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平台(精选12篇)
微课教学平台 篇1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基础较差, 学习主动性不够, 学习上得过且过, 很浮躁, 不能潜心钻研学习的问题。但大多学生智力素质并不差, 且动手能力很强。在以往常态课教学中, 教师在前面讲解知识的时候, 学生自控能力太差, 有的偷玩手机, 有的小声聊天, 有的想尽办法脱离教师控制在下面玩电脑游戏, 这样的学习效率极低。为了改善这一现状,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把课堂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校计算机学部自主研发了“微课”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课前预习、课中交流、综合评价、课外拓展等环节进行了有机整合, 形成了“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目前国内教育界对“颠倒课堂” (有时也叫“翻转课堂”) 的研究和实践方兴未艾, 这种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方式理论上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但遗憾的是, 在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难以操作的地方, 如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 更重要的是学情分析无数据依据, 历史数据不能很好地保存。另外, 对于一些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的支持也不够, 现有一些学习平台要么只能解决视频教学模式, 要么只解决在线学习平台功能。而教学平台很好地解决了视频教学和在线学习平台的问题, 结合了两者的优势, 又融入了一些项目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一、利用“微课”教学平台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微课平台是基于颠倒课堂的教育理论实践而研发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教育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 手段越来越先进,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核心, 包含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微课平台就是解决这些资源的展示和互动问题的网站。
1.平台将在线课堂教学与普通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 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畅通无阻, 不需要为资源的迁移而烦恼。平台不仅是简单的视频学习, 还能支持网络远程学习, 它具有完善的题库管理、作业管理、课堂考勤、课堂交流等功能模块。学生通过课前或课中自学掌握技能知识点, 教师课堂加以引导评价, 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 使在线学习贯穿课前、课中、课后, 平台集学习、交流、练习、评价为一体,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能真正做到探究性学习, 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
2.平台中的趣味闯关教学模式, 使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法进行实操, 在娱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 既能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又能激励学生闯关。教师能控制整个闯关模式, 在实操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闯关情况, 并加以辅助教学, 真正让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游戏式的教学模式既能鼓励学习进度暂时落后的学生, 又能刺激学有余力的学生不断探索新的挑战。
3.平台拥有互评管理系统 , 支持图片等常见文件格式的直接展示, 支持常见Office文档的在线预览, 方便评价和批阅针对多媒体应用课程, 在整个实操环节中, 教师将通过互评界面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 将知识落实到位。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评界面了解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比自己的作品从而互相激励学习。
4.平台支持移动学习, 开发了基于Android和IOS的平台应用程序, 连接微课教学平台, 使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备课工作都可以在移动端解决, 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学习、随时随地备课。
二、“微课”平台在flash教学中的应用
1.精 心 制 作的 微 视 频 是 基于 “微 课 ”的平 台 教 学的 核心 。
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点击视频进行有效自我学习是我们使用“微课”平台授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微视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它是我们整个有效教学的根本。微视频的录制应该短、精、细, 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够有效查看相关视频, 能及时解决问题。以“小汽车动起来”案例为例, 录制小球从左往右运动的补间动画微视频, 让小球的运动代替小汽车的运动, 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补间动画的制作。学生将小球动画转移到小汽车动画里, 更好地提高学生对动画的理解, 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制作。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环节中也会录制详细视频 (考虑到中职学生的自学能力) , 以供学生所需。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 教师的角色是教学引导者, 通过互评界面及作业浏览界面动态掌握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把握课堂动态, 引导学生有效地自学微视频、任务实操、讨论、互评, 促进学生有效学。因为微视频不是整个任务的操作过程, 而是技能知识点的小片段, 教师要引领学生思考怎样解决问题,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微视频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可在家中进行, 也可在课前简单进行。以往课前预习一直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内容, 但真正做好课前预习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让学生养成自学能力, 慢慢脱离老师手把手教、学生一步步模仿学的教学模式。像flash这类课程, 感兴趣的学生就可在家中自学动画制作基本原理, 课上可以有更多时间完成创意动画制作。以“小汽车动起来”案例为例, 部分学生课前已经掌握了补间动画的制作, 课上就有更多时间丰富场景, 并制作多辆汽车超车动画。这样能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可在家中使用微课平台, 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 充分利用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对于flash教学 , 通过平时课堂教学 , 一学期下来很难有完整的动漫作品, 再者一个优秀的动漫作品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实现。而通过远程教学, 促进学生合作意识, 打破时空限制, 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时间创作完整作品, 能及时和小组成员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及时得到老师帮助指导, 有效提高团队作业完成质量。另外, 针对请假在家的学生或课程内容来不及消化的学生, 无疑为他们提供另一个学习的机会, 学生可通过平台上传作品寻求老师帮助, 教师可以在线答疑。
2.“ 以 生为本 , 以学 定教 ” 的 教 学理 念 是 实 现 有效 教 学的关键。
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在flash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要把学生看成不断发展的, 在发展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差异, 适当调整对学生的教学目标, 实现分层教学。
(1) 学生现状 :在flash课程学习中 , 学生基本可归为三类 :第一类, 积极主动地课前预习, 知识内容理解到位的学生。第二类, 学习得过且过, 在教师要求下看视频的学生。第三类, 不爱学习, 课前课中都不会主动观看视频的学生。
(2) 以学定教 : 通过微课平台教学 , 真正做到有效分层次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引导者的作用, 观察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受程度, 对学生采取有效的分组管理,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针对不同学生教授不同内容。针对第一类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意, 将更多创意加入自己的作品中, 其在小组教学中还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 帮助指导其他学生, 从而加深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针对第二类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他们观看视频的节奏、态度。做好引导工作, 让大部分学生慢慢学会怎么观看微视频自学, 慢慢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针对第三类学生, 他们在潜意识里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什么都不会的人, 完全放弃学习。在以往授课模式中, 这小部分学生往往会被忽略。而有了微课平台辅助教学, 教师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这小部分群体。我坚信教与学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相信在微视频的体验中, 学生能够学会学习, 少一点浮躁, 多一点耐性, 相信微视频的自学带给学生的不仅是课程学习, 更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将会终身受用。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教育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 手段越来越先进, 微课平台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微课以教学视频为核心, 包含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学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 微课平台就是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展示和互动的网站。通过微课平台进行教学, 坚定“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真正做到有效分层教学, 让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平台,有效教学,教育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张志宏.从面向学习者的角度架设微课平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10) .
