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性原则

2024-08-21

思考性原则(共12篇)

思考性原则 篇1

税务会计作为发端于税法与财务会计相交叉的会计门类, 对维护纳税主体合法权益和保障国家财税安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之所以将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进行比较, 其关键点应落脚于优化税务会计的实施效果。

就我国的财税制度发展而言, 当前的“营改增”税制改革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 使得过去出现的重复征税现象得到了显著改观。根据最近的新闻线索, 在2015年还将扩大“营改增”的企业适用范围。然而, 在以增值税作为企业纳税对象之后也面临着诸多征税难题, 其中如何确认企业的产品增值水平则成为了急需解决的课题。为此, 税务会计本身也需要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那么对税务会计原则的厘清和遵守, 便构成了攻克难题的逻辑起点。相信, 通过对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进行比较与思考后, 将有助于我们在诸多理论问题上达成共识。

一、对税务会计原则的认识

相对于财务会计来说, 税务会计无论在原则导向和实施手段上还需不断完善。在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方法论指引下, 我们需要结合当前在征税执行中所遇见的问题, 来不断的优化税务会计的实施原则。但有一点需要明确, 那就是原则的优化应在税法的制度框架下, 并保证纳税人合法利益的前提下展开。结合当前较为公认的税务会计原则, 笔者将对此进行一一梳理。

(一) 税法导向原则

税务会计的职责在于助力税务机关执行征税工作, 并在财务会计方法下量化纳税主体的纳税数额。因此, 这就要求税务会计无论是在执行还是在优化中, 必须以税法为导向, 即税法至上原则。这一前置性原则便与其它类别的会计间形成了显著的差异, 主要体现为:税法对于税务会计而言, 优先于会计学原理本身。在这样的原则导向下, 才能确保税务会计执行中的顶层设计意图。

(二) 应计制原则与实现制原则

税务机关为了更好的借助财务会计报表来实施税收征管工作, 一般采取应计制原则。实施这一原则的优点在于:1.税务机关考虑到了纳税人的税款支付能力, 从而让纳税人在自己有支付能力的条件下进行纳税, 这样也直接保证了征税活动的稳定性。2.在遵循应计制原则下, 纳税机关将在经济主体实施经济活动后已经发生费用的情况下进行税款扣除, 这样就保护了政府的纳税权益。

(三) 历史 (实际) 成本计价原则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是税务会计活动所遵守的另一原则, 该原则使会计处理有利于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存量计量, 也有利于对收入、费用、利润的流量计量。因此, 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通过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下来执行税务会计, 将有效防止企业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

(四) 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在税务会计中体现在, 纳税金额在性质和发端上必须与其取得的收入相关。在“营改增”税制调整下, 针对试点行业的征税则与企业产品的增值部分有关。在过去实施营业税的情况下, 则是分别针对企业的营业总收入和利润进行征税。由此可见, 相关性原则使税务会计能更好的在税法框架下来进行会计处理。

(五) 确定性原则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会计凭证背面的经济活动不一定与形式要件相符。这就对会计处理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也使得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陷入资金漏损的境地。与此不同, 税务会计遵循确定性原则, 即在征缴所得税时该征缴的金额是现实存在的, 与之关联的经济活动是切实发生过的。

(六) 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指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与分配方法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会计惯例。该原则属于定性原则而非定量原则, 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对同一交易事项的认定和会计处理, 征纳双方角度不同、利益不同, 对是否“合理”会有不同的解释。税务会计信息应该具有“合理性”的充分说服力。

二、认识引导下对二者原则比较与思考

从以上对税务会计原则的认识中可以知晓, 尽管税务会计在会计处理手段上是建立在财务会计方法之上的, 但二者在针对特定会计实务上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由此, 对二者进行原则上的比较将有助于深化对税务会计实务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的思考也将帮助我们深化对税务会计活动规律的把握。

(一) 原则的比较

为了突出重点, 以下选取3个原则进行比较。

1. 关于前置性原则的比较。

前面已经指出, 税务会计的职能在辅助征税机关的征税活动, 因此在前置性原则上是以“税法之上”为导向的。与此不同, 财务会计作为考察经济组织成本管理和资金周转的会计门类, 则需要以经济、管理为前置性原则导向。在会计活动的实施方面, 税务会计具有显著的价值取向, 这与税收活动本身的价值判断有关。相对而言, 财务会计则显得较为中性。

2. 关于确定性原则的比较。

在前面的“认识”中已经提到, 税务会计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确认特定经济活动的发生, 这便是确定性原则。在财务会计活动中, 因遵循会计周期的各个环节而重视对原始凭证的搜集与分录。这样一来, 确定性原则就难以被财务会计实施主体所遵守。比较而言, 财务会计中的“谨慎原则”则是引导其规避会计处理风险的原则导向。

3. 关于合理性原则的比较。

税务会计信息应具有合理的说服力, 这是征税行为所赋予的内在要求。比较而言, 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来源于会计原始凭证, 而原始凭证所承载的信息是否具有说服力, 则依赖于会计人员的岗位素养。可见, 合理性原则适用于税务会计, 而并不适用于财务会计。

(二) 比较之后的思考

税务会计实务具有自身独特的行为逻辑, 这一行为逻辑不仅根源于税法的制度框架, 也植根于我国现有的税务实践活动中。在营造合理、公平的征税环境中, 我们还应不断深化对税务会计原则进行认识, 以及更好的在原则指引下来开展税务会计实务。为此, 做以下两点思考。

1. 有关确保税务会计原则的有效实践。

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下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背景下, 2014年全国实体经济发展趋势整体上出现了下滑态势, 这一阵痛还将持续到2015年。因此, 如何提升实体经济压缩产能水平和提升产能结构的绩效, 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在支撑我国创新型大国战略中的核心功能,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税收政策来支撑。近年来所实施的“营改增”试点, 便是对企业减负和建立公平税收环境的一种尝试。为此, 税务理论界和实务界应紧密围绕着各项原则, 在税收执行细节上确保这些原则的有效执行, 以及确保这些原则在执行中不被误读。

2. 有关确保税务会计原则的合理优化。

仍然在“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视域下, 我们还需要结合当前税收实务演变和现实困境, 不断优化税务会计的原则。优化的主线条并不在于抛弃部分原则, 而是随着税务会计实务的发展逐步完善原则之间的逻辑关联性, 以及细化原则的实施部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体现出税务会计原则在一般与具体相统一上的特质。

三、实证讨论

下面在围绕税务会计师的职责, 结合现实工作进行实证讨论。

(一) 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税务工作的作用

1. 增进企业纳税意识。

依法、依规纳税是任何企业须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企业来自于社会并在社会环境中获得生存、发展的能量, 以此作为回报就须将自身利润的一部分上缴国家。在此背景下, 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税务工作的作用, 似乎在于监督企业履行上述职责和义务, 实则却是充分运用会计原则和税法规定, 切实保障企业的经济利益。毕竟, 企业应上缴利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

2. 优化企业资金分配。

企业新增利润部分构成了企业发展基金、积累基金、福利基金等要素的来源, 三者都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然而, 作为新增利润的扣除部分“利税”, 则与基金部分形成了此消彼长的态势。在此背景下, 税务会计师将充分运用业务知识, 对企业资金在各个领域的分配展开工作。实现企业资金使用效益提升的需要。

3.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依法、依规降低企业纳税数额, 是税务会计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集中体现。因此, 税务会计师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操作, 通过创新企业周转剩余资金投资领域、分散企业业务招待费用等方式, 将有效增强企业在目前应对金融宏观环境紧缩的局面。

(二) 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税务工作的意义

不难理解, 税务会计师岗位的存在将帮助企业规范经营行为, 促进企业增强纳税的法律意识, 并有效减少纳税的经济风险 (减少企业税款的不必要的流失) 。在此基础上, 还应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税务会计人员的岗位综合能力培训。特别在岗位意识层面, 应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以及对自身业务主动提升的意识。惟有这样, 才能更加满足企业对税务会计师的要求。

四、结语

本文认为, 在税务会计领域如何确认企业的产品增值水平则成为了急需解决的课题。为此, 首先税务会计在执行中需要严格遵循其原则。通过对税务会计原则的认识, 本文选取前置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合理性原则, 对两类会计原则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的思考主要围绕着, 如何确保税务会计原则的有效实践, 以及如何确保税务会计原则的合理优化进行了思考。

摘要:通过以增值税替代营业税, 使得过去出现的重复征税现象得到了显著改观。根据最近的新闻线索, 在2015年还将扩大“营改增”的企业适用范围。然而, 在以增值税作为企业纳税对象之后也面临着诸多征税难题, 其中如何确认企业的产品增值水平则成为了急需解决的课题。为此, 税务会计本身也需要在这一领域有所作为。通过对税务会计原则的认识, 文章选取前置性原则、确定性原则、合理性原则, 对两类会计原则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的思考主要围绕着如何确保税务会计原则的有效实践, 以及如何确保税务会计原则的合理优化进行思考。

关键词:税务会计,财务会计,原则,比较,思考

参考文献

[1]安丰深.浅谈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06) .

[2]张宁珍.论税务会计师的作用及加强企业税务管理[J].企业技术进步, 2012 (02) .

[3]王艳华.浅谈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税务工作中的作用及意义[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0 (12) .

[4]田红敏.浅谈税务会计师的工作特点与作用[J].财经界, 2012 (06) .

思考性原则 篇2

对合作原则的哲学思考

Grice的合作原则对后来的语用学研究深有影响,但也引发了后人的种种争议.而争议的.焦点又集中在是否要遵循其四大准则.本文从言语交际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对合作原则的四大准则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思考和探索,对四大准则的标准进行界定,重新认识合作原则及其四大准则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认为合作原则是一条指导成功言语交际的语用原则,其作用和意义是无可替代的.

