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

2024-09-13

高教研究(共11篇)

高教研究 篇1

《中国高教研究》创刊于改革开放初期,她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 在推动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是《中国高教研究》办刊历程的见证人、合作者、参与者。在她创刊30周年的时候,谨怀着深厚的感情,致以热烈的祝贺!

20世纪80年代初 ,我国改革开放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如何改革、怎样发展,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这时,许多高校都成立了教育研究所室,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出谋划策,进行改革方案设计,提出改革措施建议,也开展一些教育理论研究。为适应形势发展,教育部及时成立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许多省市、部委(当时大多数部委管理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地方和行业的高教学会,开始成立一些专业学会, 逐渐形成高等教育研究全方位体系。为了加强高教研究的交流联系, 建立成果发布平台,中国高教学会于1985年创办了《高等教育学报》(季刊),即《中国高教研究》前身。这一阶段,我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作,参与了高等教育研究活动,见证了高教学会的成立发展和《高等教育学报》的创刊。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 是中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时期,也是高等教育研究蓬勃开展的时期。体制改革经历了突破性进展, 教学改革全方位展开,相应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不少重要成果。这时,中国高教学会及众多分支机构的活动也大大地增加,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形势下,《高等教育学报》已不能满足需要,学会于1992年决定改为《中国高教研究》(双月刊)。我则于1991年底调至《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工作。《中国高等教育》是一份所谓“行政性机关刊物”,与作为高教学会“学术性刊物”的《中国高教研究》是当时多份高教刊物的两名排头兵,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两支助推火箭。所以,在整个90年代,我是《中国高教研究》的合作者。

进入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在跨入大众化阶段、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后,迎来了向高等教育强国进军的新阶段。新形势赋予高等教育研究以更高、更重的研究任务,高教学会的活动也空前活跃、蓬勃发展。《中国高教研究》不失时机于2000年改为月刊 ,每期96页,大容量刊发了高等教育研究的论文成果 ,成为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刊物,先后获得“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称号。我由于在1999年退休,于2000年开始,到《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打工”,后来还担任编委会副主任,一干就是10多年。

回顾《中国高教研究》30年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在高等教育领域工作的经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研究工作有这样5点感想:

一是高等教育研究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十分重视,长期坚持。这一观点我在《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文(见《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7期)中做过阐述和讨论。在这里 ,我觉得仍然要强调:没有正确的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实践;要想掌握正确的理论,必须在实践中认真总结、研究。实践和研究是人们达到认识客观真理的唯一途径。当然,学习前人的理论成果也是掌握正确理论必不可少的一环,但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特别是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需要发展、创新的时候,就不能不依靠认真的研究。我从高校到教育部、再到教育报刊社、最后到高教学会,50多年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看到凡是取得事业发展成果、特别是取得开创性成果的领导者、决策者、管理者,都是善于学习、重视研究的。学习和研究, 可以说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必由之路和必要前提。这和科学研究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道理是一样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永恒的,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也必须长期坚持。

二是要搞好高等教育研究,必须有激励研究的政策,创造推进研究活动的条件。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这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的统计情况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前30年,包括“文革”时期,虽然不乏教育改革甚至“教育革命”,但认真的研究、特别是理论研究很少,所以“文革”以前的教育研究论文也十分稀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进行,几乎完全听命行政领导的指示,或是照搬苏联经验。虽然高校体制中,院校下设系、系下设“教研室”,但都不做教育研究。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研究会迅速发展起来? 我认为,这和当时的形势和政策有关。从形势来说,当时打开国门,看到我国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个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回顾历史上种种经验教训,改革又是“摸着石头过河”,迫使我们不得不好好研究。从政策来说,当时高教的主要政策方针是打破“统得过多,管得过细、过死”的弊病,“放开搞活”“下放自主权”。这就促使高校不得不自己好好研究。后来,规定提升副教授、教授必须在一级刊物上发表教育研究论文, 于是,就促使高校教师也不得不投入教育教学研究。30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和提高,不能不说也是得益于教育研究的开展。当前,我国高教事业发展总的来说是朝着高等教育强国的方向迈进,仍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种种差距,以及发展进程中的矛盾困难,依然使我们不能不继续认真研究。党的十八大以后,从中央到教育部,总的政策精神是继续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从而要求并激励高等教育界继续加强研究。高教学会和《中国高教研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研究和服务上承担起重任,发挥她应有的作用。

三是开展高教研究,必须走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这一点我在《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文中也曾着重讨论过。在这里,我觉得仍然要强调:领导者、管理者如果不重视并亲身参与研究,就很可能是一个平庸的、糊涂的、缺乏远见的领导者,甚至可能瞎指挥、犯错误;教育研究的专家,如果不了解管理、不接触群众和实际,关起门来光凭书本和文件资料搞研究,也绝不可能取得好成果;而在教育工作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和干部,如果不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研究,教师就可能沦为“教书匠”,干部、职工也只能是“撞钟的和尚”,不可能创造性地、出色地做好工作。

四是研究工作必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本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注重开拓创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耳熟能详的基本原则,但要真正做到、做好却不容易。我们过去有些高教研究工作不被重视、成效不显著,常常是因为理论脱离了实际,不能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没有发挥理论指导实际的作用。因此,对不同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工作应有恰当的定位和恰当的要求。这就涉及基本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等实际问题研究的关系。政策研究等实际问题研究,是经常摆在高校和管理部门的任务,也是高教研究发挥作用的主要方面。但是,如果不从大量的实际问题和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带普遍性的基本理论问题加以研究,我们的研究工作就走不远、站不高,就会陷入问题堆里而不能自拔 , 也无法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样,要求所有教育研究机构特别是基层的高校教育研究室、所都开展基本理论研究,也显然是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我们只能要求不同的研究机构各有分工侧重,同时善于在不同的研究项目中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最后,所有的研究,都蕴含着创新的要求。我们过去的高教研究,常常被贬为“政策解释”,研究论文被说成“政策文件的重复”。其原因在于我们的研究工作未能在政策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一步。这样的研究自然是不受欢迎的。为贯彻正确的政策而做研究、写论文,是完全必要的、应该的,我们不反对;但我们更看重在贯彻政策的同时,能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五是办好《中国高教研究》是推进高教学会工作、推进高等教育研究以至推进我国高教事业改革发展的必需。对高教界以外的人来说,有无像《中国高教研究》这样的学术性刊物无关紧要,但对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高等学校是绝对需要的。不仅成千上万的专职高教研究人员需要, 成千上万的高教管理人员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广大的师生员工也不同程度地需要。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提高的新形势,《中国高教研究》的任务比以往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因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将赋予高等教育学会以更多的专业服务任务,诸如科学评价、规范制订、行业准入、资格认证、监测评价、师资培训等等,都可能成为学会的业务范围。作为学会的“学术性刊物”,也可能要大大拓展它的学术领域。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和行动准备。由此,也应当为《中国高教研究》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而努力奋斗!