微课教学平台 篇2
在看了自己的课堂实录后,再结合上课中自己的感觉,对本节课进行反思,总觉得自己在语文课教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现在一一列出以帮助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提高。
第一,备课要预设一些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景。对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要在课前中做出充分的准备和尽可能多的预案,这样才才能保证课堂教学进行的流利,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得到相应的保障。
课堂上要对学生的反应给予正面的反馈,作为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只有教师心态摆正,其语言才能生动活波、举止才能得体、教态才能得体大方,同时学生才能感受到老师亲切,课堂才可能出现活力。当然,教学活动才可能高效。
一些不必要的口头语太多,老师语言组织不够严密,表达不够通顺。没有相当的语言表达技巧,肯定会对学生理解教师意图和指令有影响,这需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多加注意,并有意改正。
利用“微课”指导识字教学 篇3
关键词:微课;直观;生活;趣味;形近字
微课是新出现的一种课型,因其容量小、时间短,形式新颖、独到,使用起来方便灵活,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如何有效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下面谈谈如何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识字,玩转识字教学。
一、利用微课,化抽象为直观
常态的识字教学,教师以认读为主,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在阅读中认识生字,还有的把生字集中起来,进行反复的练读。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也能认识生字,但是兴趣不会很高,效果也不明显,学生对生字的遗忘很快。当前的识字教学,教师缺少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和设计,用读读、写写等单一的手段进行识字教学,造成识字回生很快。孩子喜欢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汉语言又有着表形表意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把要认识的生字形象地展现出来,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比如,教学“舟”字,我把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做成一个小视频,在学生能正确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然后问学生:这个字是由什么变化来的?学生回答是小船。小船和舟字像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对“舟”字形状有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字的结构的把握。同时,知道“舟”就是船的意思。字的音形义在直观的教学中,达到了统一。
“鸟”和“隹”都是鸟的意思,但是有所区分。作偏旁时,含同一个偏旁的鸟类,有共同的特点。为了加以区分,我制作了微课,展示了字源和字理。学生在看视频时,我让他们思考:这两个字表示的意思都是鸟,但是有着怎样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并结合课文中的几种鸟,就知道了含“鸟”字旁的鸟类尾巴都比较长,带有“隹”旁的鸟,尾巴都比较短。这样的识字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识字,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利用微课,联通识字和学生的生活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舞台,把识字和生活连接起来,让识字教学生活化,就会使识字变得有情有境。同时,生活情境的创设,让识字课堂变得多姿多彩,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逐渐明白,识字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识字,识字可以更好地生活。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识字1》时,我把四个节日分别制成了四个微视频,在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逐一出示。春节时包饺子、拜年时的热闹、温暖;清明时扫墓的庄重、严肃,踏青的欢快;端午时吃粽子,赛龙舟的生活场面;中秋时一家人团员,吃月饼时的幸福。这些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这时候教师逐一出示相关的词语,让生字词和生活场景连接起来。生字成了生活,成了画面。
又如,教学“秧苗、稻谷、庄稼”时,虽然是农村学校的孩子,但是学生对一些庄稼并不了解。于是,我除了把秧苗、稻谷制成视频外,还把我们这儿的农作物都拍了下来,如,花生、山芋、玉米、高粱等,在教学时一一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词语时,结合画面,又认识了不同的农作物,收获了很多知识。
三、利用微课,让识字教学趣味化
直观演示和连接生活都是识字教学趣味化的手段,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的情境,通过微课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快乐的感受中随文识字。课文情境的营造,直接呈现了课文内容,学生在观察中,不仅是在学习生字,也是在理解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比如,《蚂蚁和蝈蝈》一文,采取对比的方式,把两种小动物的表现展示了出来,画面感很强。我根据课文的内容,用图画配音的形式,出示给学生。形象化的微课,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在前后的对比中,学生对两种小动物的表现有了自己的评判。这时再让学生边看图,边读课文,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致很高,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又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我把乌鸦喝水的过程,制成了微视频,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整个经过。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比如,出现了瓶子,教师板书出“瓶”字,让学生认读。看到乌鸦叼起小石子,引导学习“叼”字,看到水面在升高,问學生:能看到瓶子里的水面是怎样升高的呢?从而,揭示出“渐渐”这个生词,认识“渐”字,理解渐渐这个词的意思。学生在课文情境中,就会对识字很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是高效的。
四、利用微课,辨别形近字
利用微课,把字形相近的字编排在一起,找出它们容易相混的地方,进行放大比较,或者从字理上进行寻根,找出差异,就能让形近字在学生的眼里,不再是那么难以区分。
比如,对“休”和“体”这两个字,学生容易混淆。我把“休”字做成了一幅图画: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上。让学生观察微视频: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能不能猜一个字?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知道了这幅画表示“休”,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休息的意思。学生不仅通过图画认识了“休”字,也懂得了字义,更不至于和“体”字相混了。
再如,“鱼”和“龟”,两个都是象形字,并且字形相近,容易弄混,我把两个字的演变过程,用微课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特别引导区分最后一笔:为什么“鱼”的下面是一横,而“龟”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呢?学生通过外形的比较,一下子对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有了发现和感悟。就不会再把这两个字弄混淆了。
微课教学平台 篇4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指的是在10分钟以内, 教学目标明确, 内容精短, 能说明一个问题的小教学视频。微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 它同时还包括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内容。“微课”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 思想政治课课前预习。
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制作好微课, 然后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进行预习, 为新课做准备。
2. 思想政治课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根据新课的知识点设计出问题新颖, 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思想政治课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的微课。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应先让学生看这个微视频。
3. 思想政治课总结归纳和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课重点难点及规律, 让学生将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 并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拓展延伸练习。本微视频在结束本课时让学生观看。
三、思想政治课使用微课的好处
1. 利用微课程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微课视频有图文并茂及声形俱全的特点, 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变化过程形象直观地表现在学生的面前。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视频, 可以大大改善人脑获取知识信息的感官功能,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单一的课堂学习发展为多方式、多途径的新形式。使用微课辅助教学, 可以增强课堂的容量、教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 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2. 使用微课进行思想政治课教学, 可有效节约课堂时间。微课视频是在课前准备的, 上课时直接根据课堂需要播放, 这样就可以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提高了课堂效率。思想政治课内容抽象, 知识相对灵活, 比较注重学生的活动, 教学中需要补充大量的素材。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就能解决这些难题。另外, 微课程视频具有灵活的特点, 可以随意播放、返回, 并可长时间保存, 极大地方便了课堂教学。
四、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制作微课
1. 思想政治课微课的制作流程。
(1) 思想政治课微课选题。分析学生及思想政治科教材特点、重点、难点、易错点, 整理选题清单, 明确思想政治课教学主题。 (2) 思想政治课微课设计。激发创意, 确定思想政治课课程机构, 形成信息化教学设计。 (3) 思想政治课微课制作。准备思想政治课素材、制作课件、实施拍摄、后期制作、上传平台。
2. 微课制作的一般方法。
制作“微课”的方法有很多种, 如摄像工具录制、录屏软件录制、录播教室录制、专用软件录制、在线录屏网站录制等。在此, 我给大家介绍其中最常用的一种———录屏软件录制。这需要我们在计算机中安装录屏软件, 如Camtasia Studio, 通过录制PPT课件、word等形式呈现的教学过程。首先, 我们需要选择的工具及软件, 如电脑、话筒以及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和Office软件。其次, 录制方法是对PPT课件演示进行屏幕录制, 并可以辅以录音和字幕。再次, 录制简要过程: (1) 搜集所选定教学主题相关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 制作PPT课件。 (2) 打开电脑屏幕上的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课件, 录制者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后, 单击“录制”按钮, 开始录制, 录制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 做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处理和美化录制完成后的教学微视频。
微课教学反思 篇5
1. 在微课教学的设计上没有很好的体现“微”的含义。本次比赛,我选的是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内容,本次微课,我着重去讲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而题目写的却是蛋白质,选题范围太大,没有具体到所讲的内容,选题不够清晰。
