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2024-06-09

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共6篇)

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篇1

摘要:经典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陶冶学生情操, 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都有重要作用.伴随经典诵读活动的全面推广, 学生的心智得到了极大的熏陶.本文将从营造诵读氛围, 让孩子爱读, 在方法上加以指导, 让孩子们会读, 从继承到创新, 让孩子们学以致用和改善评价方式, 让孩子们有成就感等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

关键词:诵读,经典,爱读,会读

如何让学生看见了浪花而喜爱浩瀚的大海?如何让学生在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时, 得到最真切的美的享受、情的熏陶?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对古诗诵读与美文欣赏的习惯呢?我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古诗, 欣赏美文的积极性.

一、营造诵读氛围, 让孩子们爱读

学校是一个多元、开放的教育系统, 创造性地利用多种有利因素, 努力创设诵读古诗文的最佳外部环境, 营造浓郁的古诗文诵读氛围, 使全体学生乐读爱诵.在教室内的墙壁悬挂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让每面墙壁都能说话”;建立班级图书角, 让学生与每一个“高尚的人”对话……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诵读兴趣不可或缺的土壤.

如何让学生爱读、乐读, 选择书籍也很重要.所谓“皓首穷经”, 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 选择、把握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年胡适为青年学子开列国学必读书单, “一不小心”就开列出上千部典籍, 为此还受到梁启超的讥评.可梁先生斟酌再三, 也列出30部典籍, 还一再称不能再少了!可见经典诵读教材的选择对于孩子们来说相当重要.为此, 我结合新课标所倡导的“诵读古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 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 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作精心选择.

二、在方法上加以指导, 让孩子们会读

古人曰:“授之以鱼, 莫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词, 更要教给他们背诵的方法, 培养他们自觉积累知识的习惯, 让他们学会去发现它的美, 欣赏它的美, 掌握它的美, 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指导儿童古诗文诵读本身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作为一个老师, 首先必须要熟读古诗文, 而且不可以读错.至于速度应该如何, 我觉得要视孩子的年龄而定.高年级的, 速度可以快一点, 低年级的, 速度不宜过快.因为读古诗文时, 最主要是让他们的心定下来, 读快读急反而会导致他们内心的急躁.老师在带读之前, 内心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 最好能把情绪缓和稳定下来, 声调不宜急促、不宜过高.对学生所要读的内容在上课之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要这样?因为老师有自信, 学生自然有信心.老师如果能把古诗文读熟、读美, 甚至可以背下来, 学生听到老师流畅的诵读和抑扬顿挫的声音, 学习的兴致自然就很高.老师如果没有做好准备, 不但心慌, 又容易断句错误, 学生就无法读得通畅.总之, 语速的快慢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情况, 才能拿捏准确, 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方法.我觉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其实是最大的收获者, 也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只是诵读的第一步.诵读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顿挫、奔腾激越的情感.这些情感孕于无声的语言中, 要通过朗读将其外化, 就需要先定出感情基调, 再据此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 让学生在诵读时达到眼观文、口出声、耳悦音、心会义、神会情的多重效果, 在抑扬顿挫、轻重舒缓中领悟情感.教学中, 我让学生注意听录音, 小声跟读, 再模仿诵读, 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

1. 熟读成诵法.

即让学生多读, 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 低唱慢吟地诵读, 也可“不求甚解”地诵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多了, 自然成诵.

2. 联系扩充法.

即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 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他古诗词联系起来诵读, 以形成一个知识组块.把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 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古诗词的极大兴趣.

3. 想象入境法.

即将诵读过程作为欣赏佳作的过程, 边读边想象画面, 把自己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文的最终目的是要为“我”所取, 为“我”所用, 古诗文也只有在运用中才会被再次赋予新的生命、焕发新的生机.

三、从继承到创新, 让孩子们学以致用

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 也是儿童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 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小教导儿童诵读古诗文, 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 而且自幼就开始接收五千年文化的熏陶, 能奠定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 成为他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

1. 每天早晨8:

00至8:15是学校给学生的阅读时间, 可别小瞧这短短的15分钟, 孩子诵读之“胃口”一旦养成, 日积月累, 就像把古代圣贤请到家, 孩子们在吟诵乐趣中夯实了文化底蕴, 修正了人格品行, 知道了什么叫爱, 什么叫孝, 什么叫宽容, 什么叫谦让……

2. 开设大阅读课, 保障阅读的质与量.

