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2025-01-26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共11篇)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1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4%, 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5%[1]。其临床表现各异, 且大多起病隐匿, 症状缺乏特异性, 不易引起重视, 早期诊断困难, 易误诊漏诊, 手术时大多已属晚期。本文回顾总结我院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8例小肠恶性肿瘤, 就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 男18例, 女10例;年龄33~78岁, 平均55岁;病程最长30年。间歇性消化道出血15例, 主要以间歇性柏油样便或血便就诊;不规则腹痛12例;腹胀10例;以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为首发症状5例 (17.9%) ;腹部包块11例 (39.3%) ;消瘦5例 (17.9%) ;恶心呕吐4例 (14.3%) ;发热3例 (10.7%) ;腹泻、黄疸各1例 (各3.6%) 。

1.2 辅助检查

28例中12例粪潜血试验阳性, 其中10例血红蛋白<90g/L。肿瘤指标癌胚抗原 (CE A) 升高2例, CA199升高1例。腹部CT检查23例, 阳性14例;腹部B超检查20例, 阳性6例;X线胃肠钡剂造影18例, 阳性13例;电子胃镜检查17例, 阳性5例;电子肠镜检查15例, 阳性3例;行胶囊肠镜、小肠镜检查各1例, 均为阳性。

1.3 病变部位及组织学类型

本组中15例 (53.6%) 术前确诊, 13例 (46.4%) 经术中、术后病理确诊。其中十二指肠肿瘤10例 (35.7%) , 空肠、回肠肿瘤各8例 (各28.6%) , 空回肠交界处肿瘤2例 (7.1%) 。肿瘤所在部位及组织学类型详见表1。

1.4 治疗结果

本组均经手术治疗, 其中17例 (60.7%) 行小肠肿瘤根治性切除, 4例 (14.3%) 行姑息性胃空肠吻合术, 3例 (10.7%, 2例肠穿孔, 1例下消化道大出血) 行急诊剖腹探查术, 4例 (14.3%) 行剖腹探查活检术。2例 (7.1%) 老年患者因全身营养状况太差, 术后第3天及第10天死亡。术后18例 (64.3%) 接受化疗治疗。

1.5 随访情况

出院后失访2例 (7.1%) , 12例 (46.2%) 在1年内死亡, 一年生存率为53.8% (14/26) 。

2 讨论

2.1 发生部位及组织学类型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生部位, 刘哲峰等[2]报道为十二指肠最常见, 其次是空肠、回肠。据报道, 国外小肠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发病率依次为腺癌、类癌、平滑肌肉瘤;国内为腺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3]。本组中十二指肠肿瘤占35.7%, 空肠肿瘤、回肠肿瘤各占28.6%;腺癌占53.6%, 恶性间质瘤占28.6%, 恶性淋巴瘤占10.7%, 基本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2.2 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

此病术前诊断比较困难, 确诊率较低, 文献报道为21%~53%[1]。本组首诊确诊率为53.6%, 高于文献报道, 其原因可能为文献中的病例时间较早, 而本组中16例为近3年诊断, 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的提高及螺旋CT、胶囊肠镜和电子小肠镜等先进检测手段的临床普及亦有直接关系。本病部分患者有不规则腹痛、间歇性柏油样便或血便、贫血、腹部包块、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等临床表现, 也有患者仅表现为伴随消瘦、恶心呕吐、发热、腹泻、黄疸等。这些症状往往与胃肠道其他疾病相似, 致使许多病例延误诊治。本组中肿瘤指标CE A升高2例, CA199升高1例。本研究结果与国内外文献均说明小肠腺癌缺乏敏感的肿瘤标志物诊断指标。因此, 对一些反复便血或粪潜血试验阳性、腹痛, 体检发现或未发现腹部包块者, 虽肿瘤指标在正常范围, 排除胃、结肠和直肠病变, 要警惕小肠肿瘤的存在, 伴有肠梗阻、肠穿孔等情况者应考虑剖腹探查进行确诊。

2.3 辅助诊断手段

本文中, 内镜和全消化道钡剂造影是诊断小肠肿瘤的主要手段。内镜常应用于胃、结直肠部位等的检查, 根据本文统计结果, 半数以上的小肠恶性肿瘤位于十二指肠或远端回肠, 多经电子结肠镜检查发现。我们体会:内镜检查时应常规进入十二指肠球部、降部上段及末端回肠, 有时能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对内镜检查阴性的患者, 可进一步行全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本组15例术前确诊, 其中约半数患者是由全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发现;但对消化道出血者, 钡剂造影检查是相对禁忌, 对肠梗阻者是绝对禁忌。超声检查简便易行, 属无创性检查, 费用低廉, 对于肿块型及肠套叠型小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CT扫描能较好地显示肿瘤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明确有无局部及远处转移。近年来, 胶囊内镜、小肠镜的应用, 使小肠疾病的诊断率大大提高[4,5]。我院系基层医院, 因条件限制, 未能开展胶囊肠镜及小肠镜检查, 其中2例患者无诱因反复粪潜血试验阳性, 在我院行全消化道造影、胃镜、结肠镜、腹部B超、CT、血管造影检查等都未能确诊, 后经上级医院胶囊肠镜及小肠镜检查得以诊断, 回我院手术, 术后病理检查确诊。

参考文献

[1]王吉甫.胃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633-643.

[2]刘哲峰, 焦顺昌, 杨俊兰, 等.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120例临床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 (3) :602-604.

[3]刘韬韬, 王吉耀, 沈锡中.原发性小肠肿瘤93例临床分析[J].复旦学报 (医学版) , 2001, 28 (2) :145-147.

[4]戈之铮.胶囊内镜与推进式小肠镜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评价[J].中华内镜杂志, 2003, 20 (4) :223-226.