高教研究 篇2

摘要:如何在坚持高等职业教育职教属性的同时,继续保持和系统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文章基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管理体制、学位制度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制研究;高教性

时至今日,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数量上己经达到1327所,在校生规模已经突破10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号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一发端于短期职业大学、具有职教和高教双重属性、历经高教体系和职教体系徘徊和争论的教育类型,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在高等教育的框架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应有的地位。2010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在更多时候被纳入职业教育范畴,其职业教育的概念进一步得到了强化;相应地,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日益淡化甚至近乎没有。笔者以为,在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建设、强化立德树人、全面提高质量的大背景下,在高等职业教育实施新一轮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实践中,如果忽视和忽略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必将会事倍功半,甚至走上弯路。本文拟从职教和高教双重统一的视角,对其高教性的问题做一探索和分析。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属性分析

我国学者关于高等教育和大学属性的论述很多,如:应用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开放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即大学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性,大学的功能是育人,必须依靠文化育人。通常把普通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职高专等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应设立不同的质量标准。无论怎样理解和认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出身,在认定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教属性的同时,其高教属性也是不可忽略和否定的。

1.高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后教育

从过去和当前的招生和办学情况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高中毕业后学制三年,通过高考后录取;另一种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三年,通过统一招生考试后录取。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后录取,显然是高中阶段后教育,而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则也是相当于完成了高中阶段教育,因而也具有鲜明的高中阶段后教育特点。这几年我们在不断探索招生制度改革,招生形式已经发展到五六种,但其大框架还是上述两类,基本情况也没有什么变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十三五”发展新时期,不少省市特别是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开始酝酿和提出普及十二年制教育,加强综合高中建设,实际上表明将适当提高职教起点,从而会进一步强化和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属性。

2.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具有法定性

在早期的高等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实践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归属曾经存在着争论。最后,经反复讨论,在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上给予了确认,该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据此,我国从1998年以来,全国高职与高专院校的统一管理职能一直由教育部高教司承担,教育部思政司、社科司委划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统一行使对高等职业院校与高等专科学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课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指导;即使是2011年高职高专处划归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管理后,教育部思政司、社科司在这些方面的职能并没有改变,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还在,国家人事部门在统计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历层次时,也始终明确其为大学专科层次。

3.明确高教和职教双重属性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学者认为应该是“姓高名职”,有学者认为是“姓职名高”,笔者始终认为“高职复姓”更为科学。但无论如何,应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人才保障,强化其一线意识、基层意识和服务“三农”、服务先进制造业、服务现代服务业十分重要,这就是职教属性。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的人,不仅要适合当下,还要有面向未来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必须通过学习和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有社会责任感,有职业发展能力,这就必须适度加强其高教属性,重视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注重培养学生的发展后劲。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高教性缺失的情况

我们必须认识到,当前在我国,不同程度存在着高教性缺失情况,主要表现在:

1.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文件突出职教性多、高教性少

从2011年开始的5年时间里,教育部职成司发的许多文件,都突出和强调了职教统一性,并把中职和高职统一在一起,有些文件还把应用型本科也放入其中,提出构建中职、专科、应用本科、专业硕士等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应该说很有指导意义,对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的职教性尤为重要。但相对而言,高教性彰显不够。

2.过多强调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实际很难操作

高职与高专处划给职成司管理后,较早发布的比较瞩目的文件是《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比较突出中高职协调发展,当时甚至十分强调实施初中后五年一贯制培养,各地也进行了项目引领和驱动的试点工作。但实践证明,把中职和高职硬组合在一起的所谓一体化发展理念和模式推广思路,在实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中职和高职属于不同的范畴,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一般在18周岁及以上,法律上属于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而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为15岁左右,属于没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需要监护;另一方面,中职国家实行免费和义务性教育,而高职属于高等教育,属于需要分担部分培养成本的收费教育。除此之外,高职和中职还有许多不同点,如不同的管理体制、不同的运行机制等,都会影响一体化方案的实施。也就是说,中高职一体化运行实际比较难以实施。

3.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淡化

坚持职教性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但是如果过度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职教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会产生伤害。解决好即期适应性和长期发展力问题,我们必须始终注重。忽略高教性,就容易忽略思想政治课的开设,甚至以课改为名,弱化淡化思想政治课程;忽略高教性,就会放松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意识形态和师生的侵蚀,学校的政治意识容易被弱化;忽略高教性,高职院校的基础理论课会被弱化,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会愈发明显;忽略高教性,基于思想道德、身体身心、人文艺术、创新创业方面的素质教育会受到削弱,进而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适应性、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正因为这样,我们认为,当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高教性缺失情况及其影响,必须充分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改进。

三、有效构建落实高等职业教育高教性的实现机制

根据前述分析,我们有理由认为,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我们必须在明确高等职业教育职教属性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明确和强调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属性,并系统加以规划和指导。

1.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从长期的视点看,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是必然趋势。国家需要大力发展高中后职业教育,并适当延迟实施职业教育的时间。因此,需要结合国家教育综合改革方向,进一步研究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的管理与组织架构。

2.探索建立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顶层设计,到2020年,应用型人才培养将达到1480万人,如果再加新建本科转型、数量上会更大。这么一支重要的力量,至今尚没有一个规范的学位。虽然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曾明确指出,要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制度,然时至今日仍无动静。对此,我们应结合教育部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契机,积极加以推进。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问题,理论界也有较多呼吁,实践上也有尝试,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士”学位等。一般认为,作为一种文凭资历,学位不仅能引导和激励人才的培养,而且可以有效地塑造社会场域的内在结构,在社会交流中发挥给予指向的功能。学位作为一种身份象征,向我们展示着个体所有的知识、功能的类型与水平,它具有衔接功能、正名功能、导向功能和资本功能。然而,到目前为止,在我国高等教育诸类型和层次中,高等职业教育是唯一一个没有学位的,既不利于其发展,也不利于其真正形成特色,为此,应抓紧研究并尽快实施该制度。笔者建议:第一,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修订相关法律法规,至少应变三级学位为四级学位,或者实施统一学位制度,或者鼓励自授学位制度。第二,制定并实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学位授予标准和管理办法,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三证四合格”考核办法,并据此授予“工士”学位,就是一个由专家指导的学校自主标准和办法。第三,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衔接机制,积极争取条件,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与相应资格证书有机协调,并建立对应关系。第四,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使学位晋级发展具有相应的通道。第五,通过双管齐下即部分优质高职院校升格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等方式发展一批本科层次高职院校,主要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使学位制度形成体系和常态。

3.系统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近来的一段时间,我们比较强调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进行了系统研究。这一体系规划,比较重视和照顾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也必须承认,从今天乃至相当长时间看,体系构建依然任重道远。同时,我们认为,重视以高中后为基础的体系建设,即把高等职业教育本身也作为一个有层次的体系来研究和打造,也极其重要。也就是在强调现有专科层次高职院校总体上安于其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情况,鼓励更多本科高校向职业应用型方向努力,从而成为可以举办专科、本科和硕士乃至博士层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为此,笔者建议:第一,按照高中后三年和高中后四年学制的要求,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本科基本框架,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培养制度。第二,据此授予相应的学位,与普通高等教育考量指标不同,但含金量等值。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比较普遍的发展专业硕士学位培养制度。专业硕士由高等职业院校、转型本科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主要招收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学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可通过在职研读和脱产学习的方式进行,重点突出和强调应用型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分析尤其是解决实际技术和产品项目问题的能力。解决了学位和体系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性就有了新的着落点。

