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合格村官

2024-10-21

培养合格村官(共7篇)

培养合格村官 篇1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中央做出了一项战略决策: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这一战略决策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不久, 上海嘉定工业区将这一决策付诸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实践。

从2007年起, 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连续3年公开选聘了30名村级后备干部。经过考察、锻炼, 其中8名被正式录用为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如今, 在上海嘉定工业区的20个村中, 平均每个村有1.5名大学生干部。

据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书记郁建华介绍, 近年来, 党工委结合工业区特点, 一方面是为了破解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基层成长的导向, 实践中, 加大了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他们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用人环境, 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 使大学生们如花的岁月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放光彩。

一、重使用, 压担子, 提升大学生村官留得住的本领

上海嘉定工业区方圆78平方公里, 尽管大部分区域实现了村改居, 但仍有20个村、1.1万人属于农村户籍。很明显, 在上海嘉定工业区, “三农”工作依旧是一项重点工作, 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

大学生村官走上岗位后, 如何使他们健康、迅速地成长起来, 是该工业区党工委和村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于是, 他们做出决定:在使用上下工夫, 用重锤敲打年轻的村干部。各村党组织普遍建立了“一对一”带教制度, 有意识地安排青年干部到艰、难、险、重的岗位上, 让其经受锻炼和考验。

2008年, 经上海市委组织部统一选聘的“村官”硕士研究生谢玉兰, 到竹桥娄西村任党总支书记助理不过半年时间, 就在协商土地赔款、参与企业办证事务、落实家庭赡养问题上, 解决了不少难题, 得到了党组织和村民的好评。为了在解决难题时做到“依法治村, 以德服人”, 谢玉兰认真钻研了合同法、物权法、民法、土地管理法等法规, 使自己的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为了提升大学生村官留得住的本领, 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有计划地安排村级后备干部, 到工业区经济部门、涉农部门或直属经济公司中挂职锻炼, 以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 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2009年2月, 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组织部, 专门下发了开展农村青年干部招商竞赛活动的文件。青年干部在参与这一活动的同时, 提高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增强了推进经济建设的本领。

二、创条件, 重保障, 营造大学生村官留得住的环境

在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的基础上, 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还十分重视为大学生村官营造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并在制度上提供保障。这两年, 该党工委先后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农村青年干部考核管理的若干规定》等文件, 为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上海嘉定工业区是城乡合一的开发区,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开发区的建设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 大学生村官在村里工作, 就是在开发区工作。开发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为留住大学生村官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

该工业区党工委能够留住大学生村官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农村青年干部纳入与该工业区机关干部统筹安排、共同培养的管理体系。根据工作需要, 经综合考评, 优秀的农村青年干部可选任进机关工作。也就是说, 目前在各村任职的青年干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有可能在该工业区范围内的机关、村、居民区、子公司等单位任职。

此外, 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较好的经济保障。被聘任为村书记助理、村委主任助理的, 其待遇原则上按照不低于上海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有关待遇保障政策执行, 其年收入相当于村“两委”成员的分配额并因村而异。与市级标准相比, 高于部分逐步到位, 低于部分财政补足。

干部管理和经济上的有力保障, 为大学生村官扎根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建立本土青年人才库, 努力把根留住

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积极按照上海市委、嘉定区委组织部的要求, 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 一方面积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另一方面从充分挖掘本土青年人才入手, 大力培养土生土长的大学生村官, 用事业、待遇、感情留住本土人才。

经过认真梳理, 该工业区党工委组织部将635名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在职青年和298名大学本科在读青年, 纳入了本土青年人才库, 同时召开了“心系家乡, 共建新农村——青年人才回乡联谊座谈会”。在座谈会上, 该党工委领导以满腔真情欢迎大学生到村任职:家乡的发展需要你们, 新农村建设少不了你们, 故乡的人民敞开胸怀迎接你们。于是, 回报家乡, 建设家乡, 成了许多大学生的共同心愿。

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培养村官的范围是:村支书助理在嘉定区范围内选拔, 村主任助理在本村内选拔。这并不是排外观念, 而是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相关规定, 为本村本土培养留得住的永久性人才。

