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保障

2024-06-21

全业务保障(共7篇)

全业务保障 篇1

回顾《电信条例》颁布实施的十年, 也是电信行业发展改革的十年, 是中国电信江苏公司历经政企分开、公司化运作、转型发展、行业重组等的关键时期。可以说, 《电信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依法规范市场经营秩序、维护电信企业和用户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保障和促进了电信行业的健康、快速、有序、稳健发展。

十年来, 江苏电信在电信监管部门和集团公司的领导下, 围绕企业战略转型和全业务融合发展工作中心,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电信条例》, 并以此为契机, 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优化和完善内控管理流程, 不断增强广大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 推动全员依法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有力保障了公司的科学和谐发展。江苏电信连续多年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业务收入和利润指标任务, 收入增幅始终保持良好态势, 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省“五一”劳动奖状、省依法治企诚信经营先进单位等称号。基层企业中也涌现出一大批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省依法治企诚信经营先进单位、省依法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等。

学习宣贯《电信条例》的主要做法

(一) 以贯彻《电信条例》为主线, 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体系

江苏电信于2000年实现公司化运作以来, 始终以学习贯彻《电信条例》为主线, 围绕经营、建设、维护、服务和改革发展等各方面, 持续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和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坚持依法治企, 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建立健全公司规章制度体系。江苏电信在继承行业传统制度体系的基础上, 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按照《电信条例》精神, 定期开展公司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法律事务管理方面, 公司先后制订并出台了《法律事务管理暂行办法》、《公司合同管理办法》等36项规章制度, 基本建立健全公司法制工作制度体系。

二是加强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江苏电信在推进企业跨越式发展中, 制订下发《推进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在各市分公司全面开展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公司编印《法律风险管理指引手册 (2008年) 》、《移动业务经营法律风险指引手册》, 初步建立了“以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为主, 以事后补救为辅”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

三是法律顾问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制度。江苏电信根据全业务经营的特点, 积极构建了企业法律顾问职业发展通道, 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 加强对重要营销方案、管理制度的法律论证, 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迄今为止, 江苏电信已形成省、市两级法律事务工作机构和省、市、县三级法律专业人员工作体系。

(二) 以普及《电信条例》为中心, 做好学法用法保障工作

一是健全普法网络组织, 实现常态化管理。省公司成立了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组长,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普法领导小组, 省、市、县建立起以专职法律事务人员为中心、以中层管理人员为重点、以部门骨干为依托的三级普法工作网络。江苏电信已将《电信条例》宣贯工作纳入公司五年普法规划和年度普法工作计划, 形成了“主要领导关心, 分管领导负责, 党政工团共管, 全员共同参与”的格局和“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的普法责任体系。

二是纳入部门和个人绩效管理, 完善考核培训制度。公司建立领导干部普法学习宣传制度、新进人员法律培训制度、晋升人员竞聘法律考试制度、年度绩效考核制度等, 使普法学习成为公司党组 (党委) 中心组学习、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学习的重要内容, 并列入各级企业的绩效考核范围, 形成了一系列的法律知识培训、考试、考核制度。

三是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 构建面向员工的普法平台。不断完善和优化“法治在线”网站的普法教育作用, 增强法律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互动性, 为员工提供交流平台。开展各类网上学习、网上竞赛等普及新法律知识, 利用《江苏邮电报》和《电信信息》开设专题普法专栏, 组织编写《江苏公司典型法律纠纷案件汇编》、《江苏公司法律规章制度汇编》等普法手册, 成为员工普法交流的实用材料。

(三) 以宣传《电信条例》为基础, 不断增强全员法律素质

一是坚持各级企业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公司认真落实《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 贯彻执行电信企业高管人员职业操守守则及“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程序, 规范权力运行, 预防职务犯罪, 发挥了领导学法、用法示范作用。

二是全面加强基层普法员工法律培训。各级企业积极鼓励普法队伍成员参加各类法律培训, 掌握与企业有关的各种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发挥全省兼职合同管理员在各级部门的普法宣传员作用, 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是积极开展前瞻性法律专题研究。公司法律人员注重结合新出台法律法规, 加强对3G业务政策、共建共享模式、移动业务风险防范等经营管理中涉及法律问题的研究, 积极参与电信立法研讨、集团公司法律课题研究, 及时提供相关法律意见, 主动把握涉及企业全业务运营的政策法规动向。

(四) 以执行《电信条例》为保障, 不断提升依法经营管理水平

一是重视发挥法律部门的支撑作用, 确保经营决策合法合规。公司在重大经营决策和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中, 能够发挥法律部门的审核和规范作用。在企业重组、改制、上市以及企业形式变更等重大项目和重要经营决策工作中, 充分听取法律部门意见。在研究对外合作、新业务商业模式、营销方案、业务外包等重大经营决策时, 均安排法律部门相关代表参与讨论和审查, 确保各类业务模式和协议内容均合法合规。

二是抓好法律纠纷案件管理, 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公司建立并完善纠纷案件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 基本确立了省、市法律联动、部门共同参与、内外资源综合利用的纠纷案件处理机制。定期召开季度法律纠纷案件研讨会, 加强典型法律纠纷案例研究, 对法律纠纷案件反映出的问题提出防范建议。

三是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 江苏电信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完善知识产权申报激励机制, 加强对专利、著作权、商标、域名的集中管理。截至2009年底, 江苏电信累计申请专利25件、国内商标注册36件、软件著作权登记45件。

四是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维护社会和企业安全稳定。当前,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企业只有规避急功近利、损人利已等短视行为, 形成战略思维, 做出科学决策, 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江苏电信十分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义务, 为全省政治建设、经济发展、扶贫济困和抗击灾害等做出了巨大贡献, 赢得了各级政府的好评, 也为公司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强电信行业法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法律制度建设是电信行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认为下一步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电信法制建设。

一是加快电信立法, 解决“三网融合”中法律问题。目前, “三网融合”的难点在于广电和电信两种体制的对接以及业务融合的监管问题, 而其根本原因是部门利益的冲突。加快电信立法, 是推进产业竞合和解决“三网融合”的关键所在。电信立法应当明确监管体制,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规范竞争行为, 从而促进业务融合。国务院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出台后, 分业监管的体制和政策需要不断完善, 部分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规章需要重新修订, 统一到国务院文件规定上来。三网融合亟需解决的难题就是法律依据的制定, 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因此须尽快制订出台《电信法》并做好相关法规修订工作, 促进“三网融合”的健康发展。