[5]Hadithi M, Heine G D, Jacobs M A, etal.A Prospective study comparing video capsule endoscopy with 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Am J Gastroenterol, 2006, 101 (1) :52-57.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2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成都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与趋势,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基础依据。

方法 整理成都市1980年以来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监测数据,采用ICD-10编码,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种类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

结果 恶性肿瘤的登记报告发病率从1990年的32.29/10万上升到2010年的171.63/10万,登记报告死亡率从1980年的75.12/10万上升到2010年的181.12/1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是肝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成都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积极开展肿瘤的早诊早治等防控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疾病模式转变,急性传染病死亡率明显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国人健康的头号杀手。2008年,卫生部公布了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情况,结果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城乡居民的主要死因,其中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我国前两位死亡原因,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2.45%和22.32%,而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第一位死亡原因[1],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本研究拟分析1990-2010年成都市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卫生主管部门制定有效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成都市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数据来源于成都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原因监测系统。成都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监测系统所有病例均为医院首次确诊肿瘤病例。成都市死亡原因监测系统所有病例包含医院内死亡和院外死亡的病例。

为保证成都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和死亡原因监测系统的监测质量,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成都市卫生局关于开展死因和慢病发病监测工作的要求定期开展对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培训、督导与质量控制,全部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和死因编码。人口资料由成都市公安局提供。1.2 统计分析

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不同肿瘤类别、性别、地区的肿瘤发病、死亡构成比;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和城乡地区肿瘤死亡率的差异。2 结果

2.1成都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化趋势 2010年成都市男性与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比较

2010年成都市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食管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胃癌。男、女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233.49/10万和121.12/10万),存在明显的差异,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x2=18.94,p<0.05)。(见图5)

2010年成都市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肠癌。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胃癌。城、乡肿瘤死亡率分别为176.95/10万和177.84/10万,城市死亡率略高于农村,没有显著差异(x2=0.02,p>0.05)。(见图6)3 讨论

3.1国内外恶性肿瘤的发病与死亡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2005年全球5800万死亡病例中,有13.10%死于恶性肿瘤[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1240万,死亡病例760万;发病率前三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率前三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和肝癌[3]。就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性别分布来看,据WHO统计,恶性肿瘤男女发病率比值为1.15,男女死亡率比值为1.3,因为致死率较高的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男性比女性高发[2]。我国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显示,恶性肿瘤是我国第二位死亡原因,占死亡总数的22.32%,处于世界较高水平[1]。我国1973-1974年全人口死因回顾调查、1990-1992年和2004-2005年抽样人口死因回顾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别为80.79/10万人、106.76/10万人、128.63/10万人;2000年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达到146.61/10万人,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达到112.57/10万人,均呈现上升趋势[4]。我国不同性别、地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差异明显,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农村。恶性肿瘤是城市首位死因(占城市死亡总数的25.0%),农村为第二位死因(占21.0%)。从不同肿瘤死因来看,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死亡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而肝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农村较高[1]。中国37个肿瘤登记处2004年的肿瘤登记资料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50.03/10万,男性(278.93/10万)高于女性(220.39/10万)。第1位恶性肿瘤为肺癌,其次为胃、肝、食管和乳腺癌;城市点合计男女合计发病率为255.48/10万(男性274.74/10万,女性235.65/10万),前5位恶性肿瘤分别为肺、胃、乳腺、肝、结肠癌[5]。

四川省2004-2005年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中,对10个县区以恶性肿瘤为主的死因进行回顾性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10个县区居民恶性肿瘤2年平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2.6/10万和111.3/10万,是被调查地区总死亡原因的第1位死因,占总死因的比例为23.79%;男性和女性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39.3/10万和80.4/10万,男性高于女性;主要恶性肿瘤粗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呈现增高的趋势;居前5位的恶性肿瘤死亡依次为胃癌、肝癌、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6]。可见四川省和全球、全国的情况一样,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呈上升趋势。

3.2 成都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分析

从成都市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可见,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在死因顺位及减寿率中都居第一位,是严重影响市民身体健康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从发病率来看,成都市的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05年成都市的恶性肿瘤登记报告发病率为110.70/10万,与2003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相比较,低于北京市(239.2/10万),天津市(255.1/10万),上海市(337.7/10万),大连市(283.8/10万),哈尔滨市(222.8/10万),杭州市(293.6/10万),武汉市(165.8/10万),广州市(255.6/10万),高于重庆市(101.7/10万)和深圳市(73.8/10万)[7]。

从死亡率来看,成都市的恶性肿瘤报告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成都市的恶性肿瘤报告死亡率为121.56/10万,与2003年中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相比较,低于合计死亡率(166.22)和城市地区死亡率(161.92)[8]。虽然成都市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国不高,但是上升趋势和全国、全省的情况一样,十分明显,所以加强肿瘤防控工作刻不容缓[4[6]]。

将成都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别不大,甚至发病率低于死亡率。这个是因为成都市的肿瘤发病监测是放在4种慢病发病监测系统中的,不是专门的肿瘤登记系统,所以数据的质量不高。成都市死因监测系统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对死因监测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相比之下数据更准确。

从病种来看,2010年成都市发病人数排在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死亡人数排在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肠癌,和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的情况相同[7]。提示我们要针对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重点疾病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

从性别来看,成都市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和中国肿瘤登记地区的情况相同[8]。2010年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肝癌和食管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胃癌和肠癌。乳腺癌和宫颈癌仍是危害女性健康的特异性恶性肿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从地区来看,2010年成都市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农村一致,但全国及四川省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农村,而中国肿瘤登记地区城市死亡率低于农村[8],这可能与调查中对城市和农村的划分与成都市的方法不同有关。提示我们随着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疾病谱也在发生改变,应该进一步加强成都市农村居民的肿瘤防治工作。

3.3 成都市恶性肿瘤的防治策略 恶性肿瘤是可防可治的,第三次全国死亡原因调查显示,部分原高发地区相应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近年来我国在一些恶性肿瘤高发地区建立了肿瘤防治机构和三级防癌网,开展了恶性肿瘤普查普治、抗癌宣传、综合防治和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工作密切相关[1]。

针对成都市的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建议开展以下防控措施: 1.给与肿瘤综合防治工作充分的政策和经费支持。从政府层面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和经费扶持,大力开展城乡肿瘤综合防治工作。

2.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癌症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率。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制定预防和控制计划,大力提倡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3.严格执行职业病防治法,积极开展环境治理,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环境和职业致癌因素。4.全面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全程免费接种,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注射。

5.对发病率、死亡率较高的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及鼻咽癌等8种重点癌症,有计划地在重点人群中开展筛查工作,实现早诊早治。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有何不同? 篇3

山西 晋善义

晋善义读者:

肿瘤是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在某些不良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出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并失去或部分失去原来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在局部形成的肿块,肿瘤细胞不按照正常的细胞代谢规律生长,变得不受任何约束与控制,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都出现异常。轻者压迫周围组织,重者影响生命。

按照形态和生物学行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后者即我们常说的“癌症”。医学上又将癌症分为两类:来源于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称之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肌肉、血液、骨骼、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则称之为“肉瘤”。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需经过病理检查才能正确诊断。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周围有包膜,会压迫但不浸润周围组织。肿块用手触摸能活动,质地较软,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手术容易切除一般不复发、不转移,局部也不发生坏死和出血。病理检查组织结构和正常组织相似,无核分裂现象。对人的生命无影响。常见的良性肿瘤有脂肪瘤、纤维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质地较硬,无包膜,常向周围扩散,有较大的破坏性和杀伤能力。晚期常固定于某一组织器官,可出现坏死、溃疡及出血。手术不易切除,术后易复发。癌细胞往往会沿着血管、淋巴管转移到其他部位。病理检查可出现核分裂象。当癌细胞完全失去正常生理功能,可导致死亡。常见的有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等。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4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自1997-2006年间经外科手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147例,男107例,女40例,男女之比为2.7∶1;发病年龄6~72岁,中位年龄57.3岁。病程4小时~8年不等。肿瘤所在部位及组织学类型见表1。