经过努力, 这一目标已经初见成效。3年内已有2名大学生走上了村支书的岗位。上海嘉定工业区党工委认为, 培育本土大学生村官的用意在于, 能够使青年干部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在坚持政治标准、群众公认的前提下, 注重从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致富能手、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务工经商人员中, 选拔符合条件的村级后备干部。

目前, 上海嘉定工业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的工作机制。该工业区党工委按照上级职能部门的要求, 结合工业区的实际, 引导和鼓励综合素质较好、已经熟悉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在其任期满后留村工作, 争取在3年内达到每村2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

大学生村官如何培养自己 篇2

1 培养入乡随俗的文化素质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民族众多,语言文化丰富,不同的地域文化风俗不同,语言表达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问题,往往成为融入群众、开展工作的障碍。语言、文化是思想的化身,生活习惯是第二个自然。只有踏下身子,从一点一滴做起,以真情实感,用青春的汗水,感动群众的思想,才能走进群众的心里,融入他们的生活。当村官既不是作秀,更不是“当官”的跳板。而是通过在农村的工作实践,积累农村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学会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为将来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2 培养自己特别能忍耐吃苦的坚强素质

让艰苦的环境、恶劣的条件当作锤炼自己意志的磨刀石,自强不息。面对农村群众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家族势力错综复杂的现实,做到不怕烦、能忍耐、艰苦细致、认真耐心的工作。

3 培养自己朴实大方,与群众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公仆素质

大学生村官不能把自已看成是“官”,要想当好村官,首先就得当好村民,决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应放下架子,谦虚好学,与农民打成一片,融于其中,多向其他村干部请教,学会妥善处理村务,沟通思想,交流感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解决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做,用实际行动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成为群众认可的当家人,真正胜任“村官”之职,为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奉献才智。

4 培养自己正直、正派、守信用的素质

正直、正派、守信用是一个人的高尚品质。品质重于泰山,做为大学生村官,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把正直、正派、守信用成为自己的品牌,成为大学生村官成长的特质,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服气。

5 培养自己勤动脑、多思考的素质

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科学知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农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做农村工作的有心人,多留心、多调研、多探索、多实践、多做积累,对基层社会有深刻的理解,使工作少走弯路。

6 培养自己广开言路、群策群力的素质

大学生村官刚出大学校门,走进基层农村,仅靠组织的支持、自己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要广开言路、礼贤下士,广泛听取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经济能人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与他们谈心、交朋友,共谋发展大计。做为大学生要善于团结人、带动人,畅通谏言渠道,调动大家的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用集体的智慧指导开展工作。

7 培养自己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在基层工作中,推动每一项新的工作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思想上不理解、工作上不支持,有的还故意刁难的人。做好这些人的思想工作是村官必备素质。思想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讲究方法和艺术,少点说教气,多些人情味和百姓味,要尊重人、理解人、爱护人,注重发扬民主,对工作对象要善于细心引导、疏通开导、因势利导,理顺他们的情绪,解开疙瘩,化解矛盾,讲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维护农村的稳定,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8 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高素质的村官。通过不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才能传播新思想,弘扬新文化,传授新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实践农村工作。发展农村文化阵地,使农民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学法、知法、用法,开展形势教育,使农民及时了解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对农民进行科学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科技致富能力。

当村官并非一件易事,当好村官就更不容易,大学生刚从学校步入社会,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甚至有些想法还很稚嫩,需要有一定的磨合期和适应期,让自己完全融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并进一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要经得起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实践中茁壮成长,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成为栋梁,为促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摘要:一村一名大学生任村官是今年中央国务院1号文件的部署, 大学生村官肩负着党和国家的重托, 人民的期盼, 需要从各方面培养自己的多种素质和能力。