二是尽快制定《江苏省电信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电信设施建设作为三网融合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和重要支撑, 在电信规划、建设、管理等过程中迫切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近年来, 盗窃通信电缆和人为破坏电信设施案件依旧十分频繁, 严重危害了公用电信设施的安全, 严重侵犯了社会公众通信自由的权利。《侵权责任法》、《物权法》和《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电信设施的建设和保护的规定不够具体, 在具体贯彻执行中难度较大, 迫切需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加以细化, 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对于江苏, 有关部门需要尽快制订《江苏省电信设施建设与保护条例》, 充分考虑法律条款的操作程序, 为江苏省的电信运营企业提供有力的权利保障。

三是继续宣贯普及《电信条例》, 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经营发展环境。当前, 进一步宣贯《电信条例》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电信企业, 要进一步宣传好、贯彻好、执行好《电信条例》, 巩固学法用法经验成果, 创新发展思路, 依法治企、诚信经营、维护企业和用户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和谐发展, 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充分发挥好《电信条例》及电信法的规范约束作用, 各电信运营企业要真正承担起央企的社会责任, 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保障用户权益的同时, 共同营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和发展环境, 促进电信行业科学、和谐发展。

全业务保障 篇2

1、全业务运营的内涵

所谓全业务运营是指运营商利用自身的网络设备并和其他信息服务提供商合作, 在有线和无线领域为社会公众提供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的信息服务, 具体包括固定本地话音、固定长途话音、数据、移动话音、移动数据、互联网和其他增值业务。电信全业务运营能有效促进公平竞争、满足经济全球化与用户需求多样化的要求, 有利于电信运营商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服务水平、节约运营成本, 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有利于推进信息化建设, 是打造世界级电信企业的必由之路。电信全业务运营对经营管理能力提出高要求,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创新, 要进行战略创新, 服务创新, 组织创新和思维创新;并要以创新为基础实现转型。

2、国外全业务运营状况和运营经验

从全球范围来讲, 绝大多数运营商都是全业务运营商, 全业务运营是当前的主要选择和未来的趋势。在世界最大的电信运营商里, 约82%是全业务运营的。以AT&T公司为例, 其在美国国内的业务主要分为移动通信业务、有线通信业务和广告与发行业务, AT&T的有线通信服务主要包括固定电话服务 (本地和长途) 、宽带接入、电视录像、VOIP、企业通信服务、信息承载服务等, 有线业务收入是公司的主要业务, 占公司总收入的60%。为了进行全业务的市场拓展, AT&T把国内市场用户划分为居民用户、小型商业用户和大型企业用户, 并针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营销, 提供有差别的业务, 满足用户需求和实现公司价值。针对居民用户, AT&T主要提供移动通信、互联网接入、电视录像和家庭固话等业务;针对小型商业用户, AT&T主要提供综合通信解决方案、互联网接入、本地电话、长途电话和增值服务等业务。针对大型企业用户, 将其按照细分的企业用户、大宗业务用户和政府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国外运营商对我国进行全业务运营的启示:

聚焦客户需求, 提升市场营销能力:既要满足基本通话需求, 更要创新增值业务;从客户需求的角度出发, 结合全业务的产品特点, 将市场进行细分为居民客户市场和商业客户市场, 商业客户市场包括小型客户市场、大型客户市场和政府市场。面对更为复杂的客户需求和资源, 市场营销能力的高低往往会对竞争起到重要的作用。

进行捆绑销售, 提高集成能力:在全业务运营下, 企业拥有多项增值业务, 只有通过捆绑销售和集成服务, 才能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综合娱乐需求;同时伤人不利己的价格战, 如法国电信的“Family Talk”组合套餐业务。

积极探索和逐步推广:综观国外运营商全业务之路, 基本都是边实践边探索逐步推进的, 既要借鉴先进的经验, 又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面对着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且需求还未被完全开发的市场, 稳扎稳打, 建立捆绑式名牌才是正道。

实行创新:不仅进行业务创新, 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更要在营销方式, 渠道管理, 产业链条等方面进行创新, 提供差别服务, 挖掘长尾价值。

3、对中移动全业务运营的S 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对企业外部环境中存在的机会、威胁和企业内部的优势、劣势进行综合分析, 并据此提出企业可行战略的分析方法。

优势 (strengths)

具有成熟的市场运营经验和经过市场历练的高素质管理人员, 在近十年的市场博弈中积累的客户营销经验是中移动应对全业务挑战的宝贵财富;具有获得广泛认同的品牌, 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都是家喻户晓, 在各自的目标客户领域拥有很高的声誉, 是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代名词;转换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转换成本不仅是经济上的, 也是时间、精力和情感上;优良的财务资源, 2008年, 中国移动收入高达4123亿元, 净利润首次超过千亿元, 达到1128亿元, 具有夯实的财务基础;适应力强的战略, “臻于至善”表达的意境就是不断完善自我。

劣势 (weakness)

网络建设耗资巨大, 2009年, 中国移动将投入1339亿元, 其中76%用于2G/3G共用市场;产品线较范围过窄, 业务收入过于集中在移动语音, 而在能带来巨大利润空间的增值业务亟待发展, 缺乏真正吸引顾客的增值业务;竞争地位的变化, 随着电信的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 运营商的地位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不可否认的是, 中移动正在或者即将失去超强的垄断地位, 三家运营商将在一个逐渐均势的平台上进行竞争。

机会 (opportunity)

国家对TD-SCDMA的大力支持,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通信行业自主产权的发展, 通过运营具有自主创新的TD, 既赢得了国家可以赢得国家对中国移动更多有利的非对称管制;在位优势, 截至2008年11月, 我国移动用户数已有6.3亿, 其中中国移动的用户数就有4.4亿, 占据了近70%的市场份额, 这一巨大的在位优势将形成长期的竞争力;在和其他几家运营商的竞争过程中, 中移动历来业绩优秀, 战绩辉煌, 具有很强的市场信心, 在新业务的的接受率上也独占鳌头。

威胁 (threats)

面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连通的强势竞争, 业务融合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带来的优势首先体现在集团客户市场的争夺上, 接下来是个人客户, 然后向家庭客户延伸;TD技术的不成熟, 相对于CD-MA2000, TD技术在大规模运用的可靠性上面有待考证, 这很可能影响市场的信心;固话和宽带业务基础较差, 合并铁通带来的固话和宽带基础并不强;用户爱好和需求具有多样性而且易变, 难以掌握;全业务运营情况下, 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客户都直接面临着更多相似的产品选择, 其议价能力的增强对企业的收益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全业务运营后, 面对新的市场, 可能会有内容服务商通过在在价值链上重组, 进而会瓜分利润。