1.2 临床表现

在147例中,因十二指肠部肿瘤发病率较高,出现黄疸的患者74例,占十二指肠肿瘤73%,其中大多是无痛性黄疸,有部分伴有高热、畏寒、皮肤搔痒、小便黄,大便呈白陶土样;腹痛、消化道梗阻及尿路梗阻症状46例,占31.3%,疼痛性质不一,多为脐周或上腹痛,有部分病人反复发作,在进食后加重,或因梗阻、穿孔急腹痛入院。消化道出血18例,占12.2%,病程较长,反复出现黑便、血便,呕血相对较少,部分患者以贫血待查就诊。腹部肿块20例,占13.6%, 7例盆腔占位病变中,5例考虑为子宫附件来源,术中发现盆腔及大网膜可见粟粒状结节,宫体、卵巢质地柔软。还有一些其他不典型症状,如纳差、乏力、消瘦、腹胀、腹泻等。

1.3 术前诊断

本组患者术前诊断为小肠肿瘤的有54例,确诊率36.7%(54/147),其余93例中考虑壶腹部癌37例,胰腺癌6例,腹块待查14例,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12例,小肠梗阻原因待查5例,盆腔占位病变7例,腹水待查3例,肝脏占位病变4例,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5例。在术前诊断明确的病例中,十二指肠肿瘤经内镜检查29例,检出16例(占55.1%);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检查32例,检出17例(占53.1%)。由于肿瘤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以下,诊断多依靠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支持32例,支持率100%,另有17例行T管造影明确诊断3例,支持率17.1%。因出血部位较低,经内镜及钡餐未发现原发灶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8例,确诊3例,支持率37.6%。在检查过程中,都行B超和腹部CT检查,对腹腔肿块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一定的价值。

1.4 术后随访

本组病例除8例确诊时以为晚期放弃治疗外,其余治疗均行手术并辅以术后系统性化疗。术后5年随访57例,5年内死亡32例,5年生存率43.8%。未行治疗及姑息性手术者均在1~1.5年内死亡。

2 讨论

原发性小肠肿瘤分上皮源性和非上皮源性两大类,其中恶性肿瘤占小肠部肿瘤的3/4。从病理类型来看,仍以腺癌占多数,为68.9%;其次为间叶组织肉瘤,占13.6%。好发部位主要是十二指肠,占68.7%;其余空肠、回肠和肠系膜,占31.3%。

小肠肿瘤起病隐匿,除少数遗传性疾病有其特殊的综合征外,早期多无或仅有轻微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黄疸、消化道出血、腹痛(无特异性),所以误诊率较高,文献报道误诊率可达78%,本组资料误诊率达63.3%。

随着检测手段的更新和普及,小肠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有所提高,目前小肠肿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仍是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准确率达50%[1],但术前早期确诊仍难有较大改观。分析其原因:(1)临床症状不典型:较早期的肿瘤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或有一些症状,但无规律,一旦出现腹痛、黄疸、出血、肠梗阻时已为晚期,同时上述症状也是其他疾病常见的。目前肿瘤发病率较高,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在排除其他疾病情况下考虑小肠肿瘤的可能性。(2)检查手段局限:对于十二指肠部位的肿瘤,诊断主要依靠内镜检查,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首要手段[2],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的部位、形态和范围,对早期定性或定位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价值,已广泛运用于临床。本组经内镜检查29例中,16例获确诊。但内镜本身存在“盲区”,易受病变肠管结构变化的影响,且对十二指肠第三、第四段的观察不满意。十二指肠低张气钡造影的典型表现有:肠壁僵硬且不规则、十二指肠弯增大、位置和形态固定,出现充盈缺损、环形狭窄、龛影等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徐荣天等报道胃肠钡餐低张对比造影对十二指肠肿瘤诊断率高达100%。本组确诊率为53.1%(17/32)。其余如ERCP或MRCP对十二指肠肿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本组检查32例,确诊率100%。在疾病诊断过程中,基本上都行B超和腹部CT检查,能提示小肠肿瘤的大致部位大小以及与肠壁的关系,两者配合可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小肠动脉造影(DSA)及放射性核素显影对小肠出血定位有一定的帮助[3]。文献报道,良性小肠肿瘤手术治疗预后良好;而恶性肿瘤易发生复发、转移,5年生存率低,约20%左右[4,5]。本组5年生存率43.8%,高于文献报道,这可能与我们将低度侵袭性间质瘤纳入其中所致。为提高小肠恶性肿瘤诊断率及提高5年生存率,以下方面不能忽视:(1)早发现:对于一些常见的不明原因的反复腹痛、出血、梗阻患者,在排除常见病后要将小肠肿瘤作为鉴别诊断之一;(2)检查手段上相互补充:十二指肠造影结合内镜检查对十二肠部位病变有较大的价值,空肠、回肠疾病检查包括小肠镜、血管造影及放射性核素检查或选择1~2项,可提高诊断率;(3)对于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定期化疗,如恶性淋巴瘤术后正规化疗可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减少复发和远处转移,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向昱,郑志强,李春明.原发性小肠肿瘤96例临床分析[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4,18(1):33-35.

[2]杜金玉.原发性小肠肿瘤12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5):607.

[3]田峰,赵英恒.提高原发性小肠肿瘤术前诊断率的策略探讨[J].临床误诊误治,2004,17(4):269-270.

[4]覃小雄.原发性小肠肿瘤38例临床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6):540-541.

教你应对恶性肿瘤 篇5

石汉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美国外科学院院士,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肿瘤中心普外科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医30年,对胃癌、结直肠癌、腹膜后肿瘤、乳腺癌等的手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成功地挽救了一大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

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至今仍未查明,只知道它是环境因素、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患上了恶性肿瘤,也不要害怕,要正确应对。

有人说“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患者是被吓死的”,此话说得很有道理。实际上,恶性肿瘤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抗癌成功的例子也不少。治疗恶性肿瘤既靠医生,也靠自己;既靠药物,也靠意志。那么,患上恶性肿瘤怎么办呢?