4.注重高等职业院校自身办学和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高教研究 篇3

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描绘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和政治任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要把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清华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 切实担负起文化传承、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育人的重大使命,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坚定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优势, 努力创造优秀成果, 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 进一步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简称“提高质量30条”) , 以及加强实践育人、学风建设等一系列相关文件, 推动高等教育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2011计划”是从国家急需出发,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 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 以协同创新为纽带, 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推动“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新发展。“2011计划”坚持“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目标, 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基本原则, 突出“三个重大”, 即重大科学意义与国家需求、重大影响与示范带动作用、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旨在通过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与行业企业、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 构建一批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 持续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提升高校人才、学科、科研、体制机制四位一体的综合创新能力, 为国家重大科技、文化计划提供持续、有力支撑, 推动国家科技、文化体制改革。“2011计划”将面向各类高校遴选一批促进性项目, 对于那些基础好、协同创新有起色的项目, 给予多种支持。

“提高质量30条”, 针对当前影响和制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围绕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提出了当前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举措。“提高质量30条”中有9条是专门谈人才培养工作的, 主要针对当前人才培养标准不够健全, 学科专业设置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本科教学不受重视, 少数教授不上课, 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问题, 提出“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优化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具体措施。针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问题, 提出“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不强等问题, 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针对评估工作未能体现分类、分级、分层理念, 指标体系不够合理、评估方法单一等问题, 提出“健全教育质量评估制度”, 等等。

2012年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 高教司的工作思路是: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 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 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主线, 转观念、立标准、推改革、调结构、建机制、抓规范, 把工作聚焦到提高质量上, 在解决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阶段性突破。

2012年我们考虑要抓好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重大改革试点。要跟踪了解各地各高校有关改革试点的进展情况, 组织交流、推广试点成果和经验, 发挥试点项目的示范、辐射作用,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同时要大力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 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政策机制。要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 筹备召开第22次直属高校咨询会, 交流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提高质量30条”的有关政策举措、经验做法, 举办各地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成果展, 进一步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大力宣传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

二是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结构。按照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完善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和专业预警、退出机制, 促进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建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网络平台。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要组织专家研究制定本科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部门 (行业协会) 和高校联合制定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 促进各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分类标准体系。

四是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继续实施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积极推进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和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推进180个专业综合改革, 争取在拔尖学生的选拔方式、因材施教模式、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 在高校与行业部门、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体制机制上取得突破, 在农科教结合培养高素质农林人才、服务“三农”上取得突破。

五是继续实施“本科教学工程”。2012年将再建设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5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 (包括思政类视频公开课) 和11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 将资助16300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启动国家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项目建设。我们鼓励各地各校加强“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 力争形成国家、地方、高校三级建设体系。

六是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启动制定各类专业实践教学标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研制基础类实验室基本规范 (基本标准) ;推动高校与1000家企业共同建设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 把“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周 (活动月) ”做成品牌项目;通过对各地教学经费使用情况的专题检查, 确保新增生均经费优先投入实践育人工作, 特别是保障学生实习所需经费, 同时鼓励高校增加实践教学经费,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七是加强教学质量监测评估。根据本科教学评估新方案的要求, 2012年我们将着力完善本科院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推进各高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自我评估, 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按照各省规划实施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 完成审核评估方案的研制工作;要求“211工程”建设高校向社会公布《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推动高水平大学开展学科专业的国际评估;扩大医学教育认证试点范围, 初步建立医学教育认证制度;成立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加快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

八是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加强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密切合作, 研究制定、积极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 给予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地方本科高校重点支持, 着力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 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多年来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精心指导下, 在各省高等教育学会以及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的共同努力下, 全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日益繁荣, 取得了许多有重大学术价值和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为繁荣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意见” (教高会厅[2004]1号) 。由此,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快速发展、日益壮大。截至目前, 全国共有省级教育科研院 (所) 30个, 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16个, 高等学校教育研究所 (室) 1000余个, 此外, 还有一些中央部门所属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

综观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进程,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凝聚了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者的智慧。如, 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等, 都离不开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者丰富的研究成果, 高等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理论先行, 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远清会长曾经讲过, 没有高水平的研究, 就没有现代大学。要建立现代大学, 赶超世界一流水平, 必须有一流的、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我们如何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缩短与国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差距, 切实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研服务和高水平的资政服务, 这是摆在我们各个研究机构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也是十分重大的课题。这里, 我建议各研究机构以国际视野来观察和思考我国的高等教育问题,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从国情出发,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研究成果, 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建议各研究机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 加强队伍建设和学风建设, 把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努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智库。

向协作组建议, 进一步精心组织, 加强协调, 发挥团队效应, 推动研究机构之间开展国内外联合研究、多学科协同创新, 力争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系列研究成果、出大成果、出优秀成果。实质上在组织相关研究机构联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并且取得重大研究成果方面, 我们是有成功典范的, 这就是近年来在远清会长带领下,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全国部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所开展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课题研究, 以及2011年开始组织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等重大课题。这样的重大课题研究, 不仅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研究成果, 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一定要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 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支撑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我们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意义, 自觉担负起推进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崇高使命;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立足基本国情,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我们要更加重视研究和把握高等教育规律, 促进高等教育按规律发展, 有序有效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我们要紧紧围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个主题, 着眼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加强宏观政策和发展战略研究, 加强具体政策机制和典型案例研究, 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 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质量献计献策;我们要把学术追求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树立优良学风, 努力创造出更多高等教育学术研究精品, 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

新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 我们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对严峻的困难挑战。因此, 我们要直面挑战、把握机遇, 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改革取向、发展战略、宏观政策和微观举措的研究;要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理念、转化为方案举措、转化为方法手段、提高研究成果的利用率。我们要切实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 紧密结合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 进一步研究高等学校如何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制订、实践探索、效果评价, 如何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如何建立人才培养分类标准,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如何推进校企、校所、校地合作育人, 如何强化实践育人、文化育人, 如何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如何加强教育教学管理, 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教师的教书育人业绩, 如何培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等等。

高教研究 篇4

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在《中国高等教育》杂志上,以《谋划改革的新突破实现发展的新跨越》为题发表文章,对我国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出几点思考。

文章指出,当前,我们正处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期。谋划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把我国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搞上去,是时代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向我们提出的一个重大任务。我们必须及时准确地了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学习世界上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经验,博采众长、并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锐意进取创新,才能后来居上,实现超越。

