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考核体系

2024-05-12

实验考核体系(精选12篇)

实验考核体系 篇1

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 实验动物学的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无疑占据重要地位。我国众多院校实验教学课时已经占到整个该课程总学时的40%以上, 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比例也相应提高。因此, 建立全面客观的实验考核指标体系, 对于真实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教师教学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组以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 结合查阅文献, 运用德尔菲法[1]和层次分析法 (AHP) [2]筛选和确立指标权重值, 建立了实验动物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

1 建立实验动物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原则

全面系统性。实验考核成绩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本学科实验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反映了教研组的教学组织、教师教学能力。以考促学, 以考促教是考核的最终目标[3]。考核指标越全面细致, 反映的信息越多, 对于学生下一步学习以及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能力的反馈作用也就越大。因此, 设置指标首先应遵循全面系统性原则, 既能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学生对于本学科实验技术的掌握与运用程度, 能反映学生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 (操作、科研作风、纪律等) 、思维 (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推理、归纳、类比等) 与情感价值观 (对待动物的态度等) , 还能通过设置的指标解读实验教学的内容、实施方式、组织形式。

可操作性。即能便于教师考评。设置的整体指标体系不宜过于繁冗, 层级不能过于复杂, 同时应该针对每项指标制定合理、可行的评分标准, 即尽可能把指标量化, 便于教师根据依照标准打分评估。比如考核学生对于某一项基本动物实验技术的掌握程度, 就可以依照该技术的标准化操作规程, 针对操作过程每一步骤制定加 (扣分) 标准, 这样便于教师考评时操作:只要对照学生具体操作过程与标准化操作规程, 就能按照评分标准给予打分。

2 建立实验动物学实验考核指标体系的过程

2.1 收集评价指标

以上述建立原则为指导, 以本课题组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 结合文献资料查阅和专家咨询, 设计实验动物学实验考核指标资料调查表, 尽可能涵盖评价实验考核效果的各个指标。专家也可以在资料调查表中补充未列明的指标。据此共收集了各类指标46个, 进一步分析, 确定主要评价指标。

2.2 初建评价树状指标体系

结合专家咨询, 初步建立考核树状指标体系, 包括F1:平时实验操作过程;F2:实验报告;F3:实验操作考核;F4:自主设计性实验考核等4个Ⅰ级指标。F1主要反映学生平时实验课的预习情况、操作规范程度与实验效果、实验态度等等, 包括预习报告、基本技能操作规范程度、实验态度与作风 (含出勤率) 与实验结果等4个Ⅱ级指标。F2主要反映学生每次实验后对于实验原理的认识与实验过程、结果的分析情况、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包括语言表达及书写、实验过程描述、实验讨论3个Ⅱ级指标。F3:主要反映学生在期末考核中对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包括动物雌雄鉴别、灌胃、尾静脉注射、解剖4个Ⅱ级指标。F4主要反映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课中体现出来的科研设计、创新能力。协调能力, 包括实验设计方案、实验实施过程、论文答辩3个Ⅱ级指标[4]。

2.3 评价指标及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按照崔淑芳等[5的方法, 耦合德尔菲法和AHP[6]法, 组织16名专家, 经过3轮问卷调查, 反复甄选各个指标确定最终评价指标以及指标权重 (见表1) 。

2.4 确定Ⅱ级指标分值组成及评分标准

参阅文献, 结合教学改革实践, 确定每个Ⅱ级指标的分值组成与评分标准。所有指标都采用记分制, 满分100分 (见表2) 。

2.5 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建立与运用

运用加权平均求和公式:undefined可以得到被评价对象的具体分数。其中f:被评价学生的得分;xi:教师对于学生某一II级指标的具体给分;wi:该项指标的权重。整个体系总分为100分, 其中权重集总数为1, 各项指标满分为100分。首先对Ⅱ级指标按百分制打分, 然后利用上述公式求出各Ⅰ级指标的分数, 再计算得出该学生的最后得分。例:本课题组利用该指标体系对于某一学生的考核结果, 见表3。

3 讨论

3.1 实验考核指标的确定

本课题确定的指标, 首先遵循了全面系统性原则:通过设置4个Ⅰ级指标和14个Ⅱ级指标, 从每节实验课前 (预习) , 到课中 (实验操作情况、实验态度、实验效果) 到课后 (实验报告) , 到期末考核 (实验操作考核) , 从基本实验技术课到自主设计性实验课, 从知识到能力 (推理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协调能力) 到情感价值 (对待动物的态度) , 都被涵盖到考核范围内。其次, 为了促使指标体系可操作性强, 方便教师评估, 课题组并没有把Ⅱ级指标细分为若干Ⅲ级指标, 而是根据教改实践, 结合查阅文献, 针对每个Ⅱ级指标都明确分值组成与评分标准, 便于教师给予客观评分。

透过本课题组设置的各类考核指标的设置以及指标评分标准, 可以解读出本次实验教改的如下信息:在实验考核方面, 做到了考核方式和考核阶段多元化:考核方式采用了实验考核、实验报告审批, 论文答辩等多种形式, 考核阶段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和课堂内外。在教学内容上, 既有基本技能训练 (实验操作考核指标) , 又有综合运用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主设计性实验指标、实验报告等指标) , 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动物福利与实验研究的辩证关系 (实验操作规范指标分值“动物应急状态”、解剖指标分值“安死术”、实验实施过程指标分值“对待动物的态度”。另外, 教师的工作量显著增加:考核过程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 考核内容涉及到每个学生课前、课中、课后, 平时与期末, 基本技术实验课与设计性实验课等各个阶段, 任何一个Ⅱ级指标的评分, 都需要教师认真对待, 把握尺度, 减少偏差, 熟悉各个评分要求, 明确不同实验评分尺度, 准确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做到打分时胸中有数。没有充分的准备、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严谨细致的作风是无法做到的。

3.2 指标权重、运算方式的确立

实验考核各指标的权重值折射出该指标在实验教学总体目标中所占据的地位。查阅文献, 就是相同学科, 对于相同的指标所设立的权重值也可能大相径庭, 究其因, 无非因各授课主体教学目标侧重点, 或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所差异。为了保证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本课题组各级指标权重、运算方法的确立立足于本次教改基本目标, 尝试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计算法。德尔菲法是一种综合多名专家经验与主观判断的方法。本课题组邀请了8名实验动物学专业领域专家和8名医学教育领域专家参与问卷, 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首先将该模型分为6个Ⅰ级指标和12个Ⅱ级指标, 构成两大层次;然后, 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依据专家的判断给与量化表示, 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所有因素的权重。以16名专家为对象, 经过3轮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意见趋于一致, 各项指标的确定以及指标的权重值得以趋向一致。

实践证明经德尔菲法和层析分析法所确定的指标以及指标权重值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也与本课题组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相一致。如Ⅰ级指标中权重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平时实验操作情况、自主设计性实验、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考核, 说明专家一致认同传统的以期末操作考核和批阅实验报告为主要形式的实验考核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育了:前种方式只反映了学生对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后种方式容易流于形式, 学生抄袭现象普遍。将平时实验操作情况累计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真实性更可靠。而自主设计性实验则能充分考核学生的各种能力, 另外, 有些Ⅱ级指标似乎与本学科实验教学并无密切关系, 如实验态度、语言表达与书写等Ⅱ级指标, 但专家们还是给予了一定权重值。究其因, 实验态度能折射出学生的自律能力、适应能力, 反映的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而语言表达与书写则能反映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治学的严谨程度, 两个指标都直指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素质教育是必须贯穿于学生的每一门课程当中的。

参考文献

[1]屠其乐.层次分析法在军队任职教育院校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应用[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7, 20 (2) :88-91.