1.及时治疗 实际上,恶性肿瘤手术与普通手术几乎没有区别,它的创伤面不会很大,也不太痛苦。放疗、化疗会有些痛苦,但并非不能忍受,很多病人都能完成治疗。

化疗的副作用一般在治疗后数小时内出现, 5天左右消失,出现快,消退也快;放疗的副作用出现较晚,持续时间也较长。恶性肿瘤患者要避免两种心态:一是太轻视。认为自己没事,不治疗也没有关系,却不知道等不舒服时再治疗,为时已晚。二是太重视。认为手术越大越好,切得越多越好;认为化疗、放疗时间越长,恶性肿瘤细胞就越少,所以主动要求医生增加疗程,增加剂量。这两种心态都不可取,治疗方案不妨多听听不同医院、不同专家的意见,然后再做选择与决定。

2.重返社会 回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中去,目的是通过正常的工作、生活,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忘掉自己是个恶性肿瘤患者。培养自己的兴趣,为自己设立一个目标,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感兴趣的地方,这有助于康复。1998年,我为一位晚期直肠癌患者做了直肠癌切除术和肝脏转移瘤切除术,她是一位舞蹈爱好者,手术后一直坚持跳舞,到目前已经18年了,复查没有任何问题。另外,重返工作岗位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干太重的体力活,不能有太大的工作压力,不能心情太坏。

3.按时复诊 研究发现,手术后的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80%的人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15%发生在4~5年内,5%发生在5年后。所以,医学上一般要求:手术后前3年,每3个月复查1次;4~5年,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由于手术后恶性肿瘤往远处转移的情况一般多于局部复发,所以在复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最常转移的部位,如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肝、肺是重点检查部位。

4.合理饮食 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恶性肿瘤与日常饮食有关,消化道恶性肿瘤与饮食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日常生活中,恶性肿瘤患者要注意适度节制饮食,七八分饱即可。有肿瘤病灶的患者应增加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每天吃1~2个鸡蛋,少吃红肉(如猪、牛、羊肉)和加工肉,多吃白肉(如鸡、鱼肉);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应多食水果、蔬菜;谷物包括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等,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抗氧化物及多种抗肿瘤物质,应多食,但谷物不宜精加工。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38例进行研究, 纳入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符合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标准。38例中入院前有明确结石病与胆囊炎史15例, 伴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及恶心, 少数患者伴有发热等症状。38例中男15例、女23例;年龄45~78 (63.4±5.9) 岁;发病时间6个月~4年, 平均 (1.6±0.5) 年。

1.2 方法

38例均采取B超与MRI诊断, B超诊断仪器为iu22型超声诊断仪 (Philips公司) , 探头频率为3.5MHz, MRI诊断仪器为Philips 1.5T磁共振成像仪, 线圈为8通道相控表面线圈。所有患者检查前均禁食8h左右, 检查时取左侧卧位与平卧位, 必要时可采取饮水及坐位处理, 常规实施右肋缘下斜切与右肋间沿胆囊短轴或长轴扫描处理, 对胆囊的形态、囊壁、大小、囊腔有无异常回声等进行详细观察, 并对胆道、胰腺、肝脏、肝门区等有无肿大淋巴结等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诊断结果, 并对比分析, 同时总结B超诊断图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 表示, 予以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诊断方法结果对比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9.47%, MRI为92.11%, 两种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见表1。

2.2 B超与MRI诊断图像情况

2.2.1 B超诊断图像

B超检查可见胆壁增厚, 不规则形态、实质性稍强回声团从囊壁往囊腔突出, 以及基底部稍宽18例;胆囊轮廓不清晰, 但腔内胆汁液暗区消失13例;胆壁增厚且内壁不光滑7例。具体分型: (1) 腔内结节型, 早期肿瘤囊壁为结节状或乳头状, 结节属于典型表现, 呈现出中等回声; (2) 厚壁型, 囊壁为弥漫性非均匀性增厚, 黏膜并不光滑且有回声中断; (3) 混合型, 胆囊轮廓不清, 正常胆囊无回声腔消失, 呈不均质实质型肿块, 肝脏受侵, 肝脏和胆囊之间的正常强回声带消失。

2.2.2 MRI诊断图像

MRI诊断分型如下: (1) 腔内结节型, 可见胆囊形态增大或正常, 肿瘤在颈部者其胆囊明显增大, 基底宽窄不等, 但边界比较清晰; (2) 肿块型, 在胆囊区可见不规则的肿块, 胆囊腔大部分或完全被充填, 原发病灶于TIW1呈现出低信号, 而T2W1与STIR序列病灶则有高信号或混合信号, 增强扫描后则有不同强化, 但信号不均; (3) 厚壁型, 胆囊形态正常或明显增大, 胆囊壁弥漫性或局限性不规则增厚, 伴不均匀强化。以最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 对B超及MRI诊断效果进行对比, 如表2所示。结合表2可见:B超联合MRI对各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单纯B超、单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 (P<0.05) 。

3讨论

胆囊恶性肿瘤属于肝胆外科常见疾病, 多需要手术治疗, 经术后病理可确诊。从相关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 本病在50岁以上人群中好发, 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多为腺癌[2,3,4]。胆囊恶性肿瘤因早期症状不明显, 且结石症状的掩盖, 造成其缺乏实验室诊断敏感性, 若出现黄疸、腹痛及腹部肿块等明显症状时多为中晚期[5], 难以实施有效的根治性手术治疗, 且术后生存期较短,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需加强重视。此外,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因对放疗或化疗等并不敏感, 为此手术治疗属于主要措施, 尽早确诊可及时实施手术治疗, 从而提高生存率。此外,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很大程度和胆结石、胆囊炎等有关, 其中原发性胆囊癌约有80%可能合并胆囊结石, 因此症状不典型时因胆囊炎与胆结石等疾病掩盖, 使得早期诊断结果不佳。近几年, 常规CT、B超及MRI成为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主要诊断方式, 尽管各自在不同医院都有推广, 但各有优劣, 无法完全百分百确诊, 尤其是CT诊断效果并不理想, 使得一些患者丧失早期治疗时机, 病情延误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我院针对接诊的3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实施术前B超与MRI诊断, 结果显示两种诊断方式符合率基本相当,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本研究结果与王炜璐等[6]结果相似, 对58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进行研究, 均实施B超检查, 结果显示诊断准确54例, 包括腺瘤29例、鳞癌18例、平滑肌肉瘤7例, 误诊4例 (2例肝癌、1例胆囊腺肌增生症、1例胆囊腺瘤) , 诊断符合率高达93.1%;B超图像分型包括厚壁型、隆起型、混合型及实块型。张虹等[7]针对手术诊断为胆囊恶性病变的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实施B超与MRI诊断, 结果显示:B超诊断符合率为63.3%, 而MRI诊断符合率为7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二者联合诊断符合率则高达90.0%, 相比单纯B超或MRI诊断符合率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MRI诊断中特别是增强扫描, 可清晰显示出胆囊内胆囊壁软组织信号, 对肿块型诊断更明确, 一些研究[8]报告指出要稍高于B超诊断, 但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B超诊断则有多年历史, 临床经验丰富, 可清晰显示原发性胆囊肿瘤情况, 尤其是早期原发性肿瘤优越性更明显, 不过在过去文献报告中指出诊断符合率仅为43~88%, 而本次研究接近90%, 可见随着近几年我院临床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总结经验与教训, 使得诊断符合率有所升高。经笔者分析, 出现误诊或漏诊的主要原因在于胆囊结石伴有肿瘤疾病时, 可能对囊壁改变有所忽视, 同时胆汁黏稠声像和肿瘤之间极易混淆, 尤其是肿瘤侵犯胆囊管, 伴有肝内胆管扩张疾病, 则极易误诊。此外, 同类研究[9]表明, 随着影像学不断发展, MRI诊断在各个科室中的价值越来越明显, 但是这类诊断方式因其技术要求高, 在基层医院还难以普及, 我院尽管近几年有MRI诊断技术的应用, 但是因各个方面的限制, 使得其难以广泛应用起来, 为此依旧以B超诊断为主, 从最终诊断结果来看, 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与MRI诊断基本一致, 可见B超诊断依旧有不错的临床价值。当然, 随着国内相关研究增多, 一些研究[10]指出若能B超与MRI联合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疾病, 可更好地提高诊断符合率。