我在阅读课上以身示范, 与生同读, 教会学生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 并将之牵引到课外阅读上;有时我会上一节赏析课, 如美文欣赏、古诗文欣赏、故事欣赏……并且能将一些优美的语句积累下来.

3. 加强课内外沟通, 课外拓展延伸阅读.

一是在教学实践中, 以课本为发端, 加强课内外沟通, 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如, 教学《北京》前, 布置学生查找北京图文资料等.二是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 再读读原汁原味的作品或类似的书, 使知识纵横沟通.如学习了《鲸》、《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后, 推荐科普读物《海洋的秘密》等书, 上了《丰碑》、《倔强的小红军》等课文后, 推荐《长征的故事》等书.课外拓展不放任自流.

4. 每日课前一讲.

每天的语文课利用课前的3分钟背古诗或读美文, 下午课前20分钟, 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 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四、改善评价方式, 让孩子们有成就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 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 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源泉.在教学中, 通过加强诵读训练, 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那声情并茂的诵读, 更可以直接把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 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识, 达到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水平的目的.

有检查才会落实, 有测评才会促进.为了使古诗词背诵落到实处, 我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背诵的诗文内容、相关故事、体会收获等;不定期开展各种竞赛, 如小组赛、限时背、师生背、快背、慢背、接龙背, 听记背、问答背等;我也会采用“对号入座”的方法, 即作者、朝代及内容的连线练习;采取“定位联想”的办法, 即读每首诗文时, 一边背一边记每个字、每个词、甚至每句话在诗文中的位置……多种形式综合背, 灵活且富有变化,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从而避免了背诵的枯燥性.

总之, 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 让好书滋润学生的心田, 这是我教学生涯中永恒不变的目标, 所以我会按照自己拟定的目标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使其更完善, 更有实效性.

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篇2

合肥市兴华苑小学杨元元

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千古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战场。人类几千年璀灿的文化在语文书中有了充分的体现。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并掌握已有的文化世界,就能较好地被文化所塑造。而经过文化塑造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文化的塑造者。我们以诵读经典为主渗透常规语文朗读,来促进现代文的学习。这二者的相辅相成对孩子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及个人的文化的塑造有着深远的意义。实现了不一样的课堂与教学效果,对此,浅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诵读课文,记忆力明显增强。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水结晶试验表明,诵经典正是利用上善治水的重要方法,运用自己的声波音能,承载丰富美善智能量的经典语言,文字信息,反馈给自己的体内之水,从而改善整个身心气质,达到和谐身心、开智益慧的目的。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语言正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对学习力的强力影响正是建立在对记忆力的拓展和优化基础上的,具有开发右脑的作用,具有开智的意义。一年级的孩子读经典也能达到倒背如流。他们每次背诵常规语文的时候也用背经典的方法熟读成诵,背得很快,这正是诵读经典带来的极强记忆的神力。美国医学博士杨定一医师在台湾进行儿童读经典所经历的身心变化的科学试验再次证明读经典的儿童其记忆力更强。

二、有助发展孩子的语言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经典与现代文的阅读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诵读需恭恭敬敬,一心一意,不急不徐,字字清楚轻松愉悦。现代文阅读更需声情并貌,在读经典的影响下恭敬认真地读出其中的思想感情。熟读而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能生巧,巧而后出新,诵读就是把书上的变成自己的,随用随取。用多了,自然心灵手巧,会有神来之笔、天造之功。鲁迅、茅盾等老一辈文学大师他们青少年学习的也是文言文,为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的建立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我们的孩子每天读经典,耳濡目染被文化的韵味而感染,陶冶情操,丰富语汇,在作文中可以引经据典,增强了文章的文学底蕴。

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3

一、以读为本——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感知、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天地玄黄喊一片”式的死读、傻读,要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恰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

二、揣摩品味——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

1、语句比较。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分析、比较和细细品味,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升华。如:《爬天都峰》一文中,“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一句,为了让学生体会“挂”字的妙处,可要求学生用“拉”或“飘”等字换“挂”,进行比较,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当:一个“挂”字把天都峰陡得似直上直下的特点极其准确、形象、巧妙地描写出来,与文后面的“攀”相映成趣,产生了一种朦胧的美。学生从课文语言文字中找出根据,见仁见智。这样,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的独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

2、运用想象。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例如,《秋天的雨》以文中的形象因素为媒介,对艺术美进行思维再创造,闭目遐想文中所描绘的一个个意象图,把秋天众多的景物连接为一幕幕活动的镜头,在头脑中“放电影”,并乘上想像的小舟,在绚丽缤纷的美景中尽情遨游,充分领略秋天的特点,在美的感染中培养语感。