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中移动具有庞大的客户群和在位优势;具有优秀的品牌和长期成功的运营经验。从SWOT战略性思维分析, 机遇大于挑战, 发展优于防范, 中移动必须采用增长战略, 抓住历史机遇, 释放自身实力, 突破产品范围界限, 创造柔性管理机制, 革新组织结构, 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促进中国通信行业的发展。

4、应对全业务的挑战 (应对全业务的战略抉择)

强化市场营销能力

全业务的竞争, 归根结底就是客户的竞争, 必须重视客户及其新需求, 跟踪需求变动, 强化市场营销能力。按照对业务需求的不同划分客户类别进行差异化营销, 中国移动全业务运营应该以现有客户群, 特别是个人高端客户及集团客户为基础, 通过业务和服务的延展, 向其他客户群, 如国际化客户和竞争对手的集团客户渗透;同时注重农村市场和3G的商用。进行精准营销, 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精准分析, 用户信息是运营商的核心资源之一, 深度挖掘内部和外部的用户信息, 拓展经营分析系统的分析范围, 对用户数据业务的消费情况进行分析, 整合来自企业的内部信息和来自社会的外部信息, 特别是BOSS系统的信息来源, 采用决策树、逻辑回归、神经网络、关联算法、聚类算法、贝叶斯网络、基因、基本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法对数据进行挖掘, 按照数据分析进行客户市场细分、客户价值评估、客户流失预警、客户生命周期判定等管理, 进行捆绑产品和资费套餐设计,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包括客户需求设别、产品研发推广等一体化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强化市场营销能力, 提升价值创造力, 促进全业务的大发展。

加强战略协作, 主导价值链

电信的产业链是一个包含有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商、终端制造商、内容及服务提供商、虚拟运营商和用户在内的庞大网络, 非常复杂, 中移动运营商发挥价值链主导者的作用, 经营好产品价值链, 带动价值链上各个成员协同合作, 积极搭建与价值链上下游的战略联盟, 共同做大做强产业, 为其他行业提供综合、完善、先进的信息服务, 为自身实现综合信息提供商创造相应的环境。全业务环境下, 渠道将不仅仅是取得核心地位的因素, 内容提供商将成为价值链条中起核心作用的一方, 由于网络的融合将大大推动宽带数据业务等增值业务的发展, 企业将不能拥有所有的竞争优势, 因此有必要加强战略协作, 进行合作联盟实现“多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提高自身在产业链上的必要条件, 通过价值链企业的合作, 充分挖掘资源的价值创造力, 提升整体的盈利能力, 共同把产业做大做强, 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充分发挥价值链的整体价值, 必须建立包含内容提供商、运营商、客户的一体化化动态管理机制, 实现全流程的闭环管理, 通过对合作伙伴的管理和渗透, 合格的伙伴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长期进行合作, 如和新浪网 (中国最大的中文网) 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在新闻、娱乐、体育、财经等方面能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对不合格的合作伙伴, 要进行淘汰, 进行伙伴关系管理库, 进行适时的递补, 甚至向内容提供商进行渗透, 内容和应用时未来的机会, 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向内容、信息、娱乐等领域的渗透过程中, 主要有两种途径: (一) 通过资本手段在市场上进行兼并重组, 强行进入类似企业进行运作。今年的金融危机造成的股市低迷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操作得当可以低价收购。 (二) 自主建立企业, 研究内容提供商, 研究客户需求, 探索未被发掘的信息需求, 进行内容的研发和制作, 提供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中移动要逐步培育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的能力, 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迈进。如SK电信推出VOD (视频点播) 业务, 投资建立电影制片厂和影视公司, 既减少了支付额外的费用, 又提高了信息的自主性和及时性。通过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与渗透, SK的成本下降了5%, 移动数据业务也出现了39%的增长。

优化网络资源, 强化网络运用能力, 弥补固网和宽带上的不足。

全业务环境下, 三网融合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虽然铁通的固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移动本身固网的劣势, 但从长远的竞争来看, 这是远远不够的。鉴于此, 中移动要强化自己的长途骨干网和城域网与原铁通的固网的融合, 同时与拥有拥有接入网资源的其他行业合作, 如广电。统筹整体网络资源, 对本地传输、接入网、IP城域网等进行优化, 研究先进的网络技术, 尽早实现核心网络的IP化, 加快无线网络建设, 争取取得技术领先, 通过建设多功能的业务平台, 为全业务运营提供高效的支撑, 弥补和中国电信和新联通在固定通信领域的不足。

推行集成业务组合, 建立明星品牌

推行集成业务组合, 有利于防范全业务经营出现的业绩不稳定;有利于满足客户多样化, 个性化和动态化的综合性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宽带与终端的一体化, 融合固话、移动通信、信息数据、视频等电信业务, 拓展服务范围和深度, 大力发展移动数据业务, 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点研究开发捆绑产品, 进行业务融合, 能够有效地增加用户的使用量和支出。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购买意愿、心理价位, 以及业务内容和应用偏好等, 实现高层次业务融合, 是构建全业务运营能力的关键。进行集成业务组合要打好两个基础, 一是网络资源的控制;加快移动基站接入、固定接入等网络接入资源的建设, 发展新技术, 如无线网的接入, 加快核心网络IP化的进程, 做好整体网络规划, 提供全网的支撑能力;二是终端的普及率, 多模手机终端和和多功能企业/家庭网关能满足客户在移动网和固定网无缝切换和综合信息服务的需求, 实现客户在一个终端上能够享受所有通信服务。从国外运营商的经验来看, 好的终端对全业务的促进意义非凡, NTT初期就是利用给手机厂商补贴的方式降低终端资费, 最终赢得了3G推广的全面胜利。

品牌代表公司的形象, 好的品牌能给企业带来正面形象, 促进业务量的提升, 进行全业务运营, 必须注重品牌的经营, 建立明星品牌, 国际上全业务运营商非常注重品牌运营, “Orange”和O2分别是法国电信和西班牙电信的著名品牌。面对全业务运营的的复杂环境, 中移动必须顺应潮流, 重视和推进品牌经营, 丰富品牌内涵, 激发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 树立优秀综合运营商的企业形象。进行品牌经营有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建立统一品牌, 如2006年法国电信把集团在全球的移动、宽带、融合服务和商业服务品牌统一为“Orange”;西班牙电信统一采用O2品牌, 将固话、移动和宽带等全部业务统一起来, 减少了客户对不同业务的误解, 便于记忆和理解, 形成公司的良好形象, 提升和巩固了顾客忠诚度。二是进行品牌细分, 品牌细分建立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 运用品牌细分能有效地降低企业风险, 使企业的整个声誉不致于受其某种业务的声誉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体现差异化优势, 挖掘客户潜在需求。