综上所述,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采取B超诊断可取得与MRI诊断相似的效果, 二者单纯应用诊断符合率尽管可达到70%~90%, 甚至更高, 但是若能联合二者诊断, 可更好地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

摘要:探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采取B超诊断的价值。选择接诊的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38例进行研究, 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术前均采取B超与MRI诊断, 观察记录两者诊断结果, 并对比分析, 同时总结B超诊断图像情况。B超诊断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符合率为89.47%, MRI为92.11%, 两种诊断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B超、MRI联合对各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较单纯B超、单纯MRI诊断准确率更高 (P<0.05)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患者采取B超诊断可取得与MRI诊断相似的效果, 值得借鉴。

关键词: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B超,MRI,诊断

参考文献

[1]刘雅静.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 2015, 14 (3) :187-188.

[2]沈燕玲, 陈镇标, 蒋敏姬, 等.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2) :33-34.

[3]张月娥, 崔伟锋.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 (8) :67-68.

[4]司学军, 刘芳.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16 (9) :5512-5512.

[5]贺燕妮.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研究, 2015, 23 (12) :14-15.

[6]王炜璐, 王海宁, 张晶, 等.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 (7) :47-48.

[7]张虹, 郎胜坤.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和MRI诊断分析[J].安徽医药, 2014, 18 (2) :300-301.

[8]蔡才本.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7 (26) :136.

[9]唐广山, 刘金有, 周光礼, 等.原发性胆囊癌的MRI与B超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 10 (1) :60-62.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接诊收治胆囊恶性肿瘤的患者54例, 其中男18例, 女36例;患者年龄47~78岁, 平均年龄 (61.2±3.2) 岁;患者入院表现为不同程度腹痛、腹胀, 一些患者出现呕吐、发热, 40例患者既往有胆结石、胆囊炎病史, 病程时间为0.5~4年, 患者平均病程 (1.3±0.3) 年;所有患者经过B超诊断及手术、病理学证实为胆囊恶性肿瘤。

1.2 超声仪器

采用西门子Antares, G60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0~5.0 MHz。

1.3 检查方法

患者检查前禁食8 h以上。使胆囊达到最佳充盈状态并且肠道内群体最少, 患者可采取平卧位, 左右侧卧位, 半卧位或立位, 为观察目标的移动性, 常需要迅速改变体位, 对胆囊位置, 形态、大小、囊壁厚度、局部异常回声、囊腔的回声级胆囊周围的异常状况仔细观察, 同时检查肝脏、胆道、肝门区淋巴结是否有肿大等异常。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采用PEMS3.1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胆囊恶性肿瘤B超检查特征

按照胆囊恶性肿瘤临床分型, 该研究将该组的胆囊恶性肿瘤分成厚壁型, 隆起型, 实块型及混合型四种类型。其中厚壁型有9例, 隆起型有5例, 实块型有16例, 混合型24例。

注:胆囊壁局限性不均匀增厚, 颈部及体部的增厚明显, 胆囊浆膜和粘膜层不光滑不规则;病区可见沿壁走形的动脉血流信号。

注:多数为晚期病例, 胆囊轮廓显示不清晰, 回声不均匀, 恶性肿瘤肿向周围浸润生长, 使胆囊与肝脏正常界面中断, 可见肝实质内浸润病灶;肿块周边可见血管绕行, 肿块型内血流信号异常丰富, 且频谱中动脉多见。

B超检查表现为:隆起型:早期胆囊恶性肿瘤胆囊壁出现单发乳头状, 蕈伞状或者结节状突入胆囊腔。多发生于颈部, 且大于10 mm。其中结节为典型表现, 回声中等;基底宽, 基底表面凹凸不平。CDFI显示病变内部有较丰富血流信号。厚壁型:胆囊壁局限性或弥漫性不均匀增厚, 颈部及体部的增厚最为明显, 胆囊浆膜和粘膜层不光滑不规则或者回声中断 (如图1左) 。CDFI:病区多见沿壁走形的动脉血流信号 (图1右) 。实块型:多数为晚期病例, 胆囊轮廓显示不清晰, 回声不均匀, 表现为不均匀性的实质性肿块, 恶性肿瘤肿向周围浸润生长, 使胆囊与肝脏正常界面中断或消失有时可见肝实质内浸润病灶 (如图2左) 。CDFI:肿块周边可见血管绕行, 有的血管可伸向肿块内部, 肿块型内血流信号异常丰富, 且频谱中动脉多见 (图2右) 。混合型:同时具有壁增厚和隆起型声像图表现, 此型最多见。

2.2 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结果

该组54例患者B超诊断为胆囊恶性肿瘤者48例, 检测正确率88.89%, 误诊6例, 误诊率11.11%。6例误诊患者中胆囊腺瘤2例, 肝恶性肿瘤2例, 胆囊泥沙样结石1例, 胆囊腺肌增生1例。48例经病理学检测均证实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肿瘤按组织学分型显示为:鳞恶性肿瘤19例, 腺恶性肿瘤26例, 平滑肌肉瘤3例。

3 讨论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是胆道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类型, 发病率逐年升高。因其临床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因此早期诊断率不到, 患者往往一经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 影响患者生存率。学者文献报道显示早期的胆囊恶性肿瘤在实施根治术手术后, 患者的5年生存率能够达到100%, 但是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10%左右[2]。加强对胆囊恶性肿瘤的影像学研究, 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3.1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