2. 教学时间的分配不科学,没有重点。在微课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过于追求整个教学环节的完整性,所以设计的教学环节较多。并且,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范围过大,过于追求知识的完整和课堂讲授的精细化,最终导致比赛的时间紧张。我认为处理好课堂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时间的把控二者的关系,是我们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也是微课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3.在讲课过程中,与学生互动较少。由于内容较多,所以有些着急,导致语速过快,感情不够丰富。
“微时代“的微课教学 篇6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微时代”,我们玩微信、微博、看微段子、微小说、微电影,教学上更是使用微视频,上成了“微课”。2012年,一场由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顶尖名校掀起的教育风暴——“慕课”,震动了高等教育界,引发了世界的密切关注,唤起了对教学模式的重新审视,标志着教育开展真正走出工业文明,步入信息时代。“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微视频”这些新生事物也悄然走入了中小学。
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好迎接信息化教育的挑战。老师们努力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应用于教学的“微视频”制作。我也利用假期,开展微视频制作的尝试。
一、审视微视频制作的必要
为什么“微视频”这么火?微视频作为“翻转课堂”涌现出来的新概念,是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转课堂基于信息技术,将传统课题的时间、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进行了翻转。翻转课堂是将来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微课的应用弥补了学生家长不能很好辅导自己孩子的空缺,学生在家中也可以运用网络很好的巩固学习,对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及一些难点、盲点进行针对性点拨和指导,从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利于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避免了往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似懂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通过视频,实现学生真正的“喜欢学”、“愿意学”的目的。教师通过微课制作,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经验积累的一个过程,在不断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地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二、微课制作实践中的点滴收获
我开展微课视频制作实践,从“选题“、”教学设计“、”录制“、”剪辑,到欣赏自己的作品,甚是兴奋。其实做微视频,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能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1.做好前期准备。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也是一个“草根小研究”的过程。微视频与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微视频就像面对面进行学生的个别辅导。过去的课堂教学经验与方法要作一些调整,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个人学习,当然教师平时的讲课技巧要在微视频中体现。微视频制作要体现”微”,要控制视频的长度,一般在3分—5分钟以内,一个微视频讲解一个特定的小知识点。
2.教学设计与课件的选用。微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仍然需要良好的教学设计,合理规划教学过程,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选用课件生动有趣,避免一味枯燥讲解;多在网络上收集素材;多借鉴别人的课件,不要直接照搬别人的课件,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样录制时才会得心应手。
3.选择正确的录制方式。我们可用手机、摄像机自由拍摄;也可以用录制软件录屏。用笔记本电脑时,一定要用外置话筒作为音频信号源,因为笔记本内置话筒方向性差,无法过滤环境中的噪声,录制出的声音效果差。
4.录制环境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如果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声音效果会很好,如果用手机、录像机拍摄时,光线要充足,要选择适当的角度。教师要调整好心态,对一个学生进行讲解,语言表达尽可能生动、准确普通话尽量标准。可能的话‘选择配置较高的电脑,会得到更好的音频效果。可以反复录制,选择最好的一次。我一个微视频都录制了三遍以上。第一遍录制是尝试,听听效果,有哪些语言表达不准确,课件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时间长短是否合适。。。在修改后进行第二遍的录制,再反复听,进行调整;然后进行下一次录制,直到满意为止。录制的过程最好一气呵成,连续进行,每次录制的时间间隔最好在一个小时以内。
三、微视频运用的思考
微视频作为颠倒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载体,受到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微课在全国各地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制作的么地在于运用,在运用过程中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如何确保提供优质的“微视频”?一个好的微视频制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设计者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技术千差万别,怎样能够确保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优质的微视频。
2.微视频的运用过程怎样体现因材施教?一个微视频能否适应每一名学生,让学生都喜欢?
3.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广大的农村地区仍然有相当多的学生家庭不具备信息化学习的条件。
利用“微课”指导识字教学 篇7
关键词:微课,直观,生活,趣味,形近字
微课是新出现的一种课型,因其容量小、时间短,形式新颖、独到,使用起来方便灵活,备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如何有效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学习语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新的课题。下面谈谈如何利用微课指导学生识字,玩转识字教学。
一、利用微课,化抽象为直观
常态的识字教学,教师以认读为主,教师让学生结合课文,在阅读中认识生字,还有的把生字集中起来,进行反复的练读。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也能认识生字,但是兴趣不会很高,效果也不明显,学生对生字的遗忘很快。当前的识字教学,教师缺少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和设计,用读读、写写等单一的手段进行识字教学,造成识字回生很快。孩子喜欢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汉语言又有着表形表意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把要认识的生字形象地展现出来,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
比如,教学“舟”字,我把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做成一个小视频,在学生能正确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然后问学生:这个字是由什么变化来的?学生回答是小船。小船和舟字像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对“舟”字形状有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字的结构的把握。同时,知道“舟”就是船的意思。字的音形义在直观的教学中,达到了统一。
“鸟”和“隹”都是鸟的意思,但是有所区分。作偏旁时,含同一个偏旁的鸟类,有共同的特点。为了加以区分,我制作了微课,展示了字源和字理。学生在看视频时,我让他们思考:这两个字表示的意思都是鸟,但是有着怎样的区别?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并结合课文中的几种鸟,就知道了含“鸟”字旁的鸟类尾巴都比较长,带有“隹”旁的鸟,尾巴都比较短。这样的识字学生不仅印象深刻,而且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识字,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利用微课,联通识字和学生的生活
生活是学生学习的舞台,把识字和生活连接起来,让识字教学生活化,就会使识字变得有情有境。同时,生活情境的创设,让识字课堂变得多姿多彩,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逐渐明白,识字是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识字,识字可以更好地生活。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识字1》时,我把四个节日分别制成了四个微视频,在学生能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逐一出示。春节时包饺子、拜年时的热闹、温暖;清明时扫墓的庄重、严肃,踏青的欢快;端午时吃粽子,赛龙舟的生活场面;中秋时一家人团员,吃月饼时的幸福。这些生活的场景,让学生沉浸其中。这时候教师逐一出示相关的词语,让生字词和生活场景连接起来。生字成了生活,成了画面。
又如,教学“秧苗、稻谷、庄稼”时,虽然是农村学校的孩子,但是学生对一些庄稼并不了解。于是,我除了把秧苗、稻谷制成视频外,还把我们这儿的农作物都拍了下来,如,花生、山芋、玉米、高粱等,在教学时一一展示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词语时,结合画面,又认识了不同的农作物,收获了很多知识。
三、利用微课,让识字教学趣味化
直观演示和连接生活都是识字教学趣味化的手段,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的情境,通过微课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快乐的感受中随文识字。课文情境的营造,直接呈现了课文内容,学生在观察中,不仅是在学习生字,也是在理解内容,可谓一举多得。
比如,《蚂蚁和蝈蝈》一文,采取对比的方式,把两种小动物的表现展示了出来,画面感很强。我根据课文的内容,用图画配音的形式,出示给学生。形象化的微课,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在前后的对比中,学生对两种小动物的表现有了自己的评判。这时再让学生边看图,边读课文,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致很高,大大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又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我把乌鸦喝水的过程,制成了微视频,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整个经过。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比如,出现了瓶子,教师板书出“瓶”字,让学生认读。看到乌鸦叼起小石子,引导学习“叼”字,看到水面在升高,问学生:能看到瓶子里的水面是怎样升高的呢?从而,揭示出“渐渐”这个生词,认识“渐”字,理解渐渐这个词的意思。学生在课文情境中,就会对识字很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是高效的。
四、利用微课,辨别形近字
利用微课,把字形相近的字编排在一起,找出它们容易相混的地方,进行放大比较,或者从字理上进行寻根,找出差异,就能让形近字在学生的眼里,不再是那么难以区分。
比如,对“休”和“体”这两个字,学生容易混淆。我把“休”字做成了一幅图画:一个人靠在一棵树上。让学生观察微视频: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能不能猜一个字?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知道了这幅画表示“休”,一个人靠在树上就是休息的意思。学生不仅通过图画认识了“休”字,也懂得了字义,更不至于和“体”字相混了。
再如,“鱼”和“龟”,两个都是象形字,并且字形相近,容易弄混,我把两个字的演变过程,用微课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特别引导区分最后一笔:为什么“鱼”的下面是一横,而“龟”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呢?学生通过外形的比较,一下子对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有了发现和感悟。就不会再把这两个字弄混淆了。
微课教学微思考 篇8
一、对“微课”的重新认识
由于长期习惯于传统课堂授课的方式, 因此, 初次面对微课教学时, 笔者对微课的内容、形式都存在种种疑惑。
首先, 微课之“微”, 微于时间, 一般5-10分钟, 那么, 微课的内容应该如何选择, 如何取舍?是将一堂45分钟的传统授课按照时间段进行直接性地截取吗?或者是对一堂传统授课进行压缩?