文章说,高等教育正在迎来实现新跨越的新机遇。机遇难得,稍纵即逝。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继续以高昂的斗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在我们走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征程中,我们还需要继续攀登,我们还处在爬坡的半山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个机遇,落后的可能会更加落后,先进的也可能变成落后。

文章认为,要统一三个方面的认识:一是1998年以来实现了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成就;二是我们要抢抓机遇,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跨越;三是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文章说,高举发展的旗帜,能够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人心。我们要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发展来统率学校工作的全局,以发展来统一大家的思想,以发展来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在发展中来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问题。

文章重点强调,要坚持以创新求发展,谋划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突破。

文章说,要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高等学校,特别是担负着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高等学校面临着两个突出的困难,一是人的困难,主要是汇聚拔尖创新人才特别是世界顶尖人才的困难;二是钱的困难,如何确保经费的持续增长来支持学校的发展。前一个阶段实现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改革的重大突破;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更要依靠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

文章说,总的指导思想,是要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深化既有的改革成果,这是高等教育全部工作的基础。近几年,我们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成功的改革,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实行成本分担的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校的后勤社会化等等,都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我们要把握改革的方向,巩固改革的成果,并将改革不断推向深入。比如,要坚持办好一批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已经合并的高校要深化实质性融合,对条件成熟的新的高校合并也要坚决推进。又如,要继续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精兵简政,坚持以教师作为办学的主体。现在有些学校不进反退,不断向传统势力退让,不断放弃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有的学校非教学人员的比例超过60%,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问题有反弹的趋向。对此,我们决不能松懈,而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巩固成果,深化改革。

文章认为,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必须进行新的宏观思考和战略规划。适应高等教育新跨越的要求,高等学校的改革创新,要抓好“一个重点”和“三个突破”。

“一个重点”,就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什么要把这一点放在这样突出的一个位置上?这是因为,在当代社会,大学担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把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与其他高等学校区别开来的重要标志,就是大学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重大社会贡献。就要看你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职责?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这是解决高水平大学向什么方向发展和高水平大学钱从哪里来这两个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实现高等教育的新跨越,将会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跨越。如果说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有什么“捷径”的话,我想,只有一条,就是要通过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争取全社会的更大支持;通过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争取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衡量这些大学的标准是什么?关键在于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能力,是这些高校能不能在科技创新和知识服务中搭建大平台,培育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创造大成果,涌现新的大师,在原始性创新和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中取得重大的突破,作出重大的贡献。

这些大学的发展资源从哪里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经费,更多地来源于社会各个方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今后几年,我们还会继续争取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这个幅度毕竟有限,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哪里?一是国家对知识创新的投入将会大大地增加;二是企业对科技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会大大地增加;三是大学直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空间将会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群众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的需求在大大地增加。这几个方面就是几座金矿,是摆在高校面前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要靠改革创新。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不仅是靠国家投多少资能建起来的,而是在为现代化建设的服务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是要靠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成就中逐步实现的。

“三个突破”,是在三个重点领域率先实现改革的新突破,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战略重点。

一是人才制度和政策的创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抓人才。二战以后的美国大学,之所以始终保持超强的地位,就是从全世界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我们实际上是面对面地和发达国家进行一场人才的争夺战。总的来看,在人才竞争上,短期内我们仍然难以改变处于劣势的状况,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真正培养、留住、吸引一批拔尖人才,使高等学校成为汇聚拔尖人才的中心,这也是校长书记们的头等大事。高校要把人才工作摆在学校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落实人才为本的指导思想。

改革人事制度和分配政策,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是人才强校的根本。要为汇聚人才创造有利条件,提高高校的人才竞争力。

二是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性改革。高水平大学必须承担起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任务。但是,总的来看,科研这个中心还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只有把科研提高到世界水平,才能真正吸引优秀人才,培养优秀人才,才能真正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我反复思考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能够适应当今世界大学和经济、科技结合日趋紧密的趋势,大胆地进行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和科技创新资源,就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形成相对体制性、结构性的优势,不仅将有力地促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且能够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营造更加宽广的舞台。我们必须有勇气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一次领先性的探索,这应当是实施“985工程”二期的一个战略突破口。在实践中,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调整,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院系管教学、所室管科研。第二种模式,是在院系的体制之外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的科研组织模式。第三种模式是产学研结合,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共同建立科技创新和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三是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研究生教育改革是建设一流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关键问题。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生力军,研究生教育的水平是评价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指标。

改革培养体制、调动研究生及其导师的积极性,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核心。这个新的培养体制的特点:一是要以科研项目和科研团队为基础,把研究生组织到科研活动中,并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力。二是改进研究生教师指导制度,由那些具备科研能力的教师和团队承担主要的培养任务;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不能带研究生。三是以科研经费作为研究生培养经费的主要来源,三助(助教、助研、助管)特别是助研应该成为研究生学习生活费用的主要来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激励━约束机制:导师申请科研项目,招收研究生形成科研团队,教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技创新,取得科技成果,导师今后能够申请更高层次和更大规模科研项目。研究生要从“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从“从书本学”改变为“从研究学”。与此相适应,研究生招生体制的改革要进一步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赋予学术团队和指导教师更大的管理权。

高教研究 篇5

[关键词] 高教大众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09)03-0106-(04)

中国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最近几年一直处于扩招状态,随着扩招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且教育质量也有所下滑。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共有120万人报考研究生,比去年的128.2万减少了8.2万人。近年来研究生报考持续快速升温,今年首次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大幅下滑。数字带给人们的是需要深入思考中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问题,而如何

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则是改革的重点所在。本文对研究生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希望能够对研究生教育改革有所裨益。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现状

按照《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定义,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遵循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依据既定的社会条件,所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学术需要、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进一步具体归纳,则可从学术型和技术应用型两种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延伸,将研究生体现学术水平的论文质量和体现应用能力的就业状况两个方面作为质量评价的双重标准来进行考察。中国目前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上述两个方面显露出来:在论文质量上,明显表现为创新能力不足,其研究仅能就别人已经提出的方向做补充性工作;在实践能力上,研究生培养方案与社会所需存在偏差,这使得研究生专业技能不强,用人单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培训,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结构性失业。研究生培养机制没有随着经济结构转变而改变,研究生拥有社会所需的专业素质不足,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研究生教育质量涉及到包括招生制度、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学位标准、培养模式、师资条件、物质条件、学术氛围、质量监控体系等在内的诸多因素,但近年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主要是招生规模快速扩大。

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追求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本来是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但随之也必然带来一些问题。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它们研究生教育的增长速度一般仅仅超前于经济增长几个百分点,但中国近年却达到了十几个百分点,这就造成了很多方面的暂时脱节,在连续几年的扩招之后,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受原有精英式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逐渐凸现,表现如下:(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尚不合理,研究生教育一定程度上成了“产业”,培养经费缺乏保障,使教育质量大受影响。(2)导师队伍质量下降。扩招后研究生师生比严重失调;有的导师指导研究生太多,无暇对每位研究生进行精心指导。(3)生源质量下降。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大幅上升与生源的供给总量不足影响了研究生教育对生源的有效选择;有的考生读研不是为了提高素质而仅仅是就业手段,高分低能的应试型考生大量出现。把具有这些动机的学生录取为研究生,使研究生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4)培养机制失调。淘汰机制尚未引入研究生教育之中,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若干措施