3、联系生活。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爬天都峰》一文中“爬呀爬,我和老爷爷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这别有韵味的一个“终于”,把他们努力后的成功与满足生动地表现出来。但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体味,恐怕很难体会到这“终于”一词的韵味。

三、积累语言——培养学生语感的保证

1、熟读成诵。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小学生记忆力强,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熟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的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课程标准对阅读本身有量的规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每日推荐一定数量的诗、词让学生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注脚。

2、广泛而多渠道的阅读。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如电视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有“成语故事”“散文欣赏”“岁月如歌”等栏目,诵读诗词、讲解故事,集声音、感情、图像于一身,许多音乐节目歌词都配有字幕,教师要以媒体为载体,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欣赏中形象地感悟语言。

语感虽不易感知,不好培养,但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积极探寻语感培养的途径,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的语感就能获得不断的提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培养语感会在语文教学的园地开出更加艳丽的花朵。

有感于培养农村小学生诵读经典 篇4

在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第二学段(3---4年级)的阅读目标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读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虽然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读得多知识增加,写得多妙笔生花,但有几个农村语文老师能付诸行动呢?长久以来,由于课外书籍匮乏,语文老师通常只着眼于每周的几节语文课,教学任务该怎样完成,怎样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往往忽略培养学生对经典的诵读与感悟。学生要么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要么懵懂追逐于校园间嬉戏打闹,提到背书就会愁眉紧锁。他们没有读书的氛围,更没有读书的情致与韵味。校园中没有书香,显得那么单调且虚浮。

我,亦是如此。

学期终结,学生的阅读与习作能力让人颇为忧虑——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填空居然有半数的学生没记住,记住的学生却会背不会写,能准确作答的屈指可数;而习作中跑题、记流水账、错字多等现象比比皆是„„

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都不愿意见到的!虽然,我们在农村学校!

作为语文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的兴趣责无旁

贷,即使学生由于年龄小,并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心境亦无妨。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提高。

学校也意识到经典诵读意义非凡,曾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但检查过后,认真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我很庆幸,自己是那极少数语文老师之一。

我把“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两句诗写在教室的墙壁上,和班级学生共勉,并告诉他们:一个人读书多了,自然而然地会带有一股书卷气,言谈举止所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远非浓妆艳抹或满身名牌可比。因此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每两周,我会让爱看书的孩子从学校的图书室给班级学生借书。学生兴致盎然,被选出来的孩子则比领了大奖更兴奋。

每周四,我会利用一节自习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品味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对于精彩处,我要求学生摘抄甚至背诵。而我,也会和他们一起读书。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换来了心灵的宁静。即使是班里最调皮的孩子,也会经常捧着一本自己爱看的书而忘了时间。

每周一,我会选择一首古诗写在黑板上,稍加讲解,然后要求背诵。学生个个喜形于色,琅琅的读书声响彻校园。几分钟后,学生争先恐后地背给我听。那情景,让人甚为欢

喜。

每逢放假,我会建议家长:给孩子最好的奖励是几本好书,让他们知道知识的价值。开学后,看着学生捧着新书爱不释手,对书中的精彩内容侃侃而谈。我心中充满喜悦。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诗歌诵读兴趣 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37-02

诗歌字精词粹、音韵和谐、意境优美,诵诗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更是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诵读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明确要求中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且在教学实施建议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便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实践证明,长期的诵读能增强学生阅读诗文的能力,起到陶冶心灵,开阔心胸,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的作用。朱自清先生也说过:“对于写在纸上的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基于这样的原因,近年来初中语文教材强化了诗词的阅读教学,增设了背诵默写的篇目,我们玉林地区2012年中考的“背诵默写”部分也由原来的8分增加到10分。在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诗歌朗读的兴趣呢?我在实践中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诵读兴趣进行了探究。

一、用教师的诗情点燃学生的热情

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你可以不漂亮、不潇洒,但你必须充满激情。语文本是作者生活的再现,感情的流露,是生动的、形象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教学更是一种情感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只有充满激情,情动于衷而表于外,才能做到以情传情,才能引领学生们与文本交流碰撞,融会贯通,产生共鸣。