其次, 对微课存在的形式存在疑惑。将传统授课的内容直接进行网络化、视频化, 即可称之为微课?
在多次的交流、学习、研讨之后, 笔者才明白以上的想法均是微课的认识误区。“微课”在百度词解中是这样解释的———“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 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 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1即, 微课的教学内容尽量选择学生自学时难以解决的, 学习价值较大且相对独立、完整的部分。
由于微课的视频时间短, 视频内容精细。因此, 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借助身边的网络媒体———手机、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正是由于这种网络学习的方式, 使得每一个微课都是对一个知识点的高度浓缩, 所以, 它更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规律, 注重微课设计的创意, 这样才能吸引学习者的眼球, 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构建, 达到共同分享教师的教学, 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目的。
二、微课对教师能力的进一步要求
微课看似时间短小, 但它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在教师语言与教学设计方面, 笔者的体会最为深刻。
(一) 教师语言的要求
在大学校园, 由于教学对象成人化, 存在着与中小学完全不同的学情———大学生理解能力增强, 有独立的思考能力, 需求的知识信息量增加, 且与教师之间容易形成亲近感, 因此, 大学里的教学方式相对自由。当教师长期处于同一种教学环境、使用同一批教学内容、面对同一类教学对象时, 教师的教学风格、语言使用也容易趋于模式化、常态化, 甚至有些随意化。例如, 经常出现口头禅, 啰嗦、重复;讲解问题不够严谨, 欠缺深度思考, 甚至容易跑题, 谈及问题的许多外围内容等现象。
而微课的教学则要求教师的语言应更加简洁、严谨、准确。这源于微课的有限时间。说“简洁”———是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 教师的语言越精简, 就越能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信息量。说“严谨”———是指教师的语言逻辑性越明晰、条理越清楚, 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就越明确, 学习起来就越轻松。说“准确”———是指教师用语不出现知识性错误, 而且语言清晰、语音标准, 教给学生明确的知识信息, 不模凌两可, 尤其对关键字、关键词的运用要进行仔细推敲。当然, 除此之外, 更为重要的是微课的语言特别需要激情, 甚至在表达过程中教师应配合适当的手势、表情。因为微课学习是一种在线学习, 是学习者完全依靠个人主动性进行的, 因此感染力强的、风趣幽默的微课教学才能时时吸引学习者。虽然微课可以通过后期剪辑的方式对教师的语言进行调整, 但是教师也应在事先做好规划, 这样才能提高微课制作的效率。试想, 如果每一堂微课都因为教师的语言问题而浪费大量的制作时间, 这样, 是否也抹杀了微课存在的意义?
因此, 微课的制作过程也充分体现了一位合格教师的语言功底, 这离不开平时日积月累的训练。
(二) 教学设计的相关问题
1、尊重学习主体
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过程中, 我们强调教学设计过程应围绕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而微课设计更是如此。由于微课的网络授课方式, 使得教学对象更加多元化。学习者的年龄段、身份都有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同于传统课堂授课中,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群体, 微课的授课对象往往是个体, 进行的是个别化辅导。因此, 更需要教师从学习者学习的逻辑思维角度出发, 充分考虑学习者对新知的接受方式、接受程度。教师可以在每一个环节设计过程中, 以多个问题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思考;或者通过运用任务驱动的方式, 启发学习者随时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还可以结合实际操作演示同步展现, 让学习者通过录屏更加便捷、清晰地掌握技能要领等。教师应时时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考虑所提问题的有效性, 以此保证让学习者结合视频内容身临其境, 引发同步思考。因此, 制作微课之前,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学情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
2. 灵活运用媒体
微课教学中对媒体的选用相当广泛, 已经突破了传统班级授课时的媒体应用范围。它不仅包含以往班级授课时常用的音响、视频、图片等形式, 以便教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拓宽知识面, 还包含结合动漫形式于授课过程中, 以此达到美化教学、生动内容、增强趣味, 同时简化抽象、深奥的知识内容, 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目的。例如, 介绍手工制作的微课教学, 可以将手工制作的成品先以动漫的形式出现, 新颖的造型结合可爱的配音效果,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能在第一时间博得学习者的喜爱。而且在教学中, 动漫造型可以贯穿始终, 安排在每一个新的环节开始前出现, 利用它与学习者之间亲切对话的形式,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也增强了学习的条理性和有效性。此外, 教师还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 在教学中融入速写、影视、游戏等元素, 让形式更新颖、生动有趣, 更吸引人。
当然, 微课的媒体运用同样要注意合理性。有的教师在微课制作中过多地关注微课的技术制作, 只顾着视频、音效的包装美, 而忽视了教师对微课本身的内容选取、策略运用、过程设计等, 这样只能导致学习者一时被纷繁复杂的视听效果所吸引, 而对教学内容不知所云, 降低学习效率。
3. 慎用师生互动
微课教学中需要师生互动吗?如果微课内容只是传统说教的形式———教师如同电视播音员似的正襟危坐, 将教学内容从头至尾地进行讲解, 那么, 这样的微课势必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 有的教师为了避免教学形式的单一, 在微课中加入了师生互动。但, 如果这样的师生互动仅是如同课堂实录般的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其意义又何在呢?这是想让学习者观看师生活动的全过程吗?不, 学习者不是评课人员, 他们不需要观看这样的教学过程, 而是需要看到这个知识点的有效呈现。视频中的师生互动只能在无形中疏远了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让他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而未能实现微课的“一对一”、个性化辅导的功能。因此, 笔者认为微课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环节应慎用, 而真正的师生互动环节应该是在学习者观看微课内容之后, 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之间形成的问题反馈、解疑答惑和进一步学习中。
三、结语
微课有着多方的优点, 由于它的内容集中, 时间短小, 可以提供学习者随时、随地按需进行学习, 方便学习者及时补缺补漏又巩固新知, 因此, 它将逐步成为传统课堂授课方式的一个重要补充形式。对于教师而言, 微课不仅能锻炼教师的教学技能, 提升教师素质, 还能促进教师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包括教学语言的运用、对学习主体的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用等, 通过反思积累经验并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因此, 各高校乃至中小学应鼓励年轻教师学习和参与微课制作, 并在实施过程中注意区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 让微课真正实现自身的课程价值。
摘要:如今, 微课作为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一种课程形式, 正逐步渗入各高校、中小学的教学中。为了有效发挥微课的课程价值, 教师应正确、全面地认识微课, 避免步入微课制作的误区, 同时,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各方教学素质的提升, 即教学语言的运用、对学习主体的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用等。
关键词: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教师能力
注释
微课教学模式探索 篇9
一、微课的发展与特点
(一)微课的起源与发展
微课形式起源于美国的“慕课”(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其含义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2]《纽约时报》称2012年为“慕课元年”。
微课作为继微博、微信等公众信息传播及共享软件之后出现的一个新鲜事物,是在这个“微”时代下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是移动终端普及以及无线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微课从出现伊始就引起了教育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种类型的微课比赛在全国各层面迅速展开。教育部已经举行两届微课大赛,期间涌现出大量优质视频资源; “翻转课堂”“凤凰微课”“电子书包”“淘宝同学”“视频公开课”等教育创新项目陆续上线。
(二)微课教学模式的特点