(一)增加应用型研究生数量

2008年,中国在校硕士研究生及已经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双双突破100万人,而同年中国的在校博士研究生人数将近20万。另外,从近几年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大约75%左右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行政及企事业单位工作,10%左右的硕士研究生考取博士,15%左右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或研究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因此,预计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到高校或研究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小。[1]从巨大的数字对比中不难看出,更多的硕士研究生最终的出路是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进行学术研究的硕士研究生毕竟是少数。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目前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不断增加应用型研究生的数量,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另外,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培养的经验可以看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数量会逐渐超过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数量,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

(二)推行研究生学制改革

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实行弹性学制,不搞一刀切,针对不同的学科采取不同的学制。根据上文提出的增加应用型研究生数量的观点来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可以适当缩短,通过两年或者两年半的学习和培训足以使这类研究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则有很大的不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强调的是文化知识和学术底蕴的积累,硕士研究生阶段只是一个向更高发展阶段的过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博学多才、具备较强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服务的。因此,不论是采取三年制还是两年制,年限的长短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之处在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说得好,培养研究生,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弹性学制与学生。目前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降低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高校师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认识:硕士研究生是“严进宽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大部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比较低下,这与精英教育的理念实质是不相符的。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尝试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开始实行类似于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淘汰制,在弹性学制的基础上规定一个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最长修学时限,在这个时限内,如果论文达不到一定标准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弹性学制与学校。连续数年的研究生扩招使全国在校研究生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学校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硬件上有宿舍、食堂、教室、图书馆等的不足,软件上有导师资源的匮乏、科研课题的短缺等,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研究生教学质量。鉴于此,学校可以根据文理工等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制定相应的学制,文科侧重理论学习,理工科侧重实际操作,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并且不同专业学生毕业时间不同,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有效缓解学校教学资源紧张的状况。

弹性学制与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不同的专业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很多学校实行的是统一学制的“一刀切”的做法,这样实际上违背了教育规律,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必要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要求,学制只是一个形式,其本质最终是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学生。至于研究生阶段的重要一环“发表论文”,不同的专业也应当予以不同的规定。一般说来,理工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可以定为两年半至三年,而文科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可以适当缩短至两年。

(三)构建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美国教育经济学家约翰•斯通(D•B•Johnstone)的成本分担理论认为,按照“谁投资,谁受益”、“多投资,多受益”的经济学原则,教育成本应由纳税人、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人士的捐赠共同分担。由于受教育者的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益率,而且愈是高层次教育,私人收益率则愈高,因此,受教育者应该支付一定的学习费用,即学费。广义的学费还包括各种杂费、教材文具费、食宿费等,甚至包括机会成本。这个理论成为现在研究生收费的主要依据,也是目前寻求多元化的成本分担模式的重要理论。

目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存在公费和自费两种模式,而这两种模式确定的根据是入学之初的初试和复试成绩。享受公费机会的研究生,在入学之后无论学习成绩好坏,无论科研能力强弱,无论在校表现如何,都可以堂而皇之地享受公费待遇和每个月的生活补助,而自费研究生不论入学之后学习如何努力,科研能力如何突出,都无法改变自费待遇的现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双轨制”的存在依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公费成了“铁饭碗”,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真正应该享受义务教育的中小学生却依然没能够完全实行义务教育,因此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研究生收费制度的改革措施。

首先,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只是为了实现研究生教育经费的来源多样化,并不是要取消政府在研究生办学中的主导地位。相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应当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政府的投资水平,在发达国家占到了GDP6%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平均达到4.1%,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4.9%,而中国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就提出2000年要达到4%的目标,但到2003年也才达到3.19%的水平。所以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才是当务之急。

其次,要完善研究生奖助体制。具体来说主要应当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和贫困补助,同时进一步完善高校的“三助”岗位。武汉大学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研究生奖助金体系由研究生基本奖学金、优秀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三助”助学金等组成。该校80%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委培生)和100%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不含定向、委培生)都能够得到现有学费全额或一半的基本奖学金资助;85%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100%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还能得到三类每年3 000~10 000元不等的助学金资助;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优秀奖学金和各种专项奖学金的资助。[2]当然各高校有不同的校情,不可能都采取扩大覆盖面的做法,可以适当开发社会捐助渠道,另外对导师招生应该严格控制,没有科研项目的导师坚决不准带研究生,导师对所带研究生的培养经费承担一定的责任。

再次,应区别专业和生源。目前高校研究生不同专业和生源的收费基本上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做法,这样的方式虽说方便学校的管理,但却不是很科学。因为不同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所获得收益是有很大差异的,一般说来理工类的学生工作待遇普遍高于文科类学生,而他们在上学期间却付出同样的成本,不符合“多投资,多受益”的经济学原则。另外,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地差异很大,从经济总量看,目前东部地区人均GDP是西部地区的2.2倍,比改革开放之前增加了0.5个百分点。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距由1999年的6 430元扩大到2006年的

15 981元,增加近150%。从人均收入水平看,目前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都是西部地区的1.5倍,比改革开放之前分别增加 0.5个和0.4个百分点。[3]因此有必要制定高校的成本核算体制,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地区的生源采取多元化的收费模式。

(四)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首先,实行淘汰机制。中国现在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所招收学生是否具备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强弱则无法评判。如果有一项合理的淘汰制度能够把守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口,那么单纯由应试考试造成的弊端则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研究生教育代表着特定的教育和专业水平,西方高水平大学的经验表明,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总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因为无法达到相应的水平和要求而被迫中断学习或者直接被淘汰。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统计,德国硕士研究生淘汰率为27%,美国博士研究生淘汰率为38%,这也因此成了保证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中国大学有必要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淘汰制度,让真正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研究生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衡量和审查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对体现其科研能力的论文的审查。研究生教育要实现多元化,而不能只讲求共性忽略个性,要考虑到不同学科、不同学生之间的实际需要,给予他们更为宽松的科研氛围,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降低其毕业要求。因此有必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规定学生既可以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相应级别的论文,或者可以以体现其最终成果的毕业论文作为申请毕业的条件。在毕业论文审定方面,由目前的导师请同行评阅改为由学院统一组织校内和校外相关学科专家进行评阅,评阅时实行“双盲法”,隐去研究生和论文指导教师的姓名,对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性、结构合理性、体系逻辑性、观点创新性等进行评定,确定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经评定合格的,才能参加论文答辩[4],通过这些方法来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其次,改革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制度。现有的直攻博制度,不会给硕士毕业的学生授予硕士学位,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并且享受博士研究生待遇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攻读博士学位的热情。另一方面,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硕士研究生直攻博通常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之初便被确定下来,然而中国现有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很难在入学之初便对具有科研能力的研究生进行有效筛选。硕士研究生在享受到直攻博的政策后,如果缺乏相应的科研热情和必要的科研能力,那就没法实现这一制度的初衷,学校对此还没有应对的具体办法。