临床上对胆囊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还不是很明朗, 其中局部机械性刺激、炎症感染、代谢紊乱及个体易感差异这些综合因素为公认影响因素。该研究统计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主要同下列因素相关: (1) 年龄:40~60岁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易感年龄段。该次研究中, 患者年龄47~78岁, 平均年龄 (61.2±3.2) 岁, 同临床报道相符合[3]。 (2) 性别: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发病率性别差异明显, 女性发病率高。该研究中, 54例病例中, 女性患者36例, 是男性患者两倍。分析原因应该与女性怀孕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相关[4]。 (3) 胆囊炎与胆结石:有报道显示约3%~4%的胆结石及胆囊炎患者会演变为胆囊恶性肿瘤。该研究分析其原因是因为胆结石及胆囊炎这些机械损伤及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使胆囊的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增生而诱发了胆囊恶性肿瘤的发生。 (4) 胆囊息肉:当前多数学者认为胆囊腺肌瘤样息肉为引起胆囊恶性肿瘤的最危险因素。该研究因为胆囊息肉演变为胆囊恶性肿瘤的有8例, 占14.81%。所有恶化病例均为基底宽、蒂粗的单发性息肉。因此临床中有此类胆囊息肉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2 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B超诊断价值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对胆囊恶性肿瘤诊断率高, 特别在早期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中有一定优越性。由于胆囊恶性肿瘤早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体征, 因此临床常被延误[5,6]。但是超声检查中的一些声像表现可以为胆囊恶性肿瘤的诊断提供有力依据。汪峰[7]采用超声诊断断胆囊癌48例, 病理结果对照, 准确率达到91.70%;李剑[8]研究发现B超检查原发性胆囊癌与病理检查诊断的符合率为88.57%。此次研究的54例病例中, 48例经过病理证实, B超诊断正确率达到了88.89%, 误诊率只有11.11%, 与以上报道结果基本一致, 进一步证实了B超在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按照B超上的不同表现, 胆囊恶性肿瘤可以分为厚壁型, 隆起型, 实块型及混合型四种类型。厚壁型:胆囊壁呈现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 内壁线残缺不齐。CDFI检查可见沿壁走形的动脉血流信号。隆起型:胆囊内可见10~25 mm左右, 大小不等的结节, 结节多自胆囊壁向胆囊腔突起, 基底宽, 基底表面凹凸不平, 以蕈伞状或者乳头状为主。此种类型为早期胆囊恶性肿瘤的典型表现, CDFI检查可见病变区中小动脉及小静脉的血流信号闪现存在。实块型:B超表现为胆囊内出现不均匀的实质性肿块。CDFI检查可见血管可伸向肿块内部。综合分析CDFI检查异常主要出现在肿块型病例内。异常血流主要通过下列3种方式表达: (1) 肿块边缘部位小血管绕行; (2) 小动脉自外向肿块内部延伸; (3) 肿块内部小动脉及小静脉血流信号闪现存在。同时还能够检测到高阻高、中速的血流频谱。该次所有病例检查都符合这些特征。混合型:胆囊壁增厚伴有乳头状或蕈伞状肿块突入胆囊腔, 此型最多见。

可以说二维超声为胆囊恶性肿瘤诊断分型的基础, 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可以为超声诊断提供更为有利的诊断依据。通过超声检查, 可以对胆囊壁厚度还有胆囊腔中肿块及血流特点清晰显示, 并可以对病变发展进行动态监测, 安全无创, 诊断价值高, 当前已经成为原发性胆囊恶性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耿诚, 玉苏甫·依米提, 排祖拉, 等.原发性胆囊癌143例外科诊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1, 31 (7) :602-605.

[2]张兰, 王培军.B超、CT和MRCP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1 (6) :59-63.

[3]陈宗静, 施红旗, 宋其同, 等.45例胆囊癌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 2011, 33 (6) :475-476.

[4]于聪慧, 姚军波, 聂洪峰, 等.老年患者胆囊炎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癌29例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 13 (4) :318-320.

[5]章瑞萍, 温玲兰, 王英.胆囊癌超声误诊21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8) :4294-4294.

[6]夏泽亮, 刘会春.胆囊癌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现状[J].肝胆外科杂志, 2012, 20 (6) :476-478.

[7]汪峰.超声诊断胆囊癌48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 13 (30) :197, 207.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14例,女6例;年龄50~70岁;以腹痛入院8例,黄疸伴腹痛者6例,黄疸者4例,贫血、黑便者2例。以腹痛、贫血、黑便为主要症状者行纤维胃镜,胃肠钡餐低张造影,纤维十二指肠镜诊断10例。以黄疸为主要症状者行B超、纤维胃镜、纤维十二指肠镜诊断10例。全部病例术前均通过十二指肠镜行活检病理确诊。

1.2 治疗情况

1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胰瘘4例,经治疗后治愈。6例行局部切除术,其中2例行胆管、胰管再置术,无并发症。从2006年开始,根据术后病理及全身情况给予EAP方案化疗。

1.3 病理情况

20例全部为腺癌。乳头上区6例,乳突区12例,乳突下区2例。肿瘤浸出浆膜14例,肿瘤侵及肌层者4例,肿瘤位于黏膜者2例。

2 结果

20例全部随访,1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生存1年者4例,2年者6例,2.5年者2例,2例从2007年存活至今。6例局部切除术后患者,生存13个月者2例,生存30个月者2例,2例从2008年存活至今。

3 讨论

3.1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占全部胃肠道肿瘤的0.42%[1]。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黄疸、便血、贫血、体重下降和腹部包块等。由于本病早期无特异性,易误诊,延误治疗,在症状明显时,常是疾病晚期,失去根治机会,因此,对不明原因的以上症状患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并进一步检查,除外本病。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14例)、黄疸(10例)、贫血、便血(2例)。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手段,主要有纤维胃镜、胃肠钡餐低张造影、十二指肠镜、B超。特别是纤维十二指肠镜,它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部位,形状和范围,并可取材活检。对早期定性,定位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弥补了胃镜的不足。胃肠钡餐低张造影,比十二指肠造影对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率高,可达100%[2]。本组对腹痛(8例)、贫血、便血(2例)为主要症状者先行胃镜检查,但未发现病变,随行胃肠钡餐低张造影发现病变,经十二指肠镜进一步检查确诊。以黄疸(10例)为主要症状者,先行B超检查了解肝内外胆管系统情况。排除肝、胆、胰病变后,再结合胃肠镜钡餐低张造影及十二指肠胃镜最后确诊。本组2例贫血、黑便者,经过纤维镜,胃肠钡餐低张造影均未发现肿瘤,后经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处糜烂,取病检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笔者体会,根据患者主要症状选择性联合运用检查手段可提高本病的检出率。特别是十二指肠镜应为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首选。本组20例均是通过十二指肠镜确诊。

