思想活跃、追求真知、渴望成才、积极参与教学实践,但视野狭窄,对专业以外的学科知识缺乏认知,尤其是时政资讯,因而在思政课上对许多社会时政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逻辑分析、说理乃至论证,以理服人,课堂上开展的很多教学互动活动缺乏深度与广度;二是在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经济、人际关系、就业的压力,导致很多同学学习功利性强,满足于技能型学习立竿见影的成就感,对专业课表现得兴味盎然,而对思政课的学习部分同学仅满足于学分的积攒,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造成很多教学实践活动参与者的面不够广泛……长此以往将会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流于形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化对人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而且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问题的心理品质。而创新精神正是主体精神的一种集中表现和最高境界。德国教育家、被誉为“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说:“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教育,就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育者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组织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简言之,主体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其主要特征:凸显学生主体性、民主性、活动性、开放性。

2.路径

A.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力

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创新,最大限度地拉近理论与现实的距离,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并渲染教学情境。目前现代教学技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已得到普及,教师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中,要充分利用图片、视频等内容的视觉冲击力,营造出具体、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利用案例资料“钱学森、华罗庚等老一代归国人员的爱国行动”等,着重从实践上让学生将远大理想与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名人案例比较具有说服力,省内的案例比较具有现实性,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川内,而我校所在地雅安又毗邻省内甘孜、阿坝、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地缘关系亲近。现实的善与恶是最真实的、最具“杀伤力”的,通过案例使得课堂充满了现实感,更能引起同学们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很高,从而达到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确立爱国主义信念并引导其转化为爱国主义行为的教学目的,使大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B.用探究、讨论、辩论的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体性理论 篇12

一、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维果茨基是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 他的游戏理论最集中反映了这一学派的基本思想, 他发现了游戏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中的作用, 并用这一观点关照游戏与儿童情感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关系, 展现了其游戏论述的精辟之见。

(一) 游戏形成了符号的间接作用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高级心理机能, 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概括性。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发挥了符号的间接作用。儿童在游戏中的以物代物, 正是将意义同直接经验分离, 分离是逐步发展的, 早期的替代物类似于它们所要替代的物体, 随着发展, 不太典型的物体替代品日益成为可能, 替代物与被替代物越不相似, 则越符号化, 即意味着思维的越抽象化, 正是游戏使儿童的思维逐步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 心理机能就是这样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二) 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个发展水平: (1) 是现有的或叫今天的发展水平, 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学生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 (2) 是潜在的或叫明天的发展水平, 是那种尚处于形成状态, 刚刚在成熟的发展水平, 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 须在教师的帮助下, 在集体活动中, 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距称为“最近发展区”。而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 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往往要略高于他的日常行为水平, 是他能力所及的最高水平。这种水平比得上教师在教学情境下为儿童设计的最近发展区水平。在教学情境下, 这种发展区是由成人论证了问题的难度, 估计了儿童的能力以后创设的, 而且儿童是在成人帮助下, 而不是独自地运用规则得到发展的。这些规则在教学情境下只是被狭隘地论证, 而在游戏中却被广泛而自由地运用。

由于游戏是儿童在最近发展区里的活动, 因此在游戏中, 儿童总是试图超越他现有的水平。维果斯基是将游戏与发展的关系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相提并论的。

(三) 游戏规则是儿童的自我限制

维果斯基认为:“当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大量超出儿童实际能力, 不能立即实现的愿望时, 儿童便进入一种想象的、虚幻的世界, 在这里不能实现的愿望也能够实现。在游戏中, 儿童把自己的愿望和一个想象中的自己联系起来, 即把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该角色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则联系起来, 心甘情愿地服从于来自现实生活的规则, 并放弃直接的冲动。”[1]可见, 游戏中的规则是隐含的, 是幼儿自己制定的和乐于执行的一种内部的自我限制。因此游戏有助于儿童意志行为的发展, 儿童最大的自制力产生于游戏之中。

二、幼儿主体性发展和培养的规律

(一) 主体性的涵义

主体性是指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体性活动的基本形式, 通常包括人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等。自主性主要表现为自尊、独立、自主、自决、自强等自我意识, 以及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等;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求知欲、成就动机、竞争意识与精神、参与态度与行为, 以及社会适应性等;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创造意识与精神、创造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自主性、主观能动性是创造性的基础,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集中体现, 是人的主体精神、主体潜能的集中体现。主体性是指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主体性活动的基本形式。