强化技能教学 培养合格人才 篇3

一、密切结合行业背景,规范专业技能教学体系,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是直接面向生产的第一线,更应体现其职业和岗位的特点。因此高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就应建立在对本行业广泛的人才需求的调查基础上,只有通过充分的专业调查,才能了解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近几年,我们多次组织专业教师到江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对专业人才素质要求进行深入调查,成立以企业专家和行业知名教授为主体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根据岗位要求确定专业能力培养的要素和结构,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构建了“虚拟实训—单项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技能教学体系。

二、改革教学内容,突出技能培养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技能教学应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1. 完善与规范技能教学标准。

各项技能教学都应有规范化的教学内容和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包括: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课程的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课程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指南等,特别是要服务于专业的培养目标。

2. 技能教学面向实际工程应用。

技能教学与专业实际生产结合起来,设计技能教学项目。一方面可让学生了解实际生产,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加强技能教学的工程应用性,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另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加企业生产,进行顶岗实践。

三、校企合作,三种模式建设实训基地,保证技能教学需要

模式一:引企业入校门,建立校内生产性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引深圳博宝科技有限公司入校门,成立“深圳博宝科技黄冈事业部”,引进“5S”管理模式,实施企业化运作,共同建设校内生产性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既培养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又开展了工业产品加工;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创造了经济效益:既符合高职办学规律,又保障了企业利益。

模式二:与企业紧密合作,在企业建立生产教学实训基地。与湖北彤鑫发动机有限公司合作,在企业挂牌建立“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实习工厂”,在公司设立专门办公室,公司副总任实习工厂厂长,学院派专人管理。该公司有30台数控加工中心、3台数控车床、3台数控铣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每位学生在工厂进行为期两周的数控编程与加工的生产教学,学生与工人同生活、同刷卡考核、同生产劳动: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节省了教学投入;既符合学生学习愿望,又给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模式三:校企合作,建立了一批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分别在马勒三环气门驱动 (湖北) 有限公司、黄石东贝科技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顶岗实习基地。

四、强化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竞技教育

按专业成立专业协会,进行各种形式的技能活动,每年5月、11月依托专业协会举办技能竞技月活动,激励了一大批学生积极参与。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理论的深化和技能的强化训练,以技能大赛为动力,充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在大赛中培养学生,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大赛中尽情展现。近年来,学生参加竞技比赛,荣获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全国数控大赛三等奖、湖北省数控大赛车工第一名,等等。

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专业设计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还要懂得生产制造工艺和企业的运作管理等,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坚持“持证上岗”,要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必须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工程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另外,还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提高了教师创新与实践能力。

六、“双证”培养模式全面开展。

转化人格缺陷,培养合格人才 篇4

人格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格不同于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鲜明而稳定的、多维的心理特征, 它无好坏之分, 无道德评价问题。而人格却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倾向性、实践性, 它链接着一个人对待他人、集体与社会的态度, 反映一个人人品的好坏、善恶、美丑等。人格的道德性是人格最重要的内涵。因此, 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毋庸置疑, 当代学生的人格发展主流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 重自我价值, 轻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涵盖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 而实现社会价值则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 是自我价值的最终归宿。因此自我价值应融合于、服务于社会价值的实现。过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人格价值过于定位社会, 因而重社会价值, 轻自我价值。如今则过于定位个人, 在当代一些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读书更多是为了自己将来有宽裕舒适、安静自在的生活, 更多的是为了出人头地, 一路风光, 而对自己将来如何对社会、对国家尽份责任却考虑甚少。

(二) 重书本知识, 轻道德实践。

人格问题的实质是道德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 某些学生关注得最多的是自身的成绩, “搞好学习是我的唯一任务”, 成绩搞好了便能赢来一路赞歌, 便会一好百好。因此他们不愿参加班集体活动, 不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不愿反省和检讨自我, 缺乏道德实践, 无视道德评价, 在情感、品质、习惯、为人处事等方面不讲原则, 没有“格”的标准, 缺乏正义感, 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 重主动人格, 轻和谐协调。