3.2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治疗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确诊后,手术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和癌肿局部切除术。多数学者主张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除了能完整切除肿物外,还能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胰腺周围淋巴结。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高达30%~50%,手术死亡率为2%~5%[3],明显高于行局部切除术的患者。对分化较好,特别是十二指肠乳头区肿瘤患者,黄疸出现早,就诊时肿瘤较小使局部的切除成为可能,局部切除创伤小,较少引起严重并发症。根据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和局部切除的生存中位期无明显差别。笔者体会,采用何种手术方式,只要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小于65岁,按JACC(1988年)临床分期,Ⅰ~Ⅲ期者行根治性手术为宜。患者年龄较大体质较差和(或)I期高分化腺癌行局部切除术为宜。按上述标准,本组7例行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胰瘘4例,经治疗后治愈,6例行局部切除术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效果较满意。目前对小肠恶性肿瘤治疗总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有,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早期即可发生局部浸润转移和远处转移。另外,小肠腺癌对化疗不敏感[3]。Brophy等报道的45例小肠恶性肿瘤,手术时发现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播散者占70%。别平等分析十二指肠乳突肿瘤浸润和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存在“跳跃”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本组仅2例位于黏膜层的高分化腺癌无淋巴结转移外,其余18例均可见淋巴结转移,与文献报导相似。尽管如此,很多学者在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术后,为巩固手术效果,预防复发和提高生存率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据Younes等研究,十二指肠腺癌的发生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机制可能相同。对已行根治手术的早期十二指肠乳头肿瘤患者,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征,选择不同方法的化疗或放疗,其预后良好。本组从2008年开始按JACC临床分期,除临床I期以外,对无化疗禁忌者,给予EAP方案化疗2例,至今存活,无复发转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约为20%,未能切除肿瘤的晚期患者其5年存活率只有6%~18%。笔者认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确诊后,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是提高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摘要:目的 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通过十二指肠镜活检病理确诊。1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访生存1年者4例,2年者6例,2.5年者2例,2例至今存活。6例行局部切除术患者,随访生存13个月2例,30个月者2例,2例至今存活。结论 选择性联合检查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十二指肠镜应列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检查的首选。确诊后根据病情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是提高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疗效及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陆明,夏德全,刘厚钰.34例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回顾性临床分析.中华消化杂志,1997,3(10):20.

[2]徐荣天,冯博,张晓鹏十二指肠腺癌的临床X线分析.中华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7,8:24-26.

十二指肠原发恶性肿瘤的X线诊断 篇9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十二指肠原发恶性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包括十二指肠腺瘤4例, 十二指肠淋巴肉瘤4例, 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2例, 十二指肠类瘤1例。11例均行传统X线钡餐检查。4例行低张双对比十二指肠造影检查, 其中行口服法检查3例, 行插管法检查1例。

1.2 病变部位、类型与表现

腺瘤4例, 其中3例位于十二指肠降段, 1例位于十二指肠球部。浸润型3例, 表现为管腔狭窄, 其中表现为十二指肠降段梗阻1例。息肉型1例, 表现为十二指肠球部充盈缺损。恶性淋巴瘤4例均发病于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 同时小肠空肠同时发病者2例。浸润型3例表现为肠腔的狭窄与扩张共存。息肉型1例表现为水平段肠腔内的充盈缺损, 并呈偏心性狭窄。十二指肠平滑肌肉瘤2例发于十二指肠降段, 均呈巨大肿块型;1例呈囊性肠腔外占位表现;1例呈实性肿块, 并见不规则坏死空腔, 病变呈腔外型。类癌1例, 发病于十二指肠球部与降段交界处, 呈浸润型, 较局限管壁僵硬。

2典型病例

病例1:男, 59岁。半年前开始感上腹部不适, 无明显规律性、反复发作, 时轻时重。近半月症状加重, 有呕吐, 轻度贫血, 无黑便。查体:腹软, 剑突下可触及3 cm×4 cm大小肿块, 质硬, 不活动。X线检查:胃中度扩张, 有大量滞留液。十二指肠降段呈明显条状变窄, 形态不规则, 钡剂通过受阻。病变以上十二指肠也示扩张, 在抽胃液后行低张双对十二指肠造影示, 十二指肠病变处于正常胃壁交界处清晰, 黏膜破坏中断, 并可见软组织块影。X线诊断十二指肠腺癌 (浸润型) 并十二指肠梗阻。手术病理报告:十二指肠腺癌。

3讨论

十二指肠原发恶性肿瘤X线诊断方面主要是和十二指肠良性病变的鉴别:①良好充盈缺损:一般病变轮廓规整, 边缘光滑锐利, 形态有的可受压变形。有的可以带蒂, 带蒂者可上下移动, 黏膜规整无破坏;有时可见受压变形, 良性充盈缺损多不引起肠腔梗阻及良性充盈多是一侧性肠腔偏心性狭窄;②恶性充盈缺损:一般病变轮廓不规整, 边缘毛糙, 也可见典型的壁内不规则龛影, 形成固定周围黏膜皱壁破坏消失, 周围肠壁受侵变硬可以是向心性变窄或偏心性狭窄;③良性狭窄:与正常组织交界渐移行的, 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狭窄处可以变形, 较柔软, 黏膜皱壁可增粗, 无破坏消失是良性特征;④恶性狭窄:与正常组织交界分明, 形态不规整;狭窄处形态固定、僵硬;黏膜破坏中断消失, 向心性狭窄双侧肠壁同时受累。

内脏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 篇10

这种皮肤病称“回状红斑”,其皮疹在皮肤上的表现为红色的圆圈状环形斑,中间呈正常皮肤颜色,边缘为圆圈状红色,并且环形状的圆圈直径不断扩大,同时圆圈的中间又会发生小圆圈,形成同心环。红环的边缘明显隆起,红环的中间附有少量细碎皮屑。

上述形态的皮疹好发于患者的胸腹部、背部和臀部,皮疹数量多,经久不退,常伴有轻度的皮肤瘙痒。

患者身上如果发出如上所述形态的皮疹,切莫以为是一种真菌感染所致的“铜钿癣”,也称体癣,要知道,体癣在皮肤上的表现虽然也是一圈一圈的红环,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体癣表现的红环边缘为一粒一粒红色小疹子互相连接而成,而且红环的边缘有大量细碎皮屑,然而回状红斑的红环边缘为平整光滑的水肿性红斑,其红环的边缘也无细碎皮屑,只是在红环的中间有少量皮屑。