(二) 幼儿主体性发展和培养的规律

主体性体现为人的主体, 其培养与发展存在着自身规律。根据近几年对主体发展性教学实践的总结, 其主要规律有:

1. 内因起决定性作用。

即只有在幼儿真正成为游戏、教学活动的主体时, 幼儿主体自身自然存在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才能从静态中启动起来, 通过动态的运动使主体性发展的可能性成为现实性。忽视这一条规律, 强行灌输, 其可能有的发展也只能是一种被动的发展、不充分的发展。

2. 外因只是主体性发展的条件。

这首先要求教师不能与学生主体争位, 争位必将导致灌输、包办代替, 教师必须实现主导者向促进者的角色地位转换;其次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 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所在, 从每个孩子的实际出发进行培养。

3. 参与是实现孩子主体性发展的基本途径。

实现参与首先靠孩子主体自主性、主观能动性的启动在体性的发展靠主体参与实践实现, 参与质量越高, 主体性发展越大。这种参与也不是形式上的参与, 而是幼儿积极、主动、自主地参与。

4. 追求自主发现是孩子主体性发展的最基本的心理动力源泉。

参与的目的是发现,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发现, 而且都有发现、创造的潜能。孩子通过实践 (游戏、教学) 活动自己发现, 亦称“创造”。自然, 孩子的创造不同于成人的创造, 所以称孩子的创造为“类创造”, 它是主体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 仰仗于孩子主体的真正回归, 仰仗于孩子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全面而全速的启动。教师的作用只能是指导而不是包办代替,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三) 幼儿园活动中发展幼儿主体性的策略

幼儿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奠基阶段, 因而发挥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甚为重要。幼儿时期是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关键时期, 而幼儿园教育的基本途径是以游戏活动, 而各种游戏又是在各种区域活动中完成的。因此发展幼儿的主体性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要必须树立发展幼儿主体性观念和意识。

埃里克森它将个体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他认为个性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主动性, 克服内疚感, 这是3—5岁儿童需要发展的重要个性。这一时期儿童具有非常强烈的探索和寻根究底的精神, 他开始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新的想法, 跃跃欲试用各种方式考验自己行不行, 也在发展一种道德感, 一种作为一个自主的人对自己的行动负责的意识。这一时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是为幼儿学习和入学打好基础的时候, 因此, 在指导时主要以鼓励和支持儿童的主动性为主。所以教师首先要心里想着幼儿、尊重幼儿, 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 方法、内容的选择等过程中把对幼儿主体性的教育放在首位, 并在教育活动中予以落实。只有真正树立起幼儿主体性的观念, 才能切实把幼儿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的放矢地选择活动内容, 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投入游戏教学活动。

2. 要正确处理幼儿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关系。

树立幼儿主体性观念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居二线成了旁观者, 幼儿主体性的实现要以教师的主导性为前提, 要根据他们发展的特点引导、组织、安排幼儿科学地开展各种活动。没有教师的主导, 幼儿的主体性就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 幼儿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就是纸上谈兵、无从着力、无法实现。

理论上讲教师和幼儿分别是师幼互动行为的主体, 但实践中, 教师往往处于主动者地位, 幼儿则处于被动者地位。目前师幼互动内容明显表现为重规则性、多问题性和少情感交流等问题。师幼互动中应有一系列稳固的对应关系, 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关系等, 而教师的控制者角色过于强化, 他的主体性导致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被动地顺从于客观状况、生活环境等外部的强迫和控制, 不能积极合理地运用自己的权利, 对外界事物缺乏好奇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对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 遇到困难容易放弃。

3. 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

(1) 提供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

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和学习的主人, 好的心理状态能促使人的身体健康, 能激发人思维的灵敏度, 做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活动中我们积极鼓励幼儿好奇探索的精神, 营造宽松和谐的活动环境和学习气氛, 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开展活动, 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 启发引导幼儿容忍事物的不确定性 (对问题的多种答案) , 培养幼儿既能听取别人的意见, 又能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充满信心。