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 向管理要效益。

播出全链路保障平台改造方案 篇3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自2007年开始全台播出的数字化、网络化改造, 由于所有改造必须在9个频道不停播、不停机的状态下完成, 因此选用一个绝对可靠的数字化、网络化播出系统方案就显得尤为关键。在此期间我们对国内外主流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情况做了详细的调研工作。

由于数字化系统中的矩阵、调音台等都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和设备, 所以选型的重点主要落在网络化平台上。期间主要考察了以Cobranet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平台、Ethesound网络平台和StreamNet网络平台。

1 三种网络化平台的比较

1.1 Cobranet网络化平台

Cobranet网络化平台以CIRRUS LOGIC公司的DSP平台为核心, 主要功能是个音频网关, 即模拟/AES数字音频转网络, 网络转模拟/AES数字音频。其最大链路支持带宽为100M, 没有音频分析和编解码能力。比较突出的技术性能是延时低, 标称最低8ms (点对点直连测量) 。在国内电台的应用主要是网络化路由切换 (网络化矩阵) , 在国内省级台应用不是很成熟。

1.2 Ethesound网络化平台

Ethesound网络化平台以SpartenIII FPGA为核心, 是一个标准音频网关设备, 最大链路支持带宽为100M, 没有音频分析和编解码能力, 其余功能和Cobranet平台类似。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有成熟和系列化的进口硬件设备, 在国内电台的应用也是以网络化路由切换为主。

1.3 StreamNet网络化平台

该平台采用Xscale嵌入式CPU为核心, 非音频网关设计, 最大物理链路支持带宽1000M, 具有硬件端的音频分析和编解码能力。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网络带宽优化管理能力卓越, 配合其硬件可以实现音视混合监看、自动监听、信号收录、自动应急以及网上广播等综合功能:同时该平台支持的信号类型除了模拟和数字音频外, 还有AM/FM开路信号、DVBS卫星信号、DVBC数字有线网络信号等包容了电台的几乎所有信号类型。免费提供的电台智能辅助一体化软件, 可以让电台基于一个网络平台就实现很智能的功能, 在国内主要是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在使用。

2 系统改造计划

根据上述的调研结果, 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系统的功能和可扩展行, 选择了StreamNet网络平台;并充分考虑改造的风险控制, 做出了网络化三步走的规划:

第一步:模拟播出+StreamNet网络化平台

缓上数字化改造, 在最熟悉且稳定应用多年的模拟平台上, 先进行网络化改造, 让一线技术人员可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逐步学习和适应网络化的流程和技术特点。

第二步:数字播出+StreamNet网络化平台

在第一步成功推进后, 进行播出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同时继续扩展已经稳定工作1年的StreamNet网络化平台, 这样保证了一线人员在整个改造过程中始终对系统的一部分充分的熟悉, 进一步控制了风险。

第三步:将StreamNet网络化平台从直播室、播出主控向传输系统、发射系统的全链路延伸。

在前两步的顺利推进后, 采用StreamNet网络化平台分别对调频同频覆盖网、第一中波发射台和第三中波发射台进行网络化改造。从而实现了在电台主控内就可以对传输和发射系统集中管理, 以及统一的网络化应急流程, 相信将为电台的安全播出更增加一层保障。

3 改造后的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分为自办信号监管、代播系统、慢录系统、监看和报警系统、监听系统和网上广播平台等几个部分。

3.1 信号监管

信号监管是基于StreamNet网络平台所有其他功能的一个基础, 由于每个型号的StreamNet板卡都具有信号的监测和网络传送功能, 因此我们在构建对自办节目播出通道、转播节目通道、开路信号和直播室信号的监管上使用了好几种型号的板卡, 都可以统一方便地为代播应急、监听、慢录等应用的扩展打下基础。

3.2 代播系统

在StreamNet平台构建的总控系统中, 代播系统不是孤立的, 而是融入系统的, 因此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做到传统的多路备份信号的切入, 也可以做到跳过故障点直接从故障点前将信号通过StreamNet平台送到代播模块进行代播。

为了达到主备信号播出一致的效果, 我们把代播信号的插入点选在了直播室延时器后的输出结点上。采用Stream Net系列的代播专用型号进行全硬件代播。技术人员也可以通过系统智能服务器给出的指示, 通过控制屏进行一键式智能代播。

3.3 慢录系统

慢录系统是StreamNet智能总控中的“副产品”, 该系统不仅可以将正在播出的信号进行记录, 同时也可以把监控的视频图像甚至是对讲系统中的对讲音频都全部记录下来, 我台通过一台IBM X3650服务器, 实现了对9个播出频率的音频信号 (MP3格式) 和10个直播室视频信号 (mpeg4 cif) 的30天自动循环覆盖式存储, 用户可以通过时间轴和通道轴2种模式进行事后的回调和查阅。

网络化的慢录系统不仅可以和媒资系统共用存储平台也可以和网上播出平台共享资源, 实现对网上点播内容的保存和处理, 使慢录系统和网上广播的点播平台完全融合。

3.4 监看和报警系统

监看和报警系统中, 集中了大屏幕监看、视频监控和报警的集中处理三部分功能, 因为都以大屏幕为中心, 所以统一为一个系统。

视频监控, 采用网络输出的摄像机或网络视频压缩模块, 将视频压缩成mpeg4 cif格式, 并通过网络送出, 经由大屏幕服务器进行软解码和音频通道叠加后形成各种显示美观的音视混合监控图像。我台目前直播室采用的不是网络摄像机, 视频信号通过专用视频集中压缩硬件, 压缩成mpeg4 cif格式输出。该类界面按需自由定制。

3.5 监听系统

在音频的监听和监看方面主要分为:内网监听监看和外网监听监看两种类型:

1.内网监听指连接在内网上的电脑可以通过监听选择软件, 采用轮听、手动选择或事件触发三种方式进行声音的选择监听。

2.外网监听就是通过一定的安全技术手段, 把内网上的声音送到办公网, 达到办公PC上可以直接进行监听。所有控制用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控制一个或多个AE200, 由AE200将音频送给监听音箱实现监听。

我台目前只实现了内网监听, 外网监听功能在总控系统改造完成后实施。

3.6 网上广播平台

通过StreamNet平台可以方便地扩展网上广播, 并且不管是P2P模式还是Windows MediaServer方式都可以进行扩展, 而且只需要添加一台 (或若干台根据并发访问量) Media Server就可以了。我台通过一台Icast (StreamNet平台系列) 服务器实现了10个自办频率的网上发布。