过去被动人格的人较多, 一切服从安排, 对人生缺乏设计, 奋斗目标模糊不清, 没有前进动力, 顺其自然, 得过且过。而当代学生则过于“主动”, 以自我为中心, 摆不正自己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 盲目炫耀自己, 逞强斗胜, 抬高自己, 压低别人, 没有协作精神、团队意识, 甚至为了个人出人投地, 无视集体利益, 不顾他人感受, 不择手段, 我行我素, 处处与他人为“敌”, 与群体、他人格格不入。

(四) 重外表形象, 轻内在素养。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 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当代青年学生渴望表现自己, 关注自身形象, 这本无可厚非, 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反映。但某些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美, 讲究穿着, 追求时尚, 崇尚“潮”、“款”、“名牌”, “靓”、“酷”、“帅”经常挂在嘴边, 而对自身的知识积累、内在气质、个性修养却很少顾及。这对健康完美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

人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 学生群体中的人格缺陷应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这并非“洪水猛兽”、“无力回天”, 因为学生的人格个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作为教师, 我们应先做“人师”后做“经师”, 既教书又育人, 正人先要正己, 这些都自不待言。此外, 我们还应该帮助青少年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矫正和弥补自己的人格缺陷。

(一) 正视自己, 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多方面的主观印象, 包括对自己能力、情绪, 以及各种品德的认识、评价和期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正确的自我概念是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人, 不但能对自己各方面有符合实际的了解, 而且能坦然地接受一切。也就是说, 他们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 又能看到自己的短处, 不卑不亢, 不骄不躁。而有的人因为无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或因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有自卑感。这种自卑给他带来烦躁和不安, 所以常常采取一些防卫行为来消除这些不良情绪。例如, 有的学生对自己某些方面的成绩不满意, 虽然他选择的目标力所不及或自身努力不够, 但他常常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总是怨天尤人, 给正常的人际关系蒙上阴影。相反, 有的学生则无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 自高自大, 目中无人, 为了自己的成绩和地位, 为了捍卫自身盲目的自尊, 容不得别人超越自我, 妒忌别人, 而“他们毁掉的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 甚至会毁掉自己的心灵”。

因此, 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 正确看待自我, 是培养高尚品质、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前提, 这是第一步, 也是非常艰难的一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正确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得失, 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二) 与人为善,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人交往, 有肋于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也会增强自身的安全感、信任感。“血脉虽不相连, 心灵却能沟通”。青少年学生胸无城府, 待人不加设防, 他们处在人生多梦的季节, 彼此都有沟通交流的需要。但与友伴在一起, 总希望被友伴注意和喜欢, 总希望自己的智慧、能力、本领、品质被他人重视和接受, 自己在群体中能有一定的位置。因此, 其中必然有一些学生不能真实恰当地表现自己, 不同程度地影响人际关系。

因此, 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鼓励学生交往, 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引导, 教育学生与人为善, 真心地尊重别人, “心中有他人”。教育学生爱别人, 这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

(三) 坚定信念, 建立良好的是非判断标准。

个人评判是非的标准和依据, 或是倾向于个人的利害关系, 或是倾向于某一群体的当前利益, 或是倾向于整个社会的利益, 这便涉及是非判断标准的是非问题。它反映一个人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态度, 在个人的行为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是非判断标准, 便有什么样的行为活动方式。当代学生的思维独立性越来越强, 但个人的是非判断标准却处于模糊状态, 或处于混沌期, 或在逐步形成过程中, 生活环境中的榜样行为, 外界的评价及家庭、学校的教育都会影响着他们是非标准的建立。“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

因此, 教师应注重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 (当然这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但学校的人文环境及课堂教育却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巨大的影响) , 自觉加强班集体建设,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扶正袪邪、充满活力的育人氛围。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思品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 形成良好的是非判断标准, 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有所认定、有所评价、有所自省, 知道什么是好, 什么是坏, 什么是美, 什么是丑, 并按照社会认可的标准和期望,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确立了正确的是非评判标准, 便能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是形成健全完美人格的重要保障。