作 者:李强云 作者单位:福建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福建漳州,363000刊 名:科技资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B01关键词:合作原则 言语交际学 修辞学 哲学思考

公路桥梁设计原则思考 篇3

【关键词】桥梁结构 探讨分析 建设

桥梁工程的质量直接取决于公路桥梁的设计的优良。优秀的公路桥梁的设计需要对桥梁工程的安全性、结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和耐久性。文章主要通过笔者长期在桥梁设计工作的经验总结现行的公路桥梁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设计措施,促进公路桥梁的建设和发展。

一、桥梁设计中的几项必要性原则

(一)安全性

桥梁设计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性。安全性关系到桥梁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桥梁的安全性体现在桥梁的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的标准,结构是否牢固。倘若安全性不高,承载能力低,可能会因为桥梁在受到高负荷时候产生安全问题;结构设计不合理,结构不牢固,则容易出现倾斜甚至倒塌的情况。此外桥梁设计时应当考虑到桥梁的耐久性,使建造出来的桥梁具有抵御自然或者人为造成的侵蚀。桥梁在建成后会受到各种条件的侵蚀,比如风化、酸雨、使用磨损等等。公路桥梁设计的安全性是工程的重中之重。

(二)耐久性

桥梁结构的耐久性。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 ,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然而,桥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一定会受到环境、有害化学物质的侵蚀,并要承受车辆、风、地震、疲劳、超载、人为因素等外来作用,同时桥梁所采用材料的自身性能也会不断退化,从而导致结构各部分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重视了对结构耐久性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是从材料和统计分析的角度进行的,却很少有人对如何从结构和设计的角度及设计和施工角度来改善桥梁耐久性研究。

(三)牢固性

桥梁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 爆炸等灾害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

二、提高勘察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用先进理念引领公路建设

先进的理念是引领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要进一步创新提升公路勘察设计理念,一要贯彻“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理念。选线要尽量绕避不良地质灾害体,尽量避免长大纵坡和高填深挖。对特殊复杂桥梁隧道工程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二要贯彻“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理念。路线要将减少用地、减少矿产资源压覆作为路线方案选择和优化的重要指标。积极推广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采用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等技术。三要贯彻“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把提高建设质量和工程耐久性放在首位。把严格控制工程投资作为约束性目标。

(二)确保地质勘察资料全面实用可信

外业勘察资料尤其是地质勘察资料是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必须确保全面、实用、可信。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编制外业勘察与地质勘察指导书,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批准并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或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组织做好外业勘察特别是地质勘察的验收工作。凡是由于勘察设计单位未完成地质勘察指导书所确定的工作量或项目建设管理单位把关不严而引发重大、较大设计变更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不予确认并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

(三)突出总体设计的总纲作用

在勘察设计阶段务必加强总体设计工作,以保证设计成果的完整性、合理性、统一性。对于有多个勘察设计单位参与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要确定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要组织编制总体勘察设计大纲和事先指导书,报项目建设管理单位审查确认后执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进行设计文件预审或审查时,要将总体设计作为审查的重点,对不符合要求的将予以退回重新补充完善,以杜绝总体设计只是“简单汇总”的倾向。

(四)确定合理的勘察设计周期

项目建设管理单位要给勘察设计单位一个合理的勘察设计周期。除平原区等地形地质条件相对简单的项目外,初步设计有效工作周期一般不少于120个工作日,施工图设计有效工作周期不少于180个工作日。设计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照设计质量管理流程开展勘察设计,依据通过验收的外业勘察资料和地质勘察资料进行内业设计。大力推行设计标准化,加强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的密切配合衔接。

(五)健全勘察设计管理制度

对拟列入工程投资规模的科研项目要严格筛选、阳光操作,形成专题报告随初步设计文件一起上报审查。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验收的科研成果要报部公路局备案以便推广应用。要尽快建立勘察设计企业信用信息庫,开展勘察设计企业信用评价,实现设计企业的信息公开。对有严重不良记录的勘察设计单位,要公开曝光,一年内不得承揽新的设计任务。

三、桥梁设计安全关系分析

(一)桥梁与路基的安全选择

路基规范强调,“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时,宣和桥梁做方案比选。”路桥设置界限问题,一直是难以把握的,也是影响公路造价的问题,项目实际运作中,往往由于工期紧,或认为桥梁跨越方案安全省事,就直接考虑桥梁方案。实际上,对于地质情况较好,虽然填方中心高度为30m,但收敛较快的V型峡谷,且桥隧相连地段,为消化隧道废方,考虑路基方案可能比桥梁方案更安全更经济;而对于宽而平缓地段,虽然填方高度只是20m左右,但如果需跨标段借方,且运距远,填方基底还需花大量资金处理的路段,反而考虑桥梁方案可能更安全更经济。

(二)桥梁上部构造设计分析

一般来讲,大跨径桥梁方案毕竟是少数,绝大部分还是采用施工方便、造价经济的标准化、预制装配化结构。大跨径桥梁一般是控制因素不同,方案也各不相同,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而标准跨径桥则更多的是具有共性特征。

(三)桥梁下部构造设计分析

1.桥墩。高度较矮的桥墩 (h<40m)多采用柱式墩,Y型薄壁墩,其中又以柱式墩最常用。柱式墩分圆柱和方柱。圆柱施工中外观质量易控制,且与桩基衔接方便,平原地区用的较多。但从美观上来说,方柱有棱有角,与上构梁体协调,有一定的视线诱导性。从受力上看,截面积相等的方柱和圆柱,方柱抗弯刚度大干圆柱 ,受力优干圆柱,当体系为连续刚构时,方柱可以方便地通过调整两个方向的尺寸来调整墩柱的刚度,从而达到调整墩柱受力的目的。Y型墩薄壁是独柱双支座的一种墩型,美观性较好,但施工稍显复杂。当墩高较高时Y型薄壁墩施工只需一套模板,只需搭一个支架,对于地面横坡较陡,搭支架困难,模板需求量大的山区桥梁,Y型薄壁墩具有显著的优势。

2.桥墩与路幅的关系。高速公路有整体式路基,也有分离式路基。除了中长隧道等设置分离式路基外,越来越多的采用整体式路基。对于高墩长桥,为了减少开挖,增强边坡稳定性,节约材料,降低造价,整体式下构即双幅两柱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与双幅四柱相比,在桥墩截面积及横向宽度相当的情况下,整体式下构横向和纵向刚度是分幅设置的两倍以上,除了可以减少开挖,节约材料、施工面少外,还能减少墩顶变位。一座桥究竟是采用 整体式下构还是分幅下构,需结合桥位处地形、地质、水文、墩高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关于税收原则的思考 篇4

税收原则是指在建立和执行一整套税收制度时, 所应遵循的准则和所要追求的目标。它是税收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西方税收原则思想发端于重商主义时期, 后来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被认为是对税收原则的第一次明确而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 各国学者对税收原则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使税收原则论不断演进和完善。西方理论界虽然就当代的税收原则形成了主流思想, 但进一步的探讨仍在进行之中。

西方税收原则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滞涨的出现逐渐演化。凯恩斯主义和福利经济学派对税收原则有各自的阐述。凯恩斯的税收原则主要有三点:收入分配原则, 把税收和转移支付一起作为实现再分配目标的手段;自动稳定器原则, 对经济衰退和经济繁荣的总需求进行自动的反向调节;相机抉择原则, 通过调整税率消除经济波动。福利经济学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最优资源配置 (效率) 和最优分配 (公平) , 成了对政府税收的价值判断标准。古典主义经济思想以及德国社会政策学派对税收原则也一直产生着影响。

当代西方主流税收原则论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可比较如下。

萨缪尔森的税收原则。他提出“利益原则”和“牺牲原则”。利益原则说明的是不同的人应根据他们能够从政府活动中期望得到的利益大小而付税, 牺牲原则是指赋税的安排应该能够形成被一个好的社会认为是公平合理的再分配。在这两个原则的基础上, 提出“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 即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前者指负担能力相同的人应该缴纳相同的税收, 后者指负担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

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原则。其税收原则六条:税负分配应是公平的;税收的选择应尽量不干预有效的市场决策;税收被用于其它目的时, 应不影响税收的公平性或尽量少影响;税收结构应有利于财政政策的实现;税收应明确, 既无行政争议又便于纳税人理解;税收的征收管理费用, 应在其它政策目标的基础上尽量降低。

斯蒂格里茨的税收原则。效率原则:税制不应过分干预资源的有效配置;管理原则:税制应明确简便, 易于管理;灵活性原则:税制应能较自如地适应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 要能够维持经济稳定与促进经济增长;公平原则:税制应通过对纳税人的区别待遇而实现公平的目标;政治负责性目标:税制应能反映纳税人的偏好与政府的政策意向。

通过对以上学者观点的比较可以看出, 既有共性又有侧重。作为后凯恩斯主义的代表人物, 萨缪尔森把税收作为再分配的手段, 以形成好的社会认为是公平合理的分配格局。马斯格雷夫作为现代财政学之父, 关注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并注意到了税收的管理成本。最优税收的当代代表学者之一斯蒂格里茨的税收原则明显地体现了税收中性的思想。

我国当代主流税收原则论可分为三个流派:张馨等学者概括的市场型税收四原则论。主要内容:税收的财政原则, 包括税收足额稳定和适度合理;税收的经济原则, 包括税收的效率原则和稳定原则与弹性原则;税收的社会原则, 即税收的公平原则;税收的行政原则, 包括确实、便利、简化和节省四个方面。税收三原则论。可见于一些高校的教科书, 主要内容:税收的公平原则, 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税收的效率原则, 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税收的财政原则, 包括充分和具有弹性。这一划分反映着最优税收理论的要求。马国强教授的税收四原则论从一个新的视角概括并提出了税收原则:税收总量原则——适度原则;税收负担分配原则——公平原则;税收效应方面的原则——效率原则;税收管理原则——确定、简便与成本最小的原则。这里的总量适度原则超越了西方税收原则论的传统。