(2) 创设丰富多彩与幼儿发展相适应活动区域。

戏剧游戏区, 儿童在此开展“医院”或“表演”或“家庭”等方面的游戏, 男孩和女孩玩平行游戏或合作游戏。科学区, 教师给儿童提供主动探索发明的机会, 儿童探究追寻“海洋”、“天体”、“动物”、“植物”、“机器”、“人体”的各种行为都会得到教师的支持。小肌肉或操作区, 儿童有许多机会动手操作和摆弄, 如在小木板上用橡皮筋在钉子之间拉出几何图形。大肌肉区, 儿童在室内或室外通过肢体、躯干的动作进行活动, 如打保龄球、篮球。图书区, 儿童在舒适、放松的环境中自由阅读, 静心听讲。艺术区, 儿童对纸或布、羽毛、棉花、毛线、纽扣、 (下转第235页) (上接第153页) 肥皂等材料进行加工, 创造各种艺术品。积木区, 儿童利用积木, 搭建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各样的物体。电脑区, 儿童在电脑上学习读、写、算的基础知识, 玩游戏, 画图, 打印材料。沙水区, 儿童使用多种器具玩沙或玩水, 了解沙或水的基本特性, 以及音乐区、泥塑区、木工区、实验区、烹调区、劳动区、安静区等区域活动。

(3) 提供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活动材料。

在区角活动中,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各种各样的材料能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 给幼儿带来更多的挑战, 激发幼儿主动探索, 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要多样。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性差异, 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因此材料中有“低结构”材料、“高结构”材料。“高结构”的材料有其固有的形状、结构、操作规律, 使幼儿一旦掌握操作规则后, 就能较快地完成作品, 容易获得成功感。而“低结构”材料则无规定玩法、无具体形象特征,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随意组合, 一物多用。另外即使是提供同一类的材料也有不同层面。使幼儿可以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的有选择、有比较地使用材料, 了解各种材料的不同质地与作用, 并在反复尝试使用的过程中, 找到最合适的一种。不同的材料, 使孩子有了不同的体验, 这样的学习效果, 是教师不能用语言直接给予的, 而是需要幼儿自己在对材料的探索、操作实践中获得的。

(4) 让儿童自主选择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实际上是儿童自己的活动, 要保持区域活动的本色、提高区域活动的质量, 教师就应相信儿童有自主的能力, 解放儿童的大脑和手脚, 让儿童自主选择, 并允许儿童自由出入, 以培养儿童的兴趣爱好, 发展儿童的才能智慧。

(5) 给幼儿他们有充分的自由空间, 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要真正实现幼儿主体性, 就不能尽量减少对幼儿身心的不适当约束, 尽量为幼儿提供自主的活动机会, 幼儿自主的活动是实现幼儿主体性的重要表现。鼓励幼儿开展多样性探索和创造性玩法。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低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水平, 老师可以为活动区预设任务, 进行活动指导, 但更多的鼓励幼儿进行独立探索, 使幼儿创造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发展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结构多功能的材料没有固定功能, 也没有老师设定的玩法, 这样幼儿根据自己的构思对材料变换着方法使用。材料种类没有固定搭配, 甚至不局限于在某个区角内使用, 在同一个室内, 可以跨区域选择材料进行活动。游戏类型不受区域功能暗示, 孩子可以在任何区、室用任何材料进行装扮性的角色游戏或建构性的创游活动, 随意性特别强。这一过程, 给予了幼儿极大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支配控制自己行为的空间, 使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独立, 自主地进行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幼儿主体性的形成。

(6) 提倡同伴互动性。

在区角活动中, 每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由于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求知和探索的欲望, 因此, 每个幼儿都能通过伙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火花, 进而不断地进行新的探索。同时他们可以毫无拘束地自由交流、讨论, 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 幼儿很放松, 这不仅对幼儿区角活动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而且拓展了幼儿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并在实践中学会相互协调和帮助。因此, 幼儿间的互动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在区域活动中, 幼儿之间的相互观摩、学习、启发和激励, 已经成为幼儿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重要推动力量。

总之, 在幼儿教育教学中, 清楚地认识到正确认识和体现幼儿主体性不仅关系到幼儿的教育权, 而且关系到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塑造、培养和发挥, 这样才能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幼儿主体观,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摘要:维果茨基将游戏与发展的关系和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相提并论, 认为幼儿游戏能促进幼儿发展, 并且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有鉴于此, 本文得出了树立培养幼儿主体性的观念;正确处理幼儿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关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发展幼儿的主体性的启示。

关键词:维果茨基,游戏理论,幼儿,主体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高年级教学下一篇:电力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