(四) 开放心胸, 把握积极人生。

健康人格应该是具有开放的心胸, 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并以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它;能从花开花谢, 草长莺飞中感受自然界的和谐美、能从别人的一声问候、一丝微笑、一次叩首中感知和领略人间真情、能从彼此合作、相互帮助、同舟共济中感悟友情的珍重和价值。并意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和应承担的义务。对待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挫折和失败, 也能敢于正视、积极应付。这样我们才会感到生活充实、完美而又高尚。

健康人格的人还应该是能将理想和现实完美结合起来, 把握积极人生的人。每一个人都有理想或幻想, 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东西, “最可怕的是连‘梦’都没有”。如果我们正确对待的话, 心理将得到满足和快感, 增强我们对未来的期望, 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行为动机。但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沉溺于理想, 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让实现理想的方式手段合法化、正当化、公益化。

重视数学文化培养合格人才 篇5

一、数学知识的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美首先体现在数学的公式、符号的使用、图形的有效使用上,如勾股定理,用语言表述为: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而用a2+b2=c2就可以表达勾股定理的全部内容。再如在证明几何题时,用∵和∴ 代替了因为、所以的文字的繁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往往用几何图形转化文字的叙述,如工程类、行程类等应用题,当然,几何中借助于图形使问题简单化的更是不罕见。这一切,都可见数学的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美还体现在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方面。如数学中有双宝之称的“黄金律”和“勾股定理”之一的“黄金分割”备受建筑师、雕塑家、艺术家的推崇,黄金律被广泛运用。如向日葵的完美排列、舞蹈家的完美舞姿等使黄金分割与艺术、科学结缘。学生在学习“黄金分割”时,让学生明白黄金分割率是1∶0.618,这个黄金律生活中随处可见,如人体就有两个:肚脐眼和膝盖;门窗的长和宽的比也是1∶0.618;巴黎圣母院、古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都与0.618有关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简洁美。

二、数学知识的创造美

一位教育家这样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数学中有许多公式、定义、法则、定理、公理等,在学习时,应注意将这些知识加以运用和表达,而这一过程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

作为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和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后体验成功的快乐,并在快乐中更加对数学兴趣百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为学生创造数学之美提供了理论依据,学生只有动手实践、动脑思考,才能唤醒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这一过程也是让学生感受数学思维的创造美的过程。

例如学习“数学与我们同行”时,让学生用火柴杆搭建“小鱼”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使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和想象,建立“数”和“形”的数学模型;学习“勾股定理”时,在学生了解“勾三、股四、弦五”的定义内容、体会数学知识的发展史后,启发学生自制“五巧板”而进行拼图游戏,在拼图的过程中验证勾股定理,实现数与形的结合,更培养了学生探究、创新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充分感受了数学知识的创造美。

三、故事法,激发学习动机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数学对学生而言枯燥无味。事实上,数学知识犹如窈窕淑女,借助于历史上的有关数学知识而以故事法呈现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如圆周率的发明者祖冲之,从小就喜欢数学和天文学,他广览群书、刻苦钻研,提出了闻名世界的圆周率。数学家刘徽则提出了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割圆术,并求出π的值为3.14。同时,也可借助现代的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的故事,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动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活动法彰显“数学之博”,丰富数学文化

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利用好数学教材这一载体,并利用网络资源适当拓展课堂上所学,将所学延伸到课外、拓展到课外。如学习“频率与概率”时,布置课外作业:在硬地上抛掷图钉,图钉落地时,有两种情况,一是钉尖着地,一是钉尖不着地。那么任意抛掷一枚图钉,你认为钉尖着地的可能性大还是钉尖不着地的可能性大?做抛掷图钉的实验,每人抛20次,分别汇总5人、10人、15人、20人……50人的实验结果,并绘制折线图统计图,你会有什么发现?上课时让学生交流。这样的活动,避免了大量做习题的枯燥乏味,以活动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参与的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又如学习“数学与生活”时,让学生课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的踪迹,如身份证上的信息、车票上的数学中的学问、人们生活中的三角形稳定性的妙用、人们玩的摸球游戏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数学、处处有数学。

另外,也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查询并借助于工具书等丰富数学知识。上课时,可以主题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走向讲台各抒己见。通过专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了解到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既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有用的意识,又使数学文化深入到了学生的心灵。