二、对税收原则的进一步探讨

对税收原则的主要方面, 国内税收理论界已基本形成共识。但从理论发展和实践需要的角度来看, 有些问题还应予进一步探讨。

关于税收原则的层次。目前主流税收原则论都涉及了公平与效率。有的将其直接列为税收原则, 有的则将其归于某一原则之下。从税收经济学的角度看前者更直接, 但公平与效率又不仅仅是税收的原则, 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转甚至公共选择理论下的政治体制运转都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由于税收是市场自发力量之外的政治经济范畴, 税收原则应该体现这一范畴的特点。马国强教授的税收四原则反映了税收的专业学科特点。如果将两者有机结合将使税收原则的层次划分更科学。有学者研究提升经济学的境界要依靠与伦理哲学的融合, 这也昭示了包括税收原则在内的税收理论发展的可能路径。

关于税收原则的具体内容。其一, 税收原则应该体现“轻税思想”。我国古代“轻徭薄赋”的赋税思想成就了许多治世。布坎南在《税收的极限》一文中对税收之公平原则提出这样的质疑:“传统的规范税收理论关于绝对的税收水平问题是保持缄默的, 这里没有什么隐含着的极限”, “作为一个整体, 集体应该征收多少税?这个绝对的极限应该是有限定的”。在充分和有弹性的财政原则下, 目的是要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 而按照瓦格纳法则, 财政支出是不断增长的。其实, 轻税思想体现了公平原则, 并且既包括税负分布又涉及总量, 也体现了效率原则, 它还体现了财政原则, 我国西汉初期“与民休息”政策就带来了国库的充盈。从世界税改潮流来看, 轻税已成趋势。其二, 应体现生态效率。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正确取向, 税收作为调节市场主体经济行为的重要杠杆, 在这方面应发挥作用, 这一点我国刚起步。其三, 应体现税收管理公平。即要保证既定税制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纳税人之间被同样地执行。锡德里克·桑德福指出, 在发展中国家“税收管理就是税收政策”。在我国转型期, 税收的管理公平要比税制公平更重要, 而要实现税收管理公平, 比实现税制设计公平要困难得多。

关于税收原则各自的地位。多数学者对税收原则都是有所侧重的, 通常在诸原则的论述顺序上就能感受到。因为每个时期社会经济总会有其应着重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经济转型国家更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把税收诸原则视为一个整体的同时, 在不同时期应该根据国情实际有所侧重。比如在公共财政规模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时, 提出以组织收入为中心, 重视财政原则是必要的;在经济发展水平低, 迫切需要增强国力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情况下, 效率优先就是正确的选择;而当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超过社会容忍的限度, 公平原则就应被提到突出位置。此外, 税收诸原则何者居先会随人们研究的角度而变化。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分析, 公平原则应居先;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要强调效率;从财政税收学的角度则往往把财政原则看得重要。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的成分。

综合以上分析, 可将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原则概括如下:财政原则:总量适度, 确实, 税收行政成本最小;社会原则:公平的原则, 税负分配的公平 (其中包括税收管理公平) 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国民经济原则:效率的原则, 税收轻课与额外负担最小, 促进资源有效配置 (包括提高生态效率) , 稳定经济。

三、税收原则与我国税收实践

税收原则在现实的体现与一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历经几次税制改革, 我国税制体系越来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税制设计上充分考虑了税收原则的要求, 但在税收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现象。

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与税收财政原则。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是税务系统自上而下一贯坚持的工作要求。实践中人们往往不是从税收的财政原则来定位组织收入工作, 更多的是从税收的职能出发来理解, 认为聚财是第一职能。在此认识下形成的行政行为, 容易违背税收的财政原则。集中表现在自上而下下达税收指令性划, 地方政府层层加码, 不管多么不切实际的任务指标都要求必保完成。税务系统虽是条条领导, 但对地方的实际依赖却很强, 往往“千方百计”坚决完成。不仅财力紧张的地方要求“狠抓收入”, 就是在财力充裕的地方也会因地方领导要争财政收入位次而下达很高的指标。这样, 一定的虚收就难以避免。还有与此同时存在的相反的现象。有的考虑任职的政治周期还较长, 会人为的压低收入水平, 导致放松税收执法。国家税务总局经常强调“依法征说, 应收尽收, 坚决不收过头税, 坚决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 但尚未解决这一问题。税收计划短期内不能取消, 因为还找不到更切实的量化的绩效管理指标。可以参考的思路是, 建立超脱于本级税务机关的税源掌控机制, 同时减弱税务机关对地方的依赖。

收入分配差距加大与税收社会原则。税收的社会原则体现为公平原则, 是税负公平分配和促进国民收入分配公平的统一。反映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 按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所做的研究, 在2000年就已达0.402, 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可以从三方面分析其中的税收影响:一是税收流失情况。我国的宏观税负自1985年的22.77%持续下降至1996年的最低点10.18%。此后宏观税负开始回升到近年的18%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测算, 1995年前后我国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和关税若全额征收将占GDP的23%, 而实际比例为10%, 按此推算, 相应税收流失为56.52%。税务官方的信息称税收实际征收率由1994年的50%多提高到2005年的70%左右。2005年我国的税收收入为28778亿元, 意味着当年税收流失规模达1万亿元。理论界多关注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而其所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很低, 2009年, 我国税收收入为59515亿元, 个人所得税额为3949亿元, 即便流失较严重, 总量也不高;而其他税收流失10%每年就是5500亿元。二是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变化与相应的税收构成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增长, 其税收贡献并未与此保持一致, 其应纳与实纳税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两点分析的结论是, 税收管理没有保证设计的税收负担公平地分配于纳税人, 如果税收管理水平对所有纳税人同程度的下降, 那么对税负的公平分配不会有大的影响, 而实际情况是税收管理对不同纳税人力度不一, 也就是存在税收管理的不公平, 由于财政体制和税收任务分配机制的影响, 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征管力度要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由于税收对私人经济利益的影响不同, 产权私有程度高的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要低于产权私有程度低的纳税人。第三方面可以从我国的税制结构分析。理论上是双主体结构, 但实际上长期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结构。虽然这几年企业所得税占比增长较快, 但这与个人所得税占比增大的意义并不相同。有研究表明我国整个税制是累退的, 加之税收流失的受益集团通常是较高收入的群体, 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实际上是逆向的。此外我国税制体系调节分配的税收政策缺失也有违于税收公平原则, 比如缺乏对财产存量的税收制度安排等。故应高度重视税收管理公平, 同时进一步完善税制。

税收高速增长与税收国民经济原则。我国税收收入连续6年以5000多亿元的绝对额增长, 其增长速度从2003年的20.4%上升到2007年的31.4%。2009年, 虽遇国际金融危机且实行了额度为5000亿的结构性减税, 我国税收收入仍完成59515亿元, 增加5291亿元, 增长9.8%。而GDP增长率为8.7%。经济的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基础, 但宏观税负有上升空间, 说明实际税负还未达到税负的设计水平。2010年一季度, 全国税收收入完成17703亿元, 同比增长35.9%, 而经济回暖不足以解释这一现象。大量的研究表明, 超过一定限度的税收负担对国民经济是有害的。安体富 (2007) 认为我国宏观税负已经相当高了, 政府全部收入负担水平在30%至40%之间。我认为, 我国实际税负水平已达合理区间, 实行结构性减税后, 理论宏观税负——即按税制设计可能达到的税负水平, 仍然偏高, 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 应该研究进一步减轻税收负担。比如扩大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进一步减轻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负担, 也可以考虑降低流转税税率。实行轻税政策, 也符合“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在税收轻课的总体原则下, 要完善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税收制度。我国的经济增长粗放, 特别是资源消耗大、能源消耗高、生态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应在两个方面完善税制。一是改革资源税。我国资源价格偏低, 助推了资源消耗, 其中与忽视耗竭性资源的稀缺成本有关。应该探索将相关收费改为征收资源税, 增强征收刚性, 并尽量反映实际的稀缺成本。二是开征环境税。把因环境破坏形成的社会成本加计到私人成本之上, 提高相关产品的边际成本, 解决其负的外部性问题, 减弱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可以对现有的一些收费进行费改税, 并设计新的税目。

参考文献

[1]马国强.中国税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8.

[2]吴旭东.税收管理 (2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朱成全.经济学方法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4]张馨.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5]赵靖.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6]布鲁.经济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 (5版) [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经济学思考 篇5

-------------------------

编辑整理: 会计网上学习编辑:aiyimingba 文章来源:新浪

对非营利组织会计原则的思考 篇6

非营利组织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非营利组织具备如下特征:“1.这些主体接受重要的资源提供者的捐赠,这些资源提供者并不期望按照其所提供资源的比例收回资源或获得货币收益。2.它们的运营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但不是为了营利。3.与企业不同,它们没有所有者权益。”我国财政部公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第二条将符合“1.不以营利为目的;2.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因为出资而拥有非营利组织的所有权,收支节余不得向出资者分配;3.非营利组织一旦进行清算,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应按规定继续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三个条件的组织界定为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八款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征求意见稿》第七条八款的规定也与此相一致。

企业会计制度采用权责发生制的目的是通过一定会计期间收入与成本、费用的配比关系来计算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利润。非营利组织的大部分会计事项是收入(主要是捐赠收入)与支出(履行其对捐赠者的受托责任),一个非营利组织具有盈余是自然的。笔者认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特征,其会计制度应允许采用修订的现金制。非营利组织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针对性质不同的会计事项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一般以现金制为会计核算基础。

非营利组织一般不遵循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具体应用,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将收入与对应的成本费用相配比;二是时间配比,将一定时期的收入和同时期的费用相配比;三是会计计量属性相互配比,如收入计量属性采用产出价值(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或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而与之配比成本费用若采用投入价值(原始成本或现行成本)就不符合配比原则。《征求意见稿》第七条第九款规定,“非营利组织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第六十三条规定,“费用,是指非营利组织为开展章程范围内的业务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非营利组织为提供劳务和产品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垫付的款项。”笔者对《征求意见稿》的此种规定困惑不解有二:一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是“支出还是成本和费用”?国际和我国目前会计实务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一般没有“成本”会计要素,一般是“支出或费用与利得”等会计要素。《征求意见稿》中将界定“成本和费用”会计要素,与企业会计制度无异,无法体现非营利组织会计的特点,使人困惑,笔者以为采用国际通用的支出(或广义费用)会计要素远比成本和费用会计要素好;二是收入与哪个会计要素配比,如何配比?如教会接受会员捐赠的一栋只能用于该教会教务的办公用房,只要教会不清算,该房屋无需折旧,此时,没有会计要素与收入配比。鉴于此,笔者以为,非营利组织一般不遵循配比会计原则,除非非营利组织改变其性质从事营利活动。