上文谈到了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制度的改革,为了更好地促成各方面的改革,真正保障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还需要在学校的教学和后勤管理制度方面做好充分的保障:主要包括:(1)与“三助”等工作配套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与奖学金等工作配套的激励管理办法;(3)与弹性学制配套的学籍管理办法和后勤管理办法;(4)与现代化教学手段配套的网络管理办法;(5)与市场化招生和职业生涯指导配套的招生、就业管理办法;(6)与学分制配套的党组织工作和班级管理办法。

三、结语

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篇文章能够说清楚的,笔者在此仅就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观点,很多地方还有待深入探讨,比如规定导师没有科研课题坚决不准带研究生,但如何区别对待理工科和文科导师,文科导师的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本身有限,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去资助研究生,这个问题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待进一步研讨。又如在制定高校成本核算体制上应该考虑的因素和采取的具体标准如何,还需进一步探讨。笔者相信随着各方面体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研究生教育事业一定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大椿,伊志宏,任兵,等.积极稳妥地推进研究生学制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5(9):13-15.

[2] 何辉.武汉大学取消公费研究生, 改为奖助制度[N].长江商报,2007-10-10(1).

[3] 陈栋生.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金融,2008(4):31.

[4] 周业中,胡甲刚.关于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19.

[责任编辑:夏畅兰]

Analysis of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Reform of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ZHENG Hong-yu.1,WANG Miao.2, SI Lin-bo.3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2.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3.Research Center of High Education,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China)

Abstract: The refor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s a hotspot problem discussed in China's educational circles. The ultimat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put forward homologous reform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aduate student raising typ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the cost of education share and management systems, etc.

高教研究 篇6

1.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

2.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研究

3.高等教育引领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4.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5.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6.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研究

7.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育教学研究

8.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

9.高校综合改革研究、院校案例研究

10.高校转型发展研究、院校案例研究

高教研究 篇7

1. 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

2.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研究;

3.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研究;

4. 素质教育研究;

5.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6.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

7. 高校智库建设研究;

8. 高校综合改革研究、院校案例研究;

9.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

10. 高等教育史(人物思想史)研究;

11. 深化教学改革研究;

高教研究 篇8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及其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期刊全文数据库,包含1990年至今累计全文文献800万篇,题录1500余万条。笔者以其引文数据库为数据源,对《中国高教研究》2000-2011年所刊载的学术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重点关注其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和学术共同点。论文被引频次是指自论文公开发表或公开发布以来被其他论文引用的次数,高频被引论文指的是在一个区段内被引次数高于阈值的原创性论文。一般来说,一篇学术文章被同行引用得越多,该研究工作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也越高。同样,一种期刊载文被引用的频次是衡量其学术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1]。在本研究中,高频被引论文根据高频被引频次阈值确定[2],高频阈值根据普赖斯计算公式确定,计算公式为:M=0.749Nmax,其中M为高频阈值,Nmax表示区间学术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值。根据普莱斯公式计算2000-2011年《中国高教研究》刊载论文的高频阈值,通过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进行相关参数的设置,抽取其高频被引论文,采用CNKI的数据分析模型,利用Excel 2010及SPSS 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高频学术论文的时间分布、核心作者群、重要研究机构以及项目支持分布等方面描述其学术特征。

二、2000-2011年《中国高教研究》高频被引论文概况

多年来,《中国高教研究》始终站在我国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前沿,以敏锐的学术嗅觉扑捉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变化及热点,产生了很多高质量、高引用率的学术论文,这些高频被引论文注重反映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创新与实践引领,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中国期刊网引文数据库检索得知,2000-2011年十余年间(截止2011年4月),共发表学术论文5541篇,总被引频次为42904次,篇均被引率为7.74次。

进一步确定2000-2011年这一区间的高频被引论文频次阈值,发现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解放教授发表于《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第7期的《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一文。该文仅仅历经4余年被引频次高达254次,确为一篇学术影响力巨大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从被引历程来看,也是一篇具有强大学术生命力的文献。而且经过再次检索发现,该文也是《中国高教研究》至今为止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根据前述普莱斯公式计算得知,《中国高教研究》高频被引论文的高频阈值确定为12。据此设置检索条件,发现高频被引论文共计1091篇。这些高水平论文基本上代表了十年来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的最高研究水准,也反映了我国高教研究的核心领域与学术热点。表1列举了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学术论文的基本信息。

表1还显示,从主题来看,上述10篇(实际为11篇)高频被引学术论文触及高教研究与实践的各个领域及相关核心要素,分别涉及高等工程教育(3篇)、高职教育(3)、高等教育管理(2篇)、高校教师发展(2篇)及高校实践教学(1篇)。随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推进与实施,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上升为国家战略,也对学术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另一方面,为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教育部在持续推进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也受到重点关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高教研究》独辟蹊径,多年来始终高度关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产生了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引。而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教学及教师发展也正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当中无法回避却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引领与实践指导。因此,从2000-2011年《中国高教研究》学术论文被引频次前10篇主题分布可以看出,在这个高等教育教育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里,研究者和期刊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研究热点,产生了学术影响力巨大的重要文献。

三、《中国高教研究》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分析

1. 高频被引论文在时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时段性。

根据论文刊发年代对高频被引论文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研究历史的动态相关性,提示其发展趋势。由于高频被引频次实际上是总被引频次,也就是指该论文发表被引用的累计总次数,这个指标与时间一般呈反向相关关系。图1展示了2000-2011年《中国高教研究》高频被引论文的刊载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从高水平论文的刊发时间来看,2004-2005是一个分水岭,2005年至今的分布基本符合被引频次的时间累计效应。进一步的关键词主题分析发现,2005-2004年之前的研究较为分散,主题广泛;2005年之后则呈相反态势,2004-2005年是个顶峰时期,从高频被引论文的刊发量来看,2004-2005年高频被引论文刊发量则呈明显的突现现象。