数学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在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数学文化教育,彰显数学文化的简洁美、创造美、文化美等,让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彰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并真正渗入教材、融入教学。同时,教师要依据教材特点、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等,充分利用游戏法、故事法、活动法等,让学生通过种种活动体验数学文化,感受数学文化之美,品味数学文化的魅力,进而学好数学,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人才。

摘要:《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中小学数学教学和数学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了解数学文化,认识学习数学有用、认识到数学的真正价值,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让学生走出“数学题海”,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品味数学、感悟数学、认识数学文化,使学生爱上数学,对数学不再望而生畏,从而实现乐学的根本转变。

加强知识转化,培养合格农民 篇6

1 加强知识转化培养合格农民是农民教育和现代农业的双重需要

一方面农民综合素质不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但农民培训需求旺盛。另一方面农民教育培训创新不够,培训对象中学有所长、用有成效的为数不多,更多的受训农民仍然自觉不自觉的充当传统农业的生产者。出现这一局面固然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但是,忽视对农民的思想观念教育、实践技能的训练跟不上、农民创业精神和意识不够、知识不能迅速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农业更加强调和重视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加受制于效率、市场和人力资源因素的影响,只有农民所学的知识实用、快捷、高效,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才是显而易见的,培训的农民才是职业而合格的农民。因此,农民教育培训必把知识转化这个环节摆在十分突出而重要的位置,进而探索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

2 加强知识转化是农民培训的重要内容和提高农业劳动者能力的核心因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不仅取决于文化程度的高低、学历的高低,更要取决于知识转化的能力。处在生产第一线的农民是实现知识转化最活跃、最迅速、最直接、最积极、最富有说服力的生产力因素。与其它所有的人才培养形式一样,农民教育同样应该牢牢抓住知识的传播、吸取和转化三个环节,只有全面抓住并经历这三个过程,才能培养合格的职业农民,并且针对农民这个特殊的群体,教育培训应当是“提炼浓缩”又“易于消化”,同时更要重视农民的独立实践和运用,知识才能较好地被吸收利用,否则培训就可能是纸上谈兵。在教育培训内容和方法上要摆脱以“学校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模式,如果忽视知识转化这个环节,也会使农民面对实际生产而束手无策,必须按照“因需施教”和“因材施教”的原理,大力实践和探索“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的教育培训方式和手段,以典型的力量去感染和引导农民在实践中实现教育培训的价值,这是最直接、最现实、最生动的农民教育培训形式。因此,农民教育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努力落实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创新教育培训理念和方法,增强农民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使知识转化成为有效提高农业劳动者能力进而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动力。

3 加强知识转化是培养合格农民的有效途径和农广校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

农民教育培训在培训对象、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的手段都面临着特殊性,这是知情者对农民教育工作艰巨性的客观评价,因而培养合格的应用型的职业农民必然有其自身的内在要求和规律。从教育和培养人的角度看,什么是合格的职业农民呢?应该至少有三条客观标准:

1)掌握农业生产和管理所需要的一定知识和技能;

2)能将所学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能动地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全过程;

3)能不断进行知识转化,并进而创新,将知识和技能推向新的水平,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否则,不能列为合格的现代职业农民。

在农民教育培训和促进其知识转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和坚持“五结合五为主”的农民培养培训模式:

1)坚持农民培训与发展产业相结合以发展产业为主,把培训直接转化成为当地农民的产业发展上,实现农民培训成果的运用;

2)坚持把农民的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相结合以当前需要为主,实行农民“点菜”、现场培训,真正做到农民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3)坚持普及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以创业培训为主,通过创业培训,培养一批在农村具有示范带动能力的合格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在较高层次的知识转化和运用;

4)坚持集中培训与科技指导服务相结合;以指导服务为主,做到宜讲则讲,宜现场指导则现场指导服务,真正做到实际实用和知识的快速转化;

5)坚持技能培训和素质培养相结合以两者并重为主,实现农民教育培训更有效的知识转化。从而更多和有效地培养合格农民。

面对农民教育的新形势,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认识和了解,目的在于引发各级同仁为之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新型农民培养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罗迈钦.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的经验农民向知识农民转型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322-325.