[2]许明丽, 方天堃.水库社会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耦合方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29 (2) :229-232.

[3]杨栋林.生物化学考核方法的研究与实施[J].大众科技, 2009, 121 (9) :189-190.

[4]余琛琳, 汤球, 江鹏亮, 等.实验动物学设计性实验考核模式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 2010, 18 (5) :1001-1004.

[5]崔淑芳, 余琛琳, 蔡丽萍, 等.大鼠硒性白内障动物模型制备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3) :185-191.

[6]钟强.层次分析法 (AHP) 在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聊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20 (1) :98-100.

实验考核体系 篇2

针对高校的实验教学考核存在只看重实验报告而缺乏考核体系这一问题,本研究以医学遗传学为例,开展了项目式实验考核体系的构建和实施,结果显示,该考核体系可以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期望为其他学科的实验课程考核提供参考。

实验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下,实验教学始终未能摆脱重复性和验证性教学模式的束缚,实验考核方式缺乏细节量化与多样化。医学遗传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分子、细胞、个体、家系、群体等水平的知识,内容复杂繁琐。长期以来,遗传学实验课还未能完全摆脱以验证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多数只停留在实验报告成绩的评定上,缺乏较全面和较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因此,要使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现有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一、医学遗传学考核体系的建立

初步拟定医学遗传学实验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项目式设计型实验成绩两部分,各占50%。首先,细化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课堂纪律、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态度和实验报告等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学生对待实验课的认真程度、实验操作的技能、实验报告的规范撰写,每次实验结合以上几个方面客观地给出一个成绩,实验结束后汇总得出平时成绩。其中,实验预习要求认真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课堂提问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预习情况;课堂纪律主要考察在是否穿着实验服,迟到早退现象,实验室卫生情况,规范上课纪律;实验操作主要考查学生是否正确地使用各种仪器和各种试剂;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体现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以上各个方面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

其次,医学遗传学项目式设计型实验的引入,将增加实验课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初步计划在群体遗传学实验中,将“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实验”作为项目式设计型实验项目。

二、项目式考核体系的实施

此次新增的医学遗传学项目式考核体系将在本科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123人中实施。医学遗传学项目式设计型实验考核过程中,主要通过指导教师根据上课讲授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按照以下路线完成:选取调查性状-可行性分析-确定调查目标和对象-实施调查-完成调查-提交实验报告,分组在课外进行,项目结束后,通过制作幻灯片小组答辩的方式进行汇报和成绩评定。这种考核方式的引入将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演讲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研究生学习和工作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生对项目式考核体系的评价

实验考核体系 篇3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基金项目主管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教务处,课题名称:东华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310100124

G642;O61-4

化学是一门研究性试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根本,实验技能是保障化学实验进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必要能力[1,2]。东华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一直以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实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己任,“以实验实践教学为重要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进入21世纪后,受招生规模扩大和对教学投入相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滑坡,通过对一些代表性用人单位的调研发现,毕业生普遍存在基本操作能力不强、操作不规范、缺乏发展后劲等不足。通过对我院原有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办法,着重从“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老师授课缺乏有效约束,难以实现实验教学的目标要求;

由于实验课安排比较分散,实验批次较多,教学灵活性较大,再加上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导致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不到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十分有限。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较普遍存在教学手段单一、教师责任心不强、课堂管理和指导不到位、以及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诸多问题,这也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要求。

2.学生实验课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难以监督管理;

根据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化学专业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实验教学时数要占专业教学时数的52%,确定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3,4]。与理论课程有严格的考试规范和监督不同,实验课程往往难以进行考核,教师通常仅以课堂表现或某一个实验的操作、实验报告等作为考核内容,容易以偏概全,难以对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做出合理评价,造成实验成绩没有区分度,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也会打消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同时,由于没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和办法,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如理论课,同样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二、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优化建设

1.建立实验课程教师授课规范;

实验课是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场,为确保实验课教学的效果,有必要对教师授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做出明确要求,真正发挥实验课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5]。一方面,加大对实验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先对老师从严要求,要求上课的老师对上课的实验很了解,教授正确的操作,灌输正确的实验理念。以无机化学课程为例,要求所有的授课老师集中学习,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示范教学,年轻教师现场学习动手,老教师现场答疑解惑。对一些年轻教师出现的错误或不规范的操作进行纠正。做到上课前所有老师都能很好的掌握实验内容和操作要求。这样在教授学生时能保证操作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加大实验教师的教学文件检查和管理,包括预作实验的要求、板书的要求,讲授课件的要求、学生操作期间指导的要求、实验(预习)报告批改的要求以及授课过程中的纪律要求等。以期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促使教师对实验课程的更大投入,提高实验课的授课质量。

2.引入多媒体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以往授课都是在黑板上把这堂课的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等板书出来,然后讲解,让学生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做,课堂上很难深入。针对这些不足,引入多媒体等,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将授课内容制作成40分钟左右的PPT,对实验的设计思路,实验的原理和实验目的,尤其是实验的设计思路进行重点讲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实验的内容对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进行讲解。由于多媒体教学可以引入视频、图片等资料,具有清晰、 美观、 生动,信息量大的优势,能对粉笔加挂图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表达清楚难以讲完全的地方做清晰的展示,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6]。

3.制定实验课程操作技能考核办法;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具有同等的重要性[7]。因此,必须对实验课程的考核做出具体要求,不但要考核实验的一些基本理论,还要考核关键的基本操作能力,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咨询和了解,用人单位希望我们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尽快达到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为此,制定了动手能力或基本操作技能过关考核办法,首先调整无机化学实验操作部分考核分数的比重,突出实验操作考核;其次,针对每个实验项目,制定实验操作技能评分标准;最后,在实验项目设置上结合实际,贴近生产生活。以无机化学中的常见的酸碱滴定实验为例,把实验项目由原来的溶液配制及酸碱滴定,改为食用白醋中HAc浓度的测定(如附1)。将整个实验项目考核分数分配由原来的平时成绩(30%),实验操作(40%),实验报告(30%)改为平时成绩(20%),实验操作(60%),实验报告(20%)。突出实验技能考核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如表1。评分标准覆盖了实验项目所要求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能够全面的评估学生实验操作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有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加强学生求真,求实的精神。

4.重视实验习惯和科研态度的培养

以往,这一块的教育容易忽视。比如实验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仪器药品的归位,试验后仪器的清洗,实验台的整理等工作,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规范和实验卫生习惯,应该在平时成绩中加入这一块的考评。是否有端正的科研態度,应该作为课程要求的一部分。

三、结语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几点改进,改变了学生以往重理论,轻实践,重实验结果,轻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的观点。制定实验操作技能评分标准,对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过关,使学生尽早尽快达到或接近用人单位要求,实习后能快速上手,提高了学生就业成功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岳送,马力等. 基础化学实验成绩评价体系的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2006,22(1):60-61.