如上《我爱这土地》一课,我先让学生读课文,读到“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这句时,有不少学生笑了起来,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极不谐调。面对这个情景,我重申了写作背景后以悲怆、深沉、饱含深情的语调范读了一遍课文,刚一结束,学生便报以热烈的掌声,然后纷纷模仿,在诵读中真正体会了诗人对侵略者的仇恨,对土地的眷恋和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师的激情不应只体现在课堂上,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自内而外的感情流露。有一次,我带学生登东山,快到山顶的时候,天突然阴了下来,刮起了一阵阵凉爽的大风。眼看着就要下雨了,我赶紧领学生躲到一个小亭子中,想起“山雨欲来风满楼”,很适合此情此景,不禁脱口而出,一学生听了后挥舞着双手叫“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俩这么一喊,学生们便热闹起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一时间,整座山好像沉浸在一片诗情的汪洋大海之中,大有“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气势,山中不时传来愉悦的笑声。

教师的激情可以说是他精神和品德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一种魅力,它能像磁铁一般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让他们喜欢、仰慕、效仿。教师适时而发,声情并茂的激情,带起学生的热情,然后形成热烈的诵读氛围,这样就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让学生感悟诗词的韵味,体验到诵读的乐趣。

二、多种形式诵读,激发学生主动性

乌鸦喝水,不光是往瓶子里放石子,还可以有打破瓶子,推翻瓶子等方法。在开展诗歌诵读的过程中,我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较为枯燥的诵读显得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

(1)创设情境法

诗歌诵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丰富、逼真的气氛中,从而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可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复杂为简单,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运用它可更好地刺激、帮助学生完成诵读,培养语感。如教《观沧海》时,我截取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在高山之巅,面向大海,目光深邃高声吟诵《观沧海》的片段,那慷慨激昂的诵读、色彩鲜明的画面、惊涛拍岸的壮丽场面、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在强烈的视听效果下初步了解了诗歌的内容,体会了诗的意蕴,感受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最后诵读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自然完成。

(2)竞赛法

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好胜心比较强、不甘落后,所以我们不妨创造一些竞争条件来激发和提高他们诵读的兴趣。如在进行语文口语交际活动“古诗文朗诵”高潮结束之余,我又来了个“诗词串串烧”的自由接力赛。这个比赛类似于成语接龙,由一个学生开头说出一句诗,后面的学生接着说下去,可尽情发挥想象,念得顺口就行。举办这样的竞赛,不到20分钟,学生就能把学过的诗词几乎都背下来,不但增加了课堂气氛,而且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热情。

2011年五月份,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全校师生文化素养和朗诵水平,我校举行了一场较大规模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的活动。决赛人员从班级、年级竞赛中层层过关选拔出来。为了参加决赛,许多学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比赛时采用个人朗诵、师生朗诵、集体朗诵等方法。比赛时选手精神饱满,全心投入,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委婉深沉,那一首首动人的诗歌,动情的朗诵,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在这次比赛中,学生李煜个人朗诵《将进酒》,七年级(7)班的集体诵唱《花木兰》获得了特等奖。此后这两个节目还代表陆川县参加了2011年玉林地区举办的“国文经典诗文诵读大赛”获得二等奖。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了本校学生学习诵读诗文的兴趣。

(3)拓展迁移法

拓展迁移,就是对诗歌诵读教学进行时空上的拓展,拓宽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保护和激发他们在诗歌上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兴趣的培养。在八年级进行了单元诗歌教学后,我要求学生在观察生活和思考生活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写下来,且注意带上感情,用上修辞。后来,学生们还把自己的诗作配上插图,装订成册,起名《我们的诗集》。为此,我还专门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来引导学生朗读、欣赏、评议。先是让学生交换作品,仔细品味,然后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推选出优秀作品,当堂由作者本人诵读。学生何海明在小诗《伞》中这样写“雨中有你/眼中有你/生活因你才有希望!”他读完后,学生大呼“太精辟了”。学生巫霜霜在《向日葵的悲伤》里写到“当无情的双手/扼住了它的咽喉/一切的一切/都化为向日葵的悲伤/它如同蒲公英般/跑得很远很远。”她的诗勾起了学生的回忆和伤感:他们在教室门口花圃里悉心栽种了向日葵,由播种、浇水、施肥到发芽、开花,寄托了学生们多少的心愿啊,可花开得正艳时却不知被谁折断了!当她用舒缓哀婉的语调读完这首诗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当即要求她把这首诗写在黑板上,她一边写全班学生一边自发读……那是我教书以来集体诵读最让人感动的一次!