培养合格村官 篇7

一、“村官班”开办的背景

2008年3月份学校领导班子换届, 新任领导班子认真学习省教育厅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积极落实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服务,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要求, 深入基层服务“三农”, 努力为海南农业发展培养复合型中等专业人才。

2008年4月份, 在省教育厅指导下, 学校组织调查组赴全省农村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 认真分析我省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村干部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有很多仅具有初中文化程度, 具有中专学历或经过系统农业技术培训的不足1.5%。村干部没有致富技术, 这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求的人才还有很大的距离。

2. 一些从事农业生产专业户在没有新技术条件的支撑下仅凭经验经营, 失败屡屡出现。如2009年春节前后, 全国天气变化异常, 海南出现了罕见的寒害, 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破坏, 很多荔枝生产专业户束手无策, 以致颗粒无收, 而一些掌握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种植户通过技术调节控制, 使果树受害程度降到最低, 结果还有相当盈利。

3. 一些在农村基层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党员和先进分子, 由于缺乏致富技术, 无法带领农民致富, 难以起到骨干作用。

4. 一些从事农业创业的初高中毕业的社会青年非常渴望学习新的农业生产技术。

这些农村基层干部、党员、先进分子、专业户及有志青年特别希望通过系统的学习, 提高综合素质, 掌握生产经营技术, 但苦于时间冲突, 无法进入省属农校参加学历教育学习, 更因交不起全日制较高的学费, 他们求知识求技术的欲望长期无法满足。

二、“村官班”的开办

2008年5月份, 学校认真总结分析, 向海南省教育厅请示开办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等3个专业中专学历“村官班”。省教育厅领导高度重视, 胡光辉厅长大力支持, 并要求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据此, 学校通过组织教学部门认真分析研究, 针对学生文化基础差, 急需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农忙时间不能按时参加学习的特点, 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重点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其一, 因材施教, 适合学生实际, 做到“适用、够用、学得会”。其二, 确保教学质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其三, 充分发挥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 倾力打造品牌。

2008年6月份, 学校走访有关市县组织部、乡镇党委, 通过召开座谈会, 各市县 (乡镇) 了解了学校的办学特点、优势和“村官班”办学形式后说, 他们正好有这种强烈的需求, 迫切希望提高基层干部素质, 特别是行政办事能力、法制法规知识以及致富所需的生产技能。这种办学方法, 对于培养本土实用型人才、服务县域经济, 促进科学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屯昌县委组织部、屯昌县教育局, 积极配合, 广泛宣传, 安排学习场地, 并对报读“村官班”的学生给予每生每年500元的伙食费, 海口市美兰区、文昌市、澄迈县组织部门行文规定, 村官班毕业学生任村干部的, 增加津贴标准。

2008年七、八月份, 学校按照省教育厅招生规定, 严格程序, 与市县组织部门及乡镇党委协调配合, 广泛进行招生宣传, 严格审核入学资格, 对符合条件的学生, 特别是村干部报读条件给予放宽 (年龄在45岁以下) , 并对困难学生实行先上学后缴学费的优惠政策, 吸引了大批村干部、农业生产专业户及有志青年的积极报名。

2008年9月份, 在各市县 (乡镇) 政府的积极配合下, 学生登记入学完毕, 并且陆续开学。具体做法是, 海南省农业学校与市县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合作, 签订定向培养合同,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市县 (乡镇) 主要负责组织生源, 提供场地, 检查督促教学过程, 参与学生考核。学校负责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完善学籍与班级管理, 做好学生考查、考核工作。我们利用市县 (乡镇) 组织部门培训中心、农民技术学校、政府礼堂、培训教室及乡镇中学作为集中上课地点, 建成联合办学基地。理论课在联合办学基地进行, 实践课在市县规模大、声誉好的农场、果园、菜园、养殖场等生产现场进行。海南省农业学校组织教师、专家带设备、带仪器、带标本到基地, 现场授课和进行技术培训。这样学生不必来省城农业学校总部, 就能接受与普通在校学生同样的教育教学。如屯昌县教学基地利用县委组织部培训中心、定安县教学基地利用畜牧局培训中心、海口市红旗镇教学基地利用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其他乡镇利用镇政府会议室和所属中学作为授课场所。学生可以早上来上课, 下午回家, 十分方便。