[2]崔洪珊,熊言林.基础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与研究[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85-88.

[3]董晓宁,顾水英等.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探讨[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34(2):85-88.

[4]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大学化学[J].2005,20(6):3.

[5]刘云海,等.建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 6): 174-175.

[6]花榕,罗明标等.浅谈分析仪器设计与改造课程的建设[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 291-293.

实验考核体系 篇4

一、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实验考核方面都开展了积极的研究, 提出了多种考核模式和方法。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累积评分制。武汉大学在《分析化学》这门课程中, 曾提出了“累积评分制”的考核模式, 其具体的思路为:将整门课程的实验总成绩计为100分, 然后按照实验难度将分值分配到不同的实验项目, 每个实验项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1) 实验态度及遵守纪律占20%, 要求实验人员操作严谨, 爱护仪器, 文明整洁, 不迟到, 不早退; (2) 预习占20%, 包括预习报告、预习提问等, 要求能够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 (3) 实验操作技能占20%, 包括称质、定量转移、定量移取、滴定等; (4) 实验结果及报告占40%, 要求数据真实、阐述清楚、分析结果符合要求。

2.“二元四阶段”实验考核模式。宁波工程学院针对传统的“实验报告分数+期末考试分数”的实验考核模式存在的弊端, 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提出了“二元四阶段”实验考核模式, 其中“二元”是指导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共同影响实验的参与主体, 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实验结果;“四阶段”是将考核覆盖实验的主要过程, 即进行预习考查、实验操作考查、实验报告师生评价和试卷测验。实验考核覆盖了实验全过程, 避免了传统“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

3.分布式考核体系。解放军理工大学在《网络攻防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 将实验项目分为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三类, 实验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75%, 由作风成绩、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成绩3部分组成, 根据考核项目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 各部分所占成绩的比例不同。作风成绩主要是对出勤率、提交报告等内容的考核;验证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成绩主要是通过不同内容的实验项目, 完成对应考核项目的考核, 单个实验项目比重可根据具体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设定。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25%, 选择一项综合性实验作为考核内容, 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为操作, 重点考核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等。

从目前国内在实验考核方面的研究来看, 大部分院校都非常重视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与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但以上实验考核方式大多针对的都是实验课程, 对于某些专业中大量存在的课程实践或实践课程, 如何进行考核, 还值得商榷。

二、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实验课程的考核不应该是单独的、割裂的, 其涉及到整个课程的方方面面, 反映了实验课程设计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能让学生只追求一个分数。科学的实验课考核体系要能够对与课学生进行全面、公平、公正的评价,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元实验考核评定体系的构建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定量化。针对整个实验课程的各个环节要求, 细化考核标准, 在各方面进行量化, 并依据各个环节的重要性设定权重。

2.合理性。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以假定学生具有相同的知识基础为基准, 合理的安排其能够接受的考核体系。

3.基于过程。摒弃传统“重结果, 轻过程”的观念, 基于实验的整个过程设置考核体系, 覆盖实验课全阶段, 做到让学生感觉“每次都是在考核”。

4.多元化。考核不能只关注学生一个方面的能力, 而要体现出促进其全面素质发展提高的理念, 避免院校教学脱离任职实践。

5.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与实验报告型式外, 还可以通过知识和操作竞赛、演讲报告、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考核, 在巩固加深知识的同时, 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以“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为例

1.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目的。中定剂是双基药、三基药及改性双基推进剂使用的一种安定剂, 由于中定剂能消除酸性氧化分解物的产生, 能够阻止硝酸酯的加速分解, 从而保证了火药在长期贮存中有较稳定的化学安定性。通过中定剂含量的测定, 可随时掌握中定剂含量的变化情况, 从而为确定火药的下次复试期, 为火药的长期贮存和质量等级评定提供依据。此实验适用于弹药工程及其相关专业, 对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推进剂性质、贮存要求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并通过直接的动手操作, 增强对“国军标”标准实验的了解。

2.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教学设计。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由理论讲解、动手实验、总结考评三部分组成。其主要教学环节如下图。

“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课程实施的主线是火药中定剂含量国军标测定实验的重现, 其基本流程为:实验基本理论知识 (讲座) →实验失败可能性预测 (分团队讨论) →国军标中定剂提取实验 (项目团队式自主实践:以组为单位进行, 团队配合操作, 严格执行实验操作流程, 记录测定结果并进行含量估算) →总结与考核 (传统实验报告形式与小组结果汇报答辩形式相结合, 加强学生团队合作与语言表达能力) 。

3.“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多元实验考核体系构建旨在根据实验 (实践) 课程或实验项目的特点, 分门别类构建对应的考核模式与方法, 形成完善的实验考核体系, 改变实验考核“一刀切”的传统模式, 提高实验考核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满足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需要, 也满足教学主体共同评分的要求, 其体系如下图。

(1) 实验报告 (20分) 。“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多元实验考核体仍然包含有实验报告的撰写, 其目的是保证标准实验流程的完整性, 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但不对字数进行要求, 突出对实验的理解, 并要求学生自我发现实验与部队实践的关系, 为任职打下基础。

(2) 火药中定剂含量测定实验操作 (30分) 。此处应作为重点考察, 对学生执行“国军标”标准实验操作规程的能力进行评估, 要求严格、过程严谨, 充分体现对火炸药相关实验的严肃性, 以及对于国家军用标准的理解。

(3) 汇报答辩 (20分) 。实验课的最后阶段以实验小组为单位, 选出代表在其他小组面前进行汇报答辩, 主要陈述本小组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报告小组的最终结论、并分析结论误差的原因等, 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 随后由其他小组共同评分。

(4) 自我评价 (10分) 。让学生对其在实验课的各个阶段表现进行自评, 要求给出自评分数的理由。

在军队学历教育院校中, 由于部分专业教学和课程性质的原因, 目前专门的实验课程比较少, 许多实验内容都是以课程实验 (实践) 形式存在, 因此使得实验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有的比例非常小;有的课程甚至没有把实验内容作为考核内容纳入课程考核体系, 或是将实验考核统一为理论考试;有的实验考核过于注重实验结果, 忽略或不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过程的规范性考查, 使得部分学生对实验草率应付;有的实验考核干脆以实验报告或学生考勤情况与课堂表现给出成绩。因此, 根据各专业课程实验 (实践) 教学的特点, 构建与之适应的分布式多元考核体系, 是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也是满足部队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创新意识要求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蔡丽玲, 葛志刚.建立实验成绩评定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嘉兴学院学报, 2002, 14 (6) :6-64.