如果取其上述两种皮肤病的皮屑做真菌镜检和培养,体癣往往能见到真菌菌丝和孢子,然而回状红斑真菌镜检和培养为阴性。

回状红斑这种皮肤病因何引起?其发病原因与内脏恶性肿瘤密切相关。在机体发生内脏恶性肿瘤的早期,由于恶性肿瘤体积尚幼小,临床上尚未发生恶性肿瘤的占位性症状和全身症状,但是恶性肿瘤组织的代谢产物以及恶性肿瘤组织本身会作为机体自身过敏原性物质,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过程,机体就会发生所谓的抗原抗体反应,于是在皮肤上就发出了上述的回状红斑。

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篇11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72例通过手术病理确诊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CT检查资料, 其中男患者有53例, 女患者19例;年龄最小为23岁。最大为78岁, 平均年龄是63岁。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22例 (30.5%) 患者发生上腹部肿胀痛;48例 (66.7%) 患者表现有梗阻性黄疸 (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呈现黄染色, 尿色增深, 皮肤出现瘙痒) ;10例 (13.8%) 出现不全性肠梗阻 (表现为呕吐恶心) ;6例 (8.3%) 患者有消化道出血症状 (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 ;6例 (8.3%) 患者表现为消瘦、乏力症状;2例 (2.7%) 患者在体检时发现腹部有包块, 2例 (2.7%) 有腹泻腹发热症状。

1.2 方法

使用螺旋CT进行身体扫描检查, 在检查之前需要有4~6h禁食水时间;检查开始前半小时需要服用800~1000m L 2%的泛影葡胺溶液。整个上腹部都要进行扫描, 采取平扫和增强扫描;通常增强扫描是使用高压注射器通过肘静脉团注80~100m L非离子型对比剂, 流率保持在2.5~3.0m L/s, 扫描时动脉期需要延迟30s, 门静脉期需要延迟50~60s。横轴面进行扫描时其层厚为7mm, 层间距也是7mm;采集到的原始资料都需要实行多平面重组 (MPR) , 通过冠状面与矢状面的有效重组, 其重建层厚保持在2~3mm, 多层方位, 多个角度的进行病变的观察研究[2,3]。

2 结果

在病理分析中, 有60例患者患有十二指肠腺癌, 56例患者为降部 (含有46例乳头部) , 4例水平部;有6例患者患有恶性间质瘤, 4例在降部 (当中有2例情况累及球部) , 2例处在升部;2例患者的恶性淋巴瘤处在水平部;4例患者患有神经内分泌癌, 2例处在降部累及球部, 2例为乳头部。见表1。

C T影像资料显示在6 0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当中有4 2例呈现出1.5~3.0cm的软组织肿块或结节, 都位于十二指肠的乳头部, 朝向腔内部生长, 呈现出圆或是椭圆形状, 表面光整性高, 有部分表现为分叶状;而且邻近组织没有发现被明显侵犯;在进行增强扫描后发现轻到中度都较为均匀地强化, 有一部分肿块没有很好的被均匀强化;另外有17患者病变范围很大, 肠壁增厚表现出不规则形态, 往腔内所生成的软组织肿块较大, 而且生长趋向肠壁外, 表现不规则, 密度也成不均匀分别, 在增强之后有了较为明显的强化, 其中能够看到范围较大的斑片坏死区, 密度表现较低, 有部分发生病变侵入胰头;18例患者当中有2例病灶出现穿孔引发腹膜炎, 表现为腹腔内有游离气体而且腹膜增厚。6例患者的恶性间质瘤中有很大的肿块, 都是生长趋向肠壁外, 强化程度明显, 但不均匀, 在肿块当中发现坏死区, 而且部分病灶当中发现气体影像, 2例患者在升部肿块当内发现斑点钙化影, 密度非常高。2例患者属于神经内分泌癌, 处于降部亲对球部累及范围稍大, 强化程度高, 内部发现液化坏死区;2例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处在乳头部, 形状不大, 结节样分布, 强化较为明显, 而且引发胆系向梗阻性明显扩张趋势。有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处在水平部, 所累及的范围较广, 肠壁明显增厚, 改变呈现不对称形状, 上壁和前壁都明显增厚, 肿块呈现中度强化, 当中多分布散状小斑片坏死区, 密度较低, 发生病变的位置呈现动脉瘤样扩张, 位置较近的胃腔和肠管没有发现未梗阻性扩张。

3 讨论

筛选十二指肠病变通常使用的检查方法, 能够检测十二指肠腔内是否充盈出现缺损状况, 肠壁粘膜是否发生变形, 受到破坏, 是否肠壁呈现僵硬化形态, 并动态状态下研究肠管蠕动变化;此项检查无法充分显示肠管外部受到侵犯的范围, 腹腔和腹膜后面的淋巴结是否出现肿大, 是否有远处的脏器发生转移[4,5];而且此检查方法准确性涉及到病灶大小, 对检查者的技术操作也有较高的要求, 还取决于了解认识病变能力。十二指肠镜能够直接确定病变状态和发生坏死的表面形态, 直接切割病灶确定组织学结果;但是内镜局限性在于没有办法确定病灶侵犯肠管外的具体情况, 如肠管狭窄亦无法检查远段肠管。CT检查全面客观, 能够确定肿块大小、形状和侵犯肠管外范围, 以及肠管自身病发情况都可以确定。CT检查恶性肿瘤和手术病理比较:十二指肠腺癌多发生于多中老年人。病灶形态小时CT显示肠壁结节影或是呈现浅分叶肿块, 多在管腔内, 少见管腔外, 密度分布均匀, 增强后强化均匀多为轻中度;病灶多在乳头部, 较早发现形态小亦引发胆道梗阻;病理分析此类肿瘤细胞大多是高分化或是中高分化;少部分有低中分化结节肿瘤, CT难以分辨分化程度, 诊断需要进行病理分析。腺癌大范围分布指肠各段, CT显示肠壁增厚不规则, 肿块较大, 片状坏死, 肿块腔内外生长, 管腔狭窄, 这种肿瘤病理分析细胞多是低分化或是低中分化。

总之, CT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较为明显, 能够准确定位,

观察肿瘤形态、密度、范围等都比较全面, 定性诊断较高, 还可以肿瘤分期, 方法可靠简便, 临床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岳爱民, 田金凤.3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析[J].山东医药, 2009, 49 (14) :100-101.

[2]王志东, 王荣.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54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6, 15 (9) :676-678.

[3]贾朝京.原发性十二指肠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附8例分析) [J].河南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02, 21 (3) :58-59.

[4]唐志洋, 王亚非.CT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 2012, 27 (8) :880-884.

上一篇:决策执行力下一篇:心灵阅读的多边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