微课不同于以往的在线视频课程,它是以网络为载体从受众群体的学习心理、学习欲望和学习习惯出发,强调以“学”为主体地位的视频课程,这种模式更关注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疑点问题;在10—20分钟内完成的授课视频,时间短、内容精、方式多样、主体鲜明并且使用便捷,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重点突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 · 可汗创立了可汗学院,他用一支彩笔在触控面板上,利用电脑软件录音从2004年起陆续拍摄了2,300多段微课视频放到You Tube网站上,每段视频时长大约十分钟,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理财人生等内容,有数据显示已有超过5,600万人次观看过他的“微课视频”。[3]可汗学院的这种教授模式被认为正在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甚至正在“翻转课堂”,这种模式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在2009年被授予“微软技术奖”的教育奖,得到了社会各界赞助。
二、微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微课也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北京大学的微课刚刚发布就已经吸引了各界网友争相学习,视频访问达到数万次,微课的受众面已经突破大学校园的围墙走向了社会。
2013年1月华南师范大学与凤凰卫视集团携手发布了包含6000多个在线视频课程的“微课”移动学习客户端,成为国内首家面向社会免费推出微课的高校。
虽然微课得到了各界教育者甚至各类风险投资的关注,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微课的内涵以及形式认识还有待深入。从教育部高校培训中心举行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可以看出,参赛教师的授课视频形式多样,有现场教学、体验教学、互动教学、 演示教学、实验教学和讨论教学,也有不少教师把原汁原味的课堂教学搬到了荧幕上; 教师授课理念有的集中于“教”的形式变化,有的集中于“学”的需求,每个人对于微课的理解与定义都有不同见解和表达形式。有人认为微课是从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角度出发选取教学内容,并采用最简洁明快的讲述方式,让观众能够在短暂的时间内被吸引、看进去、学起来,是这个快速生活时代借助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讯设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得知识的一种便捷方式,使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掌控时间、掌控进度,在家里,甚至公交、地铁与火车上都能进行学习,还可以进行自我测试, 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也有人认为微课的切入点过于简单,10—20分钟的时间不利于知识展开,难以形成系统连续的授课视频,对于高等教育缺乏实际操作性。无论是对微课的肯定还是质疑,这种授课模式都已经闯入高等教育的领地,对传统授课模式发起了挑战,如何积极地应对并把这种方式变成教师手中的魔术棒,使之产生良好的效果是各界教育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三、微课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在微课建设取得巨大进展并得到更多肯定的同时,微课的应用与研究就显得相对滞后,微课要长足发展必须有夯实的技术支持和实施手段。微课不仅仅是一项教育资源、 教学视频的开发工作,更是一项集网络课程的设计、规划、建设应用及实施效果研究的复杂系统工作。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理念、设计方法以及授课形式已经不适用于微课的发展。微课教学模式对于教育教学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在这场颠覆性的教学改革中要做到不落伍,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学管理者都面临着很多困难,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本文以工程流体力学为改革探索的对象,探索微课理念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整合与规范教学素材,明确微课设计的核心要素。微课模式对教师的授课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体现在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选用、教学课件设计以及教学视频制作等方面。
(一)教学内容选取
微课网络资源丰富、课程时间短、可选择范围大,必须足够引人入胜才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被吸引过来。微课视频时长更符合人类学习规律,在内容设计上要讲求精和巧、简洁明快地导入主题,避免“大而全”和“广而泛”,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及兴趣点制作成微课视频,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教学素材要及时更新、与时俱进, 体现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概念以及新成果;授课内容应与工程应用紧密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工程理念。[4]
“伯努利方程应用”是工程流体力学的重点及难点内容,设计授课内容时可通过奥林匹克号和毫克号两船相撞让学生对伯努利效应有感性认识,进而提出问题使学生对课程充满兴趣;结合物理知识说明方程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利用伯努利效应解释飞机升力产生原因,启发学生用伯努利效应解释撞船原因;以工程中离心式水泵抽水问题为例阐明伯努利方程应用条件、步骤及原则;通过皮托管进一步说明方程在工程中的应用,整个课程循序渐进、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兼顾理论性及趣味性。
(二)教学方法选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传授为主,教室中不乏听众;而微课是一种网络学习模式,国内外同类课程优秀教育资源的开放性展示,给微课制作带来了良性的竞争压力, 加之微课的在线学习方式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因此,要吸引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 除了有精彩的授课内容以外,还需要更多样化的授课方法。
通过与学生交流,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认真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愿望、学习思路和接受规律,我们认为应以“学”为出发点完成微课的设计。授课中可以采用案例法、演示法、实验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参与法等方法使微课堂更为丰富、立体和直观。
(三)教学课件设计
微课以视频为载体、以互联网为传播渠道,视频中的主体要素包括教师讲授和课件展示,因此精美合理的课件也是微课制作的重点。
合理利用影视资源,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微课时间短,播放视频时间不宜过长, 制作者可以用“会声会影”等软件对视频资源进行剪辑编辑,把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 能够传递基本信息,引起学生兴趣即可。[5]在“物体阻力与减阻”一节中,可通过播放法国民航客机失事新闻说明流动减阻的重要性引入课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动画是课件中常用的演示方式,结合教师讲解可以形象直观展示抽象的知识点,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是动画在教学中是辅助教学手段,宜精不宜多,切忌动画过多、 喧宾夺主,偏离了教学的初衷。在“气体变截面管流”一节中,可结合蒸汽喷射泵动画演示,阐明喷管和扩压管的工作过程,使之一目了然。
课件排版应注重细节。章节目录、重点难点、课堂练习各部分要内容完整、统筹规划、 符合逻辑,适当运用超链接增加前后衔接。主副标题、字体大小、色彩搭配要协调合理、风格统一并且符合课程特点。
(四)教学视频制作
随着拍摄技术和拍摄设备的普及,手机、电脑、摄像机都可以成为教师拍摄微课视频的工具。教师可以依据授课内容采用课堂实录、软件录屏、软件合成等形式来展示微课。[6,7]同时微课视频的后期制作也较为简单,甚至一个人就可以承担起课程的构思、设计、录像以及后期制作。[8]
由于微课面向更为广泛的学习者,视频录制时首先教师讲授要力求语言简练精准, 使用普通话,在视频中加注字幕;其次视频格式一般要采用f lv、wmv、rm等流媒体格式, 并且支持网络在线播放。
微课目前由于考核标准、学分互认等原因还不能在高校之间推广,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微课模式与传统模式结合能够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微课的蓬勃发展从学生角度来说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强教与学的互动,建立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从教师角度来说可以促进广大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与探索,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从教学管理角度来说可以加快高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注释
1[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2]苏辛.慕课来了[J].中国远程教育,2013,(7):1.