实验教师考核总结 篇5

本人本承物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现将本人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思想端正,拥护党的正确领导,关心国家大事,并且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了《教育法》,自学有关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以此来树立高尚的师德。

二、教学能力方面

积极参与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物理组的教研活动。认真准备实验,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准备实验和整理实验器材,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在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因为我热爱自己的事业,所以从未因为个人私事而耽误工作。这一年来,我出满勤,从未迟到、早退过。

四、工作成绩方面

认真学习新课标,专研教材中设置的实验,每个实验都自己亲自做一遍,在实验中认真辅导学生,帮助教师上好每个实验。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正常开出实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的实验考查取得很好的成绩。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篇6

关键词: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某石化企业;建设

员工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绩效考核要通过必要的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并且按照合理的方式和流程对企业员工职务的胜任能力、工作态度与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活动。

一、绩效考核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绩效改革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和今后的延续性都有着不可小觑的贡献,因此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来建立和实施绩效考核体系,并对各项考核内容赋予相应的标准,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指导,以充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绩效考核由于其重要性,目前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绩效考核,企业可以清楚地了解其员工的日常表现,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为企业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

二、某石化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现状

某石化企業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其在组织架构上已变得十分成熟。其在业务总量、员工数量、整体规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其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难以跟得上企业发展的需要,其弊端不断显现。该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是从中层管理者、部门员工以及民主评议三个较多对普通员工实施绩效考核工作。部门领导综合评议主要是指被考核人所在部门直接负责人组织中层干部对其进行评议和打分,民主评议主要是由员工所在部门对其进行评分。同样去掉10%的最高分和10%的最低分,并求平均分。三者的评分按照4:3:3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综合得分,然后算出相应的排名。

当前该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其绩效考核机制需要不断进行改进,绩效考核目标的定位很不明确,考核指标还不明确,难以全面反映员工具体的工作绩效,企业当前的绩效反馈和沟通机制还很不健全,对其绩效考核结果的重视度和应用程度较低。因此,该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必须要改革和完善,已达到更加满意的效果。

三、某石化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方法

(一)绩效考核目的的确立

1.战略目的。企业日常进行的各项工作都是以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为目标的,所以,绩效考核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核心内容页有很大的战略目的。

2.管理目的。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结果较差者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各种原因为其下一步的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对于绩效考核结果较差者要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解除劳资关系;对于绩效考核结果十分优秀的员工要采取积极的激励政策,比如薪酬激励和职位晋升激励等。

3.发展目的。企业在对员工工作能力、综合素质、潜力等的以往考核结果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建立下一阶段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使得员工素质不断提高,根据自身的优缺点合理调配工作,使得员工在替身自身工作绩效的过程中也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二)根据企业绩效制度建立与之适合的文化来促进其发展

在当前企业管理理论中,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管理措施,企业文化与绩效考核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本文主要对某石化企业建立绩效文化提出以下建议:

1.应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绩效考核中。某石化企业的从建立至今仅仅几年的时间,其企业文化还不成熟,因此必须要借鉴其他的企业文化,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因此必须要有步骤、有计划的实施,这需要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2.要灵活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发展规划,不要死板的模仿别的企业的优秀方案,而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在实际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研究和磨合,最终建立能够适应A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的绩效文化。

(三)管理体系要合理并与绩效考核标准相一致

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也是重要基础。如果企业已KPI作为考核方法,应该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对企业的各项财务和流程指标进行处理,使其在企业的运营中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使其能够有效反映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真实的情况,以提升企业绩效考核的效果,缩短其与市场变化质变的差距。所以,某石化企业可以从KPI的思想出发,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使企业效率提高,管理得到完善,效益得到提升,最终使绩效体系能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对绩效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合理调控

工作人员针对绩效考核体系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具有质疑权,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将绩效考核体系的修改议案上报给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该企业可以在绩效考核结束后的一周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全企业中广泛征求员工关于绩效考核体系的修改意见。在接到修改意见之后,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的配合,并对各项意见进行调查核实,将最终的结果反馈给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经过高层管理部门对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修正,并将最终结果在企业内进行公示。只有根据该企业的现实情况,并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才能保证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结语

某石化企业作为一家国有企业,其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认识不足并将考核体系完善,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丹薇.怎样提升员工绩效考核水平[J].中国石化,2013(05).

[2]白陶.辽宁LD润滑油公司员工绩效考核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实验考核体系 篇7

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就是让学生在人体标本上, 准确地辨认出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 是巩固所学内容、检测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和最终考量, 对于促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形式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大致包括:PowerPoint考试、实物标本考试、无纸化考试等。PowerPoint考试与无纸化考试在形式上方式基本类似, 都是在解剖学实物影像、实物图片和解剖图谱图片基础上进行的, 其优点是试题制作和操作简便, 组题快捷, 标本损耗少, 考试内容和试题统一等优点[2,3], 但也存在着有悖于“实践”考核的不足之处, 不能代替直观性较强的实物标本考试。

实物标本考试组织方式大致可分为连续方式、抽签方式和分组方式三种[4]。连续方式是按照选题要求准备标本, 依次编号, 每一件标本都需按要求作出说明。学生以班为单位按顺序先后在统一地点集中, 依次按规定时间答题, 时间未到, 原位不动, 时间一到, 向前移动, 以免影响前面和后面学生的考试。抽签方式是将已授课章节的重要名词、结构分为若干签, 每签10-20道题, 印制成卷, 考试时, 学生抽签, 根据抽签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到标本上找到相关结构, 监考老师根据学生对所认标本的正误给予评分。分组方式是由任课老师在实验课过程中, 按授课进程逐步完成的, 也可称之为同步考试。三种考试方式在准备、操作和效果上都各有特点, 前两者适合一次性大规模集中考试, 而分组方式灵活, 便于结合学生个体情况设计和操作, 但组织难度大, 费时多。

2 规范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目标

考试可以较全面、准确地评价教学活动, 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因此怎样设计考试, 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5], 解剖学理论考试的标准化在试题库的建立以及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已经比较成熟, 但是从系统解剖学的学科特点来看, 单纯理论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观察、辨认、分析和综合等能力的培养[6]。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他们获取知识、综合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并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是规范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出发点。