对于编者和作者而言,进一步追问这种突现现象的缘由,将有助于把握学术研究和具体选题方面的针对性和敏感性,从而引发较好的学术反响。这里有两个层面值得注意。

第一,在宏观上,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实践的问题诉求激发了高等教育研究界的学术激情。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引领和实践诉求一直是期刊、作者、编者的最高学术传播宗旨,这种引领和诉求很大程度上蕴涵于国家层面的教育规划与战略。从这个意义上看,2004-2005年期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各个领域国家诉求最为活跃的时期,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许多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行动指南,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向,引发了高等教育研究者巨大的学术热情,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在普通高等教育领域,2004年12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紧接着教育部2005年的1号文件就是《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研究了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政策和措施。在高职教育领域,国家先后颁布了两个重要的文件,分别是2004年9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而在研究生教育领域,这一时期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一方面研究生招生规模急剧扩大,教育部在“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05年使在校研究生达到50万人左右,实际上到2005年已达到100万人,招生考试科目以及硕士生学制在这时期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另一方面,规模与学制变化给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应对这一形势,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05年又发布了《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规模扩张与创新诉求对研究生教育研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选拔制度、学分制、培养成本分担制度、研究生科研创新等主题受到学界的强烈关注。这些顶层设计为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学术源泉,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需求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而产生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第二,在微观上,研究中进一步分析了2004-2005年高频被引学术论文的高频主题词分布,如表2所示。除了传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本科教学、教育国际化、学分制、德育”等主题词,在这一时期高频被引学术论文凸显,主要涉及三种研究热点的涌现与交汇。通过比较发现,研究热点通过三种途径得以显现:(1)传统研究主题的传承。作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主题,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这些领域得到不断的巩固和提升,比如高等学校、大学生、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等。(2)现有研究热点的提升。切合国家顶层教育发展战略,传统的研究主题得到进一步凸显,比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创新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等。(3)全新研究主题的浮现。借助新时期高教发展的大背景,活跃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孕育了许多新的热词,比如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创业教育、和谐社会等。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研究主题的冷热也是相对的,编辑与研究者一方面要把握本领域的恒常研究选题,同时需要敏锐捕捉研究中的热点,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对研究领域的热点转换及主题演变有超前思维,注重高等教育研究对高等教育实践的引领性。

2. 高频被引论文作者群比较分散。

对高频被引论文作者的统计分析可以描述该领域的作者力量分布。依据普赖斯计算公式有关挖掘核心作者的测度算法,确定以2篇高频被引论文数作为核心作者的最低阈值。统计得知,在1091篇高频被引文献中,2篇及以上的高频被引论文作者共60位,是高层次学术高教研究的核心作者群,但这些作者发表的高频被引论文仅占总数的18%。其中,陈解放、卢铁城等发表高频被引论文6篇,发表5篇高频被引论文者有5位,发表4篇高频被引论文者有9位,发表3篇高频被引论文者有24位,发表2篇高频被引论文者有20位(见表2)。上述群体实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值得注意,上述核心作者和研究力量非常分散,高频被引论文作者群众多但在量上相差无几,因此,期刊在凝聚核心作者群体以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的集聚效应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3. 高频被引论文作者所属单位梯次明显但分布较广。

从高频被引论文作者所属机构的分布,可以看出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团队及力量分布。依据普瑞斯公式计算以7篇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最低阈值。图2显示了发表高频被引论文7篇及以上的核心研究机构,共31个。这些机构基本上代表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这些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次:浙江大学以72篇高居榜首;其次是中国人民大学等9个单位分别发表高频学术论文12-32篇不等,显示出强劲的高等教育研究水准;其余21个单位发文量在7-10篇,也是我国高教研究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发现,传统的高等教育研究强势的综合性大学如浙江大学等仍旧保持高水平的教育研究实力;而随着研究条件的改善、资金与设备的投入,尤其是国家不同类型地方院校发展的支持,这些单位在高等教育研究方面都显示出巨大前景和良好势头,多源化的高等教育研究核心机构呈动态的非均衡布局,而且这一趋势将继续持续下去。

4. 高频被引论文基金支持严重不足但类型多样化。

高层次的科研项目也是高水平学术论文产生的重要基础。研究中进一步对高频被引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091篇高频学术论文中,得到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支持的仅有23篇,仅占总数的2.1%,得到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全国教科规划等仅有13篇。高水平论文研究的项目支持严重不足,从长远来看,将会影响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可持续性。不过,在项目支持的类型中发现,高教研究的学科交叉特征比较明显,科研项目类型分别来自自然基金、社科基金、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软科学研究计划、地方教委基金、美国福特研究计划、地方人才发展基金等,显示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多途径支持力度以及学科交叉特征。尽管高等教育研究可能与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自觉、学术敏感性以及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有关,但从学术期刊的发展以及个体学术发展来看,寻求高层次项目支持高水平成果仍然是一个趋势,表明这一领域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发展空间。

四、结论与建议

利用被引频次评价学术论文和学术期刊正在受到关注,期刊被引频次是由单篇论文被引频次构成的,期刊上的论文被引频次越多,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研究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及学术热点的捕捉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刊物《中国高教研究》为分析样本,对2000-2011年刊载文献中的1091篇高频被引论文的学术特征进行了探究。通过对其学术特征的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期刊及编辑需要紧紧把握国家在高等教育层面的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在策划、选题、组稿、编辑等方面关注顶层设计中的理论难题与前沿问题,关注高教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栏目进一步优化,多发、连发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对高被引作者的论文多发、优先发表,对有些专家和高被引论文的作者甚至可以因人设栏。对于某些议题,编辑可以组织一些专家先讨论,再请他们撰写。这些都可以产生栏目轰动效应,对提高被引频次和扩大刊物影响大有裨益。第二,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作品,研习者需要时时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理解国家顶层战略、感知实践需求是最重要的学科和研究导向,以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可持续的学术发展规划,团队合作的学术探索风格,关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焦虑,从而确立自己的核心研究领域,方可产生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庞恩旭.我国核心期刊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4(02):15-17.

高教研究 篇9

《中国高教研究》网上投稿平台于2015年1月27日正式开通。投稿平台网址为:http://editor.hie.edu.cn,也可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官方网站(http://www.hie.edu.cn)导航栏进入投稿平台 。作者进入投稿平台后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如投稿题目、投稿栏目、研究方向等,稿件提交成功后自动生成稿件编号,方便作者查询审稿状态。投稿平台的稿件初审时间为1个月,整个审稿流程3个月。同时,《中国高教研究》投稿邮箱继续使用,投稿邮箱:gaoyanbianjibu@163.com。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感谢您对《中国高教研究》的支持!

高教集萃 篇10

研究生报考人数减少4万:就业持续尴尬 含金量不再高(新华网)

调查显示高校青年学子对孔子印象阳光积极(新浪网)

季羡林日记曝大师烦透大学考试: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人民网)

高校新锐女教师QQ群直播阅卷过程 学生笑称血淋淋 (人民网)

8成网友自嘲学癌:见书本便头痛恶心干呕(新浪网)

小学教师供给现尴尬 本科生不愿教 高职难胜任(大公网)

全国考研人数5年来首次下降 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增加 (新华网)

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 第一份职业不必太纠结(光明网)

香港城市大学2014年计划在京招17人(新华网)

黑龙江:今年起将推行高校思政课专家听课制度 (中国教育新闻网)

调查:公务员在女性择偶行业选择上名列第一(新浪网)

调查显示:近半大学生对于占座现象很反感(中国新闻网)

武昌理工学院“博学”考试引发读书潮(光明网)

教育部:提高名校招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比例(腾讯网)

北京大学学生求职被问韩寒与郭敬明身高 感叹留京难 (光明网)

浙江大学推出新政 一年2,000万给用心上课的教师 (千龙网)

推出教学改革“套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这样培养大学生

(千龙网)