3[3]梁乐明,曹俏俏.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65-73.
4[4]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学研究,2013,(7):37-40.
5[5]谢臻等.关于提高《药物分析》课件制作水平及教学效果的思考[J].时珍国医国药,2014,(7):1736-1737.
6[6]张志宏.微课: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0):50-51.
7[7]胡铁生,黄明燕.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36-42.
微课, 让识字教学更精彩 篇10
一、形象生动, 微课能让识字教学直观化
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只有这样, 学生才乐于识字、主动识字。根据低年级学生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的这一特点, 笔者尝试通过微课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如教学《口耳目》一课, 笔者借用微课, 向学生展示了“羊、鸟、兔、木、禾、竹”等字的演变过程, 学生体会到了象形字演变的奇妙, 对汉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又如在学习《日月明》时, 笔者制作了微视频, 学生通过生动、直观的动态视频, 很轻松地明白了会意字的组成, 如“男”就是一个人在田里出力干活, “看”就是手遮在眼睛旁, 仔细往旁边望。学生体会到了汉字的有趣, 因此在学习本课其他生字时, 纷纷猜测每个字是什么意思, 发言踊跃:“我知道了细小的土就成了尘。”“一物体细而长的部分朝上就成了尖。”……这种形象的造字方法, 不但让学生乐于识字, 同时也对学习祖国的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 微课能让识字教学生活化
生活中到处都是识字的课堂,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走进生活识字, 如笔者在教学《菜园里》时, 就利用微视频, 制作了小朋友到农场玩的场景, 出示了“茄子、辣椒、黄瓜、豆角、南瓜”等蔬菜。同时结合课文分析蔬菜的特点, 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特征:茄子高高打灯笼、辣椒长个尖尖嘴、黄瓜身穿绿衣裳、豆角青青细又长、南瓜越老皮越黄……变学生被动认识蔬菜为主动认识。同时, 也巧妙地把识字用于生活情境中。又如教学《比一比》时, 笔者先让学生圈出文中要认识的“黄牛、花猫、鸭子、小鸟、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等词, 在学生朗读成诵时, 及时通过微课展示实物, 学生便一目了然, 知道了“一头黄牛比一只猫大”……通过实物对比,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让学生明确在生活中也能认识字, 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由图到文, 对比分析, 学生就能理解不同物品所代表的不同意思, 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学习难点, 让识字教学生活化, 学生学得既轻松又高效!
三、充满童真, 微课能让识字教学趣味化
借助微课, 学生可以在阅读童话故事中认识字。教师可以将童话故事中的人、景、物、事, 通过制作微课, 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学生既可以轻松地识字, 又能享受到童话故事的乐趣。
如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 可以用微课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呈现五幅图画:小壁虎见到在水里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小鱼姐姐, 小壁虎见到甩着尾巴在树下吃草的牛伯伯, 小壁虎见到摆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的燕子阿姨, 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找到了妈妈, 小壁虎妈妈亲切地开导小壁虎。上课时先让学生看微课视频, 说说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然后进入识字的教学过程。 通过直观动感的视频画面与轻快富有生气的配乐朗读, 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领悟生字的意思, 同时感受童话故事的美好。
微课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化静为动, 变抽象为形象, 变枯燥为生动, 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 直观形象与想象、联想相结合, 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字。
四、见微知著, 微课能让识字教学细致化
识字教学若没有新意, 学生会厌倦。运用微课, 可以从细处着手, 能让识字教学更加细致到位;在合适的时机学习, 学生会印象更加深刻;还可以让学生重复学习, 巩固加深印象。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四》中有14 个生字, 除了六组有关动物的词语外, 还有“展、运、网”三个生字, 这三个生字结构、字形都不一样。为让学生深刻记忆, 笔者设计了以下微课。
第一步, 认识“展、运、网”。
师:有三个生字宝宝看你们读书这么认真, 都急着和大家打招呼呢, 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第二步, 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学习“展、运、网”。
(1) 学习“展”字。
师 (出示“展”) :谁来读? (注意翘舌音、前鼻音, 生齐读)
师:你们能给它找个朋友吗?展翅这个动作能做吗? (生齐读:展, 展翅, 蜻蜓半空展翅飞)
(2) 学习“运”字。
师:第二个生字宝宝来了, 它是“运”, 谁会读? (生齐读)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呢? (加一加;猜谜语;齐读)
(3) 学习“网”字。
师:第三个生字宝宝来了, 谁来读?怎么记? (教师画了张蜘蛛网, 并在在图画上写“网”字, 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生: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 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
师:你还知道什么网?
(学生纷纷说:球网、铁丝网、电网、渔网、上网)
第三步, 熟读六个词语, 认识六种动物。
第四步, 做“找朋友”游戏, 巩固词语。
师:同学们学习可真认真, 老师奖励你们玩个游戏, 这个游戏就是“找朋友”。这是动物的图片和动物的名字, 我们让它们手拉手吧。 (教师示范:嘿嘿, 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的名字叫“蝴蝶”“蜻蜓”“蜘蛛”……)
12 名学生分别上台做找朋友的游戏, 其他同学一边拍手一边读词语。
人教版教材中每一课的生字都很多, 如果教师用同一种方法教生字, 效果就不甚理想。这节微课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展”字结合做动作、找词语中学习;“运”字用猜谜的方法;“网”字用画图的方法形象记忆, 然后通过做“找朋友”游戏, 巩固词语。这节微课让学生学得趣味盎然, 效果颇佳, 点亮了课堂!