3 规范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必要性

目前, 解剖学在课时分配上, 理论:实验=1:1或1:2, 可见实验教学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的重要性。但是,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虽然教师强调正确观察辨认标本的重要性, 但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因怕脏、刺激性味道而不愿意观察或少观察和接触标本。错误的认为解剖学考试只是考书本上内容, 只要肯努力下功夫, 通过“死记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绩, 结果脱离实物标本观察去看书。教科书上多为论述性语句和二维图片, 不容易理解记忆, 导致学生越看越觉得复杂、越觉乏味, 越是记不住, 考试时就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标本考试的出现, 积极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法, 使学生从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逐步转化成理论和实验并重的学习方式, 强化了解剖学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学生通过自己的手摸、眼看及动手解剖, 器官、结构的质地、颜色、形态大小及毗邻关系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和具体的形象, 从而对书本上的解剖学名词、概念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促进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掌握, 为学生的临床相关科目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使解剖成为基础与临床间桥梁。所以标本考试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考试的结果, 它对于提高形态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增强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操作能力, 具有长远的意义[7]。

4 规范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的思路

4.1 优化实验考核内容

解剖知识点的考核不是根据解剖学名词的大小、繁简来设置, 而是重课程连结、重临床应用。按教学大纲设置的“三基要求”作为“知识点”, 结合临床教学涉及到的解剖学名词, 结合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所涉及的解剖学知识, 结合临床治疗过程, 新技术的应用来设计考核内容, 并根据专业特点和层次, 制作考试标签, 以备学生进行抽签考核。以考试为“指挥棒”, 引导解剖学教与学紧密结合实际, 真正发挥解剖学与临床学科间的桥梁作用。

4.2 优化实验考核基础建设

建立独立的实验标本考核室, 设计和制作专门实验考核标本 (大体与瓶装) , 保证系解标本系统性、完整性, 局解标本原位状态和真实性, 并使系解标本与局解标本互相补充, 可触及标本与瓶装标本互相补充。

4.3 制作标本考试软件, 便于学生学习与复习

考试的真正目的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 一套规范的考核体系不仅应在考核内容与组织方式上具有实用性, 同时, 应便于学生学习与复习。因此, 发挥PowerPoint考试和无纸化考试操作优势, 根据优化的实验考核内容与实验考核标本相结合, 制作人体解剖学实验考核系统, 平时可供学生自学和复习使用, 考试时系统组题并进行成绩分析。

5 结束语

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能够调动学生观察解剖标本积极性, 增强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强化其解剖学知识体系。究其根本, 不断总结经验, 规范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 使之更好的服务于解剖学的教与学, 是我们每一位解剖人的责任。

摘要: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是让学生在人体标本上, 准确地辨认出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 可以巩固、检测学习内容, 能够调动学生观察解剖标本积极性, 增强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强化其解剖学知识体系, 对于促进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体系,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生虎, 宿璞, 贺成贵.解剖学实验课考核方法设计及评估[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7) :104-105.

[2]胡曰明.PowerPoint在解剖学标本考试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4, 4:85.

[3]贺振泉, 王家有, 张进, 等.人体解剖学多媒体课件标本考试的效果评价[J].解剖学研究, 2005, 27 (3) :212-213.

[4]江宇贤, 闾四平.《人体解剖学》人体标本考试方式的选择[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3, 10 (5) :25-26.

[5]隋哲峰, 陈成林.人体解剖学考试设计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8) :54-55.

[6]付元山, 陈要武.优化系统解剖学标本考试方法的探[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5, 27 (6) :484-485.

实验考核体系 篇8

1 传统的微生物学检验技能考核方法

传统的微生物学检验技能考核成绩为100分制, 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和基本技能操作 (包括:细菌的涂片与革兰染色、培养基的分装及细菌的接种、显微镜的使用及染色结果的判断等) 占总成绩的70%。传统的考核方法没有考查学生是否对微生物检验全过程的掌握情况, 如标本的收集和处理、鉴定程序、具体的鉴定方法及结果的报告方式等内容。同时, 一站式的技能操作考核, 部分学生在面对老师进行考核时心理紧张导致发挥失常而不能获得与自身水平相符的成绩。因此, 该考核方式不能客观真实的评价学生对微生物学检验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教学效果, 进行微生物学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2 微生物学检验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规范与改革

为了较全面的考核学生的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操作能力、规范技能考核体系, 笔者在原有考核体系的基础上对微生物学检验的实验考核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细化了考核指标和评分细则, 增加了综合能力的考核。

2.1 平时成绩 (10%)

由原来只考查学生实验课的出勤率改变成包括平时实验课课堂提问、出勤率、实验纪律和卫生值日等考核内容, 主要反映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学习态度和责任心等内容。

2.2 实验报告 (20%)

实验报告是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概括和总结, 体现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由原来只评价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 规范为评价包括报告的完整性、规范性、结果分析的合理性等内容, 改革后更加有利于学生重视平时的实验和实验报告书写的规范性。

2.3 基本技能操作 (30%)

采用老师对学生“一对一”的考试形式, 时间为30min, 主要考核学生对细菌的涂片与革兰染色、培养基的分装及细菌的接种、显微镜的使用、染色结果的判断等基本操作技能及口试对微生物生化鉴定试验原理的掌握情况。笔者在原有的技能考核标准上细化了评分细则, 同时, 基本技能操作分值由原来的70%降低为30%, 细化的基本技能考核标准见表1。

2.4 微生物检验综合能力考核 (40%)

为了全面的考核学生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技能, 笔者增加了微生物学检验综合能力考核模块。考核形式为, 教师为学生提供血液、尿液、粪便、痰液等临床未知病原体标本和相应的临床资料, 学生抽签决定考试标本, 考试时间为4~5d, 主要考核学生在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对临床标本的处理、鉴定程序的制定、鉴定方法的选择和鉴定结果的报告方式等内容。微生物检验综合能力考核标准见表2。

3 微生物学检验技能考核体系的应用评价

微生物学检验新的技能体系建立和应用后, 经过对近几年的实施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的分析, 可见微生物学检验技能考核体系的建立和改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首先, 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和完成实验, 能主动回答和提出实验相关问题, 实验报告的书写更加工整、完整和规范, 学习态度和学习热情有了较大的提升。其次, 学生通过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的学习, 更加注重规范实验技能操作细节, 通过对学生实习医院和工作医院的调查, 医院普遍认为学生动手能力强、操作规范。最后, 在新增的微生物学检验综合能力的考核中, 学生能针对不同标本, 进行实验方案的自行设计, 包括标本的处理、鉴定方法的选择、各项实验结果的判断及分析, 具备了利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的能力, 使学生从以前的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变为积极主动的思考, 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得到了实习和工作医院的好评。

总之, 新的考核体系不仅对考核内容做了科学合理的调整, 并对考核要求做了细致的量化, 真正达到了以考核促进学生学习, 以考核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

摘要:通过对微生物实验技能考核体系的优化和量化, 建立了全面的微生物检验实验技能考核体系, 客观系统的评价学生对微生物学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提高了微生物检验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技能考核,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高芸.微生物学检验综合性技能考核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15) :31-32.

[2]邵明明, 曹励民.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评分方法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15) :334-335.

[3]黄静芳, 陶鸿, 易丽娴.微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方法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15 (5) :649-650.