各联合办学基地按专业将学生分班教学, 建立班委会。学校制订专门的管理制度, 强调出勤、听讲、作业、技能训练及考试考核几个关键环节, 确保教学质量。

由于“村官班”办得有声有色, 深受市县组织部门、乡镇政府及学生的广泛欢迎, 报读人数逐年增加。2008年“村官班”招生人数为2828人, 2009年为3626人, 共计6400多人。这些学生分布于8个市县的46个教学基地上学习。

三、“村官”班的办学特色

1. 目的明确, 针对性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 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学习, 掌握先进生产技术, 做农村致富带头人。教学计划针对性强, 就是要根据“适用、够用、学得会”的原则, 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生产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因此, 学生学习兴趣高, 每次上课出勤率都很高。

2. 学校搬到村官家门口, 方便学习;

课堂搬到生产现场, 解决实际问题。这次把普通学历班办到基层, 学生利用周末、农闲及作物管理的关键时段, 集中组织学习, 不仅解决了学生工作与学习时间冲突的矛盾, 而且能够根据当地生产实际, 由教师帮助解决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难题。

3. 调动优质教育资源, 确保教学效果。

负责“村官班”的教学教师主要由海南省学校双师型教师及农业科研、行政机关、专业行业的业务骨干组成。教师实行集体备课, 统一教学内容和难易度, 并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设备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讲解实际病虫害防治知识时, 通过投影仪形象直观地就可以把危害症状表现出来。

4. 灵活的办学模式, 实现了上学生产两不误。

“村官班”的学习模式是学生利用周末、农闲时间及农作物生产关键时期集中学习, 其余时间可在家从事生产和经营管理, 实现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

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 确保了教学计划的完成。省教育厅、市县组织部领导经常到授课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广大学生深受鼓舞, 纷纷表示要克服困难, 完成学业。省教育厅胡光辉厅长多次指示, 要高度重视, 办出特色, 总结经验, 不断提高。

四、“村官”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 创新农村基层干部培养模式, 拓展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路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今后要做到村村有大学生进村委会, 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大学生当村官, 而我们海南省乡镇的村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甚至只具有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他们肩负着艰巨的任务, 做出了巨大贡献, 理应接受良好的教育, 提高综合素质, 适应形势发展。而不能因为文凭低被普遍淘汰。党和政府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培养他们。开办涉农专业中专学历“村官班”是农村干部培养模式的创新。具有相当实力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深入基层, 适应市场需求, 通过开办“村官班”, 贴近“三农”, 提供优质服务, 才能把学校办出特色, 做大做强。

2. 营造大力培养基层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良好氛围。

各市县有关组织部门高度重视举办“村官班”工作, 积极组织, 大力宣传。相关人员积极要求报名参加学习, 争当农村致富带头人。从而促使了基层干部学习深造的良好氛围, 积极学习, 奋发向上, 对有效杜绝喝老爸茶、打牌赌博、不务正业的现象起到积极作用。

3. 学生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觉得上这种班级学习值得。

在教学方面, 学校采用不同的模块进行教学, 主要分五大块:文化基础 (语文、计算机) 、政策法规、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就业创业。例如, 文化基础的语文课, 教师除了讲解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外, 重点是讲授如何写常见的应用文, 包括合同、会议纪要、报告、请示等;专业课的植物保护课, 教师主要讲解当地农作物的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学习橡胶栽培时, 教师带领学生到橡胶园进行现场教学, 边讲解、边操作, 学生容易懂, 记得牢。

上一篇:数据恢复的常用软件下一篇:物流: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