4 系统运行状况

StreamNet系统一、二期工程结束已经二年多时间了, 通过实践检验, 此系统能很好地与陕西电台信号传输模式相结合, 使信号传输过程图像化, 信息化, 透明化。大大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 减少了系统的误操作概率。系统运行稳定, 硬件各项指标正常, 软件在长时间运行后没有出现死机、退出等不正常现象。各类日志细致、完备, 能够对事件发生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描述。整个系统专业化程度很高, 不论是设计理念, 还是实际产品都可以站在目前国内网络化系统的前列。

此次网络化、智能化总控系统建设是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播控传输网络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让广播信号在播出、控制、传输、发射等各个环节的监测更加完善, 为技术人员及时、准确地判断信号及设备故障提供了科学依据, 使安全播出工作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近几年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在播出安全保障方面的一些技术措施, 相应的选型依据以及相关技术平台构建后取得的效果。

全力提升全业务服务品质 篇4

开展服务提升专项行动

2010年, 江苏电信服务工作将以打造业内领先的服务品牌为目标, 从继续巩固和提升基础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服务创新两方面着手, 并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实现两升两降 (即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降低客户投诉率和离网率) ;二是增强服务协同;三是深化分级服务。江苏电信组织全省各级单位具体通过以下八项工作的开展提升全业务服务质量:一是建立聚焦客户的全业务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二是修订服务标准, 强化正确执行, 确保全面达标;三是加快建设进度, 快速提高宽带维护支撑能力;四是规范增值业务营销, 全面落实诚信经营;五是重视业务及流程梳理, 持续优化客户账单;六是加强协同, 快速提高10000号运营服务能力;七是从支撑管理入手, 增强客户投诉响应处理能力;八是确保信息安全, 严防客户信息泄漏。为实现目标, 江苏电信要求, 各级企业要将基于客户感知的服务质量管控贯穿于企业运营全过程, 深刻理解“用户至上, 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 全面创建“全员参与, 服务优先”的企业服务文化, 积极营造服务文化氛围, 树立全员服务意识, 将全员服务的企业文化落实到实际工作细节中。

以服务世博为抓手

江苏电信积极参与并投入到“服务世博、放心消费”行动中, 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业务服务品质持续提升, 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和客户消费的需要。在此次行动中, 江苏电信将结合自身资源特征和服务优势, 争取从四方面做出特色:一是突出“消费、发展”的宗旨。积极运用新技术, 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业务, 更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社会;加快3G业务开发, 促进服务升级换代;不断提升宽带服务质量, 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互联网接入和应用服务。二是紧扣“放心消费”的主题。依法诚信经营, 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境;继续拓宽服务渠道, 方便用户查询服务内容和消费信息;坚决维护用户消费的选择权和知情权, 杜绝强制服务等侵权情况发生。三是体现“服务世博”的特点。在做好世博会通信保障的同时, 重点提升无线宽带、商旅综合信息服务等服务的质量, 为游客留下良好的通信消费体验。四是达成“促进和谐”的目标。与兄弟运营商加强沟通, 推进资源共享, 规范市场秩序, 共同解决服务难点问题;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多角度地审视服务短板, 不断加以改进;加强与客户的良性互动, 聆听客户心声及时化解矛盾。

加大组织现场服务

城市全业务网络演进趋势 篇5

近年来, 网络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 基于网络的各种应用也越来越丰富, 随着数据业务量的迅猛增长, 带来了对网络带宽的巨大需求, 而且由于数据流量的不可预见和不确定性, 运营商非常需要对网络带宽做动态分配。在中国数据业务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 每年各大运营商都有数以百亿计的资金投入到基础光传输网络的建设中。随着网络需求的多样化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 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光传输网络是各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 全业务网络的现状

三大运营商为满足后续业务发展, 逐渐在进行SDH退网, 加大PTN、OTN传输设备在城域网中的使用。为满足客户随时随地的业务接入需求, 加大驻地网、光缆承载网的建设。考虑到业务的平稳过渡, 目前运营商都是几张传输网同时运营, 造成资源浪费、建设冗余。

2 全业务网络规划、管理发展面临的问题

首先, 各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提供质量更好的服务、降低运营成本就成为立足于竞争市场的关键。其次, 网络的中远期规划决定了运营商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传输设备处理能力和稳定性决定了网络建设的时间。

此外, 网络业务正由原来单一的基础业务向多元化的数据业务发展。这就要求运营商要能够有针对性的对不同的用户要求提供不同场景的不同服务质量 (QOS) 的业务。另外, 物联网的逐步试商用也要求光传输网络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能够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和带宽需求迅速做出响应, 并进行建设和监控。运营商要适应业务发展, 提高整体竞争力, 增加运营收入就必须解决好以上问题。

3 城市全业务网络演进趋势

3.1 向大容量传输演进

追求大容量、传输距离灵活调整一直是光通信发展的基本方向, 近年新业务层出不穷要求传输网向更高速率、传输距离可调演进增添了新的动力。从现有的技术水平, 可以采用40-100Gbit/s系统和波分复用技术来实现传输网容量的提升。由于100Gbit/s系统的实现成本较高, 目前100Gbit/s系统的规模商用还有很大障碍。现阶段还是重点依赖10Gbit/s~40Gbit/s系统技术来满足传输网更大容量的需求。

3.2 向多业务承载演进

光网络为业务网提供支撑和服务, 业务网的需求决定了光传输网的发展。目前以IP为主的数据业务增长极其迅速, 而传统光传送网主要是根据基础业务的需求进行设计, 存在着业务调整复杂、带宽扩容性差、传输数据业务成本高等缺陷, 不具备对IP业务的优化传送和对宽带数据业务进行汇聚和疏导的能力。另一方面, 接入网占整个网络建设成本很大的比重, 如果OTN、PTN以及SDH等网络独立地发展, 必然导致接入网和驻地网的重复建设, 同时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也会加大网络运行维护成本。如果能够利用一张光网络和综合化的多业务平台实现各个网络在接入层和汇聚层的业务融合, 必然极大地降低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 并有利于向用户提供综合业务。

3.3 向网络智能化演进

一张光网络是光传送网由静态基础网向动态业务网转化和更好地适应新业务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波分技术可以解决传输带宽问题, 要使传输带宽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还要赖于网络的合理结构。物联网等新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通信网络向着高容量IP化发展。

(2) 向不同客户分场景提供差异化服务是提升运营商竞争力的关键。光传送网正在演变为满足各种业务就近接入, 快速开通, 便于管理的一张光缆网。

(3) 基于SDH的传统光传送网大量采用环性结构进行建设, 各环之间相互独立, 网络结构扩展性差, 资源利用率低。另外, 传送层的环网拓扑结构与数据业务层的汇聚型拓扑结构的差异还会造成带宽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 光传送网必然要向一张光缆网方向发展, 通过综合业务平台实现业务分离。