其它问题

非营利组织的确认条件相同,性质同质,应遵循统一会计制度。我国会计改革要建立的会计标准体系由政府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企业会计三大部分组成,没必要将非营利组织划分为民间非营利组织与公立非营利组织或其它,分别制订会计制度,以免产生新的混乱。

《征求意见稿》与《企业会计制度》(2001)相比,第一章总则少三条,分别是关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依据、主体和文字等问题。为确保将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工作搞得更好,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征求意见稿》补充这三条是完全必要的。■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原则思考 篇7

众所周知, 财务会计的原则是指在会计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或者说会计遵循的准则。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的原则与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 其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包括:客观性、相关性、可行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重要性;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实质重于形式。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也暴露出来了不少的问题, 会计确认计量原则也不例外, 尤其是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有待改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际研究现状

主要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成果, 以公认会计原则最为著名即:GAAP (是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的英文缩写。主要有以下原则:

(1) BUSINESSENTITY:会计主体。

(2) objectivityPRINCIPLE:客观性原则。

(3) COSTPRINCIPLE:历史成本原则。

(4) GOING_CONCERING:持续经营。

(5) STABLE_MONEY_UNITY:稳定货币假设。

(6) MEPERIODPRINCIPLE:分期假设。

(7) REVENUERECONGNITIONPRINCIPLE:收入确认原则。

(8) MATCHINGPRINCIPLE:配比原则。

(9) FULL_DISCLOSUREPRINCIPLE:充分披露原则。

(10) CONSISTENCYPRINCIPLE:一贯性原则。

(11) MATERRIALITYPRINCIPLE:重要性原则。

(12) CONSERVATISMPRINCIPLE:谨慎性原则。

2.2 国内研究现状

主要是以下一些会计政策、会计准则等: (1)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2)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3) 企业会计制度; (4) 财务会计基础—西南财大出版社; (5) 中级财务会计—西南财大出版社; (6) 中级财务会计—上海财大出版社; (7) 高级财务会计—上海财大出版社;上述对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的原则做出了详细论述, 但是均没有强调灵活运用会计的确认计量原则为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服务这一观点。即, 没有强调活用会计原则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这一说法。

3 企业债务重组方面的会计确认计量原则方面的思考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 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依据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可见, 债权人有所损失、而债务人却有利得;这就明显是一种零和博弈, 债权人失去的收入正好是债务人的利得, 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可用以下几种方式予以匡正: (1) 债转股, 指的是将债权人放弃的债权确认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股本 (或实收资本) 的公允价值与股本 (或实收资本) 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 (2) 债转债, 指的是债务人经过与债权人协商, 将其债务指定给债务人的债务人偿还, 换句话说, 由债务人的债务人为债务人偿还债务。 (3) 债权人兼并债务人, 采用的是吸收合并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上述三个办法将避免债权人的损失, 冲破谨慎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的禁锢, 最大限度地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债务人赖账。

3.1 债转股

我们系现在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其处理办法:

[例]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乙公司, 价税合计100万, 款项未收。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 到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旧未能收到款项。2012年12月31日, 乙公司与甲公司协商, 进行债务从组, 甲公司将应收账款转为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由此取得乙公司的普通股20万股, 每股面值1元, 市价3元。已经办妥相关手续。现行准则下的账务处理:

我们可以看出, 通过债务重组, 乙公司少还40万的债务, 而甲公司则损失了40万的债权, 乙公司之所得正好是甲公司所失, 这正好是一个典型的零和博弈, 很有可能是乙公司赖账的结果。因此, 我们建议作如下账务处理:

上述处理办法有效避免了现行债务重组所带来的弊端, 有利于切实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债务人借债务重组赖账;同时, 这里否定了谨慎性原则, 按照收付实现制进行处理, 而不拘泥于权责发生制的束缚, 为企业利润最大化服务。

3.2 债转债

下面举例说明:

[例]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乙公司, 价税合计100万, 款项未收。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 到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仍旧未能收到款项。2012年12月31日, 乙公司与甲公司协商, 进行债务从组, 乙公司以其对丙公司的应收账款 (之前乙公司赊销了200万的产品给丙公司) 来偿还甲公司的应收账款, 丙公司同意上述处理办法。

3.3 兼并

当债务人处于资金链短缺、但是债务人的产品却有较好的市场前景时, 可以采用兼并方式解决问题。换句话说, 也就是债权人用应收账款作为兼并债务人的资本。其账务处理如下:

4 权责发生制下收入费用的确认计量思考

与权责发生制相对的是收付实现制, 只有将上述二者巧妙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准确核算企业的利润。我们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例]甲公司于2012年12月1日销售100万产品给乙公司, 增值税税率17%, 收到23.4万货款;当日, 支付办公楼2012到2015年的租金37万, 年利率为10%。[要求]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注: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 当期的管理费用=10000+120000*0.1* (1/1.1+1/1.21+1/1.331) =39842.22由此可见, 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能更准确的确认计量, 从而更为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现金流, 为充分挖掘企业潜能创造条件。

5 总结

综上所述, 我国的会计确认计量原则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然, 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其一, 我国的会计政策是政府主导, 而西方的会计政策是民间主导的, 因而存在利益冲突的矛盾。总的来看, 我国的会计确认计量原则有着明显不利于企业而有利于政府的一面, 如, 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与支出, 这一原则是产生企业税负过重的重要原因。其二, 我国的会计政策正处于与国际会计政策接轨融合的过程中, 过于拘泥于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 从而使企业失去了主动性, 原本属于企业的收益不敢确认、费用却因为贯彻谨慎性原则而多记, 这就会造成企业利润的降低、同样也不利于政府税收。其三,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有待改进, 此间难免有一定的漏洞, 政策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而缺乏前瞻性。

摘要:围绕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的原则展开论述, 指出了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应该服从并服务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一中心目标而不是拘泥于条条框框的禁锢这样一个思想。这是因为, 现行的会计准则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一面, 故有待改进。

关键词:会计原则,确认计量,企业价值创造

参考文献

[1]叶建芳, 孙红星.会计英语[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彭鹏翔.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3]中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2.

[4]梁莱歆.高级财务会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关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思考 篇8

一、税收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现状

税收法定原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世界其他国家现行的宪法来看,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埃及、新西兰等国家的宪法都对税收法定有明确或类似的规定。就我国而言,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有了一些关于税收法定原则的规定,例如: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期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及1947年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都写入了体现税收法定原则的条款。

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先后制定和修改颁布了四部宪法,但每一部宪法中都没有写入体现税收法定内容的条款。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现代宪法中没有写入税收法定原则的条款内容,但我国先后制定了一些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赋予政务院统一制定全国性税收条例法令的权力,地方性税收立法须报请省政府核转并报大行政区政府或军政委员会批准。1977年国务院批转《关于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也规定由国务院行使税收政策调整、税法颁布实施、税种开停征、税目增减、税率调整等权力。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税收征收减免按照税收法规和税收管理体制规定执行。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税收开停征及减免退补按法律规定执行,法律可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法规。2000年通过的《立法法》在第二章第一节中规定“税收的基本制度只能制定法律”。从这一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税收法定原则既是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原则,又在我国具有税收法治传统基础,值得积极坚持和管理贯彻弘扬。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在这份重要的中央文件中,明确将“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作为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的重要内容,引起了法律、税务、财政等理论和实务界人事对税收法定原则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在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议》,在这一《决议》中确立了税收法定原则。10余天后,中央通过了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明确定制了2020年实现税收法定目标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使人们看到了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重大希望。

二、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

税收法定原则是现代税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法治主义的一项重要发端,是现代民主和法治精神的重要体现。关于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国内外税法学界普遍习惯将税收法定原则归纳概括为三大基本原则,具体为:一是课税要素法定原则,也即征税主体、征税客体、税目税率、计税依据、征税程序、税收优惠、税务争议解决等内容必须依法确定。二是课税要素明确主义原则,也即课税要素必须由法律用明确、准确、确定的语言作出明确、专门的规定,防止因为相关法律概念的不确定性而产生混乱不清、模棱两可等而导致税法的误用、滥用。三是税收程序法定原则,也即在税务关系中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要素,征纳主体在行使各自的权利和履行各自的义务过程中也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使得纳税人的权益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序下得到有效保护。

三、当前我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存在的问题

1、没有将税收法定原则上升到宪法的高度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一切法律的总根源。从国际上来,将税收法定原则载入宪法是世界许多国家的普遍做法。然而,新中国建立60多年以来,我国始终没有将税收法原则上升到宪法的高度,这就使得我国制定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等法律以及相关的税收行政法规跟政府规章缺乏充分的宪法依据,从而影响了这些税务法律法规的立法合法性和法律效力。虽然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了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内容,但该条款缺乏对征税主体也即政府税务机关征税权的明确规定,从而忽略了限制国家征税权利、保护纳税人权利这一税收法定的核心问题,因而难以全面、完整、准确地体现税收法定原则的精神内涵。

2、税收立法权的横向配置与纵向配置存在问题

由于税收立法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程,不是仅仅依靠立法机关单独就能够完成的,这就涉及到税收立法权的配置问题。当前我国税收立法以行政立法为主,在税收立法方面授予政府部门的权力过多,不仅造成税收立法的粗糙,还存在越权、滥权等危险倾向,不利于税法权威的树立和纳税人权利的有效保护。因此,当前我国在税收立法权的配置上还存在税收立法权横向和纵向配置混乱的问题,不利于税收法定原则的贯彻实施。