实验考核体系 篇9

形成性考核是根据既定的标准, 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 在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对护生的学习态度、能力及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测评, 将评价结果作为评定护生课程成绩依据的过程[2,3]。为充分发挥考核的积极功能, 推进实验教学改革, 笔者针对本校护生构建了解剖实验教学形成性考核体系, 将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起来评价护生的学习效果, 以期探索出能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护生学习能力的、更合理的考核方案。

1 实验教学形成性考核体系的构建

解剖学实验教学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 终结性考核是课程结束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实施的标本考试和综合分析理论考试, 考试题型主要是辨图、填空和案例综合分析。形成性考核成绩与期末实验考试成绩各占解剖实验总成绩的50%。根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解剖学实验教学特点, 笔者从实验态度、实践表现、实验报告和护生自评4个方面构建了解剖学实验教学形成性考核体系。形成性考核成绩总分为100分, 每个实验项目开展一次形成性考核, 最终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按平均值处理, 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见表1。其中, 实验态度占27%, 实践表现占50%, 实验报告占15%, 护生自评占8%。

实验态度考核的基本形式有出勤情况、行为规范、职业素质和实验预习。人文情感意识 (包含于职业素质中) 主要是从敬畏生命、尊重尸体和爱惜标本等方面进行考虑, 使护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将人文情感渗透于临床护理中。实验预习保证护生在实践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 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实践表现的评价内容包括教学互动、实验技能、团队意识和单元测试4个方面。实验技能训练要求护生必须观察和触摸标本, 必须清楚重点要观察什么, 理解观察到的结构与临床护理工作有什么联系。笔者每一个单元的实验教学都是围绕具体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展开的, 因而在考核中增加了模拟护理操作, 重点考核护生讲解操作部位选择、部位结构层次、毗邻关系和解剖路径以及操作中易出现的问题, 对护理操作的规范性不做明确要求。单元测试采用口试方式, 训练护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实验报告要求护生必须独立完成, 否则该项成绩为零。护生自评是护生通过自我评估来培养自我监督能力。

2 考核方案的实践效果

2.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2级护理1班37名、护理6班38名和2013级护理5班38名、护理6班38名高职护生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012级6班和2013级6班的实验教学活动采用形成性考核方案, 2012级1班和2013级5班采用传统考核方案。1班和5班护生的实验考核总成绩由实验报告 (40%) 和期末实验考试成绩 (60%) 组成, 期末实验考试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实施的标本考试。4个班均需参加本年级本专业统一的结课考试 (期末理论考试) , 考试题型主要是客观题、问答题和解答题。课程结束后向开展形成性考核的班级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4个班护生的成绩、优良率和及格率比较见表2。

2.3 实践结果

护生的考试成绩经K-S法检验, 服从正态分布。实施形成性考核方案班级的护生标本考试和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采用传统考核方案班级的护生 (P<0.05) ;采用形成性考核方案班级的护生标本考试及格率和优良率也都较采用传统考核方案班级的护生高 (P<0.05) 。2012级6班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82.89±11.18分) , 2013级6班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83.76±8.58) 分;2012级6班期末实验考试成绩 (76.20±8.84) 分, 2013级6班期末实验考试成绩 (80.04±9.98) 分。2012级6班和2013级6班的形成性考核成绩与实验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和0.632 (P<0.05) 。2012级6班的解剖理论考试成绩 (68.39±14.08) 分, 2013级6班的解剖理论考试成绩 (75.26±10.16) 分, 2012级6班和2013级6班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理论成绩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和0.453 (P<0.05) 。形成性考核成绩与实验成绩、理论成绩之间具有相关性 (P<0.05) , 说明形成性考核方案的运用促进了护生结课考试成绩的提高。参与问卷调查的护生中, 92.11%对实验教学形成性考核持赞成态度。

3 讨论

从实践情况来看, 形成性考核方案的实施有效地改变了护生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学习观念, 纠正了期末突击复习、死记硬背的学习陋习。护生更加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做实验”, 而不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听实验”和“看实验”;更加关注自己的日常行为表现和个性的发挥;更加重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性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气氛明显好转, 师生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 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规范教学管理。从护生考试成绩的对比可知, 形成性考核促使护生巩固了解剖理论知识, 提高了实验技能和运用解剖知识的能力。调查问卷结果显示, 92.11%的护生认为该考核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期末考试带来的紧张焦虑, 考试成绩比较客观公正;89.47%的护生认为有助于培养团队意识和提高沟通能力。

形成性考核体系在实验教学的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考核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考核内容、评价手段和评价标准还需结合高职护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探索;教学管理要规范, 评分要严肃和公正, 否则会挫伤部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深化实验教学改革, 实现高职教育目标, 就必须构建切合实际的、科学规范的课程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曹妍, 祁赞梅, 曹雅明.形成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现状与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 :23, 62.

[2]张毅, 孙红梅, 任恩发.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践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14, 32 (5) :68-69.

实验考核体系 篇10

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他们承担着教学实验准备、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以及教学日常管理等各项工作。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技术过硬、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的实验技术队伍, 是搞好实验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建设的根本保证[1]。要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及实验技术水平, 除需进行培训外, 更需加强考核管理。没有严格、规范的考核制度, 就不能激励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笔者结合近年来我院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情况, 就如何加强实验技术人员考核谈谈体会。

1 过去实验技术人员考核存在的问题

我院以往对实验技术人员考核采取2种方案。方案一是定量考核, 因为过细的量化, 导致实验技术人员每做一项工作都要先计算工作量, 推、拖无法核定的工作, 他们经常为工作量争吵, 严重影响工作。方案二是取消量化, 进行定性考核, 年终由学院、管理职能部门、系部根据实验技术人员的述职进行投票。划定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年终津贴发放、晋升晋级的标准。这样导致实验技术人员乐意为领导做事, 不愿为教师服务, 使得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间矛盾重重, 严重影响教学、科研、实验室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对策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认为对实验技术人员单纯采取定性或定量考核都不科学, 都不能得出客观的评价结论。针对实验室工作的多样性、灵活性、复杂性、特殊性等特点, 结合本院实际, 我们把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 制定出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科学、公平、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2.1 考核的基本原则

遵循科学、客观、适用的原则[3], 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 以充分调动广大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顺利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建设等工作。

2.2 考核方案的制定

我院实验技术人员分布在5个系部 (形态学部、机能学部、生物病原学部、化学与生物化学学部、中医系) 和一个科研中心。实行的是系部领导下的模块管理体制。学院在制定方案前必须深入各系部广泛听取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意见, 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讨论, 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考核指标体系[4]。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 政治思想。包括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工作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工作纪律等。总分20分。

(2) 工作质量。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验准备、实验技术水平, 实验室建设, 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使用及低值耐用品、易耗品的管理等, 依据教师、学生的满意程度来评定。总分70分。

(3) 合作精神。主要包括实验技术人员与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的配合及相互间的合作。总分10分。