基于以上考虑, 智能功能的部署将实现一张光网络和综合业务平台的全面建设, 一张智能网成为了光传送网发展的必然选择。

4 城市全业务网络建设目标

把城市划分为若干个业务区, 每个业务区有一个综合汇聚机房, 对于业务密集区域可做综合接入机房下沉, 就近收敛业务, 然后收敛到该区的汇聚机房。汇聚机房和综合接入机房组建光交环, 由光交环承载所有业务, 实现一张光缆网的目标。建设方式如下:

4.1 核心层建设目标:

远期需要在每个核心局新增百GE OTN波分设备满足超大颗粒业务的处理能力, 同时核心局做到动态调整自有业务带宽, 以应对局部区域业务量突发, 造成阻塞。核心局之间实现网状网光缆结构网。建成管道化网状网结构的核心层光缆网;机房进出路由建议在三个以上, 且各出局路由的分离, 便于光缆集散和调度安全。光缆中途不开口, 光缆一般选择144芯及以上, 建议优先选择带状光缆。

4.2 汇聚层建设目标:

远期需要在每个汇聚新增40GE或以上的OTN波分设备满足大颗粒业务的处理能力, 同时汇聚机房做到动态调整自有业务带宽, 以应对局部区域业务量突发, 造成阻塞。汇聚机房组建物理汇聚环路, 同时汇聚机房组建光交环路由光交承载业务。建成环形、异路由化的汇聚层光缆网;实现路由直达, 中途不开口的汇聚层光缆连接各汇聚节点;单个汇聚环节点控制在4~6个;实现汇聚层光缆满足不断扩大的业务网络的对光缆纤芯的需求, 芯数一般为48~96芯。实现汇聚环双路由归属到2个核心局, 稳定的汇聚点实现2个以上路由出局, 逐步实现汇聚机房网状网结构。

4.3 接入层建设目标:

对于业务密集型的区域采用下沉综合接入机房 (安装mini OTN设备) , 综合接入机房组建环路, 采用综合接入机房带光交环, 由光交环承载宏站、宽带、专线、无线城市等业务, 实现就近收敛大颗粒传送。对于业务量一般或偏少的区域采用汇聚机房带光交环, 由光交环承载宏站、宽带、专线、无线城市等业务, 实现就近收敛大颗粒传送。建成覆盖广、接入率高、业务接入灵活便捷的接入层光缆网;利用网格化细分+分区域覆盖的方法在规划期内建成若干个综合业务区, 按计划分阶段进行接入层光缆的建设。

4.4 业务区建设目标:

规划业务区是一个短期整体规划的产物, 在未来会出现很多规划期内无法预见的事物, 就需要根据现实去做局部修正。为保证光交环发挥其最好效益, 必须采用主配+辅配环的建设思路, 做光纤资源二次收敛。

4.5 管道建设目标:

管道作为线缆的承载对象, 对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在如今的现代化城市中管道作为基础资源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结果就是不可能短期完成整体管道建设计划。根据道路建设的周期及其允许开挖的年限限制, 计划5~6年完成城市管道建设目标, 实现有路就有通信管道, 有业务需求的地方就有运营商的管道资源。管道建设要达到目标需要采用先把握城区外围 (开发区, 城乡结合部, 城市扩展区域) 和郊区做重点建设 (政府支持区域) 。每年对老城区做攻坚战采用蚕食技术扩张移动管线资源。对于新建小区、园区等新建区域采用跟随策略建设。对于老社区、园区采用先共建共享其它运营商资源和电力资源后采用顶管等其它方式逐步完善园区内主干管道, 减少其它单位对运营商后续业务发展的制约。根据城域传送网和有线接入网建设及客户接入需求,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建设原则如下:

(1) 储备资源:结合市政道路建设, 按效益优先的原则建设城市核心区及业务密集区的管道资源, 规划期末实现对新建区域的城域管道覆盖, 实现对集团客户、商务楼宇、园区、高校等重要客户的管道预覆盖。

(2) 根据工建部管线办的划分标准, 以接入目标客户的局前井为界, 将管道分为道路管道和驻地网管道两大类。

(3) 道路管道:建设建成符合战略定位和业务运营要求的管道网络, 管道道路覆盖率逐步提升。

(4) 驻地网管道:对商务楼宇、园区、宾馆酒楼、大学校区等商业客户, 其新增楼宇的管道接入率应达到100%, 原有楼宇管道接入逐年递增, 规模和定位符合要求的新建小区管道接入率应达到100%, 规模和定位符合要求的原有小区的管道接入应根据效益优先的原则适度开展建设。

(5) 城区密集业务区主干道采用道路两侧同时新建管道, 管孔数为6~8孔;

(6) 城区一般主干道采用道路两侧同时新建管道, 管孔数为4~6孔;

(7) 城区次干道及郊区主干道根据业务量确定是否道路两侧同时新建管道, 管孔数为4~6孔, 郊区次干道建设孔数为2~4孔;

(8) 每隔250米~350米做2~4孔过路, 郊区城区或业务不密集区可适度拉大距离;

(9) 高校、企事业单位、大型社区内建设管孔数一般为1~2孔;

(10) 选取条件比较好的机房对其周边进行管道建设, 为全业务建设做准备。

4.6 光交建设目标:

主配层光交建设目标和原则:

(1) 4到7个光交组成一个主配光交环, 光交环应尽量跨双汇聚点;光交之间布放288芯光缆, 接入基站光缆采用24芯光缆。主配层光缆交接箱至业务接入点距离为300米左右, 郊区城区为500米左右。

(2) 光交箱应位于管道光缆资源丰富或容易进出的位置, 重要街道路口, 便于接入基站。光交同时也作为全业务接入使用;

(3) 光交在汇聚点附近的以1152芯为主, 其余以576芯为主, 县城的可均为576芯。

(4) 室内分布站点也从光交箱接入, 但在逻辑环层面应为链型结构。

(5) 加强光交环路中主配光缆的纤芯管理, 使得网络分界清晰, 分纤芯使用基站环路, 全业务光纤等。

(6) 为防止主干光缆频繁开口而产生反射损耗, 光缆交接箱间距至少要大于400m。

(7) 光交接箱可采用落地或架空两种安装方式。建议使用室外落地方式安装。

辅配层光交建设目标和原则:

(1) 基于主配线层的规划、预接入客户的分布及管线资源情况, 结合前期全业务主配层完成覆盖情况进行全业务辅配层的规划。

(2) 辅配层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安排;

(3) 辅配层规划主要集中在城区、城郊及开发区等区域;

(4) 辅配层规划综合考虑主配光交的设置情况、预覆盖区域的道路情况、配线光缆延伸距离、辅配层光交的数量及预接入客户至辅配层光分配点的距离等因素, 合理布局;

(5) 辅配层的组网结构以树型结构为主, 针对部分重要客户, 在管线资源具备条件时建议采用环形结构, 纤芯分配不递减式;

(6) 辅配层光分配点一般考虑放置交接箱;

(7) 辅配层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接入资源 (如基站、自办营业厅及较为稳定的代办点等) 作为辅配层的收敛点, 通过合理设置全业务接入区、全业务接入点和光分配点, 提高基础资源的利用率, 使得全业务接入更灵活、便捷;

(8) 辅配层光交的数量应与主配光交的可用纤芯数相匹配, 一般宜为2~4个;

(9) 辅配层光分配点至接入客户所在建筑局前井的距离一般在300米以内, 最大不超过500米。

从中国网通的实践看, 运营商光传送网发展的基本状况与趋势如下。

(1) SDH、PTN、OTN传输网并存

目前各运营商处于传输网络更新升级阶段, 为保证网络安全及设备平滑升级, 各运营商均采用SDH、PTN、OTN传输网并存, 同时控制SDH建设规模, 加大PTN、OTN建设力度, 分阶段淘汰SDH网络。在这个过度阶段势必造成网络的复杂化, 为避免重复建设, 采用建设一张光缆网的方法来解决传输线路重复建设的问题。

(2) 管道建设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

目前城域传送网的建设都依赖于通信管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政府管理部门要求严格, 城市开挖成为制约管道的首要问题。没有管道资源或管道资源匮乏将造成无线城市、宽带中国将及物联网将无法建设。

(3) 网格建设

采用把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网格, 每个网格为一个业务区, 业务区内的所有业务由区内的汇聚机房收敛。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业务建设和管理。

(4) 建设一张光缆网

运营商都非常关注智能光网络的发展, 所谓智能光网路就是一张光缆网实现各种业务承载。目前各大运营商都在研究智能光网络的建设。通过综合汇聚机房组建光交环或综合接入环路 (利用已有接入机房、营业厅、基站机房等运营商稳定的资源建设业务承载环路) 。网格内建设业务支撑网 (光交环或综合接入环路) 、由光分配点 (光交或机房) 到用户建设业务接入网。

(5) 传送网在由基础网向业务网发展

光传送网正在由仅仅是为运营商自身的业务网提供传输支撑的基础网逐步发展为可以直接为客户提供资源出租业务的业务网。由基础传输网转变为业务网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如业务定义、业务管理、业务接入、服务保障等, 而且组网方式、网络结构、网络覆盖也要相应地调整, 网络管理维护体制、电路调度手段、商业运营模式等都要适应业务网的需要进行相应变革。这些工作都是光传送网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和运营商目前关注的重点。

5 结语

广电全业务发展的思考 篇6

1 广播电视现有的模式

1.1 节目制作模式

广告是电视媒体的主要盈利来源,通过播放电视剧、一些综合节目等,使节目的收视率尽可能提高,进而使广告的商业价值提升。目前电视媒体正是依靠这一商业模式进行运营。而随着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开始不断增长了一些互动、双向和个性化媒体的服务需求,各电视台成立了专门的媒体部门,进行相关的业务发布及新媒体节目的制作。

1.2 节目播出和发布形式

目前线性播出是广播电视台主要采用的形式,利用总控播出系统,播出各频道的节目。这种广播式节目发布是比较单一的,在播出节目之前,需要将播控列表编排好,这样无法对观众的互动要求和个性化需求给予满足。经过多次技术改造和升级之后,传统广播电视的线性播出开始逐步过渡为非线性播出发布。

1.3 运营模式

近年来,电视媒体经过一系列的变革,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运营模式上,还是采用广电新媒体模式+传统媒体。这种串行的分布模式,不具备较强的个性化和实效性的服务能力,也不能精准地投放节目和分析用户行为,尽管实现了多屏发布,却不能实现跨屏互动。新形势下,为了促进广电自身的发展,并且真正满足百姓的需求,广电需要将现有的运营方式和业务格局尽快改变,并且能够过渡为广电全媒体运营的布局,将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大。

2 广电全业务的发展

2.1 通过销售付费节目,使业务增值能力提升

付费节目不仅包括电视收视维护费,还包括选择个性化电视节目的额外付费。目前,广电网络公司可提供若干套精彩的付费电视节目,如证券资讯、游戏竞技等。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对相应的节目套餐和单个频道进行订购,并且订购方式灵活多样。为了对观众的消费进行引导,一些广电网络公司还实行了套餐服务。销售人员不断创新和探索,努力提升网络付费节目的营销收入增幅。

2.2 利用数据广播,对单向交互业务进行开发

在数字电视前端机房,有线运营商对标准的广播服务系统进行使用。通过数据轮播的方式,将图片和文字信息通过HFC网络,向用户端进行传送。广大电视用户既可以对数字电视节目进行欣赏,还能对各类综合信息,如美食娱乐、房产交易和阳光政务等,进行浏览。同时,还可对各地的天气预报进行实时查询,对股市行情进行了解,并且还可以对列车时刻和车辆违章进行查询。因为此业务属于单向广播技术,对频点资源占用较大,不能对实时播发的海量信息给予满足,其前景并不看好,但它却可以为广大用户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

3 未来广电全业务的展望

未来广电媒体将充分融合电信业务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多种终端、传输网络和多种业务平台,实现融合生产运营。广播电视台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实现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络的连接,并且开展全媒体运营服务。而伴随着日益成熟的运营技术,也会有更加丰富的全媒体业态服务,从多屏到跨屏,从单一到融合,从发布到运营,实现更加成熟的全业务运营。同时作为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在媒体行业中,云计算将被广泛的应用。云计算以其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将成为全媒体运营技术支撑的重要的实践基础和指导思想。

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提供统一的技术基础平台,是云计算的理念。通过按需分配、动态使用和统一管理资源,使系统的健壮性和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以更好地支持广电全媒体运营业务的发展,实现信息业务的流转和系统间的交互。通过集成应用和有机的整合平台服务层,实现一种简单易行的全媒体运营技术的支撑体系。广播电视台在统一的数据中心支配下,将不同类型和在不同区域分布的平板和客户端等,利用光纤和无线数据中心进行认证,为全媒体运营需要,提供各类媒体处理服务。

4 结论

未来媒体的发展方向,就是全媒体运营。在新技术支撑和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各种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使百姓需求得到更好满足。而作为广电全媒体运用的主体单位,广播电视台更是机遇无限,机会难求。需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实践和探索,开创广电全业务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严克勤.城市广电传媒的创新与管理[J].现代传播,2005,(3).