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篇6

然而,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却不尽如人意,面对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现象,我们教师采取的仍是类似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学外语时采用的文白对译、语法分析的教学方法,老师喋喋不休地串讲,对号入座式地翻译,“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搞得学生昏昏欲睡,兴味索然。

要想扭转文言文教学中的这一尴尬局面,就要在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上多下工夫,早在两千年前,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只有带着兴趣而非任务或习惯去学习,使学生保持一种学习的最佳心态,使学生有一种学习的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成功感,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其真正体味到“好学之乐”。

而诵读正是提高这种兴趣的有效手段。反复诵读自古以来就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途径。反复的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这里所说的语感是指可以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对文本的会意和理解),可以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对文意的整体感知,这样就能有效地缓解学生面对文言时出现的紧张心理和畏难情绪,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就能体味到乐趣,就能享受到成就感了,为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扫清心理上的障碍。

那怎样才能把诵读变成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一个触发点呢?下面就结合笔者平日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看法。

一、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感受诵读的魅力,诱发学生尝试诵读的动机

教师要想让学生对文言诵读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领略到诵读的乐趣。学生对文言诵读和文言学习的兴趣,主要是从聆听教师的高水平范读和背诵开始的。为此,教师就要提高自己的文言诵读水平,揣摩文本,反复练习,范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为学生模仿诵读树立榜样,使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乃至背诵中感受到文言诵读的魅力。学生只有在教师的诵读中分享到了诵读的愉悦,才会产生自己诵读的强烈动机,进而去尝试诵读。

二、教师要改变生涩的教学模式,加强技巧指导

在学生受到教师的熏陶而对文言诵读乃至文言学习感兴趣之后,接下来就是让他们在自己的诵读中体验到文言诵读乃至文言学习的乐趣。这就要求我们一改以往的生涩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每一篇文言文时,都把诵读作为吸引学生研读文本的开端,突出诵读在文言教学中的地位,使诵读成为学生学习文言的重要步骤和过程。 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让学生读出句内停顿、重音、语气、节奏,让文言的音韵和谐美感染每个学生,引发学生的审美愉悦。这个层面的训练主要以教师的范读和领读为主,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细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掌握文言断句、重读的规律。对于难以读准的片段和句子,教师可在语法知识的辅助下,帮助学生揣摩涵咏,找准重音,读准节奏,读出语气。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一句的停顿和重音,可能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强调地是“是”和“寡人”之间的句中停顿(语法上主谓之间应有短暂的停顿)以及“子”“过”的重读处理,这样就可以读出节奏并很自然地读出郑伯当时坦荡和自责的内心感受。这样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对文言的感受能力,让文言的音韵和谐美感染每个学生,引发学生的审美愉悦。

第二,要让学生读出文章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诵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诵读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受到更直接、更强烈地感染。例如:像《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这样的骈文,注意指导骈句的读法,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衔/远山,吞/长江”“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等。通过正确朗读,让学生去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要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读懂文意,读出文气,读出个性化的理解,完成对文意的整体理解,从而享受文言诵读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使学习兴趣持久高涨。这个层面的训练应主要采用自读方式。因为诵读是一个眼、脑、口、耳协同活动的过程,诵读时,眼睛所感知的文字,耳朵听到的声音,口耳相传,目视口诵,同时到达人的中枢神经,增加了传入大脑皮层的剌激渠道,大大强化了对于语感对象——课文的理解。如一位教师教读《勾践灭吴》,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自主朗读,30分钟后教师检查,让学生分段朗诵,学生读得有声有色,人物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博得了阵阵掌声。在接下来的思路分析中,同学们分析概括得快而准确;在感受形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迅速从不同的角度谈出自己对勾践和文种两个人物的个性化理解。这一切都是在30分钟的自主诵读中会意得来的。通过诵读,学生理解了文本,获得了理性的审美感受以及对文化的体认,开阔了视野,陶冶了心灵。这样轻松的学习学生怎么可能望而生畏呢?在这个层面的训练和实践中,可采取的诵读方式有很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还可以插入体验性读、分角色读、表演性读、个性化读、竞技性读等,以保证学生的诵读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和保护。

第四,学生充分诵读之后,教师还要有更高层面的要求。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诵读《语文读本》以及其他材料中的文言作品的习惯,以从中获得文言学习的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样,学生的文言语感和文言学习兴趣才得以永久地巩固。

早在宋代,朱喜就指出:“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数遍。”朱子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的地位。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许多文言文教学的课堂上却把这一传统丢失了,我们今日要重拾起这把开启学生走入文言文学习之门的金钥匙,把诵读变成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一个触发点。

上一篇:污染物品下一篇:校园应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