社科院:农村家庭本科生失业率高达30%

(人民网)

声音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图书馆馆长):教育再好,还需要社会提供发展的空间。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更多是要问社会,而不要仅仅问大学。解决青年的出路问题,不是大学也不是幼儿园的事情,而是政府、社会的事,也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以及青年本人的理性选择。 (腾讯网)

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一名理想的教师, 应该是名天生不安分、永远会做梦的人。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 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 才能提出问题, 才会自找“麻烦”, 也才能拥有诗意的教育生活。 (新浪微博)

Alan Barrell(英国剑桥大学商学院教授、世界青年发展组织主席):创业最重要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是创新和信息。创业和创新要体现个人的想法,爱因斯坦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作为一名企业家,不要总问why(为什么),还要思考why not (为什么不)。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作为大学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的关键是如何获得新想法,当你不停地思考同一个问题,专注其中时,就会发现全新的方法。 (中青在线)

邢定钰(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在家长们把孩子的起跑线越定越早,在我看来,学生真正的“起跑线”应该定在大学!就像跑马拉松一样,太早起跑,到后面就没有了后劲。 (人民网)

学术

北京大学一项研究为探索太阳系外行星宜居性提供新可能:在太阳系外,是否还有其他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2013年12月30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授胡永云与其研究生杨军博士(目前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中国教育新闻网)

复旦大学一名学生获世界材料研究学会优秀博士生奖:最近举行的世界材料研究学会年会上,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和先进材料实验室彭慧胜课题组博士生仰志斌因为在新能源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突出研究成果,荣获2013年度优秀博士生奖。 (新华网)

我国蛋白生物农药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获悉,该所蛋白质农药课题组完成的一项生物农药创制研究成果,为激活蛋白类生物农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被农业部专家组认定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千龙网)

师生研发“防震床”遇地震时拢出三角空间:“地震发生的瞬间你可能正在熟睡,假如遇到这种情况,这款‘防震床’或许就能帮你躲过一劫。”在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师生们研发出一种可以在地震来临时保护梦中人的特殊床板,设计理念源于杠杆原理,以做到“趋利避害,防患于未然”。 (搜狐网)

国际

美国高校少有大四“空巢期” 实习贯穿始终(人民网)

日本立命馆大学与企业合作 促外国留学生就业(网易)

澳大利亚简化留学签证审理程序(凤凰网)

新西兰调查显示青少年成长受父母影响较大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年英国取消本科人数限制增加3万招生名额

(中国教育新闻网)

加拿大阿省移民计划推出新类别 备受中国留学生关注

(光明网)

英国:树立教师权威整饬校园纪律(人民网)

日拟将学习“和食”外国留学生居留时间延长2年

(网易)

英国投入4,900万英磅 力推工科教育助力经济发展

(千龙网)

日本拟延长接收外国实习生期限 扩大接收范围(人民网)

英欲推中国留学生实习项目 旨在加强商贸联系 (腾讯网)

荷兰橙色郁金香2014年至2015年奖学金开始申请(今晚网)

高教管理制度人性化问题研究 篇11

我国很多高校应用的教学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一些高校在对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 过重的强调制度化的管理, 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往往采取忽略的态度。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核心, 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但是我国高校管理制度建设中对于人性化没有给予太多的考虑, 导致人性化问题缺失严重, 不仅对于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同时对于高校教育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1当前高教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行政管理人员作风不正在高等院校中行政部门承担的职能较多, 因为, 一些行政管理人员的作风不正, 对于高教管理制度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高等院校的管理过于形式化、模板化, 与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相不符, 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成效的提升带来了很多的限制, 对于高等院校学生的发展也非常不利。深入调查发现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有不良官僚作风存在, 这也是导致高等学校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的重要因素。

1.2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对于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使得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改良, 从而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促进高校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高等院校在对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的过程中考虑的方面众多, 对于高校学生的考场纪律制度、学生课堂出勤制度等众多制度也进行了确切的落实, 这些制度的落实只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但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观念的建立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 长时间作用下对于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需要注重的是, 强制性的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缺陷, 不能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的激发, 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3高校教学辅助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在我国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 一些高校教学辅导人员对于各个科学专业缺乏全面性的了解, 学科教学整体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普遍的存在, 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受到不良影响时, 总是对学科教师追究责任, 认为是教师具有的专业素质不高导致的, 不能认识到管理人员工作存在的众多不足。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开展, 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与学科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成效的不断提升。 但是因为我国高校教学辅导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升, 使得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导致教学管理质量较差, 各项教学资源配置不科学等众多不良问题产生[1]。

2加强高教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2.1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 加强高教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对于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 想要保证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无论是教育工作人员还是学生都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中去, 转变以往被动进行教学管理的不良形式。 这也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精神因素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要将自身具有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积极的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 为提升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建设, 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高度的明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对于高等院校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高校教育工作人员和学生的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 在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必须要给予一定的保护, 落实更多具有弹性和柔性性质的管理手段, 为高等院校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

2.2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加强高教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不能仅仅是局限于文本式的规章制度建设中, 同时, 在高等院校的校园风气、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特色等众多方面都要有所体现。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使得高等院校的每一名学生、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能够受到这种和谐气氛的熏陶, 将自身具有的价值和潜力更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所以, 我国高等院校在办学中需要坚持以教师为本、坚持以求学的学生为根本, 同时, 高等院校还需要全面的考虑教育工作人员和学生在思想素质、情感观念等众多方面的实际需求, 对于他们的自主权给予一定的尊重, 使得教育工作人员和学生具有的自我管束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不断的加强高教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

2.3增强院系管理的活力, 加强高教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想要与我国高等院校教育环境的变化相适应, 应当抛弃高等院校以往集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应用分权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并且将其作为我国高等院校管理制度改革的切入点。高等院校教学管理部门的职能也需要进行转变, 管理职能向着服务型的方向转变, 使得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的具有灵活性, 为高校的院系管理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保证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各个方面都能够体现人性化建设。高等院校在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变革时, 必须要严格的遵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对于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的地位要有所提升, 赋予高校院系更多的管理权力, 使得高等院校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将管理部门具有的服务职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高等院校校级管理部门进行全面的统筹, 突出院校管理工作具有的重要地位, 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拥有自主发展空间, 使得教学管理制度呈现服务性的特点, 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制度人性化建设[2]。

3结语

高等院校是人才加工的“工厂”, 是社会发展动力输出重要场所。 高等院校落实的管理制度对于人才的培养, 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我国的各个高等院校都必须要注重管理制度的改革, 不断的加强人性化建设, 使得高校教学管理制度能够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促进高校教育发展, 为社会发展输入更多高素质人才。

摘要:高校是人才成长的摇篮, 是为社会输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具有的教育教学水平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人们对于高校教育也越来越为关注。但是对于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进行调查发现, 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良问题, 若是不能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善, 必定会对高校教育发展、国家的进步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就是对高教管理制度人性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杨爱君.构建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11 (29) :87.

上一篇:历史查询下一篇:课堂教学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