五、比较辨别, 微课能让识字教学区分化
小学生识字的过程枯燥乏味, 即便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式去引导, 学生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致使新学习的生字没能在脑海中形成具体形象, 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教师也没有办法一次次重现课堂教学的情境, 再次全面引导学生学习。微课的使用恰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汉字形体有的千差万别, 有的字形相近, 但有规律可循;有的读音相同, 但用法不同;有的词性不同, 意义便有区别。教师可以将容易出错的字分门别类集结起来, 制作出一系列形近字识字微课视频, 或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加上几句简单的讲解录制成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辨别, 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记忆困难, 又可以增强识字的兴趣, 减少错别字的出现。
汉字的形近字很多, “拨”与“拔”、“状”与“壮”、“进”与“近”、“坐”与“座”、“晴”与“睛”等, 学生总是混淆, 很难区分。利用微课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区分这些生字。如形近字“拨”与“拔”的区别, 通过对“拨”与“拔”组词区别, 篆书、楷体字的形成的区别, 让学生学会区别这两个字。
师:“拨”与“拔”的选词填空, 你会吗?请你口头填一填。
出示:
师:小朋友, 你选正确了吗?请你读一读。
(拨) 电话 (拔) 河 (拔) 牙 (拨) 转挺 (拔) (拨) 号
师:小朋友, 我们一起去看看“拨”与“拔”古人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分别出示“拨”“拔”的演变过程, 从篆书到隶书再到楷书) 是不是变化很大呀……
师:其实, 古人在造这两个字的时候, 字形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只是后人为了书写方便才使它们成了形近字。我们再来仔细瞧一瞧它们的变化与区别。
师:看看这两个动作, 哪个是拨, 哪个是拔。
出示儿歌:拨号, 拨打, 拨算盘, 请用手指拨一拨;拔草, 拔河, 拔萝卜, 朋友多点一起拔。
师:小朋友, 知道了“拨”与“拔”的区别了, 下次见到它们, 能很快区分了吗?
学生跟着这微课学习, 大都能区分“拔”与“拨”了。
学生的学习程度各不相同。为适应不同的学生, 可以调节视频播放快慢,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学生也可以在课下通过微课进行资源的积累、分享和交流, 有效提高识字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微课可以灵活地融合多种识字方法, 在学生的课余时间, 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使学生能主动参与, 成为识字的主人, 就能提高识字的能力。总之,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 充分开发和利用微课教学, 能极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打破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 通过课内微视频的播放, 实现微课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把微课运用于低段识字教学中, 能把抽象的识字教学变得直观形象;能让学生走进生活识字;能让学生的识字充满童趣;能让识字教学更加细致入微;能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合理运用微课, 能让低段的识字写字教学高效起来、灵动起来, 让识字教学更加精彩。
关键词:微课,识字教学,高效生活,童趣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微课教学”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微课教学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为建设开放互动型的课堂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不仅弥补了传统课堂的不足,更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
一、微课的概念解析
微课简而言之,即微型的课堂。相比传统的课堂而言,它时间较短,内容集中,并以一种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对重要内容或是重要的专题讲解时发挥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微课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模式的一大创新,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与科技接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及媒介的深度变革,教学与科技的融合度日益加深,教师可借用媒体进行网络上的教学,学生可利用网络进行资源整合和拓展学习。(2)微课做到了有的放矢,有极强的集中性和针对性,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课堂节奏拖沓,内容安排庞大臃肿,教学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难点也不突出。但微课由于时间控制较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抓住重点,针对一个问题或专题进行精确讲授。(3)微课教学强调互动性和灵活性,它很好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学生可根据自身的需要,随时随地在网络上进行微课学习,而且在学习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地与教师沟通,受到教师的指导,两者间的交流更为便利和迅速。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
根据笔者对众多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考察,发现了现今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时间太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堂课的时间被固定为45分钟。在接近一个小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大量的信息融入课堂,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拓展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无疑增加了学生重荷,当四十五分钟的时间承载了太多的信息量时,学生难免会出现注意力丧失、厌倦学习的现象。当一些教师在感叹“学生总也坐不住”的时候,应该向内部探寻原因,对教学时间做出调整。
2.语文教学枯燥乏味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按部就班,按照固定流程进行授课,鲜活的师生交流变得生硬和呆板,致使语文教学失去趣味性。例如,有些教师在授课时,首先是听写生字词,其后检查重点段落的背诵情况,然后组织全班集体朗读课文或抽部分学生进行朗读,之后为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进行总结。这样的课程无疑是枯燥乏味的,难以吸引并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大大降低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3.教师一人独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总是保持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固守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俯视着台下的学生。从备课、授课、测评等多个环节把控了语文教学,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遭到漠视,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主动思考的意识遭到打击,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日益削弱。尽管在大力倡导新课改的形势下,部分教师仍然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现象是极其可怕的,不仅是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更是培养出言听计从、唯师是从的学生,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素养产生了破坏性影响,无法帮助学生成功地转型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微型课堂的优势研究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微型课堂所具备的优势进行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为其他教师转变教学模式和调整教学方法提供借鉴和参考。
1.搞活课堂,增添趣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掌握主旨大意,能够品味和理解重要字、词和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并从文章中提炼出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重要启发。在体悟文章思想情感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背景,对自己和社会做出评价。为了达成这些目标,需要教师善于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增添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学习。笔者以《陈涉世家》为例,对具体的教学操作提出建议。在课程引入环节,教师可在教学前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已经学过古代历史了,那老师想问你们,秦为什么会最终覆灭呢?又是谁推翻了秦朝,秦朝的后继者又是谁呢?”抛出问题后,可抽两至三名学生进行回答。无论对错,教师可不必急于作出评价,让学生带着疑问观赏影片。教师可从影视剧中截取有关秦覆灭的片段,时长限定为10分钟以内,播放完毕后,教师可再次鼓励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观点分享。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正式开始课文内容的讲解。
2.细化精化知识点
微课的优势之一在于它很好地实现了对于庞大知识体系的拆分,是一个化整为零的过程,将知识点进行精细化处理,增加了授课内容的针对性,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笔者结合《沁园春·雪》的教学实践,对此进行了具体解读。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同志诗词的典型代表作,该词集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体,意境雄浑,气势磅礴,胸襟豪迈,是毛泽东同志在日本帝国主义加强对华侵略的背景下创作的诗篇。由于背景知识和人生阅历的短缺,学生很难分析出诗词蕴含的深层情感。为了减小学生理解诗词的难度,教师可引入微课教学方法。在正式授课前布置课下观看微视频的作业,教师可寻找表现1936年抗战形势的影片,并进行剪辑,时长控制在8分钟以内。通过观看影片,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个宏观的了解,意识到日本侵华的步步紧逼、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勾当、共产党的坚决抗战和力挽狂澜。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后,教师可大大减少引入环节所占的时间,在引导学生理解思想情感时也颇为有益。在课程接近尾声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让学生在各种困难面前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信念。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直是当代学校教育追求的目标,如何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教师改革教学方式的重点和难点。微型教学的引入和应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发挥着建设性影响。
笔者以《海燕》为例,进行具体阐释。教师可提前要求学生准备道具,比如海燕、海鸥、企鹅、海鸭的手工作品。正式授课前,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好大海、风、云、雷、电的简笔图。授课时可播放事前准备好的小视频资料,视频时长限制在3分钟以内,资料内容为配乐的诗歌朗诵。教师和另一名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诗歌描述的场景。通过这种半表演式的微课展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诗歌内容的讲解并不完全由教师掌控,通过参与表演,自主地完成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并从中提炼出主题,汲取促进自我成长的营养。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和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关系更为平等、民主、亲密与和谐。师生共同努力,为打造趣味课堂、高效课堂贡献出一份力。在微课教学中,教师不断摸索新型教学模式,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提升教学技能,丰富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1]周立钢.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5(3):42.