3、实际工作中税收执法困难

当前,我国在税收执法方面还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程序不当而造成的执法风险问题,具体表现为:执法主体由于不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关执法资格和条件,或者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亮证执法而导致的矛盾激化等风险问题;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于未尽告知义务、忽视纳税人听证权利等行政处罚程序不当而带来的风险;采取的税收保全措施或者强制执行程序不当而导致的风险;先处罚后取证等证据收集程序不当而引起的风险。二是由于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政府权力的膨胀,并带来损害行政相对方合法利益、危害和谐公平的执法环境、助长特权思想、滋生贪污腐化现象等负面效应,从而使得税收执法变味走样。三是由于税收执法人员法治意识不强、专业水平不高、执法方式简单粗暴而造成的执法恶果,都会导致税务执法越来越不能够获得理解与支持,越来越难以有效实施。

四、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具体思路

1、将税收法定原则明确写入宪法

税收法定原则入宪,既是控制税收立法权和制约政府征税权的需要,又是保护纳税人权利和全面依法治税的需要,更是维护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因此,应积极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全国人大的有关决议、意见精神,按照中央确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积极推动税收法定原则入宪工作。在立方技术方面,要多加研究,积极听取立法专家和相关学者的意见建议,确保用准确无误的立法语言来表达和阐述税收法定原则。

2、妥善处理税收立法权的配置问题

关于税收立法权的配置问题,一方面,可以在宪法“国家机构”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部分修改和增加相应内容,明确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执掌和行使专属性的税收立法权。另一方面,可以在宪法中增加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执行事项实施细则的内容,对税收委托立法权进行科学限定。同时,可以在宪法中加入公民具有依照法律纳税的权利和义务,并在税收基本法中明确公民的具体权利和义务。此外,还可以在宪法“国家机构”中的“国务院”部分增加严格依法征税、没有法律依据不得要求任何公民纳税的内容,从而对政府必须依法征税的内容进行落实。

3、严格税收执法,做到有法必依

税务机关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理念,切实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理念,通过严格公正执法来不断树立和强化税收法律权威。同时,要加强税务法律知识宣传教育,让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都对相关税收法律进行了解,力争熟练掌握税收法律基础知识,不断增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意识,从而积极支持和配合税收执法,为税收执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法律环境。

(1)建立并完善有效的执法监督机制。税收执法监督体制,是税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对各级税务机关及征税工作人员在行使税法职权过程中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的行为机制。完善的税务执法监督体系,是解决当前税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权滥用等问题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税务执法工作效率和水平、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加强税务执法人员权益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2)提升税收执法干部队伍素质。充分利用公招、选调等方式,多招录和选调法学专业人才进入税务执法队伍,优化税务执法队伍的人员结构,提升税务执法人员的整体法治意识。建立人事部门与规律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大对税务执法人员收税法律知识的专业培训,同时不断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效果。建立完善执法人员考核激励制度,不断激发执法人员要依法履职和创新执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结束语

税收是现代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的最主要形式,是保障国家公共权力正常行使和公共治理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税收问题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期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既是依法治税的重要课题,税收改革取得关键性进展的重要标志,又是依法治国在税收领域的重要体现,促进国家治理体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条件正在逐步成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我们贯彻税收法定主义指明了方向,这也为税收法定原则在我国的生根和“回归”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时代契机,需要我们紧紧抓住。

摘要:税收法定原则是现代国家税收征纳和管理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推行的一项税收原则。本文从纵向历史的角度,追溯和梳理了我国所具有的税收法定原则传统和现代宪法中税收法定原则内容的缺失现状,简要阐述了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分析了当前我国在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就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改革背景下如何有效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提供了一些具体思路,对推动税收法定原则的早日生根和“回归”进行了积极展望。

关键词:税收法定原则,现状,问题,思路

参考文献

[1]熊伟:重申税收法定主义[J].法学杂志,2014(2).

[2]吴敬林: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立法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4(6).

[3]王玉辉、苗沛霖:税收法定原则的宪法学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15(10).

[4]傅光明、付博文:关于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若干观点[J].预算管理与会计,2016(5).

税收法定原则的思考和建议 篇9

关键词:构建,税收法定,建议

所谓税收法定原则, 是指由立法者决定全部税收问题的税法基本原则, 即如果没有相应法律作前提, 国家则不能征税, 公民也没有纳税的义务。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原则, 是民主原则和法治原则在税收上的体现, 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顶层设计”, 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最新水平和发展趋势。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

税收法定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一是税种法定。这就是说, 税种必须由法律予以规定;一个税种必定相对应于一税种法律;非经税种法律规定, 征税主体没有征税权力, 纳税主体不负缴纳义务。这是发生税收关系的法律前提, 是税收法定原则的首要内容。

二是税收要素法定。这指的是税收要素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所谓税收要素, 具体包括征税主体、纳税主体、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和地点、减免税、税务争议以及税收法律责任等内容。税收要素是税收关系得以具体化的客观标准, 是其得以全面展开的法律依据。因此它成为税收法定原则的核心内容。

三是程序法定。其基本含义是, 税收关系中的实体权利义务得以实现所依据的程序要素必须经法律规定, 并且征纳主体各方均须依法定程序行事。

二、我国税收授权立法制度的由来

税收授权立法制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 当时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

计划经济时代, 国有企业没有自主经营权, 企业利润需要上缴政府, 经营业绩好坏与企业无关, 缺乏活力。

从1983年开始, 国家进行国营企业的“利改税”试点工作——对盈利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原来上缴的利润采取税收的形式收归财政。

为了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进行, 1984年9月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权国务院改革工商税制发布有关税收条例草案试行的决定》: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建议, 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 拟定有关税收条例, 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 再根据试行的经验加以修订, 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国务院发布试行的以上税收条例草案, 不适用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1985年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 授权国务院对于有关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的问题, 必要时可以根据宪法, 在同有关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有关决定的基本原则不相抵触的前提下, 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 颁布实施, 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经过实践检验, 条件成熟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先后在1984年和1985年授权国务院使其拥有税收设置的权力, 成为当时最为可行, 又不违反基本法律的一项“解决方案”, 前者于2009年被废止, 后者至今仍然有效。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及合理性, 但时至今日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精神与客观需要, 也为法治建设带来了一系列的障碍与阻力。

在当代世界, 随着各国法律理论的发展与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 税收法定原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宪法原则。但在我国, 这一原则并没有完全确立。

三、我国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还没有将税收法定原则上升到宪法原则的高度。我国《宪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一般认为, 尽管税收法定原则目前在我国宪法中有一定的依据, 但这一规定并没有完整、准确体现税收法定主义的精神。不过, 税收法定原则已为我国现行立法实践所接受、确认。《立法法》第八条明确地将财政、税收基本制度作为法律保留事项, 只能通过制定法律予以规定。《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则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 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 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擅自做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这表明, 税收法定原则已经在我国的法律层面得到了正式确立。但税收法定原则未得到严格的遵守, 已经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具体表现为:

其一, 全国人大制定的涉税法律只有《个人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车船税法》3部, 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有《税收征管法》一部。而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和税收规范性文件则有30余件, 决定了17个税种的开征和6个税种的停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涉税部门规章约120余件, 其他规范性涉税文件1100余件。至于省及省以下税务机关制定的有关涉税规范性文件则更是多如牛毛。总体上看, 我国现行税收法规体系结构的特点是:立法层次低、分散零乱、条块分割、错综复杂、极不严肃。事实上, 在我国, 是否征税、征什么税、以及税率的变动均由行政权决定。如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虽然由全国人大制定, 但对于个人所得税制度中一些核心的内容, 却授权行政机关决定。因此, 纳税人在《个人所得税法》上所体现的税收立法权其实是不完整的。利息税、股票交易印花税等税的开征, 无不由行政部门发动。而税收要素中的核心要素——税率的调整, 亦由行政部门单方面决定。税收立法尚未严格遵守税收法定原则, 税外收费混乱的状况依然存在。在我国, 真正对公民影响大的是行政事业性收费, 这些收费往往没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据, 主要通过行政机关自我授权式的行政审批方式进行, 这种行政权的自我扩张基本不受立法权的约束, 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地方政府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缺乏足够约束的情况下, 会产生乱收费的强烈冲动, 虽然中央政府一直在强调整顿乱收费, 并力图将非税收入纳入预算, 但直到今天预算外的收费项目仍大量存在。特别是当前经济形势下, 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 地方政府收费的冲动明显。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3年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0.1%, 但是非税收入实现18646亿元, 同比增长12.1%, 比税收增长9.8%高比2.3个百分点。

其二, 《立法法》第十条对授权明确性要求的限制性规定却未能得到好的遵守。我国税收立法领域授权立法之所以能独揽风骚, 其根源在于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授权国务院改革工商税制发布有关税收条例草案试行的决定》, 该决定内容如下:“决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的过程中, 拟定有关税收条例, 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 再根据试行的经验, 加以修订, 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国务院发布试行的以上税收条例, 不适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国企业。”可以看出, 该授权目的和范围过于宽泛, 不符合授权明确性的要求, 属于典型的空白授权条款。事实上, 该空白授权条款迄今已达30年, 是国务院税收行政立法的基础。至于《立法法》第十条中明文禁止的转授权问题, 在现实中, 授权立法的转授权现象极为普遍, 行政机关成了规定税收要素的主体, 这种状况无疑是与现代税收的宪政原则相悖的。例如,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把印花税立法事项委托给了国务院, 国务院于1988年制定了《印花税暂行条例》, 但该条例内容过于简略, 只有区区的16条。在第十五条中规定该条例“由财政部负责解释;施行细则由财政部制定”, 事实上将“税收法定”原则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印花税税率的决定权转授权给了财政部。对于《印花税暂行条例》来说, 自1988年实施以来, 这个条款疏漏、缺陷甚为明显的条例迄今已“暂行”了近26年。《立法法》第十一条规定, “授权立法事项, 经过实践检验, 制定法律的条件成熟时,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及时制定法律。”26年的“暂行”实践, 制定法律的条件还尚不成熟, 似乎无论如何都难以令人信服。此外, 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而言, 从1993年诞生至修订时已“暂行”了15年, 2008年集中进行了修订, 但此次修订却仍是由国务院主持并还是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公布, 人大在税收立法上的不作为或缺位, 实是令人不解。