(4) 实验教学。参照教师工作量标准, 1个标准实验教学学时为1分, 按实际工作量计算。

(5) 实验准备。每10个标准实验准备学时为1分, 按实际工作量计算。

(6) 实验室建设。包括实验室规划、评估、考核、创新、档案管理材料上报等, 由系部分管实验室主任核定计分。总分为10分。

(7) 仪器设备管理与维护。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账、物、卡是否相符, 由系部分管实验室主任核定。总分为10分。

(8) 科学研究。参照教师的考核标准, 按实际工作量计分。如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文72分, 在一般公开刊物发表一篇论文36分等。

(9) 社会工作。参照教师标准, 按实际工作量计分, 如任工会小组长6分、班主任30分, 参加学术会议一次6分等。50分封顶。

(10) 低值耐用品、易耗品的使用及管理。包括物品的请购, 登账入库、出库, 合理使用。总分为5分。

(1) (2) (3) 为定性考核指标, 总分为100分, 由系部主任及全体教师进行客观评定。 (6) (7) 每项总分最高为10分, (10) 为5分, 由于其量化操作难度大, 其具体分值应在定性考核中得到进一步体现。

2.3 组织实施

考核于每年12月下旬进行, 按照考核指标体系严格执行。定性考核由系部主任及全体教师客观评定, 定量考核由系部分管实验室主任核定。

2.4 统计结果

定性和定量的分数相加就是实验技术人员的考核分数。根据分数确定优秀 (总分300分以上、定性分数90分以上) 、合格 (总分200分以上、定性分数75分以上) 、基本合格 (总分150分以上、定性分数60分以上) 、不合格4个档次。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晋升、晋级、评定技术职称的依据, 并与年终奖惩挂钩。公

论实践教学中的指导语教学

童清玉, 童八金

(龙岩卫生学校, 福建龙岩364000)

关键词:指导语;实践教学;护患沟通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章编号:1671-1246 (2010) 01-0119-02

大多数患者对医院环境有一种陌生感, 需要通过护患之间充分而良好的沟通来消除。患者在就诊或住院过程中接受治疗和护理时, 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所使用的指导性言语称为“指导语”。医护人员如能正确而适时地对患者使用指导语, 就能较顺利地达到治疗和护理目的, 反之, 不仅会增加治疗和护理的难度, 也不利于患者康复。本文就实践教学中的指导语教学加以论述。

1指导语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护理模式从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 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 增加了对患者及其家属和服务对象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及时沟通等内容,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意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护生除需掌握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外, 还必须学会正确使用指导语。在以往的护理教学中, 教师对指导语教学不够重视, 虽然在《人际沟通》中有一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但由于人际沟通独立于实际操作, 教学效果差[1]。笔者认为指导语教学不应独立进行, 而应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2指导语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2.1教师示范教学

教师示范教学时要使用规范通俗、又有一定专业性的指导

布考核结果以增加考核透明度, 实验技术人员应对照考核结果自我督促、找出问题, 不断改进工作。

通过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 笔者认为在考核过程中除了要考核其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外, 更应重点考核实验技术人员实验课开设质量、实验室建设以及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情况。在定性的基础上进行量化, 才能尽量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客观。

语。如经鼻插入胃管操作, 教师准备好用物, 认真核对床号姓名后进行操作时, 先使用规范的指导语:“31床李某, 你今天要做手术, 按医生嘱咐手术前必须把这根管子插入你的胃里, 以减轻手术后不适。现在我要为你插管, 会有点不舒服, 有呕吐感, 我一边插, 请你像吞面条一样把管子吞下去, 我们一起努力, 争取一次性成功, 好吗, 谢谢!”然后再开始操作, 插管时边鼓励边指导, 如“很好, 就这样”。当患者想呕吐时, 指导患者“请深呼吸, 很快就好。”当插管到口咽部时, 继续鼓励患者“你太棒了, 我们配合得很好, 马上就成功了”。教师演示时应将指导语贯穿于熟练的技术操作中, 把模型人完全当作患者对待, 让护生感受到操作练习的真实性, 认识到指导语与操作技术同等重要。2.2护生模拟演练

组织护生3~5人一组进行操作练习时, 要求他们严格按照教师示教的规范操作, 包括指导语的使用。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注重护生是否与患者沟通交流, 强化其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如在妇科检查实践课上, 在操作前教师要求护生先想象患者就诊时害羞又紧张的表现, 然后在双合诊时对患者使用指导语:“请不要紧张, 深呼吸, 放松腹部, 很快就好了”。如发现护生在练习中遗漏指导语, 则要求其重复该项操作。

2.3真人互换练习

在模型人身上护生无法感受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也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护患交流, 护生在操作中容易随意及不规范, 为了使护生真切体会患者的不适和疼痛, 就个别可操作的项目实行护生互换练习[2]。如注射法实践课中, 护生先在模型人身上

[1]陈实, 李崧.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和职责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 :146.

[2]李红军.医学院校实验室实行模块管理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3, 5 (2) :182.

[3]顾玉平.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量化管理初探[J].实验研究与探索, 2003,

[4]彭刚, 董希敏.实行量化考核改革教师管理[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17) :55~56.蒉

参考文献

[1]陈实, 李崧.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和职责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 :146.

[2]李红军.医学院校实验室实行模块管理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3, 5 (2) :182.

[3]顾玉平.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量化管理初探[J].实验研究与探索, 2003, (22) :121.

随机抽签的实验实训考核方法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实训;考核;随机抽签

一、提出的背景

实验、实践环节既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验证与巩固,又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素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尤其如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提出: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劳动保障部、教育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1号)也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在各个高职院校中,由于实验设备、器材的不足,以及学生思想上的不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是不理想的。在以往的实验实训中,真正动手的只有少数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和喜欢动手的同学,大部分同学都是围在旁边看,甚至到别的组去串门、聊天,完全一副“能者多劳、事不关己”的样子。

而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为了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毕业生,必须要充分使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发挥出来,笔者认为除了要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尽量与工程实际贴近,充分激发学生在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外,对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也是很有必要的。经过笔者长期调研并与相关实验、实训课程带教老师的多次研讨,认为造成大多数学生不愿动手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

首先是实验、实训考核的方法存在缺陷,由于当时学院实训、实验设备较少,考核时,必须一套实验或实训设备安排四、五个同学,这样学习不主动、动手不积极的同学于是就乐享其成,助长了这种懒汉思想;

其次是学校的实验、实训设施满足不了学生人人动手的要求;

第三是实验、实训考核的分值较低,只占该门课程的30%,并且实验、实践环节的考核成绩是附属于理论课程的成绩中,以往的成绩是从学生的考勤、对待实验、实训课的态度以及实验、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来评定,而对实验、实训过程及实验、实训技能的考核却很难完成。这里面,教师的主观印象起主要作用,而学生的实际能力可能得不到体现。

三、解决的办法

找到了产生问题的原因,那么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就应声而出了,这些对策就是:

首先,大幅提高实验、实训课程成绩在该门功课中所占比重,将实验、实训由原来依附于理论课程的地位中解放出来,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考核,单独记录成绩,这也顺应了当前职业教育的要求、特点和趋势。

其次提请学院领导加大对实验、实训场所的资金投入,提高学院在实验和实训方面的硬件水平。几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我院新校区的逐步建成,学院各专业的实验设施、实训基地已较具规模,已完全能够满足学生实验实训要求。

第三,改變实验、实训课的考核方法。

新的考核方法是将各个模块中包含的实验或实训分别作成若干个签,有多少个学生参加考核就做多少个签(同一项实验或实训内容不少于三张签,视参加考核的学生人数而定),由学生在实验或实训考核时现场随机抽取,抽到什么就做什么(实验或实训操作),这个抽签过程完全是随机的。这样学生因为在将来的实验、实训考核中不知道会抽到什么签,完成什么考核内容,因此对每个实验、实训内容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因此在平时的实验、实训中必须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动手操作,再也不敢存有侥幸心理了,否则在期末实验、实训考核中就过不了关而导致挂科。(而且在平时进行实验、实训操作中遇到问题、困难还可以问老师,也可以和同学进行讨论,但在期末实验、实训考核中确完全靠自己解决了,老师在这时只对你的操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评定和打分,对你在实验、实训考核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是不会给出任何提示和帮助的。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实验和实训中就必须对每一个实验和实训环节都必须心中有数、胸有成竹,而这些不通过自己的亲手操作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套考核办法实施后不久,我们欣慰地发现,原来上实验、实训课时,大多数学生心不在焉,巴不得快点完成任务,早点回到宿舍,那管什么实验数据准确与否,也不管实训操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和工艺要求,这些现象现在再也看不到了。现在上实验、实训课,同学们都积极开动脑筋,抢着动手操作,有时为了一个数据的些许出入而反复验算,或为某个施工过程、施工部位的瑕疵而主动要求返工,有的实验实训内容做了一遍又要求再做一遍,下课铃声响了也不肯离开,央求老师再给一次机会重做。

这套实验实训考核办法施行以后,虽然实验、实训课的带教老师比以前上课要辛苦得多,但看到学生们的这种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和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在逐渐养成,带教老师们都普遍反映“虽苦尤乐”,更多的体会到了教学工作的成就和乐趣,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大大的提高了。

四、评分细则(以某建筑电气实训操作技能考核为例)

1.平时实验、实训成绩占40%(40分)

(1)实验、实训课态度端正20分

若有闲聊、串门,每次扣3分。

(2)实验、实训课出勤占20分

若有迟到、早退,每次扣3分。

2.实训操作考试成绩占60%(60分)

某建筑电气实训操作技能考核评分表(略)

五、改革的成效

(1)改革后的实验、实训教学考核办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实验、实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性强,使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大为提高,达到了“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较强动手能力的教学要求”。提高了学生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就业,同时也能更快地融入新的工作之中去。

(2)改革后的实验、实训教学考核办法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新的考核办法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验、实践经验,教师必须不断了解和学习相应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快完成向“双师型”(即工程师和讲师)教师的角色转换。

(3)改革后的实验、实训教学考核办法首先在我院环境工程系“建筑设备”专业试点,取得成功后现已推广到全院各系各专业使用,据师生反映,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实验考核体系 篇12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实现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培养目标,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实验课只有强化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 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 才能培养出技能型人才。

病原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医学生的有菌和无菌意识, 使其学会消毒、灭菌的方法与途径, 树立无菌观念, 提高其无菌操作的技能, 以便将来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要实现课程目标, 必须加强实验课的实践操作训练, 使学生由学会操作到熟练操作再到临床应用。在训练中要加强对操作过程的管理, 使学生形成标准化操作。因此, 探索微生物学实验操作考核的内容与方法就成了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对学生进行细菌接种操作的尝试性考核对提高学生对无菌观念的认识、提高无菌操作技能有重要意义。

现就我校实施的细菌接种操作的考核形式、方法、内容、结果等进行概括和小结, 探索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提高学生对实验重要性的认识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1 考核内容与评分标准

1.1 考核内容

将培养皿中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接种到另一只固体培养基上, 包括平板分区划线接种法和斜面接种法。

1.2 考核方法

教师在操作示教时, 边操作边讲解。将细菌的接种过程分解为多个操作动作, 赋予每个操作动作一定分值。观察学生细菌接种的操作过程, 记录接种结果, 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评定分值, 综合评定最后得分。

在具体考核中因班级学生人数多, 教师逐一考核有难度,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 每组3~4人, 每组指定一名组长。教师可以先培训和考核组长, 待组长熟练掌握操作过程和评分标准后, 由组长考核组员, 教师巡视全班, 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 进行集体纠正。

1.3 评分标准

细菌接种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见表1。

2 实施过程与结果

2.1 实施过程

2009年9月将该项考核方案在本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科4班进行实践。全班56人, 分成14个小组, 每小组4人, 小组平均得分情况见表2。

2.2 对考核结果的分析

在细菌接种操作中, 接种环用前、用后都要烧灼灭菌, 这需要学生有无菌观念。从菌种皿 (管) 中取细菌到接种皿 (管) 进行接种, 这需要3次无菌操作。取菌种时, 首先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菌种, 所以盖不能全开, 只开45°角左右;其次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细菌污染环体上的细菌, 需要在酒精灯的外焰周围操作;再次将环体上的细菌种于培养基上时, 要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接种皿 (管) 。在学生操作中, 持接种环 (针) 姿势正确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 若用力过大在取细菌时就会将培养基挑起, 若在划线时将培养基表面刮破, 就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菌落的形成。若无菌操作做不好将使菌种皿 (管) 中的菌种和接种皿中所培养的细菌受污染, 而污染与否在次日观察实验结果时就能很清楚地看到。

临床医学专科4班该项实验的考核结果表明:学生操作中失误最多的是打开菌种皿 (管) 盖和打开接种皿 (管) 盖。正确的方法是左手持培养皿 (管) 于掌心, 将培养皿 (管) 一侧抵住弧口, 用拇指和食指打开盖子成45°角, 这个动作需要重复多次练习。其次失误较多的就是在接种过程中不能坚持在酒精灯的外焰周围无菌区进行操作。除此之外失误较多的是难把握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时用力的大小, 致使划破培养基。

3 考核的意义

考核细菌接种操作的理论意义在于强化学生的有菌、无菌观念。实际意义在于为微生物的后续实验做好操作准备, 如在实验“外界因素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中, 紫外线杀菌试验、药物敏感试验都需要先进行细菌的接种, “咽拭子法检查咽喉部位细菌的存在实验”中取分泌物需要无菌操作。长远意义在于对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时对预防和减少医院内感染、医源性传染具有永久的指导作用, 如医院里所用物品及器械哪些有菌, 哪些无菌, 需怎么处理;各种介入性检查和治疗怎样实现无菌操作等。

上一篇:红外通信的设计与实现下一篇:明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