微课教学平台 篇12
听完后,当时的我毫无感觉 , 但随后又 陷入了沉 思。“微课,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新型产物,已慢慢的走进一线教师的视野。它的短小、精悍,可操作性强等特点,都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反观一线教师对于“微课”的认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鉴于此,才激发了笔者对“微课设计”的重新审视和探究。
一、直面对话:“微课设计”的重新审视
1. 微 课 设 计 ,是 重 “ 技术”,还是重“教学”?
微课,作为中国时下最为炙热的名词,在“热”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冷”的思考。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的确需要一定的技术来支撑,但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基于“教学”视角下来选择合理的现代技术,才会真正实现教学的艺术。而如果一味的考虑技术,抛弃教学的本质,就会使技术变得苍白,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就像上述对话中的“电脑高手”,他们首先想到的用“技术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节微课设计的好坏,的确有点本末倒置。因此,作为一线教师,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教学”,在此基础上,用“技术”来为其服务,以此达到教学的优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微课设计,是“减压”,还是“增负”?
微课短小精悍,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它不受年龄、时空的限制,应该具有普遍性、平民化等特点。它的出现是为了让更多的一线教师从繁重的、机械的、重复的教学劳动中解放出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网络交流,也可以把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典型例题通过视频展示出来,学生可以自由播放,实现资源共享与教学的优化。但微课毕竟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上述对话中的“中老年”教师群体来说,技术无疑就是一个门槛,在他们眼中就是在“增负”,从而使他们产生恐惧心理,排斥微课。其实,微课设计不需要太大的信息技术,录制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师发展形式,虽然中老年教师的技术能力偏弱,但如果注重教学经验,形式也许简单,但同样对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因此笔者认为,微课设计是基于“教学”,依托于“技术”,帮助教师和学生“减轻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对于存在认识误区的一线教师应该加强微课培训,让微课设计真正的发挥其作用,真正的服务于教学。
二、课堂追踪:“微课设计”的策略探寻
1. 为学生“学需”设计微课内容。
微课,不是实际课堂教学的压缩版,也不是简单的删去原有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部分,提炼教师的问题、启发语和总结语。微课其实就是“课”,课就需要教师去教,需要真正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为需要而教。
(1) 立足学科本质,从“微”入手。心理学相关研究证明,小学生注意力驻留的最佳时间为5~8分钟,因此微课的制作,着力以“微”彰显学科魅力。因此,对于内容的选择,不宜面面俱到,要体现一个“微”字,从细微处入手,这些都是勿容置疑的。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迁就“微”,而忽略了学科的本质,把本来有紧密联系的知识,硬生生的拆分开来进行设计,不但不会减轻教学负担,反而会“打断”学生的整体认知,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例如,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倍数和因数》一课,实际教学中有3个例题,主要包含三大块知识: (1) 倍数和因数的概念; (2) 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与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3)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与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知识体系复杂。这三大块知识是什么关系呢? (如下图)
概念是基础,方法是概念的延伸,特点又是方法的内化与提升。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形象比喻的话,概念是根,方法是叶,特点是花。而这所有的内容不一定都要在微课中体现,而应有所侧重,因此,我们要抓住“根”,有的教师认为只把“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建构作为一节微课的重点,而笔者认为应该把“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建构和“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当作一节微课设计的重点,这样安排主要突出了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知识技能的一脉相承。
例1: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图一)
其实用12个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实际上是考虑把12分解的过程,找一个数的因数不论是用乘法算式找还是除法算式找都是在分解一个数。但是找倍数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叠加的过程,与主题图中的活动不一致,基于这个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应把“倍数和因数意义”的建构和“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作为一节微课设计的内容。
(2) 尊重学生认知,舍“易”取“难”。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教师把本属于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占用了,学生会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对于那些复杂、具有挑战性的知识,他们则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和点拨。
比如求一个数的倍数,相对学生而言较为轻松,完全可以放手自学,而求一个数的因数难度较大,需要“教”学,我们要着力处理。倍数、因数的概念教学易混淆的知识点比较多,“整除概念”隐性基础问题,“乘数与积”之间的因数倍数关系问题,“倍数、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排除0的问题”等等。在初步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同样也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抓主线,“从摆长方形”的操作到“乘法算式”的抽象,再到“倍数因数的概念”的建立,体现了由形到式,由式到数逐步提升,拾级而上的过程,这样完整性的展开教学,才有利于建立清晰的结构。
2. 为学生“发展”选择微课方式。
好的设计必须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设计如有不足,教师还可以依靠个人魅力、教学机智和良好的互动做出适当的弥补。而微课设计,由于教师的不在场,教师就更应该在设计上下功夫,设计在需要处,设计出现场感,做到以“生”为本,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实现教学的深入、高效,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1) 模拟互动场景,让学生“在场”。微课的优势在于一对一,可以暂停,可以快进,可以实现因材施教。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很容易造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互动的缺失。学生思维的提升离不开学伴之间的相互启发。比如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教学环节,笔者预设了学生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1两种正确的:一个用乘法算式寻找,一个用除法算式寻找。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按照顺序一对一对寻找的方法;
2两种不完善的:一种指向顺序性,一种指向成对寻找,用可能的错误来强化正确的方法。这样全面的多角度的预设,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一种找因数的方法,更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全面性。
(2) 注重细节处理,微中悟“道”。微课设计不能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不能因为微小,而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完全可以借助细节设计,在细微处彰显数学思想。
细节一:体现“有序思考”。比如上述例1,三种不同摆法的呈现按照1排、2排、3排的顺序依次呈现, (如图一) 例3的设计,从1开始,逐一列举,都渗透了有序思考的的作用。 (如图二)
【微课教学平台】推荐阅读:
微课资源平台08-30
微课教学反思05-12
微课教学设计英语教学06-11
书法教学微课教学设计10-16
桥微课教学实录07-07
微课教学比赛活动方案08-27
微课信息化教学07-15
微课在教学中运用05-14
微课教学设计策略05-18
英语微课教学策略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