其三, 税收实践中, 税收法定原则执行的状况更为堪忧。首先, 各级政府给税务部门下达“税收任务”本身违反了税收法定原则, 导致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例如经济税源丰厚的地区, 只以完成税收计划为工作目标, 人为地留税不征, 而经济税源较为贫乏, 完成税收任务难度大的地区, 税务部门却征收“过头税”, 这种现象的存在损害了税法的严肃性。而税收人员的“税收竞争”, 更使纳税人处于“有罪推定”的位置。其次, 在税收优惠措施方面, 目前优惠政策非常复杂、随意, 对企业的优惠不一, 乱、多、碎, 并且在执行中走样。各地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 就必须千方百计招商引资, 因为引进外资的多少是衡量其政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于是就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 导致了优惠政策的混乱和随意。此外, 地方政府过多的介入经济, 与企业的利益缠绕在一起, 经常利用税收优惠手段为企业服务。例如,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 南京、西安、重庆、杭州、上海、石家庄等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拯救楼市的各种政策, 其内容包括免除购房契税, 甚至财政上给予购房者补贴, 这种政府救市行为显然违背了市场中立原则, 有失公平正义。

四、构建税收法定原则的建议

第一, 应由全国人大废除1985年授权立法, 逐步、逐级、逐层地清理现有税收行政法规, 并将其上升为法律。同时, 考虑到法律规范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应当认可现行法规的效力, 并允许国务院对其进行修改、解释或出台执行细则。但是, 这些行为都必须以不扩张原有权限为前提, 不能超出原先授权制定的法规范围, 即原则上应当以有利于纳税人为约束条件。与此同时,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积极行使税收立法权, 特别是要将税收立法和税制改革统筹考虑, 在完善税制的过程中发挥立法的引领、促进和保障作用。目前, 房产税作为税制改革的焦点、直接涉及千家万户的热点和改革方向争议较大的难点, 最适合作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突破口。透明、规范、正式的立法博弈过程, 也有利于统合分歧、赢得理解、凝聚共识, 进而增强改革的正当性。

第二, 建构起科学、协调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应理顺税收法律与税收行政法规、规章等的关系, 税收法定原则并不意味着今后不能再进行授权立法, 只是要求这些授权应在法治框架下针对具体事项且限定明确的范围与要求, 而不能是模糊宽泛的“空白授权”;税收法定原则也不意味着绝对排斥税收行政法规等其他法律渊源, 国务院仍可以根据授权或为了执行法律而制定税收行政法规, 财税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出台具体解释与执行细则。各种渊源在其效力范围内发挥作用, 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从而构成多层次的税收法律体系。当然, 这一体系应当是在宪法、法律的统领之下形成的, 下位法不能够超出甚至是架空法律的规定, 这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审查。值得注意的是, 《决定》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部分中着重强调了对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以及对行政执法的监督, 对人大备案审查制度的“激活”, 也是落实税收法定的题中之义。

第三, 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税收法定原则的有关内容。目前我国在学术上都普遍认可了税收法定主义为税法的基本原则, 并用其来指导税收立法和实践工作。从其历史的发展以及当今世界各国对其的研究和适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 该原则所体现的是通过对行政权力的限制以保护公民财产权益的的现代国家法治精神。而税收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和支柱, 也必须依靠宪法的规定来加以规范。但是, 该原则并没有被写入我国的宪法。基于税收法定主义所体现的上述价值以及使之更好的发挥其价值, 我们应当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写入宪法。由于修改宪法的体例涉及重大, 可以在现有的框架下对宪法第五十六条进行修改。规定“没有法律依据, 任何人不得被要求缴纳税收”将宪法第五十六条的主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改为“纳税人”。

第四, 规范税收授权立法。与西方国家不同, 我国税收授权立法研究的重点不是其合理性问题, 而是如何对其进行监督, 保障其符合税收法定原则的问题。增加税收授权立法过程中纳税人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 以便使授权立法具有正当性。税收授权立法中要明确授权的内容、范围、目的, 不得笼统、含糊。授权者应对授权立法事项具有明确的框架要求, 被授权者必须在此框架内制定相应的规定。

第五, 加强税收立法监督。加强税收立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趋势的适应性调查。对于重要的, 直接涉及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 有重大意见分歧的税收立法, 必须接受公众评议, 对于公众的评议意见.税收法规的制定机关应当予以答复, 其答复的内容应当予以公开, 以监督评议制度的执行。建立法院对税法中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个案审查制度, 从而实现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否在授权范围内立法。

第六, 应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身建设, 更好地发挥人大在税收立法和监督上的应有作用。应当看到, 《决定》是在“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部分中写入“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 这清楚表明了人大在落实该原则过程中的核心主导地位。目前, 全国人大已经制定了240余部法律, 其立法经验和立法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但也还存在着会期较短、代表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着眼于税收立法任务的复杂性和技术性, 人大一方面可以尝试聘请人大代表立法顾问或充实法制工作机构相关人员, 以提升其履职能力;另一方面可考虑通过完善民意吸纳机制、邀请专家参与立法等多种形式, 以革新立法模式、提升立法能力。从另一个角度看, 也只有在积极开展立法活动的过程中, 全国人大才可能真正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五、结语

要全面准确的学习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认真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一是完善立法。税制改革要于法有据, 使深化税制改革具备健全的法律保障。需要立法的要积极推动立法, 需要制定条例的要制定条例, 需要修法或修改条例的要抓紧推动修改。一些重要改革措施需要得到法律授权的, 要按法律程序进行。要不断提升立法层次, 推动将一些税收法规规章上升为法律, 提高法律效力等级。二是规范优惠。《决定》提出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法治化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 将从根本上解决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过多过滥问题, 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 维护市场统一, 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根据《决定》要求, 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 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三是正税清费。《决定》提出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在房地产税、资源税改革中也涉及费改税问题。推进正税清费, 将带有税收性质的收费改为税, 不仅使其更规范, 而且符合税收法定原则。正税要以清费为基础, 费不清则税难立。在资源税、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等税种改革过程中, 都要大力推进费改税, 取消不合理收费, 规范政府收入行为。

参考文献

[1]吕忠梅, 陈虹.经济法原论.法律出版社, 2007.

[2]王鸿貌.税收法定原则之再研究.法学评论, 2004 (3) .

[3]张守文.论税收法定主义.法学研究, 1996 (6) .

[4]张永华, 肖君拥.论税收法定主义之内涵.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4 (1) .

原则基准金融监管的冷思考 篇10

一、原则基准金融监管的界定

目前对原则基准监管的概念, 尚无统一的界定, 通常采用与规则基准监管相区别的方式来描述。如以限速为例, 原则基准的规范模式一般为:“任何情况下, 车速都不得超过正常合理审慎的速度”;规则基准的规范模式为:“任何情况下, 时速均不得超过110公里。” (Louis Kaplow, 1992) 英国金融监管服务局 (FSA) 认为, “原则基准监管以高层次的规则作为手段来达到监管目标, 更多地依赖原则并关注所希望实现的更清晰结果, ……更多的让金融机构管理层来决定如何实现监管结果。” (FSA, 2006) 换言之, 原则基准监管既不像规则基准监管那样, 运用量化的指标和标准化的方法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和责任, 也不事先设定任何明确的事实状态, 是以概括性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原则作为监管的指引和依据。原则基准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 规范内容大多具有普遍适用性和高度概括性。通常定性而不定量, 常用如公平、合理等具有价值判断性的用语, 而少用如“在两个工作日内、收入两千万”等量化的规则, 应用范围普遍, 实施起来弹性灵活。 (Julia Black, 2007) (2) 在监管上更关注监管目标和结果。“向原则基准监管的转变, 将重点放在确实重要的结果而非程序或者过程上。赋予监管对象更多灵活性来实现与特定经营模式相适应的目标。” (FSA, 2010) (3) 监管方式更注重引导激励。“监管者关注的是向监管对象提供实现社会所期望目标的激励。” (Cary Coglianese, 2003) 采用和风细雨式的“君子协议”和积极引导, 鼓励监管对象根据监管要求结合自身经营管理, 达到监管意图。 (4) 监管机构与监管对象互动协调。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积极合作, 体现“你立规, 我评价”的“引与导”关系, 监管要求与金融实践和谐共进。 (5) 突出监管对象高管层的责任。FSA曾就银行利率风险管理问题明确提出只会就风险诱因、特点及防范原则提出指引, 由监管对象根据风险状况自行选择防范措施。 (FSA, 2006)

二、原则基准金融监管立法的原因、进展与内容

英国最先实施原则基准监管模式, 其改革是在多重原因和背景下做出的选择:“金融大爆炸”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促进了英国金融业的国际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对原有的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 也使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金融领跑地位岌岌可危。规则基准监管模式下, 监管法规的普适性捉襟见肘, 及时性和应变性日益不足。在此背景下, 如何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促进监管和创新发展的合理平衡, 成为促使英国变革金融监管模式的主因。

2000年6月英国女王批准了《金融服务与市场法》, 根据该法, 金融服务监管局取代了住房抵押贷款互助会等其他6个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与市场法》以原则基准监管理念为导向, 仅规定了金融监管的原则性架构, 为了保证监管工作的缜密、顺畅, 该法授予FSA多元且富有弹性的监管权限,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赋予其发布命令与指导的权限。 (FSA, 2010)