[2]吕值友.促进武汉广电传媒全面升级[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9).

全业务保障 篇7

增值业务, 也是电信增值业务, 是指通过对现有的技术设备和电信网络资源为基础而开发出来的附加通信业务, 使原有的网络经济效益或功能价值增高, 因而也叫增强型业务。广义上增值业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增值业务方式出现的业务, 是指在原有通信网基本业务 (电话、电报业务) 以外开发的业务, 如数据处理、电子数据信息交换、电子信箱、数据捡索、电子查号和电子文件传输等等业务;另外就是以增值网 (VAN) 方式出现的业务, 增值网可凭借从公用网租用的传输设备, 使用本部门的交换机、计算机和其它专用设备组成专用网以适应本部门的需要。例如租用高速信息组成的虚拟专用网 (VPN) 、专用分组交换网、会议电视网、传真储存转发网等, 都是这种形式下的新的增值业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电信运营商若想在激烈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就要打造优秀的差异化增值业务, 而增值业务的良好表现及其发展趋势, 也决定了增值业务会成为电信运营商利润蛋糕争夺的分配一个焦点, 无疑也影响和推动品牌价值。

1.1 增值业务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且占比持续提升

在传统的语音增势逐渐缓慢今天, 电信的增值业务却发展迅猛, 在电信收入的比重里屡创新高。日本的NTT Do Co Mo在2012年的时候其增值业务的收入占比就达到了48.5%之高, 将近总收入的一半了。国内同年我国电信运营商的增值业务收入占比达到31.4%, 当然, 和国际一流的电信运营商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 但同时也表明国内的发展空间很大, 还有, 增值业务的日渐重要对我们的运营商的所提供的系统支持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1.2 运营商增值业务的激烈竞争对市场格局将造成影响

目前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已经开始希望借助增值业务来谋求更大的利润和发展如中国电信在优质的网络覆盖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增值业务运营基地、将优质增值业务嵌入电信定制机等一系列措施等收获了大量高ARPU值用户。不难遇见, 今后的电信增值业务及移动互联网业务将会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残酷战场, 许多运营商都将在这个战场进行一番逐鹿。其实增值业务的后续市场也是增值业务竞争胜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处理高质量的增值业务服务产品以外, 避免同质化竞争、发展自身优势和特色的业务服务也是竞争致胜的利器。

1.3 产业链竞争逐步紧迫, 运营商有被“管道”化的趋势

我国电信运营商面临的形式是, 在终端厂商、信息提供者、应用提供者、互联网等一些非电信的运营商纷纷加入到电信增值业务的价值链中来, 对巨大的利润蛋糕来分一杯羹, 并想做到能在价值链中占据下主导地位。例如Iphone苹果手机, 其过硬的质量、潮尚的功能、灵动的触感等等都深收消费者喜欢, 尤其苹果的网上应用业务, 苹果商店上市14个月内, 其应用业务的下载量及价值已经并驾于终端手机的销售了;还有新浪、腾讯、Google等ISP, 也纷纷加入到电信增值业务的逐鹿中来, 它们的优势是, 与用户的关系紧密程度远超电信运营商, 而且他们在用户的消费中就已经镶嵌了对增值业务的提供和服务。这些, 都导致了电信运营商被管道化的命运, 而电信运营商在此时对快速发展的追求, 也在加剧自身的被管道化。本来最具优势的电信运营商却被管道化, 那么, 在日后增值业务和互联网的市场争夺战里, 电信运营商如何发展和提高呢?如何改变被管道化的被动局面呢?是个要深思的问题。

1.4 智能终端成为趋势, 促进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

智能芯片手机的日益成熟及成本价格的不断优惠下降, 导致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增大, 与此同时智能终端也迅速成为增值业务的主流服务之一。早期的智能终端, 用户的要求大多只是在音乐、WAP等方面, 不过,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智能终端出现了更多优秀的应用业务, 如手机音乐、手机聊天、手机支付、GOOGLE地图、手机证券、手机电视、手机游戏等等, 这里, 都出色的完成对消费者消费应用的个性激发和个性满足的任务。智能终端的需求发展增大, 对电信运营商又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要将增值业务更好的渗透到更多的用户。

2 增值业务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目前的电信运营商的平台和体系面对增值业务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确实有能力不足难以支撑的问题, 有许多问题急需改完进步。如对传统的增值业务有粗犷式营销的问题, 这就很难适应消费者差异大、对业务需求数量多的问题;传统增值业务营销也是有精确营销的, 不过多是仅仅基于对用户消费数据和历史行为来研究分析, 对用户更具价值的上网行为、用户位置等信息却缺乏调查研究, 其实挖掘这些信息, 对增值业务的精确传达, 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智能终端大量发展的今天, 对增值业务的营销所要面对的, 除了用户以外, 还有使用载体——终端, 越来越多的新业务依赖终端, 而终端又能导致用户对业务的体验, 不同终端不同业务不同体验, 这些数据和信息又能有效指导新业务的营销。业务营销还要处理好对于用户跟踪评估及日常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这样才能有利于增值业务的营销推广。电信增值业务未来前景非常好, 解决好自身问题, 就能在未来的争夺战上大显身手。

3 结语

到目前为止, 中国电信的增值业务的相应的运营平台基本建设完成:产品的研发和一套能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增值业务支撑平台建设已经完成, 对各省份的部署及规划已经开始。对业务营销的增强, 可以妥善运用中国电信的优势和资源, 做好对产品的销售、对用户的服务提供、对用户的投诉处理和日常维系等等以及各种有用处理信息的深度挖掘, 进一步来指导增值业务的市场营销, 为增值业务的竞争打好坚实基础。

摘要:电信运营商在传统的语音增势逐渐放缓的情况下, 对利润蛋糕的焦点逐渐转移到增值业务上。这样, 就要求运营商建立一个集中而专业的业务运营及支撑平台, 来对增值业务的分析、营销、管理及市场热点分析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 这就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运营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但更加不可否认的也是:这既是挑战, 也是契机。下面, 本文就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运营平台的构建对策方面的话题进行一些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增值业务,影响,前景

参考文献

[1]刘丽文.企业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关系问题[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1 (14) :27-32.

上一篇: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下一篇:消费者权利