2001年, 英国金融服务局修改了其监管手册, 公布了规范金融活动的基本依据———《基本商业原则》, 明确金融机构应当遵循的11条原则: (1) 本着忠实诚信原则执行业务; (2) 本着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勤勉、尽职; (3) 以合理注意适当之风险管理系统监控其业务的组织与实施; (4) 审慎原则, 维持充足的资本; (5) 遵守市场行为准则; (6) 依客户利益行事并公平对待所有客户; (7) 以准确、公平和无误导的方式向客户提供信息; (8) 公正处理各项利益冲突; (9) 以合理注意确保其向客户所提供的建议和服务为符合客户需要; (10) 应对客户资产保护保全有妥当安排; (11) 以开放与合作的态度与监管者互动。

FSA认为, 原则基准监管具体包括以下要求 (Martyn Hopper et al, 2006) : (1) 依赖现有的原则, 而不是制定更多的规则; (2) 整合监管的基本原则, 增强其可操作性, 使之直接运用于监管工作, 避免繁杂的程序扭曲其特色; (3) 如果不得不放弃引用现有原则, 而启用规则, 那么规则应尽量概括, 且应关注其目标效果, 非有充足理由不得太过细化; (4) 在执行欧盟指令时, 不得修饰或增加任何额外要求……; (5) 确保FSA职员能够更好的运作原则监管, 更好地了解监管对象, 不是简单地运用规则, 而是基于目标效果导向裁判。

2005年12月FAS公布了《更好的监管行动计划》, 提出进一步发挥原则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2006年英国再度修正《金融服务与市场法》, 正式贯彻和实施了原则基准监管: (1) 以概括性的原则为标准, 而非细节性规定; (2) 以结果为导向监管; (3) 增加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监管重点以“公平对待顾客”为核心理念。2007年4月FSA发起了“更深入地原则基准监管行动”, 发布了《原则基准监管:关注紧要的结果》, 标志其原则基准监管理念的升级。英国原则基准监管模式希望弥补传统规则基准监管方式的缺点, 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引导良性竞争, 提高金融市场自由度, 提升整体金融效率, 受到了全球金融业的关注, 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美国等国纷纷在本国监管法制纳入较为弹性的原则基准监管规范。

三、原则基准金融监管的争论与评析

“原则基准”监管作为一种新兴的监管方式, 自其诞生起对它的支持、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 争论双方各执一词, 仁智各见。支持者认为: (1) 规则基准监管无法有效实施或者治标不治本。如约翰·泰纳认为, 规则基准监管“无疑会使监管规范变得极其庞杂, 充斥着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违规行为的详尽监管规则”, “会使我们疲于应付市场失灵所产生的表面现象, 而无法直面问题根源。” (John Tiner, 2008) 美国纽约州保险监管局也指出, “仅依靠详尽的监管规则无法预防违规行为。” (Dinallo, N.Y, 2009) (2) 原则基准监管更有利于有效实施和标本兼治。支持者认为原则基准监管具有灵活性, 更能适应监管现实;而且原则基准监管可以化繁为简, 更好地把握监管要旨。 (Cristie L.Ford, 2010) 还有支持者指出规则基准监管的“具体性、技术性标准”“使监管对象注重在形式上合法, 却忽视了对监管规范基本精神的把握”。忽视了“金融监管的根本目的不是要机械地遵从一系列繁杂的监管规则”。 (John H., 2008) 反对者认为: (1) 原则基准监管具有不确定性, “模棱两可的监管要求令人难以接受, 监管对象将无所适从”。 (Law Society, 2010) 也有学者认为, 在原则基准监管下, 一旦详尽具体的监管规则被抛弃, 监管机构将无法对被监管的对象作出明确清晰的判断, 监管尺度无法把握, 监管标准可能“内部掌握” (Emily Perryman, 2006) 。 (2) 原则基准监管无法有效实施或者监管无力。有人认为, 原则可以被灵活地解释, 监管机构将无法依据原则进行处罚, 这会诱使监管对象在守法层面有恃无恐, 变本加厉。 (Adam Samuel, 2008) 因此担心原则基准监管可能会使那些职业道德低劣的人见缝插针。

由上述争论可以看出, 原则基准与规则基准监管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任何极端地认为可以纯粹地实行其中任何一种单一监管模式的思维都是错误的。FSA曾描述原则基准监管简单地说是“更多的原则性规范, ”并强调并不希望成为一个完全依赖原则的监管者, 未来的监管体制一定是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则的混合体。“原则基准监管精神的重点不在于提出的原则本身, 而是在于所追求的监管机构和个人的行为结果, 对原则基准监管更好的理解是‘以结果为重点的监管’” (FSA, 2010) 。因此, FSA认为如何在原则和规则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是监管所真正面临的挑战:在某些特定情况下, 考虑到为了充分保护消费者利益或者为了公平起见 (确保针对不同监管对象的监管措施具有充分一致性和可比性) , 也会施行规则基准监管。 (FSA, 2010) 因此, “最理想的监管模式是既采用监管原则, 也采用监管规则, 并根据监管事项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类型的监管规范”。 (John

H., 2008)

四、原则基准金融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考虑到原则基准监管的优势与不足, 纯粹的原则基准监管并非可行, 我国未来的金融监管立法模式应该是原则与规则相结合的复合基准模式。但仅得出这样的结论还不够, 研究一个理论的价值, 不仅要考察它提出了多少新的、有说服力的观点, 更要考察它能够多大程度上启发人们更深入和广泛的思考。即超越表象的迷雾, 来分析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 超越原则基准监管与规则基准监管的模式之争

二者的模式之争, “一个潜在的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反映了一系列价值观之间的权衡:安全性与流动性、灵活性与稳定性、统一性与个性化的矛盾与抉择。” (Dan Awrey, 2010) 不管是哪种监管模式, 保障金融业的安全是最终目的, 而保障金融安全必须以风险为导向完善金融监管。无论哪种监管模式, 都应该是以风险防范为导向。因此, 我们不能仅局限于监管的“严”与“宽”、“松”与“紧”, 忽视金融监管基本目标的达致。要以风险监管为本, 强调识别和控制风险, 针对市场环境和监管重点, 主动、及时调整战略决策, 加强流动性管理和风险控制。

(二) 完善金融监管的基础条件

回顾对原则基准的争论可以发现, 并无一个科学的判断金融监管模式优劣的标准, 金融监管选择必须基于国情打造。我国金融市场正处于转轨时期, 加强金融监管基础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一是要促进监管对象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完善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二是要确保金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完善;三是要促进监管机构与监管对象的良好互信;四是要理顺监管体制, 监管权力有序, 责任有度;五是要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强化监管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 提高职业水准;六是要促进外部监管、银行自律与市场约束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

(三) 优化金融监管的具体机制

首先, 以目标为导向完善金融监管。“监管理念更好的理解可能是‘以目标效果为重点的监管’, 重点不在于原则本身, 而在于所追求的监管机构和监管对象的行为结果”。 (FSA, 2006) 2008年3月美国吸收原则导向监管的理念和做法, 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目标导向的监管框架”。以目标为导向的监管可以说超越了原则基准监管和规则基准监管模式的概念之争, 建构在金融风险和监管目标分类的基础之上, 目标明确, 针对性和操作性强。 (廖岷, 2004)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着广为诟病的多头监管, 监管冲突与监管空白并存,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难以兼顾, 从长远趋势来看, 应该借鉴目标导向监管, 将监管设计和不同层次的监管目标相契合, 合理配置监管资源, 优化监管架构。其次要提炼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原则。清晰的监管原则有助于监管与市场纪律的良好互动。结合英国的实践经验与我国国情, 在金融机构组织和治理结构、内部风险控制模式、创新指引、从业人员培训、业务流程、高管人员任职资格、资本充足率标准、管理利益冲突、激励与约束机制建设、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值得引入高层次的原则监管, 但大额风险暴露等因其道德风险高, 则应以规则基准监管为主。

参考文献

[1]Dan Awrey.Regulating financial innovational:amore principles-based alternative?Oxford Legal Stud-ies Research Paper, 2010 (79) .

[2]Jeremy Grant et al, Paulson Seeks British-StyleFlexibility in Capital Markets, Financial Times, 2006 (21) .

[3]Julia Black, Forms and Paradoxes of PrinciplesBased Regulation, Capital Markets Law Journal, 2008 (3) .

[4]FSA:FSA publishes radical proposals for move toprinciples-based regulation, http://www.fsa.gov.uk/pages/Library/Communication/PR/2006/109.shtml

[5]时辰宙.国际金融监管理念的最新演进[J]金融发展研究, 2008, 12.

[6]刘轶.金融监管模式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法商研究, 2009, 2.

对我国外贸法基本原则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家利益;对外贸易法

一、我国对外贸易法的颁布

我国外贸法于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1日起施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1994年外贸法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即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简称外贸法。

对于制定外贸法的目的,从外贸法的内容我们就可以了解,2004年新修订的外贸法总则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而1994外贸法总则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从外贸法总则内容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2004年修订的外贸法的目的较1994年有很大变化,2004年的外贸法较1994年增加了 “扩大对外开放、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的规定,为什么2004年的外贸法会增加关于“扩大对外开放和保护外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规定呢?

对于2004年贸易法增加的“扩大对外开放”,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二战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一主题所带来的稳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各国经济快速发展,贸易联系日益紧密,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飞跃,无疑就要求我国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水平和层次;第二,有利于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我国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以积极地利用来自外国的资金、设备、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把扩大对外开放写进《对外贸易法》是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要求;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来讲,各种资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可以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由于比较优势一般本国所拥有的较为丰富的资源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所以,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各国开展对外贸易的成本,而且更重要的可以是节约本国的稀缺资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积极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的需要。我国2001年加入WTO,作为入世的门槛费,曾在多方面许下承诺,2004年加入的“扩大对外开放”原则符合WTO相关法则的要求,是我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的体现。

对于2004年外贸法增加 “保护外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规定,笔者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一直以来我国大部份经营主体的市场都是在国内,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更加深刻,为了应对全球化,也为了扭转国内企业过分依赖国内市场的局面,故在2004年外贸法增加的“保护外贸经营者合法权益”以鼓励外贸经营者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融入国际贸易的大潮;第二,国际贸易壁垒重重。贸易壁垒又称贸易障碍,是指一国对国外商品、劳务交换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由于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是国家,相比之下,企业在国际贸易壁垒中处于劣势,所以,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新趋势,国家在2004年外贸法中增加了“保护外贸经营者合法权益”的规定以适应贸易发展的需要;第三,国际贸易风险多。由于国际贸易是跨越国家界限开展的贸易,再加上各国历史传统、社会习俗的差异使得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面临更多的价格、政策、汇率等方面的风险,为了规避这些风险,鼓励国内企业开展国际贸易,无疑要保护外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我国《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及意义

对外贸易法的基本原则是制定贸易法律法规的基础,它是指贯穿于外贸立法、执法、司法及守法始终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法制指导原则。

(一)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的原则

我国《对外贸易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依法维护公平的、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即指由中央统一制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制度。把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作为我国开展对外贸易的首要原则,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在实践中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的规定使所有的外贸经营者在贸易中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有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此外,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与WTO所倡导的各成员国应以统一方式实施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的号召相一致。

(二)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我国《对外贸易法》第4条规定: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对内来讲,这一规定有利于为我国的外贸经营者提供自由、平等的竞争环境,维护其独立自主的经营地位;对外则主要是针对其他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做出的倾销、补贴等有损公平贸易秩序的行为做出规定。

(三)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

我国《对外贸易法》第15条规定:国家准许货物与技术的自由进出口。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把货物、技术的自由进出口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表明了国家要求政府减少对外贸经营者的行政干预,鼓励外贸经营者自由、公平、积极开展国际贸易的立法指导思想。

(四)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逐步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法》第22条规定:国家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逐步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中,货物贸易占据绝对优势,而服务贸易的发展则相对缓慢,《对外贸易法》规定的:“国家促进国际服务贸易的逐步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同时也符合GATT关于发展中国家逐步開放服务贸易的原则。

(五)在多边、双边贸易关系中坚持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原则

nlc202309040821

我国《对外贸易法》对如何处理外贸关系作了规定,总的就是平等互利原则和互惠、对等原则。其主要体现:一是我国《对外贸易法》23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服务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中所作的承诺,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二是任何国家或地区在贸易方面对我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时,我国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即我国《对外贸易法》第24、25条规定的在我国的国家利益受到损害时,国家可以采取的限制或禁止服务贸易的相关规定。

(六)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法》第34条 国家采取进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及其他对外贸易促进措施,发展对外贸易。第36条,中国国际贸易促進组织依照章程开展对外联系,举办展览,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和其他对外贸易促进活动。第37条,国家扶持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对外贸易。从外贸法34、36及37条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视,把“促进对外贸易发展”作为我国外贸法的最终原则足以表明我国《对外贸易法》的宗旨及归宿,这一根本原则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完善我国对外贸易法的建议

(一)要强调外贸易法作为基本法的地位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为了履行入世的承诺,我国对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完善,但由于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律体系包含多层次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地方性法规。因此,在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法》进行修改时应该突出其所处的主导地位,体现其对我国对外贸易法律法规的指导性作用,强调其各项规定的原则性及基础性。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其与相关外贸法规的关系。

(二)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并重的原则

从WTO规则本身来讲,是以义务体系为原则,以权力体系为例外,即其本身通过对成员国的义务做出规定,并尽量要求成员国以本国国情为基础,以WTO的规则为指导,不断地调整本国外贸法,来减少成员国贸易的壁垒以此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我国入世以后,积极履行加入WTO的承诺,但是,在积极履行承诺与WTO接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种重义务,轻权利的倾向。如在近年来国际上多次出现的重大反倾销案例中,以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反倾销为例,美国等WTO成员在享受我国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却把我国推上了被告席,而我国企业面对这一局面普遍采用的就是一种妥协的态度,这其实是对我国加入WTO所享有平等贸易权利的放弃,无疑会损害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这也告诫我们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要学会运用WTO、GATT等相关贸易规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并重的原则才是制胜之道,不能只履行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三)我国《对外贸易法》的完善要以WTO、GATT等国际贸易规则为基础

据世界贸易组织专家估计,当今全球贸易的一半左右都是在区域集团内部进行的,这就意味着WTO等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是各国开展国际贸易和解决贸易争端的主要依据,所以,我国《对外贸易法》的完善要以WTO、GATT等国际贸易规则为基础,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才能为解决贸易争端提供可靠保障,进而扭转我国在国际贸易摩擦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四)我国《对外贸易法》要加快服务、技术贸易的立法进程

随着货物贸易白热化状态的出现,未来社会的贸易竞争将转移到服务、技术领域,为了加快我国服务、技术贸易的发展,就要求《对外贸易法》要加快服务、技术贸易的立法进程,以为我国国际服务、技术贸易的开展提供法制保障。

参考文献:

[1]田晓云.外国法制史[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第16卷,(2).

[2]曾建明,陈治东.国际经济法专论[M].法律出版社,2000, 第208页.

[3]公平竞争原则对《对外贸易法》的影响,http://www.wtolaw. gov.cn,2003-06-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 http://govinfo.nlc.gov.cn.

作者简介:

沈贾贾(1990~),女,河南许昌人,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非法学)。

会计重要性原则的若干思考 篇12

关键词:重要性原则,重要性水平,标准,应用,思考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计核算过程中, 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 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 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 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 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 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 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 则可适当简化处理。

1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三个方面。

重要性原则在会计账户设置中的运用:

(1) 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在成本、费用方面的不同账户设置。企业的经营活动, 按照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 分为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两种。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 所以在会计核算中, 对主营业务的反映就是重要的会计事项, 正是基于此, 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专门设置了反映主营业务成本增减变动情况的“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反映因为主营业务产生的税金及附加情况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被分项反映。然而, 对于其他业务, 由于其相对次要, 所以在会计账户的设置上只设置了一个“其他业务支出”账户, 其他业务成本和税金及附加等费用全部都在这一个账户中记录, 没有进行分项反映。

(2) “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设置。当企业购买比较紧俏或者生产周期长、投资比较大的商品时, 对方一般会要求企业预付一部分货款, 俗称定金。在会计账户的使用上, 对于企业预付的货款应该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多, 使得预付货款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那么, 预付货款业务就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业务, 对于预付货款就必须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进行核算;但是, 如果预付货款业务比较少, 只是偶尔发生, 则对于预付货款就不需专门设置“预付账款”账户, 而应该将预付货款合并在“应付账款”账户中进行反映, 以简化账户的设置。预收货款的处理同预付货款一样, 如果预收货款比较重要, 也是要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反映, 否则就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中进行核算。

(3) “累计折旧”账户的设置。在会计制度中, 对固定资产专门设置了“累计折旧”账户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价值, 对于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和无形资产等的价值损耗并没有专设账户, 而是将其损耗价值直接在账面上注销,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 尤其是在以有形资产为主的工业经济社会里,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所以, 对于固定资产不仅需要设置只反映其原始价值变化的“固定资产”账户, 还需要设置专门反映其损耗价值的“累计折旧”账户, 通过“累计折旧”账户余额对“固定资产”账户余额的抵减来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这样, 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及其损耗情况都得到了详细的反映。

(4) “投资收益”账户核算的内容。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和发生的损失都是在“投资收益”账户中反映, 该账户的贷方记录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 借方记录对外投资发生的损失, 贷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收益, 借方余额反映的是投资的净损失。投资收益和损失为什么没有分设账户进行核算,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 对于除投资公司以外的其他企业而言, 对外投资活动是企业在开展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以外所从事的一项活动, 是比较次要的, 所以投资收益和损失就没有分项核算。

(5)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设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现金和银行存款除了要设置相应的总账进行总分类核算外, 还必须设置相应的日记账进行序时分类核算。设置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是因为现金和银行存款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它们是企业资产的重中之重, 容易发生被盗窃或者被挪用等损失, 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它们的管理。

2 重要性概念的再思考

2.1 会计上, 对重要性概念的再认识

其一, 根据重要性原则, 要求大量的职业判断。主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己的素质, 而客观上为财务报表的编制提供了空间。会计信息的列报和披露应该是信息提供者与其使用者多方博弈的均衡, 不应以信息提供者的意志为转移。但实际上,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往往重要性的判断主动权掌握在信息提供者手中。不管怎样, 笔者认为其最低的底线应为使一个正常的人在相同的情况下运用重要性原则对同一事物的判断时, 结果相似。

其二, 根据重要性原则, 来决定披露的形式和程度。哪些应当披露, 哪些不应当披露?哪些在表内披露, 哪些在表外披露?哪些单独披露, 哪些合并披露?在新会计准则中, 取消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成本”的综合列示的方式, 而按具体项目列示, 如:资产减值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样突出了重要性, 给财务报表使用者更清晰的信息。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三大期间费用具体包括些什么?财务费用中利息是多少?信息使用者在做分析时常会用到的一个指标为息税前利润 (EBIT) , 用它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成果, 但往往利息这个数据是无法在表中获得的。有时附注中也难查询得到, 而这个信息明明很重要。

其三, 如果决定在表外披露信息, 那表外披露的顺序应当怎样?这也应在重要性原则的指导下完成。虽然新会计准则列示了一些顺序披露, 但十分宽泛, 具体事项上缺乏指南。根据“顺序效应”理论, 不同的披露顺序 (先说正面的、好的信息, 后说差的、负面的信息还是反过来呢?或者兼而有之呢?) 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2.2 审计上, 对重要性水平的再认识

一般来说, 对重要性水平的研究, 基本都是对审计准则的解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来进行的, 其主要用于财务报表审计中而鲜有用于其他审计领域。审计重要性水平是审计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而审计理论应该能够指导所有的审计活动, 这就决定了其不仅适用于财务审计, 而且适用于所有可能的审计类型。例如经济责任审计、环境审计等。

2.3 重要性概念是一个不断逼近真实的过程

上一篇:数字化规划论文下一篇:外资企业在华并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